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骨质疏松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范文

骨质疏松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骨质疏松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骨质疏松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第1篇:骨质疏松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范文

【摘要】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骨钙素、尿吡啶酚水平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1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随机分为中西药组、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组,每组40例。均经6个月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骨密度、骨钙素、尿吡啶酚值、症状改善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中西药组、中药组治疗后骨密度、骨钙素显著增加(P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骨钙素;尿吡啶酚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OP)发病率明显上升,被称为无声的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POP列为四大老年病之一。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 对改善绝经期妇女更年期症状、防治骨质疏松、降低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确切的疗效,但是长期使用增加了子宫内膜癌及乳腺癌的风险[1,2]。本文旨在通过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前后骨密度、骨钙素、尿吡啶酚值的变化情况,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治疗POP中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6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等分为4组,即中西药组、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组,每组40例。4组年龄及绝经时间见表1,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参照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1999年制定的《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3],以BMD低于峰值密度M-1~2SD(均值减去1~2个标准)为骨量减少;低于M-2SD为骨质疏松。表1 各组可比性比较

1.2 病例选择

1.2.1 纳入标准

(1)年龄≥45岁,绝经6个月以上的妇女。(2)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查,股骨上端骨密度与20~30岁的女性相比减少≥25%。(3)临床主要症状为自发性腰背痛和(或)负重性疼痛,次要症状为形寒肢冷或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耳鸣、纳呆、腹胀、大便干或溏泄、小便频数、夜尿多、舌淡红、苔白、尺脉弱等[4,5]。

1.2.2 排除标准

(1)不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2)代谢性骨病。慢性肝、肾疾病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干扰骨代谢的疾病。(3)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如患严重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性疾病;肝、肾功能明显异常;曾摘除过卵巢;类风湿关节炎;骨肿瘤或Paget’s病。(4) 半年内曾使用过雌激素、钙剂、二膦酸盐、维生素D等抗骨质疏松药物或其他影响骨代谢药物者,服用过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调节剂等影响细胞因子产生的药物。患有其他低骨量代谢性疾病及其他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5) 合并子宫乳腺疾病者[6]。

1.3 治疗方法

中西药组每次口服实骨饮(主要成分:熟地黄10g,狗脊5g,羊藿10g,补骨脂5g,牡蛎10g,山药10g等[7],采用韩国产自动煎药机制成200ml的软包装)每次200ml,每日2次;钙尔奇D600片(江苏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片600mg)每次1片,每日2次。中药组口服实骨饮,每次200ml,每日2次。西药组口服钙尔奇D600片,每次1片,每日2次,疗程均为6个月。空白组6个月内未服用任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1.4 疗效观察

1.4.1 骨密度检测

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查测量治疗前后股骨上端同一部位骨密度。

1.4.2 血清骨钙素

用RIA法测定。

1.4.3 尿吡啶酚

用ELISA法测定。

1.4.4 主要症状改善情况

根据主症腰腿疼痛程度进行症状评分。重度:疼痛严重、持续痛,影响日常生活、工作,为3分;中度:疼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为2分;轻度:疼痛较轻,偶尔发作,为1分;无疼痛,为0分。治疗前后下降2分为显效(显著改善),下降1分为有效(轻度改善),下降0分为无效(无改善),评分上升为恶化。

1.5 统计学处理

测量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比较用χ2检验。

转贴于

2 结果

见表2。与空白组比较,中西药组、中药组治疗后骨密度、骨钙素显著增加(P

3 讨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P)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其发病机制为绝经后雌激素分泌不足,破骨细胞过于活跃,骨转换增加,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影响骨胶原的成熟以及骨矿化,尿钙排泄增多,肠钙吸收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在临床上表现为腰背痛和病理性骨折,绝经后妇女中发生率高达60%以上。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病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积极有效的治疗对于提高老年妇女的生命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针对POP的主要治疗方式,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双膦酸盐都是目前常用的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对于绝经后妇女予以补充雌、孕激素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药物,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但激素的使用有刺激子宫内膜及乳腺的危险,且可能出现血管收缩症状(潮热、盗汗等)及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危险。临床上应用雌激素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方面效果显著,但目前常用的天然雌激素或半合成雌激素的衍生物均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宜长时间应用。因此,能够长期应用、副作用小、疗效较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成为探讨的热点。

中医认为,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根本原因。实骨饮由熟地黄、狗脊、羊藿、补骨脂、牡蛎、山药等中药组成,既可补肾阴,养精血,温肾阳,强筋骨,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促进骨形成;又能健脾以补后天,使肠钙吸收增加,尿钙排泄减少,防治骨质疏松。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其相对于西医治疗方法有显著优点:(1)既可以抑制骨吸收,又能促进骨生成的双向整体调节作用;(2)避免激素替代疗法可能导致乳腺癌、宫颈癌等副作用。作用机制:中药对骨质疏松症的调节作用是多方面的,大体归纳起来有:(1)直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2)类激素样作用;(3)升高体内激素水平;(4)抑制破骨细胞生成;(5)加强肾羟化酶系统,使1-25-(OH)2D3的合成增加,促进肠黏膜对钙、磷离子的吸收;(6)调节体内环境微量元素的平衡,使骨结构力学特征得以加强[7]。

本文也证明了中药在POP治疗中的作用,中药科学地配伍能提高疗效,利于长期服用。钙尔奇D600片主要含碳酸钙、维生素D,帮助身体对钙的吸收,有益于降低缺钙症状的发生。中药与西药钙剂合用,能弥补中药补钙的不足并提高钙的利用率。当然,中药与西药钙剂合用也存在需要长期服药及止痛效果不理想等不足,如与降钙素等新一代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西药配合,疗效可能会更好。本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能增加骨密度,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改善临床症状,可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中西药组疗效显著优于中药组,临床可考虑中药及西药配合服用,以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Nanda K,Bastian L,Schulz K,et al. Hormone replacementtherapy and the risk of death from breast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Am J Obstet Gynecol, 2002,186(2):325.

2 David FA. The effect of the duration of progestin use on the occur-rence of endometrial cancer in postmenopausal women.Menopause,2001,8(4):245.

