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外交际礼仪差异范文

中外交际礼仪差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外交际礼仪差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外交际礼仪差异

第1篇:中外交际礼仪差异范文

关键词礼仪致辞英汉比较

礼仪致辞(Ceremonial Speeches)是各种会议、商业、外事等礼仪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礼仪致辞的写作也已成为各类公众人物及文职人员的必修课程之一。礼仪致辞涵盖的内容甚广,包括欢迎辞、欢送辞、开闭幕辞、致谢辞、祝酒辞、贺辞、悼辞等等。作为当今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礼仪致辞在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中有着诸多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礼仪致辞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特点进行对比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中西文化之间的相同和差异所在,进而达到增进沟通、加深了解的目的。

一、交际功能上的相同之处

从交际学角度来看,礼仪致辞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在语篇结构上,礼仪致辞通常由称呼、开场白、主体正文、结束语等部分组成;在语体风格上,两种语言都会注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在修辞手法上,中西方演说者经常会采取引用、排比、幽默等烘托手段。以欢迎辞为例,这种致辞一般是客人光临时主人为表示热烈的欢迎,在座谈会、宴会、酒会等场合发表的热情友好的讲话。从行文结构上看,英汉两种语言中往往都会包含开场对来宾的称呼,在正文开头说明欢迎缘由、代表何人向来宾表示热烈欢迎、诚挚的问候和致意,在正文主体阐述双方关系和来访的意义,而在结尾表达美好的祝愿,提出倡议和希望等内容。从语篇风格上看,中英两种语言的欢迎词都会表现出讲话人的真诚态度和愉悦心情,措辞讲究礼仪,语言得体,由于又是在特定场合面向来宾口头表达,往往使用简洁精练的语言,郑重而又风趣地抒发欢迎之意。英汉两种语言的礼仪致辞体现在行文结构和语篇风格上的相同之处是由于相同的交际目的和活动背景所决定的,因此在中外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的今天,对礼仪致辞的一般性规律进行总结,掌握这两种语言的交际特点,是我们写好致辞,做好发言的第一步。

二、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相同的交际功能要求英汉两种语言的礼仪致辞都需要遵循相近的语篇结构和风格,然而在具体的语言表达和遣词造句上两者却有很大的不同之处。首先在语言表达上,汉语强调抽象思维,用词概况性强,而英语强调具象思维,用词具体明确。以开篇的称呼为例,中国人情感含蓄,通常直接使用称谓作为称呼语,如“朋友们”、“各位同事”,而西方人往往情感丰富外露,因此经常加上“dear”一词放在称谓前,如“Dear friends”、“Dear colleagues”来表示亲近关系;汉语也会在称呼前加上“尊敬的”一词体现礼貌,而英语却必须在称呼中使用“Distinguished”,“Respected”,“Your Excellency”等不同搭配体现对方的身份。

除了用词上的差异,两种语言的句式表达更是有很大的差别。美国的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尤金·A·奈达指出,英语和汉语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的对比,这一特点表现在英汉两种语言的礼仪致辞上也尤为明显。汉语注重意合,语言组织主要靠语言本身的语义手段,句中各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少用连接语,所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英语强调形合,英语的语言组织主要靠语言本身的语法手段,语句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或各种语言连接手段,以表示其结构关系。以表达喜悦心情为例,汉语往往使用比较简单的词汇和句式就可以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常常以“很高兴”、“很荣幸”作为句子开头,往往省略主语,而英语则必须加上主语,或者使用人称代词如“I’m pleased / delighted / honored to …”,或者使用形式主语如“It’s a great pleasure / privilege ...”,只有使用比较复杂的用词和句式变化才能体现出同样的情感。

三、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处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历史传统、社会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诸多不同,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礼仪致辞还存在着大量的文化差异。以致辞中常见的慰问语为例,汉语中讲话人可以说“大家一路上辛苦了”,然而在英文中确不能直接译为“You must be very tired”,这样会让客人误以为是否自己面容憔悴而让主人语出此言,解决这类问题的应对策略是避开汉语文化背景,在英语中只要体现相同交际功能即可,因此最好译为“How was your journey?”或“Thank you for coming all the way”等更为符合英语习惯的慰问语。同理,中国人在致辞时愿意说“招待不周”这样的客气话,如果直译为英语“We haven''t served/entertained well”则不免让外国听众信以为真,产生误解,因此在英文的表达上同样宜采取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I wish you enjoy the trip / dinner”等。除此之外,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礼仪致辞还经常会出现引用、双关、幽默等富含文化内涵的的情况,在进行双语转换时,我们必须注意将缺失的文化背景补充进来。掌握了这些原则,我们在进行双语转换或交流沟通过程中,便可以时刻注意到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避免“中式英文”或“英式中文”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白延庆.公文写作[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第2篇:中外交际礼仪差异范文

关键词:礼仪;跨文化意识;小学英语教学

1礼仪教育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英语教学与礼仪文化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英语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文化因素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交际习俗与礼仪如:打招呼,称赞,称谓,访友做客等都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适时进行礼仪教育,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掌握并准确运用英语语言。

3在英语教学中逐步渗透礼仪文化意识

3.1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注重“礼貌原则”。礼貌是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礼貌既是一种普遍现象,为各社会群体所共有,又是一种个性化的交际原则,受制于不同语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因此,“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文化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甚至彼此完全不能接受,礼貌的话语可能伤害对方,从而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双文化比双语言更加重要。

3.2在不同的话题学习中比较中英礼仪文化的异同点,渗透礼仪文化意识。学生学习了Family tree以后。了解中英称谓礼仪的差异并能正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在中国的称谓礼仪中,不能对父母辈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叔叔等。而西方人强调人人平等,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现代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极具有中国特色,这种称谓温暖,亲切,能有效地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但如果套用到英语中效果会适得其反。例如在汉语中,出于礼貌,常常用“爷爷、奶奶”来称呼素不相识的年长者,这种称谓能使被称呼者觉得受到尊敬。而在西方礼仪文化中。忌讳“老”字,因为“老”意味着“old,useless”,“年龄大,体衰,失去活力”等,如果直呼其名他们会感到亲切,自然,若被称为“old grandrna”,则会感到反感,更可能恼火。他们不崇尚老,而崇尚的是年轻,活力,权利和能力。可见,一种文化礼仪未必在另一种文化中也适用。  

    在学习Food and drink话题中,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礼仪,如正规西餐的常规菜序大致分为开胃菜(starter)、汤(soup)、主菜(main course)、甜品(dessert)和饮料(ddnks)等几道菜式。中餐则没有那么复杂,但有丰富的酒文化。英国人就餐时是男士为女士拉开椅子,女士入座后男士才入座;中国是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入座;中国人用筷子吃,而英国人用刀叉就餐,而且西餐规定不许将胳膊肘放上餐桌,这样是不礼貌的。同时教育学生在就餐时注意餐桌礼仪,如在家里要请长辈先入座,吃东西或喝汤是要小口吞咽,不发出响声,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吃完后要说“大家慢慢吃”。在学校就餐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入餐厅,坐在指定座位,安静文明进餐,不偏食,不挑食等。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中西餐桌礼仪的异同,又学会了自己该如何注意餐桌礼仪。

    学习Clothes话题时,学生学到了各种颜色,不同服装的英语名称,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服装及颜色搭配的同时进行穿着礼仪教育,如着装整齐,朴素大方,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不穿背心、拖鞋、裤衩等进教室,课堂上不敞衣和脱鞋,不佩带项链、耳环、戒指或手镯等饰物。按要求修剪头发,做到仪表整洁,服饰自然得体,协调大方。

