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通过对精品课程内涵的分析,阐述了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其建设目标,对我国高校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我国高校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应以“五个一流”为核心,把握精品课程的目标要求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进一步打造高校体育精品课程的品牌。
关键词 体育课程建设 公共体育课程 体育专业课程 体育精品课程
体育精品课程是高校体育的品牌、学校高水平体育教学的标志之一,也是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追求的目标。2003年4月,教育部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课程就是要有一流教师、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是学校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环节之一。在高校教学体系中体育课程的学时比例最多,是覆盖面最广的课程。因此,体育课程也应成为有教学质量保证,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一、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是当前教学改革新的增长点。通过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拓展体育课程的新视野,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条件为手段,借精品课程建设的契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体育课程要健康、效益,以此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建设精品课程重在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体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精品课程精在哪里?简单而言,教师教有特色,学生学有所长,教学方法适宜,教学管理科学、到位,教学条件一流。
(二)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环节,它对实现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影响。体育课程是体育教学的最基本单位。体育课程的总体设置、体育课程的体系、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等都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的模式。所以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成为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理由和不懈追求的目标。
二、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
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是在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和教材等方面上体现新时期课程理念和改革成果。坚持以师范性为教学特色,重视人文教育,充分发挥体育的特殊教育功能,让学生了解体育、参与体育、热爱体育和享受体育,并通过体育精品课程得到实现。把课程定位在全国高校公认的一流位置,形成规范化并具有独立特色的示范性精品课程。
(一)课程内容要不断注入新的研究成果,形成课程在内容和教法上的特色,以效果显著和愉悦身心成为学生选择的热门课程。
(二)有相应的高水平教材,制作精致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教学场地器材的数量和质量满足高水平教学的要求,教学条件先进,教学的信息量大。
(三)教师授课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学生、同行评估为优等。什么是高水平教师,下个定义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但其形象核心应由四个要素构成:即人格、学问、教学思想和教学技术。
三、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等方面内容。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内容要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趣味性,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衔接,以体育教学为载体,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的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通过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教学水平。
(二)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首先,提高教师的学历,支持教师在职攻读。其次,积极为教师业务学习、科研学习提供保障,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是以学校体育改革为突破口。发挥高校体育特色的优势,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整体体育课程建设,全面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高校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加快体育课程整体建设的有效促进方式,是对学校体育改革创新跨跃式发展的有力推进,它的示范和导向作用能够促进体育课程质量和效益在短时内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建议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可以拓展体育课程的内容、方法、空间,既能充分发掘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又能更好地达到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课程目标。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学管理中应保证“精品课程”的开课率和保证学生对“精品课程”的选中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和队伍师资等多方面的一流状态成为学生向往和喜爱的课程,在学生中享有极高的认同度,是学校的最热门课程之一,是体育课程的招牌和窗口。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要通过不断的测评和改进,以取得公认的阶段成果,但是,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仍是一个重要并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探索中不断促进多种特色的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学院 课程建设 健康发展
1、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
1.1、学校的教学活动是围绕课程建设进行的
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课程是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素质培养的载体,它是人类在各个专业领域智慧的结晶,是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发展历史的总结,是一种文化传递,也是对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发展前沿的反映。它维系着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内相关的管理和行政工作。它实施在课堂、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社会实践中,它沟通着学校与企业、行业,推动着学校的教育、科研,促进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的密切联系,不难看出,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的作用。
1.2、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是根本
课程质量是一个学校师资队伍水平、教学过程、学生质量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反映,以提高课程质量为中心的课程建设是学校长期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校推进内涵建设的重点。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与课程设计,在注重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专业性、系统性的同时,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技能、能力的传承与创新的并重,以及体现学以致用、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这些都是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工作。
2、提高课程建设的几点措施
2.1、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促进教学基本建设和改革
高职学院都明确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学院教学建设的基本任务,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得力,为课程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从被动开始转为主动,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与经验,如“校企共建、通力合作”就是近年各高职学院进行课程建设经验的结晶。
2.2、优化课程设计,以“说课”形式深化职教改革
“说课”活动开展以来,最大的成效是教师在教学准备中引入了“课程教学设计”的观念,从传统的“备教学内容”深化到知识、技能、能力实现的设计、实施过程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的设计,形成了一些如“赛事驱动型”、“工作任务驱动”等课程教学模式的经验总结,课程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2.3、案例教学、课堂实训充实课程教学内容
近年来,高职学院各专业选用国家高职“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的比例逐年提高,同时,相关专业正在着手组织编写专业核心课程的系列“规划教材”。
2.4、加大实践课程,改善实训条件
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教学进度设计中,专业主干课程的实践教学时数得以保证。其次,高职学院也加强了课程实践教学的监控和管理,特别是课程实践教学有显著改善(作业与实践课),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正在进行(与企业的课程合作教学等)。同时,由于高职学院课程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课程建设认识、方法、管理尚存在不足,课程建设呈现出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高职学院关于课程建设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精品课程常态化建设的任务不具体、不明确,推进课程标准研制的工作较为滞后,专业特色课程(包括选修课)的开发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教师深入开展“课程设计”的教研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由中青年教师领衔的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建设推进不足。
3、课程建设方法与实施手段
