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众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一致认为,幼儿在情绪兴奋、愉快时,其创造力就处于最佳状态。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就能点燃幼儿智慧的火把,创造思维有机地渗透,使幼儿的整体素质也随之提高。所以教师和家长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在大力提倡创造思维教育的今天,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幼稚的,但其发展潜力却是巨大的,教育应力求做到:有意的创设。
一、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应从小开始
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界限,三岁幼儿的思维是很直接的,整个幼儿期,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抽象逻辑性刚刚萌芽。据此,培养学前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既要考虑到幼儿思维的行动性、形象性,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幼儿从小养成了一种良好的思维能力,以后在不知不觉中会表现出来。
二、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创设一个最优化的环境
教师要经常带领幼儿到公园游览、散步、做游戏等来扩大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范围,为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教师还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最优化的环境,除了为幼儿准备纸、颜料、画笔、橡皮泥、小石子、沙子、水、玩具等材料外,还要为幼儿创O一个安全的,轻松的,愉快的,没有压迫感、紧张感、惧怕感的环境,让幼儿在自由的活动中实现自己的设想。教师要鼓励幼儿独特的、新颖的创造,鼓励他们好奇、好问、求知与探索的精神。在课堂上、生活中,教师不要设框框、定模式,要让幼儿在自己的周围去找一找、看一看、想一想,从而寻找信息、获得信息,通过自己的探索去了解周围事物的因果关系,通过自己的眼睛、耳朵发现变化、辨认事物,使他们的大脑积极活动,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各种教育活动的内容不同,所以通过教育活动可以使幼儿广泛了解客观世界的知识,还能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丰富幼儿社会和自然的感性知识和经验,可以使幼儿不断产生新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这是在教育活动中要重视和加强的方面,首先要重视对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发展,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非常多,在教育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如幼儿在故事表演中增加和减少的语言,添加的各种动作和情节;在音乐学习中唱歌时的即兴表演动作,美术课中对画中内容的构思和设计等等,都是幼儿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结果。
四、营造氛围激励幼儿主动操作和积极探索
把合适的教育内容和任务设计为可模拟或真实的情景,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幼儿观察、理解、体验,掌握学习的对象。例如,提供可让幼儿操作、观察,进而理解的实物情景,让孩子探索物体的沉浮现象,包括装有水的大盆子、积木、海绵。当孩子看到这些情景后,就不知不觉地来到水盆边,并用手反复按几次积木,发现积木一次次浮起来。然后,拿起海绵用力按入水中,海绵也浮了起来,几次反复后,手在水中不停地捏,海绵吸入大量的水,慢慢地沉了下去,如此反复动作,时沉时浮,孩子们显得特别开心。
在反复地、专心致志地进行操作活动中,教师问他:“你发现什么了?”他说:“海绵能吸水,变重了就沉下去。”虽然孩子的这一操作活动很简单,但是发现了道理,并且由于整个过程是孩子们自发进行的,孩子兴趣有着极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在动手操作中还强化了思维活动,发挥创造力。
五、多提问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我们并不是说知识就不重要,知识是作为培养能力的载体,能力的培养也是离不开知识的。我们的教学里面也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知识,知识的积累对于幼儿的理解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给幼儿相应的知识之后,教师一定要总结升华,变成一种“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把这种思路和方法反复强化,通过幼儿动脑、动口、动手,使这些方法和思路逐渐内化成为幼儿的思维模式。例如,在教幼儿学习折狐狸时,除了让幼儿掌握折纸的技能外,还启发幼儿联想到狐狸的本性――伤害小动物,从而引导幼儿想出了许多有关狐狸的内容,体现了他们思维的创造性。又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提出了一个“例如马路上没有红绿灯”的设想,通过组织幼儿谈话、讨论,使幼儿先知道假如不遵守交通规则,马路上没有红绿灯的后果,然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设想作画,根据他们的现象,画出了各种各样的结果,在发挥他们想象力的同时,让幼儿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了遵守交通的重要性。
六、鼓励幼儿大胆质疑在思考中促进创造性思维
教师一定要鼓励幼儿自己想,刺激幼儿的思考与语言表达。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通过相互讨论获得正确的答案,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问题搞清楚立即回答,这种教育方法实际上是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求知和思考活动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对幼儿提出的较容易的问题或经过幼儿努力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可选择一些悬念较强的作品。对幼儿提问是否由教师立即回答一定要根据幼儿提问的内容和性质决定,因为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幼儿提出的问题较难,若直接告答案,他们就很难理解,这时,就可由教师启发幼儿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找出答案。
