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安全汇报范文

护理安全汇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安全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安全汇报

第1篇:护理安全汇报范文

2013年 8月23日,在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信息安全与技术》杂志社和赛迪智库信息安全研究所承办的“2013 中国信息安全技术大会”上,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发出了以上呼吁。沈昌祥院士同时强调,要落实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关于加强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的通知》精神,做好重点领域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对连接、组网、配置、设备选择与升级、数据、应急等管理方面的要求,要逐一落实。

可信、可控、可管

沈昌祥院士认为,随着信息化不断深入,工业控制系统已从封闭、孤立的系统走向互联体系的IT系统,采用以太网、TCP/IP网及各种无线网,控制协议已迁移到应用层;采用的标准商用操作系统、中间件与各种通用软件,已变成开放、互联、通用和标准化的信息系统。因此,安全风险也等同于通用的信息系统。工业控制系统网络架构是依托网络技术,将控制计算节点构建成为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计算环境,是属于等级保护信息系统范围。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安全建设,做到可信、可控、可管,使工业控制系统具有抵御高强度连续攻击(APT)的能力。

就工业控制系统等级保护技术框架而言,沈昌祥院士认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做到三点:可信——针对计算资源(软硬件)构建保护环境,以可信计算基(TCB)为基础,层层扩充,对计算资源进行保护;可控——针对信息资源(数据及应用)构建业务流程控制链,以访问控制为核心,实行主体(用户)按策略规则访问客体(信息资源);可管——保证资源安全必须实行科学管理,强调最小权限管理,尤其是高等级系统实行三权分离管理体制,不许设超级用户。针对工业控制特点,要按GB/17859要求,构建在安全管理中心支持下的计算环境、区域边界、通信网络三重防御体系是必要的且可行的,具体设计可参照GB/T25070-2010,以实现通信网络安全互联、区域边界安全防护和计算环境的可信免疫。

坚持自主创新、纵深防御

沈昌祥院士特别强调,做好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更要坚持自主创新、纵深防御。

他认为,工业控制系统是定制的运行系统,其资源配置和运行流程具唯一性和排它性特点,用防火墙、杀病毒、漏洞扫描不仅效果不好,而且会引起新的安全问题;坚持自主创新,采用可信计算技术,使每个计算节点、通信节点都有可信保障功能,系统资源就不会被篡改,处理流程就不会扰破坏,系统能按预定的目标正确运行,“震网”、“火焰”等病毒攻击不查即杀。

坚持纵深防御,就是要扭转“封堵查杀”被动局面。加强信息系统整体防护,建设区域隔离、系统控制三重防护、多级互联体系结构;重点做好操作人员使用的终端防护,把住攻击发起的源头,做到操作使用安全;加强处理流程控制,防止内部攻击,提高计算节点自我免疫能力,减少封堵;加强技术平台支持下的安全管理,基于安全策略,与业务处理、监控及日常管理制度有机结合。(作者系《信息安全与技术》主编)

第2篇:护理安全汇报范文

[关键词] 现代化医院;护理;质量管理

医院基本现代化涵盖服务观念、设施、医疗、医疗队伍和医院管理五个方面。

1健全科室组织管理体系

全科实行护士长、三级护士(责任组组长)和二级护士(高年资责任护士)的三级管理体系,三级护士和二级护士通过竞争上岗,病区按20张床位为一组设立1名三级护士和3~4名二级护士,并配备相应的一级护理论文护士(护师以下护士)。每日护士长针对全病区,三级护士针对本组进行质量控制,节假日等护士长不在班时,排班时注意留1名三级护士当班全面负责,中晚班2人搭班时二级护士即为临时负责人。

2完善护理质量标准体系

在原有岗位职责、护理工作制度、操作规程、一般护理及专科护理常规(非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基础上,配合护理部结合本专科特点建立并完善了科室护理质量标准五大体系:①一般及专科护理常规;②质量标准及服务规范;③岗位职责及工作制度;④操作程序及抢救流程;⑤住院须知及健康教育。

3全面控制主要整体护理质量指标

质量是护理管理永恒的主题。现代化医院要求整体护理主要质量指标达到以下标准:入住院评估与病人状况符合率≥90%;护理诊断问题符合率≥90%;护理措施事实率=100%;健康教育覆盖率≥90%;健康教育有效率≥90%;基础护理合格率=100%;特级、一级护理合格率≥90%;卧床病人褥疮发生率=0;护理严重差错事故发生率=0;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5%。为达到上述质量指标,实施了全面控制工作方法,全面控制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对计划全过程的控制,二是指全体工作人员均参加控制工作,即把标准交给大家自控,实施全方位综合性控制,以确保目标的最佳实现。应用了ISO9000族标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护理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基本方法、单项奖惩与双因素激励理论及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等。

3.1“写我所做”、“做我所写”,控制护理措施的事实率所有人员应明了护理记录不仅是现代化医院要求、更重要的是法律举证的有效依据。护士长每日对危重病人的护理措施的事实率全部考核,即记录措施的及时性、客观性和合法性[3]。

3.2单项奖惩与双因素激励相结合控制基础护理合格率进行此项指标控制时,首先让管床护士自己讲评存在的问题,然后护士长再指出不全面之处,对于影响病人舒适度的部分,考核时虽总分合格,但实行单项奖惩措施,如皮肤、头发、会不洁均扣发奖金。另外在考核中,及时发现每位护理人员的长处和闪光点,给予表扬,同时配合绩效工资量化管理考核方案,对每一位护士奖惩分明,以激发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3.3逐级汇报制度防止卧床病人褥疮发生为防范卧床病人褥疮发生,笔者认为可以在医院实行潜在护理并发症的逐级汇报制度,培养各级护士对于所分管的病人存在潜在并发症的早识别能力,逐级在大组内汇报,向护士长汇报,如心衰全身皮肤严重水肿者、风湿性心脏病极度消瘦恶液质病人,科内质控小组共同探讨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通过此项举措确保了褥疮发生率为零。