3 刘忠厚,杨定桌,朱汉民,等.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9,5(1):1-3.

4 伍凤莉,吴宜勇,史红岩.利塞膦酸钠防治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对照试验.中国新药杂志, 2006,15(8):17.

5 马文松,刘磊,朱小弟,等.骨质疏松血清IL-6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4):326.

第2篇:骨质疏松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老年;中西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6(b)-0130-02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十分普遍的一类并发症,可使得患者骨组织显微结构发生改变,全身骨量减少,增加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等[1]。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与骨萎症、骨痹[2]等症状较为相似,容易造成腰膝酸软、疼痛、不能久坐等情况,使得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十分重要,该次研究旨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意见,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病例资料

择取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50例设置为该次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后疾病均获得明确诊断,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年龄区间为60~75岁之间;排除标准:年龄范围在60~75岁之外,排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长期给予对骨代谢有影响的药物的患者、合并心衰、中风、肾衰、肝功能异常、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妊娠期女性、具有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倾向或者消化道活动性溃疡患者等。按照抛硬币的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均占据25例。常规组:男女患者分别占据14例,11例,年龄区间为62~74岁,中位数年龄为68.7岁;患病时间为3.2~22.1年,中位数病程为15.6年;实验组:男女患者分别占据15例,10例,年龄区间为61~75岁,中位数年龄为69.3岁;患病时间为3.5~21.8年,中位数病程为14.9年。分析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病例资料后显示无明显差异,P值大于0.05,说明两组患者可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疾病治疗方法

常规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方案。每次给予1片达美康进行临床治疗,每片药物剂量为30 mg,1次/d,6个月/疗程,并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其中达美康的生产单位与国药准字分别为施维雅制药有限公司与H20044694。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其中西医治疗方案与常规组相同,中医治疗方案:选用益生健骨汤进行治疗,选用药物方剂包括黄芪10 g,丹参10 g,桑寄生20 g,补骨脂20 g,杜仲20 g,羊藿20 g,并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加减治疗。对于痰湿困脾型患者,即饮食不振、肢体沉重、脘腹胀满、舌淡、苔厚腻、大便溏泄等症状的患者可加用适量的苍术、陈皮、白术、厚朴等;对于脾虚致瘀型患者,即伴有纳呆腹胀、肢体倦怠、苔白、舌质紫暗、脉细弱等症状的患者可加用适量的白术、川芎、桃仁、赤芍、苍术等方剂;对于虚兼瘀型患者,即失眠健忘、腰膝酸痛、眩晕耳鸣、舌见瘀点或者瘀斑、脉沉细无力的患者可加用适量的生熟地、丹参、锁阳、葛根等方剂。将所需方剂加水煎服至250 mL左右即可服用,2次/d,2次共1剂,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治疗6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项,其中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显效表示血糖指标水平均恢复至正常状态,明显改善了腰背痛、局部疼痛、形寒肢冷等症状;有效表示上述指标与症状有所改善;无效表示病情无改善甚至加剧。骨痛程度:给予VAS评分法[3]对两组患者的骨痛程度进行判定,评分范围在0-10分之间,分数越高表示疼痛感越显著,其中7-10分表示疼痛感剧烈且难以忍受;4-6分表示疼痛感较为显著但是可以忍受;1-3分表示疼痛感轻微;0分表示无痛感。

1.4 统计方法

将该次研究涉及的相关数据均纳入SPSS 21.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临床治疗效果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检验比较,骨痛评分与骨痛缓解时间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比较,当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小于0.05进行表示。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0%与72.0%,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骨痛程度评分

术前两组患者的骨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的骨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

3 讨论

2.3 骨痛缓解时间

实验组患者的骨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血糖水平升高,且该类疾病在我国常年居高不下,糖尿病可并发多种血管疾病,同时还会损害患者的骨骼系统,临床研究显示[4],2/3的糖尿病患者中均伴有BMD下降情况。发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包括骨吸收增加、高血糖改变胶原物理特性、抑制成骨细胞表型表达等,且活性氧代谢情况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联系十分紧密,若出现大量的活性氧物质将使得线粒体功能遭受损害,导致氧化应激反应等。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与骨萎症、骨痹等症状较为相似,其发病机制包括肾虚、肾精渐亏、气血不足、肾气虚弱等,容易造成腰膝酸软、疼痛、不能久坐等情况,使得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因此,对该类疾病加强临床治疗十分必要。中医师认为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需采取补肾疗法进行治疗。该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其中中医所选方剂为益生健骨汤,选用方剂包括黄芪、丹参、桑寄生、补骨脂、杜仲、羊藿等药物。其中羊藿与补骨脂可起到温补肾阳、筋骨强的治疗效果;丹参可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的临床疗效;黄芪可起到补益气血的临床疗效,杜仲、桑寄生可起到益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除湿的临床疗效,多种药物调和使用可起到滋补肝肾、除湿止痛等治疗效果,并有效促进钙吸收,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改善临床症状,缓解腰背痛、局部疼痛等效果[5]。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对实验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后,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

[参考文献]

[1] 徐隽斐,陆灏.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2,18(4):249-252.

[2] 赵晓玲,牟英,单鸣,等.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中西医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4):297-298.

[3] 缪冬梅.老年骨质疏松症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1):365-366.

[4] 刘敬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5):378-379.

