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

儿童艺术美学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艺术美学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艺术美学培养

第1篇: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

摘要: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美育功能。本文以普及美育知识、提高美学修养、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完美情感为四大理论层面,形成"四轮定位"的理论框架,对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美育功能这一重要命题,进行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论述。对于充分发挥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美育功能,可以提供理论思考与实践参考的双重价值。

关键词:儿童文学;学前教育;美育功能;美学知识;美学修养;审美心理;完美情感

学前教育又称“幼儿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启蒙教育。作为教育中基础的基础,学前教育更要认真贯彻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因此美育自然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所谓“美育”,是指关于审美与创造美的教育,亦称“审美教育”或“美育教育”。即通过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审美活动和理性的美学教育,使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对于美的欣赏力与创造力。美育对于改造人性,改造社会,造就全面发展人材,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均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意义。

而儿童文学作为学前教育中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又发挥着独特的重要功能。为此,笔者结合个人几年来学前教育的研究与理性思考,对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美育功能这一重要命题,发表若干意见,以作引玉之砖。

一、普及美学知识

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美育功能,首先是它普及美学知识的功能。

美学作为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意识,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所以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称美学为“艺术哲学”,即从哲学高度与深度来研究艺术。

而儿童文学作为文学之一种,属于“语言艺术范畴”。儿童文学又包括童话、童谣、儿歌、儿童故事、儿童戏剧等等,是适合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阅读、表演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因此,可以说儿童文学与学前教育是互相对应,互相匹配的。

儿童文学首先可以在儿童中普及美学知识,即以具有浅显易读、适应儿童心理需求、内容与形式生动活泼,并溶知识性、思想性、娱乐性、趣味性为一炉的特点,是向少年儿童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首先以普及美学知识为基础与前提。

这些美学知识主要有:什么是美、美的特征、美的作用、如何审美、审美理想、审美感知、审美意识、审美意象、审美享受等等,都是美学的基本知识,也是进入美学大门的金钥匙。例如学习儿歌,就会懂得诗歌的韵律美、形式美、音乐美、形象美等许多美学知识。又如阅读儿童剧剧本,也可以懂得戏剧艺术的动作美、冲突美、情境美等许多美学知识。

二、提高美学修养

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美育功能,还体现在它的提高美学修养功能上面。

儿童文学以其独有的审美特征,提高少年儿童的美学修养。

其一是文学的广阔性审美特征。儿童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来表现现实生活,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有最大的容量和自由。文学还可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内在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等等。所有这些特征,都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联想力、想象力、注意力、判断力、情感力等各种美学修养。

其二是文学的思想性审美特征。儿童文学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可以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心理,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美学修养。例如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形成巨大的震撼力,可以使儿童们培养起痛恨资本主义社会,热爱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好的思想感情,从而奠定最基本的美学修养的根基。

其三是文学的结构性审美特征。文学具有鲜明的结构美,正如俄国作家冈察洛夫所说:“单是一个结构,即大厦的构造,就足以耗尽作者的全部智力活动。”[1]儿童文学的结构美也是十分鲜明的,例如许多儿歌都是偶句一段(或两句,或四句),句式多半是“三、三、七”或“五五”、“七七”等,具有格律美与音乐美。所有这一切,都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美学修养。

三、健全审美心理结构

美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是因为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2]

儿童文学可以极大地培养起儿童们的艺术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艺术创造力等各种审美心理能力。特别是形象思维,又称为“艺术思维”,以联想、想象为思维的主要形式,成为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四、培养完美情感

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美育功能,以培养儿童的完美情感为重点与亮点。

情感在审美心理中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中外许多美学家都认为,审美心理是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因素的统一体。然而这诸多的心理因素究竟是如何在审美心理中统一起来的呢?它们并不是机械地相加,也不是简单地堆积,而是通过情感作为中介,形成了有机统一的审美心理。具体而言,在审美的心理活动中,主要是一种情感活动,既以注意与感知为基础,又与联想和想象密不可分,通过理解因素在感性中表现理性,在理性中积淀感性。

所谓“情感”,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情感就其内容而言是极其多样的……换句话说,人的情感的根源在于极其多样的自然和文化的需要。凡是能满足已激起的需要或能促进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便引起积极的情绪状态,从而作为稳定的情感而巩固下来。凡是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或是可能妨碍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便引起消极的情绪状态,从而也同样作为情感而巩固下来。”[3]

情感作为人的高级精神活动与审美活动的要素之一,不仅是人所特有的,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与民族性。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情感又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革命导师列宁才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4]

参考文献:

[1]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p429;

[2]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69;

第2篇: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 审美教育 渗透

美育是中小学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宗旨的重要内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这段论述明确地阐述了美育的目的、意义以及美育与其它各育的重要关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既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简称美育)的重要学科。但事实表明,美育目前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内容,更是品德与社会课进行美育教育忽视遗漏的方面,在美育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学生美丑不分,标准不明,审视美、判断美、欣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差。因而,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结合学科特点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落实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美育教育。

一、明确美的不同形态

美是以各种具体形态呈现出来的,它大致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这四类。

自然美是客观世界中自然界事物的美,它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美千姿百态,有声有色,有形有态,是小学美育教育最直观、最常见的内容。根据自然形象美,可以归结为雄伟的自然美、秀丽的自然美和奇特的自然美三种基本类型。

社会美是指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美。社会美主要是由人的思想、意识、情感以及人们和自然的相互关系的体现而组成,其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是美育教育培养的重要任务,主要有人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等。

艺术美是艺术家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现实生活的概括反映,它来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也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常见的艺术美有文学作品中的美、绘画书法中的美、音乐舞蹈中的美、朗诵表演中的美等等。

科学美是指科学与美的联系以及人在科学认识活动中产生的美感,它在各门自然科学中广泛存在,是中小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

实施美育教育,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科学审美的标准。小学生不能正确地分辨健康与腐朽、正确与错误、善良与丑恶、真与假、美与丑,关键是没有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掌握正确的审美标准是衡量美的标尺,是欣赏美的前提,是创造美的根本,也是发展美的指针,它受客观实践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和制约。正确的审美标准包括三方面的内涵:一是能够激发人们的美好情感;二是能够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三是能够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上述三个主要内涵是不可分割的。当然,各种类型的美或美的不同领域还有其更为具体的标准,还需要在深入审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审美修养,去逐步了解和掌握。

