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年教师指导培养方案范文

青年教师指导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年教师指导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年教师指导培养方案

第1篇:青年教师指导培养方案范文

近几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飞思卡尔”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以及各类组织、企业举行的科技竞赛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投入其中乐此不疲。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2003年学院开始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科技竞赛,最初参与的学生不足10人,随着优异成绩的不断取得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11年我院有17支队伍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取得了骄人战绩。电子类设计大赛具有实用性强、综合性高、技术水平发挥余地大的特点,以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为例,近几届竞赛题目可分为7大类,即电源类、信号源类、无线电类、仪器仪表类、数据采集与处理类、控制类和放大器类,涉及电气信息类专业的课程达6门以上,实践课程达4门以上[2]。学生要想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知识储备和实践动手的演练,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竞赛为高校青年教师提供了最直接、最便利的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机会。

对于各类竞赛的指导,如果指导教师有比较宽的知识面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起来会得心应手。但对于广大的青年教师来说,知识不可能面面精通,个别领域的知识欠缺,缺少整体电子系统的设计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指导学生略显力不从心。这也是很多青年教师畏惧参与各类竞赛指导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曾经指导学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些科技竞赛和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从招募队员、制定培养方案,到组织培训、参加各类竞赛,每一个环节都让我们这些青年指导教师感到受益匪浅,不但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学能力、沟通能力等多方面能力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1)有助于青年教师建立综合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设计能力为使学生的创新活动成为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同时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创新教学的不同要求,笔者所在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开展了分层次的动态创新教学,依据学生的能力不同,成立了入门团队、提高团队、竞赛团队和科研团队。在入门团队和提高团队的培训中,我们采用实践动手为主、理论讲授为辅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针对性培训,从常用仪表和元器件的典型应用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最终让学生能够完成电子电路和控制系统的综合设计。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这个过程是一个温故知新、查缺补漏的学习过程,不但使原有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化,也和学生一起对单片机、Pro-teus、AltiumDesigner等相关知识进行了补充和学习。此外,高水平的电子类竞赛涉及内容广,在强调基础的同时,也反映了电子技术的先进水平,鼓励对新技术、新器件的应用,对各类大赛历年试题的归纳、总结和分析也是一个难得的充电机会,可以了解和关注电子技术发展的前沿。因此,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和竞赛可以培养广大青年教师电子系统的综合设计能力,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教学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有助于青年教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形形的问题,我们一直提倡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很多问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解决。有时候为了找到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们需要大量的调试、查错,也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或请教经验丰富的人,这无形中培养了指导教师查找资料的能力和表达沟通的能力,也有利于青年教师对基础知识和常用仪器设备的进一步全面掌握,更有利于培养我们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培养青年教师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针对竞赛团队,我们开展了大量的实战性培训,提出一个设计要求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方案讨论,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并进行仿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实物,再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总结各种方案的成败及自身收获,这个过程要求青年教师全程参与。通过这种相互启发思路、相互交流和在实践中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真正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而提高创新能力。在与学生展开讨论过程中,也激发了指导教师自主思考、学习和动手实践的动力,有助于指导教师,尤其是工程实践经验欠丰富的青年指导教师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有助于青年教师提高动手能力和教学水平在创新团队培训和指导学生科技竞赛时,我们一是制定严格的青年教师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二是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热衷于学生学术活动指导的老教师开展“传帮带”,三是要求青年教师和学生一起动手做,鼓励青年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用最短的时间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这样使书本上“死”的知识变成了实践中“活”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成为课堂中一个个生动的例子,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此外,参与学生科技竞赛指导,也让青年指导教师对所讲授的课程有了新认识、新想法,有利于实施科学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的教学内容,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引入,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专业发展动态,提高指导教师的教学能力。

第2篇:青年教师指导培养方案范文

>> 论“卓越计划”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的构建 卓越计划背景下提高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办法和措施 基于“卓越计划”的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卓越工程师计划背景下青年教师工程素质的培养 青年教师在卓越工程师计划中的工程实践能力探索 “卓越计划”背景下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论地方本科院校“卓越计划”指导教师角色定位 “卓越计划”青年教师的工程素质培养途径探索 论地方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论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论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关于“卓越教师计划”实施的思考 “卓越计划”背景下大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卓越计划”教学管理实践探析 基于“卓越计划”的课程改革研究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背景下的师范生班级管理研究 浅谈卓越工程师计划师资实践能力培养 卓越计划背景下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卓越工程培养计划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探索 基于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2011-1-8]..

[4]辛钧.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对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111-115.

[5]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2,(1):4-6.

