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称为心理健康教育[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学科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尽管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理解不甚一致,但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地位达成了基本认识,即心理健康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1-4]。
近年来,课程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并日渐受到重视。首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基本建设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要在组织机构、课程、师资等方面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焦点。学者们不仅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还提出诸多具有实效的教学模式。再次,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比如,李静等人调查发现,75.14%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知识很重要,68.57%的学生认为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心理学知识[5];刘海燕等人调查结果显示,近75%的大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6]。最后,实践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调节学生心态、优化心理品质、开发个人潜能、预防心理疾病等方面[6]。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1-4],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途径的课程教学也是服务于这个目的的。也就是说,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健全、提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切实健全、提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必要在教育心理学视野下回顾以往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文献,总结其中的基本心理现象和规律,以切实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真正达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初衷。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现状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机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文件都是按照中小学、大学进行分类指导。鉴于此,下文分别从中小学、大学两个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概况
从现有文献来看,“教”的研究聚焦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基本途径(学科渗透),而“学”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研究
(1)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在教学方法的研讨方面,提出适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比如,庞彬提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特点以及案例选择的标准,并阐述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包括“案例编撰—阅读—讨论—假设—总结”五个阶段)[7];苏宇燕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游戏、电影、心理剧、辩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8];陈夏妮认为,适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教学方法包括故事法、表演法、比赛法、辩论法、游戏法等[9]。蔡文丰等人探讨在农村小学实施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并介绍了该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10]。
另外,不少学者还提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比如,宋铁莉等人提出活动课程的教学程序由课前准备、课程导入、活动展开、建构知识、总结与反思5个环节构成[11];段康提出课程教学应该遵循“体验—了解”的要求,采用“感受—感知”的教学模式[12];赵学文提出一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包括“激情—体验—自省—内化”4个基本的教学阶段[13];赖志群等人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感受、感知、感悟”的教学模式[14]。总的来看,这些教学模式都是通过案例、故事、活动等设定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和认知冲突,学会自我认知、自我调节,提高改变的意愿,并通过行为训练活动加以强化。
(2)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
不少学者从教学构成要素的角度,提出促进教学效果的策略。比如,陈道明提出,一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二是教学目标要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三是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四是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体现非指导性、体验性和活动性;五是使教学评价变成学生自我教育的活动[15]。吴文菊则认为,应该注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年龄特点、心理需求、本地区与本校的特点合理安排教育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体验性和互动性;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提供必要的课时、教学设备、经费等外部条件[16]。
当然,也有学者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提出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播放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争论雄辩中明理、模拟生活情景、从小品中获得感悟、在反思中纠正旧我、捕捉时机进行真情交流等有效的教学策略[17]。
(3)课程的教学评价
如何评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这是监控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在教学要素、课堂特点两个方面开展研究。
从教学要素来看,可以从教师、学生、教学三个方面构建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李翔等人认为,在教师方面包含教态、共情程度、关注、教学理念;在教学方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评价、课堂气氛;在学生方面则涉及行为参与程度、情感体验、认知观念[18]。
宋铁莉、刘颖丽则提出应该从课堂的形成性、情境性、情感性三个方面开展教学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与学两方面开展评价;情境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在与生活相关的活动场景中的心理成长状况进行评价;情感性评价则是指对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进行评价[11]。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教学研究
中小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学科渗透。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近年,方跃伟等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学科渗透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19]。
之所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是因为学科课程本身以及教学过程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20]。学科教学渗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内隐、间接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回顾已有文献,学科教学渗透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挖掘适合学科教学渗透的课程教学资源,诸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心理氛围等;二是学科教学渗透的途径,包括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等。
此外,有学者提出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比如,富安利提出可以采取体验法、评价法、发现法、教师语言等方法进行学科渗透[21]。还有教师探讨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22]。
(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概况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受到高度重视。在《基本建设标准》中明确将课程教学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力建设的七大体系之一,同时,《教学基本要求》对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做出详尽地说明。既往文献表明,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研究包括“学”与“教”两个方面。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习心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从学生受教需求的角度展开对学习心理的研究。学者们试图在了解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内容需求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大学生的学习目的
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课表现出明显的工具性目的,没有从提升自身心理素质的角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比如,刘海燕等人调查发现,通过学习,想达到调节心态、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改变不合理认知、适当的行为表现的大学生分别占26.5%、22.3%、15.7%、11.5%、6.2%[6][23]。
(2)大学生的学习态度
既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持欢迎的态度,大部分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对自己有帮助,在生活实践中不同程度地运用到所学的知识[24]。但是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和兴趣程度存在学科的差异。相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文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相对较高[25]。
(3)大学生需求的学习内容
黄希庭等人通过对全国5058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和谐、事业发展和学业进步的需要更为明显[26]。另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压力应对是当前大学生最需要的教学内容[6]。另外,有研究证实,大一学生集中在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适应问题;大二学生关注恋爱和情感、学习和生活问题;大三、大四学生则聚焦在职业规划和定位、自我探索[27-28]。
2.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研究
教学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估五个方面。