总之,教师在幼儿的创作活动中应注意他们的创作过程,而不追求创作的结果,给予孩子以创造的自由。要以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发挥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教育和训练,我们只有通过方方面面地分析、研究、探索,才能真正“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有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谈汉语言文学教学应如何适应当代幼儿教学 教育界 - 2010(24)
一、开拓视野是取得较好游戏效果的必要前提
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电脑、钢琴、电声控玩具等精致美观的教育工具和玩具也蕴涵着更高的科技含量,兼之年轻的父母重视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投资,使现在的幼儿增大了接触面和知识面,智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同时幼儿在接受系统地教育时,教师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以丰富知识和开拓视野为主旨,从而游戏的内容也更加丰富,题材也更加广泛。
二、结构活动中的特点
在结构活动中,一般从游戏主题、内容、材料三个方面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培养幼儿的多向思维。
1.确定主题。
一般来说,我们希望幼儿围绕主题内容进行建构。幼儿建构的内容是否离题,形象是否丰富,往往反映了幼儿的思维水平。对于小班幼儿,教师通过提问形式,引导幼儿自己提出构造主题,使幼儿对游戏主题、布局以及活动的顺序进行思考,做到心中有数。如构建“娃娃之家”,教师引导幼儿围绕这一主题讨论:需要什么房子?制作哪些家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幼儿会马上联想到:沙发、电视、电脑等等,这样,娃娃家的主题构建方案便在幼儿的谈话中大致勾画出来了,同时幼儿的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2.支持孩子的假想。
在结构游戏中,小班幼儿由于社会经验和知识有限,建构过程中会出现不少问题,他们没有一定的建构目的,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教师要及时了解幼儿的心理,运用对话、情感、行为鼓励幼儿发散思维,从而使幼儿把游戏开展起来,达到一定的目的。例如:在一次游戏中,积塑区的王玉丰用几块积木塑拼插出了“显示器和键盘”,高兴地叫着:“老师,看,电脑”。我惊奇地说:“好先进的电脑,给我打几个字吧!”他假装打起字来,嘴里还数着:“1、2、3……”这时,孙明哲端着用积塑拼插的小碗请我吃饭,我边吃边说:“真香呀”。 王玉丰受孙明哲的影响,拆了“电脑”也请我吃肉,就这样我们三人一起又玩起厨房游戏了。
3.材料的有机利用。
为幼儿提供形状、质地不同而颜色鲜艳的玩具,可以诱发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同一种结构材料可以建构出不同的物体形象;不同的结构材料也能建构出同一物体形象。在结构游戏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选用一种材料再到多种结构材料的有机结合建构,这既为丰富幼儿的作品内容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又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注意一:越是年龄小的幼儿,越不宜多集体活动,因为他们不善合作。小班的孩子大多以独自游戏和同伴之间平行游戏,依赖于游戏材料,教师在提供游戏材料时应注意游戏材料要有足够的数量,便于幼儿开展结构游戏,避免幼儿因材料的缺少而争吵。
注意二:小班幼儿的游戏大多是自己经验的再现,创新意识不足,当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来的时候,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让他们体验成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幼儿,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安排使之能胜任的活动与任务,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也获得了自信,取而代之的是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注意三:丰富多彩的结构区。在活动室的一角,摆放着玩具橱,里面有适合幼儿的各种玩具,孩子可以自由取放玩具,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感官刺激,增进智力的发展。
三、变传统教学为“我要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幼儿学,幼儿常常是被动的、机械的学,这样限制了幼儿的思维。若是抓住物体的特征,引导幼儿举一反三,将大大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和结构水平。各种形状的、大大小小的积塑可以随心所欲地结构出各种物体。例如建构家具时,小圆桌单用堆积加高技能;方桌用对称排列,然后盖顶;椅子用排列技能。了解这一规律,进一步引导幼儿找出其他家具的特征。如沙发先用椅子结构方法,然后在两边对称排列积木当扶手;梳妆台用堆积、排列的技能。这种建构方法还可以迁移到建筑物、动物等物体的建构上。幼儿自己动手建构物体,内心十分喜悦,既满足了幼儿操作与表现的需要,又诱发了他们的自由想象力与创造力。
四、一具多玩,有利于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
