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培养计划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调整教学计划和本科生培养方案,增加实践、实验环节,注重其实际应用效果
首先,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参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教学计划和本科生培养方案,将其主干课程调整为食品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加工技术概论、食品工程原理六门课程。根据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需要,结合辽宁省的资源优势和沈阳农业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优势,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划分为食品加工、粮油加工和食品生物技术三个研究方向及其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践培养环节,培养更加专业化食品科技人才。
其次,按照本科生的研究方向和实践类型,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幅度调整教学计划中的实验环节,例如将食品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原料学、食品分析和食品微生物等五门必修课的实验课与理论课分开,整合为食品基础综合实验课;将粮油加工方向中的谷物加工学、淀粉化学与工艺学、蛋白质工艺学、油脂工艺学和粮油贮运学等五门限修课的实验课与理论课分开,整合为粮油加工综合实验课。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和进一步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食品学院还成立实验教学管理中心,指定专门教师负责实验课教学。
再次,大量收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需要的反馈信息,认真分析和总结食品生产企业提供的本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将其作为修订专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并邀请与本专业有关的各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研究制定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参与专业实践和实验指导方案、考核制度等内容讨论、研究和修改。
(二)通过改革实验实践环节设置和实施方案,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首先,改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核方式。教学实践环节整合后设立专职授课教师,实践教学由以往的和理论课程结合形式调整为独立设课,改革后的实践教学如果仍采用传统考察为主的考试方式则不适应实践环节学习成绩在总成绩所占比例的改变。因此,在实际考核中,实践教学确定的考核方法为平时操作和实验、实践表现为主,预习情况、实验理论成绩为辅,而且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课的考试方式改革为提问、口试、笔试等多种考核类型,真实反映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实践态度。同时鼓励大学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对自身学习成果的反思。例如,在每个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大学生评价自己小组和其他小组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实验中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自己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技能训练程度和水平,引导大学生关注教学实践中检验操作变化[8]。
其次,改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利用近两年的时间,对本科生实践教学环节中的“科研实践”环节进行了改革。在以往的教学实习过程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部分学生只重视相关资料的查阅和开题报告等文字材料的撰写,很少有人主动到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其结果是大学生能够按期提交科研报告,但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自2010年起,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实践环节改革之后,提前一、二个月为师生布置科研实践、教学实习任务,要求大学生在停课实习之前,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与科研内容相关文献的检索、试验方案的设计等准备工作。在教学实习期间,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动手做准备试验,完成一部分毕业论文试验,得出部分试验结果,然后根据预试验的结果调整开题报告中的相关内容,最后撰写开题报告。通过这样的科研实践实习环节,不仅提高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质量,也使大学生的科研实践态度和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二、改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验设计和实践方式
(一)建立校内中试实验基地,增强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口,教育部门要求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9]。在原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根据专业建设情况积极建立食品安全、生物技术、包装工程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和中试基地。2010年起建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并引进焙烤食品生产线、乳制品生产线、纯净水生产线、果酒生产线等成套生产设备,利用对2007级和2008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三本科生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食品科学教学实习”环节进行教学改革,将原来在食品企业进行的生产实习一部分安排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由专业教师指导大学生进行工业化生产面包、饼干、果汁、纯净水、发酵葡萄酒等食品,解决了大学生在企业“走马观花”式参观方式所导致的对重要的生产工艺及其参数了解不全面的现实问题,极大地增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对各个单元操作环节的实践能力,大幅度地提高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习效果。
(二)制定各项实习工作的管理细则,全面落实实习计划
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习特点和学校的具体要求,科学制定各项实习工作的管理细则,安排大学生到沈阳周边地区的乳制品、肉制品、粮油、粮油食品、酒类、调味品、果汁、冷饮生产等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食品企业参观和实习。完善具体实习计划和实习方案:包括培训实习指导教师;专人负责联系生产企业,逐一落实各教学实习点的实习内容、时间、要求、人数、食宿安排等情况;专人负责联系接送师生往返的车辆;提前召开学生实习动员会,安排实习内容、实习要求,实习地点、出发时间;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有计划地到各实习点监督、考察,检查大学生专业实习情况、状态和调研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实习结束后,带队教师负责批改实习报告、登陆学生的实习成绩;及时召开由企业技术人员、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三方参加的实结座谈会,通过企业、大学生和指导教师反馈意见发现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等。
(三)根据实验、实践课程的重点环节,有的放矢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素质
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应用型高技术人才的培养特点,实践教学首先明确各个实验、实践环节的重点和中心任务,并在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实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素质。首先,通过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卫生检验、食品分析检验等实验课,研究食品组成成分、性质以及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通过食品工艺学系列实验,研究各种单元操作加工对食品质量品质的影响和加工条件。其次,实践环节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认识实习参观代表性的食品企业,初步了解食品生产中所用的加工技术、加工过程和设备装置,体会现代化食品生产的规模化、连续化和自动化。再次,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后,进行为期三周的生产教学实习,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和大学生亲自的动手操作,使他们真正掌握各个食品生产线的操作方法和典型食品的工艺特点。在市场调研实习中,通过市场调查和调查问卷等方式培养大学生了解消费者对食品营养、健康、美味、安全、方便等各方面的需求,让大学生了解企业进行食品开发研究和销售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内容。在科研实践的实习环节中,注重培养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从查找资料、分析数据、进行预备实验、撰写开题报告各个环节着手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科研素质。
三、加强高等学校和食品企业的产学研合作
(一)加强高等学校和食品企业的密切联系,促进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
企业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条件、实习场所和深入了解食品企业的运营情况和技术水平,真实反馈毕业生状况、企业用人信息;企业参与研究制定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在每年毕业生求职就业期间,学校组织一批相关食品企业与大学毕业生见面,在企业掌握了大学生的第一手材料后,学校组织教师与企业的座谈,听取企业的用人反馈,尤其对大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并将其作为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重要参考;参与指导、考核和实习指导书的编写。食品学科聘请来自企业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实验、实习过程,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内容提供合理的调整建议。
(二)增强师生对食品企业的技术服务,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相结合
名师方能出高徒,实践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理论课和实验、实践课程教师的共同努力。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理论知识,不能与实际应用脱节。培养教师的方式还包括为中青年教师创造深造和到生产企业、基层锻炼的条件,并以多种方式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院校、大中型企业进修和学习。根据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建议从生产一线引进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如焙烤食品技师,负责管理校内实践基地,指导本科生教学和生产实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技术特长。
(三)大力提倡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广泛开展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
把产学研合作引入食品专业的本科生教学中,一方面可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食品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育模式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为主的现场教育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学校与社会,教师与社会,学生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并在与社会进行广泛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实践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10]。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58-02
我国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量的有用人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要求有了新的变化,社会需求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持续性发展能力方面的培养,我国高等教育的作用和效果明显滞后。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三重三轻”现象,即“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教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内、轻课外”[1]。究其原因,在于一些高校尤其是一些普通工科院校,其教育教学目标忽视了以实践能力为基础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这种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创新实践能力教育的培养模式造成我国相当数量的莘莘学子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很难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站稳脚跟,工作缺乏开拓性、创造性和独立性,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虽然专业知识学得很好,掌握了较深的理论知识,却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和创新;虽然大学毕业了,却很难经受住市场经济的检验和洗礼,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在对人才素质要求和培养模式上的观念没有彻底转变[2-3]。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思路
1.及时转变高等教育体制和观念,正确认识学生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意义。从教育体制、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上、舆论宣传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从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教育体制和模式上注重学生创新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2.积极创造大学生创新实践条件,增添必要的实践实验设备和设施,建设适当规模的实践场所和实训基地。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加大经费的投入,除保证常规的基础性、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外,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多方投入,努力建设开放实验室,针对相关专业学生实行全天候预约开放,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开出率;加大对实习、实训工厂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强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和建设新的实习、实践基地。
3.增加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拓宽学生参与实践的方式,加大实践动手环节比例,增加和保证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时间,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通过参与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科研课题、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4.师生共同实践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不参与实践,也不能与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结合;教师如果不积极参与实践,就很难提高教学水平,也难以帮助学生完成实践环节的学习;指定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中高年级学生班主任或科研导师,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与教师的实际科研课题、师生共同参与工矿企业的横向课题等方式,积极鼓励师生共同自制教学实验设备,以达到提高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效果[4]。