(1)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学经验表明,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团体训练法和心理测验法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29]。近年来,不少学者以教育实验的方式考察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第一,体验式教学。吴耿安通过连续3周的素质拓展训练表明,在训练后,76名大学生在SCL-90量表的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因子上有明显地改善[30]。高飞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实验发现,采用“引入—创设体验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分享和点评经验感受—体验内化应用”的五阶段体验式教学模式,能有效地降低大学生在SCL-90量表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的得分[31]。银星严也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实验后发现,体验式教学的效果要优于讲授式教学方法[32]。
第二,团体辅导教学。邱小艳、唐君随机抽取3个班的大一新生进行教育实验,分别使用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心理讲座开展教学,结果证明团体辅导的教学效果要优于专题讲座与团体辅导结合的教学方式[33]。裴利华在大一2个班中分别使用团体心理辅导和非团体心理辅导的教学方法开展教育实验,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4]。
第三,参与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弥补教与学的沟壑,促进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的结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35]。李景华的教育实验结果表明,参与式教学法比讲授法更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36]。
第四,视频教学。视频教学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视听觉和体验,有助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内隐学习。张媛媛等人通过问卷法与实验法证实,视频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37]。
第五,专题教学。卢秀安等人在师范生中开展了心理素质、创造力、情绪等七个主题的专题教学,一学期的实验结果显示,接受专题教学的大学生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大学生[38]。
从上述研究不难看出,常见的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几种常见教学方法,哪种教学方法更为有效呢?周婧、李昊彤同时在5个班进行教育实验。结果显示:在教学内容方面,专题讨论法最能让学生清楚教学主题,综合法教学方式最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内容重要性的感知;在教学方法方面,团体辅导教学方法最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而综合法最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过程方面,专题讨论和团体辅导能增进师生互动,团体辅导和专题讨论最能让学生融入课堂,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39]。这表明,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
(2)有效的教学模式
不少学者结合学校的实际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模式。有的学者立足于教学过程构建特定教学方法的教学程序,比如,尧国靖提出,视频教学应该包括准备、实施、结束三个阶段[40]。有的学者基于课堂教学流程提出教学模式,比如,赵冰洁提出包含认知、活动、体验、分享、评估五个基本阶段的教学模式,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适当调整教学的顺序[41];岳素萍提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构建主体教学模式[42]。有的学者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渐进性和内化性特点,提出“判断鉴别—策略训练—反思体验”教学模式,并以此构建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环节[43]。有的学者通过教学实验,构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面上集中释疑、线上互相解疑、点上个别辅导”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教学与咨询、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健康学生与困扰学生有机地整合起来[44]。
(3)教学内容的安排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同的[27-28]。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大学生的现实和心理发展需求。比如,对大一新生注重环境的适应性教育,大二的学生则要侧重人际关系、恋爱、学习技能的培训,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则侧重于就业和考研的指导。
(4)教学设计
田澜、张大均提出应该考虑教学目标和情境体验式课程的要求开展教学设计,采用“提高兴趣”、“提高参与”和“加深体验”的教学策略,确保课堂心理素质训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45]。
(5)教学效果的评估
王淑敏、张大均提出对心理素质训练课应该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标准[46]。但是刘海燕等人则认为,应该从学生的角度选择评价的方法,而大学生认为能有效评估教学效果的方法包括日常行为观察、心理测验、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师生面谈等[6]。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现状的反思
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两个方面都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观点。但是考虑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初衷,反思当前的研究现状,其实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研究还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
第一,众所周知,“学”与“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离开“教”的“学”,也没有独立于“学”的“教”。“学”居于中心地位,“教”是为了促进“学”。尽管心理健康课的“学”与“教”两个方面都受到关注,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学”的研究聚焦于学生的需求,“教”的研究则落脚在教学方法本身的有效性。这偏离“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初衷,需要重新聚焦于在有效健全、提升、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的规律和教师“教”的规律。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最终落脚点是心理素质,而不仅仅是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2-3][47]。心理素质的内隐性决定了不能简单地从学生的语言和外显行为来直观地判断其心理素质的状况。课堂教学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奠定了基础。正因为如此,需要结合心理素质的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第三,忽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教学胜任能力的考察。提高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效益,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不能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48]。不少学者开始了对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研究,但是遗憾地是尚未有研究专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课任教师的教学胜任能力和学科教师实施心理健康学科渗透的教学胜任能力。当然,还应该包括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培养和重塑。
基于以上认识,考虑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的现状以及不足,提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倡议,凸显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达到在理论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学习规律与教学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有效性与学习效益的目的。
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初步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使我们看到加强这方面研究和探索的紧迫性。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不仅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的反思,而且也是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在反思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学科构建基础、概念内涵、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基础
第一,教育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的学科[49]。实质上就是探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心理学已经突破传统的研究领域,延伸到德育、美育、体育等领域,形成了德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分支学科,以专门探讨在这些领域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教师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理所当然应该使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揭示其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也必然会成为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发展直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向上,主要存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两种发展取向[50-51]。教育学取向的研究以教育学体系为框架,探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理论、课程、教育模式、途径与方法等基本原理;心理学取向的研究强调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依据个体的心理规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而且还要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无论是教育学取向的研究,还是心理学取向的探究,都是在探索一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效提升心理素质的教育思路和模式。无论哪一种研究取向,都不否认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为了有效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就必须落脚在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学生、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呼唤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首先,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不少学校结合本校的实情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并认识到开展课程教学、学科渗透教学的重要性。在教育部相关文件中明确要求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对课程教学提出了要求。其次,目前中小学都普遍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校则普遍设置系列课程。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再次,为了探索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不少学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展开了研究,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热点。这直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构建。最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养和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掌握相应的课堂教学技能,避免课堂教学空洞地成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理论的教育。这都需要我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的研究。
