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森林草原防火总结范文

森林草原防火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森林草原防火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森林草原防火总结

第1篇:森林草原防火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刻认识当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不断创新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形式,全面提高社会公众的森林草原防火意识,大力营造人人关注森林草原防火的浓厚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草原火灾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草原资源安全。确保全省顺利实现连续4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奋斗目标。

二、宣传内容

(一)《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省森林防火条例》、《省人民政府森林防火命令》及森林防火规章制度、工作部署。

(二)森林草原火灾的危害性、森林草原防火预警信息及响应措施、预防森林草原火灾重要措施、扑救森林草原火灾安全避险常识、林区野外火源管理及农田秸秆禁烧规定。

(三)中国森林防火微信公众号、省应急管理官方微信、省应急管理官方微博、省森林防火微信公众号、森林防火吉祥物“防火虎威威”、森林防火报警电话“12119”。

(四)森林草原火灾案例及反映基层单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者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

三、时间步骤

宣传教育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一)开展阶段(春防:3月15日至4月19日,秋防:9月15日至9月30日)制定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活动方案,组织学习《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省森林防火条例》、《省人民政府森林防火命令》等法律法规,制作、粉刷、维护森林防火固定宣传碑、宣传牌、防火虎威威,布设防火宣传旗警示牌,印制宣传单、联防公约、标语等宣传品。

(二)重点阶段(春防:4月20日至5月20日,秋防:10月1日至10月31日)全面启动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开展好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月、宣传周的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做好以“坚决实现连续4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清明节、国际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高火险时段,重点做好农事用火、节假日、旅游景点、森林草原防火区和高森林火险区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结束阶段(春防:5月21日至6月15日,秋防:11月1日至11月30日)重点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的检查、总结,回收保管森林防火宣传物品。

四、主要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面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工作目标,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使宣传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乡镇、场站要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把宣传作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第一道工序来抓,主要领导要对宣传工作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主管领导要认真组织实施、落实责任人员,把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继续加强与气象部门的会商和信息共享、信息工作,不断健全完善森林草原火险预警信号联合制度,及时准确预警信息。要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系,播发《省人民政府森林防火命令》、《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的通告》、《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和当地《禁火通告》,确保宣传工作顺利进行。

(二)制定宣传方案,有序开展工作

各乡镇、场站要依据《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年度宣传教育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实施宣传教育工作。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森林草原防火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森林草原火险知识、防火安全常识,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要全面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宣传警示设施的更新、维护工作,及时对固定宣传牌进行粉刷,继续强化森林草原防火预警信号的宣传。各乡(镇、场)要在显著位置设置森林草原火警电话“12119”标识旗和火险预警旗,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布设密度,使当地居民及时了解森林草原火险状态。

(三)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宣传形式

一是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月、宣传周活动。各地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以东北大秧歌、广场舞、露天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集中开展大型的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活动。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农户、进生产企业、进旅游景区”等活动,形成浓厚的森林草原防火氛围,消灭宣传死角,实现防火宣传范围全覆盖。结合“5.12”防灾减灾日、“4.4”防火虎威威诞生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清明节、国际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高火险时段。开展主题鲜明的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周活动。二是移风易俗宣传。在“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等祭祀高峰时段,大力倡导和推广扫墓献鲜花、网上祭奠等文明祭扫方式,逐步改变烧纸、焚香、燃烛、放炮、放孔明灯等传统祭奠习俗,让“无烟上坟”、“文明祭祖”意识深入人心。三是旅游景区宣传。在“五一节”、“国庆节”等森林旅游集中时段,通过利用旅游景点的宣传栏、警示牌、标语、门票等媒介,加强游客森林草原防火知识教育,提高游客森林草原防火意识。四是走村入户宣传。充分利用宣传车延伸宣传距离远的优势,深入林区偏远乡镇、街道、社区、厂矿、集市、学校和分散村屯、零散住户等重点部位通过设立宣传点、流动宣传车、宣传一条街,悬挂标语、条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开展宣传,消除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死角。林区乡镇、村组要开展对小孩、老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特殊群体及监护人的宣传教育工作。五是联防联户宣传。通过“区域联防”、“村民联防”、“警地联防”等形式,不断提高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时段及行政交界区域林区乡镇、“联防”村屯的人民群众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的自我约束能力和相互监督作用。六是秸秆禁烧宣传。通过现地发放《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的通告》宣传单、禁火令以及在农田集中的森林草原防火区边缘插“禁火旗”的做法,营造禁火声势、宣传禁火新规,有针对性地大力宣传焚烧秸秆的规定。七是警示教育宣传。要大规模开展以“不忘教训、警钟长鸣”为主题的警示教育活动,宣传报道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事迹,树立崇尚先进、赶超先进意识,提高社会关注度。八是4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宣传。突出做好“省实现连续4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宣传”,要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搜集40年森林防火辉煌历程中涌现出的英雄事迹、感人事故、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制作宣传卡、宣传册、宣传片,召开座谈会普及森林草原防火知识。

第2篇:森林草原防火总结范文

近年来,我市各地全面贯彻国家《森林防火条列》和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条例》,认真落实各项防扑火措施,在遭受连续多年干旱,防火气候十分不利,防火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全市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和人畜伤亡事故,火灾次数和损失呈下降趋势。但是,随着全市收缩转移战略的实施,森林草原防护面积的扩大和林草可燃物的超标,我市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为进一步加强防扑火工作,减少火灾发生,维护生态安全、森林草原资源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努力提升防扑火工作管理水平

(一)建立和完善防火组织机构。各旗县市区、苏木镇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法律法规的规定,要建立健全防火组织机构,落实人员编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重点火险区要保证嘎查村有防火组织。县级防火指挥部要设一名专职指挥,苏木镇、重点火险区嘎查村要有一名副职负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形成自上而下精干、高效、协调一致的防火组织指挥体系。要加强县级防火信息中心建设,完善功能,建设现代化平台,为防扑火指挥提供保障。

