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范文

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

第1篇: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范文

第一、删除

1.考试性质

2017年语文科《大纲》删去2016年《大纲》中考试性质的相关内容。2016年大纲中的相关内容是“I.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此部分文字阐释了高考的性质,在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删去此部分文字,将此部分内容调到总则中,内容更加简洁,更突显了语文大纲的学科性。

2.写作部分

①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加下划线的文字为变化部分,下同)

删去此条,不是淡化正确书写现代汉语规范字的要求,可能是将此条放在具体的评分细则中更恰当。如此,更加符合大纲本身的纲领性的特征。

第二、增加

1.考核目标与要求

2017年大纲在此部分新增了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具体要求。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增加此部分内容,将“要求”明确化具体化,表述更加科学具体,考纲的指向性更加明确,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2.现代文阅读部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增加此部分内容,明确了考试选材的范围和平时学习的具体目标、内容。对照往年的高考试题,选材范围扩大了。此条新增加内容应该引起广大师生尤其是高三师生的重视,应在平时拓展训练范围,熟悉各类论述文本的相关内容。

分析综合C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增加此条,将更加体现对论述类文本考查的科学性、学科性。

文学类文本阅读

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增加此条,符合阅读实际,引导师生从字词句段篇入手,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有利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正常进行,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分析综合 C

(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如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等。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增加此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从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作者的感情倾向和理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理解”。

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古诗文阅读部分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此项内容的增加,将近年来高考中已经出现的古文化知识考试题在《大纲》中进行明确的规定,强化了此考点的地位,凸显了《大纲》的科学性、全面性。

第三、改动

1.“考核目标与要求”部分

2017年《大纲》将2016年中的“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改为“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如此改动,更加符合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推动语文教学的扎实进行。

2.“考试范围与要求”部分

2017年《大纲》将2016年中的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对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改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此项内容变化较大,明确了“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的变化。这对考生的阅读速度有更高的要求,考生需要进一步提高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综述部分

2017年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016年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此处修改,要求更加明确,与语文试题考查内容一致。体现了《大纲》的科学性。

分析综合 C

2017年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2016年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将“基本”“主要”删去,表述更加准确,对命题者来说,更具灵活性操作性。

鉴赏评价 D

2017年

(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2016年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此处的改动,表述内容更加简洁具体准确,将此前表述较为虚实的考试内容落实了。

实用类文本阅读

综述部分

2017年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016年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分析综合 C

2017年 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016年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此处改动,凸显了实用类文本的特性,即“真实性”“实用性”,体现了考纲的科学性准确性,如将“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改为“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引导考生立足文本,分析评价文本内容的含义、价值和意义。

4.古诗文阅读

分析综合 C

2017年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016年 筛选文中的信息

此处改动,更加科学准确,符合高考实际。

5.写作

发展等级――深刻

2017年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016年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此处改动,凸显了考纲的科学性,符合事物客观实际。

第四、调整

1.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C

2017年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16年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此处调整,层次更加清晰,表述更加简洁。

2.语言文字应用

表达应用 E

2017年

(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5)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6年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此处的调整,层次更加清晰,更加凸显了语言文字应用的语言文字这一特性。

第2篇: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范文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湖北省中学教学实际,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必修课程中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中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

具体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俗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文学常识

1.识记必修课程“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所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等基本常识。 A

2.识记“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A

3.理解“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 B

(三)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指定篇目见附录)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现代文阅读

甲、 论述类文本阅读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乙、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丙、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应用 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错3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第3篇: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范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可现实中感觉“模块教学”的理想落空了。

其实,我们只要把必修和选修课程内容变通一下,语文模块教学就会水到渠成。在教学中,我们做了这样的实验:首先把中学语文课程分为“必修——书面语言,选修——口头语言”两个系列。在“必修”课程里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分“阅读课”“写作课”“书写课”实施教学。阅读课每周每班4课时,写作和书写课每周每班各1课时。这样,就实现了“以人为本”的读写结合,即分项教学虽然分着教,但读写能力在学生身上达到了统一,使学生的读写能力获得了协调和均衡发展,实验证明学生对此是完全能接受和行得通的。在此基础上,各“系列”实施模块教学。如在“必修”课程里,语文阅读教学就可以基本按文体兼顾由浅入深的原则组织模块教学:(一)诗歌模块:1.现当代诗歌(包括外国诗歌)(半学期),先秦诗歌(半学期);2.唐诗宋词元曲(1学期)。(二)散文模块:写景状物散文(现代文+古文)(半学期),叙事散文(现代文+古文)(半学期)。(三)小说与戏剧模块(现代文+文言文)(1学期)。(四)科普作品、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模块(1学期)。(五)综合训练模块(1学期)。写作和书写教学也一样,在开展的过程中,会自然呈现出“模块”系列,如“自然科学小论文模块”“社会生活评论模块”等,可紧密配合各文体模块进行教学,并把教学延伸到生活领域。与阅读课中的写作相比,写作课上的写作最大的特征就是与“生活”的联系,而书写教学中楷书、行书、草书、隶书、小篆等,模块的界限自然分明。最后再安排“选修”课程,把“朗读与背诵”“表演”“演讲与辩论”“发言与主持”等穿插在必修课程相应的模块中进行教学,如把“演讲”穿插在写作课的“议论文模块”教学中,把“表演”穿插在阅读课的“小说和戏剧模块”教学中,这样,以“全面发展”(书面语和口语)和“学以致用”(读写听说)为特征的素质教育语文教学体系就建立起来了,再学会使用不同的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进行多元评价,就会实现课程总目标。这样的必修和选修才名副其实。古人云:“教之道,贵以专。”我认为在“分项教学”的基础上实施“模块教学”必将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体。

