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风险以及应对措施范文

财务风险以及应对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风险以及应对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第1篇:财务风险以及应对措施范文

一、财务风险在公立医院形成的机理研究

(一)从外界环境变化角度

外界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当前相关法律政策的变化、社会文化的变化以及市场经济环境变化等内容。财务管理效率很大程度上受这些变化因素影响,且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管理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将更为明显。在这种背景下,公立医院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保持与当前环境变化相适应。如果缺乏关于外界环境的全面了解,就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做不到合理的有效分析就有可能导致投资计划的盲目进行,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形成巨大的资金损失。

(二)缺少专业的财务人员进行风险管理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多将工作内容体现在账务或报表管理等方面,忽视财务风险问题。而且在制度制定方面,也未对财务管理工作设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机制。实际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关于财务风险问题,公立医院也缺少对应的岗位,也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性人才,所以就导致医院在应对市场经济的环境变革时,财务管理不具备较强的时效性。尽管医学领域未来发展过程中要求对医疗体制进行不断深化改革,但在改革过程中也面临较多的难题,所以建立财务风险的管理机制是公立医院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建设好对财务管理的风险管理机制,才能保证公立医院未来长久的发展。

(三)公立医院自身性质决定其高风险特征

从资产总额度角度分析,其在公立医院中的基数表现极大,但不具备较强的财产变现能力,这就产生资产流动性过大且无法快速变现等问题。近几年,许多的医院为了逐步的提高医院的资产流动效率,他们大多选择了减少存货的积压,尽量的减少资金的支出,但此种方法依然是无法有效的改善资金的流量问题,许多的坏账仍不能被很好的解决。由此可判断,当前公立医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其也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公立医院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首先,医院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较为薄弱。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的公立医院中,一些在计划经济时代存有的旧观念依旧还在流行,尤其是在对医院的财务资金进行操作的方面,资金签批的流程并不是十分的严谨,这就使得医院内部对于资金的利用效率先对偏低,进而造成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出现。其次,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其次,公立医院的高风险特征由其性质所决定。由于医院并未从效益角度以及可行性角度对设备的购置进行论证,极易在设备购置过程中因投入过高产生风险与负债较高且产出较低的后果。最后,由于公立医院的社会公益性性质决定,如急救病人欠款,或因医患之间存在医疗纠纷而存在的患者欠款以及患者治愈后未结算所有款项等。

三、应对财务风险的有效对策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虽然公立医院在经营过程中无法彻底消除其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以及产生财务风险的相关因素,但管理者自身可根据实际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特征采取相应的规避或预防等手段。同时,注重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科学管理方式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具体应对财务风险的策略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正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风险的有效预防与控制,要求医院管理人员正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提高自身财务管理知识技能并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将财务风险管理贯穿于医院管理的始终。同时加强对风险管理部门的领导与管理。第一,建立日常报告制度。有关部门必须对平时发生的事故予以记录,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第二,例外管理。重大的风险事件一般采用集体讨论或专家咨询的方式。对特定项目的风险评价应由风险管理部门主持、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也可以咨询相关专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风险方案,供医院管理层决策。第三,其他部门要配合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在进行相关管理方案时,要考虑风险对医院财务目标的影响。

(二)风险应对体系的构建

从公立医院长远发展角度讲,良好财务管理环境的营造是保证其各项财务活动能够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所以,医院的管理者可以通过改善其财务管理的环境,来使得医院应对财务风险的系统能够更加的完善,对此,管理者不仅需要科学的认识风险在发生时的变换规律,还要以此规律为基础,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此外,医院管理人员应根据当前财务管理环境现状,分析风险发展的规律,对财务管理环境与风险的关系进行明确,适时调整公立医院原有的财务政策,以此保证在财务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对风险的应对仍可做到游刃有余,进而建立起一个系统性的应对财务风险的体系。

(三)完善医院的会计制度

对于医院来讲,要想保证其内部的各项会计活动都能够顺利的展开,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并且,会计制度的完善,还可以为医院内部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提供有效的保证。作为医院用来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的重要基本材料,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将会对其防范财务风险的力度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医院管理者应该要不断完善现行会计制度,保证其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环境,也由此使医院会计的整体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为医院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在对医院内部的会计工作人员进行配备时,应该以当前医院进行的财务活动的需求为基础;并且,还要在保证人员合理配备的情况下,不断的完善医院的财务报表制度,使得其对于会计信息的监督职能可以被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为会计信息的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进而促使其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被有效的提升。

(四)注重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从当前公立医院中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现状不难发现,大多财务人员无论在专业技能基础或其他各方面能力等方面很难与当前市场环境变化相适应。对此现状,未来发展过程中应注重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抓好后续教育。首先,要适时在医院中开展培训活动,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内容可引入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律知识,保证财务管理人员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高法律意识与责任意识。其次,要经常组织财务人员学习新制度,研究新问题,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可在财务科设置财务预测和分析岗位 ,负责收集财务风险信息,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会计报表、科室成本核算及相关指标等资料,进综合分析。并能够估计与判断对当前的财务环境变化与产生财务风险的相关因素,对财务风险准确识别并提出应对的措施,这样才可在财务管理中使相关的偿债能力或其他经营管理等信息内容成为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再次,要结财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 ,成为严格按制度办事,不徇私舞弊的合格人才。

第2篇:财务风险以及应对措施范文

关键词:核电项目;业主;EPC总承包模式;财务风险;控制

一、EPC总承包模式在投资中的财务风险

总承包合同管理模式下的财务风险有:投资费用的过程中控制风险,在EPC管理模式下,由于合同支付的节点设置不够合理,这就有可能增加财务风险。在合同制定的同时,主要涵盖工程设计、采购、制造、土建、安装、调试等阶段,如果支付节点设置不够合理,这就有可能造成成本增加,还有就是在合同不完善的时候还有可能造成不能真实的反应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最终会使支付与工程的进度不能匹配,因此,这就导致了成本的加大;投资费用超过估算的风险,这表现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导致总承包方变更施工方案,或由于协调不到位导致的停工、窝工等,这就增加了项目业主的资金索赔等现象,以及由于设备、人员等原因在调试阶段发生重大问题,导致工程严重拖期,达不到商运的目标而超概。