    在学习Travel和Zoo的内容时,学生掌握了一些公共场所的劝告语:如:Don’t leave litter(不要扔垃圾),Don’t pick the flowers(不要摘花),Don't throw things at theimals(不要向动物扔东西)。然后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些公共场所如影剧院、图书馆、旅游景点等的一些制度,从而进行公共礼仪教育。如在影剧院不要大呼小叫,不要大吃大喝,演出结束后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在图书馆、阅览室要注意整洁,保持安静,不乱丢垃圾,爱护公共财产;在旅游景点要爱护旅游观光区的公共建筑、设施、文物古迹等,不要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不要乱扔果皮和杂物而污染环境。

4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导入礼仪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4.1导入的礼仪文化内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对教师、家人、朋友的称呼、招呼和问候,道谢和答谢,赞扬和应答,邀请或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等,这些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觉得有亲切感,往往是学生迫切要求了解和掌握的。由于学生可以很快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礼仪文化知识,尝到学以致用的甜头,因而还会产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3篇:中外交际礼仪差异范文

在国际交往之中,人们普遍对交往对象的个人形象备加关注,并且都十分重视遵照规范的、得体的方式塑造、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个人形象在国际交往中之所以深受人们的重视。

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特别是要注意维护自己在正式场合留给初次见面的外国友人的第一印象。

个人形象在构成上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它们亦称个人形象六要素。

第一、是仪容。仪容,是指一个人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

第二、是表情。表情,通常主要是一个人的面部表情。

第三、是举止。举止,指的是人们的肢体动作。

第四、是服饰。服饰,是对人们穿着的服装和佩戴的首饰的统称。

第五、是谈吐。谈吐,即一个人的言谈话语。

第六、是待人接物。所谓待人接物,具体是指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处世的态度。

不卑不亢,是涉外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的主要要求是:每一个人在参与国际交往时,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代表着自己的国家,代表着自己的民族,代表着自己的所在单位的。因此,其言行应当从容得体,堂堂正正。在外国人面前既不应该表现得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应该表现得自大狂傲,放肆嚣张。

同志曾经要求我国的涉外人员“具备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在任何复杂艰险的情况下,对祖国赤胆忠心,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甚至不惜牺牲个人一切”。同志则指出:涉外人员必须“能在变化多端的形势中判明方向,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站稳立场,再大的风流中也能顶住,在各种环境中都严守纪律,在任何情况下都忠于祖国,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体现中国人民的气概”。他们的这些具体要求,应当成为我国一切涉外人员的行为准则。

第一、应当如何对待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

第二、在国际交往中,到底应当遵守何种礼仪为好?

首先,对于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是应当予以承认的。

再者,在涉外交往中,对于类似的差异性,尤其是我国与交往对象所在国之间的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重要的是要了解,而不是要评判是非,鉴定优劣。

在国际交往中,究竟遵守哪一种礼仪为好呢?一般而论,目前大体有三种主要的可行方法。

其一,是“以我为主”。所谓“以我为主”即在涉外交往中,依旧基本上采用本国礼仪。

其二,是“兼及他方”。所谓“兼及他方”,即中涉外交往中基本下采用本国礼仪的同时,适当地采用一些交往对象所在国现行的礼仪。

其三,则是。所谓“”是指在涉外交往中为了减少麻烦,避免误会,最为可行的做法,是既对交往对象所在国的礼仪与习俗有所了解并予以尊重,更要对于国际上所通行的礼仪惯例认真地加以遵守。

“入乡随俗”,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主要是: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之所以必须认真遵守入乡随俗原则,主要是出于以下两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国为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中,形成各自的宗教、语言、文化、风俗和习惯,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十里不同风,百里不俗”的局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世间任何人都难以强求统一的。

原因之二,是因为在涉外交往中注意尊重外国友人所特有的习俗,容易增进中外双方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助于更好地、恰如其分地向外国友人表达我方的亲善友好之意。

作为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信守约定”的原则,是指在一切正式的国际交往之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说话务必要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约会必须要如约而至。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约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不怠。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信守约定”,对一般人而言,尤须在下列三个方面身体力行,严格地要求自己。第一,在人际交往中,许诺必须谨慎。第二,对于自己已经作出的约定,务必要认真地加以遵守。第三,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致使自己单方面失约,或是有约难行,需要尽早向有关各方进行通报,如实地解释,并且还要郑重其事向对方致以歉意,并且主动地负担按照规定和惯例因此而给对方所造成的某些物质方面的损失。

“热情有度”,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是要示人们在参与国际交往,直接同外国人打交道时,不仅待人要热情而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

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要遵守好“热情有度”这一基本原则,关键是要掌握好下列四个方面的具体的“度”。

第一,要作到“关心有度”。

第二,要作到“批评有度”。

第三,要作到“距离有度”。

在涉外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距离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它们各自适用不同的情况。

其一,是私人距离,其距离小于0.5米之内。它仅适用于家人、恋人与至交。因此有人称其为“亲密距离”。

其二,是社交距离,其距离为大于0.5米,小于1.5米。它适合于一般性的交际应酬,故亦称常规距离。

其三,是礼仪距离。其距离为大于1.5米,小于3米。它适用于会议、演讲、庆典、仪式以及接见,意在向交往对象表示敬意,所以又称敬人距离。

其四,是公共距离。其距离在3米开外,适用于在公共场同陌生人相处。它也被叫作有距离的距离。

第四,要作到“举止有度”。要在涉外交往中真正作到“举止有度”,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不要随便采用某些意在显示热情的动作。

二是不要采用不文明、不礼貌的动作。

不必过谦的原则的基本含意是:在国际交往中涉及自我评价时,虽然不应该自吹自擂,自我标榜,一味地抬高自己,但是也绝对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自轻自贱,过度地对外国人进行谦虚、客套。

所谓“不宜先为”原则,也被有些人称作“不为先”的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在涉外交往中,面对自己一时难以应付、举棋不定,或者不知道到底怎样作才好的情况时,如果有可能,最明智的做法,是尽量不要急于采取行动,尤其是不宜急于抢先,冒昧行事。也就是讲,若有可能的话,面对这种情况时,不妨先是按兵不动,然后再静观一下周围之人的所作所为,并与之采取一致的行动。

“不宜先为”原则具有双重的含意。一方面,它要求人们在难以确定如何行动才好时,应当尽可能地避免采取任何行动,免得出丑露怯。另外一方面,它又要求人们在不知道到底怎么作才好,而又必须采取行动时,最好先是观察一些其他人的正确作法,然后加以模仿,或是同当时的绝大多数在场者在行动上保持一致。

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务必要严格遵守“尊重隐私”这一涉外礼仪的主要原则。一般而论,在国际交往中,下列八个方面的私人问题,均被海外人士视为个人隐私问题。

其一,是收入支出。

其二,是年龄大小。

其三,是恋爱婚姻。

其四,是身体健康。

其五,是家庭住址。

其六,是个经历。

其七,是信仰政见。

其八,是所忙何事。

要尊重外国友人的个人隐私权,首先就必须自觉地避免在对方交谈时,主动涉及这八个方面的问题。为了便于记忆,它们亦可简称为“个人隐私八不问”。

所谓“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原则,它主要适用于成年的异性进行社交活动之时。“女士优先”的含意是: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倘若因为男士的不慎,而使妇女陷于尴尬、困难的处境,便意味着男士的失职。

“女士优先”原则还要求,在尊重、照顾、体谅、关心、保护妇女方面,男士们对所有的妇女都一视同仁。

作为涉外礼仪的主要原则之一,“爱护环境”的主要含意是:在日常生活里,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对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地加以爱惜和保护。

在涉外交往中,之所以要特别地讨论“爱护环境”的问题,除了因为它是作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的社会公德之外,还在于,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它已经成为舆论备加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在国际交往中与此有涉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有两点。

第一,要明白,光有“爱护环境”的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实际行动。

第二,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在“爱护环境”的具体问题上要好自为之,严于自律。具体而言,中国人在涉外交往别需要在“爱护环境”方面备加注意的细节问题,又可分为下列八个方面。

其一,不可毁损自然环境。

其二,不可虐待动物。

其三,不可损坏公物。

其四,不可乱堆乱挂私人物品。

其五,不可乱扔乱丢废弃物品。

其六,不可随地吐痰。

其七,不可到处随意吸烟。

其八,不可任意制造噪声。

第4篇:中外交际礼仪差异范文

关键词:英美概况;任务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Abstract: The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how to improve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ability of our students.

