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宿舍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中度过的。据统计,大学生在宿舍中的活动时间除去睡眠,每天仍有5-7个小时在宿舍活动,如果加上睡眠时间,每天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可见宿舍人际间的相互作用既频繁又紧密,大大地增加了宿舍人际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而且,现阶段很多高校实行学分制,一个班的同学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只需要按照教学要求完成足够的学分就可。学生选课以后同一班级的人很多时候并不在同一教室上课,而且每个学期选课不一样,一起上课的同学也总是经常变动。所以原来传统的班级概念也就越来越淡化了。而宿舍却不一样,宿舍里面的成员相对固定,在一起的时间也非常多,交流时间长且深,因此宿舍中的人际关系也就相应地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而且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处于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时,同伴人际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成熟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研究者将宿舍关系划分为五种:“和谐型”、“弱和谐型”、“松散型”、“小群体型”以及“失控分裂型”。在这几种宏观的宿舍关系下,微观的成员关系分为:友好关系型、思想封闭型、孤立与孤独型、对立关系型四种。这些人际关系类型的不同,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显然也有好有贬。和谐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可以让宿舍成员获得一种归宿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相反,宿舍关系不和谐,会让人感到压抑、焦虑、烦恼,从而阻碍了人的潜能的发挥,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大学期间学习和工作的成败。总的来说,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以下一些影响:
一、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1.“家”的功能
大学生从中学跨入大学,远离了能给予他们情感满足的父母、兄弟、姐妹,宿舍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以前的家。在宿舍里。他们能够得到一些像在“家”中的那种安宁与温馨;当他们心情烦闷或者需要帮助时,能够得到舍友们像兄弟姐妹般的照顾与帮助;而且他们可以在自己宿舍的空间里展现真实的自我,因为宿舍有着像在“家”一样的安全感。
在宿舍里,由于时空上的临近性,成员之间最容易熟悉和接近,也相对更容易建立友谊,所以能够比其他任何人际关系都有一种先天的优势,容易形成一种“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这种感觉能够起到补偿精神上的空虚、孤独与寂寞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成员的归属与情感需要。
2.社会化的作用
很多学生上大学前很少住校,与他人紧密地相处的经验较少。但是在大学宿舍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非常紧密,然而大家又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方式上的不同,习惯的不同,性格的不同,都很容易让大学生们相互闻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所以,这些矛盾就需要宿舍成员慢慢学习,慢慢地磨合来解决,这种磨合与相互适应的过程是学生迈向社会重要的一步。如果人际关系和谐,这种冲突与矛盾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掌握社交技巧的绝好机会。
大学生由中学升入大学,他们很少接触社会。然而大学是一个社会与学校的分界点,大学毕业以后大部分学生需要直接走向社会。但是让一个对社会了解甚少的人在大学学习四年后直接进入社会显然有些突然而会产生诸多不适应感。因为在大学中,虽然有人称其为“小社会”,但是相对来说毕竟单纯了许多。一个人在四年大学生活中慢慢摸索面向社会的一些规则远远不够,但是宿舍能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相互交流和适应的平台,一个宿舍几个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会学到各自不同的东西,如果在宿舍里面进行分享,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他们能更快地学会如何融入社会。如何适应社会等。
3.促进心理成熟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心理上的断乳期,他们由一个依赖父母处事型向独立处事型较变的过程。也就是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一个转型。不管是在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还是情感生活上来说,都与以前不同,面对的是自己生活尤其是心理上的独立。而在宿舍里,如果人际关系和谐,当他们感到困惑时,宿舍中的和谐气氛会支持着他,让他有足够的安全感和精神支撑去完成自然调适的过程。所以宿舍氛围可以让他们很好的完成这次转型,由原先的对父母、老师的依赖转向独立、成熟,心理功能也能得以健康发展。
二、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宿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却是困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主要问题之一。这些问题有很多种,例如打扰了别人睡眠、打扰了别人学习、怀疑别人拿了自己东西、被人排挤等等,这些人际关系问题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消极的,有的大学生不愿回宿舍,有些心情由此抑郁,有些表现具有强烈的攻击性,最糟糕的甚至可能走向轻生或者发生恶性的报复事件等等。究其原因,这些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为中心思想的存在
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单一,多数人上了中学后又没有住校,没有与很多人共居一室交往的经验。而这种非常紧密的接触显然就会由此产生一些冲突。但是,面对这些冲突,许多学生都会有一种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来看待或者处理。比如有些学生从小在家里是“小皇帝”,爸爸妈妈一直对自己百依百顺,要什么他们都会给什么,提什么要求他们都同意。但是到了大学后住进了集体宿舍就不一样了,在宿舍里,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谁一定要迁就谁,相互交往应该是礼让三分,诚以待人。但是如果以自我为中心比较严重的话,就会出现问题,如果要求别人都要依着你、顺着你,显然不现实,这种自我中心的思想是宿舍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
2.自卑与自傲心理
现在的学生进入高校前,存在许多的差异,例如家庭背景,原先的学习成绩,交际组织能力等等,这些差异本可以让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从而相互得到促进与提高。但是如果把握不当,这种多文化、多差异的接触碰撞,往往也会导致学生出现一些负面心理问题,这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自卑和自傲心理。
先说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主要来源于一种事事不如人的情绪体验,例如贫困家庭的学生,他们到了学校后,宿舍同学都有手机、电脑,穿着都是名牌,进出入高档消费场所等,如果心理没有较好地调控,就会产生失衡,从而引起自卑心理的产生,有些还会相应出现虚荣心理,攀比心理或者嫉妒心理等等。"’而那些条件较好的学生就可能相应产生自傲心理,当然这种条件较好主要来源于自己的主观感受,有些学生有一种对自己的能力、条件、相貌等等感到非常自信,这种自信心态如果没有能调整好,也可能掉进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自大与自傲,甚至形成自恋的人格。而且,这种自卑与自傲的心理很可能进一步会演化成嫉妒和虚荣等更加消极的情感。已有研究表明,这些消极的情感对大学生的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这里不再赘述。
3.处理人际关系技巧的缺乏
还有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还不懂人际交往技巧a大学生们刚刚由一个依赖父母老师的中学生变为一个比较独立的大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缺乏一些基本技巧,他们相处的时候更多是凭自己的感觉,遇到冲突矛盾时不能合理解决。例如很多同学感觉到“很想和舍友交流,但是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当舍友对我有误会,我不知道怎么处理”等等,都反映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所以,当有宿舍矛盾发生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改变现状,促进宿舍关系融洽,却不知道从那里着手,最后使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矛盾和冲突变得更加恶化。
三、营造和谐宿舍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要发挥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避免消极影响,就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增强宿舍凝聚力,让宿舍人际环境成为学生一个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总的来说,这些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_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活动,增强宿舍凝聚力