核电项目往往是投资规模巨大的工程,动辄数百亿元的投资,工程项目投资周期长,从FCD到商运一般需要五年及以上时间,无论从业主还是总承包商来说均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投资大、周期长的特性对财务风险管控更是个严峻的考验。核电资金流主要由资本金、国内外贷款、发行债券三种方式构成。因此金融环境的好坏、国内银行贷款利率、人民币与外币的市场汇率波动、出资方资本金注入的比例和及时与否都将影响着财务费用,进而对投资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核电项目投资核算的财务风险与应对措施

这主要是按照项目管理的理论进行的,主要依据责、权、利相匹配的原则,将成本控制责任、工程管理、商务实施和绩效评估进行合理的统筹,确定好基建期分部门、分阶段的成本控制目标,并且要推行责任的逐步分解,在配套的同时最终实现成本的风险控制,做好业主的风险指数控制。

在投资核算的过程中控制风险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项目业主做好的合同谈判前期的准备工作,这时候业主应该研究好设计院编制好的报告和概算。根据设计的里程碑做到全面准确的设计方案,这样能够减少支付点。在支付点结算的同时要根据核电项目的进度进行核算,把握好总体的进度,这样保证了核电项目业主资金方的安全和总承包方资金的正常需求。在动态中控制项目实施阶段的投资成本,要加强审查工程的工作,这样对于核电项目的核算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核电项目业主可以要求总承包方按期进行报送完工的统计表,这样才能与设计概算进行核对,及时的找出问题,进行解决。

三、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要加强对设计的评审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投资风险,控制好合同的范围。这样使双方能够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受益,能够对工程进行合理的投资建设。要积极的与国家及地方税务机构进行沟通,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核电清洁能源的大环境下,争取得到最大限度的特殊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通过合同与投资方约定资本金注入金额和时间;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合作伙伴关系,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最低贷款利率和最大额度的支持;通过集团公司的规模效应与商业银行谈判得到更优惠的贷款政策。建立风险管理机构,关注国际汇率市场变化等对不同的风险类别,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对于核电项目业主基于EPC总承包模式的财务风险控制的应对措施还有: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别,成立不同的风险管理机构,在工程的进展中,尽可能的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要不断的加强与风险管理机构或者保险机构的合作。加强各核电之间的交流和对标工作,促进核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提高项目业主财务人员的职业水平,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注重对财务人员能力的培养,拓宽各方面的知识,提高技能的培训,形成强大的人才队伍。

四、总结

我国核电工程项目实行EPC总承包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有效的管理模式。面对EPC总承包模式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我们需积极防范和提前筹划,针对各种财务风险要制定相对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不断的完善管理机构,提高项目业主人员的职业素质,加强业主对核电项目管理的防范措施,制定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案,能够减少或者是转移甚至避免诸多风险,对于我国核电项目工程的建设作出一定的资金保障,促进EPC总承包合同管理模式下核电工程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实施的过程中,让我国核电项目广泛的应用该种财务管理,不断的降低EPC总承包合同管理模式下的风险指数。

参考文献:

[1]王 莹 贾海红:核电EPC总承包项目的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5).

[2]核电EPC总承包项目的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J].财经界,2010(10).

[3]王 晗 杨夏飞:浅谈新时期核电项目投资控制体系建设思路[J].管理学,201(15).

第3篇:财务风险以及应对措施范文

一、风险识别

(一)内容 对于集团企业而言,进行财务风险识别就是要详细分析自身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财务风险,具体是指:找出可能存在的所有财务风险;应该对哪些进行后续处理;导致风险出现的原因;财务风险可能对运营造成的负面影响或者损害程度。集团企业由于自身组织非常庞大复杂,因此其财务风险也比一般企业更加多样、更加难以控制,基于此,集团企业只有全面掌握上述情况,才能准确判断自身运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二)层级与信息传输途径 具体如下:

(1)集团总部与下设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根据集团企业的组织结构,应对不同层级进行针对性的财务风险识别。具体来讲,集团可以聘请专业机构分析总部以及各下设企业的财务风险情况,并提交专业的评估报告,之后在年报中对这些信息进行披露;另外,管理人员应凭借对集团内部运营状况的了解,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找出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向上级管理层汇报。

(2)业务层的财务风险识别。根据集团企业的业务流程,应对各业务的具体操作进行风险识别。这样集团总部以及下设企业都可以根据识别结果进行相应的风险防控处理,从而保障各项业务操作的财务安全性与稳健性,保障公司业务能够在安全的财务环境中开展。

(三)方法 具体有两种:一是列举法。按照当前集团的实际经济业务发生情况,分析各个经济业务流程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二是现场调研法。借助和业务人员交流操作情况,掌握财务风险可能出现的环节,并分析过往风险控制的收效,为后续管理奠定基础。

二、风险评估

(一)定义 进行了财务风险识别之后,集团企业还需要评估这些风险,从而确定它们对集团运营可能造成的影响。集团企业虽然结构复杂、规模庞大,但是也并不代表其就会存在财务风险盲区,也就是说不管其规模多大,每个业务环节中同样都存在财务风险。实际工作中,无法将财务风险完全消除。导致其产生的原因中有些是系统性的,集团只要开展业务就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能做的就只是将它们控制在安全水平范围内而已。因此,集团企业的高管层需要制定出合理的风险安全水平范围,并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安全水平之内,从而保证运营的安全性。

(二)评估内容 评估内容主要分为两大类:集团外部与集团内部。集团企业在评估的是应该考虑时间的影响,除了关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影响程度之外,也关注风险存在的时序性,从而能够在评估之后进行更加高效的应对。具体来讲,集团企业首先设置一个时间段,之后把识别出的财务风险根据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影响程度建立坐标系左上方是发生可能性极高的财务风险,不过这类风险对集团的运营影响程度很低;右上方也是发生可能性极高的财务风险,而且这类风险会对集团的运营带来沉重打击。因此,这类财务风险就是集团企业要重点防控的风险,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全方位的防控;左下方是发生可能性很低的财务风险,而且这类风险对集团的运营影响程度很低,因此,只要进行动态监控随时掌握其变化就可以;右下方也是发生可能性极低的财务风险因素,虽然这类风险会对集团的运营带来沉重打击,但是也不是重点防控的对象,只要做好动态监控就可以。

(三)评估方法 具体如下:

(1)定量法。通常来讲,企业集团进行风险评估都会选择相应的财务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建立预警体系,具体见表1。

