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

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

第1篇: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

摘要:肠道杆菌是肠道内诸多微生物之一,在于其他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对肠道内菌群代谢的影响更为显著。对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有益和有害两个方面对肠道杆菌度人类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肠道杆菌代谢在研究对象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健康监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肠道杆菌疾病的治疗人体健康 影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对自身机能的了解提高了人类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将人类健康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21 世纪对人类自身的研究已进入系统生物学的阶段。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研究证实,在人类的肠道内生存着1000多种微生物,细胞总是人体细胞总和的10倍[1]。肠道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及疾病的防治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研究证实,肠道杆菌对机体的作用绝非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相互利用的关系上,肠道细菌不仅能够完成自身之间的信息和物质交换,同时还能与宿主的其他细胞进行交流,实现与宿主共同进步的目的。也就是说肠道细菌对人体全身的物质代谢,进化,生病,健康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肠道杆菌的研究对人类的健康及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1、肠道杆菌代谢对人体的损害

肠道杆菌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在正常状态下,肠道内的细菌与人体的内外环境之间维持一种相对的平衡,一旦真个平衡发生变化,就将出现菌群失调,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疾病。菌群失调不仅直接导致患者肠道疾病,而且还能影响其它器官,因失调的程度不同而影响的部位及发病机制也存在差异。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临床常见的因菌群失调对人体造成损害的病例,该病患者无过量饮酒史,以此病因与酒精影响无关,在对其病机的研究中发现,该病与代谢、炎症、环境因子等多种基因有关,主要影响因素是饮食,饮食不仅直接导致肝脏的脂肪积累,而且对肠道杆菌的代谢有一定的影响,菌群失调进而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2]。同时医学界还有另一种解释就是肠道杆菌代谢能够产生内生性乙醇,乙醇作用于肝脏,导致脂肪肝的形成。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身体肥胖的小鼠呼出气体中的乙醇浓度较瘦弱的小鼠高,使用新霉素对其进行治疗,之后再次检查发现小鼠呼出气体中的乙醇浓度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研究结果证实,小鼠的内生性乙醇主要由肠道杆菌活动产生。相关研究显示,内生性乙醇不仅可以增加肝脏的甘油三酯累积,诱发脂肪肝,而且对肠道的上皮细胞具有损坏作用,影响肠道的通透性,使肠道内有害菌大量生长,分泌出大量的脂多糖,由血液转至肝脏,从而引发非酒精性脂肪肝。

由此可见,肠道杆菌的代谢对宿主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对部分疾病的发生及转变有不良的影响。这就给临床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指明了新的方向,对提高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肠道杆菌对人类健康的益处

肠道杆菌对人类健康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生存在肠道中的微生物不仅直接参与宿主的代谢过程,促进有害物质的排除体外,同时能够产生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代谢产物,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确保机体的健康。

菌群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肠道内微生物种类多样,其自身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人体自身无法产生的酶,可以进一步发酵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可以肠道上皮细胞分泌粘液,确保了食物的吸收,肠道的畅通,同时对肠道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肠道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短链脂肪酸,包括丙酸、乙酸、丁酸等,这些物质对维护宿主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②肠道杆菌能与人体发生共同代谢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药物及外来化合物的代谢过程中,直接影响药物对人体的作用,为人体健康及疾病的治疗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相关研究显示,肠道杆菌中的部分细菌通过自身代谢以及共同代谢可以产生类似于外用药物的物质,对人体的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因此肠道杆菌具有改善人体生理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3]。

3、肠道杆菌代谢研究的运用

现阶段肠道杆菌代谢研究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人体健康的监测、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等几个方面。①人体健康的监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肠道杆菌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临床上已将肠道杆菌的代谢作为人体健康的监测方法。这种监测方法较基因组及蛋白组学有着更大的优势,它涵盖了人体基因组及微生物基因组的所有终产物,所获得信息更接近生物表型。代谢组学研究的内容相对较为广泛,血液、尿液、唾液、活体组织等都可作为监测的样本。肠道杆菌代谢对人类健康监测具有重要的价值;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随着学界对肠道杆菌对人体影响的研究,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的代谢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已成临床医学的重要内容。其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在其他诸多疾病的应用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4、总 结

肠道杆菌对人体的作用一直是人类健康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医学的不发展,人类对其的认识逐步增加,已经意识到了肠道杆菌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些认识仅停留在初级阶段,对菌群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生物医学的开展,人体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必然会进一步推动人类对肠道杆菌的研究,研究也必然取得更突出的成绩。在现阶段乃至于未来,肠道杆菌与人体健康的研究将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将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新的福音。

参考文献:

[1]徐凯进,李兰娟,邢卉春.肠道杆菌参与宿主代谢对医疗个性化的影响[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6,33( 2) : 86-89.

第2篇: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审美意识;审美活动;审美对象

马克思曾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这说明,人类的劳动生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的改变自然物状态的过程,人类通过生产劳动,“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97这样,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物质产品,而且也是自身思想、情感和智慧等这样一些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

就在这些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过程中,人感到了愉悦和幸福,因而也感到了美。基于此,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生产实践活动,总有当时人类的审美烙印,审美活动也成为人类重要的创造活动之一,对人类的现实社会生活起着不可或缺的补偿作用。因此,研究医学人才的美学素养,陶冶医学人才的审美情趣,培养和提高他们对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使之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对医学人才的健康成长以及实施科学的医疗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医学人才审美意识的本质特征

审美意识是社会意识中的一种特殊的形态,是人对现实生活中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对象的能动反映。它包括审美观念(审美价值标准和审美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感等。它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所独有的一种对客观事物的情感体验,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内在的自然人化的结果。审美意识具有直觉性、情感性和社会功利性等特点。医学人才在医疗领域进行的是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的科学实践活动,现代社会中,科学的健康标准应该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这就决定了医学人才的审美意识除了具有人类一般审美意识的特点以外,还应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趣味,是指医学审美主体对医学审美对象特有的兴趣和倾向。由于医学审美主体所接受的专业知识、所处的职业环境和其特有的经历,使其形成了特殊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特有的情感体验,使其审美趣味有其自身的特点。

2.审美能力,审美主体即医学人才在从事医学实践活动中对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和本质体验的敏锐性和认识的深刻性程度。

3.审美观念,指医学审美主体在一定的医学审美实践活动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关于人体健美的构想和观点。

4.审美理想,是人类对自身的健康长寿、体态的优美矫健、心理的健全以及如何进一步发挥人体的各种潜能在医学上表现出来的向往和追求,并为其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而不断地努力。

5.审美感受,指审美主体对美的医学事物带有情感性的认识活动。它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在各种医学审美活动中的审美特性有了感性的认识而产生的各种心理体验。