二、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与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
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以机械工程学科为核心,现设有机制、农机、农电、交通、车辆、热能、工业设计、包装八个本科专业。学院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紧紧抓住“创新性”、“应用性”这个内涵,在注意保证较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突出创新综合能力、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黑龙江省区域经济,为黑龙江省地方工业经济的发展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服务,紧扣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优化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创新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探索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途径,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型改革,培养学生从简单意义上的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工程师转变为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承担转化应用、实际生产任务的高级工程师技术人才。
(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过程
1.优化课程体系。通过对八个不同本科专业学生多年培养过程的经验积累和与不同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的专业教师讨论与交流,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调整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重点面向黑龙江省地方经济建设的创新应用型人才,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了一整套适用于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在理论知识点与工具软件应用的对应关系方面,针对不同学期、不同重点理论课程制订了相应的培养方案,并设计出一整套适用于该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课程,以便适时适度地考核学生在该阶段下对知识点及其工具软件的掌握程度。
2.构建“教、学”平台。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为促进学生创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院强调构建“教、学”平台,摒弃以往构建学生“学习”平台的做法,实行“兼职导师+研究生培养+本科生教育”一体化管理模式。一方面,专业教师兼职学生学习导师,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依托导师的科研项目,在本科生中选拔优秀成员,组建金字塔形“教、学”团队,提供多个教室作为学生创新实践的“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较好的创新条件,拉近专业教师与各级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学生应积极主动为导师“服务”好,即完成导师制订的学习任务,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尽可能地协助教师解决一些科研项目中较为简单的问题和任务,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导师的科研项目研究中,锻炼学生的“被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最终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学院针对教师和学生建立了激励机制,如增设物质奖励(创业基金或学习用品),增加创新学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给予教师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工作量认定、建立与科研评职相一致的教研评职体系,提升教师参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热情,最终形成一种由专业教师和大学生共同参与其中的教学科研并举的良性循环机制。
3.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
会。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特别强调和保证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特别是在教学与培养过程中坚持重视动手实践的原则。各专业都设置了相当数量的实习,对贴近工程实际的主干课尽可能设置课程设计。通过设置立体的实践培养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建立创新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环境保证。学院构筑基地化依托,鼓励师生自制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建成机械工程实验中心,全天候对学生开放,成为学生动手实践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现已开出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试验项目近40个,加大了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有计划地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广泛发动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成立大学生科技协会,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活动规章制度,完善科技创新组织建设,下设机电科技小组、农机科技小组、汽车科技小组、计算机科技小组、热能科技小组,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实践、参加各种创新竞赛,支持和奖励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系统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学院学生在全国和黑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6.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增强师生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学院积极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多次组织学生开展以修理农机具、家电、农机技术知识讲座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下乡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切实锻炼实践动手能力。
三、结论与展望
学院通过对学生创新综合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学生培养模式,修订了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理论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计划和学生科技活动计划,推出创新工程,加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协会,建设了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实践效果成果显著;通过教学研究提高了教学水平,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科研活动引导了学生的自主发展,通过学习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重视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通过实施全程导师制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形成了一套适合学校自身特点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与思路,可以为其他工科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并可进行推广试行,为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刘影等.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2]杨雁斌.创新思维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创新教育 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将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作为我国未来人才主体的大学生,他们创新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综合国力的发展。
1创新能力内涵及及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创新能力是指怀疑、批判和整合能力,是指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基础、创新智能(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等)、创新方法和创新环境等。
我国的高等教育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随着国家发展对人才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后续发展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效果却不明显。在工科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教授、轻能力培养和重课内、轻课外的“三重三轻”现象。高等教育逐渐远离了以实践能力为基础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一些普通工科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则更加低下。
2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较低的原因分析
2.1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缺乏创新所需要的思维方式
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将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课本知识上,忽略了自己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在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还比较薄弱,缺乏创新所需要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的激发。
2.2旧的教育模式、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管理体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交往、学习和工作方式,也正改变着当今社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过去高校旧的教育模式、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管理体制已不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2.3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与学生成长需求之间存在着不适应性
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最能够展现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第二课堂”却存在着与大学生成长需求不相适应的弊病,也存在着满足不了学生发展需求的问题;如缺乏“第二课堂”活动所需的场所、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层次不高、活动的目的性和科学性不强;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机制,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等。
2.4“应试教育”现状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传统的以教师单方面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没有考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没有把课堂教学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创新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综合素质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3.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合理调整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
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以机械工程学科为核心,紧紧抓住“工程性”、“应用性”这个内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调整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注意保证较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突出创新能力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3.2加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
在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特别是在教学与培养过程中坚持重视动手实践的原则。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特别强调和保证各实践性教学环节。各专业都设置了相当数量的实习,对贴近工程实际的主干课尽可能设置课程设计。通过设置立体的实践培养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3成立大学生科技协会,有计划地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广泛发动学生参与科技活动
完善学生科技创新组织建设,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协会,下设汽车科技小组、农机科技小组、计算机科技小组、热能科技小组、机电科技小组,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实践、参加各种创新竞赛,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支持和奖励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系统地培养创新型人才,我院学生在全国和黑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3.4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构筑基地化依托,鼓励师生自制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为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环境保证
学院建成机械工程实验中心,全天候为学生开放,成为学生动手实践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加大了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现已开出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试验项目近40个,对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5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增强师生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积极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学院多次组织学生开展以修理农机具、家电、农机技术知识讲座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下乡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切实锻炼实践动手能力
4结语
通过近几年对学生创新实践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推出创新工程,修订了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理论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计划和学生科技活动计划,加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一套适合学校自身特点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与思路,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果显著,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刘影等.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2]杨雁斌.创新思维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2.
