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学前教育专业范文

高等学前教育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学前教育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等学前教育专业

第1篇:高等学前教育专业范文

一、双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及突出问题

(一)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

学生的学习成绩良莠不齐,且每周课时量局限在2节,学生数量过多,老师很难驾御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缺乏实践性,课堂形式单一,由于现在大班额的授课,学生有很少的展示机会,也就造成学生 的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缓慢。

(二)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已经习惯填鸭式的高考学习模式,对于进入高职院校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的改变还没有及时适应,没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自律能力,课前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课后更不会复习,在学习时没有形成良性的学习习惯。

(三)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

在高考期间,学生的努力目标是自己理想的大学,但是由于考试失利,来到高职院校,所在的环境和学习氛围和自己所期待的大学大相径庭,因而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专业没有目标,对未来感到迷茫的状态。

(四)师资缺乏双语教学培训

双语教学指使用双语或多语种进行专业课程教学,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它既不同于外语专业的教学,又不同于以母语为教学语言的专业教学。双语教学有其特殊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双语师资应具备专门的素养。

(五)教师教学评价不及时

在教学评价上,由于大班额授课、课时局限性等客观原因的存在,会有延时评价的状态,教师不能及时给予所有学生肯定,学生不能及时的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二、双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构建“对分课堂”的教学新策略

(一)落实对分课堂的观念:隔堂讨论

第一节课老师讲授书本上的重、难点知识;课后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完成作业,期间发现的问题不问老师或同学,要把这些问题做出标注,在第二节课时和组内的成员一起讨论并解决。

(二)强调对分课堂的理念:平时学习

对分课堂鼓励平时学习,把有效学习付出的努力分散到整个学期,每一周学生在老师讲完后都需要内化吸收,并以作业的形式体现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在整个学期,学生的深层学习和理解学习就会一直在进行。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非常令人满意的程度,教师采用对小组课堂表现给与及时加分的评价方式使一种潜在的竞争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竞争学习环境,学生自主性非常强,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参与意识强,而且不怕出错,勇于表达,上课非常认真,这些都是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学生之间的互助非常及时,如果有学生不知道答案,那么其他学生会积极给与帮助,并获得加分。这种方式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四)合理利用电教化教学资源

利用学生人手一机、随时上网的便利条件,班级开设了微信交流平台,教师的通知推送、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师生交流等活动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完成,教师既可以及时监督学生的进度,又能使学习英语从死记硬背变得活灵活现,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明显提高。

三、双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讲授

以教学周为16周为例, 每周两节课,第一周的第一节老师讲授课程概论,第二节老师讲授第一章节的知识,其中老师要对教材整体了解,合理安排教学设计。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对讲授的知识要点、系统、结构、联系等做到熟能生巧,同时要注意调控教学活动的进行。

(二)吸收

学生下课后认真阅读书本上的资料,吸收并发现问题,学生的认真与否能在她们所上交的作业中表现出来。如果作业完成的认真,充实说明学生在查找资料等方面做足了功课,能够结合书上的内容来扩展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三)讨论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合作,达到知识生成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能讲、敢问、善思的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讨论可以分4个环节:小组讨论、教师抽查、自由提问、教师总结。

小组讨论的具体长短根据情况确定。讲授与讨论间隔时间越长,作业越多,内容越多,同学独立学习的越深入。随后,教师让课代表随机抽签,抽到的小组让组长再进行组内抽签,让抽到的学生表述刚才小组讨论的精华,或提出小组都感到疑惑的问题。这样督促学生小组讨论时认真参与。不要预先让小组代表发言。抽查就是强调随机性,让每个同学都不能懈怠。

衡量讨论环节是否成功的两个关键指标:充实、紧凑。从多数学生的角度去看,觉得这个阶段,无论是其它学生讲、还是教师讲,讲的内容都很有价值,不松散、拖沓,感觉时间利用率高,没有浪费,就算成功了。

(四)作业

作业的目的是督促课后复习,保证理解基本内容,为深入、有意义的小组交流做铺垫和准备。预先告诉同学,作业成绩分为:优秀,认真,完成。可以通过网络来简化作业提交,让学生把电子版的作业或录制好的视频直接从网络提交,而手写作业通过手机拍照后从网络提交。

第2篇:高等学前教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物业管理专业;教学

一、物业管理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入世以及物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将更加规范化、市场化,国外物业服务企业将大举进入,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这对我国物业服务企业无疑是一种挑战。而物业管理的优劣关键在于物业管理服务的品质,服务品质的提升在于企业是否拥有先进的管理体制和优秀的人才。谁拥有了人才,谁就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当今房地产开发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与此同时,物业管理服务业也正逐步走向千家万户,逐步成为一个新的行业。

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培养专业人才是物业管理发展的关键。在物业管理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发展中,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培养一支具备专业性的管理与服务人才,才能满足物业管理的需要,才能促使物业管理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培养目标是掌握物业管理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技能和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配合市场前景巨大的房地产市场,面向住宅小区、商业大厦、写字楼等物业服务部门,输送主要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现代物业管理等方面,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相当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具有承担物业管理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物业管理专业教学介绍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达成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在教学情境中,教师的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蕴涵着教师的教,教为学而存在,学又要靠教来引导。与此同时,我国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还相对薄弱,存在着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安排不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知识掌握技能、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割交替安排不科学、专业实习方案粗糙、内容陈旧、考核的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导致专业实践课程教育质量不高,学生毕业时难以零距离上岗。

