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加强内部管理范文

加强内部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强内部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加强内部管理

第1篇:加强内部管理范文

关键词:制度约束 过程监督 问题 措施

随着油田发展状况改变和内部管理体制的逐步展开,对外关系系统也开始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运用,但是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地方不尽人意,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即:制度贯彻流于形式,监督约束力度不够,工作失误时有发生。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制度约束不力,制度约束不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作过程监督不到位。

2013年8月份,中原石油勘探局采油六厂马11-80井作业施工搬家过程中,按照“八项制度”中的临时占地管理制度规定,作业施工不准占用井场以外的土地,而现场工作人员当时在吊车摆放作业设备时天色已晚,为了省事,随手将设备摆放在超出井场以外的地方,当管片协调员发现这个情况后,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及时给予纠正,认为仅仅超出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与当地村民都是熟人打声招呼就行了,没想到在施工完毕搬家时遭到村干部阻拦,其理由就是没办理临时占地手续擅自占压土地,要求赔偿。由于这点不经意,导致作业搬家延误36个小时,占地赔偿500多元,综合经济损失1.5万多元。这件事震动很大,令人反思,为什么有制度有规定,此类事件还会发生;为什么大会小会要求,还有人不以为然。笔者认为:

1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1 个别协调员从思想上对“八项制度”重视不够

认为“八项制度”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简单的汇总,比较呆板有时可能还会影响协调时效,现场工作中不按制度办事走捷径,甚至有的协调员把“八项制度”与协调时效对立起来,只注意抓协调时效而不顾“八项制度”的要求,违章违规。存在有规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使得八项制度如同虚设,有的不注重自己的业务学习,使得自己业务素质不高,不适应岗位的要求,执行“八项制度”流于形式,使得制度得不到有效的执行。

1.2 工作过程监督约束力度不够

首先应该意识到工作过程监督是一个动态的约束过程,在进行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单位协调员工作的特点和管理要求等相关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内部工作过程监督制度。然而在实际的过程监督工作中,这项工作的完成并不是很好,很多单位都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只是简单的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根本没有配套对应的保障措施,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相关的制度和措施,却没有随着油田的发展状况和设计环境的改变而进行修订和补充,渐渐的这些制度和措施变得不能满足单位组织发展的需要。此外,一些单位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上,忽视事前和事中的失误防范控制,造成了工作过程监督约束不及时,力度不够。

1.3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缺乏有效的权利制衡和约束机制

现在很多的单位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普遍存在内部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并且缺乏有效的权利制衡和约束机制。分析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工作的特殊性,很多时间都是在野外独立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工农协调员集协调地方关系、处理工农赔付于一身,使得个别思想觉悟不高的业务员,在缺乏过程监督的情况下,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超越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的现象发生,根本不依照制度办事,即便有过程监督检查,也碍于情面怕得罪人使得监督检查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个别协调员业务水平不高,责任感不强,在没有相应有效的过程监督约束机制下,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其自觉性和制度的执行力大大地削弱,不能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稽核也仅仅局限于事后票面核对上,缺乏事前、事中稽查过程。

2 加强制度约束和过程监督的必要性

2.1 加强制度约束和过程监督是遏制现场工作失误的需要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薄弱的制度约束和不能及时跟进的过程监督是导致这次工作失误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协调员在工作过程中,不是过于自信,时刻受控于制度约束之中;如果当时过程监督能够及时跟上,就会避免上述案例的发生。因此,我们不仅应该加强协调员素质教育,也应该加强内部制度约束和工程监督,从源头上遏制现场工作失误。

2.2 加强制度约束和过程监督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我们对外关系系统,通过层层分解青苗费用、制定“八项制度”、改变工作方法施行“日清日报”工作制等措施,使得对外关系工作和青苗费用控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对外关系协调控制能力仍然不强,青苗费用管理控制基础仍不牢固。因此,从加强制度约束,优化控制环节,强化过程监督,提高协调员素质入手治理工作失误,控制青苗费用不合理支出,十分必要。

3 加强制度约束和过程监督的措施

3.1 提高工农协调管理人员对“八项制度”的认识程度

目前我们有许多由于不按制度办事而导致工作失误的事件发生,之所以能够这样,首先是因为我们有部分管理人员自身对“八项制度”认识不够,监督约束力度薄弱。管理部门作为对外关系的主体,作为对外关系各项政策的执行者和监督者,应该最先从根本上提高自身对“八项制度”的认识程度。这是提高我们对“八项制度”执行效果的首要条件。只有各岗位上的管理人员认识上得到了提高,在监督处理协调对外关系工作时才能真正的贯彻油田的各项制度。也只有各岗位上的管理人员真正的提高了对“八项制度”的认识程度,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监督各协调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所以,必须提高管理人员对“八项制度”的认识程度,使其意识到“八项制度”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八项制度”不流于形式,真正的落实到位。

