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货币政策 资本市场 加速系数 有效性
引言
随着资本市场在融资渠道、市场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强化,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中的传导机制也不断完善。与此同时,资本市场货币传导机制也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市场迅猛发展,不仅起到变革货币政策实施环境的效果,而且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提出新的方向。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所处的经济环境存在极大的非稳定性。因此,研究我国资本市场中的货币传导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学术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在作用于资本市场,从而对社会需求产生影响的同时,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也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发展。也就是说,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的传导中形成了一种加速机制。本文尝试通过实证方法,研究货币政策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加速传导机制。
理论模型及相关原理
(一)理论模型
假设货币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社会总需求之间存在一种较稳定的加速循环机制,其加速循环程度简化为一种加速系数,用字母a表示。加速系数的表达式如下:
at=ΔQt /ΔYt (1)
其中,下标t表示时期,Qt表示t期资本市场的证券需求水平,Yt表示t期的国民收入水平。ΔQt则表示t期与t-1期的证券需求水平之差,即ΔQt=ΔQt-ΔQt-1;ΔYt表示t期与t-1期的国民收入水平之差,即ΔYt=ΔYt-ΔYt-1。式(1)也可写为:
at=(ΔQt /Qt×ΔYt /Yt)×Qt /Yt=k・Qt /Yt(2)
其中,k=ΔQt /Qt×ΔYt /Yt表示证券需求的收入弹性,反映收入水平变动引起的资本市场证券需求水平的变动程度。当0
由式(2)可知,证券收入弹性越高,证券化比率越高,那么加速系数也就越大,于是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传导中的加速效应也就越强,即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中的传导机制作用效果越明显。
(二)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中的加速传导原理
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传导中的加速机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央行通过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货币政策渠道来约束资本市场;第二阶段是资本市场通过托宾Q渠道、流动性渠道、财富渠道等具体渠道实现货币政策的传导,进而促进社会总需求增加。
1.货币供应量渠道。若央行实行宽松型货币政策,则货币供应量增加,于是社会组织或个人通过购进证券来实现持有货币量减少,因此证券价格将被抬高,整个资本市场价格也将呈现上涨趋势。
2.利率政策渠道。利率政策渠道是央行通过调整利率水平,改变社会融资成本和投资回报率等,从而作用于社会投资和社会需求的一种渠道。当利率水平下降时,社会融资的成本也将减少,于是风险资金的预期收益率可能高于利率水平,因此投资者投资于风险资产的规模将会扩大,最终推动资本市场价格上涨。
3.投资渠道。投资渠道是以股票价格与投资水平的动态关系为基础的,也称托宾Q渠道,这里Q值即指企业市场价值与资产重置成本的比值。其中,企业的市场价值可表示为股价与股本之积,而资产重置成本由技术水平决定,在短期内保持稳定。由此可见,短期内Q值与资本市场价格存在紧密关系,当资本市场价格提高时,企业股票价格上涨,于是企业将减少股票发行量,转而购入更多投资品,而随着企业投资的不断增加,社会总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这就实现了资本市场的货币传导,这一传导过程即为托宾Q渠道。
4.流动性渠道。消费者个人负债与金融财富之比称为财务困难系数,该系数衡量了消费者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消费者一般会考虑在资产组合中设置一定权重的流动性金融资产,以减小财务困境系数,从而尽量摆脱财务困境。当资本市场价格提高时,流动性金融资产的增加会促进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于是个人或企业购买投资消费品的倾向大大提高,最终促使社会总需求增加,这就是资本市场货币传导的流动性渠道。
5.财富渠道。当资本市场的价格提升时,通过增加金融财富而引致的消费总财务也将增加。根据庇古效应可知,财富变化引致的货币余额变化,对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产生影响。当资本市场的价格提升时,金融财富也相应提高,于是依靠财富渠道,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大大增强,最终实现社会总需求增长。
货币政策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加速传导机制及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一)我国资本市场货币传导加速性的实证检验
本文选取1998~2012年我国年度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其中,选取沪、深股市的流通市值总和作为资本市场的证券需求量,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国民经济水平的变量,数据分别来源于历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和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根据式(2),分别计算我国1999~2012年历年的资本市场证券需求的收入弹性、证券化比率、资本市场货币传导的加速系数,结果由表1给出,加速系数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根据加速系数的计算结果,我们可将资本市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时间为1999~2000年,该时段资本市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加速系数呈现较快的上升趋势。从这两年我国实际经济社会的发展来看,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宏观经济增速,这里证券需求量的增速明显高于国内GDP增速,因此使得国内证券需求的收入弹性值明显高于1(1999年证券需求的收入弹性值为4.87,2000年证券需求的收入弹性值为5.04)。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我国资本市场的证券化比率普遍较低(1999年和2000年证券化比率分别仅为0.09和0.16),因而导致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中传导的加速系数大打折扣。即使该时段加速系数呈现上升趋势,但数值都比较小,2000年加速系数的值也只有0.83。也就是说,这时段我国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中传导的加速效应开始显现,但效应程度仍不高。
第二阶段:时间为2000~2005年,该时段资本市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加速系数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且从2001年起至2005年,加速系数持续处于低迷甚至负加速状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互联网有关,2000年我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又由于泡沫破灭产生的负面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而导致2001年起国内资本市场一定程度上下滑,于是投资者逐步远离资本市场。从实证结果来看,2001~2005年这5年期间,除了2003年以外,其余4年国内证券需求的收入弹性值均小于0,导致该时段我国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中传导的加速效应基本为负。而这5年我国资本市场的证券化比率仍没有得到提高,因此加速系数绝对值非常小,这也表明该时段我国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中传导的加速效应影响非常有限。
第三阶段:时间为2005~2012年,该时段资本市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加速系数呈现明显的波动特征。2005年至2007年,加速系数快速增长,2007年加速系数值已达到1.35,1999~2007年期间首次突破“1”。在2006年至2007年期间,我国资本市场的价格得到较快回升,于是国内证券需求的收入弹性得到明显提高(2006年证券需求的收入弹性值为3.84,2007年证券需求的收入弹性值为3.86)。同时,2006年和2007年资本市场证券化比率也明显上升,尤其是2007年资本市场证券化比率达到0.35。因此,2005~2007年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中传导的加速效应非常显著。2008年,金融危机对国内资本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国内证券需求的收入弹性和资本市场证券化比率都明显下降,尤其是证券需求的收入弹性下滑至-6.742,于是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中传导的加速效应转为负效应,且达到最低位。受政府宏观调控的推动,2009年我国资本市场开始恢复,证券需求的收入弹性明显提高,证券化比率也明显增加,于是加速系数达到历史最高点。但由于2009年起我国资本市场不断趋于饱和,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传导中的加速效应不断递减,又由于2011年资本市场受到一定冲击,因此2010年和2011年加速系数都不断减小。而2012年势头又开始好转,因而加速系数又转变为正。由此可见,2005~2012年期间资本市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加速效应呈现颇为显著的波动特征。
