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货币政策调节的重点范文

货币政策调节的重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货币政策调节的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货币政策调节的重点

第1篇:货币政策调节的重点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也需要适应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从供给侧实现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

适时调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为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货币政策的目标会存在差别。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也随着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以及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并逐步完善。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对于货币政策框架做出规定,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并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了具体规定。我国2003年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保留了上述货币政策目标的相关规定。

在“十三五”及以后,由于我国经济潜在增速下行,高速经济增长不宜作为货币政策追求的主要目标,有必要按照“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将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速目标定位于中高速,同时增强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前物价波动加大以及外部经济环境更趋复杂的大环境下,货币政策需以防通缩为重点,协调汇率政策以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从经济增长的国际经验来看,就1960年以来的追赶经济体而言,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迈过了高收入经济门槛,完成了追赶任务。其中,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最具代表性。具体而言,这三个经济体的规模大致相当。从人口规模来看,中国台湾为2300万人、韩国5000万人,日本为1.3亿人。从人均GDP水平来看,2014年中国台湾人均GDP为2.26万美元,韩国和日本分别为2.79万和3.61万美元。并且这三个经济体均在战后实现经济起飞,在20世纪70―90年代实现了经济换挡。这三个经济体大约在人均GDP达1万美元左右时经济增速开始出现下降,由之前的8%以上降至5%~6%的增长区间;而当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时,经济增速降至3%~4%的增长区间(见图2至图4),逐渐与美国、欧洲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靠拢。

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为未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参考,在货币政策方面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下,未来我国潜在经济增速的下行首先意味着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目标要相应下调,货币政策不能再以高速经济增长为目标,需要适应中低速经济增长,同时增强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以及内外经济平衡等目标的权重,重视货币政策在维持宏观经济稳定以及保障民生等方面的作用。

建立完整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

供给侧的货币政策不仅需要明确货币政策目标,还需要建立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这包括建立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以及建立明确的货币政策规则。

(一)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方面,调降货币供应量增速目标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金融改革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资产日益多元化,也增大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运用的难度。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完成、金融市场日益完善、社会融资结构多元化的背景下,货币供应量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程度会有所减弱,建议将汇率、利率、国际收支状况以及资本市场变化等指标纳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范畴。

(二)在操作目标方面,逐步确立价格型操作目标

一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价格型操作目标,如货币市场利率;另一类是数量型操作目标,如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等。从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来看,一般多采用价格型操作目标,比如美联储选择联邦基金利率,欧洲央行选择主导再融资利率,英格兰银行选择14天期限的国债回购利率。

在西方国家货币政策转型的过程中,其对操作目标的确定几经反复,历经近三十年才最终走向成熟。以美国为例,其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经历了从联邦基金利率到货币供应量、再到贴现窗口、最终回到联邦基金利率的一个曲折过程。美联储确定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过程如此曲折,其背后的逻辑在于:战后的利率管制刺激了金融创新,使得利率管制趋于无效,货币政策不得不转向更为市场化的手段;另一方面,数量型的操作目标往往导致利率较大幅度波动,随着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会对其国内金融安全以及经济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在此情况下,联邦基金利率的价格调控最终成为美联储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途径(见表1)。

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兼顾了数量型和价格型指标,以数量型指标为主,价格型指标的调控作用不断增强。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已初步形成了以Shibor为代表的短期基准利率以及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曲线,为金融机构合理定价提供了参考,但我国的基准利率体系仍需完善。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可由价格型指标和数量型指标兼顾转为更多向价格型指标过渡。需要继续夯实Shibor的交易基础,推动国债一级、二级市场的发展,完善基准利率体系,实现通过调节基准利率来影响存贷款利率等其他利率,进而通过影响金融中介的信贷行为来间接调控宏观经济。

(三)形成完整的货币政策框架

从货币经济学角度来看,货币政策转型理论的主要内容都紧紧围绕着一个主题,即建立货币政策框架。货币政策框架不仅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还包括实现该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即货币政策运用的规则以及调控模式等。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欧美国家的货币政策已经形成比较明显的框架(见表2),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从之前追求增长、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多目标逐渐转向价格稳定的单一目标,即使对于仍追求多目标的美联储而言,稳定物价也是其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二是从货币政策内容和中介目标来看,20世纪80年代之后各国纷纷放弃货币数量的中介目标,转向对通货膨胀、货币信贷增速等更多宏观经济变量的监测;同时,欧美国家普遍使用短期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通过短期利率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围绕中央银行宣布的基准利率运行,从而影响长期利率、汇率以及货币信贷增速等中介指标,最终实现调控经济主体的生产支出活动;三是欧美国家的货币当局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货币政策沟通机制,以定期货币政策报告、公布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记录和投票情况,以及通过国会听证等途径就货币政策执行情况与公众进行充分的政策沟通(Bofinger, 2001;Bain and Howells, 2009)。

从货币政策转型结果来看,英国的货币政策经历了由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最终转型为通货膨胀目标制。虽然在某种意义上,通货膨胀目标制仍有相机抉择的成分,但其强调了货币政策的执行规则,并保证了货币政策执行机构的独立性。美联储虽然缺乏明确的货币政策框架,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参考了泰勒规则,在规则性和透明度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此外,欧美央行还定期公布货币政策报告以便及时同公众进行政策沟通,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对于货币政策执行结果的偏离也引入了问责机制。

货币政策框架是中央银行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其选择和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必须与实体经济的需求相适应,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当前阶段形成完善的货币政策框架的重点在于进一步确立货币政策规则。建议未来我国货币政策在实施中逐渐增强货币政策的规则性,同时继续增加与公众的政策沟通渠道,注重引导政策预期,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

完善货币政策工具

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来调节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从而实现信贷和货币规模的调控,是典型的需求侧调控政策。笔者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可以通过结构性改革优化的方式来更多地突出其供给侧职能。

(一)供给侧的货币政策需突出市场机制的作用

未来供给侧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需重点发挥利率的价格杠杆作用:一方面,通过影响资金使用成本来实现货币政策调控;另一方面,充分协调利率与汇率,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部均衡。

具体而言,利率调控手段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单一利率调控模式,通过改变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来影响利率,如美联储调控联邦基金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二是多利率调控模式,即通过多种利率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就后者而言,中央银行往往可通过调节利率的上下限就可以达到稳定市场利率的预期目标,而不需要再频繁地使用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市场流动性,这不仅简化了中央银行的利率操作过程,而且降低了操作成本。更重要的是,与单一调控模式相比,多利率调控模式无需依赖高度成熟的国债市场。

就各国货币政策工具而言,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窗口(或融资便利)和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但在政策实践中,各国央行所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往往各有侧重。比如美联储将公开市场操作作为其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并通过贴现窗口操作向各银行提供不同期限的流动性支持。欧洲央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经常性融资便利(standing facilities)实施货币政策,其中经常性融资便利主要用来调节同业市场的隔夜流动性。同时欧洲央行还以回购再融资方式实施公开市场操作,近年来以主导再融资操作(MRO)和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为主。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极少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见表3)。

(二)供给侧的货币政策需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以达到预调微调的效果

近年来,人民银行在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已进行了积极探索,货币政策工具越来越多,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货币政策对于市场流动性的预调微调以及短期利率引导的功能不断加强。