三、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

良好的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审美统摄力和审美创造力,它们共同构成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素质。我们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艺术实践活动,采取“三结合”的教育方式,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

学校美育是培养审美能力的主阵地,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一是注重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观,丰富教师的文化内蕴,提高教育语言的感染力,来增强教师的魅力,塑造教师的“形象美”;二是通过优化教学目标,和谐教学氛围,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活动美”;三是通过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追求校园的“时空美”。

第3篇: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 音乐教育 探讨

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

1.幼儿音乐教育必须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规律

幼儿音乐教育必须以幼儿发展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基本理论为指导进行教育工作,违反这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教育工作或事倍功半,或收效甚微,甚至给幼儿带来心理、生理上的损伤。譬如:同样一首歌曲,一位音乐技能技巧纯熟,熟悉幼儿年龄特点,按照正确的教育原则、方法对幼儿实施教育的老师,会教得又快又好;反之一位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老师,就教不到点子上,自己干着急,幼儿学不会。

2.通过对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向幼儿进行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

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音乐作品给人以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这样一条音乐艺术途径,来完成它的教育。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包括旋律美、节奏美、和声美和演唱演奏中的音色美。儿童音乐作品以反映儿童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积极向上的、健康活泼的思想情绪为主,同时表现出这些思想情绪背后所隐藏的称颂、赞扬、关心、同情、鼓舞、帮助等鲜明的态度。音乐艺术不是靠直接的说理,而是以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激励人的感情,给人以启示,发挥其感染教育作用,使人领悟其教育内涵。譬如:教儿童学唱《一分钱》,歌曲的教育意义是进行拾金不昧的品德教育,但是歌曲中没有直接说出拾金不昧的词句,而是以富有天真纯朴的儿童语气、音调的旋律、愉快的情绪,唱出了小朋友把拾到的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拿着钱对他点头赞扬的具体情节,塑造了这样一个生动感人的节术形象,给儿童以启示,使他们领悟到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要,把拾到的东西,即使是最少的钱--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是对的,是一件令人愉快的好事。这样的激励情感的教育作用,往往比直接说教更能深入人心。在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进行思想意识、情绪体验、品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还是进行知识技能、认识理解方面的教育,都需要通过审美感受的途径来进行。

3.寓教于乐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又一特点

音乐艺术有娱乐性特点,这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利用音乐的娱乐性特点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把音乐教育寓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之中,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引导幼儿在愉快活泼的、富有艺术特点的教育活动中受教育,把教育寓于欢乐的音乐活动之中,以“乐”作为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进幼儿性格活泼开朗,身心健康,精神满足,德、智、体、美等方面同时受到教育。

4.音乐教育的影响产生于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

音乐教育是在儿童愉快的音乐活动中进行的,它的教育影响往往不像语言说教表述得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像春雨点点滴滴渗透到儿童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而音乐艺术教育作用于人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比说教更有说服力,更深刻,更持久。

二、在实践中使用音乐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激励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

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幼儿老当演员,一部分幼儿老当观众。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如果我们任其自然,这部分幼儿不仅失却了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机会,还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缺损。我们应将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基于这一思考,我设计了小步递进的“阶梯”,提出合适的要求,尽可能使教育个别化,使每个幼儿都能按各自的步调发展。如我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系列节奏游戏:听着小铃和拍拍手(即模仿小铃节奏拍手)。大鼓和小铃(即以跺脚方式模仿大鼓节奏,以拍手方式模仿小铃节奏)。机器人(即听辨钢琴的低音区和高音区,并分别用跺脚和拍手表示)。小手小脚(即根据图谱上的小手、小脚标志,随音乐用小手、小脚表现相应的节奏)。这组游戏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让幼儿轻松自然地走进音乐活动,在难度不高的艺术表现中体验成功。

另外,在音乐活动中,我尽可能给每个幼儿当领头人的机会,如让幼儿担任指挥、领唱、领奏等,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树立自信心。

2.注重幼儿的探索发展

布鲁纳认为发现法能激发智慧潜力,培养内在动机,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以及记忆的保持。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与忍耐性较差,不能长时间在看不到进步的情境中探索,因此我们应有目的创设环境,以激发其探究内驱力。如在幼儿认识切分节奏(|XXX|XXX|)的过程中,我引导幼儿按以下步骤积极探索:组织幼儿做“拉绳”及“划龙船”游戏,寻找|XXX|的感觉,表现“加油呀”处的语言节奏。引导幼儿寻找周围是否有这样的节奏。如妈妈牙疼时边捂着脸,边说“|喔唷哇|喔唷哇|”老爷爷拔萝卜时“|哎唷嗬|哎唷嗬|”地用力等。此外,我还让幼儿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瓶子、碗或盒,使其感受到声音是有高低区别的;让幼儿在“小动物找家”游戏中听辨MI、SOL、LA的音高,获得良好的音准感。

3.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引导幼儿去表现美、创造美。如用作画形式表示MI、SOL、LA的音高时,有的幼儿画了一台电视机,其中天线是LA,开关是SOL,机脚是MI;有的幼儿画了一条吐泡泡的小金鱼,小泡泡是MI,中泡泡是SOL,大泡泡是LA,它们唱着356356|356356|的歌……面对这些稚拙的创造,我都予以肯定、鼓励,并引导他们当众表现。

第4篇: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

目的研究封面的造境之美对文学童书装帧设计的意义。方法以阐述造境的内涵为切入点,从文学童书封面的图形、色彩、文字和材料4个方面出发,分析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方法,探讨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之美。结论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要具备文学性与艺术性,只有让封面内容的精神美和艺术的形式美相互渗透实现完美统一,才能使孩子们通过封面艺术准确领会文学书籍的内涵与气质,带领读者进入充满艺术气息的情感世界,感受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之美。

关键词:

封面;文学童书;造境

文学童书是影响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教育载体,而童书封面则是孩子了解书籍内容的主要渠道,在书籍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当前,在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人们对书籍封面提出更高的审美要求,优秀的文学童书封面要结合书籍的内涵,分析研究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之美,引领孩子进入一个意想的情感世界,从而极大地满足儿童的“悦读”需要。

