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补课辅导范文

小学语文补课辅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补课辅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补课辅导

第1篇:小学语文补课辅导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困生 现状分析 转化策略

“学困生”是让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感到非常头痛的学生群体,始终困扰着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出现转机,但同时暴露出一些新问题。本文以我近几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为基础,针对小学语文学困生现状进行积极探究,并提出几点转化策略和方法,以供广大同仁批评和指正。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现状分析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困生转化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但暴露出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学困生在学习适应上有一些问题,父母“溺爱”是造成孩子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甘心落后,不能有效适应班级环境的主要原因;学困生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较差,是成为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学困生学习兴趣不高,没有养成科学有效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父母由于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督促、辅导子女的功课,导致孩子们的学习一天不如一天,最后成为学困生;一些孩子由于受不了接连失败的打击,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并对其产生恐惧与排斥的心理,最后沦为学困生。总之,学困生的形成有各方面的原因,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准确分析成因,制定科学、有效的转化方法,持之以恒,才能有效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和方法

1.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制订转化计划。有效分析小学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我认为学习动机、心理健康与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父母的教育方法及社会的影响等,都是导致孩子们学习困难的原因。我们只有明确学困生的成因,才能有效转化,它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转化学困生首先要根据其语文测试成绩、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等综合表现确定学困生名单。在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帮助他们制订本学期转化计划,使之有所提高和进步。

2.调整课堂结构,针对语文特点和年级特点,寻找一条高效利用课堂教学转化学困生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路子。教师要少讲、精讲,留出更多时间给孩子们,让他们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我们要走下讲台多和学困生交流,并积极指导。

3.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实效,学困生转化工作要以课堂为主阵地,这是关键一环。教师备课时要多为学困生想一想,课堂上尽量给学困生提供一些提问和参与练习的机会,并且在学困生练习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辅导,课上帮助他们扫除学习障碍,其效果要比课后补课强得多。

4.对小学语文学困生坚持做耐心周到的思想工作。有些孩子不只是学习困难,行为能力也比较差。可见,做好学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好的学风会对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作用更不能小觑。

5.合作学习,积极帮教,多措并举。新课改教学经验已经证明,当学生积极展开互动,进行热烈讨论时,孩子们都会获益匪浅。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学困生转化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策略。我们要根据孩子们的具体情况有效分组,分散学困生,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并确定结对帮扶对象。要求每一名学困生搭配两、三名语文优秀学生,对课堂教学中要掌握的知识和作业都由优秀生帮助学困生有效落实。这样,既减轻了教师课外辅导的负担,又加强了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使得学困生能学会,优秀生在帮扶中得到有效提升,使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一帮一、小组内结对子、家庭辅导等都是学困生转化工作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6.改革评价方式,对学困生采取鼓励性评价。衡量学困生的进步,要让学困生自己与自己比、现在与以前比。课堂上我们要积极寻找时机,对学困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增加自信心;作业批改时,我们要积极采用针对性、指导性和鼓励性评语,激励后进生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考试后帮助学困生积极分析试卷,多肯定好的方面,但不能忽视不足,应指出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等。我们适时的积极的评价,会给予学困生一股积极正面的无形力量,促进他们加快转化,摆脱学困处境。

7.加强家校交流,随时掌握学困生的转化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家长要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沟通,如家访、召开家长会、建立联系卡等形式。经常交流沟通能够促使家校双方对学困生有及时的了解,并且针对他们实情及时调整转化方法和策略。我们要想全面了解学困生,就要了解他们的家庭,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以便全方位了解学困生,这样有利于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

第2篇:小学语文补课辅导范文

*京翰教育简介

本着“关注孩子学习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的治学理念,京翰教育在业内率先推出“4个1”辅导模式:1位学习规划师、1套个性化学习方案、1位精英学科教师、1位专职班主任,目前众多学子经过京翰的辅导实现快速提分,实现了升学的梦想。因为完善温馨的服务、现代时尚的学习环境,被家长和孩子亲切的称为“孩子的第二个家”。

校区分布:历下区、市中区

免费课程咨询热线:400 006 6911 转分机 77633 (先拨打前十位分机,接通后听到语音提示后,输入后五位分机,可以和机构老师一对一咨询)

京翰教育综合介绍

--招生年级:

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

--辅导科目

小学课程:语文、数学、奥数、英语、小升初专项辅导

初中辅导: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

高中辅导: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

--校区分布

多个校区,详情请拨打免费课程咨询热线了解

*具体地址

济南市 历下区 济南泺源校区     免费课程咨询热线:400 006 6911 转分机 77633

济南市 历下区 济南山师大校区   免费课程咨询热线:400 006 6911 转分机 77611

济南市 市中区 济南阳光校区     免费课程咨询热线:400 006 6911 转分机 77610

------------------------部分课程介绍------------------------

新学期伊始,作为专业从事中小学课外教育的我们根据个性化教学特点针对高一年级课程特点推出高一同步拓宽拔高辅导课程,课程主要以总结方法、确立体系、同步超前为目的,同步辅导,快速提高。