大学生对宿舍的观念相对要强于班级的观念,所以要创造良好的宿舍文化。首先要增强宿舍凝聚力,通过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如:宿舍文化大赛、各类文娱体育比赛等,既让学生感到生活充实,又能增强相互之间的感情和团结协作意识。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的场所、休憩的空间和交流的中心,学校应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把学生宿舍办成文明、卫生、优雅、舒适的大学生之家,让学生对宿舍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事实证明:一个具有良好文化氛围的宿舍环境是产生良好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培养学生良好人格与积极情感
前面述及,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原因之一是个人中心主义和自卑自傲等负面情绪。但是人总是有欲望的,个人中心主义的人容易将通过比较激发出来的“动力”散发到嫉妒、攀比、磨擦上,所以需要对他们进行一个人格心理的教育,正确评价自己,跳出自我的圈子,学会换位思考,努力让他们成为一个心胸开阔、思想成熟的人,从而可以把由于与他人比较产生差距而激发出的“动力”用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上来。要让他们将视野放开阔一些,树立远大理想与抱负,“志当存高远”,培养一种以优秀者为榜样,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赶上和超过别人的正常的心理。
3.让学生学会更多人际交往技巧
首先应该让学生懂得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指将自己设想为对方角色,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心理上的角色互换是消除猜疑、嫉妒心理的最好方法。大学生宿舍成员之间种种心理障碍的产生,实际上多半原因是因为别人没有满足自己的需要,或觉得别人需要的满足超过了自己而引起的。这种心理反应,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带有很大的主观片面因素。如果能与别人进行心理互换,将自己置于对方角度,处处为他人着想,那么宿舍成员之间的各种偏见和误解都会因此而“烟消云散”。
(郑州市中医院心病科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明显高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6.92%,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中西医;健康教育;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331.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056-01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和创新,目前的临床护理工作正逐步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在护理中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用药等多方面护理。在现代护理中,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效果良好[1]。本研究随机纳入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60例,观察组130例给予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护理,对比探讨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2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130例,包括冠心病90例、心肌病54例及高血压患者132例。观察组130例中,男性72例,女性58例,年龄56~82岁,平均年龄为(61.3±6.7)岁;对照组男性73例,女性57例,年龄56~80岁,平均年龄为(60.9±3.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1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护理,组成一个健康教育团队,成员具有大专以上文化学历、10年以上护理工作经验。健康教育护理的内容如下:(1)向患者介绍医院基本情况,包括住院环境、医护人员组成即饮食营养,并将患者身体体征、药物知识及护理方案等,列入常规检查项目,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进行解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护理的依从性;(2)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情况,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鼓励患者主动倾诉内心不安,并为病人制定针对性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如患者血压升高,及时给予头顶百会穴、曲池穴及降压沟按摩,持续20min,并根据患者不适症状,有选择性按摩太阴、涌泉及内关等穴位,改善患者的症状[2]。
健康教育的实施方式:生活习惯指导,按照定时定量原则,嘱咐患者多进食清淡食物,并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增强体质;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期服药,需加强用药护理干预,保证患者按时、定量用药,并建立用药档案,加强用药管理等。同时,在住院期间,为患者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并加强心理护理,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3]。
1.3 疗效评价: 本研究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由患者独立完成,并进行电话随访或家访。总分为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数据均差±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组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电话或家庭随访,观察组130例患者,非常满意90例、满意35例,不满意5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6.15%;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64例、满意36例,不满意30例,护理满意度为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在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是将患者视为完整的主体,综合、全面评价患者的家庭环境、心理因素,以及疾病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及发病机制等,以此为基础,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临床治疗护理方案,并落到实处[4]。在护理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通过示范、阐述及语言等形式,逐步使患者了解并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并有计划、有系统的开展健康护理,使患者建立起有助于疾病康复的生活习惯、用药习惯等,消除并控制可能影响治疗的各种危险因素,以提高治疗和疾病预防的效果。
在健康教育方案实施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在护理中,坚持中西医护理相结合。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年龄较大,同时伴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且病程较长。因此,患者的心理状况通常较差,在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中中医养生角度诱导,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此同时,不断加强对护理新知识和新理论的学习,不改更新护理知识结构,并坚持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护理,对于病情、层次和背景不同的患者,提高会的针对性,以收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本研究给予对照组130例患者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结果显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6.92%,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给予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并对治疗与护理方案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有助于患者自觉配合护理工作,建立起有助于疾病恢复的生活及治疗习惯,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萌.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护理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33(09):39-40.
