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写规范字的好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通用规范汉字表》简化字繁体字正字异体字类推简化字形规范
201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是语言文字方面的重要标准,其成就自不言而喻,笔者结合自己在辞书编纂工作中的体会就该字表的欠妥之处谈些看法。
一、 收字
《通用规范汉字表》收规范字8105个(不包括对应的繁体字、异体字)。笔者主编的《汉字规范字典》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修订本,其中规范字字头除了这8105个规范字之外,还增收几个字,其中有“”“”二字。
“”是否应该视为汉字,对此有争论。一种意见认为它仅是阿拉伯数字符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均未列作字头。一种意见认为它来源于阿拉伯数字符号,现已成为汉字家族中的一员,《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均列为字头。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把“”称为汉字数字,明确指出:“”是阿拉伯数字“0”的汉字书写形式,可用作编号。[1]“”与阿拉伯数字“0”都表示数的空位,区别在于: 首先形状不同,前者圆形,后者椭圆形。其次用法不同,前者与汉字数目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结合使用,如“三六房间”“二一五年”;后者与阿拉伯数字“123456789”结合使用,如“306房间”“2015年”。“”的使用范围较小,如“速度每小时350公里”“金额805元”,用汉字表示,一般写成“速度每小时三百五十公里”“金额八百零五元”(或者大写:“金额捌佰零伍元”)。“”不仅是汉字,而且是常用字。《通用规范汉字表》如果把“”列为规范字也许会更好。
“”是新发现的化学元素,2000年第一次被发现,2011年被命名为Livermorium(Lv),2012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正式宣布元素周期表增加该新元素,原子序数为116。2013年7月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确定其中文名称为“”。116化学新元素中文命名为“”,是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之后,相信该字表将来修订时会把这个字收入。
二、 简化字与繁体字,正字与异体字
《通用规范汉字表》对《简化字总表》和《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做了细致的梳理工作,但个别处理值得商榷。如:
“Y”是“谷”的繁体字。用于“不Y”,义为不善,是古代君主谦逊的自称,不能简成“不谷”。用于复姓“Y梁”、人名(如宋代尚书陶Y)、较特殊的书名(如《Y梁传》)也不宜简化。《通用规范汉字表》附件1《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把“Y”简作“谷”,未做说明。《〈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加了说明:“不Y”的“Y”不简化。可是,“Y梁”“Y梁传”的“Y”是否简化?未做说明。
“弧倍xiàng时是“向”的繁体字。又读xiǎng,《汉语大字典》未简化。《庄子・养生主》:“砉(xū)然蝗唬奏刀d(huō)然。”这里的“弧奔俳栉“响()”,模拟皮和骨分离的声音,不宜简作“向”。《现代汉语词典》在“砉(xū)”字条引用了这个例句,“弧泵患蚧。“弧庇旨俳栉“享”,义为享受。《史记・游侠列传》:“已黄淅者为有德。”
“鳌笔恰懊伞钡姆碧遄帧S糜诠潘名、古州名、人名(如明代人有凌鞒酰著有初刻、二刻《拍案惊奇》)等,不宜简作“蒙”。
“”读chóu时是“绸”的异体字。又读chōu,用于: ①抽引;引出。《文选・宋玉〈高唐赋〉》:“大弦而雅声流,洌风过而增悲哀。”②缀集。《史记・太史公自序》:“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又有“绎”一词,本义为引出端绪,引申为阐述。北宋曾巩《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陈六艺载籍之文而绎其说,博考深思,无有懈倦。”以上例句中的“”都不宜改为“绸”。《辞海》即把读chōu的“”单立字头。
《简化字总表》无条件地把“Y、弧鳌狈直鸺蜃鳌肮取⑾颉⒚伞鼻吠祝《通用规范汉字表》不应该照搬。《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把“”作为“绸(I)”的异体字欠妥,《简化字总表》已纠正,类推简作“”,《通用规范汉字表》不应该走回头路。
另外,有的异体字属于误收。如“谄”字之后误列异体字“z”。“z”读tāo,义为可疑、超越本分、隐瞒等,并非“谄”的异体字。《通用规范汉字表》沿袭《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之误,《通用规范汉字字典》亦误释。《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都不把“z”作为“谄”的异体字。
有的异体字应补。如“彷”又读fǎng,用于“彷贰保与“仿佛”同。《通用规范汉字表》在“佛”字之后列出了异体字“贰保而“仿”字之后却漏收“彷”。
有的异体字应加注。如“L”不用于救济、朝代、姓,与“周”不是全同异体字,如果不加注释便容易令读者误解。《通用规范汉字字典》即误释。
三、 类推简化
类推简化是汉字简化的常用方法之一。《通用规范汉字表》规定除8105字之外“表外字不再类推”。这个规定是善意的,目的在于避免扩大类推范围,保持汉字形体的相对稳定。但这个规定不应是强制性的,否则失之偏颇。又如化学元素字“”未收入《通用规范汉字表》,如果不允许类推简化,恐怕只能使用繁体字“W”。
强制性限定类推简化范围,引用古代诗文和古汉语联绵词的字形时可能会不好处理。如: 西晋左思《吴都赋》“其山桑t嵬嶷A洌g冥d”中的“g”,联绵词“q”“Vb”中的“q”“b”,都未收入《通用规范汉字表》,按照新规定只能写成“尔其山泽,则嵬嶷i洌g冥郁”“扪q”“mb”。由于某字超出《通用规范汉字表》范围而不能类推简化,古代诗文中的一个句子或者古汉语联绵词上下字的字形难免出现这种简繁混杂的局面。
另外,我国目前存在《信息技术编码字符集》等一系列计算机信息处理用字方面的国家标准,收字数量、类推简化范围远远超过《通用规范汉字表》。我们不能否认这些标准的规范性,也不能想当然地要求这些标准立即进行大幅度修改。
还要看到,《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影响广泛的辞书收录的规范字字头,凡是可以类推简化的基本都进行了简化,如果因为超出《通用规范汉字表》范围而视为不规范,要求改回繁体字,显然不合适。
十多年前,笔者在《谈〈现代汉语词典〉对简繁体的处理及其他》一文中建议类推简化范围采取刚性为主、柔性为辅的原则,所谓刚性即规范字表中的字必须简化,所谓柔性即规范字表之外的字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不搞一刀切,这里就不赘述了。
四、 字形规范
1965年由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是汉字字形方面的规范文件,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未对字形规则进行调整。《通用规范汉字表》确定字形的原则是: 凡是这两个字表已有的字照样收录,这两个字表未收的字依据有关字形规则确定。《通用规范汉字表》确定字形的原则是合适的,但个别处理不够妥当。如“望”的异体字,《通用规范汉字表》作“”,《通用规范汉字字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汉语大字典》作“R”。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情况是: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第1版第1次印刷为:“望[]”,语文出版社编《语言文字规范手册》2006年第4版为:“望[]”。
中国台湾《国字标准字体宋体母稿》以“”为常用字,以“”为次常用字。中国香港《常用字字形表》也以“”为常用字。
笔者编写的《常用汉字源流字典》即将出版修订本,其中“望”字条:
望[]wàng11画
商代 西周 战国 古文 小篆 秦代 汉代 晋代
甲骨文、金文、古文表意。象人站在土堆上张大眼睛向前方或后方远眺之形。有的金文、小篆加意符月,表示眺望高空的月亮,隶定为“”,大陆也作“R”。金文异体、小篆异体变为形声,目改为音符亡,隶定为“”,大陆后作“望”。本义为向高处或远处看。引申为……
笔者主编的《中华大字典》收字头多达57470个,相关的字头有:
望[]wàng①……。②……。
Rwàng同“(望)”。
wàng同“(望)”。
wàng同“望”。
wàng同“(望)”。
这个字的正确隶定应作“”,《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6年版、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字形较好。“望”是讹字,大陆习非成是,由《印刷通用字形表》开始成为规范写法。异体字的正确隶定应作“”,下边从(中间横短),不从壬(中间横长)。《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6年版字形欠妥,语文出版社编《语言文字规范手册》2006年版、中国台湾字形较好。“”和“R”都是讹字。如果异体字字形只列一个,应选“”,而不是“”或“R”。
《通用规范汉字表》的成绩是辉煌的,功不可没,瑕不掩瑜。但优秀的辞书一定有灵魂,有特色,有科学、完善的编写体例。其灵魂就是主编和编者的学术思想,包括对待语言文字规范的立场和态度。在辞书编纂工作中必须认真遵循《通用规范汉字表》,同时又不宜墨守成规、亦步亦趋。
附注
[1]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15835―2011,2011年7月)指出:“阿拉伯数字‘0’有‘零’和‘’两种汉字书写形式。一个数字用作计量时,其中‘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零’,用作编号时,‘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 教育部等十二部门关于贯彻实施《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教语信[2013]2号,20131009.
