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范文

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第1篇: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范文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68-0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内类,Ⅰ型原发性发生于绝经后女性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发生于老年人即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均寿命的延长,原发性OP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女性为90%,男性为61%,常见临床表现为骨痛、肌无力、骨折。并发症为骨折后的感染、心血管病或慢性衰竭而死亡,幸存者生活处理能力下降或丧失。我科自2010年8月-2012年4月收治的55岁以上严重骨质疏松患者66例,以肾气二陈汤加减进行观察,并设对照组,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骨密度仪(EXA—3000型双能X线即时成像仪)检测前臂为严重骨质疏松,排除性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背肌肉酸痛﹑乏力以及变换的疼痛。6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男12例,女21例,平均年龄61.8岁。对照组男14例,女19例,平均年龄59.1岁。两组临床资料在性别、年龄、骨密度测定值具有可比性(P>0.05)。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使用依降钙素肌注,1周2次肌注,每次10IU,并口服碳酸钙D3,每天1次,每次1片。

治疗组在对照级基础上以肾气二陈汤治疗,基本方:生地黄25g,生姜、山药、山茱萸、法夏、陈皮各15g,茯苓、泽泻、丹皮、炙甘草各10g,附子、桂枝、乌梅各5g。气虚较重者加入黄芪30g、党参30g。血虚较重者加入熟地黄20g、当归20g。阳虚较重者加入巴戟天15g、鹿茸15g。阴虚较重者加入枸杞20g、女贞子16g。将上述药物一齐加入锅加500ml的清水浸泡25分钟,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药汁。在锅中再加300ml清水煎煮15分钟,去渣取汁。将两次取得的药汁合在一齐,每2天1剂,分早中晚3次服下。经服4剂观察无特殊不适反应后,为了更好的依从性,建议将上述药物做蜜丸,每次服6g,分早中晚3次服下。外感发热则停服,待消除后继续服用。

两组均建议适当的体育锻炼,观察期为6个月。

观察标准。显效:用药4周后,骨痛、乏力、肌肉酸痛症状明显缓解,2~4月后症状消失,6个月后检测BMD值为轻度骨质疏松或正常。有效:4周后症状逐渐减轻,2~4月后症状明显缓解,6个月后检测BMD值为中度骨质疏松。无效:症状无明显缓解,6个月后检测BMD值为严重骨质疏松。

统计方法。X2检验方法。

3 治疗结果

4 讨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很常见的老年性骨病,它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WHO认为骨质疏松是除心血管疾病以外的对人类健康维害的第二大疾病,并将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有激素替代疗法、骨形成促进剂和骨矿化促进剂等,长期服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和依赖性,并且效果也不理想。

根据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本病属于祖国医学“骨痿”、“骨痹”、“腰痛”等范畴,《素问·痿论篇》认为“腰者,肾之府,转揺不能,肾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形则振掉,骨将惫矣。”故本病的病本在肾虚。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生理功能的正常需要有肾的温煦,肾虚则使脾运化无权,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现代研究也表明,脾胃虚弱可能通过直接造成钙、磷、维生素D等与骨量相关的的营养物质吸收不良,从而引发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很觉见的老年病,多因先天不足,烦劳过度,饮食不节,情志过极,久病等因素所致气血阴阳亏虚。所以“阴阳气血俱虚夹痰湿”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类型,治疗此型应坚持滋补阴阳、调补气血、化痰除湿的原则,选用肾气二陈汤治疗切合病机,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方中地黄、山茱萸补益肾阴而摄精气;山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泄肾中水邪;丹皮清肝胆相火;桂枝、附子温补命门真火。二陈汤中的法半夏辛温性燥,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陈皮温燥,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化则痰亦化。乌梅性寒质润,可防止橘红、半夏过燥之弊。生姜化痰和胃,解半夏之毒。甘草调和诸药,兼以润肺和中。诸药合用可共奏补肾气、调气血、化痰湿之效。此外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引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锻炼。

