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交通应急管理方案范文

交通应急管理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交通应急管理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交通应急管理方案

第1篇:交通应急管理方案范文

近几年我国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存在许多重大事故,严重影响了我国建设现代交通网的进程,同时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对此,我国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加强管理交通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监督,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加强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不仅可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伤亡人数,还可以促进工程施工进程,使施工质量得以保证,并有效保障交通运输工程完工后的正常运营。

2交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要点

2.1健全安全保障制度

在交通建设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选配科学的设备,机械设备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理的选择,根据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设立相关的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位,确定施工工程中的责任人,将每个管理工作交给具体的执行人,对安全管理进行分解和细化,规划好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能和责任,任务环节透明化,保证工程管理有序的实施,并且进程进行大规模的检查,采用奖励模式,激励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热情。

2.2工程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

交通工程施工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工程项目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应急预案应当在开展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和能力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交通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对各自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组织评审。应急预案通过评审、审批,后,编制单位应当将预案送达预案涉及的其他部门和单位。交通工程施工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演练制度,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和相关知识的培训。

2.3工程前期安全管理

交通工程安全风险包括自然环境和周边环境风险,所以在工程施工前应确定城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来源、类别及等级,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好工程勘察及环境调查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做好设计阶段的安全管理。在交通工程勘察阶段,要明确勘察和环境调查工作的具体内容和重点内容,注重勘察方案的论证和成果的审查验收,确保勘察成果能够满通工程设计、施工的要求,避免因勘察和调查成果不准确、不完整或深度不够等可能导致的工程设计或施工安全风险。交通工程施工前安全管理还包括设计阶段的安全管理。交通工程设计工作,随着勘察资料和调查资料等基础资料掌握深度的不断加深,对工程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分级的准确程度得到提高,通过对不同级别的风险源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和处理,同时还要通过加强工程设计方案合理性和可靠性的评审论证,优选技术经济和风险最优的设计方案,可一定程度上规避或降低由于设计不合理可能带来的交通工程安全风险。

2.4加强技术管理,完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达到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如果施工方案发生变更,则应及时补充和修改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执行工程变更审查制度,确保方案科学、手续完备、措施得当、监管到位。

2.5加大对安全施工的投入

原材料是交通工程安全中最为重要一点,严格按照设备管理制度,对施工材料进行筛选和比对,机械操作员服从项目安排,按照操作流程和现场实际状况,随时观察设备运转情况,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排除安全隐患,加大保养力度,保证器械的正常运转,对利用率高,容易损坏故障的设备做好跟踪检查,改变修理相对的滞后的现状,要做到出现问题及时修理,如有机械发生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对于器械容易损坏的部位准备好备用零件,避免因为维修器械时间过长而影响公路施工,做到防范于未然。

2.6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建设

在交通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管理人员要定期开展安全管理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同时掌握各种安全管理的措施和手段,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才能够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对于一线施工人员,要在开始施工之前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的培养,使他们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提高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才能够有效的避免不规范操作和不安全行为的产生,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2.7改善施工条件

由于交通工程的施工环境较为恶劣,一般都是条件较为艰苦的崇山峻岭之间,因此也可以通过改善施工条件来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如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居住环境的改善,指派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配备专业的医务人员保证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等。同时,对于一些特殊作业环境,要做好相应的防护设施,如于高温环境的生产操作,可根据气候特点适当调整项目的作业时间,通过布设通风、制冷设备来进避暑等。

2.8制定安全风险评价制度

安全风险评价制度的构建可以使交通工程的施工安全得到保证,并使安全系统的原理与方法在监督管理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的工作中得以有效应用。另外,安全风险评价制度可以识别并分析存在于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有助于判断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与危害性,并为安全事故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

3结语

第2篇:交通应急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字:轨道交通;网络化;应急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U21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农村走向城市。加上城市自身人口的发展,车辆的迅速增长,交通设施严重匮乏且陈旧、城市网的不合理布局已经不能适应整个城市发展,一系列因素导致城市交通堵塞、秩序混乱,特别是高峰期间,人流量,车流量已经使道路不堪重负,车辆行驶难,路边违章摊点,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现象都使城市交通越来越难以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应运而生。

1.我国轨道交通网络化应急管理模式现状1.1轨道交通网络化应急管理模式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有固定路线,铺设固定轨道,配备专门列车再由人员操作的运输方式。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干线,它具有运输量大、比较准时、运营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合理利用空间、节约资源、同时具有较高舒适性和安全性等特点。大中城市中较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种类繁多,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地下铁道、轻轨道交通、市郊铁路、磁悬浮交通等。(1)有轨电车全在街道上行走,列车只有单节,最多亦不过三节。另外,某些在市区的轨道上运行的缆车亦可算作路面电车的一种。 由于电车以电力推动关系,车辆不会排放废气,因而是一种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2)地下铁道专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铁路系统或捷运系统 (3)轻轨是在有轨电车的基础上改造发展起来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4)市郊铁路,指的是建在城市内部或内外结合部,线路设施与干线铁路基本相同,服务对象以城市公共交通客流,即短途、通勤旅客为主。 (5)磁悬浮交通是一种非轮轨黏着传动,悬浮于地面的交通运输系统。

