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政建设管理制度范文

市政建设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政建设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政建设管理制度

第1篇:市政建设管理制度范文

1管理部门繁多,缺少相互配合高职院校行政效率低下与机构臃肿、职责不清有直接关系。目前高职院校内部少则十几个部门,多则二十几个部门,主要采取院长领导系主任,系主任领导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指导教师,一级管理一级,导致了管理层级过多,职能部门管理幅度过小,机构重叠,顶层权力过干集中,也使系部作为重要教学单位自很小,有问题需要层层请示,这也是髙职院校行政效率过低的重要原因。并且很大一部分管理人员过多的关注个人的升迁,不钻研业务。在实际工作中各职能部门相对独立,难以形成合力,实际工作中需要由几个部门共同完成的工作常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不主动承担责任,导致工作完成延时或者搁置。

2管理方式落后,行政沟通不畅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日常运作主要依靠于领导者凭借自身的行政权力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各职能部门的行为,这样的方式在规范管理秩序,保证政令畅通方面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会使下属职能部门一味的听命于领导的安排,没有精力去创新和研究,抑制了基层创造性的发挥。目前存在于高职院校的这种管理方式在决策时更多考虑的是领导满意,而没有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行政管理的透明度不够。髙职院校行政管理应是服务于教学科研的部门,各项决策都应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当前存在的民主和监督流于表面的形式,阻碍了有效沟通机制的形成。

3管理制度落后,相关政策不匹配高职院校的改革主要集中于教育教学方面,对行政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行政管理相关规章制度过于落后,目前许多高校现行的行政规章制度都不能充分适应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且简单的把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看做是管理对象而不是服务对象,管理制度缺乏人性化,这也会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

4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事务性较强,工作繁杂,工作通常得不到教学科研一线工作人员的认可,且一旦在工作中有所失误,就会受到责备。行政管理人员评职称难,进修机会少也成了普遍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二、行政管理制度建设

对于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性“髙等学校行政管理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与之相应,也需要有完善的、科学的制度制定规范以及制度执行、监督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管理制度的效力。”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直接影响行政效率的高低,合理的规章制度是提高高职院校行政效率的保障,建立健全各项行政管理制度,也可以有利于依法治校,对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应健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财务、后勤等方面的行政管理制度,使所有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都能做到依章办事,逐步使高职院校的建设与管理纳入规范化的轨道,用法律手段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冲突。

三、促进高职院校行政效率的提高,重点抓好制度建设

高职院校要提高行政效率,首先应该认真抓好制度建设,形成以制度为依据,治人、治校,最大限度的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1)完成全员定岗定编,明确岗位责任。应该以制度的形式将每个岗位上固化的工作职责确定好,保证岗位职责有承办者。完善各类考核和奖励机制,将职称评定、考勤考核、奖励评优等具体办事程序、要求明确,这样既可以提髙效率又可以避免人事纠纷。

(2)加强管理信息沟通,提高办事的时效性。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拓宽沟通渠道,在决策中广泛赢取各方意见,充分与师生沟通交流。行政管理人员作为领导的参谋助手应该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为领导提高详实的材料。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保证校内信息的畅通。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各项工作规定具体时限,不拖拉、不推诿。

(3)端正服务态度、构建服务型管理体系。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行政人员日常行为规范,明确服务质量的衡量标准,明确实施院系两级管理,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强化对系部工作的指导,实行目标管理。逐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把一定的组织人事、资源分配、财务收支权力适度下放,提高基层行政管理能力。

第2篇:市政建设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监管;重要性

前言

市政基础设施具有投资额大、涉及面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与广大城市人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对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这些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作为我国城市最为基础的建设工程 ,其施工质量优劣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基础建设水平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市政工程的建设。因此 ,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监督 ,是市政施工的重点 ,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1 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分析

城市的基础建设离不开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投资非常巨大 ,而且牵涉的专业、人力、物力极其多。市政工程建设关系到城市发展 ,关系到人民居住水平的提升 ,推动着经济发展和进步。必须加强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 ,严格把握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 ,强有力对市政建设工程进行质量监督 ,是控制其质量水平的主要方式。虽然 ,随着质量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健全 ,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有着质的飞跃 ,但是我国毕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其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可避免 ,市政工程质量监管也存在一些问题 :

1.1 部分地方监理机构不完整。中小型城市占我国城市总数的绝大多数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 ,必须面临相关问题。很多中小型城市对于市政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监管 ,其人手不足的问题时常存在 ,更有甚者 ,连监理专业人才都没有配备。部分建设工程在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 ,其监理人员往往聘用的是一些建筑工程监理师或者工民建相关人员 ,这样对于市政建设中的质量要求的把握 ,往往达不到专业监理水平 ,使得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力达不到相关标准 ,从而严重影响市政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

1.2 监督处罚力度不够。监督处罚力度不大 ,往往是当前我国市政建设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市政工程的项目绝大多数都是由政府直接管理 ,属于政府工程 ,各地区政府的参与 ,导致了质量出现问题的时候整改的多、处罚的少 ,从而严重影响了市政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