1造境与文学童书封面设计的内涵

1.1造境的含义

何为造境?“造境是指人们在审美意识支配下塑造的‘第二自然’。这‘第二自然’是一种理想化了的自然,它可以使人暂时超越自我,无所顾忌地追求美、体验美,从中得到一种心灵满足[1]。”具体来说,意境是在具象的基础上,想尽办法营造一种特定的情境,引发人们体会其丰富的内涵,产生情感共鸣,因此,造境即为创造意境[2]。那么,意境又是什么?唐代画家张璪曾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论,明确提出了自然的美无法自动成为艺术美,要重视主体的抒情表现,让造化与心源高度统一。人在审美过程中,通过对意象组合的描绘,诱发人们产生审美想象空间,从而呈现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因此,意境是一种情感体验,是研究和表现中国美学审美意识的重要范畴,是创造、品评作品的标准,是艺术家追求艺术美的最高境界。

1.2文学童书封面造境的内涵

文学童书作为特定的精神产品,其本身就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它在意境美的表现上与中国传统书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3]。文学童书的封面也是如此,除了具有保护书籍的功能之外,还可以让读者通过封面的艺术形象来预测书籍的故事,反映文学童书的内在精神,这种精神其实就是艺术家追求的意境美,所以说,封面的设计过程也是造境的过程,“借景造景,以境感人”应伴随始终[4]。由于在儿童欣赏阅读的过程中,不具备正确的评价审美的能力,只能被动接受封面的各种设计,因此文学童书的封面设计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传达出特有的文化意蕴,既要体现出激发儿童阅读兴趣的艺术氛围,又要凝练特有的意境美。这样才能第一时间赢得小读者对书籍的认知和赞誉,使孩子从阅读到体会,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孩子们的阅读欲,以此来启迪儿童的心智,陶冶儿童美感,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

2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方法

创设意境虽然是客观的情景空间,但是其依赖物象而存在,正确运用封面的各种元素,去营造文学童书封面艺术的意境之美,可体现文学童书内在的精神内涵与审美追求。在文学童书封面设计的造境过程,要结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从书籍本身的主题与内涵出发,通过想象封面中形象化的文字、色彩、图像、材质等元素,营造出特定的意念情景,这种创造性的思想活动,就是意境美的具体表达。

2.1以形造境

以形造境就是用封面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表达主观情感而营造的艺术境界,也是中国美学特征中“以形写意”的艺术表现[5]。“形”是事物的表象,“意”是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形是意存在的依托,意是赋予形的生命,两者之间强调表里相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意形交融合二而一,因此,在书籍设计中“以形表意,以意传情”是创设意境美的主要手法,文学童书封面的意境美,正是运用图形本身蕴含的特定韵味和情境所营造的。文学童书封面中的插图是儿童获取书籍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体现书籍内涵的外在展现。图像不但能将书籍中的知识形象传递给孩子,还可以通过自身直观的艺术形象生动、清晰地呈现给孩子们,引发孩子们的意境联想,对营造封面的意境美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大自然的声音》封面设计,书中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孩子们去亲近大自然,聆听动物们与大自然的不同声音的故事,因此人物与森林中的动物就成了封面图形的主体,设计师采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动物与人的和谐相处,在寻找合适的表达方式上,所有图形的艺术处理都没有脱离书籍的内涵和气质。如果选择写实的人物和风景来表现,则过于直白,有损文学童书的童趣和意蕴;如果选择太抽象的造型,则又很难传达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奇思妙想,因此,用插画的艺术形式对封面进行了处理,整体画面在表达儿童活泼趣味性的同时,融入艺术气息,增加文学笔墨的韵味。至此,封面图形通过插画的艺术表达,巧妙地将“意”引入到形式美中,让图形的传情达意得到读者的认可。

2.2以色造境

色彩是感情的语言,是“眼睛的诱饵”,是揭示书籍中心思想,点亮书籍灵魂的重要元素[6]。中国传统色彩理论中的“阴阳五色”学说,将黄、青、赤、黑、白为正色的五色说与土、木、火、水、金的五行说相联系,色彩并非仅仅是物理性、生理性的视觉元素,更多偏向于民族文化观念的表达,使色彩超越了视觉的范畴,拥有了神秘而特殊的隐意[7]。从中可以看出,自然界的色彩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人们从色彩中获取灵感,营造特有的意境,极具意趣。对于文学童书封面设计而言,色彩对营造意境美的表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没有色彩的封面,孩子们就无法感受到五彩缤纷的书籍内容,相反,如果有意识地去安排色彩,将有助于培养孩子们色彩感知的能力,勾起孩子们愉快的体验,获得美的享受。文学童书封面设计中对于色彩的选用,不仅受儿童心理特征的影响,同时也受文学书籍内涵的影响。首先,儿童时期好奇心强,都是凭借自己的内心情感去选择事物,活泼新鲜、简洁明快的颜色,能快速激起孩子们内心的活动并激发愉悦的联想,其中,红、黄、绿、橙、蓝、白、黑、紫色是孩子相对喜欢的颜色。其次,色彩可以通过自身性格来扩充书籍内容,强化文学书籍的内涵和意蕴。封面的色彩要充分表现文学书籍的内涵,设计师要善于用色彩塑造整体文学气氛,依据色彩的性格来抒发特定的文化意境,让孩子仅凭封面就能沉浸在文学童书的意蕴中。红色给人热情活力、黄色给人温暖快乐、绿色给人安全健康……《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封面设计见图2,是一部魔幻文学系列小说。封面色调以蓝色为主,蓝色给孩子一种活泼、理性、宽广之感符合孩子的童趣心理,同时,蓝色又充满科幻、智慧的信息,这与书籍的主题和创意相呼应,并用虚虚实实的山峰营造出魔幻般的浩瀚空间,引发小读者无限的想象。