[2]鞠艳君,曲广涛.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1(01):45-46.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最初它被作为德育工作的一种辅助形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依附于德育工作,并从一开始就以固有的理论和实践效果对德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两种不同学科的教育,但这两种教育又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互为基础的。德育从其根本上来说是培养人的品德教育,而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若干心理要素,这就使心理健康教育必然包含着与德育相贯通、相渗透的内容。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互结合的必要性
1.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
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提高德育的实效。有些学生由于学习困难、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经济困难、身体不好等方面问题导致的不关心集体、不团结同学、不尊敬师长、不遵守纪律、不积极学习等表现,表面上看属于思想品德不良的现象,实际上与心理问题有关。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个体参与性强,又有趣味,使学生在欢欣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教育。实践证明。通过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渗透,可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预见性等。因此,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会收到比单纯做德育工作更好的效果。
2.德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结合德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因德育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实际上,学生有些心理障碍表现在心理上,根源却在德育方面。有的是因为德育失误导致道德价值观的冲突引起的,有的是因为学生思想认识或道德认识的偏差引起的。对于这类心理问题,应结合德育的方法和原理来解决。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互结合是提高二者工作实效的前提,是保证二者工作效果的必要条件,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需将二者有机结合。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的实践
1.将德育方法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心理健康教育应依靠德育为自己导引方向,并借助德育实践拓展自身的操作途径,通过丰富的德育实践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炼意志品质。在德育评价与选择的矛盾冲突中锻炼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许多心理问题往往是由道德价值观的冲突引起的。当社会上出现不道德现象,产生道德问题的时候,教育者往往以为只要把学生封闭起来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学生比教育者想象的要敏感得多、复杂得多。学生会利用自己的道德判断力,对事情作评估,当评估的结果与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时候,如果教育者不能给予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引导和支持,学生就会产生困惑,进而引发心理问题。特别是当学生所信赖的人的行为与学生能接受的道德标准出现冲突时,最容易引发其心理问题。我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类心理问题,就必须结合德育方法,从道德观念人手,帮助他们消除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道德价值观的冲突。
2.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德育工作中
德育应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吸收有益的成分,融入自己的工作中为“我”所用,就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看作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合理的扩展与延伸,使德育工作在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最一般、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3.把“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作为切人点
我们应把“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作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最佳“切入点”。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可以把德育认识、德育情操、德育行为统一协调起来,建立一种完整和健全的心理结构,使个体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自我意识,从而形成一个高层次的、高效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这种人格教育模式,一方面可作为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解决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过于抽象和理论化等问题提供新思路。
三、结论与认识
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不仅是必然可行的选择,而且也是需要尽快落到实处的紧迫任务。但两者既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有着一定的区别。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既要避免“德育问题心理化”现象。也要防止“心理问题德育化”现象,切不可强调一个而忽视另一个。两者的相互结合,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把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对待,而更应该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对待;要求教育工作者更加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人格缺陷;要求他们不急于对学生暴露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作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恰当方式;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德育的工作方法和原理,而且要熟悉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和原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心理健康;德育教学;校园文化
现阶段的教学提倡学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良好的一个发展,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传统教学所要求的基础文化知识。目前的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没有兄弟姐妹导致了学生们的自我意识强烈,而不注重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当前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心智还没有完全开化,自身的可塑性是相当的高的,老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一、加强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老师是否清楚的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之间的具体关系,是当前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也是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相互融合的一个基本要点。学校应当激励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积极探索并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然后再今后的课堂当中灵活的运用自身的经验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发挥作用。(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为了教育改革,更是这个时展所产生的必然要求。当前的世界已经深入全球化时代,深刻地影响了目前社会的点点滴滴,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下来,就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奋发进取的革命精神以及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只有学生们学会了信任他人、接纳自己、拥抱社会才能够很好的在这个社会生存下来,老师在教学中除了教授社会所需的基本知识之外,更加应当注重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联系的方式和提升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