偿债能力方面有以下指标:流动比率的值越高就代表企业的财务状况越稳定,学术界一般认为流动比率的值是200%比较理想,这时企业拥有良好的短期债务偿还能力;速动比率的值越高就代表企业拥有越强的变现能力,学术界一般认为速动比率的值是100%比较理想;资产负债率的值越小就代表企业拥有越好的长期偿债能力,学术界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不超过50%比较理想;已获利息倍数的数值越高就代表企业拥有越好的长期偿债能力。学术界一般认为利息保障倍数是3比较理想;

盈利能力方面有以下指标:成本费用率越高就代表企业拥有越好的盈利能力,为获得利润支出的代价越小;净资产收益率的值越高就代表企业拥有越好的盈利能力,运营效率越理想,投资人与债权人的利益会受到越好的保护;销售毛利率越高就代表企业拥有越好的盈利能力,运营效率越理想;销售净利率越高就代表企业销售收入具有越好的收益能力。学术界一般认为该指标至少要超过10%。

营运能力方面有以下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值越高就代表企业收回账款的速度越高、效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进行得很有成效;存货周转率的值越高就代表企业的变现能力越强,说明企业运营占用的资本越少,资本利用效率越高。

发展能力方面有以下指标:营业收入增长率是正值的话,代表企业本年取得了营业收入增长;数值越大就代表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越快,发展前景越明朗;营业收入增长率是负值的话,代表企业本年营业收入出现了下滑;数值越大就代表企业的营业收入下滑得越快,发展前景不乐观;资本保值增值率的值越高就代表企业的资本状况越好,拥有越好的资本增值能力,学术界一般认为该指标超过100%比较理想;资产增长率越高就代表企业拥有越快的资产增长速度;相反的,如果该指标太低,就代表企业发展非常缓慢,很容易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

现金流量方面有以下指标:销售现金比率体现的是企业实现1元的销售收入可以产生多少现金流量,该指标的数值越大就代表企业拥有越高的收入质量,资金利用效率也越高;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的数值越大就代表企业拥有越多的现金净流量,相应的偿债能力也就越强。学术界一般认为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的数值超过1比较理想,不过也不是数值越大就越好,如果太大就证明企业有太多闲置资金,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2)定性法。定性法,顾名思义就是评估人员根据风险管理经验以及专业知识对各类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具体的过程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过因为更好的结合了集团企业的实际情况,因此,效率往往更高。定量法虽然客观准确,但是其无法有效覆盖集团企业的所有业务流程,部分数据太难取得,或者数据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定性法则能够补足定量法的不足,对各类无法定量分析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而与定量法相辅相成,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全面准确的评估。对集团企业来说,定性法可以用于以下几种情况:国家采取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假设集团一直都通过非常单一的途径筹资,那么就可能要面对很高的筹资风险;政府出台了新的行业限制政策,集团企业的发展策略与规划可能受到巨大影响,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市场中的主要竞争对手联手进行了并购运作,导致市场结构出现了明显改变,可能造成集团的现金流动速度减缓,形成财务风险;集团发展过于盲目、扩张太快,导致很高的财务风险。

通常使用的定性法有三种:一是标准法。集团企业委托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对内部财务风险进行定性评估,并给出发展趋势的报告,同时预测集团未来可能面对的各类财务风险;二是四阶段法。财务风险并不是一开始就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有自身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潜伏阶段、发展阶段、恶化阶段、失控阶段,根据风险的情况推断其所处的阶段,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三是评分法。这种是介乎于定量与定性之间的方法,通过对风险评分确定风险的实际程度与影响,从而进行更加有效的应对。一般来讲,将集团企业的所有财务环境因素进行归纳集团企业就能按照自身的运营实际,分析每项因素的综合情况并进行评分,然后按照具体的评分结果将环境因素影响程度排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风险防控。

对于集团企业而言,不论是定性方法还是定量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但是如果可以将这两种方法有机融合起来,充分发挥每种方法的优势的话,就能实现对集团风险科学全面的评估。虽然这两种方法各有侧重点,各有自己遵循的原则,可只要利用得当同样能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从而实现对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的全面评估。

三、风险控制

(一)方式与方法 结合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与经营规划,再综合考虑集团的财务风险情况,才可以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换句话说,在识别以及评估了财务风险之后,进行的风险应对不能随意而为,而是要通过科学的方式与方法,从而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防控。笔者通过图3简单介绍了集团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不同的风险。

笔者将上面坐标系的风险划分为4大块,其中:A是高风险区,是集团企业应该尽量回避的风险。对于这类风险要采取一切措施回避,从而降低集团产生损失的可能性;B、D是中级风险区,是集团企业应该积极应对的风险。对于这类风险应尽量转移或者分散,从而保证集团财务业务的安全性;C是低级风险区,是集团企业能够控制的财务风险。对于这类风险不需要特意采取应对措施,只要做好实时监控,防止其出现变化即可。下面,笔者介绍一下基本的财务风险处理方式:

(1)回避。所有企业在制定风险应对措施的时候,首先想到的都是要回避风险。因为回避成功的话,企业就可以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避免出现任何形式的损失。如果风险造成的损失已经超过了项目本身的利润时,那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实施项目,也就是从源头上避免风险出现的可能。比如:拒绝与信誉不好的经销商合作;投资之前进行科学全面的调研与论证等。

(2)降低风险。降低风险是需要正面应对风险的措施,也就是集团企业的业务进展情况已经无法停止、只能继续下去的情况下,进行的风险应对。降低风险主要有两种方式:首先,把有可能会导致风险出现的因素作为重点控制对象,从而在源头上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其次,抑制风险发生的重复性以及降低风险造成的实际损失程度。在风险已经出现的情况下,只能想办法不让它出现得那么频繁,同时降低其对集团带来的损失程度。具体来讲,集团企业需要做好对各类风险因素的控制;及时了解行业以及市场情况;评估债务人的资信情况;预测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市场调研;拓展筹资途径等。

(3)转移风险。集团企业也可以通过合法的操作将部分财务风险转移出去,从而避免其对集团造成过大的经济影响。具体来讲,购买保险或者在金融市场上购买一些保值但是又有升值空间的产品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集团企业也可以通过联合经营等方式将部分财务风险转移出去。

