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规划的原理范文

城乡规划的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规划的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乡规划的原理

第1篇:城乡规划的原理范文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资源学院在大一新生的《学会学习》课程中安排了一次职业生涯认知教育,首先,通过北森公司开发的朗途测试软件的测试,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等;再通过自我认识剖析、360度评价、橱窗法分析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性格取向;其次,通过性格取向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学生的人格特点,性格特点等;再次,试探性地传授一些职业认知的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职业取向等。

一、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自我膨胀意识强,缺乏有效的自我定位

与学生的实际接触中发现,目前的大学生普遍成长环境优越,受家庭过于保护,自我膨胀意识很强,觉得自己很能干,什么都懂,在实际的的操作中大部分学生眼高手低。例如,张燕飞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CAD,可有些学生觉得她给的图太繁琐,不愿意画,建议老师换点容易的。下课后却说老师讲得很快,什么都没有学到,把责任推卸到老师身上,而不是从自身找问题。对待学业,很多学生希望越简单越好,并不是真正希望学到知识。当真正迈入社会,设计公司或单位让学生现场画CAD时,很多学生却无所适从,究其原因在于大部分大学生缺乏有效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

2.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大学生一进校,辅导员就让每人都交了一份大学4年的规划,可是到了大二,我让城规091的学生谈谈当初自己的规划现在发生了哪些变化呢,90%学生都说不知道自己当初都写了什么,当时完全是为了应付差事。对于大学第4学期的规划,一个学生这样写道:“因为变数太大,我也不知道自己这学期都能做些什么”;还有同学写到她的目标就是减肥。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职业规划理念较模糊,没有普及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部分学生职业规划理念缺失,觉得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他们遇到就业问题时,也就很难得到一个合理的、有效的解决方案。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体制不完善

由于职业生涯规划于20世纪90年代才由欧美国家传入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随着职业生涯规划市场需求的增长,在国内为个人职业进行规划的专业职业规划师随之产生。但由于这一行业在我国起步晚,相关制度和体制还不健全,职业规划师和相关咨询服务机构非常短缺,职业规划咨询机构的社会接受程度尚较低。浙江农林大学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只是附带在《学会学习》、就业指导相关课程里面,并没有专门的相关专业机构和人员进行职业咨询.

二、解决对策

在如今就业竞争压力日益激烈的社会背景之下,有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来说非常必要,面对存在的诸多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全面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

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认清自我,明确奋斗目标,提前作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明确目标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因为有了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对大学生来说,通过相关软件的心理测试,首先,要弄清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自我需要等,同时接触了解目前社会上用人单位的要求,客观分析自己适合干什么样的职业。其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企业需求,制定奋斗目标,规划自己大学4年自己应做的事情。在职业目标的确定中,要采取弹性制,近期远期相结合,且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实际忌盲目夸大。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创新项目

实践实训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的窗口,一个好的社会实践可使大学生受益无穷,甚至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应积极参加浙江农林大学每年设立的科研创新项目、东湖杯创业大赛、课程实习、实验以及导师的科研项目,假期应到规划、房产等相关单位实习,进行职业体验。在参加实践实训中,大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积累工作经验,增长社会阅历,锻炼实践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增添筹码。

3.加强职业规划课程建设,成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

学校在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中应加强职业规划课程的建设,成立由教授和工作单位专家组成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职业规划课程包括学会学习、专业辅导、就业指导、岗位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学校应通过设立职业规划课程,让职业规划意识深入人心,帮助学生科学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今早的融入社会。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分阶段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对于大一新生,通过心理测试、能力测试、学会学习,使学生认清自我、适应大学生活,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确定初步职业目标;对大二学生则要进行专业教育,培养初步的专业技能,并扩充学生的综合知识;对大三学生进行岗位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明确自己今后的奋斗目标,熟练应用相关软件,掌握专业技能;对大四学生要进行就业指导,包括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压力疏导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使学生能尽快融入社会。

综上所述,学校应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抓手,引导学生在认清自我、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明确职业生涯奋斗的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付诸于实践。学生应充分利用好大学的一切资源,学习知识,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贡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迎春.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11,(1):118-119.

\[2\]朱军.《学会学习》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2011学生工作研讨会交流材料).

第2篇:城乡规划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物资管理;信息资源规划;数据流分析

[DOI]10.13939/ki.zgsc.2015.07.032

目前,信息资源规划在工程项目物资管理过程中具有广泛应用。这也是企业项目规划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信息资源规划相关理论基础不断完善,其中以霍顿信息资源管理理论、James Martin的信息工程方法论最为显著。要实现这一过程,就要确保企业施工中物资资源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和查询,即将信息资源规划列入项目工程的全部过程和所有管理人员。从而为管理决策与企业现场施工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源,为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优质的、有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

1 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的现状

内控管理模式是目前我国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的主要手段,这一管理模式容易受到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在对物资运输、采购等成本预算上很难控制。而在项目进行中,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的监管不严,不合理的工程进度安排等容易造成物资短缺或者浪费。总之,在工程项目施工前后,物资管理都存在供应问题和管理不善问题。并且,在物资核算上,多数企业缺少预见性,这对物资的合理采购具有一定影响。