2013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同时创设常备借贷便利(SLF)对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从两者的执行情况来看,2013年以来,常备借贷便利在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作用不断提升,通过其实现的货币净投放规模一度超越同期公开市场业务实现的货币投放规模。在运行中,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其利率水平则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因此更有利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

建议未来可根据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创新出更多方便、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节流动性,更好地引导公众预期,实现预调微调的效果,进一步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第2篇:货币政策调节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协调 配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谓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这些政策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措施,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它们及各有千秋,又要紧密联系,但是必须把握和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依据现实情境协调一致的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现在通过两种重要渠道来调节货币,一是各类银行购买国债并通过财政开支向社会投放货币;二是银行贷款,这也是货币投放最主要的一条渠道。这里,财政增加向银行发放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增加货币投放;财政兑付向银行发放的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减少货币投放。也就是说,财政收支不仅也为社会货币的收付,体现为社会货币的再分配,而且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就是调整货币供应总量的重要渠道。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的重要表现。

一、政策协调配合因素

(一)国债

国债是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个基本结合点,不仅是财政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而且为货币政策的调节市场提供了操作对象。国债对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制约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1年期国债是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要工具,但是我国中短期国债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会影响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互相协调发挥作用,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二是国债市场由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和柜台市场三个部分组成,也就是说投资者不能跨市场交易,这些条件也限制了国债的流动性。三是按照金融市场收益与风险对等的原则,国债利率在市场利率体系中是最低的,由于我国的利率机制缺乏弹性,不利于反映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从而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二)财政投融资

财政投融资是指财政部门利用国家信用把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计划,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前提下,通过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来支持企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它是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另一个重要结合点,财政投融资具有调整和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有效增长,强化宏观调控能力的作用。但在目前,由于我国财政投融资与商业银行投融资二者没有明显的的范围,没有相关法律的约束,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了追逐市场份额,纷纷向竞争性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领域渗透。一方面扩大了政府投资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遏制了民间资本的投资;另一方面,使得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加大,影响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并且加大了地方政府融资风险。

(三)外汇储备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以惊人的速度不停增长。然而,这样做会带来很多问题。一方面,从目前来看,外汇占据的款项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这就造成我国资本市场资金流动性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被动收购外汇,迫使外汇储备增加的同时,人民币实际汇率与有效汇率的背离相驰程度越来越大,从而人民币面临短期升值和长期贬值的两难境地。

二、建议

由于以上几方面因素的共同制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大打折扣。所以应该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建议:

(1)加强国债管理,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在国债管理方面的配合。第一,使国债品种多元化,并且进一步扩大短期国债的发行规模。第二,应逐步取消限制商业银行购买国债的条令,允许商业银行大规模地直接进入国债市场,打破国债市场的分割局面,建立统一的国债市场。第三,要逐步调整国债的利率结构,改变长期以来的国债利率高、银行储蓄存款及其它金融产品利率低的状况,增强国债利率弹性,加快实现利率市场化。

(2)推进财政投融资体系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投融资框架体系。在财政投融资方面,应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来明确财政投资的原则、范围和领域。在科学的投融资体系内,财政投融资应加强公共福利的增长,不宜干扰和影响民间投资的选择和偏好,不宜进行风险性投资。为防范融资风险,还需要强化地方政府对投融资平台的管理,提高地方政府投融资效率。这些都是构建长期规划、统筹安排、规划有序和风险可控的投融资框架体系的内在要求。

(3)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增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保持顺差。但是这种格局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为了防范这一风险,把国际收支和内外部经济调整平衡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要打破这种格局,必须坚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外汇管理制度。尽管这种做法在短期内会使我国面临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从而导致大量外汇流入,但从长远看,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会增加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从更进一步的角度来讲,应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通过以上方式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以减轻外汇占款的压力,从而减轻相关的制约因素,使货币政策得以有效实施,更好的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

总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既有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二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5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郭庆旺.积极财政政策及其与货币政策配合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3篇:货币政策调节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国库资金;经济贸易;金融运行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税收及金融体制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国库的业务量也随之成倍增加。货币政策的制定必须研究国库资金收支活动及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国家信用的变化情况,国库部门只有建立起财、税、库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共同收集相关信息资料,才能确保财政预算收支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国库与财税部门相比,国库数据的最大特点就是时间最及时、金额最准确。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包括税收、预算计划、货币投放回笼、信贷规模、储蓄、国债发行、兑付等在内的统计信息资料库,才能真正为政府提供有价值、有分量的分析资料和政策性建议。

国库资金分析工作是指运用统计学原理对国库收支(包括税收、利润、事业收入、国债发行兑付及收入退库)等情况进行分析,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细致地进行国库资金分析既能弥补货币政策调控经济之不足,并配合货币政策的实施,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起促进作用,又能对地方政府的预算收支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国库资金还是构成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内在因素,其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提供了资金来源。近年来,财政、税收及金融体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担负经理国库的中央银行,是联结财政、税务及地方政府的桥梁和纽带,从客观上讲有必要研究国库资金收支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对经济生活发展变化、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及产生的效应,为政府正确的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资料,因此,对国库资金进行统计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国库资金分析是政府进行正确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一)由于国家金库处于特殊的地位,其统计分析工作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经济基础建设中,国库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每年都会在国家预算中安排一定规模的国库资金直接投资基本建设、基础产业以及重点行业,一般而言,财政部门侧重于对财政收支状况及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中央银行侧重于对金融运行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分析。具体说来,国库分析是央行对财政资金运行给社会经济带来影响的分析,如财政收支对当地货币投放、回笼量大小的影响、财政支拨与库存余额的关系、税收征收数与入库数的比较分析、财政收支与预算收支计划差额分析、国债发行对地方资金吸纳大小的影响分析等等。国库分析主体的特点使这一分析更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可参考性。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进行宏观经济决策时,比较注重统计分析的社会性、全面性、客观性和真实性,而国库收支分析正好能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国库资金从性质上讲不同于银行的信贷资金,应归属财政资金。但在目前的实际操作中,其资金的大量流动能够创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地方银行的短期信贷行为。

(二)国库收支分析不仅为分析宏观金融运行和制定货币政策服务,相当程度上促进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发展。国库资金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运用,为货币政策的执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政府债券及银行承兑票据等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操作的最主要的手段,而适度规模的国债是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基础性条件,是国库资金收支不足的平衡器。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理顺了中央银行与政府、财政、商业银行的关系,强化了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地位,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财政弥补赤字不再向中央银行透支。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吞吐有价证券,调节基础货币量,控制金融机构信用,影响货币供应和市场利率,达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公开市场业务对信用创造的影响因素也将成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协调配合的重要领域,对贯彻执行货币政策、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库资金的最大职能是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当宏观经济发展不协调、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不平衡时,国家可以直接利用国库资金进行调控。如要控制总需求,可通过提高税率,增加财政收入,压缩财政支出,特别是基本建设支出等措施;而要刺激需求,则可通过减税、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等手段较快实现调控的经济目标。可见,国库资金调控的特点是时间短、见效快。而货币政策调节则不同,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货币政策发挥效力,对最终目标产生影响,有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首先是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调节手段,调节存款准备金和对商业银行贷款数量,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行为。在控制总需求时,就调高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及再贴现比率,反之,则降低比率。在此之后,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行为做出反映,相应调整对企业和居民的贷款规模,并通过派生机能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企业和居民再对商业银行的行为做出反映,相应调整投资和消费支出,影响社会需求,从而达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调节效果相对滞后。