3.1、重新站位,以职业课改为抓手制定特色的课程建设规划
通过新的课程管理办法的制定,健全完善课程建设的组织与管理机制,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和协调部门工作职责,明确课程建设的内容和要求,建立有效的课程建设水平评估体系,修订课程建设的奖惩办法。课程建设一定要结合学院课程建设资源可开发与可利用的实际,突出重点与特色。
3.2、持续有效的进行精品课程建设
高职学院经过近年来的精品课程集中建设,对于建设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一般要求与规范都已经熟悉。进一步强化精品课程建设,力争在数量与质量上有所突破,关键在于集中解决精品课程中突出的问题与矛盾。一是要“开门建设”。二是坚持常态化的建设任务的落实,以教材建设为课程建设的突破口,突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特色。三是在保持“展示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课程的“网络化与交互性”,要实现课程的课堂教学与网上课程资源的“同步”。四是要建立已经建成的精品课程的维护与更新、可持续开发与建设的“终身责任制”。五是要设立精品课程建设的专项预算,新增必要的教学设施与设备,如影音采集与编辑设备等。
3.3、高屋建瓴,针对职业岗位群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改革思路
关于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进一步明晰基本的改革思路,即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逻辑终点”来指导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改革。虽然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基本定位在理论上普遍都是接受的,但在实际的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还是存在着培养“通才”“泛才”或是“专才”、“一专多能、一专多通”的认识差异。根据高职学院各专业的特点以及行业、企业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及需求预期,应该分别明确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改革具体思路。
4、建立注重过程,兼顾结果,全面审查的考核方式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构建 实施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要求,高校要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工作,切实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就业指导课强调培养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政策、掌握求职面试技巧以及求职权益保护和适应职场的能力,属于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能性、操作性非常强而且极具研究性的综合类学科。
一、就业指导课建设目标与教学任务研究
根据教高厅〔2007〕7号要求,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总目标是以创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融知识传授、实践模拟、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实现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职业素养、求职技能等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求职竞争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关心社会。具体目标包括:学生态度层面,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增强自己的政治责任意识;学生知识层面,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求职法规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学生技能层面,引导大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求职技能、职业适应技能等,也包括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各种通用技能。
就业指导教学内容及任务包括:第一,高校就业政策及就业形势分析,帮助大学生认清、了解并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形势,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紧迫感和积极性。第二,就业观教育,激发大学生的潜在意识,教育大学生正确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目标,引导大学生把个人职业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第三,求职过程指导,使学生提高求职技能,增进心理调适能力,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进而有效地管理求职过程。第四,职业适应与发展,使学生了解学习与工作的不同、学校与职场的区别,引导学生顺利适应生涯角色的转换,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五,创业教育,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提高创业素质与能力。第六,社会实践教育,教育大学生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意识,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加强大学生实践锻炼,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素质。
二、就业指导课建设实施研究
加强组织建设,成立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由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负责教学师资的选拔配备、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学团队的培训与联系、课程的考核、与相关部门的协调、经费的申请与分配核拨等等。二级学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成立学院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院主管学生工作领导为组长,全面负责本学院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相关工作,包括学校相关精神传达、任课老师的联系、教学交流、工作考核等,将就业指导课纳入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体系。
就业指导课程应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态度、观念的转变。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树立正确科学的就业观、通过求职技能的锻炼,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模拟、讨论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训练、小组讨论、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方法。深入挖掘各种教学案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职业测评工具、参考图书资料和专题讲座等等。
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在全校范围内公开遴选德才兼备的教师和干部担任就业指导课任课老师,条件上应该满足:政治和思想觉悟高,拥护相关政策和规定,有较高的思想水平、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知识面宽,教学态度端正,责任心强。熟悉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等情况,具备丰富的与大学生交流的经验,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能坚持面上指导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区分类别教育。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培训和学习。学校根据工作需要和考核情况,每年对教学团队成员进行更新与调整,教学不合格者予以撤换。
重视课程教学考核,一方面,教师教学评价采用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和定性评价、自评与互评的方式,注重过程评价,由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统一进行评估管理,不定期组织听课检查,或与学生访谈的方式进行评价与考核,全面掌握教师授课质量。另一方面,学生成绩考核,采取考查方式,分配好平时考核和课程考试所占比例。
三、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注意事项
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工作,高校应切实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工作视为一个重要项目摆在重要位置进行重点推进,并要积极创造条件,完善设备、设施、课件、经费、实习基地等课程建设的支撑体系。
论文摘要:通过对精品课程内涵的分析,阐述了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其建设目标,对我国高校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我国高校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应以“五个一流”为核心,把握精品课程的目标要求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进一步打造高校体育精品课程的品牌。
体育精品课程是高校体育的品牌、学校高水平体育教学的标志之一,也是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追求的目标。2003年4月,教育部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课程就是要有一流教师、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是学校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环节之一。在高校教学体系中体育课程的学时比例最多,是覆盖面最广的课程。因此,体育课程也应成为有教学质量保证,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1.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1)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是当前教学改革新的增长点。通过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拓展体育课程的新视野,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条件为手段,借精品课程建设的契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体育课程要健康、效益,以此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建设精品课程重在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体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精品课程精在哪里?简单而言,教师教有特色,学生学有所长,教学方法适宜,教学管理科学、到位,教学条件一流。