2.3以文造境

文字作为独特的审美对象,本身就是一种形式抽象但极具内涵的美学符号[8]。它以自由多样的线条变化和空间构造来表现字形,抒发特有的情感,用于表情达意,由此将抽象的线条升华为艺术的高度,使读者在优美的点线之中体味形体姿态、情感意境。正如著名书画篆刻家、装帧艺术大家钱君匋先生所说:“学书法,与装帧更有直接的关系[9]。“由此可见,文字对中国的书籍设计从品格样式到文化理念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文字的艺术化不仅能吸引读者的注意,还能赋予书籍特有的情感魅力,从而使书籍焕发出璀璨的生命力。在文学童书的封面中,文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表情和美感功能,通过直觉经验与孩子们进行沟通,影响着孩子们的阅读心理,让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进入与主题相符的意境中。封面中的文字包括:书名、编著人、出版社等信息,主要是帮助孩子了解书籍中所传达的主题,然而在审美意识支配下,文字有了更多的内涵,通过对文字设计,能引发诱发孩子们的审美想象空间,呈现出情景交融的文学意境。如何在封面设计中运用好文字造境,要取决于设计师对文字艺术和文学童书内涵的准确把握。当前,文学童书封面的文字造境主要围绕文学的体裁和儿童的性格展开,由此文字造境可大致分为:书法文字和卡通文字两类。书法文字具有高度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意境,以其古朴清雅的艺术风格,让书籍富有气韵生动的文化气息,在文学书籍中被大量使用。封面中书法文字往往是富有和谐节律的,字形结构、章法的旋律,用笔、用墨、线条的节奏,这些都能营造出生动有趣的艺术魅力。《小巴掌童话》封面设计见图3,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经典书籍,封面设计中准确运用书法艺术,用清新多姿的字形结构,健美的笔法变化,搭配沧桑感的淡黄色调烘托出浓厚的历史氛围,同时也表现出优美清雅的通篇气象,并给人耐人寻味的文化感悟,引领孩子进入一个真善美的童话王国。其次,卡通文字的造境主要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进行的,充满童趣的文字能拉近孩子与书籍之间的距离,让封面充满天真浪漫的想象,从而达到引导孩子动手探索书籍内容的目的。《神奇的造字工厂》封面设计,封面采用了幼稚的书写风格,笔画与空间互动,形神合一。整个封面活泼生动,意蕴十足,用独具匠心的文字传达出有趣的故事,从而让孩子们可以产生奇妙的联想,让其在津津有味的阅读中感受封面所带来的神秘意境。

2.4以材造境

材料是设计造物的重要元素,也是一种强有力的设计语言[10]。早在战国时期就有材料美的观点,手工业技术文献《考工记》中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由此可看出材料自身拥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材料之美直接影响到设计造物的优良。材料具有物质性与精神传递相融合的特点,是艺术家掘美的重点,不同的材料属性能引发视觉和触觉感受,进而带来各种联想和精神暗示。对于文学童书封面而言,材料对造境的影响是根本的和永久的,关系到书籍的印刷工艺和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官体验。在封面的设计过程中,“量体裁衣”不能追求纯粹的形式装饰,忽略根本所在,应以儿童的阅读特点为入手点,把握材料的精神属性,运用特殊的质感肌理去表现特定的文学意境,这一过程就是精神物化的轨迹,即以材造境的过程。“一切景语皆情语”,是中国传统绘画座右铭式的法则,以材料去引感是设计中常用手法。材料不仅能给孩子们带来物理感受,也能产生心理反应。如:布质的封面能引发朴实怀旧,木质的书籍封面能引发自然和沉稳,金属材质的封面又能带来科技梦幻……不同的材料可以营造不同的意境。因考虑到成本价格、印刷工艺等问题,书籍封面中运用特殊材料只能作为辅助材料使用,一般情况下纸张运用最为广泛,而纸张的肌理、厚度就成了营造特定意境的关键因素。周建明设计的《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封面,整个封面除了书籍名称以外,只有简单的花纹元素点缀,设计风格较为简洁,但简洁不代表简单,其关键在于书籍封面选用肌理较强的艺术纸,搭配烫金元素的装饰,瞬间给人经典、宁静、低调、奢华的厚重感,这样材质的选择符合书籍内容的精神气质,能将小读者带进文学的意境中。

3儿童书籍封面的造境感悟

首先,造“整体”之境。《荀子•劝学篇》:“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强调从“全面”和“纯粹”两个方面追求完美的美学原理,从中窥见出整体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性[11],因此,运用封面营造书籍的意境美也要考虑整体,注重封面意境与书籍内涵的完美统一。文学童书是儿童的精神食粮,书籍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文化气质,文学童书的封面要结合书籍的内涵进行艺术创作,使封面与小读者进行思想交流,体现作品凝练的艺术意境。其次,造“情感”之境。学者苏珊•朗格曾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从创作到诞生,整个过程是艺术家对自然表象真实的心理体验,艺术品的各种视觉语言又都是艺术家情感外化的结果。对于文学童书封面而言,封面的意境实际上是理智和情感复合物,是利用色彩、图像、材质、文字等形象与情感相互交融,从而形成“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因此,造境离不开读者的情感交流,只有从情感入手,把握孩子们的视觉心理感受,才能带领孩子进入一种富有童趣的意想世界。

4结语

造境是书籍设计的最高境界,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又是美化书籍的关键,只有充分运用各种艺术语言,将书籍的内容与精神融入到封面中,才能提升文学童书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层次,营造出文学童书封面的意境之美。

作者:张晓辉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积成.浅谈造境[N].美术报,2013-06-29.

[2]曹辉.色彩的意境与视觉冲击[J].装饰,2003(4):92.

[3]蒋敦明.审美意象与科技图书封面设计[J].中国出版,1994,(10):52—53.

[4]阎鹤.书籍设计多维度空间形态的表现研究[J].包装工程,2015,36(2):38—41.

[5]蔡淑兰.论儿童文学的情感教育意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5—8.

[6]刘萍,韦照红.瑶族民俗文化书籍设计[J].包装工程,2015,36(2):141.

[7]童俐.儿童家具情感化设计原则之解析[J].装饰,2012(2):102—103.

[8]翟建平.市场经济下的书籍设计探究[J].包装工程,2014,35(10):99—102.

[9]应艳.书籍装帧设计的文化内涵[J].包装工程,2014,35(22):81—84.

