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预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财务预警模型 主成分分析 SPSS软件平台的二次开发
一、引言
本文首次引入多元逻辑回归法的主成分分析法SPSS软件二次开发平台,研究构建财务预警模型。以德光公司连续10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以实际业绩波动为判断依据,作一次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方法的实证研究,并期望对财务预警方法的普遍推广带来新的方法。
二、研究设计
纵观目前所有以财务指标为数据样本来建立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始终以奥特曼(Altman)教授的多变量模型为蓝本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式一)
按这一思路。为获得德光公司特有财务预警模型,计划按下列框架进行研究。
1.以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特征方程根贡献率作为模型系数(上文公式中系数)。为准确且快速有效获得结果,研究中使用著名商业软件SPSS和最新主成分分析法二次开发成果来演绎数据。
2.借鉴以已有的主成分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结果(2006年),同时结合自身公司的实际获取德光公司的财务指标主成分(上文公式中变量X)。
3.用主成分分析法推导获得的德光公司特有的财务预警模型。为检验该预警模型的准确性,用理论近似的F值模型法检验比较结果有效性。
4.选用ST大唐上市公司过去10年(1998~2007)的财务数据为样本重复研究,进一步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普遍适用性。
三、财务预警模型的建立及预警效果分析
1.SPSS的主成分法二次开发平台的运行环境与调试。
SPSS的主成分法二次开发平台 ,需要安装在Window XP操作系的电脑上。本研究选用统计运用软件SPSS(v13)和netframework2.0,再通过SPSS的功能编辑器导入二次开发的主成分法。软件安装成功后,通过运行测试数据检查了计算平台的正确有效性。
2.财务指标的选择和财务警情的判断值定义
在已有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几十家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基础 ,结合实际决定采用下列9个财务指标和预警值Z的评价区域判断依据表(表1):
财务指标定义:1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3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4主营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销售收入;5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年主营收入-上年主营收入)/上年主营收入;6总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7股东权益比=净资产/总资产;8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费用;9主营业务现金比率=销售收入的现金回收总数/销售收入
3.主成分法数据计算和结果
(1)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方法在德光公司实证研究
德光公司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一直担当国内光学显微镜行业的龙头企业。从1999年进行了股份重组由合资变为德方90%控股及新聘总经理。为公司引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为研究公司财务预警可显示性,本文正是选用了这样一段历史阶段(1998年到2007年)。
在SPSS软件平台输入德光公司的10年财务指标,获得以下主成分分析法的主要结果:
按数学模型合并主成分的贡献率后得到以下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方程模型:
Z=0.286X1+0.196X2+0.259X3+0.099X3-0.183X4+0.218X5+0.251X6+
0.249X7+0.187X8(式二)
由主成分方程模型计算得到德光公司10年的预警值Z值(见表5,A部分)
(2)选用F 值模型对以上结果的准确性做验证
将德光公司的10年的财务指标,输入F 值模型法 ,计算运行获F值(见表5,B部分).
当F
(3)选取ST大唐公司做重复检验研究
为进一步验证本文所选实证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和普及性,以相同的主成分法模型和运算平台,随机选取了一家ST上市作为检验对象, ST大唐全称为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各类通信网络系统等网络建设为主要业务的通信制造企业。研究选用从“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获得的ST大唐上市公司过去10年(1998~2007)的财务数据为样本。
在SPSS平台运行主成分分析法,合并主成分的贡献率后得到以下财务预警方程模型:
Z=0.240X1+0.212X2+0.287X2+0.144X3+0.207X4+0.185X5 +0.188X6+0.249X7+-0.091X8(式三)
用ST大唐公司财务指标在以上方程式计算得到ST大唐上市公司10年的预警值如下:
四、模型的预警效果检验及研究结论
1.对德光2种不同方法获得的不同结果的比较分析。
为方便比较研究,将德光2种不同方法获得的结果汇总如(表5)
由主成分方程模型计算获得德光公司10年的预警值和用F模型计算获取结果的分析比较,得到以下分析:
第一,两种方法预警值变化趋势相同。从2种不同法方得到的结果都显示出相同的公司发展趋势,按财务预警值模型理论2种方法的预警值都趋向逐渐变大,都反映了预警结果和公司实际发展相一致的状况,那就是公司在向好的财务状态发展。
第二,两种方法前3年的财务预警预测结果一致。由表4我们可以看出,公司前三年连续亏损。但亏损趋势由大变小。2种不同方法都如实反映出这一事实。略有差异是2种方法的精确度或是系统内在的统计原理导致理解的差异。F模型由于对警情程度没有定量的逐级细分所以不能看出企业在第三年的发展趋势。而主成分法,模型建立在大量实际案例的统计判断分析,并设定细致的警情判断值,能深一步告知我们当前企业的发展趋势。其结果更准确和有指导性。
第三,除了第五年,以后警情结果一致。由F值模型中公式中有关自变量定义得知,由于直接引用了净利润,所以净利润的盈亏对F模型的影响会突出的明显。而主成分法通过数学提炼把原来多个财务指标统一归纳,获得即能代表原来因素的趋势但不同于原来指标的主成分指标,故而反映出更全面深入的企业发展动态和趋势。主要导致F模型对第五年的财务状况有警情的原因是在第五年公司为提升现有和将来发展建立了先进的但昂贵的ERP(企业资源管理软件SAP)软件。由于会计处理的规定当年费用化所有与软件无关的费用,制使当年的管理费用比往年翻倍利润大幅下降。而由于主成分法的方法更科学,预警结果放映了公司发展本质而没有报警。
验证结论:通过以上3点分析,可以得到由本研究方法获得的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模型方程(式二)用于德光公司的财务预警是有效可行的。
2.本文实证方法在ST大唐上市公司的结果分析
用主成分分析法的SPSS二次开发平台计算获得如表4的ST大唐上市公司10年的预警值。并通过与该公司同期的每股盈利水平的分析比较,笔者得到以下分析,
第一,预警结果100%反映公司实际盈亏。采用主成分分析预警模型计算得到大唐公司的10年预警结果,与公司实际每股收益做分析对比,并按该预警警情判断值表(表1),预警值能正确反映出该公司当年度的盈利变化的方向是好是坏。
第二,由轻到重的警情指标能正确反映出公司业绩的变化趋势。对表8中,对大唐公司10年业绩的观测,我们发现每当预警模型做出警情预报后公司业绩也随之变差,而一旦警情消失,业绩也马上会提升。
第三,通过已获得主成法预警方程成功实现对该公司2007年的预警预测。由于笔者在做本研究时该公司07年度公司业绩尚未发表。所以只用第三季度报表数据。结果由预警值出现由06年的“巨警”变为当前的“无警”。在事后对其业绩检查,大唐公司果然在07年实现扭亏为盈。
验证结论:通过以上3点分析,可以得到由本研究方法在大唐公司获得的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模型方程(式三)用于ST大唐公司的财务预警是有效可行的。
五、结论
本文选取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模型的已有预警研究成果并结合最新计算机软件开发平台,经过以上的运用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 ,通过将以上2种方法在同一家公司的计较和同一种方法在不同公司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进行的财务预警方法研究而获得的基于正确的公司财务数据的财务预警模型对公司经营趋势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第二,对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模型方程的系数研究分析发现,由于该系数时基于企业自身业务领域的特殊性统计得到的不同权重系数,所以能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客观的提供提高业绩的经营重点领域。如提高总资产周转率等。
第三,在对样本数据的准备和试验中,发现由于该理论方法的内在需求,采用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模型要获得正确预测方程,其样本数据的取样年限有一定要求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样本每年叠加,方程每年更新,但以KMO检验及球形检验的检验值不断提高,使之趋向于1为前提。
参考文献:
[1]Altman E.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ted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Journal of Finance,1968,(11):588~609
Abstract: Through the proportion principle an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esearch of ST for the t-2 years financial data in 2010, this paper establishes model and comprehensively determines whether the early warning value F determination mode has early warn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can better make early warning alerts for whether the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position fall into financial crisis.