1、招生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2、主要班型:

一对一突破班

3、辅导课程:

化学

4、课程介绍:

新课改强调,学生在高一阶段可了解到高中化学的所有知识面,但层次不高,同时把“化学计量”和“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贯穿整个高中阶段的重点双基知识放到高一学年。因此高一化学要注重基础的巩固。

1、重点把握微观世界、化学计量、离子反应、计算、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碱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及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的知识;

第3篇:小学语文补课辅导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索;教学

课堂教学,是儿童和老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与学生、课堂情况和教学内容等种种矛盾的解决。那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让学生在尽情享受学习快乐的过程中自主、积极地学习和成长呢?通过多年教学中的尝试和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有了意愿,学生就会主动探索,就有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即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通过“学”发掘学生的潜能,将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扬课堂民主,使学生能够大胆地、主动地提出和回答问题。

二、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活动

开学初制定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要因班制宜采用适合班级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某些薄弱的语文能力,应加强培养。如我班一部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较弱,针对他们就要注重阅读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于是,除上课多让他们说自己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之外,我还让他们在课外多阅读书报、课外书,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课文中的听说训练,结合学生的日记、作文,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辅导中对优生则提高要求,拓展其思维以求取得更好的成绩,使他们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对个别后进生,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同时利用好语文组的教研活动,上好公开课、教研课,听取各个教师的评价,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三、分层次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m应能力

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小学时期正是开阔思维的起点。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伙伴教学的方法,改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而应该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四、回归生活实际,提倡体验学习,创设应用环境

新课程改革提倡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增强学习热情。所谓的体验学习是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方法。在复习课中我们要想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和复习热情,更应尝试使用体验学习。让知识回归生活,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想着把课堂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等联系起来,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活学活用,学生才学得更有趣,才感觉语文就在身边,语文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这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回归到生活实际,让我们所有的知识网络为生活服务,为他人服务。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设计者,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复习内容,使所讲的语文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和环境,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复习语文,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五、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好课文内容的基础所在。字词关不过,课文内容不清,课后习题不思,这样一来,老师的讲授自然成了“天书”!试想在不闻不问之下何以解得玄奥重重的天机.究其实质,乃学生课前不预习所致!其中,固然有教师是否严于督促之因,也不免有学生是否主动预习之过.至少,对课文内容梗概应有所了解吧!若能这样,授课中就不会出现一问三不知,不问全不知的被动局面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次提到预习,无非也就是要求学生读一读课文,查一查字典而已。其实预习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预习是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在预习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预习时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寻求答案,久而久之,自己就会悟出一些方法来,越读越觉的有兴趣,越读获取知识越丰富。课文对于孩子来说,是枯燥的,当老师把课文读出情感的时候,孩子就有了兴趣。有了兴趣就听讲了,也就参与到学习中来。我根据课文的内容读,有时激昂,有时低沉,孩子们听着听着也投入情感了。减少老师的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学生互动,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比如教生字词语,用投影仪器或者课件让孩子自己学,老师就把握正确就可以了。在辅导孩子读书时,要鼓励和帮助孩子把书读好。老师的提问要精心设置,根据你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问题既不能过简单,又不能过难,遇到难答的问题时,自己要尽量帮助孩子,启发他们。不要损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老师的语言要普通话,说话要慢点,孩子听话的速度要帮助孩子背书。孩子们也怕背书,所以要在讲课时写出要背章节的关键字词。背书时可以让前桌和后桌4个人面对面背,这样孩子有背书的积极性。也可以互相提醒,提高背书的效率。六、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一本语文书,还必须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语文新课程标准》也规定了各年级段必须达到的阅读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每个月都要向学生推荐两本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架,以方便学生阅读,每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交流读书的内容和感受;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为读书时间,要求学生做到多动笔;多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下去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就会进步,语文能力一定会有显著提高。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要想培养其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就要从小学语文的学习开始抓起。掌握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群.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探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旬刊,2012(4):60.

[2]谢敏燕.小学语文教学新探讨[J].软件:教学,2013(6):81.

[3]刘晶鑫.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4):141-142.

[4]赵春生.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9):193.

第4篇:小学语文补课辅导范文

【关键词】阅读;课外阅读;实施方法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当孩子开始练习“自己读”时,特别需要考量读物的文字数量、词汇难度,同时需要大量插图辅助,帮助孩子理解上下文意。如果以图文比例的改变来解释,孩子在启蒙阅读的阶段,读物的选择要从“图图文”到“图文文”,再到“文文文”。另外,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尚低,要想在学生当中开展课外阅读,首先要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一、创造氛围,学会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已经高度重视课外阅读,提出了课外阅读的总量和分量,并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提出了建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期,因此我们要在这段时期里为孩子打下一生的精神底子,让书香伴随孩子们成长。

(一)班级就是最好的读书阵地。

1.班级图书馆,读书共成长。

学校读书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读书环境的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我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让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

2.阅读存折,留住那些阅读的记忆。

为了配合班级图书馆的建成,我号召班上的孩子和家长齐心协作,手工制作了46本“阅读存折”,虽说手工,但是很是精致。我让学生把读过的书的书名记录在“阅读存折”上,给他们加章鼓励。

(二)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1.孩子在读什么书?

