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个国家,要想在竞争的浪潮中,劈波斩浪、奋勇前进,就必须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国家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能力又转化为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国民素质的竞争。这些竞争实际上又是人才的竞争。担负着人才培养任务的教育必须适应国际形势和国家的需要参与国际竞争,是教育战线必须解决的重大任务。新世纪,新形势呼唤新世纪的教育,新世纪的教育期待教育的发展,教育要发展,就必然采取新的形式,即必须采取当今实施的、推广的和举世公认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这两种教育新形式,这两种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要紧密地结合起来,因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前提这一点不可动摇,创新教育是教育的目的和归宿这一点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下面就来谈谈两者的几点思考: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前提。主要是因为:第一,素质教育是注重强调发挥个人的潜能。据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巨大潜能若能全部发挥出来,人类就可能进入经济、政治、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为此,众多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发挥人的潜能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基于这种思想提出来的。它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包括性格、兴趣以及对学习的不懈追求和进取精神,把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作为发展教育、进行教育活动的目标。这个思想对我们形成素质教育理论和搞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如果每个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家长都确立了这个思想观念,就能有效地消除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真正实施推进素质教育。
第二,素质教育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如果“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教育方针中所指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那么素质教育就是无疑实施了这点。素质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德、智、体、美、劳基本质量的教育,也是在此基础上提高一部分人某些方面特殊知识、能力的教育。过去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虽然也重视提高公民素质,但更强调培养专业人才,注重教育的选拔功能。而今天我们则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条件,通过设置素质教育目标,构建素质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完善素质教育方法,建立素质教育评估制度等环节来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是坚持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素质教育是立脚于人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并得到广泛的重视,人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这是因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都要落实或有赖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由于教育与社会、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培养的人才如何,对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终身教育思想应运而生,教育将面临全面的调整,这里包括教育观念与思想、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等多方面的调整。同时,高科技、信息化社会不仅对学生的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人的精神和心理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才能持续地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实施素质教育,就是着力培养学生具有一种能在其一生中更好生存、不断发展的素质。人们一旦拥有了这种素质,在其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就可以更好地持续学习和发展。而这种素质的养成、发展与完善又是一个长期的甚至是贯穿人的一生的过程。因此,素质教育是着眼于人的终身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通过以上素质教育的几个特点,可以推出一个结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前提。接下来再求证:创新教育是教育的目的和归宿。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依据创造学的理论、方法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所以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创新志向、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思维、增长创新才干、开展创新活动而进行的教育,都可称为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要教学生去掌握已知、探索未知;要教学生去开拓进取、除旧创新。创新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创新教育培养一个人创造性思维能力。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关键是看其能否进行创新思维。所以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开展创新思维教育。而创新思维教育又包括各种思维形式的培养已及各种思维技巧的训练,因此创新思维教育就是多种思维教育在创新形式和创新高度上的有机结合。
创新教育培养一个人的发现能力。如果把“发现”作为一种能力,那么就可以通俗的解释为“找到新的东西的能力”。发现客观存在的事物、认识客观存在的规律,都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造性才干的提高。因此,要开展发现教育以树立学生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带着创造问题去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创新教育培养一个人的发明能力。发明能力,那么可以通俗的解释为“创造新东西的能力”。发明教育是将人们在发明创造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充分传授给学生,培养和训练他们从事发明创造所需的思路与方法、技能与技巧,使学生能在创新活动中有所发明、有所创新。
创新教育还培养学生的渗透能力。这主要是由于目前,科学技术高度交叉,高度渗透,各种横断性学科、交叉性学科、边缘性学科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要使自己在这种形式面前不落后,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整体性教育和现代科学技术间的渗透教育。在这种教育中,不仅要注意科学和技术间的渗透,也要注意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间的渗透,还要注意它们与创造活动间的渗透。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科学知识、社会发展和发明创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渗透原理,提高渗透能力。
通过以上可知,创新教育是教育的目的和归宿。教育的希望和生命力在于此。
总之,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这两种教育新形式,这两种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要紧密地结合起来,因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前提这一点不可动摇,创新教育是教育的目的和归宿这一点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为了国家的富强,中华民族的兴旺,我们的教育既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又要大力做好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一、“创新教育”说法能否成立?