2 加强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措施分析

城市的不断发展 ,需要市政建设工程的加强。当前的社会 ,是大力发展基础建设的社会 ,我国城市的建设是伴随市政建设工程的发展而发展。当前形势下 ,太多的大型建设工程实施 ,使得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的投入变大 ,数量变多 ,其新材料工艺以及技术的应用也日益提高 ,因此对其质量的监督任务异常巨大。因此 ,全面规范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队伍的建设 ,积极主动的研究质量管理方法 ,严格执行质量管理相关政策方针是当前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重中之重。提高市政工程质量,首先要理顺、规范市政工程建设市场。加强对质量责任主体执行法律、法规的监督,堵住不符合规定的单位、设施、材料进入市政工程建设市场。各级质量监督机构要把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在抓实、抓好市政工程主体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质量的同时,努力解决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严格市政工程法定建设程序,规范工程建设各方行为。各级市政工程主管部门应从自身做起,按照法定建设程序办事。

2.1 规范市政工程建设市场。对于市政建设工程市场的规范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加强市场准入制度的全面完善 ,全面审核设计施工单位相关资格 ,对于设计方面 ,必须加强前期的质量把关 ;对于施工单位 ,必须加强其资格审查 ,把握施工企业各方面实力和信誉 ,必须加强监理的质量否决权和监督力。事实上 ,质量的管理不仅是施工质量的管理 ,在设计阶段以及监理的监督执行力管理上也要把握 ,设计单位在设计工程项目时 ,不能进行越级设计和反复的修改 ,而施工单位不能进行项目的转包和分包 ,尤其是施工单位的施工信誉和质量保证 ,必须详细审核。监理单位的执行力问题 ,往往是由其人员的专业水平决定 ,必须加强监理人员素质建设 ,不能随意用建筑工程监理来代替市政建设工程监理。二是实行招投标公平公正原则 ,体现竞争性。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人员的审核必须均进行招投标 ,消除地方保护主义 ,尽量减少在招投标过程中的行政干预 ,应用公平原则 ,任何有资格的单位均可以进行投标。然而当前形势下 ,施工单位的投标管理比较严格 ,而对于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管理并未形成有效竞争 ,一般都是甲方直接委任。所以 ,为加强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 ,必须全面实施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的招投标管理 ,规范和健全市政工程建设市场 ,全面体现竞争性 ,为保障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而做出应有的前提改善。

2.2 加强监理单位监督。在对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监督方面 ,应重点加强对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 ,尤其是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质量监督手续办理、施工许可证办理和竣工验收备案四项程序的监督。加强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 ,是参建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重点 ,是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的基本保证。今后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严格监督以上4项程序,从制度上来确保市政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在对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监督方面 ,应重点加强对是否严格执行监理规范、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工作是否到位、材料和工序把关是否严格的监督。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是我国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 ,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从目前实际情况看 ,监理单位在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质量责任和义务时 ,还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人员素质不高、行为不规范、工作不到位、把关不严格等 4 个方面。今后 ,应该把对监理单位的监督作为重点 ,进一步采取措施 ,加大力度 ,该处罚的要提出处罚建议 ,该整改的要督促整改到位。总之 ,要通过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监督来把好质量关 ,来提高工程质量整体水平。

3 结语

工程质量监督是政府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职责。作为市政工程建设的组织者、建设者的各级政府,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工程质量责无旁贷,市政工程质量是关系国家财产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告诉我们,工程质量马虎不得。市政工程是民心工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作为政府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履行好职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模式不断变化是必然的,这就要求质量监督部门和质量监督人员及时掌握新情况、了解新问题、领会新精神,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市政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 ,涉及到方方面面。从城市总体规划到各专业管线规划 ,从可行性研究到立项 ,从详细设计到具体拆迁 ,从招标、投标到施工建设 ,从监理到质检等等 ,这就要求每一个相关单位 ,每一个干部职工都能以对城市建设 ,对城市居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工作。主管单位及时加强协调管理 ,责权分明 ,形成有效的、持久的、科学的制度 ,把工程建设好 ,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好。

参考文献

[1]倪员建.关于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技 信息,2005(9):103-103.

第3篇:市政建设管理制度范文

电子政务施行后我国处所各级政府在信息管理中面临的上述矛盾问题的确会给其本身带来“阵痛”与“振荡”,可喜的是,这些问题的彼此冲突、互相作用以及逐步解决,非但不会阻碍政府信息化发展的步伐,相反却可以引起政府管理的变革以及立异。也正因如斯,处所各级政府部门必需采用有力措施计划支配信息管理轨制建设的内容,以保障政府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以及安全运作.那末,电子政府需要哪些信息管理轨制呢?咱们认为主要有下列几种:

其1,信息基础设施保障轨制。

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平台,为了保障它的安全性,政府应当对于国家使用的所有信息产品的质量标准以及技术规范履行兼顾计划、统_标准,以此束缚各级政府对于安全信息产品的选购以及使用,防止国家蒙受因投资挥霍以及标准不1致带来的损失,从本源上减少信息安全隐患。

其2,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轨制。

政府应答从事信息产品研发、出产、销售的企业签发不同安全等级的数码证书,以认证企业的身份及提供1个清晰及支撑电子交易进行的政策环境,保证信息安全产品的质量,保证其销售渠道的合法性以及可靠性,同时,也加大对于此类企业的扶持力度,完美产品质量,以保证国家信息产品的先进性、优质性以及安全性。