四、高等职业教育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新思路

1.完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

加强物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地位,把专业主干课程体系贯穿于第二至第五学期全过程,使学生一入校就感知物业管理专业基本知识,熟悉物业管理专业学习环境,了解物业管理专业最新发展动态。在这个基础上,笔者还认为物业管理专业应增设一两门必修专业核心课:物业客户关系管理或房地产客户关系管理类的课程和物业客户投诉处理或人际关系学之类的专业客户沟通和投诉处理技巧。

2.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建设

在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上分为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几项,占总学时的40%以上。

不仅要走出校门,走校企联合的道路,而且还要加强校内实践教学的建设。所以,物业管理专业的实训课还可以融入校内的后勤管理工作中去,在校内也可以实习。高职院校本身就是一个物业,属于文化类的特种物业,在当今很多高校都引进了物业管理。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熟悉学校的物业管理工作。

3.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社会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教师必须具有高水准的素质和“双师型”的特征:既拥有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业务技能,又拥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解决教师队伍自身实践经验不足,也是提高学生技能培养的根本途径,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使得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教学方式方法才能与实践更紧密地结合。学校应鼓励教师考取专业资格证书:房地产估价师、物业管理职业资格证书、注册物业管理师等。高职院校还可以向物业服务企业招聘兼职教师或者有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

4.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就是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指导学生利用SWOT分析方法详细了解自己,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笔者认为,应为学生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行业认知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和专题,从大一至大三分阶段、分重点地为学生提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就业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各个方面的指导。

第3篇:高等学前教育专业范文

论文摘 要:为培养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的英语人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在分析了综合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讨论新形势下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之路,以促进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综合英语教学的任务及其重要性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英语作为国际交往和交流的主要工具,其重要地位日益显著。高校英语专业教育是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21世纪的外语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为了达到大纲所规定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必须对英语专业教学进行改革。 

综合英语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系统传授知识,综合训练技能的课程,也是英语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之一,在一、二年级阶段每周占6——8个学时。《大纲》明确指出综合英语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这就表明综合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重任,因而对知识储备的全面性、教授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内容衔接的灵活性都有很高的要求。 

二、综合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缺陷 

综合英语课程广泛涉及语音、词汇、语法、听力、阅读、文化等,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在教学中,综合英语课应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理解世界的能力,吸收英语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化修养为目的。 

然而,传统的综合英语课堂多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忙于记笔记。在教学中,多强调模仿、重现、机械记忆等。这种“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法违背了英语学习的基本规律。作为技能型的科目,语言教学不同于知识型科目。语言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获得,仅凭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同时,这样的教学法也抹杀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更谈不上了。 

三、如何提升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近些年来,教育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都已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传统英语教学方式的反思和教学实践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需要、情感需要和语言交流的需要来开展教学。在综合英语的教学中要处理好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培养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语言、交际和综合能力的良好结合,使学生的综合应用英语水平有显著提高。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当中,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努力探求提升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之路。 

1.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活动中以所教内容为主题,围绕学生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特点来组织教学。课堂上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活动和会话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里,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要扮演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鼓励者、建议者和评估者的角色,这就从理论上改变了教师直接向学生传输和灌输知识这一传统角色。 

2.明确教学目标。通过综合英语的教学,学生拥有正确的发音、自然的语调和良好的语感;能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基本语法知识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扩大词汇量;丰富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并准确传递中国文化。教学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获得牢固的英语专业知识;提高文化涵养;增强获取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意识;以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 

3.改进教学方法。综合英语的教学围绕学生展开,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交际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结合、传统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融合、输入与输出并重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笔者把教学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课前热身、课上讲解和课后巩固。 

(1)课前导入。教师在开始某一单元的教学前,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兴趣,从而激活学生有关内容的背景知识,同时从宏观上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搜集和整理有关资料,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得出结论之后,各组选派一名代表陈述讨论结果,鼓励持不同意见的小组展开辩论,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必要的补充或总结,要以鼓励为主,委婉地提出更深入、更具体的问题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增加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2)课文讲解。从篇章及主题思想入手,注意对意义和表达过程的研究,重点要求掌握文章的结构,其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等。对重点词汇、语法进行精讲,并向学生提供多练的机会。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使之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课文所涉及的话题结合实际进行扩展讨论,进一步促进知识的重建和内化。 

(3)课后巩固。课文讲解之后,学生从语言和知识两方面都做好了输出的准备,因此可通过输出强化输入。要求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话语复述课文;或设计与单元主题相关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首先学生写初稿,重点是内容的表达;之后进行小组互评,主要是针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观点、各段的大意;接下来学生进行自评,如修改语法错误、查看有无与主题无关的词句或段落等;继而教师给予书面反馈,重点就篇章、结构内容等进行评改;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自己的文章再次修改,再次反馈,直至最后定稿。这一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反复的交流,学生加深了印象,使语言处于一种活化状态。这样的写作练习,有利于将语言输入产生的语言能力潜势有效的通过语言输出转化成外在的语言交际能力,强化通过阅读和讨论所获得的词汇、语法和语篇等知识,最终促进能力的提高。 

4.优化评价体系。为了使考试和评分真实的反映学生水平,检查教学效果,评估教学质量,在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的同时,以形成性评价为辅助。综合英语课程的考试不仅包括期中、期末考试,还应含有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等方面的考核,以此增加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尤其是调动基础较差学生的积极性,使评价更为客观、科学。 