第5篇: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

摘要: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①

美育的功能就在于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活动,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促进他们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形体美,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为维护和创造美好的事物而作出不懈的努力。②

关键词:美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4-0000-01

一、有关美育的说法

中国古代非常强调美和善的统一。一方面强调礼教在伦理道德上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观念对审美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又肯定了乐教对伦理道德的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功能。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就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③“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④把诗教和乐教并列,看做是造成仁人君子必不可少的条件;把“志道”与“游艺”结合起来,当做陶养德行的途径和手段。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第一批“思维课”不应当在室内、在教室的黑板前面上,而要到大自然中去上……真正的思维总是渗透着战栗的情感;儿童一旦感受到了芳香,他的心里便会产生灵感”。“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儿童思维的天性本身要求富有诗意的创造。美与活生生的思维如同太阳和花儿一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大自然的美使知觉更加敏锐,唤醒创造性的思维,以独特的体验充实着语言。”⑤把美育和智育结合起来,会使学生的脑力劳动更具有活力,更富有创造性。

二、当今教育美育缺失现状

(一)单一静止层面的美育教学

早期美育观的根本缺失,是不考虑教育自身整体美。与近代席勒的影响有关,我们曾经长期把美育仅仅看作是艺术教育,就是把音乐、绘画、舞蹈、书法、文学等艺术形态当做教育内容,给学生传授一些艺术知识和技能,使他们从中受到情感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这种美育观,把美育作为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在内容上相并列的一个特殊的教育领域(在我国是首先确定这种关系的)。这种做法,在当时大大提高了美育的地位。但也埋伏了日后把美育与整个教育相割离的危险。

(二)扩大静止层面的美学

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意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开始对单一的静止层面的美学开始质疑。人们指出,美不仅仅存在于艺术领域,美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事情。它同样存在于自然、社会生活、技术工艺和科学文化中,因此,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可以挖掘出美的内容。都有普及美学知识、激发学生美感创造的任务。甚至在课外活动和学校其他全部活动中,也都应该利用美的因素,使学生得到审美享受。这种认识,打破了单一的美育和其他各育之间的孤立关系。扩展了美育的范围。

(三)动态的美育――教学过程中的美

上面所谈的美育都没有与教育的本质规定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自身的形式是不是美的问题没有被考虑到。迄今为止,这些美育观,只是把教育所利用的外部对象的美放在自己的视野之内,而将教育自身的美遗漏在事业之外;他们考虑了各种各样的美来培养人,唯独没有考虑到“教育自己”应该怎样做才“美”这个根本问题,没有考虑教育自身的美有些特点。所以,我们只是把美作为一种外在的,因而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来加以有限的借用,没有以美来规定和修饰教育自身;我们的美育都是外在的“借美”的教育。”⑥

三、 当代美学教育畅想

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观点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持的态度和看法。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思想倾向、审美素养不同,他们的审美观点也不相同,对同一美的现象或艺术作品会有不同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鲁迅在谈到《红楼梦》时曾深刻揭示出:“单是名义,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⑦都未看出他的美学价值。

学生在审美活动中,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坚持某种审美观点。问提在于他们有的观点正确,有的不正确;有的高尚,有的低级。有的青年学生以洋为美,以奇为美,以奢为美,甚至把一些格调低下的艺术作品,腐朽的生活方式,庸俗的思想作风当做时髦去追求,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缺乏正确的审美观点。教育他们懂得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庸俗的,就够对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教育他们懂得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庸俗的,能够对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做出正确的审判判断。

当然,要鉴赏美,不能单凭审美观点,还有有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感受能力,欣赏能力,评价能力,等等。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方面要授予必要的艺术基础知识,包括美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艺术表现的手法和技巧,提高艺术素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参加艺术欣赏活动。观赏自然,分析社会生活美,培养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评价能力,加深对美的理解。

(二) 艺术的渲染功效

戏剧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的综合体。在戏剧舞台上,艺术的“建筑材料”是活生生的人,是演员、借助布景、灯光、音响效果,通过演员的表演,真实地表现人物活动场景,是观众陶醉在美的意境中。学生欣赏话剧,可以从演员活灵活现的表演中受到启发和感染。

电影和电视都是20世界的创造,是现代最普及、最大众化的艺术。采用“蒙太奇”手法对画面剪裁组接,使画面连贯而有节奏,可以造成悬念。对比,联想,衬托。等审美心理效果,提高艺术表现力。

运用艺术作为美育手段,除了艺术学科的课堂教学外,在课外还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提升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再是通过班级团队组织开展艺术欣赏评价活动,评论艺术作品,评价社会生活中的美丑行为,提高审美趣味,提高鉴赏能力。

艺术是美育的主要手段,运用艺术手段也要讲究艺术。

(三) “身正为师,行为世范”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都是美的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是天底下最阳光的职业”。教师的教学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有美育的体现,这样才是真正动态的美育,才是活的美育。

首先是教学语言操作的艺术,语句的结构中的用气和用意,语音的重与轻,语调的升与降,语言过程的顿与续,语速的快与慢都要教师掌握的恰到好处,有松有驰,形成语言的节奏美。

其次是教学体态操作的艺术,教师表情的变化:眼神要真诚,和善,鼓励,热情,嘴角也就是微笑,微笑可以给学生以鼓励,大笑可以缓解课堂紧张尴尬的气氛。教师的面部表情应该既庄重又亲切,这会使学生产生敬意,情绪坦然,心情舒畅。教师的姿态要端庄大方,无论是站姿,还是挺直腰板的坐姿,都要表示充足的自信和阳光。当然也不能失掉亲切感。

注解:

①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第41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②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第41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③《论语・泰伯》

④《论语・述而》

⑤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61页

⑥陈建翔《教育美学视野下的教学操作艺术》发表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25卷第2期

⑦鲁迅《<降洞花主>小引》,《鲁迅全集》第8卷,第145页

参考文献:

[1]陈建翔《教育美学视野下的教学操作艺术》发表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25卷第2期

[2]倪文锦,欧阳颖《语文教育展望》[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

[3]杜卫(华中理工大学)《儿童美育概论》[M].1995.6

[4]李戎主编 《美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6篇: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

关键词:舞蹈教育;少儿;节奏感

舞蹈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以人体动作经过加工提炼形成的艺术形式。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舞蹈主要以音乐作为组合手段。舞蹈者在跳舞的时候离不开音乐,音乐成为舞蹈不可分割的部分。音乐离不开节奏、节拍,舞蹈在音乐的节奏节拍中才能有序进行,可以说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的类型。舞蹈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节奏节拍来进行学习,节奏与节拍对舞蹈学习十分重要。基于少儿时期的身心特点,研究少年儿童如何加强舞蹈教学中节奏感的训练是本文研究内容。

