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树立民族意识范文

树立民族意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树立民族意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树立民族意识

第1篇:树立民族意识范文

关键词:美术人类学;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美术人类学是运用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美术进行研究,将美术方面的知识与人类文化学方面的知识相结合或交叉运用所形成的学科。它不仅研究美术的概念、行为、表现,也研究与美术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这种具有开阔的全球文化视角和人类学视野的研究方法,对人类美术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深刻理解,将会加深我们对人类美术创造、美术表现以及各种社会美术文化行为实践体验的了解,使我们能在人类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中,运用美术去适应、调整和转变自身状态。世界各地的文化不论民族、宗教等都是平等的,异域文化中的民族民间艺术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与其它地域文化除具有许多共同之处外,在文化价值上也是平等的。因此,在学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运用美术人类学的理念去指导学校美术教育实践,从美术人类学的角度去理解和研究民族民间艺术,创造性地利用地域的民族民间艺术,使之成为当地学校美术教学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校外教育资源,以拓展学校美术教育的教学空间,这是当代国际化环境下我国美术教师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美术人类学的美术历史观和美术价值观两个方面,对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中, 如何引入民族民间艺术教育资源,联系开发与利用民族民间艺术作为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初步探讨。

1.从美术人类学历史观的角度去理解民族民间艺术

每一个民族在发展中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要了解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就必须要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而艺术则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真实反映。生活在地球广袤土地上的各民族的艺术作为民族文化历史发展中的一部分,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美术人类学的历史观既尊重各民族的美术发展历程的独立性,也注重其相互影响的普遍性。民族民间艺术是与当地人情风俗密切相关的,并与当地区域文化的历史渊源有着密切关系,具有独特乡土气息的一种艺术形式。“民族民间美术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淳风之美的结晶,其中蕴含着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着质朴的审美观念”。[1]民族民间艺术长期以来以其特有的方式传承和生生不息地发展,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风民俗,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技艺精湛,带着狂热的宗教崇拜而付出毕生精力的民间艺术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我们随处可见美伦美幻的蜡染、大俗大雅的年画、多姿多彩的刺绣、古朴典雅的剪纸、精致富丽的银饰、朴实憨厚的泥塑和豪放粗犷的傩戏面具。这些艺术承载着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审美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组织架构的历史形态;折射出其不同时代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艺术精神,并与当今社会的创新要求是一致的。民间美术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与呈现出特定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也影响着民族心理和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她是其它美术的渊源和基础。学生们在生活中接触到不同的民间艺术,从小耳濡目染地得到民间艺术熏陶,他们对剪纸、刺绣、蜡染、泥塑等民间美术十分熟悉,民间艺术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体验生活,学习艺术的丰富资源。从美术人类学的视角来看,民间美术能为学校美术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然而,民族民间艺术所特有的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目前,在相当程度上都还远不为人所共知,这些宝贵的艺术教育资源并未能够引起教育和美术界的足够重视。

2.从美术人类学价值观的视角来把握民间艺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现代美术教育提倡美术教育的性质不再是某种技能教育,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因而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和审美素养,而且还包括进行视觉艺术文化的交流和传承,文化的传承不但包括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还包括今天国际上流行的主流视觉文化,同样也包括世界各民族的地域美术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汇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差异,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得今天我们能够领略不同的民间艺术的风采,可以说,优秀的民族艺术是一个民族的文明历史积淀和智慧的结晶,每个民族都拥有一座独特的民间艺术博物馆,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积淀深厚的民族民间艺术为学生提供了学校难以相比的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教育资源,可以说多样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共享的精神财富。将民族民间艺术引进学校美术教学课堂,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2.1.民族民间艺术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学校美术教育的补充

我国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边远的山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经济条件和信息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上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当地的学校美术教育水平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学校的办学条件无法与国外或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提并论,因此,因地制宜地把当地的民间艺术引入学校美术课堂,作为学校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发校本教材(乡土教材),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途径。“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社区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2]少数民族的蜡染、刺绣、编织、剪纸、根雕、泥塑等民间艺术都可以作为学校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在少数民族地区,每年的“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少数民族节日,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参观考察各种民俗活动,欣赏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访问民间艺人,领略绚丽的传统民族服饰,理解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例如: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是傩面具保存最原始最完好的地区,素有“傩戏活化石”、“傩文化之乡”之誉,区内建有多座傩面具博物馆、陈列室和民间制作作坊。地方学校在利用民族民间艺术进行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当地的民俗博物馆,民间艺术陈列馆等社会公共资源。傩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其范围涉及到古代社会意识形态中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和文化艺术发生学等较广泛的学科。傩对现实世界是乐观的,由于长期坚持关心人类的生命意识、生存意识,并与民俗文化艺术紧密结合,傩至今保存着一种图腾式的娱乐活动;这些大型的自娱和观赏性极强的民俗活动,展示了民族的宗教心态、民俗心态和审美心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傩逐渐从宗教和巫术中发展演变成一种傩戏艺术活动。傩面具作为傩文化的一种视觉艺术表现形式,集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于一身;傩戏面具雕刻,个性鲜明,神采飞扬,或夸张或变形,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渗透着强烈的民族气派,它所蕴涵的文化积淀,涉及到宗教、祭祀、民俗、艺术等各个领域,并与当地的民风民俗和民族的某种思想意识和文化审美心理相适应而吻合。教师可带领学生对当地现存的傩戏、傩面具进行调查,共同分析傩面具的造型特点、色彩关系,并请当地的傩面具制作老艺人传授傩面具的制作方法;参观傩面具博物馆,请研究员讲解傩面具的发展及演变历程,傩戏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的渊源、图腾崇拜以及宗教信仰的关系;从美术人类学的角度去理解它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积极主动地参与当地或社区组织的一些民俗活动。这种开放性的教学观,拓展了学校教育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倘若学校美术教育引进民族民间艺术的教学内容,不仅使我们的下一代了解本民族的美术发展的历史,理解民族民间美术在历史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可以弥补学校美术教育中教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不足,使学校的美术教育更具有地方性和地域特色,这也是后现代主义的学校美术教育观所倡导的,从国际化和尊重多元文化理解异文化来探索学校美术教育的一种尝试。 2.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也是民族民间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

千百年来,民族艺术一直以其绵延不断的传统魅力、以其特有的文化形态生存和发展。和世界上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随着工业社会都市化进程加快,受当今世界的经济和文化一体化影响,外来消费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使得民族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遭到破坏,扎根于乡间的民间艺术进一步势微,那些注重记忆和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代表本民族本原的图式和符号被终止,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艺术正迅速消逝。而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本身的落后加之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知识被边缘化,造成了我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自卑情绪。外来文化的全面冲击,使得那些原本依附于乡土社会母体之上的地方性知识,以及对本民族群体的认同感也随之减弱。那些口耳相传的图案、图饰、图腾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内涵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相当多的年轻人和当地的美术教师,对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相当漠视,民族民间艺术濒临失传,处于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美术教育能够为民族民间艺术培养新的土壤和新的支持者,使全社会共同关注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以促进民族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时,力求达到使学生认识民族多元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的教学目标,研究民族民间艺术内在的文化精神与外在的形式特征,感受民族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如:图案是一个民族最富有人文内涵的符号,在苗族的刺绣图案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族徽”式图腾崇拜的动物图案,常见的牛、龙、凤鸟、鱼、蝴蝶、鸟等图案,鸟是最重要的符号,我们能在许多图案中看到 “鸟嘴衔鱼”“石榴花卉”等,这些图案带有某种图腾崇拜的象征意义,透析出一种生命的意识,它几乎体现在苗族文化的各个形态上。不仅让学生了解本民族艺术的特点,艺术价值,而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历史使命。