3.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14号、116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中国科技术语,2013(5).
4. 台湾《国字标准字体宋体母稿》.台北: 台湾当局教育主管部门,1994.
5. 王宁主编.《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3.
6. 王宁主编.通用规范汉字字典.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3.
7. 魏励主编.汉字规范字典.北京: 印刷工业出版社,1986.
8. 魏励.谈《现代汉语词典》对简繁体的处理及其他.∥史定国主编.简化字研究.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
9. 魏励.常用汉字源流字典.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10. 魏励主编.中华大字典.北京: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4.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基础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势必会影响学生感悟文字,理解词句、文章的能力,直接影响到语文的学习、个人的审美情趣、完美人格的形成,甚至会严重地制约学生的终身发展。
其实,现代教育对写字教学日趋重视,期望值也很高。新课标在第三学段(5~6年级)中就明确规定: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然而,不少小学毕业生的写字水平不尽人意,有些令人担忧,往往也引起人们的非议。最突出的问题是:握笔姿势不正确,笔顺极不规范,画倒笔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字写得东倒西歪,没有写成方块字,失去了美感;使用钢笔的学生甚少,铅笔、圆珠笔、水笔使用居多,高年级也是如此;潦草、涂改、错别字,很多简单的字都不会写,这些都成了写字教学的痼疾,有位教育家曾作过这样一句总结:“现在不少学生,不用说毛笔字,就连硬笔字书写得也很不像样。”
写字整体水平不高的原因何在呢?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和不断地探究,认为因素是多方面的,主客观兼而有之。
首先,是教材的不确定性。写字的教科书与使用的语文教材不同步,写字不能为生字教学服务,且与之严重脱节,无疑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被闲置的教科书。有的教科书,如曾风迷一时的当代书法家庞中华、司马东、司马彦、张克江、顾仲安、雷崇善、徐福长的正楷硬笔、毛笔书法字贴进不来,也不敢进。正如有句待客笑话所言:“该来的没有来,不该来的来了,该走的没有走,不该走的走了。”没有好的教材资源。
其次,写字教学与书法老师不被器重,书法老师流动较大。还有人认为电脑的出现可以代替人书写,手工书写可有可无。家庭写字教育缺少家长的有效辅导,加之不少学生只图嬉戏玩耍,性格懒惰,没有耐心,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写字教学,写字教学被遗忘到角落。
再次,小语教师整体书写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在岗教师的培训有效机制,缺乏对学生书写的指导。学生普通缺乏刻苦练字的精神,有时心血来潮,兴致勃勃;有时情绪低落,随心所欲。不能做到持之以恒,总是虎头蛇尾,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这也是造成学生写字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怎样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字质量?笔者认为,教学中务必做到以下四点:
一、正视现实,提高认识
写字教学并非是一无是处,关键是要更新观念。电脑的诞生,使书写便捷、高效,对写字提出了更尖锐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抢抓机遇,落实小语教师书法的有效培训。写字是一项技能,我们不否认手聪、天赋,但勤学苦练才是学生写好字的必由之路,也是进步的阶梯。写一手好字,其社会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书法事关民族素质的大计,是每个中国人基本素质的基本标志。
写字具有审美功能,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书法更不必说,实际上是一个感受美、推崇美、领悟美、表现美的能动的构思过程。鲁迅先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规范字是美的体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遒劲飘逸的规范字一旦练就,一定会受益终身,可谓妙不可言。
二、注重技巧,突出重点
小学高年级,复习巩固低中年级写字教学的成果,如笔顺规则,间架结构,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指导差生,基本达到这个要求。还要继续学习方法和突破难点,在临贴习字时,只要注意观察每一笔画的起笔和落笔点,就能很快地产生笔画的位置感,把握笔画的长短、走向和形态,从而提高临帖的效率,激发练字的激情。写字要动脑,做到“三到”:眼到、手到、脑到。要全身心投入,做到心态平静,缓慢书写。先抓五笔落实,点、横、竖、撇、捺。点要由轻到重、撇收捺放,如“永”。然后集中精力抓好十个方面重点突破来教学。
1.区分斜捺、平捺,斜捺如:八、个、本、入、反。平捺,如:之、过、这、延、建。走之底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区别斜钩和卧钩。斜钩,如:戈、民、成、我、栈。卧钩,如:心、必、志、忐、感。
3.写好横折、注意切角,写成方块字,使之具有立体感。如:目、是、回、国、闻。
4.区别横弯钩和横折弯钩。横弯钩,如:飞、气、风、凰、迅。横折弯钩,如:几、九、朵、旭、抛。
5.区别竖撇、斜撇。竖撇,如:月、儿、夫、用、凤。斜撇,如:人、文、全、齐、来。
6.区别弧钩和犬旁钩。弧钩,如:家、象、豺、琢、逐。犬旁钩,如:狗、犯、狸、狐、孤,这个笔画写好了,字就站得四平八稳。
7.先撇后横。如长、女、张、汝、妆。
8.从左到右,注意间架。如:洲、侧、溅、檄、柳。
9.不要多一笔。如:浇、饶、挠、扰、腻。
10.注意笔顺。如:区、臣、凹、凸、鼎。
只有这样有目的地训练、悟诀窍,才能使规范字在头脑中形成比较清晰的结构和笔画位置,形态印象。动笔写字时,就能很自然地写出规范、美观的字体来。
三、培养习惯,磨炼意志
要养成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先要指导握笔的方法,笔必须放在中指第一拐的上面,人坐直、笔握正,做到“三个一”:身子离课桌一拳;眼睛离本子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这样才能保护好视力,才能保证字写得横平竖直,端端正正,才能保持一种放松的心态。一个笔画不能写两次,更不能撕了再写,写了再撕,要一次成功,作为比较,看到进步与发展。找出败笔,反复练习,做到精妙。
书法人人都曾练习过,但坚持下来的又有几何?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意志力。没有毅力,休想写好字。规范秀挺的楷书,练好非一日之寒。读过私塾的人,为什么字写得那么规范?他们练字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笔画基本功训练到位。今人习字就是教学基本功不到位,学楷书也提倡“楷书+自创”,或“仿宋+自创”,形成一种体,一种风格。具体教学过程一般为:把笔、描写、仿本、跳格、临帖。此外,还有具体的细节要求,如习字的态度要严谨。无论是硬笔字还是毛笔字,都要求学生一笔一画,一丝不苟地细描苦练,这样可以陶冶情操,磨炼意志。而意志力又是成才的基本条件。多开展书法评优、品字、总结等活动,既升华学生的激情又鞭策他们把字写得更漂亮。总之,要培养学生有一定的涵养、气度及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浮不躁的专注精神,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晚上好!
