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两段式阶梯教学法;手术室;护理教学
手术室护理专业性较强,对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高要求,而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发展需求,我们采用两段式阶梯教学法,即护生入科后首先由专职带教老师进行集中示教,然后再由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教学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86名护生作为观察对象,男4名,女82名;年龄18~25岁,平均(18.6±2.5)岁;文化程度:中专30名(34.9%),大专46名(53.5%),本科及以上10名(11.6%)。按入科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名,两组的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大体一致。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法,即实习护生入科后由科主任指定一名临床带教老师,实习护生采取“跟人”式见习方式,并由带教老师根据近期科室所收治的患者情况结合实纲进行随机的带教教学实习。
1.2.2观察组
根据实习护生在手术室的实习目标,采用两段式阶梯教学方法进行临床带教实习。首先制定教学实习方案,在科主任带领下,选择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深厚、有较强讲解能力、大专以上学历、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作为带教组长;选取责任心强、临床业务素质高、沟通和示范能力强、护师以上职称、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由科主任、带教组长、带教老师组成教学实施小组,在充分掌握教学大纲、护生实习要求和评价标准的前提下,针对传统实习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我院手术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两段式阶梯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内容。第一阶段:护生入科后由带教组长负责为期3天的集中示教,重点是帮助护生全面了解手术室环境、各类工作制度、流程、医疗安全及法律法规、手术室护理理论知识等。第二阶段:护生由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带教实习,采取跟人跟班法,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一对一的讲解和示范,提示和指导护生在手术过程配合有关工作,然后由护生进行逐一操作。在此过程中,随时关注手术进展情况,同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更正和指导;带教过程老师及时评估护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掌握情况,随时给予补充及强化专业知识,并耐心解答护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
1.3评价方法
护理实习结束后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内容包括:①基本理论考核,采用我院编制的三基基础理论标准试题库进行考核,总分100分;②护理操作,采用我院制订的《手术室护理技能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进行考核,总分100分。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分别从学习兴趣、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综合能力4个方面对手术室护理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由经过严格培训并熟知本研究的调查者现场发放问卷,调查前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问卷的填写方法,被调查者以不记名方式自行进行填写,填写完毕后由调查者现场收回,共发出调查问卷86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有效回收率100%。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生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表1)实施两段式阶梯教学法后,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基本理论、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表2)观察组护生在学习兴趣、沟通技巧、团队合作与综合能力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手术室护理与临床护理相比有十分显著的专业化和独立化特点,随着临床手术技术的发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护生的毕业实习是其由护生向护士转变的重要阶段,近年来部分护理研究结果表明,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操作相脱节、不能融会贯通等问题,这一状况可能与现行的实习教学方法和护生的学习方法有关[1]。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教学模式,使护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手术室的相关专科理论与护理技能,是手术室护理教学管理者应着重关注的问题[2]。两段式阶梯教学法充分发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作用,在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联系临床实践,极大限度上提高了临床教学的总体效果[3-4]。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基本理论、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习兴趣、沟通技巧、团队合作与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施两段式阶梯教学法的优点:①护生在进入手术室后由带教组长向其介绍科室环境、手术室的工作特点和相关规章制度等,加强护生对手术室工作的了解,缓解其因陌生环境而带来的恐惧和焦虑心理,提高进一步学习的兴趣。②两段式阶梯教学使护生实习计划能够循序渐进地完成,护生在获得临床各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临床带教老师的实践指导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极大激发学习兴趣,既检验、巩固和强化了其所学的理论知识,也提高了临床操作技能,使操作更加规范化和程序化;③培养护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带教老师一对一的教学工作,护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多,使护生能较快进入实习状态,带教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吴玲萍 单位:浙江义乌市中心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李凤苓.河北省6所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技能统考成绩评析[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28(2):96.