(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老师作为传统教学主体,单一式的进行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这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更加无意义。老师应当作为引导者,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能够很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老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尽管让学生作为第一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但如果作为引导者的老师没有强硬的知识能力,是很难把握好课堂节奏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的。因此老师在德育工作中,应当通过不同的渠道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教学素养,如此才能够教授学生们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老师的素质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活动,加大对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学校不能够只是注重学生的知识内容的学习,还要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设,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建设学校的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们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心智不是很完全,老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促进学生掌握并了解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和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教学活动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们感到新奇,让学生们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整体的学习氛围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好的环境能够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学习,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任何课程都无法替代的。因此,加大对学校文化环境的建设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互融合这一项工作的一个重点。(三)各个学科通过结合自身的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最好的选择途径便是课堂教学活动。所以说,如果要想让学生接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那么根据各学科自身的特点与其结合起来就能够很好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老师应当尽量根据教学当中各个学科的特点,找出课堂教学中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在今后的教学活动当中总结好经验并引导学生们探究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当中就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清楚的认识。各个学科都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应当尽量让学生理解到健康心理的作用和意义。(四)加强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意识,扩大学生的教育空间。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是最重要的角色,也是孩子教育的最为重要的角色,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会对一个孩子的心理产生巨大的或好或坏的影响。如果家庭教育不得当,会导致孩子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导致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并形成心理障碍。老师应当多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转变家长不好的教育意识,加强其对孩子心理教育的认知并和家长多多探讨学生健康心理的建设。尽管如今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但局限于传统的知识内容的教育,而忽略了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正确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会对孩子将来的人生起到十分正面的影响,孩子在将来的被教育空间也会被持续扩大。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独孤立的教育,它融入到了各个领域和生活当中,老师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教学中能够引导好学生健康的心理建设。学校和老师以及家长各方面教育相互结合并以多种形式建设好学生的健康心理,结合德育培养能够适应时展和要求的人才,一起努力构建新的德育体系以及建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路线。
作者:赖惠珊 单位:广东省惠东县白盆珠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对做好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在德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达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研究探索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方法途径,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培养社会和时代需要的人才。
一、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当前,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普遍缺乏心理学知识,不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更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德育方法失之武断、简单、粗暴,导致德育失效。为做好德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需要深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学生主体出发,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1、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普遍特点和规律
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者除了积极参加进修学习,接受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外,还要在繁忙工作之余,主动温习教育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儿童成长发展特点和规律。同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谈话、座谈及走访等形式,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其个性特点,采取恰当的措施方法进行教育。
1、2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德育的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施加积极影响,使其形成健康思维、情感和性格的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缓解或消除对教育的抵触情绪。目前,农村中小学德育由于单方面强调社会要求,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德育工作者纯粹说教,强制命令,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德育工作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缓和师生关系,缩短师生心理距离。德育工作者能够掌握学生心理需要和思想动向,把外在要求与内在需要有效结合起来,立足于学生主体,真正实现德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1、3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把道德认识内化为自己道德素质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道德发展的程度密不可分,心理健康教育成效越大,学生道德发展程度越高,心理素质优秀的学生,其道德素质往往很好。很难说,一个认知能力差、意志薄弱的人,其道德水平会很高。德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通过学生主体自我意识、情感及性格等心理素质的有机调节,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满足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
1、4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手段