2 工程项目物资管理中信息资源规划的作用

信息资源规划是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的重要基础。如何将企业分散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是企业信息管理和规划的核心内容,通过集成化的、网络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企业物资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整理,构建物资管理的业务流程标准和与各个业务环节相匹配的数据标准,其具体作用体现为以下几点:

(1)明确企业物资管理业务流程,促进施工涉及单位的业务联系,满足其业务需求。通过信息资源规划,还可以建立更加合理的业务流程,满足投资、施工、监理等各个单位的需求。从而实施有计划、有原则的项目开发物资管理,确保企业项目开发的顺利进行。

(2)通过对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的数据建模,建立规范化数据结构,为改造和建立高档次的数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信息资源规划,可实现物资管理业务流程与管理机制的优化,将物资管理转化为信息管理,有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管理业务的科技化。另外,信息资源规划有助于企业实现物资管理创新。

3 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的信息资源规划方案

3.1 项目物资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物资管理业务流程分析过程是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流程之一,其主要作用为帮助企业设置合理的业务流程,将原有的物资管理转化为高效化的信息管理手段。其过程为分析物资管理的主要业务流程,并明确企业物资管理的目的,将管理责任下发到人,要求企业管理人员掌握物资管理信息技术,实现对物资管理业务流程的分析,展示其分析结果,以为物资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3.2 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的数据流分析

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物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主要采用“实体―关系”这一数据分析方法。随着企业管理的进步,这一方法得到简化。将用户视图等同于外部数据流是这一方法简化的主要手段,基于这一理论,管理人员将视图分析及其规范化作为主要管理方案。而对于用户视图,我们通常将其定义为所有管理人员以及项目执行人员在物资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报表、单据和账单等。数据流分析有助于反映管理人员的观念,对数据实体的判断能力,是将物资管理转化为信息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信息调研主要针对的对象。

通过数据流分析,的管理人员和绘制信息数据的分级流程图,通常可分为一级和二级。其中,一级数据流程图将物资管理作为核心,建立物资管理与其他部门的数据连接,通过一级图还应为管理者提供清晰的数据流定义和识别方式。从而结合用户视图的记录数与生存期,实现其数据管理的量化。而二级数据流程图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和表达物资管理所涉及的业务流程之间的数据存储与传递。即将业务转化为数据存储,从而进一步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流程。根据企业物资管理现状和项目规模,还可考虑绘制三级数据流程图,最终完成物资管理的数据流分析。

3.3 工程项目物资管理数据模型和体系结构模型

3.3.1 工程项目物资管理数据模型

在工程项目物资管理中,管理人员通常利用数据模型进行数据库的构建。具体流程为通过构建数据模型表达组成数据库的基本表,并分析每个表的数据结构。在具体分析数据模型时,要将传统的实体关系分析方法和数据流程图中的用户视图分析结合起来。在设计数据库的表结构时,要将其进行分解、并规范化至三范式。

3.3.2 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的体系结构模型

体系结构模型是将业务模型同数据模型相结合所得到的结果,其主要用来体现企业项目业务流程、并表现业务活动同相关数据之间的联系。通常采用C-U矩阵的方式表达。这一结构模型的构建,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项目业务同项目数之间的创建与使用关系,了解数据资源的使用权限。每个表对应一个业务过程,在企业物资管理中,多个环节都可应用这一数据体系结构。

4 结 论

信息资源规划在工程项目物资管理过程中具有广泛应用。因此实现信息资源规划对企业项目施工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了其基础理论和核心流程。强调了其主要过程为物资管理业务流程分析和数据流分析,并阐述了各自的优势和操作流程。利用数据流分析,可以明确项目流程的数据使用现状,并采用用户视图的方式建立企业信息资源规划模型,构建企业物资管理数据库。信息资源规划的合理性决定了企业物资管理的效率和企业的发展状况。信息资源规划的结果可为企业提供物料需求计划。从而使企业的物资采购和使用更具合理性,为企业提供统一的采购信息,满足合作单位的需求,促进企业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武开,徐荣贞.工程项目中物资管理的信息资源规划[J].图书馆学研究,2012(11).

[2]罗亚毅.实施库存资源效能监察提升物资管理水平[J].农村电工,2014(5).

第3篇:城乡规划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城乡规划;技术型;人才;创新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279

1对于“三个平台”和“三个课程系列”的分析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在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创新,从学校的建筑学专业出发,集合城乡规划以及景观建设的教学资源,按照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对城乡规划专业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且创新性的实行三个系列课程的优化和三个平台的搭建教学新体系。在这种体系的作用下,把人才的培养和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以此让学生更具有学习基础,并且充分地对城乡规划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领域问题进行理解和研究,创新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在课题的组建方面包含三大课程系列有建筑设计和理论基础、城乡规划、景观规划等。在此体系中充分的包含了城乡建设规划方面的内容,注重对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专业实战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期望能够让三个课程之间相互渗透,三个平台主要是指校内的教学实践、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以及校外工程实践平台的搭建,更加期望平台之间能够相互作用。通过这种三加三的课程实践,让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让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践结合在了一起,让创新和创业结合在了一起,突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让学生具备更加深厚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素质,以此成为新时代的应用型人才。