[2]赵香凤.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7):61.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伦理学、心理学、护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病因学、药物治疗学、诊断学基础、护理学基础、急重症护理、内外科护理学、妇儿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等。等课程。
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掌握护理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操作技术,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并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
4.具有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的基本能力;
专科护理教育与本科护理教育的起点基本相同,这对专业技术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培养周期较短,课程多,时间紧,所以,在专业教育上与本科有明显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别应是对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的不同,应是这一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与另一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结构方式上的区别,而不是这一岗位和另一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单纯地按比例地增加和减少。根据护理实践的需要,确定出专科护理人员适合的工作岗位,再根据这些岗位的实际需要,培养出能够独挡一面的专门人才,这种在护理实践专科化的基础上定向化和专门化的培养,应是专科护理教育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科培养,这就使专科护理人才既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达到了较高水平,同时也解决了专科教育培养周期短与课程多、时间紧的矛盾,并且使培养的人才有了针对性,便于更有效地促进临床护理技术的发展。
那么,护理专科专业如何设置呢?我们认为,医疗和护理服务的对象是同一个人,它们只是根据不同的实践范畴,按照自己的学术体系,采用不同的服务措施而己,所以,医疗和护理的专业设置应基本对应,才能在临床实践中分工协作,默契配合.目前,我国临床医疗人才的培养,采取基本参照医院临床和医疗技术科室划分设置专业的力、法,今年八月国家教委颁布的修订后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医疗本科目录》中,临床医学类专业共11个,除了护理专业外,还有医疗技术专业4个。临床医疗专业6个,在6个临床医疗专业中,除去营养学专业,目前实际迫切需要护理专业配合的专业只有5个,根据这种情况,当前设立四个临床护理专业,基本可以满足临床护理实践的需要,这四个临床护理专业和它们适合从事的工作岗位与临床医疗专业。
2、专科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要突出技术性的特点。
专科护理教育和本科护理教育都属于高等护理教育层次,但是,本科护理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为本专业培养“通材”和骨干,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本科护理教育基地还很少,并且.在短时期内不可能较快发展的情况下,本科教育的力量,应主要放在培养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的骨干力量上。而专科护理教育的目的,是要为临床培养一大批能够独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临床护理人员,所以,专科护理教育,就不象本科护理教育那样,要求学生具有全面深厚宽广的理论基础,而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成为临床护理的骨干护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应用科学,其理论知识实质也是实际操作的原理,从初级护理到高级护理教育的各个护理教育层次中,其中固然有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面扩大的因素,但其中很大的成份,还是操作原理的不断加深和操作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所以,如果按照操作加理论设计各个护理教育层次的教学内容结构比例,。
从操作加理论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初级护理教育,对操作和理论的要求都较低,但相对来说要求操作素质比较高,必须具备一般的护理操作能力;本科护理教育,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当然对操作素质的要求也同时提高,但在对操作加理论的结构比例上,与初级护理教育是基本一致的;中级、专科护理教育既要求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操作加理论素质的结构比例,基本应该相等。
考虑到专科护理人员还要作为高级护理人员去管理和指导中级以下的护理人员,所以,专科护理教育必须在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上,特别是在“专科”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上,要达到和超过本科水平,才能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可见,专科是实践和理论并重,在“专科”上具有专长的一个高等护理教育层次。在专科课程内部结构的比例上适当地处理好本专业知识和本科知识的关系,处理好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关系,是专科教育需要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
