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与动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政府“买单”来解决动物‘肇事’事件
据自治区林业厅调查显示,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野生动物资源储量比20年前增长30%以上。随着野生动物种群增加、活动频繁,“扰民”事件也时有发生。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那曲地区双湖特别区,10年来野生动物累计给当地牧民造成的损失在数百万元以上。
近年来,藏北无人区的棕熊和野牦牛“肇事”比较频繁。野生动物的活动给当地农牧民造成了不小的财产损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9年,自治区政府和有关部门拿出1000多万元,用于补偿野生动物对农牧民造成的损失。
这是自2006年自治区政府施行《自治区重点陆生野生动物造成公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补偿暂行办法》后,为野生动物“扰民”采取的又一补偿举措。
据自治区林业厅介绍,2009年,已兑现那曲地区2008年野生动物肇事损失金额1059.94万元。
“这里野生动物丰富,但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野牦牛、棕熊等伤害牲畜,甚至伤害人的事件时常出现。政府给老百姓损失‘买单’,提高了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在藏工作21年的双湖特别区政法委书记赵多希说。
动物“肇事”多缘自环境得以很好保护
“地处保护区腹地的双湖特别区,近年来随着野生动物数量的逐年增多,不断发生棕熊袭击家畜、损毁房屋甚至伤人的事件,人熊矛盾空前加剧。”双湖特别区政法委书记赵多希介绍说。
赵多希还说,从80年代以来,他们制定规章制度,依法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同时,加强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对乱捕乱猎和倒卖走私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采取了有效措施,坚决予以制止。
上世纪80年代,冲突的方向是人对于动物,也就是猎杀。而今,冲突更加表现为相互的影响,既人和动物活动区域的重叠。导致相互间矛盾的突现。除了人类活动继续干扰野生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之外,特别是随着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逐渐增多,人的财产也受到了来自野生动物的影响和破坏。
据双湖特别区林业局人员介绍,棕熊常常在房屋主人不在的时候闯入屋子,还会咬死羊圈里的羊只,由此给当地居民造成了许多损失。过去,这种破坏性的棕熊常常被射死。但是,近年来严格的保护政策和民用枪支被政府没收,即便是熊也意识到它们可以更容易地靠近人的居住区。
尽管棕熊能够在野外找到它们需要的食物如鼠兔,有的季节还有喜马拉雅旱赖,但是毫无疑问,房屋内和四周容易得到的食物及羊群对它们则具有更大的诱惑力。
“10多年前,棕熊侵害人畜、房屋的事情还极其少见,可近几年来,这类事件却惊人地增长。”双湖特别区人大主任昂杰说,每年都有200至300户牧民申报遭熊侵害,损失金额达到50万左右。2003年,有位62岁的牧民布琼甚至被棕熊袭击致死。
双湖特别区林业局森林公安分局局长才旺罗布告诉记者,2007年北措折乡一村扎彭家的羊圈,一晚上有64只绵羊被棕熊咬死。目前,按照一只绵羊补偿250元的标准,扎彭受损失的绵羊近期将拿到16000元补偿款。