(4)接受风险。如果集团企业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应对那些强度以及影响都不大的风险时,考虑到风险应对成本与实际损失之间的关系,如果应对成本高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那么集团可以采取不进行任何应对的措施接受风险。这时,集团可以将风险形成的损失计入费用,在利润中抵减,只要这部分费用低于应对风险需要投入的成本,那么这种选择就是更加经济的做法。

(二)风险控制措施 了解了风险控制的方式与方法之后,就要探讨集团企业的风险控制措施了。综合考虑了集团企业的运营实际之后,笔者认为其可以采取如表4所示的风险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林范强:《对规范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探讨》,《财经界(学术)》2010年第12期。

[2]黄爱斌:《浅述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第3期。

[3]李伯权:《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方法》,《知识经济》2011年第16期。

[4]张天兴:《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对策探析》,《管理观察》2009年第10期。

第4篇:财务风险以及应对措施范文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许多难以预料的风险。由于受到众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风险也贯穿于企业财务活的各个环节,并且这些风险通常不可避免。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防患于未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减少损失也成为每个企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有利于企业安全稳定生产,保障盈利。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职能

一般来说,提到财务风险管理,人们往往最先想到它的识别和预测功能,然而事实上,风险管理涉及到各个层面。除财务风险预测外,其职能还包括财务风险决策职能、财务风险控制职能、财务风险管理效果评价以及财务风险损益处理职能等。风险预测职能主要针对于客观存在但尚未暴露的风险问题,主要从企业财务角度科学、系统、全面地预测风险可能发生在哪些方面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而风险决策职能主要针对风险所需要承担的后果和其所产生的效益进行对比,制定出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方案。财务风险控制职能主要是发挥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对于各个管理层面做出相应举措,发现并减少由于内部环境问题造成的风险。财务风险损益处理职能则主要针对企业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或获得的收益,对其风险结果进行财务处理,主要对于企业风险造成的损失采取相应的举措,及时弥补因风险造成的损失。

三、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现状及成因分析

财务风险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五种基本类型,其中对我国经济影响最大的为投资风险。根据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警告,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呈现过度依赖投资活动的趋势,2016年上半年,我国直接投资(ODI)项下资产净流出同比增71%,近年来我国ODI存量、流量增速也远高于其他国家。这与我国综合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必然联系,但是,ODI快速增长和对于投资的依赖过高,使得中国信贷增持数额超过收入增长,也使我国企业面临更多对外投资的风险。此为我国整体财务风险的主要方面。而具体而言,我国的财务风险的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外部原因

国家经济或金融政策变化,会对某些根基不稳的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改变其市场环境和融资形式可能会使其资金流转受阻。利率的上升会加大企业的付息压力,并且增加其财务风险。汇率的变动会给进出口贸易带来未知的风险。

(二)内部原因

1、企业管理层缺乏风险意识

部分企业管理层人员习惯于传统的经营模式,认为只要妥善经营,保障收支平衡就不会产生较大的问题,认识不到其内部可能存在的风险,缺乏有效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预测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

2、资本结构缺乏合理性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价值构成及比例,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企业内部治理、规范公司经营行为和合理配置资源。判断一个企业内部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即要根据其资本成本和企业价值两方面分析。一般来说,在保障企业价值最大的同时将成本降到最低反映一个企业资本结构较为合理。在我国大部分企业,其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率水平高、融资来源不合理和企业本身缺乏对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考虑。企业为扩大其经营规模,拓宽经营渠道,往往不得不依靠银行各类金融产品的支持,这使得企业负债率处于居高不下的态势,成为资本结构合理化中一大重要问题。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部分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过程中缺乏财务预测的环节或是确定的决策目标过于宏大缺乏现实性,不适合企业本身科学发展。另外企业缺乏科学的决策方法与程序也使财务风险加大。

四、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建设优质财务管理队伍

只有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才能在面对财务风险问题时处于主动的地位。对此企业管理阶层应发挥带头作用,加强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度。企业要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对于降低企业内部风险的积极作用,切实完善内控制度。主要加强对管理层的内部控制,从管理层内部切实施相关策略,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内部主要是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先进科学的企业管理知识技能,提高对于风险的判断力,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专门针对风险管理的研究组,专门针对企业风险问题。

(二)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案

企业应制定适合自身内部实际情况的风险管理机制,以长效应对可能发生的企业风险。此风险预警系统应贯穿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层面,监督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比起风险的转移更加重视风险的防范问题。如针对投资方面的风险,企业可以采用逐步分阶段进行资金投入的方式降低可能存在的风险。风险的防范不等于回避机制。

风险回避机制是企业在面对风险时采取的最为消极的一种办法,此种办法虽然能有效规避风险,却也放弃了与高风险相对应的高收益,只有对投资把握过小时才考虑采取此种方案,与之相比建立健全风险预测和控制机制以及采取风险转移和承担方案显得更为切实可行。以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为规范各级公司财务行为、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和合理配置财务资源并保障公司科学发展,在2016年8月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财务管理规定。该规定较为完善,从多方面规定了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办法。如第一章第三条第五点中提到,财务管理要注重内控体系建设,强化财务预警措施,严格防范财务风险。

(三)加强对于投资决策的优化

投资决策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除影响其工作成效外,更对其经济效益的有着很大的影响。加强投资决策的优化,要求企业时刻关注市场的供求变化,国家对于投资方面的政策变化以及汇率变化趋势等问题。需要企业引进或请教相关部门的人才,科学准确分析投资形势,以减少因决策失误引起的财务风险。对于投资回收期、投资所能获得的报酬率等相关指标,选择最为优化的方案。还可采取投资多样化的措施,分散投资以分散所产生的投资风险。

五、结束语

第5篇:财务风险以及应对措施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 控制 预警分析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在经营的同时,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市场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系统在对企业的风险进行预警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企业的经营者,就需要经常对企业的财务进行分析,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要进行积极有效地防范,通过对预警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风险决策。对财务风险的来源以及特征进行了解,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对财务风险要进行准确地预测以及衡量,并对其进行适当地控制以及防范,要健全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努力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最终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一、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现状

(一)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变化非常快,以至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赶不上其外部环境的变化