假如我们将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设计为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和管理、教学科研能力三种水平,各个护理教育层次的知识结构和应达到的水平可用图2表示。从这个示意图中可以进一步说明专科护理教育,以“专科”定向能力培养为主,并要求较全面地掌握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具有一定的护理管理、教学、科研能力。总之,专科要突出“专才”,这是专科的主要特征,专科护理教育应以“专科”定向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主,这是专科护理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的高等护理制度刚刚恢复,要真正把专科护理教育办好,对专科护理教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也要做认真细致的研究和探讨。我国现行的中等护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一直是按照生物医学的模式设置课程,分为普通课,基础课和临床课三段,与现代护理科学的发展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很不适应当今临床护理实践的需要,如临床课的名称就是某科学及护理,一与之相对应的内容,只不过是某科学的“压缩本”加上几条护理条文而已。根据统计;现在中等护理专业使用的《内科学及护理》中的系统内科疾病及护理,全篇约33.8万余字,涉及护理的内容仅有5.7万余字,占全篇内容的17%,而且内容的编排,也只是在充分讲述每一系统疾病的诊治措施后,才在该系统末尾附了一些护理要点和方法,象这样教材的内容构成比和内容编排,显然是不适合护理专业使用的,所以,教材内容改革的幅度和难度就更大。
课程设置,必须和培养目标相适应,教材内容,必须和护理实践的特点相符合,这是课程改革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根据现代护理科学的发展水平和护理实践对一个“专科”护理人员的要求,我们拟定了内科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相对应的课程设置(见表2),试以此为例,探讨专科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等问题。
根据这个计划的设想,专科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可分为四类,①人文社会学科。②自然科学。③医学基础课、④专业课。这就比现行中等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计划增设了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这是现代厌学模式转变,护理教育观念更新的必然结果。因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人不仅是生物的人,更重要的是社会的人,它依据人的社会习性,认为人类疾病的因素不仅有生物的因素,而且有社会的因素,文化的因素,生态因素,人是生物、心理.社会交织而成的一个整体,所以,现代医学要解决的问题已不再局限于个体疾病问题,而涉及到更广泛的健康问题,因而现代护理学术体系有了更深入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它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要有社会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广泛的知识,通过整体的心身护理,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克服应激与病理状态,这样,人文社会科学理所当然地成为护理专业的基本教学内容。
自然科学作为护理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比重也越来越大,由于人体的研究,不断由整体一一系统—组织一一细胞一一分子向更微细的结构发展,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也将越来越向纵深深入,特别是高级护理人员还要具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需要掌握先进的科研手段和技术,这就使护理教育中自然科学的知识面增宽了,比重增大了。至于医学基础课与临床课改革的要点,是要想方设法使这些课程的内容更符合护理专业的实际需要,即改变以医学模式的课程设置为护理模式的课程设置。强调以护理模式设置专业课程,是由于医疗和护理具有各自完整的学术体系、实践畴和具休内容,尽管它们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上的认识应该是一致的,但在促进疾病的转归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上具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所以将两者彻底割裂开来或者把一者附属于一者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什么是护理模式呢?我们认为,护理模式就是护理实践的方式与方法的总的概括,是护理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和依据,是护理学术体系的核心和灵魂。由于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地由低级到高级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因而护理模式也在随着人们对护理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社会文明的进化经历了一个不断改进、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正是由于这种变化,才使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方式发展为现在的责任制护理方式,简而言之,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较,现代护理模式就是改变过去以“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为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具体到临床护理方面,就是要在充分认识社会、心理、生物、诸因素对人体心理、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护理诊断,提出护理措施,通过护理方案的实施,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围绕培养学生这样的知识和能力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编排,就是以护理模式办护理教育的正确方式。