3.4强化安全意识防范护理严重差错发生让每位护理人员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在工作的每个环节均要严格执行所制定的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强调关键制度的落实,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并与时俱进,根据工作程序的变化及时进行修改,采取多种安全防范措施:①因目前使用电脑输入医嘱,执行每日总查对一次,核对时输入医嘱者不允许读病历,以免形成定式思维,遗漏医嘱。②在治疗室加药台上建立写有“你查对了吗?”及应查对的内容的警示牌。③各班次交接时增加了普通病人交班本,主要交接液体余量、心理状态、70岁以上未留陪人者及随时可发生病情变化者,如扩张性心肌病病人等。④在入院健康教育时请病人或家属在重要告知措施栏内签名,如排便时勿用力,不能离开病区等。⑤每月末召开差错事故防范讨论会,找出本月护理工作安全薄弱环节,每人针对科内及自己情况发言。⑥实施潜在护理并发症逐级汇报制度。

3.5全员参与全程控制提高入住院评估和护理诊断的准确性评估是整体护理的基础,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评估准确才能使护理诊断与病人存在的问题准确符合,措施得力,完成预期目标。笔者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ISO9000族标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全员参与。对全员强化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病人入院评估技巧、方法,评估内容要求。并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即一般病人的评估、急危重病人的评估、生气哭泣情绪不稳定病人的评估、老年病人的评估等。让每一位护士了解住院评估的要求及知道做好住院评估可使得护理资料具有连续性,是入院评估的继续且入院评估护理论文与医院评估具有联系。全程控制即护士长对入住院评估和护理诊断符合率进行检查,每日随机抽查1~2位病人,对于存在问题当面指导,对于存在的共性问题每周五晨会总讲评一次。

4结束语

笔者认为,以后优质的护理管理体制是建设现代化医院的一项重要标准,同时也是实现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一项艰苦事业,护理体制管理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广大医疗工作人员集思广益、不断探究。

参考文献:

[1]李亚洁,王丽姿,王秀岗.ISO9000族标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在护理中的作用.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2):916-918

第3篇:护理安全汇报范文

近年来, 由于我院护理部狠抓医疗安全工作,护理差错逐年减少,但护理纠纷时有发生。为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本文将我科近年来发生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作一分析。

1 责任心不强

临床上常见的是护士在用药时未执行“三查”、“七对”的规定,造成失误。给病人准确用药的过程看似简单,但稍有疏忽即可铸成大错,对病人非常不利,甚至致命。这就要求护士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注重集中精力,培养规范工作习惯。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缺点错误必须做到“小题大做”,认真吸取教训,保证病人的安全。

2 无记录

未将观察到的结果作出及时准确的书面记录。凡是没有书面记录的护理和观察,无论护士是否做过,都意味着未做。护士不能通过书面记录来表达已做过的工作,对病人评估的准确性和护理工作的可靠性必然降低。在发生护理纠纷时,处于被动地位,甚至“有口难辩”。

3 语言表达不妥

临床护士在了解病情和进行治疗的工作中,维护一定的职业权力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尤其是面对比较特殊的病人和家属,如果护士“不留心”、“不注意”,可能在自己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因为姿态、手势、声音和语调被误解,而带来医疗纠纷。作为临床护士在各种交往中应以律己和敬业的良好医德来规范自己,在与病人或病人家属讲话时,要尽量注意语气语调,做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得到病人及其家属的理解与合作。如果使用“命令式”、“宣判式”,不容有任何异议的结论和语气,就可能伤害病人或者家属,给其造成沮丧或内心难以形容的彷徨和恐惧。

4 技术不全面

对一些新的监护器、治疗仪等设备, 因未能正确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而造成操作失误,特别是在抢救危重病人时,可能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从而导致医疗纠纷的产生。类似情况对新老护士而言都可发生,因为随着临床上新设备、新仪器和新技术的大量应用,使得对病人的护理比过去复杂得多,从而迫使临床护士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加强训练,提高业务能力,这样才能迅速适应新形势、承担新任务。在紧急情况下,做到忙而不乱、忙而不错,减少操作失误的发生。

5 健康教育不到位

病人及其家属对所患疾病的原因、医疗效果、并发症与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不知晓,一旦疾病发生变化,不能正确认识,抱怨医护人员。所以在平时要多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开展健康教育。也可与他们一起讨论护理方案,尽量取得病人及其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共同对付疾病。

6 汇报不及时

临床护士的责任是24小时观察病人,而医生往往只是在巡视或查房时才诊视病人。如果因为护士未及时向医生汇报病人病情所发生的变化,而造成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护士应负主要责任。所以护士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即有责任及时向医生汇报,并将所发现的问题以及医生的处理经过记录下来。

第4篇:护理安全汇报范文

    随着医学模式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健康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护理水平,我科自2004年开展了三级护理查房,组成了管床护士管床护士组长护士长的一条三级护理查房管理连锁,通过实践,我科的护理质量、服务水平、护士业务素质、病人满意率等有了较大提高,因此三级护理查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介绍如下。

1  查房形式和方法

    ①管床护士查房:管床护士每天对所管床病人按护理程序查房1次或2次,随时修订护理措施,对危重病人记特护记录单,对一般病人记护理记录单,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②管床护士组长查房,每日组长带领管床护士对本组病人查房1次或2次,危重病人晨会后即床头交班查,查房时由管床护士汇报病情及护理问题,实施护理等,组长听取汇报后,检查病人的病情及护理情况,对该病人的护理措施提出指导性意见。③护士长查房,每周1次,重点为本科危重、疑难、一级护理病人,查房时由管床护士或组长汇报病情及护理,护士长通过查体了解护士护理病人的情况,了解病人反馈,基础、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是否到位,护理记录与实际是否相符,最后由护士长对查房发现的问题分析讲评,指导组长及管床护士护理工作。

2  查房内容

    评价管床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评价组长对管床护士在护理程序方面指导督促落实情况。如资料收集是否全面,体检步骤、方法是否正确。护理诊断的准确性、全面性,护理措施的切实可行性和具体落实的情况,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了解病人健康知识的知晓度,从而改进护理方法。