[3]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
[4]张国梁,朱泓.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10(6).
[关键词]大学生研究计划 实施效果 调查
一、前言
大学生研究计划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大学生研究计划的模式,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的同时,参与科研活动,进行探索、研究和发现,培养创新意识,激发探索未知的好奇心,锻炼交流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的一种项目的[1]。因而,开展好URP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为将来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于URP计划应如何开展,虽然各个大学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形式。大学生的科研任务可以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确定,也可以是指定的旨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其他任务[2]。一些大学通过实施大学生URP计划,不仅取得学生发表SCI文章的成果,同时为学生找工作、出国深造提供便利条件,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中国农业大学自2007年以来开展URP计划已经有7 年的历史,为了解我校开展URP计划的成效,便于将来更好地开展URP研究计划的工作。通过对动物科技学院近3年来URP参加学生的基本情况,项目类型及实施效果进行问卷调查,为我校今后大学生URP计划的管理提供参考。
二、调查题目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动物科技学院2010级,2009级,2008级3个年级参加过URP研究计划的学生,调查期间分别为大学3年级,大学4年级,以及研究生一年级,调查人数分别58人,19人,23人,合计100人。2010,2009,2008级URP项目数分别为26,23,20项。
(二)调查形式和内容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无记名调查,包括20道选择题,涉及(1)基本情况和目的;(2)项目完成情况;(3)选题的来源和依据;(4)掌握的技能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
三、结果
(一)参加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目的
近3年来动物科技学院本科生URP计划由二年级学生开始参与的项目占70%以上,由三年级学生以上开始参与的人数占30%以下(图1)。
图1:参加URP计划起始年级
50%以上的参与者参加URP计划的目的是希望进入实验室得到锻炼机会,20%的参与者是希望取得成果(图2)。
图2:参加URP计划目的
URP计划中更多的学生希望参加从事实验室工作的项目。近3年来学生参与URP计划的方向,由生产实践性项目转向实验室工作为主,以及实验室工作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图3)。
图3:参加URP计划的方向
(二)项目实施效果
将近70%的学生均如期完成URP计划,另有10-30%的学生没有完成,有10%左右学生开了个头,没有结束,有5%以下学生无法完成(图4)。
图4:URP计划完成情况
在项目完成过程中,20-40%的学生是独立完成,30-40%的学生是在师兄、师姐的协助下完成,5-15%是协助师兄师姐完成,但有40%左右出现不了了之现象(图5)。
图5:完成实验程度
50-60%的学生认为选题难度是影响完成的最大因素,占50%以上;是否有充足的时间,以及充足的经费各占20%(图6)。
图6:影响完成最大的因素
遇到困难的解决办法,绝大多数学生跟老师协商,也有15-45%的同学找同学帮忙,10-20%的同学自己解决。近3年来完全靠自己解决和跟老师商量呈现增加的趋势,通过找同学帮忙呈现下降的趋势(图7)。
图7:遇到困难解决方法
通过URP计划发表文章的学生不足10%,有30%-50%的参与者期待发表文章,但没有完成,5-10%的参与者等待发表,有30-50%的参与者没有想发表文章。近3年来没想发表文章的学生比例呈现下降趋势,没有完成,等待发表呈现上升的趋势(图8)。
图8:发表文章情况
发表文章主要目的,20%左右是申请出国,20-35%是为了保研,35-60%是出于非保研和出国(图9)。
图9:发表文章的目的
13%左右计划发表SCI文章,40-70%是计划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希望在一般杂志发表文章呈现下降,希望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呈现上升趋势(图10)。
图10:发表文章目标期刊
50-70%的参与者认为参加URP计划后,了解了实验室工作,加强了动手能力,学习到了研究方法,只有不足5%的同学认为没有什么收获。近3年来通过URP计划掌握研究方法,锻炼动手能力和了解实验室研究工作呈现升高趋势(图11)。
图11:参加URP计划后的收获
(三)项目的选题
URP计划项目约有10-30%的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以下来源于国家重大专项,另有60-70%的项目来自于教师自主课题,只有12%以下的课题来自于学生自主命题。近3年来教师自主命题的项目呈现升高趋势,而来自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呈现下降趋势(图12)。
图12:URP计划的项目来源
有约1/3的学生喜欢参加偏向基础的研究,但2008级和2009级有50-60%的学生喜欢参加偏应用的研究。近3年来,喜欢参与创造发明的项目呈现升高的趋势(图13)。
图13:心目中URP计划项目类型
在选择URP项目过程中,20%以下依据知名度,50-80%依据个人爱好,因为与老师比较熟悉而参与URP计划占10%以下,约有10-20%的同学没有明确理由(图14)。
图14:选择依据
(四)技能调查
在参与URP项目的过程中,大约有30%的同学只查过中文文献,有近一半的同学中英文文献均查过,没有查过文献的不足10%。近3年来没有查过文献呈现下降趋势,查过中文,英文文献呈现上升趋势(图15)。
图15:文献查阅情况
大约35-50%的同学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而且从2008级到2010级掌握查阅文献的能力逐步提高,有7-20%的同学没有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从2008级到2010级没有查阅文献的比例逐步下降,其中10-20%的同学只掌握查阅中文文献的方法,10-20%的同学掌握中英文文献的查阅方法(图16)。
图16:对查阅文献方法的掌握情况
参与URP计划后,35-60%的同学认为已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也有20-40%的同学认为没有掌握研究方法,还有约1/3的同学不知道是否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图17)。
图17: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
参与的项目中,2008级和2010级回答自己制定研究计划的不足5%,2009级达到16.7%,有36-60%的同学回答由老师制定。近3年来通过老师单独制定研究计划呈现下降趋势,与老师协商制定呈现上升趋势(图18)。
图18:项目方案的制定
参加完URP计划后,有15-30%的同学继续申报国家创新计划,有30-50%的同学认为没有能力申报,大约25%的同学认为有能力申报但没有申报,约有10%的同学认为属于其他情况(图19)。
图19:URP计划完成后,创新计划的申报情况
60%的同学认为参与完URP项目后能部分制定项目的实施方案,约有10%的同学认为自己能完全制定,有30%的同学认为不能制定(图20)。
图20:完成URP计划后独立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情况
四、分析与讨论
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本质特征是指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3]。
URP计划是一项对本科生进行创新培养的教育改革举措。本次调查表明,动物科技学院大学生参与URP计划的积极性逐年增加,有15%-30%的同学在参加完URP计划后还申报北京市或国家创新计划,表明大学生通过自主培养意识和创新意识越来越强。
葛学武指出“大学生研究计划”注重对学生研究方法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1]。本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参与URP计划学会了文献查阅方法,了解了实验室工作,锻炼了动手能力,掌握了研究方法(图11),部分同学获得发表文章和申请专利的成果(图8),达到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但是,本调查也发现,近3年来,学生希望了解研究方法呈现下降趋势,希望得到锻炼机会呈现上升趋势(图2);参与的项目也由生产实践性项目转向实验室工作为主,以及实验室工作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图3)。更多学生参与URP计划在创新上考虑不足,这点在参与URP计划后学生发表文章不足10%(图8),只有15-30%的同学继续申报国家或北京市创新计划(图19),约有10%的同学认为自己能完全制定研究方案(图20),约有10%的同学参与创造发明的项目(图13),反应URP计划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还不够,应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培养。
本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能独立,或在师兄师姐的协助下完成URP计划任务(图15)。遇到困难时,大部分同学采取与老师协商,或找同学帮忙解决(图7),体现了URP计划目的之一――锻炼了大学生的交流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1]。
本调查也发现部分URP计划没有完成的情况(图4)。其中,选题的难度成为影响完成的第一因素,其次是时间保证(图6)。3年来没有如期完成呈现升高的趋势(图4),与3年来二年级同学参与URP计划比例升高趋势一致。由于二年级专业课程学习还没有开始,相对来说,专业基础薄弱,专业英语的掌握能力低,即使部分同学能查阅中文或英文文献(图15),但相对来说,对一些基础性强或专业性强的课题驾驭能力差。因而,容易出现不能完成现象。但是,二年级开始参与是否容易影响完成程度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本调查表明,50-60%的学生认为选题难度是影响完成的最大因素(图6)。部分选题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分来自国家重大专项,60-70%的项目来自于教师自主课题,只有12%以下的课题来自于学生自主命题(图12)。顾永才提出,为不使URP计划流于形式,成为仅仅让大学生帮助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一种方式,提出指导教师提供的任务或学生提出的课题是否合适,是大学生研究计划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2]。吕柳和许孝芳指出,江苏大学大学生研究计划立足于基本科学研究能力[4]。国家自然基金、重大专项强调基础研究,要求有深厚的基础,是否适合大学生URP计划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教师自主命题难度是否偏离大学生的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值得我们思考。
据报道,导师的选取是保证大学生研究计划顺利进行,并达到对学生预期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5]。因而,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基础情况,制定适宜其通过查找文献、制定研究计划,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用以提升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动机和科学研究的创造性倾向的水平[6]。对于学生自选课题,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研究方向和方案进行有效掌控,才能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任务,达到创新目的。
本调查发现,近3年来,时间的保证影响任务的完成呈现上升趋势(图6)。由于二、三年级基础课程多,学习任务重,利用学期时间完成URP计划显得力不从心。葛学武认为,大学生利用一个完整的假期做科研,比用一学年的课余时间做科研效果好。而学期/大学生研究计划往往由于时间太分散,有时效果不如人意[1]。因而,建议设立任务时应考虑周期的长短。设立周期短的研究任务,有利于学生利用假期来完成。