一、节奏和节奏感

节奏是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这种节奏我们称之为生活节奏,通过艺术加工,把生活节奏转变为舞蹈节奏。舞蹈动作是一种有节奏的动作,舞蹈表演需要音乐伴奏,舞蹈离不开节奏。只有富有节奏的舞蹈才能容易让人们产生共鸣,随着节奏感变化,情感也发生变化,节奏在舞蹈表演中是传递情感关键因素之一。在舞蹈表演中思想和感情会伴随着节奏的变化而变化。节奏的变化可以引导和改变情感,情感的变化也可以改变节奏。伴随着舞蹈的音乐节奏,舞蹈动作在速度的快慢、力量的强弱、情绪的增减、动作幅度的大小等方面的规律性变化,这些变化形成视觉上的对比,让人们情感随着变化。舞蹈和着一定的节奏在一定的空间内所做的身体连续动作,必须遵循一定的节奏,表达不同的情绪,给人不同的气场,形成不同的场景,在观众的视觉中显现出来。节奏感是舞蹈者通过训练对节奏的知觉和反应,是经过长期刺激的结果,也只有在舞者对节奏有了感觉后,舞蹈才能表现出各种姿态。即便没有音乐的舞蹈,也必须有节奏的存在。有些舞蹈虽然没有音乐,却在水声、鸟声、风声等存在,其本身是一种自然节奏,虽然不同于舞蹈节奏,却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节奏现象。节奏本身是存在于舞蹈者身体中,跟随着节奏而跳跃和静止。这是一种内在的节奏,是舞蹈动作本身内涵的节奏。外在的节奏是我们所说的音乐节奏。节奏感是观众在欣赏舞蹈的美时对舞蹈的一种审美情感,对人们的心里有很强的感染性。舞蹈动作在音乐支撑下持续发展,而节奏随之也不断变化。在进行舞蹈训练的时候经常会是数着节奏拍子的,虽然会让学生对节拍形成一定感觉,但这样往往会使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跳出来的舞蹈动作也僵硬而没有感情,舞蹈的美感顿时消失一大半。为了让学生增加舞蹈学习热情,舞蹈传授者都采用钢琴伴奏的形式来配合舞蹈的训练,学生能够感受音乐节奏和情感,才能跳出美观的动作。在舞蹈艺术中把握节奏,每一个动作都对应着节奏。没有节奏,舞蹈就没有跳跃情感,节奏是舞蹈艺术的心律。观众在观看舞蹈动作时,也在感受舞蹈者的节奏感,所以说舞蹈节奏感对于舞蹈者十分重要。

二、少儿舞蹈节奏感培养的重要意义

少年儿童有自己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成人舞蹈相比,更具有活泼性和欢快性,学习的注意力不如成年人,所以在学习舞蹈时候,就不能像成年人那样只按照拍子来学习,会使少儿失去学习兴趣。节奏是一切艺术的脉络,是表现艺术美感的本源。节奏是文学、舞蹈、音乐等艺术作品形成的首要要素,少年儿童学习舞蹈,首先要具备的就是节奏感,是少儿舞蹈必备的一种能力。具备了节奏感,就能感知舞蹈动作中的思维和情绪。少儿只有主动把握舞蹈节奏感,才能深刻的体验、感受节奏美,才能提高少儿舞蹈素质。培养少年儿童的节奏感,从其生理发育上讲,使孩子从感性上对时间流速有一定的认识和控制,促使少年儿童后期动作协调、肢体平衡等能力把握。从艺术表现力上讲,节奏感在肢体运动情绪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

(一)提高少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听到明快的节奏时,走路都会觉得轻松,心情也会愉快。少年儿童培养节奏感,可以让其充分感受自然界的各种美的节奏,从而发现和认识客观世界。通过对身边自然界的节奏感培养,很容易开发儿童的智力,在艺术上加以引导,会很快掌握舞蹈的节奏。慢慢形成对舞蹈节奏美的感受能力。

(二)提高少儿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少年儿童学习舞蹈,需要掌握自身的身体平衡性和协调性,由于肢体运动本身存在节奏性,培养少儿的节奏性对于提高少儿协调性和平衡性非常重要。把握好节奏的脉络,能够让少儿更快地适应舞蹈的的协调性,记录身体的张弛韵律。尤其是儿童舞蹈大多数是集体舞,少儿掌握节奏感,就能很快与集体协调一致表演。少儿在舞蹈节奏中,能够刺激大脑,提高智力,增强记忆力,对身体的平衡掌握。少儿在舞蹈学习中,节奏感的训练会增加儿童运动神经的反应敏锐度,协调平衡身体。

(三)有利于挖掘少儿自身的潜能

第7篇: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 艺术教育 音乐教育

高职学前教育担负着为幼儿园培养合格教师的重任。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还应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强化音乐艺术教育的内容。幼儿教育的特征就是在音乐、绘画和游戏中接受教育,其教育的过程应该是愉快的、以美育为主的,通过艺术形象激发幼儿的美感,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一些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幼儿园的音乐创作教育。在美国,音乐艺术教育已发展到超越教育和心理学的范畴,向脑科学、人类科学、社会学等方向迈进。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纳德主张把音乐作为一种智能,列为与数学、语言、逻辑等齐名的七种智能之一。而我们国内的音乐艺术教育研究主张从幼儿开始着手培养节奏、表演、个性发展与创造力。由于音乐艺术教育贯穿于整个幼儿教育阶段,因此培养高职幼儿教师,音乐艺术教育尤为重要。

一、高职学前专业的音乐教学应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

幼儿音乐教育必须以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基本理论为指导展开教育工作,遵循这些规律,教育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高职学前专业学生毕业后将要面对的是一些刚离开父母、满身稚气和娇气的孩子,一般都在3―6岁之间,而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艺术能力形成的关键期,作为幼儿教育具体的实施者,应引导幼儿参与音乐活动,利用音乐的娱乐性特点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把音乐教育寓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之中。由于影响幼儿音乐教育水平高低的关键是教师的音乐素质,教师对他们的影响是最大的,幼儿是根据老师的教导明晰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所以说,幼儿教育阶段是美学教育的最佳时段,它会影响整个人生。

对幼儿教师来说,应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强化美育,让孩子在迈出人生的第一步中就接受良好的品德教育和艺术教育。儿童虽然有艺术创造的本能,但如果不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这些能力是会逐渐退化的。教师要利用儿童的艺术本能,采用适当的手段,不断诱导。音乐艺术教育能使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比如幼儿园里的音乐游戏,能满足幼儿的好动性和表现欲望,通过身体运动(摇摆、跳、戏剧化动作),对显著的音乐特征(速度、节拍、力度)或特定的音乐发展变化做出反应,并具备表达出这种感知的能力,改善他们独自和集体音乐活动的准确性和表现力,同时对培养幼儿活泼、欢快的情绪和遵守规则的良好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从而启迪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说,幼儿教育是以艺术为主线的娱乐教育,孩子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知感知、培养技能。因此,对幼儿园教师来说,既要把握幼儿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又要熟悉音乐艺术的特殊性,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幼儿音乐教育能够切实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二、对学前专业音乐教学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幼教专业考生的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但相对来说,考生的综合艺术水准则有所欠缺。如对音乐的敏感度、学习音乐的能力等方面还较欠缺。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应着眼于提高其全面素质,而不仅仅是文化素质。将技能技巧作为教育幼儿的手段是必要的。高职专业毕业的幼师,应该是能讲、能写、能唱、能奏、能跳的全能型人才。因此,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实用性