(高淑玲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实验中学 028300)

第4篇: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范文

关键词: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实用文体 翻译策略 商标 旅游宣传资料

一、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一)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

1971年,莱思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中首次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这本《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也被认为是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形成的起点。她提出翻译应有具体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有时因特殊需要,要求译文与原文具有不同的功能;理想的翻译应该在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等几个层面与原文建立起等值关系。但是,莱思也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译文所要实现的目的或功能不同于原文的目的或功能,因此翻译并不要求对等。在这些情况下,翻译的功能优先于对等论的标准。翻译批评家不再依赖对原文特征的分析,而是要根据翻译的环境来判断译文是否具有功能。莱思基于布勒的语言功能三分法,提出了文本类型学,即根据语言的信息、表情、感染三大功能,将文本类型分为三种:信息型、表情型、操作型。文本具有多种功能,但功能有主次之分,文本的主要功能决定翻译方法:信息型文本应译成简朴的白话文;表情型文本的翻译应采用仿效法,以使得译文忠实于原作者;操作型文本则适宜编译,以达到与原文本等效的目的,莱思的理论颇具里程碑意义。

(二)霍斯—曼特瑞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

霍斯—曼特瑞强调译文的语言功能,更准确地说,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霍斯—曼特瑞翻译理论的研究对象涵盖所有的跨文化转换形式,“翻译”一词在霍斯—曼特瑞的理论中也已脱离了传统的内涵。她提出区别“翻译” 和“翻译行为”,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指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设计的信息传递过程,而翻译只是一种文本形式上的跨文化转换活动,翻译是翻译行为的具体操作。她提出的翻译行为理论视翻译为目的明确、重视结果的人类交际行为。此外,她还强调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功能派翻译理论从译入者的全新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把翻译从原语的奴役中解放了出来。

(三)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

作为莱思的学生弗米尔进一步摆脱了等值理论的束缚,以文本目的为翻译活动的第一准则,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弗米尔根据行为理论提出翻译(包括口译、笔译)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活动,并且具有人类行为活动的一般共性——这是一种受特定背景影响的有目的的活动。弗米尔进一步认为这个特殊背景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因此其所影响的翻译活动也就不可能是一对一的语言转换。决定译文的关键因素不再是原文,而是不同文化背景对译文的特殊期待和交际需要,原文只是作为一种“信息源”(offer of information)存在。该理论以目的为最高标准,主要准则按轻重可归纳为:译文由其目的所决定;译文为译语文化提供有关源语语言文化的信息;译文不会提供违背原问信息的信息;译文必须篇内一致;译文必须篇际一致。

(四)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德国功能派第一代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一方面开阔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一方面衍生出了一些激进倾向。“目的决定一切”的标准指导下,原文作者的意图被排斥在翻译过程中,没有了原文的限制,翻译似乎可以根据目的随心所欲地进行。针对这些情况,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第二代代表人物诺德在继承目的论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翻译观。“功能”就是使译文在译语语境中按预设的方式运作的因素;“忠诚”,即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忠诚原则”有助于在原语与目的语中间取得一定的平衡,限制了译文可能的功能范围。诺德同时区分了传统翻译理论中的“忠信”(fidelity faithfulness)概念同她的“忠诚”概念:“忠信”指原文与译文的等值关系;而“忠诚”指的是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此外,诺德指出社会现实对“忠诚”原则的客观需求。如:原作被翻译的时候,作者通常希望作品的意图在译语国得到忠诚的传达。虽然,翻译过程中的改动不可避免,但是只有译者对原文生产者保持“忠诚”时,原作者才愿意将作品交给译者。同样,“忠诚”原则可增强译者的社会可信度,提高自身的地位。

二、关于实用文体翻译

西方传统上把文本分为两大类,实用类与文学类,中国大致上也是如此。之所以要将文本分类,是因为文本的类型与它的内容形式、翻译策略有直接的关系。实用文体翻译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同时考虑信息的传递效果,它区别于传达有较强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根据实际情况,实用文体翻译范围较广,即包括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经营活动等方面,但不包括文学及纯理论文本。因此,实用文体翻译包括政府文件、告示、科技论文、新闻报道、法律文书、商贸信函、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广告、技术文本、科普读物、旅游指南等文本。

功能翻译理论对实用文体翻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实用文体翻译都有现实的甚至功利的矛盾,要求译文达到预期的功能。目的和功能是实用文体翻译的依据和依归。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认为:原文和译文是两种独立的具有不同价值的文本,各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作者通过原语文本提供信息,译者则将原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有条件地传递给译语的接受者。至于译者对原语文本信息的选择,翻译策略的运用及译文的表现形式,则决定于翻译委托人和译本接受者的需要和愿望,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理论核心在于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功能。

三、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在实用文体翻译中的应用及实例

本文以最常见的商品的商标和旅游宣传资料这两种实用文本为例,分析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的实用文本的翻译策略。