读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我在班级里进行调查后发现, “你喜欢读哪种类型的书?”,26位学生喜欢读童话类的书籍; 4位学生喜欢读科普类的书籍; 15位学生喜欢动画卡通类书籍; 1位学生喜欢读学习辅导类书籍。学生所选择的课外读物类别比较单一,说明学生在选择图书上,还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引导。

2.在学校里给孩子读什么书?

一年级第一学期,尽管学生还不识字,我们就为学生准备了100本以图为主的新书,安排了每周一次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教他们怎么看图画,讲图意,辨认常见事物的名称。还常把图书上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并告诉他们,书上还有好多有趣的故事,以引起他们读书的欲望。教完拼音后,我们又选购了一批配有拼音的图书,要求学生边看边读拼音和汉字。这样做,既巩固了拼音,又学会了一些汉字,还增加许多有趣的知识,一举两得,学生读得更起劲了。

二、培养兴趣,乐于阅读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在我们前人的眼里,读书都是快乐无比的事。我们希望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快乐和幸福,把阅读当作一种习惯,让童年弥漫书香,让良好的读书习惯相伴终身。

(一)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循序渐进。

1.读给孩子听。

新学期一开始,刚入学的孩子还不认识字,我就利用晨读、午会、午休、班会的时间给孩子朗读一些有趣的小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让我娓娓的话语带他们进入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激起他们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阅读兴趣。

2.自己读故事,讲给大家听。

等到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时,我就让孩子从家里带来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拼音读物,在课间、午休的时间交流交流。大家都认为好的,有意思的,我会让书的主人做些准备,然后让他在全班说说这个小故事,并给他“读书宝贝”的光荣称号。

(二)交流、评比,大家同进步。

1.我是读书之星。

除了学校里,在老师创造的氛围中阅读,我还鼓励孩子利用一年级寒假休息的时间,用书本充实自己。开学之后,再安排一段时间给孩子相互交流的机会。评选出班级的“读书之星”。

2.我手写我心。

有了之前的阅读基础,在一年级下半学期的时候,我开始让学生完成每日一句(每日一段)(根据个人能力制定),写下自己课外阅读的体会或者自己喜爱的句子段落。每周四我利用中午的时间让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每日一句,先谈谈自己所写的阅读心得,然后小组互相评议,对自己满意的阅读体会打上一颗星,得星多的同学在班上交流。

三、徜徉书海,享受阅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外阅读为孩子们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学习,享受快乐。”

我们欣喜地看到,每天,孩子们都在快乐地阅读。因为有我们一群痴迷的逐梦人、幸福的播种人、快乐的读书人。于是,孩子们便拥有了一种极大丰富和延长生命独特体验的生活;便拥有了一种强壮精神的力量;便拥有了一种心灵的建设。现在,任何时候,我们班的孩子随时都会拿出一本课外书,津津有味的阅读,他们已经离不开课外书了!

阅读像诗一样细腻,像歌一样甘醇,如情一样回睫,如心一样激荡,这其中的味道,美妙绝伦。正因为这样,阅读才是最美妙的,享受阅读更是最美丽的。那就让我们引领学生,摘言语之果,登语言之峰;悟文本之理,成意义之文,品味、享受阅读的美感吧!

参考文献:

[1]黄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罗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实践性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第5篇:小学语文补课辅导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

目前人类正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整体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当前应重视语文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研究语文学困生的学习问题与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是吻合的。我校是农村小学,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没有多少时间教育孩子,更没时间想一想怎样有效地管理孩子。即使有时间,又有多少家长有能力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和辅导呢?学困生日益增多,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不同,两级现象比较严重,若教师不对症下药,不分层次教育,满堂灌,势必会使一部分落后的学生跟不上,若教师不注意研究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方法,那么整个班级的语文学困生一定会越来越多。

一、转化“学困生”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转化“学困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我们还要努力使中等生成为优等生,并在优等生中培养英才的苗子。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应理解为: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地或较好地达到新课标规定的要求;少数学生也能达到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而少数尖子学生甚至可以超过新课标的要求,超过越多越好。总之,应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破除了“学困生不可避免”论,才能树立起做好转化“学困生”工作的信心,从而去研究、改进教育和教学方法,使“学困生”得到转化。另一方面在抓紧学困生工作的同时,不放松对中等生、优等生的教育,使他们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如何转化小学语文学困生