2校内外实践项目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城乡规划应用能力21以校内办学为实践平台,增强校内实训

校内教学平台的建立主要是以建筑学教学为基本,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学习基础知识,进入大学第二年以后开始筹划城乡建设专业化平台,并且三四年级时将专业分成城乡规划设计专业和景观规划设计专业两个方向。每一类知识都需要在教师的各个环节教学中加以渗透,让学生更加深入和透彻的理解,只有夯实理论基础才能有更加突出的实践能力。另外,学校还应该给学生提供配套的模型制作实验室、专业的设计教师以及CAD绘图室,给学生创建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并且对课程内部的教学内容加以优化,突出教学实习的双向性。在课内教学设计上,包含的主要内容有模型的制作、图纸的绘制以及课程设计和课程联系,还有毕业设计等。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对已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让知识更加完整和系统地表现出来,能够初步的对知识加以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选择一些比较有实践应用意义的课程,让学生能够边学边做,采用真题真做和假题真做的方式,运用多个环节的指导方式,分配给不同学生不同的任务,然后也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指导另一部分学生,在检查合格以后,学生才能进入下一环节的实践。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手册的查阅、图集的审阅以及手工绘图的进行,另外在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绘图,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教学实习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写生实习、对实际地区进行测量性实习,并且对城市的一些建筑景观进行参观和认识。在整个城乡规划专业实习中,只有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夯实才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工程的认识和应用工程的能力,以此不断地弥补教材知识带给学生的缺陷,让学生对现实的城乡发展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相关专业进行多方面的了解,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2全力搭建校外工程实践平台,对校外的实践方式进行创新化研究校外专业实践能够让理论知识向着更加深化的方向发展,以此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以及工程实践能力,这也是培养城乡规划过程中专业人才特色的主要方式,更是展示高校人才实践培养能力的方式,能够实现产、学、研相结合。要改变很多设计单位被动接受学生实习的情况,学校可以选择将学生的专业实习落到具体的方向上,与城市规划、园林以及景观建设相关的企业单位取得联系,走校企合作化的道路,也可以建立起人才培养基地,在人才的技术方面进行培训,与这些单位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定期把学生安排到实践基地去,并且落实实践的内容,协调好各方面的安排。学生进入实践单位以后,应该服从组合上的安排,实习基地也要实行一定的管理机制,让学生在规范中强化自己的能力,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校外的基地也要聘请相关的指导人员或者工程师,对学生加以全面的指导,明确转,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在土地市场交易环节中,一些地方征地补偿标准低、补偿费被截留挪用情况严重,这些都侵害了农民对土地的收益权。

3“三权分置”下保护农民权益的对策建议

31明确主体权利,落实集体所有权

集体所有制的本质在于农民对集体土地的共同所有,重要的是寻求农民原始所有权的有效实现途径,确保行政力量不再凌驾于农民的所有者权益之上。唯此,才能保证农民公平获得土地承包权,充分享有经营权流转自由,并获取相应的土地收益。政府作为集体土地产权体系之外的宏观调控力量存在,现阶段工作的着力点应是积极发挥其在处理土地撂荒、平整和改良土地、建设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促进土地集中连片和适度规模经营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明确所有权主体,进一步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合理提高补偿标准,探索符合当前实际的集体土地入市模式,对农村基层组织的行为进行规范。

32兼顾公平与效率,稳定农户承包权

承包权作为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既包括公平问题,又涉及效率问题。一方面,坚持土地承包权长期稳定政策,不以任何名义,不以任何手段剥夺农民土地承包权;另一方面,认真研究城镇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状况,科学进行土地承包权的适度而必要的调整。

稳定农户承包权,当前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承包权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拥有的一种权利,承包期长期化与集体成员不断变化是矛盾的,但又不能根据成员变化无休止地调整承包关系,公平只是相对的。是否调整、如何调整,应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见。二是应当根据家庭人口数量增长适当增加土地承包数量,这样既确保了土地占有上的公平,也能鼓励农户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经营。三是鼓励探索市场化退出机制。承包期内,在自愿前提下,引导承包户有偿退出承包权。四是鼓励创新承包权的实现方式。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农村可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寻找符合本地特点的农村改革之路。

指导老师在校内和校外的责任。校内指导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作,指导好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把学生在学校的基本表现告知给校外教师,然后定期的到现场去巡查,和校外指导教师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另外,成立教师专业工作室,以此提升教师在教学、选题、科研以及规划项目中的特色性,让设计项目趋向个性化,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也更加频繁,以此形成专业化特色教育。

3利用第二课堂,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时间段内人才培养的一种新趋势和新方向。很多独立院校在人才的创新性培养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一般以学生的创新意识积累以及经验的增加为主要的目标,以此开展专业化的创新性教育,并且课程也更加倾向于创新,例如,可以开设创新创业大课堂,开展专题讲座以及模拟竞赛和创业实践项目的策划等,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让学生选择新的是新理念,掌握基本的技能和知识,为以后的创新创业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以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在城乡规划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创新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平台的建设,第二课堂的开启等,这些都能够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越来越突出,以此能够在城乡规划过程中表现出最佳的状态。

参考文献:

第4篇:城乡规划的原理范文

现将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关于住宅电气设计标准的补充通知》(〔97〕首规委办规字235号)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关于住宅电气设计标准的补充通知

(97)首规委办规字第235号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各有关单位: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于1996年8月颁布了“住宅电气设计通用标准”,其各项技术参数和指标基本适用。为适应住宅发展需要,满足居民家用电器增多对用户需求的增加,经首规委办、市供电局和市建筑设计院共同研究决定对北京市“住宅电气设计通用标准”作以下补充,请遵照执行。

一、电度表的选用

每户户用电度表的有前线应采用不小于6平方毫米的绝缘铜芯导线。

二、户内电路应按照明、空调及其它电器用插座分三路以上设计,各支路线均采用BV?2.5平方毫米的绝缘铜芯导线。

三、其它

第5篇:城乡规划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与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172-0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一门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以及城镇规划、土地管理、环境检测以及地理地质等相关知识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国内有116所高等院校开设有此专业。根据教育部于2012年9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被拆分为两个专业,分别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代码: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代码:070503),两专业皆可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

在这样的专业调整背景下,新疆农业大学立足于社会需求,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优选和确定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作为今后的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如何重新构建学科专业体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成为学校今后一段时间内本科专业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原专业及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最初设立的目的与初衷是为了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与管理过程中,但从新疆农业大学开设多年的实际效果来看,该专业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和学生就业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

(一)专业缺乏准确定位

乍一听“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个专业,会感觉该专业定位宽泛、培养目标囊括多个专业领域、学生就业去向定位多方向,优势体现非常明显。但正是这些“优势”导致该专业发展至今弊端和问题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所在,就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难以明确、专业缺乏准确定位。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业务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设计、规划、评价、决策、策划、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够在规划、环保、国土、测绘、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管理、科研、教学、技术等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定位过于宽泛,要求学生兼具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致使学生业务培养目标过于多元化,也使学校面临着专业难以准确定位、难以突出品牌特色,而学生面临着什么都需要学、却什么都学不精的尴尬困境。

(二)课程设置过于宽泛,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如上所述,正因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口径太宽、学生业务培养目标过于多元化,导致该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该专业学生要求毕业后能够胜任规划、环保、国土、测绘、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管理、科研、教学、技术等工作,这就要求专业课程设置需要面面俱到,包括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城乡规划、城市管理等诸多方面,而目前惯行的本科专业(学分制)四年制难以保证如此庞大的课程体系设置,其结果只能是学生学而不精,形成专业不“专”的窘境。

新疆农业大学依托自己的学科背景,在2012级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设定的专业主干学科为地理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主要课程有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自然资源概论、环境科学概论、生态学原理、资源环境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与规划、村镇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测量学、地理数学方法、新疆地理与旅游资源概论等。从设置的这些课程可以看出,教学内容囊括资源、环境、生态、城市、规划、管理等多方面,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杂乱无特色,重点不突出,在社会上找不到完全与之匹配的部门、行业。可见,按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来全方位设置课程并不符合科学发展原理与规律,也违背市场规律,课程设置应当针对市场需求与相应的行业部门,有的放矢。

(三)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偏差较大

由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知识繁多而驳杂,就业前景并不理想,毕业生多从事与其专业不符的职业,据麦克斯-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显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主要本科专业中专业对口率最低的十大专业之一,排名第八,对口率为44%。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该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偏差较大。专业口径太宽,学生学的杂而不精,似乎什么都会又都不会,社会上也没有完全匹配的部门、行业,导致就业市场和各用人单位难以认可并接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而用人单位更愿意吸纳与其完全对口的专业的学生,例如,规划部门愿意吸收城市规划、建筑学等专业的学生,环保部门愿意吸收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环保类专业的学生,国土部门愿意吸收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专业的学生等。泛而不精使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与前述诸多专业的学生相比几乎毫无专业竞争优势,导致该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专业对口率很低。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2012年以前就多年未招生。

二、学科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带来的机遇

如前所述,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我国开办多年以来,各地各高校都面临着许多教学管理、学科建设、学生就业方面的困境。鉴于此,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代码: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代码:070503)两个专业。此次学科与专业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首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帮助该新专业明晰了专业内涵、理顺了学科关系、明确了发展方向。具体来说,就是明晰了未来城乡规划教育和实践的发展方向,使地理学科参与城乡规划实践,用地理学理论统筹指导城乡规划、建设和发展,成为了新专业的具体内涵。这正好适应了城乡规划学科的综合性和人文地理学的专业性发展趋势,也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定位上更加细化、明确,承担起了培养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使命。

其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明确了该新专业的培养方向和教育目标,使得其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针对性都较强。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背景与优势,优选特色方向,显得更具灵活性和自主性,新疆农业大学就优选和确定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作为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以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掌握基础人文地理知识和理论的,精通基础城乡规划知识和技能的,面向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规划设计部门以及相应企事业单位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新专业方向确立的基础上,接下来的工作重中之重就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体系,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与课时结构,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