1.2我国轨道交通网络化应急管理模式现状

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轨道交通基建、车辆系统工程造价高,一次性投入大,涉及面广,对土建、车辆、电气控制、信号系统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非常高,风险较其他形式交通工具大,因为投入大,限制了民营私营企业进入,不利于竞争。在轨道交通使用过程中,突发自然灾害,恐怖袭击以及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等情况都会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并且遇到突发事件后,由于轨道交通人员比较密集,对于疏散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很大困难。目前多数城市在轨道交通网络化应急管理模式只是在事故发生后吸取教训,或者是仅仅依靠个人经验对事故进行分析与管理。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比较被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轨道交通网络化应急管理模式的构建与运作模式2.1轨道交通网络化应急管理模式的构建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具有人流高密度,运营高频率,运行高强度等特点,再加上牵扯部门较多,对于技术要求较高,在运行过程中不管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如何保证其安全运行,如何有效合理的建立轨道交通网络应急方案,防患于未然已经变得刻不容缓。过去的“以人为中心”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这就需要寻找这样一个合理有效的方案:根据轨道交通的特点,应该运用高精尖的网络技术和专家队伍建立一个轨道交通网络应急平台。做到事前预测,事中积极处理防止事故扩大,事后做好处理工作,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生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决策;统一指挥,职责明确;相互协调,有效应对;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工作原则。

2.2 轨道交通网络化应急管理的运作模式

针对轨道交通的特点各大城市提出了不同的运作模式:

北京:管理模式有指挥线网中心与控制线路中心两种,实行只是监管而不去控制的模式。

深圳轨道交通网络化应急管理的运作模式有三种:(1)平时日常工作中只是进行监管,只有的突发事件时进行必要控制;(2) 平时日常工作中只是进行监管,在突发事件时不进行控制只是适度指挥;(3)平时日常工作中只是对一些范围进行监管,在突发事件时不进行控制只指挥。

上海:对整个线网和线路进行分散控制,发生突发事故时处理较困难。以政府为中心,建立由公安、消防与专家等一系列应急办事与工作机构,形成应急指挥与网络协调进行结合的模式。

天津建立应急预案,面对突发事件,根据应急预案中所储备的知识,如何进行指挥等内容再由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成立应急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内快速准确的向上级反映事故。

香港应急模式实行一条线路一个控制中心,各个线路互不关联的模式,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难以进行统一协调指挥。

3 轨道交通网络化应急管理模式所存在问题与完善措施3.1轨道交通网络化应急管理模式所存在问题

由于目前应急模式只是处在探索状态,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1)人员素质差,发生突发事件时处理的手段比较落后,只是片面的处理分析事故产生原因及事后的应对措施,只是对本次事件进行总结,不能防患于未然;(2)网络技术的滞后,网络信号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影响,往往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能及时、快速和有效的传送信号;(3)缺乏高科技人才,很难从根本上制定一套合理有效解决问题的应急方案。

3.2轨道交通网络化应急管理模式的完善措施

(1)建立网络应急平台由线路控制、应急指挥与线网控制组成。建设、完善相应的应急系统平台,保证日常监管实效和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它是通过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与指挥,它能迅速对突发事件进行掌控,在日常运作中对经常检查与管理。

(2)网络应急平台对于突发事故能实时监控,减少损失起着重要作用,它的核心是为了解决生产实际难题,目的是解决突发紧急事件并实现与外部承上启下的控制。由原来“以人为中心”主观推断到现在建立应急管理系统,从各个角度分析问题,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信息化管理。

(3)加强政府监管,在轨道交通出现问题时,集中统一指挥管理,任务分配到相应部门;同时理清各部门之间关系,做到安全、有效、快速处理突发事件。

(4) 各个轨道线路和线网紧密联系,建立统一指挥中心,面对紧急状况时能在第一时间有效快速进行指挥。

(5)制定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应急指挥管理预案,并对地铁设备事故、自然灾害事故、公共卫生及社会安全事件、突发性大客流等事故和事件进行必要的桌面推演和实操演练,全面提升应对各类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和应急处置能力。

(6)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成熟的轨道应急方案,组织开展轨道交通应急宣传、培训和演练工作。开展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强宣传安全教育提高全民意识。制定应对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宣传计划,编写相应的应急宣传资料,并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播、网络、电视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应急常识,开展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宣传工作。

(7)对于轨道运行中的隐患进行举报反映,做到奖罚分明。同时,加强法制建设,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保证轨道交通应急方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能得以顺利实施。拟订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项预案,指导、督促检查各区、各部门及相关单位根据专项预案制定并组织实施应急处置预案。

(8)与电台、电视台、气象台、机场、港口、铁路、公交等单位的信息沟通制度,确保信息共享,适当、有序地向社会公布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信息,做好舆论引导。

4小结轨道交通逐渐成为城市运输的生命线,具有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作用。但是对轨道交通突发性事故如何处理,建立怎样的网络应急模式逐渐成为日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李琪. 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与应急演习及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管理出版社,2007

[2]黄典剑,丁文喜. 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以城市地铁为对象[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3]张小明. 公共部门危机管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08)

第3篇:交通应急管理方案范文

1.编制目的。简要阐述编制应急预案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如建立机制、加强管理、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减少灾害、保障安全等。

2.编制依据。主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及上级相关应急预案。

3.适用范围。适用城区内符合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级别限定要明确,针对性要强。

4.工作原则。要求明确具体。如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职责明确、规范有序,预防为主、快速处置,依靠科技、协同应对,平战结合、公众参与等原则。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

根据处置突发事件实际设立应急指挥机构,详细列明指挥机构的组成单位和应急管理办公室,并要明确其职责。

(三)运行机制

1.预防预警机制

(1)预防与监控。确定预警信息监测、收集、报告和的方法、程序,建立信息来源与分析、常规数据监测、风险分析与分级等制度。

(2)预测与预警。建立相关预测预警系统,明确预警级别的确定原则、信息确认与程序等。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

和紧急程度,分为特别严重Ⅰ级、严重Ⅱ级、较重Ⅲ级、一般Ⅳ级的四级预警,颜色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

2.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规范突发事件发生时,信息的报告程序、时限、要报告的内容等,并根据相关级别做出有效反应。

