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范文

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第1篇: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眼视光专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从2007年开始,笔者担任了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眼视光专业的教学和带教实习任务,深入教学实习第一线,了解了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面临问题,笔者深深感觉到,如何针对市场变化和问题,培养应用型眼视光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一、眼视光相关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情况调查

1.眼视光相关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湖南省约有4000家眼镜行(店、公司),长沙地区约有600家眼镜行(店、公司)。按照行业要求,平均每家店应拥有2名视光师,而湖南省目前高级验光员仅有40多名,90%的从业人员未受过专业培训,加上全省二级以上医院眼视光中心98%以上为未受过专业培训的社会人员承包,导致的直接结果是,眼镜行业80%以上的屈光检查记录仅有验光结果,而没有进行视功能检查;验光不准确,眼镜装配质量不合格发生率很高,部分地区眼镜装配质量不合格率竟高达60%以上;有关眼镜的投诉很多涉及眼睛健康、视力保健、验配、产品质量等一系列问题。

2.高职院校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查

笔者对本校2007年毕业至今的51名三年制眼视光(中专)毕业生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目前从事工作种类、工作地点、对视光行业的看法等。从反馈结果看,51名中专毕业生中,目前有35人从事视光相关工作,占68.6%,16人从事营销或改行做其他工作,占31.4%。从事视光工作的35人中,30人对视光仍然感兴趣,其中27人表示愿意继续提高学历层次或加强专业培训。从眼视光专业市场新变化以及毕业学员调查问卷可以看出,湖南省包括长沙市在内对眼视光专业人才需求仍有较大缺口,迫切需要相关院校提高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满足行业发展对高职院校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二、高职院校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策略

1.优化理论课程设置,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在制定眼视光专业培养方案时,应紧贴市场变化,一方面注重打牢学生理论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应与医院、大型眼镜店等相关院企联合设置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课程设置,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在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上,要突出“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体系结构,将眼科学基础和视光学基础紧密结合,相互渗透与交叉融合,实行医理结合、多学科结合,使学生专业知识结构趋向科学合理。在实践环节课程设置上,建立起“校内演示模拟,校外实习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校内校外的实践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强烈能力需求,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2.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模式,培养一支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医卫类高职院校教师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科学理论知识基础,但实际临床经验不足。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选派自己的相关专业如眼科、五官科老师深入医院、眼镜店等进修验光和配镜技术、眼镜装配技术等,使学校教师能够了解市场变化和最新技术,加强教师自身实践能力培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聘请院企医生、技师负责眼视光技术专业验光技术、配镜技术等专业课的理论讲授和实训,充分发挥其临床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优势,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市场就业需求、企业文化等情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积极适应市场需求,拓展院校与企业医院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高职院校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是职业型、就业型,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积极拓展人才培养渠道,采取与医院、企业单位相互联合、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与医院、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实现人力资源、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等资源共享,签订学生实习、就业协议,采取订单式培养。例如,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建立由院校、医院和企业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与行业、企业需求有机衔接;在学生就业和继续教育上,签订就业协议,提高就业率,为医院企业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第2篇: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中职教育 订单式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订单式培养模式的目标就是为了顺利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而切入点则是按照企业技术岗位的需求来为学生“量体定做”。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积极推动职业教育由计划性培养向市场性人才输送基地方向转变,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培养模式。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订单培养是指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双方签订用人协议,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社会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这一定义较为完全地概括了订单培养模式的性质、主体、过程、方式、目的等内涵。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我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优势,结合大连地区机电等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从09级开始,分别与大连金泰铸造有限公司、共立精机有限公司、大连大德特种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金泰班”是我校与大连金泰铸造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冠以“金泰”的教学班。

“大德班”是我校应大连大德特种设备有限公司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联合组建的冠以“大德”的教学班。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操作过程

(一)订单班组建

“订单班”本着学生自愿和择优选拔的原则,组班前将企业的基本情况介绍给学生,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体验未来工作环境和岗位。

(二)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制定

校企双方共同研究教学计划,根据企业需要开设课程及实训项目,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加礼仪规范、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及安全生产等岗位需求课程。

(三)校企共同构建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学校选派骨干教师承担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企业选派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部分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教学。按照培养协议的要求,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设备及企业的工作岗位和设备设施,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教学,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四)完善以“校企融合”为特征的管理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理论教学期间由学校来进行管理,实习期间由校方和企业共同管理。将企业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勤奋进取的职业素养,提升职业道德、文化知识等综合素质,并具有创新精神,适应职业变化的基本能力,为上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毕业生就业选拔原则

学校同企业签署订单培养就业协议,企业负责学生就业安置,依据学生学业成绩、操行评定、综合职业素质等方面的排序择优录用。

四、订单式培养模式总结与思考

在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道路上,主要体现有几个方面:

(一)订单式培养是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很大一部分企业正将新进人力资源开发逐渐转化为主动开发,按照企业发展方向、人才需求的类型等相关条件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订单式培养因此应运而生。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订单式培养将是职业教育未来道路上的必然选择。

(二)订单式培养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1.办学指导思想上面临的问题

职业教育以职业为研究对象,培养定向于某一类职业的专业人才。而企业以岗位能力为研究对象,强调本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实践性、应用性。由定向于某一类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演变成为某一企业的岗前培训。因而使得订单培养的数量小,差异大,难以形成规模。

2.培养目标上面临的问题

职业教育应是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技术型、操作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上,不以学科定专业,而以社会需求定专业。而企业培养目标更注重的是它的实用性,对课程的目标设置要求不高,强调简单易行,突出实干、能干。由于在职业能力上缺乏一定专业知识的沉淀,因此在职业岗位技能拓展与创新上后劲不足。