本调查还发现,参加URP计划不单纯追求发表文章,出国目的(图9)。选题也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兴趣,而不是老师的知名度(图14),表明学生越来越理性。但是,国内外通常衡量学生的标准即通过文章来了解、体现;发表文章可以全面衡量学生对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状况的了解,对该项目研究方法和试验技能的掌握,试验结果的整理,问题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在本调查表明,我院大学生发表文章相对不足,可能与学校对大学生发表文章激励机制不足有关,应加大本科生发表文章的激励机制。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URP计划,总体上推动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不断提高,学生选择URP计划也越来越理性。建议:
(一)应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培养;
(二)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研究任务,并对研究方向和方案进行有效掌控;
(三)建议设立任务时应考虑周期的长短,尽量设立周期短的研究任务,让学生在假期完成。
(四)学校应加大本科生发表文章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葛学武.“大学生研究计划”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目标[J].教育与现代化,2005(77):47-49.
[2]顾永才.高校开展大学生研究计划(URP)略探[J].教学研究,2000(23):230-232
[3]何晶晶,石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MIT经验之借鉴[J].滁州学院学报,2008(10):61-64.
[4]吕柳,许孝芳.开展理工类大学生研究计划的探索。中国电力教育,2012(28):119-120
[5]张晓鹏.美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3):7-11.
[关键词]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13-02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快,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就业压力凸显。然而,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同时,劳动力市场上很多用人单位却招不到理想的毕业生。这种矛盾现象表明,通过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现代企业人才需求标准不相符。另外,由于某些专业的就业渠道比较窄,加上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较差以及用人单位就业岗位有限等原因,很多大学毕业生无法顺利正常就业。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教育部于2010年5月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统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另外,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22条中指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由此可见,无论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都将是国家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本文从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出发,尝试构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体系模型,从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变,努力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一、现状分析
在我国,创新创业型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通过中国知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发现,题名中包含“创业创新教育”或“创新创业能力”的文献,2000年到2005年间文献有37篇左右,2005年到2010年间文献有215篇左右,而2010年到2014年间文献有875篇左右。可以看出,从2010年开始,国内关于“创新创业”的研究论文迅速增长。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还很少,更多的是集中在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等方面。[1] [2] [3] [4]
当前,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国内的很多高校教师、专家和学者积极开展各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很多高校创建了各级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创新实验区、实习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园等。而现有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多体现在对传统教学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的研究上,重点强调实践教学环节,注重通过实验教学或竞赛活动等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5] [6] [7]
一方面,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对电子信息行业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在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中,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需求数量始终排在前列。另一方面,由于毕业生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标准有偏差,加上每年数量庞大的毕业生人数,毕业生就业压力也在增加。我们认为: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内容上从简单理论到复杂理论,从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从创业意识培养到创业实习实训;形式上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创新创业人才成长平台。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一)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1.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系列化创新创业课程。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通识教育课、实践实验课、工程实训系列课、职业规划系列课和创业操作系列课。这样的培养方案既加强了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注重了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加强了职业规划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2.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设立系列化创新创业课程讲座。初期,应通过成功创业案例来逐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一系列的创新创业课程讲座中,培养创新兴趣,提高创业激情,让学生感性地了解创业的过程。
(二)构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试验区,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采取学分制管理
1.将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学科竞赛(如电子设计大赛)、人文教育、名家讲座、学生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职业基本技能培训等课外活动整合成“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方案”,该方案应包含科研创新训练方案、创业训练方案、科技竞赛方案、人文素质提高方案和职业技能培训方案五方面的内容(五个子方案),每个子方案包含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由若干具体活动组成,详见下图。
■
(1)科研创新训练方案主要包括学生自主申请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技术发明创作、创新性综合实验、学生开放实验、实习实训等活动。
(2)创业训练方案主要包括创业教育(如企业家讲坛,参观企业等)和创业实践活动(如在学校的创业孵化基地创立微商店,微公司等)。
(3)科技竞赛方案主要包括参加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和其他相关专业(技能)比赛。
(4)人文素养提高方案主要包括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各类人文竞赛活动、文体活动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
(5)职业技能培训方案主要包括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水平和相关的职业技术资格的培训和考证活动。
2.采取学分制管理的方式将上述五个计划方案的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学生毕业总学分的一部分。
(三)制定运行管理机制,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方案的顺利实施
1.采取“顶层设计,分项实施”的原则,通过项目立项,实行项目负责制,以项目管理的办法组织实施。该组织实施方案将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人才培养过程,每学期都开设有相应的活动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相关项目及其修读时间。
2.专门成立创新创业训练活动的组织实施机构。学校、院系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负责人负责学校和院系层面的工作,相关职能部门按工作分工和要求负责实施各项目的管理工作,院系具体负责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各项活动,包括校级、省部级、国家级的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自主组队,自主选择参加的项目,形成学校、院系、学生互动的创新创业训练机制和宽松环境。
3.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组织实施管理办法和细则,以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实施,达到训练的目的。
4.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保证专款专用。
三、结语
面对全国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有能力的毕业生自主创业,这一方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合国家的就业政策。可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培养高级人才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 参 考 文 献 ]
[1] 高凯,许云峰,等.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1).