关键词: 财务危机预警;配对样本t检验;主成分分析
Key words: financial crisis early warning;paired samples t test;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9-0137-03
0 引言
财务危机是指企业明显无力按时偿还到期的无争议债务的困难与危机。根据相关网站统计,国内外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企业因财务危机而倒闭。这种经营失败,实质上是企业缺乏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在财务风险面前显得软弱无力。本文基于此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运用多个财务指标综合建立主成分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帮助企业在危机来临前识别风险,对防范和处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1 文献综述
国外最早的财务预警研究者是Fitzpatrick,其创建的单财务比率判定模型,开创了单变量财务预警方法的先河。随着对现金流量信息重要性的认可,许多学者尝试运用现金流量信息预测企业财务困境。Beaver(1966)利用单变量模型预测企业财务情况,发现现金流量与负债比率能够比较准确地判定公司是否陷入财务困境。Altman(1968)创立了多变量的Z分数财务预警模型。
国内的企业预警研究起步较晚,绝大部分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其研究初期主要是对国外方法的介绍和具体应用。陈静(1999)在《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中使用1998年的27家ST公司和27家非ST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了单变量分析和二类线性判定分析研究。张玲(2000)采用多元线性判定法则选取深沪交易所12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的判别方程和判别法则选择出的指标为资产负债率,营运资金/总资产,总资产利润率,留存收益/总资产。吴世农、卢贤义(2001)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警模型研究》中选取6项财务比率建立了财务预警系统。张爱民(2001)等选取40家ST公司及40家非ST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另一种预测企业财务失败的模型——主成分预测模型,并对上市公司财务失败的主成分预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假设 根据后文对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设计的需要以及结合现实性,本出以下相关假设:①由于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而被ST处理的上市公司被认为陷入财务危机状况;②与选取的ST公司同行业且资产规模相差±10%范围内的非ST公司具有可比性;③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真实且能反映公司财务状况。
2.2 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配对t检验来筛选公司处于和不处于财务危机时财务指标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然后作为构造模型的指标进入下一阶段,再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在不损失或很少损失原有信息的前提下,减少变量个数,反应综合信息。
2.3 变量设计 本文共选取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四个维度共18个变量来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综合反映ST公司的财务状况。
2.4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①数据来源及选用。本文的数据来自于聚源数据工作站和新浪财经网上有关各上市ST及非ST公司的财务数据。其中假定上市公司被ST的2010年份为t。本文选取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的ST上市公司和非ST上市公司t-1年(2009年)和t-2年(2008年)为研究范围,取用这两年的财务数据作配对检验,以t-2年数据作主成分分析。②配对原则。在为ST公司选择配对的非ST公司时,本文按照时间匹配及数量1:1匹配原则:要求所处行业相同,且资产规模相差+10%以内,极个别确实无法准确配对但具有重要意义的样本除外的其他无法配对的样本个体均被剔除,这样的选取原则可以较好的满足可比性要求。
3 实证分析
3.1 配对样本t检验 通过SPSS19.0软件根据24家公司t-1年和t-2年的财务数据对20个指标进行显著性分析,我们设定两年的配对结果必须都在0.05的置信水平下通过配对t检验,才能说明该财务指标能够显著区别ST公司和非ST公司,并将通过检验的财务指标作为财务预警指标进入下面的主成分分析。初步筛选结果如表1所示,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ROE、ROA、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共11个可进入下一阶段的财务预警指标。
3.2 主成分分析
3.2.1 基于初步筛选的11个指标,再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信息(前4个主成分综合指标信息提取度达到82.71%)后,本文提取的综合财务指标如下,并列主成分载荷矩阵表如表2所示。
由表2成分矩阵的系数和各主成分特征值计算得到主成分的系数矩阵如表3。
根据表中系数矩阵和各标准化变量可得到t-2年4个主成分的综合表达式:
Y1=0.028*ZX1+0.424*ZX2+0.087*ZX3+0.408*ZX4+0.326*ZX5+0.300*ZX6+0.328*ZX8+0.303*ZX9+0.212*ZX16+0.381*ZX17-0.242*ZX18
Y2=-0.459*ZX1-0.209*ZX2+0.141*ZX3-0.296*ZX4+0.361*ZX5+0.427*ZX6+0.217*ZX8-0.284*ZX9+0.286*ZX16+0.002*ZX17+0.340*ZX18
Y3=0.299*ZX1-0.123*ZX2+0.805*ZX3+0.028*ZX4+0.089*ZX5+0.0001*ZX6+0.235*ZX8+0.157*ZX9-0.352*ZX16-0.039*ZX17+0.272*ZX18
Y4=0.261*ZX1+0.119*ZX2+0.003*ZX3+0.015*ZX4+0.012*ZX5+0.127*ZX6-0.399*ZX8+0.408*ZX9+0.566*ZX16-0.328*ZX17+0.385*ZX18
主成分Y1式各系数均在0.3-0.4之间,可见Y1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综合因子1;主成分Y2的各变量系数都差不多,因此也为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综合因子2;Y3的ZX3系数较高,可见是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因子;Y4的变量系数中ZX8、ZX9、ZX16、ZX17、ZX18均较高,因此为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因子。
3.2.2 对主成分的特征值与贡献率进行计算可构造反映公司财务状况评价指数F,F是各综合因子Y1、Y2、Y3、Y4的线性组合。F=■ki×Yi,其中ki=■为各主成分对综合指标F的贡献率。
由上式得出2010年各ST上市公司样本组在t-2年的财务状况综合指标值F,再全部加总平均后得出均值■为-0.2698。
4 预警临界值的确定及模型检验
同样运用上述方法计算得出配对样本组非ST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综合指标均值■为0.4668。以两个样本组值■的平均值作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临界值,结果为-0.0985。即表示:低于临界值则预示公司将会陷入财务危机,应引起公司高层的重视,从而起到预警作用;而高于临界值则表明公司财务状况良好;等于临界值时为灰色状态,需另行判定。
确定预警临界值后我们返回对上述样本进行检验,其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检验结果显示,对于ST公司预测正确率为75.0%,对于非ST公司的预测结果为87.5%,两者综合正确率为81.3%。说明预警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性,能较好地预测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5 结论
上述检验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能较好反映并预示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主要基于以下几点:①通过配对t检验过滤掉不能反映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好坏差异的财务指标,同时使公司高层可以集中精力放在主要而非全部的财务指标。②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二次浓缩指标,使得模型在不失真的条件下能充分反映预警效果;同时浓缩的主成分能更好地解释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好坏的原因。
但是,本文研究的结果还是存在不完善之处。如在进行样本配对时没有对资产规模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其次,模型只能简单判定是否将会有财务危机而无法辨别目前的隐患程度;再者,事实上t-3年公司即使利润不为负,也有可能存在某些隐患征兆,而我们只对t-2年进行判定检验而已。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Fitzpatrick, P.J., A Comparison of Ratios of Successful Industrial Enterprises with Those of Failed Firms[J].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1932:589-605.
[2]Edward I. Altman. ,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ted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 Journal of Finance,1968(23):589-609.
[3]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9(4).
[4]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2001(6).
[5]张爱民,祝春山,许丹健.上市公司财务失败的主成分预测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3:10-25.
引言
在企业或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财务管理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随着财务经济分析方法的改进,通过财务经济分析可以更加具体的进行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关系的反映,以便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而为了保证财务经济分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则要按照一定的分析思路和方法进行财务经济分析,以便发挥财务管理的正常作用。因此,有必要对财务经济分析思路和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完善企业和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一、财务经济分析思路
(一)明确经济分析的目标
在进行财务经济分析时,需要明确分析的目标即为财务经济分析主体所需达到的最终目的。就目前来看,可以将财务经济分析目标分成三类,即投资者财务经济分析目标、债权人财务经济分析目标和行政经营管理者财务经济分析目标。其中,投资者关注的是部门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所以需要进行财务经济的盈利能力和处理财务关系能力的分析。而债权人关注的是财务经济的债券偿还能力和声誉,需要进行正确的债券配置。此外,行政经营管理者关注的为财务经济的最终成果和经济活动过程,以便完成行政部门财务管理的优化。
(二)确立分析的基本假设
在进行财务经济分析时,需要进行财务经济的假设。就目前来看,财务经济假设分为两类,即信息真实性假设和有限理性假设。但是,由于财务经济分析需要对财务报表及初级信息进行整合,以便进行具有真实性的高级信息的获得。所以,在进行假设时,需要使初级信息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需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以便确保高级信息的真实性[1]。另一方面,需要客观进行财务统计核算,以便真实进行企业财务经济活动的反映。
(三)遵循基本的分析原则
在进行财务经济分析时,需要遵循基本的分析原则。一方面,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原则的遵循。具体来讲,就是保证信息加工成本与财务收益在一个会计期间,并保证财务经济分析和信息加工成本低于超额收益。此外,还要保证信息加工成本现值优于超额收益现值。另一方面,财务经济分析需要遵循弹性原则。具体来讲,就是确保财务经济分析主体具有一定的伸缩空间,从而确保财务经济分析主体不因环境条件变化而产生剧烈变化。
二、财务经济分析方法
(一)杜邦分析法
早在上个世纪,美国杜邦公司就开始利用杜邦分析法进行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的系统分析,以便通过了解财务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进行企业财务状况的掌握。而该种分析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全面进行企业财务状况的了解,还能进行企业财务经济的层层分解,以便进行企业财务的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在利用该方法时,需要将财务经济综合分析当做是一个系统工程,以便进行企业营业状况的全面评价。然而,杜邦分析法具有容易扭曲流动比率数据的缺陷,所以不能进行企业具体盈利情况的反映[2]。但是,由于其能够进行财务指标变化情况的真实反映,所以在财务经济综合分析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二)沃尔比重评分法