综上所述,有必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学科,揭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学”与“教”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
(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与教师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以提升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含义:(1)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与教作为研究范围。以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情境作为研究的视域,聚焦于“学”与“教”。当然,“教”不仅仅指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情境,还包括心理健康学科渗透的教学情境;(2)以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双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实际上探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明确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视域中学生学习的本质、特点、过程和条件;二是根据学情和学习规律,探究如何设计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3)研究“学”与“教”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技能以及增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心理素质;(4)从“学”与“教”两方面回答从课堂教学的视野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技能生成,增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促进策略。
(三)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交叉产生的一门边缘性学科,聚焦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是教育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与德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教育心理学分支学科一样,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也属于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核心任务在于揭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教师的基本心理现象及其规律。这就决定其研究范畴应该限定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心理学问题。通过揭示在心理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习规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增强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迁移能力。同时,提高增进心理健康的自我意识;通过揭示符合心理素质特点的教学规律,增强心理健康课教育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当然,也要重视“学”与“教”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双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探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在分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认识。一般来说,对教学活动的分析主要立足于教学构成要素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此外,需要明确的是:“学”与“教”分布在同一时空中,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分析教学活动,其实也是在分析学习活动;“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教”是为了“学”,服务于“学”的。
从构成要素来说,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是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从这个角度来说,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规律、教学规律就是探究这五大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这意味着学生与教师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学习风格、教学风格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置、教案的设计等)、教学媒体(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资源等)、教学环境(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等)应该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从教学过程来说,“学”和“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学活动的核心就是学习的过程和教学的过程。当然还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反思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堂课中包含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反思过程。当然,一节课绝不是单单由教学要素或教学过程组成的,还需要教学要素和教学过程的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具体划分为对教学构成要素的研究、对学习和教学过程的研究以及教学要素与教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研究。
(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一门学科的内容体系根植于研究的对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还要明确几点: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围绕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而展开。其次,考察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不能脱离教学构成要素和教学过程。再次,揭示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离不开对学与教主体的研究。
具体来说,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这是构建心理教育心理学学科最基本的问题。首先是基础理论问题。除了包含对人性、教育本质乃至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认识外,还应该包括对心理素质的认识。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理论建构的依据。其次是学科理论。这主要是回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问题,包括概念内涵、研究范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科学学问题。再次是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相关的其他心理学理论问题,比如,不同发展阶段,学生心理的基本特点。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应该围绕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的基本现象及其规律而展开。这至少包括三个板块: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与教师心理。在学习心理板块,主要揭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学习实质、过程、条件和影响因素;在教学心理板块,主要揭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要素的设计与安排等;在学生与教师心理方面,则主要探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动机、态度的转变、价值的塑造以及心理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探究教师教学胜任能力及其成长等。
(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心理学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两门基础性学科,是这两门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必须澄清与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上,尽管这两个学科都是为了健全、提升、优化受教者的心理素质,但两者的研究视角是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局限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任务;无论是教育学取向,还是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关注于有哪些途径、方法以及实施哪些教育内容可以实现这一任务。课程教学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
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上,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都关注于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但是在具体研究对象上存在差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一般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与教的规律,指向的是一般性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则限定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领域(包括学科渗透教学),解决在把握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如何通过课堂健全、提升和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 康、塑造健康的人格以及今后人生的长远发展都具有 重要的意义。
1.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目的是 通过学习让学生可以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怎样拥有 健康的心理、遇到心理问题应该如何进行自我调适与 完善等,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舞台。
2. 发展健康人际关系。在学校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 样的人际关系,如宿舍中的舍友关系、班级中的同学关 系、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等,这些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 困扰着同学们,已经成为思想工作的重要方面。通过心 理健康教育课中人际关系的学习和训练,可以帮助广 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团队意识,也为今后的 人脉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提高集体环境适应性。对于现在的学生,适应集 体生活和新的环境是他们面临的第一难题,因为大多 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不能很好地适应集体环境,通过心 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调适自身的适应心理能力,可 以帮助他们认识新的生活环境,转换自身的角色,从而 上好集体生活的第一课。
4. 平衡不良心态。很多学生产生不良心态是因为高 考发挥失利,没有被录取到理想的院校,不甘心又无 奈,或者是把大学生活过分地理想化,实际与理想的巨 大反差引起心态上的不平衡。这两种不良心态的实质 其实就是心理适应性的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可 以从深层面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调节不良情绪等,使同学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信心,从而拨正人生的航 向,认真学习,开始人生新起点。
5.引发人生思考。通过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系统 知识,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结合实际进行正 确的人格结构分析,使其对人生有正确的思考,积极分 析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主动地充实和完善自己、让他们 明白任何理想都要通过完成_个又_个具体目标,_ 步_步地去实现,树立信心,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殊性