在面向21世纪全球化尊重多元文化的时代,在促进美术教育发挥更大作用的今天,让青少年接触、热爱以及继承本土文化,学生必须对民族民间艺术有一个深刻的理解。目前,我们应该意识到民间艺术已经成为濒危的文化需要保护,民间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随着传承人的逝去而消亡。只有当民族民间艺术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才能看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希望。因此,开发利用好少数民族地区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艺术,使之成为学校美术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当今社会时代的需要,也是民族民间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

总之,中国的现代美术教育将会趋于世界性的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向发展,学校教育既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又要适应本民族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教育面临的问题是文化双重性的问题,它既要体现以主体民族为主的统一发展的需要,又要兼顾到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对于处于半封闭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他们既要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又要接受来自本土本民族文化的熏陶。美术教育也不例外,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美术教材既要涉及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也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美术教师既要传授现代审美创新的知识,也有责任和义务开发好地域文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处理好艺术教育中艺术要素和审美反应中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使学校美术教育能因地制宜进行教学,不但具有地方性,而且具有开放性,使学校美术教育的教学更有特色。

本土文化作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性,它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艺术教育应该扩展到一切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去,在这方面既尊重每个民族的美术发展的独立性,也注重其相互影响的普遍性。学校美术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本土文化、传播民族艺术,高扬民主精神。它不仅关系到学生文化素质的综合发展,还关系到全世界各个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及它们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文化教育的多元化给教育本身带来的不仅是思考,而且是必须关注。我们的下一代是文化血脉的继承者,因此,我们应当挖掘民间艺术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更加宏观的视野来探索民间艺术的表现语言、民族艺术的地域特征,使教育者能以更加宽广的视角来审视民族艺术未来的生存、发展与发挥活力。

注释

[1] 张道一、廉小春著《美在民间》序、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

[2] 《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参考文献

张玉能著《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2篇:树立民族意识范文

摘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以往财政“输血式”的扶贫有着很大局限性,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走出一条追赶型、调整型、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扶贫开发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西部;少数民族;“造血式”扶贫

一、威宁自治县“造血式”扶贫现状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威宁自治县”)位于贵州西北部,乌蒙山脉贯穿县境,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境内平均海拔2200 米,是进滇入川的交通要塞。全县总面积6295平方公里,辖35个乡镇。总人口143.12万人,有彝、回、苗等20个少数民族。

1.基础建设,推进扶贫发展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扶贫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和农产品流通的有效途径,水电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威宁自治县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有了较大发展,毕节至威宁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大多数村通公路,新建农村串户路1463公里。投入6.54亿元实施水利工程300余处,农村能排能灌田土面积从人均0.21 亩增加到0.57 亩。通过“三小”工程建设①,推动雨水积蓄利用向科学规范化方向发展。2011年以来开工建设惠及47.16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小河流治理主体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使得灌溉面积达27万余亩;农网改造率达到69%,行政村通电率达100%,综合电压合格率为97.49%,户通电率达100%,农村一户一表率为67.83%。

2.产业扶贫,促进特色富民

产业扶贫是“造血式”扶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旅游业发展,实现旅游资源开发,大力扶持生态旅游,有利于贫困人口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威宁自治县着力把农产品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延伸产业链,以马铃薯、畜牧业、烤烟产业及特色农业为主,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建有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3个,种薯库260多个,专业合作社、种薯生产企业45家;建成草地生态畜牧业生产基地18个、家禽规模化养殖场518个、大牲畜规模化养殖场377个、牧业专业合作社160 个,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7.33亿元;种植烤烟24.5万亩,实现税收8299万元;种植蔬菜57.76万亩、特色经济果林23.48 万亩、茶产业5 万亩、中药材22.9万亩。

发展以草海、马摆大山、百草坪、石门坎为核心的威宁县风景名胜区,通过打造草海环线、东北线、北线、西北线和西南线五条旅游线路,有效提升了景区的可进入性和服务功能,2007年以来举办的草海国际观鸟节、马铃薯文化节,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

3.教育培训,提高人口素质

大力发展教育培训,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以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自我发展能力,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是典型的“造血式”扶贫,更是实现贫困地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威宁自治县在教育方面,近三年来共补充中小学专任教师6000余名,全县现有初中5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初中在校生81490人,初中校舍面积325960平方米,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7.1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稳定保持在99%。

通过实施“三位一体”“雨露计划”和农业产业化技能、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工程,全县培训农村劳动力80194人。2010年到2013年4年时间内,“雨露计划”惠及28000多人;选派了892名科级干部到省市委党校、深圳蛇口和福建漳州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智力培训。同时在县内启动智力提升工程,培训机关干部2632人次、乡镇干部5518人次、执法干部2447人次、企业干部1057人次、专业技术人员8714人次、村级干部9904人次、农村党员及农村经济带头人24606人次。在35个乡镇开办了周末党校,培训3万余人次。

二、“造血式”扶贫存在的问题

1.地方经济实力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薄弱,农机化程度低,农耕地以畜力为主,劳动生产率低。交通、能源、电力、通讯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造成贫困面大。威宁自治县2009年财政总收入完成50180万元,而财政支出为194582万元,差额部分由上级补助,是典型的贫困财政;支柱财源不多,年纳税超过100 万元的企业较少。虽然有许多通村公路,但由于等级低,加之管理和维修不善,晴通雨阻。不通公路的村还有69个,未通公路的组还有3400余个,修建劳动强度大,修建成本高。水利设施脆弱,全县常年干旱面积大,有效灌面低,远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需要。部分人畜饮水困难,农村供电质量不高,电网老化,还有部分村未列入农网改造。

2.扶贫产业难以形成规模

产业发展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市场建设布局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市场覆盖面较窄;一些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准确,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发展滞后,农产品区位优势及产业特点得不到充分体现;市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落后,档次普遍较低;发展方式粗放,没有形成合作社,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管理水平低,农村经纪人队伍不健全;由于缺乏专业的人才指导,农民在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在农产品升级换代方面,新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运用;因各地自然条件差异,产业品种相对单一,产业化扶贫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因地制宜,农民的收益效果不明显,积极性也难以提高。