(二)加强防扑火队伍建设。各旗县市区及苏木镇级人民政府、国有林场、农牧场、自然保护区、旅游区以及铁路和其它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都要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要求,组织专业、半专业、群众义务扑火队伍,重点火险区苏木镇、国有农牧林场至少要组建一支“521”特快扑火队伍。已经组建扑火队伍的地区,要根据实际需要,充实力量,优化装备,强化培训和实战演练,全面提高快速反应和综合作战能力。尚未组建扑火队伍的地区,要尽快组建。各类防扑火队伍必须接受当地防火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其机构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

二、强化防火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防火意识

(三)落实防火宣传教育责任。各级人民政府是防火宣传工作的责任主体,必须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防火宣传工作。要认真做好宣传的组织、协调、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层层落实宣传教育责任,做到单位负责职工,学校负责学生,街道负责居民,村委会负责村民,车站、旅客列车、公路客车、旅店负责旅客的防火宣传教育。防火宣传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措施、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有考核。

(四)加强防火宣传基础建设。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宣传工作制度、严格程序,构建和完善市县乡村宣传体系,要指定专人负责防火宣传工作,明确任务目标,抓好落实。各地区要切实加大力度,强化防火宣传教育设施建设,在林牧区公共场所的醒目位置、行政区域交界处、交通要道、矿区、苏木镇、嘎查村出入口等关键地段,设立永久性的防火宣传碑(牌)或其它宣传设施。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火宣传活动。在防火期内,各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要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发表森林草原防火专题讲话。电视台、广播电台、地方性主要报刊都要在固定时段或固定版面增设森林草原防火公益性宣传教育栏目。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活动,通过知识竞赛、播放录音、录像、组织防火文艺宣传队、张贴防火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材料、悬挂防火警示旗、刷写标语口号等形式,提高宣传实效。

三、加大防火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六)建立稳定的防火长效投入机制。按照森林草原防火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各旗县市区要将森林草原防火基础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和扑救经费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根据实际需要逐年增加,为防火工作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要充分利用公益林管理站等有利条件,做到管护站即是防火站,护林员也是防扑火队员,并通过公益林防火补助资金,逐步为护林员配齐防扑火装备,提高作战能力。要加强防扑火资金的使用管理、审计监督和项目建设的跟踪检查,确保国家和地方投入的防火资金足额到位,发挥作用。各地要结合实际,按照防扑火费用由政府投入为主,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原则,探索火灾的有偿防控和救助模式,逐步建立起森林草原防火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的社会化投入机制。

(七)狠抓防火阻隔系统建设。凡新造林地,都要按标准配套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在林牧区建设的各类工程设施,必须开设防火隔离带或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做到防火隔离带建设与造林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要科学规划和设计防火隔离带,严格按照建设标准,按时完成开设任务,切实形成有效的防扑火阻隔系统。要注重城镇、林场、村屯等周边防火隔离带建设,避免家火上山、野火进村,火烧连营,全面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八)积极推进扑火装备和物资储备能力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扑火队伍装备配置,配备风力灭火机、2号扑火工具,通讯设备、GPS定位仪、运输车辆等必要的设备,“521”特快扑火队必须配备2台风力灭火机,1辆运兵车,5把2号工具,1部GPS定位仪和一部通讯工具。要逐步增加大型消防设备,加强设备的使用和演练,提高扑火队员熟练使用装备的能力。各地要采取措施,建设好物资储备库,储备数量足够的防扑火物资,为防扑火工作提供物资保障。

四、规范野外火源管理,从根本上减少火灾的发生

(九)适时防火期公告。在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的时期,各地要及时进入防火期,最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的危险时期,各地要立即进入防火管制期。各级人民政府要适时进入防火期公告和防火令。我市规定每年3月15日至6月15日、9月15日至11月15日为防火期,4月1日至5月31日、10月1日至10月31日为防火期。根据实际情况,各地可提前进入或推迟结束防火期和期。

(十)强化预测预报和了望监测。进入防火期,各级气象部门要及时短期和中长期火险天气预报和火险等级预报,防火部门要依据预报制定火险趋势分析报告,要充分运用了望台、望火楼、地面巡护,检查外站、闭路监控系统等多种手段,实施全方位、全天候的火情监测,遇有火情,要及时上报,确保妥善处置。各级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要坚持24小时值班,对于卫星发现的热点信息,必须立即组织核查,在接到热点信息1个小时内将核查情况反馈到自治区防火办。

(十一)严格规范用火行为。要制定和完善火源管理制度,依法管理野外火源、规范用火行为。防火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进入森林草原防火区域,确需进入的,要严格按照审批制度,向旗县以上防指申请办理防火通行证,野外用火许可证,并由批准单位负责监督管理。各防火检查站要配备专业人员,对过往车辆和行人进行严格检查,经批准进入防火区域作业和生产用火的单位、个人,要签订保证书,交纳保证金,自行配备扑火工具,指定专业人负责,严密防范。

(十二)突出抓好防范重点。对生态工程区、自然保护区、封禁保护区等关键部位和“清明”、“五一”、“国庆”节等关键时段必须增岗加哨,重兵投入,严防死守,要认真组织开展“三查”、“三清”活动,“三查”即查对火源管理工作是否做出明确安排部署;查火源管理责任和措施是否落到实处;查火险隐患、漏洞和火源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三清”即清山、清沟、清河套,对擅自进入和经批准进入,但违反防火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清理。对发现的问题,要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进行整改。上坟烧纸是我市引发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各地要大力提倡文明安全的祭奠方式,要严格按照“入口查,山上查,全面管、处理严”的火源管理办法,依法加强火源管理。

五、科学制定扑火预案,切实增强安全扑火能力

(十三)修订完善火灾扑救预案。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完善各级扑火预案,重点火险区要制定嘎查村级预案,市和重点旗县还应制定《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并依据新的形势、新的情况,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以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根据预案要求必须做到四落实:落实交通工具,保持状态良好,统一调度;落实扑火队伍,防火期,地方各类专业、半专业扑火队要集中待命,强化实战演练,武警森林部队靠前布防,保证85%以上兵力在一线执勤,遇有火情迅速出击,就近扑救;落实扑火机具,购置、补充、维修和保养好扑火机具,确保完好率在95%以上;落实后勤保障,储备一定的粮食和扑火物资,保证扑火应急需要.