1.树立正确评价学生的观念

长期以来,学校评价学生时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认为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在学生集体中总是呈正态分布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有优、中、差的等级之分,而且中等生是大多数,有少数是优等生,同时也必然有少数学困生。因此,出现学困生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因为“正态分布”是随机现象的一种常见分布,而教学是有控制的行为,教学工作做得好不好,可以使分布曲线产生右偏或左偏。尤其要说明的是,我们学科所指的“学困生”是指不能达到新课标基本要求的学生,而新课标是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性而制订的,也就是说,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达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也证明,他们所教的班级大部分学生数学成绩优良,少数学生成绩也在及格线之上,没有“学困生”。由此可见,学困生的存在,不是必然的规律,如果我们的工作做好了,是可以不产生学困生的,即使有了学困生也是可以转化的。

2.注重学法,改进教法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困生补习功课,扫除学习障碍,更重要的是应给予他们学法上的指导。学习语文,关键要靠自己动眼、动手、动口、动脑,课前要预习,课堂应紧跟教师的思路走,并认真做好笔记,课后要及时复习,并进行归纳和总结,要多读多写,这是学好语文的最主要途径。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经验介绍、教师的学法讲座、学生自身的不断顿悟完善来达到逐步长进的目的。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大力改进教学方法,一方面力求做到备课吃透“两头”,教学兼顾学困生;另一方面要加强字、词、句的教学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帮助学困生准确地掌握字、词、句,如期实施写作计划,并进行系统的指导和讲评,以不断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和写作水平。特别要帮助学困生过知识关、方法关,使他们尽快地跟上群体的步伐。

我们班的一位同学学习接受能力较差,反应较慢,遗忘速度快。一直到四年级,成绩始终落在全班的最后一名。他的父母都是文盲,对于他的学习根本无能为力,只能完全靠老师的帮助。对于这样一个学生,我通过仔细观察和对他的学情进行分析,觉得他还是有进步的空间。因为他虽然学习成绩差,但是很努力、认真。我了解到,同一道题目,他要做好多遍才做对,有时还是一知半解。在基础知识方面,拼音全忘了,生字新词靠强记,时间一长就忘,作文完全不会写,只会抄作文选。对他的学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后,我就做出了如下补差计划:(1)复习拼音。先从头开始教,然后指定一名学生干部,根据课后词语表,天天给他做10个看汉字写拼音,然后认读。(2)天天做三道基础题,而且举一反三,做与讲解交替进行。(3)利用补课班的时间,把他一周内不懂的地方进行讲解。(4)作文降低要求,只要写出一件事既可,不作选材和描写上以及字数上的要求。(5)难的作业一律不做要求。慢慢地,他的成绩提高了。通过这个事例,我总结出:对学困生应找到他们的“困”之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而且要举一反三,千万不可怕麻烦。

3.加倍关注学困生

第6篇:小学语文补课辅导范文

关键词:解决 知识 行为 心理 生理 智力 策略

要想抓好学校的语文教学质量,转化语文学科中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重中之重。学生的素质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不同的个体接受能力也千差万别,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存在多样性,这就要求老师耐心、细心地去了解他们的特点,有的放矢。

一、解决“知识差”的策略

严格训练,有的放矢帮扶差生,提高学生的知识素质,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及兴趣。作为教师要善于分析“知识差”的原因,到底差在哪,为什么差?用什么手段解决?我认为摸清学生知识的底数,有的放矢地对后进生辅导。第一关,检查汉语拼音能否熟读。第二关,检查书写汉字笔画顺序是否正确。第三关,检查能否会使用字典、词典。第四关,检查每篇课文能否熟读,若是遇到不会读的字要标出拼音。这还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科学训练,进行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知识素质,在这方面要做到:细水长流逐一补,以新代旧分散补,突出对象个别补。

二、解决“行为差”的策略

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由于种种原因,后进生的坏脾气、坏习惯形成了坏做法。特别表现在学校的学习和活动中,玩心太重,自由散漫,自己不愿参加的活动就不参加,不想做的作业就随意放弃,我行我素,自我约束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善观察和思考。学习上不独立思考完成,有的总想依赖别人完成作业,不肯下功夫。对此,我们要通过多种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和创造力。根据后进生的能力及知识基础定目标、定任务、定时间让学生完成一些定量定质的具体任务。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这需要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习方法。首先,教师要为后进生指定一个学习目标,学生有了目标,便有了学习动力,这一动力能使后进生情绪高涨,充分发挥潜能,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其次,教师需帮助后进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了解每课的重点、难点,让他们有的放矢,集中精力攻克难关。再次,课上教师应尽量关注后进生设计有趣的情节、游戏、活动比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学习的注意力。

三、解决“心理差”的策略

后进生最缺乏的是自信心,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因而无论做什么事都很被动,生怕被人嘲笑,看不起。小学语文的后进生尤其如此,针对这些,首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是后进生转变的关键。其次,要增强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方法如下:上课对后进生有目的地提问、练习;批改作业时注意学生的自尊心,多写鼓励性语言的评语;善于发现闪光点,以点代面,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目标迁移,为后进生定小目标;课下打开后进生的心扉,热情主动地来到他们身边谈一谈生活、个人爱好,了解后进生的生长环境、性格、思想,取得信任。