3.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落后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很低,更多的人没有一技之长,思想观念落后,导致贫困村寨青年人外出打工的就业空间狭窄。工资性收入较低,接受新科技知识慢,脱贫致富技能差,而且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落后的贫困地区,多数农民缺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意识,积极进取精神不强。

威宁自治县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在7周岁以上的104万人口中,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近66%,其中还有6.5 万人是文盲。农村人口规模过大、文化素质偏低,导致绝大多数农户因循守旧、创造性差、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较弱,从而导致其发展能力也弱,这是贫困的最主要原因。

三、“造血式”扶贫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实事求是,所需所求,所依所办

坚持“一事一议”2 制度,尊重民意、社情和事实,增强农民集体意识,让广大农村群众通过交流讨论,就建设本村集体公益事业达成共识,形成舆论压力,集群体之力办群体之事;加速村民自治进程,为农村群众参与村内社会事务管理、提高参政意识搭建良好平台,促进农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目标的实现,加快村民自治步伐;提高生产生活水平,通过筹资筹劳聚集力量,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兴办集体公益事业,降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成本,改善居住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明确农村群众的负担水平,杜绝“三乱”现象发生。通过集体讨论决策,有多大力办多大事,做到公开透明,保证农民负担控制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

2.因地制宜,产业开发,稳定脱贫

一是特色农牧业。根据区域特色的土地资源及生物资源,以科技为引导,对农牧业发展科学布局,挑选适宜本地生长的优质种源,以保证高产优质的农牧产品。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提高效益为原则,优化生产布局;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区域优势;以产业作用与效益为指导,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一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

二是旅游产业。西部少数民族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的自然环境条件较好,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业。但是发展旅游不仅要讲求旅游业本身的效益,还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功能,使更多的地区、更广大的群众脱贫致富。

3.依托科教,提升素质,培育人才

⑴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必须结合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特点,根据其民族性和区域性,因地制宜,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方式,特别是对有自己民族语言的地区,更要注意其语言的保护及传承;对于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区域内的寄宿制学校,尽力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切实改善少数民族地区适龄学生的受教育条件。

⑵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应该针对地区需求,注重实用性。做到因地制宜,以适用技术为主,适应贫困地区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教育状况,并且要有时效性和实用性。此外,还要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具备多方面的技术素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要求。贫困地区也要加大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开展一些成熟可靠、容易掌握的技能培训,将科技落实为贫困户手中切实的生产力,实现科技脱贫,提高其文化素质和生产开发力。

⑶师资建设。优先发展西部贫困地区师范教育,加强民族地区生源的师范教育,解决师资资源问题,稳定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实行在岗教师定期考核与进修,尤其要注重其汉语、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扩大职业教育师资配比,增加实用技术人才的师资培育,提高教师水平。针对人才流失情况,国家及地方政府在实施教育援助计划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大幅提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环境。

引文注释

1“三小”工程:小山塘、小水池、小水窖。2“一事一议”,是指在农村税费改革这项系统工程中,取消了乡统筹和改革村提留后,原由乡统筹和村提留中开支的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等有关的土地治理项目和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采取“一事一议”的筹集办法。

参考文献

[1]赵强社.扶贫模式演进与新时期扶贫对策探析[J].西部学刊, 2013(2):19-24.

[2]张安平.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 2012.

[3]赵曦.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模式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319-331.

[4]林乘东.教育扶贫论[J]. 民族研究, 1997(3):43-52.

[5]杨昌鹏.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第3篇:树立民族意识范文

【关键词】肿瘤内科;轮转教学;案例教学法;实施效果

一、引言

近些年,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位病因,是损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肿瘤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肿瘤学作为一门学科也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其教学方法和内容却还比较滞后。大多数医学院的课程中并没有专门的肿瘤学教学课程,各种脏器的肿瘤仍然在对应的学科内讲授,造成教学内容的分散,基础和临床的联系不紧密。为了适应新时代医学教育的要求,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和系统地掌握肿瘤的病种,就要对肿瘤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改革。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应用广泛,主要是在教师引导下,按照教学的目标与课程需要,把临床中比较典型的案例作为基础教学的素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内,教师和学生借助对典型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强化学生对肿瘤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多维解决肿瘤问题的素质等。

二、资料和方法

1.研究的对象。本文以某医院的肿瘤内科为基础,选择轮转医师50位,其中有男生25位,女生25位,轮转的时间为1个月。全部轮转的医师按照1:1随机被分配到LBL(传统的教学模式)和CBL(案例教学法)内,轮转医师会进入到肿瘤内科,并对关于肿瘤的基础知识进行测试,两组的成绩没有统计学的差异,P大于0.05,两组都使用同一编制的教材,同一带教的教师。

2.选择典型的病例资料。病例的选择要参照下面标准:第一,尽可能选择本科室内的典型实例,按照肿瘤教学的大纲内容,选择临床中比较常见和多发的肿瘤,比如食管癌、肺癌、肝癌和乳腺癌等。第二,为了让肿瘤的症状和体征具备立体和完整的感觉,在对临床典型的案例进行观察时,要尽量收集相同肿瘤实验室和影像学等辅助的图片与资料,甚至视频等材料。

3.教学的过程。第一,案例布置:提前两天就把本科室内典型的案例布置到CBL医师,并让其对相关的资料进行认真的准备和查阅,要求他们掌握本案例内涉及的治疗原则、症状和体征、辅助的检查和诊断、病理分型以及流行病学等。第二,对案例进行讨论,可以先从某个临床问题出发,或者从对某个病例进行陈述开始,由一位轮转医师接待一位标准病人,如果碰到问题,教师或者其他的医师就可以喊停,小组内其他的医师能够提供必要的帮助,带教的教师要全程进行听课、指导和讨论,并适时给出意见和引导。

4.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学习兴趣激发的程度,学习效率提升的程度,重点知识掌握的程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力提升的程度,循证医学思维提升的程度,自学能力提升的程度。结束轮转之后,要对全部轮转医师,按照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方式调查,问卷的回收率是100%,要对每位医师最后的接诊案例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考核与评价。

5.统计与分析,使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成绩用均数±标准差展示,使用t检验的方法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P大于0.05,且没有统计学的差异。

三、结果

1.调查问卷,CBL组对上述指标提升的程度都优于LBL组,尤其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以及自学的能力方面有显著的提高。

2.两组轮转医师的病例考核成绩。结束轮转后,每会对位医师最后的接诊病例,进行肿瘤知识的全面考核与评价,结果显示,两组的成绩有明显的差异,p小于0.05,其中CBL的例数为62,分数是90.10±4.00,LBL组的例数是63,分数为74.60±3.10。

四、讨论

肿瘤学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其教学的内容和模式却比较落后,这一矛盾对肿瘤学也有很大制约,对新时代医学体系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教师也有很大挑战。LBL从很久以前就是医学的主要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把教师当作中心,把课堂上的讲授作为主要的形式,强调医学学科之间知识的完整和系统,教学的速度很快,传授的知识信息比较大。但是,这种模式忽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极大的制约学生使用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容易和临床出现脱节,不利于医师和医学生模式之间的转换。CBL则把问题当做基础,把学生当做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一种小组讨论教学模式,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营造主动、轻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这种模式还有助于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进行锻炼,提高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

