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亚健康调理范文

儿童亚健康调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亚健康调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亚健康调理

第1篇:儿童亚健康调理范文

【关键词】调理;小儿;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指一种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又称病前态和潜病态,次健康状态、灰色状态等。小儿同样存在此种状态,笔者从师学习,总结吾师对小儿在亚健康状态调治多从脾胃论治,尤重腹部切诊,临床辨证、治法多样,每每获效显著[1],现就吾师对小儿亚健康状态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 健康教育方面

1.1 树立健康理念

导师认为在儿科临床中,患儿家长健康导向至关重要,因此治疗上除了需要家长积极配合之外,更需要家长建立一种良好的、正确的健康理念,与医生同步。这就需要在诊疗过程中重视与患儿家长沟通进而增强医患关系的巩固;再一步帮之树立观念,使其家属在护理孩子的生活中有更多的正确的导向。

1.2 养成良好饮食、作息习惯

导师认为养成良好饮食、作息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做到三好:吃好,随着年龄增长饮食量要逐渐增加,但以米、面食为主,肉和甜食要适量,同时做到两定:定态,即是让孩子在一种正式而不失活泼的状态中进餐,而不是哄着吃、追着吃、边跑边吃、边看(电视或书)边吃等等;定顿,每一个年龄阶段大致定一日几顿,有利于胃肠作息,切忌断断续续的进食;睡好,保证充足的睡眠;动好,充分的活动量,建议应有一个活动项目,持之以恒的锻炼,比如游泳、跳舞等,而不是简单的在公园、小区内的玩耍。

2 理论方面

2.1 注重脾胃升降机制

导师尤为推崇《临证指南医案》中的“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结合小儿固有的生理及病理特点:“脾常不足”、“脏腑柔弱”及“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等,致使临床中小儿常见的脾系、肺系疾病,因于失于调治或长期反复应用抗生素或饮食不节,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脾胃升降失序,进而出现纳呆、口臭、脘腹痞胀、大便不调、烦躁不安、面部白斑、萎黄等症状;湿热循经上扰则会出现夜间磨牙;湿热内蕴日久还可热郁心脾(心脾积热)则见口咽唇红赤、眼眵增多、手足心热或脱皮等表现。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导师认为小儿“亚健康状态”临床以脾胃不和的脾系症状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所以脾胃升降之机,为导师在临床中脾胃观的核心内容,把握脾胃升降之机,结合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从而把握人体的整体气机。

2.2 重视中焦生化之机

李东垣的《脾胃论》中“脾胃为后天之本,四季脾旺不受邪,百病皆有脾胃虚弱而生”。及万全《幼科发挥》中“脾胃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百病蜂起。故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导师在临床中从脾胃观的角度阐释的这些观点,认为脾胃功能健旺,则全身正气充足,营卫调和,不容易受外邪侵袭。相反若脾胃虚弱,消化力差,津血不足以供给体内的需要,卫外机制下降,不能抵御外邪侵袭,所以各种疾病由此发生,因此认为临床上调理脾胃的这一项生理功能就是防病、治病一种思路[2]。

3 诊治方面

3.1 粗中带细的四诊,尤重视腹部切诊

导师认为,儿科的四诊中望诊是至关重要,注重几个关键症状的前后变化,以期整体调控患儿的状态,尤其重视腹部的切诊,是因为导师注重的是从脾胃角度调理患儿状态,而腹部是脾胃所在的脏腑位置,可以更直观的了解脾胃功能的一些体现,诸如腹胀按之硬实,鼓音明显,提示脾胃积滞,多为实;腹部有胀,但按之柔软,鼓音多不鸣,提示脾失健运,多为虚。

3.2 组方用药以清运为主

导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了治疗儿童亚健康状态”的基础经验方—亚康方:茯苓、炒扁豆、槟榔、焦神曲、炒牵牛子、黄芩、栀子七味药组成,方中茯苓、炒扁豆二药甘、淡,温平,具有健脾利湿益气之功,共为君药,以复脾胃的健运功能;槟榔、焦神曲、炒牵牛子三药主攻消食导滞,助其(脾胃)健运,为臣;黄芩、栀子二药虽为苦寒但仍偏于轻清宣透,用以清泻中焦之郁热、食热,兼化湿热,为佐使。总观全方,诸药主入脾、胃、肺三经,运脾和胃,清热消食,做到了补而不滞、清而不寒的效果,诸药配伍充分体现了脾胃的生理特性及功能。临床中仍需随症加减,如兼见口唇红赤、咽红、大便干结等偏于心脾积热者可加大黄、连翘等;腹胀、纳呆重者加莱菔子、厚朴等;肺脾阴虚者,可加麦冬、五味子等。以上组方选药体现了导师用药以清运为主。用药中尽量避免滋补、苦寒偏重及金石之药。

3.3 临床治法多样化

导师在临床中治法多样,除了中药颗粒的内服之外,仍注重外治治法。诸如,大青盐加热后配合艾绒以敷脐部,以达到温健中焦脾胃的功能;药物肚兜,可以掺以理气清热或理气温中的药品,相对治疗范围更广些。以及使用药液进行的身浴、足浴以肌肤之理进而透达全身,冷水浴面以刺激肺功能的健全从而达到冬日肺系疾病的简单预防,食疗、药茶等等治疗之法。