第3篇:青年教师指导培养方案范文

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教学过程中,很多青年教师普遍表现出了对工程素养及工程实践能力的欠缺,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专业实验课程需要指导培训。很多青年教师踏上工作岗位后,需要从事一定的教学工作,而很多专业课是有配套实验课程的。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很多青年教师对于一些专业课程的基本实验也不了解,基本的动手能力有所欠缺,需要老教师的指点、指导,才能够完成实验课程。这表明很多青年教师理论水平较高,但是欠缺最基本的动手实验能力。

(2)专业生产知识亟待补充。很多学生在生产实习、定岗实习及工程训练等实践教学活动中,会对生产实习工艺过程或者一些生产环节中涉及到的技术问题存在疑惑,而青年教师普遍不能给出满意的解答,这就表明青年教师在专业素养方面有所欠缺,对专业生产技术及工艺环节存在一定的知识脱节。

2原因分析

青年教师大多具备很高的学历,一般都具有博士学位,但是为什么其工程实践能力普遍欠缺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学校导向政策存在一定偏颇。很多地方高校往往一味重视科研成绩,如每年申请多少个国家级项目,获得多少奖励等等;对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自然力不从心。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作用下,很多青年教师也着眼于科学研究,从而忽略了教学研究,也忽略了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2)青年教师自身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青年教师往往把学术研究看得很重要,但是对于本科教学,尤其是工程实践教学,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轻视。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存在晋升职称的压力,往往更加看重具有量化考核指标特点的科研,自然就再无精力用于教研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3)学校工作量考核方式存在误区。很多本科院校的工作量考核方式存在一定误区,青年教师往往由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科研成绩不是很突出,为了完成每个年度的工作量考核,只能通过教学和指导学生竞赛等方式来弥补工作量的欠缺。而这样的考核方式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很多青年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课题教学和指导学生方面,而在科研领域,及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方面则缺乏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由此造成恶性循环,其最终结果就是影响到了整个学校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质量。

3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1)高校应当为青年教师开设系统的工程实践培训课程。高校将青年教师引入之后,不能立即给青年教师布置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相反,应当为其开设系统的工程实践培训课程,这对于青年教师日后自身的发展,以及提高整体科研实力和教学水平都是有益处的。通过系统的工程实践培训课程,能够帮助青年教师培养其工程素养,锻炼其动手能力,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

(2)青年教师自身应当不断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青年教师踏上工作岗位之后,怕吃苦受累,很多人不愿因承担工程实践教学、实验课程教学等任务,因此而丧失了培养和锻炼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机会。实际上,一方面高校应当通过适当的政策倾斜,给勇于承担实验课程和工程实践教学的青年教师更多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青年教师自己也应当通过工程实践教学来提升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

(3)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计划。高校应当鼓励青年教师勇于走出去,到生产企业定岗实习。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通过发放适当的实习补贴,定期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集中生产实习,掌握生产技术与工艺环节,提升自身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定期将校外名企的技术专家、工人师傅等请到校内,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实地演示、上岗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耳濡目染的工程实践引导和能力培训,从而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4)引导青年教师多参与横向课题。青年教师在纵向课题的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是普遍在横向课题方面表现较差,究其原因,本质上还是因为横向课题是与企业签订的课题,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技术问题,而对于工程实践能力有所欠缺的青年教师而言,做好横向课题自然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为此,应当引导青年教师在横向课题方面多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通过到企业实地考察,钻研生产技术,提出并解决设计方案,实施技术方案等环节的训练,能够有效提高青年教师对专业技术的理解程度,在提升了自身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第4篇:青年教师指导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发展;人才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教育部、中央组织部等五部委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新建本科院校在这项工作中任务很艰巨。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在原来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较,在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在师资队伍方面的差距尤其明显,因为和一般的硬件设施不一样,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一定的周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但只要克服畏难心理,寻找规律,制定短期、中长期规划,从青年教师抓起,到一定的时期自然会见成效。从青年教师抓起,这有两个依据:一是随着在校学生人数的大规模增加,师资队伍当然要扩充,而引进的人才多数为年轻人,中年以上的教师少,讲师以下职称的多,高级职称少,尤其是正高职称很少,这个群体的发展是关系到学校整体发展、关系到未来的大事情;二是原有的青年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偏低,作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层次和能力,既是为学校的发展着想也是对教师负责、对历史问题负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帮助原有的青年教师提高层次和能力是人文关怀、是民生工程。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要立足本地情况、学校情况,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创新方法,促进青年人才素质的提高,提高人才待遇,服务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一、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寻找新思路、新办法;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和软环境,为学校的发展和青年教师的发展理顺思路、创造条件

解放思想不是口号,也不是一句空话,需要行动起来,真抓实干,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上,用工作业绩来说话、来证明。具体就年轻教师工作来说,应该做到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不能消极被动地等、靠、要,应主动走出去,吃透政策,争取政策支持,争取社会支持,充分利用地源和地域优势,争取项目,争取资金,改善教学工作的软硬环境,为青年教师素质能力、业务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二是要加大改革力度,出台青年教师培养、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方案,制度方案要有可行性、有创新点、有实际变化,更重要的能排除阻力,强力推行,做到以制度、政策推动管理,有依据,有制度保障,讲科学,有的放矢,有序推进;三是要从思想观念上改变对年轻人的看法,坚决反对论资排辈、打击排挤的不正之风,让青年教师拥有共同发展的机遇。

二、多种措施并举,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首先,重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其专业能力。专业发展是近年来在教师培养领域产生的一个新术语,它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结构,还包括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从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推进专业发展,不仅包括要促进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中成长,通过丰富、多元的锻炼、培训方式成长,甚至还包括职业道德培养等方面的问题。重视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学校结合顶层设计和专业、学科建设的需要,制定一套成熟完整的发展方案和保障措施,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开展工作。

其次,广开渠道,拓展培养培训方式,提升青年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提升其专业素养、专业知识结构。包括由学校提供一定的条件和部分费用,选派教师到高层次的大学深造,利用国家或者上级政府的扶持政策如“西部之光”“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程”“高校对口帮扶”等选派青年教师进行专业提升,或者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实效性、针对性强的短期专业培训,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学科学术前沿动态等方式。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不以盲目、不急躁,不片面追求提高学历和职称结构,重视能力和学识的提高,重视与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求相结合,讲究循序渐进,不要一窝蜂地突击提升。