二、医学人才的审美对象

医学的社会功能旨在预防疾病、维护和增进人类的身心建康。因此,医学人才的审美对象应该是在保障人类健康长寿的过程中,存在于患者和社会保健人群中的审美需求、医防保健人员的美学素养、医学技艺美、医学环境美、医学服务美、人体美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人群之间的有关审美意识、审美选择、审美处理、审美评价、审美教育等一系列审美关系。

1.审美需求属于审美意识范畴,它包括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等多方面内容。人的审美需求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它不仅受社会物质生活环境的制约,还受个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患者和社会保健人群,由于对自身疾病的防治和维护健康的特殊需要,其在审美需要上会表现出特有的内容。

2.审美素养,医学人才的美学素养应包括他们在医学审美过程中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相统一的美学要求。

3.医学技艺美,是指广博的医学知识、熟练的医疗技术和高超的艺术修养。

4.医学环境美,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大环境美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小环境美。

5.医疗服务美,实质上是指医疗领域的职业道德美。

6.人体美,是指人体在正常状态下的形体结构、姿态动作、生理功能的协调、和谐和匀称统一。人体美的本质在于健康和符合审美标准。

7.医学审美关系,是一种在以保障人体健康的医疗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关系,它包括人与人、人与物两方面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关系指医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医学审美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审美关系指人与客观的医学事物间的审美关系,如医务人员与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设施之间的审美关系等。

三、医学人才美学修养的社会功能

1.通过医学审美实践,运用审美意识,创造人们良好的健康完美的素质。一个具有良好的美学修养的医学人才应该懂得如何运用审美意识,去创造各种医学美的条件,使之作用于人体机能,防治疾病,保障人的健康完美,还要善于运用各种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感受能力的宣传教育手段,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患者和社会保健人群的审美能力得到加强,使他们在医学审美关系中从心理上获得情感、友爱以及对周围美的事物的感受,使他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以此改善人类的机体素质,达到美化人生的目的。

2.以熟练的医疗技术和高超的艺术修养,创造完整的人体美。在医学科学实践中,运用医学科学技术包括优生医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整形美容医学等一系列现代医学技术对人的面貌、形态、结构、精神和功能进行重新塑造、修补、加工,促使人体的各部分和谐统一、协调一致地发挥功能,从而符合人体健康完美的需求。

3.医学人才良好的美学修养不仅有利于自身身心健康的发展,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医学工作者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状态,积极乐观的生活、工作态度,仪表端庄、举止文雅、语言亲切、态度 温和、诊疗精细等优良的职业道德,使其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统一。这样,在正确的审美观的指导下,医学人才在医疗实践中力求达到自身真善美的统一,使患者和社会保健人群在医院就医处于一种和谐安宁、舒畅愉悦的气氛中,由此产生一种身心俱佳的状态,对康复充满信心,并愿意与医生沟通,积极配合治疗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和谐的医学社会人际关系的建立。

4.治疗功能。从系统论角度讲,人类所面临的疾病的威胁,以及各种不健康、不和谐状态,其原因往往不仅是生理的因素,还有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当人体的完整与层次、结构与功能的有序性,开放与自组织的稳定性因各种综合因素而遭到破坏时,医务工作者可利用医学审美中的艺术形象、医学审美的再创造、审美意识的调谐、指导和咨询功能等,维护人类的身心健康。如可利用音乐治疗某些疾病,优美的音乐能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可以调节血液循环和神经细胞兴奋,也能使胃的蠕动变得有规律,并能促进唾液的分泌。

5.美育功能。在医学审美实践中,医学人才还可以利用自身的美学素养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社会大系统的需要,依据一定的审美规律和原则,普及和提高人们的医学审美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环境卫生意识。在医疗实践中,每个医疗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和规范人们形成良好的医学审美习惯和行为方式;通过娴熟的现代医学技术和审美实践,改变人们的医学审美状态,创造一个健康、和谐和文明的社会。

四、医学人才的审美动力

1.医学人才自身的审美需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心理学家H.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第一是生理的需要,第二是安全与保障的需要,第三是爱与归属的需要,第四是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的需要,第五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需要属于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一种精神范畴的需要。医学人才也不例外,都有自己的审美需要。审美需要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内在情感的欲求,是人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最终目的是求得审美的愉悦,它包括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等多方面的内容,并通过个体的特殊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因此它的形成同个体的特殊的社会实践经历密不可分,如医学人才的审美需要,就是在医疗实践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他们以维护人类的健康,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审美的最高需求。

2.医学自身发展的要求。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反映在对疾病的机理以及对健康的概念,正在向更深的层次进行探索。医学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疾病,而是人。人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的生命历程要受到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制约。人的健康是一种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医学正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医学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呈现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趋势,这种发展要求医学人才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重视自身的美学修养与职业道德的联系和互补作用,理解在医疗卫生的职业活动中重视自身美学修养的重要意义。本着救死扶伤、维护人类健康的原则,医学人才应该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现代医学模式的含义,重视自身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培养和协调统一,加强医学审美修养,以便更好地把医学审美同医疗实践结合起来,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3.医疗工作系统性的要求。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依靠的是医疗工作人员的同心同德和密切配合,在对病人的诊疗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可能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因此医务工作者的全局观念和责任心极其重要,这种职业道德美是创造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条件。

第3篇: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命价值观

一、关于生命本质的反思

1.生命不等同于生物。至今,给生命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很困难的,无论是在自然科学界还是哲学界,对于生命的界定都众说纷纭。现代生物学认为,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自身繁殖、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等复合现象;是由核酸蛋白和其他物质所组成的生物体特有的现象,生物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完成自我更新和繁殖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把生命表述为以新陈代谢为基本存在形式的蛋白体,抹煞了生命和蛋白体的差别,混淆了生命和生物的概念。分子生物学认为,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但是我们说,这个定义并不是对于“生命”的定义,而是关于“生物”的定义、关于“分子体系”的定义,把“生命”和“生物”混为了一体。

2.关于生命内涵的理论假设

①生命存在的层次现象。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一般认为,低等生物仅有自然生命,尽管其也有简单的心理现象。而人却在其自然生命的基础上衍伸出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自然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是生命的客观实体,用实线标识。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是个体生命的生长和延伸,是生命的主观存在,用虚线标识。②生命构成的优势现象。人的生命,虽然都是由生理我、社会我和精神我三部分构成,但是在个体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三个层次在生命综合体中所占的比例缺失是不断变化的,即表现为不同的生命优势。例如,一般来说,在生命的早期,自然生命占优势;在生命的中期,社会生命占优势;而在生命的晚期,精神生命却占优势。③生命发展的阶梯现象。个体的生命系统,都有一个先从弱小到成熟,再从成熟至弱小的发展和衰退过程。但不同层次的生命,其发展历程依次呈现出阶梯状,即自然生命在青年期达到顶峰,而后社会生命在中年期达到顶峰,最后是精神生命在晚年期达到顶峰。④生命的转换现象。生命虽然有三个层次的差异,但三个层次均统一于生命动力和生命机制。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皆源于自然生命的本能,并同样遵循自然生命的趋利避害机制。由此可见,生命能量可以在三个层次之间相互转换,既可以升华,也可以退行。

