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文化地域性范文

旅游文化地域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文化地域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旅游文化地域性范文

关 键 词:天津地区 旅游纪念品 地域性文化 城市形象

由于物质经济的进步,现代人休闲意识的提高,每年节假日全国各地景点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旅游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同时当地政府和人民通过向游客提供相应的旅游产品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项对美、日、法、英、德5国游客访华动机综合调查的资料表明:第一位是为了了解人民生活,第二位是了解历史文化,第三位是游览风光和品尝佳肴[1]。这项调查表明人们的旅游需求从过去的游览名胜古迹、秀丽山水逐步转向体验旅游目的风土人情、了解当地的本土文化,旅游需求呈现多样化,旅游活动也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文化性旅游发展2。地域性文化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蓬勃的发展动力。

1.旅游纪念品与地域文化的联系

《社会科学方法词典》中对“地域文化”的定义是:……人们对文化特色的选择与结合显示出不同地区的特征,从而形成特定的文化类型和文化区域或文化圈, 这个文化区域或文化圈,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域文化。通俗来讲所谓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地域文化与历史、地域、文化等因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以它是一个三维的概念,它以时代性或历史性为经,以地域性为纬,又以文化为核心而紧密联系在一起。21世纪的城市竞争取决于文化力量的较量,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大力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在这种环境下城市的品牌效应及影响力要谋求发展与提升,它的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到该地区的地域文化。

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产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件商品,还是旅游地的象征物,是一段游历的记忆和情感的寄托,充当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载体,所以相对于一般的旅游商品而言,旅游纪念品有两项特点:地域性和纪念性。前者是构成后者的重要条件,即地域性对于构成旅游纪念品的纪念性有着重要意义[3]。

根据相关旅游部门的调查表明,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旅游纪念品的销售利润占到旅游经济的40%,在我国各地地区情况不一,平均值为10%—20%,个别景点可达到30%,因此我们的旅游纪念品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天津地域文化及纪念品开发概述

天津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紧邻北京、河北,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是我国的军事要地,600年前皇家在此设卫,逐渐成为北方与外界交流的集散中心。天津开埠600年来,通过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大量的吸收外来文化,天津人民创造出了独具天津特色的民俗地域文化。总结起来主要有漕运文化、盐商文化、宫廷文化、饮食文化、军旅文化、帮派文化、宗教文化和曲艺文化等,其中最为典型也是最为外人所知的就是天津饮食文化中的“天津三绝”,宗教文化妈祖崇拜情节中的祭祀、皇会活动等,天津特色建筑,还包括一些民间艺人传承并发扬光大的民间艺术,如风筝魏的风筝、杨柳青的年画、泥人张的泥塑作品等。

同样,它的设计、开发及用户反馈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天津城市品牌的塑造和游客对于整个城市风貌及其天津文化的认可度,因此旅游纪念品在传播中无形地起到了城市名片的作用,设计者必须给与足够的重视。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而建立的,对于一个健康、良好的城市形象而言,它将有利的促进经济发展与壮大。对于城市名片——旅游纪念品的系统化设计,将对城市的形象的提高和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

3.天津地区旅游纪念品调查及分析

对于天津旅游纪念品比较集中的一些场所(如鼓楼、古文化街等)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在天津的旅游纪念品市场,除了泥人张、风筝魏、杨柳青年画等传统老字号外,很难寻觅到既能体现天津特色又受到普遍认可的旅游纪念品。

笔者以产品定位图为依托,把现存市场上的纪念品按照定位图中技术——造型的关系,进行分类、总结。市场上最多的一种纪念品就是同质化旅游纪念品,这类产品是由于地域体验的产品化开发不足,导致了严重的泛地域化即趋同现象,当然这与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流通渠道的通畅也是分不开的。这些产品缺乏地域特色,不能勾起旅客的购买欲望,属于定位图中低技术、差造型产品,这类产品只能位于定位图的左下角;第二类具有传统的工艺品类,如风筝魏等天津地域特色的工艺品,也占有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很大比例,这些纪念品应注意与纯工艺品的区别,在兼顾艺术性的同时,突出纪念性和实用性,通过批量生产降低成本,让每位游客都能买得起[4],且产品转化形式过于直接,此类位于产品定位图的左上角;第三类产品,技术水平较高,但缺乏地域特色,位于产品价值体系的右下角。从天津市旅游纪念品定位图中可以看出,“好造型、高技术”的产品在市场上基本处于空白水平,这里的“好造型”指地域文化表达准确,而“高技术”则是指做工精良。

因此如何发掘天津地域文化并把它转化成设计符号是其中的关键。笔者从文化性质为划分方法把地域文化划分为:高级文化、大众文化和深层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力图对天津地域文化进行梳理。表1中桔色部分是天津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可以用到的地域文化元素。从调查的结果中得出现阶段对工艺美术元素运用较多,但在信仰、神话传说、曲艺、食住方面的元素运用空白或欠缺,并且对工艺美术元素的运用也只局限于直接利用的手法,转化形式单一、简单,应多采用其它产品转化的方式如:创意变化和意向拓展等。

4. 天津地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及分析行——住”入手进行相关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住”是反映一个城市精神面貌和人文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它的变迁反映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艺术欣赏等的变化。在这里“住”泛指天津的特色建筑。天津的特色建筑包括具有天津特色的殖民风格的租界建筑和现代地标性建筑。天津的殖民风格的租界建筑,反映了特殊时期天津建筑的特点,如被誉为“天津万国建筑博览会”的“五大道”,建筑风格集文艺复兴式、希腊式、哥特式、浪漫主义风格、折衷主义以及中西合璧式等,是反映天津历史文化风貌的重要景点。而天津现代地标性建筑是新时期下,天津人民在政府的带领下建造的符合现代审美和时代特点的建筑群体。如天塔、“水滴”体育场、古文化街、天津站、“天津之眼”等。其中“天津之眼”由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可以俯视天津五彩斑斓的夜景等原因,近年来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天津之眼”即永乐桥摩天轮,2007年底正式使用,使气势恢宏的“天津之眼”完全睁开,成为津城又一美景。“天津之眼”运行时距离地面的最高点达到120米,可以看到方圆40公里以内的景致,同时它也是世界唯一建在桥上的摩天轮,给期待幸福的人们更多的渴望,成为近年来旅游者耳闻能详的建筑作品。因此在纪念品设计上选择以它来作为设计原型,独有的地域文化特点突出了旅游纪念品的“纪念性”;同时,进一步考虑它的实用性,经过调查发现,一般的游客都会把纪念品放在比较显眼的地方进行陈列,所以设计一款既可以陈列又有一定收纳功能的“天津之眼”纪念品成为设计的最初想法。

这款摩天轮DIY收纳盒以“天津之眼”为原型,并在结构上结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家具特有的榫卯连接结构,对于国外的一些游客来说更加具有收藏的价值和文化纪念价值。再者,考虑到游客携带的便利性和发挥游客个人创意和参与性等因素,纪念品采取可DIY自己动手组装的设计模式,为生活增添乐趣,更具有具有纪念的意义。图2显示的是摩天轮DIY收纳盒拆卸状态,包装盒分为两个部分左面部分用来盛放纪念品的框架部分,通过正负形的设计使架子部分不易损坏,右面部分主要来放置收纳的小盒子。图3显示的是组装效果展示,组装好后收纳盒中可以盛放一些办公用品等杂物,可放在办公桌上或其他地方使用。5.总结

旅游纪念品作为“城市名片”,它的设计好坏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问题,同时对于经济的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速天津地区旅游纪念品的发展既是天津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阶段,又对天津地区文化的研究和推广起到积极作用。中华文化一体多源,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大系统中的子文化或一部分,探讨地域文化,有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某些方面认识的深化,有助于揭示中华文化的内在特征和民族特性,整体推动对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化。

参考文献

[1] 刘锡诚、沈受君:民俗与旅游论谈[J].民俗研究,1995年第1期

[2] 口小勇: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2篇:旅游文化地域性范文

作为当前旅游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文化的本质及其特征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在遵循旅游文化的定义原则对其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旅游文化的本质,指出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并对旅游文化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括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旅游文化;本质;特征;定义原则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我国当前的旅游经济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促进我国旅游业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步伐,必须将发展旅游文化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去完成,将旅游文化的发展作为保障旅游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为了促进旅游文化的进一步完善,我们应该对旅游文化的定义原则、内涵、本质和特征等重要内容进行深入探索,从而保证其能够健康有序发展。

一、旅游文化的定义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定义旅游文化的首要原则就是整体性原则,它指的是我们在定义旅游文化时,必须立足于旅游文化的整体性,无论在探究、研讨的过程中经过了怎样的分析讨论,在最后进行定义时都不能将其分成若干个部分去进行分别定义,而是要回归、总结到旅游文化的整体上来。[1]此外,如果我们要对旅游文化的本质进行深入探讨时有必要将其分割成主体部分、客体部分和中介部分,仍要遵循整体性的前提,这是保证对旅游文化定义科学性、合理性的重要前提。我们在对旅游文化进行定义时之所以要强调整体性的重要作用,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是因为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它所包含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为了避免定义过程中忽视了对这种内在联系的描述,就必须时刻注意遵循整体性原则。在旅游文化的定义过程中,一定要十分重视对整体性地把握,从而保证定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逻辑性原则