    针对性地选择科内危重、疑难、病情复杂且有临床教学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病例作为查房对象。管床护士认真汇报病情、组长对护理程序步骤逐一进行讲评,分析病人的心理问题,讲解专科护理及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确立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的实施。护士长进行必要的提问,对重点问题提出讨论,最后进行讲评、总结。这种查房形式为护士长查房,应在查房前2 d通知全科护士,让大家有所准备,查阅有关疾病的国内外先进护理经验及相关资料,管床护士和组长为发言中心,从而起到专科业务指导及督促自学的作用。

   

熟练的护理技术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把某些较大的护理技术作为三级护理查房的重要内容,主要查具体操作者的技术操作程序、熟练程度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气管切开护理、人工呼吸机使用、各种引流管护理等。讲解操作的重要性,严格无菌技术、细致护理、及时观察、准确记录等,从而提高护理操作技能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3  效果与体会

3.1  提高了护理质量 

三级护理查房使复杂、疑难病例明确诊断和目标,纠正护理中的不足与偏差,及时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使病人得到最完善的护理。同时,提高了护士应用护理程序的能力,在查房准备前及查房过程中,护士会变被动为主动,能有效地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解决现在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促进了临床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推广,统一了认识,规范了操作程序,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1],从而提高了病人的满意率。

3.2  提高了护士的业务素质 

三级护理查房加大了护士的压力,激发了护士的求知欲,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熟练的应用相关专业知识和各种技术操作技能。查房的集体讨论,知识的相互交流、相互渗透,拓宽了护士的知识面,丰富了临床护理经验,提高了病情复杂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同时克服了护士只限于专科知识技能的局限性,学到了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了护士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护理人才的发展。

3.3  改善了护患关系 

三级护理查房提高了护士与病人的沟通能力,让病人感受到了护士对他们的关心、重视和尊重,使他们产生了安全感和信任感。与病人面对面的交流还可以了解病人的需要及治疗护理效果,从中得到反馈信息,同时给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病人的参与意识,促进病人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密切了护患关系。

3.4  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查房科内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学的工作氛围,从而提高了护士参与意识、管理意识,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有护理疑难点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共同制订完善护理计划,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体现了护士的团队精神[2]。

3.5  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 

对查房中发现的护理缺陷、病历书写不规范、护士的语言使用不恰当、护患纠纷、差错等问题,及时制订改进措施,组织落实,从而有效的纠正了护理缺陷、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了护患纠纷,增强了护士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了护士的书写和语言能力,因而确保了护理工作的安全。

【参考文献】

 

第5篇:护理安全汇报范文

关键词:宫腔镜 电切 护理

宫腔镜技术是近年来妇科领域中出现的一门新技术、通过摄像监视系统利用高频电力进行手术的方式。它具有不开腹、无切口、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的优点[1]。可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如: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颈息肉,纵隔子宫,宫内节育环取出等等,我科自2013年01月01日起至2013年08月15日共203例宫腔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颈息肉,纵隔子宫,节育环取出,子宫内膜电切术,198例获得成功,其中5例回房有少量出血,未做特殊处理,第二天出血止,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03例患者。年龄在25~67岁之间。其中,纵隔子宫3例,节育环取出5例,子宫粘膜下肌瘤40例,子宫内膜息肉90例,宫内膜电切10例,宫颈息肉55例,手术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平均住院天数4天。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应贯穿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从入院开始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耐心向患者讲解病区环境,介绍床位医生及床位护士,讲解宫腔镜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法,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

2.1.2 术前患者做好心肺功能检查,血常规,大小便常规,白带常规,出凝血时间,宫颈刮片等治疗前的准备。

2.1.3 阴道准备:术前做好阴道环境清洁准备,可减少术中出血,预防术后伤口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方法:0.5%碘伏棉球进行阴道擦洗Bid,连续3天。擦洗前要扩阴器,并耐心解释,减少患者不适。擦洗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宫颈周围粘膜,特别注意清除阴道深处、前后穹窿的分泌物[2].

2.1.4 皮肤准备:术前一日按手术范围备皮。

2.1.5 胃肠道准备:术前晚进流质,术前禁食,禁饮8小时。

2.1.6 术前晚准备:晚上八时阴道擦洗后放置宫颈扩张棒软化宫颈,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1.7 术晨准备: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0.1mg。进入手术室前排空膀胱。

2.2术后护理

2.2.1 术后患者回病房后护士与麻醉师做好交接工作,了解麻醉经过及术中情况。取平卧位,固定好静脉通路,固定好宫腔球囊导尿管压迫引流袋。

2.2.2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严密观察腹痛及阴道出血的量、颜色、性质,如出现呼吸困难、腹痛、出血多,立即汇报医师,配合抢救。

2.2.3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况、心功能、复查电解质,防止水中毒。

2.2.4 饮食护理 禁食禁水6小时后,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2.2.5 活动 术后指导患者床上适当翻身,6—8小时后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2.2.6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空气栓塞[3]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深度,出现呼吸困难,立即汇报医师给予氧气吸并配合抢救。

2)出血 妥善固定球囊压迫引流管,6小时后放液2/3,再过1小时拔管。密切观察阴道流血量,有大量鲜红血流出立即汇报医师处理,经常更换会阴垫。

3)感染 按时测量体温,每日会阴擦洗两次,术后予抗感染治疗。

4)水中毒 由于术中大量灌注液被吸收,进入血液导致水中毒,所以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观察尿量。

5)子宫穿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痛,面色,一旦出现症状,立即汇报医师,配合抢救。

2.2.7 出院指导:生活起有规律,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清洁。术后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禁止盆浴。加强营养,多食奶类,肉类等,尽量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注意营养均衡。如果术后有阴道流血,或者腹痛加剧,及时就诊。创面较大的手术如内膜电切术、粘膜下肌瘤术后一个月来院复诊行宫腔镜检查。