3.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在师资队伍组合上,订单式培养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强调引进有专长的高工、技师充当实训课程的指导老师。但目前中职学校在课程内容、实践基地、教师身份三个方面都表现出先天性的不足。

4.办学体制上面临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校企合作仅停留在表面上的参与,部分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上的“作秀”,具有实质意义的参与并不多见,因而造成校企合作的“订单”不足,致使“订单式”人才培养难以持久地开展。

5.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

目前还难以实现建立起从形式和内容上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顺利实施的管理体制。

6.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上面临的问题

订单培养应更重视社会的评价,力求使学生成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顶岗人。而在实际中由于“订单”内容变化较多,要求社会的参与面比较广,很难制定出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而在具体评价过程中由于缺少社会力量的参与,使得评价缺少公信力。

7.生源上面临的问题

学生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为实施订单式培养教学过程和学生管理等带来了许多困难,影响了订单培养的发展。

第3篇: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产教融合;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5-0015-03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旧有的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要解决这个突出矛盾,就要求人力资源供给侧尽快作出应变。作为人才培养重要主体的地方高校,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助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就涉及人才培养规格的问题,也就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目前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存在何种问题与难题,破解的路径何在?就这些问题,结合地方高校个案作一分析。

一、产教融合的语境分析

我国的地方本科高校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一半以上,仅1999年以来新升本科院校就有647所。地方本科高校的蓬勃发展大大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但高校的扩张并没有解决市场上“技工荒”的难题,这就突显了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严重错位。破解这一难题仅仅依靠地方本科高校自身是不够的,企业、行业等用人方也无法独立胜任,光靠行政命令更不行,只有在国家与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下,地方高校与行业企业通力合作才能较好地破解这一难题。这就是产教融合产生的语境与担负的历史使命。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面临的现实问题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四大职能,核心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都有赖于人才培养来落实。而人才培养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规格的人,也就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问题,地方向应用型转型的本科高校则是要培养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从地方本科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面临着不少问题与困难。

一是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同质化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难以根本改观。尽管从2014年起,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在引导地方本科高校的应用型转型,但不少地方本科高校仍然有所顾虑:或是尚未从心理上接受转型理念;或是担心转型后模糊了与高职高专之间的界限,地位“沦落”,面临与高职高专竞争的境遇;或是观望先行先试的高校,待形势与效果明朗再做决定。因此,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仍然延续了此前的办学办校思路,模仿综合性大学,强化学科建设,把申硕申博作为提升办学层次的重要支撑,导致高校办学同质化严重现象,在人才培养方案、教材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教学环节上“千校一面”,这种情况下出台的人才培养标准只能是走老路,无法有效发挥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二是学科导向在地方本科高校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不利于教学资源的灵活配置与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控制的设定。长期以来,高校的学科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各学科之间壁垒森严,固守着各自的教学阵地与教学、科研资源。这种相对固定的学科体系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不相协调,一方面,相对稳定的“学科―专业”体系很容易造成办学的同质化,培养出“千人一面”的同类人才;另一方面,市场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o法得到满足,这必然导致国家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无法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同时,学科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是脱离市场实际的封闭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下制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也必然忽视与市场的对话,其后果是无法有效满足市场需求、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和促进教学改革。

三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如何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中量化与分配。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基本检验指标就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所指出的人的全面发展与适应社会的需要,余孟辉将其细化为“基础适度、重视应用、强化素质”,并提出构建以工作要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专业导向―面向应用”课程模式[1]。这个课程模式由专业基础、应用能力与素质教育三个课程平台构成,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素质教育三个要素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中也要相应地体现出来。这三个要素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以应用能力为中心,所占比重也应该大些,而其他两个要素所占比例则相对小些,而具体大到多少、小到多少为宜则需要在“调研―量化―试行―调整―再实行”的运行模式中不断试验摸索,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

四是市场导向型的专业建设与专业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动态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与之相适应。人们的生产生活总是处于变化之中,所以作为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市场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新的产业与新的业态不断诞生,这就需要有掌握新技术、适应新情况的人才参与进来。对于地方应用型转型本科高校来说,适应市场变化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无疑要不断地更新、调整,作为评价体系一部分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也就必然处于不断的调适与变动中,这对地方应用型转型高校提出更大的挑战。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的实现路径

(一)优化师资队伍,调整教师结构

1.教师结构的优化与管理

高校转型就是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1999年以来新升本科院校大多是由地方性专科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合并而成,师资力量薄弱,普遍缺乏专业教师,现有专业教师也少有行业企业工作背景。因此,在新一轮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专业教师问题。专业教师问题的解决途径有外校引进、本校培养、企业技术人员兼职任教等形式。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还可以通过教师管理上的引进与退出机制实现。引进从制定准入标准到操作执行都有较成熟的方案与程序,而教师的退出则因机制不完善、配套措施与流程设计缺乏、操作执行难而难以真正推进。在修订上位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校内部规范的前提下,对不合格的高校教师作出退出管理也是可行的[2]。

2.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理念与提高持续创新能力

应用型人才要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就要求专业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持续性自学能力,构建开放式动态知识更新生态系统。关注本专业技术研究领域新的技术突破、市场采用该技术的范围与效益,及时吸纳本专业前沿技术研究成果,充实专业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自觉淘汰已经被市场证明过时了的知识与技术。同时,加强自我创新能力,突破现有技术,提高地方本科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近年来,贺州学院加大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专业教师的自我提升意识明显增强。一是教师自主申请到生产、科研、管理和教学一线进行实践锻炼,主要形式包括:赴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党政部门及各类社会团体挂职锻炼;与校外单位进行合作研发,主持或参与横向课题。二是一部分合作企业技术人员进驻学校,与贺州学院合作办学的凤凰教育委派教师直接⒂肟纬躺柚糜虢萄АA碛胁糠挚纬绦D谖拮ㄒ到淌ΦH危一时也难以引进与培养,则从其他高校或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本校教师以助教的身份跟随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形成了良好的继续学习氛围,这也是弥补专业师资短缺的一剂良方。