(二)我国资本市场中货币加速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为了对我国资本市场中货币加速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本文选取货币供应量、利率、社会投资、社会消费四个角度分别进行分析,分别检验货币供应量渠道、利率渠道、投资渠道、财富渠道的有效性,其中资本市场的证券需求指标仍以证券需求量Q表示。由于流动性渠道指标较难衡量,因此本文不做实证分析。仍旧选取1998~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货币供应量指标选择M0和M1,利率指标选择一年至三年期的贷款利率R,社会投资指标选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I,社会消费指标选择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上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由于货币供应量渠道和利率渠道都在货币加速传导机制的第一阶段,且这两者起作用的性质均含有一定的主动性,因此均作为解释变量。而投资渠道和财富渠道均表现出一定的被动性,即由证券需求变化来引起投资、消费的变化,因此这两者均设为被解释变量。
1.货币供应量渠道有效性的实证检验。对证券需求量和货币供应量都取对数,构建证券需求量关于货币供应量水平的计量模型如下:
lnQt =α0+α0 lnM0t +εt (3)
lnQt =β0+β1 lnM1t +ηt (4)
对变量lnQt、lnM0t和lnM1t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均通过单位根检验,即符合同阶单整,因此我们认为变量具有平稳性。根据式(3)、(4)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lnQt =-13.3096+2.3368 lnM0t (5)
(8.8039)
R2=0.8564,F=77.5091
lnQt =-9.6134+1.7150 lnM1t (6)
(9.0493)
R2=0.8630,F=81.8904
由式(5)、(6)可知,无论是M0还是M1,其系数都显著为正,表明货币供应量对证券需求量的影响较高,这也反映了我国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渠道对资本市场的加速传导机制是有效的。
2.利率渠道有效性的实证检验。对证券需求量取对数,构建证券需求量关于利率水平的计量模型如下:
lnQt =b0+b1 Rt+ut (7)
对变量lnQt和Rt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两者均通过单位根检验,即符合同阶单整,因此我们认为变量具有平稳性。根据式(7)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lnQt =4.3866+1.0139 Rt (8)
(1.4402)
R2=0.7423,F=25.0260
根据上述结果可知,在1998~2012年期间,市场利率与资本市场证券需求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显著性检验结果又表明这种关系并不明显,由此可见,在我国资本市场中,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加速传导作用,即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并不是非常有效。
3.投资渠道有效性的实证检验。对证券需求量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取对数,构建投资水平关于证券需求量的计量模型如下:
lnIt = a0+a1 lnQt + vt (9)
对变量lnIt和lnQt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两者均通过单位根检验,即符合同阶单整,因此我们认为变量具有平稳性。根据式(9)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lnIt = 4.6729 + 0.6535 lnQt (10)
(8.5939)
R2 = 0.8503,F = 73.8547
由回归结果可知,在1998~2012年期间,我国资本市场证券需求量与社会投资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且证券需求量提高对投资的弹性系数非常高,因此证券需求量变动会明显地引起投资变动。也就是说,我国货币政策加速传导的投资渠道也是非常有效的。
4.财富渠道有效性的实证检验。对证券需求量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取对数,构建消费零售总额关于证券需求量的计量模型如下:
lnSt =γ0+γ1 lnQt +ξt (11)
对变量lnSt和lnQ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两者均通过单位根检验,即符合同阶单整,因此我们认为变量具有平稳性。根据式(11)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lnIt =6.5296 + 0.4548 lnQt (12)
(9.5750)
R2 = 0.8758,F = 91.6810
由回归结果可知,在1998~2012年期间,我国资本市场证券需求量与社会消费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且证券需求量提高对消费需求的弹性系数也较高,这也表明了我国货币政策加速传导的财富渠道是比较有效的。
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实证方法,度量了1998-2012年我国资本市场中货币传导的加速系数,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分四种渠道对货币传导加速机制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渠道、投资渠道和财富渠道对于货币政策加速传导都是有效的,但利率渠道的有效性并不强。
根据本文实证结果,并结合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特征及货币政策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扩大我国资本市场规模。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与国内经济发展仍不成比例。自1998至2012年期间,我国证券化比例较低,其中仅有2009年与2010年超过0.5,其余年份均很低,这一情况远低于其他国家与地区,如中国香港、伦敦的证券化比率分别为1.9、1.2。由此可见,我国资本市场规模明显偏小,限制了我国资本市场中货币政策的影响水平,导致加速作用不显著。因此,要扩大我国资本市场规模,引导企业与个人理性参与资本市场,增加投资者的数量及规模,从根本上扩大我国资本市场规模。
第二,加快资本市场体制改革。首先,优化公司上市及股票发行制度,促使股票发行规模及发行价格由资本市场决定。其次,改革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建立完善的信息跟踪制度,严惩提供虚假信息人员,减少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取消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的隐性担保,强化公司治理,企业的去留由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来决定。再次,加强对证券行业的监管,严格限制上市公司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来扰乱股市,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最后,还应开放我国的金融市场,扩大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与间接融资市场,实现资金能够在货币市场与金融市场之间自由流动。
第三,强化利率这一货币体系中介目标的作用。逐步改变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体系中仍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主要中介目标的现状,将利率纳入中介目标范畴,提高利率在货币政策中的地位。国外许多研究和实践都已表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已不能满足货币政策的更高要求,因为资本市场中的货币难以用实体货币反映,而且资本市场的发展将逐步影响银行信贷资金,导致基础货币的信用创造能力减弱。由此可见,以利率为中介目标已是一大趋势。
第四,创新金融产品及金融工具。通过金融产品及金融工具的创新,开拓我国新的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促进两大市场能够协调发展,保障我国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把握我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连接点,发展我国的债券市场与基金市场,提升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水平。采用有效的金融产品组合,降低金融市场中的投资风险。进一步创新我国金融产品,实现集体投资、合资、外资、私营以及股份制等多种融资方式能够协调健康发展,培育我国多元化的金融主体,创新我国金融市场的产权制度,有效组织各类金融主体,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保障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1.张成思.全球新型兼容危机背景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J].货币金融评论,2009(2)
2.Borio Claudio, Philip Lowe. Asset Prices, Financial and Monetary Stability: Exploring the Nexus[D]. BIS Working Paper, 2002
3.张磊.中国转轨时期的货币非超中性和通货膨胀―兼论中国货币政策双重目标的体制根源[J].金融研究,2008(12)
4.Franco Modigliani. Monetary Policy and Consumption in Consumer Spending and Monetary Policy: The Linkages[R]. Boston: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 1971