可见,护士应是多面手的专业人才,他们应该受到生物学、行为科学和临床护理技术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现代护理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白然科学,生物医学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基础,都是护理专业知识的基础,所以专科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可归纳为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三类(见表2)。经过对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国内现设护理系的十多所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教学计划的研究分析,并根据设想的专科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相对应的课程设置方案,我们制定了内科专科护理专业的教学计划。
总结
1、本文分析了世界护理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认为由于护理模式由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一一心理一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护理的知识面大大地扩大了,且护理的学术体系更加成熟和完善,在此基础上的护理实践专科化是现阶段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求护理教育要适应这种趋势,由职业教育观念转向普通教育,并要加强高等护理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比重。
2、阐述了我国护理事业和护理教育的现状,认为我国现在护理人员数量少,素质差,护理教育落后于现代护理学发展的状况是非常严重的。
一份看起来“矛盾”的报告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关键时刻,一位重庆理科女生小W在易录取()平台做了一次测试。拿到报告的第一时间,小W觉得测试结果和她开了一个玩笑:
最让你感兴趣的工作是:能直接为他人服务,能帮助别人、理解别人、教育别人的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生活服务、社会型工作。
你比较感兴趣的工作是: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劝说、支配和言语方面的技能,需要冒风险和胆略、需要承担责任,领导力强的企业型工作。
不太适合你的工作是:动手能力强,手脚灵活,喜欢与工具打交道,但不太需要交际和言辞的现实型工作。
看出这份报告中“矛盾”的地方了吗?小W对帮助别人、服务他人感兴趣,然而又不适合动手能力强的工作。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提起服务别人、帮助别人,首先想到的都是行动上的帮助,就像小W的同学兼闺蜜小Z说的那样:“没有行动,怎么去帮助别人嘛。”如果没有行动只有语言,那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帮助,颇有些“嘴把式”的味道。巧了,小W比较感兴趣的还真有语言方面的工作。
“唉呀,看来你适合做个‘嘴把式’。”面对小Z的调侃,小W既好笑又有些尴尬,于是忐忑地继续往下看去。报告后面对小W的性格分析与兴趣分析十分一致,特别强调了她这样一个特点:
你是善于照顾人的主人型:你通过直接的行动和积极的合作方式以真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别人,善于热情主动地帮助别人把事情做好。你是一个友好,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人。
所以,小W最适合的工作的确是帮助他人的工作,可是,怎样才能既照顾到小W的性格与兴趣,又能避免她不擅长动手能力的弱点呢?
最优选择只有一个
在报告的最后,易录取为小W推荐了一些专业:
社会学类:社会学;教育学类: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预防医学类:妇幼保健医学;口腔医学类;护理学类。
让我们来具体看一下这几个专业门类主要需要掌握的能力和大致的就业方向:
社会学――专门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能够在教育、科研机构等从事社会的研究与调查工作的人才。社会学因其自身的特点,故有广阔的就业领域,多数社会学者都会留在大学里当老师。
教育学――主要学习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各类教育相关工作者。近年来,教育学专业的就业率在95%左右,很多毕业生都去学校当老师。
预防医学――主要学习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卫生检测技术、疾病控制的基本训练,具有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与职业病、改进人群环境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口腔医学――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训练,具有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修复和预防保健的基本能力。
护理学――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
可见,易录取给小W推荐的专业都是根据她的兴趣选择的,已经帮她从茫茫大海般的专业中进行了初步筛选。然而,易录取志愿填报咨询专家王中奇认为,在这几个推荐专业门类中,事实上存在一个“最优选择”。“考虑到‘服务别人、帮助别人’这一点,为小W列出的专业清单上可以有很多专业,然而如果考虑到她的劣势,事实上最适合小W的专业正是教育学。”
服务别人、帮助别人,难道只能靠行动吗?当然不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其实教育行业也是一种服务工作――老师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正是需要用语言来进行的,而不需要过多的动手能力。前面列出的社会学、教育学专业最后的就业落脚点都在“当老师”三个字上,而预防医学、护理学等则相对更加需要动手能力。近年来教育学的就业情况也比较不错,因此最后小W高高兴兴地填报了教育学相关专业志愿,从此走上了一条教育路。
怎样找到你的“最优选择”?