[2] 孙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黄山学院学报,2009(5).
[3] 康岚兰,徐国文.新形势下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0(7).
[4] 包理群,李祥林,李颖.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3(3).
[5] 缪鹏程.电子信息类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4).
主要采用比较研究法,辅以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以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为依托,组织实施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文献资料法广泛浏览国内外有关就业指导的教育理论,通过搜集、归纳整理、分析提炼了与本课题的相关资料,通过文献研究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先进理念。调查法采取走访、问卷方式就本区域内生物技术企业对生物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要求进行调查,并调查其他高等院校在生物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实际情况,切实了解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对工作进行总结,改革不足,完善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环境下的生物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大量数据加以实证。
2研究过程
2.1前期研究(2010年6月—2010年12月)的主要工作
2010年上半年,随机调查了多名往届的毕业生,调查内容涉及“毕业生的基本信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用人单位对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建议”等内容。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培养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是满意的,并提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建议。一是组建了就业工作研究小组。小组成员是长期从事高校就业教育工作的专业课教师、管理人员和班主任,他们与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学生朝夕相处,长期关注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问题,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比较了解,方便开展工作。2010年9月课题组主要成员主编并出版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一书,对所有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通过就业指导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调控自我和发展自我,提高专业兴趣和竞争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魅力技巧和社会技能;同时搭建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宽信息渠道[3]。二是完成了对现代生物技术企业对人才需求状况及其与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相关单位的调研、国内部分学校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就业率及就业前景调研。细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内容,生成问卷调查表。其次,列好访谈提纲,对新余市生物技术企业用人单位进行走访,了解他们对生物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要求,并调查其他高等院校在生物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实际情况,切实了解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最后,回收问卷,整理访谈记录等工作。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论文《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并在全国中文核心刊物《安徽农业科学》上发表。三是课题组负责安排了2008级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39人)到实践基地实习一个月,并开展了生物类企业的招聘工作。
2.2中期研究(2011年1月—2011年12月)的主要工作
一是2011年上半年,我们调查了16家实践基地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毕业的所有学生,调查内容有“毕业生的基本信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用人单位对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等。调查结果显示,16家实践基地的领导对我校培养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是满意的。通过对毕业生综合表现的跟踪调查,所有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中,都表现出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学生们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给用人单位留下了很好的印象[4]。二是对各种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梳理研究的基本思路,确定研究成果的基本结构,制定生物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负责人撰写了论文《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1年12月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广东农业科学》上。三是课题组负责安排了2009级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23人)到实践基地实习一个月,并开展了生物类企业的招聘工作。
2.3后期研究(2012年1月—2012年12月)的主要工作
一是课题组主要成员指导两个小组的学生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课题组主要成员在2012年5月指导2010级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曾佳同学负责的小组开展的“培育优质新品草莓”项目,参加新余学院教务处组织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已立项并结题。课题组主要成员在2012年5月指导10级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卢云明同学负责的小组开展的“山地立体农场设计”项目,参加新余学院教务处组织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已立项并结题。二是课题组主要成员指导学生筹建大学生创业团队。课题组主要成员在2012年6月指导卢云明同学负责筹建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新余市生态立体农场”,吸收了《动物养殖》公共选修课的学生,获得新余学院第一届创业团队一等奖,医学院因此获得新余学院校级组织奖。三是课题组成员对学生的社会综合素质的提升培训。课题组成员在2012年9月对新余学院二年级开设公共选修课《社会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对各个专业学生进行社会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的就业指导,将研究成果在学校进行推广。四是课题组负责安排了10级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22人)到实践基地实习3个月,并开展了生物类企业招聘工作的安排。
3存在的问题
3.1就业协议的填写不规范
根据毕业生反馈的信息,就业协议的填写不规范,对毕业派遣证和户口迁移的认识不清楚。今后在就业指导中增加就业协议的填写说明,介绍就业报到证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它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列入当年国家就业方案的毕业生才有的有效证件。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经验,存在上当受骗、传销等安全问题,希望今后在学生就业指导中侧重强调安全问题[5]。
3.2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是针对新余学院所有专业的学生,没有针对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学生,希望今后对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就业指导要重点介绍医疗器械、饲料、药酒等方面的营销技巧。
3.3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实习时间太短
根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学生在实习单位实习的具体情况的反馈,实习单位普遍反映一个月的实习时间太短,无法适应实习单位各个部门的具体要求,实习单位建议学校将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学生的实习时间调整为6个月。
3.4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学生自主创业的力度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为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创新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之一,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获取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成长为一个能够主动思考问题,敢于探索新领域的创造性人才。换而言之,就是使创新成为人的一种习惯,一种思维方式。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2]这正是养成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题中之意。
一、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是多方面,既有个人素质,领悟能力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也有社会文化,教育机制,教学方法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笔者看来,当前我国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思维模型化:固定的思维模式,统一的研究思路
思维模型化主要表现在思考问题时恪守常规的思维模式,用统一固定的思路解决问题。它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障碍。各种调查显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慢慢被经验性和规律性的知识所束缚,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正如教育家布克梅尼斯特?富勒所言:“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我们在他们生命最初的6年磨掉了他们的天资。”西方“非学校化理论”的代表人物伊里奇(Illich)、赖默(Reimer)等人也曾批评美国的学校教育是工厂的“化身”,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再现,是“学校资本家”把已经包装好的东西兜售给学生,学生成了消费者,而教师则主要承担广告商的角色。这样教育出的学生都是标准化的“产品”,毫无个性可言[3]。
我国“重知识传承、轻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使得思维模型化的情况更加严重。相关数据显示,一名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平均要参加千余次测验与考试。可想而知,经过这样标准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各种想象力几乎丧失殆尽。进入高校后,由于学校更看重四六级通过率、考研率、就业率等硬指标,缺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使得学生的创新热情日益消退;加之课堂教学照本宣科,知识更新滞后等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又进一步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于是就出现了受教育程度越高,思维方式越单一,视角越窄的怪相。
思维模型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思考问题程序化。思考问题程序化是指当面对特定的问题和现象,会产生一套程序化的处理方式;突出表现为思维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2)权威神圣化。权威神圣化是指学生迷信标准答案,对各类专家学者的见解深信不疑,从而导致思想僵化和禁锢。(3)学习功利化。学习功利化是指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不愿对知识作太多的深入思考,考试考的内容就学,不考的内容就不学。长此以往,必然形成思维惰性,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二)知识吸收僵化:知识不能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效用价值降低