参考文献

[1]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35

第2篇: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范文

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

骨质疏松的发病部位是人体中轴骨及四肢长骨骨干,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大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会影响膀胱、直肠功能。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无固定的疼痛部位,休息后减轻。骨质疏松疼痛时无关节红肿、积液,四肢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均正常。骨质疏松骨痛与平时患者的负重活动量及气候、温度变化亦相关。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害在于骨折,当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时,患者表现为急性疼痛,并且可能有局部肿痛等症状出现,但在此之前有一个很长的临床前期。期间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骨痛,包括腰背及四肢关节酸痛乏力等,患者往往因此来就诊,医生也往往因此诊察出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危害十分严重,目前已被关注,但值得指出的是疼痛并不是骨质疏松特有的临床表现。它是因人体内分泌代谢异常,骨骼的骨量减少、骨微细结构破坏,骨生物力学性能下降,以骨骼内部质和量的病变为表现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引起疼痛的原因

骨质疏松的发生与激素调控(主要为雌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活性维生素D,)、营养状态(钙、磷、蛋白质和脂肪等)、物理因素(运动、日光)、免疫功能和遗传等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疼痛不一定在骨质疏松的早期出现,绝大多数患者疼痛出现于疾病的中后期,其骨痛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①在骨转换过程中,骨吸收增加,骨小梁破坏,骨膜下皮质骨破坏,破骨细胞溶骨所致,以夜间痛为主要表现;② 机械应力造成的微骨折,以劳累后疼痛为主要表现;③骨骼畸形所致的肌肉、韧带受力异常,骨质疏松病人活动时,腰背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造成腰背板肌肉疲劳、痉挛而疼痛;④严重的低骨量衰竭,长期卧床、制动所致;⑤脆性骨折所致,通常出现在轻微外伤后⋯。在骨痛病人中男性低于女性,可能原因为:(1)男性痛阈较高,男性所受教育性格培养使之不愿意表达疼痛,以及对自身的关心程度比女性低,导致因疼痛而就诊的比例较低。(2)男性本来患骨质疏松的比例较女性低[1]。

第3篇: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范文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骨质疏松症;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77-02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成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的重大威胁。由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结构的改变以及破坏[1],从而导致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出现全身骨头疼痛等临床表现,并且很容易发生骨折,而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2]。由于本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病程较长,因此,对于此类病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病情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十分重要,笔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共计8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为56例,年龄介于61-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15±7.18)岁。病程最长的患者达13年,病程最短的患者有1年,平均病程为(5.43±1.31)年。

1.2诊断标准:老年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对中重度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1.3护理干预的方法

1.3.1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健康宣教:采用多种宣教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骨质疏松症,同时让患者家属学会如何正确照顾患有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家人。

1.3.2指导患者科学饮食:根据各个患者的身体特点以及病情轻重,指导患者科学饮食,保证患者做到均衡营养,尤其是保证有充足的富含钙质的食物以及帮助人体吸收钙质的食物。

1.3.3指导患者服药:由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年纪老迈,常常对治疗药物的正常服用方法难以掌握,因此,临床上该类患者往往容易出现漏服、误服药物等的情况。护理人员要耐心指导以及监督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1.3.4制定合适的运动方案:长期的卧床会导致老年患者的病情加重。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帮助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促进患者康复。

1.3.5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骨折。因此,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要注意防止患者发生骨折。通过合理设置各种安全设施、经常巡视患者、防止患者跌仆受伤等,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1.3.6适当的心理疏导:由于骨质疏松症起病隐匿,病程较长,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长时间下来,很多老年患者会产生焦虑、郁闷等消极负面的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和恢复产生不利的影响。临床护理人员对此类患者要适当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

1.3.7定期随访:对于出院的患者,通过每周一次的电话随访以及每月一次的家庭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对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专业护理指导。

1.4观察指标:采用生活质量评测量表分别于患者入院时以及患者出院后半年进行评估[3],并对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同时对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对骨质疏松症的了解情况、服药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方式进行比较。

1.5统计学分析:对收集的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验证,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验证,P

2研究结果

2.1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在入院时以及出院后6个月分别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比较其差异,详见表1。

2.2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对骨质疏松症的了解情况、服药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方式的比较: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前后对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药物的正确服用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方式的情况进行比较,详见表2。

第4篇: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范文

常言说:“人老骨头脆”,说明老年人得骨质疏松是很常见的。骨质疏松是一个静悄悄的“流行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过50的老年人往往有骨刺、驼背和身材变矮、腰酸腿疼、极易骨折等现象,其实这些都是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随着骨质中的胶原质和钙质不断流失,导致骨的脆性增加,造成骨质疏松,甚至容易发生骨折,身体大厦顷刻间倒塌,卧病在床!长期卧床不起,可诱发褥疮、肺炎、脑血栓、尿路结石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