3、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术日趋精细。不仅要求解除患者的痛苦还要尽可能的保留脏器的完整性和生理功能[4]宫腔镜电切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最大的优点在于保留子宫、创伤小、出血少、不开腹、不干扰脏器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是再小的手术也是手术,也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所以术前对阴道及皮肤进行充分的准备,使手术获得最佳效果的必要前提,而术后密切的观察与监护对饮食排便及导管精心护理,对并发症的积极预防及处理,以及详细具体的出院指导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恩兰 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9

[2]吴爱珍 150例阴式子宫切除术术前及术后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1

第6篇:护理安全汇报范文

[关键词] 普外科;护理;护理三级查房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c)-113-02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患者对护理的需求不断变化、期望值不断提高,因此坚持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障临床护理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护理人员一项长期任务[1]。而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临床护理的专业性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根据护理部的要求,本院普外科于2008年6月~2010年3月开展护理三级查房,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普外科在2008年6月~2010年3月共组织护理三级查房102例,包括:院外带入压疮6例,高龄急性重症胰腺炎12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合并感染性休克10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术后4例、肠造口相关并发症5例、门脉高压症6例、多发伤及合并伤15例、全胃切除术后2例、巨大肝脓肿术后1例、胆道术后9例、胰腺术后4例、小肠大部分切除术后1例、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气性坏疽1例、破伤风1例、专科疾病合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腰椎骨折4例、2型糖尿病行胃转流术4例、短肠综合征行肠液自体回输2例、ERCP+ENBD术后2例、糖尿病足2例、其他6例。

1.2方法

1.2.1三级护理查房

1.2.1.1 组织结构:一级护士(初级责任护士)、二级护士(高级责任护士)、三级护士(护士长或专科护士)。

1.2.1.2查房时间:在不影响患者休息、安全舒适及不加重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进行,避开护理工作的高峰时间,这样可有更多的护士参加。查房前提前通知患者及家属,做好查房的宣教工作。查房全过程控制时间在20 min左右。

1.2.1.3查房地点:患者床边。

1.2.1.4 患者选择:危重患者、疑难患者、大手术围术期患者、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护理新技术及新项目、院外带入或院内发生的Ⅲ期以上压疮的患者、需其他专科的护士进行会诊的患者。

1.2.1.5查房用物准备:查房车、血压计、听诊器、病历、手套、洗手液及专科检查特殊用品。

1.2.1.6查房站立位置要求:三级护士站立于患者右手边,便于检查。一级护士、二级护士根据患者头尾顺次站立于患者左手边,其余护士由右至左按职称高低围绕于患者床尾。

1.2.1.7查房程序,一汇报:一级护士汇报患者简要病史及现存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并提出护理疑难点。二补充:二级护士根据一级护士汇报的病史进行补充,重点补充一级护士未评估到的重要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患者的阳性检查结果。三分析:二级护士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分析目前护理措施是否合理,医嘱及执行是否合理,患者健康教育是否合理。四检查:三级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主要包括查体、查病历、查护理管理。首选查病历,然后根据医生记录及护理记录进行重点突出的有效的护理体查,最后查该患者的护理管理情况,重点查患者的安全管理、基础管理(饮食、、活动、健教)、输液管理、皮肤管理、管道护理及呼吸道管理及专科护理管理。五点评:三级护士对一、二级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点评。重点点评患者的管理是否到位,有无疏漏。六总结:三级护士结合个案并回顾既往类似病历,分享护理经验,回答一级护士提出的护理问题,总结本次查房的要点和收获。查房过程中可进行互动提问,丰富查房内容,增强查房效果。七记录:查房结束后一级护士根据查房提出的护理重点进行记录,记录题目为“护士长查房记录”或“专科护士查房记录”。

1.2.2 统计学方法

实施护理三级查房前及实施后对照数据均采用χ2检验。

1.3 查房评价标准

使用本院护理部自制的护理三级查房考核评分表,评分主要分为三部分。

1.3.1查房要求

查房整体要求,共12分,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查房物品准备;②患者告知;③查房者仪表;④查房队列有序,保持安静;⑤查房时间控制;⑥关爱患者。

1.3.2 病情汇报

共50分,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病史汇报完整,不超时;②病情补充完整;③查体规范;④病情分析合理,有指导性意见;⑤能分享护理经验;⑥医嘱执行及时、准确;⑦病历书写完整、及时、准确、规范;⑧适时提出护理疑难问题。

1.3.3评价与指导

共38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病历书写质量;②医嘱执行情况;③护理措施落实情况;④患者满意度情况;⑤点评护理质量、护理安全;⑥针对个案存在问题重点分析;⑦回答下级问题;⑧总结、提出个案护理要点。

2 结果

2.1 解答疑问效果

在组织的102例护理三级查房中,三级护士现场解答了二级护士及一级护士提出的209个护理疑难问题,排除了119个护理安全隐患,并指导制定了整改措施,检查并补充不足的健康教育235项。

2.2 患者满意度比较

比较实施护理三级查房前(2007年1月~2008年5月)及实施三级护理查房后(2008年6月~2010年3月),普外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结果见表1。

2.3 护士晋升职称通过率比较

由于护理三级查房的实施,各层级护士努力学习专科知识,普外科护士晋升职称通过率由2007年的66.7%上升到2009年的100%。

3 讨论

3.1 护理三级查房优势

按照《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及广东省《护理工作管理规范的要求,要分步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制度,建立人才梯队,加强专科护理队伍建设,促进高年资、高学历护士的合理使用[2]。护理三级查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层级护士努力学习专科知识和专科技能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组织护理三级查房,使护士的专业护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写作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增强了自身竞争力。同时通过护理三级查房让各级护士清醒认识自己的不足,自觉寻找努力的方向。尤其是上级护士,应首先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修养,及时查阅国内外护理新动态,才能够用最新的知识回答护士及患者提出的护理问题,及时介绍国内外先进经验,以拓宽护理人员的知识面,激励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和敬业精神,引导护理人员向应用先进的护理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为患者解决问题的护理专家型转变[3]。