今天,我们能聚在一起,实在是机会难得。首先,感谢各位家长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感谢大家对我们班级工作的的支持和帮助。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我们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家长也能够积极有效的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
各位家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容避讳的是,许多家长对怎样当好父母的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对待孩子,或重智轻德,只关心孩子的考分;或对孩子过度溺爱,百般呵护;或信奉“棒打出孝子”,教育孩子简单粗暴……在家庭教育上形成一个个误区,由此给孩子的心灵带来负面影响,这必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延误。高尔基曾说:“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但如何教育好他们,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我觉得如果我们家长能一如既往地做好以下几点,也许会使自己的孩子有长足的进步: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有55名学生,男生30人,女生25人。人们常说字如人脸,我先说说学生写字情况。整体来看,女生写字都比较好,而男生写字好的不多。本学期开学后,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写字都有所进步。希望各位家长在家里及时督促孩子坚持写规范字、写端正字。其次,纪律方面,我班学生都遵守纪律,只是个别学生上课总想做些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行动不够迅速。学习方面,有些学生不知自己预习、复习,只是等老师提醒,没有学习的自觉性。作业方面,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个别学生无法按时完成。原因有:1、注意力不集中,2、写字速度慢。总的来说,我认为我班的学生都是好孩子,遵守纪律,爱学习。只是有些小缺点。
基于此,我想向家长提些建议,希望我们能携起手来,共同教育孩子,使他们学习知识,健康成长。
二、学习上要帮助孩子
【关键词】阅读;书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和书写是学生最必要的两种学习工具,同时也是通往周围世界的两个窗口。小学阶段的写字教学,重在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课标》规定:考试作业,延伸至社会需要,人的自身发展,都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师的这项职责——教学生写好字。据笔者观察,不少学生执笔时,五指分工不当,书写姿势也未依照“三个一”的要求,歪着头书写者有之,弯着腰书写者有之,斜着身书写者有之,而学生对写字的认识是否到位;教师对写字教学是否有得力的措施;家长对学生写字的重视程度……都是制约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对此,笔者就以下四方面谈谈如何在小学写字教学过程中养成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虚心书写立态度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养成好的书写习惯,首先要有虚心学习的书写态度。良好的书写习惯,不单单是学生书写字迹工整的表象,还对学生认真的学习观念和持之以恒的品格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写字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奠基工程,是行为规范的养成工程,是文明传承的启蒙工程,因此,要努力使写好规范字成为一种习惯。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的:“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书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要让学生对书写有个正确的认识,首先要让家长、教师明确书写习惯养成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循序渐进,不急不缓,统一认识,统一标准。其次,让学生认识到写一手好字的重要性,不良的书写习惯影响书写效果,还会危及身体健康,近视、斜视、脊柱弯曲……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例会让学生引以为戒。而课堂上,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讲练结合”“分层训练”“自学自练”等。并且通过书法课向学生介绍一些书法名家的事迹,让学生从这些事迹当中受到艺术的启迪和思想的熏陶。还可以把写字教育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家庭和社会,成立课外书法兴趣小组,培养书法特长生;开展家庭书法活动等。
二、用心书写成习气
让每位学生从小练就一手书写的好功夫,熟练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源于教师的责任,更因为写字是一个人习惯、思路乃至气质的反映。当然,习惯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作为教师,在执笔方法、书写姿势、笔画笔顺上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如此,学生才能拥有笔耕之本——正确的书写方法。在良好书写习气的营造过程中,教师是首当其冲的引领者。
教师的书写是最佳示范。有人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和一手规范漂亮的钢笔字是教师不可或缺的两张名片。博学善书的教师是学生争先模仿的对象,学生向师性的特点,使教师的书写示范成为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无论是板书、批改,还是评语,无论是课堂抑或课外,教师笔耕阡陌,却一如既往展示汉字之美,将对汉字的喜爱融入每一笔中,这将是“有象征意义”的书写,教师的耐心、静心、虚心、恒心,贯彻到平日严格遵守书写规范,引导学生正确练字,言传身教,日积月累,相信学生会效仿着,做到“一横一竖心中来,一笔一画总关情。”
三、耐心书写严训练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笔者提倡在写字教学过程中多运用“四比”手法,加快“习惯出能力”的进程。
比正:不马虎草率,教育学生端端正正、工工整整写字。
比快:不拖拉懒散,培养学生快速流利书写的技巧。
比慢:不急功近利,教育学生感受一笔一画的节奏情趣。
比美:不枯燥乏味,激发学生在练习、评价、比赛、展示和奖励中写好字的欲望。
这样,严格的训练不再机械,而会成为学生津津乐道的趣事。在这个养成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坚持多表扬,多鼓励,多检查,把学生书写习惯养成落到实处。
四、信心书写促成果
字的笔画本身就是美的造型。面容美丑是先天的,但字写得美却可以靠后天努力而获得。字是人的另一个仪表。教师要始终把严格要求和耐心教育结合起来,要给学生在实践中逐步认识、逐步适应、巩固提高的过程,在班级学生积极实践认真书写时,要把握机遇及时发现典型,榜样现身,可以使其他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良性驱动,也可以使典型学生信心倍增。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书法兴趣小组。训练一段时间以后,根据情况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并对优秀习作进行展览,推荐发表;让学生大胆走出校外,写标语、对联、广告等。无论哪种活动对写字用心、有进步的学生都要予以表扬。通过展览、评比、表扬,让初有成绩的学生获得“成功之喜”,激发兴趣,增强信心。
稚气孩童勤拿笔,字如其人必有成。写字教学不仅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还能增长知识,这正符合了国家对美育所提出的要求。书写实际上是习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练习探求美,用心领悟美,用手创造美的过程。笔耕阡陌于课堂,墨迹驰骋在心田。为师者如此,学生当效之,所谓上行,下效,长此以往,必将使汉字之美得以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李建龙,吴桂梅.阅读·作文全优突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低年级;写字教学;育人功能;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安子介先生认为:“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似的领域,每一段的转弯抹角,就有一段故事。”如果在识字课堂中,能带领学生走入那“仙境”,解读那“故事”,我们的学生就能感受到祖先造字的聪明和智慧,就能体会出祖国文字的神奇和有趣,而且在“耳濡目染”祖先造字方法的过程中,学出灵感,学出创造思维能力,学出对我祖先的敬佩、感激,学出对汉字文化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更学出对祖国和民族文化的深深挚爱之情来!如此教学,识字教学渗透爱国主义就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可感、有感而发,爱国主义教育润物细无声,水到渠成。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鲁迅先生对汉字曾这样评述:“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他还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让学生体会汉字的优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小小的汉字,精美绝伦。仔细体会韵味无穷,方寸之间尽现艺术魅力。笔画长短有别、粗细对比、方圆兼备、轻重缓急,提顿交织、收放自如,表现得淋漓尽致;结构中的疏密有致、参差错落、对称和谐、开合有度、向背聚敛,表现得更是栩栩如生。
在识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欣赏汉字的艺术美,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欣赏历朝历代书法家的碑帖、作品,感受大师的艺术神韵,同样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有效的途径。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郭沫若先生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使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