上世纪之初,美国人亚历山大?沃尔提出了沃尔比重评分法,以便进行企业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分析。作为一种典型模式,该种分析方法会利用线性关系进行镀铬财务比率的表示,并进行各自比数比重的给定。而经过比较流动速率、流动比率和标准比率等多项内容,则可以进行各项财务指标的总体状况的确定,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所以,利用沃尔比重评分法进行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具有着使用方法简便等优势。但是,该方法在理论和技术上尚存在一定的缺陷,难以进行各指标比重的合理性的证明。此外,在某个指标超标的情况下,财务状况的总体评分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平衡计分卡分析法
作为全新的财务经济评价方法,平衡计分卡分析法可以进行企业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的综合考虑。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以财务指标为主,但是同时也进行非财务因素的重要性的强调,以便进行各方面要素的综合评价。而平衡计分卡分析法的应用,可以进行企业短期利益、长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均衡,以便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3]。此外,该方法可以对企业发展方向和资产均衡进行监督,是较为完善的财务经济评价方法。但是,该方法具有一定的行业局限性,并且具有测评维度的片面性。
【关键词】企业 财务会计 标准化核算
财务会计标准化的必要性第一,财务会计各项活动符合标准化的原则。由于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而财务会计的对象是反映与控制经济活动的资金运动,会计核算的实质性内容是对资金进行定期地、重复地计量、记录与报告,以达到提供真实反映经济活动规律、决策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因此财务会计的各项活动有许多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需要作出统一的规定,才能使财务会计工作达到会计核算的目的。第二,制定标准,需要由起草单位认真总结和吸收当今的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征求各有关方面的意见,由有关专家组成的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审查,经行政部门批准。按照这样规定的程序,制定、批准、的财务会计标准,能与各有关方而达成共识,有利于贯彻实施。第三,通过制定实施财务会计方面的标准,可把财务会计管理纳人标准化法制管理的轨道,使这些标准化规章制度更能及时地得到复审,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及时修改、修订,使新的经验、技术和方法不断补充到标准之中。胜利油田分公司总会计师陈锡坤曾经指出“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实践,为百年胜利助力”。结合油田实际,将会计准则需要细化或补充的内容制定成企业标准,则会使油田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第五,由于会计领域内的会计选择过于复杂和宽泛,不仅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恰当理解和使用,而且也引起了信息用户对信息真实性的怀疑,财务会计标准化势在必行。
一、会计核算程序
会计核算是对会计信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4个主要工作程序进行加工,以达到所要求的目标。油田企业应根据这4个不同的信息加工程序,分别制定相应的标准。第一,制定确认方面的标准。会计所要反映的是资金变化,确认资金的具体形态变化是前提,确定不同形态的资金数量变化是核心。要根据油田实际制定确认方面的标准。一方面可从会计具体对象物上来考虑,制定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其它各项资产负债项目的确认标准。另一方面可从会计对象行为上来考虑,制定收人实现的确认,相配比的费用确认,以及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确认等。第二,制定会计计量方面的标准。会计核算是通过会计计量进行的,而会计计量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它在多方面都需要规范。第三,制定记录方面的标准。会计信息加工程序的第三步就是记录,这是一个最为主要的工作环节。像胜利油田在会计科目设置,收付转凭证录人格式,各种明细帐、总帐、日记帐等格式方面还未完全统一,通过制定这些方面的标准,以及制定诸如成本核算公式,计提折旧方法方面的标准,则可达到记录的统一。第四,制定财务报告方面的标准。财务报告主要是由财务报表来体现,如能制定整个油田企业统一的报表格式,并就报表项目、表注及相互勾稽关系都作出统一的规定,不仅会大大减轻工作量,而且将有利于反映和帮助企业分析过去经营状况,预测、比较、评价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等。另外,由于企业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会计核算方面的问题,如资产重组等也应及时制定相应标准,以适应体制改革的需要。
二、会计核算工具
第一,制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条件标准,即制定批准使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帐的条件。这样,可使手工记帐顺利地转向计算机记帐。第二,制定财务软件方面的标准。第三,制定会计电算化硬件环境条件标准。企业要建立电算化系统,首先应建立一个规范的硬件系统来支持软件运行。如需要对计算机主机的主频、内存、硬盘、光驱的速度等有一个规范。第四,制定机制帐打印方面的标准。为了存档的需要,应从打印纸张到不同帐,如总帐、三栏帐、日记帐、多栏帐等,都应从标题正文的字体、字号到页面格式设置清楚。这就需要制定不同帐打印设置方面的标准。第五,制定电算化系统安全方面的标准。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进程比较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系统的安全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如能从技术到操作、管理等方面制定系统安全标准,则会进一步推动会计电算化的进程。另外还需制定业务处理流程、信息编码等方面的标准。
三、会计核算档案管理
电算化会计档案不仅要保留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即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专用资料外,还应保存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等机读档案,以及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所有系统软件、会计软件程序和全套文档资料的这一类软件档案。因此应就机读档案的收集,软件档案的收集、磁性介质或光盘保存等进行标准化。会计的真正目的。因此还应制定如固定资金管理、流动资产管理、成本管理、利润管理、专项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标准。通过制定和实施这些财务管理标准,可充分利用通过会计核算标准化所提供的科学合理、真实反映经营活动客观规律的财务会计资料、统计资料及其它业务资料对各种数据进行加工、分析、比较。向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有用的经营信息,以帮助企业正确确定经营目标,进行经营决策;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施控制,使企业经营活动处于最佳状况,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加强干部监督和管理,推动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增强干部廉洁整洁勤政意识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审计工作中,存在着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相互重合,容易造成重复审计的问题。虽然各级审计机关在审计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地注重了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结合,但多数审计机关在进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过程中,没能考虑到按照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要求来收集、保存相关资料,浪费了审计资源。另外还存在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相对集中与年度计划发生矛盾、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量大与年度任务发生矛盾等方面。
审计机关只有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统筹安排、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过程中对与经济责任审计相关资料的收集、经济责任审计对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结果的利用等方面入手,才能真正做到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有机结合。同时,审计机关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还应注意参考内部审计的成果和利用内部审计人员资源。要使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经济责任审计要纳入年度审计计划中,经济责任审计不能单独理解为领导干部离任一次性审计,应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定期进行审计,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任职二至三年即审计一次,等调动、离任时再审计一次,这样做,组织部门就可以根据领导干部的任职时间的长短有计划的提出年度委托审计计划,每年末审计机关与组织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召开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确定下一年度的审计对象,对象确定后组织部门向审计机关提出一份委托审计名单,并且这个名单中列出了哪些审计对象为本年度优先安排对象,哪些可以以后安排。审计机关根据这个名单结合制定全年审计工作计划时予以参考,凡是上级指令性计划涉及的单位及其他常规审计涉及到的单位可以与经济责任审计统一安排在年度计划中,任务安排通常是属于哪个部门的审计范围,由哪个部门承担经济责任审计任务。
二、经济责任审计要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在没有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情况下,应注意在财政财务审计中结合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范围作好审计工作底稿等必要的记录,建立年度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台帐,不断积累每年审计资料,以避免重复审计,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根据具体情况再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对以前年度常规审计中所忽视或遗漏的重要经济活动或群众新反映的问题的审计,使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审计相互促进,相互检验,尽量避免审计风险。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情况下,具体做法是:一是两项审计同时实施。为理顺审计行政关系,避免审计处理的主体错位,例如实施市长(县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在向市、县政府送达经济责任审计通知书的同时,还应分别向财政和地税部门送达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通知书,以确保两项审计同时开展,减少重复审计。在审计实施阶段,将两项审计结合起来,同时进点,同时进行,相互衔接,具体做法是:按照两项审计事项的不同目的,不同侧重点,作出两个实施方案。在实施审计时,对问题的查处是相同的,但经济责任审计要求以责任的评价、界定为主,其他事项的审计以项目的要求为主。审计结束后,要按照各自的要求写出审计意见书或审计结果报告。这样对一个单位的审计就可以完成两项任务,出具两套审计文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完成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又完成了其他审计事项,既避免了重复审计,又减少了审计成本。二是在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专项资金等常规审计中,努力深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内容,全面体现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在重点对事关全局的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的总体完成情况进行核实的同时,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的责任主体进行进一步调查取证,并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积累和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三是加强上下级审计机关的支持和配合,上级审计机关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应积极利用以往的审计成果,下级审计机关应积极主动配合并提供相关的审计资料。
三、要建立经济责任审计档案。为了更好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做到心中有数,要建立领导干部注经济责任审计档案。对每一名领导干部建立一套审计资料档案,通常用两种办法来进行,一是对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时,要求各个审计组把查出违规违纪问题,分清责任,记在该单位领导的名下,审计机关建立台帐,计算机储存。二是每年在对各项专项资金跟踪审计时,也对其专项资金发放、使用的主管部门的领导注意收集资料、这样审计机关对辖区内各主办局、镇、街道主要领导干部哪年任职、哪年在审计中发现的有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领导干部本人应负什么责任都记录在案,形成经济责任审计档案,当组织部门委托对其经济责任审计时,就可以借用以前年度的审计成果,节省了审计时间,特别是对任职时间较长的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已把在职期间尚未审计的这段时间再审计一遍,解决了任务量大的矛盾。(作者单位:江西省审计厅)
关键词:财务工作 医院 科研经费 管理