二、国库资金分析对地方政府的预算收支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国库分析内容的特殊性,成为政府发展经济深化改革的综合性较强的参考材料。国库分析不仅是为中央银行服务,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为各级政府经济部门服务。国库分析的特点决定了它是对有关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结合点的“边缘性”问题进行的分析和研究,以促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支持国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它起着其他分析工作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库分析更有利于为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深化改革方面提供服务。近几年来,各级国库在国库收支分析方面尽心尽职,基本上能及时反映当地国库收支状况,做到随时关注当地经济的发展,认真、细致地从财政收支、企业发展状况、外贸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银行储蓄、个人消费观念转变及央行货币政策、信贷、税收与企业情况全面地进行分析,为当地政府提供了较好的经济参考决策依据。因此国库收支分析为地方政府经济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统计、分析并预测国库资金流动趋势和国库资金存量,为政府债务政策提供参考。各级政府在确定债务政策时,需要研究、分析以往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资金流动规律,根据下一时期的政策方向,预测财政资金存量的变化趋势,将债务政策与国库资金状况联系起来,以减少债务成本,提高债务收入资金的效益和债务政策的灵活度。

(三)分析国债发行、兑付对地方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是地方政府应该认真考虑的事情。国债是中央财政筹集资金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对地方来说,却是当地民间资金的流失,各级政府部门应十分关注国债吸纳本地资金的大小。国债不同于税收之处在于国债是一种有偿性或辅的中央财政收入,但就其将地方资金转移到中央财政这一作用来说,国债和中央税收则无二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财政可以通过国债集中相当一部分资金,支持国家重点经济建设。除了国债导致地方资金的流失及中央财政收人和国债兑付资金对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之外,国债购买主体、国债发行总量、时机和期限都会对地方资金供给和需求以及中央国库收入、支出和资金存量产生较大影响。国债发行、兑付资金数量的大小,国债的流动性效应和利率效应会对地方经济发展和金融运行产生较大影响。

三、国库资金构成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内在因素,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提供了资金来源

(一)国库分析能为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深化财税改革提供服务。国库部门通过对国库支出的总量和构成的分析,反映财政政策执行的情况;通过对收入总量及构成的分析,反映财政政策的最终实施结果;通过对财政改革前与改革后的情况对比分析,反映财政改革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服务。

(二)国库资金来源于企业、个人,与微观经济紧密相联。资金在支出时,把资金直接投向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高科技产业等一些关系国计民生、国家长远发展的经济领域,通过减免农业税、直接发放补贴,积极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信贷资金贴息、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引导金融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扶优限劣,优化投入,积极支持有效益、有市场、有规模的企业,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中央银行国库资金的收支行为能为货币政策制定带来大量真实可信的数据、资料、信息,反馈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效果,传递微观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在货币政策实施时,国库资金为中央银行提供了资金来源,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使用,充当了货币供应量的调节器,直接或间接引导商业银行信贷投向及信贷规模,有力地支持了货币政策的实施,使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既便于宏观调控又服务于微观经济的发展。

总之,国库资金收支分析对地方政府经济决策、为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分析参考资料,具有其他经济分析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做好日常国库收支核算的同时,努力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国库资金收支分析,提高分析的信息含量,为地方政府经济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以赢得政府对国库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建立起财、税、库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共同收集相关信息资料,确保国库收支分析的完整,提高国库统计分析质量,充分发挥其各种效应,当好政府经济决策的参谋。

[参考文献]

[1]俞开海。当前国库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金融会计,2005,(1)。

[2]雷庭梅。国库会计在改革中不断前进。预算管理与会计,2005,(8)。

第4篇:货币政策调节的重点范文

货币政策“三角形”:货币政策模型的理想选择

货币政策的第一边是总量。纵观世界各国货币政策,基本都是“单边形”,即注重总量。总量当然是货币政策的

首选。制订货币政策,在总量上一般考虑四个要素:稳定币值、促进增长、充分就业、平衡收支。这四个要素相互关联、彼此互动。一般情况下,稳定币值是主要矛盾,其他要素左右、影响着主要矛盾;特殊情况下(如金融危机时期)其他要素也会上升为主要矛盾,甚至出现多重主要矛盾。这不但是货币政策的新课题,而且是哲学领域的新课题。但不管怎么讲,“总量”只是货币政策的一条“边”,尽管是最主要的一条边。

货币政策的第二条边应当是“结构”。解决“结构”问题,需要将货币政策目标通过信贷政策的形式使货币资金得到合理分布。信贷政策,就是信贷管理当局依据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及信贷资金运动规律的内在要求,所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的总和。信贷政策包括信贷政策依据、信贷政策目标和信贷政策工具三部分。产业政策是信贷政策的“目标依据”,货币政策是信贷政策的“数量依据”;“信贷政策目标”是,通过合理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改善信贷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我们国家在解决了“保八”问题之后,保什么“八”的问题势必更加突出。在总量和结构的关系上,总量合理,结构不一定合理;总量不合理,结构肯定不合理;结构不合理,总量也难以合理,即使暂时合理也不会持久稳定;只有在结构合理的基础上,总量才能真正合理。结构问题解决不好,还会反过来倒逼总量。“信贷政策工具”包括窗口指导、比例限制、贴息政策、再贷款政策、差别利率政策等,通过这些工具的传导,以期实现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不同金融机构的货币差别供给。

货币政策的第三条边是“质量”。重点是“五个防止”,即防止通胀、防止通缩、防止不良资产、防止股市非理性波动、防止商品市场非理性波动(当前主要是房市)。这里用“非理性”一词,因为市场不可能不波动。这“五个防止”在管理当局既各有侧重,又要协调联动。具体如何“防止”已经出台了很多措施,不在这里赘述,尚需不断完善,但最关键的是“协调联动”。

只有实行三角形的货币政策,才能保持货币政策的科学性、适用性、稳定性。人们需要认识到,在计划经济时期,经济结构相对简单,可以通过行政方式如会议、文件、指令性计划等解决结构问题。进入市场经济后特别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主体多元化,信息渠道复杂化,加上大量的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互联网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异常迅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实施强有力的信贷政策,通过系统性的政策和制度安排来解决结构问题,进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货币政策目标;同时,经济结构合理了,货币政策目标也就容易实现了。

经济模式“三角形”:中国经济模式的理想选择

这个“三角形”的第一个角是速度。我国应把8%~9%作为经济增长的中长期目标。从历史经验看,我国经济增长既不能太慢,也不能过快,更要防止大起大落。大起之后必有大落,这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理想状态应当是“缓起缓落”。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能低于8%,但也不宜高于9%,否则将带来结构问题、后劲问题、就业问题、未来危机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实现8%~9%的增长速度并不是平均分布,后发地区可以快一点,先发地区应当慢一点。国家在主要依靠市场调节的同时,应当辅以政策调节的办法实现这一目标。