再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对学生来说,改善了原专业学生学而不精以及专业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境况,使得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更加明确,也有了更加对口和明确的用人单位,更好地适应了社会的需求。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面临机遇的同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挑战,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与结构的优化、在学时有限前提下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等。各高校应充分发挥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优势,并以此组织教育实践,实现规划人才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基于以上问题兼顾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新疆农业大学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一)人才培养目标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微观居住区的管理规划,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业务能力要求

在上述培养目标指导下,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前沿发展、应用前景,了解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掌握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GIS、计算机和绘图等技术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好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协同攻关能力;外语要达到能较顺利地查阅外文期刊以及运用外语交流的水平。

(三)课程体系构建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及综合教育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课程体系是主要的理论教学环节,构成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的基础。除了提升基础素质能力的课程如思政、大学英语、高数、体育、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和普通基础课以及公共选修课之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堂教学课程体系主要还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定选修课以及任意选修课,具体课程主要是结合学校的学科背景与社会需求设定。其中,专业基础课主要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自然资源学概论、生态学原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学、地统计学、遥感概论、地图学、城市地理学、地理数学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及专业限定选修课主要有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与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规划与管理、村镇规划、旅游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资源调查与评价、居住区规划与设计和资源环境经济学;任意选修课主要包括维吾尔口语、专业英语、建筑美学、新疆地理与旅游资源概论、矿产资源管理概论、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城市规划制图技术、公文写作、专业文献检索以及文献综述与科技论文撰写方法。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课堂理论教学课程体系与用人单位及社会搭建起一个桥梁与平台,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堂实验、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及毕业实习和设计4个环节。其中,课堂实验根据各门课程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实习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实习、遥感实习、地图学实习、土地利用与规划实习、村镇规划与设计实习,前三者各一周、后两者各两周;专业实习为校外城乡规划综合实习,为期12周,集中安排在大三暑期及大四学年初始;此外,还有8周的毕业实习和累计10周的专业文献综述及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同时进行),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毕业实习的具体内容以有利于学生就业为宗旨。

综合教育课程体系则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包括军事技能训练、劳动技能训练(包括公益劳动与支农劳动)、社会实践(含社会志愿者工作),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就业指导等环节。另外,学校还出台了《新疆农业大学综合素质学分管理办法》,规定学生参加校级以上(含校级)各类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文体竞赛,参加学校和有关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支农劳动获奖,参加自治区和国家组织的各类公共考试,职业资格与技能认证考核,阅读学校推荐的课外书目、学术论文,以及听取学术报告与专题讲座等,取得成绩者,由学校认可并以学分形式记载在学生学习档案中,要求至少应取得8个学分(其中非专业职业资格认证至少2学分),促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综上,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在重视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又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外,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重在明确专业内涵与方向,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当然,新专业的建设是一个积累经验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新疆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也一定存在着很多不足,在今后还将历经一个不断反馈与修正完善的过程。

结语

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并进行的学科和专业调整,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承办高校及教学工作者应该在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汲取以往教训,结合社会需求,重构专业体系,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加强实践教学,以提高专业竞争力,促进新专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城乡规划的合格人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颁布新版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新规.中国教育,2012-12-04.

[2] 2011年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最低的本科专业排行榜[N].网易教育,2011-06-08.

[3] 彭位华,张勇,刘雪艳.专业调整背景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皖西学院学报,2013,(1):134-137,156.

[4] 赵映慧,袁兆华,王杜春,等.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13,(4):94-98.

[5] 陈昆仑,李丹,王旭.学科调整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机遇与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6):22-25.

第6篇:城乡规划的原理范文

城市规划专业主要学习的课程有: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理论与城市发展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等。

城乡规划:城乡规划是规划城市和乡村。该专业培养的是规划师。它属于工学中的建筑类,所以规划和建筑学有极深的渊源。城乡规划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需要经济、地理、交通、社会、历史、文化等多学科知识的支撑。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城乡规划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以人为本;体现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102-2

0 引言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中城乡规划与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设计普遍存在城市平均规模较小、集中度偏低、城乡地区差异显著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均衡性与全面化。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并以其为具体标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合理进行城乡规划设计,更好地满足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文章探索了以人为本的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希望为业内人士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借鉴价值的思路。

1 城乡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应用价值和内在要求

1.1 应用价值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将基本原理与我国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以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我国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为有效解决城市病显性化和日益严重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政策建议;其次,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论,可以提高城镇化建设的合理与实效性,有序促进乡村居民市民化,有利于建设包容性城乡模式,将城乡发展成果惠及民众,有效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1.2 以人为本对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内在要求

城乡规划设计是城乡建设的基础条件,城乡建设涉及了社会、经济、政治等众多方面内容的自然演进。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在注重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要以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为核心,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并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保与治理等问题。就当下阶段来说,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良好发展的根本标准就是将人放在核心位置,实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以人为本的要求。其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2.1 公平共享、包容发展

目前,我党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集中体现在以人为本上,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科学合理性。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坚持以人文本的思想内涵,应合理引导人口流动,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推进重点,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同时积极推进平等交换城乡要素,均衡配置公共资源,将城乡二元体制和城镇内部的二元结构打破,使城乡居民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并共同分享城镇化发展的成果。