(十四)科学组织指挥。要进一步强化一线扑火指挥员的培训,特别是要抓好基层和重点防火地区指挥人员的培训,着重开展指挥调度、科学决策、安全扑火知识、技能和自救方法培训,使他们真正掌握安全灭火基本战术和火场组织指挥要领,杜绝盲目指挥、盲目扑救和人身伤亡事故发生。要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要设施和村屯安全置于首位,正确处理扑救重点与保护森林草原资源的关系,科学指挥、科学扑救。

(十五)及时妥善进行扑救。发生火灾时当地苏木镇人民政府或防火指挥部要立即组织扑救,需要支援的要立即请示,县级防火指挥部必须迅速做出反应,派出前线指挥部,调动队伍,组织指挥扑救。市防指要立即派出前指,靠前指挥,重特大火灾和危险性较大的火灾要立即按规定上报自治区防火指挥部。驻地、武警部队等在执行火灾扑救任务时,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火灾扑灭后,要留有足够的人员着守火场,经验收合格后报当地防火指挥部批准后方可撤离。重大以上火灾需要上一级防火指挥部批准后方可撤离。要严格执行火灾归口管理制度、火灾报告制度和火灾新闻报道规定。火灾必须由当地防火指挥部逐级上报,需要向国务院及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报告的火情,必须经由自治区防指按程序统一上报。

六、加强对防火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防火责任制

第3篇:森林草原防火总结范文

每年春季正值森林高火险期,为坚决遏制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我镇严格贯彻落实,从3月1日起,在全镇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整治专项工作,现将开展工作以来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自接到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要求以来,我镇从各个方面加强落实:一是建立各村排查工作台帐和整治清单,对森林防灭火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人群实行严格管控、定期排查;二是及时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会议,做到政策与要求上传下达,督促各村认真落实防火工作;三是积极主动做总结,总结提炼排查整治过程中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全面开展好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将森林火灾防患于未“燃”。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警惕意识

按照“预防为主,防灭结合”的工作方针,森林防灭火宣传工作是重中之重,从源头预防,要做好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首要问题就是民众防火意识问题,通过宣传,提升警惕意识,我镇组织全体干部签订防火承诺书与承诺墙、村民签订森林防灭火农户承诺书,各村设立森林防灭火检查点,每天安排人员值守,对清明期间民众进行文明祭祀劝导,各村每天派人巡查林区,走访森林火灾风险隐患点进行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台账,镇森防指挥部及时对隐患点整治情况进行“回头看”,定期督导各村森林防灭火隐患排查工作,压实责任,力求整治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日常工作。

按时完成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的资料上报,及时开展会议培训与学习,确保我镇森林防灭火工作有序推进。

第4篇:森林草原防火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开局之战”。

二、具体任务

结合工作实际,对各股室、站所、大队以及涉电企业进行集中整治工作。严格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要求排查,解决存在问题,确保林草系统安全无事故发生。同时建立落实风险“常态研判、动态管控”和“每日隐患排查、动态清零”制度,实现风险全感知、隐患全排查、责任全落实,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现场依法提出处理意见和具体措施,将风险化解在隐患前,消除在萌芽中。

三、整治重点

(一)林业和草原局集中整治重点

要进一步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切实担负起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将林业草原安全风险管控和森林草原防灭火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纳入整治重点,同时搞好森林草原安全生产检查和护林防火等工作,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管控,隐患得到全面治理,重点问题得到解决。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局属各股室、站所、大队、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室负责人郑强华兼任办公室主任,杨秀蓉负责处理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使安全生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二是精准管控,强化安排。加强单位内部安全管理制度的检查,对各股室、乡镇林业站、检查站的值班制度、安全巡逻制度、防火用火制度和重大事故及时报告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做到安全防范摸清风险底数,加强监督检查,科学确定风险等级,汇总风险数据并作出相应的整治措施,付之行动。

三是强化督促指导,增强防范意识。定期组织专业队伍对单位辖区内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整体评估,关键环节开展解剖式安全检查,并对隐患整改情况定期复查验收,确保隐患动态“清零”推动形成隐患排查治理常态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为主题的活动,使安全理念、安全常识进机关、进林区、进家园,增强全民的安全防范意识。

四是强化执法力度,严肃事故调查。将按照安全生产整治三年行动要求,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对集中整治期间发生的每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和“四不放过”原则开展调查。

四、工作安排

将严格按照此次全县的安全生产“排险除患”集中整治行动的时间安排,从2020年7月至12月底,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集中排查、自查自纠阶段(即日起至8月31日)

结合实际制定的“排险除患”集中整治方案,明确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落实责任、细化措施。认真开展自查纠纷,对林业和草原局的每个部位、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全面辨识安全风险、排查隐患,制定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坚决整改消除隐患。

(二)集中整治,巩固成效阶段(9月1日至11月30日)

采取“四不两直”、“三带三查”(带着执法查、带着媒体查、带着专家查)、突击检查、明察暗访和回头检查等多种方式,对自查纠纷情况进行全面整治,贯彻落实风险辨识全面、风险可控受控、每日开展隐患排查、隐患动态清零以及严格把控管制措施的落实。坚持标本兼治,认真梳理总结,以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为重点。

(三)“回头看”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

组织开展综合督查,对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除整治、责任落实、长效机制等情况开展“回头看”,层层传输压力、层层落实责任、确保集中政治取得显著效果。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

高度重视此次的安全生产“排险除患”整治工作,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州、县行动部署上来,组织领导责任落实明确,局长亲自部署,副局长、工会主席具体负责,局属各股室、站所、大队、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分头落实,结合实际,按照制定的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深入开展自查纠纷,全面辨识掌控风险,排查整治安全隐患,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二)严格把控,务实工作绩效。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排险除患”集中整治工作全面进行到底,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局机关组成安全生产自查工作组对林草局机关、各站所大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检查主要通过森林草原防火巡查、现场隐患排除、查阅资料、台账登记及演练等主方面开展。严格按照把控要求,切实履行责任,不走过场形式,全方位进行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加大监管力度,严格责任追究。