这个“三角形”的第二个角是结构。要保持“三角形”的稳定性,必须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概括地讲,主要是调整好八个结构:一是调整发展结构,逐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是调整增长结构,逐步实现出口、消费、投资的协调增长;三是调整城乡结构,逐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四是调整地区结构,逐步实现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五是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六是调整企业组织结构,逐步实现大中小型企业、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均衡发展;七是调整产品结构,生产社会急需的各类适销对路产品;八是把握发展动态节奏,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明确哪些生产?哪些研发?哪些开采?哪些储藏?规划好当前和长远的协调发展。为了使上述八个方面的调整逐步到位,当前投资应当向六个方面进行重点倾斜:一是继续投向适度比例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公路交通、农田水利、文教卫生、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三是继续补民生之课,特别是大补快补环境保护、国民教育、文体旅游、医疗卫生及重大基础配套设施等领域;四是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海洋、极地、外空、国防、生物医学、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国家创新战略前沿方面的研发投入;五是有战略意义的能源、原材料与海外投资;六是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的生态建设投入,如防沙治沙、植被建设、江湖治理等等。

这个“三角形”的第三个角是安全。重点有四:一是通货膨胀问题;二是不良贷款问题;三是财政赤字问题;四是过高的外汇储备问题。这里重点说说不良贷款问题。为抗击金融危机,配合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2009年全国银行贷款新增约10万亿,且极不均衡。从月度看,最高的3月份新增1.89万亿,最低的10月份为0.25万亿。从季度分布情况看,一季度增加4.58万亿元,二季度增加2.78万亿元,三季度增加1.3万亿元,四季度新增不足1万亿元,前高后低,起落过大。我们应当认识到,银行信贷同宏观经济紧密相连,具有典型的“潮水效应”。许多放款时认为很好的项目,由于宏观形势的变化,会成为不良贷款。当然,由于宏观形势的好转,有时不好的项目也会变为好的项目。上世纪90年代初,一年多时间的经济过热,带来的是十年的不良贷款艰难处置,国家通过剥离、注资等手段先后拿出2万多亿元资金,其中规模较大的一是1997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金;二是1999年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1.4万亿元不良贷款;三是2003年以来数千亿元的银行改革成本(有多种计算口径,不在这里赘述)。总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当然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必要成本,但这个历史的教训我们应当认真汲取。

最后的结论是,中国经济只有在速度、结构、安全上构成“三角形”关系,才能稳定,才能在稳定中发展。

第5篇:货币政策调节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 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传导路径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关于货币政策和房地产市场之间关系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分析货币政策变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如王来福、郭峰(2007)发现货币供应量变化对房地产价格有长期的持续正向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利率变化对房地产价格有负向影响,但在其长期动态影响逐渐减弱,并最终回归到原点。货币供应量变化对房地产价格变化的贡献率大于利率变化对房地产价格变化的贡献率。

第二个方向,是研究房地产价格在货币政策宏观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何平、吴义东(2007)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房地产价格与其他主要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房地产价格有助于预测未来通货膨胀。

现有关于货币政策和房地产市场之间关系的研究更多集中在房地产价格上,较少涉及货币政策在房地产市场内部的传导机制。

二、房地产市场中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理论分析

由于房地产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货币政策的变动自然会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供给。宽松的货币政策伴随的充足流动性供给会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和消费,相反,从紧的货币政策则会对投资和消费产生抑制作用。货币政策对供给的调控效应是短期利率能够影响房地产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

价格最终是由供求关系决定,房地产市场也不例外,房地产市场投资和消费形势的变动必然会带来房地产价格的改变。房地产价格的改变会通过Tobin Q效应渠道、资产负债表效应渠道和预期效应等渠道反过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变化又会要求货币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货币政策通过供求层面传递到价格,价格再通过与投资和消费的相互作用为货币政策进一步调整提供依据,货币政策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房地产市场中传导并实现相关的政策意图。

三、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实证结果显示,信贷总量指标对房地产供给和需求指标并没有显著影响。尝试把信贷总量指标替换为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中“国内贷款”的数据,实证结果没有显著的改善。这样的结果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虽然资本密集型的房地产业对信贷资金有比较大的需求,就我国信贷总量而言,房地产业所占比例并不很大。

其次,房地产业的资金来源并不局限于信贷资金,还有自有资金、外资、预收款等,信贷资金所占比例有限。

货币供应量指标仅对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产生影响,对需求则没有显著影响,这和我国之前的房地产市场运行实际也是吻合的。由于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以及对房价上涨的预期等因素,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着旺盛的需求,几乎是有多少供给就有多少实现的需求,表现在模型中就是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需求调节作用不显著,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决定了房地产市场实际实现的需求。在这样一个需求庞大而供给有限的市场中,由需求推动的一个上升的房地产价格趋势也就自然形成。

四、结语

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内部的传导路径及其效果。结果显示:信贷政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没有显著的影响,货币供应量能够对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层面起到调节作用;货币政策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中遵循“货币供应量――房地产供给(投资)――房地产需求(消费)――房地产价格”这样的传导路径,但是货币政策的整体传导效率不高。

与目前关于货币政策和房地产市场关系的大多数研究不同,关注的重点并不在房地产价格,而是尝试研究货币政策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内部的传导路径及其效果。在实证数据的选择方面,没有选择投资额、销售额这样的总量指标,用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表示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可以剔除房地产价格等物价变动的干扰,更好地反映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状况。只是对货币政策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内部的具体传导路径及其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对这样的传导路径和效果的形成原因以及该如何优化货币政策在房地产市场内部的传导机制,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窦尔翔,李洪涛.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1)

[2]丁晨,屠梅曾.论房价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1)

[3]付红.房地产价格周期的实证分析―基于国际比较的长期视角[J].中国物价.2007(9)

第6篇:货币政策调节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 从紧的货币政策;证券市场;货币政策工具

一 、简述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

1.从稳健的货币政策到从紧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根据经济变化的征兆来调节政策取向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货币政策偏向扩张;当经济出现过热时,货币政策偏向紧缩。这种政策取向的调整,最终反应在物价上,就是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稳健的货币政策供应的手段有:①小度调高存款准备金率;②公开市场操作;③日益重要的利率手段运用;④票据再贴现政策、窗口指导以及对某些风险的提示来实施宏观调控。

紧缩的货币政策是指由于经济发展过热等因素影响而采取的由控制货币供应量来抑制货币的过快流动,从而抑制经济过热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得以应用。①是当前宏观经济过热现象并没有得到明显有效的控制。②是必须切实加强金融资源配置对经济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2008年的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必然的。2007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过热现象及股票市场投机过热现象在中央九次提高准备金率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减落的迹象;2007年来自食品和能源的价格波动较大,从而为稳定物价的货币政策目标带来不利。而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通货膨胀率也在不断的上升。根据通货膨胀的两个根源情况,需求拉动型和供给推动型。目前在需求的角度看,货币供给较多。从供给方面看则是由于猪肉和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周边物价上涨;而相应的措施——降低粮价、增加粮食进口,又会冲击农民的收入和他们的积极性。2008年不论是从抑制过热经济或是抑制我国的通货膨胀的目的出发;也为保证社会和证券市场的稳定;应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2.2000年以来的货币政策