第3篇:骨质疏松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治疗;补肾祛瘀;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 R6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b)-112-02

现代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及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矿成分和骨基质比例减少,导致骨强度降低易引起骨折的全身代谢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日趋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005~2007年,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取得较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6例,男30例,女56例,年龄最小56岁,最大88岁,平均71岁。患者均有腰背、四肢疼痛或全身骨疼痛、下肢乏力等症状。影像学检查见骨质疏松,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以脊柱、下肢较明显,椎体出现楔形变等。骨密度分级:轻度16例,中度40例,重度30例。病例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

1.2.1中药内服以补肾填精配合活血去瘀通络为基础,药用鹿角,羊藿,当归,鸡血藤,补骨脂,杜仲,山萸肉,狗脊,熟地,寄生,菟丝子,川断,川芎,红花,泽泻 。临床根据四诊辨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30 d为1个疗程。

1.2.2口服补钙剂及维生素D钙是骨骼中的重要矿物质,是骨生长的先决条件。日常膳食中钙的摄入量不足者,应给予钙剂药物补充,通常每日钙量应在1 g左右(雌激素治疗者,剂量可适当降低),老年人合成维生素D的功能比年轻人弱,需同时给予小剂量的维生素D。常用钙剂口服的有碳酸钙、枸橼酸钙、乳酸钙、葡萄酸钙以及活性钙等,制剂品种、规格很多,多数属于非处方药,应用历史悠久,是目前预防骨质疏松的最常用药物。由于其含钙量各有千秋,服用时应加以折算,为保证疗效,应保证老年人每日钙的摄入量有1 g(高血压患者的钙补充剂应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进行),钙剂通常选用钙尔奇D、乐力钙片等。

1.2.3肌注骨肽注射液产地:黑龙江江世药业,每次2 ml,每日1次,30 d为1个疗程。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显效:腰背四肢疼痛症状消失,骨密度检查显示骨密度增加;有效:腰背四肢疼痛症状明显缓解,骨密度无增加;无效:和治疗前比较无改善。

2.2 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86例,治疗时间最长7个月,最短2个月。于治疗3个月后评定:显效63例,占73.25%;有效16例,占18.60%;无效7例,占8.13%;总有效率91.86%。

3 讨论

骨质疏松一般分为原性骨质疏松与继发性骨质疏松。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多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对于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多采用补钙,补维生素D及雌激素代替疗法。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骨质疏松属“骨痿”范畴,中医理论认为“骨痿”为本虚标实之证,肾虚是本,瘀血阻络是标。故治疗上标本兼治,以补肾填精、活血通络为原则。

中医认为“肾主骨”,对于骨质疏松多从肾虚角度入手,补肾壮骨、益精填髓兼以活血化瘀、益气养血,并根据脾虚及肝郁等临床症状进行辨证分型论治。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肾虚者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减退,性激素水平下降,进而引起骨功能下降,使单位体积内骨含量减少,发生骨质疏松[2]。应用补肾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特别是绝经后骨质疏松已得到普遍的公认和肯定[3]。本组患者大量运用补肾中药,经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证明,上述大多数药物对免疫机能有很好的调节提高作用。在植物药中羊藿等滋养肾虚药物,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防治中疗效已得到肯定,在动物实验研究中也证实,羊藿等对破骨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同时又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使钙化骨形成增加。羊藿、熟地黄归肝肾二经,补肾壮阳,益血填精。菟丝子具有明显的促性腺机能作用,骨碎补亦具有促进骨对钙的吸收、骨质的形成作用[4]。现代医学证实,钙调节失衡与骨质疏松和血瘀息息相关[5]。血瘀造成血液中的钙及营养物质不能正常地通过哈弗系统进入骨骼,导致骨骼失养,破骨细胞更加活跃,加重已形成的骨质疏松。传统医学认为,气血对骨骼的滋养是骨骼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的关键,而一旦瘀血阻滞脉络不通,骨失滋养,不通则痛,必发“骨痿”,故治疗中补肾不忘去瘀,补泻兼施,标本兼治,扶正祛邪。

骨质疏松不是缺钙,是代谢性骨病,不能单纯补钙,本组患者治疗中肌注骨肽注射液,骨肽是有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形成,以及调节钙磷代谢,增加骨钙沉积,防治骨质失疏松的作用。根据临床运用,对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由于对骨质疏松产生的原因尚不清楚,理想的药物仍未出现,目前研究药物中,多数是抑制骨的吸收,而对骨质形成作用差,因此,对骨质疏松在预防和稳定上比恢复骨质量方面的作用要大,单一药物无法取得理想疗效。临床证明针对骨质疏松症进行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可显著减少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其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6-360.

[2]村上元孝,龟山正邦著,邹元植泽.老年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11.

[3]许建安,杨挺,邸振福.壮骨益髓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00,12(5):17-18.

[4]邵敏,刘庆恩,庄洪,等.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大鼠性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5,5(4):23.

第4篇:骨质疏松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医疗法;益肾活血汤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显片结构破坏为特征, 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代谢骨骼疾病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 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威胁着越来越多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10年5月—2013年09月观察治疗65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年龄40~75岁;病程1个月~21年不等,均摄X线片确诊,选用益肾活血汤加味辨证论治,取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40~75岁,病程1个月~21年不等。

1.2 入选标准 参照WHO骨质疏松症标准(外院骨密度检查结果)及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制定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凡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列为治疗观察对象。

1.3 临床表现 腰背疼痛,腰膝酸软,四肢关节疼痛、麻木、酸软无力、活动受限,肌肉酸痛及周身骨痛,脊柱生理曲度发生改变或关节变形。X线摄片表现为:骨骼密度减低,骨质透亮度增加,骨皮质变薄呈线样变或葱皮样改变,髓腔增大,骨小梁变细、稀少或消失。

1.4 治疗方法 以益肾活血汤为基础方:熟地黄、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沙苑子、续断、骨碎补、丹参、牛膝、当归、红花、益母草、党参、黄芪、淮山药、茯苓。颈肩臂痛为主者加葛根、桑枝;胸背痛者加桔梗;腰背痛者加狗脊、杜仲;腰腿痛者加独活、牛膝加量|。每天1剂水煎服,复查,1周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之后隔1~2天服1 剂,坚持3~6个月,以巩固疗效。3个月后复查X线片。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关节活动自如,恢复日常生活,骨质疏松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活动剧烈时病变部位仍感不适,骨质疏松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所选病例完成疗程后,按前述标准判断疗效,65例中,痊愈41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2%,平均2个疗程。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全部病例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单位体积的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与载荷功能异常,继而引起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慢性、系统性骨骼疾病。

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措施主要有钙制剂、雌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及二磷酸盐等,虽然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由于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及费用的关系不易为每个患者所接受。笔者选用益肾活血汤加味辨证论治,取得满意疗效。本方是根据补肾、健脾、活血养血止痛的原则选药组方。