3.2 现代护理特点

现代护理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从单一执行医嘱向满足患者多元服务需求发展,护士的任务就是通过护理服务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服务的本质是帮助,其内容涵盖了患者的吃、住、行、照顾、咨询、教育、监护、打针、发药等多个方面[4]。通过组织护理三级查房,在查房前、中、后与患者不断进行交流,同时对患者健康教育的补充与强化及对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3.3 护理质量管理目标

护理质量管理目标是把患者应得到的护理放在第一位,而不只是关注护士完成了多少工作任务[5]。首先,通过组织护理三级查房,并在查房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控制了护理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将患者目前最应解决的护理问题,最应当提供的护理措施放在第一位,使患者获得了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另外,通过组织护理三级查房,可及时发现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提出解决方法,保障了临床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灵晓,刘雪琴,宋慧娟. 护理组长在分层次管理实践中对质量建设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29-30.

[2]陈秀云,安玉洁,张琰,等.病房护理人员的分层使用与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8,2(6):17-20.

[3]朱建英,叶文琴,王筱慧,等.整体护理三级查房模式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4,10(1):50.

[4]刘雪琴,李漓.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10-11.

第7篇:护理安全汇报范文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切开取石; 护理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腔镜技术不断成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广泛普及的基础上,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也得到了发展。笔者选择2008年1月~2010年5月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23例,对患者围手术期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术中术后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28~52岁,平均42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寒战、发热等病史。术前均经腹部B超检查及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检查(MRI)确诊为胆总管结石。其中2例患者做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后再行腹腔镜手术。

1.2 手术方式 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及穿刺点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般采用4孔法,常规切除胆囊,由主操作孔取出胆囊及结石,然后解剖和显露胆总管,将纤维胆管镜从剑突下穿刺器中进入腹腔,切开胆总管并检查,观察有无结石,遇有结石,用取石篮取石。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腹腔,温氏孔处置引流管1根从腋前线穿刺孔引出,对于胆总管炎症水肿明显,肝内胆管多发结石估计结石没取净者则于胆总管内放置T管引流。

1.3 结果 全组病例均成功施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住院7~18 d,平均10 d,术后经腹腔引流管引出血性液体10~100 ml,术后2~5 d拔除腹腔引流管,7例放置T管,放置T管者术后经T管造影,2例肝内胆管有残余结石,均于手术2个月后在门诊经T管窦道用纤维胆道镜取石1次取净,放置T管者有1例发生少量胆漏,经充分引流,适当延长禁食时间并使用生长抑素等处理后胆漏治愈,全组无术中、术后死亡。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LCBDE术是一项新开展的手术,患者及家属对该手术不了解,易产生恐惧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应关心患者,加强沟通与交流,主动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腔镜手术的基本知识及该手术的优点如创伤小、疼痛轻等,与开腹手术的区别及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等,以消除患者思想顾虑,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2)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如B超、心电图、胸片等,必要时行MRCP、CT、PTC、ERCP检查,以了解结石部位、数量、大小、以及胆道有无结石[1]。(3)积极术前准备:术前1 d嘱患者洗澡,加强皮肤的清洁,尤其是肚脐的清洁。术前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应检测肺功能情况,并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及咳嗽。对已有肺部感染的患者术前应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术前晚灌肠,术前晚8时后禁食禁饮。

2.2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予心电监护,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警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术后出血、高碳酸血症等。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2)呼吸道护理:由于腹腔镜手术是在CO2气腹下完成,术后易造成高碳酸血症的危险,因此,术后常规吸氧8~12 h,氧流量3 L/min,以提高氧分压,促进CO2的排出。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协助翻身拍背,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的变化,同时要倾听患者的主诉,有无胸痛、肩痛等,向患者解释可能出现的这些症状及原因,如严重者及时汇报医生处理。(3)引流管的护理:①妥善固定各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扭曲、堵塞或滑脱等。②胃管的护理:LCBDE术手术时间较单纯LC术长,对胃肠有不同程度的干扰,术中常置胃肠减压,可减轻胃肠胀气,防治腹胀和呕吐,一般术后第2天拔除,本组病例有9例术后第2天未排气就拔除,均无腹胀等不适。③观察腹腔引流液的色、质、量,并做好记录,术后腹腔引流液一般为淡红色,约10~100 ml,24 h后明显减少,一般2~5 d拔管。如短期内引出较多鲜红色液体,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汇报医生处理。④T管的护理:保持T管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色、质、量,每周按无菌操作原则更换引流袋2次,引流管不可高于皮肤出口的位置,防止胆汁返流。由于腹腔镜手术对腹腔的干扰小,腹腔黏连轻,T管窦道形成相对较晚,术后拔T管时间一般需延长至4周以上,而常规开腹手术2周后即可拔除T管[2],拔管前先夹管2周,再行T管造影,证实胆总管通畅,无残余结石后方可拔管,拔管后引流口如有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4)饮食指导:术后禁食,待肠功能恢复后,逐渐进清淡低脂流质、半流质饮食,禁食期间静脉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5)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的特点,故对患者损伤轻,一般术后不用镇痛剂,术后平卧6 h后病情稳定,即可鼓励患者床上翻身,术后第一日可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的恢复。(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①出血: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的变化,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有无腹痛、腹胀等,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各引流管引流液的色、质、量等,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本组病例术后无大出血等并发症。②胆漏:胆漏是常见的并发症,轻度的胆漏经充分引流、禁食、使用生长抑素、加强营养等可治愈。术后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观察腹腔引流管内是否有胆汁样液体引出;观察伤口敷料情况,尤其是腹部置管处是否有胆汁样液体渗出;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黄疸、发热等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本组病例有1例发生少量胆漏,经上述方式治疗后治愈。③高碳酸血症:术后应严密观察呼吸情况,腹腔镜手术需行CO2气腹,若气腹压力过高,大量气体积聚于膈下,通过微循环进入血液,易造成高碳酸血症,术后应常规吸氧3 L/min,以提高氧分压,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本组病例有3例术后出现轻微右侧肩背部酸痛,经常规吸氧后症状消失。④胆总管结石残留:术后要观察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有无黄染等,观察有无腹痛、腹胀等不适,本组病例有2例患者有残余结石,2个月后经T管胆管镜取净结石痊愈。