其3,信息管理轨制。

政府应当明确行政信息流程,科学、公道地规范信息管理程序,实现对于信息搜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过滤、信息传布、信息等的有效节制,即实现政府对于电子政府管理服务体系的全程管理以及干预,以减少没必要要的中间环节,简化行政程序,降低管理本钱,加快服务速度,提高效力,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固然,其中还可进﹁步详细地制订信息公然轨制以及信息监督、审核轨制。其中,信息公然轨制是要应用技术规则制约政府,使之通过正规渠道公然所有应公然的信息,保证使全社会能够同等、公平地同享政府资源,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服务。信息监督、审核轨制是要政府树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对于网上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监控,动态更新内容,规范电子政府运作,并对于有害信息进行及时过滤,以保证网上信息的时效性、可控性以及可审核性。另外,还要对于政府的信息进行事先审核、事中跟踪监测、事后归档,以保证政府信息的权威性、可靠性、完全性、可跟踪性以及责任追究。

其4,信息问题汇报轨制。

规定政府工作人员钻研信息以及分析信息的责任,使他们把电子政府运作中呈现的与信息系统安全以及保密相干的首要问题钻研汇总,及时上报并将分析结果向有关领导汇报,以便及时决策,采用应答措施,提高政府对于突发事件的决策效力,迅速排除了电子政府的安全隐患。

其5,信息人员培训轨制。

对于政府中使用、管理或者节制信息的相干人员进行按期的强化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安全观念、科技素质以及实际能力,为电子政府的安全运作提供人员保障。

其6,信息安全轨制。

因为各机构的业务千差万别,不可能都采用千人一面的信息安全措施,所以,有必要规定1个“最低限度”请求,以保证行政管理轨制的严肃性以及统1性,保证最最少的信息安全。这样做的益处是能使整个信息安全措施统1规范,有益于监督检查以及贯彻落实。固然,“最低限度”请求允许各机构依据具体情况灵便地制订信息安全措施,因而,体现出必定的自由度以及灵便性,便于激起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创造性以及踊跃性。另外,可以树立信息系统授权轨制,对于使用信息系统的相干人员进行严格的权限划分,规定系统在何种情况下由何人作重大修改或者变动,并规定这类权限的使用期限。这项轨制可把信息安全提高到系统整体管理的高度,可有效地保证系统的安全性。还有,可以树立电子政府服务保障轨制,设计出最佳的管理以及服务流程,树立1整套“文件化”的管理体系,以确保电子政府的优质服务效果,规避网上管理的风险。还有“1把手”责任轨制,规定在信息安全方面每一个机构的“1把手”必需承当的主要领导责任,以保证在呈现安全问题时能够有人负责以及施行责任追究。

最后,电子政府组织轨制。

第4篇:市政建设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市政建设工程 施工管理 重要性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173-01

一、市政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通过市政建设工程产品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施工管理措施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其管理面广泛,市政建设工程一般都是大型工程,生产的环节复杂,程序繁多,流动性强,变化因素不定,所以,市政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措施的涉及面要广而大。其次是管理的动态性,市政建设工程根据不同的情况要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对于每个工程所面对的新问题、新环境、新员工都应当有相应的施工管理措施。最后是其严谨性,施工管理系统关乎员工的生命健康利益,所以,必须要严格依照程序认真部署,因为一旦措施不够严谨,出现事故损失便无法估量。

二、市政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一项市政建设工程中,施工管理的好坏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信誉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密切的联系。而在市政建设工程施工时需要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和技术,这些设备和技术的灵活运用要依靠良好的管理水平来协调才能使得施工正常进行。其次,由于现阶段的市政建设工程的样式种类繁多,规模也不尽相同。再加上外界环境对施工的影响比较大,各种施工工序的衔接和技术的综合运用都会给施工的进度和施工的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保证正常有序的施工,使得市政建设工程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必须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加强管理。第三,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运用于市政建设行业,使得市政建设施工变得更加复杂,这就从一定程度上要求市政建设企业自身要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施工管理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市政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1、熟悉工程实际,做好充足准备。

做好一项工作,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的去熟悉这项工作,熟悉成功完成这项工作所应关注的重点,并有针对性做好充足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成功率。市政建设工程是一项系统化很强的复杂工作的集合,做好市政建设工程施工就不得不重视市政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深入分析现场管理的实际情况,抓住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针对这些重点做好充足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的正确性与高效性。一般而言,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主要包括工程施工图纸审核工作、施工技术规范及标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进度管理以及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等,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准备时要弄清这些关键要素的先后主次关系,明确现场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及关键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心中有数,才更加有利于落实施工方案。

2、完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工程施工有序的进行。管理人员在制定管理方案时要考虑到:施工现场参加作业的人员要佩戴胸卡,设置专门的通道让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要做好安全措施,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者必须系好安全带,具体施工要根据工程规定的施工时间和施工方法等进行;施工人员也要对管理制度进行积极的配合,规范自身行为,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建立良好的施工秩序。同时,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时需要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操作重要性的宣传,让安全深入到每一个人员的心中。