定义旅游文化时要遵循逻辑性原则,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以偏概全和以点带面等现象应该避免,定义时的每一步推理、每一次判断都应该时刻注意对逻辑规范的遵循。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旅游文化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中介文化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绝不能简单地用“部分+部分=整体”的逻辑去对其进行定义,更不能将其中单独的一部分或单独的两部分等同于旅游文化。其次,在实际的定义过程中,要注意用基本的逻辑规范去约束所使用的语言表述,类似于“旅游文化就是……各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总和”之类的存在一定逻辑错误的表述是一定不能出现在最重的定义中的,这要求我们在定义旅游文化时要首先搞清楚基本的逻辑方法和逻辑思维,并在定义过程中严格遵守。

(三)对象性原则

在定义旅游文化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对象性原则,这也就是说,研究视角应该是由所研究的对象来决定的,而绝不能是由研究视角来决定研究对象。我们要下的定义是旅游文化,在这里定义对象已经十分明确,就是旅游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几种完全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定义旅游文化,但是无论视角如何变化,方法如何不同,定义的对象都始终是旅游文化。在定义旅游文化时之所以要遵循对象性原则,是为了更好地探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并对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旅游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一)旅游文化的内涵

作为旅游文化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旅游文化的内涵是研究旅游文化的基础所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相关学者对旅游文化内涵的认识还存在许多纷争和不同的看法。但是当前学术界对于旅游文化内涵的共同认识是:旅游文化是一种文化,它是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并在旅游活动中进行整合。[2]

(二)旅游文化的本质

旅游文化本质是一种人类文化,是伴随着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融合和发展的一种文化活动,从这一角度来说旅游文化的本质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因为是在具体的旅游活动中产生的,所以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原生性旅游文化,也就是说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伴随着我们人类的旅游活动而产生的,如果没有人类的旅游活动,也就不会产生所谓的旅游文化,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是旅游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重要基础;第二,作为旅游文化过程中被整合的一种文化,旅游文化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非原生性旅游文化,在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旅游者和旅游业者逐渐将其整合到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活动中去,从而形成;第三,旅游文化中既有静态的文化现象,也有动态的文化活动,它是一种将二者进行统一的文化,也就是说,旅游文化既可以指旅游文化活动,也可以指旅游文化现象;第四,文化本身就是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产物,而旅游文化当然也不例外,它也是物质外显和精神内涵的统一,在物质方面旅游文化主要包括服饰、饮食、园林、建筑等客观有形的存在,在精神方面则包括审美追求、思维方式等无形的事物;第五,创新是文化的本质,因此旅游文化绝不是将旅游和文化简单相加后得出的产物,更不是种种不同文化的杂糅,实际上它是旅游活动和文化相互交融后产生的一种过渡性文化,是全新的文化形态。

三、旅游文化的特征

(一)双向扩散性

旅游文化的第一个特征是双向扩散性。作为一种移动的传播文化,旅游主体的运动往往会带动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进行不断的扩散和飘移,在这一过程中,旅游主体身上所带的客源地文化、民族文化和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等都会被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扩散和传播到目的地,从而对目的地文化形成冲击和影响。而与此同时,旅游主体也会受到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吸引和反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甚至接受目的地文化,从而反叛和背离自己原有的客源地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主体在从旅游目的地返回自己的客源地之后,目的地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带入到了客源地之中,并对客源地的旅游文化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是旅游文化的双向扩散性。这种看似平等的双向扩散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平等,因为从较长一段时间来看,目的地文化所受到的旅游主体文化的冲击往往较为严重,甚至其传统文化会被彻底瓦解,而旅游主体和客源地文化所受到的影响则远远没有这么严重。

(二)民族性

民族性也是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旅游文化的表象和内涵往往会因为民族的不同而存在比较明显的民族差异,以旅游性格(指旅游主体的旅游性格)为例,内敛稳健是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性格特征,而西方旅游者则多表现为热爱冒险、开朗外向;对于中国人来说,内心体现在旅游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而西方游客多重视外在观察;道德塑造功能在中国人眼里是旅游的重要目的,而西方人多重视旅游的求知价值。这种明显存在的旅游文化的民族差异使得旅游目的地的美景和风土人情对旅游主体具有十分强烈的吸引力,感受异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成为广大旅游客的精神向往。并且在旅游过程中旅游文化的民族差异让不同民族各具风格和特色的民族风情得以被展示,成为吸引游客的魅力所在。

(三)地域性

地域性是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作为旅游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地域文化的差异也成为旅游文化存在地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旅游文化的地域性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首先,我们可以从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的差异看到,无论是东北还是华北、西北,无论是华东还是华中、华南,地域上的特征都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种地域上的差异往往具有十分显著的文化韵味和文化魅力,吸引着广大游客纷至沓来;其次,旅游动机的差异也是印证旅游文化存在地域性的有力证据,经济发达地区的广大游客出于对原始风貌和原始生存状态的向往,往往会选择去欠发达地区旅游,而欠发达地区的广大游客则始终憧憬着大都市的繁华,从而希望去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旅游;最后,我们还可以从不同地域在文化传统上存在的差异中看到旅游文化存在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文化在其旅游文化中都会有不同的体现和表达,为了和其他文化形成显著区别,不同地区会利用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形成吸引游客法宝。

(四)阶层性

从旅游主体的角度出发,旅游文化实际上是带有一定的阶级性的,这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3]通常来说,相对上层的旅游者往往矜持、端庄、大方、优雅,中层社会的广大游客大多情况下是自信、敢于冒险的,而下层社会的游客则多是怯懦保守的。这也就说明,在实际的旅游活动中,随着旅游者的身份越靠近下层社会,他们对于旅游实用价值的重视程度便会越来越强,反之则越来越重视观赏价值。

(五)大众性

大众性也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特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基本生活需求之一,现代旅游已经越来越向大众旅游靠拢,旅游文化也更加成为一种大众文化。这并不是说旅游文化越来越好曾宪底层次和低俗化,也不是说原本为少数社会精英和上层社会人们所拥有的雅文化已经被旅游文化所摒弃,而是说旅游文化已经逐渐成为雅俗共赏的大众性文化,这是旅游文化与时俱进的结果,也是旅游文化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结语

在当前旅游经济发展遭遇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旅游文化的重要作用已经开始凸显,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对旅游文化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中国的旅游业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使得文化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桑翠红 单位: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何丽芳.试论乡村旅游原生态文化的本质特征[J].商业时代,2012(12):87-88.

第3篇:旅游文化地域性范文

旅游文化的概念既是旅游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研究旅游文化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目前旅游文化研究中的许多纷争和分歧多源于对旅游文化概念认识上的不同。我国旅游文化学界一向注重对旅游文化的界定。上述各位学者关于旅游文化的定义的各种表述无疑都在一定视角、一定层面上揭示了旅游文化的内在本质与特征,对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旅游文化的概念内涵及其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但上述观点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注重分析,忽视综合。上述除了“相关文化总和说”和“旅游体验-介入文化说”外,关于旅游文化定义的阐述几乎都特别重视对旅游文化的分析和解剖,并对每一个部分进行特别的论证和阐述。这本来无可厚非,毕竟,分析是人们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但问题是,分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将一个完整的事物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再对其进行各自的考察了解,而在于通过各部分的分析和了解之后,最终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与内涵。旅游文化虽然是一个涉及众多领域、众多部门的综合性社会文化现象,但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对其本质与内涵的研究,可以采用分析的方法,但这种分析必须建立在保持旅游文化整体的完整性的基础之上。否则,即使分析之后将其各部分勉强地综合在一起(如“相关文化总和说”),也会因缺乏彼此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成为旅游文化“拼盘”而不是旅游文化的本体。

第二,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无论是研究目的,还是研究视角,都要指向旅游文化本身,而不是其他。即使是指向旅游文化本身,也必须是全部而不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准确地认识和理解旅游文化的内在本质及其规律。旅游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虽然为了研究的方便,旅游文化可以分别从主体、客体、中介体等不同的视角和层面来分析和探讨,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旅游文化的概念界定可以以点带面、以偏概全。遗憾的是,上述除了“相关文化总和说”和“旅游体验-介入文化说”之外,有关旅游文化定义的描述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这一不足。这不仅违背学术研究的逻辑规范,也使人们很难形成对旅游文化科学而正确的认知。