2)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环节,它对实现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影响。体育课程是体育教学的最基本单位。体育课程的总体设置、体育课程的体系、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等都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的模式。所以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成为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理由和不懈追求的目标。
2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
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是在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和教材等方面上体现新时期课程理念和改革成果。坚持以师范性为教学特色,重视人文教育,充分发挥体育的特殊教育功能,让学生了解体育、参与体育、热爱体育和享受体育,并通过体育精品课程得到实现。把课程定位在全国高校公认的一流位置,形成规范化并具有独立特色的示范性精品课程。
1)课程内容要不断注人新的研究成果,形成课程在内容和教法上的特色,以效果显著和愉悦身心成为学生选择的热门课程。
2)有相应的高水平教材,制作精致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教学场地器材的数量和质量满足高水平教学的要求,教学条件先进,教学的信息量大。
3)教师授课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学生、同行评估为优等。什么是高水平教师,下个定义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但其形象核心应由四个要素构成:即人格、学问、教学思想和教学技术。
3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等方面内容。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内容要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趣味性,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衔接,以体育教学为载体,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健康的全面发展。
3.1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的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通过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教学水平。
3.2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首先,提高教师的学历,支持教师在职攻读。其次,积极为教师业务学习、科研学习提供保障,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3.3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要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教学内容改革应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大力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并积极探索用现代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改造传统教学内容的新路子,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3.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要有一套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应贯彻“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通过教师启发式的教学,将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同时,大力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启动并快速发展CAI教学,提倡现代信息技术下的个性化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应联系实际,大力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综合运用和开发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突出高职特色。
3.5教学管理及环境建设精品课程教学环境的管理与设计,实质上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先进性的客观反映。教学环境决定着精品课程的效果,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将在体育精品课课程实施中起到重要作用。教学环境包括教学场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教师形态(风格、气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管理包括教师挂牌上课、学生自主选课、教师教学风格多样性、教学形式多样性、科研、群体、训练考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是以学校体育改革为突破口。发挥高校体育特色的优势,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整体体育课程建设,全面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高校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加快体育课程整体建设的有效促进方式,是对学校体育改革创新跨跃式发展的有力推进,它的示范和导向作用能够促进体育课程质量和效益在短时内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已意识到了课程建设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许多专家、学者和职校以及身处教育一线的经验丰富的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尝试各种符合当今中国职业教育规律的课程模式,以多元整合课型理论为依据进行课程开发与改革,努力突出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的特色扩即以劳动力市场需求、职业现实需求和学生未来需求为基础。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本质含义
当今,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现状的日趋严峻;随着高科技被广泛应用,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综合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引发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学生转换岗位和职业的频率也越来越大。劳动者一辈子从事一种职业的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的,显示出劳动者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不能仅仅是为了培养某一个岗位能力而接受某一种单一的知识、能力的训练,否则当学生在需要继续深造或转岗时只能面临被淘汰的结局。所以我们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含义,是从学生的全局发展、终身发展出发,是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前提之下提出的。
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地位
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主要是指德育、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体育六门必修课和其他不同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序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大量合格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在教育部教职成司《关于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掌握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习和终身学习所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都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高度重视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把握时代脉搏,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地搞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只有搞好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才能保证其它课程的建设得以顺利地进行;只有搞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按照时代需要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打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的知识基础;只有搞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才能让学生拥有较好的文化理论功底,使接受继续教育或更高一级的学历教育成为可能。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是其它课程建设的前提,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三、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文化基础课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对文化基础课的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选择合理就能保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得以顺利进行;专业知识的发展又为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知识更新指明了方向。在我们进行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和开发时,必须重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课程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才能发挥好文化基础课教学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服务的作用。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现状概括
鉴于现状,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基础理论教学,通过区域课程开发满足学生今后在本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顺利发展的需要,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协同专业结合区域、学校的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课程改革与开发,以达到真正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的目的。充分满足本区域学生、家长和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的需求,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既要满足后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对文化基础知识的需要,又要满足所有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所以我们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的课程进行必要地改革与尝试。同时在苏州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朱汉林教授、吴茂庆教授和苏州市教科所殷堰工书记的指导与帮助下、联合兄弟院校进行关于中职文化基础课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尝试,目前课程改革正处在第一阶段的测试与评价阶段。通过在2006级中职新生中使用我校自编开发的新教材,一个学期以来的效果是极其明显的,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较为明显地提高。同时我们也看到新编中职文化教材在我校的使用与推广,有助于推动我校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文化基础课校本课程的开发正好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在这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彻底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五、调查与分析