Keywords: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UK and USA.;Task-teaching method;Application

英美概况课作为我院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文化课程,主要涉及英美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注重传授英美社会文化基本知识的同时,积极探索应用任务教学法,把教师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跨文化交际实用事例融入英美文化课教学之中,改变了英美概况课只限于讲授基础知识的现状,实现了语言文化知识教学与学生未来涉外工作的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能了解跨文化交际知识,掌握灵活处理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实用知识,受到学生的欢迎。

一、运用任务等教学法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角

教师从传统的课堂讲授、翻译为主的教法,变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讨论、辩论、情境教学、任务教学法,课堂教学改变以往教师“唱独角戏”的现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出题目,交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注重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带着真实的任务课下收集资料,掌握处理跨文化交际冲突的技巧,提高学生处理涉外工作中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是针对不同章节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例如;在讲授《英语国家社会文化入门》上册第二章有关Class System一节时,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的任务为:负责接待一位来自南非的英国白人后裔。要求学生对南非当代社会的阶级现状有一定了解,在接待客户时可就其关心的南非国内当前的政局找到一些与之共同关心的话题,达成一些共识,为进一步开展商务合作创造有利条件。这样有真实的工作环境及任务导向,学生为了更好的完成现实工作中的任务,积极准备查找相关资料,课堂上教师通过简要讲解和提问的形式使学生了解英国的阶级制度,让学生通过讨论参与课堂活动对上述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性认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成为可为现实服务的实用知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参与性增强了。

二是教师设计不同的任务和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研究发现并解决问题。如:

1.你接待一位外国游客,见面时你用英语表示问候,“你一路辛苦了”,你说“You must have had a tough journey. Let me help you with your luggage,”这样表达有何不妥?

2.你的外国朋友是vegetarian ,你想表达对她健康的担忧,你们共同进餐时,你对她说:“You look pale ,you should eat some meat”.这样为何不妥?

3.中方经理想送件礼物给他的一位印度客户,他选择了一条牛皮腰带,有何不妥?

类似这些题目,充分体现了中外不同文化的差异,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相互沟通和交往,有时一件小事会影响一个合作项目的成功与否。在课堂上,教师把这些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课下收集资料,课上广泛讨论,然后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找出最佳解决办法,通过这些类似实战的实践教学,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他们在未来涉外交际活动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根据课程目标的需要补入大量的跨文化交际礼仪知识

教师在介绍不同社会文化,跨文化交际礼仪的差异方面要加入大量课外知识和事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1.关于用餐

如在讲授英联邦各国不同习俗时,按照不同国籍和信仰客人的习俗安排吃住,才能充分尊重他们的不同文化习俗。例如,伊斯兰教国家是禁酒的,因此在用餐,或庆祝合作成功时是不应该劝酒的,宴席上可以用Cola代酒,否则游客难以接受。

2.关于谈论的话题

我们知道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交际策略就是会话的合作原则,即利用有效的时间找到双方共同关心的话题,使之成为双方成功合作的良好基础。

如在安排接待印度客户时,你可能马上会想到Buddha是一个很不错的共同话题,因为中国人从小就从《西游记》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中知道,印度是佛教国家,以为双方可以在“佛教”那里找到共同点。事实上,印度居民83%信奉印度教,14%信奉伊斯兰教。公元前5世纪崛起于印度的佛教,尽管曾灿烂一时,在千年前即销声匿迹于印度大陆。由此可见,在对外交往中,应准确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不能靠主观臆断办事。又如年龄大小、收入支出、、婚姻恋爱、身体健康、家庭住址、个人经历、所忙何事等话题也是应该禁止谈论的。被中西方共同接受的谈论话题可以包括:兴趣爱好、运动、职业、电视节目、外出度假等。

3.关于各国习俗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习俗,如一位土耳其客户已有两位太太,而他见到中方年轻漂亮的客户翻译时,可能拉住她的手深情的表白爱意,这也是习俗使然,因为在信仰Islamic religion的国家,一个男子娶四个妻子都是合法的!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英美文化课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应用任务教学法,结合涉外活动积累的实践经验,融入如何处理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应对跨文化交际冲突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

参考文献:

第5篇:中外交际礼仪差异范文

1.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等质量因素之和。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极为密切。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增加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增加重要的多;人力资本同其他硬资本如物质、货币等相比,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科技快速进步,人力资本在综合国力和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及决定性意义日益突显、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所依赖的关键资源由原来的土地、劳力、资本逐步转向信息、经营能力、知识等,智力资本正在成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关键性、战略性资源。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增长由主要依赖资本、人力的数量型投入转变为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人的知识、能力和创造力是国家、地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

2.我国对跨文化人力资本的需求

在高度全球化大竞争的时代,无论从政治、经济角度,还是从国际交往角度、知识信息交流和获取角度,国家、地区及个人都需要更多地与外部世界沟通。我国的经济、科技、外交、军事等领域急需大批了解国际行情、熟悉国际规则的专门人才,以真正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博鳌亚洲论坛为例,2015年博鳌年会主要聚焦亚洲的合作发展,关注经济区域繁荣,共有77场正式讨论、41场分论坛、6场圆桌讨论、4场闭门会议、7场CEO对话等。博鳌论坛的成功举办需要周密筹划、细致准备和顺利实施,论坛的策划、组织者需要具备国际视野、了解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态势、熟悉国际规则,论坛的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亦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知识和外语交际能力、熟悉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化、创新型人才是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需要,是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不竭活力。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依托于有效的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本提升,培育和引进一大批具备国际化视野、全球化运营意识并且熟练驾驭全球性管理工具的高端产业人才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工业、科技、环保、金融等领域国际交流与日俱增,人才的跨文化素质决定了他们在多元文化工作和生活环境中的成败得失,跨文化素质的培养是人力资本培养的新理念。企业对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跨文化人力资本的需求日益迫切。

3.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的社会和交际技巧。Meyer将跨文化能力被定义为:当面对来自其他文化的行为、态度和期望时,能够灵活地恰当应对的能力;Chen&Starosta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义为:互动者谈判文化意义与适当地在一个特殊环境下使用有效的沟通行为,以便确认双方多重认同的能力;Dodd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跨文化语境中能产生有效跨文化结果的能力。概括而言,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跨文化交际学界普遍认可的评判跨文化交际表现的两个标准是恰当和有效;恰当性指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认为重要的准则和规范、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期望没有受到严重侵犯,有效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成功实现既定目标、得到应有回报。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专家和学者观点纷呈。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部分组成;Fantini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四个层面:知识、态度、技能、意识;Wiseman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有效、恰当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知识、动机和技巧;INCA(跨文化能力评价项目组)认为跨文化能力包括歧义容忍度、行为灵活性、交际意识、知识探索、尊重他人、移情;Clouet指出跨文化能力对于跨文化交际至关重要,他强调跨文化能力是一种综合的社会和交际技巧,主要包括:灵活性,处理冲突的能力,协调工作的能力,移情,处理交际困难的技术,对歧义的容忍,对自己文化背景反思的能力,对文化导致不同的讨论风格、讲话速度和思维模式的意识。为进一步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构成,研究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对象共40人,包括跨文化专家、外贸人员、出国工作或学习人士、长期旅居国外者、在跨文化或多文化环境工作的人士、出国旅行者,研究者对深度访谈和调查问卷进行了整理、分析和归纳发现,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能力,其构成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特征。其构成要素部分呈显性、直接作用于跨文化交际,部分属隐性、间接作用于跨文化交际,各要素之间密切联系、相互渗透、共同作用。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涉及多方面知识,包括文化知识、语言知识、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在能力方面应具备交际能力、社会能力、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态度层面可归纳为交际态度和个人态度两大范畴,尊重和礼貌对于跨文化交际至关重要;良好的个人素质、素养有助于恰当、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

