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1篇: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日本文化 动漫Cosplay 和服 日本饮食

【Abstract】In Japanese Teaching of non linguistic factors into reasonable animation Cosplay, the Japanese kimono culture, Japanese food culture and other culture, can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learn Japanese, increas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 In learning Japanese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feel the charm of Japanese culture.

【Keywords】Japanese culture; anime Cosplay; kimono; Japanese diet

【基金项目】2015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日本文化体验馆”的结题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02-02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任何一种语言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它的文化环境。著名的语言学家古德诺夫(H.Goode nough)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与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了整个文化”。因此,语言的学习是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日语教学中要恰到好处引入日本文化。

非语言因素的文化导入是用日语思维学习日语的基础。一种语言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而一个民族思维方式的形成是源于社会历史文化,也与现世社会文化紧密相关。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对日语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在专业学习日语的同时,了解日本的当代文化与古典文化,对于专业的学习也非常有意义。日语语言和日本文化是一个统一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可分割。日语语言本身是日本文化的载体,日本文化是日语表达的重要内容,把日本文化导入日语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日语交流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我校在日语教学中导入非语言因素的文化,通过日本文化体验馆的建设,包括日本动漫Cosplay、日本和服、日本的寿司等,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了解日本的国情、日本人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特征,从而为日语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1.动漫Cosplay文化的导入

1.1动漫Cosplay的含义

如果谈到当代文化,日本的Cosplay是日本典型当代文化的代名词。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缩写。它经常被翻译成“服装扮演”或“扮装游戏”。最开始追溯Cosplay的始祖应该是美国,后来发展到日本。20世纪50年代中期,迪斯尼妆扮成动漫人物的方式传入日本后,被日本的动漫爱好者效仿,于是很快在日本的动漫界盛行起来。最初的日本Cosplay是儿童甚至于年轻人喜欢玩的妆扮游戏,渐渐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大到各个年龄层次,大家饰演各个动漫中的不同角色,在妆扮中体验不同的动漫文化。

1.2动漫Cosplay的特点

当我们去探寻Cosplay的文化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特点进行阐述:(1)独特的化妆符号与话语体系。Cosplay的扮演者会使用独特的道具,如各类假发、各类服装等,这些特殊的服饰与妆扮会直接让他们虚拟成某个动漫中等的人物。通过独特的姿势与表情等,形成特有的话语体系。(2)生动视觉化的表现手法。除了会静态拍摄,还会以歌舞剧、话剧等动态形式,把Cosplay搬上舞台。(3)非专业群体性。Cosplay并不是由专业人员组成,参加舞台剧、才艺、平面拍照、T台等的演员都是由酷爱Cosplay的学生组成,并且成立动漫社团,我院的动漫社团定期的进行友谊交流活动,通过交流,成员们掌握了更多的舞台技能。(4)虚拟性特点。动漫中的场景大多是虚拟的,往往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体会到的,如宫崎骏导演的《千与千寻》作品完全是靠作者发挥想象而设计出来的。而正是这样,通过动漫可以更好的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1.3动漫Cosplay对日语教学的影响

日本的动漫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大部分日本的动漫作品反映了不同时代社会生活与文化。日本作家樱井孝昌指出,“日本的动漫作品反映了日本的社会、文化、时装和传统文化等,从榻榻米到饮食文化,从制服到原宿的时尚服饰等等,动漫把日本所有的一切都尽情展示给了全世界的青年们。”因此,动漫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根据我们的调查,参加校园Cosplay社团的同学多热衷于游戏、漫画、动画,他们通过自己的表演,结合自己的服装、道具,在Cosplay中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同时参加Cosplay社团的同学,大多数喜欢日语学习,有些非日语专业的学生,仅仅因为参加了Cosplay社团,而开始喜欢上日语,而且日语水平超过专业学生的也大有人在。有的学生参加Cosplay社团后,喜欢上日本的动漫,并且开始模仿它的风格,尝试动漫创作。动漫Cosplay除了具有娱乐的功能,还具有传播信息和教育的作用,它通过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增加学生学习的直观性,缩短了理论与实践,较好的处理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丰富了教学内容。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教授米哈利经过多年时间的研究发现“兴趣与投入是人生幸福感的来源,当人们专心致志地从事某种活动,达到忘我的境界,并且完全沉浸在这种活动中的时候,他们感到是最为愉快和满足的”。进入动漫Cosplay社团的同学都是由于喜欢上Cosplay,进而喜欢上日语。

日本动漫凭借着其强大的宣传力度吸引了众多的动漫Cosplay爱好者,通过动漫Cosplay的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日语的乐趣和对日本文化的体验。

2.日本和服文化的导入

2.1和服的起源

和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左右,根据《魏志・倭人传》中记载:“用布一副,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这是首次出现了和服的概念。到了隋唐时期,随着中日文化的交流,日本按照本国的文化特点和审美标准对服饰进行了改变,并且融入了中国的吴服特色,最终形成了现如今的具有日本特色的民族性服饰和服。日本人的服装在明治维新以前主要以和服为主,现如今日本人一般会在成人礼、重大传统节日、婚礼、毕业典礼、茶道等场合选择和服。

2.2和服的种类

和服的种类繁多,不仅有便服和礼服之分而且还有男女和服之分,已婚未婚和服之分。男式和服款式较少,色彩一般比较单调,多深色,腰带细,穿着简便。女性和服款式多样,色彩艳丽,腰带宽,同时不同的和服,腰带的结法也不相同,还要根据和服来搭配不同的发型,因此,女式和服穿戴繁琐,一般需要两人以上才能完成穿戴。

此外,根据参加的场合不同,我们一般把和服分为7种,分别是浴衣、留袖和服、振袖和服、花嫁衣裳、访问着、毕业服、普段著。浴衣是用于沐浴过后、夏季炎热时作为休闲的服饰而穿着,因设计简单,穿着方便,而受到平民的喜爱。“留袖和服”和“振袖和服”都属于礼服类,留袖和服主要分为黑留袖和色留袖,黑留袖主要为已婚女性的礼服,而色留袖和服又称访问和服,没有已婚和未婚之分,适合于女性参加正式的仪式、婚礼、典礼等场合。振袖和服又称长袖和服,分为大中小三种,通常适用于未婚女性在参加毕业典礼、成人仪式、访问亲友等场合时穿着。花嫁衣裳是结婚时穿的礼服。毕业服是在毕业典礼上穿的和服。普段著是日常穿的和服。此外,根据拜访、游玩和购物等外出的目的不同,穿着和服的样式、颜色、图样等也有所差异。

2.3和服文化的基本特征

日本有三个民族,即大和民族、阿伊奴族(人) 和琉球族。其中日本人口中的90%属于大和民族,由于受到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影响,日本人养成了具有集体性、合作性的精神,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始终遵循“和”的原则,日本飞鸟时代的政治家圣德太子提出“以和为贵”作为国家的宪法。日本人在见面时总是彬彬有礼,在寒暄时的点头、鞠躬等肢体语言体现了日本人“以和为贵”的理念。在受日本文化中的“和”的观念影响,日本人将传统的服饰取名为“和服”。

和服上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可以分为:一是自然物图案,自然物图又叫“赏花幕”是由五彩斑斓的彩图组成,宛如一幅幅大自然的缩影图,好似深处大自然中。二是植物图案,例如春天的樱花、夏天的菖蒲、秋天的红叶,冬天的松柏等。日本人在和服上刺绣各种自然物、植物等,形成和服独特的特色,从和服的图案上可以体现出日本人崇尚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和服是大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日本人民精神上的寄托,体现了日本的民族风情,通过文化体验馆和服文化的展示,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日本的文化。

3.日本饮食文化的导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在了解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时,有必要先去研究它的饮食文化。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一直居世界首位,这跟这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不无关系。

日本料理很注重“形”,有人说日本料理是用眼睛来吃的,其外观造型甚是精美,每一道菜都犹如一幅画,体现出日本饮食的艺术性。

由于受儒教思想的影响,日本人极为重视“和”,对屠宰大的牲畜食用以为不仁。加之日本山地多,牲畜难以饲养,日本人很少食用牛羊肉。明治维新以后,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日本人认识到牛羊肉的营养价值,才逐渐开始食用猪牛羊肉。因此,以海鲜和大米为主的饮食习惯始终在日本的饮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日本饮食的最大特点是就是生鲜海味,其中生鱼片、寿司成为日本饮食中别具特色的代表性料理。

寿司是日本传统美食之一,同中国的饺子一样,有着千年的历史,本是为了方便携带、食用和保存食物的方法,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寿司文化。每一块寿司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从小小寿司中可以反映出日本社会文化的诸多优点。寿司味道鲜美,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提高学习兴趣,直观的感触日本寿司文化,在外教的指导下我校举行了寿司制作活动,在日本文化体验馆,教师给大家讲解与寿司有关的知识,寿司专用语、寿司种类等,学生们不仅体验了寿司的制作,还能感受到日本独特的饮食文化魅力。

4.结语

学习一门外语,最终的目的是使用该语言与人进行交流,日语语言是日本文化的载体,学习日语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还应该重视日语语言所依附的相关日本文化的学习。在日语教学中导入动漫Cosplay、和服、饮食等日本文化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日本文化知识,把学生培养成既懂日语,又了解日本文化的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日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多田道太郎.身边的日本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华.和服――日本文化的浓缩[J].科技信息,2007,(34).

[3]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谢莒莎.浅析Cosplay文化[M].中国青年研究,2005.