练字先练姿。练习写字前,先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坐姿。有些学生缺乏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姿势不正确,存在歪头、曲背、脚乱蹬,本斜放、眼离书本太近、执笔不当等错误姿势,这些不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但会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写字的质量。在指导学生写字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两臂张开略挺胸,左手按住右手写,精神专注肩放松。”在写字教学中,通过“一看,二记,三写,四比”四个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分析、记忆能力,尤其是有意注意得到了训练,形成了学生的耐久力与坚持力。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学生的习惯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良好的写字习惯不能靠几节写字课。我们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写字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经常向家长宣传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与老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对学生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能认真检查。教师也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最近的写字情况,让学生感到家长和老师对写字的重视与关注。逐步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境界。
四、孕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祖先在造字的同时,社会的一些道德标准、行为规范、思想意识自然在汉字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有专家就认为汉字“活泼泼地袒呈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昭示着历史演进的轨迹。”“汉字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宝库。”因此在探源识字的教学过程中,如能解析汉字文化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就可古为今用,汉字就会成为学生漫漫人生路上的指路灯;汉字就会成为学生内心道德天平的一颗最重的砝码,进行德育渗透又开拓了广阔天地。
趣: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边走边获取才会有乐趣。
夸:面对别人的夸奖,如果不努力进取,骄傲自大,最后吃亏的可是自己呀。
信:人言为信,人说的话,就是信息;不也是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信誉的最好见证吗?警示人们“言必信”“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劣:不努力,“少”用“力”,怎能不差人一截,不就可以最自然地唤起学生努力拼搏、竞争进取。也很自然地联想起《中庸》里的一句话: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心正则字正。中国自古就注重书品与人品的关系。在写字教学中注重学生人格的养成,还可以挖掘中国古代书法家的故事的宝藏。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写字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书法家的故事,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让学生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如颜真卿直言上书,不畏权势,多次受到打击仍不改其本色,七十七岁的他最后被叛军缢死在狱中。他的人品为后人所崇敬;他的书风雄伟磅礴,大气凛然,为后人所景仰。还有褚遂良的忠诚正直、郑板桥的“一枝一叶总关情,疑是民间疾苦声”心系百姓……都是进行正面教育的生动事例。相反,蔡京、秦桧之类虽写得一手好字,但他们诬陷贤良、祸国殃民,他们的字为后人所不齿。由此告诫学生要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五、磨练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
初学者怎么练硬笔书法字写得好,在很多场合都能让人刮目相看,心生敬意。很多人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练好硬笔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学者怎么练硬笔书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初学者怎么练硬笔书法一、练字前的准备:
1、思想准备
想想自己为什么练字,有多大决心,这点其实很重要。练字的目的不同,所需要走的路径也不一样。
练字的目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为了考试拿到更好的卷面分;
(2)日常书写更好看一点;
(3)个人爱好;
(4)系统地学习书法;
(5)修身养性。
不同的目的,对于时间的投入要求也不一样。明确目的,下定决心,就一定能练好字。
2、纸和笔的准备
纸的方面:如果基础不是太好,开始练字的时候,建议选择田字格或米字格的练字本。
笔的方面:因为练字主要还是为了日常书写,所以建议还是选择中性笔或钢笔练字。中性笔的话,建议选择0.7mm或1.0mm的,这样比较容易写出笔锋,字也更漂亮,而且平时日常书写也完全可以。如果选择钢笔的话,一定要选择用起来顺手的钢笔。买一支比较好的钢笔也是有必要的,毕竟可以用很久的。而且写习惯了,就如同剑客手中的剑,会很有感觉的。另外,前期不太建议用美工笔练字。
二、开始练字:
1、找一本合适的字帖
选择字帖,一般可以参考以下三点:
(1)看你本身的基础如何。如果基础不是很好,建议从楷书或行楷练起。如果基础不错了,那么选择的范围就更广了。
(2)喜欢哪种字帖就去学。如果不是想成为专业的书法家,完全可以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练字其实就是模仿,有了兴趣,往往会投入更多的时间,更容易练好。
(3)需要什么就去学什么。如果想写字规范一些,就去练楷书。如果想写字快一点,就去练行书。
2、仔细观察
在练字之前先进行观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不要以为自己写过很多年的字,就不去观察,而只凭感觉和记忆进行临摹。否则效果并不会很好,应该先观察再临摹,这样会事半功倍的。
3、认真临摹
如果因为自己以前写字写的不够美观,而学习练字的话,就需要摒弃之前的写法,认真临摹选好的字帖。每一笔画都要临摹到位,不要打折扣,这样坚持练习,写出来的字才够美观。
4、持之以恒
练字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快速成功的事情,一定要坚持。不要今天高兴了就写一上午,明天不高兴了就一个字不写,这样效果是不明显的。每天无论有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写,哪怕只是很少的时间,只能写几行字也要写,每天的坚持才会有进步。
5、观察比对
练习的时候,可以将自己写的字收集起来,用以比对。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就把不同阶段的字拿出来进行比对,看一下这段时间的练习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这样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成就感和满足感得到了提升,是给自己小小的激励,以后练字的积极性就更高。同时通过对比自己的字和字帖的差异,还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纠正。
如果你现在还是小学生或中学生,建议选择楷书。如果是大学生,或者已经工作了,练字只是为了日常书写更快更好,可以选择行楷,或者楷书和行书同时练习。
练字,一方面是写,另外一方面是要看。多看看别人写的漂亮的字,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揣摩如何布局,在心中有了这个字的蓝图,写的时候就更容易写好了。多看看,每天的观察,日积月累,就会带来改变。
每天练一个字或几个字就可以了,不需要练很多字。有时间的时候,就每天坚持写一会儿。当成一个事情,形成一个习惯,喜欢上练字,就一定可以练好。
练字的好处有哪些左右脑的平衡调节
我们人体的头部,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是掌管思维方面,右脑是掌管运动和艺术方面。
比如我们读书,那就需要用到眼睛和大脑而耳朵可以不用。但当我们运动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协调肢体动作的问题。这说明,学习方面,就用左脑为主,如果是运动,则以右脑为主。
但是学习书写却必须全面动用脑的两个部分。你的眼睛和手不仅要控制书写,大脑里还要想着如何书写会更好看。
所以学习练字,大脑的左右两个部分都会被调动起来,左脑和右脑的同时工作,既调动思维方面又调动了动作方面。长久学习练字的人,左右脑相对平衡,而且思维敏捷。
磨练意志力和耐力
学习练字,还会磨练人的一个意志力和耐心。
俗话说:勤能补拙。即使基础再差,只要能勤于练习,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勤奋的关键,也在于意志力和耐心,练字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瓶颈期就都能克服。
一个难点,有可能一个月突破不了,可是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自己不断地研究琢磨,最终也会突破。
所以真正能接受学习的人,首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意志力,或者说学习练字也能练习个人的意志力。
提高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当人在学习的时候,大多数知识都是用逻辑思维范畴来表述的,而书写是属于形象思维范畴。如果长期在逻辑思维的领域学习,则可以提高人的形象思维能力,也可避免两种思维方式的偏废。
所以喜欢练字的人是既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具有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因为书写时,需要自己凭空去想象,主要靠自己的感觉去感受。
书写时,笔画的连接和结构的控制,需要自己在大脑里形成某种形态,这需要很强的形象思维能力。
能提高学习成绩
拥有一手好字,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卷面的书写,都会有所改善,当阅卷老师看到卷面的时候,也会觉得很舒服,加深了第一印象,从而会多给几分,这样各科的成绩,因为卷面分也会有所提升。
提高学习积极性
孩子的字写得好,一定会被老师表扬,甚至会把孩子的作业在班里展示,并当众夸奖,还会让每个小朋友都向他学习;从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写字的乐趣,兴趣是一切学习的良好动因,主要孩子喜欢写字,喜欢学习,就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审美能力
自己的字写好了,自然能看出美丑,也能感受到一些字的美感,自然而然更加喜欢写字,从而会去模仿很多字体来自我提升。学生透过文字的痕迹可以感受到书法者的喜怒哀乐与悲欢情愁,感受魅力。
练字注意事项第一个问题是书写工具的选择。“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无论是钢笔还是圆珠笔都要选用书写流畅,线条粗细均匀的好笔。墨色太浅,难以辩认;墨色太黑,又给人以压抑感。在考试时往往会因此影响阅卷老师的心情,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笔迹的墨色以蓝黑色为最好。