1.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注重内心体验和实际应用。心 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在于学生的环境适应性、自我管 理水平、学习方法、人际交往能力、交友恋爱尺度、求职 择业取向、人格发展方向和情绪调节策略等方面的提 高,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因此,教学的重点 是要把学生引导到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上来。
2.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课。心理健康 教育课的终极意义在于“助人自助”在课堂上,教师所 起到的作用只是协助,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从发展、 辩证的角度来看待人生中出现的种种挫折和困难,通 过和它们的搏斗来增强对自我的完善,积极启发学生 的思考,从而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和协调自 我。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教育的 终极目标是在于协助学生发展成为_个健康、成熟而 能自我实现的人。”所以,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 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要教学 形式,采取以主体综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法,要注重唤 起学生情绪,引起情感的共鸣。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殊性决定了心理健康 教育课的任课教师要主动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摒弃 旧的学科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要改变课程 化、知识化的状态,学会运用各方面的知识解决各种心 理问题。
三、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导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在心理健 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应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 性,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状况有 机结合起来。
1.提出问题并讨论。提出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 学生的兴趣,因此问题本身必须是切合学生生活实际 的,必须是为理论服务的,如果提出的问题最终无法围 绕即将介绍的理论展开,那就得不偿失了;另外,问题 还必须是可以引发争论的,没有标准答案最佳,这样学 生就可以从不同的出发点进行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式 可以是引出_件有争议的事情,或者利用心理测评的 方法提出问题,也可以将典型案例作为问题提出来。
2. 讲授理论。讲授法是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心理健 康的基础理论,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的最好方式,是普 及心理健康知识必不可少的途经。值得注意的是,讲授 的内容必须是为解释、解决问题服务的,要强调一定的 理论高度。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们对心理健康的认知 准备是严重不足的,在他们头脑中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是杂乱无章的,甚至有不少经验性的认识是错误的、荒 谬的。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就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形成 心理健康的系统认识,这样就能够及时扫除其错误的 认知,为知识的系统化和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生活作业。所谓的生活作业是指老师要求学生灵 活运用理论,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完成具体的任务。生活 作业的形式要力求多样化,要符合不同学生能力的差 异性,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老师 也可以提供多种方式让学生自由选择,如寻找案例、自 我分析、观察并分析他人、向他人释义等,逐步培养学 生用心理学的眼光认识事物。其实生活中的各种具体 形象都是与理论紧密相联的,都将成为理论的化身,在 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可以帮助学生以表象的形 式提醒自己以健康积极的的心理应对人生。教师应该 重视生活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作业中进步,学会“以人 为镜”。
4. 评价与总结。学生完成生活作业后_定要进行评 价,最好是将学生的自评和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具体操 作是把学生以_定的方式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生活作 业完成后及时进行小组内的交流和互评,并在此基础 上拿出总括性的报告,提出反思与问题。在随后的课堂 讨论中,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呈现生活作业的结果,进行 全班范围内的交流互评。最后,再由教师进行鼓励性的 总结,对学生应用理论的典范给予积极评价,然后再对 其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加以纠正和补充。另外,为了 让学生对自己有个比较客观的了解,还可以选取一些 信度高、效度好的心理测验量表,配合相应的教学内容 为学生进行一些心理测试。对某些测试结果可以引导 学生进行反思与剖析,总结自己的得与失,利与弊,帮 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最近几年,在学生心理问题上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心理扭曲现象,促使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重点。且新课改指出学生需要人文关怀,他们是需要全面发展的个体,心理素质则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影响学生展现能力、发挥潜力,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1立足日常生活,整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把日常生活作为落脚点,有机整合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将高职院校生们的日常生活当作一个整体,密切结合学生的思维和生活实践,实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都是服务于高职院校生的日常生活,致力于让高职学生们的生活变得真、善、美,而德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状态,两者都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全面发展有利。如,在德育教育中要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咨询、个别访谈等途径重视学生个体的内因影响,制定针对性强的教育方案,通过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实现生活化的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要和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实践等联系在一起,把学生周围发生的实例作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促使学生感同身受,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2强化课堂地位,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高职院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作为主阵地,凸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地位,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部分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度不够,导致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存在形式化、表面化、学科化等问题,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学校领导及教师、学生等都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主动保障顺利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确保它的主阵地地位,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更加丰富。如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应体现出多样化特征,摆脱过去的说教模式,不仅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及个体心理辅导,还可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团体心理辅导、心理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心理教师或校外专家的专题讲座等。另外,学校及教师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还可邀请学生家长一起参加,引导家长及学生处理好亲子关系,教会学生感恩父母,让学生明白父母的艰辛,从而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三位一体模式,提高工作水平。
3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高职学生主体作用
要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凭借好奇心不断探索,积极接受心理健康知识,形成独立性的、可持续的创造力。特别是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务必要改革课堂教学,设计针对性强的教案及教学模式,充分尊重高职学生的心理主体地位及人格,围绕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结合教师学科辅导和学生自主参与,培养高职院校生主动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习惯,感受知识的力量。如在心理健康课教学中,教师可依托有趣而生动的故事、轻松活泼的小品表演、竞赛、分组辩论等方式导入新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倾听学生倾诉,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获得说心里话、宣泄情绪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反思、检查、评价自己的行为,回到调整自我的正确轨道。
4建立心理档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高职院校应逐步建立起学生正规的心理档案,使学校的宏观管理获得决策依据,同时为系统、全面、科学地检测学生身心健康提供有效手段,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参考资料。心理档案的建立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学校需跟踪调查高职院校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切实维护其心理健康。如,通过每一年学校的普测、建档,筛选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高职学生,并按照其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分类,帮助高职学生了解自己,提高自我教育能力。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档案主要包括文本形式、电脑软件形式,相关工作者应减少差错,避免丢失资料,确保资料管理安全可靠、准确规范,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通过心理档案的建立,学校及教师可分析搜集的高职学生心理测评,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同时不断完善测量工具,使测量手段不断趋于正规化,通过统计、分析、删选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数据,作出进一步诊断,从而进行针对性更强的跟踪、干预,保障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
5结语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在今后的工作中,高职院校务必要充分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一位教师都要正确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齐心协力,采取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关心高校每一名学生的心理健康,促使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施晶晖.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J].教育学术月刊,2007(4):86-87.