为了检验我校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效果,我分别在我校2005级中专生和2006级中专生中各抽取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而两个年级的各100名学生分别是各班随机抽取的学生,而且尽量保证每班在各分数段的学生都能有所抽到,尽量控制实验的无关变量对实验数据的影响,以期能真实地反映实验效果。另外为什么会把这两个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呢,因为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教材是从2006级新生中开始试行的,而50级还是沿用原来的老教材,由此两个年级正好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同时也对全校的文化基础课教师进行调查分析。
(一)面向学生的问卷题目分别是:
1.你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在后续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学习中的作用如何,
A.重要B.不重要C.其他
2.你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学习难度如何,
A大.B.不大C.其他
3.你的文化基础课考试有没有不及格科目,
A.有B.没有
4.你认为影响文化基础课学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教师水平不高B人学水平低C.教材、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5.你毕业后准备如何发展,
A.就业B.继续升学C.自己创业D还没考虑好
6.简答:你认为哪门文化基础课或哪个知识点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7.你觉得文化基础课最应该学什么,也就是什么内容对你最有用,
另外,还让学生描述了心目中理想的教学模式和最希望学到的知识等内容。通过调查我们看到学生认可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对后续的学习有作用,也就是想学好文化基础课。但是普遍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没有做到结合学生初中学习基础,做到深入浅出,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接近一半的学生有不及格科目出现。学生认为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材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继续升学比例的提高也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和高职接轨。
(二)面向教师的调查问卷:
1.您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在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如何,
A.重要B.重要C.其他
2.当前使用的教材是哪种版本,
A.国家教材B.省市自编教材C.学校自编讲义
3.您认为影响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是,
A.学生人学水平问题B.课程建设问题C.其它问题
4.您认为当前文化基础课课程是否符合学生今后学习、升学、就业需要,
A.符合B.不符合C.还可以
5.您认为当前文化基础课教材适用性如何,
A.很好了B一般C.不适用
6.您认为当前文化基础课教材是否反映了新的科学发展成就,
A.是B.还可以C.不是
7您认为当前文化基础课课程是否渗透了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要求,
A.是B.还可以C.不是
8.您认为自己学校是否有能力自编教材,
A.有B.没有
9.请您谈谈对自己所教课程、所用教材的总体看法。
10.请您谈谈你对今后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的设想。
另外还对教师是否愿意以及如何参与课程开发、现用教材的适用性、如何处理专业课学习和升学考试对文化基础课要求不统一等问题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可以看到,教师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在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看中。认为影响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人学水平问题与课程建设问题二者并重。对当前文化基础课课程是否符合学生今后学习、升学、就业需要产生了明显的分歧,这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开发发出了明显的需求信号。而且很多教师表示了乐于参加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开发的意愿,并提出了不少很好的建议。
本学期在试用我校开发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前提的新教材后,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们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对新教材的体会之下,我们将进行第二轮的校本课程的修改与完善。
六、本次校本课程开发中应遵循的原则
我们在开展这个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充分遵循以下原则:
(1)以校为本的原则。贯彻学校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弥补国家课程的单一性,以满足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缺陷,反映出本学校的特点和条件,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2)学生优先的原则。考虑学生差异,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要求融人到学校的课程计划之中,从而把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得到更充分、自由和生动活泼地发展。
(3)合作互补的原则。首先是学校与课程研究部门和课程专家之间的合作互补,其次是指学校之间以及一所学校内部教师之间的合作互补。
【关键词】小学校本;音乐课程;途径设计
音乐教育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引领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好的音乐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主要途径,笔者主张应是在课程领域之下,将课程分为以学科教材为实施载体的知识课程和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经验课程。
一、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指向性认识
小学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中的作用相当重要,少年儿童正处在发育成长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音乐教育对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文化和艺术修养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必须高度重视音乐课程建设,发挥其育人作用。
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指向性,是指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课程建设如何根据学校的情况,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兼顾、从分散教育实践到音乐课程化、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多向交汇、精英化发展与大众化需求的协调、注重多元文化音乐的融合、活动化与学科整合等课程建设的几个大的方面的影响作用整合,确定好课程建设的总体方向。研究表明:小学音乐课程建设对于小学音乐教育的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的价值和广阔的前景,不少的学校做法是把校园文化作音乐课程开发的思想指导和制度保障进行导向的。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课程理念下开展音乐课程建设的做法是:依据2011年《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教育要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分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课程理念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从音乐艺术的特点、音乐教育的历史、音乐教育的哲学三个方面重点导向开展音乐课程建设是比较有效的。一方面,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的特点:非造型性、非语义性等决定了音乐的特殊性;在另一方面,音乐所具有的这些其他艺术所不具有的特点也决定了必须要以审美的方式去体验它,而这就决定了音乐区别于其他门类艺术的审美本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课程理念让音乐引导课程建设,可以满足人良好的听觉感性,满足人微妙丰富多样的情绪体验,更充分地呈现现出音乐所独有的审美价值。
事实上,学校课程建设有五个指向性的要求:一是校本化,也就是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转化为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条件、教师素养和学生实际的课程;二是整合化,就是课程内和课程间跨领域整合;三是个性化,课程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给儿童课程选择的权利;四是生活化,生活是课程的来源,生活是理解课程的基础,生活是课程的目的;五是特色化,课程建设需要遵循儿童本位,要有对人的培养价值有独特的认知,有对学校资源的独特凝聚,有关于学校品牌的独特塑造。
二、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主要途径
研究表明:学校课程建设的依据有6个:一是通过教育方针贯彻落地,搞清学校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国家课程方案;三是国家课程标准;四是儿童认知规律;五是学科教学规律;六是资源环境条件。小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有三个逻辑思考:一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和美育课程,二是按照课程领域建设语文课程、数学课程,三是在课程领域之下,将课程分为以学科教材为实施载体的知识课程和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经验课程。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主要途径,个人主张应是在课程领域之下,将课程分为以学科教材为实施载体的知识课程和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经验课程。