3、注重市政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一方面,健全相关法规,完善质量监管体系。目前的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相关法律法规监管力度不够,监管体系也不够完善,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法律监管体系问题而存在着很多漏洞。因此在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管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关法规的健全工作,通过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来确保实际工程项目质量监管工作的执行力度,真正意义上确保市政建设企业的质量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实施,确保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另一方面,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的优劣。新的形势下,做好市政建设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既要有一定的工程建设专业知识和实践管理经验,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具备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变能力,以及有效利用高科技知识和工具提升工程质量管理的能力。此外,应加强市政建设施工材料的管理。市政建设施工的材料对于市政建设工程项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而言,市政建设施工的材料管理和控制决定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使用的寿命。材料的现场管理和控制包括施工项目所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市政建设施工的构配件等相应材料的管理和控制,加强市政建设施工材料的控制是市政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保证。

4、加强市政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首先,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与目标。为了确保市政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安全,工程施工需要遵循“安全施工、人人有责”的原则,制定完善的安全责任与目标体系,为市政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指标。安全管理目标确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层层分解与落实,在各个环节和岗位都制定明确的、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目标,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在安全管理、安全监督、安全宣传以及安全培训等环节应当承担的责任,提高市政建设工程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与综合素质。第二,加强施工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素质,是实现市政建设工程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包括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此外,市政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由于农民工占据绝大多数,他们的安全技能差,安全意识薄弱,因此企业要加强对他们的安全技能培训,可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通过典型生产事故案例剖析来讲解传授安全知识、法律法规、操作规程等。而且,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要加强现场安全巡查,定期组织作业人员教育并考核,对不合格者须跟踪培训。

5、加强文明施工,为人们创造正常优良的生活和工作秩序。

解决市政建设施工现场扬尘问题,避免污染周围的环境。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围挡。市政建设及其附属设施工程、装修工程、建(构)筑物工程、临时建设及拆除、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围挡。围挡应当坚固安全,内外保持整洁。围挡材料应当采用整洁、美观、牢固、形式统一的装配式活动板材,不得使用石棉瓦、塑料布、土工布、纺织布、竹串片板、安全网等易变形材料,不得采用警示带代替围挡,应当按照城市容貌标准要求美化,定期更新。为保障施工工程周围居民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市政建设工程施工应当使用低噪声设备,对产生噪声、振动的施工设备和机械,应当采取消声、减振、降噪措施。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管理工作,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要深入到基层工作中,通过对实地现场工作的参与,找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研究和弥补,从而不断的促进和提高市政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第5篇:市政建设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着我国各项工作的改革,各行各业都在改革和创新中求发展,市政建设质量关系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在社会发展新形式下,应该更加重视市政建设的质量,保证我国人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市政质量的问题也关系到了国家发展的稳定性,因此,不仅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建设单位也应该重视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市政建设简论

对市政建设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指的就是市政工程的建设,而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是一种综合利益的反映,是一项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因此,一旦市政建设质量出现了问题,其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预计的,所以市政建设质量需要重点关注。要做好工程质量的预防工作,同时要联合质量监督中介机构,做好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工作。

对于市政建设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市政工程来说,其管理是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而进行的,原则大致如下:

1.预防为主原则

这种控制方式主要是来源于“预防为主”的思想,通常情况下是指,在建设之前就对可能影响建设质量的因素做全面的分析和深入的了解,这样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就很容易有针对性的进行建设质量控制。同时,这种实现控制的方式还避免了在质量问题出现之后大量返工现象的出现,从而节省了市政建设的成本投入。这种方式能够切实保证市政建成过程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是高质量的,能够全程控制市政建设的质量,而避免在事后把关的无效性。

2.全面控制原则

全面控制也是指全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在市政建设的过程中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要进行控制,比如对建设方案、建设工程主体项目、建设材料等都要控制,也就是从市政建设质量的产生,到形成,到最后的实现等都是需要管理的,要改变以往片面质量监管的形式,要全面的把握影响建设质量的所有因素,为整体管理市政建设质量提供基础。

二、市政建设过程中质量管理现状探究

在市政建设管理工作中,总的情况还是相对比较好的,但是,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其质量管理中也出现了很多与当前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为此我们要研究市政建设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重速度,轻质量

随着市政建设压力的增大,相关建设部门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味的追求建设的速度,这就导致了市政建设质量出现了问题。在我国,为了快速的促进经济增长,用投资来带动内需的发展,所以政府部门也适当的开展了固定资产的投资,而市政建设就是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为了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有些地方政府通过简化审批和论证程序而加速市政建设,工期和成本投入被压缩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市政建设的质量问题。

2.市政建设质量监管机构不够健全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我国经济发展程度在提高,但是市政经济的发展还在探索和完善的阶段,所以,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等都有待完善。很多的质量监督管理机构都挂靠在政府的名下,所以,其监督管理行为总是欠缺规范性;还有一些监督管理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无选择的承接很多项目,导致监督管理工作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很多情况下都是形式化的管理;还有一些机构的组成人员自身素质就有限,所以,在其位并不能谋其职,监理工作实施质量不高。这些现象的存在都是市政建设质量监督机构不健全造成的。

3.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这种质量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是市政建设主体和施工主体同时都存在的。首先,对于市政建设主体来说。市政建设的大量资金都是政府划拨的,所以市政单位就明显的缺少建设管理的概念,并不能真正的认清自身责任,在主管意识上认为建设的质量的责任在于施工单位,所以对市政建设质量缺乏管理。其次,对施工单位来说。由于市政工程特殊性的存在,其对市政建设工程的工期要求比较高,所以,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施工速度往往忽视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同时,很多市政建设的施工单位并没有建立专业化的质量管理队伍,在政府相关部门检查的时候也是应付了事,这就完全弱化了质量管理的效果,市政建设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三、强化市政建设过程中质量管理有效策略