二、关于生命价值的反思

1.生命是价值的基础。每个生命体都以自身的价值作为内在尺度,以自身的需要为标准,来评判客体的价值。生命体始终是价值主体,是能动的作用者;非生命体始终是价值客体,是被动的反作用者。而在生命体与生命体的关系中,尽管主客体角色可以相对互换,但生物的不同种类,同类中的不同个体,始终都以价值主体的身份主动参与其间。与此同时,生命体之间, 生命体与非生命体之间,又形成无数“价值链”,任何个体都要以别的客体(生命体、非生命体) 的价值,为自身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因此,生命是价值的基础,是一切价值的本源。

2.生命价值的多层次性。生命价值既包括物质价值也包括精神价值,既包括生前所作的贡献又包括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个人对他人、社会和环境所作的贡献以及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伴随着生命体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进化过程,生命体在环境面前的主动选择和创造的能力也相应的提高。而生命体主观能动性的提高,就是生命价值“内涵”的丰富、“外延”的丰富和“意义”的升华。

个体生命的存在、延续与自我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生命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社会由个体组成。高级的价值需要,也是以生命价值为基础的。通常,个体价值就是自我价值,因此,自我价值便处于价值的本源的位置。以自我价值为本源,并不是提倡自私,而是客观地把握自我与社会的辩证统一。自我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自我生命价值和自我发展,自我实现。

三、关于生命教育的反思

1.生命价值观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生命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生命存在形式的总的价值判断,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命体的全部生命活动对生命自身以及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意义的自觉认识。生命价值观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生命神圣论,它主张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神圣的,是不可侵犯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维护、保存和延长人的生命。这种生命神圣的观点,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种族的繁衍和人类寿命的延长。然而片面强调生命神圣论,导致了对生命数量的片面追求,忽视生命质量,限制了针对人自身的科学研究。二是生命质量论:人类应该追求更高的生命质量,应根据生命质量的高低和主次来决定生命的取舍,主张对于高生命质量的人应给予更多的保护。生命质量论适合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生命质量论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历史局限性。三是生命价值论,它主张以生命的价值来衡量生命的意义,它强调生命的价值是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类的奉献。生命价值论是现代的生命伦理思想,生命价值论否定了生命神圣论忽视生命质量,对生命数量的片面追求;同时也不同意生命质量论把人的生命仅仅认为是人的自然属性。生命价值论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出发,实现了生命神圣、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有机统一,从而成为了一种科学的生命伦理观。

第4篇: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

在我们生活的这颗星球上,流感病毒是一个大家族,它包括人黼甲、乙、丙三种类型的流感病毒和动物的甲、丙型流感病毒。其中只有甲型流感病毒可以导致禽和人之间的传播。

所谓“禽流感”,即发生在鸟类和禽类问的流行性感冒。禽流感在禽鸟之间的传播早已有之,由于那时医学不发达,人们无法准确区分各种看似症状相近的疫情,就将各种亚型的禽流感和其他疫情统称为“鸡瘟”。如果你生活在农村,一定对它不会陌生。

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类,根据病毒套膜上血凝素(简称H)和神经氨酸酶(简称N)的抗原性差异,禽流感病毒可分为135种亚型,其中H最高排列到15,N最高排列到9。常见的禽流感病毒,为H3、H5、H7和H9系。根据其对鸟禽的杀伤力而非对人类的感染能力,禽流感病毒又分为高致病性病毒和低致病性病毒两大类。迄今所发现的大多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属于H5和H7系病毒。

这次首先在上海发现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2008年从西班牙东北部加泰罗尼亚的小水鸭中首次被分离出来的,在中欧、北美等许多国家也相继被发现。自发现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并未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直到今年它突然闯入人间。

首次被发现

禽流感病毒首次被发现并确认,是在将近100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当时,一场流感夺去了欧洲2000万至4000万人的性命,这就是上世纪人们谈之色变的“西班牙流感”,也称“1918年流感”。当时,意大利、荷兰和西班牙等地的医务工作者,在展开大规模流感疫情普查时意外发现,造成“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病原体很可能是一种禽流感病毒。最初发现的病毒宿主都是野生水鸟,后来又发现猪可以携带这类病毒,以致于当时的医务工作者还以为是猪将“1918年流感”的变异毒株传播给了水鸟。经过较长时间研究后,才确认这是一种在禽鸟之间传播的H1N1型禽流感病毒。

1959年,苏格兰的一家养鸡场发生大规模的高致病性的H5N1禽流感病毒疫情;1960年,1000多只燕鸥在南非离奇死亡,人们很快发现,它们都感染了H5N3禽流感病毒。禽流感开始引起医学部门的高度重视。此后30年间,禽流感疫情几乎销声匿迹,人们也因此放松了警惕。直到1991年,英国饲养场的火鸡再次被检查出H5N1禽流感病毒,这种疫病才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当时,人们最担心的,还是这种疫情会造成大量家禽和野生鸟类死亡,并没想到人类会因此遭殃。

最具杀伤力的

1997年,香港有18人突然感染了奇怪的流感,出现发烧、咳嗽、咽喉痛、肌肉酸痛、结膜炎等症状。在此期间所有患者都接受了常规的流感治疗,但其中6人因医治无效死亡。医学专家很快查明,这些患者所患的并非原先认定的普通甲型人流感,而是H5N1型禽流感。这是第一次被证实由家禽感染人类的禽流感疫情。

今年3月,世卫组织的报告称,截至2012年8月,禽流感共造成359名患者死亡;其中绝大多数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致死,感染者的平均死亡率高达60%。除了H5N1,已确认的有感染人类纪录的还有4个禽流感病毒亚种,它们是H7N3、H7N7、H7N9和H9N2。

无论对人还是对禽鸟,H5N1型禽流感病毒是最具杀伤力的。2006年4月,科学家承认,从2003年开始的H5N1疫情大范围暴发,标志着人类隔离禽流感病毒传播源的努力宣告无效。2007年,H5N1疫情在全球范围大暴发,标志着H5N1禽流感已正式成为全球性疫情。此后,几乎每一年,世界各地都会有大量H5N1禽流感疫情上报。

直接感染人

通常情况况下,禽流感病毒不会直接感染人类。因为禽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禽鸟的肠道,而禽鸟肠道的温度是最适合禽流感病毒复制的41℃,而人的呼吸道温度只有33℃。但是,流感病毒是一种能在多个物种中流行的病毒。因此,禽流感病毒可以借助一些哺乳动物作为“跳板”,逐渐进化成可以感染人类的病毒。例如,它可以先感染猪、猴等哺乳动物,使自己逐渐适应哺乳动物体内的环境,再经过“二次跨越”感染人类。