1.认真学习领会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目标。音乐课是一门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综合性育人功能的课程,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目标在于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
2.把握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特点。音乐不是一种技能教育,而是审美教育,应当通过音乐的熏陶,通过声音艺术,提高学生的情趣。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制定,从根本上理解了音乐课的价值,突出了艺术教育的特点,渗透了对学生理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课程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强调让学生感悟、理解音乐,喜爱音乐,为学生一生爱好音乐打下基础。
3.促进小学音乐素质教育活动开展。小学音乐课程的实施,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变、有趣的方法教授学生,引导学生更积极更快乐的学习。如从节奏入手,以语言、动作、舞蹈、表演、音乐游戏等方式去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去解释和再现音乐。如音乐课程的引入应该通过听、看、动、想、说、导的方式来进行,用以深化、强化学生的理解、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
4.确定新的音乐课程实施评价指向。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评价的教育。评价需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准确性、流畅性,要善于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重视学生参评的重要性。
5.开发形成校本化的音乐课程。开发校本课程一方面能够大力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拓宽学生所学音乐知识的范围,培养、提高学生音乐能力,并且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机会,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修养,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另一方面,开发校本课程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探讨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如何根据学校的情况来满足学生需求的音乐课程开发上,注意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兼顾、从分散教育实践到课程化、传统与现代的多向交汇、精英化发展与大众化需求的协调、注重多元文化音乐的融合、活动化与学科整合等要求,开发形成学校特色的音乐校本课程。
三、小学音乐实践课程建设的设计思考
小学课程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在于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实践成为课堂的中心”。对于小学音乐实践课程建设的设计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清心为学,玉琢成器”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作为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思想指导和制度保障。充分调动音乐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促进作用,落实好了玉的五德“仁爱、诚信、纯洁、勇敢、智慧、高尚”灵魂内容。
【关键词】精品课程;发展脉络;共享;模式
自从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后,迄今为止已评选出3900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现已形成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
一、精品课程的发展脉络
精品课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03年-2007年的启动初期发展阶段。2003年,教育部提出实施本科质量工程项目,其中首先开展了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建设,随后省级、校级精品课程也随之启动。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相关文件的结果,教育部建成了1799门国家精品课程,其中2003年-2007年分别为151门、300门、314门、374门、660门。而各省、校建设精品课程的数量估算为远远超过了计划总量。
第二发展阶段是2008年-2010年的快速发展时期。2007年,教育部联合财政部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作为中心内容的精品课程建设得以进一步加强,共建设了2111门国家精品课程,其中2008年-2010年每年分别为669门、679门、763门。其他层次的精品课程建设更是飞速建设,初步估算省级精品课程达到3300多门,校级精品课程达4900门左右,而高职高专层次的课程增长迅猛。
第三阶段是2011年-2012年的精品课程转型阶段。从2011年,教育部进行转型建设。2011年,教育部了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新一轮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以更高层次开展。
二、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的十年中,本项目建设所获得的成绩是斐然的,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问题,特别是在精品课程的共享、应用和推广上表现堪忧,影响了精品课程实际作用的发挥。
(一)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盲随性,重申报、轻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建设、应用、共享、评价、推广等环节,其中课程资源建成后的共享、应用及推广是关键点。但是,目前各高校在精品课程上是突击建设,照搬照套,停留在申报与评审层面上,而未对后期课程资源的更新、应用、共享和推广引起高度重视。
(二)精品课程的应用状况、实施效果有待提高
从现实调查中,发现关注精品课程的师生不多。从学生方面来看,部分学生不知道精品课程是何物,对所学专业以外的精品课程知晓度很低,而对国家精品课程网站或其他相关精品课程网站也是鲜有知晓,学习利用率显然不高。在教师方面,一部分教师对已长期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基本上不关注,而能够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相关精品课程资源之情况是少之又少。
(三)精品课程的评价方式存有缺陷
精品课程的评审评估对于学习者没有采取有效科学的方式收集反馈意见。其一,现今,精品课程的评审主体貌似多元化,但于实际操作中,真实的声音难以反映。其二,校外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很少,校外师生的评价更能体现出本门课程应用的广度和影响的深度。其三,国家精品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伴随时间变化是有所部分调整,但仍偏单一,只设为本科和高职,并未考虑到学科专业的差异性,这种评价方式体现不出课程的特色化。
(四)网络开发缺乏统一规划,部分网站建设技术落后
由于国家没有设定统一的网站制作要求,都是各高校单独设定模式,在开发时大多缺乏统一规划和设计,导致功能缺失、后期建设维护和扩展困难。还有部分精品课程建设网络技术支持薄弱,教学资源存在链接不畅,更新较慢的现象,质量上也很难符合课程本身的需求,从而严重影响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兴趣。
(五)精品课程管理职能意识薄弱,抓而不紧,管而不力
精品课程建成后,能否做到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科学管理是关键。现今,许多学校对精品课程在经费使用和教师评定等方面出台鼓励措施,给予适当加分等措施,却鲜有严格的惩罚办法;有的高校即便设立处罚条款,也由于条款说明上模棱两可,管理主体不明,致使处罚之时走过场,致使一些精品课程建成后即定格不变,有的甚至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六)师生互动未能引起重视
精品课程作为一门课程必然还需要体现课程的本质――教学性,而教学性的焦点所在就是交往性,就此而言,课程的交往互动层面在目前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并未引起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网上交流平台的使用少之又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不能实现。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共享、应用和推广模式的构建
当前许多精品课程资源难以实现广泛应用和有效共享,如果无法突破精品课程应用推广的这一瓶颈,即使遴选出更多的高质量精品课程,其应用和影响也难以达到预期水平。因此建立起精品课程的共享、应用和推广模式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加大精品课程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精品课程知名度
关键词:需求 中职学校 会计专业 课程建设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021-02
中职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于经济市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这就要求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企业用人标准设置会计专业课程,使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与经济市场需求接轨,进而实现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对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要求
(一)课程目标
在进行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中职院校必须将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二者的高度统一,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落实这一目标,进而实现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会计专业课程不仅要满足会计职业需求,同时要符合学生个体发展要求,因此具备一定的定向性与特殊性,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二)课程内容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经济市场的用人标准,大多数中职学生在毕业后要进入企业实习或是就业。对此,在进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中,其课程内容要与企业岗位需求接轨,也就是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并针对不同学习能力人群展开差异化教育。同时,中职院校要重视素质教育的引入,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培养学生形成基础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丰富学生继续教育理论基础,强化学生终生学习思想,进而实现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课程教学