选择科室内典型的病例进行教学,能够把对肿瘤进行诊断的系统过程通过案例显示出来,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CBL教学指标正面的影响都优于LBL组,成绩也比LBL高出很多。刚毕业的意识对肿瘤的病种以及知识会有一定理解,但是还没有进行临床工作,CBL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向医师过度起到桥梁的作用。所以,为了使其深入、系统和全面的掌握肿瘤学知识,就要强化CBL教学模式的地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发挥这种模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琴,车娟娟,李卉惠,等.案例教学法在肿瘤内科临床轮转医师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6):104-105

第4篇:树立民族意识范文

对于云南和宁夏两地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其受教育权利不仅受到前述基本法律的保护,而且还得到一系列配套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保护。如:《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第十九条提出,国家帮助民族自治地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支持民族自治地方有重点地办好寄宿制学校;在发达地区普通中学开设民族班或者开办民族中学,其办学条件、教学和管理水平要达到当地学校的办学标准和水平。《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治条例》《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义务教育条例》等文件中也有相关规定为学生的受教育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受教育权利意识现状

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意识是指公民对受教育权利的认知和主张,以及对他人认知和主张受教育权利的社会评价。其中,受教育权利认知是指人们对自己应该或实际享有的受教育权利的认识、理解和态度,它反映着人们受教育权利意识的强弱;受教育权利主张是人们对自己应该或实际享有的受教育权利予以主动确认和维护的意识,如当自己的受教育权利受到侵害时寻求合法途径加以维护的意识。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和家长的受教育权利意识普遍较为淡薄。

1.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意识状况

从总体上来说,学生不想上学的状况比较普遍,对受教育权利的态度比较淡漠。比如,在访谈中有老师反映:“我们这儿的学生很喜欢在外面游荡,每天都会有学生不来上课,跑出去玩摩托车,家长不管,老师也管不了。”“也有一些学生,其实他家里还是能供得起上学的,但是还是观念上觉得读书无用,就不来上学。”“曾经有个学生考上了一所本科大学,却因为路途遥远,放弃了去上大学的机会。类似的情况还不少。”“实行并校政策以后,许多生活在山区的学生离学校较远,来回学校不仅路途远,而且交通极为不便。他们大都寄宿在学校,一周或一月回家一次,加之年龄较小,长期离家对他们的情感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使他们产生了不想上学的想法。”由此可见,虽然不想上学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都反映出一个普遍的问题,学生的受教育权意识极为淡薄。

2.家长的受教育权利意识状况

家长不愿意送孩子上学的情况并非十分严重,但是其对孩子接受教育多持一种冷漠和放任的态度。大多数家长被问到“对孩子以后的升学有什么样的打算”这一问题时,均表示“不知道”“没有想过”。家长的态度是“不愿读书就不读了,如果愿意读书也送他去读”。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太关心,只要孩子在学校不犯错误就好。还有的家长对现在的学校教育没有信心,认为现在上完大学也找不到工作。有教师认为,学生父母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不愿意送孩子上学,但又没有相应有效的强制措施。虽然有政策规定父母不送孩子上学,可以对其进行罚款,但问题是乡村干部不是执法部门,没有权力罚款。这样就只有靠一些村规民约来约束父母,村委会会把孩子的入学情况和扶贫的指标挂起钩来,有时候会采取暂扣土地的措施,但这都不是绝对有效的。

二、受教育权利意识方面的问题及其原因

从学生和家长受教育权利意识的现状来看,学生和家长对受教育权利缺乏基本的认知,并持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同时以功利主义的眼光来看待教育,将受教育视为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手段而非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的根本要求,认为读书没有用处,新的“读书无用论”又开始抬头。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也不会想要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和捍卫遭到损害的受教育权利,甚至对政府采取的保护其受教育权利的措施采取反抗的态度。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自然环境条件

自然环境因素对受教育权利意识的影响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表现尤为明显。西双版纳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宜动植物的生长,因此该地区居民普遍成熟得较早。在这种情况下,尚处在受教育阶段的学生特别是女生的性意识萌发较早,早婚现象突出,故而学生常常会因为结婚而放弃学业。

2.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状况对受教育权利意识的制约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经济发达导致受教育意识不强,这集中体现在傣族居住的地区。傣族居民多从事旅游业、种植业,生活富足、安逸,家中有孩子上学反而加重了家庭的负担,许多家长认为不上学孩子也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加之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家长和学生看不到升学的美好前景,相反,留在家乡却能过上很好的生活。许多傣族学生看到家长没有文化也照样过得很好,更是坚定了“读书无用”的观念。另一方面,经济贫困导致受教育权利意识淡薄,这主要体现在哈尼族、布朗族居住的地区。这两个民族生活在山区,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很少有利用文化知识来获取生产技术、生活技能的经验,所以对读书有何用的认识是十分模糊的。而且微薄的经济收入也使他们难以承受高昂的学费,导致其自动放弃受教育的机会。

3.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和家长受教育权利意识的形成来说,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以傣族聚居的西双版纳地区为例。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把佛寺不仅当成宗教的活动场所,而且当成教育机构和学习文化的场所,甚至认为宗教教育重于学校教育。按照宗教传统,傣族男孩到了七八岁时都要进入佛寺几年接受佛寺教育,主要学习佛经和傣族语文。男童进入佛寺后,社会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被视为佛的使者,只接受佛爷的管教,父母都变成为他的信徒,得向他跪拜受礼,因而也容易对其是否接受学校教育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同时,这样的学生难以理智区分佛寺的和尚角色与学校的学生角色,容易将优越感带入学校,或完全以和尚的角色替代学生角色,导致其接受学校教育的观念和意识较弱,行为也与学校学习的要求格格不入。此外,傣族的宗教节日很多,佛寺一有宗教活动,这些学生大多数要回寺念经,傣族男生也要参加相关的活动,所以,傣族男生请假旷课的情况较为普遍,将学校教育放在无足轻重的位置。

4.家长的文化教育水平

家长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其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态度。特别是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整体教育水平不高,家长的文化程度也相对较低,本次调研所访谈的家长大多是初中及以下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大多以自己的受教育程度来衡量子女的受教育水平,同时顾及教育投入的长期性和收益的不确定性,对子女是否接受教育采取放任的态度,甚至希望子女不要接受太高程度的教育。

5.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统称。它包括对法的本质、适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和法制观念等。受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也未能形成法律情感和法律信仰,将宗教、道德和法律混为一谈,对于诉讼避而远之。因此,他们很难对“权利”这一法律的基本范畴形成很好的认识和理解,受教育权利意识的培养无疑是空中楼阁。