尽管棕熊的“肇事”给人们带来许多不悦,但人们还是在呵护它们。才旺罗布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感人的故事:5年前,林业人员在巡护中,发现几天前牧民家中有一只被母熊丢弃的小熊,几次带着两只小熊多次光顾这户牧民家的母熊不知什么原因只带着另一只小熊走了,而将这只小熊抛弃。林业局人员为此将它带回来喂养,从小吃食堂剩饭和藏汉族干部送来的食物长大的棕熊。一月前撕破铁笼跑了出来,怕伤及周围的人们,双湖特别区的领导干部还为此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商定对策。开会结果是将它放回草原。后来,在警车的暗中护送下,长大的小熊自己安然回归山野了。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近年来胆子越来越大的野牦牛慢慢地也来到人们身边,甚至会做出一些“横行霸道”的事情来,令人心忧,也令人欣喜。
尼玛县森林公安分局民警江白罗布说,季节,野牦牛从雪山上下来,混在家养牦牛群中谈情说爱,霸占家养母牦牛,家养公牦牛敢怒而不敢斗。如此也就罢了,野牦牛上山还要强行把家养母牦牛带走,且一去不复回。在双湖特别区嘎措乡,还发生公野牛期时冲破网围栏,把雌性家牦牛赶到外面,占为己有。类似这样的事情不断发生,牧民不干了,便与野牦牛不停地发生争斗。霸气十足的野牦牛怎容得有人阻挠,于是经常发生人与动物的冲突事件。
仅2008年,尼玛县因棕熊和野牦牛的“肇事”事件,国家给予的补偿资金就达105万元。
牧民烦恼:大量繁殖的藏野驴破坏了草场
据双湖特别区林业局森林公安分局局长才旺罗布介绍,仅在双湖特别区就有藏野驴4万至4.5万头,比10多年前增加了一倍以上,出现了藏野驴与家畜争草场的现象。
随着藏野驴数量的大幅上升,人们开始抱怨它们和家畜抢夺草场。当1OO多头藏野驴聚集在一个草场上,而这个草场是牧民用于储备冬季牧草的时候,;中突和抱怨在所难免。
藏野驴的取食习惯是它们被牧民抱怨的主要原因。双湖的牧民说,藏野驴不仅吃地面上的草,还刨地面下的根。
才旺罗布说,藏野驴对草场破坏极为严重,特别区多次向自治区林业厅提交了将藏野驴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降为二类保护动物的报告,要求将它作为经济性动物适量捕杀,控制其数量。
比如,在双湖的邻县申扎的一个村庄,牧户曾轮流用摩托车将藏野驴从村里的草场上驱赶出去。双湖特别区在几年前,也曾出现过在饮水处悬挂布条驱赶藏野驴。以上种种,揭示了对野生动物进行管理的需求。
10多年前,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是大量的猎杀,以及保护意识的薄弱。而今,随着政府以及民间机构对保护的不断投入,已经有效地制止了对野生动物的破坏。目前动物种群数量的恢复,引发了新的矛盾――愈来愈多的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纠纷。
人与动物和谐需要长久之策
在采访中,常听到这样的问题:藏北无人区野生动物受到保护后,繁殖速度很快。野生动物与家畜争草的问题日益突出。同时还不时有野生动物伤人的消息。到底是野生动物与家畜争草,还是人与野生动物争地盘?是动物伤害了人,还是人伤害了动物?
比如30年前,人们只在双湖南部有季节性的游牧。而如今,双湖定居着1.2万多人,放牧着44万多头只牛羊。同时,这片生长着低矮稀疏植物的土地还是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藏原羚等动物的栖息地。
在双湖南部局部区域,野生动物已被赶出水草丰美的区域;在中部,它们正面临人类的竞争,已经建立的定居点和自然道路、将要建立的网围栏稳步占领了它们生活千百年的草地;在北部,野生动物仍能自由漫步,然而这里的气候如此恶劣、植被如此稀疏,连适应能力最强的人类都没有去占用。
野生动物并不是贫瘠土地的特产,它们一样需要良好的草地。人口在增长,牲畜和野生动物也在增多,并已出现;中突。而牧人的生活,几乎完全依靠牲畜。值得庆幸的是,这里还是完整健康的生态系统,草地尚未退化,仍生活着健康的野生动物种群,牧民仍能维持数量较多的牲畜。
目前政府补偿的范围是野牦牛、棕熊造成的直接损失,而没有包括藏野驴等动物在牧户草场上职食造成的间接损失,尤其是那些破坏草场,数量激增的藏野驴。
在非洲的塞伦盖蒂,上个世纪70年代即开始计算野生有蹄类动物在私人草场上取食造成的损失。至今,双湖除了嘎措乡仍保留集体经营体制,其余乡镇大部分完成了牲畜、草场的家庭承包。在目前的政策框架下,从牧户的角度来看,野生动物就是在家庭草场上取食。
位于保护区内的双湖特别区,现在已经主动把野生动物聚集的配种点、产羔点、生活点列入核心保护区,如巴岭乡南部是野生动物的繁殖生活点,他们将该地的10多户牧民群众搬迁到其他点,把生存空间让给野生动物,人与动物之间形成和谐相处的格局。
你们有没有想过:当人与动物交换了身份,这个世界将会怎样!