(1)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外币管理体制

为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的对外开放,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9月21日起实施新的外币利率管理体制。

   (2)积极推进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实施储蓄实名制

为了规范储蓄行为,推进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5年4月1日起实施储蓄存款实名制。

(3)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业务品种创新

2005年2月14日,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文,公布《证券公司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商业银行对证券公司以股票质押取得贷款。

(4)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引导资金流向

2005年4月,人民银行发文,允许除邮政储汇局以外的金融机构开办“教育储蓄存款”,免交利息所得税;同年8月, 公布《助学贷款实施办法》;同年6月,与国家经贸委联合发文, 要求各商业银行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扶优限劣,对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业、产品和重复建设项目限制或禁止贷款,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9月,针对封闭贷款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出《关于坚持封闭贷款贷款条件、从严控制封闭贷款发放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封闭贷款的发放条件,防范风险。

(5)积极推进货币市场建设

批准第二批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从事融资业务。2005年6月,为发展货币市场,拓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融资渠道, 允许财务公司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2005年11月9日,允许全国首家专业化票据经营机构——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开业,这有利于促进票据业务发展,形成全国性的统一的票据市场,也为央行再贴现操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6)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引导规范民间信用

2005年7月,决定将县及县以下的邮政储蓄资金以再贷款形式反还农村信用社使用,集中用于支持农村信用社对农民、农村、农业生产的信贷投入,并重点用于发放农户贷款、及时满足农民从事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运输以及农村消费信贷等合理资金需求。

二 、我国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

1.货币政策工具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分析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利率

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

方面,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到股票价格。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的利息负担,直接增加公司盈利,证券收益增多,价格也随之上升。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加。这就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为了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过贷款计划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不同产业和区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

2.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资金存量和流量的调控作用

近年来,货币政策对社会资金的存量流量及其结构均起到很强的调控作用。其中,利率政策在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既决定着社会资金增量的流动性大小,又影响着社会资金在各领域的分布和变现能力的大小决定其持有资金转化为证券投资资金的难易程度和迅速程度,又通过利率调整后金融工具预期收益率的再调整决定资金在证券市场和其他领域之间流向和流量的变动。

3.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资金存量和流量的调控力度将逐步加大

这具体体现在:①随着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方式从以信贷规模为主的直接调控方式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备付金率、利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为特征的间接调控方式的转变,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证券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资金流出、流入量的影响将会不断加大;②货币政策与证券监管政策的协同力度加大;③从对社会资金流量和信用总量的调节方面,人民银行越来越重视对流入股市资金量的“微调”。

4.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式趋向间接化、市场化和杠杆化

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转变体现为:①人民银行逐步放弃对贷款规模的管理;②改进基础货币管理。以m1和m2为中介目标,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货币供应量;③改革现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④加强包括增发短期国债、完善国债结算和托管体系等在内的基础建设,大力开展以国库券、中央银行融资券和政策性金融债券为载体的公开市场业务;⑤通过适当简化利率种类,调整利率结构、合理确定各利率水平俩今年一步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

三 、货币政策实施对证券市场影响的具体分析与对策

1.货币政策走势对证券市场资金可得性的影响

①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整将促使证券市场可吸纳的资金量稳定适度减少;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将使证券市场的资金面更加严紧。由此会给商业银行系统带来不可利用资金的增加,从而通过商业银行购买国债和同业拆借等渠道进入证券市场。另外,中央银行年内的多次加息,也不利于预期引导增量介入证券市场。

2.货币政策走势对证券市场相对收益率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实施,通过利率这一杠杆来影响证券投资的相对收益率,而相对收益率的预期和现实,有决定着资金在储蓄存款和政券市场之间相互转化的方向和数量。降息通过储蓄存款收益的减少国债、股票和企业债券价格的提高而提高了证券投资的相对收益率,从而引导储蓄存款投入证券市场。反之,则减少了证券市场的资金投入。而在证券市场资金量既定的情况下,现有的利率结构又决定着国债、股票和企业债券收益率的大小,从而进一步引发资金在国债、股票和企业债券市场的再分配。

3.我国具体货币政策分析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央行决定从2007年12月21日起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提高到4.14%,调高了27个基点。这次央行年内的第六次加息的突然而至令人大感意外。

从时间点看,2007年的此次加息的确有些意外。之前11月份cpi数据出台,因其创出11年来新高,市场曾广泛预期加息举动将随之而至。但是,面对市场惯性化的思维模式,央行却选择了“按兵不动”。也正是因此,有关汇率政策将成为主要选择工具、12月份cpi涨幅数据将会回落等说法开始盛行,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央行的静默举动。然而,偏偏在市场对年底再次加息逐步“放松警惕”之时,却最终成为政策预期兑现之刻。

对于此次加息出台时间的意外性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利率政策作为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尽管长期看有逐步被汇率政策替代的可能性,但是总归难以被彻底摒弃。毕竟加息能够

通过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存款的流出成本,发挥抑制投资过热的作用;②加息的政策效果一直备受争议。由于此次物价上涨主要源自于农产品成本的推动,单纯加息动作不仅无助于增加农产品供给,反而可能增加其生产成本,成为推高价格上行的因素。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对此表示出一定认同,他表示“由于cpi涨幅中食品价格上涨贡献较大,加息对这种情形是否有效正在研究之中”。

第7篇:货币政策调节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经济危机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被认为是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虽然我国经过30年改革开放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但这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降温效应非常明显,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面回落: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008年6月份的16%迅速下降到2008年12月份的5.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由6月份的8.8%迅速下降到12月份的-1.1%,当月出口额同比增速由6月份的17.2%下降到12月份的-2.8%,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也由2008年第二季度未的10.4%下降到第四季度未的9%。面对经济急速下滑的严峻形势,国务院迅速作出调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由2008年初的“防通胀、防过热”转为“保增长,促内需”,财政货币政策也由年初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微调为七月份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再到十一月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可见,宏观决策层对此次危机及其对我国经济影响程度认识明确,措施出台迅速及时,意义重大。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运用的理论综述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运用的理论基础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认为,社会的就业水平取决于社会总需求的水平,存在失业或者难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指一国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总需求或总购买力),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这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的影响。凯恩斯从有效需求不足和市场机制无法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论断,提出以需求管理为主,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当一国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只有采取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才能使之趋向于物价稳定或充分就业水平。在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时期,财政政策的效用不明显,要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在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的效用不明显,要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增发国债等来应对通货紧缩,拉动经济复苏。同时,凯恩斯理论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和效用不相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的收支政策,主要作用于产品市场,进行结构调整,而货币政策的调节功能主要作用于货币市场,适合总量调节;财政政策调整有法定的程序和规范的审批手续,时滞性长,货币政策相比则更为灵活和富有时效性。因此,在具体运用以上两种政策时,要根据宏观经济的不同目标适当选择,合理搭配,以便起到理想的宏观调控效果。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运用的模式

(1)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当经济发展不景气,出现萧条,同时又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减税、扩大公共投资应对经济萧条;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

(2)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当经济过热,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采取“双紧”政策,如增加税收、减少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等方式压缩社会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减缓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