(2)应急响应行动。根据突发事件级别确定响应主体,明确应急预案启动级别和条件,明确相应级别指挥机构工作职责、权限和要求。

(3)指挥和协调。按单位职责为主原则,建立统一领导下的以突发事件主管部门为主、各部门参与的应急救援协调机制。明确指挥机构的职能和任务。

(4)处置与救援。制订详细、科学的应对突发事件处置技术方案、处置措施,明确各级指挥机构的工作要求;明确各部门的救援职责、救援保障等。

(5)应急结束。明确应急状态解除的机构及程序。

(四)恢复重建

1.善后处置。明确人员安置、补偿,物资和劳务的征用补偿,灾后重建的政策措施,救助制度的建立,以及做好卫生防疫、保险理赔工作等。

2.调查与评估。对突发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处置过程以及引起的后果、造成的损失等进行调查和评估。

3.恢复重建。明确灾后进行灾害分析评估、工作总结等。

(五)应急保障

1.应急抢险队伍保障。要求列出各类应急抢险队伍详细名单表,明确防汛抢险队信息联络人员,加强应急指挥与抢险队伍的信息联系,形成严格的信息上报制度,确保应急抢险工作快速、高效运转。

2.财力保障。明确应急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管理监督措施,制订应急状态时经费的保障措施。

3.物资保障。包括物资调拨和组织生产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明确具体的物资储备、生产及加工能力储备、生产流程的技术方案储备。

4.通信保障。建立通信系统维护及信息采集等制度,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5.医疗卫生保障。包括医疗救治资源分布,救治能力与专长,卫生疾控机构能力与分布,各单位的应急准备保障措施,被调用方案等。

6.交通运输保障。包括各类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分布、功能、使用状态等信息,紧急情况下的交通工具征用方案,交通管制方案和线路规划等。

7.人员防护。要有明确的应急避险场所、

应急避险路线,应急预案要有人员疏散方案及救援人员安全措施等。

(六)监督管理

1.应急预案演练。包括应急处置演练的工作要求等。

2.宣传和培训。包括相关应急管理知识宣传和培训的工作要求等。

3.责任与奖惩。明确奖励对象、方式及责任追究程序等。

(七)附则

1.名词术语解释。应急预案中专用名词、术语解释。

2.应急预案管理与更新。明确定期评审与更新制度、备案制度、评审与更新方式方法和主办机构等。

3.应急预案解释部门。应急预案批准机关、印发机关和解释部门。

4.应急预案实施时间。应急预案实施或生效时间,一般从印发之日起施行。

(八)附件。

二、编写应急预案基本要求

主管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应符合预案及公文编写基本要求,并符合以下规范要求: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规定,符合我市处置突发事件工作实际,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要与国家、省、市相关应急预案衔接。应急预案的制订要与已有的预案保持连贯,不能产生冲突。

(三)应急预案要符合公文规范:

1.单位名称应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2.结构层次序数,如第一层为“1”,第二层为“1.1”,第三层为“1.1.1”,第四层为“(1)”。

3.预案中的数字除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第4篇:交通应急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过程;安全问题;对策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建设及管理具有相当强的专业性,其设备构成较为复杂,加上城市轨道交通承载的客流人数较多,需要在其施工组织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因此,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建设中出现的不全因素,建立健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及应急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1 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是通过将车辆固定于导轨上,借助轮轨,针对客流人群采取的客运交通方式的统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虽起步较晚,但建设速度较快。如南京轨道交通,现阶段建设里程已经突破了400km,拟建城市数量也在逐步扩展中。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涵盖了施工组织、客流分析预测、运输、车站组织、轨道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要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尤其需要在其施工组织阶段强化施工安全,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的安全高效。

2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建设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及其成因

2.1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阶段存在质量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与其他施工活动相比,其工程量更大,各项施工要求更高,应注意施工质量的控制。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中较易出现前期统筹工作开展不力,施工活动中盲目赶超工期等现象,施工质量难以保证[1]。如在前期筹备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建设许可,但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常出现施工在前,许可在后的情况,一方面施工组织不完备,施工图纸设计不周等现象较多,给施工安全构成了隐患;另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无法及时介入施工安全监管工作,加大了施工建设的质量风险。

2.2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理单位监管力度不强

在城市轨道施工中,相关的监理人员对施工质量管理较为松懈,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检查制度进行巡检,出现了监管漏洞;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理人员也呈现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等特点,无法全面到位地指出施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整改及停工通知下发不及时,对出现问题的责任追究不力,不报或谎报等现象较普遍。

2.3 城市轨道施工建设阶段人为因素的制约影响

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规模上虽然不断扩展,但在设计中存在设计不够专业、工程勘察不够仔细、设计方案盲目套用、创新性不足等问题[2]。一方面设计方对城市轨道交通专项建设没有及时开展专家论证,对建设风险评估不足;另一方面施工方没有对施工建设区域地质状况加以详细勘察,导致施工方案中的相关施工措施与实际地质状况不符,极易引发施工安全事故。

此外,在城市轨道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监理人员的人为疏忽,如施工流程的不规范,施工过程的监理空岗,安全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的缺失等,都会导致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处于不安全状态。

2.4 城市轨道建设应急管理方法针对性不强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部分属于室外建设施工,不可避免会遭受到各类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种环境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因素上。如大风、强降雨、暴雪等恶劣天气影响了施工建设的进度,另一方面也会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露天轨道线路构成影响,增大城市轨道施工及运行的风险。在应对这种不利施工环境条件时,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管理应急方案制定针对性不强,没有形成系统的应急管理方法。

3 强化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及应急管理模式的相关对策

3.1做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施工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我国已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从原有的理论研究步入了具体实施阶段,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工程规划及施工中存在较多问题。要保证我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平稳运行,首先需要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规划设计工作,根据城市发展情况及实际建设环境对城市轨道建设进行论证,避免出现盲目建设的情况。在施工环节,施工单位要认识到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复杂性,做好质量控制管理,通过规范有序的施工制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