5.姜再勇.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均衡利率形成问题探讨[J].理论研究,2013(4)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入;货币政策;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的跨国流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在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之间,一国只能选择可能目标中的两个,三者无法兼顾。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实质属于固定汇率制范畴;虽然我国还存在着外汇管制,但随着资本项目的逐渐开放,资本流动已比较自由;短期资本流动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货币供给量受到资本流动影响、利率政策受到诸多政策目标的限制,资本流动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国内资产价格和投资活动,最终造成我国货币政策的被动性。
一、国际资本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
1、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发行量和信贷规模的影响
我国的基础货币发行主要有三个渠道:财政渠道、银行信贷和外汇占款,自1994年进行外汇体制改革后,随着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因此我国货币发行受到国际资本的制约;同时,国际资本流动会通过货币发行量影响国内信贷,表现为资本的流动与银行信贷扩张与收缩密切相关,使得银行流动性大幅波动,信贷规模也受到影响。
2、国际资本通过资产价格影响信贷规模
国际资本对资产价格的影响途径包括三方面,即通过影响货币供给决定资金的宽裕程度,进而影响资产价格;国际资本通过进入房地产、资本市场等导致资产价格上升;通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进而改变人们对资产价格的变动预期,从而引致国内的信贷需求变动,影响信贷规模。
3、国际资本影响货币政策目标,导致被动干预
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动会直接影响外汇储备和货币发行,反映在国内的流动性表现为资产价格的上升和通货膨胀,冲击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了实现控制通货膨胀、抑制投资过热、保持经济增长等目标,央行只能被动采取紧缩政策,导致货币政策的被动性和无效性。
二、国际资本流入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
1、因变量的选取
本文利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贷方余额加总来表示国际资本流入额,记为。在此,不考虑净误差与遗漏账户,因为这个变量只是一个平衡项目,并不代表实际的经济情况。
2、自变量的选取
(1)货币供给量
由分析可知,国际资本流入与货币供给的关系非常密切。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数量论者认为应将货币供应量或其变动作为主要货币政策指标,因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减能直接反映货币政策的宽松与紧缩,同时货币供应量也能够被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因此有必要将货币供给作为一个自变量,本文选用M2来衡量货币供给量。
(2)利率
传统的货币政策均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能直接反映出货币供求的相对变化。因此在分析国际资本流入与我国货币政策的关系研究中,必然要考虑到利率。本文选取中国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作为中国利率的代表,记为。
(3)汇率
汇率通过国际收支以及国际贸易影响着国际资本的流动,同时,国际资本的流入也会影响一国的汇率。因此选择汇率作为模型的一个自变量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选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作为汇率指标,记为。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美国联合储备委员会官方网站、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等,经整理而得。
(三)实证分析
由于本文采用的数据是时间序列数据,为了消除各变量之间的异方差性,将实际利用外资额、货币供应量、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及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取自然对数分别记为:
。
1、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
根据协整检验的要求,首先要对国际资本流入额、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在此选用ADF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国际资本流入额和人民币汇率取一阶差分后在5%的显著水平上均是平稳的,即ADF的检验值小于5%显著水平上的临界值。而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经过二阶差分后才平稳,因此均为二阶单整序列。
首先建立上述四个变量的回归方程,然后通过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平稳来判断这四个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2、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是用来检验非平稳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方法,如果非平稳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他们之间的离差即非均衡误差是平稳的。我们需要检验这四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本文需要检验的是多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就需要运用Johansen检验方法对上述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的协整检验结果可知,变量间存在两个协整关系。在5%显著水平下,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国际资本流入额与货币供给的变化量负相关,与利率的动态变化、汇率负相关。这表明货币政策的演变状况与国际资本流动情况息息相关。为了进一步分析国际资本流入与我国货币政策演变的关联性,需要对四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最常用的方法就是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实质上是检验一个变量的滞后变量是否可以引入到其他变量方程中。一个变量如果受到其他变量的滞后影响,则称它们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运用Eviews软件,可以检验序列之间是否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由实证结果可知,在滞后长度为2、3、4时,一定Granger因果关系,即国际资本流入是引起汇率变化的Granger原因,即资本流入情况对汇率的影响一直追溯到2年、3年甚至4年之前。在滞后长度分别为2、5时,是引起变化的Granger原因、是引起变化的Granger原因,即资本流入对利率的动态变化影响滞后二年,利率动态变化对此后第五年的国际资本流入有影响。当滞后长度是5时,货币供给的变化量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入的Granger原因。
(四)实证结果分析
从实证结果来看,首先,中国的国际资本流入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比较显著,而中国的货币供给对国际资本流入的影响不是那么明显;其次,中国的国际资本流入与人民币汇率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只是国际资本流入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比较大,而人民币汇率对国际资本流入的影响并不明显;再次,国际资本流入与本国利率的关联性非常弱,这一结论与中国的经济现实也是符合的,因为中国的利率一直是由政府管制的,并不是真正的市场利率。
三、结论
通过选取货币供给、利率和汇率这三个金融体系的变量来与国际资本流入量进行协整分析可知,中国资本流入对货币供给和汇率的影响比较显著,同时由于国内利率的非市场化,资本流入对利率的影响不显著,而上述三个代表金融体系的变量,对国际资本流入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显著。由此可见,国际资本流入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是显著的,反过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对国际资本流入的影响却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中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尚不够健全。
总的来说,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在货币发行、制定汇率水平等方面均受国际资本影响,在采用货币政策调控相关领域时可能受较大影响。因此,建议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尽量综合使用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手段,来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明东,田素华.证券资本国际流动形式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7(3).
[2]黄武俊,陈漓高.中国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动态关系[J].经济科学,2009(3).
[3]徐明东,田素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与货币供给动态关系[J].财经研究,2007,12.
[4]尹宇明,徐彦斐.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独立性[J].西南金融,2009(8).
[5]何慧刚.中国外汇冲销干预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7(11).
[6]王世华,何帆.中国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现状、流动途径和影响因素[J].世界经济,2007(7).