作者简介:

第2篇: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重庆火锅品牌 有意味 Logo设计 综合分析 区域特色

检 索:.cn

一、问题的缘起

“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1]且“文化区是不同文化特质的空间载体,区域的文化对人们的心理、性格、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质造就了人们的特殊习性。”[2]重火锅是川东地区最具典型性的饮食文化符号载体,从其演化源流及发展态势来看,一方面,重庆火锅其本身纵向演化的历时性和横向谱系上在内容、品类、样式上呈现多样性;另一方面,这种演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川东地区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更及风俗人情的整体嬗变。重庆火锅的地域化特色与文化意味使其在演化源流及整体嬗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品牌效应,且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具有一定符号指征的logo设计。基于这种认识,本文研究的理路为:其一,采集典型重庆火锅品牌的logo设计及其应用范畴并进行分类与比较;其二,基于重庆火锅品牌logo形制的考察与比较分析logo设计的异同及存在的问题;其三,在分析的基础上思考区域特色品牌logo的设计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重庆火锅品牌logo设计的考察内容

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运行谱系中,事物之间具有关联性、交叉性与渗透性,但在本质上又存在彼此独立的内涵指向。根据系统相关性特征,任何谱系中的个案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整体的基本特征。因此,从重庆主城区范围内众多火锅品牌挑选 “重庆小天鹅”、“德庄”、“刘一手”、“秦妈”“骑龙”、“家福”、“奇火锅”七家火锅品牌的logo进行采集并作为典型案例研究如表1:基于重庆主城区范围七家火锅品牌的logo设计的针对性调查,通过形态特征、图形构成要素、图文组合方式、色彩应用特点及应用范围五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出其共性为:从logo的形制及构成元素来看多从传统图形符号中提取元素、logo设计的色彩都倾向于红色且logo在品牌中的应用范畴缺乏系统的规范;差异性又表现在:每个火锅品牌logo的形态及寓意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企业本身的经营与管理的理念。由“共性”与“差异性”的归纳与综合分析,所选取的调查对象在logo设计方面存在以下具体问题:

(一)Logo图形设计缺乏指向性

“在现今通行全球的将眼目作为最重要的感觉器官的文明中,当各类社会集体尝试用文化感知和回忆进行自我认同的时刻,图像已经掌握了其间的决定性‘钥匙’。”[3]Logo作为一种直观的图像语言是企业形象识别的中心,也是品牌内涵的浓缩,主要由造型、色彩、文化内涵共同构成品牌的认知度。而图形符号的选择是logo造型的知觉力、辨识力、象征力及情感因素能否传达给受众的基础。

1.图形符号的选择

表中七个品牌logo图形的构成元素,多从中国传统符号或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本土文化中直接提取元素构成logo图形的主要形态。例如,小天鹅logo图形的“山城”、“如意”“奔流”三个图形符号乃是对重庆的地理环境特征连绵起伏的山和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如意器具中提取元素,进行抽象和简化。这种由多个图形符号构成一个logo形态的设计方法一定程度上会分散消费者对logo注意力从而影响对品牌的记忆度。德庄、秦妈、骑龙、家福火锅logo对图形元素的选择借用了瓦当的形制、龙的图形、书法再造字等中国传统符号元素,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只注重对符号形式的表层移植而没有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概括从而影响消费群体对品牌logo的认知和记忆。

2.传统符号的转换

德庄和秦妈火锅品牌的logo都借用秦代瓦当的形象,从设计手法上来看,都是用品牌名称和传统元素组合而成。秦妈的logo图形结合汉代瓦当的形制和“秦”字的组合后形成了清晰的视力结构,而同样借助瓦当图形语言的德庄火锅品牌的logo则因为与篆书字体的组合使视认度发生模糊。同样是对同一传统符号的转换,但却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3.图形符号的重新创造

骑龙和家福火锅logo则是根据品牌名称与书法字体结合进行变形的再造字设计――汉字造型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品牌logo的辨识度。这种直接从本土文化中提取元素而没进行再设计的形态语汇呈现很强烈的本土化设计的文化指征。

“一切人造物都是为了通过特定活动解决特定问题达到目标才成为现实确定的‘物’的。”[4]而“设计只用站在人的立场,从人的现象出发,以人的生活方式思考,才能做出适合人的物品。”[5]品牌logo是品牌形象及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建立品牌与受众群体情感纽带。其图形比文字更有普遍性和通约性,它跨越了民族与地域的界限。从广告学角度讲,logo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广告传播效应。饮食是一种普遍和大众需求,因此饮食品牌的logo设计它不同于奢侈品品牌因针对特定人群而使logo普遍呈现明显的个性化特征。重庆火锅自下而上的发展轨迹和独特味感使之被国内民众普遍认同,因而在对这一品牌logo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多样化的消费群体对其logo图形符号的认知度和识别度。

(二)Logo图形色彩的近似性

“艺术设计色彩的美是一种由实用功能体现出来的合目的性的美,色彩具有的物质功能和价值均依附于物质产品的存在,必须与物质产品结合才能发挥色彩的物质功能。”[6]Logo的色彩需契合品牌的主题和个性特点,强化消费者的感知度,从而促使消费者与品牌形成情感沟通。Logo色彩的设计价值往往表现在突出商品特征、区分使用人群、区别不同价格档次等。以上火锅品牌中“重庆小天鹅”、“德庄”、“刘一手”、“秦妈”、“家福”、“奇火锅”在logo图形色彩的选择上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红色,仅在纯度和明度上有所区别。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独特的味觉特征对视觉设计的影响

火锅这种饮食方式不是重庆地区独有的,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类似的饮食方式,而重庆火锅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品牌。其主要原因与山城重庆湿热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嗜好麻辣的饮食习惯有关,火锅麻辣的味觉、刺激的嗅觉特征和鲜红汤色的视觉感受也影响了logo色彩的设计。正是由于重庆火锅汤色独特的味觉、嗅觉和视觉感受造成了大多火锅品牌选择红色作为logo的主调色的色彩倾向。

2.受行业属性的局限

通过调查发现,重庆火锅品牌的logo设计多以行业属性进行主题定位,从logo色彩的设计来看具有相似性。红色在中国有吉祥、喜庆的寓意,另一方面也让人联想到着火锅火辣辣的味觉感受,对商家而言,红色也包含了他们希望生意红火、趋吉攘灾的愿望。

一方面,从整体上看,火锅餐饮logo色彩设计的趋同性对消费者而言是具有整体视觉指向且有利于重庆火锅文化整体形象树立和宣传;另一方面,火锅logo相似性也带来了品牌之间的个性特征的缺乏。因此,火锅品牌的logo设计在统一性的前提下应考虑到品牌之间差异性,做到既是品牌logo安全性的保证又能避免logo设计的“同质化”现象。

(三)Logo应用的管理缺乏系统的规范性

“品牌价值是由于产品的品牌身份而产生的额外现金流。”[7]它是市场和商品的中间枢纽,在管理运营中体现了一种抽象理念,而管理理念又是非商品的。像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这些商业品牌,它们的品牌效应已经超出了产品本身的物理属性。通过对众多火锅品牌调查选择了七家火锅品牌作为典型案例,并分别采集其直营店和加盟店中logo在店面、饮食器具、形象墙中的应用范围。Logo的应用存在如下问题:

①直营店的logo应用度较加盟店系统、规范;②从整体上来看,重庆火锅品牌形象视觉识别系统中大多没有围绕logo的造型、组合形态的规范应用。品牌logo没有参照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规范应用实际上是企业在对品牌的管理缺乏的规范化和系统化。而品牌形象管理是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饮食品牌营销管理中过分注重产品和市场推广而忽略了品牌形象的管理是logo在品牌系列化应用中不规范、不系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品牌形象的管理方面肯德基和麦当劳是值得学习并借鉴的。大家众所周知的“肯德基”的微笑老爷爷头像和“麦当劳”的“M”logo符号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不管是从广告的宣传力度、店面装潢还是餐具装饰甚至食物包装上都会出现它们的logo形象,通过logo形象的重复性应用以此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度和认知度。

品牌logo的系列化、规范化应用本质上是品牌形象的视觉资源整合,藉此来加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视觉印象,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品牌哲学传达给消费者从而产生一种美感的体验。故品牌logo的设计展开应以品牌文化传播为前提。

三、余论

“视觉图像作为深具文化影响力事件的构造者和联络者,不仅名副其实地处于资讯的核心,也已身于价值的核心地带。可以说,这些充斥于我们居住世界的符号与影像之流,对于我们如何进行表征和制造意义,以及如何与周围世界进行沟通交流至关重要。”[8]Logo符号是人们认知和解读品牌形象的表层符号形式并由此而作用于人们的“心理图景”,从而形成一种具有视知通感的“有意味”的视觉符号设计。重庆火锅品牌的logo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并非是“以偏概全”的个案考察,而是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整体观照,尤其是对这种具有特定的地域饮食文化指向的视觉符号设计的有意味化的思考与有意味性的符号表达,从设计艺术学的视域,视觉符号设计的“有意味”性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特定指向性的揭示:Logo设计的独特性、Logo系统化应用的规范性及寻求logo设计形态的多维空间发展。作为区域特色品牌的重庆火锅,其品牌logo设计及品牌管理上却出现了诸多问题。对于这种普遍现象,在尊重它的普实性基础上强调它的个性特征。

(一)Logo设计的独特性

当今社会品牌竞争已由产品的竞争转为符号资源的竞争。品牌借助品牌符号资源在信息社会占一席之地从而树立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Logo作为一个视觉符号是整个企业理念和形象的浓缩,对logo的设计可以从行业属性、品牌独特文化、消费群体等方面进行主题定位,做到“合而不同”。

(二)Logo系统化应用的规范性

Logo是引起受众对品牌注意和记忆的直观视觉符号。在品牌识别形象中的系统化、规范化应用是增加受众对品牌记忆的重要符号。有效的传播品牌首先是要强化对品牌形象的注意度和记忆度。因此,logo的视觉形象通过在店面、器具的配套应用以及室内设计的规范化和系列化的系统应用使消费者在进餐的同时不自觉地对品牌视觉形象进行有效地记忆。

(三)寻求logo设计形态的多维空间发展

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logo传播的范围,丰富了logo的造型语言。因此,在新时代下,继承传统logo设计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时代背景对某些程式化的设计方法应该突破,利用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便利为logo设计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注释

[1] 恩斯特・卡西尔,甘阳 译:《人论》,35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178、201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3、8] 肖伟胜:《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1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 柳冠中:《事理学论纲》,7页,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5] 李立新:《设计价值论》,19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第3篇: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盐文化;农村盐文化旅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伴随着盐业生产的发展,出现了依附于盐业的文化现象,即盐文化。盐文化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作为历史的投影,盐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无不打上了盐文化的烙印,一部古代盐业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盐区社会的发展史。因此,盐文化成了盐区本土文化中最富基本特征的地域文化。