第三,认识模糊,概念混淆。目前,旅游文化研究中的最大问题是对旅游文化的本质和内涵认识上的模糊。这不仅表现在一些研究者常常将“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旅游主体文化”与“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与“旅游介入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与“旅游文化物质载体”“旅游文化事项”与“旅游文化类别”“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社会文化、民俗文化等混为一谈;还表现在将研究的视角错位成研究对象本体,以为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旅游就成了旅游文化学,殊不知在研究对象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不管采用什么视角或者是方法都只是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而不是对视角和方法的认识。因此,上述观点中的魏小安(1987)和章海荣(2004)的定义就明显地存在着将研究视角当成研究对象的错误,即旅游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而旅游文化则不是;旅游实质是文化交流与对话的一种方式,而旅游文化的实质则不是。造成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除了与研究者的知识背景、教育经历和认识水平等密切相关外,恐怕主要还是研究方法和研究规范的问题。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因此,旅游文化研究绝不是简单地嫁接和应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方法,也不是简单地用语言介绍和文字描述便可了事,而必须采用多视角、多层次、辩证的方法进行。同时,旅游文化研究是一项严谨的科学研究工作。必须端正态度,实事求是,严守规范。观点的阐述要言之有据,引证可靠,逻辑清楚,自圆其说,不能模棱两可,太过随意。只有这样,旅游文化研究方能产生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而不会备受责难,诟病多多。

二、旅游文化的定义原则及其内涵

鉴于目前中国旅游文化研究的现状,我们认为,要科学地定义旅游文化,除了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旅游文化本质内涵与外在特征外,还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即在定义旅游文化时一定要从旅游文化的整体性出发。虽然在研究过程中可以经过若干的分析,但最后一定要回归到旅游文化的整体上来,不能将其人为地分割成各个部分。如要深入研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可以在保证其整体性的前提下,将其分为主体部分、客体部分和中介部分,但对各部分的分析理解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旅游文化的整体而不是各个部分。之所以要从整体性出发,也在于事先就将其视为一个整体。实际上就等于承认其各个部分之间的某种内在的联系,以避免分析整合之后造成的内在联系机制的丢失。

第二,逻辑性原则。这里的逻辑性原则,重在强调两点:其一,在给旅游文化下定义时所作的判断、推理等要符合逻辑规范,避免出现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现象。也就是说,既然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中介体文化是旅游文化的构成部分,就不能逻辑地推断出部分等于整体的判断。所以,将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均视为旅游文化,实际上违背了基本的逻辑判断原则。其二,定义的语言表述要符合基本的逻辑规范。根据概念定义的公式“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在定义旅游文化时绝不应当出现旅游文化就是“……各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总和”之类同义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第三,对象性原则。所谓对象性原则是指研究的对象决定研究的视角而不是研究的视角决定研究对象。给旅游文化下定义,实际上就已经明确了定义的对象。在对象已经明确的情况下,虽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给旅游文化下定义,但定义的对象一定是旅游文化而不是定义旅游文化所采用的方法和视角。所以特别强调这个原则,目的在于深入探寻旅游文化的本质,避免将各种非旅游文化混淆成旅游文化。鉴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旅游文化应当定义如下: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和为旅游活动所整合的文化。其内涵包括:

(1)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文化。这部分文化在性质上属于原生性旅游文化。它是伴随着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诞生的。主要来源于旅游者、旅游业者等在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当中的创造。没有旅游活动,也就不会有这部分旅游文化。换句话说,这部分文化在旅游活动产生之前是不存在的,它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原生性旅游文化主要包括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旅游体验文化以及旅游业者为满足旅游者需要创造的旅游产品文化、旅游服务文化、旅游企业文化和旅游景观地所设计建造的旅游景观文化。

(2)旅游文化是为旅游活动所整合的文化。这部分文化在性质上属于非原生性旅游文化。它是伴随着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逐渐被旅游者、旅游业者等整合到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活动中而形成的文化。这部分文化先于旅游活动产生,属于文化的一个类别,可能是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资源文化或一般的观念性文化。在没和旅游活动发展联系并被整合到旅游活动中以前,它是一种独立的存在。直至旅游者或旅游业者根据旅游的需要将其整合到旅游活动中后才转化为旅游文化。

(3)旅游文化是现象和活动相统一的文化。旅游文化是静态的文化现象和动态的文化活动相统一的文化,二者不能截然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笼统地说,旅游文化既可能指旅游文化现象,也可能指旅游文化活动。同时,旅游文化又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有时既指过程意义上的旅游文化行为(如礼仪、民俗、行为举止、服务方式等),也指结果意义上的旅游文化产品(如照片、音像、景观艺术、旅游传说等)。

(4)旅游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文化。旅游文化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产品、景观、建筑、园林、器物、工具、饮食、服饰等有形的客观存在,也包括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审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方式等无形的意识形态。二者是一个精神内涵与物质外显的统一体,不能人为地将其分割成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独立的部分,但二者在旅游文化结构体系中的排序和作用是不同的。精神层面处于旅游文化的核心,虽不可见却在总体上决定旅游文化的性质;物质层面处于旅游文化的外层,虽是可见的外部特征,但却是精神内涵的外在显现。

(5)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过渡性文化。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活动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其中,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原生性旅游文化的全新程度自不必细说,即使是因旅游活动所整合而产生的非原生性旅游文化也因将各种业已存在的文化都视为整合的“原材料”而蕴涵相当程度的新因素在其中。同时,旅游文化实际上是处于“前旅游文化”和“后旅游文化”之间的过渡性文化。在前旅游文化阶段,旅游文化赖以产生或整合的各种文化事项和因素,因还未与旅游发生联系,自然不属于旅游文化;在后旅游文化阶段,随着旅游文化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它可能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而不仅仅属于旅游文化。

三、旅游文化特征研究的述评与认识方法

特征是一物区别于另一物的标志。旅游文化特征的研究,是旅游文化概念与结构研究的延伸。把握旅游文化的特征,不但便于识别旅游文化与非旅游文化的差异,更有利于把握旅游文化的运动规律。上述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文化的特征进行了探讨,这些都是积极而有益的,不少观点也很有见地。然而,上述提出的很多特征并不是旅游文化的专有特征,而是文化的一般特征。从理论上来说,“文化的一般属性,严格地说,是不能算作旅游文化的特征的”(马波,1998)[8]38。这些特征与其说是旅游文化的特征,倒不如说是旅游的特征。因此,将文化的一般特征看成是旅游文化的特征,显然忽视了旅游文化的特殊性。那么,如何认识和解决旅游文化特征研究中的这些问题呢?我们认为有两点需要考虑:一是旅游文化特征是否应为旅游文化专属的问题;二是旅游文化特征和文化特征的关系问题。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单就某一个特征来讲,不一定为旅游文化所专属。原因在于,分析和探讨旅游文化的特点时不要将其每一个特点孤立地割裂开来看待,而应当从旅游文化整体的角度来审视这些特征。旅游文化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的特征是统一于旅游文化整体之上的,每一特点都在一定层面上凸显和折射出旅游文化的本质。这些特点的高度抽象、高度集中实际上就是旅游文化的本质。虽然特征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但这种标志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内在的本质,也就是说要将一个事物同其他的事物区别开来,最终只能依靠其内在的本质和外在的综合特征,而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单独的特征。因为,仅靠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来将它与其他事物进行严格的区分有时是极其困难的。关于第二个问题。旅游文化虽然不同于文化,但旅游文化毕竟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和为旅游活动所整合的文化。判断某种文化是旅游文化还是非旅游文化的一种重要标准就是它和旅游活动的密切程度:是因旅游活动所产生,还是为旅游活动所整合,亦或是独立于旅游活动之外。因此,我们将文化的个别同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属性,看成是旅游文化的特征,虽是无奈之举,但也未必是不可行的。这既可减少将文化和旅游文化人为分割之嫌,也能很好地解决旅游文化实践中的问题。因此,在探讨旅游文化的特征时,我们可以遵循两个标准:一是尽量找出旅游文化的特殊性,即纯粹意义上的旅游文化的独有特征;二是尽量找出文化的一般属性中和旅游活动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将其视为旅游文化的特征。

四、旅游文化的主要特征

根据上述对旅游文化特征的探讨,并综合吸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旅游文化具有双向扩散性、民族性、地域性、阶层性、大众性特征。

1.双向扩散性。旅游文化是一种移动的传播文化,不同地域的文化随着旅游主体的运动而漂移和扩散。在旅游主体的移动中,他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所负载的客源地文化、民族文化以及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传播给目的地,强烈地冲击并影响着目的地文化。同时,旅游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又强烈地吸引和反作用于旅游主体,迫使旅游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和容忍目的地文化,显现出对母体的客源地文化的一种反叛和背离。旅游主体返回旅游客源地后,旅游目的地文化便被带入到旅游客源地,并对旅游客源地文化造成某些影响。当然,旅游文化这种看似平等的双向扩散,实际上是不平等的。旅游主体文化会对目的地文化造成严重冲击,甚至会彻底瓦解目的地的传统文化,而旅游目的地文化对旅游主体的影响却小得多。

2.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旅游文化的表象和内涵是不同的,常常呈现出较大的民族差异。以旅游主体的旅游性格为例,一般说来,多数中国旅游者较为内敛稳健,而多数西方旅游者则较为外向、好冒险;中国人重视旅游的内心体验,而西方人则钟情于旅游的外在观察;中国人倾心于旅游的道德塑造功能,富于人文情怀,而西方人则看重旅游的求知价值,充满科学精神。正是由于旅游文化民族差异的存在,旅游主体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人情产生强烈的好奇,纷纷尝试在文化的反差中体验感受异质文化的独特韵味。同时,也正是由于旅游文化民族差异性的存在,才使得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比较中突出自己的民族特色,从而在旅游活动中焕发出独有的魅力,增强旅游吸引力。因为,民族的东西越独特,文化的流传越久远。