最近,有科学家发现,某些以前主要感染鸡肠道的禽流感病毒,正逐渐从鸡的肠道上皮向呼吸道上皮转移,而鸡的呼吸道中的温度与人呼吸道的温度比较接近。这意味着,禽流感病毒正在进行对人类环境的“预先适应”,有可能变异为不需要借助其他动物而直接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

基因测序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很可能已通过与曾经感染人类的H9N2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重配,获得了感染人的能力。

最令人担心的

医学专家普遍认为,禽流感病毒主要是由候鸟,尤其是水禽传播的。大多数家禽、野鸟,以及狗、雪貂、猪等哺乳动物都有可能成为被感染者,但迄今尚未发现哺乳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病例。

人们最担心的,是出现可在人类之间传播的禽流感病毒的新变异。美国科学家认为,这种变异随时可能出现,一旦出现,将令全球数十亿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一位联合国禽流感和人流感疫情协调员对此警告说,一旦禽流感病毒出现可以在人类问传播的变异,就可能导致500万至1.5亿人口的死亡。但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至今并无确切证据表明“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变异”已经出现,类似警告有夸大威胁之嫌。

小公司出奇迹

在第一时间全部扑杀疫区的家禽,取缔活禽交易市场和活杀家禽买卖,研发疫苗和特效药,都是人类应对禽流感疫情的主要办法。对个人而言,利用所有禽流感病毒都不耐高温的特点,确保禽类制品煮熟后再食用,是防止被禽流感病毒感染的有效办法。此外,还可以考虑接种疫苗,目前危害最大、杀伤力最强的H5N1禽流感疫苗和特效药已比较成熟。

传统的流感疫苗研制方法,是将筛选后的毒株注射到受精的鸡蛋中,再提取出大量繁殖后的病毒,灭活处理后注射到人体内,以产生对抗流感疫情的抗体。这一研制过程往往长达数月。今年4月初,关于研制H7N9型禽流感疫苗,中国卫生计生委、科技部给出的时间表分别是“6~8个月”和“7个月”,都与世卫组织给出的时间表相仿。但是,就在5月1日,一家美国生物公司宣布,他们在全球首先成功研发出了H7N9禽流感疫苗。第二天,另一家美国生物公司也宣布了HTN9疫苗研发成功的消息。基于疫苗研制的新技术革命,这两家并不知名的小公司,研发H7N9疫苗都仅用了不到1个月时间。

此事意义重大。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抱怨,传统的疫苗研制程序所需的时间太长,往往疫苗还没上市,疫情早已经结束了。现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流感疫苗的研制、生产周期大幅减少,这将有利于应对突发的疫情。当然,研制成功并不意味着新疫苗立刻就能投入使用;按照惯例,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经过一系列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才能获准上市。

为中国争了口气

第5篇: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

尚未出生的婴儿抓住接生医生手指的事情看似稀奇,但从医学角度来看,这很正常。经过9个多月的生长发育,胎儿不仅拥有了成熟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四肢也变得灵活许多。同为哺乳动物的狒狒、犹猴和斑鬣狗等,它们的幼崽出生时便长有牙齿并且十分健硕灵活,不但能够自己解开绕颈的脐带,挣脱出母亲的子宫,还能自行咳出喉咙里的黏液,使呼吸变得畅快。人类婴儿没有这么强健,因为我们降临到世界的过程实在是太困难了。

困境在头,并非诅咒

临床医学将疼痛分为三级,分别是截肢、生产和牙根填充手术。母亲的伟大就在于她忍受了莫大的痛苦,却从不抱怨。生产的阵痛是印在女性基因里的畏惧与渴求,是她们由女人变为母亲最庄严的仪式。

《创世纪》中记载,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获得智慧以后被逐出伊甸园。天神为了惩戒他们,专门给夏娃设置了生产的痛苦,并威逼她立下承诺,再不生孩子。勇敢的夏娃忍痛回绝,义无反顾。

人类生育,一直被认为是大自然中最麻烦也是最危险的事情,在人类为什么会遭受感染的原因揭开之前,人类的生育死亡率比其他哺乳动物高很多,主要原因是让我们拥有智慧的硕大头颅难以通过狭窄的产道。而人类作为直立行走的两足动物,又不可能让我们的骨盆变大,这就注定了我们出生的道路伴随着挣扎与惊险。

准确地说,这一两难选择发生在200多万年前。那时已然直立行走的人类祖先的大脑快速增长,为我们确立了地球统治地位的同时,也铸成了我们无法破解的生育困局。

直至今天,在一些不发达国家,极差的医疗环境和护理条件,仍像瘟疫一样威胁着孕妇的生命。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在2000年的报告显示,每年由于怀孕和生产所引起的死亡比率最高的地区是非洲的次撒哈拉,高达18:1,也就是说在每18名产妇中就有1人死亡。其余的情况是,亚洲平均数为82:1,欧洲是3250:1,美国是3400:1,加拿大是7300:1。

生产求助,文明推手

生育救助是人类独有的文化,它在多重意义上具有助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动物都是独自完成生育的。非洲狮子最具代表性。母狮临产时会主动脱离狮群,寻觅一个僻静的洞穴生下幼崽,母子恬静怡然地相处两周后,母亲才会带领自己的孩子回归狮群。因为动物间没有生产救助的习惯,留在族群中生产,只会徒增不确定的危险系数,故而离群索居,独自面对。其实不只是狮子,就连与人类基因98%一致的黑猩猩,也是躲避族群,独自生下自己的孩子。

人类却大不相同。女性对成年后将要面临的生育苦难早已有所认识,而她们之所以愿意迎接那场巨大痛苦,除了天生的延续基因的生物属性外,还有很多来自文化的影响。她们知道自己的痛苦将会有亲人们分担,在那庄严的时刻还能得到医务人员的帮助,最后还会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温馨祝福。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人类学家杰瑞·瓦特莱斯研究发现,我们的祖先早在200多万年前就懂得生产救助——帮助临产的女性顺利地生下孩子。这是人类文明的肇始发端,对人类走向繁荣进步具有无可替代的里程碑意义。当时,人类大脑的体积骤然增加,而女性的骨盆没有随之增长,人类的繁衍遭遇可怕的瓶颈期。生产救助不仅有效化解了难题,也将人类文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瓦特莱斯认为,生产救助的关键还在于我们人类独具的丰富情感。面对临产的恐惧,同时更为了自己后代的平安降生,她们自然地选择了求助,而不像其他哺乳动物那样黯然出走。生育的内涵俨然成了人类与动物的分水岭。

科学家还把人类生育看作是由需要驱使的合作行为的早期例子之一,即一个女人生孩子时,希望可以得到另一个女人的帮助。据此可见,一个生物上的难题在文化上得到了解决。瓦特莱斯说,人类在生育行为的给予与索取和集体协作狩猎一样,既是智力进化的推动力量,也是文明化的有力推手。