小W的例子是非常典型的“以兴趣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的案例,但并不是所有同学都像她一样,性格、兴趣那么强烈地对应一个专业以及未来的职业。所以,怎样找到自己的最优选择,是我们接下来将要谈的问题。
首先,要确定选择专业的标准。如果确定自己完全不会考虑兴趣方面的因素,那么请无视以下攻略;如果你还在意自己的兴趣的话,那么请往下看。
其次,要了解自己的性格和兴趣。古语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事实上,了解自己并不比了解别人更简单,有的人并不能完全了解真正的自己,所以才会有自卑、自傲的情况,无非就是低估或高估了自己。那么,怎样相对科学地认识自己呢?你可以从师长、同学那里多打听一下他们的看法,也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分析一下自己,当然,还可以借助一些测试平台,用一种相对科学的方法把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列出来。
再次,不管用什么办法,当你终于把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列出来摆在面前时,就要具体分析一下,这些兴趣爱好指向一些什么样的专业和职业,然后再分析一下,这样的性格是否会影响你选择该专业、职业。比如有些富有爱心的人想做能治病救人的医生,但天生的粗心马虎不拘小节实在不太适合当医生,除非能改掉马虎的毛病。因此,你要结合兴趣和性格两方面综合考虑自己适合的专业。
最后,从兴趣出发,列出来一批专业,然后从性格出发,筛掉某些专业,在最后剩下来的专业中,就可以把“务实”的那一套方法用过来了。这时,你通过向高校或者专家、老师咨询,可以了解到这些专业的具体情况,再通过各方面资料搜集,了解该专业的就业情况,之后综合所有信息,就可以找出来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关键词:五年制护生;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越来越引起重视,教育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
五年制护理专业的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年龄普遍偏小,感情丰富却不稳定,知识基础薄弱,纪律性差,缺少学习积极性,理解、分析问题能力较差。与同在学校里的三年制大专生比,他们的心理压力大,有自卑感。但同时他们的优势也很明显:好奇心强,探索求知欲旺高,在沟通、动手方面能力都比较强。五年的在校时间也让他们学习的知识更为扎实。
二、护理学专业的特点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护理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技能。
三、五年制护理专业课堂教学现存问题
1.教学大纲和教材滞后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和护理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学的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部分已滞后于临床实践,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临床实践对护理教育新理念、新知识的需求。如《基础护理学》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和操作在临床中已经被淘汰或者替换,临床护理学科中所讲授的一些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检查手段和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进步与疾病自身的变异,很多也有变化。
2.师资缺乏
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护理教师来源主要有以下途径:临床护士转岗;近几年毕业的护理本科学历者;由医学专业毕业或医师转岗者。这三者各有优势与不足,临床护士转岗人员的临床护理经验比较丰富但缺乏理论基础,毕业生理论知识较广但临床实践能力与经验欠缺,医学专业转岗者医学理论知识丰富,但缺少对护理学科的认识与理解,不能从护理的角度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目前,既有教学经验又有临床经验的教师并不多。
3.学生接触临床时间短
五年制学生在校时间为四年,临床实习被安排在最后一年,在校学习又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技能大多是在模拟人身上进行练习,如特殊患者的口腔护理、男女导尿术、灌肠法、心肺复苏等。由于模拟人的功能少,不能进行真实的模拟,学生无法预测到在操作过程中突发的各种情况,只能由带教老师补充讲解,同时也缺乏沟通交流能力的锻炼。
四、提高五年制护生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实践过程中,既要提高教师自身综合能力,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也要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入手,逐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成功的教学方式从来都不是强化灌输,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使之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教师要塑造良好的个人风格,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做到态度平和,思维敏捷,内涵与形象并重;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让学生思维更加开阔;治学勤奋严谨,对每堂课的各个环节都要精心准备,做到融会贯通,因材施教,使学生学有所获。
2.改进专业课理论课堂教学方法,强化人文教学
调查发现,大部分五年制护生喜欢生动的课件、积极互动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使用一些先进的教学工具及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模型等,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此外,要强化人文教学,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使教学活动朝着教学目标进行和发展。设置切合实际的模拟临床病例,学生分组就所设置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讨论,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结合所学习到的知识,完成护理评估和护理计划的制定。
3.强化实验实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传统的护理实验实训课当中,教学方法大都是是以教师为中心,由专职实验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好实验用品,课堂上先由教师做示范,然后由学生进行分组操作练习。因为班级人数较多,部分学生看不清教师具体的操作细节,导致操作过程无法顺利完成。实践中发现,“同学之间相互施教,共同学习(同伴教学法)”的教学方法,更加适合于五年制护生。具体措施为,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教师选择每组中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或者是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导生)进行示范性教学,然后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各个小组学生分别由导生辅导,同时组员之间进行互助学习。学生在与同伴共同学习时,可以从小组其他成员身上学到从教师身上无法学到的态度、价值观、技巧和信息。同时,教师可以设置临床案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进行角色扮演完成操作练习,融入核对解释、沟通交流、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五年制护生课堂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护理教学水平,还需护理教育者们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对象与资料
1.1对象
选择我校2008级三年制中专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共112名,均为初中起点的统招生,均为女生,年龄16~19岁,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中考成绩及前期各门基础课成绩经统计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共58人,采用情景式教学法;对照组共54人,采用传统式教学法。