(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当政府开支过大,财政赤字较多而民间投资不够旺盛时,可以采用这种模式。紧缩性财政政策有利于改善财政收支状况,压缩财政赤字;扩张性货币政策促使银根松驰,刺激投资并促进经济增长。

(4)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当经济严重衰退、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采取“双松”政策,在财政减收增支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从而扩大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缓和衰退,刺激经济复苏。

除紧缩和扩张这两种情况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可以呈现中性状态。若将中性(稳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别与上述松紧状况搭配,又可产生多种不同配合。

二、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

1、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举措

(1)在财政收入方面,实施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2008年实施的税费减免措施主要包括实施企业所得税新税法、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扣除费用标准、降低住房交易环节税收负担、多次调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取消和降低部分产品出口关税、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并改为单边征收等。在此基础上,2009年又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新的举措,这些政策全年将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以上。

(2)在财政支出方面,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并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以此带动和引导投资与消费需求。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央拟增加政府公共投资1.18万亿元,加上带动的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约4万亿元。此外,通过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补贴、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补贴和生活补助标准、对困难群体直接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等途径,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

2、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

我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有五点。一是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二是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加大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三是加强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三农、灾后重建、助学、就业等的信贷支持,加大对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过剩产能向外转移、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同时继续限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出口信贷的规模,探索在出口信贷中提供人民币中长期融资。四是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平台。五是进一步改进中央银行金融服务。

三、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

1、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

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是“保增长,促内需”,为此运用各种财政手段,配合金融手段和其他手段来改善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在运用过程中积极财政政策可以达到收入效应和扩张效应。从收入效应来看,一方面通过积极的财政收入政策如减税、取消或停征行政性收费等举措,既增加居民收入,直接拉动居民消费,又减轻企业负担,如增值税转型改革,不仅减轻企业负担,还刺激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换代,长时间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的财政支出政策,主要是转移性支出,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大力促进消费需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如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等。还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家电下乡政策,将财政资金直接补贴给消费者,有效衔接和动态追踪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直接拉动我国农村的消费,扩大内需。从扩张效应来看,增加政府投资不仅能直接、迅速地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具有促进全社会投资的扩张效应,能带动企业和民间投资。

2、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质上就是适度放松银根,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提供相对宽松的融资环境,以此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进一步活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具有扩张效应和经济结构结构调整效应。从扩张效应来看,一方面是直接的资金供应扩张,自2008年9月份以来,连续多次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保持货币信贷扩张趋势。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研究员预测,2009年全年信贷增长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融资的机会和便利。包括加快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股票市场平衡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展示平台。从经济结构结构调整效应来看,通过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引导资金投向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三农、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国家重点扶持行业,同时继续限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3、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综合效应分析

从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 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的效应已逐步显现。宏观经济急速下滑的趋势已得到抑制,总体来看,经济运行呈现出筑底回升的态势,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已显现出积极效应。从社会发展来看,民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性支出,社会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得以提高,通过政府公共投资性支出,社会就业形势得以好转,社会稳定性并未因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产生大的变化,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较好地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总之,在金融危机到来之时,我国及时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真正发挥了“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积极效应。

四、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综合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双松”政策搭配要注意防止挤出效应的发生

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以大规模的财政货币资金投资于基础建设,必然排挤其他经济主体进入竞争性的基础建设项目,抑制了投资需求的有效增长。2009年以来,地价高涨,国企频当地王就是一个例证。美联物业根据北京土地储备中心公布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12月17日,北京合计拍卖涉及住宅类地块为69块,其中有30块地为有国企背景的企业获得,占市场总比例43%。特别是2009年下半年,国企高价拿地频繁,明显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在下半年北京成交的30块住宅地块中更有18块由国企拍得,占到了市场的60%。地王的频繁出现与楼市过火存在必然的联系,而国企地王过多的情况,与今年4万亿的投资不无关系。还有大规模的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的配套,客观上减少了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资金的供应量。银行大量配套的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银行贷款向大城市、大客户集中,小城市、城镇、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匮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2、“双松”政策搭配要注意天量信贷资金的动态流向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研究员预测,2009年全年信贷增长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但与银行放开信贷闸门“结伴而行”的是,A股市场牛气冲天,截至2009年9月30日,沪指上涨幅度最高超过90%;还有在北京、上海等全国不少大中城市,房地产商们纷纷斥巨资“跑马圈地”,地价、房价走出低谷,向上攀升。中国社科院金融专家彭兴韵指出:“这说明,新增信贷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未能进入实体经济,而悄悄进入了股市、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领域,推动了这些领域的‘虚热’。”因此,相关部门要严查信贷资金的动态流向,确保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以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而不是助推虚拟经济的火热。

3、“双松”政策搭配要警防通货膨胀的发生

在本轮财政货币政策运作之前,我国国内刚刚经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全年上涨4.8%,2008年前三个季度CPI同比上涨7.0%,经济过热、投资过热、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外部环境发生巨变、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出现重大问题的背景下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搭配,要警防通货膨胀的再次发生。当经济复苏,走出萧条的阴影时,就要考虑“双松”政策的逐步调整,如果担心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不牢固,可以对“双松”政策进行微调,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实行,以确保扩内需、调结构。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则要微调,如果担心利率上调加重企业负担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则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来回收流动性,以预防通货膨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赵红梅、李景霞: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 郭庆旺:积极财政政策及其与货币政策配合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潘正彦:如何协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J].财会研究,2009(1).

[4] 马洪范: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财政政策选择[J].中国金融,2008(24).

第8篇:货币政策调节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保险业金融功能货币政策

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开发促销新产品,经历了“储蓄型——保障型——投资型”的演变。最初,将保险单的利率与银行存款相比,渲染保险单的储蓄回报功能。在银行利率一再下调的压力下,保险公司不得不放弃高利率的保单,重新回归保障功能。而后开始大力引进国外投资型险种,如投资连结保险、分红保险,曾一度红火了沿海各大城市。

但是仅从防范利差损目的出发开发投资型保险产品,进而要求拓宽投资渠道;或者,仅从繁荣股市目的出发,鼓励保险资金入市及保险公司上市,都患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近视病,过多资金入市也可能引发股市过热的危险。因此,强化保险业的金融功能需要从更宏观的视角出发。笔者认为,强化保险业的金融功能还可以从货币政策体系入手。

货币政策的新发展

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来实现的。但从中央银行动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间要经过许多环节。中央银行为了随时掌握经济状况的发展变化,必须利用一些能反映经济发展变化的金融变量,作为观察从货币政策工具到最终目标的实施过程和效果的指标。长期以来,美联储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以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主要手段。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货币政策作用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金融创新的发展,特别是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层出不穷,一方面使美联储的货币供应量统计越来越困难,货币供应量渐趋失控;另一方面使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大大下降。第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融资方式的创新,使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进而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政策意图难以见效,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功能弱化。第三,经济金融全球化及金融市场深化导致的大量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使传统的货币供应量与产出之间的联系被打破。正是以上原因使得美联储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指标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严重限制。

在我国也出现类似情况,中央银行为了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加,连续8次下调利率,希望通过利率机制对银行储蓄分流,鼓励居民、企业贷款、消费,或进入证券市场进行投、融资,获得更大的利益,发挥资本市场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功能,实现中央银行刺激投资消费的货币政策的目标。然而,操作效果不尽如人意。利率政策的杠杆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债券、股票市场上的财富效应均难以奏效。