知识吸收僵化,泛指那些在学习过程中“仅仅被吸收而不被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的概念”。由此,学生在智力上不是越来越发展,而是越来越压抑,终而使学非所用,学用脱离,最后变得越学越蠢[4]。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知识的效用价值来源于实践,只有能够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但大学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大多流于形式,高校学生普遍抱怨:“没有参加实践活动的条件,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缺乏专门供学生进行创造实践活动的环节和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知识吸收僵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形而上的思维方式使得学生不能全面、辩证的分析和认识问题。由于知识远离实践,不能全面反映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得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知识之间难以融会贯通。(2)知识吸收僵化必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非理性思维的发展,即灵感的产生。知识远离实践必然无活力,无活力的知识会形成僵化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灵感,也就无从谈起。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离不开实践锻炼,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理论焕发生机;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才有方向。
(三)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教学一成不变,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这成为制约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当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多为灌输式教学,师生间缺乏互动,难以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限制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老师多处在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我国高校专业划分过细,缺乏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课程设置对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培养不够重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随着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上述情况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总体上看仍不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毕业之后适应不了现代社会急剧发展变化的需要,更谈不上站在学科的前沿从事创新和科学研究工作。
二、养成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所谓“养成”,是指某种思维或行为方式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内化为自觉的意识和自身的习惯,成为主体本身的自主要求。养成教育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习惯的训练,又包括行为习惯培养如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的培养[5]。养成教育体现了教育的阶段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十分重要。我们应该把大学生养成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思维认识水平,设计相应的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项目,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行为训练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创新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和行为习惯。这既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
第一,养成教育的阶段性特征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大学阶段的养成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发展规律,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成长产生系统影响,使其逐渐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可见,阶段性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要求。相应地,创新能力培养也应当按照学生成长的“序”来安排内容、制定计划,使创新能力培养成为有序的、系统的教育,整个培养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创新能力在学生身上生根。
第二,养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是克服知识吸收僵化的必由之路。社会实践是进行养成教育的生动课堂,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化,是由“知”到“行”的必经之路。事实证明,学生只有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接受实践的锻炼,才能真正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体只有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才能认识社会,了解自我,掌握理论知识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必然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实效。
同样地,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吸收和运用知识,使各种知识焕发生机和活力;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迸发创造的灵感,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创造价值。
第三,养成教育的针对性要求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定式的重要途径。只有将教育内容具体化,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才能切实提高养成教育的实效。正如一位诺贝尔奖学者在回答何时的教育受益终生时,他说:“是幼儿园……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欲,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可见,内容具体些、要求详细些、着眼点小些、标准明确些,执行起来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养成教育作为贯穿人一生的教育,教育内容更应该具体,而不是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否则会因空洞而使得相应的要求失去了执行的意义。
创新能力培养也是如此。不能将创新能力培养简单理解为开设几门课程,增加几种教学手段;而应将其理解为:为不同学习阶段,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设置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既要照顾到面,也要照顾到点;学习内容要具体,标准应明确清晰,只有这样才能将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具体化、针对性并不意味着琐碎化,并不是说事无巨细都要在教育内容中体现。在提高针对性的同时,要注意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将创新能力培养的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处理好抽象和具体的关系。既要突出重点阶段的关键问题,又要统筹考虑学生发展的整体性问题。
三、养成教育视角中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面对高校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养成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本文将从养成教育视角探索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具体说来,包括一个成长规律,两个课堂教学,三个基本原则,四个阶段培养方案。
(一)一个成长规律:大学生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
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立足点是对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尊重,养成教育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针对不同成长阶段采取的针对性教育。为此,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也应遵循相同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
首先,从纵向看,大学四年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特点、理论水平等存在差异,应当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实践教学等方面。并且,四年的培养方案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使其在照顾到学生阶段性发展需求的同时,也能满足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人生成长目标。
其次,从横向看,应当转变教学方式和考核手段,将过去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因为信息时代的大学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方法的启迪。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不仅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对大学教学提出的崭新课题。同时课程考核要以考核学生知识和能力为宗旨,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实验论证、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既考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考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7]。另外,还应克服专业化教学弊病,以学生兴趣爱好为中心建立课程体系,打通“文、理、工”学科间的藩篱,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两个课堂相互补充: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补充
高校教学第一课堂主要是指以专业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教学内容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但仅依靠第一课堂教学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显然是不够的。养成教育注重文化熏陶,实践锻炼,活动参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当然也需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才能点燃学生的创新激情,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并且,无论是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还是第二课堂的文化活动,都应当营造民主、开放,进取的文化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由思考,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有勇气去践行自己的梦想。
(三)三个基本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教学与个性培养相结合
第一,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这句话很好地揭示了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培养知识的创造者。知识创造者的重要能力就是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成长。养成教育本身就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各种能力和德行修养成为人自身的“习惯”。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指导,引导他们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克服标准化教育模式,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道路。
第二,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同样需要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并重。理论教育方面,高校可考虑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打破以学院为单位的传统授课模式,设置系列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课程,如“创新思维训练”“科学研究方法论”等;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为学生开展创新实验提供便利。实践教学方面,应着重做好三个“面向”。一是面向全体。社会实践活动要成为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的实践课程,而不仅仅是个别年级,个别专业,个别同学的活动。社会实践要面向全体在校生,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层次,分类别安排社会实践项目。使每一名学生在活动中都能有感悟,有收获,有成长。二是面向社会。实践项目不能局限在校园内的专业实践、实验教学,而要走出校园,面向社会。把专业学习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在实践中领悟知识,找到知识盲点和创新点。三是面向未来。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不是一项临时性的封闭的教学活动,而是长期的、制度化的,面向未来的,开放性的课程。除了包括在教学大纲中的课程外,还可以通过公益劳动、军训、暑期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等形式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