《纲要》中明确指出“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显然材料在数学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幼儿来说,材料既是引发他们主动探究数学的刺激物,又是他们实现主动建构对周围事物认识的中介和桥梁。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幼儿的操作活动是以他们对物体的摆弄,从而获得感性经验,体验事物的内涵和规律,在此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和智力发展的过程。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些教师开始注重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思维,活动中能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操作,但把全体幼儿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让全体幼儿“齐步走”,这样的组织形式也无法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求,无意将抑制和挫伤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妨碍幼儿创造性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决定尝试在数学活动中开发、利用和选择材料来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使幼儿在操作和探索材料的过程中发现数学,获得数学经验,进一步激发与培养幼儿的创造欲望、创造兴趣及创造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一)幼儿与材料的积极互动,促进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过程中获得的。幼儿在新的内容,新的材料,新的操作的互动同时,就是幼儿的大脑与操作行为在互相传递“信息”,材料如“导师”的作用,不断促进幼儿脑功能的发展和完善。幼儿在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材料时,要对众多的材料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判断。
经过这个有充裕时间的寻找、分类过程,幼儿对数学经验的理解会加深。例如:几何形体材料,幼儿首先要认识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做到正确的命名并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能从生活里丰富的材料中准确的选择出几何形体材料。排序材料,幼儿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排序?然后才能在众多复杂多样的材料中筛选出可供排序的材料。正是数学知识自身的严密性和关系变化的复杂性,才可能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与变通性。可见幼儿寻找材料的过程就是幼儿思维发展的过程。
(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促进幼儿思维的独特性。
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权在幼儿手中,幼儿是主动作用与材料进行学习的。为此,要主动地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不管做的对还是不对,都是他们主动探索的过程。
幼儿会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操作材料去操作。他们遇事会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并大胆地创造尝试。如:幼儿在用各种形状、颜色、大小、材质的扣子穿自己喜欢的彩链时,要辨认了形状、颜色,并注意到各种规律和顺序。在沙水箱中搜集、准备了各种类型的碗、纸盒、瓶子、管子、漏斗、小桶、勺子、杯子等,当幼儿把水或沙子从一个容器倒向另一个容器时,感受和发展容量、重量、容积等概念。沙子还可以用来建模型,以此了解固体的形状、体积。幼儿在活动中并不要求老师教他们如何玩,而是自己先想一想、试一试。遇到问题再让老师点拨一下,而且能根据操作规则玩出更多的方法,常常会听到孩子们争论着不同的操作方法。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促进独立性发展。同时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日趋良好,表现出能专注用心地投入操作活动,能整洁、有序地整理、收拾、摆放操作材料。
(三)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探索,促进幼儿思维的创造性。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创造性想象是对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造,从而形成创造性活“蓝图”。我们认为:儿童获得数学知识只能靠自身经验的延续,不能靠直接用语言来教,更不能由教师的经验代替。因此,在数学区域中摆放了丰富多样的生活化材料,让每位幼儿感到亲切、熟悉、没有陌生感。幼儿敢于接触、放心大胆的操作。
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在幼儿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幼儿教师大胆的创新、多角度的考虑,使每种材料不断的发掘出的新玩法、新的作用。幼儿从中获得更多的数学经验。如:幼儿利用吸管想象创造多种玩法。用吸管拼成各种图形,感知图形的特征。用吸管练习10以内数的组成。利用吸管测量物体的长度。在操作中我们对幼儿每一次的创新和发现而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获得的种种感性经验;帮助他们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与结果;鼓励他们向同伴介绍自己操作过程中采用的好办法。新方法,供大家思考。从而让幼儿巩固体验,加深有关数学关系的指示,教师注意教育目标的层层递进,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使幼儿在活动中及时与不同层次的材料充分互动,幼儿自身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获得的结论:
(一)数学操作活动给幼儿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感觉,让原本抽象、深奥、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激发了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
(二)数学操作活动激发了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让幼儿在亲自操作、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获得经验。
(三)数学操作活动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幼儿喜欢数学,亲近数学,体验到数学的游戏性和趣味性。