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不通畅或发生扭曲的因素较多,其他金融机构不受中央银行的约束、贯彻落实货币政策的意识和动力不强是原因之一。由于在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在金融机构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情况下,中央银行能够直接监督和调控的只有银行、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对证券、保险、投资基金等机构则难以直接调控。这些机构的行为是否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一致,中央银行无力进行直接约束,从而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金融创新实践证明,中央银行只控制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而忽视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信用创造方面的作用,其结果是导致了大量的金融和信用失控现象,导致货币政策的失败。为此,中央银行必须扩大货币政策调节和作用的范围,把控制的触角逐步伸展到商业银行体系以外的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调控范围扩大到全部金融资产,并注意政策的均衡性。

保险业对货币政策的作用

金融创新推动了金融业务综合化和金融机构同质化趋势,模糊了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混淆了这两大类金融机构在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上的本质区别。随着融资证券化程度的提高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发达、支票帐户电子资金划拨系统、可转让存单、电话存款、证券化贷款等业务的逐渐完善,使得存款货币的创造不再局限于商业银行,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有创造货币的功能。金融创新以后,在开始混业经营的国家里,货币供给由过去的中央银行提供通货和商业银行提供存款货币二类主体扩展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三类主体。货币供应主体增加,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成为货币供应主体。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多层次的货币应包括有些流动性好的金融工具,如短期政府债券、储蓄债券、具有现金价值的人寿保险单、互助基金股份等。由于在金融市场发达的情况下,这些金融工具可以随时转化为现实的货币,即货币化,因此,一些国家也把这些近似货币计算到货币供应量之中。

货币政策制定后广泛地通过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传导。保险业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表现在:

对利率政策的反应

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所制定的调整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的政策、措施,以此引导各微观经济主体向宏观经济需要的方向从事经济活动。作为重要的经济变量,利率一直是中央银行调节干预经济的工具之一。

在利率政策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保险,特别是长期寿险业务,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当中央银行采用扩张货币政策,市场利率下调,在其他各因素不变的假设下,保险公司长期险(寿险)资金运用收益预期下降,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下降,寿险产品价格上升,通过价格效应,居民的保险需求下降,实物消费可能增加,最终推动货币政策的预期目标实现。这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表现得尤其明显,而在发达国家,保险公司可通过多渠道运用资金均衡收益,因此费率可不必依附于利率。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因为保险运行机制配套问题而发生扭曲。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为抑制通货紧缩,我国央行连续8次降息。但在名义储蓄利率大幅变动时,保险监管政策未能及时作出反应,加上寿险公司自身缺乏风险意识,假定的预定投资回报率高估,部分公司甚至渲染这种差价,造成居民对保险商品的抢购,将央行利用货币政策希望从银行“分流”的储蓄,部分重新流入了寿险公司,没能实现扩大实物消费的作用,抵消了央行货币政策效果;而由于投资渠道狭窄、能力受限,寿险公司自身面临严重的“利差损”风险。

保险业通过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

理论上,市场利率以资金供求为基础,保险公司的同业拆借、债券买卖业务等资产业务表现的逐利性,为中央银行利率杠杆作用的发展提供了微观基础。保险公司通过从事政府债券的买卖和同业拆借活动,可以直接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交易方,完成央行吞吐货币的重要过程;也可以与其它金融机构交易,间接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在这一过程中,保险公司广泛参与了整个市场利率的变动过程,即保险公司的资金供求变化带来的信贷、货币市场的资金流动,成为影响货币市场银根松紧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最终影响长期国债收益率、同业拆借利率的形成。

根据西方金融理论,货币政策通过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传导至实体经济,因此保险资金的直接入市、间接入市,甚至保险公司上市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本市场的资金量,并通过影响股票债券价格来影响企业居民的行为。

保险业还通过迂回的途径,间接地影响企业和居民的货币需求。由于保险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了保障,他们缴纳保险费而得到预期财富效应,节省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和消费。

影响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

保险公司作为金融中介,其信用扩张不同于银行体系。

与银行贷款不同,保险公司的贷款在其资产负债表上表现为资产一增一减,并未产生派生存款。但在我国,保险公司的银行存款并不像企业存款一样计入货币供应量,因此,保险公司提供贷款时,保险公司存款的减少带来的商业银行负债方企业存款的增加就事实上增加了货币供应量,等同于派生存款。若此时中央银行仍只调控商业银行信贷,忽略了非银行的信用扩张,就可能造成过多的货币供应。如1995年《保险法》出台以前,我国的保险资金可用于流动资金贷款,1984-1989年,累计运用保险资金37亿元,其中投资贷款占97%,1991年才开始有所调整,应该说这对当时的通货膨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保险法》规定保险资金运用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等,这又矫枉过正,杜绝了派生存款的同时却在另一方面延长了资金的流转,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

虽然保单质押贷款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贷款,事实上它是在保单现金价值内预支,并未超出保单现金价值。但这意味着保单权益的支付期限缩短,体现了保单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因此,它虽并未非派生存款,但起到提高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广泛地支付高比例的佣金通过人、经纪人推销产品,保险公司自身的业务费用及层层机构的收入分流就形成了不容忽视的现金漏损,也即减小了保险公司的信用扩张能力。

将保险业的宏观调控纳入货币政策体系

从中央银行来看,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必须有更广阔的视野,而不是只盯住基础货币,应当面对多样化的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金融资产。虽然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相对于上万亿的银行存款来说,作用较小,但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壮大,保费的增加,保险单作为居民的金融资产的作用也将逐渐增大;且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增强,保险资金运用规模也将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金融资产。

由于各种金融资产在影响价格水平和经济过程的程度、途径不同,因而,中央银行在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时应有所侧重,划分货币层次分别控制。重点控制基础货币的同时,密切关注货币资金在不同市场间的流动,对货币政策的效果评估应包括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及生产、消费和服务在内广义价格指数。要加强与三大金融监管当局的沟通与交流,协调相互间的政策措施。

从保险业来看,首先,应建立风险机制,积极参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引导货币政策的顺利实现。其次,制订正确的保险政策,促进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增强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再次,充分发挥金融中介的作用,促进资金的快速顺利流通。保险公司不仅可作为资金的提供者,还作为资金的需求者;不仅为证券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险公司上市又从证券市场募集资金,通过保险证券化、巨灾债券在筹集资金、分散风险的同时,为证券市场提供多样化的金融资产,促进资金快速流通。

参考资料:

1.夏德仁,货币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吴滔、俞娟,金融创新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1996

3.韦生琼,论货币政策与保险政策的关系,财经科学,2002

4.王松奇,中国银行、证券、保险业务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西南金融,2003

5.李壑,论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浙江金融,1997

6.张颖,企业投资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经济评论,2003

第9篇:货币政策调节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保险业金融功能货币政策

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开发促销新产品,经历了“储蓄型——保障型——投资型”的演变。最初,将保险单的利率与银行存款相比,渲染保险单的储蓄回报功能。在银行利率一再下调的压力下,保险公司不得不放弃高利率的保单,重新回归保障功能。而后开始大力引进国外投资型险种,如投资连结保险、分红保险,曾一度红火了沿海各大城市。