安全生产“排险除患”集中整治工作将继续以“牢牢守住安全生产这条底线”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要求各股室、站所、大队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监管力度,切实把安全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四)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防范意识

第5篇:森林草原防火总结范文

一、准确把握旱情形势

去年秋天,在国家惠农政策强化、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的作用下,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全省冬小麦播种面积3664万亩,比上年增加40万亩。从农业部门调查情况看,播种整地质量普遍较好,底墒充足,特别是针对持续发展的旱情,各地及时指导农民浇灌封冻水,实施锄划镇压,除个别地块外,旱情对冬小麦越冬尚未造成严重影响,全省大部分麦田墒情适宜,总体苗情好于常年。但去年11月份以来,全省平均降水仅为2毫米,比历史同期少85%,大部分地区气温又较历史同期高1-2度,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气象干旱。目前全省有587万亩麦田受旱,春播白地缺墒1100万亩,37万人、13万头大牲畜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这次干旱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据气象部门预测,旱情还可能进一步发展,如果形成冬春连旱,不仅今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有可能落空,而且对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对此,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旱情形势的严峻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抗旱减灾促春管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坚决打赢抗大旱、保春管、防灾害这场攻坚战,努力夺取夏粮丰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二、提前做好抗旱准备

我省冬小麦从月下旬开始由南往北陆续返青,现在距离返青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中间又恰逢新春佳节,春季农业生产全面展开的时间相当紧迫。我们一定要及早动手,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一)加强监测预报,搞好农业气象服务。气象部门要继续做好旱情分析和预测预报、旱情监测和评估工作。通过加密会商、加强田间实地调查等方式,对旱情动态实时监控,搞好干旱趋势滚动预测分析,及时旱情信息,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建议,并适时启动抗旱气象服务应急响应。要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对抗旱夺丰收的重要作用,及早做好人工增雨的各项准备,抓住时机组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要加强“倒春寒”等灾害天气监测,完善防控预案,指导农民科学预防,切实提高防治效果。

(二)实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开展抗旱。目前我省小麦仍处于越冬期,专家建议不适宜进行浇水抗旱,在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小麦开始返青后再实施抗旱浇水。农业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查墒情、查苗情、查灾情,尽早制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麦田抗旱管理方案和技术路线,增强对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没有造墒和冬灌、旱情严重的麦田,要在开始返青时抢浇“救命水”;对浇过冻水、轻微受旱的麦田,要在起身期及时浇水;对浇过冻水、土壤墒情较好的主体麦田,重点是搞好中耕锄划,增温保墒,将春一水时间推迟到起身后期至拔节期。

(三)抢修水利设施,全面做好春灌准备。开春以后,以抗旱浇水为主的春季农业生产从南向北将陆续展开。各地要抓紧做好水利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确保灌溉季节用得上、出得顺。井灌区要提早开展机井普查,查水位、查水泵、查电力设施,搞好设备维修,及时补打更新机井,确保有效灌溉面积不减少。地上水灌区要加紧渠道清淤,根据水源状况延伸支渠和斗渠,落实用水指标,制定放水方案,努力扩大浇地面积。要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建设河渠联通工程,实施抗旱水源的调、引、蓄,最大限度发挥水资源的抗旱效益。

(四)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建设抗旱水源工程,提高抗旱减灾能力。有关部门要及时向国家反映我省抗旱中的实际困难,尽可能多地争取资金物资支持并及时下拨。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力争全省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0万亩以上。重点推进石津、冶河等14处大型灌区和漳北等4个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加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现代农业县和节水示范县建设力度,大力兴修“五小”水利工程,提高引蓄水能力。实施南水北调主体及配套工程,加快引黄工程建设步伐,用足用好外流域水源。

(五)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饮水困难。各地要突出政策措施的惠民导向,把确保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抗旱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对列入今年饮水安全规划的300万农村人口,要结合新民居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确保旱区人民早日喝上洁净水。对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的地区,要进行摸底调查,逐村逐户登记造册,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有水源条件的地方,要抓紧建设一批应急引水、提水工程;没有水源条件的地方,要组织运水、送水,千方百计缓解饮水困难,绝不能让一个群众没有水喝。

(六)抓紧筹备物资,确保抗旱春播需要。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抗旱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应对措施,保障抗旱有序进行。要早计划、早安排、早调运,切实做好各项抗旱物资准备。各级抗旱服务组织要备足灌溉设备,搞好抗旱机具检修,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服务。供销等部门要做好农业生产资料储备工作,保证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充足供应;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降低流通成本,减轻农民负担。石油、电力部门要搞好计划调度,保证抗旱和春季生产用油、用电需要。有关部门要强化市场监测监管,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违法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利益。

三、确保抗旱措施落到实处

第6篇:森林草原防火总结范文

一、工作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防控重大风险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总理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重要批示要求,认真落实上级会议精神,深刻汲取县内外森林大火教训,对农事用火、祭祀用火、林业生产用火等引发森林火灾进行集中治理,严厉打击森林火灾违法行为,坚决遏制人为因素引发森林火灾多发态势,严防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二、治理内容

(一)农事用火。重点排查治理高火险天气林田、林土交错地带烧田埂、烧杂草、烧秸秆、烧灰积肥、烧垃圾、烧垦开荒等农事用火失管失控问题。排查治理源头管控不到位,对违规农事用火不劝阻、不报告。排查治理脱离群众路线,对林农不宣传、不发动。排查治理对违规用火管理“宽松软”问题,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二)祭祀用火。重点排查治理推动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工作不力,存在林内、林缘烧纸钱、烧香点烛等违法用火问题。排查治理墓区周边以及林农结合部可燃物清理不到位等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宣传引导、综合管控、疏堵结合不到位。排查治理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不以身作则,带头上坟烧纸、燃放烟花爆竹问题。

(三)林业生产用火。重点排查治理违规炼山造林、计划烧除、烧疫木、点烧隔离带等问题。排查治理落实法律法规不到位,未落实“五个不批、五个不烧”特殊用火审批制度,或用火审批制度不严格。排查治理生产性用火未在合适的天气条件下实施、未开设隔离带、未组织足够人员看守等不按规程操作问题。排查治理有关部门对违规生产性用火监管缺位、处罚不严问题。