对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以及经济形式的变化等。外部环境在给企业带来新的机会的同时,也会对企业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威胁。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跟不上企业外部环境的这种变化,那么势必就会给企业带来某种风险。截至到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财务管理工作体现不够完善、财务机构在设置方面很不合理等。在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方面,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反应滞后、缺乏预见性、采取的应对措施不够恰当,那么财务风险就会很容易产生。

(二)在对财务风险的客观认识方面,财务管理人员的认识不够充分

在我国,很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财务风险意识,认为财务管理的重点工作就是对企业资金的管理,只要资金管理到位,根本就不会存在财务风险。但是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可以发现财务风险是广泛存在于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以及财务活动中的。

(三)财务管理人员在对财务的决策方面,缺乏科学性,就会出现决策失误

因此,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财务决策失误。目前,对于我国企业的决策,普遍存在着主观决策以及经验决策现象,所以,企业就会经常出现决策失误现象,最终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存在不合理的资本结构

企业往往存在三种资本结构,具体包括:一是正常的资本类型,其流动资产主要是通过流动负债的购买实现的,用企业自有资产来购置其固定资产。二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以红字表示的,说明企业的资产发生了减少,在总资本中,其比重就会下降,这也就表明企业已经出现了财务危机。三是企业的自有资本完全被经营亏损,而且有一般的负债也被亏损掉,企业这时就处于一种资不抵债的状态,一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二、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

对于以上这些原因,企业应该具体结合自身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运用正确的财务管理方法,制定出与企业的基本情况相符合的财务管理系统,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及时有效地应对,降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

(一)基于财务分析指标,对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进行完善

企业只有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在这中间,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在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指标分别是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资产的获利能力指标是由总资产报酬率以及成本费用率两个要素进行具体体现的。所谓总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每花费一元的成本,所能获得的利润。如果该指标越大,就能够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分为资产负债率以及流动比率两种,如果企业资产的流动比率过高,那么企业的流动资金就会失去很多再次投资的机会,对于普通的生产企业,最佳的资金流动比率大概为2.而资产负债率一般保持在40%-60%之间。如果企业的投资报酬率高于企业的借款利率时,借款额越高,企业获得的利润就会越大。于此同时,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非常的大。企业进行财务评价的两大部分分别是资产的获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

从企业的发展长远角度来看,企业发展的前提应该是良好的获利能力,拥有良好的获利能力,也能够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很好地控制。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其清偿债务的能力以及对外筹资的能力就会非常强。相关指标具体包括销售净现率、总资产净现率等。虽然以上两种指标能够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但是归根结底,企业之所以会发生财务危机,主要原因是企业的对外举债,如果一个企业在从事经营的过程中,利用的全部都是企业的自有资产,那么企业就只会存在经营风险,根本就不会有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在确定债务比例时,一定要对举债经营造成的财务风险进行权衡,应该对比分析企业在进行负债经营时的资产收益率以及债务资本成本率。只有保证前者高于后者,才能保证企业的本息能够按期归还,实现企业的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企业在清偿债务方面的能力,以及企业的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进行配置的合理程度。

(二)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策略

企业在掌握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之后,在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具体建立的过程中,要对应收账款增加、产品积压以及成本上升等风险信号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在制定具体的风险策略时,要结合其产生的原因与过程,例如控制风险、回避风险、接受风险以及分散风险,对其产生的危害程度进行有效地降低。对控制风险的策略可以进行具体分类,如果以控制目的作为分类依据,可将其分为预防性控制以及抑制性控制。预防性控制是指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能够预先确定,并对其提出相应的措施,对损失的实际发生进行有效的防止。而抑制性控制是指采取措施,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进行程度上的降低。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在负债经营中很好的发展,在筹集资金时,应该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

(三)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就是筹资活动。如果企业对所筹集的资金在使用以及具体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够恰当,那么其所筹集的资金在使用效益方面,就会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就会由此产生。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渠道,分别是借入资金以及所有者的投资。对于借入资金,企业通过借入资金进行负债经营,这将会给企业带来偿债能力的可能丧失以及收益的不确定性。对于所有者投资,企业不需要对所有者换本付息,资金能够被长期的自由使用,财务风险仅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有关。所以,企业在对筹集而来的资金进行使用过程中,一方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另一方面要克服冒险主义以及盲目乐观主义,对投资风险进行最大程度的避免以及降低,追求稳健性、风险性与收益性的完美结合。

企业循环的最终环节就是进行收益的分配,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对收益进行合理地分配。如果企业处在扩张阶段,需要进行大量资产的购置,那么就应该保留很多的税后利润;如果企业能够取得非常高的利润,那么就应该拿出一部分收益,来进行分红或者是派发股息,对收益分配方面的风险进行有效预防。

三、结束语

财务风险是一种财务信号,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综而全面地反映。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在经营的同时,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市场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系统在对企业的风险进行预警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在进行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该详细地分析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企业自己的财务管理系统,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要加强管理,为企业在市场中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随时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积极有效地应对。另外,企业要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财务风险进行细化和分解,对各部门的财务风险要进行预测以及衡量,落实相关部门和管理者的岗位责任制,形成企业全员控制财务风险的良好局面,有效应对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努力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艳秀.如何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J].现代商业,2012(17)

[2]陈克兰.规范财务管理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7)

[3]宋莹.企业会计管理中财务风险的原因及控制措施研究[J].中国商贸,2012(31)

第6篇:财务风险以及应对措施范文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生存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使得企业面对的不确定内外部因素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体现在管理人员财务风险意识淡薄、投资盲目、防控风险的措施不足等。因此,本文分析了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了加强风险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财务风险 风险管理 完善措施

一、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含义及主要内容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为确保企业集团价值创造,企业动态地、持续地识别有可能影响到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目标的那些潜在事项,应用合理的手段和技术对企业集团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对财务风险予以管理和控制,以便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价值,降低财务风险并减少可能损失。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主要包括: 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评估、 财务风险应对和财务风险控制。财务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是有效评估风险和应对风险的基础;财务风险评估为企业集团集团选取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财务风险应对将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控制在集团风险承受范围之内,使集团更好地实现财务战略目标;财务风险控制能够提升集团财务风险抵御和应对能力,避免发展中财务管理遇到的意外和隐患,以便顺利实现集团财务战略目标。