一、盐文化的历史及内涵

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从远古时期人类自身的生存、社会的进步到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盐在其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盐文化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在盐的生产、运输、销售和管理的历史过程,赋予了盐及其产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创造出了灿烂的盐文化。

(一)盐业中的崇拜

如供奉井神(盐都自贡有井神梅泽),建筑供奉诸神的庙宇(井神庙、火神庙、井主庙、王爷庙、井口土地庙等),从而构成城市文化活动的核心场所,成为市民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盐业技术文化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盐的开发和生产,其技术的发明与工艺的进步,都是人类科技发展史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无法置疑的标志。我们仅仅以井盐开发生产历史为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参观或考察了中国井盐生产技术之后,称之为人类科技史上的一大奇迹,誉之为继“四大发明”之后中华民族对人类的第五大发明。

(三)盐业的制度文化

几千年来,伴随着中国的历史更替,盐业制度在不同朝代都体现出了不同的文化特色,是当时的民俗生活的真实反映。包括盐业管理制度、盐务工作制度、盐业运输、经营制度等形式。

(四)盐文学、艺术

盐文学是以盐场的景物、盐业生产过程和场面,以及盐业社会的生活题材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游记等。如宋代陆游“卖蔬市近还家早,煮井人忙下麦忙”的诗句;清代李芝的《井盐赋》;民国时期王余祀的小说《自流井》等都反映了当时盐场的社会、历史、民俗和盐业生产等内容。

(五)地名中的盐文化

盐业城镇的地名多与盐有关,如盐都自贡的地名有以盐井为地名,如自流井、贡井等;有以览为名,如大昌览、大生览等;有的以盐商商号为名,如店街、尚义号;有因盐的运销而形成的地名,如进盐坝、盐店街。

(六)饮食中的盐文化

产盐区的饮食特征与风味无不与盐密切相关,而各地盐商别具一格的饮食又不断丰富着传统的饮食文化,并使许多民族围绕盐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

二、盐文化旅游资源

盐文化深厚的历史内涵,决定了盐文化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按其特点可归纳如下:

(一)盐业城市、城镇及古建筑

在中国因食盐生产而建立的城市有运城、盐城、海盐、自贡、临邓、楚雄、姚安等数10座,因运销食盐而著名的城市有扬州、盐津等,以及若干城镇,如自贡的仙市镇、永安镇、四川的罗泉古镇、云南的黑井镇、甘肃的盐官镇等。这些城市、城镇因为有盐利作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围绕盐业建立的各种各样的行帮会馆为显示其势力,相互攀比竞争,其建立的会馆、庙宇都极尽雕梁画栋之能事,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装饰艺术,皆堪称精品。如自贡的盐商会馆、盐工会馆、行帮会馆、盐商住宅、祠堂,皆多为文物,特别是西秦会馆,被公认为中国南方古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品。如扬州、两淮盐商不惜巨资,精心构筑园亭和别墅,其设计之讲究、工艺之精巧,冠盖江南。

(二)食盐生产的现场和遗址

如自贡的小桥井、东源井、大英的卓筒井、现代化的真空制盐和海盐生产现场等,均能让参观者为古今劳动人民的智慧所叹服。

(三)盐浴美疗资源

盐卤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可以有明显的镇定、降低血脂以及瘦身效果。盐水中盐分含量高,即使不会游泳的人,栽到盐湖水里也可以仰卧水面,伸开四肢,随意漂浮。这种盐水漂浮给人的全新感受是其他水体所不能替代的。

(四)食盐产、销区的会节

食盐产、销区有会馆就有会节。在中国,因盐而产生的会节名目繁多,如川东大宁的“绞洪节”、自贡的“牛王节”、“王爷会”、云南大姚的“开井节”等,这些节庆活动对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五)盐商、盐工特色饮食

盐本身被称作“百味之祖”,是饮食文化的基础。又因为盐区人员流动大,资金雄厚,其饮食更丰富,更精致,更奇绝。如以盐商菜、牛肉系列为典型代表的自贡“火边子牛肉”、“水煮牛肉”、“李氏泡菜”等。这些特色饮食也具有旅游吸引力。

三、开发农村盐文化旅游面临的问题

随着文化旅游日渐升温,盐文化集聚区域认识到了盐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潜力,都在不断挖掘盐文化资源,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开发形式多样、层次各异的盐文化旅游产品。盐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推广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盐区周边农村旅游带来了新的契机。但由于盐文化旅游起步较晚,农村在盐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还存着许多问题。

(一)产品特色不突出,缺乏对盐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

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的盐文化遗迹都分布于城市之中,这就决定了旅游的开发必须以城市为依托,必须伴随城市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旅游产品的开发逐步向农村延伸。旅游资源的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旅游资源与众不同的独特性,这是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根本所在。而散布在盐区农村的与盐业生产、营销相关的古建筑、古遗址、用品、民俗民风、轶闻旧事、人物传奇和饮食文化等资源,由于主题不突出,很难吸引游客的眼球。

(二)没有品牌意识,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在农村盐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对盐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发展方向不明确,开发模式单调,雷同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新和特色。加之管理不规范,从而导致经营上的盲目性和混乱性,规模效应难以形成,使农村盐文化旅游处于低水平、低效益的状态,导致游客兴趣大减,重游率低,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三)盐文化旅游人才匮乏,经营理念陈旧,服务质量低

由于盐文化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国内旅游业这方面还不是很成熟,针对盐文化旅游的专业人员相对较少,特别是农村从事盐文化旅游从业人员通常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因此,对于农村盐文化旅游的开发、管理层次较低,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全局和长远考虑,在接待服务方面处于自发、粗放状态,服务质量较差。非标准化的服务阻碍了行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村盐文化的开发和整体形象的树立。

(四)缺乏有力的宣传促销策略

由于从事农村盐文化旅游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对市场信息的敏感性,从而导致了管理者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宣传促销观念,使很多农村盐文化旅游产品不为人知,严重制约了农村盐文化旅游的发展。

(五)旅游基础设施欠缺或不足,难以满足游客的需要

由于资金缺乏、投入不足造成农村盐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不足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用水、餐饮、卫生的基本要求,使游客对盐文化乡村旅游产生不好的印象。

四、促进农村盐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整合盐文化旅游地旅游资源

注重“点-线-面”的结合。所谓的点-线-面结合是指以盐文化为主线,把古盐道这根文化旅游之线与盐业生产地和围绕盐业生产地形成的古城镇串联和整合起来,形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农村盐文化旅游产品。

注意盐文化与当地其他旅游资源的整合。任何一个地方的旅游资源都不是单一的。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单一的旅游资源往往缺乏吸引力,因此,应尽可能地把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及其延伸的资源整合或融合起来,促进农村盐文化旅游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二)加强宣传促销、树立品牌意识

盐文化旅游产品能否被认可,最终取决于旅游市场。因此,应加强宣传促销力度,通过各种渠道精心组织宣传和促销,将农村盐文化旅游推向市场,提高农村盐文化旅游产品的品位和吸引力。同时,注重品牌的打造。而品牌的打造需要依托于非常具体的产品、服务和形象。农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鲜明的形象和主题,盐文化资源就是盐区农村旅的特色游资源。因此,应高度重视盐文化的挖掘、提炼和开发,形成既体现区域的特色,又能够引起旅游者的消费共鸣的盐文化旅游产品。

(三)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在基础建设上,可因地制宜建立盐湖文化博物馆、复修古建和部分古代工程。在表现手法上,巧妙运用民俗风情手法展示盐文化风采,通过浓化盐文化环境增加系列项目,并开辟仿古旅游活动,设置旅游探险活动,提高游客参与性,例如盐水漂浮、黑泥沐浴等。设计纪念商品,突出盐文化特色。

(四)制定有利于农村旅游市场开发的特殊政策

各级政府要在国内农村旅游市场开发初期进行一定的投入,主要用于市场调研、开发规划和宣传促销等前期投入。对重点投入开发农村旅游市场的旅游企业或农户给予一定的审批、税收等政策优惠,鼓励民营企业或农户参与农村旅游市场开发。研究和制定农村奖励旅游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如针对大部分农民收入不高的实际,对农村旅游者实施“低价位”的政策,尤其是交通费用上,可以对农村旅游者实行大幅度优惠,以吸引更多的农村旅游者。

总之,农村盐文化旅游的开发为第一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成为平衡盐区城乡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渠道,是实现城乡统筹的最佳载体,是一种有效的“输血型”开发式扶贫。这种在市场经济规律下的城乡互动,能有效地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同时,通过农村旅游可以刺激消费、增加收入、活跃市场、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促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因此,发展农村旅游可以加快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白九江.巴盐与盐巴――三峡古代盐业[M].重庆出版集团,2007.

2、钟长永.中国盐业历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冉光荣.明代四川井盐业的初步研究 四川井盐史论丛[M].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4、曾凡英.盐文化研究论丛[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

5、李晋昆.滇西北盐业和白族文化的关系[J].文化研究,2009(9).

6、林文勋.邓诺村:一个盐井村落的历史文化解读[J].盐业史研究,2004(4).

7、刘彦俊.四川福宝镇古盐道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2007(5).