(四)其他隐患问题。重点治理林区输配电线路和通信设施线路断线、短路、绝缘子脱落等引发森林火灾隐患问题。排查治理野外吸烟人群教育不到位、不监管问题。排查治理“痴、呆、傻、聋、哑”五类特殊人员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玩火弄火引发森林火灾问题。排查治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旅游景区等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林区居民点、加油站、天然气管道等重要设施周边的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县界、乡界、林界等交界地的森林火灾隐患。

三、治理措施

(一)强化防火宣传教育。结合森林防火“平安春季行动”,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营造森林防火浓厚氛围。创新工作方法,坚持群防群治,推进宣传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注重普法宣传,开展警示教育,以案说法,提升群众用火法治观念。各相关部门要配合做好管辖单位、辖区的森林防灭火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二)加强野外用火监管。按照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要求,落实村(居)委会野外用火主管责任,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区公墓等重点单位主体责任,加大监管力度,管住野外用火。发挥林长制“一长两员”作用,加大巡查力度,看牢重点区域。各村(居)委会严格规范特殊用火审批,指导开展防火巡护、火源管理、宣传教育等工作。高火险时段,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三)严厉打击违规用火。各村(居)委会要组织开展打击违规用火和森林火灾案件查处专项行动,加大监督力度,严格管控野外用火,对违规用火引发森林火灾的,要及时报告,迅速查明原因,依法从严从快惩处肇事者。

(四)持续抓好问题整改。各村(居)委会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问题台账。紧紧扭住问题隐患不放,明确整改责任和要求,销号管理,限期整改。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五)科学高效处置火情。各村(居)委会要完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备足扑火物资装备,科学前置扑火力量,确保闻令而动、有火即出,在火灾萌芽阶段快速到位,坚决“打早、打小、打了”。树立安全扑火、科学施救理念,准确把握火情态势和气象条件,规避不利地形,确保扑火安全。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成立野外火源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镇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指挥长镇长刘何庚任组长,镇人大主席卢志强、镇人武部长邝文胜、副镇长冯成利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应急管理办,徐晨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专项行动的统筹协商和组织实施。各村(居)委会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协同配合,联合开展行动,确保专项治理行动取得实效。

第7篇:森林草原防火总结范文

一、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现状

(一)极端干旱和缺水导致绿洲沙漠化

阿拉善大部分地区极端干旱,缺乏地表径流,年均降水量只有40-200毫米,而蒸散量高达655-1459毫米。水资源不足、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与不合理利用导致绿洲面积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整个绿洲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当前,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锁边地区的同定、半同定沙地已有部分活化,突破原有界限而呈互相连接态势。

(二)严重风蚀沙化造成植物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严重的风蚀沙化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使该地区草场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覆盖度降低。贺兰山西坡森林带、北部梭梭林带、额济纳胡杨林带等阿拉善地区三大生态屏障近几十年出现了严重退化。50年代长达800公里、面积达11330平方公里的梭梭林目前仅剩3860余平方公里,减少65.93%:额济纳旗胡杨林面积由5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294平方公里,减少41.2%:草场退化面积达334万公顷以上,占全盟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3.4%:植被覆盖度降低了30%-80%,大面积的草场已无草可食:180余种野生动物(包括国家一、二、三类珍稀动物),或迁栖他乡,或濒临绝迹。

(三)沙尘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

阿拉善地区与我国南疆、河西走廊、北方农牧交错带共同构成四大沙尘源地,而该地区面积最大,影响最为严重。在风力的作用下,乌兰布和沙漠以每年8-10米的速度前移,巴斗吉林沙漠也以每年20米的速度扩展,沙尘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在总体上增强的态势明显。近年来,还出现了沙尘天气开始时间提前、影响范围扩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

二、阿拉善盟生态综合治理成效及存在问题

(一)生态综合治理成效

1 坚持“转移发展”战略,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阿拉善盟在生态综合治理中提出并实施了以“适度收缩、相对集中”为核心的“转移发展战略”,即将生产力要素向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农业向绿洲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将居住在生态重点保护区和生态环境恶化且已失去生存条件的农牧民,搬迁转移到资源相对富集和生存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通过移民搬迁,全盟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退出的草场得到休养生息,植被覆盖度和牧草产量明显提高,草群中优良牧草比例有所增加。草原特有的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明显增强。据测定。植被覆盖度已由过去的1%-8%提高到目前20%-30%。贺兰山荒山荒坡及丘陵植被覆盖度由过去的不足12%提高到31.4%,野生动物数量增加,植被生长繁茂。同时,移民搬迁后,传统的草原畜牧业受到了较大压缩,集约化高效生态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2 重点工程相互促进,治理区域成效显著。阿拉善盟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退牧还草、天然草原保护、牧草种子基地建设等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与生态移民、扶贫工程相互配合,互相促进,使得部分重点治理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通过围栏、禁牧、休牧、飞播、种草、治沙等工程措施,总计完成造林12.9万亩,飞播造林65.52万亩,封育40.52万亩(包括退耕还林工程以封代造5.5万亩),工程区全部实现禁牧,保护治理面积达到118.94万亩,重点治理区林草覆盖率达到35%上,2009年,全盟草原保护建设总规模累计达到6553.05万亩,生态建设面积首次大于沙化土地扩张面积,防沙治沙步入新阶段。

3 生态建设格局科学合理,生态治理后续产业实力提升。在生态建设实践中,阿拉善盟摸索、总结、确立了适合自身实际的“以灌为主,灌乔草相结合;以封为主。封飞造相结合”的治沙技术措施,逐步形成了围栏封育一飞播造林一人工造林“三位一体”的林业生态建设格局,并积极发展壮大生态治理后续产业,生态综合治理效果明显。目前。阿拉善盟人工梭梭林苁蓉接种面积近6万亩,人工接种锁阳面积1.5万亩。天然及人工苁蓉年产135吨,锁阳年产1561.8吨。人工接种技术基本普及,初步形成肉苁蓉、锁阳、甘草种植三大沙草产业,产业化发展初具雏形。全盟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林业产业企业达到5家。森林沙漠旅游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以贺兰山、额济纳胡杨林为主的森林旅游,以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为代表的沙漠探险旅游等观光旅游产业,旅游人数逐年增加,年接待人数超过50万人次,年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