3.地域性。地域文化的不同是旅游产生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造成旅游文化地域差异的根本原因。旅游文化的地域性首先表现在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差异上。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青藏及台湾旅游区等都在地域上显现出不同的特征,并以其背后蕴含的独特文化魅力吸引着旅游者。其次,旅游文化的地域性还表现在旅游动机的差异上。一般说来,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者总是乐于前往经济不发达甚至落后的地区旅游,对文化的原始状充满眷恋;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旅游者却对经济发达地区情有独钟,对文化的现代化充满憧憬。最后,旅游文化的地域性还表现在不同区域的文化传统的差异上,如中华文化圈中的齐鲁、关陇、三晋、吴越、荆楚、巴蜀、岭南等亚文化都在建筑、装潢、遗址、遗迹、风俗、服饰、发饰、饮食、语言、思维、行为方式、精神风貌等方面发出独特的耀眼的光彩,从而使自己同其他的文化区别开来,成为特殊的、独具魅力的旅游吸引物。

4.阶层性。旅游文化从旅游主体的角度来看,呈现出明显的阶层性。一般说来,上层社会的旅游者一般是较矜持和庄重的,中层社会的旅游者多较为自信并富于冒险精神,而下层的旅游者则较为保守和怯懦。并且,在旅游活动中越是下层的旅游者越是易于用实用价值代替观赏价值,越是社会上层旅游者越是倾向于用超越实用的眼光,即审美的视觉来欣赏、体验旅游客体或旅游景观。正如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所说“有山林隐逸之乐而不知享者,鱼樵也,农圃也,缁黄(僧道)也;有园亭姬妾之乐而不能享、不善享者,富商也,大僚也”。旅游文化的阶层性对于旅游客源市场的细分,开展个性化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4篇:旅游文化地域性范文

关键词:历史文化区域 复原 重构再生

中国分类号:TU-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37(2008)08-0160-04

建筑设计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面对特定历史文化区域的建筑创作在此方面显得更加复杂多样,如何运用科学合理、富于创造性的建筑设计,来解决城市现代化与地域性之间,历史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大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位于云南大理古城内,该项目目前已实施竣工的为一期部分,在创新与继承之间,在突破与保留之间,在发展与延续之间,我们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我们秉持将建筑融入于地方,传承地方文化,并植根于这片沃土的理念,在古城历史发展长河中作为一个文化传承和更新的环节,成为联系过去和未来的纽带。

区位及设计分析定位

大理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总面积2.95km2,有白、汉、彝等18个世居民族;大理四季风景如春,年平均气温15℃;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以风、花、雪、月著称的大理,现为国家对外开放城市以及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和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的南昭崇圣寺三塔,剑川石宝山石窟、宾川佛教圣地鸡足山,以及挺拔雄伟的苍山、明媚清澈的洱海,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又神奇的画卷。大理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的民族风情为特色而闻名遐迩,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600万人次。旅游业不仅仅是大理市的支柱产业,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命脉和希望,为集旅游和商业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文化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大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地处大理古城中心地段,规划用地西临博爱路,东接复兴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及迷人传说的红龙井就位于项目用地内,以红龙井水系一条街呈东西向贯穿其中。规划用地面积约2.47ha,项目用地中有建于明代,属大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武庙照壁、帅府的古老城墙等遗迹,由于毗邻洋人街及复兴路的商业街,地点闹中带静、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自然及人文景观丰富,利于发展文化性旅游酒店及街区。

根据以上分析,并随着对古城的深入调查研究,最后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设计定位为具有强烈民族地域特征,集旅游、居住、餐饮,购物、休闲、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文化中心。旅游文化中心功能布局分为休闲度假区、商业中心区、特色民居院落和街坊区、庭院式星级酒店区共四个部分。设计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原住民的角度、从游客的层面出发,强调地域特征,通过地域性的建筑设计来承载与反映地域文化,并通过民居特色的保留和发展来满足游客的实际需要,由此将为大理古城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接下来的创作中,我们重点解决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

城市肌理的复原

古老而年轻的大理民居,在悠悠历史长河的发展和传承中,形成了独特而细密的城市肌理。天气晴朗时,漫步于苍山上,登高远眺,整个大理古城和洱海尽收眼底,古城民居灰色的双坡青瓦屋顶错落有致、相互交织,在青山绿野的映衬下,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焕发出历史文化恒久的神韵。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历史的变迁,大理古城的传统肌理在新功能格局与原住民新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有一些改变是在悄悄地进行中,延续了大理古城一贯的肌理,而有些改变则是以突变的、快速的方式进行着,这些新的功能单体以一种直接的、粗暴的姿态,简单而生硬地改变了古城大理原有细腻的格局和丰富的纹理。在大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的创作中,我们力图改变后一种局面,在总图规划上将新的建筑群体充分融入到古城的城市格局中,提出适应,复原大理古城城市肌理的设计原则。在充分了解大理古城原有脉络的基础上,尊重古城发展中原有的自然格局和纹理,将新的功能融入到大理传统发展的肌理中,将建筑单体的体量和比例适度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新功能的需要,同时在新的建筑群落中,将建筑的纹理和原有古城保护中较好的民居纹理相协调。原来项目用地中20世纪60、70年代的大体量,简陋的建筑单体为新的体量小巧的建筑组群和院落所取代,在上述图中可以看到,适应大理古城原有肌理的局面得以形成,古城的肌理得以复原。

新移民与原住民生活形态的重构

大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的建成,将为古城的文化生活、商业旅游、娱乐休闲带来内容更加丰富的空间,将对古城现有的生活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带来新的活力。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组新的建筑群体的落成,对原有的既定格局将带来一定的影响,产生一定的改变。原住民的存在和常年延续的生活模式,是古城空间原有格局得以继续的重要条件,在对古城肌理复原的基础上,还需要使新的建筑群体在适应肌理的同时,古城这一机体不会对新增的部位产生免疫排斥。

在创作中,通过与业主和原住民的充分沟通,并达成共识。项目用地内的古槐、泉眼、遗迹等具有强烈地域属性的物件,在规划及建筑过程中都得以较好的保留。新建筑以一种包容的姿态同它们产生对话和交流。原住民对地域中的记忆得以延续,他们的出行流线在规划中得以最大程度的保留,一些原有行走路线得以更加简便。对原住民的生活空间予以充分的保留,新的建筑群体具有更强的容纳性,也提供了更多居住和生活的选择,同时提供了适应新移民的具有大理特色并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空间。在不同类型空间相交织的建筑群落中,运用街坊、巷道、小广场、庭院等,创造出与休闲度假区、商业中心区、特色民居院落和街坊区、庭院式星级酒店区相交融的社区交流场所,提供原住民和新移民充分交流对话的平台。

传统空间格局的再生

如何把握旅游文化产业这一要旨,我们通过分析居住、饮食、购物、休闲等方面,原住民与游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生活形态,通过前期对大理古城市场运作模式及销售模式的调查研究,结合国家旅游发展前景及大理旅游规划前景,坚持“以人为本”和“因地制宜”的思想,提炼传统白族民居的宜人生活空间,运用和发扬白族传统四合院形式,在传统白族民居格局的基础上提炼出符合当代审美观的建筑形式,营造一个具有大理古城特色的旅游文化中心。在保持大理古城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力求使用与新的功

能布局相结合,以期达到与古城旅游、商业、文化的共赢。

借鉴当地典型院落“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店后院”的传统空间形态,将建筑化整为零,使尺度符合传统院落特点。项目中的单体建筑以不同的围合方式,形成院落。各个分区间既有联系,又各具特色。庭院式酒店区以大小不同、形式各异的院落围绕大堂以连廊相连布局,形成亲切宜人的特色民居式酒店。

在规划功能布局中,考虑将商业步行街融入到城市的商业体系中,利于古城各个方向人流的进入,以树立新的商业中心地位,在这样的设计概念指导下,整个基地宜以开放式布局为主。结合商业街区的形成,在片区的一侧设置庭院式星级旅游酒店,布局相对独立,环境安静,且和商业街有较紧密地联系。由于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位于博爱路(机动车道)与大理古城复兴路(步行街)之间,有良好的交通区位,因此将机动车的入口放置在博爱路一侧,同时新建步行系统连接五华楼和博爱路,作为休闲度假中心对古城旅游线路的进一步延伸,将现有水系和度假中心的内部环境密切结合,创造传统街巷空间,再现“红杏墙头、流水人家”的优美旅游景观。

对地方建筑文化脉络的继承和发展

立足于苍山洱海间的大理古城自古以来,得益于青山绿水的哺育,形成了独特而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态和文化脉络。新建的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需得体的与原有的建筑相协调,需寻找地方建筑文化的脉络,通过对传统民居建筑的理解和熟悉,通过在经年累月的实践中,劳动者智慧的结晶,并在现实生活中继续有良好作用的建筑技术及工艺的运用,将新的建筑和历史脉络连接,形成连续的历史片断。