关键词:积极心理;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23-02
一、引言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遗传基础上,经由教育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品质的综合。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推进,为了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众多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纷纷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类课程的开设、心理讲座、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在其中,相对其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课程教学有着受众面广、效率高等优势,已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主阵地。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在减少心理疾患发生、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诸如理念错位、价值取向偏差和实施滞后等很多问题。有研究发现: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同时最令大学生不满意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这一调查结果非常值得深思,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沿袭了基本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存在教育目标偏离、教育内容贫乏、教育形式单调等问题,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或问题,忽略了积极的心理体验和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于上世纪末兴起于美国,是当代心理学最新进展之一。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仅对损失、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而是应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和美德进行研究。近年来,积极心理学对社会的许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教育领域中,众多学者也开展了众多讨论,其中孟万金教授创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最为突出[2]。所谓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针对偏重于面向少数问题学生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华的基础上,将研究和教育重心确立为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方面,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途径,重点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3]。简言之,就是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积极的内容和途径、积极的过程和反馈塑造积极的人格,为和谐社会奠定积极的心理基础。
三、积极心理理念的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分析
为达到提高课程效率的目的,应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科学设计。笔者以积极心理理念为指导,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以及教学实践,进行以下探讨。
1.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为目标。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包括两个相互衔接的基本目标:一是促进学生积极适应,维护心理健康;二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动发展,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素质教育认为应该着重培养人内在的、积极的心理机能和人格塑造。相对于关注问题的传统模式,积极心理理念的心理素质教育则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和挖掘潜能。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人格不仅可以消除消极人格的不良影响,还能够促进积极适应能力的发展,维护身心健康。学校心理素质教育课的培养目标应回归到本原,教师应围绕着学生积极品质的建构,不断寻找和创设增强学生积极行为的课堂环境,关注个体内在体验满意等主观感受和自我的积极面,关注当前幸福感和对未来的乐观与希望,关注个体积极独特的个性,并且促使个体的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4]。
2.选择满足学生的现实心理需求,塑造积极心理品质的教学内容。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单指没有心理疾病,还包括独立自主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较好的社会功能等。具体来说,包括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自我认知和管理的能力、自信心、自制力、抗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真诚、正直、仗义、乐观等积极心理品质。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需要针对学生的现实心理需求来进行。目前,许多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类的课程,但其教学内容因学校不同而存在差异,有学者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学生最需要讲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依次为: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压力应对、职业生涯规划、人格心理、生命教育、学习心理、性心理、身体健康、与社会需要相关的知识、与个人需要相关的知识。另外也有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需要“人际交往”、“情绪调节”的知识最为强烈,其次为“学习方面”和“自我意识方面”。可见,学生最为需要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人际关系、情绪调节和自我等方面,因此,这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优化心理品质,使他们能更加有效、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的内容都应列为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5]。
3.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情景体验、活动参与是积极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则之一,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和体验,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发展的积极主动性,以达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传统说教的弊端的目的。实践证明,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体验式教学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组织和方法上的最佳选择。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案例式体验教学、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团体活动式体验教学,都是学生普遍喜欢的形式。通过这些具体形式,学生可以开展互动、自我探讨和尝试改变,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获得情绪体验和认知理解,主动获得开放的、情感的幸福体验,维护心理健康。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还经常采用榜样示范式法、调查访谈法、心理测验法、辩论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4.重视教学效果的反思总结,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积极心理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是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其成效主要体现为通过发展化解问题,如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心理免疫力的提高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存在差异,其教学效果的评估也应有所不同。然而,传统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往往采用诸如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学生参加了多少活动或考试得了多少分数等流于表面的方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发展性、形成性评价,因此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总结与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积极取向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应关注的是讲授的内容是否能为学生所掌握并对他们有所帮助,学生所学的东西是否能有效内化其积极的心理品质、促进其自我成长能力的提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能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感受、体验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教学中的关键。活动结束后,还可引导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和经验分享,促使学生整合自我和他人体验,从而提升认识的高度。此外,适当的心理作业和行为实践可达到对课程教学成果的巩固与拓展。
参考文献:
[1]柳友荣,吴桂翎.回归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2):83-85.
[2]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6.
[3]李萌,张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8,(7):93-96.
[4]孟万金,王新波,张冲.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J].中国特殊教育,2011:(8).
[5]薛香,俞暄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1,(27):129-131.