4 资源保护力度持续稳定,生态建设成果不断巩固。生态资源保护力度持续稳定,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面积达1960万亩,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451万亩,成灾率控制在6.5%,种苗产地检疫率达100%,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两大林区60年无森林草原火灾的成绩。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贺兰山三期,胡杨林自然保护区一二期工程,国家和自治区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3991万亩。森林公安查处各类森林案件844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10.5万元。同时,各方面防沙治沙,植树造林。绿化国土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各种社会成分踊跃投资、投力进行造林绿化、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活动,先后建起了军民共建林、青年林、金融林、民营个体林、妇联林、中日友好林等义务林地,极大地巩固了阿拉善盟生态建设成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转移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个动员全社会的综合体系、既有社会问题,也涉及到各旗县区、百姓的发展富裕等经济问题。从民生和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迁入区的经济发展和百姓安置是最为关键的环节。阿拉善盟农业主要集中在黄灌区、井灌区以及额济纳沿河绿洲。该区域曾是移民重点

安置区和移民后产业发展区,但阿拉善全区域的生态环境都比较恶劣,尤其是受水资源限制和调整,井灌区需要逐步压缩面积,限制耗水量。从事种植业的人员也基本饱和,不宜再安置人口。二三产业安置一方面,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只愿接收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的工人,不愿接收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低、缺乏生产经验的牧民,而且也解决不了搬迁户的住房、社保等问题:另一方面,牧民过惯了自由的放牧生活,承受强度劳动和严格管束的能力较差,缺少符合企业要求的生产技能,心理压力大,常出现往返现象。实施过程中,“牧民要生存、要发展,政府和社会要生态”,这其中的政策矛盾至今没有得到很好协调,自治区西部是我国极端缺水的地区之一,目前水资源利用最多的行业仍然是第一产业,阿拉善农区种植业占用水总量的90%以上。贺兰山西麓及其它井灌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采,已经出现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恶化等问题。黑河9年调水,正义峡下泄水量仍欠账7.79亿立方米。巴彦浩特集中居住了约占全盟40%的人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矛盾日益突出,急需远距离调水解决城市供水。包头、乌海等地的生态建设区大量使用滴灌,“每木必灌”也需要大量的非计划用水维持,一旦国家严格水资源管理,水将成为西部社会、经济、生态的严重制约。

在生态建设上,阿拉善盟每年沙化土地扩张357平方公里,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每年以10-20米的速度扩展前移,已呈联手会师态势,每年有近1亿立方米的流沙倾入黄河,生态建设面临严重考验。防沙治沙任务十分艰巨,治理难度很大。经过长期治理,下一步待治理区域的立地条件远较以往艰苦,由于干旱少雨,使得后续管护费用高。而生态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国家重点工程,国家补助投资标准和地区造林费用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从而形成巨大的投资缺口。与此同时,森林、草原火灾、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高发、草原鼠害面积增加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林草资源管护难度加大。

上述问题,无论是移民搬迁还是生态综合治理,仅仅依靠各盟市自身的力量,确实难以完成。

三、西部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搭建“转移发展战略”的平台,实施跨盟市安置

要加快农牧民搬迁转移步伐,需要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城镇经济来夯实“转移发展战略”的基础;同时,针对自治区西部实际,结合生态环境治理,适度开发西部沙漠、岩画、航天、生态、地质、历史、黄河以及民俗等旅游资源,从而拓展实施“转移发展战略”的空间,提升城镇化水平,搭建实施“转移发展战略”的平台。在转移安置区域上。需要从自治区的高度,破除盟市之间的行政界线,实施跨盟市安置,尤其是考虑整村(嘎查)迁移,既保持村屯居民之间的社会联系,又能够消减对原驻地生态压力。提高实施“转移发展战略”的成效。

(二)扩大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建立生态建设补偿机制

自治区西部现有生态恶劣地区,凶自然条件恶劣,草原生态面临崩溃,已不能继续进行传统放牧,凶而必须采取“一退永退”的办法,但退出后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来继续生态建设和对建设的成果进行维护,因此,对阿拉善等地生态极端脆弱地区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是从根本上解决自治区西部生态脆弱区的根本之策。建议借鉴“天保工程”的做法,推动自治区西部生态脆弱区建设“生态特区”。在生态特区内,将生态建设作为区域的主要生产活动,将留在当地的劳动力转换身份,使之成为生态工人,通过生态建没和保护活动获得收入。同时,将国家生态效益补偿扩大到草原、荒漠区的生态维护。

(三)建立水资源约束制度,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组织专门力量,设置专项工程,尽快摸清西部生态脆弱区地下水资源动态状况,对地下水资源赋存储量、补给量、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水资源与产业开发的相互关系进行一次全面调查评价,在科学调查分析和综合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规划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将水资源利用评估作为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产业发展、城市规划、项目实施环境评估并列,并纳入水资源利用管理体系之中。鼓励实施生态综合治理节水措施,提高节水植被在绿化、生态建设中的利用水平,逐步消除生态建设对水资源的过度依赖。

第8篇:森林草原防火总结范文

关键词:以水灭火;红塔区;必要性;技术方案;成功经验

中图分类号:S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18902

1 红塔区以水灭火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玉溪市红塔区森林防火使用以水灭火技术是由多方面原因决定的,具有其深刻的必要性。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求使用先进的以水灭火技术。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发生频率高、处置难度大的灾害,会对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采用先进的技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十分重要。②红塔区特殊的地理位置。红塔区隶属于云南省玉溪市,地处滇中腹地,是玉溪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用地面积64896.4 hm2,森林覆盖率达62.6%,森林防火对红塔区异常重要。另外,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是玉溪市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旅游业的基本保障。③红塔区森林防火存在许多挑战,必须加以改变。红塔区农、牧、林地犬牙交错,人为活动频繁,火源管理、林火扑救困难。红塔区为森林火灾高风险区,防火、灭火形势十分严峻。④以水灭火技术具有常规灭火手段不可比拟的优点。以水灭火高效、快捷,能彻底扑灭林火而不易复燃;适用范围广,适用于扑救各种类型的林火,对地表火、地下火和树冠火都很有效;安全系数高,不存在“助燃”问题,利于灭火人员的安全;经济环保。