第三,打造青年教师成长和锻炼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和锻炼中成长。例如:开展各类业务能力方面的竞赛、评比,如课堂教学比赛、教案比赛等,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增强竞争意识,增加教师自身求发展的紧迫感和主动性;鼓励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厂矿、中小学等基层实习实训基地,开展见习实习,熟悉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应用方式,既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让他们在实践中成熟、成长。有学者指出,青年教师通过企业实践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实践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也提高了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示范能力,而且能够针对自己的专业教学选择临床案例及教育教学素材,充实课改内容,改进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需求。

第四,学校拨出专项资金,用以资助青年教师出版和发表学术成果,奖励突出成就。青年教师参加工作的时间较短,学术地位低,资金申请也有困难,学术成果正式出版、发表的机会少、难度大,这能充分调动他们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提高其科研水平。这需要做到节约、高效,不走形式主义,鼓励真正有学术潜力的人。对于成果突出的教师,要出台方案,给予重奖,如在高级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高级别的政府奖励和取得高级别科研的项目,应用性强、推广效果明显的专利、技术等。

第五,加强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师风的教育,实行师德师风的一票否决制,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精神,改变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和个人主义思想,使青年教师真正发挥在教学工作中的正面作用、生力军作用,为学校作贡献,奉献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第六,重视青年教师团队的培养。根据不同的专业和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团队,开发青年教师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发挥团队力量。

第七,建立“以老带新”的培养机制。让能力突出、责任心强的老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

三、创新工作方法,采取积极应对策略,引进优秀青年人才及紧缺专业人才

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人才的引进。教师数量不足、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是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难题,尤其是有的专业人员偏多而有的专业引进不了人才,即所谓“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学历人才引进非常困难。很多地方新建高校针对这个难题,提出了“引进和培养并举”的战略方针,把人才引进和培养摆在了同样的高度。引进人才要把各个环节工作做周到,尽力保证达到应有的效果。

首先,加强宣传工作是人才引进的一个重要基础工作。宣传能让外界更多地了解地方和学校,增加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才看到发展空间,让上级政府和管理机构更多地关注学校的状况和发展潜力。宣传一要突显地方优势及学校的发展潜力。二要利用好现有平台、创造条件,广泛宣传。通过学校的网站、报刊宣传;通过外界的各级各类媒体刊登广告、招聘启事、招生启事以及宣传报道性文章宣传;通过各种会议招聘会、博览会、学术会来宣传;通过学校部门之间互访宣传。要敢于走出去,创造机会、寻找机会来宣传。三要把政策、制度、措施宣传到位。

其次,通过招聘广泛引进高端人才,这是个主要渠道。我们要走出去,参加各种招聘会,通过各种平台招聘选拔人才;建立校际人才合作机制,让人才信息和流动渠道畅通。探索的核心是创新招聘方式,改变被动的局面,提高招聘效果。

第三,本着“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思路,实施各类专门工程计划,吸引能提供短期使用的各类高端紧缺人才。如通过实施“退休教授工程”,聘请有实力、有影响力、知名度高的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退休教授,到学校开展带领团队、培养青年教师等工作。实施“候鸟工程”“对口支援工程”等,并充分利用“万名专家下基层工程”、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工程”和“西部人才支持计划”等政府人才工程,让高级别的人才带动青年教师队伍迸发出更大的活力。

第四,与政府、企业、社会联动,引进和培养各类特殊专业人才。

人才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单单靠学校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政府、企业、社会联动能大大增加人才工作引进的效率。

四、关心青年教师生活,提高工作待遇,重用有突出表现的人才,改善工作、生活环境

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要落到实处。领导、职能部门、工会等形成联动机制,以多种方式来体现。通过开展座谈、慰问的方式交流感情,了解他们的想法、心声;通过联谊的方式为未婚教师提供交友的机会;帮助有配偶、孩子的青年教师家庭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对经济上有具体困难的,学校给予必要的资助。提高待遇是人才工作最核心的问题,学校要多采取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发放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附带条件的福利房等方式来体现对人才物质上的补助,就目前贵州省来说,平均在20~30万之间。我们主张,应在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学校成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建立一个更为动态和更能激励人才积极性的平台,拿成果来说话。如:过去的做法是引进一个博士给20万以上的安家费,我们考虑改为给15~18万安家费,如果有高水平成果,如拿到国家项目,则直接奖励10万甚至20万。同时,对有突出表现的青年人才给荣誉、给机会,让他们担任团队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领导干部等,使其快速成长起来。

除了这些举措以外,改善生活及工作环境也很重要,要让青年教师有集体荣耀感、归属感、向心力。如争取“青年教师公寓”等住房工程让教师“安居”,规划学校事业发展的良好前景并给他们提供顺利发展和成就事业的空间、平台、岗位使他们“乐业”,充分体现人才服务工作的旨归。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青年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我们要充分重视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工作,让学校的发展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余文森,等.教师专业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1.