3.2 识别城市轨道交通的各类安全隐患及风险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应对各类安全隐患加以识别,将风险识别范围扩大到以下几方面:第一,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建设区域的地质地貌;第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各个分项工程;第三,城市轨道交通的各项设施设备;第四,设备的日常管理及定期维护;第五,城市轨道交通各部位工作人员及乘客;第六,施工建设及运行环节紧急状况的预测。在确定出各类安全隐患及风险易发节点后,找出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漏洞,实行预防和处理相结合,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程序,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或消除各类风险隐患要素[3]。

3.3 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目标和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在目标及其方案的制定上,应侧重建设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勘察方、设计方、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各部门的责任加以明确,对其工作质量进行监督考察,确保各部位充分履行其质量控制职责。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各职能部门实际情况,确定安全管理目标和具体实施程序,对目标的执行情况加以考核。例如,我省政府颁布实施的有关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相关规定中,就将施工建设方作为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控制的首要责任主体,有效提高了建设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和施工建设质量。

3.4 实行更全面的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建设管理责任机制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建设及管理中出现的责任意识不强,施工质量欠佳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受到企业管理和具体施工项目管理相分离这一现象的制约 [4]。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应发挥其调控作用,可以将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质量与相应的企业信用评分挂钩,在工程的招标及投标环节予以体现,从而督促施工建设方强化施工安全管理责任意识,主动自觉地完善企业项目管理及现场管理中的各项安全施工措施,达到消除施工安全隐患,提高施工质量。

3.5 健全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系统

在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上,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制定出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计划,计划中应包含应急处理实施单位、应急处理岗位、人员的职责、紧急情况下人员的疏散方案,各部门的紧急联系号码等。(2)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系统的设施设备,如紧急通信系统、消防设施设备、应急照明系统,紧急状态下的隔离阀、开断闸系统,紧急逃生装备等。

4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专业性、复杂性,导致其在施工及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应注意做好施工建设的安全措施,建立健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及应急管理模式,以此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宁.城市轨道交通勘察施工的管理与质量控制对策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4,(30):314.

[2] 孙康健.对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技术要点和管理的探讨[J].中华民居,2014,(24):254.

第5篇:交通应急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风险管理;交通安全;措施

引言:

道路交通的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道路交通的建设也在逐步完善,在我国众多的安全管理之中,交通安全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

对于此种现状,交通管理部门必须要增强对交通道路的风险管理意识,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让良好的交通环境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实后盾。

一、交通风险管理分析

(一)体系不完整

就我国当前交通管理系统来看,政府的主动管理力度较小[1],一般都是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相关部门才对事件予以处理,对于交通的管理并不全面也未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总而言之,管理系统还未完善,对于交通事故潜在的风险没有进行相关的预防,在风险预防管理方面不甚关注。根据我国当前交通现状来看,相关体系的构建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二)缺乏紧急救援

结合我国当前交通现状来看,我国交通管理在对紧急救援的工作中存在缺陷,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行之有效的救援体系[2]。我国交通紧急救援体系缺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法律法规方面,我国还未出具相关的紧急救援管理方面的内容,也未成立相关的救援指挥部门,没有专业的救援团队,由此可见各个部门都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也就不存在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对事故进行有效的处理;其次,在相关技术方面,各个交通系统的资源没有实现共享,这就导致了相关单位不能够协调运作共同应对紧急救援事件,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再次,在设备的配备方面也存在缺漏,相关设备的老化及不完善,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很好的对事故进行分析,使救援时间延长,致使遇难人员不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营救,使我国交通事故死伤率不断增加。

(三)风险管理意识差

交通风险管理对于交通安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相关人员对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风险意识,另外一方面是相关风险技术和专业人才缺乏,结合这两方面来看相关部门必须要把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把相关的不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中。综合我国相关不安全事故来看,对于安全管理注重的是事后事故的处理和对其进行相应的补救措施,随着时代的推动,我们的思想也要与时俱进,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不存在亡羊补牢,我们要从事件本身来追溯其原因,对事故的处理不仅仅是表现在补救方面,而是要做到对事进行预防,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增强风险意识,对整个交通运转过程中所存在的危险都要进行掌控,进而对相关风险进行规避,使危险事故得到真正的遏制。

二、构建风险管理机构

根据我国交通安全现状来看,加强交通安全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迫在眉睫,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构建一个完善的交通网,进而做到统筹全局从根本上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安全发展,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卓越的贡献。相关部门应从以下几点进行落实。

(一)建立监测系统

不论是在交通事故发生前还是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都应对各个路段进行实时监测,这样一来某路段发生安全事故时,相关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得知进而对相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最大程度内的补救,在对相关路段进行监测时若发现某路段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对此安全隐患进行处理,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应该对以往的交通状况进行可靠的数据统计,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来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和其特征,并为今后的风险管理提供数据的参考。

(二)数据分析与处理

在风险管理中,数据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对其进行系统的建立,对各个部门能够有效的协调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3]。在对风险进行规避时对于相关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对数据进行采集,采集方面应囊括参与救援的所有部门; 其次,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事故中各个单位的应急能力;最后,对相关应援措施进行分析并使用相关的资料进行对比,找出此次救援中存在的不足。

(三)建立应急机构

为应对相关紧急事故的发生,应建立应急机构。应急机构对以往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应急方案,进而确保当事故发生时能够进行有条不紊的救援。在应急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应由相应的专家进行指导,对相关的交通事故的类型进行分类,找出其共性和差异,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急方案,应急方案的制定不仅能够在事故发生之后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解决,还能够对相关风险进行分析并规避。

(四)协调各个部门

安全事故的风险评估要综合各方面来进行,这就需要各个交通部门能够进行协调运作,包括资源技术以及各种组织制度来进行实现[4]。在对于各个部门协调的过程中,应当保持一种积极和谐的工作氛围。不论是在突发事件中,还是在对风险进行规避的探索中都要进行协同合作,各个部门要各尽其责。

三、结束语

一直以来交通安全问题在社会各界都广受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国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引发了各种交通不安全事故。对风险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使交通事故发生率大大降低,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学刚.区域路网交通安全风险动态预警关键技术研究[D].陕西 :长安大学 ,2010.