也许有一天大街上是这样的:每一个人在地上爬行着,他们的腿和手变成了前脚和后脚。脖子上挂着铃铛,想券商患者一根绳子。绳子飘在空中,是谁在拉着这跟绳子呢?让我们往上看,哦!原来是它们的主人,小猫和小狗。噢,不对!他们并不小,至少对于人类来说是这样的。
也许有一天马戏团里是这样的:高高低低的人们在马戏台上表演跳火圈、走钢丝。也许你会问:这些不都是动物表演的吗?如果人在上面表演,那么谁来看呢?不,你错了朋友:那都是以前了,现在是动物主宰这个世界!你往观众席看!到处都是动物。珍稀的,平凡的,大的小的,都在那里看人表演。似乎这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
当人与动物交换了身份,世界就会变成这样!那个时候,就是人类的厄运。所以,趁现在,保护你身边的动物,给他们一个舒适、温暖的家。
要记住: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窗外,雨,肆无忌惮地降落着,毫无保留地。只见大街上的人们一个个抱头鼠窜(我不知道用这个词形容是否过分),他们没有勇气驻足于雨的怀抱中,在我看来,人类的这种行为是被所有生物耻笑的!
这里,视线中出现了几条美丽的黑色弧线,滑破了雨帘,那是几只可爱的小生灵——燕子。它们在飞翔,更是在锻炼,冒险;而人,那些懦弱的、自以为是高级动物的动物,此时只能置身于能够保护自己的楼房里,只远远望着窗外的一切。
后知后觉,雨帘消失了,出现的,是那当空舞的彩练——彩虹,看,燕子在享受雨后温暖的阳光,人又有什么权利去享受?!
那群燕子才是“风雨之后见彩虹”的英雄,而人只会说几句罢了:
“尝鲜”动物题材
作为这档人与动物题材真人秀的制片人兼导演,严典雅本人非常喜欢动物,拍摄动物题材的作品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动物对人类来说就是治愈的天使,多和动物相处,让他们的单纯净化我们疲惫的心灵,这是我们节目的创意出发点。”严典雅告诉《综艺报》记者。
共10期的《奇妙的朋友》贯穿着这样一个主线故事――两只猩猩宝宝在六位实习饲养员为期30天的照顾和帮助下,逐渐离开生活一年多的幼儿园,重新回到各自种族中去。在这30天中,六位明星将体验10多种主要动物的饲养员角色,在照顾动物们生活起居的过程中,与它们建立难以割舍的感情。严典雅表示,“制作人与动物的节目,就是要让观众看到人类和动物从尝试沟通到建立情感的过程,让这个时代里‘被电子化’的大众感受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交流。”
节目邀请的六位嘉宾,有当红的偶像歌手李宇春,知名艺人倪妮、胡杏儿、黄轩,有负责搞笑的主持人杜海涛,还有刚出道的“小鲜肉”杜天皓。在第一期中,六个人性格迥异,表现反差巨大。胡杏儿、黄轩为大猩猩六毛和Coco喂奶换尿布的温情画面让观众大呼有爱,而90后杜天皓则不守纪律,状况不断,被批毫无绅士风度。
关于嘉宾的人选,严典雅透露“爱动物和怕动物的艺人都是我们选择的方向。”但是最终接受邀请的明星,一定是具有挑战精神,而又愿意对动物付出真心和诚意的人。“说到动物缘,可能每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但随着拍摄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在节目当中找到了特别有缘分的奇妙朋友。”
主打人与动物情感牌的《奇妙的朋友》,将收视人群主要定位于青少年群体。原定于1月17号播出的《奇妙的朋友》延迟到1月24日播出,目标是青少年寒假档,同时将播出时间放在周六晚10点档,与《快乐大本营》一起形成联动效应,主打“快乐周末双子星”。
有的放矢的节目编排,吸引了很多喜爱动物的青少年。据湖南卫视统计的数据,节目在23岁以下学龄观众中份额高达18.48%,占比超40%,首期节目观众构成还体现出更偏城域、偏中低学历,女性份额明显高于男性的特点。
配合节目播出,湖南卫视启动了多项保护动物公益活动。除了朋友圈点亮爱心勋章、微博微信互动之外,《奇妙的朋友》还采用众筹方式引导更多爱心网友直接参与到保护动物的行动中,网友只需在网络上捐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就可以获得《奇妙的朋友》纪念品,而募集到的资金将全部捐献给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用于专项保护行动。《奇妙的朋友》呼吁“回归本真、爱护动物朋友”的初衷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积极响应。