(二)推进产教融合,优化专业结构

产教深度融合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落实:一是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贺州学院成立由高校学者、政府专家、企业与行业负责人组成的协同育人指导委员会,实现政府、行业、企业由办学客体向办学主体的转变与高校单一办学主体向多元办学主体的转变。近三年,贺州学院加强与贺州市三县两区、数字媒体专业协作会、凤凰教育、中兴通讯、新道科技、甲骨文等地方政府、行业、知名企业合作,通过建立校中厂、厂中校、专业共建等协同育人平台,按照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共同完善培养方案、共同构建培养体系、共同开发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和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等“八个共同”的要求,推进计算机类、艺术传媒类、工商管理类、通讯信息类专业的发展,目前在招生、教学、科研、创业就业方面初见成效。

二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带来新的产业群与新岗位群,需要区域内新的专业群去对接,要求强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发展,推进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形成可满足企业、行业岗位群需要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服务机制。以专业基础、应用技能、职业与人文素养为主线,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设计人才培养质量的规格。目前,贺州学院根据贺州市“十二五”期间提出的两个千亿元产业以及其他的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分别建立了院士工作站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碳酸钙学院1个与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类、文化创意类、信息技术与自动化类、工商管理类等5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群来对接,组织博士服务团、教授服务团下到三县两区寻找契合点,主动服务地方重点产业与支柱产业。

(三)对话国际视野,链接地方服务

地方性与国际化看似矛盾,实质上“都是一种开放性,都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大学建设这个目标。开放办学,就是要在服务地方中谋求发展,在国际比较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3]。三年来,贺州学院支持专业群中各专业与国外高水平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建立院校合作关系,与国外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联盟、协会开展对话。加快与韩国、泰国等大学的合作,努力构建资源共享、学生互派、学分互认的新型合作教学模式。选择性引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优质教育资源,经消化吸收构建本土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正在加快制定涵盖课程、教材、教学、实验、实践、毕业论文、就业等方面的一系列质量评价标准,强化对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与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创新创业等教学主要环节的全程监控。

参 考 文 献

[1]余孟辉. 地方高校转型与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5(3):27-29.

第4篇: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范文

随着社会对同时掌握商务与英语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的加大,高校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重视。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在商务领域运用英语的能力,产学研用合作对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产学研用合作虽有其必要性,但高校和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对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用合作的必要性和面对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商务英语;培养模式;产学研用

一、引言

“商务英语”教学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但其真正的全新发展阶段开始于二十一世纪初。2007年,商务英语被教育部定为独立的本科专业。从此,商务英语开始经历一段更加蓬勃发展的时期。全国各高校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以逐年倍增的速度纷至沓来,全国掀起了学习商务英语的热潮。然而,学者们对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商务英语属于语言学范畴,而有的学者则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商务英语隶属于管理学。事实上,商务英语之所以一时成为学生们热捧的专业,是因为商务英语集语言学与商科特点于一身,是一门跨学科专业。但从“商务英语”这个名称即可得知,商务英语并没有脱离开语言学专业的范畴,商务英语专业总体而言还是英语,是在商务领域中学习英语。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兼备商务和英语双重知识的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需要。需求推动供给,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增加促使更多的高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或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方向),而且已经拥有此专业的高校也开始扩大专业的招收名额。反之,这又导致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过剩,就业竞争压力加剧。虽然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商务英语”这个名称出现的初期获得用人单位的渴求,但并不意味着那时学习商务英语的学生能够完全满足公司企业的要求。随着学习商务英语的学生人数的增加,用人单位对于应聘者的能力要求也就更加严格。用人单位只愿选择能够在商务环境中自如地使用英语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为这样他们可以缩减因长期培训新员工带来的人员等的相关费用。高校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中获悉现有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欠缺。为了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高校必须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并做出适当的改革。

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在研究固有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时发现,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欲达到“毕业即就业”的要求,高校急需对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进行调整。首先,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显区别于英语专业。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根本宗旨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熟练掌握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的优秀人才。英语本身是一种工具,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应像使用母语一样具备用英语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即英语具有应用性;此外,在实际工作中,人们纯粹使用英语的机会较少,专业性的英语才能真正赋予英语以生命,如法律英语、建筑英语等。“商务英语”属于专业性英语的一种。商务涵盖的领域很广,包括金融、会计、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等,即商务英语具有商务与英语相结合的复合性特征。简而言之,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能够在商务领域中熟练使用英语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其次,高校人才培养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多数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在校期间,各科成绩优异的优秀毕业生仍无法达到社会的要求,实践能力差。不仅商务英语专业存在这样的问题,其他专业亦是如此。高校依然沿用过去的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填鸭式教学。为了改变现状,不少高校开始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改革的对象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和教材、教师以及实训基地等。以下以几个例子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情况做简要说明。第一,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改革要使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区别于英语专业,使课程呈现多元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课程方向,理论课之余适当增加实训课程。第二,教材选用与商务情景相关的英语教材,避免单独地学习英语和商务知识致使知识脱节无法结合。第三,定期选送教师参加商务知识培训及聘用有商务领域工作背景的高水平人才入校任职或做兼职教师。第四,“教师一言堂”的情况必须得到改善,校内、校外及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的建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将课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应用于实践中。