3 讨论

LCBDE具有手术创伤小、组织损伤小、下床活动早、术后康复快等特点。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成熟,其适应证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有多次上腹部或胆道手术史的患者已不再是LCBDE的禁忌证[3]。但是,LCBDE手术比普通LC及开腹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并发证发生率高,针对这些特点,笔者在围手术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及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呼吸道护理,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加强饮食指导,加强营养,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实践证明,在把握好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上,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腹腔镜治疗胆道结石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手术。

参考文献

[1] 和平,邵子力,胡以则,等.腹腔超声技术在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中国内镜杂志,1995,5(1):4-8.

[2] 张寰.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现状与评价.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1):47-49.

[3] 刁守志,付强.腹腔镜下再次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8(11):987-988

第8篇:护理安全汇报范文

[关键词] 床旁交接班;交接班模式;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197.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3(b)-0166-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bedside-shift exchange model and compare the effect of the shift exchange model before and after improved.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3, 432 patients were given the traditional bedside-shift model in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Xuanwu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and the root cause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identify problems in the traditional bedside-shift model in five aspects: personnel, machines/equipment, materials, methods/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 and a optimized bedside-shift model was put forward, called five principles of bedside-shift. A total of 434 patients were given the optimized bedside-shift mode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The effect of two kinds of bedside-shift model was evaluated in patient's condition highlight, well-organized of patient's condition, well shift of inspection, clear pipeline management, daily life activity function assessment, risk assessment of fall/drop of bed, risk assessment of pressure ulcer, pain assessment,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bedside-shift change model, patient's condition highlight, well-organized of patient's condition, well shift of inspection, clear pipeline management, daily life activity function assessment, risk assessment of fall/drop of bed, risk assessment of pressure ulcer, pain assessment,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of nurs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optimized bedside-shift model,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1). At the same time, nurses became more actively involved and work processes were practiced, including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illness/condition, detailing risk evaluation, and applying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safety. Conclusion The optimized shift model makes shifting of duty more normative and efficient, while continuously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Key words] Bedside-shift; Shifting of duty; Nursing quality

在护理工作中,交接班是承上启下传递护理工作内容的重要过程[1-2],交接班的重要环节就是护士床旁交接班,是护理交接班的决定因素[3]。护理床旁交接班是每班护士对所分管患者健康状况进行充分了解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护理工作连续性、安全性的重要环节,将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4-5]。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以下简称“我科”)围绕“护理质量、患儿安全、优质护理服务”等工作环节,针对2013年护士在432人次床旁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2014年初优化了床旁交接班模式,固定5大类床旁交接模块:病情、检查、管路、评估、药物,简称“床旁交班五项”。经过2014年434人次床旁交接的临床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12月传统交接班护士12名,平均年龄(28.83±5.46)岁;职称: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7名;学历:本科4名,大专8名;工作年限:5~10年2人,>10年3人。2014年1~12月改进后交接班护士:13名护士,平均年龄(29.38±5.47)岁;职称: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7名;学历:本科5名,大专8名;工作年限:5~10年2人,>10年3人。两种交接班护士的平均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传统交接班模式

接班护士提前5~10 min到岗清点物品、查看患儿,早晨8:00集体交接班,夜班护士、医生按照医院的“交接班制度和流程”汇报。集体交接班后医生护士分别巡视病房、进行床旁交接班。护士床旁交接班项目:病情、治疗、管路,交接完毕后接班护士开始工作。中午连班(12:00)及小夜班(17:00)护士在清点用物后直接进行床旁交接班。2013年1~12月我科采用传统交接班模式完成了432人次交接。

1.2.2 改进后交接班模式

1.2.2.1 汇报形式 晨集体交接班模式不变,按照医院的“交接班制度和流程”汇报。

1.2.2.2 分析原因 针对护士在传统的床旁交接班模式中出现的问题,采用根因分析法,从“人员、机器/设备、材料、方法/管理、环境”5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原因,从而改变传统的床旁交接班模式。见表1。

1.2.2.3 改进后交接班模式――床旁交接五项 病、检、管、评、药,晨集体交接班后大夜班与白班床旁交接、中午12:00白班与中午连班床旁交接、17:00白班与小夜班的床旁交接时交班护士针对每个分管患儿按“床旁交班五项”进行交班,交班护士向接班护士详细汇报本班次内患儿的病情、检查(今日检查及预检查项目)、管路、评估(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跌倒/坠床、压疮、疼痛等风险评估)、药物(本班次内口服药、静脉输液、肌肉针、雾化等药物执行完成情况及下一班次需要执行的内容)。

1.2.2.4 规定床旁交接班时站位及要求 病床旁交接班站位:病床右侧为护士长与接班护士,病床左侧从床头至床尾依次为交班护士、其余护士[6]。主班护士拿手消毒液。晨床旁交接班时主动向患儿及家长问好。白天的责任护士在晨集体交接班前5~10 动到所管患儿身旁,了解患儿夜间的睡眠、排泄、晨进食水及基础护理完成情况。

1.2.2.5 护士长对护士晨床旁交接班后进行工作点评及总结 接班护士在接班后概括自己所管患儿当日的护理重点工作,护士长进行总结及点评,点评的内容包括各项护理措施是否落实,结合护士分管的患儿特点,给予预见性的护理指导及患儿安全防范的指引,明确重点或危重患儿疾病观察要点,提出当日病房的重点工作。护士长在白班护士与小夜班进行床旁交接后,对护士交班后的内容给予补充、点评、指引,加深夜班护士对重点、特殊或危重患儿所存在的护理问题或安全隐患的认识。