“创新教育”一词至今已广为接受,成为教育界的通用语言,似乎已无再深究的必要,其实不然。这个词语即使从语言学的角度可以成立,而若考虑到现在教育的实际情景以及前所具有的教育词汇,也还是需要做一番认真斟酌的。
“创新教育”的形成逻辑大致与“素质教育”相似,即从社会的需求,分析教育应作出的回应,再推导到教育上应体现的相应的类型。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靠教育,教育要在民族素质的提高上贡献力量,因而教育应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要求制度上创新、科技上创新,而教育是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因而应是创新教育。这种形成逻辑反映了教育界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积极回应,也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迫切要求,但并非无懈可击。一方面是“创新”产生的特定背景到底是什么,特定的含义到底是什么,迁移到教育,适用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含义是否有所改变;另一方面是社会的要求向教育上的转化,是否就是简单的复制,如同创新可以复制在教育上一样,如果不是的话,需要哪些转化环节,如此等等。这里所存在的种种前提问题,在“创新教育”中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了。
即便抛开形成逻辑不谈,“创新教育”的说法提出以后,也势必会引发出这样一个问题:它与素质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这是一个不得不问也不得不回答的问题,也是直接对实践产生导向性的问题。
关于这一问题,目前存在着以下一些不同认识。
(1)“创新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逻辑延伸。
(2)“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3)“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高形式。
这三种认识貌似相近,实则殊异。
第一种认识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式,实际上意味着“创新教育”可将素质教育取而代之,两者是一种替代关系,我们要做的是从素质教育向“创新教育”转轨(颇类似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第二种认识把“创新教育”视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和核心,实际上意味着“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突出出来的创新成分。第三种认识把素质教育区分为高与低、上与下,它不同于第一者,没有把素质教育取而代之;也不同于第二者,不是在素质教育的“面”上彰显创新这个“点”,而是把素质教育分为不同层次,昨日谓之“低”,今日谓之“高”。
姑且不论这三种认识孰是孰非,至少从中反映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创新教育”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它到底是素质教育中的一种新形式呢,还是可以取代素质教育的一种新教育形式呢?
其实,无论是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还是在其他相关的文件中,都没有提出“创新教育”这个词语。换句话说,“创新教育”是群众智慧的结晶,是教育界结合中央有关政策、文件对创新所作出的积极反映(极少看到“创新哲学”“创新文学”“创新艺术”的提法)。在这背后,有一种近年来形成的思维方式在作崇:在教育中突出某一方面,就以该方面加上教育来构词。这种构词法简单方便,一向在教育界通行不辍,但在“创新”问题上却遭遇暗礁。因为素质教育存在在前,创新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一个重点,是在素质教育的整体框架下的“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既然创新只是素质总体中的一个方面,就不应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否则,就会出现“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驾齐驱的现象,创新就从“重点”的位置跃升为“总体”“全体”的位置了。
上面的分析试图达成这样一种认识:“创新教育”难以与“素质教育”并称,“创新”是从“素质”母体中分娩出来的,两者不属同一水平、层次。
二、创新能力培养中要不要突出特色?
在以往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大家几乎都认同了学校要抓办学特色的说法,各学校都重视在某一方面突出“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素质,如京剧、游泳、篮球等“特色学校”丛生。由“素质”中彰显“创新”,不少的学校及学校领导都在思考:创新中如何进一步突出特色?如何把原有的特色转化为创新的特色?这种做法引发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或者说有这样一个前提性问题需思考:创新能力培养中能不能、要不要突出某一方面的特色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看“创新”是什么,与原有的笼统地谈的“素质”有何不同。
“创新”从字面上看,是“首次出现”“初始”“前所未有”之意。它是一个相对概念,从狭义上是针对人类社会群体而言的,即是人类尚未论及、涉足的;从广义上是针对一定群体和个人而言的,即相对自己来说是“新”的,前所未有的,或相对一定群体而言是“首次出现”的。具体到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来说,应更多地着重于个人及所属群体而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超越自身,超越群体,只有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才能逐渐超越他人,超越人们现有的认识水平。
无论是哪一个层次、水平上的“新”,一般都要具备这样一些特征:观念的灵活性,可以很快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将原有的知识结构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思维的效率较高;思维上的流畅性,可以对一个问题找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从中判断、捕捉出最佳的方法,同一单位时间内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越多,思维的流畅性也就越高;认识上的新颖性,可以提出一些奇思妙想,产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具有独创性和不可替代性。一般地说,上述三个特征是“创新”的主要体现方式。除此之外,支撑创新的因素或者说与创新相关的因素还有很多,如要达到创新,需要有对问题高度的敏感性,要能在貌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有豁达的态度,容忍犯错,容忍模糊的或不太精确的事物存在;要善于把握抽象的概括化的事物,如此等等。
从创新的这样一些特征上看,教育上要突出某一方面的特色从何“突”起呢?思维、观念和认识上的新颖性等,是存在于学校生活和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的,我们不能想象创新可以在学校的某一方面得到张扬,而其他方面可以“按兵不动”。如果通过抓特色就可以达到创新,那么传统的“形式教育论”——认为对人的某一方面的思维训练可以迁移到心理的其他方面——就不会成为历史的陈迹了。
“创新”往往是就事物的性质而言的,与“素质”这一宽泛的指代甚广的概念不同,它是在“素质”中突出出来的“特色”和“重点”,是在一般中突出出来的“个别”。切不可按照以往素质教育的眼光来看待创新,要在头脑中有这样一个明确的认识:素质教育是个整体、总体,而今天所讲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总体中的特殊、整体中的部分。
退一步讲,即使“创新”精神或能力培养中要突出特色,也不是原有素质教育整体中的“特色”了,不是原有意义上的“特色班”“特色学校”了。它以整体的变革为前提,虽然可以在某一个时期内突出“创新”的某些方面,如创新态度、创新方法等,但它们是在创新总目标中分化或者说细化出来的具体目标,是指向人的,而不只是指向学校某一方面工作的。
三、创新的“突破口”何在?