总之导师以“脾胃观”为视角,阐释了儿童“亚健康状态”的机理,为临床中的诊治提供一种思路。

参考文献:

第2篇:儿童亚健康调理范文

膏方适宜范围

1,慢性虚弱性疾病的治疗: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肾炎、慢性泌尿系统感染、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夜尿增多症、腰腿痛症、男子障碍、女子月经不调、不孕症等。

2,病后、术后、产后的调理:膏方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容易吸收,又能补充能量,能使机体尽快康复。

3,亚健康者的进补:中青年人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主要为精神紧张、脑力透支),同时不良的生活习惯可造成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变化,非常需要适时服用膏方进行整体调理。

4,养生延年:服用膏方能够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加强脏腑气血功能,起到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作用。

5,女性进补:气血充盛,脾胃正常运转,全身的营养不断得到补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就随之增强,脸部就会红润,皮肤就会充满光泽和弹性,所以膏方进补也是女性保健养颜的理想选择。

6,儿童进补:儿童根据生长需要可适当选用膏方进补,尤其是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贫血等症的体虚患儿较为适宜。

膏方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服用时间:膏方理论上全年皆可加工和使用,但一年四季中推崇的季节是冬季。时间从冬至前后起,持续50~60天,也就是冬至以后的“头九”到“六九”,或服至立春前结束。

服用方法:膏剂宜空腹服,可用温开水和匀冲服,也可以含化。如空愎服用不适,可在饭后服用。如膏滋稠厚,难以烊化,则可隔水蒸化后服用。服用剂量要根据病情或身体情况及药物陛质而决定,特别与患者消化功能关系密切。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如每日先服1汤匙(5~10g),如果消化功能正常,或病情需要,再改为早晚各服一汤匙。

服用膏方应忌口: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针对患者不同的体质,又有不同的讲究。如阴虚体质的人在服膏方期间,忌食辛热的食品,如狗肉、牛肉、海鲜等,甜味食品更应少吃,阳虚体质的人不能滥用温补肾阳的食品。

不要空腹服用膏方:最好先服用少许热粥或热泡饭,因为粳米味甘性平,功能补中益气,健脾养胃,除烦渴,止泻痢,使之和滋补药同用,既可延长药物在消化道停留时间,以利营养物质的吸收,又可避免补膏腻滞,有碍消化的副作用。

服用补膏后:如出现饮食减少、腕腹胀闷、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情况,中成药可选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养胃丸、藿香正气片,中药可选用陈皮、佛手、砂仁等泡茶饮用。其中陈皮,《本草纲目》谓其:“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对服用补膏后出现脘腹胀满,纳呆倦怠,苔腻便溏者,陈皮泡茶简单实用。

第3篇:儿童亚健康调理范文

【关键词】膏方;中医特色疗法;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114-02膏方,又称膏滋、煎膏,是中药的常用剂型之一,即将中药饮片经多次煎煮,去渣取汁,滤液蒸发浓缩后,加入饴糖、蜂蜜、阿胶、鹿角胶等辅料收膏,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在我国,膏方的应用可谓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滋补强身、抗衰延年、纠偏祛病等功用,充分反映了鲜明的中医特色,被誉为中医学的一枝奇葩。当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渐加强,膏滋的重要性凸显,备受青睐,膏方文化也在日渐升温。因此,承古拓今,加强对膏方的全面系统研究,开发出更多的适宜人们服用的膏滋方药,势在必行。1.膏方的特色

1.1选药组方,整体观念,全面调理。膏方作为中药的传统剂型之一,选药组方应区别于单纯的“强身健体”和一般的“补品”,开出一张好的膏方,需要医师立足于中医整体调节的观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调理诊疗。即四诊(望闻问切)合参,辨证论治,并严格按照中医君、臣、佐、使的原则,结合药性的寒热温凉四气及辛甘酸苦咸五味等特点,全面综合考虑。同时,也应结合中医三因(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现今应用多是有针对性的选用膏方调理,一人一方,一时一方,一地一方。故药味多,组方严谨,药材精良,是膏方的一大特色。

1.2剂型服用携带方便。一剂膏方,经提取浓缩制成膏滋的量,通常可供患者服用30-50天。制好的膏滋只需冷藏,服用时取出适量,用温开水冲服即可,简单方便,省时省力。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工作条件的改善,人们出差开会、休闲旅游或外出工作、居住等异地往返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膏方具有体积小、不易变形外溢的特点,不受出门在外的限制,便于存放和服用,便于携带。

1.3作用稳定缓和持久。膏滋是将中药经反复煎煮,浓缩制成,药物有效成分更易煎出,滋补效果明显提高。加之膏方中常加有参类、冬虫夏草等补益中药,收膏时又会加入阿胶、蜂蜜等,使得膏滋的药性较缓和,药力更持久。故亦疗亦补的膏方有着药力和缓、作用稳定、持久等特点。2.膏方适用的对象及服用注意事项