德育过程中,由于心理原因会产生一些德育问题。如:有些学生对集体漠不关心、对同学冷漠、对老师不尊敬、不遵守纪律及不爱劳动等现象,通过深入了解分析,就会发现很多是由于诸如家庭教育失当、青春期困惑、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原因形成的,这些问题仅仅用德育工作的方法很难解决。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和疏导,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教育氛围,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指导,能有效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
二、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方法途径
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有效的方法途径,以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中心,使两者形成合力,共同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个人品德。
2、1从学生主体出发,树立新的德育观
在德育过程中,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者习惯于灌输、说教、批评,疏于沟通、说服、指导,学生无条件接受,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种被动的教育方式,激发不起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容易造成学生的反感情绪,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自身出发,关注学生内在心理需求,树立以人为本德育观。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做学生的朋友和贴心人,指导学生健康发展。以平等、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心态对待学生,使学生减少思想顾虑,能够敞开心扉,乐于接受教导,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2、2注意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德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事情,而是学校全体教师都应肩负的职责。任课教师在德育课和其他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而且要贯穿心理健康教育,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关心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营造和谐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3善于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内容方法结合起来
目前学校德育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等道德认知及行为规范,忽视了学生内在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发展的需要;德育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可以通过塑造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形成优良品德。德育的方法一般以说服教育、品德评价等为主,强调的是理论灌输和外在强化,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心理健康教育则是运用谈话、心理咨询、沟通分析、行为矫正等方法,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得到体验,激发学生要求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德育工作者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兴趣和要求发展的主动性。
2、4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和教育学生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指根据心理活动规律,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维护心理健康、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开发学生潜能。德育是“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我国,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德育工作目标的合理扩展和延伸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德育的途径之一,它能促进人们自觉地学习与运用现代心理学中关于心理与行为改变的理论,提高德育的针对性。有些问题用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来沟通疏导,能使学生在相互尊重平等的对话中敞开心扉,减少德育工作的阻力,从而为德育提供内在条件。
1心理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通过对社团活动的参与和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每位社团成员会对自己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能够对自己的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给出恰当的评价。这样有利于他们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理想目标,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理智的对待和解决,使自己的心态达到平衡。
(2)培养健全的个性。成员通过参加大量的社团活动,使剩余的能量能够定向释放,情绪得到正常的宣泄;集体活动的乐趣和集体的力量可以帮助他们认清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增强集体荣誉感;在与同学们的交往和探讨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水平和道德文化水平,培养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社团活动的开展,可以感化和引导一些性格孤僻、自卑内向的学生,有利于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发展。
(3)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心理社团活动中,同学们通过与其他同学平等、合作的交往,可以学会信任、尊重、宽容和接纳自己及他人;可以建立起彼此信任、相互鼓励、团结互助的关系,从而消除孤独感,增强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4)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都存在诸如缺乏自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等共性问题,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比如心理社团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心理沙龙”、“心理互助角”、“心理之声”等活动,以心理辅导老师为理论指导者,有共同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很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在自娱自乐中逐渐感受自身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5)强化“朋辈辅导”活动的意义。朋辈辅导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同龄的同学之间更容易敞开心扉,倾诉烦恼,在相互的沟通中,同学之间就能得到更好的心理帮助。另外,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心理自助意识和能力,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而这种心理互助、自助的意识和能力正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培养和具备的基本素质。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1)心理健康教育蕴含着道德教育。一般说来,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现实能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需要,能客观认识现实生活,心理行为与社会现实环境保持协调是人心理健康的体现。也就是说,个体的心理健康要兼顾内外两个方面:对内是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心理机能正常;对外是行为要与社会要求相符合,社会适应良好,这就要求个体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良好的道德品质称为道德健康。道德健康是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大部分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一个有道德修养、品德良好的人,波孟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标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马斯洛也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具备“基本哲学和道德原则”、“他坚持向着大多数人愿意叫着美好的价值前进,向着安详、仁慈、英勇、正直、热爱、无私、善良前进。”