2012年初,全国公立医院实行了科研经费改革。以往的科研项目经费核算都是在科目中统一进行,通过简单地计算科研项目中的经费投入和经费支出来核算科研项目经费,这种核算方式难免会造成经费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科研项目关键性课题经费不足,无法完成结题。经改革以后,科研项目经费的分配更加细致,每个科研项目都有单独的经费投入,项目内部课题组再将经费的支出进行细化,这样将总的经费投入支出细化,更加方便核算,也提高了核算的准确度。不过经过改革以后的科研经费管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同一个科研项目,财务部门与科研项目组对于项目的理解发生了分歧,使得财务部门所拨经费与实际需求不符;财务部门与科研项目组在对待经费支出的观念不一样,科研项目组在使用经费时往往以实际为主,而财务部门则是通过专业的会计知识进行预算,导致两者会产生偏差,影响预算结果。
一、目前的医院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所在
(一)科研经费的来源比较广,难于管理
目前医院发展十分迅速,也获得了大量的科研经费,这些科研经费已经不仅仅来源于财务部门,还来自于一些其他部门。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政府提供的用于支持医院科研项目的基本科研经费;
(2)某些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医疗机构为医院提供的科研经费;
(3)与其他医院合作开展同一个科研项目所获得的合作项目经费;
(4)某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医疗机构为医院提供的科研经费。
因为目前科研经费的来源非常广泛,获得的渠道各有不同,而且每种科研经费来源的管理要求也不一样,所以无疑增大了科研经费管理的难度,从而使科研经费管理容易出现问题。
(二)项目负责人工作重心在项目,忽略科研经费管理
项目责任人认为科研项目本身的进展才是最为关键的,一切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科研项目而展开的,都是为其服务的,所以项目负责人将工作的重心都放在了科研项目上,而忽略了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这种错误的想法会使得医院的科研经费使用出现许多问题。项目负责人在管理项目时,没有提前做好经费预算工作,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要把工作重心放到科研项目上,需要经费支出时没有进行严格管理,使得最后支出超过预算,经费不足,无法结题。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项目管理人员没有重视起经费管理工作,缺乏管理意识,或者相关规定不够完善等。
(三)科研经费拨付延期
大部分科研经费的拨付都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现象,这是由于医院在确立科研项目课题的同时,已经提前开始了相关工作。在项目批准以后到经费拨付到医院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经费拨付是一项正规的工作,需要经过很多手续批准以后,再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拨付到医院科研项目组。在项目申请成功到科研经费拨付到位这段时间内,科研工作已经展开,所以会产生一定的研究费用,这些研究费用的具体数值和支出情况只有科研项目组内部清楚,财务部门对此并不了解。当科研经费到位以后,科研项目组人员由于无法提供实际科研经费支出的证明,所以财务部门也不能将这些经费完全拨付给科研项目组,所以这部分拨付的经费将作冲账处理,纳入医院的日常费用中。这样将大大增加财务部门的工作量,也不利于科研经费的管理。
(四)科研项目组与财务部门未进行良好沟通
科研项目确立与科研经费的到位之间存在时间差,科研项目确立之后,科研项目组就已经开展大量工作,由于项目负责人忙于跟进科研工作,对经费支出并未引起重视,所以没有及时与财务部门沟通,而财务部门在科研经费到位以后,对科研经费各项的核对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使项目与经费一一对应,所以也只能暂时将科研经费闲置处理,这样就进一步延长了科研经费的投入时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科研项目组与财务部门没有进行良好沟通,使得两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不通畅,互相不了解,所以许多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另外,科研项目是有一定的保密权限的,所以项目参与人员有义务不向其他部门透露项目相关信息,这样就使得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没有任何了解,也无法对经费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论、监督,只能按照相关规定为科研项目组提供科研经费。而工作重心都在科研项目上的项目负责人由于无暇顾及经费的管理,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不会体现出来,在项目结题时,才发现支出超出预算。
(五)科研经费管理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医院的需求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革,传统的科研经费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院的需求。传统的科研经费管理方式是以手工记录的方式将项目进展及经费的收支情况等记于纸上,这种记录形式的准确性暂且不讨论,但是在项目结题时,会有大量数据计算工作以及财务核对工作要做,记录本的形式明显无法满足管理需求。
二、改善当前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一)细化预算工作,加强预算管理
在医院科研项目工作中,科研经费管理不当、使用不合理等情况的出现,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预算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没有将科研项目进行中的许多实际需要经费支出的情况考虑在内,而预算工作一旦完成,按照规定是不允许做出太大调整,所以预算工作不细致、不合理,都会影响预算工作的实用性,从而给科研项目的结题带来困难。比如在材料收购费用方面,由于市场价格存在波动,所以实际经费支出很容易超过预算或者低于预算。所以在进行预算时,需要把握好国家政策与市场情况,让财务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一起参与对于项目各方面预算的评估,使得预算既有专业理论性,又贴合实际情况,提高预算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设置预算信息交流平台
设置专门的预算信息交流平台,当医院的科研项目通过申请,正式确立以后,项目的基本预算信息就会传递到预算信息交流平台,科研项目组的所有人员都会了解到这些信息,经过科研项目组同意以后,再将相关信息传递给财务部门。而后,财务部门和科研项目组都可以通过这个预算信息交流平台查看到项目进展和经费支出情况。预算信息交流平台的设置,是为了使财务部门和科研项目组能够及时进行沟通,财务部门可以及时了解到经费使用情况,而科研项目组也可以根据经费使用情况对预算的执行进行评估。
(三)设置经费使用管理平台
经费使用管理平台包括科研项目组、财务部门、材料采购部门、审计部门等,主要作用是将经费的使用情况明确化,让各个部门都了解到经费使用的具体情况,便于经费使用管理和预算的执行。经费使用管理平台的设置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是减少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医院的科研项目一般都要使用到许多化学试剂与医用材料,所以采购经费是科研经费支出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以前的采购部门进行采购前都需要经过大量的审批手续,逐一批准以后才可以开始采购工作,不仅浪费时间,还增加了采购人员的工作量。而在经费使用管理平台建立以后,只需要相关负责人在平台上填写材料采购申请表,得到批准即可直接进行采购,减少了许多审批手续环节,节约了大量时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项目进展速度。
二是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经费使用管理平台建立之前,财务部门只能了解到科研经费的剩余数额,然后根据有效凭证做出处理,但是对于具体的经费使用情况却一无所知,无法确认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就算科研经费的使用出现了问题,财务部门也无法及时发现,解决问题。而在经费使用管理平台建立以后,财务部门可以通过平台的信息了解到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科研项目组也可以了解到财务部门的工作,这样双方互相监督,彼此发现问题,使得科研经费的使用更加规范、合理,提高经费的利用率。
三、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对于医疗行业的投入日益增加,医院科研经费来源也越来越多,对于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一些以前未曾发现的经费管理问题开始慢慢出现,比如项目负责人对经费管理的不重视、经费来源广使得管理难度增加等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加强财务部门与科研项目组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预算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控制经费支出,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董音茵.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 促进医院科研发展[J].现代医院管理,2011,9(02):54-56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财务分析财务评价授信u审
【中图分类号】F275
目前小微企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融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小微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存在财务数据数量不全、财务数据质量较差及信贷评审中小微企业财务数据分析脱离企业特点等,银行信贷人员完全套用传统大中型企业财务分析方法进行信贷决策存在许多偏差和误区。现行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是基于财务报表而得出的定量财务数据,据此确定发放贷款条件和制定是否贷款的决策;另一种是基于长期的定性合作关系而产生的发放贷款条件和贷款决策。相对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对客观、具体,而且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辅助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授信审批,可见财务分析在信贷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现实信贷业务中,信贷人员工作量较大而且受制于传统账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等因素,审查小微企业财务信息往往分析方法粗犷、单一,注重“形式”,忽视“质量”,罗列财务数据,审查不严,未能深入挖掘探究数据背后反映的真实情况,没有根据企业的性质、融资需求和生产经营周期等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精细财务分析,加大了信贷风险和隐患,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出现。对此,探索适用于小微企业信贷评审的精细财务分析方法,既有助于为信贷人员作出科学合理的信贷决策,保护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又有助于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贵的问题,为我国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信贷资金支持。
一、小微企业的财务特点及融资难的授信视角分析
(一)小微企业的定义
一般而言,小微企业的定义具有相对性,在不同的区域体现不同的评定标准。在我国,经济学家郎咸平最早提出“小微企业”这一概念,他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根据2011年7月4日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主要依据企业资产总额、企业从业人数、企业营业收入三个指标进行划分,目前主要泛指所有经营权集中统一、服务与产品种类单一,生产规模不大,人员数量较少的经济组织形式。在银行授信角度而言,其单户授信额度低于500万元以下。
(二)小微企业的财务特点及融资特点
小微企业业务量相对较小,且多为销常规业务,会计部门员工较少,账务处理往往不及时,长期集中进行一次账务处理也较常见且避税动机强烈;职责分工不到位,不能满足不相容职务分离标准;会计核算相对简单,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即使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信息也往往不可靠。尤其在财务制度方面尤为薄弱,主要表现为:(1)现金管理不合理,多呈现严重不足或大量闲置的局面。(2)应收账款周转期较长,资金收回困难,呆账、坏账大范围存在。(3)财务管理权责不分,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
小微企业贷款广泛存在“短、小、频、急”等特点,即:融资周期短、信贷金额小、融资次数频繁、审批速度要求高。据宜信公司2011年针对我国36个城市3231家小微企业融资的相关调研统计显示,大多数小微企业融资缺口较小,需求额度多集中于50万元以内,主要为短期购买生产原材料、支付应付账款等用途。
由于小微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较快,融资规模不大等特性,其对高利率融资成本具有一定容忍程度,但对贷款审批时限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按照传统信贷清单提供申请资料及企业资质等,融资速度降低则影响融资的运用,多数小微企业将放弃信贷资金的申请。
(三)基于授信视角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已有目共睹,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内部原因主要包括:(1)企业信用评级低,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2)缺乏符合标准的抵押资产,也无其他有效担保。(3)银企信息错位。外部原因主要包括:(1)缺乏专门的小微企业融资金融机构。(2)我国资本市场有待进一步发展,社会对小微企业认同度不高。(3)财务分析方法简单、粗犷的局限性,使商业银行授信风险高。