“沉默的杀手”发出的四大信号

虽然骨质疏松在作案的时候总是悄无声息的,但是他还是会发出一些信号儿,身材变矮2~3厘米:驼背;骨骼疼痛,关节乏力;轻微的外伤就可引起骨折。这四大症状即人们常说的“老缩了”“老驼了”“老腿无劲了…”“老骨头脆了”,实际上就是骨质疏松的表现。

补充骨骼营养不全面,骨质依然松!

随着老年人对钙质吸收的能力逐渐减弱以及钙质流失,因此大多数老年人多少都会缺钙,进而引起骨质疏松,所以补钙是很重要的,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但为什么李阿姨吃完钙片后,骨质疏松依然没有好转呢?这是因为她没有补充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在骨骼中起着黏附的作用,钙被吸收到血液中后,如果缺少胶原蛋白,钙就不能停留,就像没有根系的土壤很容易被水冲走,所以光补钙是没有效果的。要解决根本问题就要在补钙的同时也要补充胶原蛋白。

单纯补钙还存在以下问题:

造成骨骼的韧性减弱,脆性增强,更易发生骨折;未被吸收的钙质如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在体内积累很容易形成胆结石等疾病,反而影响身体健康。

骨骼需要的几种营养――

胶原蛋白――骨骼中有机物的70%~80%是胶原蛋白,骨骼生成时,首先必须合成充足的胶原蛋白纤维来组成骨骼的框架。因此,有人称胶原蛋白为骨骼中的骨骼;

钙――增加骨密度和硬度:

大豆异黄酮――可调节骨代谢,防止钙等矿物质从骨骼中流失,促进骨骼形成,从而改善骨密度,适用于骨质疏松的预防;

第5篇: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范文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中医疗法;芍药木瓜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最严重挑战,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已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骨质疏松症有很高的发病率、危害性大,正在威胁着越来越多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04年5月—2009年12月观察治疗14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年龄40~93岁;病程1个月~21年不等,均摄X线片确诊,选用芍药木瓜汤辨证论治,取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3例,男49例,女94例;年龄40~93岁,病程1个月~21年不等。

1.2 入选标准 参照WHO骨质疏松症标准(外院骨密度检查结果)及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制定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凡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列为治疗观察对象。

1.3 临床表现 腰背疼痛,腰膝酸软,四肢关节疼痛、麻木、酸软无力、活动受限,肌肉酸痛及周身骨痛,脊柱生理曲度发生改变或关节变形。X线摄片表现为:骨骼密度减低,骨质透亮度增加,骨皮质变薄呈线样变或葱皮样改变,髓腔增大,骨小梁变细、稀少或消失。

1.4 治疗方法 以芍药木瓜汤为基础方:白芍、木瓜、首乌、川芎、丹参、鸡血藤、延胡索、续断、骨碎补、熟地、淮山药、党参、黄芪、茯苓、蜈蚣。颈肩臂痛为主者加葛根、桑枝;胸背痛者加桔梗;腰背痛者加狗脊、杜仲;腰腿痛者加牛膝。每天1剂水煎服,复查,1周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之后隔1~2天服1 剂,坚持3~6个月,以巩固疗效。3个月后复查X线片。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关节活动自如,恢复日常生活,骨质疏松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活动剧烈时病变部位仍感不适,骨质疏松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所选病例完成疗程后,按前述标准判断疗效,143例中,痊愈104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1.6%,平均2个疗程。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全部病例无不良反应。

转贴于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单位体积的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与载荷功能异常,继而引起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慢性、系统性骨骼疾病[1]。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是以WHO推荐的骨量低于同性别人群骨峰值的两个标准差为标准[2]。尚无骨密度仪的单位,可以用X线片初步诊断骨质疏松,一般常用腰椎,也可以用股骨近端、跟骨、管状骨X线片。并参考年龄、病史、骨折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考虑。虽然骨质疏松的X线表现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且不够灵敏,具有一定局限性,一般在骨量丢失30%~50%时,X线片才能有阳性所见;但其方法直观、经济易行,且基层医院受检测仪器的限制,X线仍不失为一种较易普及的检查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本组均摄脊柱、骨盆或跟骨X线片检查确诊,并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