市政建设的质量关系到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正常发展,所以一定要强化市政建设的质量管理。

1.强化市政建设的质量意识

对于市政建设来说,无论是建设主体还是施工主体都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强化质量意识,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建设的速度,推动经济发展。不能因小失大,造成市政建设质量问题,影响社会的安定。首先,在建设项目的审批上就要强化质量意识,要严格控制审批程序,不能够利用特权简化相关程序和严格度。其次,在工程建设时要强化质量管理意识。要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施工方案设计的工序和工期来进行,同时,对于使用的建设材料也要进行质量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改正,严禁不合格的材料应用到市政建设当中,造成市政建设质量低下。最后,在工程验收阶段也要积极进行质量管理。不能为了加快完工的速度而随意收尾,如果因为收尾工作的原因造成了市政建设整体质量出现问题除了会造成质量问题,还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2.完善市政建设质量监督机构

质量监督机构的不健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市政建设的质量,所以要完善市政建设质量监督机构。首先,规范监督机构的行为。要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要求质量监督机构的行为,尤其是各种中介机构的行为,避免出现监督形式化的现象,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其次,完善质量监督制度。质量监督制度的完善是保证市政建设质量的基础,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政府直接进行质量监督的形式并不多见了,而多种情况下都是充分利用质量监督中介机构来完成建设质量监督行为。同时还要把相关单位的质量监督责任明确于质量监督制度当中,为质量监督行为提供依据。

3.强化施工单位的管理行为

施工单位的管理行为主要需要通过相关的制度来强化。市政建设工程是需要分为不同层次和部门来进行的,所以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的责任也要落实到不同的层次中,在工程中的各个部门比如设计、监理、施工、设备与材料的采购等都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职能范围承担起市政建设的质量管理责任。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组织相关的培训对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教育,从而在提高他们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能够掌握最先进的质量管理方式。在人员素质提高上来之后,就应该组织一支专业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并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的质量检查工作。最后,要重视对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评估。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在合同签订时应该明确指出对工程质量的评估标准,并积极进行质量的评估工作,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意识。

四、结束语

市政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所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宽泛,所以市政建设的各方主体都应该对市政建设质量加以重视。本文主要从强化市政建设的质量意识;完善市政建设质量监督机构;强化施工单位的管理行为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市政建设质量管理的强化措施,还望能够真正的提高市政建设的质量,造福于百姓。

参考文献:

[1]李菲.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问题的一些看法[J]. 科技资讯. 2009(12)

[2]何茜.谈谈施工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J]. 四川建材. 2009(03)

[3]孙立娟.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探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12)

第6篇:市政建设管理制度范文

一、进行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意义

一直以来,我国的项目管理都是使用的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前传统的施工项目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符合现在的项目管理。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分析,从目前的实际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通过相关研究可以很好地保证建筑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居住质量,实现高质量住房的标准;其次,对于建筑施工的管理者来说,通过提高施工质量的管理,可以保证管理水平的提高,减少工作失误,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最后,对于施工人员来说,通过研究中提出的各种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设计质量不高

对于任何施工项目来说,都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建设方案的设计与规划,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指导实际施工,保证工程建设的基本质量。但是从实际调查来看,施工项目的设计并不是十分的科学,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的进步。例如,工程设计方案的内容与实际建设情况并不是十分的符合,也就是说设计图纸并不能很好地指导施工建设,造成施工的困难;除此之外,由于实际施工状况总是会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样就需要设计方案进行及时的变更。

(二)施工单位管理能力较弱

科学的管理,是开展工程建设工作的重要保证,关系到建设成本以及建设质量的高低。对于项目工程的管理而言,除了要在施工的建设方面进行一定的技术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施工人员的安排管理,只有进行了科学的建设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优化配置,才可以促使施工和建设效率达到最高,实现科学的项目工程管理,并且保证基本质量。但是在目前的分析中,部分工程的管理团队,并没有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安排,这样就造成了部分管理人员出现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而有一些管理人员却整天无所事事。很显然,这种不合理的人员管理安排,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项目工程的现场管理的科学发展。

(三)监理单位监督管理不到位

在项目工程的现场管理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表现在监理单位监督管理不到位。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选用问题。因为大部分的建筑商在进行原材料的选择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价格较低的原材料,这样一来就进一步降低了建筑工程建设的成本。这样的行为,虽然保证了建筑商的基本的利益,但是却给施工过程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不利于基本的安全质量的保证,容易出现一些严重的安全事故。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缺乏问题还体现在水电的安装方面。

三、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策略分析

(一)制定工程质量目标

为了更好地促进施工项目工程的管理的科学开展,施工管理者就必须要制定科学的工程质量目标,将保证工程质量放到建设的第一位。首先,项目负责人必须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质量建设目标。根据现实中对建筑工程的基本要求以及建设实地的基本状况,设计出一个符合实际建设发展的指导目标,科学的指导施工人员的日常施工,使其成为建筑质量检测的一个基本的准则;除此之外,在制定了明确的工程质量目标之后,工程管理者还要确保该工程质量目标在实施施工中得到执行,这样才可以使该目标发挥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二)提高市政工程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

市政工程管理部門的管理水平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建设与施工质量,因此对于市政工程建设管理部门来说,必须要提高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首先,市政工程管理部门要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的审核与分析,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合理性;除此之外,市政工程建设部门还需要对工程项目设计方面进行实地考察,确保工程项目的科学性;最后市政工程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工程项目管理按照规章制度合理开展。

(三)加强监管部门的项目监管

工程项目的实施与开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对于项目施工过程来说,必须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首先,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各方面的管理规定设置,保证促进项目工程的合理建设;除此之外,监管部门还要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对监管工作进行专门的实施,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进行,有效地促进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提高工程建设的基本质量。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管理问题,通过对发展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科学的发展策略,希望可以更好地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开展。

参考文献:

[1]黄将木.浅谈如何规范市政工程企业的项目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1期.