中医学没有“骨质疏松症”这个病名, 骨质疏松症归属于“骨痿”、“骨枯”、“骨痹”的范畴。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根本原因是肾精亏虚。肾为先天之本,主骨、藏精、生髓,髓藏于骨而养骨。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骨髓的滋养而坚固有力。肾气不足,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而出现骨质疏松,骨骼则脆弱无力。肾精的盛衰与骨的代谢有密切关系,肾虚是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因素。临床研究发现,通过中医的方法补肾不但可以稳定和提高人体内的性激素水平,还能增强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的形成,因此骨质疏松者须补肾。方中熟地黄、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沙苑子、续断、骨碎补、淮山药补肾填精。

脾失健运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病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脾虚则运化失司会影响胃肠对钙、磷、微量元素、氨基酸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肝为血海,主筋脉,肝血足而筋脉始柔。方中党参、黄芪、茯苓、淮山药健脾益胃、养血和血。

气滞血瘀则是骨质疏松症的促发因素,血瘀痹阻脉络,气血津液不能濡养筋骨,筋骨失于濡养便易疏松脆弱。活血化瘀中药不仅可以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 间接治疗骨质疏松症, 丹参、牛膝、当归、红花、益母草等都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 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及其受体表达来治疗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慢性顽固性老年性疾病,治疗服药要做到持之以恒。该病起病、发展都是个缓慢的过程,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因疼痛而就诊,经摄片等而确诊,因此运用益肾活血方,可加用蜈蚣、全蝎等味辛走窜,通络止痛力猛性雄的虫类药加强止痛,缓解症状,取得患者信任,配合长期坚持用药治疗,是达到疗效的关键。

通过益肾活血汤诸药配伍,组成补肾、健脾、活血养血止痛之方剂,以奏治疗骨质疏松之效,取得满意疗效。因此,认为是益肾活血汤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个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方剂,也突显了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刘忠厚.骨质疏松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169-170.

[2] 李跃华,董元龙.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与肾虚证型关系的调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6:366.

第5篇:骨质疏松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R5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3-0028-0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自2010年1月~2010年10月本科共观察了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住院患者20例,其中男4例,女16例;年龄65~84岁,平均年龄74岁。

1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主症:周身骨痛,腰背酸软疼痛,常易抽筋,下肢萎软,不能持重,多汗。次症:乏力,畏寒肢冷,头晕眼花,食少纳呆,肌肤甲错,舌淡暗或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沉细无力。辨证分型:肝肾不足型,脾肾两虚型,脾肾两虚兼血瘀型。

13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2006年制订的《骨质疏松及骨矿盐疾病诊疗指南(讨论稿)——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2治疗方法

21辨证论治

211肝肾不足型主症:周身骨痛,腰背酸软疼痛,直立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或日轻夜重,常易抽筋,畏寒喜暖,下肢萎软,不能持重,多汗。次症:腰膝酸软,头晕眼花,或视物昏花,发脱齿摇,耳聋耳鸣,小便清长或夜尿频,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法:滋补肝肾,壮骨生髓。方药:劲骨坚1号(偏阴虚者:骨碎补、生地黄、龟板、山萸肉等);阳和方(偏阳虚者:熟地、补骨脂、炮姜炭、肉桂等)。加减:便秘者加决明子、芦荟;腹胀者加厚朴;失眠者加炒枣仁。

212脾肾两虚型主症:周身骨痛,腰背酸软疼痛,常易抽筋,下肢萎软,乏力,不能持重,多汗。次症:肌肉枯萎瘦削,渐致缓纵不收,神疲倦怠,食少纳呆,食后腹胀,便溏,或久泄不止,或排便无力,面色白,心悸失眠、畏寒肢冷,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淡,脉细弱无力。治法:补肾健脾,壮骨生髓。方药:玉屏补肾汤(防风、黄芪、羊藿、补骨脂、肉苁蓉等)。加减:阳虚怕冷者加细辛;骨痛重者加制川草乌;自汗盗汗者加煅龙骨、牡蛎。

213脾肾两虚兼血瘀型主症:周身骨痛严重,腰背酸软疼痛明显,疼痛部位固定,直立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疼痛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易骨折,身长缩短,易抽筋,下肢萎软,不能持重,多汗。次症:肌肉枯萎瘦削,行走困难,甚则卧床,神疲倦怠,乏力,食少纳呆,便溏,或久泄不止,或腹胀便秘,面色白,畏寒肢冷,肢体麻木,肌肤甲错,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沉细无力。治法:补肾壮骨,健脾活血。方药:骨疏汤(熟地、杜仲、骨碎补、羌活等)。加减:口干口渴加石斛、花粉;腹胀者加厚朴;便秘者加芦荟;失眠者加炒枣仁。疗程:3个月为1疗程,共服药观察1个疗程。

22观察指标(l)中医临床证候:周身骨痛,腰背酸痛,下肢痿软,腿抽筋,畏寒肢冷,多汗。(2)骨密度指标。(3)骨代谢指标:雌二醇。

2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骨质疏松症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92年第一届国际骨代谢学术会议资料《骨质疏松》制定。(1)疼痛的评定:显效:腰脊酸疼等症状基本消失,疼痛症状积分下降≥2/3;有效:腰脊酸疼等症状明显好转,疼痛症状积分下降≥2/3;无效:腰脊酸疼等症状无好转,疼痛症状积分下降≤1/3。(2)证候疗效标准:按评分法(尼莫地平法)即;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减分率≥9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减分率≥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减分率≥30%,

32治疗结果

321疼痛的疗效治疗后,显效1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

32中医证候疗效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

33骨密度变化见表1。

4讨论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松质骨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病。骨痛及腰背痛、驼背、易发骨折为其3大主症。其在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中发病率很高。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后骨折已严重威胁我国老年人健康。传统医学治疗该病有较大的潜力。