(一)商标的翻译

在商标词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其实是在从事一种再创作,在这种再创作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两种语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实现商标翻译的目的,帮助该商品在目的语国家打开市场,译者应多采取交际翻译、工具翻译,以及以读者或目的语语言文化为归宿的归化翻译,尽可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出商品表征与译语文化上共同的特征,尽可能向译语文化贴近。具体实践中可采用音译法、意译法、谐音取义法和灵活创造新法等四种方法。

1.音译法

这是目前我国翻译中文商标时常见的一种方法,即按照原商标词的发音,尽可能找到与其发音相近的译名。音译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保留原商标词的音韵之美,体现商品中的异国情调或正宗特色。英语商标译成汉语也常常采用此法,如Kodak,本身是一个杜撰的英语词汇,无任何实际的意义,译为柯达,体现了原名。注意语音表现的创意,Intel(电脑)音译为英特尔,洋味十足,简短,好记。

2.意译法

此法是根据原商标词的含义,在译入语中找到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此法适合以普通词汇命名的商品,其优点是保留了原名,较好地体现原商标确立者的初衷和希冀,传达原名的信息及感情,并与商标图案在意蕴上达到和谐统一。如:Bluebird(汽车)译为蓝鸟,取其本意,两者含有象征车速之快的意思;Pioneer(电器)译为先锋,使人联想到产品质量上乘,技术领先同行之意。

3.谐音取义法

这种译法是在翻译时尽量选用与原商标词谐音,而又有褒义或新意的词,能够充分展示出商品的特色。谐音取义法是一种理想的翻译商标词的方法,其作品异国情调浓郁、表意明确、易于联想和记忆,适应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以下是运用谐音取义法的佳译:Coca-cola汉译名可口可乐。

Coca和cola原为两种植物的名称,它们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原名Coca-cola给人提供了产品的原料及功效方面的信息。译名“可口可乐”给人带来美好的联想:“可口”让人感觉味道好,“可乐”则表示可以带来快乐。此外,汉译名与原商标词发音相近,节奏相符,保留了其形式上的美感。

4.灵活创新法

此法摆脱原商标词音韵和意义上的束缚,大胆创新,更加传神地体现原商标词的特色。采用灵活创新法,可发挥目的语的优势,使译名地道、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给消费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商品要打入国际市场,商标翻译本身就是一种广告策划,从这个意义上讲,商标词的成功翻译将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有利于商品为更多国家的众多消费者所接受。在商标词翻译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功能派翻译理论做指导,在对商标词正确而贴切的理解的基础上,尊重民族心理,注意文化差异,探讨符合逻辑的思路,以生动、明快、和谐、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翻译为表达方式,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译出既能够完美体现商品内涵、传递商品神韵又能兼顾消费者文化风俗习惯的佳作。

(二)旅游资料的翻译

本文指的旅游资料,是以国外普通旅游者为对象,介绍中国旅游景点及其社会、文化、历史的各种资料。其目的是让那些对中国了解不多的外国游客,通过对旅游宣传资料的阅读,启发其更多地了解中国及到中国来旅游、参观的兴趣。然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资料涉及风土人情、文化传说、天文地理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翻译时,恰当处理这些文化信息成为译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功能翻译理论强调交际目的,这使以原文为中心的等值论受到了挑战,原文地位大大降低,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增删都以实现其交际目的和功能为原则。翻译旅游宣传资料这一翻译行为有两个目的:一是吸引外国游客;二是宣传旅游资源,传播中国文化。为了吸引海外游客观光旅游,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就要注重译文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使译文能够被外国游客看懂并为他们所接受,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就应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对信息进行适当调整。而后者则要求译者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因素,尽可能地宣传中国文化。提及文化的翻译,译者总难回避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前者要求译者遵循功能原则,使用归化策略,尽可能地向英美文化及其思维方式靠拢;而后者则要求译者遵循忠实原则,使用异化策略。根据翻译功能理论,在这种功能原则和忠诚原则相冲突的情况下,译者要同时兼顾翻译发起者、译文接受者和原文作者三方的利益,在之间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因此,译者最好结合异化与归化两种策略,做到、互补互依。采用音译或直译加注释,套用或借用及适当增删的翻译方法。

1.音译或直译加注

中西方文化分属于东西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各自的地理、社会、历史方面的差异导致在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方面相去甚远。翻译功能理论,为了实现旅游资料英译的目的和功能,考虑到译文的可接受性,有必要对一些信息采用加注的方法进行解释。例如:

白娘子与一位书生相爱,并生了一个男孩,因此法海重罚了她。

As Lady White, the legendary heroine of“The Story of White Snake”fell in love with a young scholar and gave birth to a son, the monk Fahai punished her seriously.

2.套用或借用

尽管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风格和思维方式,但由于大范围来讲,整个人类各民族有着相似的生存环境和认知经验,在某些方面会达成一定的共识。套用或借用就是把中国的历史人物、事件、故事传说等与英语文化中相似的东西进行比较,根据译语民族的习惯,借用译语民族文化中内涵相似的说法表达原文的意思,以便于读者理解。例如:济公劫富济贫。

Jigong, Robin Hood in China, 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

3.增删法

据翻译功能理论,翻译行为要以其翻译目的和功能为标准,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对一些中外文化相差甚远的词汇,有时可采用其他方法,对原文进行恰当的增删,甚至调整原文的结构、风格;将原文译成符合英语习惯及思维方式的译文也是可以的。例如:满树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洁白如雪,香气扑鼻的银桂;红里透黄,花多味浓的紫砂桂;竞相开放,争妍媲美。进入桂花园,阵阵桂花花香扑鼻而来。

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rs are in full bloom,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the fragrance of their blossoms.