由此可见,从基于银行信贷的角度,研究如何根据小微企业财务及非财务数据,综合全面地对其财务状况进行精细分析,一方面可降低信贷风险,另一方面可促进小微企业顺利融资,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二、小微企业授信评审中财务分析方法的作用及局限
财务信息一般是以数字形式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目前我国会计领域已形成一套较为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具体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及因素分析法等。
(一)授信评审中的财务分析的作用
1.财务分析是银行进行信贷决策的必要工具
银行信贷人员根据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等数据资料,采取特定的分析方法,作出关于对信贷申请通过与否、信贷资金数量多少、信贷期限长短、担保方式及利息比率的相关判断,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有助于信贷工作者了解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利用企业连续经营期间的财务报表可以观察企业的资产规模是否持续稳定扩大,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是否有明显改善,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逐步提升。
(2)有助于信贷工作者评价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判断企业目前的经营情况,考虑企业是否真正需要信贷资金,是否存在骗贷的可能性等。
(3)有助于信贷工作者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特定财务指标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趋势及本息偿还水平,减少银行不良信贷资产产生的可能性。
2.财务分析是银行进行贷前、贷后风险预警的重要手段
财务分析是银行进行贷前优质客户选择的前提条件。商业银行要形成自己的优质客户群体,使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得到保障,就要对企业的经营水平进行必要的了解。而企业的财务状况正是银企之间建立合作的基础桥梁,银行可以通过财务评价选择优质、高效、具有长久发展前景的行业和企业进行授信,进而防范、规避信贷风险。
财务分析是银行进行贷后风险预警的重要方法。信贷风险的爆发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所以授信贷款发放后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定期调查分析也是银行信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授信企业需定期向银行提供月份、季度、半年及年度财务报表,信贷工作人员据此分析企业授信后的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盈利水平的变化发展状况,未来是否存在无力支付利息甚至偿还本金的可能,进而作出是否需要提前部分收回或全额收回本金的判断,有时这些贷后数据也将作为企业下一周期续贷申请是否通过的依据。
(二)小微企业信贷审核中财务分析面临的优势与障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信贷决策时多半依据授信企业及其关联主体的财务报表数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判断,此方法是较为传统的评断方法,具有如下优势:
1.数据的获取较为简便
财务报表是企业进行授信申请时向银行提供的必要资料,是信贷工作者获取企业经营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及时性、方便性、主动性等特点。
2.数据具有直观性特点
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在财务报表的某些特定数据中直接体现,是信贷工作人员的重要信息来源。
3.分析方法和分析内容较为固定
企业的财务报表具有固定的编制模板,所以财务分析方式也具有相应固定的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多采用较为通用的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评价方法,计算可以体现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的相关固定指标。也具有相对容易的掌握性及操作性。
小微企业授信评审中财务分析遇到难点表现如下:
1.小微企业财务数据数量不全
小微企业大多规模较小,雇佣人员较少,资产数量有限,报表体现财务数据质量不高,甚至存在日常经营收支以流水账形式记录的情况。企业对公银行账户账目流水是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但出于减少税费支出等原因,小微企业多未开立对公银行账户,生产经营收支与生活日常收支交叉混合。受限于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等因素,小微企业报表中的会计科目利用率较低,经营涉及科目较少,而且许多不能货币化计量的经营活动不能计入报表之中,而往往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表外业务”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银行信贷人员从报表中无法获得体现小微企业经营的完整数据,进而不能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做出相应的分析。
2.小微企业财务数据质量较差
小微企I的财务管理水平较低,普遍存在财务会计制度健全度较差,财务报表多未经过正规审计单位审查,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等现象。受限于经营规模,小微企业存在经营者与所有者高度统一的情况,管理层为获得更多的信贷资金,滥用会计准则和制度所赋予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向银行提供经过粉饰后的财务报表,人为修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水平、现金流量,这就造成了财务报表分析的“营养先天不良”。比如利润指标,在信贷评审财务评价当中,信贷工作人员经常会遇到报表利润数据优质,而实际缴纳利润所得款却捉襟见肘,这就是企业滥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报表粉饰的手段,使授信申请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3.银行信贷评审对小微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脱离企业实际
我国现行信贷审批信用评级过分依赖企业财务数据,这种方法对于小微企业未能够完全适用。基于小微企业财务数据数量不足、质量较差两点原因,传统定量分析将偏离真实企业评级水准。并且传统银行评审对于财务角度分析多为“通用型”分析,一味照搬套用将忽略行业、规模等不同因素造成的财务差异,不利于银行信贷人员作出公正、合理的信贷决策判断。
并且,会计报表信息具有明显的信息滞后性,在报表数据真实的前提下,反映出的往往是企业以往的经营水平,即使再优质的财务数据,也不能保证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会越来越好。同时,市场行业存在多种契机及陷阱,这就要求信贷工作人员在进行信贷决策时结合多方面因素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三、小微企业财务分析方法的发展及其完善的必要性
不难看出目前小微企业信贷评审中的财务评价具有一定特殊性,财务分析的方法需要发展和创新。在财务分析中兼顾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财务分析方法是必由之路。只关注财务信息、忽视非财务信息不利于作出最佳授信决策。非财务信息是以非数字方式反映企业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战略目标和未来的发展计划信息,是财务信息的必要补充,主要包括:股权结构信息、董事会构成信息、内部控制信息、战略目标信息、行业信息等。在现实信贷审查对企业的财务分析中要将非财务信息和财务信息相结合,才能作出更加客观、全面的决策判断。
(一)财务分析方法的发展
1.交叉检验法
(1)交叉检验法的定义、内容及作用
交叉检验法是目前我国小微企业授信中较为常用的信贷调查手法,即信贷工作人员在贷款前调查、贷款进行中和贷后管理过程,通过不同信息途径及统一信息间的勾稽关系来验证客户财务经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确定过程。这种方法主要验证了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等相关信息。作为小微企业信贷分析的重要补充方法,交叉检验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确定不同渠道获得的信息的一致性。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口头信息与凭证信息(原始单据、发票、回执等)是否一致、企业雇员或合伙人提供的财务数据是否一致、客户提供财务资料与信贷工作人员实际观察的企业经营情况是否一致对企业的授信申请进行考察判断。
其次,确定客户提供信息与市场基准的相符性。信贷工作人员要了解本地不同行业的生产经营水平,与授信企业提供经营信息做出相应比较,发现数据间存在差异,应追溯挖掘数据背后的深层原因。
最后,确定不同信息与数据之间逻辑关系的合理性。分析授信企业提供不同时期的生产经营数据是否前后存在较大的差异;分析授信企业提供的不同数据与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吻合,如:销售金额与单次进货成本和频率的关系等;分析授信企业前期投入和收入产出之间的的关系是否合理,进而量化其的经营管理能力;分析校验授信企业经营利润与客户的资产权益。
(2)交叉检验法及其作用
基于小微企业的特殊性,交叉检验法有助于解决授信企业与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做出任一信贷决策都不能脱离真实的客户信息,检验法就解决了小微企业授信过程中因财务信息数量少、质量差进而造成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对小微企业信贷资金的获得和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都有深远的影响。
2.报表还原技术法
(1)报表还原技术法的定义及内容
报表还原技术是新兴的致力于小微企业的信贷审批的财务分析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获得授信企业的相关经营、财务信息,通过验证核实,将企业财务报表进行还原,进而确定申请人的偿债水平和还款意愿,降低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比率。报表还原技术不只就财务数据进行还原分析,而是将数据分析与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生产发展、经营情况等结合起来,还原报表分析的结果才较为客观和精准,只有把静态的报表数字还原成企业动态的经营活动,才能更为准确及时地掌握企业财务经营状况,作出合理的信贷决策。
(2)报表还原技术法的作用
小微企业大多规模较小,无健全的财务制度,未编制正规的财务报表,或财务报表存在虚假成分,而报表还原技术就弥补了这一局限。在进行企业信用评级过程中,针对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家庭财产与经营财产分割不清晰的问题,经营者的家庭和经营企业分别作为单独整体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借款企业的前移调查和与企业工作人员的交流来获取借款企业的有实际意义的信息,包括财务数据和其他非财务“软信息”,进而利用这些信息还原财务报表,经信贷工作人员还原的报表将是发现问题、规避风险、弥补小微企业先天局限性的最直接资料。
(二)财务分析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尽管信贷财务分析技术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交叉检验法与报表还原技术基于现场观察调查,获得小微企业的第一手经营资料,但是在操作层面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第一,无论是交叉检验法还是报表还原技术都具有较高的人工成本。这种方法需要信贷工作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调查,耗时较长、人工成本较高,且需要授信企业的配合。而小微企业数目较多、授信金额较小、且信用不确定性较高,这就提高了银行的信贷成本,为此方法的使用造成一定的障碍。
第二,交叉检验法与报表还原技术具有一定的道德风险。因为小微企业经营及财务资料不具有规范性,调查过程需要信贷人员进行搜集、整理、还原报表,信贷人员的专业能力及道德水平直接影响信J决策准确性。
第三,交叉检验法与报表还原技术缺乏国家宏观调控角度和企业微观层面的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的精细分析,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四、精益财务分析方法的提出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精益财务分析方法的内涵及其运用
1.精益财务分析方法的含义
精益财务分析法是在小微企业授信审批中,信贷工作人员以传统财务分析技术为基础,在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的微观生命周期和宏观环境的前提下,将财务指标的分析与企业战略、行业发展前景相结合,充分考虑财务与非财务的各种因素,精细分析授信企业的经营水平和偿债能力的信贷财务分析方法。他是既保留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的合理部分,又结合企业所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战略优势和竞争水平评判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作出科学的信贷决策的财务评价方法。
银行信贷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并非专职注册会计师,要求其采用专用的审计程序来证实授信企业提供报表的真实性既不现实,也没有一定的必要性。精益财务分析方法不仅提高小微企业授信审批的质量和速度,同时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强了银行授信风险的管控。
2.精益财务分析的维度
(1)从战略角度分析
在小微企业授信审批中,信贷工作人员应当考虑授信企业所处行业发展、宏观经济政策等对其财务状况的影响,从战略高度分析影响信贷决策判断的各种因素。从长远发展来说,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发展有着一定影响力量,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导向因素、经济因素、技术水平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银行往往在经济繁荣周期容易出现信贷决策失败的情况,原因在于:在经济繁荣期授信企业往期三年财务数据指标较好,易造成授信决策误导;在经济繁荣期银行在持续盈利的压力下,急于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的积累,放松信贷标准,扩大授信政策。一旦经济下行或受国家政策导向影响,部分贷款就会产生坏账。