2 红塔区以水灭火系统设置和技术方案

2.1 红塔区专门建立了4支以水灭火中队

为了有效运用以水灭火技术,红塔区建立了林业局直属的4个以水灭火中队,负责区内不同地区的防火任务。第1中队负责李棋、玉兴、玉带、凤凰、高仓街道;第2中队负责北城街道、小石桥乡;第3中队负责大营街、研和街道;第4中队负责洛河乡、春和街道。灭火中队分工明确。

2.2 红塔区配置了先进的以水灭火装备

红塔区为了使以水灭火技术有效开展,总共投入了679.00万元,装备了先进的灭火装备:灭火森林消防水车8辆,森林水罐消防车、灭火装备运输车、运兵车各4辆;4组接力水泵灭火系统、1套储汽式泡沫灭火系统;高压细水雾灭火机8台、动力喷水灭火机80台、风水灭火机80台;移动水箱16个、软体水囊40个;消防战斗服200套、消防避火服16套;配备有带卡口,1.5寸,高强度、耐高压、耐磨、抗老化、防腐蚀可实现远距离输水灭火的水带等。

2.3 红塔区做了充分的以水灭火技术方案

红塔区森林防火指挥部根据区内气候、地形、道路交通、水源状况,森林植被类型、可燃物d量等因子,制定出一系列以水灭火方案。

方案一:水源充足,车辆能到达火灾现场且扑救距离较近。

以水灭火战法:消防车单独实施以水灭火。利用水枪突击火头,发挥车辆灵活机动的特点,实现移动式扑火,快速扑灭火源。人员分工上,由中队长负责协调指挥灭火,配备驾驶员7人,负责运兵车、森林水罐消防车、森林消防水车、装备运输车的驾驶及扑火供水、抽水、水带的铺设及收装工作;水2~6人负责掌水枪及喷水扑火;其余人员操作动力喷水灭火机、高压细水雾灭火机、风水灭火机等进行火场清理,并负责消防水带的铺设及收装。

方案二:水源充足,车辆能到达火灾现场但扑救距离较远。

以水灭火战法:消防水车、水泵配合灭火。消防车跟进作为中继蓄水池蓄水,为水泵灭火提供水源支撑,利用消防车、水泵输水,集中水枪突击火头。该方案由中队长负责协调管理指挥全中队,驾驶员7人负责方案一中提到的相关灭火机械的操作,由于水源充足,可配置4~6人进行水泵架设、消防水带的铺设及收装工作;水可配置2~4人,其余人员操作事项与方案一相同。

方案三:水源充足,车辆不能到达火灾现场。

以水灭火战法:水泵接力供水、灭火,以水灭火装备灭火。以水泵接力供水、直接攻打火头扑灭火灾,或为以水灭火装备提供水源,减少水的输送距离,为携带以水灭火装备的队员提供较为充足的水源,发挥其单兵作战能力,最终扑灭森林火灾。人员配备上,驾驶员5人负责方案一列举的相关灭火机械设备的驾驶和使用,水泵相关灭火工作配备4人。具体灭火技术分配分下列3种情形。

(1)经多泵并串联后能抵达火场,由水(2~4人)操作水枪喷水灭火,并负责消防水带的铺设及收装;其余人员负责操作动力喷水灭火机、高压细水雾灭火机、风水灭火机进行火场清理及消防水带的铺设及收装。

(2)经多泵并串联后仍不能抵达火场,其余人员负责操作以水灭火装备进行扑火及火场清理,并负责消防水带的铺设及收装。

(3)火场风力大、火势猛、人员无法靠近扑打时,可由穿着消防避火服队员携水枪或其它以水灭火装备抵近火头进行灭火,发挥其尖兵作用,另有人员用水枪或其它以水灭火装备对其进行喷水,保障“尖兵”队员的安全。待火势减弱后,其余人员负责操作以水灭火装备进行扑火及火场清理。

方案四:车辆不能到达火灾现场,火场附近无水源。

以水灭火战法:风水结合,以水灭火中队配合常规扑火队灭火。对过火面积大、火线长、火点分散的森林火灾,在扑救中采用以风力灭火机作为主攻机具,以水灭火装备配合跟进方式进行扑火和清理余火,两者结合不仅灭火速度快,而且能单兵作战,并能有效防止余火死灰复燃。

方案五:火势猛、火线较长,扑救人员不足。

以水灭火战法:间接灭火法。利用林道、水沟等天然屏障,或采用点烧法建立隔离带,用以水灭火装备建立防守点,防止火线蔓延。同时,还可采取以火攻火的方式迅速消耗可燃资源,达到灭火的目的。

3 红塔区以水灭火技术的运用成效

红塔区以水灭火技术应用取得了很大成效。首先,形成了完备的以水灭火队伍,通过大幅度提升红塔区的森林防火装备,特别是以水灭火装备,提高了林火扑救能力。以水灭火技术的运用使红塔区由传统的风力灭火队伍,转型为以水灭火为主、风力灭火为辅的队伍,还推动了云南森林灭火由常规灭火、风力灭火向泵车结合、风水结合、人装结合、战法与火场结合的转变,适应不同火场,拓展、提高了多手段灭火的能力。并且为全国森林防火二期规划的编制及云南省今后大规模实施以水灭火工程探索路子、提供了经验和良好示范。

4 红塔区以水灭火技术的成功管理经验

红塔区引入以水灭火技术并取得了很大成效,离不开红塔区的成功管理。

4.1 建立了完备的以水灭火队伍,并进行充分的管理、

训练和培训

为了充分使用以水灭火技术,云南省红塔区建立了4个以水灭火中队,每队25人,并对中队进行严格的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统一半军事化管理,责权明确。定期对队员进行灭火原理、灭火战术、取水、用水、体能和队列训练以及相关装备的使用、维护、保养等全方位的培训,为红塔区以水灭火技术的运用建立了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灭火队伍。