第二个问题:练字应注意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由于现在绝大多数的中学生使用的是圆珠笔,我就以圆珠笔为例谈谈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用圆珠笔写字要采用坐姿,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由于圆珠笔写的字小,所以笔尖的活动要在视觉效果最好的区域。一般右手执笔,笔的位置要略偏右侧。眼睛距纸面约30厘米,胸部距桌边约10厘米。两臂自然伸展,小臂平枕桌面。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别按住笔杆的左右两侧,中指第一关节左侧抵住笔杆的下方,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贴靠中指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起直辖市控制作用。拇指与笔杆接触点到笔尖的距离约4厘米。笔杆斜靠在虎口上,与纸面成45-60度角,字越小,角度越大。如用钢笔写字还应注意笔尖在外,笔舌在里,让笔尖的中缝接触纸面,以保证出水均匀,线条流畅。
第三个问题:练字要心平气静,善始善终,不能心浮气躁,敷衍了事。写字的时候要做到一笔不苟,每一笔都要写得实实在在。有人练字的时候,喜欢在结束前乱画一气,这种乱画是练字的大忌,不但有损笔尖的寿命,而且让练了半天,刚刚取得的进步化为乌有。
第四个问题:不要轻易变换字体。练字要有恒心,有毅力,要练好扎实在基本功。练字要坚持经常,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须知:一日练功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在掌握了字体结构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坚持不懈的练下去,轻易不要变换字体。因为一旦变换字体,又得从头练起。
第五个问题:要学用结合,练写合一,有的同学练字的时候写得很好,但写作业的时候又瞎写一气,这们是永远练不好字的。练过的字平时用到了,应该写的象练时那样好,练一个用一个,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用结合才能练好字。
关键字初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356-01
语文试用修订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一言说之,即听说读写能力,即培养有语文素养的人。这就需要一个培养过程,即学习过程。同时,系统论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在研究和处理事物时,把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始终着重从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从系统的结构以及动态的角度,综合考察和处理对象,以求得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这些无不告诉我们的确应该重视教学各个环节中的“衔接”。
根据系统论理论,如何研究“衔接”,如何做到“最优化”,下面我就谈谈对“衔接”在三个方面的认识:
1研究大纲是做好衔接工作的保证
语文是一种特殊的工具,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阅历和素养的参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认为低年级应着重于工具性,而高年级再侧重人文性也不迟,那问题就是要如何做好这阶段过程的衔接工作。如初一在小学识字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字,更加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注重书写,并引导学生去认识书法家练字的经过;还有背诵默写等等都不能一下子松开。正如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他在起始年段也曾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某一方面给予大胆的出其不意的肯定,从而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是从小学到中学“衔接”的典型,同时也是语文教坛一个佳话。发现两个大纲之异同,我们就能了解新大纲的意图所在了。其实,这就是新旧大纲间的衔接。只有真正做到对大纲之异同而心中有敬,那在实际衔接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大启示的。这样才能找到符合教学规律的教法,才能遵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2研究教材之间的衔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2.1熟悉中小学教材,处理好衔接,明确教法学法。现在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种种迹象表明了,小学生升初中后,往往觉得小学学过,初中还在学,甚至于高中还学,教材内容的重复性,因而使学生产生厌学畏惧心理,这些表明了小学与初中、高中等在教材的衔接上出现了不应有的“软”的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这往往也造成一种怪异现象的出现:大学厌高中,高中厌初中,初中厌小学;小学厌初中,初中厌高中,高中厌大学的恶性循环现象。其实,问题就在于“衔接”上,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正如飞驰的火车,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就象一节节车厢,如何使之能与火车头一块向前奔,这每一节车厢的交接处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后果就难以设想了。这次新大纲很明显就给予了一定的考虑:小学低年级课文贴进儿童生活,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与想象的关系,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中年级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并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初中课文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各占50%;高中加强了文学教育的分量,在整套教材的选文中,古今中外的文学作约占课文总数的60%,使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研读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这就使三个层次的教学侧重有所分清,再也不会出现那种高中的有可能在初中学,初中的有可能在小学学,小学的有可能在初中学,初中的有可能在高中学的不大正常的现象。简而谈之,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教学生画知识树又何尝不是如此的想法呢?在画知识树的同时,实际理清了各知识之间联系。这正如新大纲所说的“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意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境之间的联系。”
2.2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生活之间的衔接。早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语文教改课题“课内外衔接”的实验中,刘国正先生将此概括为“内引,外联,对比”,充分肯定了课内外衔接的好处和作用,说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双冀”。究其实质,语文四种能力的培养无不与生活联系。新大纲特别注重这点“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班渠道,增强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刘国正先生又说“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而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透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同时,大纲也提出“小学鼓励学生自由阅读,有问题提出来,能与别人商量;初中要求阅读后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高中要求学生能对课文阐发、评价和质疑。”这是需要建立在对生活有着直接感受与间接感受的基础上的。为此,我大胆在课内外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2.2.1根据速读的要求,即一分钟要500字左右,我适当选择了课外材料为内容,开展了听力训练。由缓而急,由简而繁,逐渐地使学生认识到听力训练单靠课本材料是不够的。如今经过一阶段的训练,部分同学的听力能力很明显地进步了。
2.2.2根据课本中安排的活动课材料,进行了多次语文实践活动。为此我请学生到游览区作调查,写题为《我爱美丽的家乡――》、《欢迎你到――来做客》的文章;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过去,我让学生就姓氏的来源作为调查,写题为《我从哪里来――“寻根问祖”姓氏来源调查活动》的报告;对中小学生错别字尤其严重的情况,我就开展了《请讲普通话请用规范字》的活动;对中小生看电视非常严重的事实,我就开展了《关于中小学生看电视利与弊》的书面争论等等,不一而足。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生活的再认识,体现生活主人翁的作用,使所学的不是死知识。
2.2.3就课内而言,我还要围绕课文开展有关衔接工作,如学习了《数字杂说}、我就让学生写《也谈数字的妙趣》,(可填对联、谜语、诗词等等);学习了《皇帝的新装》,我就让学生编话剧(曾在校五四晚会上演,效果还好);学习了《大自然的语言》,我就让学生写《浅谈农谚)等等。应该说这“读”,就是让学生投入到别人的直接的感受中去,对学生来说这其实是间接感受,因此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否则的话,只能又回到那种令人生厌的学习中。而“写”是一种直接感受的表白,这就需要学生很真实地再现了。如何衔接,实际是离不开生活的。这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的“……脱离生活,写就变成无源之水,技巧就变成无所附丽的文字游戏。而与生活结合,则读有嚼头,写有源头,全局皆活……”。由此可见,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生活之间的衔接是必不可少的。
3研究学生是做好衔接,提高质量的重要因素
3.1心理学告诉我们‘研究好各阶段学生的特点,各年段学生,各类学生的特点,这包括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年龄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现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就给如何做好衔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只有正视这一点,才能做好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应考虑这些环节的衔接。教育是没有小事,因为事事都有可能在今后给学生产生这样那样或好的或坏的影响。
按照“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促规范、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在上级领导和团委指导下,不断加强和深化少先队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整合社会资源,服务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活跃我校少先队活动,促进我校少先队工作蓬勃发展。