第4篇: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礼俗;节日;饮食;舌尖上的中国

饮食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人非饮食不能生活,所以,中国先贤对此早有论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而饮食礼俗又是中国传统礼俗文化的一个重要事项。《礼记》中认为原始的礼仪行为就是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产生的,所谓“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饮食礼俗后来也成为礼最外在的表现形式和严格规范下所支配的活动之一。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节日为载体,通过对节日饮食的介绍让观众感受到饮食礼俗背后的文化价值:团圆幸福的和谐文化、孝亲敬老的传统文化、祭神敬祖的祭礼文化以及人们世代传承的节日饮食礼俗中所表现出来的勤劳、善良和智慧。

一、饮食与礼的起源

礼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重要准则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道德规范,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且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标志。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上自朝廷的军国大政,下至民间的日常饮食,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礼成为社会生活中最权威的制约因素。诚如冯天瑜先生所言:“从一定意义言之,一部中国文化史,即是一部礼的发生、发展史。”[1]73

(一)礼的起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从人类早期的生活实际、儒家经典以及《礼记》中的有关论述来看,最早的礼仪,可以从先民的饮食行为中找出一些线索来。关于礼的起源,历来有多种说法,如“饮食说”“宗教祭祀说”“风俗说”“人情说”“礼仪说”等。《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可看出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这种源于饮食的祭礼,是中国先民顺应自然生活的文化创造,人们通过饮食来祭祀神,表现了中国先民重视现实和生命的原初心理。

关于礼的起源,国外以英国学者威廉·罗伯逊·史密斯的观点影响最大,他在《闪米特人的宗教》中提出:“图腾制是由一种‘图腾餐’的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而祭祀仪式的前提是假设神的存在。”[2]6祭献是古代宗教礼仪的主要形式,最古老的祭祀形式是用动物祭献,这类祭献是一种公共的仪式,它是由整个氏族参与的一种活动。祭献完后,还要共享祭品,以表示神与神的崇拜者之间“共餐”的亲密关系。在共同进餐中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并不是宗教力量,而是吃这种活动本身。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莫过于“吃的是一锅饭”,如中国先民们就将那种分立门户﹑自成一体的做法,视为另起炉灶﹑感情淡漠的表现,因而饮食盛宴就成了中国人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主要手段。[2]7

(二)“礼”与“俗”的联系及其转化。《礼记·曲礼下》中说:“君子行礼,不求变俗。”这反映了中国古人就有把礼、俗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观察的思维特点。《礼记·王制》中说:“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作为社会制度的礼是由民间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来的。“俗”常与“百姓”连用,于民间自然生成并传承,是处于不同自然环境下众人相互模仿而形成的行为习惯。这些民俗中的重要部分逐渐形成比较固定的仪式,就上升为礼仪。因此,俗先于礼,礼来源于俗。所谓的礼俗其实就是指家庭和社会为个人通过一生的重要阶段而设置的礼仪和风俗。[3]在饮食行为基础上出现的礼仪,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约定俗成,被固定了下来,成为人们所遵循的行为规范。由饮食习俗所产生的原始之礼的转化过程,不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礼最初执行着满足人类对物质财富和生活用品进行分配与享用的等级差别标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文化“援俗入礼”的特征。[2]12

无论是“俗”还是“礼”,都根源于人性,始于人情,既是礼之大本,也是俗之大本,是礼与俗在儒家哲学中的根本相通之处,是俗被成功改造为礼的基点。[4]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文化,“以人为核心”是中国礼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礼学是以人为研究主题,以人在礼仪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之为人的本质及其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得以受到大众的热爱,也恰是因为片中在讲述美食的同时更关注美食背后的人及人性和人情。

二、节日饮食礼俗的文化价值

中华民族的节日礼俗包裹着各民族各地域不尽相同又相通相融的民间习俗和风土人情。一般说来,传统礼俗节日深深地根植于人们自然形成的欲望和细腻微妙的情感世界,以适宜的方式恰如其分地表达着人们既丰富多彩又错综复杂的情感体验。礼俗节日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满足了物质和肉体的需要,也满足了人们精神和心理的需要。[5]133就以《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传统节日饮食为例,通过对这些节日饮食礼俗的分析,来展示饮食背后的文化价值:团圆幸福的和谐文化、孝亲敬老的传统文化以及祭神敬祖的祭礼文化等。

(一)春节、端午节饮食礼俗:团圆幸福的和谐价值。春节是中国人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是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节日,一般指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俗称“过年”。在春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为主要内容。对于他们来说,过年就是一场盛宴,似一曲宏大的乐章,尤其中国人最幸福、最看重的时刻莫过于一家人除夕之夜围坐在桌前吃上一顿团圆饭。团圆是人们对于生活幸福的最基本要求:人人平安健康。除夕之夜,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在《舌尖上的中国》里关于春节出现了多次,但每次都不同。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讲述吉林查干湖,快过年时,当地的习俗是举行祭湖祭鱼的活动,进行祭祀以祈求湖里的神仙恩赐来年的丰收。查干湖77岁的“渔把头”石宝柱的年夜饭则是一顿“全鱼宴”。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做年糕是宁波人庆贺新年的一种传统。年糕被当地人称作“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同样的节日,在北方的北京,讲述一名职业摄影师白波,常年在各地摄制组工作,一年中,也只有在过年这样的日子里,才能回到父母身边,除夕夜阖家团圆吃“饺子”,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

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蒿草和艾叶等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到了今天,之前的一些习俗已被渐渐遗忘,自从被定为节假日后就成为在外忙碌的人与亲人团聚的另一个重要节日了。“回家吃粽子”成为端午节回家的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其实,吃不吃粽子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与家人团聚。

(二)重阳节——孝亲敬老的传统价值。农历的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由于九月初九“九九”的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并推行敬老活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美德。“敬”作为礼文化的核心,是千百年来行礼者的共识。“敬”的原则,实质上揭示了人性中天然的爱亲爱人之心、尊亲尊人之情。《礼记》开篇即曰“毋不敬”。“孝”是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的是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还讲到了重阳节。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遍插茱萸、吃重阳糕等,以凸显孝亲敬老的传统文化价值。日常饮食行为也是体现孝亲的最佳形式,《礼记》中对日常饮食的孝亲礼节多有涉猎,如“父母在,朝夕恒食,子妇佐馂,既食恒馂。父没母存,冢子御食,群子妇佐馂如初”。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五集《厨房的秘密》里介绍了顺德均安镇的重阳节,街上的年轻人抬着关公像,老人们头戴茱萸。欧阳广业作为一个村宴厨师,在这一天要为村里的老人做一顿可口的村宴,村里的年轻人和老人团聚在一起享受美味。

(三)新米节、望果节的饮食礼俗:祭神敬祖的祭礼价值。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风俗。《后汉书》记载:“祭祀之道,自生民以来则有之矣。”民众对中华民族祖先的祭奠,溯古至今,绵绵不断。在少数民族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祭神敬祖的祭礼文化。重道德感情而轻礼数和财物的祭礼思想是礼俗文化的又一个体现。在进行节日祭祀时,最重要的是祭祀之人的虔诚之心,不拘泥于形式的完备和礼品的丰厚。在《舌尖上的中国》里介绍了带有祭祀文化的壮族从江加榜新米节和藏族的望果节。从江加榜新米节是当地的一个传统节日,没有固定日期,一般在每年稻谷成熟前几天举办。后世的子孙没有忘记先民们的艰辛,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于是新米节便约定俗成下来,并世代相传。在第七集《我们的田野》开篇介绍了从江加榜新米节,片中讲了下尧村壮族的潘银少和黄兰荣两位老人为庆祝即将到来的新米节做准备,除了主食糯米外,还要制作腌鱼、炜酒等。当地还设有“长街宴”,村中人聚在一起享受美食、庆贺丰收。如今,“长街宴”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望果”意为“绕地头转圈”。在节日的第一天早晨,当阳光洒满金黄麦田的时候,农民们手持麦穗围着农田转圈游行,感谢上天带来了风调雨顺的好收成。之后转田队伍每到一个乡神殿或山神殿前都要举行祭祀仪式。一路祝福,一路欢歌,此刻乡村的田园处处洋溢着欢乐和祥和的氛围。在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中讲述了最富庶的农业区——日喀则的望果节。当地的望果节在青稞成熟前举行,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藏民桑吉为节日精心酿造着青稞酒,桑吉手艺俱佳酿造的青稞酒受到当地人的喜爱,望果节当天大家一起品尝着甘甜的青稞酒。无论是原始的自然崇拜、神灵崇拜,还是祖先崇拜与鬼神祭祀,无不表达出人类质朴真挚之情。天帝神灵虽然高高在上,却是人们观念中的保障现世人生幸福的重要力量。中国人信奉神灵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出离人世而是为人世求福佑。[5]128

我国先民在几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创立了许多民俗节庆,既包括生产方面的,也包括生活方面的,既有饮食文化,也有礼仪文化,还有朴素的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很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传承。

三、节日饮食礼俗的传播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舌尖上的中国》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其所展示的厚重感和文化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人和食物、人和社会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用影视媒介特有的形象性、快捷性、大众性、声画一体化的优势,通过对一个人、一个家庭和一个村庄这些微观元素的记录和书写,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背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展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艰辛地寻找自然界馈赠的食材,巧妙制作各色美食,用虔诚的态度对待传统节日,感谢上天的恩赐。无论是《自然的馈赠》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抑或是《主食的故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在美食的背后始终关注的对象是制作美食的人。

礼俗是社会文化浓缩的精华,属于一份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孕育于小农经济下的节日礼俗,形式和内容都体现于中华民族的节日之中,而所有节日表现形式的基本载体与内容是无数个和气候季节、人文精神、道德关怀、祖先崇拜、宗教情怀、社团聚会相关联的生活内容。它与我们民族的精神相关联,是整个民族乐观向上、勤劳勇敢、善良敦厚与团结友爱的思想理念的内在形态,是一个民族历时几千年绵延不断的精神内核——民族灵魂的所在。如果离开了这些节日礼俗的活动内容,所谓的文化特征就无从谈起,并且所有的节日表现的谓之以乐的活动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而《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礼俗食俗文化的传播,会唤起人们对生命和社会的热爱,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生活。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项目批准号:09BCO2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姚伟钧.中国饮食礼俗与文化史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刘志琴.礼俗文化的再研究——回应文化研究的新思潮[J].史学理论研究,2005(1).

[4]王玉霞.礼俗与统俗——中国古代礼对俗的文化诉求[J].济南大学学报,2011(3).