探秘独有模式
孩子和动物是公认的两大拍摄难题。在《爸爸去哪儿》《一年级》尝试了孩子题材后,《奇妙的朋友》将拍摄镜头对准了动物这种更加“不受控”的对象。
承担这一重任的严典雅团队是湖南卫视的一支80后制作团队。虽然年轻,但她们从参与《真情》《8090》《快乐女声》《汉语桥》《变形记》,到操刀《平民英雄》中,积累了丰富的制作经验。湖南卫视还为她们配备了强有力的后援,后期剪辑由《一年级》的团队担纲,《爸爸去哪儿》总导演谢涤葵也献出自己的“监制”处子秀,为《奇妙的朋友》助阵。
原创节目《奇妙的朋友》,无现成模式可循。“在导演和编剧亲身体验饲养员工作的同时,我们还邀请了英国模式专家一起探讨如何让这档节目拥有自己独有的模式。”严典雅表示,“前提就是,把动物当成人类,尊重他们的情感与思考,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去安排拍摄内容。”
要尊重动物,首先要了解动物。为此,节目组从去年夏天开始为节目拍摄踩点筹备,9月份进驻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拍摄地。前期所有的工作人员要事无巨细地了解各类动物的习性、特征、作息时间,以及饲养流程等,编剧们分散在园区的各类动物身边,跟随饲养员进行体验生活,为节目提供“鲜料”和宝贵素材。
“我们的拍摄大约涉及12种主要动物以及上百种其他动物。遴选出的这12种动物最具故事性和丰富情感,比如需要合群的母狮子Linda一家,需要交朋友的考拉Pj和安仔,待产的老虎和长颈鹿等等。”严典雅说,《奇妙的朋友》中的节目环节和任务设置是编剧组在长达两个月的踩点体验中提炼出来的。她还坦言,“拍摄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就是时间紧。人与动物磨合的时间,建立信任的时间,始终都是不够的。”
数千年以来,人类一直在与来自动物的传染病作斗争。历史上曾有多次因为接触动物引起的人类传染病大流行,并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损失。3000年前人类就有了天花这种急性传染病,古代中国、印度和埃及都有相关记录。天花流行迅猛,致死率极高,因而被称为“死神帮凶”,曾造成至少1亿人死亡,2亿人失明或留下后遗症――终生疤痕。而天花病毒是人们圈养的牛身上的牛痘病毒的变种。
在1400年前,罗马帝国因鼠疫大流行造成人口死亡过半,从此一蹶不振。中世纪鼠疫多次在欧洲流行,人的死亡率达40%―60%,造成社会的极大恐慌和动乱。据估计,有史以来,全世界死于鼠源性疾病的人数远远超过直接死于各次战争的人数。自公元520年至20世纪40年代,死于鼠疫流行的人数达1.5亿。
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相继发现了30多种新的传染病,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几乎都来自动物。动物与人共患的新疾病有两种,一种是全新的病毒,如前几年出现的SARS病毒,但更多的是第二种,也就是老病毒的新变种,比如禽流感早在100多年前就出现了,发展到现在至少有了十几个变种。
1、他是一个日本人,有一天,他装修屋子,当他拆开墙上木板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一只壁虎(小蜥蜴)被一根铁钉牢牢地钉在墙上,可这只壁虎依然活着,他很纳闷,这只壁虎不能移动一步,是什么活到现在呢?
2、于是,他就开始观察起来,不一会,他惊诧地发现,又一只壁虎爬了过来,用嘴里含着的食物熟练地喂着那只被钉住的壁虎,又后来,他更惊诧地想了起来:这只铁钉是七年以前的一次维修时,钉上去了,这简直是匪夷所思。七年啊!不论这两只壁虎是什么关系,这需要多少耐心和关爱啊!
3、于是,他就开始观察起来,不一会,他惊诧地发现,又一只壁虎爬了过来,用嘴里含着的食物熟练地喂着那只被钉住的壁虎,又后来,他更惊诧地想了起来:这只铁钉是七年以前的一次维修时,钉上去了,这简直是匪夷所思。七年啊!不论这两只壁虎是什么亲情关系,这需要多少耐心和关爱啊!