(四)数学操作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良好个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促使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
(五)数学操作活动增强了幼儿的自信,获得成功的体验。
参考资料:
1、林嘉绥、李丹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计算教学;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157-01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基础,幼儿阶段是创造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对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幼儿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计算教学是幼儿教学的课程之一,对训练幼儿的数概念、预算能力等有着积极运用,在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可在传统计算教学中教师往往缺乏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意识,所以,如何转变传统计算教学中的辐合性思维方式,让幼儿学会发散性思维成了幼儿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想要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
一、注重形象性思维的养成,培养发散性思维
可以从形象性思维入手,诱发儿童的发散性思维。联想是形象性思维的基本形式。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借助幼儿的生活经验,启发他们进行联想,对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有积极作用。例如,在讲到长方体的时候,老师可以先用一些图片向幼儿介绍长方体,然后要求幼儿说说自己生活中见过的属于长方体的物体。我在课堂上这样做的时候,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大家都争着发言。包装盒、电视机、冰箱、茶几、文具盒……几乎每个孩子都说出了自己记忆中的长方体物体。这种方法不仅强化了幼儿对长方体的认识,也让幼儿从书本出发联系实际,形成发散性思维。
二、多角度提问,多角度思考
幼儿的发散性思维需要教师的诱导,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问,就能启迪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从而达到发展其发散性思维能力的目的。比如给一个式子“5口4=口”让孩子们写答案,很多孩子可能会填“-”和“1”,这时老师就可以提示孩子们“我们已经用了减法,那么除了减法我们还能在空格处填入什么呢?”幼儿们马上就会回答“还可以用加法、乘法”这样就拓展了幼儿的思维,让他们发现同一个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再比如,让孩子们填写这样一个式子“口3口”。第一次填写的时候幼儿们可能会循规蹈矩的填入“2”和“4”,为了让他们形成发散性思维,老师可以引导他们“除了填入2和4,小朋友们想一想能不能填入1和5呢?这两个数字与3之间都隔了一个数字。”孩子们仔细思考后会点头认同,甚至有的孩子还能给出意想不到的答案。
三、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幼儿的一个特征就是活泼好动,喜欢玩游戏,如果能在课堂上加入一些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游戏,让他们参与其中,就一定可以在调动他们学习热情的同时让他们形成发散性思维。例如,在学习十以内加法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们分别扮演不同的数字,然后让他们手拉手围成圈走动,老师在旁边报数字,场上的同学要根据老师报的数字拥抱在一起,拥抱的两个人代表的数字加起来要等于老师报的数字,出错就会被淘汰。比如说老师说“5”,那么代表“3”和“2”或者代表“4”和“1”的人就要抱在一起,如果不小心抱错了,那么两个人都要被淘汰。通过玩游戏,幼儿们发现一个数字可以有几种组合,并在游戏中把这种印象加深,这就达到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效果了。
四、动手操作中的发散性思维
幼儿年龄小,处于智力发展的初期阶段,太高深的理论他们都不能理解,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能帮助他们更直观的看待算数问题并得出正确答案。而且,动手操作的越多,思维就越活跃,计算能力就越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随之增强了。动手操作的时候应该借助一些道具,可以是各种模型或者教学工具甚至还可以是食物。比如训练加法和减法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们发几颗糖,由老师说答案,让孩子们用拼凑法得出答案。拼凑正确的孩子就可以得到奖励的糖果。比如老师说“6”,孩子们可以把糖果分成两堆,可以一堆2颗,另一堆4颗,也可以一堆7颗,另一堆1颗……甚至可以分成三堆或者四堆,只要孩子们能说出怎样由他的糖果得出“6”的答案就算正确。每个孩子给出的方法都会不同,可以让他们相互参观别人的拼凑,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学到很多种方法,在以后的计算中,他们就会自觉的用多种组合来得出答案。
幼儿时期作为人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的教育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幼儿教学必须重视孩子各项能力的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作为创造力的基础,理所当然应该被关注。计算教学对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的作用在过去的教学中已得到了充分验证,并且,事实表明,在计算教学中使用形象性思维诱导、游戏激发、动手引导等方法,能能有效的提升计算教学对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芹.创编故事 编出精彩[J]. 科普童话. 2014(09)