按照我们以往的思维模式,一旦某项政策出台,某个潮流出现,常常忙于寻找一个“突破口”(也叫“抓手”)。这也许在某些情况下是适用的,而在当今教育错综复杂、变化不定的今天,却不见得还能奏效。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不存在一个“突破口”的,并且在不同的层面,存在的“突破口”也不同。“创新”正是如此。
许多人都觉得在创新精神培养中,“观念的变革”是突破口,观念需先行,好像观念是一抓就灵的。可是,回过头来再看一看,教育界喊了20年的观念更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声疾呼教育要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到90年代中期不遗余力地提倡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形成素质教育观念,我们的观念究竟改变了多少呢?这些观念即使转变了,又有多少落到实处了呢?!
其实,在已有的传统中,观念的变革是最为困难的,正如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讲,当一种文化接受另外一种文化的影响时,它会使另一种文化转换为不同的光束:物质的、宗教的、制度的、精神的,其中物质层面变化最易,而精神层面变化最难。就此来看,在物质、制度尚未发生改变之前,观念的变革在一定意义上是不可能的。“物质决定意识”,没有相应的物质条件做前提,做保证,观念即使一时转变了,也会在遇到一些阻障时重新转变回去。
但是观念又必须要先行,否则与创新相应的体制就不会形成,也就是说,必须要有一部分人把观念先“转”过来。那么,到底应该是哪一部分人呢?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这一部分人首先是教育决策部门的有关人员(理论研究者的观念往往是最先行的,但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角色,常常不能转化为实践)。他们把观念转到创新上来,把江总书记所讲的“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作为审视教育的标准,至关重要。在“创新”的导引下,大力改革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教育评价制度,才能将创新真正落到实处。在以往的几年,之所以在素质教育实施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如“轰轰烈烈地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抓应试教育”,“上午搞应试,下午抓素质”,“课内搞应试,课外抓素质”,“两手(应试加素质)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做报告讲‘素质’,实际上抓‘应试’”,等等诸如此类。其中既有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原因,同时也有教育宏观决策的原因。体制不改,评价标准不变,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无从谈起。试问,有哪位校长、教师乐于冒降低升学率、丢乌纱、犯众怒的风险去搞素质教育?!
可以说,体制不变、评价模式不变,基层教育实践工作者在创新问题上几乎无“突破口”可言。
现在大家都不再讳言教育的弊端,批判几乎成了当今教育的主色调。在某种意义上,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已经成了“过街老鼠”了。从上到下都在痛斥我们这种误人不浅的教育,指责这种让每一个学生都试图逃避学习而不是乐于学习的“教育”。大家似乎都成了能诊其病症所显、所在的郎中,而惟独开不出一帖良药来。这种现象成了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一大奇观。决策部门在转变观念的前提下,对体制、评价等方面的变革,实际上可以结束当今这种不怎么正常的局面。
基层教育部门在体制、评价整体模式等变革上无能为力,并不意味着可以退出“创新”领域(实际上也退不出),在学校范围内其实也是大有可为的。
一方面是要切实认识到,僵化、刻板、一统是与创新相违的,自主、多样化、差异性、个性化是与创新相应的;另一方面无论是在教学方法、课程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上都应产生一系列变化。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致力于创设一种具有丰富反应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教学气氛。教师在处理学生的行为时,注意遵循下列原则:尊重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念头;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不时让学生做些事,但仅仅是为了练习,而不进行评论;从因果关系上开展评价。在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氛围时,要注意到:公开地向学生表示出,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性行为以及任何探索迹象,都是好事情;当学生在对一项活动感兴趣并非常兴奋时,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如果学生愿意的话,要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气氛要轻松活泼;不反对猜测,特别是猜测具有一定道理的时候。
四、创新与动手操作之间呈何关系?