[2]张先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J].安徽建筑,2015年06期.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问题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5年06期.

[4]季秋媛.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审核问题[J].福建质量管理,2015年09期.

[5]张冬梅.试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6期.

第7篇:市政建设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阶段;技术重点

市政工程不同于城市小规模的地方规划。市政工程是立身于社会、获益于城市的一项具有区域化建设性意义的远足规划。城市的生产和建设是市政工程企划的宗旨,其目标是保障城市现实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本文在强调市政工程施工的基础上坚持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探寻市政施工各阶段中技术难点的分析、预测和攻关。同时强调了市政工程建设中新技术的研发创新和核心运用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市政工程的工作范围和要求

市政工程是属于国家基本建设,主要负责城市市政设施建设工程。除了城府投资作为市政建设的基本经济来源外,社会集资和股份外资也是市政工程建设的融资方式。广义的市政建设包括城市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泵站工程、路灯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垃圾处理工程、供电工程、河流治理工程、园林风景工程以及文化建筑物修葺改建工程等。市政工程的建设是城市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

城市的崛起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直观表现形式。据《 2013-2017年中国市政工程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显示,近年来我国市政工程城市建设从规模和效率上均处于亚洲领先水平。我国的市政建设偏好于大城市,忽略中小城市及乡镇发展。由于缺乏科学有效性政策的引导和长远性的人口及产业空间活动的规划,使得全国的资源经济随着人动从而向市政优势区及城市建设区聚集,导致城市基础发展设施难以满足资源和人口集中的需求,所以市政工程建设还待进一步规范化、合理化、人性化。

市政工程建设的困难对市政工作人员的职业水平更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各司其职,各谋其政,各守其点已成为市政工作中的人员需求安排。技能性,管理性和专业性的市政工程工作者的培养和发展对工程建设具有主导化的意义。市政工程建设的研究和教学包括:给排水理论、工程流体力学、城市污水排放和处理、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污泥资源化技术、城市生态理论、城市垃圾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地下水污染综合整理、水源污染净化处理技术等。

二、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和原则

建立健全市政工程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是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准备。明确工程目标和效益使工程技术发展有章可循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工程进度和安全规范。市政工程技术应该坚持科学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环保性原则。

市政工程的前期规划是工程图纸的设计。工程设计师要从工程建设的根本出发结合工程施工的需要和工程技术运用的操作性和实施性出发,以科学化的管理评价分析工程建设的图纸设计。以高屋建瓴的姿态为市政工程确定施工技术、工艺和操作方法,并通过环境的考察和经验技术的累积对施工技术的安全实施做好相关预测和评价。

市政工程需遵守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原则。为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谋取福利和便捷是市政工程建设的首要目的之一。确保市政工程效益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市政工程应从能源,物资,技术,人力和时间空间的把握上度量能源的消耗,物资的后备,技术的支持和人力的输出从而从时间空间上对整个工程计划进行宏观调控。尽可能化的节约施工经济成本,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设施。进一步在施工的关键点微观设计,从市政工程的影响上综合利益来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效率和利益。

市政工程的建设是对城市极其周边人类生活环境的改造和实施。所以,在工程建设期和工程结束期都要本着环境保护理念。通过对过程中节能型技术的有效利用还可以降低工程成本。应用环保性市政建设技术,通过现代化,机械化,智能化的工程工艺和操作设备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

三、市政工程新技术的研究和运用

市政工程建设的前期要求工程实施工作人员充分学习了解相关规范,熟悉施工技术操作认真熟悉工程建设图纸进而确保工程管理制度的完善落实。技术人员的高素质,高强度,高专业要求是市政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只有高水准的技术人员分配才能使施工过程中物料的实验,技术的攻关,机械的运用得到有效保障。

新技术的研发及使用在遵循市政施工的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测验和评价,通过评价的数据请专家指导分析。从技术的科学性,有效性,可行性,优劣性综合市政工程建设需要进一步考量。在工程建设中技术使用者对新技术的准确操作和认同是工程建设中技术难关攻克的关键所在。

新技术的研发包括技术创新障碍分析、风险分析、实施性分析。通过新技术创新的信息需求研究,施工安全研究和技术动力支持研究使现代化新型施工技术开创施工建设新方法。具有技术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施工技术对潜在的市政施工采用者可以说是个刺激变量,市政工程应根据工程环境、建设投资、人力资源等方面考虑工程建设中新技术的运用及其运用方法。