三、产学研用面临的问题

为了使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产学研紧密结合起来,即高校、企业和科研单位密切合作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国外产学研合作的情况由来已久,国内在经过一段时期的产学研合作之后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产学研合作涉及文学、理科、工科等多门学科。国家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体系,重点突出强调的是应用,也就是产学研用。但高校在进行产学研用合作时并不是没有任何问题,尤其是文科专业,如商务英语专业。

(一)企业面临的风险

企业参与产学研用项目需要承担一定的成本,这些成本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他们要面临的风险。首先,企业培训在校生要投入资金购买设备、雇佣人才对学生进行培训;其次,学生经过培训之后有不选择留在受培训企业工作的可能。企业为避免这种风险,会选择与高校签订培训合同,一些第三方中介培训机构或企业也会收取一定的培训费用。还有一些中介机构或企业为了吸引学生参与培训项目,在培训前半期收取一定的费用,培训的后半期将这笔费用以工资的形式支付给在培训中为企业工作的学生。这种方式表面上看起来学生是可以接受的,可是即使培训相当于没有任何成本,因为毕业后企业或中介机构为学生提供的工作如何无法确定,学生还是有可能由于工作地点、工作类型等原因不接受此份工作或短期内离职。这会让中介机构或企业的前期投入付之东流。再者,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并不是所有的学生经过培训都能够成为所需要的人才,所以企业面临着培训没有产生预期成果的风险。

(二)学生迟疑的原因

学生意愿上是愿意参与第三方中介培训机构尤其是企业给提供的各项培训的。这种培训是作为学习之外的实习,是将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的机会。此外,中介机构或企业承诺会为经过培训的学生在他们毕业后安排高于一定标准的收入。这笔收入的数额通常高于本科毕业生在现阶段所能获取的工作的薪资水平,以便吸引学生参加培训。然而,学生们面对这种机会时,有时也会迟疑。举例来说,上文提到,一些中介机构或企业会收取一定的培训费用来规避他们面临的风险。由于这笔金额数目不小,在没有确定获得工作机会之前,大多数学生不愿意拿出这笔费用。即使没有资金风险的培训项目也仍然无法吸引大量的学生加入,原因是学生对这种培训缺乏足够的了解。产学研用在高校中尤其是文科专业中还是应用的不够深入,成效与理工科专业相比较小而且实施时间尚短,学生对此类培训能够起到的最终效果抱怀疑态度,担心无法中途离开而又耽误了其他学习的机会。

(三)高校的疑虑

高校为适应社会对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以及面对日益渐增的就业压力的挑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为了能让培养的人才具有竞争优势,高校首先要了解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产学研用是一条捷径。高校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培训机构和企业的情况要进行充分调研,即便如此,高校的担忧仍然不可避免。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用合作刚刚起步,高校合作的企业和培训机构数量不多,短期调研未必能充分了解新的合作对象的真正情况,如若培训机构或企业未认真履行培训的职责,合作培训存在风险。另外,学生的要求各有不同,校方很难让所有学生满意。高校与培训机构或企业签订合同后,如学生中途离开培训或培训后不留在企业或培训机构所安排的企业工作,有可能会产生纠纷。

四、产学研用合作的必要性

企业、学生、高校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为何产学研用这条道路还要进行下去必有其原因。对于企业而言,大学毕业生是企业招聘的一个重要来源,虽然工资成本低,但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缺少工作经验,企业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培训过程;外部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员是企业人才的另一来源,然而企业需要投入的成本较大;在校生培训不仅能够削减企业的资金投入还能够收获符合企业需求的员工。对于学生,随着本科学历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都至少拥有本科学历,甚至还有不占少数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面对如此大的竞争压力,高校本科在校生的就业紧张意识也在不断提前。学生努力通过考取各种证书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比赛和兼职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对于能够真正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并从中获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和工作经验的有效培训,学生在心理上是非常渴望的。对于高校,培养高水平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目的。通过产学研用合作,高校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什么,通过需求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知识方面的要求。此外,高校通过产学研用合作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可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产学研用合作是高校进行改革的一条必然行之有效的道路。然而,通往成功改革的道路上仍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对于商务英语专业这样的文科专业更是困难重重。为了实现高校与企业共赢的目标,高校与企业必须共同研究对策不断实践把产学研用合作这条道路延伸发展下去。

作者:赵博颖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商务英语系

参考文献:

〔1〕尤祖明,迟强,潘明财,谢续磊.产学研用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108-112.

〔2〕姜鸿,刘德光,张韬.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外部性及其矫正[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12):36-39.

〔3〕赵惠娟,熊晓轶.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结合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161-162.

第5篇: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范文

摘 要 运用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对梅州市足球后备人才进行详细研究。通过对梅州市足球后备力量运动员队伍、教练员队伍、联赛建设、学训矛盾的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全面掌握了梅州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发展梅州市足球运动的基本对策与具体措施。

关键词 梅州市足球后备人才 现状 对策

一、前言

梅州市是著名的“足球之乡”,有着悠久的足球运动历史,是“球王”李惠堂的故乡。上世纪曾涌现了曾雪麟、王惠良、池明华、黄德宝等一大批著名的足球教练员和运动员。但近年来受中国足球大环境和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学训矛盾处理不当等因素的影响,梅州足球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出现了下降,而足球后备人才是否充足是决定该地区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广东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梅州市政府积极响应,提出《梅州市关于加快发展足球运动的意见》,在擦亮“金字招牌”的口号下,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各种问题日益尖锐。

因此,笔者以梅州市各县区业余体校及校园足球队伍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与系统分析,了解梅州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发现后备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梅州发展足球运动进而推动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梅州市足球后备人才队伍