总之,在翻译旅游宣传资料时,要注意灵活处理各种翻译方法,结合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前提下,注重译文可接受性以吸引海外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宣传资料成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

四、结语

在翻译策略上,过去一般以讨论全译为主,而实用文体翻译传递信息往往是有选择性的,或综合地,或概要地,或部分地传递,简而言之,实用文体翻译无论在译法上,还是译品形式上,可变性更大。以德国学者为代表的功能翻译理论对非文学类型的翻译研究确有独到之处,它跳出了语言学自下而上,由字词、句法再到语篇的模式;提出了自上而下,从文本开始的翻译方法,并且基本解决了在翻译中的忠实问题,即忠实于谁,是原文,是作者还是译者的翻译目的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陈小慰.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J].中国翻译,2000,(4).

[4]谢文怡,刘云腾.广告英语[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5]Nord Christi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康宁.从语篇功能看汉语旅游语篇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5,(3):85.

第5篇: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范文

任何语文教学现象的出现,都产生于特定的语境,这种语文教学现象是否符合语境教学基本原理,就成了判断该种教学现象是否合理的关键性因素。基于此,我们可以根据语境教学的基本要求,将刘友开先生领导的团队所开展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研究,放在教学语境背景下探讨其合理与否。

根据语文教学存在的社会文化语境,刘先生领导下的研究团队推出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具有适时性特征。

我们知道,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需要有与之相应的语文教学模式,社会文化变迁必然导致语文教育模式发生改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与意识形态要求相一致,“红领巾教学模式”盛极一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是教学模式创造辉煌的年代,诸多语文教育名师都推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个性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因而在21世纪来临之际,语文课程改革风起云涌,波澜壮阔。但在改革中也出现了否定一切的倾向和苗头,教学模式的研究和运用被打入冷宫,课程改革出现停摆现象,无效教学笼罩着语文教学。2006年前后,开始出现反思语文教学模式运用情况。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刘先生的研究团队,审时度势,在反思中认识到,“教无定法”固然是教学艺术发展的需要,但“教学有法”应是语文教学的常态,语文教学不是不需要模式,而是如何让教学模式达成有效教学,如何让教学模式具有教学的针对性,如何让教学模式由高大上变为家常菜,让每位教师都能够操作运用。很明显,刘先生的研究团队顺应了社会文化语境的发展需要,针对不同的文体样式,将教学模式、有效教学和文体学理论有效嫁接、完美整合,创造性分别提出可供操作的不同的教学模式,为解决小学语文教学的无效现象开辟了一条新路。

从教学文本的上下文语境要求看,刘先生领导下的研究团队推出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具有科学性特征。

上下文语境就是语言内环境,指语言符号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口语交际中的前言后语和书面交际中的上下文。上下文语境具有制约与解释功能,要求教学模式要体现上下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首先,上下文语境要求语文教学模式要有联系观和整体观,教学模式无论如何变,一般都要体现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特点;体现出阅读积累――体验感悟――迁移运用的发展过程。我们在研读刘先生及其研究团队推出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中发现,都充分体现了这两方面的需求。

其次,上下文语境要求教学模式体现文体特征要求。从其内容和语义层次看,上下文包括语音环境、语义环境、语法环境、语段环境、篇章环境、语体风格环境等,其中语体和风格环境是笼罩整个话语之上的一种上下文语境因素。而文体样式恰恰是语体的具体体现,特定的文体样式从属于特定的语体类型。因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要受到文体样式的制约,体现出文体样式的基本特点。

刘先生领导下的研究团队“为了探索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类型课文有效教学的基本结构方法,为当下的语文教学研发有效教学方法的借鉴、改进与创新的教学资源,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我和我们的研究团队――镇江市润州区语文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试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类型课文进行分类”[1],提出了“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类型课文有效教学基本式的研究”课题。他们充分研读教材,分析归类,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根据具体的文体特征细分为古诗类、新诗类、儿童诗类、文包诗类、写人记事类、写景状物类、议论说理类、历史故事类、寓言故事类、童话故事类、民间故事类、神话故事类、科普类、应用文类、口语交际类、习作类、课外阅读活动指导类等18种类型。与之相应,根据不同的文体文体特征提出18种有效教学基本结构模式。比如根据诗歌的抒情性、意象性、音乐性特征提出了古诗类课文有效教学基本结构模式:① 创设童趣导入古诗课题,整体感知全课古诗内容② 感受童趣粗读古诗篇章,了解掌握全课古诗大意③ 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④ 表达童趣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已的新古诗⑤ 生长童趣推荐古诗经典,拓展延伸激励读写古诗。

当然,研究团队不是抽象的根据诗歌特点来提出单一的诗歌教学模式,而是根据具体的诗歌样式进一步提出相应的不同教学模式。如,为体现新诗特点进一步研发出新诗类课文有效教学基本结构模式:有① 以诗导读② 粗读感知③ 精读朗诵④ 品读赏析⑤ 导学仿创;也有① 诵读新诗,走进文本,让孩子乐学② 品悟新诗,走近诗人,让学生乐说③ 仿写新诗,彰显个性,教学生会写;还有① 引入小诗,导入新课② 听读诗歌,整体感知③ 接触文本,反复诵读④ 细读诗歌,指导欣赏⑤ 放飞思绪,练习仿创⑥ 把握主题,感悟诗情⑦ 模仿诗歌,动笔创作⑧感情朗读,熟读成诵。等等。