在全教会文件中,将原来指代不太明晰的素质教育做了进一步的限定,那就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并且还谈到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足可见对实践环节的高度重视。如此,势必出现一个如何看待创新与实践操作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处理创新与动手操作的问题。
首先应该看到,无论是创新还是动手操作,都是现有教育中忽视了的或者说不太重视的两个方面。我们的教育关注到了人的社会化,关注到了如何将人“塑造”成适应社会生活的人,但却没有能够激发学生身上固有的创造潜能,没有或极少能够培养出世界级的科技精英、大师级的人物,教育更多地成了一股压制创新、使人由多样化变为一统化的力量。同时,我们以往的教育也不大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拿初中理、化、生这样应该注意学生动手操作的学科来说,在总授课时数的430课时中,实验课只有82课时,占19%。这样的教育教学虽然使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但动手操作能力明显不足,成了知识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真正是应验了我国古已有之的那句话:“君子动口不动手。”
可以说,全教会是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抓住了我们当今教育中的两个最为薄弱的环节。这两个方面从根本上来讲,不是相斥的,而是相统一的。一方面是创新离不开动手操作,另一方面是动手操作中也会滋生出创新的成分。
创新从哪里来?它来于学生的探究,来于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实践,而不是一味地从知识中来,从实质教育论所讲的“观念的联合”中来。
一般地说,创新不是教而得之的,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地探索,创新才能逐渐成为他自身品质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就需要给学生的自主活动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营造一定的问题氛围,让他们从自身的活动出发,得出种种新的看法和认识。例如,我们常常谈到的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才能的探究式学习中,就蕴含着学生直接的体验和亲身的实践活动。探究式学习的操作步骤一般是这样的:(1)明确问题。通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结合原有的经验关注有关的问题,学生要思考: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探讨这个或这些问题?我们对问题已经有了那些了解?(2)确定探究的方向。通过从多种多样的问题中辨别并提炼出主要问题,对问题作出预测或假设,思考:我们能做什么样的预测或假设?我们应该怎样解释它?应该以什么为中心展开探究?(3)组织探究。设计、制定探究方案,明确个人任务,准备探究工具,思考:我们打算怎样进行探究?需要哪些信息?怎样获得这些信息?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物力的作用?(4)通过各种途径、形式搜集资料,思考:我们能用什么样的或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与研究的问题有什么联系?怎样从中发现别的信息?将以何种形式使用这些信息?(5)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筛选、归类、统计、分析、比较,思考:怎样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类?这些信息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应根据什么样的标准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分类?信息彼此间有什么联系?(6)得出结论。学生要表达自己在探究中形成的见解,并且与他人进行交流,思考: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些结论与我们的预测和假设有哪些异同?哪些证据证明了我们的结论?如果结论与预测和假设不吻合,应重新确定探究方向,拟订方案,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思维的加工,获得了对事物的多方面的认识,同时也形成了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
另外,创新离不开问题解决,离不开一系列疑难问题的甄别。可以说,任何创新都是在一系列问题解决中发展起来的,而问题解决并不一定必然包含有创新。如何去进行问题解决,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提出思维的五步法: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尚未明了问题之前,处于困惑、迷乱、怀疑的状态;确定疑难之所在,对问题所可能产生的结果予以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试验性的解释;提出假设或解决问题的建议,利用已预测的结果,整理已获得的材料,提出种种假设,并进行考察、探索和分析;推断这些解决方法可能出现的结果,根据试验性的假设,进一步考察事实,使假设更加一致,并与更广范围的事实相符合;证实、接受其中的一种解决方法,把假设当作行动计划,应用到当前的事态中去,以达成预期的结果,看所发生的结果是否与预料的结果相一致。他在自己的实验学校中,也是引导学生通过这种教学过程一步步进行问题解决的。同他“从做中学”的思想一致,他鼓励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去操作某些工具,如烹调、缝纫等。在他那里,实践操作与创新思维是高度一致的,而不是彼此分离、有所区别的。
21世纪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必然导致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成为创新教育的楷模,必须能够有效地进行创新性教育教学和管理.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在提高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价值观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健康的价值观念,可以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使他们敢于和勇于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从而培养出不仅具有创新能力,而且也具有良好道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一、创新教育的意义与内涵
创新教育,其目的是使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通过教育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和特征,并获得相应的能力,为其长大后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全面素质基础.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批判精神和探究、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应正确把握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在关系,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教育,让创新教育成为学生所向往的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境界。
二、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
目前,基础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其弊端存在于:
1、在培养目标上,首先大家只是重视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知识素质的要求过高,忽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2、在课程设置上,只重视书本知识,轻视社会实践,学生知识面狭窄,没有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来科学地设置课程。
3、在教育方式上,只注重知识传授,缺乏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这样做就直接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压抑个性发展.这就压抑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特的思维能力,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忽视实践训练,致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训练。
4、在教育评价上,只重视学生思想、知识的评价,忽视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评价;在考试中只重视笔试,知识简单再现的题目多,运用学科理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题目少,而口试、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考试形式很少运用,这种考试方式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只满足于对知识的简单再现能力明显不足。
三、加强创新思维教育
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重点,创新思维能使学生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基础教育具有实施创新教育的有利条件,特别是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要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能引起学生自己思考的便是启发思维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问题;利用活泼多变的教学形式,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大胆想象的能力。切实有效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又一途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因此实践性的思维训练具有超前的和普遍的指导意义,充分发挥课堂内外教育空间的作用,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作为基础教育实施者的教师,不仅要具备善于获取、接收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创造与运用新知识去培养塑造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近年来教学媒体的改进速度加快,其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从幻灯、投影发展到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教育、多媒体教学和微机教学,新媒体传递信息总量大,