在进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课程实施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与系统性,紧跟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合二为一,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探索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新模式,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二、以需求为导向的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原则
(一)职业岗位需求原则
为了与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职位岗位需求原则,根据企业会计岗位需求设置会计专业课程,实现与企业用人标准的接轨,保证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中职院校做好市场前期调查,明确会计专业岗位群,掌握企业会计岗位必备的理论资质、技能要求以及工作规范,结合岗位能力明确会计专业课程内容,进而逐一明确会计专业课程结构、教学体系以及排列方式。
(二)实践能力培养原则
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中,要以应用为核心,重视会计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专业实践能力,不断强化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实用价值,满足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达到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同时,要适当调整会计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比例,通过理论知识辅助实际教学,强化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会计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
(三)主动服务建设原则
在进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会计专业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中职院校要从课程服务性本质入手,结合中职院校服务行业和服务企业进行课程建设,以需求为核心优化会计专业课程结构,一方面要坚持“三面向”原则,即为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面向学校,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学生为前条件,而学校是最终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中职院校要明确各个课程间的关系,构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综合教育体系,实现三者的交叉与融合,进而形成现代化课程体系。
三、基于自底向上设计法课程建设方式
(一)建设策略
传统会计专业课程设计主要以文化基础与专业基础相结合的结构体系,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也学习专业课。该课程结构相互没有衔接,也不能突出专业的重要性。对此,本文提出“文化基A-专业基础-专业技能”自底向上的设计策略。学生在完成文化基础课程和会计专业理论的学习后,学生据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就业方向来选择专业技能模块,即根据不同学习能力人群展开差异化教育。这样既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又可以让对专业学习力不从心的学生“吃得了”,进而达到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最佳效果。
(二)课程结构
自底向上设计法主要以需求为核心,其结构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大环境需求模块。结合会计行业与企业岗位需求,分析现阶段市场需求下会计从业人员具备的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以此为依据设计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明确会计专业各个课程教学的培养方向。第二,个体需求模块。结合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尊重并发展学生个体差异,明确学生特点与优势,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中开展层次性教学,为学生定制专属职业规划,发挥出学生的个人优势,促进学生可持续健康发展。第三,课程发展需求模块。除了学生专业实践素养之外,学校要以需求为导向开展思想政治、心理素养、人文素养以及科学素养的提升,强化会计专业特色,体现了中职会计课程理念紧紧瞄准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1]
(三)设计应用
首先,自底向上的设计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思路,加强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注重学生文明行为、良好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的养成,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其次,逐步推行专业模块化教学,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专业能力,为学生定位就业方向打好基础。最后,强化实践性教学,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过程必须面向岗位职业的需求,学生能够把所掌握的知识内化成自身技能。
四、以需求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定位课程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中职会计课程应面向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中职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经济市场的用人标准。大多数中职会计毕业生就业方向是中小型企业、私营企业,而且多数学生处于15-20周岁年龄段,学习能力有限,所以会计课程应更多偏重于学生能接受的、实用的知识。但是中职课程中的《审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一般为会计高端岗位如财务总监应用。因此,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方向应重新设置,定位为中小企业的会计、出纳、收银员、仓管、办公室文员等,相应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也应该围绕这一培养目标进行改革。[2]
(二)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内容质量
综合市场需求和学生个体需求,中职院校要合理安排文化基础课程、会计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以及考试辅导课程,应用自底向上设计法,以专业技能为核心开展课程教学,形成会计专业技能发散结构,做好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教学的同时,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中职院校要和当地企业加强沟通,签订学生就业协议,引入企业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开展专业教育,为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创造有利的平台。除此之外,针对学生个体需求,中职院校要保证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层次性,根据学生期望与需求,设计不同的升学类型,其中主要涉及对口升学、2+3升段以及成人高考等内容,分析各类升学模式的考核内容与考核规律,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而保证学生的继续学习与终身学习。[3]
(三)S富教学手段,开展课程组织实施
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结合会计课程教学要求和特点,更新课程实施理念与实施模式,重视学生在课程互动中的主动性与教学地位。配备一体化实训室,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合二为一,通过仿真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企业或会计事务所等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让有经验的会计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包括担任兼课老师、定期举办讲座和参与制订教学计划等。同时也能保证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落到实处。探索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新模式,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四)完善课程资源,促进专业课程改革
首先,为了保证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顺利开展,在进行课程建设中,中职院校要重视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设备的投入,增加课程实训设备,同时政府部门要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成立中职院校扶持资金,一次性投入配套资金,进而为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中职院校要加强会计专业特色构建,强化会计专业的自身魅力和吸引力,动员社会力量扶持学校建设,进而为会计专业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引入小班制教学策略,经大班分为若干个小班,而将小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为6人左右,提高学生实践机会,进而保证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最后,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结合现有资源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深入研究中职学生认知水平与认知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有效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将教与学结合在一起,通过任务分发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际课程教学中的学习行为,引入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以及模拟教学法等方式,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从而编订出与生产实际、技术应用密切联系的模块化、项目化的教材,并使之形成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教材体系。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以需求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让我们知道了需求导向即为市场需求与学生个体需求,在明确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对会计专业课程建设要求和建设原则的基础上,选择自底向上设计法,以技能为核心,提出“定位课程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内容质量”“丰富教学手段,开展课程组织实施”等有效措施,不断调整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而实现中职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关红.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调研报告[J].财经界(学术版),2016(5):177+179.