老年骨质疏松症相当于中医“老年骨痿” 范畴,也叫骨枯、骨痹、骨缩病,是由于肾气亏虚,肾精虚少,肝精血不足,脾失健运,骨髓失养,骨枯髓减,气血不畅,血脉瘀阻,痹阻不通所致。该研究将老年骨痿分3型:肝肾不足型、脾肾两虚型、脾肾两虚兼血瘀型。在本研究中,20例患者肝肾不足型11例,脾肾两虚兼血瘀型6例,脾肾两虚型3例。不论何种分型均有“肾虚”病机贯穿其中。根据中医理论“肾主骨”,结合国内文献报道和本研究结果,认为肾虚是发生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因,肝、脾的亏虚多伴随肾虚[1]。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虚证的发生率逐渐升高,人体骨骼中骨矿含量却逐渐减少,肾的盛衰和骨矿含量密切相关[2]。饮食五味也影响骨的生长,同时与脾胃功能关系密切。健脾养胃中药可促进小肠对维生素D的吸收,促进1,25(OH)2D3的生成,提高肠道Ca2+吸收,防止钙的大量丢失,可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3~5]。骨质疏松的发生与肝有密切的关系,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筋病常涉及骨。肝肾两虚,则筋骨失养,骨脆弱不健,肝肾两虚往往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1]。

“老年骨痿(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方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老年病重点专科的研究课题,本院参与该课题的研究。中医药治疗老年骨痿有很好疗效,其特点是辨证论治、整体调节,体现中医的整体观念,其达到的效果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源化的,通过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作用,既可以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增加骨胶原和韧性。能明显改善骨痛,腰背酸痛,下肢痿弱,乏力,腿抽筋,畏寒肢冷,多汗等临床证候,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未发现中药辨证治疗能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雌激素水平,可能与样本量小等因素有关。

参考文献:

[1]葛继荣,陈 可,王和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15(1):9~11

[2]赵玉堂,刘凯军,李金花,等骨矿含量与肾虚、肾主骨关系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6,2(3):19

[3]蒋位庄,王和鸣中医骨病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5~258

[4]许书亮,张永保骨质疏松的辨证分型与治疗[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5,3(4):30~32

第6篇:骨质疏松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社区;居民;骨折;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 R580;R6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3-0007-03

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据统计,全球骨质疏松的患者大约有2亿。研究显示,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中,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会出现骨质疏松。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随着时间推移,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骨质疏松可导致疼痛、骨折、骨骼变形等,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2]。本研究调查分析社区居民对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的认知程度,为预防老年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2年7~12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多个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 000份,回收917份,回收率91.7%。其中有效问卷833份,有效率为90.51%。所选择的调查对象为社区居民、年龄超过18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能够顺利完成调查,无认知障碍等。

1.2 调查方法

采用骨质疏松知识评价问卷[3]进行调查。第一部分为指导语以及卷首语,第二部分为主要调查对象的一般社会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第三部分是主体部分,有7个判断题和21个选择题。选择题有4个选项,所有题型均有“不知道”选项,正确选项得1分,错选、漏选、选“不知道”为0分。最高分28分。

1.3 质量控制

所有调查人员经过统一培训。调查时由居委会人员陪同上门拜访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并定期收回调查问卷。无效问卷标准:问题应答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见表1。

2.2 骨质疏松知识得分情况

社区居民对骨质疏松及骨折认知的相关知识得分情况中,预防跌倒的答对率最高,其次为骨骼与运动和日常饮食,对诊断和治疗知识的答对率最低。见表2和图1。

2.3 不同一般资料总分差异

女性、年龄小、文化程度较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总分、危险因素、诊断与治疗的得分较高。见表3和图2~5。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病变,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特点是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下降,而钙盐和基质呈正常比例[4]。骨质吸收增多是多数骨质疏松骨组织减少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骨骼疼痛、容易发生骨折。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有研究显示,女性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初潮年龄、首胎年龄、分娩次数、体重身高比、绝经时间、缺乏锻炼;男性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饮酒、吸烟、体重身高比、缺乏锻炼[5]。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较高,有研究显示,美国每年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高达150万次,其中椎体骨折最常见,其次为腕部骨折和髋部骨折,达30万次。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且增加了住院率、手术率,增加了护理、残疾等带来的高昂的医疗和护理费用,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6-8]。骨折导致长期疼痛、活动障碍、患者自理能力下降、生活质量下降。

骨质疏松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随着时间延长,钙不断流失,一般出现症状时,骨钙丢失常常已超过50%,治疗效果较差。骨质疏松的患者半数以上患有疼痛,其他常见症状有骨骼变形、骨折。脊椎、腕部、髋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部位。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多为压缩性、楔形骨折[9,10]。骨质疏松性骨折明显增加老年人的致残率及病死率[1,11,12]。有调查显示,骨质疏松性骨折后1年内31%的男性和17%的女性死亡。骨质疏松性骨折中最严重的是髋部骨折,多需要外科手术,术后25%~3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只有少数患者能够完全恢复到骨折前的功能水平。髋部骨折后1年内有20%的患者死亡,20%的患者再次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通过控制饮食、改变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合理体育锻炼等得到预防和改善[13,14]。本调查了解社区居民对骨质疏松以及骨折的认知程度,从而为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在本次调查中,社区居民对骨质疏松知识得分的总分较低,平均只有17.9分。在各项目中,预防跌倒的答对率最高,其次为骨骼与运动和日常饮食,说明社区居民对这几个方面的相关知识认知程度较好,诊断和治疗的答对率最低,说明人们对这方面的认知程度较低。考虑诊断和治疗属于专业方面的知识,普通人接触较少,在生活以及日常信息渠道得到的相关知识较少。而其他方面,在日常信息渠道上均能得到相关的知识,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保健也越来越重视,平时也会主动获取一些相关的知识。不同性别的调查对象在骨质疏松认知总分、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得分情况存在差异,女性得分显著高于男性。这可能是女性与男性相比,更关注健康以及保健知识有关。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在骨质疏松总分、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的得分方面存在差异。青年人在这三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老年人,而在诊断和治疗以及认知总分上得分高于中年人。一方面,青年人的学历普遍较高,平时获得知识的渠道也更多,而且学历高者其接受能力也较强,并且也更注意主动去获得一些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老年人本身记忆力以及认知能力也会有所下降,影响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同学历的被调查者在骨质疏松总体认知、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的得分差异显著。学历越高,则得分也越高。高学历的人学习能力以及遇到问题主动寻求答案的能力更强,并且接受能力较强,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也更多,因此就更容易获取相关的知识。研究生的得分没有显著高于本科的受访者,这可能是研究生学科专业强,对其他知识的关注度可能相对较低。不同职业的被调查者在骨质疏松认知总分、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的得分也存在差异。其中专业人员的得分最高,这是因为专业人员中包括医生职业,医生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自然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预防保健等了解程度高于其他职业。并且医生职业者普遍学历较高,多为本科或研究生。其他教师、公务员、学生均分也较高。一方面这类职业人群与社会的接触较多,在社会上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较多。另一方面,教师、公务员、学生也属于学历较高的人群,这也是其得分较高的一个原因。本研究中军人的得分较低,但在本次研究中军人的人数较少,需要增加例数才能确定其准确情况。工人、其他职业等学历偏低,这类人群学习的积极性也较低,因此其得分较低。