[5]张自慧.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第5篇: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一、多元文化的内涵

所谓多元文化,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文化,在性|、形态等方面所具有的多样性。多种经济形式是多元文化的基础。各种文化具有相同的源头和一个类似的发展历程。文化的形成是基于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基础之上的。

二、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活动实施的意义

(一)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在当今信息时代背景下,各种不同的语言文化接踵而来,例如“萝莉”、“思密达”、“肯德基”等等,这些来自外部的语言使得幼儿的语言功能更为丰富,幼儿能够愉快、自主、快速并成功地融入语言符号的学习中来。另外,由于幼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性油然而生,在外来语言融入中更快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文化基因”,通过“文化基因”的排列组合变化,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创新、发展,推动民族存活、发展乃至壮大下去。文化不仅是人类生存性的写照,也是不同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深藏在民族的传统、信仰、习俗以及社会心理之中,构成了民族特性的一部分,对各自民族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多元文化的引入并不会削弱本族文化对幼儿的影响,反而更能够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加强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多民族文化进幼儿园,进课堂,进教材,从而使得幼儿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民族和国家。通过不同文化的磨合与碰撞,对幼儿未来的成长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三)有助于幼儿文化价值观的形成

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念也对幼儿文化价值观的践行带来一定的挑战。当前我国的文化价值观念总体上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不仅有传统的、保守的文化价值观念,而且有全新的、外来的、开放的文化价值观念的生成与发展。幼儿应该对不同文化都要尊重和宽容,平等、友好地对待与本族文化有差异的人,幼儿只有充分了解本族文化并对世界多元文化有正确的认识时,才能够形成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同时也尊重文化建设的多样性。

三、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的实施路径

(一)在环境创设中营造多元文化的氛围

处于3-6岁阶段的幼儿,其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只是通过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多元文化教育活动,教师在环境创设中需要抓住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教学内容,幼儿理解教师意图,从而在游戏中掌握知识。有的学校开展茶艺、布艺、地方戏曲、民族歌舞等,教师能够从环境创设中引起幼儿的积极性,能够使得幼儿积极活跃地参与到多元文化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否能够创造良好的环境创设是教学的关键。有的学校全部采用外国文化装饰,在异国风情中让幼儿体会多元文化;有的学校通过张贴世界地图,让幼儿参与到游戏环境中来,能够引发幼儿积极的好奇心,施以多元文化的营构与创意。

(二)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多元文化

日常生活在全部社会生活中处于基础地位,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日常生活世界作为人类生存的背景世界应当受到普遍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更是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的日常生活内容更加与日俱增,多元文化的学习难度也逐步增大。为了能够为幼儿提供多元文化的学习场地,在学校教师有选择性地为幼儿提供各国有代表性的餐饮,如韩国烧烤、西餐,日本料理等,让幼儿体验国外餐饮与国内餐饮之间多元文化的差异;同时教师也可组织幼儿制作中餐和西餐,如包饺子、做汤圆、做水果沙拉等,让幼儿了解东西方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的不同。幼儿还可以从家中带来体现多种民族特色文化的装饰品、工艺品、服饰等,让幼儿或观赏或穿着,从中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幼儿园也可提倡和鼓励幼儿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从中感受多元文化的精妙。

(三)在节日庆祝活动中感受多元文化

节日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伦理本位。节日庆祝活动中蕴含着儒家传统价值观念以及道德伦理,每个节日都包含着各种礼仪,而且,这些礼仪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一定的道德伦理,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凝聚点。例如重阳节注重敬老孝亲,端午节纪念屈原等,它们承载着我国节日中的伦理、道德和信仰,使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西方国家圣诞节、母亲节、感恩节、万圣节的引进,也使幼儿有机会接触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增进儿童对多元文化的正确认知。

第6篇: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旅游产业 多元文化 融合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主席发表致辞(谢环驰,2013)时指出:“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寥寥数语,深刻揭示出中华民族传统旅游的真谛,即旅游与读书、旅游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可见,自古以来中国的有识之士就将旅游与读书视为互补关系,将旅游看成是一种带有学习内涵的文化行为,通过“行万里路”,见识和了解“读万卷书”之外的更多的万事万物,达到开阔眼界、丰富阅历、“修身养性”的目的。

主席还说:“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旅游的“桥梁”功能不可谓不大:除了旅游者本人的修身养性外,通过旅游者的游历行为,同时可以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阶层的文明得以相互传播,不同的文化得以融汇交流,使得没有离开故土的当地人们也能够了解“外面”的世界,丰富阅历,因而有利于形成双向的文明传播与文化交流。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走出家门,加入到旅游的人流之中。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多地期待在旅游行程中,能够体验和学习到更多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所无法得到的体验和见识。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在旅游业界、旅游目的地、旅游从业人员共同努力下,新的旅游产品层出不穷,尤其在发掘传统文化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使旅游满意度不断提升。

由于旅游业界多年卓有成效的努力,许多曾经被淡忘或被遗忘的传统与文化又呈现在人们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然而,追求“更好”的人们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而是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旅游与文化的完美融合,提出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新课题。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有着天然自成的融合性

旅游产业,在成为第四大支柱产业的今天,已经逐渐为人们所了解。一般而言,“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基础,以旅游者需求为导向,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吃、住、行、游、娱、购提供服务,满足旅游者精神、物质需求的综合性产业”(陈晓永等,2012)。

文化产业,通常“是指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交换和传播。其外延涉及文学艺术、影视音像、科学研究、新闻出版、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等,涵盖了文化财产、文化设备和传媒载体三个方面”(陈晓永等,2012)。

从表象看,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似乎并没有什么直接关联,一个是综合服务性行业,而另一个则是与思想意识上层建筑相关的产业。然而,认真分析,就会发现二者其实有着某种天然的内在联系。由于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富足起来之后所产生的精神需求,而与精神需求密切相关的,无疑应该是具有某种思想性、文化性的东西,而思想性与文化性,恰恰是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在旅游目的地,人们除了关注古建筑、历史遗迹、自然风光等有形的旅游资源外,更多的是将目光投向当地古朴的民风民俗、独特的传统技艺、古老的传说故事等特有的无形文化资产,从中感悟非当地莫属的、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传统文化,以及由此带给人们的思想震撼与身心愉悦。“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之说,正是人们对旅游与文化相互关系的精辟概括,是人们通过多年旅游研究与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

事实上,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旅游与文化有着天然自成的融合性。在旅游从少数人的行为演变成一种大众行为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旅游与文化其实是水融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旅游与文化二者息息相通。没有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能够带给旅游者的仅仅是视觉感官的体验,几乎没有多少值得回味的深层次的东西;而富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品,则会使旅游者游兴盎然,让整个旅程充满趣味。这就是为什么当游客进入喀斯特地貌的桂林山水时,导游往往会讲出许多类似“象鼻山”传说的典故;而当游客进入溶洞时,导游又会在讲解钟乳石形成的同时,不时地请游客观赏一只只活灵活现的石笋、石蘑菇、石猴的道理所在。因为有了文化元素的介入,静态的自然景观、冷峻的山岭岩石就仿佛顷刻间有了灵气、有了生命,在带给游客各种知识的同时,提升游兴,使旅游者从中获得无穷的回味与身心的愉悦。

另一方面,没有旅游的参与,不与旅游产品融合,许多“藏在深闺”的优秀传统文化就难以传播,就没有活力与生机,因而就极易在默默无闻中逐渐丧失生命力。如果没有旅游产业的带动,没有旅游产品的开发,有着浓郁江南特色传统与文化的朱家角、周庄、同里、木渎等一大批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抑或永远只是无人知晓的乡村小镇,并极有可能被乡村现代化的大潮吞噬而不复存在,成为永久的遗憾。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天然自成的融合性,使得二者能够如鱼得水般地交互融合,使得一代又一代人传承至今的传统建筑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等宝贵文化遗产通过旅游产业的运作,得以及时拯救,并且发扬光大。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功能及意义

被称为第四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在当今世界经济中所占地位可谓“青出于蓝”,已经上升至第一位,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中国青年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2007)。在世界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之时,要进一步拉动经济,就要设法促进消费,将人们手中的钱盘活,以消费促经济,由此推升了旅游业在产业界的地位直线上升。

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异军突起,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旅游业要想突破现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深度拓展,尤其是深入开展与文化产业完美融合的探究与实践,以旅游激活文化产业的创意,以文化创意促进旅游的深度发展。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中国青年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2007)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文化有别于文化资源概念和一般的文化概念,主要是指创造性的文化。一般来说,文化讲的是历史文化和文化艺术等,文化创意产业讲的是娱乐”。他还特别提到此种文化有别于有着厚重历史积淀的深层文化,而表现为表层文化,即“经常在变化当中的文化”,属于供大众欣赏的大众文化范畴,因此其核心为“以娱乐为主”。

正是这种属于表层文化的创意文化,因其所具有的“经常变化”性,因而更容易为人们所用,用于在旅游业结构调整中为旅游业注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使旅游与文化有机地相互融合,增强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使人们通过旅游,能够有更多的特色学习机会,得到更多的独特体验与感动,收获更多精神食粮与身心的愉悦。

可喜的是,在旅游产业界与文化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创意文化与旅游深度拓展的成果逐步显现,并引起关注与好评。在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型创意文化产品有:云南省的《云南映像》;广西的《印象刘三姐》;陕西省的红色歌舞剧《延安颂》、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上海市的大型杂技表演《时空之旅》等等。其共同特点是:以当地传统与文化为根基,充分运用声光电、3D、4D等多媒体高科技手段,制作出恢弘的历史或现实场景;同时,以音乐、舞蹈、道具、布景、服装等形式多样的诠释语言,给游客带来唯美的视觉享受与艺术享受以及心灵的震撼。

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交互融合方面,云南率先做了非常好的尝试与示范。这不仅仅体现在《云南映像》震撼人心的全国首创,更体现在继国内取得成功之后,云南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主动寻找新的突破口,抓住时机,进而以大型歌舞史诗《吴哥的微笑》一举成功进入柬埔寨旅游市场。此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境外旅游市场之首创,更重要的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具有多方面的启示与指导意义。

其一,文化创意产品对于旅游目的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传播功能及意义不可小觑。对于初次到吴哥窟的旅游者而言,尽管面对遗址之巨会产生视觉震撼,但是很难激起心灵的震撼。但在观赏过《吴哥的微笑》之后,游客们不仅感受到难以言喻的视觉震撼,而且深深感受到心灵震撼。这是因为通过全方位展示吴哥王朝历史的大型歌舞史诗,人们了解了遗址背后深层次的民族传统与文化,以“心”而非单纯以“眼”解读了吴哥窟。例如,在柬埔寨随处可见的“纳加 (Naga)”即“蛇”石雕,以及众人合抱长长的“纳加 (Naga)”石雕,其中蕴含的“创世”故事,只有在观看了《吴哥的微笑》之后,才可能有所理解。简言之,文化创意产品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锦上添花”的积极作用与深远意义。