不仅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困扰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而且培养学生的道德健康,使学生具有良好社会适应性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健康并不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质如尊重、正直、乐观、开朗、富有爱心等,教学生学会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感受与社会要求,从而主动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积极适应社会。实践证明,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而主要是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精神的健全发展,单靠德育发挥作用是不够的。学生内心有强烈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同时,更希望发展自己的社会性。人是有乐群性的,有一种合群倾向,有受人欢迎、拒绝孤独、不受排斥的心理需要,有着强烈的归属意识,个体迫切需要将自己纳入一定的群体,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这点讲,学生有接受社会思想道德的心理认识倾向。
(2)良好德育效果的取得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实质上是社会规范在学生身上内化外显的过程,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经过知、情、意、信、行五个过程才能实现,也就是必须通过学生心理的吸收、转换才能实现。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品质影响甚至决定在德育过程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学生处在情绪快乐、认知良好的状态时,亲社会增强,主动接纳遵循社会规范,能积极适应社会要求;若学生情绪不良,人格不健康,思维负面,就会逃避或敌视现实生活,自我控制能力减弱,挫折容忍度下降,容易引发不良道德行为。日常生活中,学生违背道德的行为,看似道德问题,其实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德育过程中,教师如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扰,避免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就能为德育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背景。如果进行单一的德育而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也许能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但随时有可能因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良道德行为,影响德育效果。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基础,如道德感要建立在同情心、公正心基础上,合作精神需要心理的乐群性等。因此,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道德规范学习,更要培养其相应的道德心理品质。如果缺乏道德心理品质基础,学生的道德行为将只是一副道德面具,难以形成良好稳定的道德品质。道德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共同培养的教育内容。《论语》中包括着诸多心理教育内容,“不患无位,患无所立;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这种思想既是职业指导也是对学生的情绪疏通,孔子所倡导的“温、良、恭、谦、让”、“恭、宽、信、敏、慧”等君子德行,既有道德品质,也包含心理品质。古往今来,成功的德育工作者,往往也是出色的心理辅导者,能关心学生需要,疏通学生的心理烦恼,从而使德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p#分页标题#e#
3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
(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奠性德育功能就是培养学生自我的心理调适能力,维护其心理健康,提高其心理素质,进而达到培养其良好品德的目的。心理健康是健康人格的基石,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奠基性德育功能就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奠基表现在不仅可以为德育提供较准确的信息而且可以为德育提供基础的方法。传统的德育学生被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在心理咨询中,学生被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要求,它强调理解学生人格缺陷、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暴露的思想和行为问题教育者一般不急于做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2)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心理咨询中的一些方法、步骤可以成为德育的方法与步骤,在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的同时如果能运用一些心理咨询技术,就可以取得最佳的德育效果。
(3)心理健康教育的调节。部分同学由于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其对道德要求和意义的理解也受到阻碍,这种情况下,就要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宣泄、暗示、角色变换等方法来弥补思想品德教育的不足,把学生的心理、思想调整到与德育相适应的状态。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家长教师的影响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想意识及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其内心实际的建设也还有待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的言行举止大都是进行摹仿,而学生家长和教师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群体,同时也是他们摹仿的主要对象。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学生家长及教师所说出的一些话,做出的一些事情,会让学生觉得影响深刻,并且加以学习。在下一次出现相同的情景时,学生也会下意识地做出同样的举止。除此之外,家长教师对学生说的一些话及做出的事情,也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当学生做错事情,如果家长及教师都是一味地指责怪罪学生,那么会让学生产生负面的思想,并且产生逆反心理,阻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如果家长教师是给予正面的引导,为学生全面分析事情的好坏,这样能够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教学环境的影响
除了家长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之外,实际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今社会科技快速发展,小学生所能够接触学习到的除了现实社会,还有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中,学生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一些不良的信息,导致学生对人生产生错误的认识,阻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在现实社会当中,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如大人所说的一些抱怨生活的言论,或者是一些杂志上的不良信息等,这些也会阻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小学德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开展小学德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发展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让学生能够客观的看待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从小学德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算得上是小学德育教学的一部分。同时通过提升小学德育教学质量,也能够有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校及教师就应当充分重视小学德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法做到两者的有效融合,保证学生健康发展。