膏方作为中药应用的一种特殊剂型,并非“能治百病”、“人人可服”,而是有其特定适宜对象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2.1膏方适用对象:

2.1.1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治疗:膏方宜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肾炎、慢性泌尿系统感染、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夜尿增多症、腰腿痛症、男子障碍、女子月经不调、不孕症等患者服用。

2.1.2用于病后、术后、产后调理:膏方营养丰富,易于吸收,又能补充能量,可使机体尽快康复。

2.1.3用于亚健康人群的调理:当今中青年工作、生活、精神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同时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了人体的各项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下降,适时服用些膏方对亚健康状态的整体调节很有必要。

2.1.4保健养生延年:服用膏方维持人体阴阳平衡,改善脏腑气血功能,可起到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思想,故称“养生有膏方”。

2.1.5女性的调补:妇人以血为本,多虚多瘀,故选用膏方调补气血,兼可保健养颜。

2.1.6儿童的进补:小儿可根据生长需要适当选用膏方,尤其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贫血等症的体虚患儿较为适宜。

2.2服用膏方的注意事项。膏方的服用,一般宜早晨空腹时服。服食一周后,可改为一天两次,早晨与晚上睡前一小时空腹服。服膏期间不宜吃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不宜饮浓茶。婴儿禁服。服用期间,若患感冒,发热、咳嗽多痰时,应暂停服用,待治愈后再继续服。患胃肠炎或呕吐、腹泻、厌食者,也应暂停服用。3.膏方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

3.1膏方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诸多医家认为,小儿具有“形气未充,脏腑未坚,腠理疏松,表卫不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脏腑清灵,随拨随应”等特点。即小儿存在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娇嫩、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等薄弱环节,因此小儿膏方用药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调整患儿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1],尚需时时顾护脾胃之气。其膏方的适应证主要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便秘、厌食、疳证、遗尿、心肌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多涉及肺、脾、肾等脏,尤其重在脾胃。可以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等常用的方剂为基础方,调理脾胃。气虚者伍用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西洋参等;血虚者酌加当归、首乌、龙眼、桑椹子等;阴虚者配伍玄参、玉竹、枸杞子、女贞子、五味子等;阳虚者可加少量附子、干姜、桂枝、肉桂等同用;健脾运脾配苍术、砂仁、藿梗等。尽管小儿用药以调补胃气为本,但也应轻重适宜,以不影响胃气为宗旨。故膏方中可少佐消积理气之品,如鸡内金、陈皮、炒谷芽、炒麦芽等,以免因补药过多而致中焦壅滞,影响脾胃功能。

第4篇:儿童亚健康调理范文

慢、弱、疑,看中医

所谓“急病看西医,慢病服中药”,对许多慢性疾病,西医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去看有经验的中医或中西结合医师,常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认为,以下疾病可以看中医――

1.大病初愈或体质虚弱:大病后以及体质虚弱的患者往往出现乏力、厌食、失眠、消化不良、盗汗等现象,此时看中医比较好,因为中医注重整体调理,能使病后虚弱者较快恢复生理平衡。

2.妇科疾病:痛经、月经失调、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更年期综合征(现已更名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妊娠期和产后疾患,如严重的妊娠反应、产后无乳、回乳等可看中医。中医治妇科病用药谨慎,可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给孕产妇、婴儿带来危害。

3.儿童疾患:儿童尤其是幼儿有病时,不但无法对病情表述,就是家长往往也很难准确地陈述病况。而中医儿科采用望、闻、问、切的传统诊疗方法,加上现代的化验检查,经过综合分析,可准确诊断病情,并对证选用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的中成药治疗。

但对诊断明确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应尽早应用抗生素治疗。

4.疑难杂症:各种肿瘤手术、化疗后及癌症晚期患者,中医治疗可协助恢复或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阳痿、遗精、少精、死精、不孕、阴冷、神经官能症、面瘫、麻痹、脱发、牛皮癣、白癜风等疑难杂症,目前西医对这些病症多无特效疗法和药物(阳痿例外),若看中医很可能会收到一定疗效。

5.亚健康:许多人自觉有病,但经检查诊断后又无器质性疾病,这种情况属亚健康,宜看中医。如有气虚、盗汗、耳鸣、肢麻、肢冷、腹胀、便秘、溏泻、小便频数、口渴、心闷、烦躁、忧郁、精神萎靡、身倦无力、头昏眼花、失眠健忘等症状时适合看中医。

看中医,有要求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是中医了解情况、收集资料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才能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由此,患者在看中医前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看中医前,有些食品不能吃

查看舌苔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大依据,如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为脾胃虚弱的征象,舌尖发红有刺者多为心火亢盛,舌苔黄腻为胃内热盛,舌苔发黑肾病多见。

而有些食物可改变患者的舌苔颜色和真实外像,为了防止发生误诊等情况,看中医之前不宜食用以下食品:牛奶、豆浆,这些东西容易使舌苔变白腻;橄榄、乌梅、杨梅,这些食物容易使舌苔变黑;咖啡、桔子和黄色食物(如胡萝卜、南瓜),这些东西能令舌苔变黄;花生、瓜子、核桃这些含脂肪多的食品会使舌苔白腻;也不能饮酒或吃过热过冷的食物,因为酒、饮料属于热性,易使气血运行变快,舌质变红,脉搏增快,影响对疾病的诊断,过热过冷的食物也是如此。