新技术的研发和运用无疑使市政工程建设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但新技术的运用后期评价也是一项技术开发利用的最直接反馈。市政工作者应在具体的实施操作中对新技术运用的有效性和相比旧技术的优劣性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确定新技术的评价对象和评价方法,根据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指标评估。收集建筑技术领域和工程建设领域等专家的建议针对指标的完成效果做分析评价,这对技术的实际能力和市政建设者的经验能力具有权重的考量。

四、市政工程验收阶段的技术要点

建立健全工程交底制度是完善工程的标准化体系重要标准之一。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是现代化施工技术的重要保证。这充分体现了市政建设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的宗旨,同时也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贯彻和落实。

市政工程建设的验收阶段的技术要求分析包括技术人员分配合理性、技术管理人员管理性、工程建设验收和检查评价、技术实施效益型、施工建设安全性等诸多方面。市政工程技术的验收检查要根据工程设计的标准进行全方位的测试评价,这同时也是对施工建设新技术实际运用效果能力的标准检验。通过科学性的仪器和设备的专业检测和评价填写市政工程竣工档案。

结语:

市政工程建设各阶段技术是施工工作者行业多年的经验技能累积和施工技术的结合。制定市政工程技术管理规章和应用,监督市政工程建设和实施,各阶段技术攻关,完善市政建设工程的技术管理和评价分析从而扫除我国市政建设中存在的弊端,为市政工程建设和社会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戈鸣. 市政工程施工新技术模糊综合后评价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4.

第8篇:市政建设管理制度范文

城市各经济部门、行业构成了纵向或横向的体系,而各种体系的差异极大,这决定了市政经济财务管理应按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组织专人进行专业管理,以提高城市资金的使用效率。市政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市政公用事业和市政公共事业的管理,而这两者又同属于市政事业单位,市政事业单位根据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规定,依据经费渠道,分为全额拨款市政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差额拨款市政事业单位、自主事业单位(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由于上述不同类型的市政管理对象资金来源不同,导致我国市政财务管理存在如下不足:

(1)市政财务管理模式缺乏规范性,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在很多市政企业中,由于财务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导致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严格,从而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在无形中使市政企业蒙受损失。

(2)市政企业具有多渠道的资金来源,但市政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资金使用情况的控制。在我国市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除主要的国家资金投入外,还有部分民间资本及外资投入。由于国家只是拨发市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决策者,国家对事业单位提供的资产与利益无关,并且是不要求市政事业单位偿还的,对于国家所投入的资产,也是由市政事业单位自行管理和经营的,国家不对其进行财务管理,因此,市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市政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真空现象。

(3)市政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性和社会公益性可以保证市政投资是最安全的投资市场,因此大量社会资本和国外资本纷纷投资城市公用事业和服务。但是由于市政财务管理的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导致城市供水、城市燃气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资源价格一涨再涨,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公众利益。我国市政财务管理总体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市政管理目标,如城市经济增长、城市就业、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收入公平分配、城市经济稳定和发展等。从这些管理目标出发,市政财务管理的具体任务可以进一步分为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合理调整城市经济结构、实现城市经济均衡运行及增加城市居民收入等。但由于我国现阶段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时期,市政管理作为一个新的研究分支还处于成长阶段,导致现阶段的市政财务管理制度和体系不够完善,还存在许多不足和欠缺,这应当成为长期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二、中国市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新思路

市政财务管理,属于地方财政的范畴,因此地方财政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市政财务管理也同样存在。同时,市政财务管理又有其特殊性,即市政财政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独立经济体系,市政财务管理在其中担负着城市政府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和直接干预的责任。从总体上看,市政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既应建立在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和其他配套机制的改革基础之上,同时也应当针对市政财务管理自身特点进行体制改革。

(1)将提高经费使用社会效益作为工作重点,合理和科学管理好经费收支。市政事业单位的收入是指市政企业为开展城市业务活动和其他市政活动,依法从国家财政获得的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和基本建设拨款收入等非偿还性资金。市政财务管理拓宽服务领域、扩大财源,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必要途径是利用好现有的人、财、物等设备和资源,并要明确其收费标准和收费项目,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和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执行,做到取之得当,用之合理。

(2)建立市政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使财务管理行为规范化。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关键是财务管理机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为此,一定要重视制度建设。作为市政财务管理重要层面的市政事业单位收入管理,要做到严格实行收支管理,坚持“收支统管,统一核算”原则;在保证收入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同时,协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均衡关系。

(3)合理规范社会资金、外国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通过合理的股份控制和价格调控,以保证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市政公用事业产品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等属性。由于市政公用事业自身具有的自然垄断性和社会公益性等优势,保证了投资者长期和稳定的收益,大量国外知名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到其中来,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如火如荼。但是必须要配套好相应的政策、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不能单纯考虑经济效益,要把社会效益和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推进市政公用行业改革仍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要鼓励和允许外国资本、外地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行业的经营和管理,使市政公用企业增加市场抗风险能力,逐步建立起市场取向的市政公用行业经营和监管机制。

(4)明确市政财政职责,转换市政管理职能。市政财政的职责,应主要集中于市政建设和维护,尤其是市政基础设施与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提高对城市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保障城市发展,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等。市政财政主要体现的是公共性、服务性,而不应是投资性、生产性。因此,市政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要从指导思想上找症结,要从转换市政管理职能入手。市政财政除了提供基本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之外,还必须注重对城市环境的保护,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明确市政管理职责,可以促使城市政府职能的转换,即由主要管理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转向主要管理城市宏观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由直接的、行政的管理手段,转向间接的、法制的管理方式。