第5篇:青年教师指导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的中坚力量,他们承担着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各行各业现代化建设专门人才的重担。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是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因此,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的。

一、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

(一)青年教师的优势

高校青年教师朝气蓬勃身心处于人生的最好的发展期,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他们学历层次较高,基础理论扎实,思想活跃,干劲十足,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掌握学科前沿的知识和信息,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年龄上与大学生差距小,有共同语言,便于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艺术教师更感性化,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

(二)青年教师的不足

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对教学很生疏。他们虽然都是硕士、博士毕业,但是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的训练,不懂教学的艺术和教育的规律;生活压力大,高校青年教师刚刚参加工作,面临着成家立业,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压力常常使他们面临困境;青年教师任教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对于教学规范和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是在摸索阶段,要有一个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技能,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过程;科研方面处于弱势,高校青年教师在读硕士、博士期间有过一定的研究经历,具备一定的科研基础,但由于踏入工作岗位时间短,科研经验不足,学术积累不够,参与重大课题研究和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也不多,很难形成明确的研究领域,研究出高质量有特色的科研成果。艺术教师由于文化课基础较差,更需要丰富人文历史方面的知识。

二、青年教师训练的内容及方法

(一)加强岗前培训,做好入职前的准备工作

高校艺术教师大多数来自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或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不是毕业于师范院校,缺少做教师方面的训练。因此,对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接受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方面的训练,为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行导师制,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教师职业生涯的头几年是决定其一生职业素养的关键,教师职业独特的教学专长往往是在这一阶段形成。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参加工作最初养成的良好教学技能和职业操守会对今后的教学生涯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为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指定一位治学严谨、责任心强、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其指导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在编写教学大纲、撰写教案和讲稿等方面给予指导,听他们的试讲,提出修改意见。也要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撰写论文。总之,为青年教师定学习目标、勇于实践,使他们尽快成长。艺术教师由于比较突出专业技能,更重视绘画和唱歌以及演奏各种乐器,所以理论功底比较差,从事科研和撰写论文更是比较困难,所以更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三)走出去请进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

鼓励青年教师多参与社会音乐活动,参加教育部及所属各级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如高级研讨班、访问学者等,多种渠道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每年都要选拔30至50名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活动,他们不仅跟随所在大学听课,而且还直接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很多青年教师把国外的研究项目带回来进行研究。除此之外还会选拔一部分青年教师到国内一流大学进修学习。凡接受培训项目资助的青年教师,在项目结束后,必须在所在学院的全体教师大会上进行交流,使所掌握的信息和成果为全体教师所分享。这些活动使青年教师掌握了本学科一流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效地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开阔了学术视野。笔者所在的艺术学院这两年分别派一名青年教师去意大利学习美声唱法,派一人去奥地利学钢琴,派一人去英国学习建筑艺术,声乐教师回国后开了两场独唱音乐会,还定时给声乐教师上课,使成果服务于全体师生。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请国内外大师来校讲学,开大师班,举办各种音乐会,使青年教师不出校门就能接受一流的指导。

(四)组织教学技能大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笔者所在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教学技能大赛,大赛先从教研室开始,每个教师进行半小时的教学汇报,选出一至两名教师代表所在系,参加学院的教学大赛。学院会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观摩,比赛由教授委员会和学院教学督导进行现场打分,分出一、二、三等奖。在此基础上,选派一等奖获得者,参加学校的教学技能比赛,选出优胜者进行奖励,并通过有线电视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观摩。同时会请专家对参赛教师所讲的课程从内容、板书、课堂语言、重点、难点、教案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点评,其目的不仅要使参赛选手获得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要在青年教师的头脑里明确什么样的课才是成功的课,知道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这种活动参与面广,受益人群大,有效地提升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五)针对不同专业的青年教师制定专项培养措施

前面论述的是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普遍方法。除此之外,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培养措施。例如,笔者所在的单位是艺术学院,有艺术设计和音乐表演等专业。这两个专业都有自己特有的专业内容。所以在青年教师培养上除了应具备共同的能力外,还应具备专业特殊能力。

1.收集信息,勇于创新的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包括景观设计、平面设计和室内装璜设计等专业方向,这些专业实用性强,能够直接应用于社会生活。这就需要青年教师不仅要了解市场需求和设计潮流,还要了解新的施工材料。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用户要求和市场需要的新作品。所以年轻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紧跟时尚潮流,使自己的创作能够保持领先地位。

2.组织实践活动的能力

作为表演专业的老师,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很重要。要组织一场音乐会,从创意到节目的设计和筛选都是对老师综合组织和协调能力很大的考验。所以作为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每学期都会有艺术实践的环节。要让青年教师参与其中,每个教师可以先组织自己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排练,然后把节目串到一起组成一场完整的音乐会。青年教师可以各有分工,有负责舞台监督的,有节目单定制的,有串联词撰稿的,有组织学生准备服装道具的,等等。要在实践中培养青年教师组织实践活动的能力。目前,每年教育部以及各类学会举办的艺术比赛类型很多,派青年教师组织学生参赛也是很好的展示和锻炼。例如,每年的哈尔滨冰雪节期间都会有冰雕比赛,我们都会组队参加,已经连续五年获得一、二等奖。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绘画、设计比赛累计获奖20多项。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开阔视野,增加积累,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使青年教师更了解学生,师生关系更加紧密,教育教学更能事半功倍。