二、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及成因

(一)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首先,管理者缺乏财务风险意识。虽然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很多企业在面对投资项目时,仅注重了项目可能带来的高额利润,而忽视了收益背后的潜在财务风险。甚至在自身财力匮乏的状况下,仍然大量举债融资,对集团融资成本和偿债能力考虑不充分,最终造成企业举新债还旧债的局面。其次,缺乏财务风险管理人才。我国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开展较晚,企业管理培训及教育体系也未设置对应课程。当企业在迫切需要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时,就会凸显显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这就制约了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的健康发展。再次,财务决策机制不健全。企业集团普遍存在着靠主观决策和凭经验决策的现象,投资盲目且多元化,没有系统地、周密地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导致决策失误的事件屡屡发生。最后,对财务风险监控不足。企业集团风险监控不力,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监事会缺乏独立性,使得监管作用流于形式。董事及管理层交叉任职现象严重,内部人控制现象屡见不鲜。

(二)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成因分析

第一,企业集团未形成较好的风险管理文化。集团管理人员缺乏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以及集团缺乏财务风险管理人才,归根到底是因为企业未能形成较好的风险管理文化。而风险管理文化又是以企业经营理念为基础,在实践生产经营中形成,被员工认同和遵守的管理理念。第二,公司治理机制不够科学。公司治理机制的科学性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保证。针对目前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追溯根源是公司治理的问题。部分企业集团仍然停留在以权力制衡为基础的公司治理结构上,强调对管理人的控制,而忽视了管理者的经营才能和对集团的实质控制权。第三,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不够完善。一些企业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架构、程序及权限和职责等未加以严格规范,在资金管理、利益分配、权责限制及事项报告等方面管理混乱且权责不明,使得风险监督和控制无从谈起。第四,缺乏超前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监控不力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在信息传递上不对称,集团成员不能全面、及时、准确地为集团总部提供可靠信息,甚至部分集团汇总的信息为虚假信息,最终损害集团利益。

三、加强企业财务集团风险管理的措施

首先,增强集团的财务风险识别能力。企业集团必须重视风险管理文化的培养,为企业员工营造一个符合全面风险管理要求的,良好的文化氛围。逐步培养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引进财务风险管理人才并对其培训,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形成符合企业集团自身发展需求的风险管理理念。另外,在会计信息基础之上,可以设置并观察一些较为敏感的预警指标,通过指标分析和监控经营活动或财务活动,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

其次,提高集团财务风险评估技能。在识别财务风险后,企业应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并加强建设企业集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应当积极运用财务风险评估技术,使用定性或定量评估或者两者结合的评估技术。定性技术是通过调查问卷和风险排序来实现对财务风险的评估;定量评估则包括概率定量技术、设定基准技术和非概率定量技术。企业集团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方法。

再次,增强集团财务风险应对能力。应对方式主要包括:风险回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及风险承受。每种方式的选择都应当从风险组合观角度考虑,使得应对后剩余的财务风险与集团风险容量相协调。在某项经济活动未进行前采取可行的风险规避应对策略,同时保证合理的资本结构、拓宽融资渠道、投资前进行可行性研究等,以降低财务风险。另外,通过购买保险、外包部分业务、从事避险交易等来分担风险。在风险无法分散或转移时,企业在风险容量内自我承担财务风险造成的损失。

最后,加强集团财务风险控制。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保证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从根源上强化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风险容量内。建立全面预算的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机构,成立专门委员会,采用合理的预算程序,并构建完善的预算体系,保证集团预算模式和管理模式相一致。另外,要实现统一的集团资金结算模式,有效地控制成员企业资金的收支活动,进而及时进行财务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张双才,于增彪,刘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系统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5.

第7篇:财务风险以及应对措施范文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无法避免财务风险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环境的瞬息万变及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产生了错综复杂的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财务风险是无法彻底消除的客观存在,只有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才能防范财务风险给企业造成不良后果。本文针对当前中小企业内存在的财务风险现状及风险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

财务风险;资金结构;风险意识

0 引言

自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蒙受重大损失,我国经济也未幸免,特别是给中小民营企业造成重创。近些年,我国媒体大篇幅报道民营企业因融资难,造成大面积倒闭,这些企业的倒闭都或多或少有一个相似的原因——资金链断裂。其实大多数企业资金链断裂只是造成企业倒闭的一个直接原因,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企业缺乏有效管理现金流和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许多中小企业倒闭的关键就是没有对财务风险引起足够重视及盲目扩大投资,所以研究如何正确认识财务风险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控制,已经成为企业发展道路上的一项重大课题。

财务风险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提示信号,它能反映出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状况,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其财务成果与既定的财务目标存在偏离情况。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全面性,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整个过程中,在多个财务关系上都有所体现,例如资金的筹集、运用及积累分配等活动都会产生财务风险;二是不确定性,虽然能够提前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控制,但是因对财务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对财务风险的提前预测不可能十分准确;三是共存性,风险与收益以正比关系并存,所以正常情况下收益越大风险就越高;四是客观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1 当前中小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现状

1.1 企业的资金结构普遍不合理

我国欠发达的资本市场造成企业融资方式缺乏多样化。一直以来中小企业都缺乏对资本市场的了解,对其缺少研究,在筹资过程中对财务风险、资本结构等没有进行充分考虑,带有较强的盲目性、随从性,负债资金在资金结构中占比偏高,偿债能力不足。而企业内或有负债产生的隐性风险与高负债产生的显性风险相比更具有隐蔽性,使企业产生了更大的潜在风险。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中小企业连带担保,一旦被担保企业无法偿债,那么或有负债就会转成担保企业的负债,企业很有可能会因为这始料未及的债务负担,而造成资金短缺甚至是资金链断裂,引发企业财务风险。

1.2 企业缺乏流动资金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较大,集中表现为存货过度积压。存货的流动性差表现在:一是企业大量资金被占用;二是企业长期保持高额库存,需要承担保管失误产生的损失和存货市价下跌造成的跌价损失,随即产生财务风险。此外,在企业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中,销售业绩的不断提高是企业普遍追求的目标,而对应收账款忽视控制,造成了债务人长期无偿占用企业资产的现象,使企业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受到严重影响。