一、填空
1、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明显、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被称为( )。
2、中央银行主要货币政策包括( )、( )、和( )。
3、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在于调控( )。
4、货币政策目标与宏观经济目标相比,多了( )。
5、中央银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用于调节影响( )。
6、间接信用控制中的( )和( ),旨在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7、货币政策作用于总需求,一般由( )方式进行。
8、在投资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很高而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很低时,货币政策的效力通常是( )。
9、货币学派把( )视为名义国民收入的基本决定力量。
10、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 )。
1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的买入有价证券,意味着实行( )货币政策。
12、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灵活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13、烈的、具有强制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14、一定时期内一个国民经济体所产生并销售的商品和服务总量,称之为( )。
15、人们通常认为,总供给与货币需求量之间有( )的关系。
二、判断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起决定作用的是货币供给量。
2、当一国居民货币需求中交易需求占比重大时,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低,货币政策效果小。
3、通货紧缩会产生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券人的收入再分配。
4、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矛盾。
5、在通货膨胀中,政府往往是的受益者。
6、通货膨胀具有财富分配的效应,而通货紧缩则不具有财富分配的效应。
7、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上涨,实际货币数量减少,债务人受损,债权人受益,采用固定利率可在一定程度上逃避通货膨胀对债权债务的影响。
8、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作用在于微调。
9、利率是理想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10、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可时常使用。
11、通货紧缩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货币现象。
三、 单项选择
1.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 )。
A.货币政策工具;B.货币政策目标;C.利率政策;D.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2.( )一般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国际收支平衡; D.稳定物价;
3.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一般有( )。
A.利率; B.信用; C.现金; D.存款;
4.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在于( )。
A.周控货币流通; B.调节利率水平;
C.调控信用总量; D.调节经济运行;
5.中央银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用于( )。
A.调节影响证券市场信用; B.调节影响一般信用活动;
C.调节影响特殊信用活动; D.调节影响消费者信用;
6.间接信用控制中的( ),旨在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A.道义劝告、信用分配; B.窗口指导、信用分配;
C.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D.利率限额、信用分配;
7.货币政策时滞即( )。
A.内部时滞; B.外部时滞;
C.货币政策制定过程; D.货币政策制定实施等时间过程;
8.货币政策作用于总需求,一般由( )方式进行。
A.中央银行调控金融; B.中央银行调节货币存量;
C.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量; D.中央银行调控政策支出;
9.“单一目标论”者认为( )。
A.经济增长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B.金融稳定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C.金融安全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D.稳定货币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0.我国货币供应量一般分为( )。
A.三个层次; B.二个层次; C.四个层次; D.五个层次;
11.( )构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起点。
A.信贷总量、现金总量; B.现金发行总量、现金流通总量;
C.存款总量、现金总量; D.信贷总量、现金发行总量;
12.中国人民银行国债公开市场上的国债交易利用( )进行。
A.承包方式 B.招标方式 C.摊派方式 D.包销方式
13.在投资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很高而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很低时,货币政策通常( )。
A.很有效 B. 较为有效 C.无效 D.可能有效
14.货币学派把( )视为名义国民收入的基本决定力量。
A.货币供给 B.货币需求 C.货币流通 D.货币替代
四、多项选择
1.公开市场业务由( )等组成。
A.本币公开市场业务; B.外汇公开市场业务;
C.国债公开市场业务; D.企业债券公开市场业务;
E.票据公开市场业务;
2.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
A.规定缴纳存款准备的对象; B.规定计提准备金办法;
C.规定存款准备率; D.规定存款结构; E.规定存款规模;
3.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包括( )。
A.经常项目; B.资本与金融项目;
C.平衡项目; D.资产项目; E.资金项目;
4.货币政策时滞中的内部时滞可分为( )。
A.决策时滞; B.认识时滞;
C.行动时滞; D.作用时滞; E.控制时滞;
5.货币学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涉及( )等相关要素。
A.准备金; B.货币供应量;
C.金融资产; D.价格; E.名义国民收入;
6.凯恩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涉及( )诸关键量。
A.货币供应量; B.利率; C.投资;
D.物价; E.收入;
7.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机组成部分是( )。
A.货币政策目标; B.货币政策工具;
C.货币政策调控机制; D.货币政策时滞; E.货币政策绩效;
8.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有( )。
A.稳定物价; B.充分就业;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E.宏观平衡;
9.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由( )构成。
A.操作目标; B.政策目标;
C.货币供应量; D.利率; E.贴现率;
10.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标准有( )。
A。相关性; B.可控性; C.可测性; D.流动性; E.安全性;
1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 )。
A.再贴现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存款准备金政策; D.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E.不动产信用控制;
12.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主要是因为( )。
A.利率可反应货币与信用供给状况; B.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变化;
C.利率高低易为中央银行驾驭; D.利率资料易于获取;
E.利率相对稳定;
13.再贴现政策影响经济的途径主要有( )。
A.借款成本效果; B.宣示效果;
C.结构调节效果; D.互动效果; E.操作效果;
14.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形式主要有( )o
A.直接买卖; D.买回协定;
C.卖出协定; D.委托买卖; E.买卖;
15.直接信用控制的主要方式有( )。
A.直接干预; B.流动性比率;
C.利率限额; D.信用分配; E.指标限制;
五、名词解释
1、 货币政策 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3、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5、货币政策时滞 6、货币政策内部时滞 7、货币政策外部时滞
六、简答
1、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2、 如何选择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3、 高就业如何引起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当代各国政府调节宏观经济最主要的两种手段,两大政策各有特点,了解它们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它们的协调机制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摆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协调配合使用两大政策,达到宏观调控目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的结构是第一部分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差异,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两大政策的协调问题,第三部分指出本文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第四部分总结全文。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差异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动所采取的措施,尤其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两大政策调节的领域不同。财政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财政收支,主要通过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货币政策主要从流通领域出发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
两大政策对收入分配,利率,产出的影响不同。财政政策通过转移支付和税收等各种政策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货币政策直接调节货币供应量。
表1:两大政策对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两大政策的效应时滞不同。从扰动出现到经济政策产生作用的每个阶段都存在时滞。这些时滞可以分为两种时间层次:外部时滞,即政策行为对经济影响的时间;内部时滞,即着手制定政策所花费的时间。
表2:两大政策的时滞效应
两大政策调节的主体不同。财政政策由政府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控制。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表明,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常见的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双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消极效应是往往产生财政赤字并诱发通货膨胀。
双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此种组合方式的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抑制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 其消极效应是容易造成经济萎缩。
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这种组合方式可以在不提高产出的前提下,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
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在不降低产出的前提下,降低利率。
表3:两大政策的组合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的分析的一个隐含假设就是不存在流动性陷阱,货币需求曲线既不是垂直的,也不是水平的,而是向右上方倾斜。
三、进一步分析
上文主要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及其差异,探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短期分析假定价格不变,内生变量是利率和收入(决定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作为外生变量,影响总需求。只有在短期内,产出和利率在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才表现为固定的关系。从长期来看,这种关系不存在或者说不稳定。
第二,忽略了总供给对经济的影响。在考虑总供给的情况下,从短期来看,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能提高总需求,导致产出增加。但从长期来看,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水平上升,对产出没有影响。
第三,本文没有考虑开放经济的情况。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三元悖论原则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论断。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这三者,一国只能三选其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
表4: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在政策的效果(资本自由流动下)
四、结论
从短期来看,扩张的财政政策提高计划产出,导致产出和利率的提高,而扩张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导致产出提高,利率下降。
从政策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内部时滞较长,而外部时滞较短。反之,货币政策内部时滞较短,外部时滞较长。因此,货币政策适合于对经济进行微调,财政政策在经济危机下往往比货币政策更有效。
在考虑总供给的情况下,两大政策都能扩大总需求,引起产出增长,价格上升。因此,当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时,两大政策都合适;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应当尽量少用两大政策。
在开放经济条件和固定汇率制度下,根据三元悖论,如果资本自由流动,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中国经济现在通货膨胀高,对外贸易失衡,根据本文的讨论,适合采用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从紧的财政政策,或者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前者会引起经济衰退,后者不会引起经济衰退。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协调研究