第三,课程教学与个性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个性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创新的内容是与众不同的。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课程教学是面向大众的,个性培养是面向个人的,实现二者结合的关键是设计课堂教学之外的个性培养方案。个人对自身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性培养方案不可能在入学时就制定完成。因此,应当根据大学生成长特点设计阶段性的个性培养方案,这就是以下要谈到的创新能力阶段性培养方案。
(四)四个阶段培养方案:针对大学四年不同心理特点的学习安排
基于养成教育的基本规律和高校学生实际情况,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应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逐步开展。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大学一年级: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平台,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找到社会发展和自身能力的契合点,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利用暑假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的总称。活动内容涉及大学生创业、志愿服务等各方面;以立项的形式开展活动,配备指导老师和经费支持,旨在通过参与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暑期社会实践对理论水平要求不高,并且覆盖面广,所以安排全体大一新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报告遴选优秀项目和优秀人才,为下一阶段的人才培养做准备。
大学二年级: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抓手开展科学研究,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与毕业设计之间的“承上启下”机制,对学生开展科研创新能力的专门训练。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一般面向低年级本科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具备申请资格,项目执行期是批复后的一年。为提高培养的针对性,可对大一阶段暑期社会实践的优秀成员和项目进行重点指导,通过个别谈话,了解相关学生和团队的兴趣和特长,在相关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科研项目。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功率和可操作性,避免学生因理论知识薄弱而造成的盲目选题。参与科研训练计划的学生,在科研计划完成后可顺利地“承上启下”过渡到毕业设计,项目完成的过程就是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有效地使毕业生摆脱了因为时间短而难以完成高质量论文的困境,又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自主参与立项、实施、结题汇报整个过程,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创新灵感。
摘 要: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哈尔滨商业大学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精神,重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弘扬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传播创新创业文化,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切实在校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使学校成为鼓励创新、培育创业的沃土。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创新创业教育 探索 实践
哈尔滨商业大学始建于1952年,是中国第一所多科性商业大学,经教育部批准,1958年开始本科教育,1982年开始研究生教育,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学校拥有涵盖经、管、工、法、文、理、医学、艺术等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58个,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院校。
作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商科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学校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精神,重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弘扬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传播创新创业文化,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经管综合实践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代企业商务运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优质教学资源,切实在全校59个本科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使哈尔滨商业大学成为鼓励创新、培育创业的沃土。
一、指导思想
坚持开展创新创业,努力践行学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针,将学习文化知识与动手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综合竞争力,改变传统就业思想,展现创新创业再就业的新途径,培养既懂专业又善创业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我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更注重提升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多数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针对学生全体进行设计和实施,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通识性特征,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
二、总体思路
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目标中,以突出创业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创业教育课程的系统性、创业教育氛围的社会性和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为重点,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优势,创建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融合且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渗透融入到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形成第一、第二课堂互动的集“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战三位一体”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长效运行机制,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学校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系列课程和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把课堂拓展到实践中心和社会,把课内知识学习延伸至自主创新实践,形成将第一和第二课堂结合的研究训练体系,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把创业课堂与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学术创新活动结合起来,突出创业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多形式、多种类、多渠道参与创业实践机会,从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增强创新创业意识。
三、实施方案
(一)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自发的创业行为、零散的创新创业课程以及相关活动已经受到高校的关注与重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规划不合理、时间不确定性、涉及面窄,不能使多数学生受益,不能称之为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学生全体,必须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因而必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以确保学生创新创业知识、能力、素质达到预期要求。
(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分。所谓第一课堂是指纳入专业培养计划并按照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所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所谓第二课堂是相对第一课堂而言,泛指计划学时以外的与教育相关的一切实践活动。第一课堂有严谨的内容体系和计划,是按照人才培养规格精心设计的;第二课堂在多数高校还没有针对学生个体而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通常也是随意的。
尽管教育界对于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并不缺乏认识,然而第二课堂被忽视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原因在于:一是高校没有从人才培养的高度整体规划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要求;二是高等学校对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管理分属于不同职能部门,造成了事实上的割裂;三是第二课堂没有适当的(或明确的)载体,盲目追随形势,看似热闹,成效甚微;四是第二课堂往往只是面向个别学生群体,不具备普及性。创新创业教育不单是对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以第一课堂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要求,而第二课堂所具备的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特征恰好弥补了第一课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欠缺,成为创新创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从教育全过程出发,给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同等重要地位,把它们都作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渠道。通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育活动同时纳入培养计划范畴进行整体设计,并为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设立学分,使得第二课堂教育具备面向学生全体的通识性。
(三)创新创业教育管理部门相协调
近年来全社会对于创业工作的重视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不同机构有关创业方面的指导性文件也经常通过不同途径下发到高校对口职能部门,各部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其结果往往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多头管理的状况,不能形成合力。一般来说,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以教务管理机构为主导的组织管理方式,主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第二种是以团委、学生处或招生就业处等为主导的组织管理方式,主要通过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讲座、组织创业计划大赛和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活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第三种是通过教学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学校科技园或其它相关部门共同协调的一种组织管理方式,主要通过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业基金和学科竞赛等活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为避免多个平行部门,造成互不负责的局面。哈尔滨商业大学从人才培养整体设计考虑,逐步建立以教学管理部门(实践教学管理中心)为主导、其它各部门相互协调的组织管理体系,以利于哈尔滨商业大学通过正常的教学管理渠道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建立起多部门协调式组织管理方式,将课程教学、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创业体验和创业过程有机结合,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完整过程。
四、具体做法与成效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学分
哈尔滨商业大学一贯重视实践教学,在每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都将创新创业教育设立单独教育模块。在2013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训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构建哈尔滨商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开设《创业基础》、《创业实践》、《公司创建与运营实习》、《现代工业技术实习》等课程,共计10学分。
(二)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开设创新创业课程