1.2.2 产业支撑、就业优先

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体现以人为本要坚持“四化同步”,即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以产业支撑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胜互动、信息化和城镇化深度融合、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同时,服务业能够为城镇创业和就业提供最大限度的机会;农业现代化则是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储备的核心,所以必须弥补服务业和农业现代化的短板。以人为本的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必须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保障城乡居民的生活和发展。

1.2.3 因地制宜、协调有序

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体现以人为本应根据各区域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当下,因为多方面因素,城市发展呈现出了人口过度向少数特大城市集中的现象,并且向东部集中的趋势也日益显著,导致城市布局不合理以及城市规模严重失衡。由此导致的经济问题以及社会、政治与生态问题会越来越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布局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地域居民的需求,坚持科学谋划,逐步形成新的战略格局。

1.2.4 承载力强、集约高效

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方式是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源头,同时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是现阶段我国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一项关键内容,应根据城镇人口增长趋势和资源环境变化态势,将生态文明融入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整个过程,重点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当下,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必须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走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 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体现以人为本的有效机制

为了更好的在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需要依托有效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机制

2.1.1 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实际情况,并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总结出以人文本的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必须以工业化为根本动力,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城镇化必须有充足的产业和市场支撑,优化工业资源配置,进而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据调查数据显示,服务业是城镇就业最大的容纳器,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和就业比重都在70%-8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也在50%-60%之间,就目前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来看,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1.2 城镇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信息时代的到来,推进了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为信息产业提供需求和市场;信息化提升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品质,促进城镇功能的有效提升和整合,调整优化城镇功能和产业结构,推动高级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应综合考虑工业化的要求以及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需要,加速推进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网络城市的建设,不断引进技术密集、清洁型的工业,减少能源与资源需求,同时开发环保型的新能源,通过新技术、新材料实行封闭的工业生态循环,促进以人为本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良好发展。

2.1.3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二者之间互为基础和前提,首先,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所需的劳动力、资本以及土地等最基础的生产要素需要农业现代化为其提供。农业现代化可以促进农业企业的集中发展壮大,进一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其次,合理的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和必要的支持,农业现代化的进步需要相应的资金、技术、人才与市场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进而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硬软件支撑,为逐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生产创造了必要的外部条件。

2.2 城乡统筹发展机制

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中具体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以完善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为基础,明确城乡统筹发展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城乡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城乡间的互动,优化配置城乡各项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促进农村向城镇化转变,带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虽然市场作用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的关键,但在此过程中,政府的科学规划、正确引导、积极参与,能够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奠定基础,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快速实现。

2.3 生态文明与城镇化融入机制

生态文明与城镇化融入机制指的是对城镇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天人关系以及人与子孙后代的代际关系,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在价值理念上,生态文明要求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努力构建城镇的生态文化,增强城镇居民的生态意识。其次,在社会实践上,生态文明有合理、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等要求。利用并保护自然,形成人类社会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从整体角度综合考虑人与自然的平衡。同时,转变城镇内部功能,逐步形成闭路的、多循环的、仿生的模式。最后,在时间维度上,生态文明与城镇化都是动态的历史过程,所以要站在长远角度看待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促进二者更好的同步协调发展。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认识和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会导致多样化、复杂的矛盾,必须用发展的历史观来认识生态文明指导下的城镇化规律和内涵。

参 考 文 献

[1]商丽娜.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意义[J].现代园艺,2016(08):74.

第8篇:城乡规划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GIS;城乡规划;应用;发展

Abstract: has powerful spatial analysis function of GIS system, namely the spatial location of things and the text attribute information saved in the database, establish contact each other, provide query, analysis tools; And expressed in the form of thematic map, it is easy to accepted by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ersonnel, become the modern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at the core of the han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GI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pplications; Th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既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应用工程技术,又是跨越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其技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相关的方法过程所组成,用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GIS技术的空前发展使城市建设的规模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这使得城市规划设计与研究部门的工作负荷急剧增加,产生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规划和管理的强烈需求,经过近些年的努力,一些城市开发GIS达到了初步实用的阶段。为适应发展需要,基于地理学背景的城市规划学者及其从业人员必须开展以GIS技术为核心的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建设,综合利用城市空间信息,运用GIS技术,准确和全面地把握城市及其周边环境的动态空间特征,有效合理的使用土地、安排好城市空间。下面以一些城市在城市规划中的一些基础应用为例进行说明。

城乡规划业务与GIS

目前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城乡规划业务的急剧膨胀,靠以前的技术手段进行城乡规划建设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城乡规划电子报批是一种全新的规划报批模式,他将传统规划报批图件采用纸介质变为电子介质,并通过贯彻一套计算机技术规程和管理规程使电子文件符合一定的规范标准,可以输入计算机处理,这样规划审批的一部份工作就可以使用计算机来完成,从而实现计算机辅助审批报批图件。GIS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城乡规划电子报批过程,将给城市规划带来新的气象和变化。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规划审批手段电子化。当城乡规划信息进行数字化后,可把原来城市规划中的一些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如量算指标等,大大提高审批速度和效率;②标准化规划结果。由于规划规范缺乏明确的标准且术语混乱,从而导致指标计算方法比较模糊,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当进行电子批报时,可向设计单位明确规划标准,以保证术语与计算方法的一致性,提高城市规划中的公开性和透明度;③提高设计结果入库速度,由于设计单位提交的结果已经数字化,且符合统一的标准,为未来的设计结果入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GIS系统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2.1虚拟现实及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城乡规划