四、解决“生理或智力上有缺陷”的策略

真心关爱,唤起后进生的学习语文的热情。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会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我们应该用一颗爱心来对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用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微笑――来赢得学生的心。一个亲切的微笑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生硬的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彩的语言,把命令式、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为商量式、谈话式的语言。其次要热爱、尊重或信任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力,相信他们的能力与力量,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教师尊重理解学生,学生敬重喜爱老师,对老师有向心力,他们就会形成一种积极健康、活泼向上的学习心理气氛。积极愉快的心情能激活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可使学生的认知活动过程处于最佳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尤其是对待有缺陷的后进生更要给他们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越是小草,弱苗,越是需要阳光雨露,我们做老师的既要爱白天鹅,又要爱丑小鸭。例如,有这样一位后进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不仅学习差,还骂人。老师多次找她谈话开导她,收效甚微。她有口吃的毛病,而且还是白头发。自己感到低人一等,自暴自弃。有一次,她不小心把脚扭伤了,哭喊着脚痛,老师和同学及时赶到,背着她去看医生。接下来同学们主动当她的拐棍,并帮她补课,老师更是不厌其烦地辅导她。同学们的爱心温暖了她,她不再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和同学们和睦相处,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

第7篇:小学语文补课辅导范文

关键词:关爱;长处与优点;健康成长

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都会遇到许多具有独特性的学生,叶子(化名)就是我在二十几年班主任工作中所遇到的较为特殊的一位学生,她的学习表现、成长经历与人生轨迹,都让我深深地思考。

叶子是在三年级第一学期转到我们班的。她个子要比其他同学高出半头,座位就只能安排到最后一排。叶子脸上总是带着羞涩,不敢直视老师的眼睛,不敢大声回答提出的问题。三年级第一学期结束时,她的成绩非常不理想,数学、语文均不及格。在家访中,我得知叶子的父母是从陕北来石嘴山打工的农民,父母在市场打饼子为生,生意做得不错。我想从山区转来的孩子,一时不适应跟不上也是有的,可能过一段时间就好了。但事与愿违,我发现她每次听写生字几乎没有几个对的,即使照着书写也是缺点少横。有时猛一看是对的,仔细看却缺胳膊少腿。作文更是一塌糊涂,满篇作文没有一句通顺的句子。这样,越到后来,叶子的各科成绩越差,我们班的平均分被叶子一人拉下去不少。

我又气又急,每天下午都把叶子留下补课,并积极与家长商量对策,家长也十分配合,在家里请了辅导老师。同时,叶子也非常听话,你让读课文我就结结巴巴地跟你读,你让写几遍生字我就写几遍,绝不偷懒。可是我越给她补课,发现的问题越多:叶子不但生字没有掌握,就连拼音都不会,学过的课文大都读不下来。这时,我认识到这已经不是补课的问题,而是孩子的智力有问题。在我的一再询问下,家长也说出了实情。叶子确实在五岁的时候得过脑膜炎,虽然病是治好了,但是记忆力非常差,特别是文字、数字等一些抽象的东西更是记不住。

有一天听写生字,叶子痛苦的样子深深地触动了我。她紧缩着眉头,咬着嘴唇,看着周围同学轻松地书写,她更加着急,用手使劲揪头发。像叶子这样的孩子,她的确不是不想学习,而是这些抽象的文字、数字、公式她确实是学不会。如果是打扫卫生,帮班里修理桌椅,帮父母干家务活,甚至是做饭,她都做得有模有样。这样的孩子我们还能用其他孩子那样的考试方法来评价他们吗?老师的课后辅导、家长请的辅导老师补课对她有用吗?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对叶子的教育,我不能再过分关注叶子的学习成绩了,家长、老师对叶子成绩的关注只会给叶子在成长的路上增加痛苦和自卑,毕竟我们的教材是针对大多数智力没有问题的孩子编写的,对叶子这样智力有缺陷的孩子的确是太难了。

这样的思考使我释然,也不再因为叶子拉低了我们班的平均成绩而懊恼。随后,我让叶子担任了班里的卫生委员。在叶子的积极带动下,班里的教室卫生、环境区的卫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不爱劳动的学生也逐渐变得爱劳动了。叶子也在同学们中的威信一天天高起来了,脸上常常挂着灿烂的笑容,看我的眼神也充满了自信。从叶子的转变中我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像叶子这样的孩子考高中、考大学这条路肯定是走不通的,我们就不能在学习科学知识这一条路上跟孩子较劲,如果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会得不偿失的。虽然这样的孩子考不上学,但他可以学会烤饼子、学会修车子、学会做厨子等,也一样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劳动者。如果人人都当设计师,谁去当建筑工人?如果人人都去当将军,谁去当士兵?教育就是陪伴、引导孩子健康成长。难道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比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还重要吗?于是,我和叶子的父母约谈了一次,说出了我的真实想法。初中毕业后,叶子就被父母送到了职业中学学习厨师。