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使用,并对宏观经济产生作用和影响,达到政府既定的目标。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属于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财政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防范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稳定。经济衰退与经济繁荣状态总会交替发生,引发诸如就业压力大、通货膨胀、投资波动、外贸失衡等严重的经济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求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间接作用于经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是政府经常使用的两大经济政策。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的本质都是要保持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起作用。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的使用。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2.1 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与政府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有税收、财政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
(1)税收。税收是形成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政策工具。其法律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具有广泛强烈的调节作用。税率的确定是财政政策实行调节目标的基本政策度量选择之一。税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国财力的大小和聚集分散程度。税负的分配是国家对于税收结构的调整,其可以起到调节产业结构的作用。
(2)国债。国家发行国债主要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和发展社会公共建设。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国债的发行渐渐成为了财政政策的重要T具,具有调节货币供给、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作用。国债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货币效应;挤出效应;收入效应。
(3)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国家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公共需要,对以税收和发行国债等形式筹集来的资金的运用。一般性的财政支出包括日常政务支出、政府投资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和转移支付。政府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对一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1)法定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或金库中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法定比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扩大或收缩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加强央行的基础货币吞吐实力,从而通过影响货币存量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作用。由于它直接影响到各商业银行利润,因而效果非常猛烈,一般情况下不常使用。
(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发达国家将公开市场操作当作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量的主要货币政策T具,通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调控货币供应量,以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具有市场化程度高、灵活性和微调性的特征。
3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实践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历经了30多年的实践,实践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还有很多要素制约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从而使得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定出口的同时,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措施以扩大国内需求,并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进入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调控在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方面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要在各自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要加强协调配合,发挥调控互补的联动效果,避免政策运用的相互掣肘。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经过2009年的经济刺激政策,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在2010年实现了高位稳定增长,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心也由刺激经济转变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内需和防止通货膨胀。政策组合继续保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由极度宽松转变为适度宽松,而年末则调整为稳健偏紧,在产能过剩和房地产等领域紧缩性政策的调控力度明显加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使用的实践进行总结,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已逐渐向市场化调控方向转变。在发展公共财政的总体结构下,从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方式以政府投资性支出为主,逐渐转变到通过公债、税收、转移性支付等多种工具的综合运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信贷控制方面,而是逐步具有了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征。
第二,在财政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方面,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强至弱,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弱至强。改革开放最初,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是以财政政策为主导,而货币政策几乎没有作用,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货币政策的核心模式转变为通过对信贷规模的控制从而影响货币的供给。
第三,目前的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更多的关注总需求管理,主要以经济的稳定为目标。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体制转轨的双重任务,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长期来看,还必须关注金融制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优化,以及以结构性调整为目的的供给管理等层面,这也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4.1加强政策制订的预见性与时效性
从过去来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的变化比较频繁,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行存在时滞问题,需要做的就是提高预测能力,为政策调控及协调打下余量。
4.2财政货币政策在配合中要有针对性
财政政策应更多地利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利用财政收支来控制资金流向,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通过税制和社会保障措施,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效调节整个社会收入构成。货币政策应当着重考虑未来经济的走势,避免出现通货膨胀,通过各种手段抑制经济过热,在调整结构方面,货币政策应当通过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式,推动经济均衡发展。所以,在实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时,一定要注意两者具有针对性的搭配使用。
4.3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灵活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工具
要全面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就要健全金融市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工具,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成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加强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融通,实现金融机构间资金的良性循环。
4.4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效果
【关键词】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资产价格持续攀升,物价上涨,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如此特殊的经济情况是前所未有的。中央银行已多次实行货币政策,但在目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是否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献综述
1.西方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在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中,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认同货币政策的作用,而理性预期学派则提出不同意见。
(1)凯恩斯学派。凯恩斯认为,“有效储蓄之数量乃定于投资数量,而在充分就业限度以内,鼓励投资者乃是低利率。故我们最好参照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把利率减低到一点,可以达到充分就业”。可见,凯恩斯虽然偏爱财政政策,但也不否定货币政策的作用。
之后,凯恩斯主义者汉森、萨缪尔森、索罗和托宾等人也肯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随着他们对货币政策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他们提出了“逆经济周期调节”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主张。
(2)货币学派。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一个主要根源”,“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第二个作用,是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继续用米尔的比喻,就是使货币政策这架机器运行”,“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来自其他方面的主要波动”。由此可知,弗里德曼充分肯定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
(3)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卢卡斯曾提出过着名的“政策无效性命题”。他指出:“当扩张性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刺激作用,期望生产能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显然,卢卡斯完全否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2.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
对于货币政策能否发挥调控作用,中国经济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过分突出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认为,“给人的印象,货币政策得心应手,是极有利的工具。但实践证明,过分高估其效能,不是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就是在强力贯彻实施中带来很大的副作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即通货膨胀得力而治理通货紧缩乏力。对外贸易大学的吴军教授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实践,可以证明再经济衰退阶段的恢复经济增长方面,财政政策的强效应和货币政策的弱效应”。
第三种观点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持肯定态度。南京大学的范从来教授认为,“我国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是存在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具备的”。
二、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
弗里德曼说,“我相信,某一货币总量是目前可得的、最好的、货币政策的直接指示器或评价标准。而且我相信:与选择价格水平的做法相比,具体选择哪一种货币总量所带来的妨害则小得多。”可见,弗里德曼认为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是货币供应量。
在国内,李春琦等学者在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时,多数也采用货币供应量M2作为评价指标。而崔建军(2006)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体现在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实现程度。但其是在封闭的环境下,用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来评价。
考虑到,在我国货币供应量是否应作为中介目标尚存争议,而且经过线性回归的检验,发现货币供应量与CPI的拟合程度不高。中国经济已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市场已不再封闭。所以本文以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即“维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在近期调控中发挥的作用,评价货币政策的效果。
币值稳定,包括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本文通过06年和07年的CPI指数和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考察。而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则通过GDP增长率来评价。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价
经过数据统计,在这两年中央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以达14%,创历史新高,冻结了商业银行大部分资金。年贷款利率也调至7.47%,比06年年初上升了1.89%,明显是要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虽然中央银行频繁地实行货币政策,但物价仍呈上升趋势,超过警戒线3%,这似乎与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顺差也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屡创新高。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但现在汇率已上升了一定幅度,中央银行似乎无法控制。
再看GDP增长率,07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11.1%,第二季度为11.9%,第三季度为11.5%,第四季度为11.2%,仍成双位数增长,并没有放慢的迹象。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如果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显着,应该能平抑通货膨胀,且不影响经济发展。虽然货币政策在这轮调节过热经济的过程中,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但没有成功地维持币值稳定,人民币仍然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并且日趋严重,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着。