虚拟现实技术又称为VR(Virtual Reality) 技术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崛起的一种实用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与多媒体、网络技术并称为三大前景最好的计算机技术。它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各种传感器构成三维信息的人工环境 —— 虚拟环境。用户投入到这种环境中,即可与之交互作用。 虚拟现实(VR)已在娱乐、医疗、工程与建筑、教育与培训、军事、科学和金融可视化等方面获得了应用。因为VR技术是一种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并行实时计算技术、人工智能、仿真技术等多种技术,所以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VR在城乡规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展现规划方案。虚拟现实系统的真实感和互动性不但能够给用户带来强烈、逼真的感官冲击,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还可以通过其数据接口在实时的虚拟环境中随时获取项目的数据资料,方便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投标、报批、管理,有利于设计与管理人员对各种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辅助设计与方案评审。

规避设计风险。虚拟现实所建立的虚拟环境是由基于真实数据建立的数字模型组合而成,严格遵循工程项目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建立逼真的三维场景,对规划项目进行真实的“再现”。用户在三维场景中任意漫游,人机交互,这样很多不易察觉的设计缺陷能够轻易地被发现,减少由于事先规划不周全而造成的无可挽回的损失与遗憾,大大提高了项目评估质量。

加快设计速度。运用虚拟现实系统,我们可以很轻松随意的进行修改,改变建筑高度,改变建筑外立面的材质、颜色,改变绿化密度,只要修改系统中的参数即可。从而大大加快了方案设计的速度,提高了方案设计和修正的效率,也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提供合作平台。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使政府规划部门、项目开发商、工程人员及公众可从任意角度,实时互动真实地看到规划效果,更好地掌握城市的形态和理解规划师的设计意图。有效的合作是保证城市规划最终成功的前提,虚拟现实技术为这种合作提供了理想的桥梁,这是传统手段如平面图、效果图、沙盘乃至动画等所不能达到的。

加强宣传效果。对于公众关心的大型规划项目,在项目方案设计过程中,虚拟现实系统可以将现有的方案导出为视频文件用来制作多媒体资料予以一定程度的公示,让公众真正的参与到项目中来。当项目方案最终确定后,也可以通过视频输出制作多媒体宣传片,进一步提高项目的宣传展示效果。

2.2 嵌入式GIS与城乡规划

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与移动通讯及无线互联网设备等集成,可快速提供与位置信息相关的信息服务。它具有动态性、移动性等特点。城乡规划中有些业务需要快速获取用户环境的各种信息,入围科学管理和利用规划红线资料,详细规划现场勘察设计,加强城市规划监察,实时机动地对违规建设用地案件进行处理,为这些城乡规划部门的重要职能提供现场移动办公的平台等。采用嵌入式GIS可开发一套辅助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信息子系统,利用该系统实现城市规划红线设计和管理的现代化,真正提高宏观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更好的建立与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GIS与遥感技术结合

遥感(RS)是用来获取数据的一种方法,通过卫星影像来分析地质概况。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用来处理和分析数据的。因此城乡规划过程中不能将这两者对立起来,而是将这两者方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通过遥感技术对城乡规划进行检测,通过检测获取数据后,然后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而遥感的检测对象比较广泛,可以对城市的水利设施、建筑工程、城乡路况进行监测,因此能够对城乡计划有效的、客观的定性。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辅助城乡规划督察工作的背景、进展、工作程序和工作原理做了详细介绍。主要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分析,有助于全面把握城乡建设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加强事前、事中防范,促进城乡规划健康有序发展。

GIS系统在城乡规划的未来发展展望

就国内目前的情况,GIS在城乡规划中的实际应用主要在空间查询、专题制图、空间和属性数据的综合管理和及时更新方面,利用互联网络向公众规划上的图形、属性信息也开始有了应用。空间分析,特别是比较复杂的分析,目前还只在少数科研、教学机构中开展,但是这方面的应用潜力很大,特别是可以将过去许多不是用GIS完成的分析工作和GIS结合在一起进行,明显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分析深度。

虽然,GIS技术自身已相当成熟,但是它在国内规划行业中的应用还不够普及,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基础数据的收集、供应、更新,共享;人才的培养;技术方法的积累;城乡规划本身的局限。目前城乡规划工作中,对背景分析、趋势预测、方案论证、影响评价的要求还不严、不高,规划专业队伍的组织体制、激励机制还不健全,规划专业人员的积极性还需要进一步调动、发挥,这些局限也对GIS的应用带来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钱聿铭,谭海樵. 基于GIS的数字城乡规划基础平台软件 [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 蔡京晶,邓跃进. GIS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展望 [J]. 信息化测绘论坛暨中国测绘学会年会,2012年

第9篇:城乡规划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 《环境学概论》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与之相伴的却是环境危机的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人类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国内众多高校先后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并开设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现在已分为人文地理与城系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及与其相关的各类新专业,着重培养与环境科学有关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很多高校均将《环境学概论》作为环境类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或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充分显示了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性。但是,由于环境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应用目的,其研究方向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其侧重点各不相同。