(来源:文章屋网 )
传播西尼罗病毒的蚊子最喜欢叮咬的鸟类迁徙之后,它们就开始叮咬人类了。现在研究人员认为:人类和鸟类都散发出一种相同的对蚊子极具诱惑力的气味。
为了找到叮咬对象,蚊子需要感知温度、二氧化碳、湿度和某种特定的挥发性化学物质。蚊子的种类不同,所利用的线索也不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昆虫学家沃尔特・利尔和蔡纽拉伯丁・赛德想了解到底是什么引诱了致倦库蚊,这种蚊子有一个大家更为熟悉的名字――“南方库蚊”。南方库蚊尽管不是唯一携带西尼罗病毒的蚊种,但却是这种病毒的主要携带者。西尼罗热是一种病毒引起的疾病,1999年从中东地区传入纽约市,现已在北美地区广泛地传播开来。西尼罗病毒主要是给鸟类种群造成了灾难,但是当人类被蚊子咬过以后,也会感染病毒。症状从发烧、头痛到昏迷、瘫痪等,各不相同。2008年,美国有44名病人死于这种病毒。
利尔和赛德选择了来自不同种族背景的16个人,从这些人的前臂提取了气味混合物,然后对混合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他们对来自鸽子和小鸡的气味混合物也进行了分析,鸽子和小鸡是南方库蚊喜欢叮咬的两种动物。结果发现,在人类气味中占主导地位的4种成分中,有一种叫做壬醛,不知何故,这种成分在鸽子和小鸡的气味采样中也占有很高的浓度。
大脑重量和细胞数量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曾认为,不同动物的大脑重量(容积)是决定其智商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大脑重量约为400~500克,猿的大脑重量约为850克,而人类的大脑平均重量可达1350~1400克。
但是,人的大脑重量也随人类进化和个体发育而有所不同。总体而言,人类进化越充分和个体发育越成熟,则大脑容积越大,大脑也越重。从进化看,早期直立人大脑重量有800克,晚期直立人大脑重量已达到1200克,与现代人的大脑1350~1400克的重量相差不远。作为人类而言,在进化历史上,早期的大脑重量或容积不大,也与其智商相对较低联系在一起。
从个体发育来看,新生儿的脑重量只有380克左右,九个月则达到约660克,2岁半至3岁可达900~1011克,7岁儿童可达1280克,已接近成年人1400克的水平了。显然,个体的人在大脑发育不同的阶段,即脑重量不同的阶段,其智力也不一样。
随着研究的发展,研究人员也认为,智商的高低也取决于与大脑容积相关的脑细胞的数量。例如,人类的大脑有脑细胞大约为100亿~140亿个,而黑猩猩的脑容量尽管只有人大脑容量的1/3,但其脑细胞的数量却达到人类大脑细胞的80%,约80亿~112亿个。而蜜蜂的大脑只有1毫克,脑细胞则不到100万个。
但是,仅以大脑重量(容积)和细胞数量来看,鲸的大脑比人的大脑容积大,也比人的脑细胞多,因为鲸的大脑有9000克,脑细胞数量超过2000亿。但是,鲸显然无法与人类比智商,也无法与黑猩猩比智商。这其中的差异就在于大脑细胞的相对数量。
此外,智商的高低也与大脑容积与身体的比例有关。在脑体比例上,人并不占优势,而最具优势的是猕猴,其脑体之比数值为26.32,名列第一;其次是鼹鼠,为24.59;再次是人,为21.29;然后才是老鼠,为17.39;然后是黑猩猩,为8.44。因此,判断智商高低涉及神经细胞与大脑容积之比和大脑容积与身体重量之比这两个比值。
神经突触的材料构成
以大脑神经细胞相对数量做比较,人不如黑猩猩;同时,以脑体之比来衡量,人不如猕猴,甚至不如鼹鼠,但为何还是人的智商最高呢?以往的研究似乎不能满足这个问题。
研究人员认为,答案在于人与动物大脑中神经细胞的联系方式以及信息是通过什么方式传递的,例如,是单一的神经传递,还是通过立体和全方位的神经回路传递。
大脑中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两个以上的神经细胞的接触而形成的,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接触的节点称为神经突触,也称为神经键。而这种神经突触则很像电子信息和网络传播中的“微处理器”,它不仅负责传递神经电子脉冲,而且对神经系统的学习和记忆活动起着关键性作用。
新的研究发现,组成神经突触的材料的多与少和差异也是造成人的智商大大高于动物的原因之一。组成人和动物器官和组织的材料本质上都是蛋白质,但是蛋白质的不同则形成了器官和组织的不同。例如,皮肤是由上皮组织构成的,神经系统则由神经组织构成,而构成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的蛋白质不同,这才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器官。
过去,研究人员一直认为,从低等的蚯蚓到高级生物如人类,所有动物的神经突触基本都由相同的蛋白质构成,物种间的智商差异只是大脑的质量造成的,也就是神经元和神经突触的数量越多,数据处理能力越强。
但是,英国桑格研究所的塞思?格兰特(Seth Grant)研究小组最近发现,不同物种的神经突触中蛋白质的数量和种类有极大差异,而这种蛋白质数量和种类的差异造成了智能的差异。格兰特研究小组发现,哺乳动物的神经突触由大约600种蛋白质构成,但是,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突触只由约300种蛋白质构成,蛋白质减少了一半。而没有大脑的单细胞动物的神经系统只由150种蛋白质构成,即只有组成哺乳动物神经突触的蛋白质的25%。
天底下再也没有比人更矛盾的物种!