1.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企业的国际商务活动和跨国经营活动迅速发展,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多元文化的存在对企业的影响有其积极、有益的一面,同时,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也会为企业的管理造成障碍,给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消极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因素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是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一些企业或公司是由两国或多国企业组成的跨地域、跨民族、跨政体的跨文化经营管理的经济实体,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给企业及其管理者的传统思维和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Dowling&Welch认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可以归因于六个因素。一是工作内容的增加,与传统本土环境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国际环境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应对一系列事务,包括外派人员管理与安置、处理与当地政府的关系、跨文化适应等。二是经营地点、目标市场等方面的变化,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具备更为广阔的视角。三是更多涉及本国外派人员和外籍员工的个人生活。四是由于企业劳动力混合了外派员工和当地员工,从而引发的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的变化。五是企业承担更多风险。六是企业管理和运营承受更多外部影响。多元文化的国际环境,多元文化的人力资源,要求现代企业实行跨文化的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除体现传统管理方式的一般特征外,还应做到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克服多元文化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充分发挥多元文化和文化差异所具有的潜能和优势。有效进行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成功运营、实现企业国际化的有力保证。进行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应在人员选聘、人员培训、人员考评、人员报酬等方面适应企业国际化的需要。在人员选聘方面,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组织结构需要与企业发展规划、发展战略保持步调一致,有利于企业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处理涉外事务、应对海外竞争。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应放眼未来,制定国际化人力资源战略,注意人才队伍的阶梯性、人才结构的多维性,防止人才队伍的断层。人力资源部门有必要对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充分意识到本土人力资源管理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间的差异,为企业选拔和储备视野开阔、勇于创新,具备开放意识、持续学习意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以外派员工的选聘为例,对派驻其他国家工作的人员选聘不同于对在国内工作的员工选聘,前者难度远大于后者。外派员工将要面临工作场所和外部环境的双重挑战,将遭受语言、医疗、住宿等多方面的差异,文化冲击将引发工作受阻和孤单、思乡情绪的产生;适用于国内工作环境的能力和技巧无法确保外派员工在国外工作中获得成功。因此,企业在招聘、选拔外派人员时,要充分考虑中外在文化、社会和商务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因素对外派员工的潜在影响,不能仅将专业能力和过去工作表现作为主要选拔标准和依据,还应考虑该人员是否能适应国外文化,是否具备熟练的外语能力、人际交往技巧以及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的能力。在人员招聘方式上,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上沟通、网上招聘;发挥网络优势,对处于不同地方、不同组织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人员培训方面,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可开展多层次的跨文化培训,提高员工的跨文化沟通与协调能力,培养跨文化人才。持续性的员工学习和培训活动被视为企业的战略型武器,是企业除了生产经营活动之外的重要活动,是企业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员工构成的多样性、语言和文化差异等因素,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经营特点对员工进行跨文化培训,帮助员工克服文化冲击的影响,建立对其他事物和文化开放的态度、适应新的文化环境的能力,培养员工的协作和团队精神。就培训途径和方式而言,其一,可采取校企合作与高等院校相关院系合作,或依托社会跨文化交际培训机构,分批次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短期跨文化培训,提升员工跨文化意识、丰富他们的语言文化知识、锻炼跨文化交际技巧。其二,采取中外企业合作,开办异域短训班,组织相关人员赴国外企业进行短期学习培训或工作实践。许多偏见和误解是因交际双方缺乏基本的接触和了解,跨文化实践经验的积淀有助于人们克服文化偏见、减少误解。赴国外培训和实践不仅可以使员工学习到先进的专业技术和理念、开阔视野,还有助于他们亲身体验文化冲击、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三,可在企业内部开展模拟情景活动,模拟跨文化合作环节。通过本国员工和外籍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使员工了解中外文化差异、体验跨文化交际,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从更为开阔的跨文化视野来界定自我和他人,建立良性的跨文化关系。在人员考核和报酬方面,企业需做到定位精确、责任细化、考核科学,实现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有效使用人力资源。企业可通过构建经济和非经济两方面的报酬体系,激励员工、满足员工的需要、帮助他们不断发展。另外,不同企业、行业、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薪金和福利方面存在差异,洞悉国际薪酬变化,了解外籍员工和外派员工的特殊需要和要求有助于国际化企业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和计划。

2.企业管理者的跨文化能力

企业要想成功进行跨国经营活动,有赖于一批高素质的、具有能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工作的跨文化经理人。企业管理者的跨文化能力事关企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企业管理者的跨文化能力包含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首先,全球化带给企业的挑战要求企业管理者从全球视角经营和管理企业、面向国际市场谋求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具备全球意识、放眼世界、了解国内和国际市场行情,从全球高度和国际视野思考问题、调整企业发展战略、考虑企业经营活动和商务活动;要求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以全球思维方式思考人力资源的角色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策略。其次,企业管理者应意识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针对不同的文化群体不能完全奉行同样的管理理论和模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存在差异,在本国有效的理论和实践在其他文化环境里不一定同样行之有效。管理者需要理解、认知中外管理文化的差异,及时进行观念重塑,有效解决中外管理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企业管理不断与国际接轨。再次,企业管理者有必要了解国际惯例与规则,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商务活动显示,无论在谈判、会议还是广告中,交际风格和认知风格均在发生变化,在一个国家被认为成功的交际技能在另一个国家可能被否定;中外对语用原则、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遵守在不同的场合下侧重有所不同。专业化知识、多元文化意识、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有助于企业领导者带领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拓展跨国合作。

3.企业员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当代企业对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同时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企业员工在跨文化交际知识、能力、态度和素养方面应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首先,在跨文化交际知识方面,企业员工需要具备一定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应不断积累丰富必要的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以外贸企业为例,商务谈判是外贸企业商务活动的核心,影响着合作及交易的成败。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2015年外贸重点工作包括了加强贸易与投资、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的协调,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发展。在此框架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企业层面的商务谈判和磋商必不可少。这就要求参与谈判的企业员工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商务礼仪,在进行商务谈判时,采取适合的交际方式、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其次,企业员工在能力方面应具备交际能力、社会能力、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以跨国公司海外委派人员为例,为成功实现跨国经营和营销,跨国公司的员工应能够与目的市场的消费者沟通、把握市场脉搏、了解目的消费者的需求,恰当进行品牌建设和跨文化广告。然而,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管理组织学教授Graf的一项研究显示:海外委派人员的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海外委派的失败率居高不下,具体表现为外派人员表现不利、与本土员工关系紧张、生产停滞、公司名声败坏等问题;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困难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跨文化意识、多元语言文化知识、较好的语言能力、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有助于海外委派人员高效地解决跨文化项目中的问题,也被视为外派人员的必备素质。另外,跨文化商务沟通与合作需要企业员工具备良好的交际态度、个人态度、良好的个人素质、素养。具体表现为:具有民族自豪感、自尊自爱,拥有开放的心态、对其他文化理解和尊重、能够站在交际对象的角度设身处地考虑问题,真诚、谦逊、礼貌,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较好的心理素质。