在大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的创作中,我们审慎地将玻璃、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传统建筑相结合,通过玻璃的透明和虚化,运用现代的建筑方式对传统建筑表达出退让和致以敬意。传统的建筑手法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通过新的建筑语言,起到了交相融会的效果,将传统的符号通过适当的提炼,在建筑的细部中加以体现,运用到大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使文化的痕迹得以加深。

运用乡土的环境语言和建筑结合,强调建筑植根于苍山洱海间的大环境,将大环境的要素充分的引入到区域内的小环境中来,使建筑有如从这块土地中生长,呼吸,并持续的为地方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场所环境。

在大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的创作中,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还很多,留待我们发展的空间广大,通过我们的思考和实践,以绵薄之力,力争为大理人民和古城的保护与发展做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特别感谢项目业主李俊峰、李小蕻。

技术指标

用地面积:2ha

建筑总面积:24920m2

地上建筑面积:19680m2,地下建

筑总面积:5240m2

层数:2~3层

项目经理:张军

项目负责人:吕画羽

建筑设计:吕画羽、石海红、吕建芸、张羽、朱力、沈剑梅、赵杏花、张力

结构设计:张云武、张凌、佟伟

第5篇:旅游文化地域性范文

关键词 蜀绣 旅游 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郫县制定了“蜀绣产业发展规划”。 确立了:建设蜀绣产业基地;抢救、保护、传承、发扬蜀绣技艺和文化;以蜀绣文化与市场产业结合,实现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地方文化和地方经济的战略。以高集聚式和高集中式人才为中心,以蜀绣产业基地建设为龙头,形成蜀绣产业规模,打造“蜀绣之乡”,树立“蜀都绣娘”品牌的战略发展创新性的拓展思路。但是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蜀绣和其他传统艺术工艺一样,不但存在新一轮发展的良好机遇,又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各种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发展蜀绣的产品设计,以此带动新的旅游发展,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当前,我国旅游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迎来最“黄金时代”。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目标。四川对包括蜀绣技术文化产业旅游在内的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非常重视,资金、政策、宣传力度都向地方特产的发展倾斜,现在旅游热和观光热的增温,出门旅游数量和频率不断增加,游客的旅游素质和旅游品位也不断提升,高品位的旅游纪念品是游客购买的重要地域性物品。蜀绣文化旅游将成为新的热点。而作为旅游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旅游纪念品,却因为起步较晚、开发理念落后、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等原因,仍处于发展弱势的阶段。因此,合理利用地方文化特产,地域性强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发展特色旅游纪念品就势在必行,从而起到传承技艺振兴传统工艺产业的作用。四川蜀绣曾有着辉煌的历史,当旅游产业已成为当前最热门的大产业之时,为地域特色旅游纪念品发展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对于郫县蜀绣旅游纪念品的现状调研和可持续地进行开发设计成了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对蜀绣进行系统的研究是非常必要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高校有必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性研究开发。

蜀绣产业既是产品生产的经济产业,又是文化艺术的创意产业,还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地方绣厂每年盈利是非常可观的,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绣娘也是附近的农妇为主,因此他们闲时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蜀绣的制作上了,出售绣品以后又能换来经济收入,这也是扩大就业机会的一种表现,也是维护地方群众增收创收的一种方式,由于蜀绣是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就会向全世界扩大影响力,从而也扩大了地方城市的影响力,带动城市的新旅游方式,蜀绣不但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不但在经济上取得了重要成绩,在文化艺术上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将蜀绣作为一种专业或者实践性课程在高校开设,蜀绣厂和高校结合,从蜀绣技术传承,蜀绣产品研发,蜀绣画面设计等方面进行合作,地方企业与高校合作,能起到互补的作用,为技艺传承和产品设计开发做到最有力的保证。作为课程在高校进行推广,就能扩大接受和传播人群的面。同时也会带动一大批专家学者对蜀绣进行考察研究,毕竟这方面的保护性研究还是非常缺乏的。

从游客购买动机看蜀绣旅游产品市场。只有了解消费人群、消费目的、消费方向和消费动机,才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产品。通过在各种旅游景点的现场调研和针对不同人群的问卷分析调查,结合蜀绣艺术旅游产品所具有的地域代表性强、艺术欣赏性高、纪念价值性大、设计独特性、携带方便性和价格适中性这六个主要特点,可以把蜀绣旅游产品市场的游客购买动机具体为蜀绣作品的收藏,这就需要绣娘和绣品以及绣的图案都要达到一种非常高的水平,之前说到和高校联合,就是可以将蜀绣与艺术设计类专业相结合,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蜀绣人才。家居装饰需要,蜀绣作为摆件出现是非常多的,但是形式相当单一,如何能适应当前这种大众都是小户型的装修需要,这就需要更加深入对消费者进(下转第41页)(上接第39页)行调查。产品实用性需要,对于现在年轻人来说,快餐文化是主流,这种传统的技艺文化载体,如何能打动年轻消费者,也要根据这类人群的消费去考虑,比如手机链或者项链等。馈赠给情侣亲人需要。旅游留念性需要,到了四川旅游,都想购买与四川相关的纪念品带回去给亲戚朋友和同事,当前蜀绣的形式及其不合适携带回去的,那么如何适应这类人群的需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所在。图案寓意审美需要,现在的小朋友人群都需要动漫卡通的艺术形式,如果我们还是一味地将传统的文化图案给他们,他们是不屑一看的,因此必须适应他们的审美情趣,设计出适合他们的图案文化,这样才能在这类人群里找到新的消费经济增长点。通过对市场的了解,就知道蜀绣产品开发的方向了。

蜀绣旅游产品面临的问题:与当地景点联系不紧,缺乏地域特点,根据各个景点因地制宜地出售产品,从形式和内容上做到不雷同,每家店面和景点联系起来,做相关材料的设计方案,包括店铺的设计,蜀绣内容的设计,蜀绣产品的设计,包装设计等;售卖点零散,如果需要加大发展,就需要统一品牌形象,包装地域产品,打造标准化售卖点,做到标准化和差异化;实用性较差,不贴近现代生活,只能做简单的展示,没有其他实际意义,那么可以考虑从功能上和产品包装上多做设计;品种比较单一,开发落后,目前就是简单的桌面装饰,从新设计方案以后,考虑全方位地打造蜀绣产品;设计蜀绣的图案表现形式极为相似,产品上缺乏新意,如何开发新的蜀绣作品和设计全新的蜀绣表现方式就非常重要了;包装非常简陋,而且容易损烂,非常不便携带,特别是旅游者,购买以后由于蜀绣有玻璃,又怕在后续的游览中撞坏了,目前的包装确实不适合当前的旅游形式,现在好多游客都是购买以后由快递寄回,因此如何设计一套包装能适应快递这种形式的包装,也能提高蜀绣的销售;价格不合理;各蜀绣企业品牌识别不强,这就需要统一地域性产业。

第6篇:旅游文化地域性范文

一、现代旅游文化营销的基本特点

(一)旅游文化营销的时代特点

任何旅游产品所具备的旅游文化实际上都是具备时代上的特点,旅游文化的营销实际上是一种文化附加价值,而且不同的时代对于相同的旅游资源都能够产生不同的文化意识,是客观景色和主观意识变化的结果。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文化业呈现出非常鲜明的时代特点。消费者对于旅游产品的文化需求,实际上也是一个持续产生着变化的阶段,因此,不同时代消费者所需要的旅游文化的不同,也决定了现代旅游文化营销,本身需要关注到旅游文化的时代特点。旅游文化营销需要和时代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发展保持同步,这样才能够形成更强的吸引力,为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更为具备影响力的旅游产品。

(二)旅游文化营销的地域特点

每一个地方都具备各自独特的文化,地域性也是很多旅游产品所具备的特性。比如藏区的旅游产品,就具备地域文化特色,而在北方地区,如哈尔滨等地方,则让人想起“千里冰封”的雪国风光。因此,每一个地域的旅游产品,实际上都具备独特的地域特色,这些差异性实际上也是旅游产品本身的独特吸引力。这些都是在开展旅游文化营销的过程当中需要注重的方面,不同的民族和不同国家对于相同的事物,实际上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吸引不同国家或者民族的人进行旅游消费的过程当中,应该要注重抓住不同旅游产品中文化上所存在的地域特点,才能够发挥出旅游文化营销的独特作用。

(三)旅游文化营销的引导特点

旅游文化营销实际上也是一种营销手段,所以其主要的目的仍然是引导旅游者进行旅游消费。所以旅游文化营销还具备非常强烈的引导性。当前一部分的旅游产品开发者、旅游市场的参与者在经营、营销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形成科学的认识,而是仅仅把经济效益作为最大的引导目的,因此出现了一些低价团、零团费团等旅游产品,实际上都是需要旅游者进行消费、购物等。这样的一种导向是不正确的,也无助于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理性的旅游产品应该是针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进行引导和调整,培养或者挖掘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而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实际上是旅游产品具备重要价值的载体。因此,运用旅游文化营销的引导性特点,是促进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挖掘甚至培育旅游产品的潜在文化需求。