目前,学前专业开设的音乐类专业课程主要有琴法、舞蹈、乐理、视唱等。高职学前专业招收的学生不同于其他艺术类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大部分没有专业基础,而他们要通过有限的在校时间掌握较全面的相关音乐知识及技能,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教学内容与将来的实际作用相结合,应该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进行实用性的教学。如在钢琴教学中应注重伴奏、技巧及音乐理解力的培养。因为,幼儿教师需要的是简单乐曲的示范弹奏及实际伴奏能力,所以在钢琴教学时,要科学地安排好学习进度,在有限的学时里取得理想的效果,以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针对学生专业的特点,在钢琴教学中应讲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获得钢琴基本弹奏技能。可大致分三方面:1.通过音阶、琶音、和弦(三升三降)的练习,达到手腕手臂相对放松、手指独立运动和熟悉各调式调性等能力,同时也初步掌握乐曲演奏的基本技术要领;2.通过视奏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达到熟悉乐谱、熟悉键盘的目的;3.在钢琴专业课上把基本练习、视奏练习、弹奏小儿歌或为儿歌配置伴奏以及自弹自唱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实用的目的。另外,加强对学生音乐作品理解能力的培养。结合具体作品,发掘出音乐的内在和外在的意趣等,这些对于幼儿教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注重实践性

较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组织能力、一定的专业水平及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是作为幼儿园教师必备的能力,因此,笔者建议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这也是幼师音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才能,尤其对培养学生从事幼儿音乐教育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如经常组织班级文艺活动,如合唱队、舞蹈队,组织各种音乐小组等;还可开设二胡、手风琴、古筝、琵琶、电子琴等选修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接触多种乐器,初步掌握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与性能,以便更好地胜任将来的工作。除此之外,还应该认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音乐文化调查,组织学生参加幼儿音乐课实习,使学生把在课堂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到实践中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其组织能力。

(三)注重科学性

第8篇: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

关键词:幼儿;美术欣赏;创造力;审美

艺术欣赏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起着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感受和体验的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艺术素养。当代美学的理论认为,艺术欣赏是欣赏者从艺术本体出发,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感悟之后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者依据自己的理解对艺术作品有一个全新的感悟与品鉴结果,从而使审美对象具有个体的独特思想。可见,艺术欣赏不仅是欣赏者被动接受的过程,更是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艺术欣赏活动是一种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创造性活动。所以,幼儿园的艺术欣赏教育应是一种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欣赏美术作品能力的教育。艺术欣赏活动中幼儿的创造力是指幼儿感受美、体验美之后通过自己想象进行思想上创造发展的能力,是基于兴趣的更深层次的审美感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可以培养幼儿创造力和对美的感知能力,使幼儿可以在全新的或熟悉的周围教育环境中发现美的存在,从而发展幼儿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幼儿美术欣赏教育也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弊端。本文通过对实际欣赏艺术作品教学活动的分析,提出了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幼儿创造力与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力求寻找美术欣赏活动中幼儿创造力与欣赏美的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应当完善自我,提高艺术能力

因为受到年龄的限制,幼儿的接受和认知能力不足,因而必须通过教师的悉心引导,才能充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以至于教师的艺术素养要有足够的水平,这样带出来的孩子才会有艺术气息,当然,其中也不免有孩子本身的天分因素。教师应当充分抓住作品的特点并通过美术欣赏教育,全面提高幼儿的兴趣。

1.幼儿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理论修养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步阶段,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因而,教师的艺术素养程度也受到职业的考察。艺术素养是指人们在对艺术品有着基础的生理感觉后,通过艺术理论进行理性判断,也是追求艺术美的过程。教师应当对部分美术作品M行充分的了解,知道它们的基本特点和艺术知识,进而找到适合幼儿培养创造力的点,让幼儿最大限度地打开思维。同时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己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论能力,进而才能逐步提高艺术欣赏教学能力。

2.教师要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每个艺术作品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教师根据已有的审美和理论观念,对作品进行鉴赏。教师通过对艺术作品不断的观察品鉴、理论分析、思想探讨等,所形成的鉴赏作品能力是指对艺术作品认知和审美鉴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不断调动审美知觉和审美情感,教师应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仔细探索、技法分析等,与艺术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振,在不断地对作品的细细品读中探索作品的美与不足,从中受到启发,得到艺术作品从视觉上和心灵上的美感享受。幼儿教师虽然不是艺术专业出身,且对艺术作品的感悟能力十分有限,但是可以通过向有艺术专业特长的人学习,请教如何品鉴美术作品的面貌、创作思想与方法等探索得知方式,在其引导以及努力的学习下,能够实质性地提高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

二、尊重幼儿主体地位,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美术欣赏的过程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师幼互相交流的过程。幼儿美术欣赏中的交流应该是在民主与平等、自由与尊重的环境影响下,教师与幼儿以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等方式为中介,围绕其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感悟,理解想象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其实质是教师与幼儿在平等对话中实现对美的艺术感悟的共振,共同欣赏艺术作品美的过程。对话交流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因此,在幼儿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与幼儿都是欣赏的主体。如果在欣赏教育的对话中,教师只是提问人与评价者的角色,那么对话交流就失去了民主平等的精神以及通过对话交流得到尊重的个人意义。所以,在美术欣赏教育对话中,教师应该知道与孩子之间处于一个相同的平台,要真诚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和接纳幼儿的心理感受,而不是强迫幼儿去接受权威对于作品的欣赏观点或教师自己对艺术作品的个人看法;教师尤其要鼓励幼儿突破创作者对艺术作品的原创意图,允许他们有自己的审美理解,勇于探索自我感受中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观点,从而使幼儿拥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和丰富的艺术欣赏感悟。

总而言之,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运用扎实的知识理论和高水平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第9篇: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

关键词:艺术素质教育、艺术哲学、美育、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

在今天这个经济技术高度发展的新阶段,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育改革和发展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在与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如何重视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摆在了重要位置,美术教育正以它特有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起着发展和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作用。