一、校本课程策划关键概念的界定
为了明确地分析问题,这里需要界定4个关键概念:素质;素质文化;校本课程;课程策划。
素质是个体身心各个方面发展的水平和特征,主要包括性格、气质、价值观、品德、知识、技能、智力、学习力、创造力、实践力、生活力、身体素质等。素质既有先天的成分,也有后天的成分,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我们经常说“人的发展”,其基本内涵就是人的素质的发展。
素质文化作为一种现实现象早已存在,而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则最近几年才出现。由于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1],素质文化无疑是以人的素质发展为主导价值的[2],文化又会表现为各种相关的形式。因此,素质文化可以界定为:它是以追求人的素质发展为主导价值观并体现为各种相关形式的文化。
校本课程已是教育界所熟知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它是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是基于学校的愿景、需求和条件,以学校人员为主体而开发的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等相对。也有一些人士将这里所说的校本课程称为学校课程、学校本位课程、校级课程等。
课程策划的实践早就存在,而课程策划却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对于“策划”的概念,不同的策划学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例如,吴粲认为,“策划是对市场信息进行管理、运作、技巧处理或操纵的过程以及对市场进行计划、酝酿、决策、运用谋略的过程。”[3]策划作为一种实践已经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课程领域,在课程领域就是课程策划。课程策划是指以全面的策略对课程进行系统谋划的过程。在进行课程建设之前和建设过程中,要运用关于课程建设的知识、思路、方法、策略进行谋划,这些谋划就是课程策划。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开展课程策划,可以避免校本课程建设的盲目、跳动和仓促上马,使校本课程建设有远见、有计划、有条理、有策略地进行,而且在此过程中,人们会运用各种有效策略,因此,有利于建设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策划中学校文化基础的缺失
教育重要而直接的基础之一是文化,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中进行的,受到整个文化的制约,甚至可以说,教育是文化的一个部分[4]。作为教育之重要维度的课程,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就是传承与发展文化的过程,是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5]。就校本课程而言,它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学校文化,同时它又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策划应该以学校文化为重要而直接的基础。近年来,人们已经开始注重校本课程的文化基础,一方面注重基于学校文化建设来开发校本课程,另一方面注重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然而,我国校本课程策划在学校文化方面仍存在缺失。这种缺失是多方面的,这里,笔者不准备进行全面分析,而主要分析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缺失:受社会过于注重利益文化的影响,轻视素质文化。所谓利益文化,就是以利益为主导性价值追求并表现为各种相关形式的文化,这里的利益,通俗地说就是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需要、“好处”[6],主要包括权力、资格、财富、资源等。在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社会文化中起特别重要的支配作用的便是利益文化,人们的行为受利益的驱动特别大。基于这种历史,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就曾指出:人和人类历史背后的原动力,人的热情的原动力,是对个人利害、个人利益等的追求[7]。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人们也较多地受到利益文化的影响。例如,虽然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学校很难摆脱所谓的“应试教育”。在许多人心目中,所谓的“应试教育”内在追求的主要是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社会资格、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也受到利益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虽然有些人注重到了发展学生素质,但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目标总的来说还不全面、不深入,基于此目标的校本课程策划思路也不够明确、全面、深入。
学校文化上的这种缺失正在产生危害。应该说,利益文化本身是不可避免也无需避免的,但如果过度注重利益文化,人们过度追求利益,就会产生许多危害:一是造成人间过多的争夺和争斗,从而造成社会不和谐,造成过多的冲突和震荡;二是造成利益分配不公和其他不公平,因为在这种社会文化中,强者也受利益心驱动,用力争夺利益,他们可能会占有过多的利益;三是导致许多人过多的失败,因为在利益争夺中,只有强者才能获得大量的利益,而其他许多人只能获得较少的利益;四是导致利己之心过于严重,这些年以来人们已经看到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存在;五是造成对环境和地球的破坏,因为利益分配不公,强者占有过多的利益,他们当中可能还会有较多的人贪图更多的利益;而弱者难以生存,为保证弱者生存,就需要生产更多的利益,这两方面同时起作用会导致过量生产。
我们必须直面上述情况,弥补校本课程策划在学校文化基础上的缺失。
三、校本课程策划主导性的学校文化应是素质文化
文化驱动着人的活动,尤其是文化中的价值观是人活动的重要的动力源泉和活动方式基础。课程建设要达到课程文化自觉,这是基于课程的历史、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和课程研究发展的必然[8]。在策划校本课程时,我们必须关注校本课程所立足的学校文化基础及其特点、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并有意识地积极影响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要弥补校本课程策划中学校文化基础的上述缺失,办法是多样的,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办法是探寻和建设校本课程策划的主导性的学校文化成分――素质文化。分析如下:
追求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应该成为人类价值观中的主导性成分,因为人的素质发展在人类生成与发展中起着特别关键的作用。第一,人的素质是人成为世界上最高存在的基本依据之一。我们知道,人是万物之灵,是世界上最高的存在,那么,人是凭什么达到这一点呢?是凭人的素质。第二,人的素质是人的基本的内涵。我们经常说以人为本,而人不是空洞的人,是有实质性内涵的人,基本的实质性内涵就是素质。第三,素质发展是人美好生存的首要的内在条件。人要生存,就需要一定的品德、知识、技能、体质等多方面的素质;人要美好生存,就更加需要较高的素质,如优秀的性格品质。第四,素质发展也是人追求的目的本身。素质发展不仅是重要手段,也是目的本身,因为人都希望自己有较高的素质,如人都希望自己很有智慧,对智慧的追求既是为了生存的需要,也是一种目的本身。也就是说,素质发展本身就是一种终极价值。第五,人的素质发展是社会发展与和谐的首要条件。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首先依靠人的素质,包括人的品德、生产能力、生产技术、政治素质、文化继承能力与创造力等的发展,人的各方面素质的美好化是社会变得美好的特别重要的内涵和条件。