1.2教师与资料
两组均由同一教师授课,教材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包小兰主编)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妇产科护理学》。
2方法
(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在实际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以听课、记笔记为主,教师完全按教材编排顺序对每个章节的疾病及护理进行讲解。
(2)实验组采用情景式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首先,利用案例引入新课,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探索、学习有关知识上来。其次,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以分组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以病例结合教材独立思考,找出护理诊断依据,提出针对性护理目标,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在这个过程中,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从而达到强化知识、创设情景、形成表象的目标。再次,让学生将该病例的发病原因、病情特点、类型、处理要点、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进行简要概括。最后,教师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并对难点进行重点分析,达到学生能够完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3)教学效果评定方式。课程结束后,由学校统一命题,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护理病历书写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实际病人能力、其他能力),并进行比较。
(4)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t检验。
3结果
3.1成绩比较
课程结束后,由学校教务处命题,对两组学生统一进行理论知识考核,由同一教师阅卷;由同一考核组对两组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考核;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见表1)。
3.2问卷调查
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58份,收回有效问卷58份,有效回收率100%,调查结果见表2。
4体会与讨论
4.1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景式教学法淡化了教师无所不知的“传道”色彩,将一定的课堂空间留给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变“学会”为“会学”;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弥补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果。这种在仿真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扮演一定的角色,参与到具体的实践中,依据正在学习的理论去思考、去解释,让学生享有思考和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学生主动学习、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达到向过程教学开放,让学生通过能力发展掌握知识[2]。由表2可知,实验组94.8%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4.2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情景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对具体情景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进而针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将基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改变知行脱节的现状,使课堂的基础理论与临床护理实践相联系,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表1可知,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由表2可知,实验组93.1%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89.7%的学生认为有助于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情景式教学法联系实际教学理论,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在互动交流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4.3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情景式教学中,通过情景互动,教师和学生就某些理论进行平等对话式的交流探讨,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看法,引导学生用已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4由单向灌输式教学向双边互动式教学转变
情景式教学法一改过去的以教师“教”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为主,利用师生在课堂上的双边互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3]。该教学法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不仅带动了课堂气氛,还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了由单向灌输式教学向师生双边互动式教学转变[4]。
4.5可提高学生的医德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护理差错病例产生的原因,使学生了解到在临床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一些护理差错,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一名护士必须具备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时刻保持慎独精神,才能有效避免护理差错发生。
4.6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重症医学;护生;带教教学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集各类专科危重症患者,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合的科室,其临床特点包括病种多、病情复杂、病情进展快、教学资源丰富等特点。高标准的ICU护理质量,是取得良好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1]。为此,重症护理学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护理队伍质量是决定危重症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基于此,重症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正确的处理能力。情景模拟教学是通过设置比较接近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真实临床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将教与学、理论与实践、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巧妙地融会贯通于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及临床处理能力,体现了教学的实践性、创新性和整体性,让学生更好地融入临床工作中去[2]。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我科对临床实习护生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采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教学方式对一部分实习护生进行带教教学,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情况如下:
1.对象
选取2016年3月到9月于我科实习的护理班学生100名,均来自某护理学院,实习周期一个月,其中男生20名,女生80名,年龄21~24岁,平均年龄22.6±1.4岁。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在校成绩以及实习前的教学内容及方式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研究方法
(1)两组护理实习生在入科的第一天由 ICU 总带教老师接待并简单介绍 ICU工作布局环境、科室人员构成分工、科室的规章制度、实纲要求等内容,实习期间接受带教老师组织的理论授课培训、操作技能示教。
(2)对照组参加科室老师组织的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应急演练,平时由带教老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带教指导。实验组建立学习小组,由带教老师选出临床病例,并进行床边病例讲解,学生通过分工合作,相互讨论,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组织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并在床边由带教老师指导进行护理查体;应急演练前将演练脚本告知学生,让学生承担演练角色,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参与其中。
(3)两组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前 1~2 天由带教老师组织理论、操作考核,发放带教老师调查问卷,广泛征求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实习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总结,评价实习效果。
3.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 t 检验,以 P
4. Y果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在相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分析问题能力、应急事件处理能力方面,实验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
急重症护理是护理专业实习生必修的核心课程,而ICU护理更注重院内患者急诊救护和院内重症监护;其教学目标旨在增强护理实习生的急救常识,培养护理生紧急状况下评估现场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果断实施综合急救的应急能力。传统教学法主要在于带教老师将理论知识要点传授给学生,通过带教示教、学生练习、协助管理病人、出科理论及实践考核的方法,往往只注重学生知识的被动接受,操作技能的机械训练,导致护生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很难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景模拟教学较传统教学更加贴近临床实践,能够让护生亲身体验其中,通过人物的扮演、场景的演练以及造型的模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护生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操作技能,快速提高其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评估、正确决策和果断处理急重症患者的综合急救能力[3]。
情景模拟带教方法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这一点在我们的研究中得到证实,情景模拟教学组在理论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情景模拟带教方法的应用能够发挥护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掌握重症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要点,提高急救意识和处理急重症患者的能力,更好地适应重症监护病房的工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可玲.高职高专急救护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11,8(9):426-427.
[2]王 尉,刘建晓,荣 军.基于CIPP模式评价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2).
[3]费素定,王小丽,徐金梅.急重症护理实践课情景模拟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589-591.
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围绕护理岗位需求,提高高职护理学生的毕业竞争能力,即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要使学生具备从事护理专业实际工作必需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我校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通过与护理学院专业人士座谈讨论,遵循注重知识“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对高职护理专业人体形态学理论和实验课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注重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融通,分为掌握、熟悉、了解3个层次。
2编制、实施实验课规范化教学方案
大体标本观察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是形态学实验教学普遍应用的传统教学手段,学生通过观察标本对理论知识加以验证,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应用使形态学实验教学的手段进一步优化。我们根据教学大纲编制实验课规范化教学方案,以我校实验课4学时为例:
(1)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需要掌握的内容(约5分钟);
(2)将学习内容分解,并设计好问题。在时间安排上复习理论知识(每段约20分钟)和观察标本(每段约50分钟)穿行,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观察标本的时间。教师分段讲解时,结合PPT课件中的图片讲解观察标本的要点,对相关的理论知识点以教师引导,学生为主导,采用启发式、问题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学生观察标本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互助学习、讨论,将数字解剖和显微互动系统应用于教学,学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或疑难问题,可以随时通过数码互动系统向教师提问,如果是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互动系统向全体学生展示讲解,也可以将学生镜下的典型结构及时展示给全体学生,实现图像共享,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枯燥无味的形态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课堂表现计入平时成绩。
(3)最后用约20分钟的时间小结。利用PPT课件尽可能多的展示不同的器官、组织切片图让学生辨识,以问答的方式再次强调学习重点。
(4)留思考题给学生作为课外作业,作业情况计入平时成绩,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下次实验课上简要讲解。以此督促学生及时复习理论知识。在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保证每位学生在本课程中至少有两次发言机会。
3教学效果
我们对2012级高职护理专业(161人)正常人体形态学实验课实施了规范化教学方案,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教学效果。实验考核通过率达到98%;在考试难度和考试方式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通过对人体形态学理论期终考试成绩分析,与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100人)成绩相比,2012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理论考试通过率提高了28%,70分以上人数占40%,增加了51%,80分以上人数占14%,增加了35%。由此可见,该规范化教学方案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4结语