不宜饭后就诊

饭后不但脉多洪缓,而且舌苔变薄,舌质变红,加上有些食物容易使舌苔变色,这样会导致医生误诊。就诊时间以饭后1小时为宜;不宜在激烈的体力活动后立即就诊,否则会影响医生切脉,掩盖疾病的其他表现。应该休息半小时左右,患者平静时才就诊。

看中医前不化妆

第5篇:儿童亚健康调理范文

中医体检“闪亮登场”

中医体检,指的是中医师在“天人合一”、人体阴阳平衡、五脏相生相克等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传统的望、闻、问、切等方法,确定被检者的体质、脏腑与健康状况,给出中医治疗的对策和日常养生的指导,包括饮食宜忌、食疗建议、起居运动、健康习惯培养以及心性、情志调节等,达到养生健体、防治疾病、提高健康素质之目的。

中医体检与西医体检有何不同呢?西医体检是用医疗仪器(如血液生化仪、X线、B超、CT以及磁共振等)检测身体可能隐藏的疾病,优点是可量化,有数据,被检查者有病无病一目了然;但缺陷也不容讳言,那就是可漏掉处于疾病临界状态的亚健康人群(如本文开头提到的情况),同时价格昂贵(如CT、磁共振),且有一定伤害(如验血要进行静脉穿刺抽血、X线透视以及做CT须受到一定量射线的辐射)。中医体检虽然不能用数据说话,显得有些笼统,甚至给人以模糊的感觉,却可侦查到亚健康状态,发挥“治未病”的优势(如肿瘤病人在肿瘤被西医发现之前,中医就可从脉诊与望诊上发现端倪),而且费用低廉,无创伤,简单方便,可多次重复检查。

中医体检项目有以下三类。

(1)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包括整体检查(神、色、形态)、局部检查(面色、五官九窍、络脉、肌肤、手足、胸腹)、舌象检查(舌质、舌苔)、脉象检查、问诊(身体情况、感觉、饮食、习惯、疾病史等)、闻诊(气味、声音)等。

(2)体质分型:人的体质分为9种,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阴阳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除平和质外,不同的体质皆有不同的健康问题,进而给出针对性的防病建议,或选择针灸、按摩、拔火罐、刮痧等干预指导,对体质偏颇较重的配制个体化中药调理,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3)保健防病指导:可采用饮食调节、起居调节、情志调节、音乐调节、经络调节、色彩调节、运动锻炼等方法。

你需要做中医体检吗?

中医体检有适宜的对象,你不妨来个对照,看看是否需要找中医师把脉。

(1)儿童:处于成长过程中,随时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并针对性的给予呵护,有助于少生病、不生病,始终保持良好的发育态势。

(2)亚健康人群:自感不适,西医体检又无明显指标异常者。中医师可以从总体上把握患者的身心状况,及早发现健康隐患,提出个性化的养生防病方案。

(3)老病号:身体出现明显症状,如疲倦、气短、多汗、怕冷或怕热、口干或口淡等,但西医检查结果正常,或虽有异常但治疗效果不佳,中医可助一臂之力。

(4)打算进补者:补方只有适合自己的体质与病情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进补前一定要请中医师把关,搞清自己的体质,并针对性地拟订食补与药补方。

如果你属于上述几种情况中的一种,意味着应该做中医体检了,但要获得预期效果,体检前的注意事项务必牢记在心。

体检前不要吸烟、饮酒、进食,尤其不要吃乌梅、葡萄、橘子、口香糖等食物,否则会影响舌苔与脉象,导致检查失真。以舌苔为例,乃是窥探五脏六腑的一面“镜子”,如舌苔厚且白腻,意味着你有气虚;舌苔黄腻,说明你体内有湿热,而喝橙汁、吃橘子或黄色药片(如维生素B2)容易让舌苔变黄,吃话梅、杨梅或喝可乐可让舌苔发黑,喝牛奶或豆浆容易使舌苔变白腻,从而造成假象而误导医生。

体检前不要使用香水、花露水等气味浓烈的护肤品,以免影响闻诊的准确性。更不要化妆,中医师需要从患者脸色、唇色判定其气血状况,如气血足则皮肤健美,容颜润泽;脸色萎黄、苍白,多数是血虚倾向,化妆则掩盖了肌肤原有的状况,给医生的诊断带来因难,甚至做出错误的判断。

如实回答中医师的询问,如疾病史,身体不适的情况,女性的孕期、经期以及夫妻生活等。

将中西医检查结合起来

中医体检是在西医体检的概念上发展起来的,两者各有长处与不足,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体检结果将会更加准确。举例:中医体检前,辅以一份血压、血脂、血糖、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等组成的西医检查报告单,将会有助于中医师的正确判断以及调养计划的制订。换言之,在一次体检过程中,先做西医检查后再做中医检查更好。