3.表演专业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

音乐教师除了具备课堂上授课的能力外,还要能拉,能唱,具有在舞台上展示的能力。既是演员,又是教师,这就需要有过硬的基本功,我们的青年教师都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但是表演这个专业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几天不练就会生疏,所以为了督促青年教师练功,每个学期都要安排音乐专业青年教师的业务汇报。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专业比赛。

三、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是目前国内各高校普遍采用的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法,在此基础上,各高校还会根据本单位的不同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如:教学督导跟踪听课和意见反馈;青年教师助教制度;首次开课试讲,等等,以监督、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逐一陈述。然而,上述措施在施行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如:有些学校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系统的岗前培训、入职和在职培训制度;虽有责任人员但未成立专门师资培训部门进行规划和管理;保障和激励机制不建全;实施制度分散在各个学院,执行起来随意性大等。另外,导师制的执行情况也不容乐观。制度不健全、各个参与方面职权和义务不明确、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对传帮带的认识不深入、监督执行力度不够等原因都会导致导师制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作用。再加上青年教师正处于成家立业的阶段,较低的工资使得很多教师在社会上兼职或者跳槽,不能安心于本职工作,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对教师的培养工作。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教师培训过程,提高培训质量

教师培训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2]。现在,普遍反映高校青年教师培训效果不好,就是因为在培训过程中有些地方没有做到位,要加强培训工作的实效,就要完善培训中的各个方面。首先,培训内容要多元化,既包括教育理论,也要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文件的撰写、板书设计、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技巧。其次,授课方法随教学内容的变化也应有不同,系统的理论讲授和具体的案例教学缺一不可。特别是艺术教师的培训,一定要加强实践环节的培训,例如,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汲取养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培养构图和对色彩的感悟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每年暑假让青年教师带领学生去宏村进行写生实习,活动期间,青年教师和学生同吃同住,不仅教学生绘画,还要组织学生参观民俗,吃住行都由青年教师来带领协调,对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大有裨益。

(二)导师制应该成为学校制度,使之落到实处

青年教师导师制应该作为学校制度,成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职称评聘时,被选为青年教师导师的老教师,应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同时,应在津贴方面有所体现。每学期,导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评语和听课记录,应列入青年教师考核内容并作为重要依据,并在权责方面有明确规定,使之落到实处。

(三)提高青年教师物质待遇,解决教师后顾之忧

高校教师这个职业在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付出与收获不平衡的问题。教师的经济地位不高,对人的吸引力远小于其他很多职业。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对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我国教师教育,有重要意义。经济收入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社会价值,较高的经济收入有利于教师在公众中树立较好的职业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教,教师的整体水平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经济待遇的提高,从实际上为高校青年教师解决了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安心于本职工作,这个问题政府的决策是关键,下定决心着力解决,就一定能够使高校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和提高。

(四)完善法律法规,走依法治教之路

要保证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必须以法律的形式进行规范。具体的法律法规应涵盖高校青年教师职前、入职、在职的教学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和阶段。对于现行法规条款中的不足部分,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例如,建议对现有的《教师资格条例》进行补充和完善。现有的《教师资格条例》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对教师资格认定和管理起到了规范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不做任何考核就可以直接申请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更不需要进行岗前培训就可以直接走上教师岗位,这导致了现在存在的很多弊端(已在前文阐明)。这说明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很多高校要求进入学校的基本学历要求必须是博士学位的今天,导致岗前培训的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无法发挥其作用,导致青年教师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问题。综上所述,培养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事业发展、科技进步过程中所面临的新课题。要使青年教师培养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实效性,各高校就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在培养模式、培养机制、培养重点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适应时展的要求,同时也为青年教师的发展、为学校自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吕秀霞 韩世平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第6篇:青年教师指导培养方案范文

Abstract: The "Excellent Engineer Program" purposes determine the young college teachers must have the ability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Good engineering practical ability of young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to implement the

"Excellent Engineer Program".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system of training young teachers' practical ability. The system design considered the integrity and unity of teacher's pre training and post training. In this paper we also explorated and practised the training of young teachers' engineering quality from three aspec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basic skills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raining.

关键词: 卓越计划;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Key words: Excellent Engineer Program;young college teachers;ability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239-02

基金项目:重庆市重点教改项目《面向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112012);重庆市重点教改项目(1202018)。

作者简介:雷芳(1972-),女,甘肃景泰人,副教授,信号处理教研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EDA和电子系统设计教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建设小组成员;陈前斌(1967-),男,四川云山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负责人,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小组组长;李强(1968-),男,湖南邵阳人,硕士,副教授,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小组成员,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与多媒体通信、图像处理与检测技术。

0 引言

“卓越计划”旨在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提供源源不断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是整个“卓越计划”实施的重要保障[1]。

重庆邮电大学是第二批“卓越计划”的实施院校。围绕“卓越计划”,我校成立专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聘请教学、科研及工程经验丰富的教授和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等担任委员,负责“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指导与重大事宜决策。

1 提高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措施

1.1 岗前培训和教研活动中工程意识的培养 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工程意识,他就不可能自觉地提升自己的工程教育理念,更不可能自觉地参与到工程实践中。在思想上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让他们了解国家教育的政策导向,正视现代教育情况;给他们灌输工程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作为一个工科院校的教师应该具有工程实践能力。

1.2 基本技能轮课训练,提高教学能力 对青年教师,首先要求经过基础课程教学训练培养过程,进行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