一、扎实做好学生养成教育和少先队阵地建设
1、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坚持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与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对少先队员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加强常规教育,培养促进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形式。积极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从礼仪、卫生抓起,狠抓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向不文明行为告别。创导“爱我学校,树我形象,美我校园,保我环境”。
3、认真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制订雏鹰争章方案,制作雏鹰争章展示栏,选取符合我校实际的奖章在各级段开展争章活动。
4、抓好少先队阵地建设。建好少先队基础知识大型宣传栏;升国旗和国旗下讲话;做好路队管理(专人负责);建立红领巾执勤队为学生提供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机会;建好红领巾广播站;管理好学校食堂卫生工作。
5、做好市第七轮行为规范达标验收,并通过考核。
6、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和材料归档。
7、开展四项竞赛。开设每日英语;每周时事新闻,每周行规要求;每周光荣榜;每周暴光台等栏目。
8、重视少先队科研,姜锡洁老师的论文获区级一等奖,大队部总结了我校的行规创建工作的方法,参与温州市思想道德建设交流。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熏陶感情,升华境界。
1、 3月5日上午,我校举行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同时瓯海区首个“12315申诉举报联络点”在我校挂牌。区教育局学生科周秀文科长、瓯海区工商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科叶冬善科长、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督局食品科张成贵科长专程来到学校参与活动,《温州都市报》红盾风采专栏、温州电视台“百晓将新闻”栏目的记者对此次活动进行报道。
2、 3月27日下午,我校举行2010年校园文化艺术节暨“书香校园”学生主题读书诗词朗诵比赛活动。各班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共选拔出31个节目参与校级比赛,小选手们声情并茂的朗诵,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许多学生家长也来到学校,来到学生活动中间。
3、 3月26日下午,我校举行2010年校园文化艺术节暨“绿色环保教育”美术比赛活动。此次比赛分现场绘画和手工制作两大项,全校929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自主选择比赛项目,全员参与。各班评选优秀绘画和手工作品各5件,参加校级层面的比赛。许多学生家长也来到学校,与孩子一起画画、制作,活动气氛十分热烈。
4、 3月25日下午,我校操场上彩旗飘扬,歌声嘹亮,2010年校园文化艺术节暨“携手迎奥运”声乐比赛正在进行之中,这也标志着我校为期3个月的艺术教育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参加本次比赛的30多位小选手来自18个班级,经过激烈的角逐,张陈韩、贾洁茹、陈威豪、华雨晨、叶淑畅、黄镔奇、陈静、夏文豪、林智才、邓恩恩等同学获得校园“十佳小歌手”称号。
5、 2010年4月5日,参加区艺术节比赛。我校25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瓯海二高,参加区中小学生“艺术节”系列活动。此次参赛项目为诗歌朗诵、书法、剪纸、绘画、篆刻等。取得了好成绩。
6、 4月26日,我校操场上欢声笑语,情意浓浓。娄桥一小三(3)班与鹿城区蒲鞋市小学四(1)班的学生、家长欢聚一堂,举行“心心相连、共迎奥运”班级结对活动。意义深远。
7、 4月29日,我校举行“倡导规范用字”暨“行规”达标学生书写比赛,经过公平、公正的评选,全校共评出一等奖12名,二等奖24名,三等奖36名,优胜班级6个。为了端正学生的写字姿势,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增强师生使用规范字的意识和能力。此次活动,我们将写字与学生的行为规范达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收到良好的效果。
8、 开展主题黑板报评比活动。一至三年级以“行规” 教育为主题,四年级以“书香校园”为主题,五六年级以“绿色环保”为主题,让学生在多元文化中接受教育,启迪智慧,形成习惯。
9、 5月20日上午,我校隆重举行为汶川灾区人民献爱心的捐款仪式,现场共捐献爱心款52069.00元,其中教师13448.00元,学生及家长38621.00元。
10、 5月23日上午,少先队大队部随机抽取3—6年级的部分学生,在五楼多媒体教室开展了“行规知识竞赛”书面测试活动。
11、5月月27日下午,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娄桥中心校林中文校长一行三人到我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六一”慰问活动,并与留守儿童亲切会谈,用真情和爱心关爱他们的健康成长。
12、 为了丰富学生交通安全知识,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做到交通安全警钟常鸣,2010年6月11日下午我校开展了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活动。本次活动由市交警四大队三中队龚长春警官主讲。
小学少先队年度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
【返回 栏目列表】
13、 6月16日上午我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本次教育活动得到了娄桥派出所郭瑞东副所长(我校法制副校长)的大力支持,派出所林仁文警官到校给全体师生做了法制教育的讲话。
14、 2010年6月19日上午,我校900多师生齐聚操场,举行“迎奥运,文明出行”演讲比赛暨新队员入队仪式。
15、 6月17—18日,我校联合娄桥街道综治办共同举办了禁毒知识图片展,图片共15幅,这些寓意深刻、教育性极强的图片无疑给孩子们敲响了警钟。
16、 9—23日下午,交警四大队三中队领导到我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并给我校一年级新生分发了《交通安全知识伴我行》宣传手册,并进行详细的解读。
17、 9月27日上午,在重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校部分少先队大队委员在副校长姜定权、大队辅导员周建勇老师的带领下,分别来到娄桥村、上汇村和社叶村几位家庭生活较为困难的老人家里,送温暖活动。队员们为老人送上生活用品,帮老人梳头、打扫房间,还为老人表演了精彩的节目,队员的行动得到了老人和邻居们的一致好评。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孩子们懂得关爱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老应该成为当代少年儿童的自觉行为。活动结束后,少先队员纷纷表示,今后将自发组成“敬老服务小分队”,经常性到一些生活有困难或孤寡老人家里,为他们送去欢乐和温暖。
18、 10-11月份,积极开展第23届瓯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普工作者科技创新大赛,并推荐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根据《温州市瓯海区科技创新大赛组织管理办法》和《瓯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规则》。制订方案,成立娄桥一小第23届瓯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指定学校级指导师,负责大赛的组织协调工作。
19、 10月7日,在娄桥街道办事处的重视和支持下,我校开展了 “我爱家乡——娄桥”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以图片展示的方式,从“人文娄桥”、“和谐娄桥”、“平安娄桥”和“未来娄桥”等几个方面,让全校师生全面了解了娄桥改革开放30年来村容村貌、工业、农业、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感受到党的政策给农村、农民带来的好处。
在此次图片展的基础上,我们要求全校师生开展我为家庭、我为社会做一件好事的活动,将师生的感受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来。学生们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文化知识,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立志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
18、 11月7日,我校隆重举办2010年校园体育节活动。为丰富校园体育生活,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高学生体育技能技巧,强化学生 “终身体育”的运动理念,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全面实施和推进课外文体活动工程。
19、 为切实加强学生禁毒教育工作,我校于11月6日举办了校园禁毒图片展览,本次展览得到了街道禁毒办的大力支持,禁毒办的黄众乐、郭文燕两位同志不仅为学校送来禁毒图片,还为每位学生分发禁毒公开信。通过本次活动,给全体师生进行了一次深刻而严肃的禁毒预防教育,让大家了解的巨大危害,教育大家要珍爱生命,远离。
20、 11月6日,我校举办法制知识教育讲座。区司法局党委委员周胜恩同志为全体师生上了一堂法制知识教育课。周委员用生动的语言阐述了什么是法,什么是法制,用具体的事例分析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带来的巨大危害。教育学生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最后还说明了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周委员的精彩讲座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大家一致认为讲座很精彩,效果很突出。参加本次法制知识教育活动的还有娄桥街道综治办的蔡继彬副主任,以及街道禁毒办的黄众乐,郭文燕等领导。
21、 10月28日下午,秋风送爽,彩旗招展,我校900多名师生和部分家长齐聚校操场,隆重举行“新队员入队仪式暨为马宁宁同学献爱心活动”。本次活动分为四个篇章:一是为了庆祝少先队建队59周年,一、二年级的156名新队员,在嘹亮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声中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组织。二是少先队员们自编自演了10多个精彩的节目,展示我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和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为入队仪式增添了欢乐的气氛。三是开展为我校五(4)班患白血病的马宁宁同学献爱心活动,学校还对部分“爱心小天使”进行了表彰。四是对第二届“书香校园”读书节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颁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我爱读书、快乐成长”的读书活动。整个活动,热烈而隆重,向家长和社会充分展示了我校师生的风采,进一步塑造了学