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措施主要有钙制剂、雌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及二磷酸盐等,虽然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由于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及费用的关系不易为每个患者所接受。笔者选用芍药木瓜汤加味辨证论治,取得满意疗效。本方是根据补肾、健脾、活血养血止痛的原则选药组方。

中医学没有“骨质疏松症”这个病名, 骨质疏松症归属于“骨痿”、“骨枯”、“骨痹”的范畴。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根本原因是肾精亏虚。肾为先天之本,主骨、藏精、生髓,髓藏于骨而养骨。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骨髓的滋养而坚固有力。肾气不足,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而出现骨质疏松,骨骼则脆弱无力。肾精的盛衰与骨的代谢有密切关系,肾虚是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因素[3]。临床研究发现,通过中医的方法补肾不但可以稳定和提高人体内的性激素水平,还能增强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的形成,因此骨质疏松者须补肾。方中首乌、骨碎补、续断、熟地、淮山药补肾填精。

脾失健运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病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脾虚则运化失司会影响胃肠对钙、磷、微量元素、氨基酸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肝为血海,主筋脉,肝血足而筋脉始柔。方中党参、黄芪、茯苓、淮山药健脾益胃、养血和血。

气滞血瘀则是骨质疏松症的促发因素,血瘀痹阻脉络,气血津液不能濡养筋骨,筋骨失于濡养便易疏松脆弱。方中川芎、丹参、鸡血藤、延胡索行气活血化瘀。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能明显延缓去势大鼠及SD大鼠骨质疏松的发生[4] ,活血化瘀中药不仅可以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而且具有类似激素作用,通过调节体内激素及其受体水平来防治骨质疏松,续断、丹参还直接参与钙的代谢 [5]。

骨质疏松症是慢性顽固性老年性疾病,治疗服药要做到持之以恒。该病起病、发展都是个缓慢的过程,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因疼痛而就诊,经摄片等而确诊,因此方中重用缓急止痛之白芍(30~40g),加用蜈蚣、全蝎等味辛走窜,通络止痛力猛性雄的虫类药加强止痛,缓解症状,取得患者信任,配合长期坚持用药治疗,是达到疗效的关键。

通过以上诸药配伍,组成补肾、健脾、活血养血止痛之方剂,以奏治疗骨质疏松之效,取得满意疗效。因此,认为芍药木瓜汤是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个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方剂,也突显了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刘忠厚.骨质疏松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169-170.

2 童培建,肖鲁伟.老年骨折的预防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2.

3 李跃华,董元龙.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与肾虚证型关系的调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6:366.

第6篇: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范文

【关键词】护理干预;原发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治疗仪;骨密度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45-01

骨质疏松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生理状态,是机体衰老的表现之一,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形式。对老年人有十分巨大的危害,但是由于其发展缓慢,治疗效果不明显所以大多数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不足。因此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评价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干预效果,对护理干预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本院对门诊接诊的4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40例门诊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以患者T值

1.2方法:常规治疗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同时使用XT--2000B骨质疏松治疗仪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仙灵骨葆胶囊0.5g/粒,3粒/次,每日2次,维生素D碳酸钙片600mg/粒,2粒/次,每日1次;阿法骨化醇0.5ug/片,每日1次。同时使用XT--2000B骨质疏松治疗仪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10次为一疗程治疗,VAS评分>7分给予美洛昔康0.75mg,每日1次,VAS

1.3观察指标临床疗效:疼痛VAS评分“0―2”分为“优”,“3―5”分为“良”,“6―8”分为“可”,“>8”分为“差”;BMD的 T值:采用超声骨密度测量系统进行足底骨密度检测;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用药后临床表现及患者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采用随机分组,无论年龄,T值及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骨密度T值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前相比骨密度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2.3两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一个月与治疗前相比两组都有明显差异(P