分析企业主营业务所处行业的生命周期阶段,根据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进行不同的信贷决策。当行业处于初创期时,利润与现金流一般为负数,因为行业起步期间销售量较低而研发成本较高,配套投资金额较大,此时因信贷风险最高,企业较难获得信贷资金;当行业处于成长期时,利润为正数但现金流为负数,因为行业发展期间销售量增长,规模经济和生产效率提高显著,但是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必将投入更多现金,此时信贷风险中度,企业信贷资金需求较高;当行业处于成熟期时,利润与现金流均为正数,因为行业已发展成熟,成本得到较强控制,前期投入得到了逐步回报,此时信贷风险相对较低,企业较易获得信贷资金;当行业处于衰退期时,利润与现金流逐渐为负数,因为销售量逐渐下降,最终导致企业亏损,此时信贷风险较高,商业银行不易于发放长期贷款。
分析企业所处行业市场结构,根据竞争行业、垄断行业采取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市场结构中,由于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同,企业获得的利润就各不相同。竞争越激烈,深陷其中的企业毛利率可能越低,所以信贷工作人员应该分析授信企业所处行业市场结构,做出相应合理信贷决策。
分析企业所处行业的盈利能力及成本构成,根据低成本高利润行业和高成本低利润行业区分判断。多层次了解企业所处行业风险,提高授信效率,降低信贷风险。
(2)从财务指标角度分析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可以说是分析企业资产质量、盈利质量、现金流量的三个切入点,虽然属于传统信贷财务分析的范畴,但是对于小微企业贷款审批,也应作为参考指标,并加以灵活运用。
财务规模是企业整体实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从客户角度分析企业财务的起点。因此,首先要了解授信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及现金流量(特别是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等总量指标,从总体上把握客户的财务构架和融资总量,为进一步分析判断客户的偿债能力和融资适度性提供基础。
资产质量分析主要是通过资产负债表及企业实际情况分析企业资产的结构质量、变现质量和计量质量,进一步考察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占比是否合理,观察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变化状况,检验资产利用有效性。以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相关项目周转率为决策参考依据,结合实际对授信企业的资产质量做出客观评价。在实践工作中,对以下重点项目进行分析:
货币资金项目,含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在分析货币资金项目时,信贷工作人员应当认真核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及银行对账单,对数据及凭证的真伪及逻辑进行分析,结合财务报表反映的其他财务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分析其中保证金的占比,并与应付票据和在建项目出资额等进行对比,大致判断企业可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额度及其对短期债务的保障程度。
应收账款项目是资产负债表中非常重要的项目。如果本项目存在问题,则企业的资产规模也同时存在问题,往期确认的收入和利润也将存在虚假成分,这就从根本上改变商业银行对一个企业的评级。所以,信贷工作人员应重点核算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的相关合同、凭证等,并进行账龄分析。值得注意的是,信贷工作人员在分析应收账款项目时应对其他应收款项目进行关联分析,防止企业用此项目虚增企业资产规模,粉饰报表。目前,商业银行具有一种常见的信贷业务品种,即应收账款的保理业务。所谓保理业务,即企业将其持有的应收账款出售给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出售以后由银行等金融机构负责向企业的债务人收款,达到了应收账款所有权的转移。这是专门针对应收账款的一项服务,因此,信贷工作人员要格外注意此项目的核算。
预付账款项目反映的是企业预先支出的材料、产品款项。我国现行经济总体上仍体现为“过剩”状态,大多数的生产资产都供大于求,所以在授信业务中,如果信贷工作人员发现企业预付账款项目数额巨大,一定要仔细分析其原因的合理性。目前,国内商务中的付款条件一般采用签合同后、到货后、初验后分别预付30%款项,最后保留质保尾款10%的方式。
要详细了解存货的具体内容(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进而判断存货结构的合理性,了解存货计价的方法及一致性、存货跌价及跌价准备计提情况、存货周转次数,对存货周转次数明显下降、存货增加幅度明显高于销售收入(或销售成本)增长幅度以及存货主要由产成品构成等现象要重点关注,要了解存货大量增加的真实原因,判断是否存在产品滞销情况。信贷工作人员在考核存货科目时应时刻关注存货的流转速度,即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规范的反映存货管理水平的财务指标,但在授信管理中也不要过于迷信财务指标,最好亲自到生产企业现场进行考察,结合存货仓库的进出情况和货物积灰程度进行验证分析。
分析实收资本项目时,信贷工作人员应重点观察是否存在出资不实的现象,即实收资本不到位。反应在报表上的一般形式,就是企业控制的资产(通常是货币资金)减少,增加其他应付款等负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不减少实收资本账面数进而淘空企业。
盈利质量分析主要是通过企业的利润表的数据进行分析,任何一个好的企业都应有较好的盈利水平。信贷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对企业盈利质量作出评价:主营业务的突出性,主营业务收入是衡量企业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保证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营业利润的主导型,主营业务利润的占比份额是决定企业盈利水平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整体经营的获利性,企业净利润越高,企业经营状况越好。在实践工作中,通过以下指标进行分析:
毛利率分析,即(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毛利率数值的高低是企业盈利的根基,毛利率的高低也往往反映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各年销售收入增长率和毛利率的对比也有助于信贷工作者更好的了解其关注的企业发展前景。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商业银行考核授信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任何一家企业不会为了取得贷款而先去交大量的税收。相反,很多盈利的企业往往想方设法减少税收缴纳数额,所以交税数额较大的企业一般是有一定实力。
财务费用项目,是信贷工作人员核对企业未结清授信额度的重要核算项目,与企业短中长期贷款及企业征信报告进行交叉检验,可以有助于商业银行了解企业利息资本化的合理性,企业还款的信用程度等信息。
现金流量分析主要是通过现金流量表和企业相关经营凭证数进行分析,企业经营现金流量主要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当企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时,三大现金流量体现不同的此消彼长状态,所以,信贷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此方法反向判断企业经营阶段。
(3)从企业前景预测角度分析
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都是企业历史经营的情况,所以对未来进行预测分析是信贷工作人员进行信贷财务分析的重要步骤,也是判断贷款本息是否能按期收回的必要前提。财务前景预测分析可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部分。
前景趋势定量分析主要通过期间损益预测、资产负债情况预测、现金流预测进行定量分析,银行贷款本息的偿还需要企业稳定的现金流来获得保障,而未来可能存在的现金流则不能成为信贷还款保障,故进行定量预测时必须保证具有可预测性、可持续性的现金流的存在。
前景预测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企业所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战略优势和竞争水平评判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未来宏观环境分析,即基于当前的发展趋势,对企业未来面对的经营环境进行分析;其次,行业发展程度分析,即针对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行业规划发展等对企业所处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判断;第三,企业发展战略分析,即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价值驱动因素对企业的成本构成、利润水平和销售规模发展趋势进行判断。
(二)精益财务分析方法应用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针对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分析的重点不同
对于不同的分析目的,需要采取不同的财务分析标准。当授信企业处于创业初始阶段时,信贷工作人员应着重分析企业的收入增长程度和现金流量指标;当企业处于成长发展阶段时,信贷工作人员应着重分析企业的资产结构合理性和财务弹性指标等;当企业处于滞后衰退阶段时,授信企业应着重分析企业的现金流是否足以偿还贷款本息。对于长、短期贷款进行考察时,也应以不同财务指标区别对待,当企业申请短期贷款时,授信工作人员应着重分析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当企业申请长期贷款时,授信工作人员应着重分析资产负债率、负债权益倍数等指标,不可混为一谈。
2.针对客户类别进行分析
采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针对客户类别进行分析,尤其是对于小微企业客户,由于其财务制度的不健全,不可能要求其出具与大中型上市企业一样高标准的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结合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加以分析,找出其潜在风险点并作出信贷决策。此外,对于银行存量授信客户,信贷工作人员应根据往期财务流通状况判断贷款是否续作,且对其采取的财务分析模式应区分于新增授信客户。
3.针对行业种类进行分析
授信企业所处行业对企业是否有发展前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重大的影响,身处高速发展行业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财富,而当处于滞后发展行业时,企业的财务数据优良也因大环境的影响下不具有盈利能力。所以,有效的财务分析不应仅仅根据财务数据而分析,也应根据企业所在行业以及整体政策环境加以衡量,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客观作出准确的信贷决策。
(三)小微企业精益财务分析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1.小微企业精益财务分析方法的优点
小微企业精益财务分析方法不仅仅考量固定的财务指标,更加重视如何评定这些指标,并通过捕捉非财务信息验证企业的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信贷分析具有全面性,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也管控了银行授信风险。
2.小微企业精益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由于小微企业精益财务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要求较详细、全面,对调查专业程度、信贷信息的捕捉能力较高,而银行信贷工作人员工作量较大、调查审批时间紧迫,信贷队伍的稳定性和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且目前大多数银行信贷信息系统的建设不够完善、更新不够及时,不能与其他系统形成有效的数据沟通连接,这对精益财务分析方法的全面应用造成一定的局限性。
五、结论
商业银行授信活动应针对小微企业的特殊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信J决策,以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为依托,发展和完善现有信贷财务分析技术,创建适用于小微企业的精益财务分析方法,为信贷人员作出最佳授信决策,既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性,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高速运行,又为我国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化解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
主要参考文献:
[1]侯晓红,史敏娜.财务报表分析新探[J].财会月刊,2006(12).
[2]许学军.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核心问题解析[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3.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一专多能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2-0113-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1.030
1 .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类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根据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的精神,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采取各种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探索与创新高职英语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和专业岗位初始技术水平,毕业生广受企业好评。
2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
2 . 1 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背景