另外,季节交换之际是做中医体检最适宜的时机,所以中医体检一般一年做4次比较好。

第6篇:儿童亚健康调理范文

对于现代人来说,失眠是个什么滋味,恐怕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有了自己的切身感受。偶尔一两次的失眠并没有什么大问题,然而睡眠障碍却是现代人面临的一个特大问题,许多现代病都能引起睡眠上的障碍,然后又因睡眠障碍引起其他的病症,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完全以睡眠为中心环节。如何获得舒适睡眠?据卫生部1999年公布的一份统计资料披露,我国失眠症患病人数已达120万~140万人。在我国城市居民中,失眠症的发病率已高达10%~20%。估计有睡眠障碍的人数还要在这之上。

专家建议:每天能够很好地睡上三四个小时要比脑子里乱七八糟地睡上10小时都好。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但如果出现问题,千万不能姑息待之。调节心理,查明原因,对症治疗,都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

第二烦:胖得系不了腰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福了。“啤酒肚”成为成功男士的标志,女士发胖也成了普遍现象。我国2004年公布的医药调查报告显示,每百人中就有18个人超重。肥胖给现代人带来了精神上、身体上的极度痛苦。肥胖不仅是外表不能让人满意,而且因肥胖引起的疾病也随时危害着人们的健康,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的发病率日益提高。

专家建议:得肥胖症的患者在饮食等方面必须特别注意,身体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至于遗传性的肥胖则可寄希望于基因疗法。

第三烦:一天到晚“累死了”

“累死了,累死了。”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一天到晚没精神,可到哪个医院都查不出毛病。”这也是一些上班族抱怨的内容。“亚健康”一词真的是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现代许多上班族的精神状态。用更科学的说法,那就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疲劳日益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大问题。除了确诊的病人外,常人眼中的健康者有一半左右处于“亚健康”状态。前不久公布的一项在上海、无锡、深圳等地对1197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66%的人有失眠、多梦、不易入睡或白天打瞌睡的现象;经常腰酸背痛者为62%。

专家建议: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没有引起什么身体上的器质性病变,因此常常被人忽视。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生存压力比以往大大增加。因此现在有很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不过,处于亚健康状态也不必紧张,只要做好自我调节,适当减压,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过高要求自己,也不低估自己的能力,放宽心,多运动,都可以做一个正常的健康人。

第四烦:信息炸弹“乱脑子”

就像我们吃饭太饱来不及消化就会造成胃部不适,来不及消化这些信息也让许多人,尤其是技术工作者叫苦不迭,许多人因此患上了“信息污染综合征”。国外专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组愿意接受试验的人每天看几万张不同的照片,可没过几天,这些受试者都患上了偏头痛。科学研究也表明,人的大脑接受信息的能力虽然是异常惊人,可是如果这些信息不经分析处理,再坚强的大脑也难以承受各类繁杂信息的狂轰滥炸。于是乎,头昏脑胀、心悸恍惚、胸闷气短、精神抑郁或烦躁不安等也就在所难免了。更有甚者还可能导致紧张性休克。

专家建议:生活得有张有弛,大脑得到及时休整,适度的饮食营养和体育锻炼,规律而充足的睡眠,都是极好的预防手段。

第五烦:高血脂偏爱“富贵人”

在现今快速节奏的生活中,抽样调查约有32%的年轻白领们患有高血脂和脂肪肝。由于这些是人体脂质代谢异常所造成,因此对健康影响很大,会使人过早出现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梗塞、脂蛋白性胃病、糖尿病等一连串疾病。少吃动物内脏和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是饮食保健的关键。要减少进食量,首先要杜绝类似肥肉、动物内脏、鱼子、奶油、鳗鱼、油炸鸡腿等食物,取而代之的可以食用:瘦肉、虾、鲫鱼、奶、鸡、豆制品等含优质蛋白质较多的食品。其次,新鲜蔬菜和水果还是每天都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青菜、生梨。当然,甜食也是一大忌讳,大量蔗糖会在肝内转化脂肪,必须加以限制。此外,就是饮酒的问题。酒精,特别是烈性酒会在肝内氧化、分解,严重损害肝细胞,使肝脂肪堆积形成脂肪肝。所以,专家建议,以茶代酒,特别要在清晨坚持空腹喝白开水200-300毫升,起到稀释血粘度和清洗胃肠道的作用。

专家建议:在控制饮食的同时,不间断的运动有利于促进身体脂肪代谢。白领们每天在办公室长时间坐着,因此步行、登楼梯、体操等平时抽空可以进行的运动是十分重要的。这些活动占地不多,但能加速体内代谢、消耗脂肪等能量,是改善高血脂的好方法。

小贴士

哪些病适合看中医

大病初愈后,患者往往出现乏力、厌食、失眠、消化不良等虚弱现象,此时采用中药调理效果尤佳,能使病后虚弱者较快恢复生理平衡。

妇科疾病如妇女的痛经、月经失调、功能性出血、不孕、更年期综合征、妊娠期和产后疾患,如严重的妊娠反应、产后无乳、回乳等宜看中医。因中药医治妇科病用药谨慎,可以避免不良的用药副作用给孕产妇、婴儿带来的健康危害。