(5)完善市政财务管理制度。由于市政财务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市政财务管理应全面掌握财务管理的环节,不断完善和健全市政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并适时提高财务管理者的专业素质以及技术水平,以便更好地实现资金预算过程中各项支出和收入的合理分配。

三、结语

第9篇:市政建设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1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作为关乎着市政工程项目整体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成本管理是贯穿市政公用工程项目企业管理在生存和良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但是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实际管理情况不尽如人意,比如由于其预算的执行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一般,使工程造价和成本预算等方面的问题丛生。其中原因是市政公用工程在进行预算的时候,因为其没有注意到把预算管理纳入工程项目的实际管理的内容范畴,两者脱链的情况下就会造工程项目的预算不符合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除此之外,由于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过程中,其实际应用材料的费用支出、机械设备等常规支出,以及人工管理和服务费用等支出因为没有将被纳入预算工作的重点内容中,致使市政工程项目的许多支出由于没有一个严格的管制造成了超支浪费的现象。所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通过合理的成本管理能使上述的浪费现象得到有效的避免。

1.2市政公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问题

施工进度之于城市建设而言,其影响性非常大。若施工进度偏缓,则会使城市发展造成迟滞作用;若是施工进度偏快,则难以保证城市建设施工的质量水平。所以,必须将进度管理纳入城市公用项目建设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并且严格开展相关工作。然而近几年来,因为国内的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在进度方面的管理不尽如人意,致使项目建设的策划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因此造成了建设资源的相对匮乏以及浪费现象丛生。除此之外,鉴于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使得市政公用工程的具体分项目在实际运行中缺乏管理能力,进而使整个市政建设的施工不能有效联系起来,甚至会影响到物料的运转,最终这些因素会市政建设施工的整体进度起到非常不利的作用。

1.3市政公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问题

作为所有建设工程和企事业单位发展道路上的生命线,保证好工程质量对市政公用项目的长远而良性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但是,近些年来国内的市政公用项目的建设历程中,由于对质量管理工作的轻视,致使施工建设的材料质量、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施工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得不到有效保障。此外,由于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的很多质量问题都不易察觉,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质量检测以及验收工作时,其工作难度进一步增加。这也是导致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不尽如人意的诱因之一。

2解决对策

2.1加强成本管理

对于市政工程的成本管理应该在施工建设开始之前就进行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人材机进行分析,对于项目中的各个分相整理汇总,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禁止出现浪费的现象,成本的管理不仅仅是控制了整个项目建设的资金流动,还需要加强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提高对于预算的认识,确保预算的每一个结果都是准确有理可依的。同时建立健全的施工过程管理监督体系,对于每个环节的预算都进行有效地监管,避免由于监管的忽视或者不注意造成资金的损失和成本的浪费。对于每个细节的成本控制都应该做到有力的监管,这样才能促成整个项目的成本监控。在成本控制管理中應该涉及到施工的整个过程包括,前期的规划设计、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竣工阶段的成本管理等等,针对于容易出现成本问题的项目主要关注,比如:材料设备的报价、过程中的资料整理、工程纠纷和变更、索赔等等。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工程出现的索赔、变更、结算等到那个的数据。加强成本管理不仅可以使项目的建设顺利进行,还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体发展,提高企业的自身实力。

2.2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的管理是控制施工过程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原因的问题,主要的产生原因在于人为的操作,健全施工现场的管理其实就是对于施工现场的员工进行的有效管理。作为企业的管理层人员需要注重对于企业基层人员的质量和素质管理,如果想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学习培训,加强质量意识的培养,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按照标准的规范来进行作业,严格控制质量和安全管理,这样才能最有效的提高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为了营造高效的施工队伍打下基础。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于现场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是施工现场管理方案,制定专门的人员来进行监督,或者通过监理队伍来进行有效地过程管控,对于监理人员要求必须要持证上岗,有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可以客观的把握施工现场质量的管控。在工程进行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根据进度计划中的竣工日期为目标做好过程中的分配工作,有效地保证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

2.3加强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质量是整个环节中的关键所在,对于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前应该指定一系列的管理体系和提前措施,做好整个项目的过程监控,对于材料的使用在进厂前一定要严格监管,禁止使用劣质材料,提高技术水平的培训学习,落实责任制,对于产生的事故具体落实到个人,加强员工的自我控制能力。制定符合工程自身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手段按照规范标准来进行施工。有效的提高质量管理的管理水平,从基层做起,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发展。

2.2加强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管理对整体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而言,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所以,加强施工管理工作,把控好整体的工程项目进度具有必要性。进度管理工作的难度在于不能使市政建设的进度过急或是过缓,并且要通过相关措施去避免这种过快或是过慢的情况,进而使相关问题的出现得到有效的避免。进度管理工作需要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部门,要严格依据市政建设的实际情况,把握好整个市政公用建设的进度问题。此外,市政建设过程中还要根据建设的不同阶段和目标,在每一步建设过程中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建设做贡献。

2.4提高人员的素质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用工,通过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保证用工质量,提高施工现场质量,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操作,各类工种必须持证上岗,聘用时优先考虑具有经验的人员,保证其上岗资格和安全意识,施工管理人员按照人员能力、素质分配任务。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