一年后的教师节,我在校门口被一群孩子围住了,那是我的学生回母校来看我了,其中就有叶子。在交谈中,我得知她烹饪技术掌握了不少,现正在一家饭店实习。这家饭店有意让她留下,她也愿意。听到她的人生规划、看到她充满自信的样子,让我觉得我的想法、做法是正确的,我用自己的教育信念、人生阅历,促进了叶子的健康成长。同时,叶子的健康成长,也带给了我深深的思考。

一、教师要树立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教育理念

教育有两大功能,一是成人,二是成才。对每一个学生,教育者都要促使他们既成人,又成才。但由于个体差异特别是先天差异的客观存在,一些像叶子这样智力有缺陷的学生,我们常常会碰到。对这些智力缺陷学生,教师与学校就不能太功利化,把平均分、及格率、升学率看得过重,忽视这些孩子的个体差异,忽视这些孩子的健康发展。譬如,为了提高班里的成绩,许多教师热衷于给学习成绩差的孩子补课,占用美术课、音乐课、活动课等课。一些家长反映这些孩子课余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语文教师、数学教师全都在盯着他们补课,回到家里遇到认真的父母也会接着请辅导教师补课,使得孩子疲惫不堪,苦不堪言。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们该怎样对待?我认为,首先要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二、教师要具有真心尊重、平等相待的教育行为

因先天因素造成成绩不好的如叶子一样的学生,常常在学校会受到同学的歧视与教师的嫌弃,在家里有时也会遭到父母的训斥甚至惩罚,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爱,感情上也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教师要消除这种隔阂和对立,就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与他们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依赖的亲密真挚的情感关系。因为只有教师热切的期望、成功的激励,才能促使他们战胜自卑、增强信心,走向未来,走向成功。

三、教师要掌握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贬抑的教育技巧

如叶子一样的学生,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往往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如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是积极肯定的,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一般就要好一些,对取得成功的自信也强一些;反之,则会对这些学生不甚坚强的内心造成更大的创伤,使他们内心微弱的奋斗之火逐渐熄灭,彻底丧失信心与奋斗的动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理念与法律规定都告诉我们,学校与教师不能简单地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或差来界定学生的好与坏,在评价学生时应该辩证、综合地考虑。科学的方法是,应该把学习成绩只作为一个重要参考,而把智力、情感、态度以及自信、乐观、向上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其中,形成一个“复合”的评价标准。否则,小学教育就只是“教”而没“育”了,如叶子一样的学生也就难有发展提高了。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片岩石,无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壮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无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边;教师用真情收容每一个学生,无论其优劣,所以我们才桃李满园。因此,让我们包容每一位学生,用心关注他们、促进他们成长,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应为之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程善峰.破解“差生”成长的错位困局[J].江苏教育,2010(02).

[2]郑伍.关爱差生,促进成长[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1).

[3]谢琳.丹“心”育人善待差生[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08).

第8篇:小学语文补课辅导范文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既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学,而每个学生又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互动探索的主体。师生的双边活动也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下才能顺利进行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最基础的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要求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三者并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即知识教学是能力,智力发展是基础,而能力的培养又有助于提高知识教学的质量。重视了思想品德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就会产生一定的能动作用,使学生产生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情绪,这是课堂教学得主旋律,也是制约课堂教学能否优化的首要问题。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节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求教与学的最佳配合,这就要解决更新教学观念的问题。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甚至一缸水。”而在科学知识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一桶不断更新的水”,只有不断了解本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动向,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成果,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使自己所教的学科常教常新,保证旺盛的生机,也可使学生不断学到新的东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适应知识发展的形式。

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表现在讲的如何,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上。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师积极调动、调节和引导的结果。教师的任务是引导,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把知识学懂,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和愿学。怎样做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呢?

一、教师的文化及语言修养

教师要想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必须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语言修养。

首先,要精通专业知识,掌握理论体系及相应的技能技巧。做到熟悉语文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社会作用等。在此基础上,追求讲授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思想性以及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教师在精通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力求开拓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遵循教育规律,遵循教育对象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语文教师要使用简洁生动的教学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说话能力的高低,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简洁、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语言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又能丰富学生的想像,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美得享受。

教师是凭借语言来传递信息进行教学活动的,要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还应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启发性、生动性和鼓励性等方面的修养,提高语言的功效。语文教师的修养是多方面的,诸如思想修养、文化修养、语言修养等,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高低的问题。