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尤其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既有货币政策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有经济环境的制约。主要表现为:
1.货币政策本身的缺点
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货币政策由制定、执行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市场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发挥效用需为六个月到一年。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塞,由货币政策所推动的货币供给很难达到县域地区。货币市场体系尚存缺陷,市场利率尚没形成,这也影响到货币政策发挥效用。此外,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只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没有决策权。所以,货币政策的时滞要比发达国家要长。
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通过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一般很少给中小企业贷款。所以,货币政策的作用影响不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够按往常一样进行贷款投资。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据市场的大部分。调控不了中小企业,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减弱。
从货币供给性质来看,目前我国处于转轨经济,同时,我国奉行二级银行体制,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企业、居民个人都参与货币创造过程。因此,我国的货币供给同时具有外生性和内生性,而不是纯粹的外生性,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应量有限,货币政策的效果有所减弱。
2.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制约
本次的通货膨胀属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着。这次的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又引起其他物品的价格上涨。全面的物价上涨,自然引起工资上涨,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多,从而使通胀加剧。即便中央银行能控制货币的供给,但不管货币政策如何紧缩,人们都不可能将购买食品的钱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紧缩的货币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外界对人民币产生升值的预期,也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国内外的投资者都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被迫抛出更多的本币,使货币供应量上升,流动性加大,通货膨胀加剧,货币政策产生了反效果。
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利率的种类很多,有基准利率、同业拆借率、存贷款利率、银行间债券利率等,没有统一的市场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率政策的实行。
3.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的情况
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货币政策要超出人们的预期,才能发挥作用。但现在人们对货币政策已有预期,中央银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没有考虑到预期因素,所以货币政策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效果。此时,货币政策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警告,真正的调控作用较弱。
中央银行决定执行货币时,已经延误了时机。市场已存在大量货币,紧缩的货币政策很难控制住这种趋势。而且,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年存贷款利率都是小幅度的调整,到后期才增大幅度,所以货币政策暂时效果微弱。
五、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针对影响货币政策的种种原因,本文将从三方面提出改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1.尽量减弱货币政策的时滞性
首先,缩短货币政策产生效果的时间。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不能完全消除,但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时滞性可以减弱。这就要求中央银行提高对经济情况的预见,制定出有预见性的货币政策。而且中央银行的调控要适时,避免货币政策在经济情况发生转变时才起作用。而且,中央银行要有一定的独立性。虽然和建国初期相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较弱。我国的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没有决策权,执行货币政策要遵照国务院的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实行货币政策的时机。此外,还需商业银行的配合。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要深入县级金融机构,并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使货币政策得到更有效的传导。
2.改善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
从方向来看,刺激经济仍然需要货币政策出力。国务院领导在6月中旬和7月上旬反复指出:“经济总体形势企稳向好,但基础还不牢固,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并未减弱,外需严重萎缩的局面仍在持续,一些行业、一些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就业压力短期内尚难根本缓解,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执行难度在于“适度”
在今年3月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标相关的约束性指标有三个。一个是“宽松”指标:信贷增长5万亿元以上。还有两个“适度”目标:广义货币(M1)增长1.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2008年底,国内经济遭到的外部冲击导致贷款需求降低,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难度在于“宽松”。如今,3月份公布的年度“宽松”指标一季度就已经提前实现。两个“适度”目标中,一个离目标越来越远。另一个可能大幅起落。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难度从“宽松”变成了“适度”。
首先,广义货币增长已经远高于目标。6月份信贷增长1.53万亿元,再次超出预期。据此推算,6月底的广义货币增长已经超过27%。如果继续维持当前的政策环境不变,在未来几个月里该数字可能会超过30%。广义货币年度增长目标达到17%已经不现实,对下半年的货币政策执行也不再具有指导意义。因此适时调整是必要的,可以考虑调整到22%左右。
其次,价格很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6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有可能继续“双降”。但是根据历史经验,CPI的变动趋势比M1滞后6-12个月。由于M1的变动趋势在年度之交发生反转,因此CPI应该在今年下半年止跌回升。
由于CPI指标时滞太长,因此不适于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作为替代,货币政策应该盯住时滞较短的价格指标,例如国内股票、地产和资源类产品价格:同时也可以关注数量型指标,例如贷款增长或者货币量增长。
回归“适度宽松”
数量型指标(银行信贷增长、货币供应量增长)和时滞较短的价格指标(股票价格、地产价格、煤炭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均显示:上半年执行的货币政策远比适度更宽松。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 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存款准备金被视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其中,存款准备金因为其货币乘数效应而会给社会金融及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往往是中央银行慎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目前,在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的西方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逐渐趋于零的发展趋势,而我国却恰恰相反,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从2003年的6%逐渐提高至2007年末的14.5%,2007年年内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10次之多,存款准备金跃然成为我国实施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概述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并进行资金清算需要而存入中央银行一定数额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模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来说,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国家中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一旦获得储户存入的存款,就须将一定比例的存款再存入作为货币管理当局的中央银行。这种货币管理制度就是通常所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保证银行券和客户存款的兑付。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它正演变为央行调控金融机构存款派生能力和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一制度下,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通过存款准备金账户进行资金清算和流动性管理,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有研究认为,完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内涵不仅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和调整,还包括所需缴存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存款(资产)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类型、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存款准备金是否付息与(付息时)付息利率的确定和调整,以及违反这一制度的相关罚则等。但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和调整仍然是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核心,也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存款准备金制度具有较强的告示效应。存款准备金比率升降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预示图,中央银行调整准备金比率是公开的、家喻户晓的行动,并立即影响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因此,调整准备金比率实际上是中央银行的一种有效宣言;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强制性。存款准备金比率一经调整,任何存款性金融机构都必须依法执行;另外存款准备金制度通过决定或改变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通常被认为货币政策的一剂“猛药”。
二、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功能演变
依据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体系中实际发挥的作用,其功能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1984-1998年:中央银行筹集资金手段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1984年,最初设定的目标是为人行筹集资金, 用以支持信贷结构从而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为大型建设项目融资。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人民银行从而中央财政获取资金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此相对应,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支付相对较高的利率。
(二)1998-2004年:一般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1998年同业拆借市场的恢复运行,改变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我国基本上构建了间接型货币政策操作程序架构,存款准备金制度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般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然而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利率工具难以在短时期内成为我国调节银行信用总量的有效工具,所以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频繁应用的主要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期间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三次调整,其中1998年3月21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七大项,核心内容有二:合并备付金账户与准备金存款账户;将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至8%。
(三)2004年至今:一般性与结构性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与支付清算保证
面对2003年来我国出现的经济过热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过热特征,央行创造性地将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改造成具有结构性调整功能的一般性操作工具,即将银行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等指标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了货币政策职能与金融监管职能的有机结合,也创造性地发展了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属性。
特别是2006年7月至2007年末,由于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为了防止经济由过快向偏热发展,央行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仅2007年年内上调竟达10次之多,存款准备金率也由2004年的7%调至2007年末的14.5%。存款准备金制度已经成为央行经常使用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三、近期我国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分析
2006年7月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上调主要针对流动性过剩问题,希望通过此种方式对资金的流动性进行回笼,对整个经济实施宏观调控,防止经济由过快向偏热发展,防止通货膨胀。