学院位于广东佛山,与广州紧密相连。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促使佛山与广州构建“广佛经济圈”,共享市场服务等资源,也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同时,港澳国际性大都市的市场优势,加快了佛山国际化步伐的进程,有利于佛山经济与社会朝着良性轨道发展。
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后,对外贸易经营权进一步开放,大量民营生产企业开始走进国际市场,人力市场对熟悉外贸业务流程、熟练掌握外语技能的外贸人才的需求越加明显。
在这种国际国内外贸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走访广东及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多家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进行论证分析后,依循高职英语专业办学宗旨,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制订科学合理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英语基础,熟悉外贸业务流程,综合素质高并能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能够胜任外事、外贸、金融及外(合)资企业的涉外商务与翻译的高技能型商务英语专门人才”。从2005年秋季开始招收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生就业岗位定位在三资企业、涉外企业与私人企业从事外贸和进出口贸易业务。
作为学院最早开设的英语类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在招生初期,受到社会对商务贸易人才以倍骤增的需求影响,以及在规范科学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专业建设的起步阶段得以顺利进行,为未来稳步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 2 多元化英语人才培养思路
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的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和逐步升级,各类中小型涉外企业层出不穷,用人单位对国际商务贸易活动从业人员的外语和专业知识水平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对商务人才素质的要求出现了多层次、多行业、多领域的特点。
国家商务部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大力培养国际商务人才,加快培养多双边外贸谈判人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也提到把广东“发展成现代服务业基地,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由此带来的商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无处不在的商务活动必将需要大量的国际商务英语人才,如外贸和进出口贸易、商务和外贸翻译、会展服务、货物物流、国际旅游、涉外酒店服务等等。他们将遍及多个行业领域,而且逐渐成为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经济发展地区的主力军。
然而,在走访不同行业、企业时,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其职业资格要求也大不相同。以往传统、单一的英语翻译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带领企业紧跟国际市场准则转型升级改造的国际商务精英,且又能用英语直接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复合型英语技能人才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香饽饽。为此,加快高职英语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步伐,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本位、以社会市场岗位初始需求为导向,培养既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又具备一定的商务贸易活动知识的高素质、多元化高职英语专业人才成为学院应用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改革和创新的重中之重。
3 . 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核心,试行多元化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着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要,学院应用外语系结合广东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企业行业人才规格需求。从往届学生所学专业过专过窄而造成学生择业适应差的案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拓宽学生专业出发,逐步实现英语与相近专业的深度融合,努力培养一专多能、岗位初始适应能力强、通用技能扎实的高技能英语专业人才。在2008年大胆提出“大专业、小方向”的多元化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即试行“一个专业、多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3 . 1 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生为本是各类教育的永恒主题。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确定专业方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学生进行专业及方向的选择时,学院采用“以学生自愿为主”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原则,综合考虑学生专业基础水平及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给予学生选择专业方向的自,尽量做到专业及方向的选择使学生满意、家长满意,让每位学生在校期间能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自觉地学好专业知识,掌握所学专业或方向的基本技能,使学生的一切所学皆为所用。
3 . 2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
为避免传统的英语类教育体制与时代和相关行业的要求相脱节,学院从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市场经济变化和企业所需岗位人才素质及综合职业能力要求的角度考虑,根据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岗位对高技能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开展职业岗位分析,按照教高[2006]16号文的要求和区域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坚持针对市场设专业方向,针对岗位练专项技能,形成“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的办学思路,构建了“以英语语言基础为核心,以英语运用能力为主线,以行业岗位技能为背景,以涉外服务项目为支撑”的专业课程体系,制定了商务英语专业(酒店英语方向)、商务英语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商务英语专业(国际旅游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一年级打基础(开设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基础课程),二年级学专业(学习商务英语、酒店英语、国际旅游和会展策划与管理等方向专业核心课程),三年级练技能(岗位初始技能训练及企业顶岗实习)”的三段式的教学进程开展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努力完成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4 . 以需定教,培养一专多能的高职英语专业人才
4 . 1 以英语语言基础为核心,提高学生岗位基本技能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基于商务英语具有在特定的国际商务活动下开展交流语言的这个特点,学院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好英语的语言基本知识,还必须学会在不同的行业里开展国际商务交流活动。
在课程设置上,商务英语专业及各方向的教学首先是围绕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而展开。第一年的基础课程强化英语技能基础,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规范语法,提高口、笔译能力,保证三年不间断的外教英语口语课程,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以及毕业后能直接用英语进行各类国际服务活动打下牢固的基础。
其次,根据国际商务贸易活动的性质,在二年级阶段为学生开设国际贸易运作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进出口业务操作等专业核心课程,如国际贸易概论与实务、外贸函电和单证制作等。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为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和商务沟通技巧课程则为商务英语及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此外,除开设必需的商务必修课程外,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开设酒店英语方向、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及国际旅游方向相关主干课程3~5门,如酒店管理、会展实务、导游实务等等,旨在提高学生各专业方向的岗位专项初始技能水平。
4 . 2 以社会需求为己任,满足学生就业岗位初始技能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责是满足学生就业的能力需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事业基础。学院始终依照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立足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校地、校企合作,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为所用,为地方行业企业培养英语专业人才。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酒店管理品牌相继进入中国,酒店管理类人才社会需求明显增大。凡是具备一定英语技能且服务意识较强的毕业生一旦进入这个行业,其提升发展的空间远大于其他行业。为满足地方和行业的需要,学院从2008年招收第一届商务英语专业(酒店英语方向)学生,同时与周边多家五星级涉外酒店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就业岗位。
2008年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会展”让广大的英语类专业毕业生看到了新的希望,特别是每年两次在广州举办的广交会和各种国际会展为实习生提供的岗位数不胜数。涉外翻译、产品导购、涉外导游、贸易咨询接洽及外贸业务员岗位等激起了大批学生从事会展服务的兴趣。学院首次在2011年招收商务英语(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专业时就受到学生们的青睐,2014级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超95%。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特别是我国从实行长假以来,旅游成为了人们闲暇的重要乐事,旅游业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旅行社讲解员、旅游导购,精通外语、擅长沟通的涉外导游就业竞争力尤为明显。因此,2013年学院在所在地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于2014年招收商务英语专业(国际旅游方向),预计三年后可望为本地区培养一批英语流利、精通导游服务的专门人才。
4 . 3 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打造学生通用技能
多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学生的通用能力往往对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提高学生的通用能力,对多元化人才的培养更是锦上添花。因此,在校期间,一方面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另一方面,在校期间后阶段的课程设置上,针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以及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的特点,开展各种能提高学生通用能力的技能课程和专业拓展选修课程,如: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平台实操训练、酒水知识与调酒艺术、商务社交礼仪实训等,多渠道、多方位为学生提供实操训练机会,使学生在学好一定的专业所必需的文化知识基础上,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并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此外,定期举行一些专业技能大赛、职业招聘模拟会、参加企业洽谈会等丰富多彩的实践锻炼同样可以为学生成长助一臂之力,提高学生的通用能力及综合素质,如集体荣誉感、工作责任心,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应变抗压能力等等。
5 . 结束语
虽然试行“大专业、小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才仅仅六年,其效果令人满意:专业拓展稳步前行,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稳步提高,毕业生受到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招生人数逐年增多,2014年商务英语专业考生第一报考率和新生报到率名列学院前茅。今后学院将沿着自己的特色之路,继续开拓创新,以期培养更多更好的高职多元化英语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房宝娟.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3(5).