转贴于
对学生感官刺激强烈,尤其能使学生感受到科技和信息发展给人的生活方式带来的革命,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灵感,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教师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治学方法,并能够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不断更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建立广博的科学知识体系,以保证课程教学。因此新的教育必须是包含新的教学手段和多层次、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传递信息,而应该包含启发思考,促进创造的内容。
1.1信息技术的定义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1.1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
1.1.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1.1.3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
1.1.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1.2信息技术的分类
1.2.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1.2.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
1.2.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1.3信息技术的特征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3.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1.3.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2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2.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2.1.1教育信息化“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
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①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②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③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④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⑤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⑥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⑦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⑧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⑨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1.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2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2.2.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①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2.2.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同时,为了实现创新教育,必须抓好信息技术教育。因为创新素质不会凭空产生,它必须在创新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创新过程逐步培养;创新方法的掌握、创新技能的形成,必须灵活采用多种信息技术。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欣欣向荣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应启迪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担负着重大责任。那么学校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实施教育创新,构建创新教育思想基础,创建创新教育的环境。
所谓创新教育是让在学生德智体诸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还要创造条件,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代表着一种先进的学校文化,它不仅是走出“应试教育”的突破口,而且是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切入点,更是教育改革实施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经之路。学校必须构建创新教育的思想基础,创建创新教育的环境。
(一)大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建立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团队,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1.建立具有创新思想的教师团队。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1999年9月16日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同志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为造就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实施创新性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性人才的关键。只有具有创新思想的教师才能进行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
2.根据创新教育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改变教育方法,加强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在学生方面,要相信每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发展每个学生的创造才能。在人才追求上,要变培养知识型人才为“智能型”、“创造性”复合人才培养,注重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善于创造。在教学方法上,要变注入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把一味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变为既让学生接受知识又发展智力、提高综合能力。
(二)建构适应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创新知识结构,改革教学模式。
1.建构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为目的。从创新教育的要求出发,将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要求融入教学计划中,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要强调突出创新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计划制订时以“学到知识、培养素质、发展能力”,作为学生教育模式的指导思想,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达到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学习,还学会适应、学会创新的目的。
2.构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和载体,要注重学生的个体性学习与学校上课的一般规律之间的差异,就要形成不仅有共性而且有个性,更有弹性的教学体系,从而既保证学生基础性教育素质,又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提供适应性的学习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措施,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现代化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课堂,师生互动教育是手段。“启发”引导“发现”,要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能进行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能进行主动获取、加工、提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成功意识和创新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创新性活动中,个人要具有创新精神,这是个体在活动中具有的比较稳定的多种心理品质的集合,是创新能力的动力因素,是一种强大力量。它包括对创新性活动意义的了解,对创新性活动达到目标的信心,对能克服各种困难的毅力和顽强奋进的精神。
(一)有目的树立学生的成功意识和求知欲望。