2.4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没有出现骨折等严重并发症。

3讨论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骨质疏松症是伴随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防治是现今医学界较为棘手的难题。目前针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护理作为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病防治的基层落脚点,有序开展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是慢性病防治的最佳途径[1]。护理干预在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居民对于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2],关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目前主要集中在调整生活方式,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同时通过理疗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由此可带来患者的长期卧床、并发感染、致残等危害,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带来昂贵的医疗费用。治疗的目的在于能增加骨密度从而减少骨折发生风险。有研究表明抗骨质疏松治疗至少要6个月才能有明显疗效。老年人疾病预防意识比较差。由于现在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治疗很少有老年人能够坚持六个月的正规治疗,但是骨质疏松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会有所进展,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可以采取药物与健康教育并重的综合管理模式,以减少该病的危险因素,延缓其发生发展,防止骨折等并发症出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因此护理干预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4]。

通过对本研究组随访发现,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和常规治疗骨密度T值、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护理综合管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骨折发生率可能造成一定影响,但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规范、长期的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用药依从性。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加强这护理干预力度,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以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总之,通过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护理综合管理,在疾病控制、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老年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转归并发症及危害有了很好的认识,能够认真服从护理管理,其治疗效果有了较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腊梅,路丽娜,周兰珠.老年人照顾者健康状况与护理护理需求的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435-437.

[2] 程玉琴, 顾自玲. 谈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2)253.

第7篇: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范文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量减少:主要包括骨矿物质和其基质等比例的减少;骨微结构退变:由于骨组织吸收和形成失衡等原因所致,表现为骨小梁结构破坏、变细和断裂; 骨的脆性增高、骨力学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对载荷承受力降低而易于发生微细骨折或完全骨折,可悄然发生腰椎压迫性骨折,或在不大的外力下发生挠骨远端、股骨近端和肢骨上端骨折。

1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1.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病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使椎体恢复平衡状态,必须加倍收缩,于是症状出现: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上腹痛类似急腹症,所以应排除心绞痛等。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会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1.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症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 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可缩短2 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 cm。

1.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经济负担,并严重限制患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据我国统计,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尤以高龄(80岁以上)女性老人为甚。骨质疏松症所导致的骨折在老年前期以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多见,老年期以后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见。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时即发生骨折。骨密度(BMD)每减少1.0 DS,脊椎骨折发生率增加1.5~2倍。脊椎压缩性骨折约有20%~50%的患者无明显症状。

1.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肺上叶前区小叶型肺气肿发生率可高达40%。老年人多数会有不同程度肺气肿,而肺功能随着增龄而下降,若再加上骨质疏松症所致胸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一旦症状产生,造成体型改变,对爱美的人是一种打击,加上疼痛、行动不便、骨折手术的医疗支付等,对个人、家庭及社会更是极大的负担。目前医学界还未有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帮助已疏松的骨骼恢复原状,因此,要加强养生保健,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注意平衡膳食,加强户外运动,保持适合自己生物钟的生活方式,确保人们的身心健康。

2防治方法

骨质疏松症容易造成骨折,治疗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带给患者机体的疼痛和不便极大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要自始至终强调落实三级预防的保健观念。

2.1一级预防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Ca、P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250 mL含Ca 300 mg)、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精杂粮、芝麻、瓜子、绿叶蔬菜等。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加强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2.2二级预防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或用骨肽口服制剂骨肽片进行预防治疗,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日本则多主张用活性Vit D(罗钙全)及钙预防骨质疏松症,注意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旁亢/甲亢、骨转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2.3三级预防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CT、Ca),促进骨形成(活性Vit D),骨肽口服制剂(骨肽片)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治疗,必要时可行内固定。早期活动、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均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好办法,再配合止痛、促进骨生长、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等综合治疗[1]。

2.4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有下列几种

2.4.1荷尔蒙补充疗法雌激素加黄体素,可以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如果子宫已切除,则不需要黄体素。

2.4.2阿伦膦酸盐(alendronate)商品名Fosamax,可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同时具有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

效果。

2.4.3降钙素(calcitonin)借着皮下、肌肉注射或鼻孔吸收,对停经5年以上的骨质疏松症女性有效。副作用有食欲减退、脸色潮红、起疹子、恶心与头昏等。 注意只要停止药物治疗,骨质流失速度会开始加快,因此必须长期治疗。