(一)口头语言修养

一般来说,在现代社会里,语言信息处理的现代化要求人们具有较高的口语水平。在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在社交场合,发表见解、讨论问题,需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而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口语能力则成为最基本的职业技能之一。教师口语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语文教师的口语水平则相应要求更高一些,因为他们所担负的语文教学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般说,从事教学工作应具备:基础口语能力、教学口语能力、教育口语能力等,通称为教师的言语能力。

(二)书面语言修养

语文教师天天和语言文字打交道,除了口授之外,还有板书、批改作业、作文。因此,语文教师除了要有较强的口语能力,其书面语言也应堪称学生的表率。加强书面语言修养的另一方面,就是勤于动笔,如叶圣陶说的“教师下水”,给学生出题作文,教师不妨动笔试试,如能写出比学生高一筹的文章来,对指导学生作文也十分有益。“教师下水”,给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较高的水准:行文要规范,或叙述,或说明,或议论,或抒情。一招一式都要成为学生的风范。达到这个水准,要求教师的语言文字有一个较深的功底,否则指导学生将成为一句空话。

(三)态势语言修养

态势语言是一种非语言因素,指的是说话时起辅助作用的动作、表情等。这一方面的修养对语文教师来说也很重要。有人把语文教师说成是“半个艺术家”。无论怎么说,都说明语文教师除了能说会写以外,还要善于在适当的时候兼以必要的动作,使学生增强实感。一个眼神为你的口述下了一个注脚;一个手势使你的话语声情并茂。态势语给语文教学增强了形象、亲切感,缩短了教师的讲述与学生理解的心理距离。

综上所述,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态势语言是语文教师语言修养的三个重要方面,它们既可独立表现,又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口语教学,少不了板书,少不了态势。三者完美的结合,就能把学生带入富有情境的天地,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二、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彼此复杂地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现代教学论要求师生的交往是民主、平等、合作的交往。马和穆托夫认为:课的结构是作为一种有益的组织知识,作为一种指示和标准理论而被人们理解和运用的。然而由于人们过多的强调“教无定法”而忽视了教学应当有“法”的一面,忽视了对这种“组织知识”和“标准理论”的研究,在冲破了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模式之后,并没有真正建立起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很大。教学的艺术形式附丽于教学的科学性的,只有重视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才能充分揭示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只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才能实现依靠普通教师教好普通学生的愿望,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要使教学过程得到整体的系统的改进,光靠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不够的,还必须依据有效的组织教学过程的一整套教学规律和原则,根据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灵活地选择最优的教学方式,结构和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效益。

(一)及时调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可控制的过程。优化教学过程不仅要要有吸收信息、输出信息,还应有反馈信息和评价信息。也就是说,根据学生学习活动中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及时矫正调控。强化正反馈信息,消除负反馈信息,这就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充分发挥教师的应变能力,随时加以调整,及时调节教学方式,寻求体现素质教育思想,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的科学教学方式,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以保证素质教育质量,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优化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媒体和方法等要素之间存在的特定关系,教学结构设计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征对教学中师生的活动过程、形式涉及的教学媒体和方法多种要素形成特定的教学结构模式。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受教育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特征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又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生动的、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全体,至于课堂教学中的其他因素,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环境及教师对学生的认识等等,都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形成的主体的整体结构。

三、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的教学,是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⒈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了解学生个别特点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础。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对反应迟钝的学生,要激励他们积极进行思考,勇于回答问题和进行争辩;对能力较强而态度马虎的学生,要给他们一点难度较大的作业,并严格要求他们注意精益求精;对语言表述缺乏条理的学生,要多让他们在课堂上作复述和发言,以克服其不足;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要多暗示、提醒、提问,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对视、听觉不好的学生,要照顾他们坐在比较适合的地方;对学习感到很轻松或很困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给能力强者开点“小灶”,增加课业,对困难者给予特殊帮助或补课。

第9篇:小学语文补课辅导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 悦读;新体系

据媒体对中小学生购书情况的调查显示,学生购书最集中的时间在学期初,所购书籍主要是配套教辅、学科拓展、写作辅导等,其次是动漫类书籍。此情况反映了两点信息:①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功利性和学科本位特征;②学生的阅读品位、品质有待提升。跳出功利,还课外阅读以本义,真正发挥其作用,是构建“悦读”新体系的目的所在。

一、走向“悦读”的课外阅读

吕叔湘先生曾言:“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开吧。”吕老的话再次证明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封闭走向开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笔者认为,课外阅读要发挥其真正作用,必须跳出功利的圈子,将着眼点由“课堂”转移到“阅读”上来。什么是真正的阅读?就是能真正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的阅读,即在阅读的过程中,“将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诸多心理功能调动起来,处于无障碍状态,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超脱和愉悦,获得审美的享受。”(《文学概论》)简而言之,阅读应该是“悦读”的过程,是一种审美活动。当然,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应该有促进学科学习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应融化在“悦读”的过程中自然发生,功利化的刻意追求只会南辕北辙。