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成功的强大动力。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自己所教科目的兴趣,让自己的教学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在教学形式上要追求多样化,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设疑解惑,提出思考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成功是学生创新的动力源泉,有成就感追求的学生具有顽强的毅力。教师善于激励他们、信任他们,对他们的每一次进步都要及时地肯定与表扬,让学生在欣赏与赞许中,激发创造动机,从而启迪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创新能力来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新颖性和独特性是创新思维的特征,教育中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考,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和点拨,经常性地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设置舞台,放手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探索、创造。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促进学生走向创新学习的大道。创新不能离开求异思维,同样也不能离开求同思维。创新的过程就是对普通共同规律的探求,即在诸多的事物中,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概括一般规律的过程。创新不仅需要打破思维的定势,而且需要进行集中比较选择。创新是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综合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帮助学生学会类比和联想。创新也需要学生具有抽象的逻辑思维,因而在教学中同样要重视对学生抽象的概念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地整合起来。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力每个人都有,只要自己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进步,都可视为创造。”实践证明,学生具有创造能力比获得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
(一)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为发展学生个性营造一种健康有序、高度开放、激励上进、能自由表现的宽松氛围,与学生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同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面。
创造教育就是要“以社会为学校”、“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因此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多进图书馆、阅览室,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进过程中,要让学生多接触现实世界,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更多地转换角色,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遇到新问题,挑战新问题,激发潜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校要加强对家庭进行创新教育的指导,以多种形式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发挥家庭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的作用。
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让教师和家长力求做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素质教育不仅要让教师认识,更要深入每位家长的心里,让家长明白:要充实自己教育小孩的知识,为小孩提供促进其创造发展的环境,促进孩子积极地开动脑筋,从不同角度去建立民主、高尚的新关系,以形成学校和家庭协同教育的合力,为儿童的主动发展拓宽渠道。
四、培育健康的身心,塑造健全的人格。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渊博的知识,还要具有诚信的品格、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既要有自主意识,又要有合作精神。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受到信任、尊重、宽容、关注、支持、鼓励,从而产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才会兴趣发展、好奇心满足、心弦波动、智慧火花迸射和身心愉快成长。学生也只有通过活动,在合作、参与、创造的过程中,才会不断形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获得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成功体验。
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学生成长环境的优化,为使学校、家庭、社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适宜土壤,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愉快的“心理运动空间”而努力。
五、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新时代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是社会科技和生产力不断提高的源泉与动力。它能否实现,关系到一个民族能否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教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必将离开竞争的舞台。因此,在现阶段学习创新教育思想,并用之指导学校创新教育的实践已成为时代的发展要求,成为民族发展壮大的希望所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第四章[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王俭略.论研究性课程的价值及其开发取向[J].学术争鸣,2007,(2).
关键词:初中;政治;素质;教育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对人才的要求更高。教育教学领域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而服务的。因而,教学改革随之推陈出新。
当今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因而素质教育应运而生。我积极投入到教改的浪潮中来。我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具体做法如下:
一、摆脱“应试教育”,进行“素质教育”
传统的初中政治课堂,大多采用教师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围绕“应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传统教育模式,是一种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的淘汰式的选拔教育。在这种模式下,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学安排上明显偏重智育,把学生训成了考试机器,高分低能,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也惟升学率是从,因为只有如此,才有资格谈奖金、职称、晋级、住房等。结果呢?人的素质没有提高,党的教育方针也没有真正贯彻。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二、改变“闭卷考试”的教学方法,探究“开卷考试”的策略
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考时政治采取闭卷考试。因而,导致传统的闭卷考试立足于选拔,实施选拔性教育行为,只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使大多数学生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闭卷考试以考试为指挥棒,只在考试能力上下工夫,重考试结果而轻教学过程,以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闭卷考试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题海战术”及“加班”、“加点”、“加压”的办法给学生造成沉重的课业负担,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的发展,使他们的身心长期处于难以承受的超负荷状态,而过早地卷入残酷的社会竞争中。为克服闭卷考试的种种弊端,变“寻找适应教育的学生”为“寻找适应学生的教育”,教育部于2000年3月13日发出政治科中考改革指导意见后,对政治科考试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从而使初中政治课突破闭卷考试的“包围”走进了开卷考试。初中政治课实行开卷考试,即考试时允许考生携带政治教材及相关资料进入考场,随时查阅。要求学生运用课本中的知识、观点、原理,联系国际国内重点热点问题、联系校园生活实际以及自身的思想行为实际,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分析、解决试卷中的问题。此举措重在培养学生利用课本知识分析、处理社会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铲除旧课标的束缚,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初中政治教学要想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打破铲除旧课标的束缚。这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从转变教育观念的角度,重点删改了原教材中“偏、难、繁、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使活动教学成了新教材最亮丽的风景:首先,活动内容丰富。新教材中的“活动”主要包括三类:课内活动、课外活动和活动课。初中课外活动共8节;课内活动共26类391次;“活动课”的设置是新教材最亮丽的风景。活动课是活动教学的集中体现和典型标志,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进入学科课程还是第一次,是我国课程史和教材史上的重大创新。其次,活动形式多样。初中政治教材中的活动课,设置了大量新颖生动的教学活动,尤以初一教材最为典型。
为增强时代感,淡化学科体系,强化实践环节。新教材对在社会发展常识中一向较为重要的生产观点、阶级观点、群众观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等内容,以及有关论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那些离我们现实太远而且纯属理论的多数章节都被删减了,补充了与现实结合比较紧密的诸如“三个代表”、“七一”讲话、“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富有时代性的现实内容。而且在考核时对于简答题、判断说明题、分析说明题、政治小论文等实施考试,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不管知识点来自课内课外,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行,同时对有创新的观点还要加分,这无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从而一反过去初中政治课“死记硬背”课本知识的应试框架,构筑起思想政治课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四、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障碍