三、建议

公民受教育权利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对于公民受教育权利的真正实现、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以及法治国家的最终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提高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意识,应该树立其基本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包括对权利概念、性质、来源的正确认识,行使权利的自主意识和自觉性,权利行使时的求实态度和自律观念,建立和完善权利行使的使命感和创造精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依法办事的意识,正确的诉讼意识,等等。具体来说,就要普及法律知识,深入持久地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坚定不移地实行依法治国方略;重视法学教育,开展法学研究;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同时,针对本次调研中发现的学生和家长受教育权利意识薄弱的现状,分别提出如下建议。

1.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愿意读

一是逐步建立对县(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的实绩考核制度,在部分县(市)试行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方案,对各县(市)教育局实行年度教育工作主要目标管理考评,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县(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机制,进一步落实县(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责任,把评估考核制度落到实处;二是从教育评价的层面上研究对策,通过推行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督导评估方案、普通小学督导评估方案,建立健全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对校长、对教师、对学生的测量评价体系,用正确的评价导向引导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引导校长依法按规律自主办学,引导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将升学竞争引向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竞争;三是通过组织学校体、卫、艺、德育等专项督导检查,督促学校从管理层面上下功夫,正确处理普及和提高、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上好必修课,开好选修课,搞好活动课,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多设置一些对他们的生产生活有帮助的、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努力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不同的侧面感受到教育的价值、尝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愿上学、爱上学、上好学。

2.强化宣传执法,让家长愿意“供”

一是强化教育宣传。家长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法律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进一步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及各省、区、市《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民族教育条例》《义务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让家长明白不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努力提高群众的教育法律意识和依法送子女上学的自觉性。二是讲清“情理”。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生动的事例帮助群众消除“读书无用”的错误认识,树立崇尚知识的社会新风尚。三是采取强制措施。突出重点,针对“钉子户”,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处罚少数,教育多数。

3.完善政策制度,优化学生读书条件

第5篇:树立民族意识范文

所谓城市广场文化:是构建和利用城市广场的公共空间平台,举行具有城市特色的政治、文化交流活动,由此塑造特征鲜明的城市文化氛围,它是构成现代城市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部分。城市广场文化涉及较多方面,它是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的综合体现。在现代化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城市建筑不但需要充分考虑空间布局的合理化,还必须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建设和管理,营造现代城市高凝聚力的广阔空间,藉此空间实现物质生产和消费要素的交换;在现代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利用城市广场开阔的公共空间平台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培育现代精神文明,形成具有现代城市特色的文化氛围。城市广场文化是现代城市文化形式的主要表现之一,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结晶。

(二)城市广场文化的特点

(1)城市广场文化与城市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城市文化广场与城市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统一,是构成城市广场文化质量的重要因素。城市广场文化一般都是开放型的,组成城市广场文化环境的重要因素是城市周围的建筑,结合文化广场的主题,将其周围建筑科学合理地融入广场环境中。丰富广场空间的类型和层次,并完善其结构,有助于解决广场需求的多样性。

(2)城市广场文化共享城市空间

城市广场文化具有共享城市空间的特点,在共享空间里,人们扩大交流和合作,形成公共认识,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例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圣马可广场,它不但是威尼斯的市中心,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广场文化的代表作,人们把它称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

(3)城市广场文化的标志象征

城市广场特色是城市具有的地方性、时代性和民族性,是一个国家、民族在特定的城市和环境中的体现。广场的标志性建筑能带给人们文化休闲气息,广场特色体了当地人们的情趣和习俗。文化广场的设计要体现时代精神和风格,运用现代设计思想和方法,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追求新创意,使文化广场更具现代特征。

(4)城市广场文化亲民

演员同台献艺,不但声势浩大,还可以产生强大共鸣。平民化的开放式广场拉近城市广场文化多来自于群众,为民众喜闻乐见,是群众最有兴趣参加的文娱活动;民众与了演员和观众的距离,推进了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5)城市广场文化形式多样、内容广泛

自娱自乐是城市广场文化的主要形式。随着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公民的自我保养、娱乐意识增强,多种自发的群众文艺活动应运而生。在居民小区等场所,早晚有许多民众健美、跳舞等。简言之,城市广场文化活动形式多样而且灵活,有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庆典、公益文艺演出,也有企业和商家组织的商业演出。有业余、通俗、普及文化艺术,又有专业、高雅、精品文化艺术;有传统和现代的舞蹈、戏剧和音乐,也有群众表演的民间艺术、乡风民俗、戏曲戏剧、书法,还可以是集邮、演讲、棋类、武术、广场交谊舞、广场民族舞、广场合唱等形式,可谓百花争艳。

(6)城市广场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企业及政府举办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广场文艺演出,融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民主法制教育为一体。极大地展现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文化和精神风貌,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传承城市广场文化的措施

(1)完善城市广场规划和建设。合理规划城市广场位置和广场用地,重视城市广场规划的科学性及建筑的合理性,统一规划和建设商业广场、城市中心广场、城市文化广场、绿化广场、观景广场、纪念性广场。

(2)举办高水平文艺演出,打造城市广场文化氛围。广场文化是城市艺术文化推广的必然之路,高水平的文艺演出,是重要的文化旅游推广活动,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以及文化、经济地位。

(3)利用城市广场开展文化教育和商业活动。广场不但是城市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开展的舞台,也是进行现代化教育的课堂。同时,城市广场文化寓教于娱乐之中,是群众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的良好载体。

二、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艺术

中国是具有灿烂文化、悠久历史和五十六个民族的文明大国。每一个民族的音乐舞蹈有其独特价值,风格、特点各异的民族艺术构成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民族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富含各民族的民族情感和习俗习惯。比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火把节和西双版纳的泼水节期间,都会在广场上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演出,这些传统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不但增加了节日气氛、吸引了游客的参与,还增加了民族间的友谊和团结。

三、成都市广场文化是传承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成功模式

(一)成都市的地理与少数民族文化环境

(1)成都市的地理与文化环境

已有2300 多年历史的成都,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除云南外,四川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多的省份,其中拥有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成都经济的蓬勃发展,大量的少数民族不断迁居成都,各个民族的多元文化在成都加速交流融和,成都已经成为一个多民族集居的国际大都市。随着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频繁交往,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也随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对成都广场文化产生影响,并且逐渐成为成都市广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少数民族音乐舞蹈通过广场文化得到保护,并在成都得到推广与普及。