笔者主要依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对《环境学概论》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内容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

一、教学内容现状及改革

1.课程定位

作为理科专业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其目标为“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微观居住区的管理规划,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环境学概论》课程属于主要专业课程之一,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之间矛盾的产生与分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使社会、经济与环境三者协调统一的唯一途径,在规划方案的设计和应用中要重点考虑这一问题,将其纳入规划方案中;同时,在明确污染物的特征和迁移转化规律后,了解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物及固体废弃物控制技术,为解决规划过程中涉及的环境问题提供建议与对策。

2.课程内容体系

(1)存在的问题。由于没有专门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环境学概论》教材,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是有地理科学背景的通常将针对地理科学专业的环境学概论教材拿来使用,如刘培桐主编的《环境学概论》,贾振邦和黄润华编著的《环境学基础教程》酒属于这种情况;二是有其他专业背景的通常将针对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的教材拿来使用,如杨志峰、刘静玲编著的《环境学概论》,鞠美庭主编的《环境学基础》,吴彩斌等主编的《环境学概论》等。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拆分的结果,由于之前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中《环境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就不明确,各高校在开设该课程时通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授课内容,将相关专业中的《环境学概论》课程内容移植到本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拆分之后专业目标定位更明确,因此授课内容应当进行相应调整,才能使其与培养目标相符。

(2)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关于本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对该课程授课内容进行确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要求明确,毕业生应“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仍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对环境科学的分科体系迄今尚未有统一的看法,但通常认为,环境科学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三大学科领域,包括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医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社会学等分支学科。从“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这一说法中可以推导出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开设的环境学概论至少应包括以上环境科学各分支的主要内容,但是在一门概论性的课程中涉及以上所有内容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确定课程内容体系还应考虑后续课程对该课程的进一步要求,对以上内容有所取舍。

由于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落脚点是“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而规划中必然涉及环境专项规划,在做环境专项规划时重点关注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等,因此这些内容理应成为环境学概论课程内容体系的主体,环境科学的其他内容简要介绍即可,如有必要可以在主干课程后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做进一步的拓展。

二、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弊端

(1)教学模式传统。传统模式均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和强调教师的施教和学生的被教这一主要过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及其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管理与控制,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师这一中心环节,但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课堂上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开发,难以较好地体现和发挥师生互动的教学技巧。时至今日很多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这一教学模式并未有明显改变,环境学概论课程也不例外。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调。由于《环境学概论》课程在该专业教学中主要定位为理论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因而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理论教学,多以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与分析为主,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单调,致使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尝试

适宜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改革,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在多年教学实际中发现,在传统的教师讲授基础上,利用多媒体,适当观看环保视频,重点加强讨论、实践性环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下是笔者在《环境学概论》课程中的一些做法,达到较好的效果。

(1)利用课前十分钟观看教学视频。笔者在近十年的《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国内外的环境保护方面的视频资料,起初是选择典型且有针对性的内容在课上给学生播放,但是后来由于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课时压缩,为了节省课上时间,笔者在每次上课前抽出10~15分钟为学生播放与本次课程有关的视频。观看视频直观、轻松,对课程内容讲解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深受学生欢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组织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对有效组织教学、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有积极作用。根据《环境学概论》的教学内容,该课程的课堂讨论可涉及大气环境问题;水资源与水污染问题;土壤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物理性污染问题(包括光,热,声,电磁,放射性等污染问题)及环境伦理问题。每次讨论的选题或者紧密联系课堂内容,或者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或者与各种环境纪念日结合。如讲到生态问题时,讨论过“大树进城问题”、“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讲到人口问题时会讨论“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发生时就专门讨论“邻避”运动及相关问题;世界水日(3月22日)前后上课一定要讨论“水资源短缺”问题;地球日(4月22日)前后上课一定要讨论“环境保护的历史”问题。讨论形式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定期的课堂随机讨论,或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或当时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主题在每章或节之后组织专题讨论。讨论时可开展互问互答、个人分别讲述或分组讨论等方式。本环节可以在学生建立对基本理论的认识之后,将理论与实际发生的现象相结合进行分析讨论,为学生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质的理解。

(3)组织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方式。《环境学概论》课程课外实践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生态环境状况及管理现状,熟悉相关企业的污染控制设施、城市的园林绿化现状等,这一点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为规划方案的形成就直接决定了环境保护方案的优劣。

概括起来本门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可分为:对环境污染现象和当前环境状况和管理现状的认识、对环境污染处理设施和园林绿化等方案的了解、城乡规划过程中针对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的采用情况三大部分。课外实践以室外参观与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对环境污染严重区及其产业布局的考察、对城乡污染控制设施的采用及布局和环境管理现状等,以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实践之后,重点考查学生对以上问题的理解与思考,并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得出相关结论。

环境科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开始形成,目前仍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它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学科,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因而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仍然处于逐渐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笔者重点分析了面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教学内容的固定性、教学模式的传统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调性等问题,问题的存在主要受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及新专业课程教学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的影响。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主要在于对本门课程的正确定位、适合本专业培养方向的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重点在于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讨论与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刘培桐.环境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贾振邦,黄润华.环境学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杨志峰,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鞠美庭.环境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