近几年来,许多学校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尝试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还有前改后返的体会,但总的来说进度不快。究其原因关键的一条就是设有一个政府部门制定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对教学管理的评价模式,这一点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大障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初中政治课应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入手。
2.开卷考试的弊端
评阅中考试卷必须选拔政教专业的、多年上毕业班的、经验丰富的、责任心强的政治教师参加阅卷。可见,作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突破口,开卷考试不是素质教育的终结,而是素质教育的开端。
3.新课程的缺陷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教育特征关系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组织教法的创新。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改革。创新教育以有众多学者和教师进行研究改造并得以发展。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既学生的观察力、获得知识信息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创新实施能力等。现就根据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着如下阐述。
一、创新教育是注重智力的开发
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智力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智力是人脑功能的表现,是人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要让学生了解想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从而获得学习上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还应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际上,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受到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创新教育虽然仍将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它已不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了。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
1、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如培养形式灵活,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相、电影,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情感很有好处。
3、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不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三、创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学
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如果教学总是从确定的前提出发,经过确定的过程,得出确定的结论,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教师不仅能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等。这些要素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又都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体育教学质量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创新教育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弄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只喜欢学生顺从性的一面,似乎学生越顺从、越听话就越好。实际上,顺从性和不顺从性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二者共同构成了个性、独立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有创造性的人,相对地说,他在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往往具有一种不顺从性和不随俗性,但在平时的生活中又常常是顺从的和随俗的。所以我们既不能不加分析地压制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赞赏其顺从性,也不能无条件地怂恿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贬抑其顺从性,我们应从二者的辩证统一上去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要削弱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获取知识。教师的导在课堂上表现为组织教学和启发思维。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就是看是否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使学生能做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得?椒⒄梗欠裼欣诒;ず团嘌暮闷嫘摹⑶笾吞剿鞔葱戮裼肽芰Α2⒁陨硖辶废拔饕问评词迪峙嘌拇丛炷芰Α?/P>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国两千余年封建历史源远流长的影响,“天、地、君、亲、师”森严的等级观念的余泽,给“师道尊严”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陈腐论调至今仍被某些为师者津津乐道,甚至成为“治学生”的法宝。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学生对教师必要的尊敬(这个“尊敬”也应当建立在教师对学生人格“尊重”的基础上)。我们反对的是“唯上、唯师、唯书”,反对的是“唯师命是从,唯师训是依”,不加选择,不辨是非的盲从,反对的是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学生的自主性、自尊心视而不见,动辄指责、喝斥,甚至辱骂、殴打的错误做法。这些错误的观点和做法,对学生的人格是无情的摧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无情的扼杀。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就能理解处于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时的许多幼稚的想法和做法;注重培?淖灾餍浴⒉⒉皇被丶右哉返闹傅己鸵迹蛔鹬匮娜烁瘢蜒嬲醋魇且桓龈龌钌娜耍慌Υ瓷枰恢窒喽钥硭伞⒆杂傻慕萄Щ肪常嘌蚁搿⒏宜怠⒏易龅奈尬肪瘢趴堑氖纸藕痛竽裕醚幻孕殴湃耍幻孕琶耍幻孕爬鲜ΑN蚁耄绻颐钦嬲芙⑵鹫庵中滦偷氖ι叵担匀换嵝那橛湓谩⑺嘉钤尽⑹右翱⒗钟诓斡耄堑闹鞫院突曰岬靡猿浞值姆⒒樱谴葱乱馐兜拿妊炕岬玫骄牡暮腔ぃ敲矗嘌浯丛煨戮窈湍芰σ簿陀锌赡艿靡允迪帧?nbsp;
3、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它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我们要认识体育教学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因此活动量和生理负荷是最显而易见的因素,但身体活动又并不只限于给人以生理上的作用,还兼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等作用。因此,创新教育应以“量”的多少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如运动负荷量、知识的信息量、学生之间的交流量、通过活动获得情感体验的量等等。其次,学生的进步应表现在所学技术难度的不断提高和知识深度的增加以及感觉理解创造的思维递进上。而在培养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改善学习效果、增加运动乐趣等作用的认识和功能上应得到充分发展。再者,身体活动外在表现(技能)的因素除来自于学习者本人努力之外,其他的因素(如遗传的身高、体重、肌肉类型及神经类型的不同)影响很明显,因此体育课中的个体差异大于文化课中的个体差异。再加上体育学科的培养目标(为终生体育服务)和体育内容的相对可选择性(例如同样为健身既可以打篮球也可以打排球),因此,创新教育应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体现在内容、难度、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总之,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要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本身必须有创造力。因此,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热情、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的意志力。这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倘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教师的创造性主要受自身素质——知识、经验、智力、个性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影响。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是完成跨世纪宏伟大业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国教育学刊200002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中国教育学刊200002
3《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北京教育200005
4《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北京教育200008
5《培养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山东教育科研200006
6《素质教育要突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江西教育科研200006
7《试论创新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
8《创新教育与教师观念更新》探索与求是200004
9《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思考》吉林教育科学199908
10《基础教育与创新》人民教育200008
11《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天中学刊199904