5.加强文化教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是语言的土壤。文化学习可以使人开拓视野,避免采用母语文化的框架去阐释异邦文化,从而加深文化间的隔阂。因而,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必修高度重视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在教学中,可以由易到难组织学生模拟情景活动,以各国的一些风俗习惯,或文学作品为剧本,让学生通过互动去体会外国文化,感受英语所带来的知识和快乐。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正处于全面改革时期,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也应顺应形势,实现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得到重视。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更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或与同伴协商解决。教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更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建立在合作学习基础上的各种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教师素质要求的降低和教师责任的减少。相反,是新形势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挑战,要求教师要具备宽广的知识面、良好的表达能力,准备全面和深刻的教学内容,系统的向学生传授和示范学习策略和方法。教师还需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灵活应对课堂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节奏、教学方法。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也要努力提高参与意识,自学意识,合作学习等意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主动获取,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最终在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英语五项技能。 

新时期新要求,对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教学重新定位是必然的,探索其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每一个担任本课程教师的职责。我们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促使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第4篇:高等学前教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泛读”课教学;地位与作用;现状与改革

一、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的作用不可低估

教育部在2000年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对“泛读”课的地位、课程设置以及应达到的阅读水平,都作了详细的说明。“泛读”课的主要目的,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的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的英语读物和原著,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增进对英语国家的了解,扩大知识面。英语专业“泛读”课的教学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原因有三:其一,英语专业一、二年级的学生虽具有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也有相应的阅读能力,但阅读技巧相对欠缺,而英语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着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这些都是在“泛读”课上需要加以训练和指导的。其二,阅读和理解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理解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而理解是阅读的目的。但事实上,学生个体在课外进行的阅读,由于自身知识面窄,理解力也相对较弱,很难理解书中的真正含义,大多数是属于无效阅读。因此,只有在“泛读”课中,经过教师的精心讲解,才能透彻地理解,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三,“泛读”课的特征体现在“泛”与“读”两个方面。就“泛”而言,英语阅读的范围很广,可以说,任何有英语文字的文章都在可读之列。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细读每篇文章、每本书籍,特别是低年纪的学生,对于众多的阅读材料更是无从下手。就“读”而言,学生要掌握细读、略读、寻读等方法,学会快速、准确地获取并处理信息,并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这些都需要在泛读教师的指导下有的放矢地,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去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或培养。

二、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的现状

笔者从事高校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近二十年,在工作中了解到一些教学部门和教师对这门课在英语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还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基础阶段的“精读”(或“综合英语”)课是“正课”,而“泛读”课则为“副课”或“辅导课”,因而只要选一套教材,给一定的教学课时随便上上就可以了。而另外一些教师则将“泛读”课当作第二“精读”对待,干脆把“泛读”课上成了“精读”课,凡是见到阅读材料中有复杂句式或特殊用法,就逐条讲解分析、举例说明,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置之不顾。笔者认为,这些观念和做法均没有真正反映“泛读”课在专业课中的实际地位和特殊作用,使学生在校期间无法得到应有的阅读训练,失去了宝贵的训练机会。

当前,“泛读”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教材方面

许多阅读专家认为,以语义和信息为中心的阅读活动应该在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其他认知能力的范围内进行,要读的文章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或值得一读的材料。目前,我国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没有统一的泛读教材,现有的教材中的一些文章在语言难度、语篇结构、文体风格、趣味性、知识性、可读性等许多方面又不太适应广大的学生,这样,就给他们的阅读理解带来了许多困难。另外,“泛读”教材的内容涉及面广,文章难易不一,又无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或参考资料,这就给“泛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备课时,教师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因为有时文中出现一些成语或典故,如果不查明出处就会影响对全文的理解。

2、理解能力方面

什么是阅读理解能力?所谓阅读理解能力实际上是一种对语言文字所载信息(即“语义”)的一种综合的、系统的把握。理解,即一种迅速、直接的从语言文字中获得信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脑要将文字所载有的客观信息经过重新组织,加工处理,变为阅读者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我们可称之为主观信息、或“思想”。但事实上,阅读者所获信息,也不一定是客观信息的全部,这种情况通常被我们称为“理解不全面”。可见每个不同的阅读者对客观信息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理解,谁对文字所载的信息处理的越迅速、把握的越准确、越全面,谁的阅读理解能力就越强。

笔者认为,目前我们的学生缺乏的正是这种迅速、准确、全面地从语言材料中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缺乏语篇方面的知识和综合性的知识,或者说是一种在实际语境中综合运用所有知识来提取各种信息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决不是靠“学知识”可以获得的,它是靠阅读者在对语言大量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自然习得的。

3、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方面

课堂教学方面,一些教师上“泛读”课时像上传统的“精读”课那样,逐字逐句解释课文,有的教师甚至逐句翻译。这种课堂的教学模式,实际上主要是在解决语言方面的问题(语法、词汇等)。他们认为只要将课文中的语言问题解决了,课文就理解了,或者只要能完成课文后所设计的练习,课文也就掌握了。事实上,一些教材里所设计的总结段落或全文大意以及推理性的练习,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即文章的意思是确定的(fixed meaning)。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实际只是在充当被动的猜测者(guesser),而非创造者(creator),阅读过程变成了对文字的解码(decoding)过程,学生主要是在练习语言而非施展他们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另外,这种呆板沉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 ,同时也大大地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量。现时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泛读”课每周一般为2个学时,一学期完成一册书。一些教师不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即使布置,也只是让学生看一些简易读物,而且缺乏有效的检查措施,这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等于没有布置。由于阅读是我国学生吸取英语语言乃至英语文化知识、增强语感、提高语言水平的主要手段,缺少有效的阅读训练而阅读量又如此之少,这怎能使他们达到应有的水平呢?