1.3 外界因素带来的巨大压力

外界因素主要包括国际趋势、市场竞争及政策导向等,企业对这些都是无法准确预测、控制的。例如硬性的节能减排指标、国家调整税收政策、有关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的升值、贸易壁垒的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全球金融风暴、人工费用提高、出口量极度下降,这些都对中小企业产生重大冲击,特别是那些生产经营低端产品的传统企业的原有理财方法和环境受到严重挑战。而许多企业的领导者、财务相关人员都缺乏风险意识,思维模式落后,不完善的管理机制,这些都很容易引起财务风险,产生财务危机。

2 分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2.1 融资给中小企业带来风险

我国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所带来的风险是形成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小企业对外融资会形成较大风险,所以其融资主要来源于内部,可见中小企业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融资成本偏高。虽然国家政府部门已经积极采取有关措施,推动中小企业通过上市进行直接融资,但是现有的高门槛上市管理体制对上市应具备的条件做出了严格限制,这就将大多数中小企业拒之门外,它们很难通过上市获取直接融资的机会。从企业发行债券的角度看,由于中小企业发行的额度较小,所以也很难获得批准。此外,中小企业由于自有资金有限以及信用等级偏低,所以也就难以达到银行等机构的贷款要求。中小企业要想得到外部资金的支持,就需要为数不多的满足条件的资产进行抵押或是申请担保,这就大大增加了外部融资的风险。正因银行等机构对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支持,通过民间渠道进行融资就成了一种必然选择,然而这些资金来源分散,并且利息要远远高出同期银行利率,这些融资费用消耗了企业的大量现金,高额的融资费用极大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另外,中小企业融资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额度小、期限短及频率高,这些都会使财务风险大幅增加。

2.2 企业缺乏有效的财务监控机制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监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并且具有特色的系统,它能保障财务监控机制的有效运行。然而财务监控机制在大多数中小企业中并没有建立起来,即便建立了财务监控机制,财务监督也是执行不到位,尤其是部分企业将监督与管理合并起来,出现资产损失后缺少具体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法规熟视无睹,很难形成有效的约束,这样就非常容易发生财务风险。

2.3 外部环境瞬息万变

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主要有:市场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及资源环境等,尽管它们是在企业之外,但是它们对内部财务管理会产生重要影响。就企业而言,根本无法对它们的变化做出准确的预测和控制,由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就必然会产生风险。如国际铁矿价格上涨,就必然造成钢铁厂及其相关的行业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外部环境的瞬息万变既会创造机会,同样也会产生风险。一旦企业财务管理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也就很难进行有效的理财,这表现在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缺乏科学预判的能力,反应迟缓,采取的措施不到位。

2.4 企业财务管理相关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由于财务风险所具有的客观性,企业只要发生财务活动,财务风险就一定会存在着。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工作中,有为数不少的财务管理相关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一直以为只要管理好现金,财务风险就不会出现。可见,这种淡薄的风险意识是企业内部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3 中小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3.1 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合理优化

首先,要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当成中小企业企业管理的目标,积极扩充企业权益资本,对资本结构进行优化。从西方发达国家所走的成功道路来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中小企业在完成原始积累后进行的二次创业,它使企业所有权实现了社会化,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可以积极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这不但能够使中小企业改变其组织形式,还能完善资本结构,给企业输入新的血液,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其次,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进行跨国经营,展开国际合作,吸收外资。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国际接轨的目标得到进一步落实,为中小企业开辟了一条积极利用外资的渠道。中小企业必须要抓住这个机遇,在国外选择那些产业关联度高、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开展合作,以便企业资本结构得到优化,使企业资本金实现多元化。最后,积极争取银行信贷支持,适度负债经营。针对中小企业在银行信贷方面的严重不足情况,需要其强化自身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信用等级,处理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关系。除此之外,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积极利用国外的中长期贷款、补偿贸易和融资租赁、民间借贷等方式对资本结构进行优化。

3.2 完善财务分析制度,严控企业内部财务风险

一是在企业内部必须建立完整的财务分析体系,制定出与风险相关的完善的财务分析制度,按照月份、季度、年度对财务报表做好资产负债率分析、流动性分析、效率分析。二是做好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工作,强化风险预警和财务监督机制,从源头做好防范财务风险的工作。另外,还要职责明确、逐层监管,让财务制度实现明确化、规范化。三是通过第三方中介机构为企业做好合理的资产评估工作,充分发挥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监管作用,实现企业外部对财务展开监管。

3.3 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

需要正确理解企业经营中的财务风险,认真切实做好防范风险工作。防范风险就要求企业在对风险进行识别、估量和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把因风险造成的不良后果控制在最小范围。所以企业内各部门、人员,尤其是内部决策管理部门一定要树立起防范风险的意识,无论是对内融资或对外投资,还是销售产品或研制产品,都需要及时预测出风险发现的可能性及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这样就能提高决策的准确度和经营的有效性,保障企业安全使用资金及顺利实现企业既定的财务目标。此外,还要明确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经营风险能够引发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通过货币形式体现出经营风险。在当代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经营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商品经营,当前企业经营的对象包括了货币、金融工具等,财务活动是依附于企业经营的另一种形式,它能够控制和反映出企业所有经营活动。安全可靠的企业经营能够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所以只要企业经营风险降低,就能有效化解企业财务风险。

4 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就需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努力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积极采取诸如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完善财务分析制度,严控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等措施。只有管理好企业财务风险,其经营管理才能稳定发展,企业的生存发展直接受到财务管理影响,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中之重,也是管理者的主要职责。

【参考文献】

[1]刘小英.《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M].中国地质出版社,2002

第8篇:财务风险以及应对措施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医院;风险管理

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各个医院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只有技术创新和加强管理才能实现医院的持续性发展。然而,由于内外环境及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的作用使得在一定时期内,医院所获取的财务收益未达到预定目标而发生经济损失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何应对内外环境变化,控制财务风险,及时修正经营策略,提高医院运行质量,变得非常重要。

一、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防范财务风险

外部环境对医院财务活动产生的影响是医院本身所不可控制的因素。外部环境包含的范围很广,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国家医疗政策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给医院的经营管理造成较大的风险,因此,医院财务部门应时主动了解医疗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及时了解国家最新的政策法规,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外部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准确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的方法,积极主动提高医院对经济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和应变能力。重点应放在加强医院自身建设上,以便在出现风险时可将其转化为医院可承受或可控制的风险。

二、加强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

(一)设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目标

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应符合医院的财务目标,而医院的财务目标又要依据医院目标。由于医院的运营目标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不断创新,提高医疗技术,扩大医疗服务,以较低的医疗成本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医院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是通过财务风险成本的最小化来实现医院价值的。