爱狗人士对于吃狗肉者深恶痛绝,然而,他自己可能天天都大鱼大肉,吃着同样名为“动物”的肉。
大部分人认为斗牛、斗鸡是很惨忍的竞赛,希望停办或立法禁止,然而,比起工业化畜养的牛鸡,竞赛用的牛鸡们在驯养的过程中活得比工业化畜牧场的牛鸡好,吃得好睡得好,寿命也更长。为什么我们能够忍受工业畜牧方式的残忍,却无法接受斗牛斗鸡?
环保人士不能接受动物实验制作的化妆品与保养品,但如果动物实验是用于开发拯救人类生命的药物,似乎某种程度上又被许可?
西雅图知名鱼铺,每天以抛接鱼的尸体引来全世界大批观光客的注目,其故事还被写成书,大为畅销。然而,《为什么狗是宠物?猪是食物?》的作者哈尔·贺扎格说,如果今天抛接的动物改为猫的尸体,你看看还会不会有人觉得振奋、欢欣?
日常生活中的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从来没有单一标准,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偏好,社会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人愿意虚心承认此一“事实”也就罢了,偏偏大多数人都自我感觉良好地认为自己是好人,是爱护动物的人,假装没看见人类对动物的双重标准。
哈尔·贺扎格说,人类动物互动关系学的崛起,就是想要了解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矛盾关系,透过各种实验与观察,解开人类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道德一贯性,绝大多数人的道德都是不连贯的,有位序的,充满逻辑矛盾的。如果有谁真的坚持以逻辑的方式来遵守道德,特别是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那只会自曝其不足。
自认爱动物的人,最常陷入自己和动物关系的道德迷惑中。例如,哈尔·贺扎格发现因为爱动物而选择吃素的人,会因为上餐厅吃饭不小心吃下一块牛肉而痛苦懊悔难过,但却不认为吃鸡蛋或鱼有任何问题,只因为某些人不认为这些是“动物”。
哈尔·贺扎格在《为什么狗是宠物?猪是食物?》一书里,深入浅出地带出许许多多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的道德矛盾,人类如何自己建构一套道德位序来合理化自己的不合逻辑的爱护动物行为,说我们都是伪善者可能太沉重,但也许逻辑不一致的道德观就是人类一直以来能够好好地活在世界上的方法。
在面对动物与自己的关系时,与其说是理性、逻辑、道德决定了我们的判断,不如说是感性、个人偏好(像是人偏爱拥有幼儿人类特征的动物,视之为可爱,便不忍吃食或虐待)。
更深层地来看哈尔·贺扎格这本书,其实作者处理的是“我群”与“他群”的分类学问题。中国有句俗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抵上“我群”与“他群”并没有一个单一的分类方法,任何标准都可以成为区分“我群”与“他群”的做法,重点是被归类到“我群”之后,可以享受身为自己人的待遇,被归类到“他群”之后,则被非人对待。
因此,被当作宠物的动物,是饲主的自己人了,就像家庭成员的一份子,说什么也不能被侵犯。相反地,就算是人,如果被归类到“他群”,将会受到非人性的对待。哈尔·贺扎格在书中举了希特勒纳粹时期的德国为例,希特勒本人是素食主义者,且爱护动物,还制订了《动物保护法》,但希特勒却仇恨犹太人,于是在纳粹时期的德国,犹太人的地位甚至不如动物。
人类学家玛莉·道格拉斯认为,人类用以“分类”神圣与肮脏的
转贴于
标准,是一件事物是否摆在正确的位置上。像食物摆在碗里,被认为是正确的分类方式(食物就是要放在碗里),因此并不觉得肮脏,但若被摆在地上,因为是不正确的分类方式,所以被视为肮脏(即便地板刚扫过拖过,还没人踩过,非常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