(2)成都市节庆性广场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传承成都市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近年来节庆性的广场文化类型日益增多,尤以2007 年、2009 年和2011 年,成都举办的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最具代表性,它是成都最具影响力的节庆性广场文化活动之一。比如2007 年非遗节期间,在成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的广场,举行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展演,50 余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与成都市民亲密接触,普及了成都市民对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了解,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对提高成都市民的文化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在非遗节期间全程观看了广场的演出,在四川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演出的当天,现场座无虚席,成都市民更加熟悉藏族羌族和彝族的音乐舞蹈艺术,藏羌锅庄、彝族达体舞,羌族多声部组合演唱都成为了人们十分喜爱的节目,满足了群众的审美需求。在非遗节期间,公开出售首次发行的羌族多声部专辑《复音孤岛》,吸引许多群众的争相购买,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在广场文化的带动下,获得了新的展示平台和发展良机。在笔者的采访中,许多汉族群众十分欣赏和喜爱来自少数民族的歌舞,他们希望能够学习这些音乐和舞蹈,可见,成都广场文化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9 年和2011 年的两次非遗节延续了第一届时的空前盛况,成都非遗节已成为全国性的四大文化节庆活动之一,成都推出了世界上首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的大型文化节会。从2011 年第三届非遗节开始,这一国际文化品牌永久落户成都,成都成为非遗之都。第三届非遗节的各大活动更加充分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性,来自国内外的7000 多名代表,1900 多个非遗项目参加了本届非遗节。直接参与节会活动的人数达570 余万人,拉动各类消费61.5 亿元。正是大众的积极参与,让非遗焕发了青春,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在成都市和谐的民族氛围中广泛传播,众多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在这里交流互动,不仅扩大了其宣传,也促进了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因此,成都市节庆性广场文化对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传承作用。

(3)成都社区性广场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传承成都市有不计其数的大大小小的社区性广场,社区性广场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主要载体。社区性广场文化对于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成都市调查了多个有代表性的社区性广场,如成都市人民公园广场、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广场、高升桥移动广场,此外还有一些居民小区的广场文化活动。在这些广场活动中,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所占的比重较大,虽然有众多不同的民族音乐舞蹈,但只要是形式喜闻乐见,易于传播,许多民众都愿意学习和表演。在笔者调查的社区性广场中,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藏羌锅庄是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代表作品之一。四川拥有中国第二大藏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成都的地理位置与藏区、羌区紧邻,在成都居住着大量散居的藏族、羌族同胞,在成都市武侯区西南民族大学周边形成了稳定的藏族居住区和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附近的移动广场形成了藏族羌族音乐舞蹈文化的传播。藏羌锅庄是其中重要的传播内容,锅庄的表演自由灵活,凡喜庆佳节,广场文化多采用群众锅庄,藏羌锅庄的群众性和参与性很强,动作简单易学,音乐与舞蹈并举,具有藏羌文化的审美特点,气氛欢快热烈,符合广场文化大众性、公共性、平民化、审美性的需求,因此,锅庄成为了成都各社区和广场文化活动的宠儿。过去,仅在藏族羌族的农业生活中出现的藏羌锅庄,如今在成都市广场流行并扩大了其传播范围,在现代化的成都大都市焕发出蓬勃生机。

此外,成都市社区和各个广场都会定期开展老年民族健身舞、交谊舞、吉特巴、三步彩的培训活动,这些舞蹈中有很多少数民族伴奏音乐,如《天路》、《飞向苗乡侗寨》等少数民族歌曲常常作为舞蹈音乐伴奏,成都市广场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完美结合,扩大了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传承范围。

(二)成都市广场是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从当代文化社会学的观点看,文化传播是需要以下四个必要条件。成都市的广场文化实现了这一传播过程,并具备文化传播的4 个必要条件。

(1)文化的共享性。藏羌锅庄是成都市民容易理解、喜爱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品种,藏羌文化的传播代表着成都其他民族与藏族、羌族音乐舞蹈艺术的共享。

(2)文化的传播关系。成都市民在广场中欣赏和学习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了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传播的渠道。

(3)文化的传播媒介。人类不但是文化传播者,又是最活跃的传播媒介。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通过成都市民的热情参与而得到广泛传播,成都市民是最为活跃的传播媒介之一,成都的各类广场文化就是今天这个物的载体,同时也是另一重要的传播媒介。

(4)文化的传播方式。文化传播的方式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模式,电视、广播、报纸都是其传播方式。文化广场这种传播方式是面对面,更加直接和真实的传播方式,成都市民在文化广场中欣赏和学习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亲身参与其中,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传播的真实性。

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对音乐的社会功能做了总结,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这里的群,就是强调音乐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可以加强社会群体间的情感交流,它涉及到音乐艺术的认识、教育和感染、娱乐作用,强调的是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社会功能。广场实际上就是最能反映老百姓生活的文化舞台,它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是一个城市发展社会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群的最好的平台。同时,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还增加了城市的动感与色彩,开创了政府与民间互动共创的新形式,成为当代城市文化不可忽视的新资源,成为向公众进行审美教育的公共课堂,也成为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传播的重要渠道。由于城市广场敞亮的空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广场构成了市民生存、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春夏秋冬,广场都可以成为调节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而广场文化的连续与持久,又形成了城市良好的审美文化生态。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在广场中的保护与传播是各民族进行文化的交流的体现,广场文化中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传播,对于构建和谐成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第6篇:树立民族意识范文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高校;钢琴教学;应用

钢琴音乐具有浓厚的西方特色,是在西方文化和审美标准这两者的长期熏陶之下才产生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从这种形式本身来看,钢琴音乐在传播音乐精神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从目前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的情况来看,我们主要采用的是西方那种钢琴的教育体系。这虽然能够帮助我们借鉴西洋钢琴教学方面较为成功和先进的经验,但是却不免会落入重洋轻中的泥淖当中。这不仅是因为目前钢琴教育者没有充分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对其教授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因为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钢琴教学本土化的研究都比较少。在本文当中我便会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仅希望能够起到借鉴的作用。

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现状

(一)创作数量少

从我国目前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来看,在钢琴作品的创作方面虽然有着一些较为优秀的作品涌现,但是不论是从其数量还是曲目的选择面来看,都是较少且范围较窄的。根据目前对于中国公开发表的作品来看,大致上有着四百多首,但是其深入到高校教学当中并为学生所熟知的也就是其四分之一。而且在这些作品当中,有许多都是由中国传统的民间音乐和曲目所改编得来的。由于其受到传统思想的限制,在其创作手法上也会受其影响,这也就会导致在钢琴曲目方面的创新力度不够,使得作为独奏音乐的钢琴分量不够,不能够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从这些原因来看,在高校钢琴教学当中师生所能够选择和练习的曲目也就更加有限。

(二)对民族音乐文化不够重视

从目前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的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在学习和练习钢琴的过程当中正在逐步的疏远民族民间音乐,这也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对于国内的一些钢琴作品比较陌生,这样不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由于钢琴教学的起源和创作所限,高校的钢琴教学内容,比如练习曲、乐曲和复调等大多都采用国外的作品,而我们中国本土的作品仅占一小部分。这首先是由于教师对于中国作品不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大多认为民族音乐在创新力度和表达情感方面不及西方音乐。长此以往使得许多教师对我国的钢琴作品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在实际教学当中也忽视了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使用。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树立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观念

高校教学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并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所以在高校当中的钢琴教育者也就承担着钢琴教学的重要任务。况且教师的乐曲选择和使用方式本身就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民族情感。因而在高校当中首先要加强对于钢琴教师民族意识的培养和对于民族作品的感情。这样在钢琴教学当中,教师才能够有意识的将西方钢琴教育的优秀点使用和贯穿于中国的钢琴教学当中。教师们在提升自身民族意识的同时,也需要在教学当中潜移默化的将这种理念传达给学生,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有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也才能够更加顺利的将民族民间音乐融入到钢琴教学当中。