据笔者所知,英语专业毕业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词汇量远未达到大纲要求,阅读能力低下,阅读原版报刊或著作感到很吃力,且阅读速度慢得惊人,更谈不上对原著进行推理、欣赏并加以评论了。他们离开词典就无法阅读,并深深地被语言理解所困扰。这正是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4、技能方面

美国密苏里大学阅读教育系John Sherk教授曾经指出:“现在的问题不是你会不会读,而是如何读的问题。”确实,英语阅读因人而异,但离不开技巧和方法的使用,只有学习一套相对复杂的技能,并使之完善,才能做到运用自如。多年的教学实践也已证明,学生们只要掌握了相应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往往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而现实的情况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学生由于缺乏阅读技巧,文学基础知识不扎实,所以,他们很难能把“泛读”教材中的文章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三、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应进行必要的改革

1. 转变观念,正确定位

长期以来,“泛读”课教学的任务被认为是为了配合“精读”,加深并巩固“精读”课所学知识。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为“泛读”课定位应该基于以下两点认识:

首先,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通过书面语言媒介进行的交际,它不同于传统的语言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中的“读”。语言学家魏多逊(Widdowson 1978)用“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两个概念,把作为语言技能的阅读称为“comprehending”,用“reading”来表示作为交际能力的阅读,以表示两者之间的区别。显然,前者的要求是弄清句子的语法结构,读懂句子的字面意思;而后者的要求则是既懂句子的字面意思,又理解其交际意义。我们的“泛读”应属于后者。我们要把培养阅读能力看作是培养实际运用语言能力即交际能力的重要内容。

其次,阅读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而不是一种单纯消极被动地接受信息。格雷利特(Grellet,1981)曾指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断在对所读材料的内容、功能进行假设,并不断地证实或修正自己的假设,做出进一步的预测,发现和注意有关细节,对新摄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评价。要达到这一目的,读者与作者必须是在进行相互交流,读者不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通过运用其过去的经验以及学过的词汇、语法、语音等语言知识,再经过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思考和反应来创造意义。因此,阅读在真正的意义上是一种创造,是一种高级的积极思维活动。

2、改变模式,加强互动

为了使“泛读”课堂充满乐趣,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泛读”课教师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尝试:

(1)加强技能训练

英国语言学家Brumfit认为,只有掌握了三种阅读技能,才能实现理想的阅读。这三种技能是:机械技能(the mechanical skills),如根据阅读目的和需要变换速度的能力等;智力技能(the intellectual skills),如梗概阅读,隐含信息阅读等;非技能学习(non-skills study),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技能,是指对一般陈述以外的语言的反应能力,例如幽默、反语、作者的目的和倾向等。

(2)运用多种阅读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抓住阅读数量与质量这一对主要矛盾,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培养理解能力的同时,提高阅读速度和扩大阅读量。这就是说,“泛读”课应该打破单一的做法,把课内正常速度的阅读、快速阅读和课外的自由阅读都纳入“泛读”课的范围,使三者成为这门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常速度阅读主要是用于学生尚缺乏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方法的时候,它可以使学生避免“阅”而不“读”的偏向,同时又可以让学生有时间在阅读过程中利用上下文和背景知识进行思考判断,从而培养从全文出发来解决局部问题的能力。快速阅读的着眼点在于速度和要点,它对训练集中精力、提高阅读效率是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把外语作为使用工具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设课时机、课时比例、速度要求、教材配置等问题。自由阅读是因材施教、发掘学生潜力、提高阅读兴趣以及大量吸收知识的重要手段。它对阅读材料、阅读数量、阅读检查与指导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3)课前阅读,课上讨论

要彻底改变类似传统“精读”课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的猜测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性的阅读者。可采用或借鉴国外十分流行的一种阅读教学法――“阅读反应法”(reader response approach)。课前学生先自己阅读,完成规定的章节,记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以及有感而发的议论,对自己的观点准备好足够的证据。课堂上,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和评述参加讨论。讨论时分成对子或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老师负责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他们不理解的问题,并有意识地使他们提高创造性阅读的自觉性。“阅读反应法”(reader response approach)可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有利于他们不断积累文化背景知识,不断增强语感,从而提高语言的整体水平。

(4)培养学生带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因生活或工作的需要经常阅读各种书报。如为了学习,阅读各种课本书籍等;为了了解国内外形势,阅读各种报纸;为了消遣,阅读小说、剧本等。阅读的目的不同,读者需要采用的阅读技巧也不相同。所以,在“泛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带有目的的进行阅读的活动对于提高“泛读”课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W.E. Blanton等人在《有的放矢在阅读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明确判定的阅读目的在提高阅读理解,增强记忆以及促进学生阅读规定的学习资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的阅读应该是带着目的而进行的阅读。在教学中,教师帮着学生确定阅读目的能激发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联想,激发他们的先存知识和以往的经验,以利于提高阅读效果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选好教材,紧扣《大纲》

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随后就出现了多种版本的“泛读”教材,这是一件大好事。既然阅读的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泛读”课就应该强调使用真实材料。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感到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具有交际价值。只有当材料真实,即真正来自日常生活并且是被按照其原有的交际目的去使用的时候,这种材料才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相反,不是来自于真实生活的材料,例如作为语法载体的教科书文章,或语言十分浅显,仅凭字面意思就能读懂全文意思的简写读物,用来进行阅读技能训练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不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四、 结束语

自《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年颁发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但大家对教学改革的要求仍很迫切,这正是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与国外交往日趋频繁的迫切需要。同时,阅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泛读”课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教学法的研究,了解“泛读”课教学的最新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博采众长,因材施教。当然,以上这些尝试将给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还必须熟谙外语教学原理和原则,并能自如地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使“泛读”这门重要的英语专业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真正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水平。

[参考文献]

[1]Francoise Greller. Developing Reading Skills, CUP 1981.