关键词:创新教育 现代体育课 主流
1.研究目的
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体育教学创新有何特征? 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 创新教育的根本是改变“应试” 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2.研究方法
2.1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 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 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 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 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
2.2 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
如培养形式灵活, 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 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
2.3 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
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2.4 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 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习的主人。
2.5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 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
2.6 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
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 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他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 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在内容、难度、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总之, 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 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倘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 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 是完成跨世纪宏伟大业的保证。
3.结果与分析
3.1 创新教育是注重智力的开发
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 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 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 要让学生了解想跑得快, 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 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创造有利条件, 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 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 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 积极开动脑筋, 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 加深理解, 从而获得学习上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创新教育虽然仍将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 但是它已不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了。在创新教育中, 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开发学生的智力, 促使学生由“要我学” 转变为“我要学”, 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3.2 创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学
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尽量少讲, 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 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掌握创新的方法。教师不仅能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 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包含着各种要素, 如教师、学生、教材、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等。这些要素
之间, 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因此,要使体育创新教育获得最大效益, 必须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 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弄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论与建议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以及《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许多方面进行转变。在体育课中, 如何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 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培养合乎于21 世纪教育发展趋势和现代化社会要求的具备强健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及丰富的文化知识人才。
【参考文献】
在这样的规划下,新的高中地理课程理念确定为: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则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了这些要求: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此次课程改革,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整合,并以此为依据,构建地理新课程的目标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对于素质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以因材施教为方法的现代思想和现代教育模式的一种表述形式。它的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从教育思想的角度来说,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因为只有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教育能力,才能造就一批又一批创造型人才。从教育模式的角度来说,创新教育则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体现。
因为创新教育所培养的素质不是一般的素质,而是创新素质。以培养人的创造性为根本宗旨的创新教育,既是最高层次的教育,也是当前正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
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要求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学生的感知、记忆和想象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及其方法的掌握,启迪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创造性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增长创造才干。
特别是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发展创造性个性品质,开拓创新精神,激发创造兴趣,锻炼意志和毅力,树立创造志向。
三、强调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新课程内容目标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结构上的重大突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它表明,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那种把课堂看做是惟一受教育的场所,把书本看做是惟一的知识来源,把教师看做是惟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在生活和实践中的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也提出了“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的要求。
地理是惟一以“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为基本内容的学科。这是因为,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地理才从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诸方面综合起来探讨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四、强调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
中学地理课程兼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领域。在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提出“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以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科学人文性,就是以建立在科学理性之上的人文精神来规范、统领科学,从而实现科学与人文彼此关照、相互包容,最终达到二者的协调统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