综上所述,社区居民对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的认知程度较低,其中对预防跌倒的认知较好,而对诊断和治疗方面知识的了解较差。女性、学历高、青年人在骨质疏松认知总分、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得分较高。

[参考文献]

[1] 孙强,梁庆晨.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J]. 医学综述,2013,19(5):895-897.

[2] 马芳远,高青房,朱秀华.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药物治疗新进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1):48-49.

[3] 宋佳明,程志安,郭新峰,等. 骨质疏松知识评价问卷的信度、效度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6(5):356-359.

[4] 冯乃清,路慎国. 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指导[J]. 中国伤残医学,2013,21(3):220-221.

[5] 张德宏,李晶.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及防治原则探析[J]. 西部中医药,2013,26(3):90-92.

[6] 陈晓依,刘峰,陈红方,等.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486-489.

[7] 徐文婧.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4(2):317-319.

[8] 吴丽华,叶学丽,田庆显. 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120-122.

[9] 王栋琪,汪兵,贺宝荣.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双侧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对比研究[J]. 脊柱外科杂志,2013,11(1):8-12.

[10] 刘伯昊,黎泽森,李美军,等.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5):357-358,361.

[11] 陈峰,白卫东,孙云伟,等. 广州市萝岗区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13-14.

[12] 王翔宇,郭亮兵.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2012,39(21):36-38.

[13] 吴敏,庄建华,王尧杰,等. 社区干预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的效果评价[J]. 浙江临床医学,2013,(3):394-395.

第7篇:骨质疏松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骨质疏松;葡糖糖酸钙;骨肽注射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58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73-01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量减少性疾病,该病主要有两种,一是原发性骨质疏松,二是继发性骨质疏松[1]。该病的主要特征为患者骨量低下、易发生骨折、骨微结构损坏、骨脆性增加[2]。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腰背疼痛、骨折、畸形现象。该病的诱发因素主要有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药物因素、营养因素、疾病因素等几种,通常是由于受到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我院为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对收治的96例患者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96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男58例,女38例,最小年龄56岁,最大年龄81岁,平均年龄67.8岁;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酸痛、腰背疼痛症状,且负重时症状加重;其中75例患者伴有驼背、身高缩短现象,41例患者伴有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症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方法患者伴有骨折现象,且部分患者伴有功能障碍、疼痛、肿痛现象。部分患者伴有股擦音、畸形现象,身高缩小,驼背或脊柱侧凸。将X线片检查,患者骨密度下降,骨髓腔增大、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薄。经骨密度检查,患者骨密度降低。

1.3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葡萄糖酸钙片治疗,每日三次,每次500mg。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骨肽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其滴注液应为250ml生理盐水加80mg骨肽注射液的混合液,每日一次,连续治疗30天。经X线检查治疗骨折发生情况,并经QDR-200型双能X线线吸收骨密度仪检查患者髋部骨和腰椎正位骨密度。

1.4疗效判定显效:患者骨密度变化率上升大于2.5%,且患者疼痛症状显著缓解,关节活动灵活;有效:骨密度变化率上升小于2.5%或无变化,患者疼痛症状有所减轻,关节可进行活动;无效:骨密度降低,患者疼痛症状未减轻,关节活动存在障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P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P

表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组别1例数1显效1有效1无效1总有效率观察组148121(43.8%)123(47.9%)14(8.3%)144(91.7%)对照组148115(31.3%)122(45.8%)111(22.9%)137(77.1%)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髋部骨密度及腰椎骨密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髋部骨密度及腰椎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骨折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骨量低下、易发生骨折、骨微结构损坏、骨脆性增加是该病的主要特征,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呼吸困难、骨折、胸闷气短、身高缩小、畸形、驼背等现象[3]。由于受到内分泌失调、药物、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往往会出现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失衡现象,使得成骨细胞作用小于破骨细胞,破骨细胞大量的吸收骨质,同时释放骨钙,造成骨密度降低,导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症状[4]。因此,临床上通常在对患者补充钙质的同时,对骨质吸收现象进行抑制。现阶段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骨吸收抑制剂,比如降钙索、双膦酸盐等,该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对患者的骨吸收现象进行抑制[5]。二是促骨形成剂,比如甲状旁腺激素、氟化物等,该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骨形[6]。三是改善骨质量的药物,比如维生素D活化剂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上逐渐开始应用骨肽注射液来治疗骨质疏松症,该药物不仅能有效的促进骨细胞分化,同时还能有效的对骨细胞吸收进行抑制。其主要是由氨基酸、多肽类骨代谢因子、无机盐、有机钙、微量元素、无机钙、磷等多种成分构成,且该药中还含有少量的甘露醇。其能有效的对节骨代谢进行调节,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从而达到促进新骨形成的目的,此外,该药还能对磷、钙代谢进行调节,增加沉积的骨钙含量,从而有效的对患者体内破骨作用增加现象进行改善,使骨代谢逐渐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在根源上改善患者骨质疏松症状。此外,现阶段临床上通常将骨密度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一项主要指标,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均未出现肾功能、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异常现象,因此,给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肽注射液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针对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症状的患者,可将100毫克骨肽注射液溶于生理盐水,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一日一次,连续治疗30天。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髋部骨密度及腰椎骨密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髋部骨密度及腰椎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1]孔祥波,节晓光,高杨,田林涛.复方骨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骨性关节炎等退行性病变和骨质疏松症疼痛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8(05):126-128.