1.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信贷规模激增
据统计,截至2006年11月,银行人民币存贷差已达11万亿元,银行手中可供使用的信贷资金空前泛滥,截至2006年9月各项贷款合计为221035186亿元。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来说,出于自身收益的考虑,在流动性严重过剩的压力下,商业银行的放贷热情必然提高。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银行完成重组和IPO这种融资的增加实际上是资本金的增加,扩大了商业银行信贷的杠杆效应,可以使银行的新增贷款成倍增长。如果不把流动性控制在适当水平,银行过度扩张贷款的压力会再度上升信贷规模将出现高速反弹,这势必会加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过热现象。
转贴于
2.国际收支顺差矛盾突出
中国海关总署1月11日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全年中国进口总额9558.2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2180.2亿元,累计贸易顺差为2622亿美元。2007年末国家外汇储备已达15282亿美元。高额贸易顺差及外汇储备形成了巨额的外汇占款,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量,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加剧了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3.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投资过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前3季度,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61800亿元,同比增长达28.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0.15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为10062亿元,同比增长达2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3%,增幅虽比上半年回落2.15个百分点,但依然比去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指标仍在高位运行。
4.公开市场业务及再贴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为了对冲由于购买外汇而增加的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加大了在货币市场进行债券正回购、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等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但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在对冲持续刚性增长的外汇占款时,受到了一定限制;而我国目前的再贴现率已经较高,上调再贴现的空间有限。由此,提高准备金率成为中央银行可以动用的较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四、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1.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预期效应
2007年1月末我国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4万亿元,从理论上看,存款准备金率每上升0.5个百分点,可冻结资金约1700亿。而2007年1月之后存款准备金率经9次上调,由9.5%上调至14.5%,累计上调5个百分点,冻结资金约1.7万亿,而依据货币乘数的原理,在理论上央行可以冻结的资金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商业银行的资金总量,防止信贷资金泛滥,缓解控制流动性过剩问题。
此外在三项货币政策工具中,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更加直接、作用范围广、政策时滞时间短、央行调控的主动性更强。而且存款准备金率具有非常强的告示效应,存款准备金率的一再上调表明了中央的调控态度与调控决心,进而间接影响微观个体的投资预期。
2.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效应局限性
首先,金融创新弱化了存款准备金制度作用的力度。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是中央银行调高或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相应减少或增加,从而收缩或扩大信用。这里,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相对固定,这样才能对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做出反映。金融创新破坏了这一前提条件,由于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的创新,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创新业务和创新工具轻而易举地通过货币市场调整其超额准备。超额准备弹性的增大,使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力度减弱。
其次,政策的时滞效应影响了存款准备金制度调控的短期效果。从国内经济形势过热,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强,到央行意识到必须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行调整,是一种认识时滞;从认识到央行决定采取实际行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所需要的时间是此项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而提高了存款准备金以后,到对宏观经济活动发生影响,取得效果,需要更长的时间,即外部时滞。一般情况,央行采取措施以后,不可能马上引起最终目标的变化,需要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慢慢影响各个单位的经济行为,从而对政策的最终目标产生影响。另外由于政策的时滞效应又可能带来矫枉过正的副作用。
再者,国际收支顺差冲销了存款准备金的调控效果。流动性过剩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国内问题。在国际国内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仍面临着巨额贸易顺差的压力。而外汇占款会在很大程度上冲销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紧缩银根的效果。
因此,鉴于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以及国内外金融市场形势的整体变化,单纯的依靠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难以实现紧缩的货币政策,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还应辅以多种货币政策,积极推进我国利率及汇率改革,以更好地控制资金的流动性,使宏观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鑫,张玲.《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缘何频繁化》.《商场现代化》,2007,2.
[2]张敬国,王晓红.《近年来存款准备金在货币政策调控中作用的变化》.《经济研究参考》,2006(95).
[3]黄诗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政策评析》.《发展研究》,2005(5).
[4]王丽.《试析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政策效果》.《商业经济》,2005(6).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必要性;配合方式
中图分类号:F8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0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合理配合使用,才能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本人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概述
财政政策是国家为了调节总需求变动及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而调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和方针。具体来说,就是国家利用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同总需求波动、总需求与总供给关系的内在联系,调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使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形成一定的对比关系,通过这种对比关系调节总需求变动及及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的平衡。财政政策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是国家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政策体系。它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直接性。即财政政策是由国家直接掌握和控制的,国家可以通过它直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和各种活动,这是价格政策、货币政策不具备的。二是强制性。财政政策一般是通过立法形式制定和颁布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制定,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执行,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方面。所以,财政政策就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在市场经济下财政功能的正常发挥,主要取决于财政政策的适当运用。财政政策运用得恰当,就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财政政策运用不当,就会引起经济的失衡和波动。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来调节经济的运行。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丰富了财政政策的内容,而且增加了财政政策运用的难度。货币政策是国家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相应措施。也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货币政策是由国家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传导等内容。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调节经济的宏观政策和经济工具。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共同点和统一性,但也有一定的区别。两者的统一性在于:第一,这两大政策的调控目标是统一的,都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第二,两者都是需求管理政策;第三,从经济运行的统一性来看,财政、信贷和货币发行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方面的变化,最终会引起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所以,如果这两个政策目标不统一协调,就会形成政策效应相悖,造成宏观经济运行失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和总共给进行调节,但二者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并且它们的作用是不可以互相替代的。它们的不同点是:第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及调节范围不同。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是税种、税率、预算收支、公债、财政补贴、财政贴息等。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贷款限额、存贷款利率、汇率等。财政政策的调节范围不仅包括经济领域,而且包括非经济领域。货币政策的调节范围基本上限于经济领域,其它领域居于次要地位;第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分配所起的作用不同。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所以,财政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形成。当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体确定下来,财政收支的规模也大体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单位及个人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也就大体确定了。银行是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并不直接参加GDP的分配,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分配的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信贷资金是以有偿的方式集中使用的,主要是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进行余缺调剂。这就决定了银行信贷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形成;第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需求调节的作用方向不同。从消费需求的形成来看,包括社会消费和个人消费。社会消费需求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财政在社会消费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果财政在支出中对社会消费性支出进行适当压缩,就会减少社会集团的购买力,社会消费需求的紧缩就可立竿见影。但是,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就无能为力。财政、信贷两方面影响消费需求的形成。财政通过个人所得税制度直接影响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而银行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只是间接影响。由于居民的储蓄存款可以随时提取,导致银行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弱于财政。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虽然财政和银行都向社会再生产供应资金,但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固定资产的投资主要由财政承承担,流动资金投资主要由银行供应。随着银行信贷资金来源的不断扩大,银行也发放一部分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但银行重点是供应流动资金。所以,财政对形成投资需求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银行对形成投资需求的作用主要是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第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扩大和紧缩需求的作用不同。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唯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银行信贷。所以,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需要通过信贷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如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时,银行压缩或扩大信贷规模,完全可以抵消财政的扩张或紧缩效应。只有,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时,银行也同时扩大或收缩信贷规模,财政才会发挥其扩张或紧缩的作用。从而可以说,银行信贷是扩张或紧缩需求的总闸门。第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不同。由于财政政策措施要通过立法机构,经过立法程序,从确定到实施,过程比较复杂,决策时滞较长;而货币政策可以由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数量,决策时滞较短。财政政策措施在通过立法滞后,由有关单位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所以,财政政策的执行时滞一般比货币政策长。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要优于货币政策。这主要是由于财政政策工具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能使经济活动发生有力的反应。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化,引导经济活动的改变,不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这些方面的作用不同,所以财政政策要与货币政策配合运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否则,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政策之间就会发生摩擦和碰撞,彼此抵消作用,从而减弱了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效应和力度,这就难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预期目标。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就是各种类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即膨胀性(松的)、紧缩性(紧的)和中性三种类型的不同组合。一般情况下,当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社会总供给时,就要采取松的政策措施,扩大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就要采取紧的政策措施,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至于到底是要采取何种政策搭配,主要决定于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及其要达到的政策目标。