三、总结

第6篇:中外交际礼仪差异范文

关键词: 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一、引言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年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第四点教学原则中明确提出: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在第六点测试与评估中指出测试内容应包括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必须掌握的语言技能、交际能力以及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应注重检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以语言为基础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概念是人类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Dell Hymes针对Norm Chomsky的语言能力提出来的。在众多关于交际能力的研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美国的Canale和Swain(1980)和欧洲的Van Ek(1986)。Canale和Swain将交际能力细分为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篇章能力和交际策略。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括很多要素,涉及很多层面,我们要给出一个全面、科学、统一、实用的定义相当困难。尽管如此,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仍然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对这一重要概念从不同侧面进行了论述。其中Hammer(1989),Ruben(1989),Gudykunst(1994),Byram(1997),Bennett,Bennett & Allen(1999)和Fantini(2001)的相关论述影响最为广泛。Bennett,Bennett & Allen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三层含义:超越民族中心主义思想的能力、善于欣赏其他文化的能力,以及能够在一个多个文化环境中适当表现的能力(张红玲:67)。他们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论述比较全面深入,有利于我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却过于抽象、空洞而缺乏操作性,相比较而言,Fantini的论述更加具体。Fantini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归纳为5个要素:一系列特点或特征;3个方面;4个层面;二语水平;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通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包括:灵活、幽默、耐心、开发、好奇、移情、对模糊和不确定因素的包容和忍受,以及不作好坏优劣的判断等。跨文化交际能力,涉及3个方面的能力,包括:与人建立和保持关系的能力,交际中尽可能缺失和曲解的能力,为了共同的利益和需要进行合作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4个层面,即知识、态度、技能和意识。用二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因为在用外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必然采用各种交际策略,调整自己感知、理解和表达的习惯,用一种新的视角看待世界。

三、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语言本身及其文化内涵差异的认识不够。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强调对词汇、句子语法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对语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文化知识的传输仍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另一方面,学生缺乏较为扎实的汉语基本功及一定的外国文化知识。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语言文化内涵差异的认识。

(二)学生的语篇能力欠缺。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语篇能力在较大程度上曲折地反映了特定文化群体的基本思维模式及其相关的价值观。胡文仲(1999:168)指出:“一个人可以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很长的时间,掌握其语言,了解其习俗,但是,仍然可能不理解其价值观中的某些部分。”正是因为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最核心的一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学生往往很难发现由此引起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很困难。

(三)学生在应对、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的策略能力有待加强。目前我国对学生的测试和评估主要还是常规的笔试答题考试,这种考试仅限于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测试,致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的教学,忽视实际应变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外语教学实践需要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理念。新的模式应有以下特点:其一,它是以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的培养为中心的。所谓文化意识,指的是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对异文化成员的共情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觉察和反省;其二,这种培养模式最注重的是态度和情感层面,也包括认知层面,特别是批判性的反思能力;其三,它并不局限于目的语文化,而是通用于与任何他文化(包括本国文化中的亚文化)成员间的人际交往。以文化意识为中心的外语教育,符合提高学生总体内在素质的21世纪教育目标(高一虹,2002)。

四、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Canale和Swain的交际能力构成模式对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这四个方面对跨文化交际成功获得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它们是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文化教学,充实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和外国文化知识。文化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有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和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这些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在入学前虽然已经对中外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仅限于了解的层面对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是不够的。我们首先可以设置专门的社会文化课,比如说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鉴等,教师在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讲述语言符号下面的深层文化,然后开展对已学文化知识的实地考察。例如,学生在学习了中国明清文化后,可参观北京故宫博物馆,该博物馆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学生置身于这些明清的宫殿建筑群中,观赏其中的艺术工艺珍品无疑是使书中的知识立体化、明晰化。而国外文化知识的学习则可借助影像资料,如Discovery探索频道,其内容涵盖自然、科技、古今历史、文化和时事等领域。总之,熟悉、了解中外国文化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二)理解外国文化中的价值观以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熟悉、了解外国文化知识并不等同于理解该文化。在不同社会习俗中贯穿着该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处事原则,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教授了中外文化知识后,应向学生解释为什么会是这样,并作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例如,在学习《老人与海》时,对作者海明威生平和写作背景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掌握文章中的象征意义,老渔人桑提亚哥的命运是悲哀的,而他却是一个失败的英雄,海明威的硬汉子品格早已依附在这一人物形象之上,老渔人的悲惨命运也正是海明威的自身遭遇的折射。教师可以通过对名家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主题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化价值观的理解,也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赏析名著,让学生学习如何准确评析文学作品。当然,这并非易事,需要教师的引导及学生的自身领悟和理解。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归根结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也就是在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的时候,学生应具备相应的应变能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跨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跨文化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文化差异,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教师在课外可开展特定时间地点,特定主题的英语角、英语俱乐部和英语演讲比赛等课外活动,邀请外籍教师参加,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为培养跨文化差异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已被纳入外资、合资企业的培训计划,在校学生要充分接触社会,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学校也可广开渠道,通过与外资、合资企业互惠合作签订相关协议,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相关部门的人才培训,接触外资企业的人事、组织管理,另一方面可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

五、结语

当今中国对外交流、与不同文化碰撞、冲突的机会日益增多,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更加明显,对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需求也势必会增大。因此,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已掌握以语言为基础的专业方向知识的同时,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项工作不仅是靠教师和学生就能完成的,而且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Gudykunst.Willian,B.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7-31.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第7篇:中外交际礼仪差异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043-02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温斯顿?布伦姆伯曾经说过:“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可见,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灌输,采取单一、枯燥的词汇、语法教学内容等,必将无法适应新世纪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我国新课改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就有明确规定,对于英语课程基础教育阶段要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所谓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了学生学习语言的技能水平、知识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以及文化意识等,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在新课改标准中还提出,英语教学需要培养学生人格、思维、文化、语言等多方面素养,客观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树立全球化发展眼光,是当前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其开阔视野,吸收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精髓,提升自身文化素质,激发学生对差异文化的敏感,形成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理念。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概述

早在上世纪的70年代,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学说”。他认为,交际能力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一,语法性,强调语言形式的可能性;其二,得体性,强调上下文的合理、恰当搭配;其三,适合性,强调履行的可行;其四,操作性,强调能够实际完成。也就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讲什么话,对谁讲、怎样讲。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就是在本土语言和非本土语言之间进行交流,也可以是任何语言与文化背景存在差异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其中包括跨种族、跨国际、跨民族等交际。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1.利用现有教材,加入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

在大学英语基础教学阶段中应该添加有关语言文化知识与外国文化交际方面的内容。诚然,教师教学离不开对教材的合理运用与把握。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正在由传统的注重学生语言语法知识的掌握转而侧重文化因素与价值观的熏陶,在现有的教材中,关于自然科学、文化差异等方面的渗透无疑增强了课本的可读性。课文内容也涉及了政治、宗教、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教材,在备课时不仅注意语言语法知识,还需在教案中加入文化背景知识、文化内涵渗透、重点语句点拨、中西语言文化差异讲解以及文化价值观念差异介绍等内容,建立不同教学模块。例如:西方文化教学模块,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基本概况、社会文化、风俗节庆文化、文明史等文化知识内容;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块,使学生通过交际学、商务沟通、中西文化比较等知识内容的学习增长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国际视野教学模块,可以使学生了解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史、外交实事、世界历史、全球国际组织机构等内容,增加其对国际问题的敏感度。通过使用这些教学模块,使文化教学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已不再是单一的语言语法知识的灌输,而且具有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其良好价值观的跨文化课堂教学。