[2]钱学渊.骨肽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4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1,8(10):132-134.

[3]康靖东,陈娟,徐伟军,光.鲑降钙素与注射用骨肽联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背痛的临床比较[J].颈腰痛杂志,2012,9(06):34-36.

[4]N.B.Melnikova;A.E.Bolshakova;M.V.Sidorova.et.Development of th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micephosphone containing dimephosphone and its study by modeling osteoporosis[J].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Journal,2012,Vol.46(No.8):498-503.

第8篇:骨质疏松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并骨质疏松症;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8(c)-0050-02

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原因为腰椎管、神经根管或者椎间孔狭窄将马尾神经挤压,而导致了许多的症状,如腰腿疼痛、严重的间歇性跛行,甚至导致患者丧失行动能力而卧床不起。治疗该疾病的重点在降低椎管的压力,缓解马尾神经的压迫,保持脊椎的稳定性,并且避免出现并发症。该疾病的发病人群一般年龄较大,许多患者本身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或者合并各种基础性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等,因此在治疗上存在许多实际的困难,其也是需要医疗人员研究的课题[1]。为探讨腰椎管狭窄并骨质疏松症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该院于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32例腰椎管狭窄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的手术治疗过程,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总结治疗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腰椎管狭窄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男21例,年林伟55~75岁,平均年龄为(61±2.4)岁;女11例,年龄为57~76岁,平均年龄为(62±1.8)岁。上述患者的病程为(3±12)年,平均病程为(3±1.2)年。在对病情进行诊断时,患者均进行了磁共振或者CT检查,拍摄到了其腰椎正侧位和双斜位的具体情况,患者的腰椎管狭窄的部位均超出2个。根据腰椎管狭窄原因的不同,上述32例患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先天性原因 由于先天性的生理缺陷,出现的先天性椎弓峡部不连接及滑脱、先天性脊柱裂的患者8例;②骨病或创伤原因 其他骨病或者创伤累及脊椎而引起的腰椎管狭窄的患者5例,如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骨炎湖综合其他创伤等;③退行性原因 由于关节突增生、肥大,并逐渐向椎管内部聚集,黄韧带肥厚,椎间盘退化、或相关机能退化、后纵韧带钙化、椎管后壁及侧壁的骨及周围的纤维组织出现增生而引起的腰椎管狭窄的患者19例,在总数中占有较大额比例。

上述患者的均存在情况较为恶劣的腰骶部酸困情况,无法长时间站立,或者在行走之后,病情更加严重,并表现出双腿酸胀、肿痛、麻木、感觉迟钝、发凉等症状,在卧床休息后症状及有所缓解,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则会出现双腿感觉功能退化、肌力逐渐弱化,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2]。

1.2 治疗方法

在进行手术之前,患者需要进行CT扫描或者其他影像学的检查,医生制定好合理的手术方案。手术时需要检查好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医疗耗材到位。对患者做好消毒工作后,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静脉复合麻醉。患者的胸、髂部需要使用软垫高度稍微抬起,并取俯卧位。在病变节段的中心位置为入路,行切口,将估摸剥离,并出棘突椎板、小关节突及横突根部,确认腰椎狭窄的具置。在情况较为严重、狭窄程度较深的一次,将黄韧带切除,并将椎板内增生的部位和已经出现内聚、增生、肥大的关节突一并清除。再对主板后壁以及侧壁中已经变厚的纤维组织、腰椎间盘突出和后纵韧带的骨化部位进行彻底清理,扩大根管,以降低压力。在椎板后方的正中部位需要使用专门的椎板咬合钳在追内进行潜行扩大操作,使马尾神经的压迫解除。再将切口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设置负压引流管。在缝合时,需要将腰背肌筋膜与棘上韧带进行缝合;将侧椎板与上下关节突软组织彻底剥离,在使用骨凿在其表面进行粗糙处理,并冲洗干净,再已经切除的同种侧椎板骨质足量的移植于该部位,将腰背筋膜与棘上韧带仔细缝合,避免移植的骨块位置移动,而积压到脊髓,最后对手术的外部切口进行常规缝合。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卧床静养,静养时间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而定,一般约为3个左右,经过CT扫描或者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植入的骨质已经与组织完全融合,才可以进行一般的日常活动[3]。

2 结果

32例患者的手术切口均1期愈合,恢复情况良好,没有切口感染的情况,植骨质移植后,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排斥反应,愈合时间为2个~4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3±0.5)个月。在经过手术治疗后,使脊椎的稳定性增强,消除了病因,32例患者中,腰部及下肢的疼痛、酸肿、麻木等症状完全消除的患者28例,症状明显改善的患者4例,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3 讨论

3.1 治疗的基本原则

患者在诊断后,确诊属于腰椎管狭窄并骨质疏松症时,需要进行CT扫描、磁共振或者X线等影像学检查,以确认椎管狭窄的情况,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在原则上,一般先实施保守治疗,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确认无效后可以转为手术治疗。常规的治疗方法较为丰富,如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椎间盘摘除、椎间隙及椎体周围植骨术,但是其缺陷在于手术操作较为复杂,患者适应性不佳,身体损伤大,且手术成本较高。也存在许多不适合手术的情况,如患者存在全身性的关节退变,则不适合进行创伤较大的手术[4]。

3.2 该组实验中手术方式的优点

该组实验中进行的手术具有以下优点:①适应广泛:该手术方适用该病情发展的各个阶段,对患者自身体质也没有特别的要求;②操作简单: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一侧,进行椎板切除,并对椎管进行潜行扩大,再切除已经骨化的椎间盘及后纵韧带等,有效降低椎管所受到的压,从而形成完善的神经通路[5];③对患者的身体损伤小:手术过程所需的时间及麻醉时间均较短,出血少,平均出血量约为300 mL,对患者的身体损伤也较小;④成本低:手术过程中不需要通过拍片进行定位,无固定,不仅降低手术伤口的感染率,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手术的成本。

[参考文献]

[1] 郭含军,郁有来,朱亚平,等.双侧腰椎板间环形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96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0):45.