其二,文化创意产品对于旅游目的地传统艺术所具有的演绎功能及意义非同小可。大型歌舞史诗《吴哥的微笑》不仅向游客展示了吴哥王朝的历史,并且由于高棉民族的传统歌舞、如柬埔寨宫廷舞蹈"阿卜娑罗"即仙女舞、捕鱼舞、以及高棉武术、杂技、民族乐器长柄琴弹唱等富有柬埔寨民族特色的表演始终贯穿其中,使人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了解与领略了柬埔寨的传统艺术。而这些传统艺术恰恰是在吴哥窟的石头群中所无法知晓与了解的。大型歌舞史诗《吴哥的微笑》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使游客的吴哥窟之行一下子丰满许多,人们在旅游目的地的体验也因此变得“有血有肉”起来。因此,完全有理由说:文化创意产品对于旅游目的地传统艺术的演绎功能,具有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与重大意义。

其三,文化创意产品对于旅游产业的多层次深度开发所具有的拓展功能及意义发人深省。一般而言,经过多次发掘潜能之后,旅游产业的开发空间往往会显得越来越狭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运用文化产业的创意进一步使旅游产业向深度发展便成为重大课题。以吴哥窟的旅游产品开发为例。吴哥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及宗教文化遗迹,其气势恢弘的古代宗教寺庙建筑遗迹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旅游者纷至沓来,人们从中感受着古人的智慧与气魄,感受着宗教的神秘与魅力。

然而,作为旅游资源的吴哥窟,其本身只是一种静止的存在,静态的景观,尽管有导游的解说和介绍,但许多深层次的东西很难表现出来,能够给予游客的体验性收获十分有限。而作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大型歌舞史诗《吴哥的微笑》,以其气势恢弘的动态表演,将吴哥王朝的历史画卷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游客面前,可以使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悟,随着歌舞史诗的展开,脑海中吴哥窟里那些坚硬冰冷的石雕,仿佛一下子有了生命力,吴哥窟的故事显现出丰富的层次,吴哥窟的形象呈现出立体感,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深深印入脑海,而不再是止于视觉的肤浅存在。

可见,一部成功的文化创意产品,可以将静止的、表象的旅游资源拓展为动态的、多层次的文化展示舞台,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丰富的体验,从而获得身心的愉悦。

其四,文化创意产品对于旅游时段有效利用率具有的提升功能及意义非同一般。通常的旅游,往往表现为“白天奔走,晚上歇息”,用过晚餐,一天的正式活动就宣告结束。于是,有的导游出于某种目的,会利用晚上的“空档”,给游客介绍一些所谓的“自费活动”。而这些活动多数“质次价高”,成为旅游投诉“重灾区”。

但凡由旅行社安排观赏文化创意产品的游客,满意度相对会比较高。一方面因为这些文化创意产品确实有内涵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因为有限的旅游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晚餐之后的时段有了富有当地特色的健康的文化生活,充实了游客的夜游生活,因而受到好评。而旅行社、旅游目的地等相关部门及人员也因此提高了经济效益,受益匪浅,形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之“多赢”。

以多元文化创意打造全时段旅游“幸福产业”

如何将有限的旅游时间加以充分利用,这是目前旅游相关各方—旅游业界、旅游目的地、旅游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白天的时间基本上已经充分利用,呈现时间相对饱和状态,但是夜间基本上属于旅游利用空白时间段。

当旅游业兴起之初,由于旅游产品的稀缺、交通手段的不发达、人们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因此,白天旅途劳顿辛苦一天之后,为第二天行程养精蓄锐,早早休息无疑是最佳选择。然而,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各行各业都有了长足发展,旅游业也不例外。新的旅游产品层出不穷,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飞机、游轮、动车、高铁、豪华大巴应有尽有,人们的经济实力也大大增强,休憩娱乐时间大为增加,为“快旅慢游”创造了良好条件,游客们大都希望在白天的行程之外,能够增加夜间的游兴活动。

逛夜市大排挡,可以说是此种需求的最初形式。通常来说,游客们选择在结束了白天的游程之后,三五成群地到大排挡享用具有当地特色的夜市小吃,体验所谓的“草根饮食文化”。一些投宿于大都市闹市区的自助行游客,也是有可能会寻觅当地著名的夜店街,找一个咖啡吧坐下,一边品着当地的咖啡,一边欣赏着当地的夜景和当地人的夜生活,更深入的体验当地特有的“夜生活文化”。但是,更多的游客,可能因为旅行社安排的住宿地远离市区,人生地不熟,周边又没有可去的地方,就只能呆在客房里打发宝贵的夜间时段。这种情况尤其是对由于前期耗费诸多时间和精力办理各种手续参加出境游的旅游者来说,这种宝贵而有限的旅游时段的浪费,其损失是不言而喻的。

由此可见,旅游业界有必要考虑旅游者充分利用有限旅游时段的需求,拓展和充实夜间旅游,以达到全时段旅游。这样做的好处,不仅仅有益于旅游者,包括旅游业自身、旅游目的地无疑也是受益者。对于白天辛苦奔波一天的旅游者而言,夜间旅游如果能够安排一些身心相对放松且不需要太多付出体力脚力的休闲“轻节目”,无疑是不错的选择。因此,旅游业与休闲娱乐业、文化演艺业的结合乃至融合,就显得十分必要。

祁述裕(中国青年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2007)认为:“需要尽快走出仅仅依靠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吸引游客的单一的经营方式,……促进旅游业与休闲娱乐业的融合,促进旅游业与演艺业的融合,一句话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旅游业深度开发的一个基本趋向”。基于此种思维,《长恨歌》、《云南映像》、《时空之旅》、《延安颂》等大型歌舞剧应运而生。这些文化创意产品的共同特征在于富含民族文化内涵,尤其是凸显旅游目的地文化特色,以艺术的形式赋予作为旅游资源的自然景观及传统文化以生命力、震撼力,并以此丰富游客的夜间旅游生活,拓展旅游向全方位全时段发展。并且,在得到游客口碑与赞誉的同时,也为旅游业及文化演艺界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收益。

与上述国内文化创意产品略有不同的是,《吴哥的微笑》之所以成功,除了因为其将国内《云南映像》模式成功地运用到境外之举外,还因为其将“草根饮食文化”的大排挡形式与歌舞史诗所展现的“高雅艺术文化”有机融合。歌舞史诗演出的大舞台与游客用餐的大排挡入口被巧妙地安排在了同一个大厅,向左行,游客可以在享用大排挡之后观赏歌舞史诗;也可以先向右行,在观赏歌舞史诗之后享用大排挡,即:在既满足旅游者对当地饮食文化的味蕾体验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旅游者对当地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层次体验,可谓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多层次多元化融合的成功范例。

当然,拓展与充实夜间旅游的方式,并非仅限于观赏大型歌舞,创意文化还应该是多元化的,可以有更多的模式与更多的选择。诸如北京提出的“让北京的夜间亮起来”,美化和装点城市夜间景观,让人们爱上夜间的出游;诸如上海的“上海旅游节开幕式花车大巡游”,将夜晚的淮海路变成人头攒动的欢乐大海洋;诸如形式多样的“烟花节”“元宵节赏灯”,以绚丽多姿的焰火、造型各异的花灯引人入胜,使游人流连忘返;又如“浦江夜游”、“西湖夜景”、“苏河游船”之类充分利用江河湖泊开展夜间游船活动;或是采用高科技手段3D、4D“灯光秀”,使夜空成为“秀”的舞台和“欢声”的海洋;还可以有相对“小众”的夜间旅游节目,如:昆曲、越剧、黄梅戏、豫剧等地方戏曲献演;吸引孩子们或年青人参加的森林公园、植物园里的“夜间探秘”……。

总而言之,以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夜间旅游文化节目,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夜间休闲娱乐活动,才能更好地推广夜间旅游,推动旅游向深层次发展,以多元文化创意逐步拓展全时段旅游,才能将旅游产业打造成“幸福产业”。

结论

综上所述,旅游产业,一个被誉为“和平产业”的新型综合性产业,一个不分大国小国富国穷国可以“利益共享的产业”,一个不受民族及地域限制广受青睐的“无国界产业”,有理由相信:当其与文化产业达成完美融合之时,一定会成为一个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文化修养与精神享受的“幸福产业”。

参考文献:

1.谢环驰.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发表致辞[N].文汇报,2013.3(24)

2.陈晓永,张文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关系辨析[EB/OL].中国经济网,2012-7-4

3.中国青年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有益探索[EB/OL].中青在线,2007-8-26

第7篇: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任务型教学中,完成任务实质上是一个活动过程,使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其具有实践性、交际性、社会性、真实性等基本特征。因此任务设计必须坚持如下原则:第一,真实原则。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必须依据真实的英语教育因素,运用语义、语用真实的英语教学材料、教学方法和技巧,给英语学习者输入真实的英语;第二,阶梯原则。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任务的设计必须要有梯度,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成一个“任务链”,而这个任务链的实施具有以下的重要意义: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使学习更加科学、实效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要积极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学生使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最终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语言与情感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设置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是为了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拼搏的情感态度,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型阅读中的任务是类似现实中语言使用情况的语言学习方式。学生作为参与者(participants)的参与(involvement)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在参与的过程当中,学生要学会探究(inquiry)与归纳(induction),还有整合(incorporation)。新课标下的英语阅读课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所学的阅读材料,而且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技巧的训练。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前,教师应该先确定阅读的目的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具体任务。如在教学(课文实例,最好是关于美国的旅游胜地的文章)时,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以下信息任务:

1.请您用英语表达(课本目标)

2.请您用英语表达(发展目标)