1.3 评价方法

查检表是根据岗位工作标准、工作要求及工作流程,为进一步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判断或核对、检查、确认工作质量而设计和使用的一种表格。它具备查检表的一般特性,在短时间内对重要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少遗漏和差错的发生[7]。我科自行设计的查检表分为眉栏及查检项目,眉栏项目分2列:第1列为日期,第2列为床号及姓名;查检项目为第3大列,根据“病情交接、检查交接、管路交接、风险评估交接、给药交接”工作内容进行分项,共细化为9列:第3-1列病情重点突出,第3-2列病情条理清晰,第3-2列检查情况交接到位,第3-4列管路交接清楚,第3-5列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第3-6列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第3-7列压疮风险评估,第3-8列疼痛评估,第3-9列各类给药交接,第4大列为查检结果。护士长以查检项为标准,符合要求者打“√”,不符合要求者打“×”。结果护士长只作为信息收集及数据统计来源,帮助护士个人及科室找到床旁交接班中的薄弱点,表格在使用中遵循PDCA循环管理方法,使表格不断完善。护士长在传统交接班模式和改进后的交接班模式中分别使用了本病区制订的查检表进行了数据的收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士长以病情重点突出、病情条理清晰、检查情况交接到位、管路交接清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跌倒/坠床风险、压疮风险评估、疼痛评估、各类给药交接为重要评价指标,两种交接班模式在这9个方面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2。

3 讨论

3.1 传统床旁交接班模式存在问题

3.1.1 床旁交接班流于形式

在晨床旁交接班时,一堆人进入病房,杂乱无序,有的护士更是站在病房门口,没有走入到患儿身边。

3.1.2 条理不清、遗漏交接内容

交班护士在与接班护士进行床旁交接时,对新入院、疑难、危重、特殊患儿,头脑中没有系统的概念及条理,层次不清,交班时交接项目和交接内容等不全面、漏交,汇报无重点、没有条理。

3.1.3 忽视风险评估的交接

床旁交接时对患儿的护理风险评估内容偶尔体现或无体现等问题。

3.1.4 给药交接不全、不到位

我科患儿的口服药种类多、剂量不统一,患儿年龄小,多为神经科的患儿,服药时不能配合,口服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护士在床旁交接时,对于本班次内各类给药完成情况及下一班次需要给予情况也无交接。

3.1.5 年轻护士被动工作

本病区低年资护士多,临床经验不足,在临床工作中不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地去判断或评估患儿所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安全隐患,护士只是被动地执行医嘱、完成本职工作。

3.1.6 床旁交接细节内容关注不全面

护士进入病房在交接班时只关注患儿有无病情变化、卧床患儿的皮肤及管路情况,缺乏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忽视了患儿的感受及进食、进水、排便、睡眠及基础的生活护理情况。

3.1.7 管理者监管不到位

护士长对护士床旁交接班中存在问题未能给予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3.2 改进后床旁交接班模式应用效果

3.2.1 规定床旁交接班时站位及要求

护士按规定及要求执行,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要求,在床旁交接班的过程中,能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护士不再出现松散的现象。

3.2.2 避免交接漏项

“床旁交班五项”涵盖了本班次患儿所涉及的全部问题,减少了因交接不清而出现的护理工作遗漏、不到位现象,使接班护士能充分了解了患儿在上一班次中发生的病情变化、检查完成情况、留置管路情况、各项风险评估的结果、各类药物执行情况,也知晓了本班次中需做或需要注意的护理工作。按照“床旁交班五项”进行交接可作到有章可循并避免遗漏,有利于护士交接水平及对患者健康状况掌握程度的提高,减少护士专业水平的差异[8]。

3.2.3 重视评估内容

改进后的床旁交接班模式注重了患儿的风险评估,护士能知晓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能评估出患儿在本班次中需要的生活帮助;使护士在本班次中能做好合理的安排和高度注意跌倒/坠床风险指数高的患儿。能使接班护士知晓有皮肤风险的患儿存在的问题项目和程度。使护士知晓患儿疼痛的程度及需要再次评估的频率。各类风险评估的交接使患儿的护理问题得到了个性化和具体化,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个性化,保证了患儿的质量。也促使了“交班者在交班前对患者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和了解”这一流程的真正落实[9]。

3.2.4 调动了护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护士主动、充分地了解患儿病情,思考并总结患儿的存在的护理问题和下一班次护理工作的重点,促使了护士尤其低年资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护士交接班模式中,强调的是交班者必须向接班者交代清楚。在交接班过程中,接班者一般处于被动状态,思想不集中,致使接班者获取信息不完整[10]。改进后的床旁交接班模式规范了护士床旁交接班的行为,制订了我科床旁交接班管理标准。使床旁交接班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条理清晰,提高了接班护士的主动性。

3.2.5 体现了对护士的能力培养和锻炼

护理理论内容与患儿的具体护理内容相结合,促进了护士对儿科护理及小儿神经内科专科护理水平的提升。在晨交接班中,接班护士针对患儿的各种问题,归纳总结当日患儿的工作重点,这个过程中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护士长结合每名护士分管的患儿特点,给予补充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指导、患儿安全防范的指引,这种模式对低年资的护士也是一种培养。

3.2.6 体现了对护理工作的环节管理

规范床边交接班模式,加强了儿科护理工作的环节管理,护士长每日交接班后,针对交接班过程中发现护理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提示和指导如何发现和解决护理安全隐患,做出正确的护理抉择,提高了隐患的处理能力,保证护理安全[11]。

3.2.7 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

专科护理给予了患儿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规范护理交接班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强化了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观察患者除医嘱以外的实际需求,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12]。靳立巾等[13]也提出,良好的护理交接是避免安全隐患、预防护理差错的保证。若重点不突出,信息不全面,护士间缺少有效沟通,则会直接影响患者康复[14]。