[2] 叶斌,陈友燕,马辉,等.不同方法治疗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1):1096-1098.

[3] 尹书东.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53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72-73.

[4] 张庆林,冯彩燕,李江,等.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46-47.

第9篇:骨质疏松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鲑鱼降钙素;钙尔奇D;髋部骨折;骨密度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6(a)-0017-02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数量逐年上升,此类患者容易发生骨折,髋部骨折是常见部位。由于种种原因仍有一定数量的患者采取卧床、患肢牵引制动的方法保守治疗。而卧床后可导致骨质进一步流失,即废用性骨质疏松,加重原有病情,从而增加骨折的风险。本研究联合应用鲑鱼降钙素和钙尔奇D来治疗此类患者,发现腰椎骨密度降低不明显,取得了良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5月~2010年11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30例,其中,男6例,女24例;年龄61~75岁,平均69.7岁。包括股骨颈骨折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均为伤后1周内的新鲜骨折,且无神经、血管损伤症状。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受伤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以上患者均自愿要求采用卧床、患肢胫骨结节骨牵引的方法保守治疗。本资料经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行患肢胫骨结节骨牵引术,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0~1/7,定期复查髋部X线,调整牵引重量,针孔区无菌包扎,每日消毒处理。治疗组患者在就诊后4周起应用鲑鱼降钙素针剂(意大利利沙大药厂生产)50 U皮下注射1次/d,4周后改为2次/周,疗程共8周。同时应用钙尔奇D片(美国惠氏-百宫制药有限公司生产)600 mg 口服 1次/d,连用8周。对照组患者未接受上述治疗。另外嘱所有患者早期开始患肢肌肉等长收缩锻炼预防废用性肌肉萎缩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加强护理,注意皮肤情况,预防压疮形成。

1.3 骨密度测定

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应用美国NORLAND公司生产的X-36R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行腰2~4椎体骨密度(BMD)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折愈合情况

X线定期观察显示所有患者均处于愈合过程中,治疗12周后均达到骨性愈合,无骨折不愈合出现。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皮肤压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2.2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组15例患者中有4例于应用鲑鱼降钙素早期出现轻度发热,1周左右症状自然消失,均能坚持治疗。

2.3 骨密度情况

应用鲑鱼降钙素治疗后8周发现治疗组腰2~4椎体BMD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 > 0.05)。而对照组则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人口众多,同时也拥有大量的老年人口。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目前对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1-2]。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轻微外力即可造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部位是前臂、脊柱和髋部,临床上髋部骨折患者屡见不鲜,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人数逐年增加明显,且骨折后病死率为高达5%~20%[3]。髋部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对于老年患者目前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以减少卧床时间,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促使患者尽快恢复自理能力,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但是由于身体状况、本人意愿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仍有一部分患者采取长期卧床和患肢骨牵引、制动的方法保守治疗。老年人长期卧床并发症多,主要包括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和废用性骨质疏松等。

长期卧床后骨骼承受的重力和应力减少而抑制了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过程,导致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形成、骨吸收脱耦联,出现骨量的负平衡,即废用性骨质疏松。目前对于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具体病理机制仍不十分清楚,长期的卧床、制动和瘫痪等都是废用性骨质疏松常见原因,可使骨量减低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骨小梁变稀疏,骨强度下降,从而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4]。据研究卧床后3~10个月时废用性骨质疏松发病率可达42.9%~46.9%[5],骨量的进一步流失加重了原有的骨质疏松,增加了以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6],从而进入恶性循环,因此对于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防治需要临床医师予以重视。

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治疗药物有双磷酸盐类和降钙素以及各种钙剂,前二者常分别联合钙剂应用,双磷酸盐类临床上常用口服剂型,因其服用方法的特殊性,要求保持上身直立30 min以上,故不适合卧床患者,因此笔者选用了鲑鱼降钙素的针剂,联合应用钙剂。降钙素是调节钙代谢,抑制甲状旁腺素的激素之一,其能显著地降低骨质疏松症和其他一些骨病的骨钙丢失,适用于骨质疏松症,变形性骨病和痛性神经营养不良症等,其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同时刺激成骨细胞形成。鲑鱼降钙素对其受体结合部位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比合成的哺乳类(包括人)的降钙素作用持续的时间更长[7-8]。钙尔奇D同时含有碳酸钙和维生素D成分,是临床常用的钙剂之一,作为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治疗[9]。鲑鱼降钙素和钙剂联用是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方案。

本研究中,笔者发现对照组患者卧床12周后出现腰椎BMD减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即出现了腰椎废用性骨质疏松。而治疗组患者12周后的腰椎骨密度数值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变化。笔者分析,鲑鱼降钙素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刺激成骨细胞的生成作用而抑制了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发生,从而可以避免未来发生病理性骨折的风险。

综上所述,鲑鱼降钙素联合应用钙尔奇D可以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卧床后腰椎骨密度的丢失,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可为临床治疗此类患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WHO. Obesity,preventing and manging the global epidemic[R]. Report of who comsultation on obesity genera,1997.

[2] Poor G,Atkinson EJ,O Fallon WM,et al. Prediction of hip fracture in elderly men [J]. J Bone Miner Res,1995,10(12):1900-1907.

[3] Magit DP,Medvecky MJ,Baumgaertner MR. Intramedullary nailing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and subtrichanteric geriatric gractures. Techniques in orthopaedics [J]. Hip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2004,19(3):153-155.

[4] 孙客.废用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实验研究现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2):125-126.

[5] 孙海飚,刘强.废用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26(5):300-301.

[6] 刘礼金,许永武.骨密度测定对预测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价值的相关研究[J].江西医药,2008,43(3):248-250.

[7] 张捷,陈永茂,沈朝东.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32-34.

[8] 黄建新,杨升平,叶宇.鲑鱼降钙素喷鼻剂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