一、艺术素质教育

在当今提倡人格培养的教育体制下,素质教育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智力为知的素质,气质为情的素质,性格为意的素质,能力为技的素质目标。而美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各方面有着学科独特的优势。随着教育的深入改革,加上市场的迫切需求以及媒体和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艺术、欣赏艺术并试图接近艺术。艺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时期,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困扰着艺术课堂教学,重技能忽视审美素质的培养,这有悖于现代艺术教育思想。艺术课更应强调面向全体、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本的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提升艺术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与品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目前全球正在进行一种全面的审美历程,从表面的装饰、享受主义的文化系统,运用美学手段的经济策略到深层的以新材料、新技术改变的物质结构,通过大众传媒的虚拟化的现实以及更深层的科学和认识论的审美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创造力是人类对物质世界能动作用的集中表现,现实为一种好奇的能力,一种自发变革的能力,一种以不寻常的观念去看待寻常事物的能力,一种以高度的兴趣去面临困惑或疑难的能力,一种利用偶发事件,作可遇不可求之新发现的能力,一种以加强自我意识以接触其潜意识之根源的能力,一种分析和批判的能力,一种自知之明,或不受他人影响的能力,此外还包括想象力从无到有把自己的观念形式化现实化的能力。人类所有的活动终极目的在于创造美好的未来,其全部意义在于创造,而美育由于自身的特点,在通过培养人的想象力达到培养人的创造力,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其智力发展的目的。美术教育不仅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而且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除了自身的重要性以外,同时还与许多学科相辅相成,并对其他各科教育起促进作用。在学校的各科教育中,强化美术教育,有利于对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丰富想象力,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更有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落实

二、以儿童画为例分析

图1这幅作品是安庆市少年宫的一位小朋友的作品,说的是去动物园看长颈鹿的记忆,画面上是长颈鹿一家,妈妈带着小长颈鹿们,用的是比较亮丽的颜色,在前后的顺序上,色彩的深浅变化,空间感上层次都掌握的很好。如果观察仔细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小长颈鹿长脖子上的一直表情欢快的小老鼠。在现实中,他自己肯定是没有看到这一幕的,这就是他创意的一个地方,是想象的情景,天空中的白云,躲在白云后的太阳,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他眼中缤纷的想象世界。孩子眼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整个画面很完整,连一些空白的地方都有一些小花做点缀,花样的童趣景致。

图二这幅作品应该说是孩子一种美好的愿望吧,这位小朋友描绘了蔚蓝的海面,飘着一艘巨型的船,船上有高楼,有城堡,有树,船桨在海水中排列规律。空中有飘荡的音符、海星,,这是一幅完整的画面。相比较图一,这幅作品更体现在一种意境和浪漫的情愫,海中的各种元素与身边的生活很好的联系在一起,整个画面让人觉得很安静唯美。画面安排的很饱满,在色彩的运用上应该说是很丰富鲜艳的,黄紫与红绿的对比色运用;在空间的布局上,把视觉与听觉的感受和谐有序的糅合在一起,体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到,孩子的思想是很活跃的,而教育只是让他们走向不同的专业,在年少的时候对外界的事物的感知都是很好奇的,而好奇感就会引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而美育则有助于人的感知觉能力的提高,进而扩大和深化学生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是指在人脑中对以往形成的若干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就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我们对学生进行引导的时候,我们更重要的就是利用我们的专业,利用美术教育技法手段来达到培养学生思考、观察、记忆、想象、表达的目的。

三、美育在综合素质能力上的作用

人的综合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认识、分析、处理事物的潜能,通常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等,而艺术素质是和其他素质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智力是智慧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而以思维力和创造力为其核心。美育过程,我们要关注各种素质的内在关系,实际上就是发展和提高各种认知能力,形成完整的智力结构的过程。

学生正是通过良好的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而美育又正是培养、发展与提高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审美教育不仅是一种供人娱乐和消遣的方式,而应将其视为训练视觉和听觉、增强观察力的必要科目。比如,在绘画过程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比较、分析、描绘,使学生较全面、准确、迅速地了解其状态、结构、色彩等特征,掌握其比例、明暗和空间等关系,以便在二度空间内再现、描绘事物的纵深和各个侧面,造成视觉上的空间立体感和逼真效果,这就使学生的观察力和敏感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培养了马克思所说的“ 感受是形式美的眼睛”。通过美育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本身也就促进了其智力的进一步发展。

就如同在儿童教育中,我们总是尽可能的带动学生的互动,让他们的思维尽可能的活跃起来。我们总是让小孩子先学会“玩”,而儿童所有的创造都在“玩”的范围里,“玩”对其某些创造性品质是决定性的,美术是“玩”的主要内容之一,美术是孩子的朋友,他们的语言不足以表达便依赖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一般美术教育可以了解创造过程对儿童的影响,以及成长个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通过美术教育的手段了解他们改变他们。因为创造性的艺术过程刺激了他们的基本创造力。好奇能力是我们最终理解世界的最基本的能力,儿童时期要鼓励他们积极体验各种经验,并借助美术形式表现出来,使经验体验变得全面而清晰。而让儿童从小就接受各种艺术教育,也正是让他们很好的开发自己的右脑,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总结

人类所有的活动终极目的在于创造美好的未来,其全部意义在于创造,而美育由于自身的特点提升个人的艺术素质,在通过培养人的想象力达到培养人的创造力,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其智力发展的目的。

创造力是人类对物质世界能动作用的集中表现,现实为一种好奇的能力,一种自发变革的能力,一种以不寻常的观念去看待寻常事物的能力,一种以高度的兴趣去面临困惑或疑难的能力,一种利用偶发事件,作可遇不可求之新发现的能力,一种以加强自我意识以接触其潜意识之根源的能力,一种分析和批判的能力,一种自知之明,或不受他人影响的能力,此外还包括想象力从无到有把自己的观念形式化现实化的能力。艺术素质教育对想象力和观察力的作用,在我们实施艺术教育的辅导过程中,已经潜移默化地隐含在人的综合素质的建造过程,也不断完善人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尹少纯.《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12.

[2]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3.

[3] 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

[4] 李泽厚.《美得历程》[M].文物出版社.1981.

[5] 欧阳友权.《艺术美学》[M].中国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12.

[6] 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8.

[7] 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5.

[8] 徐建融等.《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