三、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在小学德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小学德育教学中,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小学德育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可以适当招揽一些新的德育教师,同时对在职教师进行专业素质培训,开展“如何在小学德语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等等。只有保证小学德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才能够有效保证小学德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融合。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实际的教学环境却不能够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所需。因此,学校及教师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去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发展不利的因素,净化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可以更多地认识到外界环境的美好,从而帮助学生发展健康的价值观念及思想意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从教学方式来看,目前很多学校在开展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都是采取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这样就使得教学课堂枯燥乏味,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应当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等,从而打造开放的课堂教学,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保证学生更加自主参与到实际教学当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在促进小学德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适当地开展一些时间教学活动,让学生们能够走出课堂,去到实际的生活中接受德育教学,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四、结语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实际的小学德育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帮助其形成积极正面的思想意识及价值观念,并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及人生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在实际的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结合当前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并且注重实践教学。只有保证小学德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融合,才能够有效提升实际的小学德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汪风峰.巧用“三维”课前演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
关键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德育 区别与联系
目前,针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有一种主流的观点,即在社会形态急剧变化的大背景之下,大学德育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均有了新的拓展,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几年来,有部分学者对这种主流观点提出了质疑。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里究竟是什么?它与高校德育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区别和联系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在本文中笔者将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发对此问题更深入的理解。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主要是由文化知识内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道德感化三方面共同组成,而在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以及人格教育方面相对缺乏,这就导致了当前很多大学生在自我竞争力、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以及人格完善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多个心理素质方面处于极低的发展水平。在当前经济社会急剧变革、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各种思潮不断侵袭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生活压力、学习压力以及工作压力急剧增加,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据相关资料统计,每年因为心理问题而退学、休学的学生已经占到总退学、休学学生的50%,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高校课堂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从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出,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各类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适应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压力以及工作的压力。从这方面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本质的不同。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在目标、内容方面有所不同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和解决各类学生心理问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能够自主健康的成长。从根本目标和根本目的这两个方面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在不同时期,其主要内容也会发生不断的变化。就目前来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使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加强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培训心理调试方面的技能和方法,使他们能更好地应对各类心理问题。比如几种常见的神经症的预防与自我治疗的方法,对个别心理不正常的学生采取危机干预,在医疗信息方面提供咨询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是高校德育的根本目标,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方面的提高,引领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与社会价值方面的追求。德育的内容有伦理道德教育、信仰教育与公民教育(包括法律方面的教育),通过教育与引导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更加科学。
(二)高校主抓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背景与专业要求不同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理论体系是: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健康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从专业背景方面来看,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扎实的、具有以上相关各种心理学科方面的知识,掌握谈话技巧、收集资料、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面的技能,能够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进行因材施教。同时,还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生感悟,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而社会道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则是伦理学、社会学、哲学、政治理论与法学……目前,我国高校中从事德育工作的人主要由班主任、辅导员、德育教师、党团组织负责人以及从事这项工作的干部和教师组成。由此可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德育教育工作者在专业知识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联系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心理基础,对德育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品质的养成与他们的心理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心理基础。人们的心理过程以及人格的形成是统一和稳定的,价值观念才能稳定和统一。正确世界观虽然来自于规范的理论学习和引导,个人良好品德的养成虽与道德规范的教化密切相关,但如果没有形成良性的人格形态,没有知、情、意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外在观念的灌输也不容易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价值信念与道德品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调动学生积极的感情因素,促进他们道德品质的养成,增强德育的时效性和可接受性。由此可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制约并且影响德育的效果。