何其莘、黄源深、秦秀白、陈建平.近三十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6).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孟丽娟.回到原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学术月刊,2009(1).
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OL].,2012-04.
王崇凯.谈高职高专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一、企业财务风险与预警机制概述
1、企业财务风险
财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目前,学术界对于什么是风险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解释风险含义。随着风险理论研究的深入,被普遍接受的风险的定义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人们对对象系统未来行为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可能后果与预期目标发生多种负偏离的综合,它也可以表述为某种不利事件或损失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即:
R=f(P,C)
式中:R―风险;
P―不利事件或损失发生的概率;
C―该事件或损失发生的后果。
2、企业财务预警机制
财务预警是指对企业财务危机的预测,而财务危机是由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所引发的。因此,全面认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准确界定财务危机是进行财务预警系统研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企业财务预警管理理论作为对现有管理理论的扩展,是一门专门揭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逆境现象、管理波动、管理失误的本质特征、成因机理和发生规律,研究如何构建企业管理系统的防错、纠错机制及建立避防失误、扭转逆境的管理系统的基本理论。它将企业内的各种逆境现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过程来考察,在分析了逆境与危机现象的形成机理与内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早期预报与预控的原理与方法,建立了用于监测、评价、预报企业逆境现象与危机现象的预警指标体系,并设计了企业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组织管理、决策事务管理、技术管理等的具体预警模式和方法。
二、企业财务风险与预警机制分析
1、财务风险的分析
财务风险存在于整个财务活动中,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损失性、收益性等特征。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表现在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不为人们的意志所改变。我们只能通过某种技术或方法控制、降低财务风险,却不能完全避免、消除财务风险的存在。企业财务活动存在着两种可能结果,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没有实现预期目标,这就意味着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财务风险的损失性表现在财务风险会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及获利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财务风险的收益性表现在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如果处理得当,不仅能有效地避免财务损失的发生,还能取得较高的财务收益。
依据风险分析的一般过程,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的工作流程是:首先对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因素进行综合辨识,然后在特定分析方法基础上拟定一个基本风险标准,并以此来估计和评价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大量的企业财务风险研究成果中,研究人员充分利用各种经济、统计、会计和数学工具,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结合探讨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各种形式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财务风险主观分析方法和财务风险客观分析方法,前者主要依赖于企业主观因素,而后者主要依赖于企业客观因素。
2、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分析
(1)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性质。财务预警系统属于微观经济预警范畴,事实上它是一种风险控制机制,它集预测与警示、排警于一身。首先要预测财务危机及可能的风险,然后将其以特别的方式警示利益相关者,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帮助他们规避风险。
该系统作为经营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子系统,为企业改进经营决策、有效配置资源提供了可靠依据。财务预警系统具有参照性、预测性、预防性和灵敏性四个特性。
财务预警系统可以依据企业财务运行特点和相关规律等,从大量的财务指标中,筛选出能及时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变化的指标系列,运用财务管理原理和数量分析方法,测算出反映企业财务运行状态的指标和指标体系,使其成为我们判断和认识企业财务运行规律的参照指标和指标体系。企业财务运行各影响因素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财务运行状态的发展趋势和变化,预测和推导与此密切相关的各因素的发展变化。
尤其是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不良征兆时,可以及早寻求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一旦企业财务预警系统中相关指标贴近安全警戒线,便可以及时寻找导致财务运行恶化的原因,以化解财务危机。由于企业财务体系中各因素之间密切相依,存在互动关系,某一因素的变动,会在另一因素上敏锐地反映出来,从而提供相关预警信息。财务预警系统的上述特性,使其可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动态调控,将企业财务中不良因素解决在萌芽之中。
(2)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功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特定事件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先报警。因此,它可以对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在合适的时点上报警,使决策者提前作出相应的对策。建立切实可行、高效运行的财务预警系统,是企业良性发展的需要。一个完整的财务预警系统应包括预警机制的建立、指标体系的构成、预警方法的使用和防警排警的措施等四个方面内容。
财务风险预警可以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特定事件进行预测,根据各种财务指标的实际状况与企业制定的标准进行比照,如果发现企业的实际财务指标与预定标准不一致,就会发出警报,使管理者针对这些偏差作出决策。管理者还可以根据对企业经营中的预警结果,发现财务指标的偏差所在,并通过分析找到影响这些指标的根本原因,有的放矢地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处理。先找到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根本因素,再提出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正确方案和措施。通过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企业就能够系统而敏锐地发现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通过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有效地避免和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并在以后的经营中防止类似不利影响因素的再度发生,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持续进行。
三、企业财务预警的方法
企业财务预警的方法可分为黑色预警方法、红色预警方法、黄色预警方法、绿色预警方法和白色预警方法,每种方法中都包含了一套基本完整的预警程序。
黑色预警方法:依靠考察某一有代表性指标的时间序列变化规律,即循环波动特性来进行预警。黄色预警方法:是一种由因到果的分析。利用反映警情的一些指标的指数来进行预警,需要对指标进行综合,经常用到合成指数和扩散指数两种形式,把一系列反映警情的指标与警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处理,然后根据计算得到的分数预测警情程度,在统计预警方式的基础上对预警进行进一步分析。红色预警方法:其特点是重视定性分析。红色预警方法经常用于一些复杂的预警。主要内容是对影响警情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然后进行不同时期的对比研究,最后结合预测者的直觉、经验及其它有关专家学者的估计进行预警。绿色预警方法:同黑色预警方法相似。白色预警方法:在基本掌握原因条件下用计量技术进行预测。
四、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运作
1、预警系统的目的性
预测与警示只是手段,排警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才是目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若要有效运作,就必须要有正确、实时且合乎企业需要的各种管理资讯系统,提供实时而完整的经营结果数据,供经营者及各部门负责人以实际经营状况数据体系,来与财务指标数据相比较。经营者应早日依数据所代表的经营内涵作进一步分析判断,找出问题,用最恰当的办法将之解决,及时防止财务恶化。当有超出或低于指标数据的情形发生时,就表示企业财务状况将有不健全的症状出现。
2、几个预警系统的制定方案
(1)在财务危机分析清楚后,要立即制定相应的预控、转化措施,尽可能减少财务危机带来的损失。为此我们可以设立企业预警部实行预警管理,将财务预警组织作为企业预警部的一个分支。将财务预警的职能和其他方面预警的职能全部交给一个单独的预警部来执行,有利于对企业经营状况的总体把握。
(2)在财务部门中设立财务预警分析员的工作岗位。这种模式对财务预警分析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了专门的分析员,财务预警工作可由财务部门直接开展,因而可以获得更全面、更可靠的财务信息作为预警分析的依据。
(3)由企业的某些除财务部以外的职能部门(如审计部门,安全部门)承担财务预警工作。这种模式有利于将财务预警与企业的内部审计或安全管理结合起来,并能保证预警工作的独立性和结论的客观性、公正性。
(4)财务预警系统要在实践工作中实现理论上的功能,需要建立起计算机信息系统。由于计算机的自动性,它还可以为企业财务预警管理提供“标杆”的作用。
(5)企业可以在面临不正常的经营波动和财务危机的状态下设置临时性的机构,如财务危机处理小组、财务预警咨询小组、领导小组等,其成员由临时从主要职能部门中抽调的负责人或有能力的人组成,因为这些管理人员对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原因及过程非常了解。
3、达到的预警效果
良好的财务预警分析系统,能够有效预知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预先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可以在对大量资料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每一个相关的经营波动或财务危机征兆。这个信息系统还应能提供及时完整的经营资料和数据,使经营者及各部门负责人能以实际经营状况的数据体系,与财务指标数据相比较。还要配备专门的人员实施信息收集、处理、贮存及反馈的职能,并为预警系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