其次,我们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打破了原理论教师只懂理论不懂实践,实践老师理论水平低的现状。先基础电类课程融合,再专业课程大的融合。要求理论老师每学期至少承担原理论教学班一个班的实验教学,实践老师跟班学习理论及承担2个班的理论教学,自2010年融合以来,不但提高了理论老师的实践水平,而且提高了实践老师的理论水平,青年老师整体教学水平都有提高。另外我们推行讲课比赛,设立课堂教学比赛奖,由专家听课﹑学生评课﹑公开讲课等环节评选出优秀讲课老师,并邀请青年教师观摩与学习,提高基本教学水平。

1.3 专业发展训练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计划

①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工作1至2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在不影响教师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的情况下,安排教师集中半年左右的实践,到企业去锻炼。第一年,在各生产部门进行见习。主要从事技术岗位,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技术、培训课程等,回来后的半年研究具体解决方案。第二年以助理的身份回到企业,在生产等各方面协助企业进行整改,达到企业和个人的共赢。

②有计划的选拔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任课老师参加关于工程教育的培训以及到第一批卓越项目高校取经

学习。

③聘请相关工程师到我校给青年教师做报告。要求工程师报告的内容必须是该学科的最新动态、前沿信息,这样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就能够紧密地联系社会实践,从理论教学中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对本专业就业渠道有更深刻的认识。

④有计划的从与高校合作的企业中引进和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

1.4 深入工程实践,提升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①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工程实践,指导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各类竞赛。我们鼓励青年教师到校就参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类的实践教学,尽快让青年教师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其工作能力。各专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竞赛,青年教师自觉地参与指导学生的竞赛。通过指导学生竞赛,培养了青年教师的竞争意识,形成工程教育理念。新分配来的青年教师第一年先跟班学习理论一年,并辅导1,2门实验课程。

②参与横向课题研发,提升工程综合能力。横向课题通常都是工程项目,都来自于各企业公司。学校产学研中心创造条件给青年教师搭桥,让青年教师参与横向课题研发。青年教师通过参与横向课题,将理论研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升了自己在工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集成的能力、协调工程中人事关系的能力、工程产生效益的思辨能力、工程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的综合思考能力,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青年教师获得了全过程的工程实践训练,逐步形成工程综合能力,为理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全面系统思考问题、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2]

1.5 健全激励机制,调动教师提升工程素质的积极性

①设立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鼓励青年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学校设立了青年教师发展基金,每年投入不低于200万元,以项目引导的方式鼓励全校广大青年教师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能力。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项目主要包括“在职学位提升项目”、“外语培训项目”、“国内访问学者项目”、“青年教师基本教学能力培养项目”、“理工类青年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类青年教师自然科学素质教育项目”、“青年教师上岗前培训项目”等。

②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倾向青年教师,自制实验设备有优惠政策。学校每年的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全部支持青年教师,校级教材立项50%给青年教师,凡是涉及课程改革所申请的自制实验设备,学院和学校设备处在调研可行基础上给予物力和财力的第一时间支持,并以设备件数计算工作量;并大力支持青年教师将自制实验设备用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商;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首次设立每月可申请院级教改项目,凡老师在新培养方案课程与实训项目开发中,老师想到好的点子用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的点子,只要老师写一张A4的申请书,表明做什么,怎样做,预期效果,就可通过专业建设小组认定后立项,极大的鼓励了青年教师。

2 实践效果

以我校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作为例。目前有专兼职中青年教师共94人,其中专职中青年教师80人,自2011年之后我们更加注重企业工程师的引进,目前专职队伍有工程背景的老师占总人数的比例为16.25%。而兼职教师则由原来的3人增加到现在的10人(见表1)。

2011年~2012年,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加大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训的力度,总计培训和交流达64人次。青年教师通过其它途径深入工程实践,其中青年教师参与横向项目21人,参与指导学校各类竞赛有教师65人,仅2012年通信学院软件比赛就有35名老师指导50个竞赛项目,进企业锻炼的青年教师8人,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来校进行关于电信业务支撑系统(BOSS)和IMS实验局建设等讲座 9次,老师参加出国外语培训27人(见表2)。

通过在职前培养岗前培训中置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要素,培养了青年教师工程意识;让青年教师深入工程实践,提升了他们的工程素质;老师参与横向课题研发,提升了工程综合能力;专业发展训练中我们实施的 “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已使青年教师的60%得到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另外我们健全激励机制,调动了教师提升工程素质的积极性。老师们已逐步探索与实践在理论教学中更多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同时,为我校2012级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结束语

“卓越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主动服务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而“卓越计划”中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其实施过程中关键的一环。今后,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校将坚持并进一步扩大在国际环境中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程度,贴近学科前沿,开展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外优质科技和教育资源培养一批“有国际眼光的人”、“有国际学术对话能力的人”、“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人”。

参考文献:

[1]孙珺,胡小平,秦华伟.“卓越计划”视域中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11):17-18.

[2]李如玮.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素质培养途径的研究与探索,教师职业发展[J].2012,10(3):62-63.