二、“悦读”指导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家庭为“悦读”创设条件

(1)利用家长学校,形成共识。新生入学,家长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学校。他们除接受家庭教育知识外,还进行主题学习:阅读为孩子的一生奠基。让家长明白:“使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2)建立家庭书柜,扩充读物。学校倡议“家家建立小书柜”,旨在让每一位学生、家长明白:“与书为友”是最大的成功。要求每个家庭根据自身条件为孩子建立书柜,每学期有计划地为孩子补充课外读物,充实书柜。学校常年开展“星级图书家庭”与“十佳藏书”家庭的评选活动,打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3)形成家访制度,增进交流。班主任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家访时必须宣传学校课外阅读活动,提出学校近期要求,实地考察家庭小书柜建立情况,收集家长的反馈意见,增进家校交流。

2.学校为“悦读”提供保障

(1)发挥图书作用,切实为生服务。本着“一切为了读者”“以用为主”的原则,学校每天开放图书馆,实行开架借阅;采用个人借阅与班级定期借阅的办法,实行“两提倡一投入”:提倡每学期按额将图书分发到班级;提倡教师把阅读指导课搬到学校图书馆;投入资金,不断改善藏书质量和结构,为阅读提供必要的保障。

(2)减轻课业负担,保证阅读时间。学校从制度上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规定低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中年级作业时间半小时内,高年级作业不超过1小时;规定每天有半小时的午间阅读时间。让学生从繁重、机械的作业中解脱出来,轻松愉快地开展课外阅读。

(3)推荐阅读书目,确保绿色阅读。教师为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应具备以下特征:教育性:凡有利于使学生形成良好品德、行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书,积极推荐,如“先辈的故事”“名人的故事”“英雄事迹”等。知识性: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推荐主题相仿、相反或相关内容的书籍。针对性:向低段学生推荐拼音读物,如童话、儿歌、绘本等,向中段学生推荐儿童文学系列,向高段学生推荐中外儿童文学名著。

3.活动为“悦读”提升品位

(1)名著研读。名家名著以其深厚的人文内涵而历久不衰,对作品的研读、挖掘、涵咏,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审美的过程。由于名著内涵深厚,学生不易读懂,因此,学校可组织名著研读活动,让学生发现一个广阔奇妙的文字世界。

(2)好书推荐。一本好书犹如一位好友,将朋友介绍给大家,也是一种快乐。每周一次的校级“好书推荐”活动在班级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由各班依次推荐本班公认的一本好书。学校借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开辟专门的栏目,介绍推荐书籍。期末,全校投票评选出本学期最受欢迎的五本书。

(3)征文办报。学有所得,不亦乐乎?学校定期开展读书征文、出版《诗意语文报》。对征文的要求比较宽泛,可诗可文,可洋洋洒洒,可短小隽永,甚至可以是一句肺腑之言。如此,“写”就不会成为“读”的包袱,保证学生读写过程中的愉快心境,杜绝了假话、空话、套话的产生。

(4)课本剧表演。课本剧表演学生喜闻乐见,学生从课外书籍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写剧本,组织剧团,自导自演,将平面的文字转化成立体的场景,在此过程中享受再创造的乐趣。

4.考级实现“越读越爱”

(1)设立考级七色卡。课外阅读考级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共七级,以阶梯状分层次地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量与质的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达到了某一等级,即可申请参加考级,取得相应的等级就能获得相应颜色的考级证书,不同颜色的考级证书表示学生不同的阅读量。阅读考级的每一级都明确阅读量和摘记、笔记的要求。

(2)出台考级推荐书目。考级推荐书目中分为考试书目与必读书目,每一级都列出相应的书目,考虑到学生个体的阅读兴趣,在确保阅读量的前提下,学生可以从学校设立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120本”中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与必读书目中所列的书加以对换阅读。

(3)制定考级内容与形式。课外阅读考级的形式以书面答题为主,试题范围为推荐书目中所列出的书籍,主要的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对所列的书籍进行过阅读,检测学生的阅读量是否达标。课外阅读考级除了对学生的阅读量进行检测外,还对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出了要求。从考级的第五级起增加了对学生阅读速度的检测。检测方式是向学生展示一段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然后出示一些判断题,检测学生单位时间内获取信息的效度。

(4)坚持考级评价多样性。课外阅读考级评价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情况与期末的考试情况有机结合,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成绩。学校推出了《学生课外阅读手册》,手册上印有学校课外阅读考级的相关要求,学生人手一册,人人明确要求。手册上还印有文摘卡、阅读心得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都可从中得以反映。学生完成文摘卡、阅读心得卡的数量和质量可折算成附加分记入考级的成绩。同时,学生在参加校内外各种读书征文活动中所获得的荣誉也可相应地折算成附加分记入考级成绩。这样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平时认真、扎实地进行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实践证明,“悦读”性课外阅读指导体系让孩子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家庭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阅读”变成了“悦读”,实现了“越读越爱读”!

参考文献:

[1]蔡 仪.文学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