托尔斯认为:“安全、自由的气氛是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以表现的必要条件。”幼儿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引领幼儿最大化地释放自己的潜能,有效激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首先应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幼关系,以完善、支持、肯定、接纳、鼓励的态度给幼儿以极大的信心与强烈的支持;其次是为了让幼儿的创造态度更自由、更舒展,表现欲望更主动、更强烈,教师可适当减少、减弱示范性的语言与动作;其次是坚持对幼儿的评价标准多元化、多维化、立体化,多肯定、多鼓励、多赞赏,尊重幼儿主体性、尊重幼儿独特的个性,高效调动并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层次幼儿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主动性,让每一个幼儿获得创造成功的真正体验。比如,一位幼儿教师在“有趣的图形”数学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图形卡片,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渲染下,幼儿们兴趣盎然、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创造性地搭出了各种各样的作品,这位教师从造型、色彩、图形种类等多种维度对幼儿进行激励性评价,每位幼儿获得初步的成功体验后,创造性思维能力被激活,又相继搭出了更好的作品。
二、 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保障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极强的学科,理性成分较强。幼儿阶段又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这就鼓励幼儿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努力激发幼儿浓厚的数学学习的兴趣,精心设计数学游戏活动,有效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在“猫捉老鼠”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一位教师利用幼儿大多熟悉的“黑猫警长”故事的情况,为幼儿们创设了黑猫警长带领白猫警士智捉小偷这一有趣的情境。活动开始后这位教师引领 “白猫警士”开动脑筋设法通过路卡,然后寻找小偷,来到新村破案。整个活动在游戏中自始至终都渗透着数学教育内容,幼儿能体验创造性思维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了5以内的数量,受到了分类排序的数学思想的启蒙教育,发展了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设置与生活有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幼儿体验到数学学习有趣、有用的同时,增强了幼儿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通过数学教育活动,让孩子体验到了乐趣、价值,提高了幼儿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二、准确定位幼儿数学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言下之意,数学是最有利于思维能力培养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靠数学这一课程来实现。这种观念已被人们广泛地接受,这可以从奥数、珠心算、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等课程很有市场,许多家长趋之若鹜这一点上看出来。事实上,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这种观点其实是站不住脚的。毫无疑问,数学是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但这种作用不能被无限地扩大,数学对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仅仅体现在有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方面。就幼儿数学思维能力而言,具体包含了计数、计算、推理、归类、排序等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说,通过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计数、计算、推理、归类和排序等数学思维能力。它并不能促进幼儿语文思维能力、音乐思维能力、美术思维能力等其他方面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语文的思维包括了分段、归结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阅读、写作等,通过数学教育活动并不能很好地促进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对音乐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就更难以达到了,如音乐中的歌曲创作,其依赖的是一种声音形象思维,这种能力只能主要依赖于音乐课程进行培养。
三、幼儿数学教育应注重保护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不论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还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都非常重视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假如通过幼儿数学教育,并不能让幼儿产生数学的兴趣,反倒让幼儿对数学产生厌恶心理甚至于有一种恐惧感,这样的幼儿数学教育可以说是彻底失败了。在实际幼儿数学教育中,由于幼儿园老师数学教育理念上的偏差,如幼儿数学教育形式、要求等方面小学化;幼儿心理发展知识的缺乏,如认识不到不同幼儿数学认知能力发展水平受神经系统发育水平的影响差距很大;在实际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无法做到因材施教等原因,结果是一部分数学认知能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幼儿常常体验一种挫折感,数学学习效能低下,数学学习动机减弱,最终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对数学的恐惧。下面这个教育案例或许会让人们明白幼儿是如何失去数学学习兴趣的。有一次,笔者给孩子们讲用凑十法做数学题目。多数幼儿已经掌握了,只有个别还处于云里雾里的状态,所以很多幼儿都已经不耐烦了。这时,笔者说:“金佳,汪小辉,郑茜,我讲这些就是专为你们讲的,你们还不认真听,班里还有哪个小朋友不会用凑十法呀?”“还有张佩佩!”(均系化名)金玲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弄得笔者真的哭笑不得。的确,他们四个人是我们班数学学得最差的,数学反应比较慢,以至于在小朋友头脑中形成数学差生的印象,他们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特别不喜欢上数学课,每次上数学课都想逃避。有一天小辉知道第二天要上数学课还借故不来幼儿园。