3.3 小结

交接班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之一,对于连续性的护理工作而言,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病情观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15-19]。我科的传统床旁交接交接班模式存在较多的问题,各医院、各科室的工作环境、工作模式、疾病、种类不同,床旁交接班模式也多种多样,我科对床旁交接班进行优化、细化与整改,所有护士经过培训-执行-监管后均能按此“床旁交班五项”进行交接,经过2014年的实践,使得护士从对所管患儿的病情掌握、动态细化的评估、针对护理及安全问题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这一流程得到了落实。细致的交接班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需求,并使有待解决的问题在下一个班次得到评价和补缺,从而能有效控制护理并发症及护理缺陷的发生[20]。此床旁交接模式也使得接班护士、低年资护士在最短时间内全面、动态掌握了所管患儿的情况,促进了我科护士儿科专业、神经内科专业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使得护理工作更加细致、到位。

[参考文献]

[1] Klim S,Kelly AM,Kerr D,et al.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nursing handover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an individualized and systematic approach [J]. J Clin Nurs,2013,22(15-16):2233-2243.

[2] Johnson M,Jefferies D,Nicholls D. Developing a minimum data set for electronic nursing handover [J]. J Clin Nurs,2012,21(314):331-343.

[3] 黄景莲,黄满金.床边护理集体交班的实施与效果[J].全科护理,2007,5(12C):37-38.

[4] 芦志英.护理床头交接班流程再造提升护患满意度[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6):247-248.

[5] 古城潘,刘学琴.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下护理交接表班改革与探索[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31-32.

[6] 张丽,彭琳,詹婷,等.标准化护理晨间床旁交接班的实施与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2014,12(7):170-171.

[7] 赵丹丹,冯洁惠,徐建宁,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控制质量查检单的设计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28-30.

[8] 古成墙,刘雪琴.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下护理交接班改革与探索[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31-32.

[9] 刁庆庆,徐剑鸥,陈丽,等.床旁交接班流程的优化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79-81.

[10] 赵松翠.主动接班模式在护士交接班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8,8(6):48-49.

[11] 金静波,杨立洁.规范交接班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的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4,(9):225-226.

[12] 李国宏,徐翠荣,任璐璐.规范护理交接班模式的创新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4-65.

[13] 靳立巾,张玲,马丽红,等.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3,(1):32-33.

[14] Spooner AJ,Chaboyer W,Corley A,et al. Understanding eurrent intensive care unit nursing handover practices [J].Int J Nuts Praet,2013,19(2):214-220.

[15] 曹英,江榕,朱侥侥.护理交接班流程在ICU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42-143.

[16] 王计红,段磊珍,张爱文,等.ICU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的实施及效果[J].护理研究,2010,24(8):2232-2233.

[17] 徐春燕.品管圈在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3):170-172.

[18] 刘喜红.临床护士交接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5):119,121.

[19] 梁瑞美,刘秋云.护理核心制度执行中的细节管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127-128.

第9篇:护理安全汇报范文

关键词 轻度 孕高症 正常分娩 护理

妊高症也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20周年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产后出血,甚至发生母婴死亡。妊高症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分娩后症状逐渐消失,但分娩期最危险,会使血压继行性升高,症状加重。故中、重度妊高症患者不宜正常分娩。本次研究5例轻度妊高症患者正常分娩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轻度妊高症,且正常分娩的患者5例,年龄24~36岁,平均29.5岁,其中初产妇3例,经产妇2例。其中有3例均无水肿及自觉症状,2例有轻度水肿但无自觉症状,但血压均高于140/90~150/100,有3例蛋白(+),有2例蛋白(-)。

护理方法

产前护理:①保证休息:首先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噪音或光线过强等不良声、光刺激。使患者易于入睡,睡眠时间宜(8~10小时/日)睡眠时避免平卧,可左右侧卧,以解除妊娠子宫时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子宫胎盘循环。②调整饮食:需摄入足够的蛋白质(100g/日)、蔬菜、补充维生素铁和钙剂。孕妇出现水肿者可限制盐的摄入,否则不宜限制盐的摄入,不可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③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每天数胎动,监测胎心,监测体重,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④加强心理护理:护士向患者及亲属讲解妊高症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嘱其保持精神放松,心情愉快,有助于抑制妊高症发展,为患者安排既不紧张劳累,又不单调郁闷的生活,使患者能够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产时护理:妊高症孕妇的分娩方式应根据母儿的情形而定,若决定经阴道分娩,在第一产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尿量、胎心及子宫收缩情况,以及有无自觉症状,血压高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第二产程中,应尽量缩短产程,避免产妇用力。初产妇可行会阴侧切,并用产钳或胎吸助产。在第三产程中,需防产后出血。在胎儿娩出前肩后立即静脉推注缩宫素,及时娩出胎盘并按摩宫底,观察血压变化,重视患者的主诉。病情较重于分娩开始即需开放静脉,胎儿娩出后测血压。病情稳定,方可送回病房。

产后护理:产后24小时~5天内仍有造成血压升高病情发展产生子痫的可能,故不可放松治疗及护理措施。在产褥期继续监测血压,产后48小时内至少每4小时观察1次血压。产后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恶露较常人多,因此应严密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必要时按医嘱使用宫缩剂,严防产后出血。

健康指导:①母乳喂养者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汤类食物,吃新鲜水果高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忌食凉、烫、刺激性食物;②保持充足睡眠,尽量与新生儿同步;③生命体征平稳后,可适当活动;④产后6周内禁盆浴,42天来院检查,6周后避孕。

结 果

5例患者治疗护理后顺利正常分娩,分娩过程顺利,分娩后血性恶露不多。2例患者血压在分娩次日恢复正常,2例血压在分娩后3天恢复正常,1例血压在分娩后4天恢复正常。

讨 论

妊高症孕妇选择正常分娩方式分娩,由于在分娩过程中,剧烈腹痛,以及产妇如用力加腹压则会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使妊高症症状加重,甚至导致子痫的发生,所以对于妊高症正常分娩的患者必须高度重视产前、产中、产后护理,方可避免妊高症进一步发展,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效护理干预可增加母婴的安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