(二)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法

走访了梅州市梅江区、梅县、兴宁、五华等县区体育局、业余体校和部分学校,察看其机构设置、相关文献和场地设施建设等。

2.访谈法

与各县区体育局、体校和部分学校领导、教练和老师进行的深入交谈,广泛了解相关情况。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梅州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1.经费

经费问题是影响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梅州市除梅县经费稍充足外,梅江区、兴宁、五华都面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经费不足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梅县政府每年给梅县体育局发放政策保障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专项基金200万,梅县体育馆的维护和水电等其他费用也由政府出资,业余体校加大了投入经费来减少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负担;兴宁县每年给予兴宁县体育局的行政拨款则只有80万,其中还包括了业余体校所有人员的工资,每逢规模稍大的足球赛事,甚至还要向学生收取费用,城镇相对高的消费使兴宁偏远农村的学生无法承受;五华县行政拨款今年上半年仅有10万元,下半年经费还未发放;梅江区则没有相关经费补助。

2.运动员

梅州拥有悠久的足球历史及文化,2009年以来校园足球活动全面开展,梅州市足球普及度很广。仅梅县就有足球人口60余万,其他区县足球运动也开展的很好。业余体校中梅县业余体校有两男、两女四支球队,注册球员几百人。兴宁业余体校有足球队员180余人,注册球员70余人。五华业余体校有注册球员80余人。梅江区体校没有场地,将67名体校学生安排在各网点学校学习。

3.教练员

教练员数量较少,业务水平低,水平较高的教练员多集中在业余体校。仅梅县和五华教练员数量较充足,每年进行有计划的教练员培训,业务水平较高。兴宁和梅江区的业余体校及学校中的足球教练员数量短缺,业务水平较低。梅江区所有体校教练员和体育教师中是足球专业毕业的占总人数不足三分之一。

4.体教结合

“体教结合”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为了缓和学训矛盾的重要方法。调查的各县区都将业余体校的学生送往各网点学校进行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回到体校统一训练。在学校好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文化课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各级之间存在体教结合的“断层”现象,学生的文化水平在县体校受到重视,在市体校却遭忽视,导致球员不愿在市体校注册。几年前甚至出现个别足球传统学校因过分突出体育而造成足球专业的学生无一人能考上大学的尴尬境况。这实际上是把三级训练体制搬到了学校中进行,这无疑是一种倒退,体育与教育仍然是以“两张皮”形式存在,体教结合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5.足球联赛

梅州市广泛开展校园足球联赛及各种足球杯赛,赛事较多,参与人数多。所调查的每个县区都开展了校园足球联赛,有的还建立了各年龄级别主客场升降级赛制的联赛。梅县的中乙联赛、“贺岁杯”、兴宁县的“南丰杯”、五华县的“球王杯”这些开展多年的比赛更是得到当地群众极高的关注。

四、梅州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经费

1.由于经费缺乏导致的场地问题

各教育和体育部门拥有的足球场地数是影响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除梅县场地多,条件好以外,兴宁县业余体校仍在使用1986年建成的体育场,场地少,条件简陋。五华县在各学校中举办16个镇的比赛,场地非常匮乏。学校的足球场也存在大小不规范、缺少维护费用等问题。足球场少、场地条件差、资金投入不足是梅州市发展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由于经费缺乏导致的运动员问题

各学校面临缺少经费来补助偏远农村优秀足球苗子进城镇求学的困境,相对高的消费让很多家庭条件困难的足球人才流失。与此同时,经费的发放标准也存在不合理之处,部分学校至今还在沿用20年前的经费补助标准,每逢重大比赛教师还要向球员收取参赛费用。学生在参加全国性的青少年比赛时面临昂贵的食宿费交通费致使许多优秀少年运动员无法参赛,不能通过大型比赛得到提高。

3.由于经费缺乏导致的教练员问题

由于足球教师及教练员待遇不高,很多优秀足球教练员或从梅州输出的高水平运动员不愿回到梅州执教。目前的梅州的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大部分缺少足球训练和比赛的经历或训练理论水平不足。我国每年都在各地举办足球教练员培训班,但受经费、精力等因素的制约,只有少数人参加培训,执教水平得不到提高,导致足球人才的发展缺乏后劲和潜力。学校课余时间的足球训练中,教练员补助极少,大部分教练仅凭热情坚持训练。

4.由于经费缺乏导致的比赛问题

建立完善的足球联赛需要建立在经费充足的基础上。兴宁、五华、梅江区因经费缺乏不能承受高昂的场地维护、水电等组织比赛所需的费用,只能被迫停止扩大联赛规模。

(二)学训矛盾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竞技体育朝着社会多元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三级训练体制这种将体育与教育相分离的模式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梅州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学训矛盾这一“顽疾”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学训矛盾的存在,意味着从事运动训练的机会成本很大。如果不能在体育项目上成功,文化水平上存在的差异就会成为孩子进一步发展的阻力[1]。根据调查,88.5%的教练员认为:“在我国现行训练体制条件下,被淘汰学生升学或就业非常困难”[2]。学训矛盾不能有效解决,学生出路受到影响是家长阻止学生从事足球运动的主要原因。

(三)比赛问题

足球联赛监管力度不够导致比赛中存在队员虚报年龄、球队不参加比赛、相互敷衍等影响比赛含金量的问题。比赛中的安全问题也是影响学生参与度的主要因素。

五、对策及建议

(一)继续加大政府财政支持与相关部门的投入

政府尝试多渠道集资,并建立有政策保障的足球专项基金;在体育彩票公益金、足球彩票公益金中抽取适当比例用于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适当调整相关政策,广泛争取企业赞助。加大专项经费的监管力度,做到专款专用,合理分配,将投入的资金按各地发展情况的需要转移到后备人才试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中用于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及场地设施建设。不定期对经费进行审核,确保经费用在实处。