再如,儿童诗类课文,构建了有效教学基本结构模式:① 诵读优秀的童诗,激发浓厚的兴趣② 点燃创作的激情,倾听花开的声音③ 引领倾情的品读,润泽心灵的净土。

更有意思的是,对文包诗类课文,提出的有效教学基本结构模式是:① 自主阅读诗文,以文感知诗意② 互动释疑解难,练习感情熟读③ 诗文对照品读,领会诗情文意④ 探讨情景意象,识景悟情明理⑤ 迁移读写运用,习得语言文法。这一模式鲜明地将文包诗的教学重点定位为诗歌学习,充分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本意。

根据上下文语境的基本要求来创建语文教学模式是汉语语义规律的基本要求。汉语语法特点与印欧语的“形合”特点不同,词与词之间没有明确的形态变化的标记,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是“意合”,其基本规律就是徐通锵先生指出的汉语语义规则,即“已知的信息统率、驾驭未知的信息,其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大体上就是‘前管后’或‘上管下’,即前字管辖后字的组配选择,上句启示下句的语义范围和陈述走向”[2]。这一规则决定了语文教学要根据上下文的基本要求来构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刘友开先生领导下的研究团队推出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恰恰顺应了这一要求,符合汉语规律和特点,具有科学性特征。

从课堂教学的情景语境的要求看,刘先生领导下的研究团队推出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具有可操作性特征。

课堂情景语境要求教学模式能够适应教学现场情景,具有可操作性特征。刘先生领导下的研究团队推出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不仅是理论建构,“大胆假设”的结果,更是“小心求证”,现场实践的结晶。他们“研发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类型课文有效教学的基本结构模式就在立足课堂的‘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提炼’的‘教学现场建构’ 起来了,也是‘在教学现场践行’的”[3]。可见,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具体的教学情景语境中诞生的,来源于课堂,服务于课堂,很接地气,具有草根特色,是一种行动研究,既适合教师教学需要,也适合学生学习需要,可学可用,操作性强。其研究成果专著《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关于不同类型课文的教法研究》书中所呈现出的大量鲜活、生动的课堂实录证明了这一点,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由上可见,刘先生领导下的研究团队推出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从语境教学视野看,具有适时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征,体现了时代要求,符合了汉语规律,适应了教学情景语境,因而其合理性和正确性是不言而喻的,值得广泛推广。

此外,关于这些教学模式的推广方面,我建议,刘先生及其研究团队可以加大宣传力度,让这些模式走出镇江,走出江苏,走向全国;走进教师,走进高校师范课堂。

【参考文献】

[1]、[3]刘友开:《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关于不同类型课文的教法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2、3页)。

[2]徐道锵:《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187页。

第6篇: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范文

一、目标牵引 潜在驱动

说明文学习兴致不浓厚一个主要原因是目标不甚明确,潜在动力不足。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学习前应明确学习的重要意x,认识到说明文不是无足轻重的,它是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并运用广泛的实用文体,说明文读写能力不仅是高考的需要,更是工作生活的必需。通过目标牵引,激发学习内动力。

可列举事例阐释。钻研同一课题的两位科研工作者,一位科题报告阐述清楚,产品构造、功能、使用方法等一目了然,而另一位花了大气力钻究的却因科题报告含混不清、说明技巧欠缺而被搁置最终没能获得科研专利。通过一些事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说明文读写能力的现实意义,提升认识、激发潜能。

二、围绕重点 巧设环节

说明文教学重点一是说明方法、顺序等的理解与运用;二是筛选信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是科学精神及人文素养的培育等。心中有数,方能灵活自如驾驭教材,纲举目张、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科学规范,方能克服教学盲动及面面俱到的尴尬。

(一)自主探究,激发兴趣

教学时可先明确自主探究的任务与方向。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自主探究学习,比教师空洞说教更能激发内在的学习兴趣。教育家罗杰斯说:“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知识,多半是死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

如《动物游戏之谜》请学生筛选出动物游戏的类型特征及目的,让学生勾画关键语句,并通过填表、列举事例等形式展示交流,让学生找出两种说明方法阐述其效果与作用等。

(二)拓展迁移,激发探求欲望

通过交流与信息碰撞,适当拓展延伸,激发探求欲望。如可小结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列数字、列图表、引用等说明方法,讨论理解各种方法的意义与功用并尝试运用;总结分析、质疑、求实、执着、实证、创新等科学精神,讨论明确其实质意义与培育问题等。教学点面结合,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立体的认知,激发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三)实践运用,体验乐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学过的内容经常练习,学会运用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 运用知识就能体验实践的快乐。如学习《一个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时让学生思考“成功需要那些精神?”、“如何在生活中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等。通过知识运用促使理解巩固知识并体验运用的乐趣。

三、人文渗透 点燃情愫

凯洛夫说:“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说明文教学只有渗透发掘情感因素,方能活化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内趋力。

(一)趣味表演,走入文本

《动物游戏之谜》学习时让学生“模拟动物”表演,促使学生认真研读文本,思索创新肢体语言;“同一事物说明方法、顺序创意大比拼”等,通过形式多样的趣味竞赛活动,促使学生认真探究、寻求创意,激发并深化研读文本的兴趣。