(四)旅游文化营销的个性特点

旅游文化营销当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每个人的旅游文化需求是不同的。随着当代人的文化素质提升,每个人的审美观和价值判断都有所不同,所以其产生出的旅游文化需求也是存在非常突出的个性特点。而这种个性特点从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的旅游者的集体旅游意识上的差异,一直到同一个民族当中不同个体对于旅游的文化需求也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也决定了旅游文化营销,并不是一种灌输式的单一推广,而是一种持续性的、多元化的文化营销,对于旅游产品的差异性要充分尊重,才能够成功推动旅游文化营销的发展。

二、现代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分析

旅游的文化营销主要是由两个关键的构成要件产生作用,其中一个是旅游需求,另一个是旅游市场。实际上旅游需求和旅游市场互相之间并不是完全相同,也并不是完全联系在一起,而是要通过营销运作等方式,才能够让旅游市场和旅游需求相互之间结合在一起。旅游文化营销实际上如同连接市场和需求两个端点的线条,这也是现代旅游文化营销运作的重要目标。旅游产品的推出,也需要充分发现、挖掘或者是培养旅游者的需求,而这样的培育过程,旅游文化就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文化、需求以及市场三者构成了现代旅游文化营销运作体系的基本框架。在新的文化价值观导向下,现代旅游文化营销运作也应该根据文化的发展进行调整,才能够真正从旅游产品的特点出发,把握旅游文化产品的演变,最终推动市场的发展。不过以何种元素作为核心,就产生了不同的旅游文化营销模式,这些模式对于整个旅游市场的发展能够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一)以产品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归宿:产品引导型旅游文化

这一种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主要是将旅游产品作为旅游文化营销的引导,也就是文化营销的起点,而最终回归到旅游市场上。这种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其关键是制造旅游需求,依据旅游产品的文化特征,对特点进行充分挖掘,最终转化成为旅游市场中的旅游需求。文化在这种文化营销运作过程当中,并不是对自身进行扭曲和改变,而是让产品自身所包含的旅游文化进行充分挖掘,这一个过程是旅游营销和旅游文化互相之间的结合。因此,推广旅游产品虽然是产品引导下旅游文化营销的根本目的,但是并不能够完全将营销目的代替文化传播的目的,而是要增强旅游产品自身的文化特征,将旅游产品所包含的文化特点表现出来,从而挖掘或者培育出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有一些产品引导式的旅游文化营销,主要的方式是采用产品文化打造的方式,这样的一种方式虽然能够很好地拓展产品的文化属性,但是如果投入的开发成本相对比较高,则不能够很好地拉动旅游文化的发展,甚至会让旅游营销不能够真正促进自身市场的良性发展。所以,采取产品引导型的旅游文化营销,主要是考虑通过一些文化类的活动,推动旅游产品的文化在更大范围当中的传播和产生影响。比如一些文化展览会、学术类的讲座、节庆活动等等,以此让旅游产品的文化特点成为焦点,最终引导旅游产品进入到旅游市场当中。这种营销运作行为,关键是让旅游消费者能够认同旅游产品内在的文化元素,深入把握旅游产品的文化属性,才能够让旅游产品依靠文化渠道得到充分推广。

(二)以市场为出发点,形成产品:市场引导型旅游文化营销

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核心是将旅游市场作为出发点和核心,通过文化的塑造,形成旅游产品。这是一种基于市场观察和分析的营销运作行为,旅游消费者在旅游市场已经形成的文化需求点,然后设计形成旅游产品。这个过程是一种将抽象的文化要素形成具体的文化属性的过程,开发形成具体的旅游文化产品,也就是旅游产品的使用属性的拓展过程。纯粹只有文化的旅游产品不能够具备长久的市场吸引力,旅游产品必然是一种文化和具体的使用功能的结合,所以以旅游市场作为出发点,能够对于旅游产品所能够具备实际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行充分考量,让旅游产品更具备影响力。在运用市场引导型的旅游文化营销运作过程之前,应该对于已经投放在市场当中的旅游产品所具备的各项基本属性进行分析,深入调查和研究之后,才能够明确市场和产品之间的文化线条应该具体怎么设计。比如南京是六朝古都,因此南京地区的旅游资源可以是历史类的文化,但是也并不能够仅仅对于南京的历史文化进行产品化,而通过市场上的观察,可以发现南京的旅游产品也包含了一些对自然风光、名小吃、古玩等内容的旅游目标,所以实际上在开发南京地区的旅游产品过程当中,应该从市场的基本要素出发,形成综合型的旅游文化营销。因此,市场是现代旅游文化营销运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虑要素,消费者的经济实力、文化需求等,都应该在设计旅游产品的过程当中得到充分考虑,才能够让旅游产品投入在市场当中,形成真正具备影响力的旅游文化需求。这种推广以及营销的行为,都是从市场出发,最终以形成有效的旅游需求作为最终的目标。

(三)以文化为出发点,形成产品投放市场:文化产品引导型旅游文化营销

旅游产品也可以根据市场进行更新,同时也可以根据当前的文化发展和流行趋向进行调整,因此旅游产品本身的调整和设计是可以充分根据已经形成的文化资源,从而完成优化和整合。比如之前一个阶段出现了围绕洲国抗日、谍战题材的电视作品,实际上对于东北洲国旧址留存,就可以围绕这些相关的内容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并且投放到市场当中。对于洲国的宫廷、文化以及日本殖民的创伤等,都可以形成主题旅游线路,贴合抗战胜利等相关的内容,在文化宣传上非常具备特色。值得关注的一点,在这种模式当中,产品成为了文化和市场互相之间沟通和互动的重要桥梁,因此产品的设计应该通过充分的调研,充分研究和调查了市场和文化二者之间的具体发展状况,能够让设计出来的旅游产品适应当前旅游市场的发展,最终推动旅游产品的影响。这一点就需要对旅游产品自身的文化附加值进行充分挖掘,让旅游产品本身能够具备更多的吸引力,从而旅游产品投放在市场当中,产生更多的吸引力。比如洲国和抗日文化的主题旅游产品,应该注重对于历史文化中的细节的挖掘,能够让旅游者通过旅游,充分感受到当时的生活场景。因此,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都应该兼具,时代感和市井文化之间也应该在旅游产品当中获得一种平衡,才能够最终推动这种旅游产品在市场当中成为一种旅游文化的热点和焦点。

三、结束语

第7篇:旅游文化地域性范文

关键词:旅游音乐;旅游文化;审美;情感;意境

音乐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何时何处,只要有人存在,就有音乐的存在。在经历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后,意大利米兰市民想要首先恢复的市政设施竟然是斯卡拉歌剧院,可见音乐在人们心目中已不仅仅是音乐,而是升华成了崇高的精神。音乐是美的体现,而旅游正是以审美为主要目的的活动,所以音乐文化也自然融入在旅游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旅游音乐文化。在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旅游文化的地位越来越显著,而旅游音乐文化已成为了其中的亮点。

一、相关概念梳理

旅游音乐,“是指与旅游有关的,表现旅游特点的,能够充分体现旅游意蕴的,用以满足人们旅游精神需求的音乐的总和。”[1]

旅游文化的概念在我国学界有几十种表述,本文引用《旅游文化》中的表述:“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内在的及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2]旅游文化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而旅游音乐文化正是其中之一。

二、旅游音乐文化探源

在我国,旅游音乐自古有之,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先秦,在《汲冢•穆天子传》中曾描绘了周穆王乘八骏西游,到玄池奏广乐,到瑶池与西王母唱和的情景,很显然这都是以音乐为主题的旅游活动。[3]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曾专门考察各地音乐,从而总结了一系列礼乐思想,他评价齐国的《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①,而对郑国民歌则持“恶郑声之乱雅乐”②的态度。

我国历代的诗人墨客多喜欢游历采风,到目的地除了寻觅、赞美佳境外,更倾心于当时当处之音乐,并留下了许多生动的诗文。李白曾至深山中听蜀僧弹琴,并这样描述道:“听万壑松涛”,“余响入霜钟”③;刘禹锡在游历四川时非常喜爱当地的民歌《竹枝词》,他有感而发,仿做了十一首,其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的佳句至今仍脉脉传情;辛弃疾曾在夜游上元灯节时赞叹“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④这样灯火辉煌,鼓乐喧天,歌舞欢腾的热闹场景;苏轼在游西湖时“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⑤而一曲未终,风韵娴雅的演奏者却翩然而去,只留下湖上的诗人沉醉不已;同样是在水上乘船游赏,白居易的《琵琶行》更是将音乐、情景与情感紧密融合在了一起,令人身临其境,历经千百年仍为之动容。

古代旅游娱乐活动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北宋,那时的平民已经习惯于将音乐融入旅游活动中从而提高游赏的乐趣。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清明之时“都城人出郊,阗塞诸门。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遍满园亭,抵幕而归”。可见北宋人已将旅游与音乐进行了较好的融合。

三、旅游音乐文化特征

旅游音乐文化包含的内容广泛,无论是旅游者以音乐为主题的旅游活动,还是具有地方特色及表现地方景色、文化的音乐,亦或是音乐表演传播场所、音乐家故居、音乐教育传播机构、音乐档案、音乐文物等有形音乐资源都可纳入其范畴。[4]但需要明确的是,旅游音乐文化与音乐文化虽有共性,但两者并不能完全等同。旅游音乐文化有着以下特征:

1.审美性

我国著名学者叶朗先生认为“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而音乐正是美的重要载体。音乐通过声音的组合,展现形象,表达情感,最终使人获得美的体验。旅游活动离不开对各种自然、人文景观的欣赏,“旅游音乐以旅游景观为对象,通过特定的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调式等音乐语言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意境”。[5]旅游者可以通过音乐的指引眺望碧海蓝天、注视远山斜阳、感受空涧幽谷、呼吸花树芬芳……旅游与音乐的结合不仅是抽象艺术与形象艺术的完美结合,[6]更深化了旅游审美的主题,旅游者可以徜徉在音乐中想象、感悟,在情、景、境的和谐交融中实现悦耳悦目,悦心悦意,甚至是悦志悦神的审美体验。

2.地域性

旅游音乐文化与普通音乐文化一样,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我国地域范围广阔,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与生活习惯,音乐文化也遵循了这样的规律。首先,各地区的音乐风格不同。如我国南方音乐整体风格温婉清新、柔和含蓄、优美细腻,而北方音乐则高亢嘹亮、宽广大气、真情豪迈,江苏民歌《茉莉花》中唱到:“我有心摘一朵带,又怕别人笑话”,而河南民歌《编花篮》中则唱到:“摘,摘,摘牡丹,三朵两朵摘一篮”,其中的个性反差不言而喻。其次,几个地区会同时盛行同一种音乐形式。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尔”史诗流传在多个地区,主要包括: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等七省区的藏族、蒙古族、土族社区等。再次,同一区域内的同一种音乐形式也会出现风格差异。如河南豫剧就包含了开封地区的“祥符调”、豫东地区的“东路梆子”,豫西地区的“西府调”,豫南地区的“豫南调”及豫北地区的“大平调”五大各具特色的流派。

3.民族性

旅游音乐具有显著的民族特征。我国有56个民族,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体系与习俗、习惯,这些都是重要的民族旅游资源,其中民族音乐文化对旅游者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各民族音乐的发展都经历了长期积累、演变的过程,它们以各民族语言为基础,以民族生活为内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乐音体系、节奏节拍及表现方法,如蒙古族的长调、维吾尔族的木卡姆、侗族的大歌、朝鲜族的农乐舞、土家族的撒叶儿和等等。大多旅游者到了少数民族聚居的旅游目的地都希望看到极富民族魅力的歌舞表演,从音乐中获得愉悦,体验民族风情,了解民族文化。

4.时空性

旅游音乐有一定的时间性、空间性。有些音乐形式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并不是随时随地可以体验到的,这就使人们的欣赏与旅游的开发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国的民歌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类。以劳动号子为例,流传至今的劳动号子大致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几类,如东北林区的《哈腰挂号》、湖南常德的《打硪歌》、四川的“川江号子”,黄河沿岸的“黄河号子”等等。这些劳动号子是伴随着劳动同步进行的,而各种劳动都有相应的时间性、空间性,所以想看到非表演性的、原汁原味劳动号子有一定机遇性。再如现在各地争相上演的的旅游实景演出,它们是以自然景观为舞台的露天表演,场景不可复制,看《印象•刘三姐》只能到桂林阳朔,而看《禅宗少林》则只能到河南登封,同时气候的变化也使演出时间受到了限制。

5.大众性

旅游音乐要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旅游是一种大众行为,旅游者无论从年龄、民族、职业、身份、受教育程度、旅游目的等各方面都不尽相同,所以旅游者的审美情趣、审美方向及对美的感知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旅游又是一种经济行为,它要借助各种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实现经济价值,所以诸如旅游音乐等资源如果不能引起多数旅游者的兴趣,就无法盈利。旅游还是一种文化行为,它承载着保护文化、传播文化、发扬文化的使命,假如旅游音乐之类的文化不能被广大旅游者所接受,又何谈传承呢?所以旅游音乐文化一定要具有大众性,不能曲高和寡,否则就失去了作为旅游文化的意义。试想老子的“大音息声”思想,在音乐专业界尚存在争论,普通的旅游者如何能从这些晦涩高深的音乐理论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呢?旅游音乐文化要深入浅出,增加趣味性,降低进入的门槛,符合大众的口味,才能为广大旅游者所接受。但需要说明的是大众性并不代表低俗,旅游音乐文化需要经过筛选与提炼才能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长期发展下去。

6.可开发性

旅游音乐文化作为旅游文化资源需要有可开发性。如果音乐不能转化为旅游产品,或是无法使旅游者获得审美的体验,那么这种音乐不能称之为旅游音乐。如美国现代音乐家凯奇的《四分三十三秒》,这被称作美国版的“大音息声”在世界艺术领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可假如普通旅游者面对这四分三十三秒既是空白又算演出内容的情景时会有何反应呢?估计这些消费者大多会愤怒、会抗议、会哭笑不得。不管《四分三十三秒》在艺术界被如何评判,显而易见的是它将无法立足于旅游界,因为旅游消费者不会花钱去购买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产品。《四分三十三秒》既不能促进旅游者的消费,又不能使旅游者获得审美体验,所以它不具备可开发性,也就不能划入旅游音乐的范畴。

四、结语

旅游音乐文化是既是音乐文化的一种,又是旅游文化的一项特殊内容,它在发展旅游产业、丰富旅游文化内涵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品位的不断提高,旅游业也将进入新的发展空间,届时旅游音乐文化将成为旅游文化产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注释:

①《论语•八佾》

②《论语•阳货》

③李白,《听蜀僧F弹琴》

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⑤苏轼,《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参考文献:

[1]廖红英,谈音乐与旅游[J].市场论坛,2008,(08):74~75

[2]尹华光主编,旅游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版

[3]黄昌海,论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30~34

[4]王洁 黄华,浅议我国旅游音乐资源的开发[J].文史博览 (理论),2009,(02):57~58

[5]刘姝,原生态音乐与发展旅游文化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104~106

[6]王静,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的变迁[J].学术探索, 2004,(07):4~51

第8篇:旅游文化地域性范文

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指的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文化主要指精神层面的文化,这是文化的内在本质所在。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不同的地域文化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旅游的字面含义是指人在空间中有目的的活动—到异地他乡去旅行游览。人们的旅游活动,就是使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结合的活动。从本质上而言,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活动本身具有文化属性。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没有文化的旅游,就不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就不可能产生旅游活动,是没有灵魂的旅游;没有旅游的文化,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它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贯穿于整个旅游活动的过程之中。所谓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始终作用于整个旅游活动过程。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必不可少的文化底蕴。宏扬旅游文化,有助于更好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将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

二、旅游文化与高等旅游外语教学

1.旅游文化与旅游外语

语言经济学认为,任何一种语言,只要能满足劳动力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便会取得不同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旅游外语不仅可以表达和传递旅游文化信息,而且能很好的反应旅游文化,就具有市场价值。河南有很多旅游文化圣地,比如说少林寺、龙门石窟、清明上河园、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等。尤其是少林寺和龙门石窟,格外让异国游客憧憬和着迷。然而,要想让入境游来河南的游客很好的理解这些河南的旅游文化,就必须用外语加大这些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从而让河南旅游和河南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河南。

2.旅游文化与高等旅游外语教学

当今的旅游是跨国度的文化活动。旅游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信仰及不同的生活方式。人们希望通过旅游活动来进一步了解异国的山水以及文化。对于异国游客来讲,要想能很好地理解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文化,只能通过旅游景区公示语或导游人员的讲解内容。旅游文化与高等旅游外语教学关系密切。高等旅游外语教学承担着培养旅游外语人才的重任。有了高素质的旅游外语人才,才会有高质量的旅游景区公示语和高质量的旅游外语服务,这对促进中国旅游文化的传播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三、目前我国高等旅游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旅游外语教学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总体来讲,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1.教学设施落后,旅游外语教材缺乏地方特色

对于很多高等旅游院校而言,国家和地方的资金投入稍显不足,大部分院校没有办法配置相应的教学设备,教学设施落后。这些院校只得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教学与实际相脱离。同时大多数旅游学校使用的旅游外语教材基本上都是通用版本。教材内容编写不具备地方特色,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根据地域特色进行旅游外语教学。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社会文化的过程。学生缺乏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毕业后眼高手低,就业时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与此相反,很多用人单位招收不到符合市场要求的人员。

2.旅游外语教学缺乏专业师资队伍

在大多数高等院校中,旅游外语教育的老师多半是来自于与外语相关联的专业,只有少数的老师是来自于专业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外语老师学科背景知识缺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大多数关心的是课本知识的讲授,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专业知识涉及内容不多,无法架立起一个外语与学生专业结合的桥梁。

3.旅游外语人才缺乏,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不适应旅游经济发展的潮流

旅游外语人才,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在旅游过程中肩负着为异国游客解说、传播中国旅游文化的重要职责,他们在整个旅游产业链中作用非常重要。但是,在2010年,郑州市旅游局所属导游共有1000多名,外语导游所占的比例不超过百分之一。在2010年进行的郑州市导游大赛中,郑州市原计划筛选出8名外语导游参加省级导游大赛比赛,但是外语导游组总共只有8人报名参加。由此可以看到河南省外语导游人员的极度匮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我国的外语教学大多依然沿袭传统的“语言文学加翻译”的培养目标模式,旅游外语教学也不例外。这忽视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的旅游外语市场价值变化给旅游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因而,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以及旅游经济飞速发展的潮流需要。