(二)积极促进“体教结合”向“教体结合”的转变

学校体育作为培养运动员的主体,应使学生在教育为主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发展,直到成为特别优秀的高水平运动员后再由体育部门主管。学校还应加强足球队员的课外辅导,建立教师、教练、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网络,增加相互交流情况,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三)拓宽足球人才出路

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增加给予除高水平运动员、体育院系学生之外的第三种足球人才进入高校的递进模式,如小学――中学――高校“一条龙”或开通足球“绿色通道”的模式。这样在拓宽足球人才出路的同时还可以提升高校足球运动的整体水平。

(四)加强政府与企业及学校之间的合作

梅州市各部门应站在以足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强体育和教育两部门资源的整合力度。通过教育局组织或与职业俱乐部合作的方式有计划地对体育教师和教练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等。

(五)建立起对教练员的长效激励机制

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建立有政策保障的激励机制和动态的评价标准。对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或使球队实力得到大幅提升的教练员予以奖励。

(六)加强对青少年足球比赛的规范化管理

采用追踪注册管理制度的办法,从源头上杜绝青少年改年龄、改身份的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建立由教育部门、体育部门统一的青少年足球注册管理系统,凡是在青少年足球注册系统注册过的学生既可以参加体育系统组织的比赛,又可以参加教育系统组织的比赛,竞赛成绩相互承认,严格要求所有参赛学生学习成绩达到良好标准[3]。各学校应引入保险机制,为每位运动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使安全问题不再成为阻碍学生踢球的因素。

六、结语

梅州市应以资金为基础,以教体结合为途径,以学生出路为动力。将这三个环节统一起来,从科学发展观角度促进梅州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华清.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2:63.

第6篇: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航天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一、航天企业技能人才发展背景

2016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概念首次出现在治国安邦的文件之中,也体现了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工作对工匠精神的需要更加迫切,现阶段,航天型号产品的生产、装备制造水平的提升都是航天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技术人才,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极为迫切,尤其是高素质、高水平的航天技能人才。

二、航天技能人才面临的问题

在一些航天产品的生产制造关键岗位,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1.人才评价缺乏多样性,现阶段技能人才岗位技能鉴定仍然采用社会化的坚定方式,不能准确衡量职业技能水平,无法适应高技能人才评价的需要;同时技能人才还面临职业发展体系还不健全、发展通道不够畅通的问题,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晋升难度较大,晋升空间也较小。2.高技能人才年龄结构老化,新生力量补充不够。年轻技能人员,因为工资薪酬和个人未来发展追求等原因,对企业归属感较低,造成人员流动性大,从而影响航天企业特殊工种绝技绝招的代际传承,不利于产品生产和质量保证。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为深入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1],本文主要从人才技能培训、人才评价和人才激励三个方面对航天高技能人才培养展开研究。1.加强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培训技能培训是提高员工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有效手段,是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有效地开发,也是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便捷途径。首先,航天企业应结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定位,寻求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培训模式。在不断加强内部培训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可积极探索同相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培训机构的交流合作,通过采用这种内部和外部培养相结合的模式[2],使企业培训成为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来源。其次,应加强高技能人才对质量方面、安全方面和岗位技能方面的培训。航天企业应围绕这些,开发编制出具有本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特色的培训教材,同时应逐步建立好企业内部的培训师队伍,培养出一批既懂理论又能指导生产实习的“双师型”培训师,从而形成企业自身的内训教育体系,从而增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建立完善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企业应做好航天特殊行业和特殊工种的技能人员的多元化评价工作[3],解决特殊行业和工种人员技能难鉴定、技能等级晋升难等问题。不断拓宽技能人才评价渠道,在现有技能等级鉴定的基础上,一方面可组织本行业或工种的技能专家,通过采用现场考评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和认证[4],另外可以考虑对在特种工种技能竞赛或技能比武等活动中成绩优秀的人员,奖励其技能等级破格晋升。3.充分发挥激励作用,营造人才成长环境(1)为增强技能人员的归属感,建设一支稳定的技能人才队伍,航天企业应重视技能人才工资福利待遇问题[5],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一方面在吸引高技能人才的同时,也激励年轻技能人员不断努力。企业可考虑对技师人员发放技师津贴,对荣获劳模称号、技能大师或能工巧匠的高技能人才在福利待遇方面可以适当提高,同时应加大对工作中业绩突出和为企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的激励,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较好的激励环境,促进技能人才不断进步和技能水平提升。同时企业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设置“技能大师”、“首席技师”等职务,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技术“领头人”的作用,(2)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工作事迹的宣传,造尊重和关爱技能人才的浓厚氛围,提高技能人才的身份地位。航天企业应充分重视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文化宣传,大力弘扬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崇尚提升技能水平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毕结礼.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策略思考[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125.

[2]郑亚平,蒋艾青;高级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技能开发,2009(11):22-25

[3]黄伟,徐国红,孙青松.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路探析[J].科技视界,2012,(27):333-335.

[4]赵宏,李莹,杨运高.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人力资源开发管理,2011,(7):19-20.