关键词:“微课”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而其中具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是由选修课逐渐调整为公共必修课,但由于高职生与本科大学生相比,本身存在知识基础、理解能力、素质水平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的差异,传统的讲授型教学在高职院校中效果不佳,学生参与度也不高,因此亟待引入新的教学模式以改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与此同时,随着教育技术向着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一场“微”革命正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悄然进入到我们的教学系统。
目前,我国教育部正在积极推动“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由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也深受各省市教育部门推崇,各地高校也陆续开展关于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的项目研究,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教师投入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在此背景下,将微课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能适应未来岗位职业发展的需求。
“微课”全称是“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授课方式,围绕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整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与该教学主题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习题测试、教学反思、教师点评、学生反馈等教学支持资源也包含其中。“微课”模式不同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资源类型,它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也必将产生良好的效果。
1、教学时间较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高职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微课”的时长一般为10分钟左右。这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堂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微课堂”。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事先录制好的“微课”应用到复习旧课或者课堂导入环节。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章节的知识点较多,光靠学生上课听讲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消化心理健康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方法,有些学生善于做笔记,但也无法全面的把握整堂课的精髓,因此采用“微课”,教师根据上节课的教学要求,制作旧课复习视频,让学生在课后观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新课主题设计新颖的问题,制作精美的视频作为导入材料,在一开始上课就让学生观看,吸引其注意力,使其产生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较少,适合教学需要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集中,重点突出,更适合师生的需要。比如人际关系章节中,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很多,如认知因素(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等),教师可以认知因素这一重点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能充分的理解。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当然,正因为“微课”的教学内容较少,更要求教师明确某章节的重难点,排除大量学生通过自学能理解的普遍性和常识性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掌握核心内容。
3、资源重复利用,教学灵活方便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10几兆左右,其可以满足师生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在线浏览或下载其他辅助资料,实现移动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地点、人员等限制,真正的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课上的好的教师,一般也只能对着他所讲授的班级,其他班级的学生无法享受,而有时候一堂课效果如何还与教师的自身因素以及学生的配合情况有关,因此同一个教师在某一个班上的好,但未必能在另一个班上好,因此进行“微课”教学能保证教学的相对统一性和平等性。而且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可以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课视频外,在课余时间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随时反复观看想什么时候学习,就什么时候学习。另一方面,“微课”教学也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需要教师不断地完善,但是由于资源和时间的限制,很多教师对于课堂改善有心无力,“微课”让教师能观摩自己的授课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并不断进行教案完善和实践调整。
4、情景化构成,教学真实有效
“微课”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根据教学计划整合成一个主题鲜明、结构紧凑、形式多样的 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出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具体形式可以是案例分析型、心理微电影等,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案例分析法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案例分析法应用中,教师往往采用文字性的描述,让学生去阅读和理解,根据笔者实际的教学经验发现面对冗长的案例,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并不高,因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有所影响,因此在“微课”中,教师可以事先录制好音频,让学生能边看边听,实现视听手段结合使用,增加可读性和理解性。另外,很多教师采用的案例有时会脱离学生实际,教师可以选用咨询个案,在征得来访学生同意后,让其自我陈述,并进行录制,形成视频案例库,在讲解相关章节内容时可以随时调用,如讲解“大学生自我意识”这一章中,当涉及到自卑心理、自我中心心理等内容时,即可用“微课”视频,这样真正贴近的学生现实,引发学生思考。除此之外,可以鼓励学生自编自演,根据发生在身边的事件拍摄成微电影,也可以借助舞台拍摄成心理情景剧短片,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如讲解“寝室人际关系”这一节时,教师可以事先安排寝室成员拍摄自己的寝室人际关系,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展示,让每位同学在观看过程中思考和讨论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反思自身可能存在哪些不良的人际心理,这一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微课”教学模式下,不仅可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服务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训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还可以与心理教育目标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来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可以预见,未来“微课“这一新颖的教学手段,必将能够深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3]李淑云,刘淑梅,戴玉竹,刘晶瑜.“微课”教学模式下应用文写作课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12).
1.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教育目标一致德育与心育的教育目标一致,均是促进技工院校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两者均是新形势下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德育离不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指导。技工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是教育的一种趋势。
1.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互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技巧在德育实践中的运用,有助于技工院校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技工院校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也体现在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与人生态度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互相促进,共同在学生的精神层面发挥教育作用。
1.3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德育内容互相补充德育工作要达到预期目标,我们需要运用心理学关于人的需要、动机、情感、意志、行为等理论对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特点进行把握,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首先对学生的心理动态予以充分了解,否则德育工作很难做到关键点,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德育与心育的内容互为补充,互相渗透,既净化了心灵,提升道德素质,又强化了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方法
2.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是保证教育效果的基础,受教者对教育者充分信任,才会将内心呈现出来,教师只有在学生充分表达与呈现以后,才能从专业角度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引导,助学生自助,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师生共同成长。同理,在德育过程中,如果教育者采用的不是相对平等与尊重的态度,将会激起受教者的反感情绪,无论教育者的道德理论如何正确,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只有教育者真诚倾听,共情与积极关注,尊重与理解,为受教者营造一个心理安全的空间,受教者才会主动反思存在的问题并与教育者商讨解决办法与途径。
2.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生命教育上的统一生命教育就是教育学生要尊重与爱惜生命。技工院校的学生在目前的教育大环境下,有着一定程度的自卑感、挫败感,同时青少年与青年自杀的比率在自杀人群的比率较高,同时技工院校学生在年龄段属青少年与青年前期,尚未完全建立自我同一性概念,易于冲动之下伤人或自伤,因此对技工院校学生必须要进行生命教育,教育学生关爱与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均把生命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教育内容上具有高度一致性。