疾患儿童尤其是幼儿有病时,不但无法对病情表述,就是家长往往也很难准确地陈述病况。而中医儿科采用望、闻、问、切的传统诊疗方法,加上现代化的化验检查,经过综合分析,可准确诊断病情,并对症下药。

第7篇:儿童亚健康调理范文

一、中医认为,“虚者补之”。冬季进补主要适用于因自身机能欠佳或营养缺乏出现虚弱表现的某些正常人和需要通过饮食来调节其生理状态及营养不良的亚健康人群,以及必须采取营养支持和饮食疗法的病人,以补充不足、补充虚弱、补充需要。而对寒冷有良好适应能力、身强体壮、无虚弱症状的健康人,可不必考虑进补。还有,孕妇、儿童等进补要谨慎,孕妇滥用补品会殃及胎儿,甚至导致流产、早产,儿童滥用某些补品可造成性早熟。

二、补品虽好,但不可滥用。进补的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各的不同补法。俗话说:“药症相符,大黄也补;药不对症,参茸也毒。”另外,人的体质有寒热区别,食物也有温凉不同,进补的要领是“寒者热之”或“热者寒之”。如果弄反了,“寒者寒之”,将如同雪上加霜,而“热者热之”,则无异于火上浇油。因此,进补一定要分清场合,因人而异。

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有赖于健全的胃肠功能,如果脾胃不好,补得再多、再好,也无济于事。故冬季进补之前,一定要调理好脾胃,对于虚不受补或平时脾胃功能较差的人来讲,则需要事先打“底补”。作为“底补”,芡实是较佳食选,可将芡实与薏苡仁、红枣、花生或与百合、冰糖同炖,也可食用百合银耳羹、薏仁山药粥、八珍糕、茯苓饼、桂圆汤、红枣炖肘子等,此后即可进补。

四、尽管羊肉、狗肉是人们的御寒佳肴,但二者均属温热之品,过食易使人“上火”。如有内热的人食用羊肉将会加重内热,导致继发病变,素有痰火者也不宜食用,否则会加重火热病情。另外,服用泻下药或峻泻后也不宜食用,以防其性热劫阴;急性炎症患者食用狗肉后能生热化火,加重病情,发热病初愈者亦不宜食用;还有,小儿、高血压患者均在不宜之列。

五、进补未必仅仅是温肾壮阳。其实,抗寒产热的食品还有许多,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前者如牛奶、豆制品、贝壳、牡蛎等,后者如动物血、蛋黄、黑木耳和红枣等。还有,海带、紫菜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产生热量。再有,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另外,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体耐寒的必要元素蛋氨酸。这些都可择食,以抵御严寒。

六、药浸泡在酒里,虽然能把药品某些有效成分浸出,但每次饮进药酒中的有效成分还是有限的,如果药酒饮入过量,酒精的危害要远比药效大得多。服用药酒要考虑自身情况,切不可过量。如阴虚发热者应慎用,而患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等则必须禁用。再有,饮酒后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导致体表热量大量散发,所以,酒不散寒,反而散热,饮酒御寒会越饮越寒。

七、价格高低并不完全代表疗效高低。高价补膏大多加了价格昂贵的中药材,如龟板、鳖甲、虫草、藏红花等,对于没有针对性的用药,这些药材一般不会显出特殊效果。还有,一些价格昂贵的传统补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并非好的营养补品,反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

八、在冬季生活中,不少家庭的餐桌上,天天有荤腥,餐餐有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须及时排出,才对身体有利。而此时往往火热内壅,以致肠燥便秘。故冬季进补务必加强人体废物的外泄,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及时排便,保持肠道通畅,千万不能只重“进”而忽视“出”。

九、防补药恋邪,待病愈后再进补。凡有感冒、发热、不思饮食、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病症,以及急性病和慢性病发作者,都应暂停服用任何补品,另外,进补时,最好不要吃生冷和油腻的食物,以免妨碍脾胃消化功能,影响补药补品的吸收。

第8篇:儿童亚健康调理范文

摘 要 目的:通过针刺结合脑循环治疗仪对孤独症患儿进行治疗,提高孤独症患儿的认知能力及社会性言语交流,减少异常行为。方法:将患儿分成两组,一组予以孤独症单纯康复训练(包括早期教育及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单纯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针刺头部穴位+脑循环电刺激治疗作为观察组,两组均在3、6、9个月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疗效指数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针刺 脑循环治疗仪 孤独症 疗效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以社交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主要临床表现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是广泛发育中常见的一个亚型,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1]。目前多采用特殊教育训练为主,西医近年来试用传统的或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等进行生物医学干预,中医界将自闭症列为疑难杂症之一,进行了经络穴位按摩、中药、针灸等多种努力,但收效甚微。我们采用针刺结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孤独症,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同时实施干预,取得一定效果。

资料与方法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儿,均符合CCMD-3孤独症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男49例,女1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相匹配,病程6~12个月,平均8.5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

方法:将符合CCMD-3孤独症的诊断标准的患儿分成两组,一组予以孤独症单纯康复训练(包括早期教育及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单纯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针刺头部穴位+脑循环电刺激治疗作为观察组。早期教育及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每天各1次,3个月1个疗程;脑循环电刺激每次30分钟,1次/日,每20天休息10天,60次1个疗程,针刺3次/周,每针刺10次休息15天,共针30次1个疗程。