[2]赵学刚,谭迎新.城市交通安全风险文化系统三维结构体系构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2)122-127.

第6篇:交通应急管理方案范文

我局现有职工156人,7个基层站所,全区危化品运输企业两家:海龙化纤物流、佳鹏物流,全区在线运营危化品车辆92辆,旅游公司一家:四运旅游公司,在线运营客运班车28辆。

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年初,局党工委重新调整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将安全工作按照职责层层分解,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等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以“基层基础强化年”为主线广泛开展了各项安全活动,先后制定了2012年度交通系统《春运安全工作方案》、《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实施方案》、《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百日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集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方案》等十余项活动方案。

截止目前,督查组织各运输企业组织从业人员学习安全生产知识3次,消防应急疏散演练1次,组织观看安全生产典型事例5场,安全生产月期间,先后开展义务咨询1次。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和防范能力。

广泛开展了专项整治和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在全区交通运输系统广泛开展“百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区交通运输企业所有从业人员全部进行一遍安全形势教育和培训,对所有客、货运输车辆进行全面安全性能检查。局组织安全生产专项检查6次,共投入运政执法人员180人次,检查客运车辆300余辆次,查处违章客车12辆次,取缔非法从事出租运输车辆22辆,发现并治理隐患4辆次。监察大队严把“双超”治理关,共查处各类运输违章车辆1500余辆次,卸货4700吨。查出危货运输企业隐患1起,治理1起,为全区交通运输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加强县乡公路养护管理,确保公路安全畅通。我局对全区县乡道路,特别是对所有桥梁和公路标识、标线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存在问题的公路桥梁进行了及时抢修和加固。对交通标识标线进行了重新检查安装,对百米桩、里程碑、村庄标志、道路指示牌、限重限宽标志等进行了查漏补缺。对1座危桥进行了加固处理,确保区内道路安全畅通。

搞好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今年以来,我局重新完善制订了《区交通系统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交通局公路工程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进一步充实了应急救援队伍,各类救援人员达到30多人,各种保障车辆达到了20余辆,保障了各种救援车辆的落实,7月份,组织全区两家危化品企业进行了从严带有实战背景的危化品泄露应急演练。市局领导和区领导亲临现场观摩指导。得到了市局领导一致好评。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控得住,战得赢。

下大力抓好全区危化品运输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9月24日,按照局安委会统一安排,由局安监科牵头,我局组织全区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驾驶员、押运员在市交通培训中心进行了集中安全教育培训,共培训从业人员180余人次,经考核全部达到良好以上成绩水平。

重视“小”“散”“远”单位的检查,确保安全工作无疏漏。我局下属8个站、所,遍布各个街办,6月上旬,我们安排专门人员,对容易忽略的“小”“散”“远”单位进行了拉网式检查。确保人员、设施安全。

综观上半年,全区交通运输行业达到了安全无事故的目标。为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做出了贡献。

三、存在问题及打算

今年以来,我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需要进一步治理的突出问题:

第7篇:交通应急管理方案范文

(一)编制目的

为规范和强化环境空气质量考核预警、重污染天气应对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机制,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减少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和污染程度,保障环境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编制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关于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办大气函﹝2018﹞875)、原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的函》(环办函〔2013〕50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鄂政发〔2018〕44号)、《湖北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预警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鄂政办发〔2019〕16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等法律法规和规定。

(三)定义

本预案所指的重污染天气,是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aqi大于200,即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五级(重度污染)及以上污染程度的大气污染。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阳新县范围内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五)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属地管理、统一领导,加强预警、提前响应,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六)预案体系

本预案是我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组成部分,其下级预案包括县政府相关部门实施方案和相关企业单位操作方案、秋冬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

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应包含本级政府相关部门重污染天气应对实施方案和相关企业单位操作方案、秋冬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

当国家区域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湖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黄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时,本预案要服从国家区域性、湖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或黄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要求。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成立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指挥和决策。分管副县长任指挥长,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环保局局长担任副指挥长,县财政局、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经信局、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县公安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教育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气象局、县供电公司、各镇(区)分管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县环保局分管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贯彻指挥部的指令和部署,组织重污染天气应对研判、会商以及相关信息和上报,督导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落实重污染天气职责分工,组建重污染天气督导检查组,指导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组织对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进行分析、总结,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管理有关工作,承担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指挥部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

(二)成员单位职责

1.县委宣传部负责预案的宣传工作,发挥媒体作用,加大对公众健康防护,建议性和强制性污染减排等措施的宣传力度;

督导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媒体及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做好宣传、信息和新闻报道等工作;

引导公众建立合理的心理预期,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供公众的防范能力。

2.县发改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电力行业重点排污企业应急保障预案,组织相关企业编制和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

协调预警或应急状态下的能源保障工作;

负责对电力行业重点排污企业落实重污染天气企业应急预案限产限排等措施情况开展督查和检查。

3.县教育局负责组织指导幼儿园及学校落实停止户外活动、停课等应急响应措施,开展学生防护大气重污染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

4.县经信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非电力行业重点排污企业应急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

负责对重点排污企业落实重污染天气企业应急预案限产限排等措施情况开展督查和检查。

5.县公安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机动车禁、限行应急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