(二)情感探究,融会贯通

设计一些切身的探究问题,促使学生融入文本。《宇宙的边疆》学习时提出“文中那一句最为精彩?”、“最撼动人心的是那件事?”、“一件事的成功需要那些条件和精神?”等,学生在思索中深入挖掘文本人文内涵及精神因素,培养科学精神及人文情怀,有了情感支撑的学习,兴趣更为持久。

(三)灵活多样,创新体验

创新的教学形式促使课堂意趣十足。罗曼・罗兰说:“人生所有的欢乐就是创造的欢乐。”《生物性的社会》可以用诗歌的方法诵读文本,辩论“个性化与合作精神的有效结合?”或改写公益或科普广告;或为文字配写韵文和音乐等,都可使说明文教学课堂活泼生动。

四、以写促读 质疑扬弃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发现疑难困惑,在探索解答疑惑时才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说明文在学习后可以进行写作方面的训练,促使对知识产生新的疑惑,以便扬弃内化。如介绍本班科技大赛中的一件作品,写出较有创意及文化内涵的说明文等,通过展示交流、修润发表等形式促进学生对说明文本的理解升华。

第7篇: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范文

据不完全统计,以现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其中所收纳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从广义的文学概念来看,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或许称为“现代文”更适合)共计130余篇。从定量研究(quantitativere-search)和定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两个取向来看,中学语文教材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汰体现出以下几个问题。从作品文体类别的角度来看,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择的作品多为散文类和诗歌类。其中,散文类作品共占总数的80%以上,小说和诗歌类作品各约占总数的10%,戏剧类作品不足1%。其中所选的现代小说除了鲁迅《社戏》、《故乡》以及沈从文《边城》等经典作品之外,寥寥无几。这种文体比重倾斜的状况或与教材的容量和小说及戏剧文体的长度有关。从作品所涉及的题材分布来看,在这些篇目中,多数为生活类、人情类、家庭伦理类、思想品德类以及科普知识类的题材,而政治思想教育、革命史教育之类的题材所占比重和以往教材相比在逐渐减少。

诸如朱自清《背影》、张晓风《敬畏生命》、周立明《动物游戏之谜》、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钱钟书《谈中国诗》等篇目都体现出这一题材和主题取向。另外,经过本文粗略的考察,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随着年级的晋升,现代文所占比重稍有下降减少,而文言文所占比重则稍有上升。在现代文中,所选作品更倾向于经典作品。以高中语文第三、四、五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像鲁迅《拿来主义》、《雷雨》、巴金《小狗包弟》等作品都体现出某种潜在的意识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学语文教材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和分布体现出一种新的文学教育思路。通过对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现代文的文体类别、题材分布及数量的变化的考察,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中学语文教育一些潜在的导向、思想和意识驱动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中学语文教材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这些质性(qualities)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教育导向的改变。当今中学语文教育逐渐转向以人文教育和人格教育为主导的方向,正逐渐淡化以往中学语文鲜明而浓厚的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色彩。知识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生活教育成为中学语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点从现代文学篇目的选择可以看出来。尽管其中还是选择了为数不少的关于中国现代革命史以及政治内容的作品,如《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作品,但这些作品主要并不是用来表现政治和意识形态内容的,而是更多地用来体现特殊文体的基本特征。

(2)中学语文教材在选择篇目的时候更注重其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3)对现代文的选择更趋多元化,已不仅仅限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而是根据中学教育的阶段性特点进行选择。从以上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个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现今中学语文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随着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和知识的进展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从现当代文学这一范围来看,可以看到本学科学术研究对中学文学教育的投射和影响,尽管这种影响是缓慢的,而且是不明显的。

2现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现状和问题

应该说,中学语文教材出现的这些新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受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思想与方法更新的启发。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进展。其中,最主要的就体现在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人文启蒙思想的影响。现代文学研究也就逐渐走上了去政治化和去意识形态化的道路。所谓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体现在人文启蒙、审美现代性上。这一点和80年代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语境相关。在中学语文教育界,也逐渐受到学术研究的深刻影响,语文教材的修订也体现出这一点。尤其是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更体现出8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研究的深远影响。以往那些具有鲜明政治教化和思想教育的文本开始淡出中学语文教材,取而代之的是能够体现和包容人文素养、审美、知识和情趣的作品。但在这一趋势中,我们对现代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阐释遵循的仍是传统社会历史批评的反映论。

其基本教学思路是:首先是介绍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然后是作家生平介绍,再是作品的意义分析。这就形成了“时代———作家思想———作品意义”的思维逻辑和阐释模式。这种模式能有效地解释作品和世界的关系(作品———作家———世界———读者),但又会遮蔽作品内在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这一点在传统的中学文学教育中占据着长期而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形成相对稳定范式的条件下,中学文学教育也受到潜在的影响。应该说,这种影响关系更深层地源于80年代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历史语境。中学文学教育实践在这一宏大背景和深远的历史环境下,也因此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教学模式。那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进展又如何对中学文学教育进一步产生影响呢?中学文学教育实践又如何将新的信息反馈于文学研究呢?这是本文要继续追问的问题。