[2]Nuttall,C: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Foreign Language, London 1982.

[3]Widdowson,H.G. Teaching English as Communi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第5篇:高等学前教育专业范文

视唱练耳是一门有关音乐的启蒙,以及进入专业层次学习的必备训练手段和技术性理论课程,历来受到从事音乐专业教育的人们的重视。它是培养一个人的视奏、视唱、音高的听辨、节奏的把握,以及乐曲表达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音乐基础学科。每一个学习音乐专业的同学,只有在此方面接受严格而规范的训练,才能更好地进行其他相关音乐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基本的音乐能力,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对音乐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将视唱练耳课程更好的适应当前多媒体的音乐环境,确保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能够真正满足实践的需要,已成为当前视唱练耳教学中急需突破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视唱练耳;教学

【中图分类号】J613.1

传统授课形式的单调,无法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目前我们绝大部分的视唱练耳教学基本上还是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上课的教具往往只是钢琴、黑板、粉笔等,教师只是给学生进行乐曲范唱、视唱伴奏、听写弹奏,教学形式单调枯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对视唱练耳课程产生厌倦的情绪。随着数码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上的广泛应用,视唱练耳教学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采用数码MIDI系统可以用不同的速度反复播放各种不同音乐风格、不同声部、不同音色的视唱乐曲。让学生耳朵听着音响,眼睛看着乐谱。手上打着拍子,愉快地跟唱乐曲。

一、在视唱方面的训练

传统教学中,教师范唱并且以钢琴伴奏带动学生一起练习,一堂视唱课下来,教师往往很辛苦,但是又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运用电脑多媒体系统后,我们可以利用一些音乐制作软件为视唱曲目制作视听音响,。在学生视唱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听听视唱曲目,了解一下曲目的调性、音准、节奏。在课堂上合理运用音乐软件的编辑功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实际情况,播放曲目的速度、音调和示范音色。视唱练耳教学中既省时又省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可以取得较高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课前我们还可以制作好视唱曲目的伴奏,其中既可灵活运用除钢琴之外的数百种音色,还可以运用不同风格的打击乐器,穿插不同类型节奏,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音色和伴奏风格,为学生以后参加各类型演唱、演奏、合奏、协奏打下良好的听觉基础。在制作的音乐伴奏下,一方面学生的视唱练耳训练融入到了实际的音乐作品中来,同时将不同声部从整体音乐结构中剥离出来,让学生对每个声部都能清晰听辨,这样的听觉训练既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又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另一方面学生所获得的是从音色、节奏到音乐情绪的立体的多方位的音乐感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及早适应多元化的音乐发展,并且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增强社会竞争力。这种训练手段同时满足了学生对音色、音高、和声、现代节奏、乐队合奏、协奏、交响作品等音乐要素乃至整体音乐作品的吸取。

二、在节奏方面的训练

节奏通常有“音乐灵魂”之称,在视唱练耳教学的训练过程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也是最具有训练难度的。因为节奏训练要求精确性的掌握和对不同风格的把握。电脑音乐系统内具备全人类发明的几乎所有代表性的打击乐器效果,。它不仅音真,而且表现力度具有手感,从全套爵士鼓到木鱼,从拉丁鼓到梆子等百余种打击乐器都能从合成器的键盘上找到相应的位置。每一种打击乐器又可以任意编成节奏型,可以即时播放,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即时改变速度、力度,与传统日常节奏训练的教学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其效果和效率有天壤之别。

三、练耳方面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钢琴训练为主,无论是音程、和弦,还是节奏旋律,都是以钢琴弹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这种长期的形式单一、音色单一的训练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厌烦,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面对这个难题教师可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特别是运用一些视唱练耳方面的软件进行练耳的训练,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练耳大师》教学软件进行练耳教学。《练耳大师》是一款交互式多媒体听觉训练教学软件,它包括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的性质及音高听辨;原位与转位和弦的音高听辨;长短不一、风格各异的四声部和声听辨;数十种调式音阶的类型及音高听辨;十多种拍子类型,1—6小节长度的节奏视奏、节奏模仿、节奏对比练习;。每一项训练内容又根据不同的练习难度分别设定不同的课时。《练耳大师》有着极强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在音程性质听辨中,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进度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在同度至两个八度之间设定听辨材料的范围、听辨的音域、旋律音程或是和声音程、旋律音程的进行方向。在音程的音高听辨中,可以设定是否指定调性、显示调号、显示旋律音程的第一个音域和声音程的低音、参考音等。在和弦听辨中,可以设定听辨材料的范围、听辨的音域、柱式和弦或是分解和弦、分解和弦的进行方向等。不但可以听辨传统和声范围内的各种和弦材料,也可自己设计一些现代和声的和弦材料进行听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教学进度自行设计每一课的训练内容。

第6篇:高等学前教育专业范文

(一)教学内容长期得不到更新

我国大部分高等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都与专业美术院校使用同样的美术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是由于大部分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具有幼儿园实际教学经验的教师的数量更少。大部分教师只能照搬自己在美术院校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要求学生能够达到美术专业的美术水平。例如美术教育中很少涉及到制作玩具的方法,导致毕业生就业之后遇到很多困难。