四、了解数学概念学习的两个水平
概念学习有两个水平,一个是表象层面的学习,二是本质层面的学习。对幼儿来说,主要是表象层面的学习,所谓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如我们头脑中有电脑、房子等与图像有关的形象,救护车警报、歌曲旋律等与声音有关的形象,还有醋、酱油等与味道有关的形象。表象层面的学习指的是通过学习能掌握某类事物的主要特征,与其他事物作出简单区分。而本质层面的学习指的是掌握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能与其他事物作出严格的、准确的区分,是一种科学意义上的掌握。对幼儿来说,大部分概念的学习能达到表象层面的掌握就可以了,目标就达成了。但我们许多幼儿教师由于受到中小学教师概念教学的影响太深,无意识地模仿中小学教师那样来教幼儿学习概念,即要求幼儿达到本质层面的掌握。当教学不成功时,便会产生一种挫败感,或成为许多幼儿教师的困惑。有一位老师因无法让幼儿理解什么叫“平行”,无法让幼儿掌握梯形的概念而苦恼。
五、明确幼儿数学应用能力提高的路径
【关键词】 主动提问 思维能力 教育观念
爱说爱问是幼儿的天性,因为他们就是在不断地说问中逐步了解大千世界的。在幼儿教育中,如果一味地限制幼儿的说问,就会压抑他们的自主意识,妨碍幼儿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作为幼儿教师,应为幼儿创设情境,提供契机,精心诱导提问,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培养幼儿思维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旧观念。《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引导幼儿对教师提出问题,以幼儿为活动的主体,是目前幼教改革的一项新课题,而训练幼儿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又是幼教中重要的一项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敢于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于是传统教学模式就忽略了幼儿能力的培养,往往是教师讲,幼儿听;教师问,幼儿答。教师牵着幼儿走,赶着幼儿走,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这一重要环节中,也是教师牢牢的掌握着活动的主动权,教师往往直接告诉幼儿应掌握什么知识,解答问题时,幼儿一般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就可以,没有了主动思考、展开讨论的机会。这样培养出来的幼儿往往依赖性强,没有创造性,离开了老师就没有办法学习,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仅要掌握静态的知识,还要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多种能力和技能。所以幼儿教师一定要转变旧观念,把幼儿放到活动的主体地位上来。因为任何的教育手段都不能代替幼儿自身的发展。
观念摆正以后,幼儿教师还要善于为幼儿创设情境,提供必要的契机,引导幼儿主动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我在科学课、语言课上进行了初步尝试,效果比较理想。比如:在认识摩擦生电的实验活动课中,为了使幼儿感兴趣,我带着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我首先要求幼儿把各自准备的小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几下,然后用小尺去碰碎纸屑,这时每个幼儿拿的小尺上都沾满了碎纸屑,他们用惊奇的眼光看着自己的小尺,情绪非常激动。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会接着给幼儿讲纸屑为什么会粘在小尺上,然后又让幼儿复述,记住。但我并不这样做,而是抓住这个契机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因此,我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一定看到非常有趣的事了,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如果小朋友想知道这些奇妙的现象,就请大胆地举手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一定会告诉你们的。” 这时王新友和几个小朋友首先向我提出问题,他们说:“老师,碎纸屑为什么都会跑到塑料小尺上了,而且有的碎纸还会站着?”我告诉他们这种现象是因为小尺和头发相互摩擦后产生了静电,静电又对碎纸屑产生吸力的作用,因此,碎纸屑就会跑到小尺上去了。接着杨小然小朋友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老师,为什么塑料小尺与头发摩擦会产生静电?”这个问题提得比较深奥,根据电学原理,这个问题已涉及到物体内部原子的带电量。幼儿还不会理解,也不必理解,但为了不使幼儿感到失望,我告诉他们这是一个秘密,这个秘密要等小朋友长大后自己去探索。这时他们的情绪更激动了,我感觉得出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已获得了满足,从整堂课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观察、在思考、在想象、在探索,他们的思维已孕育在活动和提问中。
【关键词】幼儿教育 创新能力 游戏活动
对于游戏在幼儿成长发育中的功能作用,《幼儿园工作规程》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对幼儿成长发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幼儿园游戏活动应该结合幼儿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加以分别指导,通过因地制宜的创设游戏条件来激发幼儿创造潜能,实现寓教于游戏的活动目标。幼儿园孩子的年龄一般为3~6岁,游戏活动的选择与设计也应符合这一阶段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形象、生动、直观、活泼的游戏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其创造力,并在具体游戏实践中加以具体落实与体现。
一、幼儿游戏的内涵