(二)德育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解决问题方面,德育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在方法和观念层面可以相互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人为本,不存在政治说教,关注个体发展,因此两者可以相互借鉴。如无条件尊重、平等、真诚、共情等理念与面谈技术等,这对解决以往某些用德育方法无法奏效的行为问题卓有成效。
四、总结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不应与德育方面的研究相提并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校应该健全自己的体系,培养一批专门的人才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应该得到各所高校和学生重视,只有这样才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国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
[2]乔凯,张晓婧.高校德育理念和方法创新研究[J].管理观察, 2009(7).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德育;教育融合
小学教育是属于教育阶段里最为基础的教育,由于我国历史的流传与发展,我国的教育理念还是不断的坚持以德教育人、以德育教育为先的贯彻思想,德育教育的工作在学校里有一定的成果。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这两者的教育工作是具有独立性的,又有相辅相成的依赖关系,虽然这两者有着复杂的关系,但是在内容上却具有一致性,所以在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里,应该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保持相互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方式。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很多学生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以及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大部分取决与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所以学校结构、教育教学应该更要重视学生的心里教育健康问题。我国近年来教育有很大方面的改革与发展,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渐渐的将心理健康的教育发展推向重要的教学内容,所以在中小学生的教育课程里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为独一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将德育教育的也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当中,使得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的有一定成效的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课程融合
在小学教育教学里,思想品德课程是教学内容的课程之一,所以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适当的渗透到思想品德课程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相结合,以此来达到的很好的成效以及最佳的水平。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的教学课堂上,应该合理、适当、有效的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思想品德的每章的书本内容里,并将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渐渐的传授给小学生,让小学生能够很好的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学校建设方面,要不定期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道德模范表扬、心理健康会谈、设立道德品行奖项等等活动,以此来让学生重视德育品行发展,还可以让小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活动,并达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学生的活动的对象,可以让他们更好、更贴切的感受和理解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对自身良好素质养成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小学生,去学习、去生活。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虽然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一定的不同区别,但是还是有着不可切割的联系,所以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要着重加强对品德教育的教学以及心理健康的融合。然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小学教师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关键。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的发展,并且很有成效的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学德育的教育里。因为教师是学校教学的参与者,还是教学的实行者,所以教师本身的优良好的素质,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以及品德教育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如果是一个综合素质低、品行差的教师来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小学生会随波逐流,会形成歪斜的德育观念,不健康的心理发展,不良的行为作风,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能够很好的培养出心理健康的,行为端正的好学生,就要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要更加的专业。学校要确保小学的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的顺利的教学以及教学质量的保障,就要建设、健全的教师队伍,完善各项制度,整段管理体系。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开展教师民主生活会议、思想政治大会、思想演讲活动等等来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加强教师育人的思想观念。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校、教师和家庭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形成一个双教育、双成效的模式,以此来更好的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小学生在家庭里是很受影响,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模范,所以家长一定以身作则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的好市民,才能很好的给自己的孩子树立很好的做人榜样。在一个好的家庭里,生活的繁琐小事都可以作为讲述人生的案例,也能很好的教育他们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如何相处等等多方面的教育。家庭的教育要与学校的教育相互的配合交流,为自己的孩子、学生营造出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以及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将新鲜的气息注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教育中去。在学校的活动举办方面,应该让孩子与家长多多互动,共同参与。例如:校园亲子活动会、幸福家庭演讲会等等类似的亲子活动。有家长与学生的共同参加,可以给予他们自己家庭一起合作的机会,让小学生能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以及无私的爱,并通过活动进行相应的教育灌输。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教育的不容忽视,学校、家长、教师要重视该教育的发展,兼任起这个长远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为小学生树立起更好的榜样,指引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随着教育的不断完善、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小学生在启蒙A段的教育问题面临更对的挑战与机遇,所以国家、学校、教师要更加的注重创新、改革,改变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好的渗入到德育的教育中去。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互融合,可以最大化的促使小学生的良好的素质发展,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并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徐建明.找准课堂探究设计基点带领学生轻松走入课堂――《生活与哲学》课堂探究设计基点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