第7篇:青年教师指导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创新实践;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作者简介:孙冬梅(1975-),女,安徽合肥人,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张广明(1965-),男,江苏江都人,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江苏?南京?210009)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047-03

“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工科院校自动控制、工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仪表等自动化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目前在很多学校都进行与本课程相关的精品课程建设,但是也有一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缺乏等原因,授课点分散,没有进行合理的建设。

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作为首批批准的高校之一,也展开了相应的工作。2011年教育部党组4月25日发出关于教育战线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向各高校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其中强调要强化实践教育环节,引导学生在投身实践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响应国家号召,适应学校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为例,介绍了以院级平台课程建设为形式,以整合并有效利用资源和培养高素质优质人才为目的的平台课程建设方案,努力构建一个开放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综合平台。

一、课程现状和建设思路

目前我院本科专业4个,“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共6个授课班,授课教师6人。分散在4个专业,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平台和合理的授课团队,无法评价授课效果和培养质量。

实践表明,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密不可分。课程建设要以优势专业建设为依托。“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技术性强、逻辑严谨、动态与静态结合、实验技能要求高及内容丰富的专业课程,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关系紧密,能够体现专业特色。课程建设的同时,进行测控专业建设,能够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相互促进。

本平台课程建设依托我校自动化学院测控专业,转换单纯的课堂教学为系统的整体课程体系建设,整合资源为课程教学提供完整解决方案。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细致规划、设计。具体工作有:建立院级课程体系,以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整理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先进性,能够充分反映单片微机领域最新的学术和科技成果;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通过学生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改进教学手段,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并相继开发一套比较完善的、立体化的系列精品教材和教学案例;采用科学的考核方法;建成高水平的、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和科学现代的平台课程管理体系;能满足学生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平台课程建设方案

1.以兄弟院校精品课程为基础,有目的地进行建设

(1)学内容。授课大纲统一,教材统一采用张义和编著的《例说51单片机》。授课和实验的内容全部统一,电子教案统一,实验和实训指导书统一,授课用多媒体课件统一,试卷由统一的试题库管理系统随机抽取。

(2)努力打造教学成果。利用本课程实验室设备指导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如开放实验室项目、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作品、挑战杯等)。积极发表教改论文,申请教改项目。

(3)建立校级网络教学平台,集中和展示课程的数字资源。主要分为“课程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试题习题、参考资料”5个资源模块,其中“课程建设”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师队伍、改革与研究等资料;“理论教学”包括往年和最新的电子课件,部分教学录像;“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程和课件、工具软件等;“试题习题”包括大量的练习和思考题、往年试题和参考答案;“参考资料”包括相关知识和技巧专题讲座、电子元器件技术资料和一些网络资源等。

2.以打造精品课程为目的的课程资源建设方案

课程资源包括授课课件、试题库、考试体系、教学录像、实验教程等多种形式。而课程网站是课程资源的载体和体现形式,是构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网站要精心准备和后期的不断维护。首先应包含所有教学资料,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课件、教案、习题、模拟试题、实习实训项目、参考文献、学习指南等。其次,对重点章节及其难点详加注释说明,满足网络课程需要。最后,配以适当的图片、视频资料,方便学生自学。

3.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卓越计划实施方案尤其强调师资的建设工作,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其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工程教育能力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

第8篇:青年教师指导培养方案范文

一、统筹规划,提高校本研究科学性

校本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的校本研究工作必需要认真规划。校本研究方案的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校本培训的随意性,又可与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效整合,确保了校本研究方案的可行性,使校本研究的内涵日益丰富。我校在设计校本研究实施方案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1.教师队伍发展状况。

校本培训力求要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几个方面重点突破,在新课程背景下,重点是教师科研意识的培养、教育反思能力的提高、课程理念的转变、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骨干教师的培养等。

2.学校课改的现状和推进。

以全面提高课改整体水平为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关校本研究活动。

3.评价改革的要求。

通过校本研究,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重新设计学校管理的制度、要求和考核机制。

从2003年开始,学校每学年都要认真制订《港口学校校本研究实施方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本研究活动,通过系统规划、步步推进与有效整合,主要开展了如下“六大板块”的系列活动:

板块一:教育信息化研训活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核心之一。创建省示范学校以来,学校积极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在张家港市农村学校实现了三个“第一”,即“第一个安装校园网,第一批创建成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先进学校,第一个建立校园网站”。围绕教育信息化,我们主要开展了“网络、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研讨”、“教育博客与教师成长”、“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情感研讨”等校本研究活动。通过研讨,结合学校相应的培训活动,全校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升,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蒋俭学老师于2005年获全国初中多媒体课展评一等奖,曹勇、朱敏江、周晓明、钱丽雅、徐春方、何正才等一大批青年教师在苏州市各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赛中获奖。

板块二:实践新课程系列活动

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服务是我校校本研究的一个重点。根据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几年来,我们主要进行了考试评价改革研讨活动、“一个课例,三次研讨”活动、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展示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资源库式电子备课试点、“讲学稿”课堂教学改革等十多个专题的校本研究活动,通过这些专题化校本研究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学校的体育、“艺术、生物、历史”综合等学科的满分率多次列全市同类学校榜首。

板块三:课题研究活动

课题研究是整体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推进群众性科研活动的有效平台。针对我校科研方面较为薄弱的状况,我校在“十一五”期间,申请了三项张家港市级以上研究课题:两项是学校德育工作方面的,一项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方面的。几年来,全校大部分教师参与了课题研究活动。经过全体课题成员的共同努力,三项研究课题均顺利进行,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有两项课题成果获得了苏州市一等奖,一项课题成果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