什么事情都有例外,目前在全世界296个种族中,只有24个种族没有给生育女性帮助的习惯,不过,所有种族的孕妇的母亲都无一例外地给予自己的女儿以生育帮助。

进化神功,讨喜初衷

有人可能会将我们出生的困难归咎为进化使然,抱怨无形又无处不在的进化,让我们和母亲遭受艰难困苦,才能品味到生命律动的壮美。其实,你误解了进化,没有充分领略到它的神奇法力。

哺乳动物分早成类、晚成类和次晚成类三种。一些早成类动物为了自己的孩子出生后就能奔跑、觅食,它们会在幼崽们出生前尽量发育完全,比如大眼猴刚出生的幼崽的体重竟为母亲体重的1/4,所以它出生的难度远远高于人类,几乎没有人相信这么小东西能生出这么大的幼崽。斑点鬣狗的怀孕期只有4个月,可它的幼崽出生时不仅四肢灵活,而且牙齿全部长齐。因此,有60%的头胎和近40%生头胎的斑点鬣狗母亲会不幸夭折。

人类属于次晚成类,同属此类的还有狗、猫和许多啮齿类动物。次晚成类动物的特征是,他们在胚胎阶段尽可能地发育充分,但出生后却仍显得十分脆弱无助,需要母亲的悉心呵护,尤其是我们人类。谢天谢地!进化神功没有让我们成为早成类生物,试想,如果我们一出生就长满牙齿,一出娘胎便能欢蹦乱跳的,体重高达二三十斤,我们的母亲就是再伟大再顽强,也无法把我们生出来!

第6篇: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

王建强

人类五大基本遗传中。血型遗传的发现比较晚,对其真正意义的认识也很模糊。血型除标明人的血液类型,作为配血、输血之用外,它真实的、最大的、根本的作用是什么呢?人所有遗传都是千百万年人类适应环境和生存发展的重要进化的结果。都有其合理性。如果仅仅是为了区别血液类型,则是根本不需要的,人类同一种血液(无所谓血型区分)岂不更好、更合理?医学研究已发现,血型不同的人患病、体质等生理现象特点不一样;心理学家也发现,血型不同的人个性心理也不同。可以肯定地说,血型本身是一种基因物质的表达,它有可能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认为血型是人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人之所以成为人。最主要的不是他们的生理,而是心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心理特征就是人能进行复杂的思维,人的思维与动物的思维虽然有联系,但却不可同日而语,有着本质区别。人的大脑是人心理活动的中枢,负有感知事物、经过思维作出具有行动反应指令的功能。思维是需要按照一定路径、规范、模式进行的,人们可变换各种思维内容,但都必须遵循一定模式进行,否则就是一个思维不正常即心理有毛病的人。这个思维模式就是思维方式。如果把人脑比喻为计算机的话,脑细胞就相当于硬盘,脑思维方式就是软件,显示器和打印机等就相当于人的脸和四肢等。计算机操作系统是基础软件、初装软件,人脑遗传的初装软件就是其基本思维方式,它是由负责血型分类的基因控制的。血型只是它告诉人类的一个显性特征,真实的、实质的含义是基本思维方式、思维模式的“操作软件”,这一点不是用肉眼或一般仪器所能测量出来的。血型容易发现并说出来,但其本质意义却难以说明;如同人的性别特征容易看出,但不同性别的内在构造及其生理差别则不容易看出;计算机硬盘可触到,但它的内存却需要费事才能调出。血型对人类意味着心理活动的分型,是心理学的核心基础性理论。人类生理活动来源于生理遗传基因,心理活动则来源于决定血型的遗传基因。人类生理和心理都有其遗传的物质基础。心理以生理为依托,我们的心理学建立在坚实的遗传物质的基础上,才会脱离玄奥和繁琐,走向科学、通俗和实用,成为一门非常清晰、严谨的学问。

人的血型基本思维方式是遗传的。将来当我们可轻松、自然地谈论人种、民族、性别的生理、心理种种差异现象时,也会同样轻松自然地说起彼此乃至地域、民族、国家的血型分布与结构。以此作为分析心理活动、人际关系、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依据。现在我们在填写个人资料时,仅包括性别和民族(人种)两项遗传特征,血型只是在采供血时登记,将来几乎在所有个人资料登记中。另一个重要遗传特征――血型也应填上,以此标明。型或A型、B型、AB型人是“我”的重要心理和生理标志,我自己乃至所有人都应注意到这一点,尊重这一点。就如同尊重我的民族和性别一样,尊重我的血型心理,血型心理气质、性格、爱好、特长、短处、易犯的小毛病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找到和谐的重要心理基础。当人们可轻松自然、开诚布公地谈论自己,的血型心理时,人类文明、和谐进步将会出现一次重大飞跃。

紧张运动后肌肉为何会抽搐

王 敏

第7篇: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

【摘要】被称为“花粉之王”的松花粉,在中国医学宝库中地位显赫,具有悠久的药食兼用的历史。两千四百多年来的医药典籍的记载及大家名师的重要论述表明松花粉应用历史,现代科技研究成果解释了松花粉的神奇功效,表明松花粉对人类的健康具有突出贡献。

【关键词】松花粉;药食兼用;人类福音

1 松花粉概述

花粉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天然食品,人类自上古时期就知道使用花粉和蜂蜜。古埃及、希腊、罗马、阿拉伯和中国都有把花粉和蜂蜜作为贵重食品和医药的历史记录。近四十年的科学研究证实,花粉真正是一种最完美的食物,无论男女老幼都十分的需要它。

在众多植物花粉中有一种堪称“花粉之王”,那就是松花粉。松花粉是松树花蕊的精细胞,这是生命之源,担负着松树繁衍的重任。在橄榄形细胞两侧各分布一只气囊,一到阳春三月,花粉成熟季节,气囊自动充气,随风飘散,其采摘需到花穗由青转黄的二、三天内,由人工进行采摘,加工工艺极其复杂。松花粉集聚了大量生命元素,饱含丰富的营养成份和活性物质。正象花粉落在植物花蕊上能使植物的生命过程发生质的飞跃一样,松花粉对人体有很高的保健价值,可谓“龙之华,花之精,美之源”。

松花粉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药食兼用花粉品种,作为中国传统药材,其药食兼用的历史已逾数千年,从2400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到今天的《中华药典》等历代医药典籍中都有记载,在民间更是以其神奇的功效被奉为“仙药”。

松花粉具有纯天然和全营养的特性。松花粉是生长在海拔1100-1500米山区的中国乡土树种马尾松和油松的花粉,与蜂源花粉相比,松花粉为人工采集,具有花源单一、品质纯净、成份稳定,无农药残留物,不含动物激素等特点。松花粉较其它任何一种植物花粉口感均好,服用时感到有淡淡香味。古人称:“松柏之气可以使人长寿!”所以松花粉堪称“花粉之王”。经科研和实践证明,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松花粉是松树顽强生命力和长寿的基因载体,内含260余种营养成份,且搭配合理,能够全面补充、均衡人体所需的营养。其保健作用极大,调理范围广,是名副其实的“健康卫士”。因而,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服用者,都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在不同程度上收到很好的效果。