制定城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协同开展高污染排放车辆检查等其他大气污染防治执法工作。

6.县财政局负责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与应急工作所需县级经费保障;

保障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大气重污染应急所需资金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

7.县环保局负责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统筹协调;

负责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会同县气象局开展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和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向指挥部办公室报告预警建议,并根据指挥部办公室指令预警信息;督促制定重污染天气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执法检查方案,并督导落实;

加大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工作力度;

落实大气工业源“一厂一策”,实施应急减排清单式管理。

8.县住建局负责督导建筑工地、市政工程工地、拆迁工地、预拌混泥土企业、预拌砂浆企业、建筑工地及工程机械落实应急响应减排措施。

9.县城管执法局负责加强城区道路清扫、冲洗作业;

加强渣土车运输扬尘污染监管和查处力度;

实施餐饮服务业油烟、露天烧烤、城市焚烧沥青塑料垃圾等烟尘和恶臭污染、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烟尘污染,配合公安部门做好城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

10.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督导矿山企业落实应急响应减排措施。

11.县交通局负责开展城区违规运输车辆查处、加大公共交通运力应急保障力度,督导城区进出口道路、公路建设工程机械落实应急响应减排措施;

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大宗物料运输物流企业错峰运输管控方案并组织实施。

12.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制定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并组织落实;

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工作。

13.县卫生健康局负责开展大气重污染防病知识宣传,组织、协调医疗机构做好心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的诊疗和救治工作,及时处置应重污染天气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14.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商品煤质量监管,锅炉节能标准执行情况和锅炉生产、进口、销售环节环境保护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打击生产、销售非标车(船)用燃料等专项行动。

15.县水利和湖泊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水利工程施工场地及施工运输车辆的扬尘控制实施方案,并督导落实。

16.县供电公司负责管控企业用电量调度,积极配合政府部门采取相应强制措施。

17.县气象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气象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

及时提供重污染天气气象预报信息,与环保等部门联合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会商与,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各镇(区)对本辖区内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负全责,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体系,制订和完善本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降低人为活动对本辖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三、监测与预警

(一)监测

县环保局、县气象局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气象监测网络,建立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会商研判机制,重污染天气过程期间,每日对气象要素与污染成分聚合态势和aqi进行分析、研判,及时提出、调整、解除预警建议,为预警、响应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二)预警

1.预警分级

重污染天气预警统一以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为指标,按连续24小时(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计算,以aqi>200持续天数作为各级别预警启动的基本条件。

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统一由低到高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三级,各级别分级标准为:

(1)Ⅲ级(黄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2)Ⅱ级(橙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并将持续3天(72小时)且出现aqi日均值>300的情况。

(3)Ⅰ级(红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并将持续4天(96小时)及以上且aqi日均值>300并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

或预测aqi日均值达到500。

坚持预防优先的原则,当预测未来24小时出现pm10均值浓度>150μg/m3、pm2.5均值浓度>75μg/m3、或臭氧(o3)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160μg/m3,且未达到黄色预警级别时,应加强公众健康防护信息提示,结合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临时管控措施或提前采取黄石预警响应措施。

因沙尘造成的重污染天气,参照生态环境部关于沙尘天气相关要求执行,不纳入应急预案范畴。

2.预警条件

当预测可能出现上述重污染天气条件时,应当按空气质量预报结果上限确定预警级别。

3.预警

达到县级预警条件或接到市级预警启动通知时,县指挥部办公室拟制《启动阳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建议》报指挥部审批。启动Ⅲ级(黄石预警)由指挥部指挥长批准,启动Ⅱ级(橙色预警)、Ⅰ级(红色预警)经指挥部同意后由县长批准。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本县的预警信息,通知各成员单位启动应急响应。

4.预警的调整与解除

当空气质量改善到相应级别预警启动标准以下,且预测将持续36小时以上时,可以降低预警级别或解除预警,并提前信息。当监测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严重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内不会有明显改善时,应根据实际污染情况及时调整到相应级别的预警。

当预测发生前后两次重污染过程,且间隔时间未达到解除预警条件时,应按一次重污染过程计算,从高级别启动预警。预警调整、解除的主体及程序和预警信息相同。

四、应急响应

(一)预案启动。启动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后,即启动本预案。预案启动后,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按照各自职责和具体应急行动方案,迅速开展应急响应。

(二)分级响应。按照预警时确定的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当黄色预警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当橙色预警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当红色预警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当市级预警时,应当启动不低于市级预警级别的应急响应;已启动红色预警时,仍执行Ⅰ级应急响应。

(三)响应措施。预警信息后,县指挥部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相关企业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并采取相应级别的响应措施。

1.预警Ⅲ级(黄色)响应

(1)健康防护措施。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尽量停留在室内,暂停户外活动;

一般人群减少户外活动,尽量减少开窗通风时间。室外作业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倡导公众节约用电。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上路行驶。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提高道路保洁和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2次/天以上。禁止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对所有区域的有色、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限产10%,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主城区的交通主干道进行限行管制。

2.预警Ⅱ级(橙色)响应

(1)健康防护提醒措施。提醒儿童、老年人和病人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

一般人群避免户外活动。室外作业人员减少室外作业时间,并加强防护。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倡导公众节约用电。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上路行驶。暂停露天大规模群众活动。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提高道路保洁和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3次/天以上。禁止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对所有区域的有色、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限产20%,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主城区的交通主干道进行禁行管制。中小学和幼托机构一律禁止室外体育课及户外活动。

3.预警i级(红色)响应

(1)健康防护提醒措施。儿童、老年人和病人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避免户外活动。室外作业人员减少室外作业时间,并加强防护。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倡导公众节约用电。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上路行驶。暂停露天大规模群众活动。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提高道路保洁和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4次/天以上。禁止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对所有区域的有色、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限产30%,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主城区的交通主干道进行禁行管制。中小学和幼托机构一律禁止室外体育课及户外活动。