【关键词】 美学;护理美学;教学方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实施,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护理教育正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这一需要,而开设《护理美学》课程。
《护理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在护理实践中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从而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形象、塑造高尚的护理职业道德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交叉学科。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概括地分为美学的基本原理(简称“基础理论教学”)和美学在护理学中的实际运用(简称“实践应用教学”)两大部分。教师应根据两部分内容侧重点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基础理论教学阶段,应采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认同感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护生美学基本知识的储备
基础理论阶段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要求护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美学的基本理论,为实践应用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一般较为抽象、枯燥,容易让护生产生厌学情绪,这就需要教师改进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多综合采用一些能够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以避免厌学情绪,增强其内心的认同感,化被动为主动。
1.1 以讲授式教学为基础
在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需要多采用讲授式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填鸭式”的灌输。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注意自身的言传身教。讲课时,教师要衣着得体,化一点淡妆,精神状态要饱满;要在确保表达准确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语言的艺术性;精心设计板书,尽可能让书写不但规范而且美观;同时,教态要自然端庄,多运用眼神、手势等充分展示形体语言的美。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言行举止是最直观的美的体现,学生在观察、欣赏的同时,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增强。
1.2 以电化式、讨论式、引导式等教学方法为辅助
《护理美学》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课堂讲授往往比较抽象和空洞,如果教师能在讲授的基础上辅以电化式、讨论式、引导式等教学方法,必然能够增加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让学生认识到美不是抽象的、遥不可及的,而是普遍、客观存在的,从内心深处去信服和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学习的效果才会有显著的提高。
具体而言,电化式教学可以是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电教片,可以是经典唯美的影片、MTV或工艺品的欣赏。这当中可以向学生展示各种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还可以通过展示美与丑的强烈对比,来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尤其可以播放一些护士形象和行为规范的电教片,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怎样的护士形象是美的,怎样的护士言行才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除了电化式以外,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辅以讨论式、引导式教学。护理美学最终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发现美、欣赏美,继而创造美,讨论式、引导式教学恰好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美学基本知识,提出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在“行为美”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提出“你认为怎样的行为才能称得上美”;又如在“美与审美”这一章节,可以让学生针对“如何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展开讨论等。值得指出的是,讨论式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教师应该参加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讨论,并且在讨论告一段落的时候,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在互动互助中实现教学的相长。此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启发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并鼓励他们对现阶段美学研究的结论进行质疑,勇敢地说出经独立思考后的个性化的观点,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创新的学习氛围。
2 实践应用教学阶段,应采取各种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护生在实践中运用美学 基本知识的能力
众所周知,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护理美学》教学的主旨是将美学的基本原理与护理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如何去提高护生在实践中运用美学知识的能力是教师在实践应用教学阶段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而言,教师应该采取各种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如情景式、临床见习式、讲座式等。
2.1 提倡情景式教学
在实践应用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多采用情景模拟式教学。护理的美离不开护理活动本身,情景式教学可以模拟各种护理活动,让护生在护理的职业环境中运用美学知识,以展示护理人员的美、护理活动的美以及护理人际关系的美。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运用美学知识的能力,为其临床实践打下基础,教学效果明显,值得提倡。
2.2 辅以临床见习、讲座式、社会问卷调查等教学方法
情景式教学虽然教学效果较好,但仍有一定的弊端,如情景设计过于理想化,欠缺灵活性,和临床实际有所出入等,所以教师可以辅以临床见习、讲座式、社会问卷调查等来弥补其不足。组织护生进入医院、走入病房,身临其境地去体会一下护理活动的氛围,观察护理美学在临床工作中被运用的现状,亲身去实践一下如何在护理活动的中展示美、创造美,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真正结合。教师还可以指导护生进行一些关于大众对护理职业形象的要求的问卷调查,让护生认识到护士在人们需要怎样的护士形象,这种教学方法更能增强学生对护理美学学习意义的认识,而且也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此外,还可以邀请有关的专家做一些诸如“护士职业妆的化法”、“护士礼仪”之类的讲座,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增加其学习兴趣,而且对护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实际意义。
概括而言,教师在《护理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此外,《护理美学》必须顺应社会和医疗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