4.2 建立完善的以水灭火预案

红塔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森林防火指挥部根据区内气候、地形、道路交通、水源状况,森林植被类型、可燃物载量等因子,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以水灭火预案,比如成立了4个专业的以水灭火中队,并确立了领导模式,为以水灭火中队配备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制定了5个相关的以水灭火方案等,完备的系统建设为以水灭火技术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4.3 保证水源

红塔区境内的水源较充足,境内大部分区域能满足森林以水灭火战法和装备对水的需求。红塔区将14座中型、小型水库作为以水灭火中队的固定取水点,在缺水林区内的防火通道配套修建森林防火水窖,并且建立了水源分布地理信息系统,逐一标注了林区内坝塘、湖泊、河、沟、溪及森林防火水窖的地理位置,完善的水源定位工作槠嘶鹩盟提供了保障。

4.4 加快防火通道建设

自2015年起,红塔区多方面筹集资金,规划每年新建防火通道40~50 km,进一步改善林区道路、防火通道问题,以深度挖掘以水灭火的战斗潜力,使项目发挥更好的效果。

4.5 爱护以水灭火装备

扑火装备是有效扑救森林火灾的重要保障,平常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非常重要。红塔区通过多方面筹集经费为装备的维护保养提供保障,建立健全装备档案,加强教育,增强广大队员爱护装备的意识,加强培训,提高队员的设备维护保养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保障制度,系统化训练,规范操作,加强与生产、销售厂家联系,跟踪服务等措施使以水灭火设备得到了良好的使用和保养维护,延长了使用寿命。

5 结语

红塔区是云南省森林防火较早使用以水灭火技术的地区,对促进红塔区和整个云南省以水灭火技术的运用和推广具有积极的意义,结合红塔区的实际,从红塔区以水灭火综合系统配置、应用成效、管理经验等方面论述了红塔区以水灭火技术的应用情况,为其他地区以水灭火技术的运用提供了经验和启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 溯.广东省以水灭火技术应用及其初步成效[J].森林防火,2014(1):36~39.

[2]潘颖瑛,潘江灵,茅史亮,等.浅谈水在浙江森林消防工作中的应用及发展[J].森林防火,2014(1):28~31.

[3]任志平.浅析扑救森林火灾中以水灭火技术[C]//朴东赫,舒立福.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森林防火分会场论文集.南宁:森林防火(消防)专业委员会,2009:197~200.

第9篇:森林草原防火总结范文

2020年上半年,我局在县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坚持普法工作和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监管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有效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为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维护安全和谐稳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为我县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上半年的普法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为加强对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1名干部为普法工作人员和联络员,具体负责普法的具体工作。根据我县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及年度安排的要求,安排落实2020年的普法任务,做到了普法工作总体有规划,年度有安排、年终有总结,使全局普法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二、精心组织,严密实施

(一)坚持学法用法。我局将普法与安全执法业务相结合,坚持学习内容具体化,学习形式多样化,突出学法的针对性和系统性。针对性是重点学习同本部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系统性是不仅学习专业法规,而且要学习基本的法律法规及和与本部门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及新出台的安全生产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我局利用周一行政业务例会和党员活动时间开展集体学法,做到有记录、有资料、有笔记。

(二)提高行业安全法律意识。按关于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安排部署和县依法治县领导办公室的有关安排,我局将法制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强领导,认真部署,组织应急执法人员,紧密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检查、安全培训、安全宣传等形式,广泛开展安全法制和安全知识进机关、进单位、进企业、进社区、进村镇、进校园、进家庭,重点加强机关行业、企业员工、城乡群众、在校学生和社会群体对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建筑安全、消防安全、学校安全等法规知识的学习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安全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

(三)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4月15日,局领导高度重视安全教育日活动工作,成立了以党组书记王金文同志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认真学习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并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观看、学习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专题节目《汇聚人民力量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法》、《反国家分裂法》、《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与国家安全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片,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我局干部职工的敌情意识、保密意识、防范意识、支持配合国家安全工作意识,使全体干部职工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四)开展“5·12国家防灾减灾日”活动。XXXXXX应急局组织住建局(燃气科)、市场监管局、文旅局、自然资源局等10个相关部门在农贸集市门口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活动。为来往群众开展“面对面”集中宣传,走入沿街商户扩大宣传面。设置宣传展牌、悬挂标语、发放宣传单和宣传品普及应急管理基础知识、地震逃生、森林草原防火等各类灾害以及生产安全、火灾、燃气泄漏等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重点组织住建、卫生、教育系统开展地震、火灾逃生演练,总结学习汶川、玉树等地地震案例经验教训,提高防震逃生意识,并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手抄报、宣传资料、知识宣讲、主题班会等方式,广泛向广大师生集中宣传防灾减灾知识,营造良好的防灾减灾校园氛围,推进和谐平安县城建设。

三、完善机制,规范执法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通过普法依法治理活动的开展,我局不断落实依法治理和行政执法责任,促进安全法治化管理,完善了依法行政工作机制,推行了三项制度,规范了依法行政监督管理,实行了执法音像记录管理制度、执法案卷管理制度等,建立了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使依法行政工作不断加强。

(二)严格依法管理,切实规范执法行为。认真落实服务承诺制、执法责任制、责任追究制、执法奖惩制和安全检查工作规范,保证安全监管工作的公开、公正、透明,始终做到持证执法、亮证执法、按程序执法,确保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行为的主体和程序合法。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局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坚持,廉洁自律,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执法人员在执法中做到了持证执法,不越权执法、不错位执法,规范了执法文书。行政处罚案卷做到了一案一卷。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计划

存在问题:一是在普法的方式方法上缺乏灵活性,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新方法、新措施。二是应急队伍的整体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三是大面积向社会开展安全法制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宣传面不够广,全民安全法制意识仍有待提高。

下一步工作计划:创新普法形式,推广先进经验,开拓普法工作新局面;突出重点内容、重点对象,继续深入学习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坚持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依法查处,推进吉木萨尔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工作的依法管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