幼儿游戏不同于自然游戏的显著特点便是自觉教育性,将教育因素积极冗余游戏活动中,寓教于游戏,让幼儿实现快乐游戏、快乐成长,将教学与游戏整合在一起,实现了两者的有机融合。针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由于年龄较小,在学习环节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由于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很少有孩子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学习,这也对教师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仅要规划好每节课的授课内容,还要考虑如何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来激发儿童的游戏兴趣和动机,让其"想玩"、"愿玩",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会玩"和"研究玩",以此不断拓宽幼儿的思维空间,在快乐游戏中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很多情况下,孩子们会过于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和形式,而忽略了其教育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注重做好合理引导,唤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其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表现自我。
二、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1、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行动的前提,一切实践活动的创新都来自于思维的发散与创新,幼儿阶段也正是思维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幼儿思维完成了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跳跃,但依然以具体形象思维的应用为主。对于游戏活动的开展,教师应该想方设法的让游戏活起来,动起来。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必须注意充分调动孩子的求知欲、想象力和主动性。在游戏活动中,想象力是支柱、是灵魂,在尊重孩子求知欲的同时积极刺激其求知欲望,不能抹杀孩子天真的想法。以秋天捡树叶活动为例,考虑经常从事剪贴活动,可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将树叶的形态进行变化,对形态没有做具体要求,经过大约十分钟左右时间的手工活动,检查发现其中男孩子比较倾向于将树叶拼凑成飞机、大炮、机器人以及老虎、大象等形体比较大的动物,而女孩则倾向于拼凑出小猫、小狗等小动物,总体来说,与自身的兴趣爱好紧密相关。对此,我们不妨建议换位思考,让孩子们为自己的异性小伙伴提供一份喜欢的礼物,通过这种换位思考过程进一步拓展了思维空间想象能力。
2、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年龄、认知及心理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准备相关游戏素质,以此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并积极发挥其主动性。以传统的"老鹰捉小鸡"游戏为例,经过多年的玩耍,孩子们早已失去了兴趣和热情,很多在很多时候也是"被迫"参与,过过场,也导致游戏玩不出新意,更谈不上将教育的理念与内容寓于其中。在教育实践中,经过深入思考总结,我们对该游戏进行了简单换装,变换成"灰太狼抓羊",组织同学分别扮演灰太狼、红太狼、小灰灰、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的角色,游戏活动内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抓羊"这一个环节,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拓展为一幕幕不同场景的情景剧,通过对电视动画片的部分换装与改变,向孩子们更多展示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教育内容,如"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等内容,更有思维活跃的学生想到添加一位"警察"角色来维护大草原的和平,也有同学想到需安排一个放哨的岗位,通过轮流值班在防止灰太狼的破坏活动等等。
3、对幼儿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然,游戏只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实现教育目的。以幼儿园美术课为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同幼儿之间存在智力上和能力的差异是非常正常的,作为教师不妨采用分层次教学,对于学习较慢的孩子应充满耐心并加以重点辅导,循序渐进的帮助其提高,而不能越俎代庖,抹杀孩子的天性。让每个在实践中进行自主摸索,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以《秦童》美术活动为例,在创作前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夸张的表现手法,不妨让每个人都模仿一个夸张的表情,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充分调动大家的想象力,有效增强了其体验感,激发了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并且进一步加深了对夸张手法的了解。当然,这种探究活动也不仅仅是个体参与的,也应同时注重对幼儿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相互之间展开交流,成立兴趣小组,互帮互助,取长补短。作为老师,也应该注重角色的改变,通过构建平等的师幼对话来积极引导幼儿的自主探索热情。
结语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希望,对其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结合孩子们这一阶段的年龄特点,游戏教学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在积极学习落实国家幼儿教育培养理念的同时,通过快乐学习的方法积极培养幼儿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并从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个角度展开积极探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董建宜.论幼儿美术教学中艺术创造力的培养[J].北方文学,2012(09):126-127