但是仅从防范利差损目的出发开发投资型保险产品,进而要求拓宽投资渠道;或者,仅从繁荣股市目的出发,鼓励保险资金入市及保险公司上市,都患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近视病,过多资金入市也可能引发股市过热的危险。因此,强化保险业的金融功能需要从更宏观的视角出发。笔者认为,强化保险业的金融功能还可以从货币政策体系入手。

货币政策的新发展

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来实现的。但从中央银行动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间要经过许多环节。中央银行为了随时掌握经济状况的发展变化,必须利用一些能反映经济发展变化的金融变量,作为观察从货币政策工具到最终目标的实施过程和效果的指标。长期以来,美联储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以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主要手段。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货币政策作用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金融创新的发展,特别是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层出不穷,一方面使美联储的货币供应量统计越来越困难,货币供应量渐趋失控;另一方面使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大大下降。第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融资方式的创新,使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进而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政策意图难以见效,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功能弱化。第三,经济金融全球化及金融市场深化导致的大量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使传统的货币供应量与产出之间的联系被打破。正是以上原因使得美联储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指标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严重限制。

在我国也出现类似情况,中央银行为了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加,连续8次下调利率,希望通过利率机制对银行储蓄分流,鼓励居民、企业贷款、消费,或进入证券市场进行投、融资,获得更大的利益,发挥资本市场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功能,实现中央银行刺激投资消费的货币政策的目标。然而,操作效果不尽如人意。利率政策的杠杆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债券、股票市场上的财富效应均难以奏效。

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不通畅或发生扭曲的因素较多,其他金融机构不受中央银行的约束、贯彻落实货币政策的意识和动力不强是原因之一。由于在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在金融机构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情况下,中央银行能够直接监督和调控的只有银行、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对证券、保险、投资基金等机构则难以直接调控。这些机构的行为是否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一致,中央银行无力进行直接约束,从而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金融创新实践证明,中央银行只控制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而忽视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信用创造方面的作用,其结果是导致了大量的金融和信用失控现象,导致货币政策的失败。为此,中央银行必须扩大货币政策调节和作用的范围,把控制的触角逐步伸展到商业银行体系以外的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调控范围扩大到全部金融资产,并注意政策的均衡性。

保险业对货币政策的作用

金融创新推动了金融业务综合化和金融机构同质化趋势,模糊了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混淆了这两大类金融机构在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上的本质区别。随着融资证券化程度的提高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发达、支票帐户电子资金划拨系统、可转让存单、电话存款、证券化贷款等业务的逐渐完善,使得存款货币的创造不再局限于商业银行,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有创造货币的功能。金融创新以后,在开始混业经营的国家里,货币供给由过去的中央银行提供通货和商业银行提供存款货币二类主体扩展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三类主体。货币供应主体增加,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成为货币供应主体。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多层次的货币应包括有些流动性好的金融工具,如短期政府债券、储蓄债券、具有现金价值的人寿保险单、互助基金股份等。由于在金融市场发达的情况下,这些金融工具可以随时转化为现实的货币,即货币化,因此,一些国家也把这些近似货币计算到货币供应量之中。

货币政策制定后广泛地通过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传导。保险业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表现在:

对利率政策的反应

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所制定的调整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的政策、措施,以此引导各微观经济主体向宏观经济需要的方向从事经济活动。作为重要的经济变量,利率一直是中央银行调节干预经济的工具之一。

在利率政策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保险,特别是长期寿险业务,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当中央银行采用扩张货币政策,市场利率下调,在其他各因素不变的假设下,保险公司长期险(寿险)资金运用收益预期下降,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下降,寿险产品价格上升,通过价格效应,居民的保险需求下降,实物消费可能增加,最终推动货币政策的预期目标实现。这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表现得尤其明显,而在发达国家,保险公司可通过多渠道运用资金均衡收益,因此费率可不必依附于利率。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因为保险运行机制配套问题而发生扭曲。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为抑制通货紧缩,我国央行连续8次降息。但在名义储蓄利率大幅变动时,保险监管政策未能及时作出反应,加上寿险公司自身缺乏风险意识,假定的预定投资回报率高估,部分公司甚至渲染这种差价,造成居民对保险商品的抢购,将央行利用货币政策希望从银行“分流”的储蓄,部分重新流入了寿险公司,没能实现扩大实物消费的作用,抵消了央行货币政策效果;而由于投资渠道狭窄、能力受限,寿险公司自身面临严重的“利差损”风险。

保险业通过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

理论上,市场利率以资金供求为基础,保险公司的同业拆借、债券买卖业务等资产业务表现的逐利性,为中央银行利率杠杆作用的发展提供了微观基础。保险公司通过从事政府债券的买卖和同业拆借活动,可以直接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交易方,完成央行吞吐货币的重要过程;也可以与其它金融机构交易,间接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在这一过程中,保险公司广泛参与了整个市场利率的变动过程,即保险公司的资金供求变化带来的信贷、货币市场的资金流动,成为影响货币市场银根松紧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最终影响长期国债收益率、同业拆借利率的形成。

根据西方金融理论,货币政策通过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传导至实体经济,因此保险资金的直接入市、间接入市,甚至保险公司上市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本市场的资金量,并通过影响股票债券价格来影响企业居民的行为。

保险业还通过迂回的途径,间接地影响企业和居民的货币需求。由于保险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了保障,他们缴纳保险费而得到预期财富效应,节省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和消费。

影响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

保险公司作为金融中介,其信用扩张不同于银行体系。

与银行贷款不同,保险公司的贷款在其资产负债表上表现为资产一增一减,并未产生派生存款。但在我国,保险公司的银行存款并不像企业存款一样计入货币供应量,因此,保险公司提供贷款时,保险公司存款的减少带来的商业银行负债方企业存款的增加就事实上增加了货币供应量,等同于派生存款。若此时中央银行仍只调控商业银行信贷,忽略了非银行的信用扩张,就可能造成过多的货币供应。如1995年《保险法》出台以前,我国的保险资金可用于流动资金贷款,1984-1989年,累计运用保险资金37亿元,其中投资贷款占97%,1991年才开始有所调整,应该说这对当时的通货膨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保险法》规定保险资金运用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等,这又矫枉过正,杜绝了派生存款的同时却在另一方面延长了资金的流转,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

虽然保单质押贷款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贷款,事实上它是在保单现金价值内预支,并未超出保单现金价值。但这意味着保单权益的支付期限缩短,体现了保单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因此,它虽并未非派生存款,但起到提高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广泛地支付高比例的佣金通过人、经纪人推销产品,保险公司自身的业务费用及层层机构的收入分流就形成了不容忽视的现金漏损,也即减小了保险公司的信用扩张能力。

将保险业的宏观调控纳入货币政策体系

从中央银行来看,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必须有更广阔的视野,而不是只盯住基础货币,应当面对多样化的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金融资产。虽然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相对于上万亿的银行存款来说,作用较小,但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壮大,保费的增加,保险单作为居民的金融资产的作用也将逐渐增大;且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增强,保险资金运用规模也将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金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