2 松花粉的应用历史

历代医药典籍的记载中可见松花粉的应用历史之悠久。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汉o《神农本草经》、明•《本草纲目》以及《本草经解》

汉•《神农本草经》记载:“松花粉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寒热邪气,利小便,消淤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

明•《本草纲目》记载:“松花,甘、温、无毒。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本草经解》记载:“松花,味甘益脾,气温能行,脾为胃行其津液,输于心肺,所以润心肺也。益气者,气温益肝之阳气,味甘益脾之阴气也。风气通肝,气温散肝,所以除风。脾统血,味甘和脾,所以止血也。可酿酒者,清香芳烈,宜于酒也”。

松花粉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有“美人井”的传说,还有作为贡品每年春季向皇上进贡的记载,文人诗圣们更是对酒当歌,抒怀,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唐代张沁的《妆楼记》及刘恂的《岭表录异》中写到:晋代白州双角山下,有一口美人井,凡汲饮此井水者,家中诞女多是非常俊美,其原因是井旁常年有松花开放,花粉落入井中,人们喝过有花粉的井水产生功效,故美女颇多。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腹空先进松花酒,乐天知命了无忧。”以及宋代词人坡的“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等都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松花粉的奇特妙用。

3 松花粉的现代科研成果及其贡献

在世界微检中心――德国慕尼黑大学,松花粉被检测出来,具有人体所需的260多种活性营养。该发现引起全球营养学界轰动,被西方国家公然成为:中国在20世纪的最后2年发现的比中东大油田还要具有惊人价值的黄金食品。其营养元素包括: 22种氨基酸、 15种维生素、 30多种矿物质、 100多种酶,以及核酸、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类黄铜、单糖、多糖等,被称为“天然微型营养库”。

法国医学界对松花粉保健品的研究结果显示,松花粉对于人体具有二十九种独特的健体作用,包括:抑制脂蛋白氧化和羟“自由基”引起的DNA损伤;清除“自由基”;有益于治疗气喘;抗水肿。外用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侵害;抗炎症和免疫调节;阻止“肿瘤坏死因子”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提高运动成绩和抗疲劳;激活人体成长荷尔蒙的分泌,增加肌肉组织,减少脂肪组织;改善女失调,子宫内膜移位和疼经;男性正常的数量;降低人体血液内“坏胆固醇”。提高血浆的抗氧化能力并调整血浆脂蛋白比例;延长维生素C的寿命,激活维生素和维生素E;保护眼视网膜免受由氧化应激反应造成的伤害;保护内皮细胞、保护血管、降低人们患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几率;对免疫系统经斑狼疮的病人有治疗功效;选择性地杀死人体癌细胞;降低血压,显著地降低血液中血管收缩因子;对血小板凝聚和毛细血管渗漏有抑制作用;保护神经细胞;减少牙根出血和压斑的形成;治疗牛皮癣和治疗皮肤炎症;对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症有疗效;延缓衰老进程,提高免疫力和血细胞新陈代谢功能;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多脏器功能;外敷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侵害,减少紫外线辐射引起的红斑,并可调理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及多种皮肤病。

从古代医药典籍的记载到现代的科技研究,都说明了松花粉对人类健康的突出贡献。

世界保健品研究会会长李淼森先生说:人类现在和将来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都需要中国松花粉的贡献!一是人类的“潜在饥饿”需要具有260多种营养素的松花粉;二是人类的“酸性体质”需要松花粉这个机体去平衡;三是人类面临“超级细菌”的新危机,可以借用松花粉去战胜危机。

第8篇: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中医 科学科学方法,建立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之上,观察实验只能检验部分个案,所以科学是无法被检验的。但是,科学可以通过证伪的方式得到提升,用例外的情况来证实某个判断是错误的,其中包括四个方面:第一, 科学是人类和科学家群体、科学共同体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活动。第二,在现代社会,科学还是一种建制。第三,科学不是一般零散的知识,它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第四,科学就是知识。

中医是指中国传统的医学,是研究人体病理,生理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拥有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是在自发的辨证法思想及古代朴素的唯物论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相似观整体观为主要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病理、生理为基础,以辨证论为治疗依据,拥有朴素的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和分形论的内容。在中国,中医就是中国以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所以也称汉医。而中国其他得传统医学,如苗医、蒙医、藏医等则被称为民族医学。

中医和世界其他民族发展出的传统民族医学都是历史和文化的遗产,它们有独的特疗效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在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除中医外,还有印度医学、阿拉伯医学等体系,即使在中国,蒙学、维医、藏医同样在医学体系中有着深远影响。这些多种多样的传统民族医学的相同特点,多数都是以自然界的矿物和动植物为药材,医学理论多数与哲学和文化融为一体,例如中医,就有祖国医文同理之说。世界每个民族的传统医学,在长期的积累经验中,都有各自的独特经验,甚至包括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病症,都会在传统医学那里得到有效的治疗。毋庸置疑,中医是有用的,是能治疗疾病的。

但是能治病就是科学吗?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人们有两种观点:第一,能治病不等于是科学,中医并不是科学;第二,能治病就是科学,中医是科学的。人们的第一种观点认为:传统医学之所以能治疗疾病是因为它在长期的实践中得来的,甚至还有人说有些动物也掌握了其自我治疗的生存经验方法,但是你不能说动物会为自己敷伤吃草药就是掌握了科学,中医经典对人体的认识和了解还不是很完美,甚至有些人认为其中的部分认识是荒谬的。古代西方国家的医学认为,他们与中国医学很相似,现代医学仅仅发展了一两百年,却把以前的错误认识全部了,而且取得的成就远超过于过去所有的成果,这就是科学的力量。中医的“系统”,是一个未经证实也很难否认的系统,要想接受它必须以信仰为依靠。因为人们觉得这一套系统非常模糊,怎么说都说得通,如一个病人去看病,看了两个名中医可能就有两种说法,这些说法甚至可能完全不同。但让现代的两个医生来看这个病人,结果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出入,治愈率多高,能否医好,在下药以前就已经知道了。可以说,现代医学治疗疾病靠的是客观的医疗手段,而中医看重的是主观的医术,而这种对个体的强调,正是哲学、宗教的一个特点。宗教的另一个特点,是越古老越权威。人们的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医的现象现在不能被现代科学完美的解释不等于以后不能,西医还有好多病不能治,还不如中医,在中医理论里,还有很多东西是现代医学不承认的,但是,今天不能解释、不认识并不代表以后不能,但对今天不能解释的现象,不能一棍子打死甚至说其是“伪科学”。无论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知识体系,只要它认识到了客观世界发生发展的规律,具有真实有效性、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就必须承认它的科学性,享受同等的学术地位……我们不能局限于现代科技检测手段,就对自己认识不清楚或尚未认识清楚的事实统统打入“不科学”的冷宫。不同时代科学的正确性、真理性,只能相对于在此之前的历史,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同时代的科学都有其不同的局限性。我们可以从学科的分类上来认为中医药不属于以数理化知识为基础的现代自然科学范畴,但我们绝对无法否认中医药学的科学性。