五、信息公开

1.信息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内容应包括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重污染天气可能持续的时间、潜在的危害及防范建议、应急工作进展情况等。

2.信息公开形式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等媒体以信息、科普宣传、情况通报、专家访谈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3.信息公开组织

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信息公开,宣传部门负责新闻宣传和舆情引导处置。

4.信息报告

环保部门和气象部门应当及时将本辖区内重污染天气黄色及以上级别预警的启动、级别调整和解除情况每日通过网络或传真按时上报。内容包括发生重污染天气城市的预警启动时间、级别、主要污染物、采取的应急措施、预警信息情况等内容。

5.响应终止

预警解除即响应终止。响应终止由市级指挥部办公室下达指令,县政府根据指令,结合当地重污染天气实际下达本级响应终止指令。

六、总结评估

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和相关企业应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过程记录,建立档案制度。应急响应终止后3个工作日内,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将应急措施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报指挥部办公室,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建议报县人民政府和市级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当发生大范围区域大气重度或严重污染时,在县大气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的统一督导下,各相关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主动、科学、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促进本地区空气质量持续好转,确保环境安全。

(二)物资保障。相关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储备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应急仪器、车辆和防护器材等常备应急救援物资,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应急响应时所需物资的调用、采购、储备、管理,遵循“服从调动、服务大局”的原则,保证应急救援的需求。

(三)通信与信息保障。建立和完善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系统,各成员单位应明确应急负责人和联络员,确保通信联络畅通。

(四)监督与考核。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预警响应不力、履职缺位,失职、渎职等行为依归追责。

第8篇:交通应急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公众服务交通信息

中图分类号:U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9-0075-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交通信息化建设也在迅速发展,基于物联网的致力于公共服务的交通信息资源整合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但是,对于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来说,分散独立的“信息孤岛”现象对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公众服务的交通信息整合的认识、技术水平会因此受到局限。交通信息化的目标随着物联网应用的不断进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就以前来说,交通信息化的目标主要是处理单纯的业务处理,相对来说,现行的信息化目标已经转换成对信息资源的综合有效的利用,进而促进交通运行的综合分析水平提高,以及对公众服务质量的提高。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及资源的共享,已经成为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1、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公众服务的交通信息整合的范围、内容及总体框架

现代社会基于公众服务的交通信息资源整合主要是针对交通通信网络、数据资源以及业务系统,这些不同领域的共同构成了物联网条件下基于公众服务的交通信息资源整合的主要内容。数据资源整合的范围包括:公路、道路运输管理、规费稽征、应急处理以及其他数据。综合来说,对“信息孤岛”的消除,更好的促进对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对交通行业的丰富信息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进一步提升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水平与决策能力是交通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交通信息资源整合的总体框架有五个层面:网络平台层、主机系统及支撑软件层、数据中心层、应用系统层、前端展现层。

2、物联网技术在交通公众服务系统建设的应用

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公众服务的交通检测机制。

面对越来越多的居民对汽车的拥有量,交通公众服务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运用数学和物理的定理与基础,交通流理论这一用来描述交通特性的边缘学科应运而生,它对解析交通,反映交通的现状及其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公众服务的应急管理方案。

在交通系统中,行人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和制约因素,根据基于物联网环境下公众服务的交通状况监测机制建立的应急管理方案,针对不同的交通安全隐患及交通事故建立交通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技术具有必要性,这些应急预案也会为有关交通部门的交通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有效的参考。

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公众服务的仿真及性能分析。

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公众服务的仿真与交通安全预警及应急管理技术相辅相成,在遇到突发的紧急状况时对这些紧急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运用仿真学当中的车载传感节点和簇头节点传输数据,由于它们具有相同的发射功率和数据通信半径的特性,对于出现的紧急情况可以给有关交通部门发出预警与相应的处理建议,以保证交通顺利。

3、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公众服务的资源整合的应用系统

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公众服务的资源整合的应用系统需要涉及交通问题的各个领域,全方面的考虑可能出现的交通问题,其中包括:交通建设、运行分析、应急处置以及公众出行。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紧密联系,共同组成了资源整合的应用系统。就公众出行服务系统来说,交通有关管理部门,根据物联网下的交通信息传输机制,获得基本有效的路况信息,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给广大的市民,为公众出行提供合理及时的交通信息,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大化。

4、综合建设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公众服务的交通管理系统

想要为公众提高更有效合理的服务,必须要有必要的技术实力以及科学的管理系统支持,综合建设交通管理不仅要涉及交通投资计划与统计信息管理,对于信息化的交通规划以及建设项目的静态有动态双重管理都是其应该实现的目标,另外还要加强对交通单位的信用体系的监管和重视,对各个交通实体分别分类管理,建立有效合理实用的数据系统,加强个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不断完善公共服务的交通管理体系。

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可以有效的促进交通运行的综合分析能力的进步,给公众提供的信息服务的质量也会得到大幅提升。规范统一的行业数据标准,以及深度挖掘和分析的系统数据库,为信息共享与交换提供了技术上和理论上的可能性。其中资源整合数据的来源非常广泛,实现有效的资源整合以及共享需要多部门协同作业,数据的更新机制仍然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目前,交通安全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每年都会有不可统计的交通事发生,给国家和个人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故造成了极大的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及时的消除交通事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面对目前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公众服务的交通信息资源整合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交通安全风险应急处理的技术方面,新的技术已经有所突破,车载传感器等有效的物联网内部技术,在降低发生交通拥塞的情况下,也可能性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有关部门的指挥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通过对交通信息资源整合的数学分析和仿真的结果表明,物联网下基于公众服务的交通信息资源整合能够很有效的提高为公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对于避免交通拥堵现象和没有必要的低效管理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对交通道路的有效利用效率有很大的提高,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公众服务的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对有关教育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提供了科学、可行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可,王刚,杜勇等.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功能定位与发展模式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7(4).