与孩子进行语言沟通时,应寻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兴趣是参加一切活动的动力。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要选择新鲜、有趣的话题引起孩子对交谈的兴趣。同时要做到语言的儿童化。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的水平与特征,融入到他们的语言情境。
一、利用故事强化语言能力培训
如在以往教学中,特别是故事活动中,教师大多要求幼儿按照故事原文进行复述,其结果是幼儿只能机械地重复,死记硬背。如果我们能灵活运用多种复述的形式,不仅能使幼儿学习积累丰富的词汇、优美的语句,还能发展幼儿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如讲故事《小动物找食物》,教师以饱满的情绪、投入的神态、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以情绪感染孩子。他们对故事的内容就会感到特别亲切,不仅能专心听、喜欢听、听得懂,而且还能自然的表达:“小兔子不吃桃子,它爱吃萝卜,小猫不吃青菜,它爱吃小鱼……”轻松掌握了语言的准确表述,还开动了脑筋,促进了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游戏中语言能力的培养
以游戏活动为切入口,注重幼儿日常的语言培养。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来的语言是最真实、最自然的,因此,在这些日常的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幼儿积极地思考、大胆地讲述,通过鼓励幼儿进行语言表达。来锻炼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游戏是孩子喜爱的活动,通过游戏练习词语的运用,目的和要求都在“玩”的过程中完成,孩子非常感兴趣。例如,在游戏《猜猜看》中,教师把玩具放进一个大箱子里,让幼儿猜猜是什么物品,并要求大声讲出来,无论猜出猜不出,已经在游戏的过程中锻炼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三、运用情境表演强化幼儿语言表达
情境表演是指在每一次文学作品教学活动之后,为幼儿提供各类道具,幼儿根据角色选择道具。通过幼儿创造性的表演,将作品中的情节合理地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依据自己的感受和以往的生活体验,形象地再现和刻画作品。情境表演为幼儿语言的实践提供了机会。幼儿在教学过程中学到的是简单句,但是在情境表演中他们可以将已经知道的语言综合运用,表达出更为复杂的意思。
四、利用问题引导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语言活动过程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文学作品的主题重点提问,幼儿回答并学习作品中的词语句型。现在的活动则重视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把结果放在第二位,使整个活动成为幼儿不断探索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给孩子们创造说话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能够无拘无束、自然的进行交谈。教师也经常参加幼儿间的谈话,以朋友的身份,在愉快的氛围中引导他们的谈话,及时纠正他们语言上的错误,如发音问题、遣词造句、语言泛化等等。例如,有一次墙上的一朵向日葵装饰品掉在地上。一个幼儿跑过来告诉我:“老师,那个东西掉了”。我便借机问他们:“那是什么呀?” “是花”,“什么花?”“大花”。我继续问“它像什么呀?”“像太阳”,“是向日葵”……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的讨论就已经在无形中开拓了语言思维能力。
五、利用开放式提问法,促进幼儿语言思维能力发展
开放式提问没有标准的答案,不受故事语言和情节的限制,可以为幼儿提供创造性的想象和思维的空间。我们在进行语言活动时,摈弃了以往的封闭式提问,如问幼儿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这个故事好听吗,或者问幼儿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等,这些问题都属于封闭式的问题。对这类问题,幼儿往往会异口同声地回答,不用动太多的脑筋,不需用太多的语言来表述。在教学活动中多提这种问题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应多向幼儿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在主题活动“小兔乖乖”中,我们进行了一次以开放式提问为主的教学活动。活动中教师提问:“小白兔为什么这么伤心?如果你是它,你会怎么办?”在活动的结束部分教师提问:“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它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开放式的提问与封闭式的提问有着显著的差异,采用开放式提问时,幼儿的回答只要在情理之中,符合思维的合理想象,教师一般均予以鼓励。所以,这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小兔、兔妈妈或大灰狼,从而敢于思维、敢于想象、勇于表达。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始终沉浸在故事创设的环境之中。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开放式提问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幼儿思维的有效方法。在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如果能多考虑运用开放式提问的方法,教学效果会更好。
六、鼓励和组织幼儿之间语言的自主练习
幼儿期正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他们从模仿语言阶段向运用语言阶段迈进。教师要鼓励幼儿使用相似、相近的词句,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3~6岁的孩子常常自言自语或是同伴之间语言的模仿。如在午睡起床后叽叽喳喳地讲个不停,有的相互模仿,有的小声念儿歌,有的要求老师帮助……,这种自主发生的谈话活动,给孩子带来了许多乐趣,提供了相互之间语言交流学习的机会。教师应当适当的利用这些机会,积极组织幼儿分组交流、讲故事、看图讲述等。
七、充分利用家庭环境,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