对于第一个任务在阅读材料时,为帮助学生弄清课文的结构和具体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定的信息,设计一些关于课文细节的问题,带着以上任务,在课堂进行资料分析汇报,丰富课堂内容,扩大学生的语言信息量。要求学生讨论各个段落的大意,让学生通过略读、细读完成阅读任务。阅读后的任务包括讨论、评价等。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报告、复述、改写、角色扮演等方式展示任务完成的情况。对于第二个任务(如Selectatouristdestinationinyourcity,makeatripplanforyourfriends.),学生会利用图书馆、网上查询等方式美国的历史、人口、地理位置、文化风情等。为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学生需要运用课文中所学习的一些与旅游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拓展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阅读欲望,调动了学生参与任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加以总结和评价,巩固本次阅读任务的教学效果。

(二)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对话教学中的运用

现行高中英语新课标教材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作了系统安排。名人音乐、体育、文学、艺术、友谊、饮食文化、幽默等题材都在教材中有所体现,在任务型教学中,运用对话的方式来实现学生从languagelearner向languageuser转换,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可能提供真实场景,用英语与人交流,解决真实生活中实际问题,完成某个项目。

(三)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语法的学习在高职的课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词汇和句子之间,语法是联系的纽带,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通常需要通过创设丰富的语言情景,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任务型教学就是这样一条途径,在学生了解了相关语法的基本结构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能够运用到语法的的生活情境,在鲜活的语言情境下,枯燥的语法学习变活、变生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语法内容设计不同任务,在学生在掌握语法知识的同时发展语言能力。拼图式任务(Jigsao-tasks)这类任务要求小组成员各持有故事一部分,同伴之间需经合作将故事拼接完整。该任务也不只限于故事,可以是任何一个完整的信息载体,如在描述方位和方向的表达时,一个同学用句型描述位置,另一同学拼图,互换角色,更好地了解语法知识。信息差型任务(information-gaptasks)这类任务指的是当交际一方有新信息时,同时愿意提供信息,另一方又获得信息时,双方进行的交际活动。如强调句型的用法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信息差活动。要求学生填写一张对方的简历表,然后通过交际获取所需信息。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时应注意:(1)任务有明确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2)任务要从学生活经验出发,内容方式尽量真实。(3)任务要有利于学习英语知识,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4)任务要能促使学生处理和使用英语与别人交流。(5)任务不仅限于课堂,还可延伸到课外。

三、实行任务型教学的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第8篇: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藏族舞蹈 风格 内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174-02

随着我国艺术文化广泛传播,藏族舞蹈作为民族民间舞蹈的一种,以其独特的风格内韵彰显出其独有的舞蹈魅力,在舞蹈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藏族舞蹈在不同时代的演变,才形成了这种千变万化的舞蹈形式。通过探讨和把握藏族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进而能更好的继承藏族舞蹈,寻求更好的方法,在创新的同时兼具民族特色,从而使藏族舞蹈在发展的过程中走向一个新的历程。

1 藏族舞蹈的起源及特质

关于藏族舞蹈的起源有这么一个传说,每年的藏历正月初四至二十四这二十天内,藏族的寺僧都会齐聚在拉萨听释迦牟尼大经堂的法王讲道,这时男人要听道,女人则要负责为他们背水烧茶。她们要在大湖中取水,而湖中有一位美丽的女神,当这位女神看到女人们纷纷前来取水,她为了解除妇女们的疲劳,于是便施法术使每个前来背水的妇女都能自如的演出动人的歌舞从而忘记身心的疲惫,从此这些歌舞就传遍了整个。

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主体民族。它历史悠久地域广阔,特有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特有的民族风格文化特点以及勤劳、勇敢、朴素、乐观的性格。藏族最古老的宗教苯教和主导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藏传佛教,其影响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藏族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民俗文物多彩多姿,独特的服饰、饮食文化、节日娱乐等等,都为我们展示出藏族丰厚的历史文化。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歌与舞经常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常以歌舞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舞活动也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歌中有舞、舞中有歌的密切结合是藏族舞蹈独特的艺术风格。

“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库就会跳舞”, 这句最能反映出了藏族人民对舞蹈的热爱,也是人们对藏族人民能歌善舞的赞赏。藏族舞蹈伴随着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历经数千年,形式多种多样,种类愈加丰富,在我国舞蹈世界中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藏族所处的独特的地理环境,藏族先民的生产方式、劳动的对象不同和人们的思维方式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所以多彩多姿藏族舞蹈,呈现出同一民族不同形态的多种的风格特征。藏族舞蹈经历了从具有实际用途到单纯的演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消遣娱乐的发展过程,以劳动为前提,与人类的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民间舞蹈,宗教舞蹈和宫廷舞蹈三大类。藏族舞蹈的起源和发展与当时的地理人文环境和藏族人民的活动是分不开的。虽然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特有的审美追求,但它们又都包含一定的相同元素,以及一些共同的动作规律。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与中,藏族舞蹈形成了粗犷而不失婉约,大气中带着浪漫的艺术特质。

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在《中国歌谣集―― 卷》“打开歌门”章节中,也有很多的记述,从中记录了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也可以体会到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松胯、弓腰、曲背等是常见的藏舞的基本形象,且藏族舞蹈非常注重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和运用,对于脚与头上的动作表现在细节上。藏族舞蹈要求双脚的动作要灵活轻巧,节奏要鲜明,就像踢踏舞步踏出的节奏,脚步的脚尖要灵活、活泼而又清爽,坚强有力而又轻重分明,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头是舞的摇晃处,在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左右甩动舞、前后甩动舞等等,这些都是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体现出形体的和谐运用。使得藏舞的运用在整体的中带有细节的体现,粗狂的风格中带有婉约的细节的表现,大气的舞蹈风格中带着浪漫的表现方式。关于藏族舞蹈形态要求如“热巴舞、果卓、甲谐、箭舞”等至今仍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对于男子的要求是要像雄狮一样威武而又雄壮,要使人产生一种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念,女子则要含蓄委婉,要使人产生一种优美典雅的感受。不少舞蹈中要求男女舞者的前胸或是上身动作要稍向前俯,这一现象除了与服饰有关外,从舞蹈学的角度分析,向前微俯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我们从藏族的古文献中也可以看出对舞蹈者的全身要求,体现藏族舞蹈的独特特质。对于女性要求全身的姿态要柔软,体态要轻捷,舞姿要柔弱,男性则要英姿煞爽,威武雄壮。这在古人的研究中是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但也侧面的展现出了藏族舞蹈中的男子威武雄壮和女子含蓄典雅的气质,体现出藏族舞蹈中的粗犷而不失婉约。另外,从美学特征进行分析,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想象,丰富藏族的舞蹈,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藏族舞蹈语言。

2 经典藏族舞蹈赏析

2.1 酥油飘香

通过对全新的藏族女性形象和全新的军民关系的把握,用全新的舞蹈动作语汇进行编排,把新的舞蹈语汇和民间舞蹈的基本风格融为一体,汲取了藏族舞蹈明朗、欢快、奔放的风格特色。在快板时的劳作场面,藏族人民塌腰又挺胸抬头的鲜明对比,接着甩胯,身体仰靠、双手搭在体前、动作随着节奏的变化逐渐加速和大幅度舞蹈,把劳作时俯身颔首的场面表现的淋漓尽致,极具感染力。作品中不仅呈现出藏族舞蹈细腻柔弱的风格特征,在过去藏舞的低头弯腰的情况下,运用仰身后倾的行步动律,打破原来藏族舞蹈的常态,与新的舞蹈语言融为一体,在舞蹈动作的编排上有了很大创新。使得它在藏舞中既不失民族舞蹈的风格,又能展现了一种新型的舞蹈创作,更能充分的把藏族妇女全新的精神面貌表现出来。

2.2 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

《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这是一部现代的藏族舞蹈作品,表现了四川西南地区人民的热情奔放、豪爽大气的人物性格和康巴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此作品一开始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把藏族姑娘的热情豪爽的性格形象的表现出来,体态上保持塌腰颤膝,肢体舒展优美,身体上摆胯后仰,动作敏捷有力,保留了藏族舞蹈共有的精髓,表现出了藏族姑娘的热情豪爽的性格。在舞蹈的创作过程中,对人物造型的进行夸张与变形,融合传统舞蹈精神,把握藏族民间舞蹈的质朴,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创造了新时代独特的藏族舞蹈风格。把原始的藏族舞蹈融入大胆和夸张的现代节奏和舞蹈动作,在继承和把握传统民族基本风格和特点的同时,发展和创新藏族舞蹈,使其更具有民族特色和现代特征。

2.3 翻身农奴把歌唱

《翻身农奴把歌唱》运用了藏族舞蹈的弦子、热巴等特色的舞蹈语汇,紧紧抓住藏族舞蹈的风格及动律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精心加工、提炼,使其呈现出新气息。它是藏族舞蹈发展的转折点,相比以前的藏舞多是以俯身跳舞,而这时的藏族舞蹈主要以挺胸为主,动作的幅度也逐渐加大,舞蹈在表现农奴被束缚压迫的情绪时,演员的动作始终保持着收缩状态,但在最后冲出封建压迫的段落里,奔向自由的生活时则变得舒展而有力,用康巴汉子独有的舞步和激情演绎藏族同胞从农奴到主人冲出封建压迫的变化过程。

3 以维族舞蹈、蒙古族舞蹈为例,对比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3.1 维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维尔族舞蹈,昂首、挺胸、直腰是其基本特征。他的主要特点在于膝部的连续微颤,快速的旋转舞姿,屏气、快吸快呼,动作的柔美等特点。维尔族舞蹈中常见的形态为连续性微颤、各种舞蹈形式的旋转和咋旋转中不断更换的舞姿,舞姿的轻盈等。此外,维族舞蹈还讲究呼吸屏气、快吸快呼的特点。其头部有移颈、摇头等动作,腕部有绕腕、翻腕、揉腕,腰部的胸腰、侧腰、后腰,小腿部如点、踢、跺、辗、转等动作,它的舞蹈方式灵活自如,需要各动作的巧妙配合。

对比对藏族舞蹈来说,维族舞蹈中多为较为细腻的表现方式,多是通过身体的各部位的舞蹈动作与眼神的配合来展现舞姿。通过动静、大小动作的对比结合以及翻腕、移颈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从而形成热情稳重、委婉细腻的风格特点。而藏族舞蹈中,强调的是膝、脚、腰、胸、手、肩、头、眼的统一配合及统一运用,更加着重于整体的表现,这也就是藏族舞蹈中大气的特点。