2 小学少先队年度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
2010年度康桥镇第一小学少先队工作总结
少先队工作要真抓实干才能落实
2010年上半年少先队工作总结
2010年度少先队工作总结
2010年少先队工作总结3篇
小学2010年少先队工作总结
教育办2010年度少先队工作总结
一、词典学理论建设方面的贡献
(一)主持编写《词典学概论》
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主持编写并通改的《词典学概论》(1982),是国内第一部词典学研究著作。该书与国外同类著作的不同之处在于,考察了国内近几十年来(截至1979年)词典编纂的实际经验。内容包括单语语文词典的资料、选词、注音、释义,双语语文词典的资料和蓝本,词条的组织以及词典的体例、编排法等。因此,对我国的词典学研究和词典编纂工作有参考的作用。
关于这本书的编写缘起,先生在该书“前记”中说:“一九七八年夏中国人民大学复校,语言学教研室的同志先后回到人民大学。我们鉴于近年来词典编纂工作正在全国蓬勃开展,而国内迄今还没有一部词典学著作可供参考,为此,计划编写一本《词典学概论》。”(胡明扬等1982)凡了解历史者都知道,那是国家刚刚结束“”、走出混乱局面的百废待兴的年代,先生就能把学术目光聚焦在词典学领域,要为我国的辞书理论建设做一些基础性工作,这无疑是一种富有学术担当的高尚品格的表现,也体现了先生在其一生的语言学事业中不断创新的精神。
先生近些年一直希望修订《词典学概论》,但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未能如愿,成为先生的一大遗憾。他临终前说:“(《词典学概论》)出版若干年后,商务印书馆的张万起先生曾与我讨论过修订事宜,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至今遗憾。”(胡明扬2011a)至于先生说的“种种原因”,其实就是我们这个国度人人痛恨又感无奈的“谋人内耗”。许多人不清楚《词典学概论》为什么是五个人署名,而不是“胡明扬主编”。先生生前和我谈过,当年先生提出编写《词典学概论》的计划后,当时的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主任在全系明确宣布“这本书由语言学教研室主任胡明扬担任主编”,但后来由于作者间有不同意见,先生为了“成事”,把书写出来顺利出版,委曲求全地接受了共同署名的方案。试想,如果当年先生不是顾全大局,着眼团结做事,纠缠于“主编”的名分,很可能就没有这样一部对辞书事业有重要贡献的《词典学概论》了。但也正因此,后来的修订工作未能实现。这不能不说是我国辞书事业的一大损失。
(二)提出词典编纂的一些重要原则
1.强调语料
先生在语言研究中非常强调一切从语言材料出发,反对“空对空”。在辞书编纂实践方面,先生更是十分重视语言材料。先生在总结吕叔湘对词典编纂事业的贡献时指出:“从原始语料出发,而不靠编辑凭自己的脑袋去冥想苦想,这可以说是词典编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吕先生开了一个好头,遗憾的是后人并没有都继承这种优良作风,遵守现代词典编纂的这一经典准则。一个人的学问再好,知识面再宽,记忆力再强,也是有限的,没有语料,凭个人拍脑袋,怎么都比不过白纸黑字的语料。……有了语料,例句就比较可靠,义项也不至于遗漏,释义也不至于太离谱。这也是语料的价值。”(胡明扬2004a)先生1993年在谈到规范词典的编写问题时也指出:“新编一部规范词典没有丰富的语料是不能想象的。凭编纂人员拍脑袋或冥思苦想去写词条是早已落伍并且很不科学的方法,结果会是灾难性的。……国家语委正在建立大型语料库,应该把语料库的建设工作和词典编纂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规范词典要充分利用语料库的语料,把词典的内容建立在足够数量的语料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词典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胡明扬1993)先生的上述主张无疑是十分确当的,理应尽早在我国语文辞书的编纂实践中加以实现。大家在分析包括《现代汉语词典》在内的一些语文辞书时常常会发现一些释义、标注等方面的问题,其原因很大程度是对语料的占有和分析的不足。没有对大规模语料的调查和分析,词典编纂中的遗漏或偏误也就在所难免。
2.关于义项排序
义项排序是语文辞书编纂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理论上必须面对的问题。先生在担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顾问的过程中,因为曾因义项排序问题和词典主持者发生分歧,他不主张按照词义的演化过程来安排义项顺序。李行健在怀念先生的文章中具体谈了这件事:“其中最激烈的一次就是词条的义项要不要按词义引申脉络排列的问题。这本来是王力先生早年编‘理想的字典’时提出的主张,我们词典开编时又经过论证,词义按引申脉络排列也得到吕先生认可,没想到胡先生坚决反对。我仍坚持原来的做法和理念,争论得很激烈,胡先生甚至提出‘顾问我就不当了’。他的理由是这件事很难,担心我们做不好;现代汉语词典也无须这么做。”最后这部词典仍然按照词义引申脉络排序,并没有接受先生的意见,但我想我能够理解先生这样主张的初衷,更倾向于赞同先生的主张。他之所以如此固执己见,很重要的原因是先生亲自做过“打”这个词的研究(见下文),深知义项引申问题之复杂、困难。某些词也许容易搞清楚义项引申的脉络,但要把所有词的义项引申脉络都搞清楚,恐怕很难。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应该务实地采取其他的排序原则。特别是对于一部中型的规范性语文词典,主要是满足大众语文生活需要,义项引申脉络并非词典使用者最关注的,按照义项的常用度排序或许是更切合实际的做法。这一点应该并且可以和《辞海》一类的大型语文辞书有所不同。因此我认为这恰恰是先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表现。
3.关于收词
收词是词典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方面,先生既坚持不同种类的词典应有不同的收词原则,同时又能够持客观公允的态度。比如在谈到《现代汉语词典》收方言词和文言词问题时,他说:“那么《现代汉语词典》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符合不符合一部规范词典的要求?我们认为《现代汉语词典》当时这么做是做对了。”(胡明扬1996)为什么这么说呢?他认为:“现代汉语的情况和西方国家语言的情况很不相同。真正的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是在50年代才开始的,即使是在今天,哪些是现代汉语的规范词语,哪些不是现代汉语的规范词语,如果不掺杂三分主观武断,是谁也说不清楚的。”(胡明扬1996)这无疑是一种尊重客观现实的态度。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他的话里含有的一个意思是,《现代汉语词典》当时这么收词是对的,但就规范词典的性质来说,则未必是无可挑剔的,只不过是作为一个未来的目标,把真正意义上的规范词典的实现作为一个努力的方向。所以他说:“当然,现在来看,文言和方言词语可能收得多了一点,像‘纪纲(法度)’、‘圭臬(标准)’这样的文言词语也许可以不收,像‘趿拉板儿(没有帮而只有襻儿的木底鞋)’、‘倔巴(倔)’这样的方言词语收不收也可以商榷。”(胡明扬1996)这表明,先生基于规范词典的基本属性,认为必须坚持非全民性的、非规范的词语不收的基本原则,但同时又能够历史地看待问题,不超越现实地苛求《现代汉语词典》。此外,在讨论到新词语的收词时,他强调了两个原则:稳定性、全民性。对此或许有不同的主张,但反映了先生在这方面的思考。
4.关于注音
注音是语文词典的一个重要内容。他对《现代汉语词典》的“名从主人”原则提出了商榷意见:“最近在安徽听说六合的青年人不少已经不说íùhé而说liùhé,看来向普通话靠拢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人名、地名一律按普通话读音读恐怕也是大势所趋,所以‘名从主人’的原则值得重新考虑。”(胡明扬1996)这是基于对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之间的共变关系的认识提出的重要主张。这一主张也通过先生的顾问工作落实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李行健在追忆文章中谈到:“方言词进入普通话后的读音问题,一直有‘音从主人’还是按普通话音系改造的争论。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实际读音规范问题。《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给‘拆烂污’注音时,就有注‘cāilànwū’或‘chāilànwū’之争,经过两次讨论,大多数同志认为应按普通话给‘拆’注音,不应因吸收某个方言词打乱普通话音系,给‘拆’增加一个又音。但为了稳妥处理这个问题,我认为应听取胡先生意见后再敲定。我们专门请胡先生来指导讨论,他的意见很明确,方言词进入共同语后读音就应按共同语音系标注,因为它的身份已经不是方言词,而是共同语的成员了。如方言中来的词按方音标注,必然会打乱共同语的语音系统。于是我们决定,《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拆烂污’标‘chāilànwū’,不标‘cāilànwū’。又如‘哟、唷’的注音问题,一般词典注‘yō’,我们认为不妥,因为既为推广普通话的规范型词典,就不能按方音注音,而应按普通话注音。普通话音系中y和o不相拼,也就是说普通话音系中没有这个音节。但具体怎么注音,还是找词典顾问胡先生请教。胡先生对普通话很有研究,先生说‘哟、唷’不应注‘yō’,应按北京人读音,重读时注‘yāo’,轻读注‘yōu’。这同我们的想法和调查北京人读音的结果完全一致。于是就不管别的词典怎么注音,我们决定不能标注‘yō’,而改注‘yāo’和‘yōu’。这些都是胡先生为提高词典的规范性做出的贡献!”
5.关于标注词性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第1版开始标注词性,《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也标注了词性。但在是否给非词(语素)标注词性问题上,二者处理不同,前者在第1版中给语素标注了词性,后者只给词标注词性。先生在这个问题上有自己明确的主张。程荣回忆说:“我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经常去胡先生家请教,或是通过电话就某些疑难问题听取胡先生的意见,其中较多的是关于现代汉语辞书中的词类标注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社会上对汉语辞书加标词性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此项工作涉及的问题较多、较复杂,胡先生不赞成给非成词语素加标词性,并提醒标注词性不能忘记释义的概括性原则,要防止随文释义、把义项划分得过于琐碎。”_然而不知道作为顾问的胡先生关于词性标注的意见没被采纳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1版给非成词语素标注了词性,由此引起了一些学者的质疑。比如笔者从词性标注的目的性角度认为:“词性标注的前提是要承认有词的存在。‘词性’是词的句法属性。只有承认一种语言有词存在,才谈得上标注词性的问题,所以词性标注的基本原则是只能给词标词性。”我们看到,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2010修订后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都执行了只给词标注词性的原则。
(三)在有关“规范词典”的论争中提出客观公允的意见