2.3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在德育中的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常见可运用于德育过程的有:心理疏导、情绪宣泄、理性情绪分析、行为治疗与矫正、精神分析,这些技术可以在理解并熟练以后有选择性地应用于德育过程中。但在运用过程中需明确区分受教者的问题性质,混淆心理问题与德育问题不仅不能达到正向的教育效果,还有可能激化矛盾,使心理问题或德育问题进一步恶化。
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实现途径
3.1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与德育机构的统一与合作目前,在教育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技工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挂靠在学工处(或学生处),学工处对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进行行政管理,同时学工处承担全校学生的德育任务,制订全校学生的德育计划,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达到统一。一般说来,组织机构由技工院校负责学生工作的校长、学工处(学生处)、德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构成。在这一模式下,组织机构合二为一,便于对全校学生整体进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
3.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从业教师队伍的整合目前,技工院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中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所占比率不高,心理学专业教师所占比率不高,总体人数少,无论从整体数量还是专业素质都无法完成繁重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任务。许多技工院校均不约而同采用其他专业的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所有专业中,德育与心理健康育最为接近,因此,许多德育老师在接受相关培训,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因此,技工院校需要重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对在一线从事德育、心育工作的班主任、学生处、专业系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宿舍生活老师等进行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让德育教师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经常交流与分享,取长补短,通过集体备课、相互观摩等交流形式互通有无,实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有机整合。
3.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德育的结合技工院校大多开设了传统意义上的德育课程,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技工院校并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这一情形下,部分院校的德育课程教材可以进行更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被纳入德育教材,德育教师以课堂授课的形式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以补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缺失。同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技工院校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强调正面、主流的意识形态,与德育相配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主题班会课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德育课程形式之一,教育者可以充分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以求达到心理素质与思想品德共同提升。
【关键词】体验 体验式教学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教学
现代学习观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想学、会学、学得好、会用。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被动接受、忽视内省及内化、对课堂感觉枯燥无趣等现象。因此,如何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投入,使课堂教学目标最终得以实现,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含义和特点
关于体验,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理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体验是个体对所接触到的事物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情感,它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教育学意义上的体验则是指主体在亲身经历中感受情感并获得认识,它包括实践体验和心理体验。因此,体验式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具体活动,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进行理解与感悟,并通过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分享和交流达成共识,最后通过反思和总结,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体系,并把它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具有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及关照生命的整体性等特征。与传统的讲授教学法相比,体验式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1. 亲历性。体验式教学法强调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亲身处于某种活动中而获得知识和感悟,也有心理上产生对自己和他人的新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2. 情感性。体验式教学法关注了学生经验感受的差异性,需要学习主体的情感投入,同时还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即时情感体验。
3. 主动性。体验式教学法要求学生去“做”去“感受”,注重在学生的在学习过程的领悟和体会,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有别于传统教学中学生是被动地“学”,它强调学生的“主动”。
4. 趣味性。体验式教学法要求教学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情境既能反映教学目标,也能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使得教学过程具有趣味性。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一)情感教育理论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而教学则是由教师和学生的知情意活动构成的,它是知识教学与情感发展的结合。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非常强调“情境”的重要性。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帮助和指导学生在各种情境或直接经验中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认知、体验和感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学习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和知识构建的基础上的。
(三)体验式学习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大卫・库伯提出了“体验式学习圈” 的体验式学习模型,他认为有效的学习是“体验――发表看法――进行反思――总结形成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循环过程。该理论强调让学习者从“做中学”,以分享总结经验和解决问题为导向,重视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独特体验和领悟,要求学习者全情投入,以使学习者的潜能真正发挥出来,并获得最大的价值。
三、体验式教学法的实践环节及实践意义
(一)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法包含“创设情境、参与体验、交流分享和体验反思”四个环节
1. 创设情境。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通过对真实情境或虚拟情境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思维,为学生提供亲历体验的场所。从呈现形式上,可采用虚拟、真实的情境。从活动形式上,创设情境的方式有语言描述、视频呈现、心理剧的表演、主题活动等方式。
2. 参与体验。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把学生分成小组或团体,在已有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进入活动。教师在活动过程需要进行有效的引导与控制,以引发学生主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本环节的关键所在。
3. 交流分享。通常先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组织组内分享,使每个成员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内心体会。在分享自己的经历同时吸收他人的经验,使学生在交流分享中,对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小组分享结束后,可在班级上进行分享,最后再由教师对分享进行总结。
4. 体验反思。体验反思是体验式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反思与总结,把活动参与和交流分享中收获的知识和感悟内化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中,并能够在课后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关注学生心理成长,集知识、体验和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体验式教学法的轻松深刻、启迪学生思维、直抵内心的教学风格,更适合于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更易达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的。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实施体验式教学,能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主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维护和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
四、建议
体验式教学法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但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情境与教学目标的统一以及情境氛围的有效性,并确保学生对情境的正确理解,学生是否对情境有正确的解读,也是体验式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教师在真诚、信任、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教学氛围中,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及自我评价,以更好的促进学生潜能的实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晓岚. 体验式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12(1):78-80.