2.4.4钙剂和维生素D联合用药效果较好

2.4.5骨肽制剂是目前临床新出现的用来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品,对骨质疏松症有特效。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健康问题。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为此,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意在提高人们对骨质疏松这种疾病的认识。这种疾病已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位居中老年人5大疾病患病率之首。2000年,国家卫生部正式加入世界骨骼与关节健康10年(2002年至2011年)行动。这项活动的目标是:增进世界范围内患有肌肉与骨骼疾病患者的健康,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骨质疏松患者已超过8 000万,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症比人类两大杀手――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更可怕,因为后者只发生在少数人群,而前者将潜在于全人类,将潜在于人的一生的各个年龄段,将影响人类的寿命、健康和生命质量。目前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疗养院应加强对来院疗养的疗养员进行健康宣教,使他们掌握骨质疏松症的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第8篇: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范文

近年来,骨质疏松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甚至不少青年人健康的严重问题,由于其发病“静悄悄”,被称为“影子杀手”,在5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超过50%。国内骨科专家结合美国骨质疏松症研究中心以及其他科研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出“骨质疏松的十大警示信号”,快来看看你有吗?

1. 过度防晒 长期浓妆

很多爱美的人士平时特别注意防晒,出门不是开车就是乘坐交通工具,遇到阳光就大开遮阳伞,白天几乎待在空调房间不外出,即使出门游玩,更是把防晒霜从头到脚的部位抹一遍。这样看似防晒工作做得很到位,可惜却不利于骨质的健康。

医生介绍说,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的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而钙、磷又是合成骨矿质的主要成分。厚厚的防晒霜阻断了紫外线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在避免紫外线对皮肤伤害的同时,维生素D的合成机会也下降了不少。因此建议在紫外线不是非常强烈的情况下,不妨每天给自己多一些机会晒太阳。

2. 吸烟

《美国胸科学会年鉴》的一项研究称,男性吸烟者相比女性吸烟者,骨密度降低的风险显著升高,且椎体骨折率更高。有研究显示,参与实验的吸烟者中58%出现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这是因为烟碱可促使骨吸收增加,使血钙升高,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使钙吸收减少,导致骨质疏松症。

3. 每天饮酒超过250毫升

研究发现,酒精会导致骨骼中钙、镁等矿物质流失,容易导致骨骼变脆。饮酒越多,危险就越大。饮酒对女性骨骼的影响比男性更大。美国骨质疏松症研究中心莱克博士建议,为了保护骨骼,务必减少饮酒量或戒酒。

4. 睡眠不好

睡眠与骨骼健康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与新陈代谢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罹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更大,女性和老年人尤为明显。这项为期6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确诊骨质疏松症的几率高出2.7倍,其中女性和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最大。这是因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导致身体缺氧,伤害身体组织,导致骨骼变弱,增加骨折和骨质疏松症危险,大大降低生活质量。

5. 饮食紊乱症

饮食紊乱如厌食症和食欲过盛都会引起女性骨质疏松,最近研究发现同样的结果也出现在男性身上,甚至可能影响更严重。和饮食紊乱的女性相比,男性患者尤其是那些食欲过盛者骨质疏松更为明显,说明男性患者骨密度下降的原因可能不仅仅是饮食紊乱。

因此,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人不要随意节食减肥,以免导致饮食紊乱症。厌食症患者要积极治疗,合理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必要时咨询医生,进行及时的治疗。

6. 女性月经紊乱或提早闭经

雌激素水平偏低容易导致女性月经紊乱或提早闭经,而雌激素偏低会直接导致骨质流失。饮食紊乱、运动过量以及多囊卵巢病都会导致女性雌激素偏低。因此建议广大女性朋友,发现月经不规律应及时就医。

7. 家族中有骨质病史

家族中有一级、二级亲属在50岁前或绝经前罹患骨质疏松症,也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信号。如果家族中有骨质病史、姿势不良、身高缩短等问题,那么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就相对更大。专家建议,弄清家族中是否有人患过骨质疏松症,如实将家族史告诉医生,以便正确预测骨松危险,及时防治。

8. 减肥期的中老年妇女

研究发现,中老年妇女在瘦身的过程中容易导致钙的流失,从而引发骨质疏松症。专家建议,通过日常的跑步可以避免骨质疏松症。来自美国的这项研究刊登在《临床内分泌学与新陈代谢杂志》上面。研究指出,中老年妇女在减肥的过程中,也面临着骨密度降低的风险。女性之间骨量损失的差异取决于她们是否已经过了更年期。绝经后的女性经过减肥之后,在脊柱和臀部的骨量也随之减少。处在更年期的女性,骨量的流失与腹部脂肪的减少有关联。而还没有到更年期的女性,主要是臀部的骨量减少。