2.优化教学环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中采取关键事件分析法、习语对比法、翻译对比法等文化教学策略,再加上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口头汇报、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例如:教师采取案例教学方法,结合教学目的编写相关的案例,可以包括商务文化冲突案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了解并归纳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分析技巧、思辨能力、群体与人际协调技巧和商务沟通能力。可以运用对比法,将中西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与自身文化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 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例如,作为中国人受到他人表扬时,往往采取谦虚的态度,甚至自嘲或自我贬低,而美国人就会因此而怀疑自己的判断是否发生错误)。教师在讲授文化知识时,还可以运用任务教学法,如设立各种主题——如寒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分组进行查阅资料,对所设立的主题中表现出来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讨论和回答问题。中国人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也会谈论年龄、家庭问题、工资收入和婚姻状况来表示关心,然而这些话题在西方国家都属于禁忌语。他们很重视 privacy,西方人喜欢个人生活被保护和受到尊重,即使是寒暄时候谈及天气情况,也绝不可能会绕到他们的隐私生活中去。通过对所定主题的探讨与交流,可以强调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密切关联。还可以通过特定的情景设定目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跨文化知识、技巧和策略完成特定情景下的跨文化任务, 让学生在体验学习过程中增强跨文化意识,掌握交际技巧。通过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拉近了学生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文化敏感程度,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语言氛围中了解语言的基础知识与文化背景,这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

3.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网络直观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电影或者图片等方法,再加上生动的语言、动作、表情,引导学生更加客观地理解教材内容,增强学生的实际体验与感性认识,为更加深刻地了解跨文化内容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收集来自英国的图片或物品,让学生了解英国的历史、风土人情、艺术品位等;再通过播放英语电影、录像资料等,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在耳濡目染的状态下了解英语的运用方法。另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与教材相关的历史典故、俗语、名人警句等,制作一个PPT,让学生了解特殊词语的特殊意义和文化内涵。例如,英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可用汉语解释为“挥金如土”;而“atsea”除了表示“在大海”的表层意义之外,还隐喻了“茫然”“困惑”的意思。在PPT文件中,可以将想要表达的内容生动地体现出来,以Flash的模式表达日常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状态下了解文化内涵。同时,通过PPT文件也可将中西方的肢体语言差异表现出来,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模仿。例如在握手时,英国是女士主动,而中国则由上级或者长者来决定;中国人握手时,身体稍微向前倾斜,尤其和贵宾、上级握手时,更要向前倾斜以表尊重,但是英国人的握手礼节则为:两人手掌相握之后马上放开,同时拉开两人的距离,而不能像中国一样为了表示双方的情感,握手之后彼此靠近。如果两人的手不能立即松开,或者如中国一样轻轻拍打对方肩膀,西方人可能由此感到不安。可见,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策略,用更为直观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可以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积极作用。

4.拓展课外活动,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为了弥补课内教学的不足,高校英语教学应将视角拓展到课外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吸收和体验差异文化对沟通的影响,通过第二课堂的延伸,为各教学阶段的学生设计丰富的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解英语文化、培养交际能力的机会。学校教学网站上可以为学生提供教学课件、教学辅助材料等文件供其课下查阅、下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关跨文化意识或者跨文化多样性认识的调查活动,了解当前在华投资企业、外资独资企业的人力资源构成状况,了解由于多元化文化给企业管理模式带来的影响等;定期为学生播放外国电影或者记录片,体现鲜明的文化差异或者冲突,增强学生兴趣。学校可以邀请外籍教师以及有出国经历的本校教师给学生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知识讲座,开设英语角、英语沙龙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将视野拓展到国际化,同时举办主题文化周活动,如“英国文化节”、“欧盟文化节”等,介绍英国、美国、欧盟等发展历程、风土人情。开展主题文化周活动,应该以英语作为主要交际语言,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如知识竞答、英语征文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文歌曲大赛等。 通过以上方式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提高对文化知识的理解程度,一方面提高英语运用技能,另一方面引导他们了解外国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

5.增强教师跨文化意识,提高自身综合文化素养

从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大多课程在教室中完成,而教师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只有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切实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才能全面推动跨文化交际教学活动的开展。另外,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与发展,增强综合文化素养,合理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中英文化差异的敏感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实际上,跨文化知识的范围非常大,一方面以广义角度为出发点,涉及到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历史、宗教、礼仪、地理、伦理、道德、社会生活、心理等;另一方面以狭义角度为出发点,涉及到日常用语、专业术语、民间谚语、成语典故等,都体现了丰富的跨文化背景知识。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在平时养成阅读外文杂志、观看外国新闻等好习惯,以更好地投入到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乐琼. 浅议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教 育探索,2010(8).

[2]熊兰兰.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 职业 时空,2011(12).

收稿日期:2012-11-01

第8篇:中外交际礼仪差异范文

关键词: 跨文化教育 英语教学 薄弱环节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既要注重“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培养,又要注重将语言教学与文化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以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和涉外交往中,更好地适应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与日常往来,这是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是英语教育的终极目标。本文重点围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英语教学,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教学路径选择,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正视英语跨文化教育的存在问题

英语教学“教”的不仅是一门语言,还是一种文化。但是,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英语教师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学生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够理解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有些英语教师觉得,英语教学课本内容简单易懂,所含信息量少,强调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导致语言虚假和情景不实等问题产生,反映出当前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缺失,表象及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跨文化交际的失误频率较高

不少学生在英语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失误,这些失误通常表现为:语言知识错误、语用技能不足、交流情景不符、交际策略不妥等。如,称呼、问候、感激、道歉、肢体语言等,与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不相符合;失误率从高到低排列的项目大致是:社交规约、社会价值观、时间观、会话原则、非言语交际行为、言语行为、英语国家知识。如,在英语演讲大赛上,我们的参赛选手与外籍教师情景交流,当外籍教师对参赛选手用“How are you?”打招呼时,不少选手都会回答:“I’m fine,thanks,and you?”他们根本没有考虑到,这样的回答是不符合当时情景的。

(二)有的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缺乏

大部分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中,跨文化教育的成分严重短缺。多数学校教学评估方式的主要依据为考试,不少英语教师以应试为指挥棒,各种教学活动都围绕应试展开,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另外,大多数的英语老师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跨文化交际理论,缺少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和研究。与少数重点大学的英语老师相比,多数英语教师出国深造进修或者国际合作交流的机会不多,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机会更少,对英语文化的深度理解只停留在书本上,对英语国家的宗教习俗、风土人情、语言文学等方面人文知识知之甚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掌握,导致了跨文化教育专业技能的缺乏。

(三)学生英语水平普遍参差不齐

学生,特别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尤其“听、说”的能力比较薄弱。还有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不强,即便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再精彩,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不够持久,教学效果不理想。加上多数学校英语课堂以大班课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口语实践机会少,学生用英语交流时语言知识错误和语用技能失误频繁。尽管一些学生经过指导和勤奋操练,口语表达可以相当流利,但是由于缺少真实的跨文化交际环境,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不强,态度不积极,策略不得体,效果不理想,迫切需要广大英语教师予以高度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引导,确保取得实效。