3.2 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蒙古族舞蹈,主要是手和腕、臂、肩的运用,以跨为轴使身体进行左右的摆动,身体的各部分在松弛和张力交替出现。由于蒙古族是最具代表性的游牧民族,长期生活在大草原上使得蒙古人在舞蹈间洋溢着他们的热情,粗犷造就了蒙族舞蹈的洒脱奔放,豪放英武的气质。由于长期在大草原上骑马的生活,蒙古族的舞蹈动作大多以肩部和臂部为主,如硬肩、笑肩、碎抖肩、绕臂、抖手、压腕等动作,再加上以绕圆、拧转、身体的上下轻微的颤动为主要动律, 呈现出热情、奔放的蒙古舞蹈风格特征。女性舞蹈给人亮丽舒展的美感,男性舞蹈给人粗犷豪放的阳刚之气。在蒙古族的男女群舞中,两者的衬托使得藏舞的特质更加鲜明而又不失奔放的气质之美。

相对于藏族舞蹈,虽然两者舞蹈都具有大气,粗犷的特征,但对于藏族舞蹈来说,在头部和脚上的运用等细节上,更具有十分丰富的表演方式,例如藏族舞蹈光从脚部动作上就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12种基本步伐。藏族舞蹈的手势,也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所以藏舞相对于蒙古舞蹈来说,粗犷的气质也不失婉约的特征。

3.3 藏族舞蹈风格特点的继承与发展

藏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要传承积淀下来的深厚的文化,还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变革和认同。随着观念的不断演变,我们要在舞蹈中找到藏族舞蹈自身的存在价值,形成自身的结构形式,从而形成具有生命的文化艺术体系。所以我们要用创新的角度来看待藏族舞蹈风格的继承和发展,要注重与时代特征相结合。

“颤、开、顺、左、绕”是藏族舞蹈共有的五大元素,在这些共同特点的基础上配合着手势和腰身的韵律,则形成了不同风格的藏族舞蹈。虽然藏族舞蹈在表演风格上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动作规律,这些就构成了整个藏族舞蹈的审美概念。我们应该兼容并包、博采众长,既要在古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继承,又要不断的创新其风格特点。而在创新的同时,我们要大胆地摆脱传统意义上的束缚,进而与多种现代元素有机的结合,从而在艺术的风格上达到的统一。同样,大胆的摆脱也不是抛弃和改造藏族舞蹈的民族性,而是要强化和发展,进而逐渐到成熟,在保持着自身的独特风格融合现代舞的编创手法,使其藏舞呈现崭新的风貌。这就要求我们当代人在继承和发展的同时,掌握好其创新的“度”,进而才能寻找更好的方法进行创新。

综上所述,藏族民间舞蹈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一种,显示出独特的中国文化,作为中国文化载体的藏族舞蹈,必须要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因此,也面临着世界的考验,受到国内外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正是藏族民间舞蹈走向了世界,在与异域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中,我们要寻找适合观众欣赏的创作风格,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民族的文化,只有走向世界,才能更好地保持具有深层文化底蕴的中华传统,这将是我们每一个舞者的使命,藏族民间舞蹈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在把握藏族舞蹈的风格内韵之后,感受到了藏族舞蹈的魅力所在,在发展创新藏族舞蹈的道路上要保持自身的风格特色,与现代多元素进行有机的结合,以不断发展藏族舞蹈文化,从而开拓创新,创作出更有价值的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 朴永光.舞蹈文化概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2] 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 于平.风姿流韵―― 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等.民族文化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 贾安林.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6] 鲁恩雄.从舞蹈作品来看藏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与创新[J].大舞台,2011(5):100-101.

[7] 魏强,嘉雍群培,周润年.藏族宗教与文化[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8] 王桂霞.谈藏族民间舞蹈风格[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121-122.

[9]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第9篇: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课堂教学 文化渗透 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外语教学是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事实上,语言习得与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由 J.Schumann 创立的文化移入模式( Acculturation Model )是现代外语学习的主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就是文化移入( acculturation )。Schumann 在阐述其文化移入模式时指出:“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just one aspect of acculturation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a learner acculturates to the target language will control the degree to which he acquires the second language.”(Schumann,1978) (外语习得是文化移入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文化移入将决定他对该语言的掌握程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文化中学语言,将外语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是外语学习的有效途径。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面积提高高中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高中英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途径

现行使用的高中英语教材是依据“结构---功能大纲”编写的,每个单元一个话题及一个交际功能项目。每个话题均反映了中外不同的文化,每个单元的对话和阅读课文就是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的,既体现了交际功能项目,又体现了知识文化。英语教师应充分开发利用现行英语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语用意识,重视交际文化的教学,因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

1.词汇教学

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词汇中的成语,典故,谚语等更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归纳、总结、对比这些词与汉语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含义。比如 dragon( 龙 ) 在汉语中是吉祥动物,中国人将自己比作龙的传人,还有望子成龙的说法。而在英语中龙则是一种凶猛的怪物,常被看作邪恶的象征。因此,在译亚洲四小龙时就不说 Asian Four Dragons,而要经文化转义而译成 Asian Four Tigers。比如在学习第二册 Unit 10, Lesson 39 时,可就汉语里的“酒”字进行文化渗透。英语中不同的酒类有独自的名称,如 spirit, wine, beer, brandy, champagne 等。而汉语里没有分别表示不同酒类的单独名称,而要在统称的“酒”字前加上其他的词来区分种类,如白酒、葡萄酒、啤酒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出中外不同的饮酒文化。对于英语中大量的成语、典故、谚语等,在学到相关词语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介绍给学生。如 to shed crocodile tears( 掉鳄鱼泪 , 猫哭老鼠 ),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 ,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 ,Penny wise, Pound foolish (小事聪明,大事糊涂)等等。告诉学生对一些词语切不可望文生义,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特殊处理。

2.对话教学

为了实现交际的得体性,避免不同文化造成的障碍及误解,英语教师在对话教学中一定要将语言形式与语用、文化形式结和起来。自然对话教学中的语言呈现、反复操练是必不可少的,但要真正掌握某一交际功能,不能只停留在常识性的交际方式上,更要培养学生深层次的交际技巧,诸如语言的场景、说话者的交际风格、交际策略、交际意向等。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对话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各种交际训练。如在学习第一册 Unit 8, Lesson 29 时, 教师可就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进行引申:西方人主张吃好, 但吃得简单, 平时一 顿饭只有一、 两个菜 , 请客时也不过三、四个菜。这和中国人准备很多菜待客有很大差别。西方人请客不象中国人喜欢给客人夹菜, 他们不喜欢某道菜或已吃饱了, 不会像中国人那样碍于情面而不好意思拒绝, 他们回直接说:“ No, thanks. I’ve had enough.” 这样, 学生在情景对话训练或与西方人的实际交往中就可以避免犯文化错误, 达到了交际的得体性。再比如在第二册 Unit 7, Lesson 25 的教学中, 教师在让学生操练 Part 2 的 Oral practice 时先让学生 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in pairs, 然后, 我让学生进行group work, 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 :Which is great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Canadian English ? 进而让学生 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因为学生在第一册的 Unit 3 中学过有关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的区别, 再结合本课内容和已有知识, 通过对这些文化信息的处理 , 会有话可谈 , 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 解决了实际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 , 学生的跨语言文化的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课文教学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无论题材和体裁都比较广泛,其中不少就直接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诸如英语国家的地理( B1,Unit22 Britain;B3,Unit13 USA 等)、语言( B1,Unit3 American English )、饮食( Book1,Unit8 Food around the World;Book2, Unit15 Healthy eating)、音乐 (Book1, Unit11 Country music;Book2,Unit2 Music) 、媒体 (Book1,Unit12 English programmes;Book2, Unit4 Newspapers;Book3,Unit5 Advertising) 等。教师在进行这些课文教学时要注意挖掘这些课文的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学习第三册 Lesson 49 NEW YORK 时,我先在课前布置学生准备有关纽约及美国的相关材料,在课文学习后进行小组竟赛(互相提问有关纽约的知识, 以问得多、答得多的小组为胜者)。自然学生的问题不仅仅局限在课本当中, 还提了诸如 Why is New Y0rk called a big apple? 和 Do you know what NASDAQ is? 这样的问题。通过这种交流信息的方式同学们既运用了所学的语言知识,又加深了对文化的了解。课后我还印发了几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达到巩固的目的。再比如在学习第二册 Unit21 Music 时,我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加强文化习得,在音乐老师的帮助下我从多张 CD、VCD及DVD中截取不同的音乐形式,堂上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欣赏音乐,了解什么是Classical music, 什么是 Country music,什么是Rock、Jazz、Blues及R&B。这样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对西方不同的音乐形式及音乐流派有了感性的认识。在学完课文后让同学们介绍自己喜爱的乐器、音乐形式及歌手等。这个过程,也可以配合播放同学们自己准备的VCD,以增加效果。

在课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基本背景文化及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外,我认为对英语语篇模式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语言学家Robert B.Kaplan 认为:英语段落的思维模式是直线的,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展开阐述论证。而东方语言段落思维模式是围绕主题的转圈子,不直接从主题入手展开讨论。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言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胡泓,175)。通过对中英文语篇模式差异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往往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避免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犯文化错误。

二、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原则

语言是承载文化的工具,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而文化的渗透又必然会牵涉到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培养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原则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与所学内容紧密结合,尤其是涉及到日常交际的内容。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常识性文化知识的讲解上,应创设各种语言场景,把抽象的文化与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践中去体验、感悟。

2.循序渐进原则

根据认知规律,学生的语用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现行教材正是根据这一规律,以螺旋式循环往复的方式编写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中不同的语言功能,在不同语境中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逐步渗透,把握英语语言文化,进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3.思想性原则

中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中,教师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时候一定要把握思想性的原则。教师要多介绍主流文化,在课外阅读中多向学生介绍积极健康的内容。涉及到颓废的、不健康的或不同意识形态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批判地认识。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注意文化的教学,引入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事半功倍,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积极乐观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