第7篇: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会计学;特色专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调整,一批批专升本的院校应运而生,这些新升本科院校与老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师资队伍多以年轻教师居多,教学经验及科研能力略显不足,人才培养模式滞后,课程设置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有待加强等等。因此,新生本科院校要想在与老牌综合性大学以及同类院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找出自己的特色,特色专业建设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以会计学专业为例,因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面广,致使会计学专业成为高校开设最多的专业之一,大规模招生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供过于求加剧了就业压力,如果新生本科院校不思进取,随波逐流,其培养的学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就业率低,就会逐渐被市场淘汰。因此,如何在竞争中挖掘出自身特色,脱颖而出,是新升本科院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对于竞争激烈的会计学而言,特色专业建设尤为重要。特色专业建设可以从不同方面入手,本文主要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三方面进行探讨。

1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难点。对新升本科院校来讲,要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为引导,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结合自身院校的情况量身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的目标简言之无非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而对“优秀人才”的界定是什么?笔者认为,所谓优秀人才不仅能够满足国内的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出色地完成相关行业的工作,并且要具备熟悉其行业发展情况并能够引领其发展的潜质。新升本院校可以发展校企合作模式,使人才培养与需求紧密结合,使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互通有无,对于会计学专业,这一模式尤其重要。学生先在学校完成基础理论课的学习,然后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并定期邀请财务管理人员来校做专题讲座,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双方的反馈信息,不断优化合作模式。

2 完善课程设置,使之与特色专业建设相匹配

课程设置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依据。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成为吸收就业的重要力量,新升本科院校应该高度重视这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并以此作为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的依据。这些中小企业中,家族式企业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这类企业的特点是企业内部分工不是太细,这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不仅要能胜任会计岗位的技能,而且要具备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素质。并且这类企业经营方式比较灵活多变,新业务不断发生,这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更要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在保证基本的专业课之外,要尽可能涉猎其他方面,比如增设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此外,各个院校一定要根据自身特点突出特色,比如,某建筑大学为其会计学专业增设了《建筑制图》、《建筑会计》等特色课程,该专业的毕业生因为既能做财务工作,又懂得建筑学知识,因此备受建筑类企业青睐;再比如某地方院校,将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服务当地中小企业,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参考当地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优化师资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队伍不仅是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所在。对于新升本科院校,其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师生比偏高,即专业教师人数相对较多;教师队伍年龄、职称结构不合理,以年轻教师居多,他们无论从教学经验还是科研能力都略显不足;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多数院校在招聘时,以会计学为例,总是招聘会计学科班出身的人员,这样直接导致了教师专业的单一性,与前面提到的特色专业课程设置要多元化相冲突。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们要考虑到以上不足。首先,积极引进名师,一方面是科研能力较高的中青年教授,可以起到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其教学、科研水平;另一方面,聘请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比如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为兼职教师,定期做会计专业的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鼓励年轻教师考取会计专业技术证书,鼓励教师到企业财务部门顶岗锻炼,创建一支双师队伍。其次,优化教师的专业结构,补充其他会计相关专业教师的数量,同时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真正做到聘用与培养并举,建设一支适应特色专业建设的教师队伍。

4 结论

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同质化办学情况严重,对于新升本科院校而言,情况尤为严重,同类院校中,以会计学专业为例,无论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还是实验内容等等大同小异。如何克服同质化倾向,通过专业建设办出自己的特色是这些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新升本科院校一定要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潘煜双.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目标定位与特色发展[J].会计之友,2011(9):4-6.

[2] 李爱军,李国梁.试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与课程设计[J].天中学刊,2010(10):53-55

[3] 郝春虹.内蒙古财经学院“财政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模式[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3):1-4.

[4] 郑确辉.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6(30):19-20.

[5] 汪霞.当前澳大利亚课程改革的特点、困难和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0,27(3):10-16.

第8篇: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社会风云变幻,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升级,专业性技术不再是衡量和要求的唯一标准,如何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面临社会竞争时处于不败之地,制定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良好的人才发展计划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指导下,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手段和培养方式,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理论性,不同的学校具有自身的风格和特征。解决了“什么是人才培养”、“培养什么样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等深刻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课时设置、教学计划设定、教学环节制定等多方面内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更为不同,涉及内容也更为复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社会发展走向、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量身订做的培养模式由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专业教育、社会实践、思政教育、教学反馈等内容构成是一个系统的教学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生活的实际为人才培养模式起到指导性作用。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

1.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晚发展基础薄弱,缺乏系统的理论作为支持。关于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理论性内容对于实践操作具有良好的指导性作用,目前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理论还不全面,针对人才培养的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教学细则、教学模式等一系列理论内容还不完备,对于教学工作推进做不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给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带来难度。[1]

2.教师队伍素质有待加强。传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教师只是针对学生的专业性技能和知识进行提高,同时只是针对学生的专业技术学习开展工作,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课余生活、未来规划、心理疏导工作参与性不强或者没有相关经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缺乏系统、清晰的认识,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的推进形成阻碍。

3.学校领导重视力度有待提高。传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只是针对专业技能进行培训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工作相对简单,但是社会变化难以预料,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岗位减少、社会差距变大、岗位竞争激烈,要求的人才所涵盖的能力也越来越全面,单一的技能型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竞争。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深远,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工作改革难度大,同时领导缺乏对此类工作的开展经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缺乏认识,重视度也有待提高。

4.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岗位紧缺、生活压力大,学生入学之后往往只关注专业机能性知识,对于自身发展规划和发展的理论性内容明显关注度不够。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方法

1.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为导向。专业性培训是保证学生进入社会的前提,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在专业设置方面要紧紧把握市场发展方向,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制定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计划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与大学教育不同的是具有自身特色在专业设置方面与市场需求和岗位需要联系紧密,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就业导向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相对封闭,学生对于外界信息了解少,对于就业信息和市场信息敏感度不够,学校在培养人才时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对于朝阳产业、夕阳产业、有前景行业、绿色行业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学生进行引导,确保学生学习的知识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2]