板块四:新教育实验活动

我校参与《新教育实验》的项目初中部是“依托信息技术环境,师生共写成长随笔”,小学部是“营造书香校园”。2004年以来,学校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写教育随笔活动,还成立了“自主、实践、互动”、“青年教师成长训练营”等青年教师沙龙。近两年来,共组织了30多次沙龙活动,30余位青年教师撰写了100余万字、1000余篇随笔,较好地调整了他们的教育状态。同时,通过一批骨干教师的成长,带动了全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板块五:青少年教育有效性研讨活动

本板块重点是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的育人能力,增强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几年来,主要开展了学生课余生活指导研讨、写育人案例活动、“班级公约”自己订、失败的“优秀”学生反思、每日“三省”等活动。通过几年打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已成为我校的一道亮丽风景。

板块六:校本课程开发研讨

本板块重点是为了提高学校新课程实施的整体水平。几年来,学校先后组织教师成功开发了《擦亮你的心灵》、《“河阳文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提高了一批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丰富了学校课程内涵。

二、务实管理,增强校本研究实效性

在校本研究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究工作的管理,确保每一个主题、每一个具体培训项目均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为了便于实施,在制订方案时,每一个培训项目,都明确责任人和承担人。责任人在子项目实施过程中,还要制订出相应的活动计划,要参与培训的全过程,并根据实施情况,适当调整活动的时间、内容等,确保校本研究活动的有效实施。

第9篇:青年教师指导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模块化培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专业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1

如何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的高校,更是把这项工作当作重中之重,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集中体现[1]。培养方案是围绕一定培养目标的一群课程的组合模式,本质上是不同课程间的搭配与组合[2]。如何把这些门不同课程间进行有机地搭配与组合这就是制定培养方案的精髓所在。培养方案既要依托学校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还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柔性化教学管理,从而实现管理严格与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3]。该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浅谈一下培养方案修订中实施模块化课程培养的必要性,为建立高质量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1 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特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主要包括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塑性成形方向和凝固成型方向。这两个方向都是以金属成形(型)为主,利用工装模具对金属成形(型)过程中规律变化进行研究。但是,这两大主要研究方向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塑性成形主要研究的是固态金属材料在压力作用下材料的流动规律、微观组织形貌演变及力学性能变化等知识。而凝固成型主要研究液态技术在凝固过程中的结晶过程等。二者无论从材料的状态还是外加载荷的大小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原来的培养方案中,无论是塑性成形方向的学生还是凝固成型的学生都利用一套培养方案。具体的课程体系中,都是两个方向的专业课程内容混合。

随着培养方案的不断修订和完善要求,这种课程设置已经不能适应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发展需求。因为现行的培养方案在不断修定过程中,总趋势是总学时数不断缩减。这样,分担到每门课程中的学时数也势必会减少。这样如果每门课程中仍然包涵两大研究方向的内容,势必会影响课程授课质量。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课程门数的限制和课程学时数不断减少。很多年轻刚留校或者留校不久的青年教师上讲台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工程系经过反复调研和比较分析,认为原有的培养方案已经不能充分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所以决定在新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中采用了大三学年模块化培养体系的建立。即原培养方案中大一、大二和大四学年中课程设置保持不变,而在第三学年实行模块化教学,即按照液态成型和塑性成形两个模块进行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向,只要完成其中一个模块的学习即可。学生到大三学年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完成塑性成形或者凝固成型其中一个培养模块中的课程即可。

2 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实施模块化培养的必要性

2.1 实施模块化培养有利于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课程深度

新的培养方案中对本科生大三学年实施的模块化培养。将原来的塑性成形和凝固成型两大方向的内容集中讲述变为分开讲述。这对于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课程深度有非常重要。新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都分塑性成形和凝固成型两大研究方向单独讲述。这增加了每个大研究方向内整个课程的学时数。之后的模块化培养模式,将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加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完成“教与学”。教师可能适当增加课程知识点的深度和难度,让学生更加充分地对知识点加以学习和理解。正所谓学习知识在“深而精”,而不在“多而浅”。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技术工作或者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如果学艺不精,那对于工作和继续学习都是不利的。

2.2 实施模块化培养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授课能力,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众所周知,青年教师留校后要过第一关就是教学关。他们首先在留校过程中要经历“试讲”环节,而且即使成功留校工作后,想要上讲台还得经历助课、试讲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门数少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就是个重要限制。材料工程系根据原培养方案的弊端,切实从提高青年教师上讲台机会入手,提出了模块化培养模式。这对于提高青年教师授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3 实施模块化培养有利于更加科学地构建课程体系

原培养方案中课程内容太多,不利于更加科学地构建课程体系。一个科学地课程体系应该是课程门数合理、课程内容适当、教学主体明确。必须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专业教学条件为基础,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把好教学质量的第一关。新的培养方案采用模块化培养适当增加了专业专修课程门数,这对于增加学生的选课兴趣、拓宽专业领域内知识点都有好处。而且新的模块化培养在学时方面,给与了教师和学生双方一个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全排教学内容,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慢慢理解和体会。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更是一门艺术。他需要时间和经历的慢慢积累。所以充分地释放一些空间和时间给教师和学生,会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做到教学相长,事半功倍。

3 结语

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中实施模块化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重新梳理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学时,做到有的放矢,以人为本。实施好模块化培养模式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入掌握、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和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都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赵莉,马继刚.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