(二)师资力量薄弱

高等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基本出身于专业美术院校,对于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教学法等理论知识比较生疏。一些美术教师过于重视传授美术技能技法,没有穿插运用幼儿美术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教学意识。总体而言,我国高等师范大学的学前美术教育但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

(三)缺少完善的教学设备

作为一种职业技能教育,学前美术专业的美术教育仅仅在普通教室里完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投入一些专业的设备和设施,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部分的高等师范大学都没有为学前教育专业配备完善的美术教学设备和设施,师生只能在普通教室中进行学习,课堂教学效果受到了影响。

二、提高高等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水平的对策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为了对高等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应该积极组织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深入幼儿园一线进行参观学习,全面了解幼儿园的美术教学需要,将幼儿美术教学中的一些实用内容加入到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内容中去。学校要积极组织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进行广泛的交流、学习、培训。以绘画课程为例,可以删去三大构成、素描等内容,加入纸版画、吹画、刮画、线描画、油画棒画、简笔画等等。这是为了使高等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实用美术教学技能,在就业后能够更好的进行学前美术教学。同时对水墨画、水粉画的教育学进行改革,突出儿童化、趣味化的特点。特别是要对玩具设计与制作课程进行改革,降低手工制作的难度,加入更多的适合幼儿的手工制作内容。改革教学内容能够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加顺利的就业,能够顺利的承担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任务。

(二)培养优秀的美术教师

高等师范院校要注意对学前教育的美术教师进行职后和职前的一体化培训,使美术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外出交流和学习,使其接受先进的美术教学思想。特别是要培养教师的为幼儿园服务的意识和教学理念。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要具备美术专业的教学水平,而且要通晓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能够掌握适合学前教学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堂中进行运用。优秀的美术教师要能够编制和实施美术教育方案,掌握学前美术教育的相关技能和理论,能够对当前的教学方式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高等师范大学还应该在美术教育其他课程领域联系起来,这也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形成课程综合、主题教育的意识,例如与音乐、舞蹈等艺术类课程进行联系。这也是为了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更好的设计主题教育内容,开展综合主题教育活动。

(三)对美术类课程的教学条件进行改善

高等师范大学要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配备环境创设教室、玩教具制作教室和美术教室。环境创设教室要配备幼儿园使用的小橱柜、小凳子小桌子等教具,全面模拟幼儿园的实际环境,使学生能够进行模拟练习。玩教具制作教室要配备手工制作桌椅、投影仪、幻灯机、作品展示橱窗、作品展示柜等等,使学生能够进行玩教具制作,并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美术教室要配备儿童水墨画教学使用的大桌子、音响、投影仪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等师范大学才能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三、结语

第7篇:高等学前教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转型期社会;社会需求;学前教育;目标定位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指导着学校培养什么样素质的学生,指导着学校培养什么规格的毕业生,是人才培养的指挥棒。在我国学前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各种学前教育机构如同雨后春笋般兴起,这无形中给高等学校带来了压力,所以高校需要进行科学的专业目标定位。无论是在培养方向方面,还是从培养规格方面来看,科学合理的符合时展、社会需求的目标定位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要前提。

一、 转型期社会我国教育目标定位主要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应当有不同层次的上的区别,但从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却存在着严重雷同的现象。从各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大致相同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类似于:“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学前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能够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学前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在社区从事学前教育及社会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培养目标定位了雷同目标定位不清晰目标规格层次混乱。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学校或者是什么类别的学校,其培养目标大致相同,其中大多数都包含着“德、智、体、美”,“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等等,从目前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来看,不同类别、不同级别学校不能满足培养不同社会需求的人才。相反,如此泛泛而又空洞的培养目标怎能适应转型期社会背景下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 立足社会转型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趋势

(一)幼师事业发展迅速

随着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些年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学前教育,幼儿教师的社会需求量和需求类型也由此急剧增加。相应的,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在内的高校纷纷创办学前教育专业、扩大学前教育专业的规模,出现了全国各地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办学热。随之而来的,培养目标定位偏差问题也变得非常突出。

(二)师资要求不断提高

由于市场需求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的幼儿园及幼教机构逐步的从只需要中职的毕业生,发展到需要高职、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对于这样的发展趋势来看,高校有必要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进行目标定位,才能适应新时代对幼儿教师的需求。

(三)转型期社会需求的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现在除了幼儿园以外,逐步兴起的亲子园、早教机构、生活馆、孕妇学校等学前教育机构越来越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同时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幼儿教师不仅仅要会唱歌跳舞弹琴绘画,更要求幼儿教师具有创新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具有上早教课、亲子课的能力。以及掌握现代信息科技,会熟练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等科技。同时要求教师全面发展,保护教育相结合。

三、 根据转型期社会特点对学前教育进行目标定位

市场需求是专业设置的出发点,适应市场需求是确立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点和依据,紧跟市场的变化和发展是专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积极调整思路,找准方向,合理定位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转型期社会更是对我们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一)特色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特色”、“创新”毫无疑问是新时期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不但幼儿园之间的竞争要靠“特色”、“创新”,在竞争激烈,人才市场需求日趋饱和的今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更要靠“特色”、“创新”。因此,特色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更是必要的。这就要求高校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要看准时机、做好市场调研,及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的调整目标定位。基于现代市场需求,高校应该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动手能力强的,想象力丰富的,具有某项特长的人才为目标定位。

(二)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以幼儿园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强技能会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因为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要能掌握现代的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能与人沟通和合作能掌握基本的幼儿园工作理论和规范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能胜任一定的幼儿园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在熟悉本专业的技能之外,更要细化专业方向,精通其他相关方面的技能。因此,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首要培养目标。