学校教育更应以学生素质发展为基本任务。人类社会有多样化的分工,不同社会生活领域的基本任务是不同的。例如,经济生活的基本任务是生产物质财富,政治生活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维系和完善政治体系,文化生活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建设和发展文化。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即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为基本任务,这是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违背了这一点,就谈不上真正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由多个维度构成,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课程。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维度,同样应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为基本宗旨。
学校文化是一个广阔的范畴,包括多种成分,诸如利益文化成分、素质文化成分等。但学生素质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因此,学校文化虽然具有多种成分,但是应该以素质文化为主导性成分,并形成一种以素质文化为主导的优化的学校文化结构。在这种学校文化结构中,学校各类人员,包括学生,都将积极而有力地追求素质发展。这种价值追求将成为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促进素质文化与校本课程策划互动的方略
基于素质文化进行校本课程策划,单方面从素质文化角度或从校本课程策划角度努力是不够的,而应该促进素质文化与校本课程策划的互动,这种互动的基本内涵是:一方面在学校文化范围内加强素质文化建设,为校本课程策划提供重要基础;另一方面明确地以学生素质发展为宗旨来进行校本课程策划,反过来促进学校素质文化的发展。为有效地促进这种互动,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方略,这里阐述四条主要方略。
其一,探索和充分利用学生素质发展的广阔的可能空间。关于素质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策划,有人可能会存在疑问:学生学习国家课程已经精疲力竭了,哪有时间和精力来发展具有学校特色的素质?这种顾虑应该消除。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潜能极其巨大。例如,有的学生14岁左右就考上985大学,说明只要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中小学12年间可以学习非常大量的东西。我们不提倡学生太早就考大学,而是基于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广阔空间的探索,认识到并利用他们的极其巨大的学习潜能,进行合理的顶层设计,明确地以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素质发展为宗旨来策划校本课程,从而让学生实现相对全面、丰富的素质发展。对学生素质发展广阔的可能空间的探索,是建设素质文化的基础之一。
其二,素质文化的文化精神建设与文化形式建设相结合。文化是非常复杂的,这主要是因为它既包含丰富的文化精神,又包含丰富的文化形式[9]。文化精神如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等,文化形式如器物形式、制度形式、行为形式、语言形式等。文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就需要将文化精神的建设与文化形式的建设相结合。在学校文化范围内建设素质文化也应如此。素质文化建设上的这种结合特别要注重:让学校各类成员(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都明确地树立追求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在学校范围内传播关于素质和素质发展的知识,形成基于素质发展的思维方式;建立促进素质发展的一些相关制度;开展促进素质发展和展示素质发展的相关活动;树立促进素质发展的典型人物,让他们在学校人员素质发展和校本课程策划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其三,加强综合素质课程的策划,促进素质文化建设。素质的结构非常复杂。中小学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作用应该是全面的,而就各类素质的相对重要性和中小学最主要的“可为”来说,中小学阶段的课程最应该起作用的,一是促进学生的学科素质,如语文素质、数学素质等的发展;二是综合素质的发展,如品德、跨学科素质、学习力、创造力、实践力、生活力等的发展。校本课程策划最重要的任务是策划综合素质课程,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要在综合素质课程中进行关于素质文化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式建设,如关于综合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建设;并使综合素质课程建设制度化、常规化、可持续性,从而形成一种综合素质课程文化,并促进学校的整个素质文化建设。
其四,实现素质文化与校本课程的协同发展。实现这两方面的协同发展,既有助于促进素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促进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如何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其别重要的是:素质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建设都要抓住“素质”这一核心,素质文化的核心是形成和增强发展素质的价值观,而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宗旨是发展学生素质(其中包括内化了的知识技能),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这样的核心和宗旨始终要明确;课程建设始终要注重价值观的体现和传递,其中主导性的价值观是追求素质发展的价值观,要引导学生关注素质发展,认识到素质发展是人生发展的重要目的和手段,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条件,明确地围绕素质发展来学习校本课程,从而避免学习宗旨上的迷茫或模糊;促进师生共同的素质发展,其中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过程中发展素质,教师在建设和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发展素质,师生发展相互促进,做到深层次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8.
[2]丁念金.素质文化视野中的课堂评价理念[J].全球教育展望,2011(12):4.
[3]吴粲.策划学[M].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1.
[4]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29-30.
[5]Michael W. Apple. Cultural Production/reproduction[M]//Craig Kride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Studies. Los Angeles: SAGE reference, 2010: 168-170.
[6]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1131.
[7]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人对私利的追求是历史的原动力[M].张作成,车仁维,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