(二)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材结构

相比于国外的钢琴教材,我国的教材不仅数量不及西方,而且也不能够形成一定的体系。由于在数量上和体系化的管理上不够重视,所以我国高校钢琴教材可选类型偏少,这也严重影响到了钢琴教育的民族化发展。所以在目前我们应该依照不同种类的音乐内容、表现形式和等级来区分我国现有的钢琴作品,在已有资料当中形成一定系统化和科学化的中国钢琴教材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高校钢琴教学的体系化进行,同时也能够激发作曲家创作出更多且更加具有中国民间特色的钢琴作品。因而通过系统化的建设也是能够有效丰富民族化钢琴教材发展的。

三、小结

本文是基于我对于民族民间音乐和目前高校钢琴教学相关知识了解展开的,在文章当中我首先从创作数量少和对民族音乐文化不够重视这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现状。而后又从树立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观念和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材结构这两点阐述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然而宥于个人知识水平的限制,在文章当中我并未能够就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详尽的论述,仅希望能够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应用的研究.音乐创作,2014年.

第7篇:树立民族意识范文

关键词:宁夏县域旅游业发展与对策

旅游业日益成为各国和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扶持的战略产业,对推动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本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促进与国内外的经贸合作,增加外汇收入和税收收入,还可以拉动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已经成为宁夏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已成为宁夏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点产业。

一、宁夏县域旅游资源的特点

宁夏位于祖国的西北内陆地区,黄河中游,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沙湖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湖面、沙丘、芦苇、珍鱼、候鸟,是生态旅游的“黄金宝地”;沙坡头景区是黄河和沙漠的交汇的地方,也是4A级景区,开展了骑骆驼穿越沙漠、乘羊皮伐子漂流黄河等特色旅游项目;六盘山旅游区山势雄伟,景区内有被称为黄土高原“绿岛”的泾河苑,有纪念和主席创作《清平乐·六盘山》的将台堡,有以丹霞地貌著称的西吉火石寨,有海原大地震遗址公园;首府银川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都市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休闲旅游的好去处。目前宁夏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区8个(国家级4个,自治区级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有历史遗产类旅游资源,比如:水洞沟遗址是中华史前文明的见证;西夏王陵规模宏大,造型奇特,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宁夏还是长城和黄河唯一交汇的地方,自治区境内有秦、汉、隋、明等朝代的古长城遗址,素有“长城博物馆”之称。有文化类旅游资源,比如:宁夏镇北堡的华夏西部影视城和金水旅游区曾拍摄了《红高粱》、《贺兰雪》等一批优秀获奖影视作品。有民俗类旅游资源,宁夏回族风情浓郁,清真寺建筑别具一格回族风味小吃美味可口,风俗歌舞优美动人,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游客。

二、宁夏县域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够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凭借和依据。宁夏县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目前县域旅游资源开发仍较为落后,除一些中心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对较好外,大部分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偏低,有的甚至还处于待开发状态。宁夏县域旅游资源整体上存在着分散性、可进入性差、基础设施简陋、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薄弱、品位较低等主要问题。

2.资金投入不足,旅游设施建设落后

宁夏大多数县域由于经济不发达,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如吴忠市旅游局一年经费不足3万元,其他县可想而知),旅游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一些经济效益可观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及时开发,即使是已经开发的景点,由于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档次低,接待能力有限,服务质量差,也不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要,影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旅游质量的提高。

3.发展旅游产业的意识有待加强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旅游景点的文化科技品位重视不够,不能深入加以挖掘其文化科技内涵;在政策保障体系上仍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投资、财政、金融、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能到位;对旅游促销的宣传力度不大等等。二是发展旅游业的意识还不强,导致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缺乏新思维、新观念和创新精神。

三、加快县域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树立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县域旅游资源

(1)树立精品意识,努力培育世界级、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旅游精品

吸取和借鉴国内外经验,选择一批旅游景点、景区重点扶持和培育,使之成为世界级、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景区景点。要聘请旅游业专家加以规划设计,促使宁夏县域的旅游景点能普遍上一个档次,以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2)努力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宁夏县域旅游结构比较单一,要进一步增强当地旅游的竞争力,就必须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充分发挥宁夏县域旅游资源的优势,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多方筹集资金,改善旅游设施,加快县域旅游业的发展

(1)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以及西部旅游开发专项资金等办法争取资金

推行“东联西出”计划,促进欠发达地区与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提高西部地区整体开放的程度;还可以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同时可以通过旅游扶贫开发,帮助那些旅游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尽快走上富裕之路。积极开展旅游信贷业务,支持县域旅游业发展。

(2)努力拓展民间筹资渠道,促进县域旅游业的发展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金投向旅游饭店、旅游商店、旅游娱乐场所、旅游信息咨询公司以及游乐园、健身俱乐部、高尔夫球场等具有高盈利、服务性强的项目。各级政府只要充分调动起各种所有制企业及个人投资于旅游业的积极性,发展旅游业的资金渠道就会拓宽,宁夏县域旅游业的发展就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3.树立开发县域旅游业的创新意识

(1)树立环境意识

宁夏特别是南部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较差,环境遭到破坏后自然恢复的难度很大。因此,要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环境效益应该重于经济效益,应在旅游开发中做好并落实生态环境的保护规划。

(2)树立市场意识

各县(市)在旅游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该树立市场意识,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产业效益比较,要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需要和市场需求进行,切不可盲目发展,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

(3)树立特色意识,这是保持旅游业生命力的关键

注意发挥宁夏地处西部,自然景观粗犷、荒凉、壮丽,人文资源奇特而神秘的特色,围绕西夏古都、回族风情、黄河文化、塞上江南、红色革命根据地、途经地等特色,开发县域旅游资源,促进县域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树立民族意识

宁夏是回族聚居的地区,在县域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千万不可忽略民族意识,应该特别重视民族和宗教政策,旅游开发必须要顾及当地的民族信仰,要防止因开发不当而引起民族矛盾和冲突。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3]杨桂华.旅游资源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第8篇:树立民族意识范文

关键词:民族高校;预科生;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大学生而设立的高等教育特殊形式,是保证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特殊有效措施。在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相关精神,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尤为重视对民族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的创新性改革,其中,“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以下简称‘民理课’)被列为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公共必修课。民理课的开设对于帮助少数民族预科生树立民族观,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民族问题的认知能力,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高校预科学生的基本情况

预科教育是民族高校的一个特殊层次,它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和实际水平,采取特殊教育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举办预科教育是党和政府为了发展民族高等教育,落实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而采取的战略措施,体现了国家扶持民族高等教育的政策,为少数民族子女进入高等院校深造架起桥梁。

依据教民[2005]5号文件的相关规定: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是党和国家加快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特殊政策措施,是高等学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认真做好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工作,对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民族预科班是指对当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高等学校本、专科(高职)预备性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