3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进展与中学文学教育的可能性

第8篇: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范文

摘要:本文讨论了关联翻译理论的内涵,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以及关联论对电影片名翻译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关联论;电影片名;翻译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频繁交流,大量的西方电影开始涌入中国市场。中国的翻译工作者也为广大观众奉献了许多优秀的译制片。在学术领域里对影视翻译的研究逐步得到重视。作为一部电影精髓,电影片名是影片的商标和广告,直接起“导视”作用。本文通过对片名翻译现状分析,讨论关联翻译理论对影视片名翻译的指导作用。

一、电影片名翻译现状

根据内容电影可分为科普片,教学片和故事片。前两种电影片名形式比较简单,所以翻译通常运用直译,译文忠实于原文。而故事片在市场上已经形成商品化,其商业价值远远超过其语言表的目的。在片名翻译方面存在一片多名的不统一状态。主要表现在,

1.大陆,香港,台湾三地译名不统一。例如:JFK(1992) 香港译为《惊天大刺杀》,台湾译名为《谁杀死了甘乃迪》,而在大陆译成《肯尼迪》。再如,Billy Elliot 大陆译为《比利・艾利奥特》,台湾译为《舞动人生》,而香港译名为《舞出我天地》。

2.从产生的过程而言,一部电影经过创作,拍摄,制作的流程属于创造性活动,是一门艺术。从产生目的来看,电影艺术属性同商业属性相比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电影的商业化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影翻译使片名翻译走向市场化。电影片名像商标,起到快速,强烈的广告宣传作用,从而实现电影商业价值的目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放映机构将原本大家熟悉的片名做一些改动用另一译名推行。例如:Multiplicity(1996) 分别有个不同的译名即《三个茶煲一个佬》;《丈夫一箩筐》;《复制丈夫》。

二、关联翻译理论

语用学家 Sperber 和Wilson 对综合认知科学、语言哲学和人类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创立了关联理论。他们的学生Gutt 运用关联理论对翻译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在《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一书中近一步发展了关联理论,阐述了它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关联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为了使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又要准确判断译文读者的认知接受能力。然而,正确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并其传达给译文读者并不等于保留原文的全部信息或直译,如果译者的目的是让观众享受原作的风格特点和艺术魅力,那么译者就要保留原文作品中的“交际线索”,努力再现原作的风格特点。与此同时,译者还要准确判断译文读者认知水平,尽量避免译文读者因历史背景知识缺乏而不了解作者的意图。Gutt认为 翻译“不应该让读者付出不必要的认知努力,只要读者的收获超过了他们付出的努力,那么这种努力是值得的。”关联翻译理论认为,文本话语的内在关联性越强,则读者在阅读中无需付出太多的推理努力,就能获得好的语境效果。好的文本或译本不是给读者提供最大的内在关联性,而是提供最佳的内在关联性。文本的内在关联性往往与文本的创作意图,社会功能,写作风格与文体色彩等有关。Gutt 提出的直接翻译,间接翻译的概念实际上都力图达到最佳关联性。

三、关联论对电影片名翻译的指导意义

(一)电影片名翻译既要遵循翻译的原则,也要关注其信息传播功效。

Gutt 提出的直接翻译有赖于“语言特征的相似性”,这并不等于直译,Gutt 认为直接翻译的“保留原文和原文中的全部语言特征”的最终结果是“保留语言特征为译者提供的引导读者获得交际的“交际线索”,即“保留原文的风格”。例如,The Age of Innocence《纯真年代》;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Chicken Run《小鸡快跑》等。在翻译这些片名时译者保留了原文的语言特点的同时又达到了与原文类似的语境效果。虽然说两种语言差异较大,但并不是没有共性的。当两种语言的语言风类似,而产生的语境效果也一定程度上相似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不用做很大的改动也可以达到将原文作者的意图转达给译文受众,以产生类似的语境效果。

(二)信息传播的同时也要注意其美学欣赏价值和商业价值。

关联翻译理论中的间接翻译提出的是“保留原文的认知效果的相似性”,对原文的语言特征改动较大。

电影片名翻译通过语种转换把一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完整地转移到另一种语言当中。语言是信息和文化的载体,因翻译时,除了翻译表层信息外,更要翻译深层的文化含义。因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中英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巨大差异。这就要求译者兼顾原文语言特点和信息传播功能。Gutt 认为,翻译的过程是一种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译者通过原文的语言、句法、语义,问题等个层面的交际线索,进行语境假设,使自己的思维与原文作者的认知环境与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相关联,在有关联的数个阐述中选出最佳关联性。例如,Bathing Beauty《出水芙蓉》,影片表现了一群魅力活泼的水上舞蹈演员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出水”二字点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使读者付出最小的处理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既达到最佳关联性。虽然,与原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非常准确的假设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以达到最好的交际效果。再如,Old Wife for New《旧宠新欢》,作者对西方和东方的认知环境进行非常渗透的预设,是符合西方人直线式思维方式的直接、简单、朴实的片名译成符合东方人曲线式思维方式的曲折、形象的片名。类似的译名还有Mission Impossible《碟中谍》;Leon《这个杀手不太冷》等。

结语

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完成英汉互译,而且要使其符合译文受者的认知环境,才能吸引他们对电影的兴趣。这正是Gutt 在关联翻译理论中所提到的“使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的原则。目前在电影片名翻译实践中主要运用的几种翻译方法,都可以由关联原则来指导,使其效果更佳提高。

参考文献:

[1]Gutt, 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ve and Context(2nd edition)[M]. Manchester and Boston: St Jerome Publishing Co.,1990

[2]李寅、罗选民.关联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

[3]孟建刚.关联性・翻译标准・翻译解读[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8)

[4]王斌.关联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中国翻译,2000,(4)

[5]王建国.关联翻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翻译,2005,26

第9篇: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范文

关键词:教学设计;整合点;整合点诊断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21-0058-04

目前,教师们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兴趣并深入发展学生能力,但是,实践中却难以找到正确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往往盲目寻找资源,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被动应用,或者使用的技术手段和资源,却不知道应用得是否恰当、合理。本研究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要基于对学科本身教学目标、知识体系的深入掌握和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并以具体案例设计、分析的形式进行了实践论述。

一、基于整合点理论的教学设计方法

(一)整合点定义

整合点是指“在一节课的教与学过程中的某一步骤,如果常规手段支撑其实施不如信息技术手段支撑的好(在质量、效率方面),则这样的步骤称为整合点”。[1]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

依据整合点理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从如下步骤进行教学设计[2]。

(1)教师完备自身知识结构并以此为基点进行初步教学设计,尤其关注教学目标设计。

(2)分析教学过程,看教学环节是否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3)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支持环境和支持方式。

(4)集成资源,制作课件。

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线性的过程,是不断完善、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三、整合点分析

从学科教学设计入手,从教学目标环节开始,逐一对上篇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整合点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够清晰地梳理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思路和方法,能够实现信息技术应用时机和效果的评价。

(一)教学目标分析

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本设计定位于“这种研究不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而是把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综合性学习”。将语文素养的培养紧紧作为核心目标。

授课教师根据教材的单元目标整体定位,恰当分析、确立本课教学目标,从作者的说明技巧着手,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并把重点放在通过快速阅读、概括各种云与天气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并掌握本文的语言特点上,这是很恰当的。

(二)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中把握了淡化文体、关注个性化阅读的趋势,关注了语文教学的语言工具性特征,同时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注重学生的理解、分析和体会过程,重概括能力、比较能力的培养,轻知识的识记,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能够以课内所学促课外发展,引导学生建立一种非功利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应用合理、恰当。

(三)整合点诊断及解决方法分析

1.整合点1——营造能够将知识系统化的训练环境类

思路导航环节1,教师以鼓励学生发现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并归纳信息,主要出发点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提高学生阅读文本及提炼信息的能力,把握事物的特征。

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以信息集成模式使用幻灯片同时呈现4幅云的图片及特点列表(分别是晴天云简表和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会列表格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帮助学生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既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进行了思维训练,进而突破难点。

此处,教师首先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创设问题情境,然后恰当地选择幻灯片呈现的机会,或提问、或验证、或引发思考、或开辟角度。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得当。

2.整合点2——营造能够将知识系统化的训练环境类

思路导航环节,在辨识云的不同形态、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的时候,针对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的情况,教师使用幻灯片呈现云的图片,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天空中各种云的不同形态。学生边欣赏云的图片边研究它们所代表的天气现象,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之后,幻灯片呈现云的分类图表(云的光彩简表),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体系化的认识。使对云的分类有一定的认识,体会使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的好处。这样加深了对云与天气的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分析语言特点,更易突破重难点。

3.整合点3——改变知识呈现形态类

品析语言环节1,教师选择一段平实的说明文让学生进行比较,在理解平实与生动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并概括出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以幻灯片同时呈现文字和配音朗读的形式引入一段对比文字,解决了其中术语较多读来拗口的问题,又使学生从听觉和视觉双重角度更好地理解文本,节省时间。

在比较中,本文生动的语言特点将体现得极为明显,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突破重难点。同时,使学生明白针对不同的写作对象要采取不同的语言风格。科普读物要面向大众,因而要通俗易懂。

4.整合点4——营造能够将知识系统化的训练环境类

品析语言环节,通过原稿文字与修改稿文字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本文 “准确”的语言特点。教师以信息集成模式,在一张幻灯片上呈现一组句子,实现原句和修改句的比较。这相对于卷子上的习题更易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学生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的学习就不是死记硬背得来的,而是在分析理解中体会到的。

5.整合点5——激发兴趣类

在欣赏环节,以精彩纷呈的云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带动课外阅读。

6.整合点6——快速获取信息类

作业的设置分选做和必做两部分:必做部分意在巩固课堂所学,学会使用说明方法;选做部分意在将课堂内探究学习的兴趣引向课外,鼓励学生做一些更为深入的探究,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在更广阔的学习中去发现解决更多的问题,将课上学到的方法自觉地运用到课外的学习中去。

四、结束语

本文以语文学科的一节整合课设计为例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了深层次实践探索。通过运用整合点理论来设计教学,使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思路更清晰,应用方法和过程更能自控,使教学步骤设计行之有据。同时,根据整合点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科教学选择恰当的解决方法使每个环节信息技术应用更为灵活,又恰到好处。课堂实施后,学生反馈良好。成功避免了教学过程成为多媒体资源的展示,将大量信息直接呈现给学生,偏离了学科教学的本位,导致教学效率和效果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希望本文的实践能为学科深层次整合提供案例观摩和方法指导。

参考文献:

[1] 钟绍春,李吉楠,张琢等.“整合点”诊断方法研究[J].中国信息技

术教育,2008,(2):15-1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