(二)实行全程序的财务风险管理

从每个理财环节入手,建立健全财务计划和预测、财务控制、财务处理的风险防范机制。

第一,预测和计划环节。收集和整理预测风险的资料,建立预测模型,选择预测风险的方法;对各种情况下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其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测试,对测试出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方范措施;对提出的各种预测风险的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选择风险较低的和收益较高的方案作为最佳方案。

第二,决策程序。对重大筹资投资,分配等财务活动实行严格决策程序和监管制度,减少盲目性;将反映理财成果的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相比较,发现差异寻找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制定风险防范的对策。

第三,处理环节。对预料中的风险,应分析是否在预料的范围内,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同时,要检验计划和预测的制定是否合理。对预料之外的风险,应查明原因,并预算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医院应查清造成风险的责任部门,并确定弥补损失的对策。

(三)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医院应根据2006年卫生部印发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分别从预算、收入、支出、药品及库存物资和固定资产等方面结合医院实际境况细化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具体实施程序。同时,加强对医院经营和决策的管理与分析,在财务部门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财务处理程序、内部牵制、稽核、原始记录管理、计量验收、财产清查、财务收支审批、成本核算、财务会计分析等制度,足额提取折旧基金、大修理基金、坏账准备金,及时清理应收账款,并切实贯彻执行,从而防范财务风险。

(四)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医院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在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决策中,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各种投资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在考虑其他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这样可以使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可以避免因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五)加强审计监督

审计是一个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有力工具。内部审计可以预防医院投资决策的失误。投资决策是医院重大的经济活动,医院规模的扩大需要投资,基建维修需要投资。在如何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建设资金,创造最佳效益,规范基建行为,避免盲目投资,减少决策失误等方面,内部审计监督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有利于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成本核算体系,需要强化内部审计。内部审计虽然不直接参与经济管理,但可以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发现薄弱环节,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三、增强风险意识

在现实工作中,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是导致财务风险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财务失误的前提是实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财务风险也就随之而来。

四、提高医院财务部门的整体素质

医院财务工作专业性极强,工作量大,因此,需要素质较高的财务人才,但医院普遍注重对医疗人员的培养,并不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这就使部分医院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以致于不能发现管理中更深层次的问题,不利于医院竞争水平的提高。改进财务管理手段,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势在必行。深入持久地抓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学习活动,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会计管理的职能作用,使医院的经济工作产生一个新的飞跃。

五、不可规避风险的应对

财务风险的处理主要是在衡量和分析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有效地阻止或抑制风险事态的发展,减少损失程度。

第一,转移风险。医院以某种合理的方式将面临的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如通过购买医疗保险的形式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若出现医疗事故,通过保险公司支付赔偿减少医院风险;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将风险横向转移。当然风险的转移符合合法、平等、公正的原则。

第二,接受风险。就是将医院自身能够承受的风险以及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财务风险承受下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以减少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使财务活动朝有利于医院方面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雒敏.试论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1).

2、张英杰.完善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初探[J].现代医院管理,2009(6).

3、王静,于忠军.医院经营管理中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J].中国医院,2009(5).

4、黄曼丽,王宏.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6).

5、谭洪玲.浅谈医院财务监管重点[J].医药世界,2007(1).

第9篇:财务风险以及应对措施范文

财务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与投资者相关联、与负债经营互相影响、不确定性以及与汇率变动有直接关系等特征,以上特征均直接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实际危害。在企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无论是煤炭企业还是其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均存在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意义表现在:第一,企业财务机制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产生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减少实际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危害;第二,财务风险必然存在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企业不可能追求零风险,因此必须加强管理和控制。

2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主要的问题有:第一,财务风险意识淡薄或者不正确。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企业的发展建设不可能不存在财务风险。但是,部分企业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正确,他们片面地以为可以彻底清除企业中的财务风险;部分企业对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仅缺乏财务管理意识,不正确的财务管理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二,财务管理投资不科学,企业存在较大的风险;第三,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较高;第四,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很难满足不同环境喜爱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

3控制财务风险,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管理控制水平的措施

控制财务风险,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管控水平要求企业从货币资金运营风险的控制、担保风险的控制、债权债务充足风险的控制以及资产处置的风险控制等方面出发,不断强化煤炭企业风险管控水平。

3.1货币资金运营的风险管控措施

货币资金运用风险控制要求企业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强化结构性存款风险控制。企业要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在明确结构性存款的意向之后,应该在第一时间内将结构性存款的相关事项与有关部门汇报;煤炭企业还应该对结构性存款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力求形成精准度较高的评估报告;第二,煤炭企业还应该注重委托贷款及其他短期投资风险业务风险控制。首先,煤炭企业相关部门应该确定运营资金的实际使用方向,将货币资金可能使用的项目上报;相关部门应该集合煤炭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可行性较高的调研报告;煤炭企业应该对承担事项进行分析和研讨,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3.2担保风险的管控措施

担保风险的管控是提高煤炭企业风险管控水平的重要手段。第一,煤炭企业应该及时申请担保的项目,并制定担保项目的限制条件;担保项目负责人必须满足借款和贷款的要求,无论是借款还是贷款都应该符合国家法律规范要求;第二,煤炭企业还应该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基础,预测可能出现风险的项目,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第三,煤炭企业应该对担保单位的经营、担保业务和贷款状况进行审核;第四,煤炭企业的法律部门和相关岗位负责任人应该对担保项目的合同、对应的主合同等进行审核,为全面提高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债权债务重组风险管控措施

首先,煤炭企业应该向财务风险控制部门提交债权债务重组事项;其次,财务风险管控部门应该对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准确地评估,制定评估报告,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最后,债权债务重组风险管控还要求煤炭企业准确记录所有的借款条款明细,并对该数据进行相关处理,进而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水平。

3.4资产处置风险的管控措施

首先,煤炭企业应该向保管部门提出风险管控申请,表明申请的原因和后期处理意见,并上交审核文件;其次,煤炭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财务风险文件的审查工作,相关部门不仅要深入现场了解实际状况,还应该将上报的项目进行审批;再次,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部门还应该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编制风险评估报告,作为后期的决策依据;最后,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部门还应该履行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资产处置风险管控制度。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