(三)高素质、分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第8篇:高等学前教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 :能力本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148-03

目前,以服务地方社会发展需要为己任的一些高职院校,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纷纷设立学前教育专业,在设立了高中起点的学前教育三年制大专的同时,也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办学的基础上设立了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学前教育大专。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是中、高职衔接连贯的专科教育,学生在前三年中职学段完成具有学前教育专业导向的基础教育,后两年接受学前教育专业的专科教育。采取五年制三、二模式培养初中起点的大专层次幼儿教师,应是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良好选择,一方面可以整合中职幼师专业资源,有利于扩大幼师培养规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吸纳有培养前途的优质生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特点,在于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贯通,整体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统筹安排中、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区别于普通高中课程和一般高职课程的独特优势。作为高职院校新办专业和新的办学形式,积极开展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中、高职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机制,以便更好地认识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特点和优势,是培养优质学前教育人才的关键所在,也是地方院校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的具体行动,对于服务地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年制中职学段课程与普通高中课程比较

(一)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定位

我国的高中教育指初中以后高中阶段的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等,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后三者一般统称为中等职业学校。

普通高中强调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人格健全教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可参加高考升入大学深造。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和各界对高考升学率的盲目追求,导致普通高中教育存在单一强调知识教育或知识准确度的弊端。鉴于此,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体系不断改革、完善,2003年,改革之后的新课程不以学期而以模块区分学习内容,采取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学科课程、职业教育课程+学术性课程的形式在各地进行实验和推广。

职业高中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重点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不但要学习高中的基本课程(包括数学、语文、英语等),还要学习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专业课程与普通高中课程的设置存在较大差异。课程设置的不同取向主要取决于不同的培养目标。

国家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对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作了明确界定:普通高中教育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良好的普通高中毕业生。

教育部2003年制定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职教育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业人才。

通过比较,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存在以下不同:

一是基础性与专业性的不同。普通高中教育以培养公民的基本文化素质为目标,为继续学习提供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中职教育则具有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双重培养目标。

二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不同。普通高中教育以培养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标;中职教育则要求在一定理论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加强受教育者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施专业实践技能培训是其主要任务。

三是通用性与实用性的区别。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通用型人才,与地方社会需要的联系是间接的;中职教育则体现服务社会的实用性功能,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是“源”与“流”的关系,同属中等教育阶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普通高中课程因培养目标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设置取向。

(二)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主要包括文化课程和综合性课程,注重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科相对分散,课程设置注重全面性而较少实践和应用。近年来,伴随全国各地高中课程改革的普遍深化,一些普通高中缩减了必修课学分,增加了选修课学分,选修课通常扩展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种类。其中,职业技能类课程的开设主要立足于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学到部分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促进对文化课的学习并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参加高考。

中职课程保留了必要的文化基础学科,且无高考升学压力。中职文化基础课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从目前的教学科目及学时安排上看,中职文化基础课的科目要少于普通高中,科目所占用的总学时比普通高中少30%。中职教育之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还在于注重应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职业目标明确,注重技能课程和实操课程,强化专业技能基础训练,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特点。归根结底,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职业人的,以传授某种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意识为主,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特定职业做准备的教育。

因此,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中职学段课程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实行综合素质培养与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相结合,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宽基础、重能力、求发展的课程设置理念。一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应体现中职学段教育的基础性、理论性、全面性和发展性,没有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中职教育就会等同于岗位培训;另一方面,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应体现中职学段教育的专业性、操作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没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要求,中职教育就会混同于普通高中教育。

此外,五年制学前教育的中职学段课程也有别于三年制的中职课程,在基本素质教育和专项技能训练两个模块课程设置上,前者注重与高职学段课程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衔接,体现继续教育思想,其课程体系须具有基础性和全面性,为高职学段的进一步深造打好文化知识和能力基础;后者则需在一定时段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基础上,强化专业能力实训实习过程,使中职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岗位职业素质和能力,为上岗就业做好准备。

五年制高职学段课程与三年制高职课程比较

(一)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四年制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高中起点大专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初中起点大专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初中起点中专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与三年制高职教育都属大专层次,从其生源质量和课程设置来看,可以在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掌握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学制不同,但二者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以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为例,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适应现代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能胜任幼儿园工作的五年制大专层次的学前教育师资”。再以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与较扎实的科学、人文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掌握弹唱跳说画做六项基本技能,善于沟通,勇于创新,身心健康的幼儿教师和其他学前教育工作者”。2010年4月,山东省制定了三年制中专、三年制大专、五年制大专的课程方案,对各级院校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准确定位。如对三年制大专和五年制大专在培养规格和素质方面提出了同样的要求,都是“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高情智结构、较强实践能力、一定科研能力和初步管理能力的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师资”。这一培养规格和基本素质要求,为我们研究和制定具体培养标准和课程方案提供了参考。

基于同样的培养目标,五年制和三年制学前教育大专的课程科目基本一致,相对中职学段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两个模块课程,都增加了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两个模块,体现了分阶段、分步骤达到专业能力标准和目标要求的一体化培养策略。