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代企业商务运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为契机,增开《物流系统仿真》、《仓储系统仿真实验》、《国际贸易实务与结算模拟》、《创业模拟实训》等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改革课程内容、使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推动经管类综合实践教学改革。
同时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管综合实践中心,在全校经管类专业开设《企业运营模拟与竞争》、《erp沙盘模拟实训》、《现代商业银行实务模拟》等实践课程,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管理和决策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心已成为哈尔滨商业大学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课程实验中心、校内学年实习中心、学生创业中心、教学成果孵化中心及社会咨询服务中心,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业与创新能力以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自2008年以来,中心面向20个本科专业开设实验课程52门,实验项目298项,累计完成实验人时总数1204780人时;围绕“两条技术路线”开展了54期《公司创建与运营》综合实训,近24300多名学生参加实训,指导学生完成创业设计作品2020多份;完成经管类专业27000名学生的学年实习;指导部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中的实践内容。
(三)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助力学生真实创业
2012年哈尔滨商业大学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一定程序遴选一批创业意识强、有一定创业能力和潜力项目的学生团队注册校内模拟公司,重点资助该类项目进行真实创业经营,积极开展创业实践。
目前哈尔滨商业大学共获批90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47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公开30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18项,取得一批丰硕成果。同时,通过在教学主楼和图书馆开设咖啡屋的项目、将体育场部分闲置的摊位无偿提供给创业学生,组成创业园等措施,开辟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创业辅导、就业实践等功能的场地,为学生搭建起实现创新成果和创业设想的实践平台。通过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四)开展“创新创业百家讲坛”活动,传播创新创业思维
“创新创业百家讲坛”活动旨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航,促成以政府、高校、金融(投资界)、媒体(大众传播)、中介(创业孵化器或园区)和企业(大学生创业企业)互动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发展推进模式。论坛将邀请知名企业家、投资界精英、专家学者、优秀创业导师以及年度最具代表性大学生创业团队主要成员,分享创新创业经验,对话青年大学生群体。讲坛以“迎挑战?创未来”为主题,分三大部分进行:创业历程——就业规划——创新风采,各个部分相互独立,三者之间又连成一个统一的主题。目前已经举办5期高质量的创业讲座。
(五)开展创新创业科技竞赛活动,丰富第二课堂
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品牌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哈尔滨商业大学努力为广大学生搭建科技竞赛活动平台,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和创业精神,为学生成才成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自2005年以来,每年在全校开展大学生管理决策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GMC企业管理挑战赛、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物流设计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市场营销大赛、“挑战杯”网络虚拟运营专项竞赛等10多项经管类赛事,协助校团委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大赛。通过精心组织,在全校掀起创新创业科技竞赛的热潮,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大赛一等奖、挑战杯《创业之星》专项竞赛三等奖等经管类赛事省部级以上奖励80余项。
五、结束语
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哈尔滨商业大学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独立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实施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学中,构建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体系,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校政企合作培养。同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张莉,章刘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思维模式探索.中国高等教育.2012(19).62-63.
[2]张莉,章刘成.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提升学生创业与创新能力.实验室研究与 探索.2010(3).
[3]章刘成,张莉.省属普通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初探.中国电子商务.2013(6).
[4]章刘成,张莉.大学生创新创业探究.中国电子商务.2013(11).
[5]张莉,章刘成.公司创建与运营实习方案设计初探.实验室科学2009(5).
关键词:团队协作;设计竞赛;创新能力;内涵;实证分析
1概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1]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之一。辽宁省教育厅也出台了“大学生学科(设计)竞赛项目”,从竞赛规则上看大多数是跨专业、系统性和综合性,使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这些团队协作设计竞赛对创新型人才全面培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大学生创新能力内涵
创新能力是融合创新性人格与创造性智力的综合性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开拓性的创新意识。它是在创新活动中体现出的主观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基石,体现在创新活动的各个方面,侧重理性思考与问题质疑,表现为具有突破常规,质疑权威、追求新颖,释放创新激情,追求自我超越等方面。第二,奇巧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新方式,以思维创新来带动实践创新,它不受常规束缚,基于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灵感,追求独立的、发散性思维、想象力思维、直觉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开创性的解决。第三,良好的创新能力。它是创新主体的个人的动作行为,如信息搜索与加工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细致的观察能力,分析和处理能力、操作控制能力等。第四,优秀的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个体在创新活动中非刻意表现出来的个性化特征。它表现为沉着稳定,勇往直前,好奇心强,坚持不懈,独立自主,勇于拼搏,乐于挑战自我等。[2]
3团队协作竞赛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随着我省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开展,我校也相继出台了各类比赛对学生和教师的奖励制度,以鼓励师生积极参赛,并且依照不同的专业方向,将各个比赛分配到各个学院承办。以信息学院学生为例,主要参加的基于团队合作的竞赛有“挑战杯”全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校“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等二十多项。这些比赛通常需要跨专业组队,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各指导老师通常从团队的建设出发,以大学高年级的学生作为团队骨干,配置若干低年级的学生,形成不同方向的竞赛梯队。在团队内部分工明确,理论实践相结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沟通能力,这些能力在团队协作竞赛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对于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1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不同的团队协作竞赛要求不同,有的甚至只有一个宽松的类别,学生必须开展广泛线上线下的调研论证、依托于专业知识结构,对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细致的观察体验,发现存在的不足,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策划、拟定、完成设计方案。学生在整个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思考、学习和实践,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拓展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3.2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动力和创新精神
在竞赛作品设计过程中,学生会借助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深入讨论不同的创意,确定作品的不同方向、不同的候选方案及相应的可行性方案。在方案的选择到实施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知识的有限:有的是课上不经意的忽略,有的是宽度与深度不足,缺少实战经验,这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自身的创新动力和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3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实践是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性人格培养的最有效手段。[3]“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校“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等,要求学生自己设计项目计划书,进行盈利模式、推广方案、财务分析,进行商务平台的系统设计和测试,并在系统完成后依托改平台进行商务活动、营销与推广的实施,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4大学生团队协作竞赛的调查研究
为了研究我校参加的各类团队协作设计竞赛影响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探索提高学生新领域和学科前沿的学习动力,研究学校鼓励政策的作用和推广程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的影响,特别设计了调查问卷。本次问卷调查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计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总问卷数为5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无效问卷9份,实际有效总问卷数为491份,调查问卷的有效率为98.2%。参赛动机调研数据表明学生参加团队协作设计竞赛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自身能力的提高,同时希望通过竞赛检验自己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要求希望获奖的比例占24%,说明学校对获奖的激励政策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团队协作竞赛对于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和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分别占比重达到24.3%和18.9%。 其次是培养创新思维意识,[4]激发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营销、推广等技能的学习兴趣,分别占比15.5%、14.4%和11.4%,而这些无疑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起到了促进作用。
5结束语
团队协作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学生自愿选择参加,通过不同类别的比赛,培养不同方向的能力,实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非专业知识的自学拓展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是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一种有效检验手段,不同类别和级别的竞赛的推动和深化了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发展,从而使我们的创新实践教育更上一个台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香花,赵于前.基于科研训练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3):222-223.
[2]宗毅舒.校园文化建设视域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
[3]戎贵文,宋晓梅,许光泉,刘丽红,肖柏青.基于赛事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J].大学教育,2017(3):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