随着2004年《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问世,一段时间里出现了辞书界众所周知的关于“规范词典”的论争。各方火气都很大,以各种方式展开了论战,其中也不免有些过激的言行。胡先生和论争的各方都有密切的学术联系,如何处理好这一关系到语言学界(具体到语文辞书界)团结的大问题,这对先生来说确实是个难题。现在看来,先生完全站在学术的立场上,通过对“规范词典”类型的划分和解读,为各方能够心平气和地化解纷争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早在1993年,先生就对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编写从规范词典的性质、收词、注音、释义、词性标注等八个方面发表了重要的意见(胡明扬1993)。1998年先生再次就规范字典和规范词典问题发表意见(胡明扬1998)。面对上述棘手的问题,先生通过对词典史的回顾指出:“尽管《现汉》并没有标明是‘规范词典’,《约翰逊博士词典》、《简明牛津现代英语词典》也没有标明‘规范词典’的字样,但谁都承认这几部词典是规范词典。因为这几部词典的共同点是词典编纂者个人或集体经过研究,确定和推广赢得了广大群众认可的语言文字规范。这是一类原创性的规范词典,有关的规范也是词典的编纂者确定下来的,当然必然要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才能推行。还有一类规范词典,编纂宗旨是以推广已有的语言文字规范为己任,这类词典往往标明‘规范词典’字样,意思是关于某种语言的规范的词典。‘规范’不是修饰词典本身的,而指的是词典收录和推广的是有关语言的词音、词形、词义等方面的规范。”(胡明扬2004b)正由于先生能够从学理出发,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处理这样一桩学界“公案”,所论持之有据,以理服人,所以能够赢得各相关方的认可和接受,为促进学界的团结做出了贡献。
二、辞书编纂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词典班,先生主其事,为这个班的组织和教学殚精竭虑,培养了包括冷玉龙(现任四川辞书出版社总编辑)等在内的一批辞书事业骨干人才。在怀念先生的文章中,冷玉龙说道:“胡先生和谢自立、梁式中等先生先后邀请王力、杨伯峻、姜亮夫、陈原、吴小如、曹先擢、许嘉璐等知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培养了出版界和辞书界的一批力量,自己就是当时词典班的一员,有幸成了胡明扬先生的学生。胡明扬先生在中国辞书史上是不能忘记的人。如果要写中国辞书史,请不要忘记他和同仁谢自立、梁式中等先生编写出版的我国第一部词典学专著《词典学概论》,也不要忘记他们为中国辞书事业培养人才而开办的人大词典班。”
除此之外,先生还以其他方式指导、鼓励、培养辞书编纂人才。先生指导了不少辞书的编纂,并作序。在此仅举一例。先生特别为彭泽润等主编的《中国当代语言学学者词典》写了序言,他说:“陈建初、吴泽顺两位先生主编的《中国语言学学者大辞典》(岳麓书社,1997年)是一本朴实无华,信息量特别大,非常有用的工具书。现在彭泽润等主编《中国当代语言学学者词典》,是继承和发展这个好传统,值得提倡和推荐。”在给彭泽润的信中先生说道:“你编写的人名词典好处就是不限于少数人,而是可以包含讲师以上多数发表过文章的语言学者,查找很方便。我始终觉得这两条标准很民主:(1)讲师以上,(2)发表过语言学论文。也许只要后面一条更加民主,有的发表了不少论文还是农民。”在非语文类辞书的收条原则上先生能够强调“民主”,这突出反映了先生可贵的人文精神。
三、辞书编纂实践方面的贡献
先生在语文辞书和其他类型辞书的编纂实践中都曾留下过耕耘的足迹。
语文辞书方面,虽然先生没有亲自主编过语文辞书,但实际上他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做的“打”的研究就是一次语文辞书编纂的实践活动。先生在1984年《说“打”》一文的“前记”中说:“1962年至1964年间,为了摸一下词汇研究,也因为当时有的单位计划要编纂一部汉语历史词典,想试写一条词条,选择了‘打’这么一个常用词进行了一番摸索。……当时这篇稿子没有最后定稿,但有一定数量的资料,并已经过初步整理,对词汇研究和词典编纂工作或有可供参考之处,这恐怕就是唯一的价值吧。”(胡明扬2011b:172)后面我们还会谈到,这一经历对于先生在词典学理论和实践方
先生主持编写过《中外名诗赏析大典》。在谈到先生主编该辞典时,冷玉龙回忆了一件事:“先生是主编,我是责任编辑。在审稿过程中,我们免不了就书稿问题通信。记得一次在信里我谈到个别书稿引录原诗有误的问题。先生很重视,为此专门开了一次编写人员会,会上念了我给他写的信,严肃指出问题的严重性,要求所有作者把自己引用的诗根据权威版本再核对一遍。一百多万字的书稿,编写人员硬是全部重新核对了一遍。由于严把质量关,编纂有特色,此书出版后社会反响不错,后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图书。”这件事看起来很小,但却充分反映出先生严谨、科学的态度。正因为他能够充分认识到“典”的特殊意义,才会在辞书实践中抱持着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去处理每一个问题。这种精神是需要很好地发扬光大的。
更为重要的是,先生通过担任《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汉语大字典》等多种辞书的顾问、审订专家等学术职务,为我国辞书编纂实践做着或宏观(包括编写原则等)或微观(包括一个词条的收立、一个义项的设立与解释等等)的重要贡献。
谈到先生在审稿方面的贡献,冷玉龙回忆了一段往事:“作为审订专家,胡先生参加了《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审稿工作,为了不耽误出书时间,许多时候先生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审稿。他审读得很仔细,字斟句酌,大小问题都不轻易放过,为提高书稿质量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如‘啿’字第二个义项,原释义为‘吃’,引例是《唐语林·德行》:‘肃宗举饼啿之,上大悦。’此处释义举例都没问题。‘肃宗举饼啿之’,‘啿’就是‘吃’的意思,义例吻合,无可挑剔,但先生在‘吃’字前添加了一个‘啖’字。收到稿件后,我仔细琢磨,此字加得实在太妙!尽管原释义从准确性的角度来讲并无问题,但它没有揭示与被释字在语音和通行字使用上的关系,添一‘啖’字,则脉络清楚,关系昭然。这不是是与非,而是优与劣的问题,添加此字,可谓精益求精,锦上添花。《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此处采用的正是先生的审稿成果。”
关于《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先生也曾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先生在充分肯定《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后以“裁决”为例,指出“经过考虑,做出决定”的释义“不很全面”。他认为:“至少缺少两个主要内容,一个是‘裁决’必须是权威机构或权威人士做出的决定,一个是‘裁决’必须是对有争议的问题做出的决定,至于是否‘经过考虑’倒是不重要的。”(胡明扬1996)显然,先生指出的这两点是“裁决”一词具有的关键性语义要素,可供相关语文词典编纂时参考。
四、先生何以有此重要贡献?
先生之所以对词典编纂理论和实践有比较多的思考,做出以上诸方面的重要贡献,概括说来,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古今、中外兼通的通才素养
先生从小接受私塾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古文基础。对古典文学,先生有特殊的喜好,他说:“虽然我没有系统学过《说文解字》、《尔雅》等古籍,但是我对中国古典的东西非常有兴趣,这可能与我爱好古典文学有关。”(胡明扬2011a)正因为先生在古文方面具有深厚的基础,因此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敏锐的眼光。比如前文冷玉龙提到的审读《汉语大字典》时的精彩处理,如果没有这种素养,是不可能做到的。
先生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教会学校),专业是英美文学,自然英语水平很高,晚年还曾在《世界汉语教学》等刊物上发表过直接用英语写作的论文。此外,他还在法语、德语、俄语等方面有良好的造诣。这些外语方面的优势使他具有了广阔的视野,可以方便地获取国外的信息、资料等,掌握第一手的学术资源。比如他之所以率先提出编写《词典学概论》这部著作,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此。先生在谈到《词典学概论》编写经过时说:“虽然没有编过辞典,但是联合国辞典学家编著的《词典学概论》(兹古斯塔1971年版)中译本是我校对的,也算是一点经验吧。”(胡明扬2011b)事实上这恐怕不只是“一点经验”,其实校对的同时也是学习词典学理论的过程。再以先生对语料库的重视为例,先生在1992年就对英语语料库的情况做了调查和介绍。(胡明扬1994)
先生晚年对我国的教育问题有深入的思考,认为国家要从根本上改变自1952年形成的过于专门化的教育模式,主张通才教育,这是切中要害的重要主张。先生自己就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通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通才”,因此才能在包括词典学在内的语言学多个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二)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
先生一生在语言学领域贡献卓著,这与他的勤奋刻苦是分不开的。先生去世后林师母告诉我,“”结束后,先生为了抢回被耽误的时间,常常同时做四五个项目。《词典学概论》就是在那个时期先生同时做的诸多项目中的一个。在谈到《词典学概论》编写过程时先生还说道:“我还仔细阅读了《简明英汉词典》、《简明牛津辞典》以及《法兰西学院词典》的前言部分,并且进行了翻译,这也是词典学的一部分。”(胡明扬2011b)虽然没有词典学的基础,但是先生凭着扎实的外语基础,以及可贵的学习精神,在词典学理论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说,这种精神一直贯穿于先生的整个学术历程,是我们需要继承并发扬的。
(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理念
在先生的语言学生涯中,无论是哪个领域,先生都十分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既反对照搬理论、空谈理论,也反对轻视理论。他在《词典学概论》(1982)“前记”中就说:“词典学理应兼顾理论和实践,我们正是努力这样去做的。针对国内目前的实际需要,我们在兼顾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同时更偏重实践。”这无疑是非常务实的。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给周荐的《词汇学词典学一得集》所作的“序”中,先生谈到:“1979年我带了《词典学概论》的初稿到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地的词典编写组去征求意见,事先没有想到的是各个词典编写组都反对插入词汇学这一章,认为词汇学对词典编写毫无用处。”(胡明扬2003)姑且不论词汇学和词典学的关系,这番话至少让我们了解到,先生在撰写《词典学概论》的过程中,绝不是像现在的一些理论著作那样闭门造车,而是主动地结合实践。
先生在辞书理论和实践中能够提出很多精到的主张,与他在实践中的亲力亲为有很大关系。前文谈到,先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写有《说“打”》一文,发表于1984年的《语言论集》第二辑。先生在去世前还说到这件事:“为了学词典学,我还做了一项十分具体的工作,在吕叔湘先生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试编了一个长条,那便是对‘打’进行了详尽的考察。我搜集了6000多条关于‘打’的例子,梳理了从东汉到现代各个不同时代‘打’的意义,分成100多个义项,最终写成了《说‘打’》一文。”(胡明扬2011b)正如有人在追忆文章中评价的那样,这“实际上是一条汉语历史大词典的词条”。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种扎扎实实的编纂实践(也是语言研究实践),先生无论是在词典理论上还是在编纂实践上才会有诸多令人信服的见解,先生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