(二)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五年制高职学段与三年制高职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科目虽基本一致,但因生源不同、学时不同及由此带来的不同培养效果却很明显。比较起来,五年制高职课程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跨中、高职学段的五年制技能课程学时更多。儿童教育和心理等方面的专业基础课及美术、音乐、舞蹈等技能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而具备一定程度的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的。三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开设的时间普遍较短,在大多数学生没有任何技能基础的情况下,仅仅依靠短时期的训练无法满足实际的技能需求,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对自己所掌握的技能缺乏自信。相比之下,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中职学段入学伊始就接受弹唱、舞蹈、绘画等技能方面的课程训练,掌握弹、唱、跳、画等一些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培养跨越了中、高职学段,学程更长,更具有长期性和接续性,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是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制高职技能课程学习相对容易接受。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学生虽然普通高中文化基础功底较为薄弱,理论知识较为欠缺,但他们的专业可塑性和适应性较强,可谓“起点低、落点高,定向强”。高中起点的三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扎实,但专业技能低于五年制大专生。由于高中毕业的学生大多数身体各方面已经发育成熟,身体的柔韧性明显比不过五年制学生,可塑性相对较差。入学前对舞蹈、琴法、乐理又没有接触过,再加上专业技能课时少,学习时间短,专业技能学习困难较大,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教学效果。在技能学习方面,对于可塑性较强的初中毕业生而言相对容易,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效果相比三年制大专毕业生具有明显的优势。

总之,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能够更好地保证幼儿教师培养的质量。初中毕业生人生价值观在形成之中,身体发育可塑性强,专业技能技巧容易提高,从初中毕业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学前教育理论和技能的培养,更有利于培养专业基本功扎实的优质幼师人才,也能更加充分地体现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1]熊伟.中等职业教育现存问题及其发展对策浅见[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2,14(3).

[2]陈丹辉.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2(2).

[3]于光照.“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及教学实施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5.

[4]赵南.新时代背景下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构想[J].学前教育研究,2009(8).

[5]王迎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学前教育研究,2011(11).

第9篇:高等学前教育专业范文

目前,“我国现行教育制度按性质区别,分为普通学校教育体系、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师范教育体系、成人职业教育体系、在职教育系统、党政干部教育体系”。在我国的现行教育制度体系中,师范教育是与普通学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并存,拥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专门人才,不可避免的具有师范教育的特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教育性决定了在对学生进行幼教学科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融入师范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幼儿教育、献身幼儿教育的思想,体现师范性特点。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专业知识,还要接受幼儿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幼儿教师职业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结构有特殊的要求,幼儿教师除了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艺术素养之外,还应具有丰富的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

高等教育专科性

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师资的培养有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以及中专等多种学历层次,各层次的人才培养规格存在着显著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显然,不同的学历层次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存在不同的要求,高师院校的学前教育本科层次以理论学习为主,学生毕业后的职业愿景大多是到中等师范学校从事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或到幼教机构从事研究工作。中专层次的学前教育培养机构的教学主要侧重于基础文化课和幼教技能课,培养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能适应当代幼儿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的一线幼儿教师。专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必须反映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必须根据高职专科层次的实际情况,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整和科学的设计。因此,对高职专科学生在知识的深度、广度和能力的要求应有准确的把握,应低于高师本科层次,高于幼儿师范中专教育,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更体现在学生参加实际工作应具备的技能和职业能力方面。

高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回答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1、高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所特有的种类、层次、规格和要求,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高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方向性选择,它对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实施和评价以及学前专业毕业生将来的社会适应性都会产生重要影响。高职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既不能照搬学前中专教育,也不能与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等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定位要体现其职业性、示范性和专科性的特点,从社会对幼教师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出发,弥补中专和本科在幼教师资培养方面的缺口,反映高等专科教育的水平,适应地方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高职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既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基础,又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面向幼儿教育工作及相关教育领域第一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幼儿教育领域的相关知识,掌握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弹、唱、跳、画、说五项技能,能较好地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高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对高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以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学前教育专业是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特色专业,于2007年正式开始招生,目前发展迅速,现有在校生800余人。学前教育专业自开办以来,本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高起点的原则,遴选了一批高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充实师资力量,构建了一支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职业性、示范性和专科性的专业特点出发,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教育实践与理论、教育技能与素质并重的培养理念,制定了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2.1构建学前知识技能与艺术修养并重的“2+1”培养机制

基于社会发展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从高职专科教育的学制特点出发,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置实施“2+1”的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实践取向,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完成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与学前理论课程的学习,艺术技能课程以及教育技能课程的学习和实训;第三年进入相关幼教机构顶岗实习,完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实践任务,并通过毕业生综合能力考核。把学前教育的专业主干课程分为学前知识理论和艺术素养技能两大块,这两大类课程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各有特点和侧重,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高度融合。学前教育类的课程采用“必修课+选修课+讲座+教育实践”的课程结构,要求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幼儿教育实践技能和经验;艺术类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弹、唱、跳、说、画等幼儿教师必备的五项教育技能,在毕业前通过基本功考核。

2.2建立健全结构合理、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体系

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建立包括职业素质模块、职业能力模块、职业拓展模块、实践教学在内的契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基础理论课程实用,专业技能课程针对性强,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校内钢琴、舞蹈、歌唱等艺术技能实训室,与幼儿园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工学结合,加强课内外的实习实训,制定毕业生综合技能考核方案,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多种职业技能和素质,形成以学前理论与艺术修养为基础,以幼儿教育技能为专长,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做到既体现高等专科职业教育的特色,又要彰显幼儿师范教育的特点。

2.3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职业实践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实施项目化教学,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任务式、讨论式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运用实物展示、现场指导、多媒体课件、网络连线等有效教学手段,将理论知识与声音、影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相融合;引导学生开展“模拟课堂”,带学生到幼儿园观摩、见习、实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经验,增强学生对幼儿教师工作岗位的认识和职业实践能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