2.加强思政教育。与大学教育不同的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方面相对空白。现在社会对于人才要求更加全面,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更是前提和必要条件,高职教育思政教育方面薄弱,领导对于思政教育认识存在误区,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同时学生由于就业压力大,对于思政教育等精神理论重视力度也欠缺。首先领导要加强重视开设相关理论课,招聘具有经验和素质的专业教师,并加强对于思政教育的宣传力度,对学生的思想、心理等多方面进行教育和疏导。

3.加强能力的锻炼。一方面对于学生专业性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要注重学生实战动手操作能力以备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能有良好的表现;其次高职教育学生注重专业训练的同时容易与社会脱轨,要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锻炼为人处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专业知识发挥最大化。

单一的纯技术性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学校要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能力的人才促进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中医药产业 高校 人才培养 研究

这些年,我国高校在关于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大量的措施,例如改善教学设施、改变课程设置、加大校企合作及增加课程实践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在目前教学环境下,部分高校存在课程实践环节设置与教学计划不符或课程设置与目前市场环境存在差异的情况,这种情况必将导致学生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存在差异,降低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对在中医药产业背景下,关于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为后期高校加大该类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当前中医药产业面临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医药产业属于系统产业,其产业链涉及中药种植、加工制造、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医疗保健等环节,产业链复杂,环境多变。因此,鉴于该类情况,若实现中医药产业的良好发展,必须加大在中医药产业背景下对其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以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畅通。可以说中医药人才培养既是保障中医药产业链的重要措施,也是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必要保证,对中医药产业的兴衰起到关键的作用。

1.中医药产业面临形势分析与讨论

随着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及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产业发生了较大变化。当前中药生产经营企业的药材种植面积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基本解决了药材使用缺乏的困境。但中医药产业所面临的形势依然相对较为严峻,如缺乏名牌产品及名牌企业、高端领域被进口或合资产品占据、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中药资源过度开发、优秀中医药人才缺乏等一直制约着该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近年来,世界医药保健品需求越来越大,中药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扶持等也使中医药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处于这种背景下,中医药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发展前景将较为广阔。

2.中医药人才培养是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必需保障

我国这几年在大力发展人才战略,大力提倡人才创新,加大了对人才培养的力度。关于人才培养,高校作为摇篮在其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医药行业属于特殊行业,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医药方面人才培养更应慎重。而对于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如没有中医药人才,就无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因此,高校应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推进中医药产业化发展。传统的中医药教育主要讲究师带徒的一种模式,而随着我国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校培养已成为主要的培养模式。

二、我国中医药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为适应时展需要,国家对中医药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大力提倡中医药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但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好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其发展。

1.中医教育模式未有效体现中医药特点

目前中医教育模式偏西医化较为严重,如在教学方面安排了大量西医课程;科研方面多采用实验研究、还原分析等方法,通过植物化学研究提取有效成分的思路为主流,使其中医理论指导中药治疗的思维被弱化;实践方面生搬硬套西医学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严重脱节,培养模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使得其学生实践能力弱,创新意识差,不能适应时代需要。

2.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不相符

针对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关于高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除了中医药基础研究和临床专业人才外,还应加大了解中医药专业知识又懂中医药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以满足中药材种植、制造、保健、中药商业流通等领域的发展需要。而现行专业设置过于集中于中医药专业,对外语、法律、管理、营销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导致学生知识面窄,就业面小。

3.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不能与国际接轨

目前,中医药院校培养医药类专业学生的目标是能够在国内各级医院和医药企业从事相关工作。而目前就业形势严重,自主创业及海外就业已成为一种趋势。而由于在国内学习时缺乏创业和市场教育培训,虽有学生具备较强技术优势,但无法适应市场需求,更无法满足国际环境的发展需要。基于这种情况,使得中医药产业向国际市场发展空间变小,不利于中医药的发扬光大。

4.留学生及海外教育发展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中医药教育主要集中在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设置较少,同时留学生教育及海外教育发展规模偏小,与其他临床、西医等医学类教育相比,差异性尤为突出。虽然这些年国外高校和机构也逐渐开设中医药教育,但由于缺乏中医药专业知识扎实,具备临床实践经验,并掌握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教育人才而收效甚微。

三、中医药产业视域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应采取的措施

1.中医药高等教育应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灵魂,作为高校在对中医药学生素质培养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做到这一点,作为高校在办学模式应当建立起符合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教学秩序和模式,走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模式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其次,高校更应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2.中医药教育应优化专业结构及重点学科建设

中医药院校对于专业及学科设置应避免一致化,首先,各院校应结合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调整专业方向。如目前中药产业需要技术与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专业设置上应作出适当调整。近年来,我国高校为结合市场需求在专业设置方面开设了市场营销、卫生事业管理、中医药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为实现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同时高校应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实行特色化教学,为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

3.推进中医药国际化教育及继续教育

首先,高校应培养高水平中医药师资力量,以利于中医药国际教育工作开展;其次,调整专业结构,在国外建立实习基地,使中医药专业学生能够走出去并扩大与国际的交流合作。还有,扩大留学生教育,建立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吸引留学生接受中医药学理论、科研教育等培训。对于推行继续教育培训和终身教育培训,也是对扩大中医药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措施,有利于从事中医药专业人员学习中医药文化、了解治病理论,可实现社会化、多元化教育体系的建设。

4.加大校、企及政府的紧密合作

中医药产业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是我国重要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政府、企业、高校合作,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在人才订单式培养、科研等方面的紧密合作,建立企业、高校及政府参与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加大人才定向培养力度,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机制的推行,加快中药产业国际化人才的培训,已达到振新中医药产业的目的。

我国具有悠久的中医药发展历史,发展中医药具有很大优势,但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就中医药产业及高校关于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应从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及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以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思华.新时期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医教育,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