1.1 课程形式不统一
各个高校的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必修课、选修课、心理讲座、网络视频课等不同形式的心理课程。在开设心理必修课的学校一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为8个学时,仅仅普及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选修课一般是随机组班,每位学生四年内只能学习一学期,学生来自不同的年级,各个专业,其知识背景和认识水平各不相同。任课教师选择适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选择满足各年龄层次的学生需求的课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影响课堂效果。心理专题讲座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开设的场次可能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缺乏连续学习解决问题的机会。网络课程缺少现实课堂的互动和心理体验。
1.2 教学教材滞后
心理健康课程是知识传授与心理体验、行为训练的综合课堂,目前教材内容多是理论概念学习,忽视互动实践环节。同时课程教材内容的动态性和发展性不足,某些教材内容固定化,不能及时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虽然目前众多学者依据实际应用编制新教材,但由于标准不统一,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1.3 师资力量薄弱
专业任课教师较为缺乏,某些由具有心理咨询师三级证的辅导员或教师担任,由于未受过专业心理训练,在运用心理学的理念来进行教学,在运用心理知识和技能与学生沟通方面,在觉察学生心理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心理案例分析、心理体验等课堂互动融入到知识教学中等方面不是很熟练,很难实现教学目标。
1.4 课堂设计缺乏实践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侧重在心理知识普及,忽略了心理体验、行为训练等心理技能培训。同时在教学方法多的选择方面,多媒体教学,单向知识传输,缺乏互动。
1.5 课程效果评价单一
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传统考试时发现,难以反应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教学实践中意识到心理健康课程的独特性,将其改为考查课,但是由于考查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随意性较大,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大学生心理是变化性,发展性的,在课程效果评价方面亟需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
2 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建议
2.1 设置合理的课程标准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按照教育部要求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或者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
2.2 选编优质教材
根据教学目标,在听取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组织各高校教学第一线的专家教师,依据实践教学经验编著合理的具有实性的教材,并定期进行检查更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3 提高师资素质
组成授课团队,课前进行集体备课,相互观摩学习,定期进行培训,学期结束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培训和指导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实践活动,作为课堂实践活动的拓展。
2.4 设计合理的课堂内容
近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建议课程内容主要由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以及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三部分组成。 大学生心理随着年龄增长、经验阅历的增多,所遇到的心理困惑也会不断变化。课程的内容依据不同年级的心理需求有所侧重。例如新生主要是适应问题,侧重学习和掌握在人际交往技巧,情绪管理方法,学习思路的转变等技巧。大二和大三学生关注情感问题、生活琐事等,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大四个人发展的思考和就业压力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
2.5 改进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在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心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教授内容设置互动环节,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自我,将教师教育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执行助人自助的理念。适合心理学专业授课特色的讲课方式有课程讲授、心理测试、课堂活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体验活动、情景表演、团体训练角色扮演等。例如在讲授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主体,在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课堂讲授、心理测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首先是通过课堂讲授,运用案例导入法,通过现实案例,使学生直观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的意义。第二步通过科学测评法,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将班级进行分组,小组讨论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设置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模拟情境,学生积极参与模仿,在模拟仿真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并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学会预防心理危机,珍爱生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也可以邀请专家讲座,举办各类心理活动作为补充教学形式。
2.6 有效的课程效果评价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普及知识、学生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依据课程目标制定适合学生的考核方式是授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将学生运用心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结合实际情况,可选择考虑平时表现加最终考核的方式。在日常的课堂授课中,教师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心理体验,可以将学生课堂出勤、参与的程度、课堂提问情况纳入平时考核。最终考核内容更倾向于运用心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身边同学中普遍存在心理适应问题给出自己的有效建议等。与此同时,对于积极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活动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加分。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保障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日益纷繁复杂,必然会对中职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当他们在学习、生活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许多中职学校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甚感棘手,感到课难上,事难管,而且在观念和行为上存在误区。学校也因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设了心理咨询教师开展心理咨询指导,但效果不明显。正确认识当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深入思考相应的对策对于做好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中职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和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渐进性,不易被及时觉察。所以,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疏导,导致问题越积越多。而一些中职学校领导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认为只要学生别出大事、别走极端就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干多干少无所谓。正确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中职学校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层面,提高到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思想高度。
(二)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
1、厌学 学生的厌学情绪大、不少职校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
科学、有效的学习,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相当一部分职校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懂得如何进行学习成败上的合理归因。因为不会学因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甚至逃学。
2、焦虑 一是学习引起的焦虑。不少职校生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着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二是就业引起的焦虑。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职生在择业过程中,常会出现种种惶恐与不安,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从而导致心理焦虑。
3、自卑
中职生在学习上表现为自觉性和主动性差、学习成就感少。学生的学习期望与现实差距大,使职业认同(或角色认同)度低,影响了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厌学情绪大;感到读职业学校是“无奈选择”,自卑感较重,成才期望值低。
4、抑郁
面对当今社会的文凭歧视和社会偏见,以及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个别中职生感到巨大的压力。在情绪上通常表现为悲伤孤独、消极颓废,对人生前景持悲观消极态度。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不安、尴尬、笨拙等反映。
另外,中职生不健康心理还表现为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瘾性上网等不良行为习惯。
以上现象表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
当前,一些中职学校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同度不高,主要问题在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单调,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途径单一: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等: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跟踪不及时,针对性不强: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和一套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搞活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体系。
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整体性原则,要求各方面协调配合、相互支持,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及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
首先,发挥职业学校的特色,结合各种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各种技能竞赛、文体表演、模拟操作、社会实践,等等,既增加了学校生活的情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活动中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坚韧、勇敢、细心进取等优秀品质,锻炼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注意力、观察力,促进人际交往合作能力。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对学校和班级的情感和责任,使他们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另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平等对话情感交融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化解和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属于活动课程,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心理体验,掌握实用的心理知识和心理调节技术,来促进心理健康地发展,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教学和训练,如,自信心、情绪控制、语言表达、就业心理调适等。着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心理教育活动相结合。如:采用情景式、讨论式、模拟式、现场咨询式等多种方法,注重训练一些心理实用技术,如心理放松训练、对自卑者的自信心训练、对抑郁的合理认知技术训练、就业心理指导训练等。
同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每位教师都要善于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其心理压力,淡化其自卑感;通过运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由于网络具有隐蔽、虚拟性,学生处在一个宽松无需戒备的交流环境中,便于把自己的压抑、苦闷、困惑倾诉出来,也便于学生就一些敏感的问题向老师求助。如,利用学校已有网络资源,开设资源共享的心理网站,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知识、缓解或调适心理压力的技巧以及提供心理健康测试或实施心理健康调查等等;开通网络咨询热线实现师生心灵互动。学生不用担心和害怕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会暴露在大家面前,能真实地表述自己的问题和期望,从而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