疗效评价方法:治疗前后采用0~6岁儿童智力发育诊断量表(发育商),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对患儿进行认知功能及社会性言语交流、异常行为检查。

统计学处理:数据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设定P

结 果

两组患儿发育商及ABC分值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见表1。

讨 论

联合国的数据表明,自闭症的发病率1/150,男女比例约3:1~4:1,女孩症状一般较男孩严重。本症预后大多不良,往往残留行为障碍,以致适应困难,不能独立生活,仅少数人年长后,能适应社会生活。预后与智力水平有关,智力障碍严重者预后差。传统的孤独症治疗是以特殊教育训练为主,疗效欠佳,花费大,时间长,家长大多不能有效坚持,治疗依从性差。脑循环治疗仪是我国近年兴起的,它采用生物信息模拟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技术合成脉冲组合波形,通过黏贴于两耳侧乳突的电极贴片,无创引入小脑顶核,对人的脑部进行电刺激治疗,可激活条件性中枢神经源性神经保护抑制病灶周围电活动及神经元兴奋毒性损害、神经凋亡等多种性质的损害,促进神经组织的结构重建,改善认知功能[2]。脑循环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够穿透颅骨及血脑屏障,将仿生电波送达大脑深部,改善脑微循环,启动脑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保护神经细胞,促进神经恢复,稳定大脑细胞膜的电性奋性,并且无痛、无不良反应,非常适合孩子治疗。而针刺可通过网状结构非特异投射系统改变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水平。可随皮层功能状态不同适当调整皮层兴奋过程,使之协调平衡[3]。可使孤独症患儿的极度孤独,感情淡漠得到显着改善,增加与人目光对视交流、减少自言自语。可促进患儿改善交流态度,主动与人进行语言交流。因此,针刺结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孤独症能取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吴希如,林庆.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第9篇:儿童亚健康调理范文

睡眠障碍性疾病有失眠、发作性睡病、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睡眠中异常行为(梦游症、夜惊、梦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等。其中失眠症患病率最高,欧美国家占20%~30%左右,我国在10%~20%左右,可能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有关。

1睡眠的意义

深度睡眠状态下,全身代谢减慢,机体耗氧量下降,大部分脑区神经元活动降低,脑组织处于良好的休息状态,循环、呼吸及交感神经系统活动降低,身体各系统处于低负荷工作状态,轻度失调的机体功能得到及时的自我调整,精力与体力得到及时恢复,避免了亚健康状态的形成。所以,每天一定时间的深度睡眠是维持身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生理过程。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需要睡眠7~8h,新生婴儿每天平均睡眠16h,儿童一般10h,老年人睡眠明显减少。

2失眠的概念

失眠指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寐而不酣)、寐而易醒,或醒后再难入睡,或早醒,甚者彻夜不眠等,导致睡眠时间不足、深度不够,以致不能消除疲劳、不能恢复体力与精力等。连续失眠则常伴有头昏蒙不清或头痛、精力不足、神疲乏力、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心神不宁、情绪低落、饮食欠佳等表现,影响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

3失眠的病因病机

从现代医学研究看,睡眠的发生机制至今仍不很清楚,但众多事实表明,睡眠不是脑活动的简单抑制,而是一个主动过程。古代医家从宏观角度阐述睡眠与失眠的理论,至今有效地指导临床。如《灵枢·营卫生会篇》说:“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阴,指阴经,阳,指阳经;起与止,指寤与寐。意为卫气昼行于阳经,则人寤;夜行于阴经,则人寐。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不寐》说:“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临床失眠原因多样,导致失眠机制不一。

3.1郁怒不解或过度思虑情志不遂,郁怒不解,肝气郁结,日久化火,火扰心神而失眠;因重要事情而过度思虑,暗耗心血(思虑是一种无形的神志活动,其物质基础是心血)、心血耗伤不能正常奉养心神而失眠。

3.2久病血虚或年迈血少久病伤及气血,年老气血虚弱,心血不足,心失所养而寐少。

3.3不节或心胆气虚素体阴虚,兼频繁,肾阴耗伤,不能上济心阴以制心阳,致心阳亢于上致心神不安而难寐;体质虚弱,心胆气虚,神魂不安,以致夜不安寐。

3.4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酿生痰热,扰心神而不眠;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不足,血虚心失所养而不眠。

以下第5~10条原因,均可使卫气不能顺利地行入阴经而不寐。

3.5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患者精神抑郁、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无热情、悲观生活、对未来无信心等。失眠以早醒多见,常伴神疲乏力、食欲减退、胸胁满闷、喜出长气、胸腹不适等亚健康表现。

3.6焦虑障碍相关性失眠失眠以入睡困难和易醒为主,常伴心烦意乱、急躁易怒、紧张不安、头痛头晕、面红、心悸等表现。

3.7心理性失眠临睡前,由于过度担心自己的入睡困难,导致焦虑、兴奋、烦恼反而难以入睡。

3.8睡眠习惯不良喜欢夜生活娱乐者、常倒夜班者,睡眠时间无规律,易打乱睡眠-觉醒节律而不能按时入睡。睡前从事易兴奋活动;晚饭后饮酒、咖啡、茶;上床后睡前安静时不自主思考问题等。