介于大家的争论,我觉得:第一,从中医的实际效果讲,毋庸置疑,中医是有效的。如果一种理论,可以高概率的为其指导并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充分的相信,这种理论就是科学的,或者更严谨一些说,其是一种不完善的科学,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从中医的理论上讲,鉴于中医的疗效可以验证,很显然中医的理论是在可证伪的范畴之内。中医这种高概率有效情况的存在,是目前科学对中医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我认为就目前的科学认知水平无法认识到中医理论中的客观规律。虽然现在不能证实中医是不是科学的最终属性,但就我们人类的认知水平来讲,目前还不能随便的下一个定论:中医是科学。第三,虽然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中医是科学,但是一种理论的最终认定,有一个决定意义的最后一步,即理论证明,在这之前,任何一个理论都不能被最终认定为科学。当然,这个最后一步并不影响这个理论是否是科学的最终属性,所影响的只是我们人类的认知范畴。对于中医,在这最后一步完成之前,我们无法明确的讲,中医是科学,无法给出这个明确的、最终的结论。但由于中医实践检验的存在,我们可以以一种严谨的方式认为,中医是科学,或者说中医有着强烈的科学倾向性,当然最后的认定还需要我们去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65,163

第9篇: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食育 教育 生活方式 营养 食文化

【中图分类号】F0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254-02

1 何谓“食育”

教育的功能对于人类的发展十分关键。对于青少年的教育,自孔夫子以来,一直是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近代,人们把教育的内容大体归纳为:德育、智育、体育(moral, intellectual and physical education)等几个方面,可是当前面对青少年成长,乃至全体人类的健康发展,人们开始思考另外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那就是“食育”(eating education)。

吃饭、摄取食物是人的本能,似乎吃是不学自通的本事。可是由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吃饭已经不再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因为吃饭不良习惯引起的生活方式病问题、饮食安全问题、食品传统与文化的继承问题、文化冲突引起的农业贸易摩擦问题等等,都使得许多有识者对食育的必要性开始关注。

虽然,为了国民饮食的健康,许多国家设立了营养士制度,培养大批营养管理人才,普及营养知识,管理餐饮业的卫生营养。可是这并不能代替对每个人的“食育”教育。这就和建立了运动场和运动设施,却不能代替体育教育一样。

国际上已经有学者开始对食育的内容和实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食育的基本概念。日本甚至对食育已经立法。

简单的说,食育就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在没有食育的概念以前,就一直存在着食育,那就是由每个人母亲开始的饮食习惯的培养。母亲做的饭菜,几乎对每一个人都是终生偏好的口味,成为影响一生饮食习惯的餐饮内容。可是单纯这样形成的习惯,在今天遇到了种种问题和挑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为了儿童青少年一生的健康,光有充足的食物供给,忽视饮食行为教育显然是不行的。

2 为何“食育”

首先,由于现代科技和农业的划时代进步,人类的饮食状况和结构,由饥饿时代跨入饱食时代。数千年人类在饥饿条件下形成的摄食经验,继续在饱食时代实践,必然造成了今天的生活方式疾病迅速蔓延;糖尿病、肥胖症、高发的心血管疾病、过敏体质、癌等,越来越多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2004年全国营养调查表明,生活好了,食物充足了,人们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一系列患病率却迅速上升。我国高血压病人1.6亿,高血脂患者1.6亿,高血压、血脂异常者占人口18.8%,其中心脑血管病患者达4000万;体重超重者:2亿,肥胖者:8000万;糖尿病人:2000万,一些发达的大城市问题更加突出。生活条件好了,反而体质下降,问题出在哪里?出在“饮食不当”上!

另外,食品工业化、商业化的迅猛发展,广告对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儿童、青少年往往成为厂家营销战争的俘虏。甚至一些被称为“垃圾食品”的新型食品,影响了许多孩子的饮食习惯,从小就开始摧残他们年轻的生命。一些国家教育系统中把饮食教育归于“家政学”内容,而我国在大约60年前基本取消了“家政学”专业和有关课程设置,结果这一空白使得目前饮食健康问题更为突出。对于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我们往往只注意医疗医药条件改善,却忽视了更有效的,可大大控制疾病发生的“食育”。

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也加剧了食品文化之间的冲突,每个国家都非常关注自己国民的饮食消费动向,因为它关系到食物安全战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日本、韩国因此也提出了“身土不二”的口号,弘扬传统食文化,有利于本国农产品占领市场。日本从年幼时就培养国民喜欢吃日本品种大米和日本“和牛肉”的习惯。因此,外国有低价优势的同类产品就很难占领日本市场。消费市场倾向关系到国家命脉的农业发展。

食品安全的问题目前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的教育,不再是专业人士独有的课程,它已经成为每一个人为自己的生存和提高生命质量所必须接受的教育。

因此,从某种意义讲,食育的意义已经不亚于智育、体育,它不仅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健康,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关系到本国农业的出路。

食育的基本内容是:以科学的营养知识,适合本国国情的先进文化,通过各种形式,让国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如何“食育”

食育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营养知识普及,而是通过许多吃的实践,使每个人形成对健康美味的牢固印象,使人们把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健康有益的食谱和摄食方式,变成自己的嗜好习惯,自觉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例如,许多人虽然有正确的营养知识,但往往却抵制不住偏食、饱食的诱惑,结果并没有避开生活方式病的危害。这和抽烟嗜好一样,一旦养成了嗜烟的习惯,即使明白吸烟的危害,也很难戒掉恶习。

和德育一样,食育不是枯燥的知识学习,而是满足身心需要的愉快实践。食育必须吸收现代预防医学的一系列成果,通过对人们日常食生活营养的分析、改进,让人们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食育当然还要体现人类和自然和谐的原则,让人们的饮食不仅有益于自身的健康,也有利于国家农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人类和整个地球的和谐。

食育应当是全民的教育,但有效的食育应该从儿童,甚至婴幼儿开始。因此,发达国家不仅非常重视研究制定和不断修订指导国民饮食健康的膳食指南,同时也非常重视通过《家政学》等这样的课程培养,教育未来的母亲懂得正确的育儿知识。食育的实施主要应通过如下方面的教育。

(1)生命与营养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处在饥饿时代的人们,“吃饱、吃好”是本能的需求,但是一旦可以饱食终日,美味易得,仅靠感觉往往会“为嘴伤身”。通过食育就是让人们在无数的选择和诱惑面前,科学合理的选择自己的生命基础――日常膳食。由于食育是全民的教育,深入研究的同时,更要注意有效的普及营养知识的方法。