(四)部分学生中国文化知识匮乏

由于种种社会原因,当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似乎倾向于甚至热衷于关注西方的流行和时尚文化,虽然无时无刻不在感受中国文化、接受着民族文化的熏陶,但并未得到中国文化知识及语言的系统性灌输,常常出现片面理解甚至误解。中国文化知识的匮乏,已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一大障碍,严重影响了跨文化交际中的双向交流质量,也大大削减、降低了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不利于将学生培养成跨文化交际的时代人才。

二、明晰英语跨文化教育的路径设计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包括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广大学生的参与配合,英语教师的亲力亲为,等等。但是,英语教师最主要、最关键的是要设计好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教学路径,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付诸实施,提高自身素质,完善教学模式,强化教学互动,确保教学效果。

(一)找准英语跨文化教育的职能定位

教学是跨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英语教师在跨文化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英语教学的最高目标不能定位于应试,而要定位于“熟练并准确应用到实践中”。所以,英语教学活动一定要注重语言与文化的结合,重视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利用教师自身过硬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能力,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导入英语文化知识、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掌握英语文化知识,从容面对外来文化,有效消除交际过程中因为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文化背景、教育程度、文化差异等众多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文化障碍。

(二)激发英语跨文化教育的教学热情

各级教育机构必须重视激发跨文化交际能力“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热情。一方面,要采取理论探讨、学术交流、办班培训和到国外旅游、考察、学习及评先创优、奖勤罚庸等多种形式,调动英语教师跨文化教育积极性。另一方面,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型特点创建包含异域文化因素的课堂环境,营造一个西方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开设有关高文化语境与低文化语境差异的课程,组织学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使广大学生不断丰富外国文化的背景知识,生动、具体、深刻、全面地加深对中外文化差异的理解。

(三)改进英语跨文化教育的教学模式

学校需要组织开展一些国际交流活动,更多地为学生提供较为自然真实并能进行思想和语言交流的情景,让教师帮助学生发现和分析自己所犯的语用失误,总结特定场合所用语言的特点,真正把所学的语言用“好”、用“活”,提高流利性和得体性。学校还需要尝试开设“英美国家文化”、“英文影视赏析”、“英语演讲与口才”、“交际策略”等课程,让学生更加直观更加形象地认识和感知中英国家的文化差异,体会真实场景的跨文化交际。

(四)提升英语跨文化教育的师资素质

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各级教育机构必须强化英语师资队伍的能力建设,不断提升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充分认识中西文化在价值观、时空观和词汇内涵、母语干扰及交际思维、交际礼貌、交际方式等诸多方面中存在的差异,并将文化信息融入到各项教学活动中,传播英语文化,帮助学生更加充分、更加深刻地了解其意义。同时,还要加强语用能力修炼,注重交际策略研究,建设素质高、专业强的师资队伍,带动和教导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完善英语跨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

教学活动是跨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本领的重要平台。教师则是跨文化教育的主导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授课事关跨文化教育成败。当前,要针对英语跨文化教课设置缺乏具体、明确和规范、统一标准的状况,把握英语教学的特点,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文化教学模式,使学生逐步增强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理解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改进教学步骤

英语跨文化教育要从以下方面改进教学步骤。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确定学习的整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

2.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建立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真实学习情景;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多媒体技术及传统手段查找与学习目标有关联的各类信息;

4.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分享各自观点看法,逐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测试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果评价结果表明意义构建不成功,就可对以上步骤适当进行调整,帮助学生完善对知识的理解和意义建构。

(二)选好教学内容

英语跨文化教育初期选用的教材应重点介绍社会习俗、日常生活方式、问候、称呼、道歉等交际习俗和礼仪,教学内容主要是讲解英汉词语意义和运用方面的差异,介绍一些便于学生日常生活交际的简单语言技巧,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词语的不同文化内涵。初期以外的教材可以涉及文学、人类学、心理学、宗教和哲学等内容,教学内容主要讲授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传统、习俗等文化知识,让学生有意识地接触以英语为第二母语的各种文化,增强对价值观念、时空概念、解决问题方式等深层文化内容的理解,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有效地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

(三)丰富教学手段

作为21世纪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一方面可以辅助教师进行讲解和演示,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影像资料和信息资源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来完成讨论、协作和相互支持,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以赋予学生文化和观念融合的自由空间。

(四)增加课外实践

增加课外实践环节,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英语交流机会。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的机会非常少,要想提高他们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教师除了课堂上进行场景模拟、口头报告、演讲、辩论、角色扮演、课堂讨论外,还要千方百计地设置一些适合学生水平、有助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任务型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如英语角、英语俱乐部,聘请有出国经历的教师、专家或外籍教师开展讲座、讨论等,促使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强化对所学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的实践锻炼。

参考文献:

[1]Chomsky N.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ntax[M].Cambridge:MA:MIT Press,1965.

[2]Hymes D H.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71.

[3]罗颖德.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贾嫦娥.用文化浸润语言.科教文汇,2010.

[6]施艳.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意识.学英语报,2010.

[7]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8]矫福军.大学英语教学中跨为百年华交际能力的培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9]田翠娥.谈如何把英美文化渗透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1).09/2011.

[10]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

第9篇:中外交际礼仪差异范文

关键词:文化背景 时间观差异 跨文化交际

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际间、群体间、国家间的国际贸易和往来日益增多,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日益频繁。理解西方时间观,尊重西方文化观念,增强跨文化意识,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中西时间观差异分析

不同的时间意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时间意识。所有人都一起共享着时间,生活在现在、回忆着过去、梦想着未来。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于时间的看法却是不同的。时间意识通常可区分为线形与环形两种。

美国的线形时间意识把时间看作一条线,是一种永不停息的直线性的单向运动。时间像一条直线在延伸、在行进、在流逝,一旦逝去便无法挽回。人们认为时间有始有终,是一种宝贵的物品。此类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关注未来,使用时间精确度极高,甚至到每分每秒。人们不喜欢迟到,因迟到会打破计划并影响后面的安排。人们不喜欢被打扰,想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头的工作上。美国人对时间通常采取的正是这种直线式时间意识,他们通常是“计划驱动”型的,他们不太习惯花许多时间在回顾过去上。

我国是属于环形时间意识。在这种文化中,时间通常被看作是循环的和可重复的,认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间的变化协调于自然状态,时间始终沿着自身运动的永恒周期性圆弧式或螺旋式运动,正像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往复,年龄的更迭,农时农作的交替,都是圆周式循环往复的。时间掌管着生命,人类无法控制时间,生命周期控制着人们,人们必须与自然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此类文化的人们特别敬重过去,敬重先辈,因为人们认为自己可能从过去找出很多联系。

不同的时间习惯。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在《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一书中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念,即“单向时间制”和“多向时间制”。

单向时间制。美国等西方国家多采用单向时间制。单向时间制认为时间是线性的、可分割的,就像一条道路向前伸展到未来,向后延伸到过去。持有这种时间取向的人通常把时间看成具体实在的东西,可以节省、花费、赚得、浪费、失去、弥补、计量,甚至当成商品一样买卖和拥有。他们特别强调把时间分割成不同的时段来安排活动,强调守时,严格按照日程一次做一件事情。他们习惯把时间看成是可以分隔、但不可重复的、有始有终的一条线,是一种强调日程、阶段性和准时性的时间观念,人们倾向于短期计划和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情的习惯。为了利用好时间,人们精心地安排工作日程,制定精确的时间表,做任何事都严格遵守日程。其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守时。多次迟到的人被看作是难以信赖,是对事情不重视,对对方不尊重。