3.9环境因素卧室光线过亮、噪音过大、室温过高或过低、床铺不适等。

3.10药物引起失眠兴奋性药物可引起失眠,如咖啡因、茶碱、甲状腺素、可卡因、皮质激素、抗震颤麻痹药等。

4失眠的调治

失眠的调治应针对导致失眠的原因而进行。

4.1非药物调理

4.1.1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定时上床入睡与起床,即“起居有常”,通常夜眠时间为22点半到次日晨6点半,无特殊情况不应更改睡眠时间,保持睡眠-觉醒节律正常。睡前不从事易兴奋活动。晚间不饮酒、含咖啡的饮料、茶及兴奋性药物等。上床前把该想的事情都想完,卧床后不再思考任何事情,学会彻底放松身体和精神,以利入睡。

4.1.2改善睡眠环境睡眠环境要安静、光线要暗淡、温度和湿度均要适宜、床铺柔软舒适。其中环境安静对保障睡眠深度很重要,但临街而居的房屋无法彻底屏蔽马路上传来的喧嚣噪音,所以,购买住房时,要考虑到夜间噪音的大小。

4.1.3适量劳动或运动适量劳动或运动有助于睡眠。劳动与运动使人体的生理功能兴奋,一段时间后,会相应出现生理功能的抑制,此时有利于入睡。运动时间选在下午为宜,最好在日入前温煦的阳光下进行。运动量根据心肺的承受能力来决定。总原则是由小渐大,运动后身体微微汗出,自觉轻松舒适,没有疲劳感为度。即“形劳而不倦”。运动形式不强求统一,慢跑、登山、游泳、玩各种体育球和器材、各种体操、跳舞、秧歌、武术、各种健身器等均可,也可去健身房锻炼。

4.1.4晚饭勿饥勿饱中医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晚饭过饱,则食滞胃中,胃气失和而不寐;过饥则胃空虚不舒也难入睡。

4.1.5心理调节失眠多属心神病变,要及时消除或减弱导致心情抑郁或焦虑的原因。不能消除减弱者,应以豁达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使心态平稳。心情调理可自我调整,或心理咨询,或借助中医药调治等。

4.1.6对于心理性失眠要消除对失眠的恐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睡眠环境,每日进行数次汗出的身体运动等,均有助于入睡。晚间入睡时间暂不固定,可看一些劳费心神且内容枯燥的业务书,或做一些有意义却无兴趣的事情,待心神明显疲劳时再上床,上床后不做任何事情,彻底放松精神与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片刻后可能入睡。如仍不能入睡,可再重复一次。仍无效时,可借助中医药调治。

4.1.7有患者体会,睡前卧床看需动脑思维的业务书可促进入睡,供参考。

4.1.8针灸调理、头部按摩、足疗等也可促进睡眠。

4.2药物治疗失眠经非药物调理无效者,需借助药物治疗,其中中药疗效肯定,又不会产生依赖性,可作首选。中药调治不宜自己决定用药,最好经中医详细望闻问切后方可辨证用药,以下治疗用药供参考。

4.2.1肝郁化火失眠多梦,兼急躁易怒、目赤耳鸣、头晕头胀、口苦、便干溲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兼症不必悉具(下同),近期可能有着急上火之事。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或服龙胆泻肝丸。

4.2.2心火亢盛失眠兼心烦不宁、心悸、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尖红。宜服朱砂安神丸、黄连上清丸。

4.2.3痰热扰心失眠兼胸闷、心烦、恶心、头重、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宜黄连温胆汤加减。兼便秘者,服礞石滚痰丸。

4.2.4胃气失和失眠兼胃腹胀满、胸闷嗳气、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苔腻脉滑。有饮食过饱史。服保和丸。

4.2.5心肾不交失眠兼心烦心悸、腰痠腿软、头晕耳鸣、健忘、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用六味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加减,或服知柏地黄丸合交泰丸。

4.2.6心脾两虚失眠兼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乏力倦怠、面色不华、便溏或不成形。用归脾汤加减,或服归脾丸。

4.2.7心胆气虚失眠兼胆怯、触事易惊、不能独自安卧、易醒、心悸、乏力。用安神定志丸。

4.2.8阴亏血少失眠兼虚烦、心悸、神疲、健忘、手足心热、便干、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用天王补心丹。

4.2.9抑郁性失眠除心理开导外,令其服用逍遥丸、柏子养心丸。

4.2.10生气后失眠失眠兼胸胁满闷、出长气、食欲不振、嗳气、心情抑郁等,有生气史可询。服下方:醋柴胡15g,枳壳15g,炙甘草10g,白芍25g,醋青皮15g,醋香附15g,炒枣仁30g,柏子仁30g,龙眼肉20g,茯神15g,远志15g,当归15g,川芎12g。心烦者,加黄连10g;恶心、胃胀者,加陈皮15g,半夏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