美国、日本、欧盟许多国家都不断在各阶段学制教育中加强食育的教育。培养各类可以引领国民健康饮食的人才,包括营养师、管理营养师等。

(2)良好饮食习惯的灌输培养

食育不能仅理解为知识的教育,不能仅满足于营养成分的宣传。因为即使营养学家,也很少有人能坚持做到每天按营养成分表计算配餐。通过各种教育途径,使全体国民养成优良的饮食习惯是食育的基本内容,而最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幼儿的习惯养成。这些习惯包括有利于全面平衡营养摄取的食谱记忆。最主要的是让儿童把对味觉的美好记忆与科学合理的食谱统一起来,把愉快的体味经验和健康的食品融为一体。实际上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膳食嗜好,而这些嗜好大多数都与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家庭、父母的影响有关。例如,一些地区的人们吃饭时喜欢添加醋调味,另一些地方则不以为然;一些地方喜欢辣味,另一些地方却喜欢甜味;东方人喜食的豆腐,游牧饮食习惯的西方人很难接受,而他们喜欢的奶酪,东方人初尝也是膻腥难咽。当然,有些人类共同的愉快味觉,如:对糖的甜蜜感觉,对油的香味感觉,对精米白面的喜好等,显然这些感觉是人类在数万年饥饿时代养成的本能,这些东西都是可贵的营养,也都是极其稀缺的。遇到这样的食品,喜食多吃有益,不会偏食,因为客观本身难以满足。然而,一旦进入饱食时代,这种本能感觉可能会使人们的食物选择进入误区。这也和体育一样,懒惰也许是动物的本能,但人类已经意识到养成锻炼身体的必要性,因此体育成为青少年的必修课,食育也一样道理。

事实上许多国家已经非常重视把良好饮食习惯的灌输培养作为食育的基本内容。例如,日本的一些保育园、小学校从小培养儿童吃水果、蔬菜,吃豆腐的嗜好,甚至通过参观、制作、品尝体验,引导儿童对这些食品产生愉快美好的记忆,形成终生的习惯。当然,食品厂家出于盈利的目的,通过广告等活动对青少年饮食习惯的引诱也不容忽视。

(3)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的教育

饮食是人类最基本,最永久的消费活动,饥饿时代人类活动的最大目标,就是获取足够的食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使人类在短短半个多世纪,史无前例地实现了食物的极大丰富,然而,人类味觉的进化显然没有同步跟进地那么快。以至于旧的习惯、固有的癖好、心理和生理的惯性,使得许多人对饮食消费失控,引起了深刻的社会问题。这种被称为生活方式疾病(肥胖、心血管病、过敏体质、肿瘤、糖尿病等等)除了威胁人类健康外,也危害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对食品过于精细、奢侈、豪华的追求,在经济上也许不成问题,然而毕竟大大增加了自然环境的负担。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为了利润,迎合和引导更多、更奢侈的食物消费。为此,必然要加速扩大食物生产,于是化肥、农药、灌溉、机械动力消耗等对自然的破坏和负担日益严重,这些不仅对人类的食物安全带来危机,甚至危及人类的可持续生存。

应当指出的是,这种穷奢极欲、饕餮暴食的食习在我国更值得警惕。凡有国外生活经验的人都会发现,中国的宴会排场、餐桌浪费远远大于许多发达国家。可是,我们的人口数量、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远非用之不尽,甚至已显露耗竭。因此,古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食育名言,更需要今人的深思和坚持。提倡科学合理的膳食方式,避免奢侈浪费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4)传统食文化的弘扬

食文化不仅表现在烹调方法、用餐方式、餐桌、餐具上,更无形地支配着人们的食物结构,深刻地影响着食物的消费倾向,农业生产结构和市场,因此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的命运。因此,无论古今,各国家、各民族为了维护本国利益,或本民族的凝聚力,都十分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尤其是食文化。

现代,当贸易全球化对各国农业和食物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时,食文化成为保护本国食物生产和安全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消费者由于近代技术落后的影响,对中华文化产生自卑,对中华传统食品的自信似乎动摇,不仅影响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食文化的弘扬,更影响了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甚至扭曲了原本健康的东方饮食习惯。例如,不少人把欧美作为样板,提出要按照西方人的食物消费,调整中国人的膳食结构;追求肉、奶,改食西餐的风潮大有席卷之势,洋快餐在越来越多中国孩子们的体验中形成嗜好,以素为主的传统膳食被冷落,大量的粮食要被转化为畜产品;有人甚至把欧美人的动物性食品消费指标当成发达的标志。岂不知游牧饮食文化的欧美国家,并非发达了才以动物性食品为主,他们自古以来的游牧生活方式,历来就以动物性食品为主食。我国的游牧民族也一样。

实际上早在50多年前,美国就对动物性食品给健康带来的危害引起警惕,尤其是近年,西方营养学家可以说对动物性食品的危害痛心疾首,甚至唤起民众推崇东方食品。中国的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和农牧业结构与民族的食文化深深地融合在一起。中华民族数千年形成的营养合理、丰富多彩、天人合一的食文化,今天不仅没有任何理由“邯郸学步”,向游牧文化的西餐文化转变,而且一些膳食西化的倾向,已经损害了国民的健康和本国农业的发展。

许多国家都十分珍视自己的食品文化,保护和发扬自己的食品文化,甚至把它作为维护民族权益,保护本国农业的战略。如:日本、法国、韩国等,甚至提出了“身土不二”(身为国人,消费不能依赖他乡)的口号,也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消费理念。日本以“寿司”、“刺身”为代表的鱼米食文化,韩国以腌渍辣白菜为代表的山地农耕食文化,法国以葡萄酒、奶酪为代表的游牧食文化等等,都很好地适应了本国的农业和自然资源。他们通过和各国的交流以及自身的进步,为本国人民提供了合理的营养和丰富的食生活。

世界各民族的竞争不仅是技术经济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同样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上述国家才把以食文化为重要内容的食育当成一个重要战略,通过弘扬民族文化,强化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环境和消费氛围,振兴本国农业和食品产业。

当然,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也是不断吸收、融合外来的先进文化发展起来的。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是创新的文化,是先进的文化,也是全世界各民族敬仰的文化。食文化也不例外。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十六大报告)。食育的重点之一就是食文化的教育。我国以往的教育中存在重意识形态,轻文化;重技术,轻科学的倾向。而过去总把文化和文艺等同起来,其实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基础文化。为此,首先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中华食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内涵,系统调查、抢救、分析和开发我国传统食文化。弘扬传统决不是保守旧有的东西,弘扬意味着研究、发掘、保护传统中优秀的、合理的内容,淘汰和纠正不合理的部分,积极吸收、融合外来先进的、科学的东西,创造有利于本国、本民族发展的文化,当然也意味着对人类的文化进步有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