多向时间制。中国多采用多向时间制。多向时间制的特征是人们同时可以进行好几件事情,强调人们参与并做完事情,不僵守预先安排的日程表。多向时间制往往把时间看成一个时点而不是一条道路。在这种多向时间制下,人们做事比较灵活,而且不把时间看得那么具体、实在,时间被看成是发散的,一般可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的几件事情。多向时间制不特别强调守时,不允许因为时间的限制而妨碍事情的完成,讲究时间使用的灵活性,倾向于做长期计划和一个时间允许做多种事情,对工作安排不那么固定,时间限制不那么死,时间安排更讲人情味,强调人们的参与和任务的完成,而不特别强调一切都按照时间表进行。

单向时间制与多向时间制的差别只是观念的不同、程序之异、轻重之别,并无非此即彼的绝对优劣。

不同的时间价值取向。中华民族的“过去时间取向”。一方面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悠久璀璨,因此,中国人非常重视历史和传统。尽管当代中国人民也注重“一切向前看”,然而过去在我们的心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人们把上古“黄金时代”作为价值取向,拿先王之道、圣人之训作为价值评价的准则,尧舜禹汤至今为历代帝王所敬崇。这种厚古薄今、信古疑今的心理导致了中国人的“过去时间取向”。

另一方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首先,二者都主张重视历史,回归过去。儒家主张克己复礼,主张以史为鉴,借研究过去以指导现在和将来。其次,性本善论也使中国人容易向后看,因为向后看就意味着向善的本性复归。我国古代“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宇宙观被认为是一种美德,而标新立异往往会被斥为离经叛道。因此,中国人重视和眷恋过去,做事喜欢引经据典,追本溯源,循规蹈矩。

美英国家的“将来时间取向”。一方面美国的历史不过200多年。在这短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在开拓新家园的同时也创造了新文化――即个人奋斗、追求现实和物质享受等价值观,这使他们不太留恋过去,不安于现状。萨姆瓦(Samovar)和波特(Porter)指出,“美国人较之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人民更为注重未来。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关心过去,不考虑现在。但无疑,当代美国人是决不希望被称作老派或旧式的。过去的方式不认为是美好的,唯其已成为过去;而美国中产阶级又是很少满足于现状的。”凡此种种,形成了他们的“将来时间取向”。

另一方面是因为深深扎根于美国人心目中的“美国梦想”。美国是一个民族“大熔炉”,汇集了世界上各色人种,他们怀着美好的憧憬,渴望在异国他乡实现自己的抱负,相信美好的未来总存在于不久的将来。

此外,美国人的时间取向与他们的也是分不开的。在美国,基督教占着统治地位,基督教倡导人们相信未来,相信上帝会把人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人之初犯了原罪,失去了乐园,堕落到万恶的现世上来受苦受难,因此回归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向前超越才能有希望。这也促成了美国人一切向前看的将来取向时间观。

时间观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

在称呼方面的差异。称呼语与社会和文化紧密相关,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称呼语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如果不加重视,轻则会引起误会,重则将直接导致交际和交流的失败。

你常常听到美英国家的孩子对父母或者学生直呼名字,有人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认为他们不懂礼仪,没有老幼尊卑;因为我们中国人对称呼极其讲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您老、老伯、老大娘、老爷爷、老李”等称呼,以表现出对被称呼人的尊敬,因为“老”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是成熟、是经验、是智慧,尊“师”为“老”才显得敬重、友好。反映了中国人敬老的良好风尚,同时也蕴涵有过去的时间取向。

在对待先辈态度方面的差异。在公共汽车上,如果你对一位中国老人说:您年纪大了,请坐我的座位吧。你得到的是老人的真诚感谢。可如果你在西方对一位老人说:You are old.Please take my seat.却可能会激怒老人。这是因为中西方对“老”的态度有着明显的差异。老练、老当益壮、老成练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汉语中很多的短语和俗语表现出中国文化对“老”的尊重和重视。而美国人则经常会用一些委婉语,如“senior”、“aged”、“veteran”、“elder”等来代替“old”,老人及他们的生活场所通常被美化为“senior”、“citizen”、“golden ager”、“evergreen clubs”等。因为在英语中,“old”被赋予了某种否定的语义,往往含有“past”(过去)、“useless”(无用)、“hopeless”(没有希望)的意义,同时也间接反映出美国人“将来时间取向”的时间观念。

在时间计算方面的差异。不同的时间观还经常引起中西方在时间计算方面的差异。在守时和日程安排方面的差异。在美国你如果迟到5分钟就必须道歉,迟到30分钟就是严重失礼;而在中国迟到5分钟只是小事一件,甚至认为地位高的重要人物应该晚到。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是按日程安排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在我国,我们常常会见到有人未经预约就串门走亲访友。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您方便的时候我想去拜访您一下”、“随便什么时候都行”。而这种热情好客对于注重安排日程的英美人士来说,可能被误解为只是出于礼貌的应酬话。因为没有确切时间的预约不便于别人的活动安排。这是中美两国各自持有线形和环形不同时间的具体体现。

在其他社会生活中的差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中国人每提到一个人的重要信息就不可避免地提及一个人的籍贯、档案、家谱、户口等与过去历史有关的内容,人们还通常喜欢记日记,看历史方面的电影,甚至读书也喜欢读名人传记等历史方面的题材。相反,美国人则对制定未来的计划情有独钟,他们认为回忆历史、回顾过去是无济于事的,未来才是具体而实实在在的,只有展望未来,对未来做好打算和计划才是明智之举。

尊重文化差异,减少交际障碍

本文对中西文化时间观差异的比较,并非要判定孰优孰劣,而是要帮助我们了解这两种文化的主流倾向,更好地克服跨文化交际中因时间观差异而造成的交际障碍。

增强跨文化意识。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文化的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不胜枚举。为了提高交际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增强跨文化意识,跳出自身文化氛围,确立国际化视野,自觉排除文化差异的干扰,理解他国的时间观。

相互尊重文化习俗。跨文化交际本身就是一个对异文化的认识了解过程,不宜对彼此的观念意识做好坏评价,交际双方应当培养移情能力,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体验、去思考,谅解对方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冲突”“冒犯”。当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时,要随机应变,而不可固守某种交际模式。如:对于做事的最后期限,美国人严格遵守,并认为这是一种良好品质;而中国人则往往认为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应规定得过于僵化。那么我们中国人就应该充分理解、尊重美国人守时的习惯;而美国人也可以考虑能否更加灵活一些,赋予自己更多的人情味。

摒弃民族文化中心观念。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文化是指导行动的指南。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的时间观往往根深蒂固,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当对方的言行举止不符合这种思维定势时,便会产生冲突。更有甚者,认为本民族的时间观优越于其他民族的时间观。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文化冲突就不可避免。因此,在交际中,要坚决避免简单、粗暴地按照本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他族文化中的一切,应尊重对方的文化观念,有意识地暂时放弃或避免一些与对方相悖的某些时间行为,尽量采用符合对方的时间观,以达到交流的和谐与顺利。

结语

时间观是长期慢慢形成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它也绝非一成不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外交流的增多,我们在不断地汲取着外来文化的精华,时间观念也在逐渐变化。在经济发达区域的人们,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已有意无意地由多向时间制向单向时间制转变;线形的时间意识也逐步融入到中国文化中;同时,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时间观念的理解和接纳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随着各种文化之间交流的日益增多,文化融合的现象逐步增多,中西方各自原有的传统时间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融合。

参考文献:

1.Edward T. Hall. The Silent Language[M].New York:Anchor Books,1959.89.

2.萨姆瓦[美]等著、陈南等译:《跨文化传通》,三联书店,1988年版。

3.吴国盛:《时间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胡晓琼:《外籍教师谈中国英语教学与文化差异――VSO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2000(1)。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张劲松:《东西方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9.潘国强:《文化视角中的中外时间取向差异》,《商业时代》,2006(36)。

10.刘文英:《中国古代时空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1.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