民族高校预科学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预科学生均为少数民族学生。②生源地较为分散,主要为中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③民族成分多。预科学生包括了国内大多数少数民族成分,包括一些人口较少民族如门巴族、珞巴族、普米族等。④民族文化差异性大。预科学生来自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南方与北方、西南与西北等各地的少数民族在传统文化、生活习俗上都有较大差异。

上述民族高校预科学生的特点,以中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2015级预科生为例,表1中数据显示2015级预科生(共498名)来自新疆、云南、、海南、黑龙江等23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新疆预科生人数最多,占总数的25.98%,湖北、广西、贵州等省市自治区学生人数也相对较多,生源分布较为分散。

表2中数据显示2015级预科生分属40个少数民族,其中土家族预科生人数最多,占总数的19.35%,维吾尔族、回族、壮族等民族学生人数也相对较多;此外,还包含一些人口较少民族,如珞巴族、门巴族。

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少数民族预科生民族种类众多,生源地地理环境、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民族文化差异性非常普遍。

二、民族高校预科开设民理课程具有紧迫性

民族高校预科学生的上述特点,为在预科教育中开设民理课程提出了基本而迫切的要求。民理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核心教学目标,是向学生普及少数民族的一般知识,教育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各民族共同开创祖国疆域、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共同反抗外来侵略、各民族血浓于水的民族关系等基本国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平等观、发展观,自觉形成“四个认同”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成为推进宣传和实践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新一代。可见,民理课程正是切合了民族预科学生教育与培养的需求,在民族高校预科学生中开设民理课程,恰逢其时,十分必要。

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多来自于偏远的民族地区,由于民族的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历史差距,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水平、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导致预科生很容易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等产生民族自卑感,进入民族高校后难以快速适应校园文化生活,在与其他同学的相处过程中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及风俗习惯差异造成隔阂、误解,甚至产生心理疾病。民理课的开设对于增强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心理认同,帮助少数民族预科生建立民族自信,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民理课教育是高校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大学生民族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少数民族预科生通过民理课的学习对于民族理论、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现阶段民族工作等内涵的了解可以有效地克服由于民族文化差异性引起的自卑感,更正对于民族问题的错误认识,消除由民族风俗习惯差异引起的各种矛盾,增强本民族及与其他民族的心理认同。

三、民族高校预科民理课程教学的重点

民族高校预科开设民理课程,其教育教学的重点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

作为我国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归属心理,中华民族认同是我国各民族的民族认同心理的升华,是更高层次的民族认同心理,是民族观的具体体现。民理课教学的主要宗旨即为通过对于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核心思想的解读帮助学生增强中华民族认同。

第9篇:树立民族意识范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素质教育终身体育

目前,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仍是以西方体育为主,与国人身体素质、心理感受、民族情感相吻合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没有得到很好地普及。因此,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可以充实学校体育的教育体系,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还能弘扬民族文化,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华历史上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主要是指我国各民族传统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顾名思义,它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体育的,二是民族的,三是传统的。(1)所谓体育的,是指这类活动项目或运动项目都具有体育的特性,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规则锻炼自己的身体,使自己的身体各个部分得到平衡协调的发展。(2)所谓民族的,就是这类体育活动或体育运动具有民族性。这种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它的民族文化底蕴上。这种民族文化底蕴主要反映在:它的活动或运动项目来自特定的民族,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为该民族广大民众所喜好,在该民族地域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基础。(3)所谓传统的,就是这类体育项目具有历史继承性,是代代相传的。这类体育项目中,任何一个都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淘汰其糟粕,保留其精华,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并具有该民族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十分丰富,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了:武术、摔跤、射箭、射弩、秋千、赛马、赛龙舟、打木球、抢花炮、贵摔跤、珍珠球、放风筝、打磨秋、赛骆驼、跳板、打飞棒、波依阔、推竿、跳竹竿、雪地走、东巴跳、跳竹、抛绣球、踢毽子、斗牛、抖空竹等等。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三、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特点

1.简便易教。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绝大部分内容都具备这样的特点,朴素的品质造就了这些项目的教学应朴实无华,教学过程要讲究实效,避免华而不实的的形式,教师要全面准确掌握项目的比赛规则,并运用到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在规则要求范围内的技术和战术是教学的灵魂。

2.简单易学。民族传统体育绝大部分项目都简单易学,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长期的教学是口传身教,缺乏经过文字的整理或通过研究得出的技术参数,对教师来说,缺乏教学参考,只有依靠教师自身不断实践后归纳出技术要领和动作组合及技巧。对学生来说,不断摸索通过练习改进动作从而提高技术进而创新和发展。

3.简捷易赛。民族传统体育的比赛经过长期的演变,操作起来比较简捷,很多项目初步掌握了基本技术和战术就可进行对抗,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

四、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的开展

1.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意识。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意识,是学校全面深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前提。通过民族体育意识的建立,引导人们逐渐将眼光投向全球体育文化,建立宏观的体育意识。有了正确、积极的体育意识,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就成为一种应尽的义务,成为人们必须履行的职责。

2.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整合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教师应好收集、挖掘、整理工作,民族传统体育大都源自民间,体育教师在把某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课堂之前,应根据当地实际深入民间生活进行调查考证,对项目名称、发展及技术要求有所了解,真正要引进体育课堂,以繁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3.统一完备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教材、教学评价体系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学校这一基地开展的民族文化教育,建立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是保证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要培养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人才,这是有效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活跃的力量,他将以辐射的方式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民族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还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这些课程尽可能地借鉴其他学科成熟的理论与原则,形成有独立性的有体育文化特色的课程框架。

其次,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有机衔接。学校的素质教育与人的终身体育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只要能通过教技术、养习惯、重行为等方式有效的培养素质教育中的三个体育素质,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将体育纳入到生活方式之中,就能与终身体育有机地衔接起来。

4.项目的选择应结合当地实际

体育教师除认真上好教材之外,还要根据各地实际,把自己通过努力收集到的内容,在本校传授之后,同其他学校教师进行交流,以便使内容更具科学性、实效性、可行性。积极做好器材的改制和活动形式的改进工作,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的规模及各年级学生理、心理特点的实际需要,对民族体育器材进行就地取材,自己制作,一材多用、灵活搬运的原则进行必要适当改制,对许多呆板、单调划一的动作在保留实质的基础上改进为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灵活多样、欢快轻松的运动项目。

5.加大对体育教师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培训力度

民族传统体育引进学校教学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为了让民族传统体育能够不断延续下去,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不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技能、方法,就不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更谈不上是学生的领路人。因此,要通过举办各种观摩课或集中授课培训方式,使体育教师提高认识,普及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真正作到把我国文化瑰宝——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继承并发扬下去。

总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切实有效的运用到现代体育教学中来,从而让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提炼与发展为学生所掌握与运用、传播到社会中去,练就健壮的体魄,让学生的体育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晓峰.浅谈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M].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

[2]刘胜利.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