4.旅游外语教学中缺乏旅游文化教学

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社会文化的过程。如前所述,旅游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旅游外语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情况普遍存在。一些教师对课本知识讲解的重视要远远高于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但是,教材内容的编写毕竟是非常有限的,不能把很多的旅游文化知识加入其中,这就使得旅游文化缺席了旅游外语教学。

四、高等旅游外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旅游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旅游经济发展的旅游外语人才,因此应当针对旅游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对应的策略。

1.加大旅游院校资金投入,使旅游外语教材编写符合地方特色

旅游外语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地方政府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旅游院校的资金扶植,创建品牌旅游学校。同时,旅游学院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加大对教材内容的审核力度,慎之又慎,选择符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外语教材。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强化旅游外语人才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出符合旅游市场要求的旅游外语从业人员。

2.加大高等旅游外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旅游行业是发展迅速的行业,也是和国际接轨密切的行业,与其对应的知识也应该是最新最前沿的。要让从业的老师随时了解旅游外语发展的现状,加强旅游外语院校之间的交流,定期的进行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和组织教师进行外出考察。同时也应该让专业老师走下讲台,走出教室,更多的走进社会实践,更新自己现有的知识内容。高校还应该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适时的聘请旅游外语专业业内人士来学校做兼职讲师给学生讲学,与学生交流充实师资力量。这都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之外更多地了解外语旅游文化知识,提高外语实际应用能力。

3.加大旅游外语人才的培训,走旅游外语人才市场化线路

在旅游产业高速发展时期,市场经济呼唤适应性强、专业知识过硬、知识面宽而且有相当应用能力的复合型旅游外语人才。高等旅游外语教学应尽快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提高旅游外语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及其社会效益,以应对当前旅游市场旅游外语人才匮乏的状况。一方面,国家或地方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加强宏观调控,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让高校调整旅游外语专业及课程设置,使高等旅游外语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大力提倡社会力量办学,让社会机构去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旅游外语人才。适者生存,不适淘汰。总而言之,高等旅游外语教学应该在外语经济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新的布局和规划,加大旅游外语人员的培训,使旅游外语人才市场化。

4.将旅游文化引进旅游外语教学中

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外语技能,还应当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了解旅游文化方面的具体知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有很多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拓宽视野,培养多元的思维方式和日常交际清况中的对话能力,还可以直接为经济效益服务,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处理能力来提高本民族的文化素质。旅游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旅游外语教学的过程也是让学生接触感受旅游文化的过程。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旅游文化的渗透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渗透旅游文化教学,才能称得上是文化教学;只有用旅游文化教学指导旅游外语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接触、认识和感受旅游文化。

第9篇:旅游文化地域性范文

作为民间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剪纸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003年被列入“中国民间十大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08年,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辽宁省岫岩、新宾、北镇、本溪等地区都有大量丰富特色鲜明的满族剪纸作品。这些作品涉猎的范围很广,有关生命生存、种族繁衍、图腾崇拜、、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等,经过历史的变迁与沧桑,逐渐变成抽象的文化符号。薄如蝉翼的剪纸,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化创意语境中,满族剪纸文化能够为旅游产品设计提供重要的文化资源,通过提炼传统文化的设计元素和符号,对传统剪纸产品进行旅游文化主题改造和产品创新,开发符合现代审美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将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资本,逐渐发展形成一个生产、推广、销售一体的文化创意产品行业链,形成可持续的文化创新和旅游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发展辽宁文化创意产业,也能促进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2]。

二、满族剪纸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1.独特鲜明的满族文化内涵

满族剪纸处于特定文化生态环境中,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反映的是满族人的生活习俗、信仰崇拜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汉族和其他地方的剪纸有很大区别。岫岩、本溪等地的满族剪纸造型粗犷、朴拙、单纯,表现主题有喜闻乐见的福、寿、娃娃、鱼等,有渔猎时期与生活关系密切的虎、鹿、熊、豹、马、野猪等,北镇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还鲜明的体现着萨满文化中的山林崇拜和祖先崇拜观念。剪纸作品中的佛托妈妈、大翻嬷嬷、媳妇人替身、拉手大翻车、宇宙树、通天树也都极具浓郁的满族特色。新宾满族剪纸多以满族、民间传说故事、人生礼俗、花鸟草虫等为主要表现内容,它融剪、说、唱于一体,艺人在剪纸的过程中,或哼唱满族民歌,或讲述满族故事,还经常使用满文为创作元素,形成独特的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这些不能替代的满族剪纸文化作品,对于旅游者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2.多元、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满族剪纸不但内涵极其丰富,而且表现形式多样。北镇满族剪纸在构思塑造中多以弧线、直线为主,很少精雕细刻,作品大刀阔斧,不描不画,不打底稿,一气呵成,手法采用折叠对称等方法,头梳“上抓揪”的“嬷嬷人儿”,身上带有各种怪异图案的生殖女神,身披柳叶的“媳妇人”头梳满族的特有发式大翻车,身穿旗袍,脚穿盆底鞋的姑娘等都充分反映满族民间剪纸特有的率真、粗犷、浑厚的民族风格[3]。岫岩满族剪纸多用平常的剪刀,极少用刀刻,有的甚至用香火烧洞刻画动物的皮毛,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手法以镂空、成片为主,造型夸张奇特,令人耳目一新。新宾满族剪纸形式多样,分为单纸剪、双纸剪、立体组合剪、彩色拼粘剪、松明烟熏剪、火头烧烙剪和吊线动画剪等,材料除了纸,还选用皮革、鱼皮、麻布、桦皮、苞米窝儿、红辣椒、树叶、布、绸等薄片材料进行剪贴加工,有时还根据画面需要,灵活运用烟头、香头或木炭烫出点、线,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3.丰富的文化附加值及较高的经济附加值

在文化生态已经发生巨变的今天,剪纸作为重要的满族“文化基因”,纵向贯穿满族整个民族发展史,体现着深厚历史底蕴,横向涉及满族的生活方式、、习俗礼仪等各方面,文化空间极其广泛。在旅游文化创意语境中,要获取灵感和产品设计理念,必须注意基因改良重新建构的问题,对满族传统剪纸进行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创造的转化,实际上就是文化符号转化为文化资本的过程,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满族文化传统符号与价值系统经过改造,变成有利于创意变化的资本,成为具有崭新表现形式的特色产品,以新的载体继续保存剪纸的精髓。经过文化创意的产品既带有民间艺术的鲜明特色,又能展现生命力丰富的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有利于提高辽宁旅游知名度,扩大影响。另外,满族剪纸对满族民俗文化意蕴的深层次展现使其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差异性及垄断性,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能够充分发挥旅游纪念品的纪念功能。剪纸艺术的材料方便、成本较为低廉、时间灵活,无场地限制,也不需要太多设备投资,通过制作者的创作,本来普通低廉的纸张就可以身价百倍,从这一角度讲,也具有较高的经济附加值。

三、满族剪纸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传承实践

1.辽宁满族剪纸文化产品开发与传承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辽宁满族剪纸文化产品开发与传承呈现出重视传承保护,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不足的状况。在笔者列举的特色满族剪纸分布地区,政府都比较重视剪纸艺术的保护,将其纳入文化建设工程,从规划、投入、宣传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北镇县文化馆、站组织开办满族民间剪纸学习班,聘请老民间剪纸艺人讲课,培养一批年轻有文化的业余剪纸创作人才。同时也调动社会积极性,形成剪纸文化产业化管理,打造剪纸文化品牌,采取企业冠名宣传北镇、振兴北镇经济发展,实行市场化的经营途径。北镇还将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引入了课堂,编印完成全国首部满族剪纸乡土教材《满韵清风》,北镇全市25所中心小学、56所村小学、20所中学、两所高中先后开设剪纸课,设立剪纸活动室,经常举办学生剪纸大赛,激发学生们学习剪纸技艺的热情。岫岩县也建立了12个乡级剪纸基地,与庄河市文化馆举办剪纸联展。2004年底还出版了《岫岩满族剪纸艺术作品集》,建立挖掘、抢救、保护岫岩民间剪纸的组织机构,普查、搜集、整理剪纸艺术遗产,建立民间剪纸遗产资料库。新宾县在永陵镇开设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间传统文化为宗旨的新宾满族剪纸手工特色工坊。本溪早在2012年就建立了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个以满族剪纸创意、生产、展示、销售、体验为主体的创新型、创业型、创意型文化产业园区,曾多次举办中国剪纸创意文化节等活动,将“剪纸”等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将传统艺术创作与多种产业形态相结合。关于满族剪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凸显很多问题,例如产品粗糙、单一、廉价,具有地域风格和历史传承特色的剪纸在旅游市场、文化收藏市场和礼品市场上比较少见,产品设计与需求脱轨,剪纸作坊规模小、开发资金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创意产业人才等,都需要时间妥善解决。

2.满族剪纸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传承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