[2]胡德敏,李抒娅.基于CORBA、XML的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4).

第9篇:交通应急管理方案范文

一、目标任务

各中心交通管理所和重点港口企业(油田黄珏原油外输码头、运河港务有限公司、开发区京杭装卸服务站、鸿盛劳动服务站添跃运业有限公司等沿江码头及仪扬河的装卸码头)要按照上海世博会的安保工作要求部署和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省市港口局相关要求,结合我区港口设施保安工作的实际,突出危险货物和沿江港口设施安保重点,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完善各项制度、落实保安计划、强化训练演习,确保世博会期间港口安保形势的稳定,确保不因区港口管控不严发生影响世博会顺利召开的安保事件。

二、组织领导机构

区交通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成员有等同志参加的“世博会期间区交通局港口安保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运输管理处港口管理科,统一组织、协调世博会期间我区港口安保工作的开展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各中心交通管理所要成立本辖区港口安保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港口设施保安单位要按照《保安计划》的要求,进一步明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相关职责。特别是港口重点企业要成立安保组织,制定相关的保安措施的工作程序。

三、工作安排

上海世博会自5月1日开始至10月31日结束,根据交通运输部港口安保工作要求和省交通运输厅港口局及市港口局的部署,我区港口安保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实施准备方案,时间为2014年3月1日至4月30日。

1、加强组织宣传。各中心交通管理所、各港口经营人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成立领导机构,设立专门机构或明确专门部门负责港口保安工作,确定本地区、本单位港口保安工作重点、步骤和责任人,制定工作方案或计划,在本辖区、本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活动。重点港口企业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明确专人负责,告知业务相关单位,在码头等公共部位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广泛宣传注意事项、防恐、应急知识以及世博会的有关规定。

2、落实保安计划。各港口设施保安单位在《保安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世博会期间的港口安保措施,完善办案设备设施,组织人员参加交通运输部举办的保安培训,并对本港口设施的相关人员开展培训教育。内贸码头按照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内贸码头港口保安基本措施和程序》,明确职责分工、制定保安制度、完善设备设施。

3、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各港口保安设施单位要在近期对《保安计划》进行一次回顾,完善应急预案,对二级保安措施和程序加以完善,确保各项措施能够有效实施。重点港口企业要在近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港口保安训练,提升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预控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4、加大隐患查找整改力度。4月10日前,各港口保安设施和危险货物码头要开展一次保安、安全工作全面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迅速加以改进完善,我局要在4月30日前对辖区内重点港口企业世博会期间安保工作的准备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找和督促整改安保隐患。区运输管理处将对重点港口安保工作的准备情况进行督查。

第二阶段:落实措施阶段,时间为2014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1、加大港口设施保安单位安保措施落实力度。在世博会期间,所有码头要加强《保安计划》中各项措施的落实,危险货物码头视情况按保安等级二级的要求,采取相应的保安措施。各单位要重点加强通道和出入口控制,加强周界的监控和巡查,加强物料交付活动的检查,防止恐怖因素的输入和输出,维护港口安保形势的稳定。

2、加大内贸码头安保措施落实力度。沿江及内河内贸码头,要严格按照《内贸码头港口设施保安基本程序和措施》落实好各项措施。直航上海港的内贸码头,在船舶靠泊期间要重点监管,加强对船舶上下船人员的管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港区。

3、加大危险货物码头作业安全监管力度。区运输管理处要加强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申报审批和监督管理。对不符合港口作业安全要求的,责令停止作业,限期整改;对未取得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资质的,要求其停止作业;对未制定危险货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或未按预案要求配备应急器材的,要限期整改。对一、二类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要实施现场监管、加强源头管理,确保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安全。

4、加大保安训练力度。在世博会期间,危险货物码头要每月开展一次保安训练,内贸码头要每三个月开展一次保安训练。训练要有针对性,关键要突出保安应急反应程序的熟练掌握、各岗位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能力。

5、加大港口安保工作监督检查力度。各单位要加强世博会安保工作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安保工作责任是否落实、各项安保制度是否落实、各项应急预案是否落实。区运输管理处要组织经常性的、专业性的、细节性的检查,查找保安工作的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并落实整改措施。

第三阶段:总结评比阶段,时间为2014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

全面总结世博会区港口安保的成功经验。省、市港口局将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

四、相关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上海世博会持续时间长、人员流动大、监控范围广、安保任务重。港口是水陆运输的节点,是保安链的关键环节,容易成为潜在的被攻击目标,也可能成为不法分子和违禁物品的进出通道。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对世博会安保工作非常重视,作了专门部署。市港口管理局也于本月10日召开了全市世博安保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地处长三角的要道,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上海港之间的船舶、货物交流频繁,是整个世博会安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要深刻认识世博会期间港口安保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地区、本单位港口安保工作。

2、制定工作方案。各中心交通管理所、各港口设施保安单位要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上海世博会期间港口安保工作的通知》的省交通运输厅《上海世博会道路水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及文件精神,迅速制定本辖区、本单位世博会期间港口保安工作的具体方案,进一步细化内容、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和反应程序,切实提高区港口应对保安潜在威胁事件的能力。各中心交通管理所、各港口设施保安单位要将本辖区、本单位港口安保工作方案于4月1日前报区运输管理处港口管理科。

3、落实保安措施。区交通局将结合2014年《港口经营许可证》换发工作,用静态核验、动态核验和岗位核验的方法,对各港口设施世博会安保工作的准备和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督查世博会期间各项安保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并及时发现和整改安保隐患,提升世博会期间港口安保工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