(一)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即“双松”政策。这种配合形式适用于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扩大就业。但如果配合不好,或放松幅度不适当,会导致通货膨胀。
(二)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即“双紧”政策。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地抑制需求膨胀和通货膨胀,适用于严重通货膨胀时期。但如果控制力度过大,就会导致经济衰退、失业人数增加。
【关键字】宏观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对一个国家来讲,它的宏观经济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物价稳定,降低失业率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政府在宏观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出于协调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出于稳定物价、扩大就业的需要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政府干预经济或参与经济在世界大多数国家早已成为现实。
一、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的天然缺陷使市场失灵在所难免。高效的政府调控是市场正常运作的必要保障。因而,现代市场经济应该是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经济。
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宏观政策的选择与应用上。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改进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来制定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等。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宏观调控目标,对税收、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进行调整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和产出的政策措施。财政政策包括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简单地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增支减收,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是增收减支。
2.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例,它发挥作用的传导过程是:当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可以通过减税,增加政府支出(如增加政府购买或增加转移支付),以及增加投资津贴来实现。假设增加政府购买,政府购买作为总支出的一部分,增加了总支出(Y = C+I+G+X-M, G,Y);而当产品市场均衡时,总收入应该等于总支出,由此,总收入也增加。因此,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引起国民收入增加。而政策实施同时也会产生反作用:当国民收入增加时,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预防需求随之增加,在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投机需求就必须减少,而投机需求与利率是负相关的关系,因此利率上升;利率作为投资的成本,导致私人投资下降;而私人投资作为总支出的一部分,带动总支出的减少,从而引起国民收入的下降(G, L=k*Y-h*i, Y, L,i,I,Y)。政府购买增加导致私人投资减少的作用,在经济学中被称为“挤出效应”。同理,政府运用另外两个工具,即税收和转移支付,其变化会引起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变化,从而影响消费,而消费作为总支出的一部分又影响了整个支出与收入。当然它们在实施的过程中同样具有一定的反作用,而反作用程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3.财政政策的决定因素与实施效果
财政政策的决定因素与IS和LM线密切相关。在IS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LM线越平缓,财政政策越明显;反之,LM线越陡峭,财政政策越不明显。在LM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IS线越平缓,财政政策越不明显;反之,IS线越陡峭,财政政策越明显。而在特殊情况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形下(长期,LM线为竖直的直线时),财政政策完全无效;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形下(短期,LM线为水平的直线时),财政政策完全有效。
挤出效应也是影响财政政策的因素之一。当挤出效应效果大时,货币政策不明显;挤出效应小,则效果明显。挤出效应体现在图形上就是IS与LM线的斜率,IS线平缓,LM线陡峭,代表着较为显著的挤出效应。因而挤出效应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在本质上仍可归结为IS和LM线的问题。
(二)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是政府为达到一定的宏观调控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进行调整来改变利率,进而影响国民收入与产出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也分为两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简单地说,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增加货币供给量(放松银根),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减少货币供给量(紧缩银根)。具体实施时,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
2.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为例,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传导作用是:当央行扩大货币供给量,利率就会随之下降,以利率为成本的投资便会增长,从而拉动总支出,使总收入增加(Ms,i,I,Y)。与财政政策相似,货币政策的实施同样具有反作用: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导致人们手中的钱增多,从而交易预防需求增加,交易预防需求与收入是正相关的,因此货币需求也增加,货币需求的增加,又使得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导致私人投资下降,私人投资作为总支出的一部分,带动总之出的减少,从而引起国民收入的下降(L= k*Y-h*i,L,i,I,Y)。
3.货币政策的决定因素与实施效果
货币政策的决定因素同样取决于IS与LM线。在IS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LM线越平缓,货币政策越不明显;反之,LM线越陡峭,货币政策越明显。在LM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IS线越平缓,货币政策越明显;反之,IS线越陡峭,货币政策越不明显。而在特殊情况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形下(长期,IS线为水平的直线时),货币政策完全有效;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形下(短期,IS线为竖直的直线时),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综上,从直观角度讲,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与IS线及LM线的斜率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若一国IS曲线比较陡峭,而LM曲线比较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好;若IS曲线平坦,而LM曲线陡峭,则货币政策效果好。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实践性的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在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实践性问题:
1.执行政策的时机问题。从理论上讲,执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在经济低迷时一般执行扩张性的政策,在经济过热时实施紧缩性的政策。而实际执行过程中,即前面所述的传导过程,在实际经济中真正发挥作用是需要时间的。也就是说,从政府意识到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到制定政策再到实施政策及政策发挥效果,其间存在时滞。每个国家都有经济低谷与高峰交替的经济周期现象,如果在经济低谷时执行了扩张性的政策,而政策时滞时间长,经济已经向高峰迈进的时候才充分发挥作用,那么扩张性的政策将推动经济的过热,这违背了政策实施的初衷。因此,准确地预测好时滞,把握好政策实行的时机,非常重要。
2.执行政策的综合运用问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往往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过度使用其中一种而忽略另一种的作用。如片面强调财政政策,通过过多的政府支出来调节经济,忽视相应的货币政策的运用,往往会造成人为的经济失衡。
3.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施的微观基础不够健全。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政策的传导机制的作用发挥缓慢,政策的不确定性比较大。
4.金融市场不够健全,利率机制的调节作用有限。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监管水平低,政策的实施效果有时会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如货币政策效果会因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难以避免等。
四、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的建议
1.政府尽可能的提高决策的效率,减少各环节占用的时间,尽量减少时滞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提高经济调控的效果。
2.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更有助于发挥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仅依靠其中之一是不全面的。比如,在一般萧条的时候,政府会使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购买或减税来增加国民可支配收入,拉动经济,同时会采取较为温和的货币政策甚至是紧缩的货币政策来防止政府拉动经济可能带来的通胀。
3.改善微观基础。健康的微观经济主体能够减少政策实施的不确定性,使政策效果更为充分地发挥。因此,要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就必须重视和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容的微观运行机制,强化它作为市场主体的性质和功能。同时要优化经济结构,无论对于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而言,其效应的形成机理都是在一定经济结构内,通过最初政策变量的改变与其他变量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果经济结构不合理,即使是适当的财政、货币政策也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因此,要促进传统部门的产品升级换代,促进新兴产业部门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 完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货币政策以及政策传导和发生作用的重要条件,培育健全的金融市场,是实施有效地财政、货币政策的前提和内容之一。在前面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施的传导机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货币市场上诸多因素如利率等对于政策实施效果有着显著影响。完善金融市场,逐步实现市场化的利率机制,让利率真正成为资金的“价格”,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对于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要注重开发金融产品,鼓励和引导各种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创新和有利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制度创新,提高金融市场监管水平,使金融市场向着完善、稳定的方向发展,保障政策实施的健康环境。
5. 提高、刺激消费的有效性。财政政策的实施中,消费作为总支出的一部分拉动国民收入的作用不容小觑,要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就要使刺激消费的作用更加充分。而人们最终是否会增加消费,取决于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因此,要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来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这些是加强消费刺激作用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当前,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偏低,储蓄倾向偏高,与我国教育、医疗、养老、失业扶助、贫困救济以及住房制度改革都有密切关系。人们紧缩即期消费,为未来储蓄,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造成的结果。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建立和完善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医疗、就业扶助、贫困救济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提高政府对这些方面的支持力度,扩大城乡居民的受益范围,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这样才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消费领域。
总之,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人类选择了市场,但市场机制的发展必然以高效的政府管理为依托。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必须要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与思考。
参考文献:
[1]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