9.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会扰乱激素水平,导致骨骼中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流失。克罗恩病、红斑狼疮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罹患骨质疏松症危险更大。应用甲状腺激素和抗抑郁药也容易导致骨质流失。

最常见的导致骨质疏松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若出现难以解释的、逐渐加重的腰背痛、关节痛或关节活动受限时,且疼痛与气候无关而与活动有关,均应考虑发生了骨质疏松,需及时就医。检查后在医生指导下将糖皮质激素减量或停用,或改用其他的药物进行治疗。其次是肝素,大剂量、长时间应用肝素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第三种是抗癫痫药,长期使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能促进维生素的降解,使消化道对钙的吸收减少,而导致低钙血症。低钙血症可使患者的骨容量减少10%~30%,进而出现骨质疏松和自发性骨折。

第9篇: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范文

【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干预;骨质疏松;效果分析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钙质由骨骼往血液净移动的矿物质流失现象,导致骨质量减少,骨骼内孔隙增大,呈现中空疏松现象[1]。骨质疏松症多发与老年人,女性患者高于男性患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骨折、腰背疼痛、脊椎弯曲、呼吸功能下降等。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经严重威胁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与生活治疗,因此提升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路径是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内的一组成员,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病人从住院到出院都按照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2]。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并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院为探究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的护理效果,故进行此次试验,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骨质疏松的患者178例,所有患者均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组织疏松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且已经排除了患有肝、肾功能障碍和肿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有患者89例,其中男患者34例,女患者55例,年龄59~80岁,病程1~6年;对照组有患者89例,男患者39例,女患者50例,年龄62~84岁,病程1~7年;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症等一般资料,结果(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严格执行医嘱,并配合医生完成任何治疗方案。

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干预:(1)成立专门的临床路径护理小组,根据骨质疏松的常规护理标准结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经验,制定详细的每日临床路径护理工作内容表,并明确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2)医护人员每天严格的执行填写临床路径护理工作表,若患者或患者家属已经也可以将之记录下来;定期对临床路径护理工作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开会讨论,及时制定出解决方案;(3)患者每日应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尤其应多服用含有雌激素、二磷盐酸、维生素D或补钙的药物,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预防意识,这对治疗骨质疏松具有重要的意义;(4)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必要的体育锻炼,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厌食、偏食,戒烟戒酒,常去户外走动,多晒晒太阳;(5)根据患者的清欢采用温热治疗,即每天对患者进行1~2次的超短波、微波或危险等高频热疗,若患者出现不适反应可调为中频热疗,并辅助中医针灸、推拿和服用中药等方式[3]。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基线对照、住院时间与费用及患者的满意度。

1.3统计学意义

应用 SPSS 16.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观察组显效的患者有40例,有效的44例,无效的5例,总有效率为94.38%;对照组显效的患者17例,有效的21例,无效的51例,总有效率为42.69%。两组数据对比,结果(P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基线对照为(0.974±0.1862),对照组的基线对照为(0.881±0.143),两组数据对比,结果(P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分别为(16.12±0.19)d和(15432±1029)元,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分别为(24.11±1.75)d和(19201±1547)元,两组数据对比,结果(P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为84例,一般的5例,无不满意的患者,满意度为94.38%;对照组患者满意的63例,一般的17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为70.78%;对比两组数据,结果(P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的、系统的骨质疾病,目前世界上并没有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只能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活动力和骨质量等方面减少患者的致残率与卧床率。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它不仅制定了的详细有效的护理的内容,也规范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与费用。

实行临床路径护理干预的意义是为了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谐医护、医患、护患之间的交流与关系,保证护理项目规范化、标准化、细致化,从而提升对医院资源的利用率与合理管理率,加强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为无经验的医护人员提供宝贵的教育经验。

但我国目前并没有标准的骨质疏松症的护理干预流程或准则,因此在制定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工作内容与计划时,需要护理经验的人员进行更多的探讨,以保证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方案的合理性。

实验中,观察组的护理效果、骨质量的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与费用及满意度都由于对照组。因此,本院认为临床路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在护理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晓云. 老年骨质疏松症临床护理干预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72(9):22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