3.2 建立良好的工作过程监督系统,保证青苗费用控制效果

良好的工作过程监督系统可以使我们及时掌握对外协调工作情况,以便为青赔费用管理控制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通过这一系统,对外关系协调工作的有关信息可以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从而保证对外关系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3.3 建立科学培训机制

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能否有效运行与协调员的素质密切相关,我们应结合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基层协调员培训机制。通过培训,使协调员更具工作责任感,明确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逐步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使之认识到,对外关系工作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我们整个油田的集团行为,任何的点滴失误都将会影响油田的整体利益,从而达到提高员工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闫俊辉.如何进一步完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J].价值工程,2012,31(9).

[2]玲辽.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7).

[3]钟海燕.浅议检察机关如何加强内部监督[J].法制与社会,2010(16).

[4]乔明雅.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J].经济师,2006-

01-05.

第2篇:加强内部管理范文

建立行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

内部控制是一种与实践联系相当紧密的管理手段,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时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生搬硬套,应结合烟草行业的具体情况,建立一套真正符合行业发展和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机制。具体来讲应符合以下原则:

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体现法律法规的要求,以保证控制系统的权威性。

内部牵制原则。企业的每一项业务活动都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

全面控制原则。一是指内部控制的触角要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二是指内部控制应贯穿于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全面规范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使企业业务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形成一个互相补充、互相协调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成本效益原则。单纯从控制的角度来考虑,参与控制的人员与环节越多,控制措施越严密,控制的效果就越好,其发生的错弊现象就越少,但这也必然造成控制成本越来越高。因此,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一定要考虑控制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之间的比例,对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大、影响范围广的关键点进行严格控制。

以人为本创新内部控制制度

人既是内控制度的被监督者、被考核者,又是内控制度的实施者、考评者。人是影响内控制度实施效果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发动员工主动参与内控制度的各项活动,提高内控制度的实施效果。另外,要重视对管理人员、财会人员的选拔和业务技能培训;将单位内部组织机构之间、各经办人之间不相容的职责和职务分离,比如将财务负责人的执行职务与承担的具体业务职责相分离,以避免职责交叉现象的发生。

健全行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建立内部控制领导机构。为了加强内部管理监督,企业的重大问题必须由领导班子按照程序集体研究决定,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投资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以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防止在资金划拨、资产处置方面出现问题。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应保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计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核、评价内控制度是否完善以及各职能部门履行相关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报告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从而保证内控制度的完善。

充分发挥社会相关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作用。如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通过评价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审计风险,减少因决算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导致发表不准确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行为,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杜绝资金划拨、重大项目投资、资产处置中的违法乱纪行为,确保各项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

第3篇:加强内部管理范文

论文摘要:论述了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勘单位内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1概述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地勘单位产生结构调整的要求,地勘单位由过去单一的地质勘探,发展成为以工程地质勘察、工程施工、对外机械加工、餐饮、宾馆服务等多元化,多种行业的生产管理体系。地勘单位的管理方式也由过去单纯依靠行政管理向着自主型的以责、权、利相结合的经营管理企业化方向转变。由于生产项目的增多,生产经营范围不断扩大,点多线长,导致管理工作出现滑坡,地质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

造成地勘单位经济效益不显著,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客观表层的问题,有深层次的矛盾,欲解决这一问题,使地勘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必须从上到下协调一致,进行综合治理,改变地勘单位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达到其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地勘单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意识淡化,管理素质不高。偏重于放开搞活,却忽视了管住管好。由于一些改革措施还不完善、不配套,导致管理中出现“以包代管、以包拒管”的现象以及短期行为。甚至有个别单位超前分配,分光吃净,缺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2)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才缺乏。由于受旧体制的影响,很长一个时期,地勘经济游离于商品经济之外。所以一些在企业单位已经普遍应用了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于部分地勘单位来说还很陌生。也正因为如此,地勘单位管理干部队伍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显得很缓慢,在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方面有待学习和积累,在管理水平方面也.有待提高;

(3)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各项专业管理水平较低。目前有不少地勘单位的计量、标准化等工作程序不规范、不标准;各种数据资料不准确、不齐全、不定期修订,失去了标准化的先进合理性;基础统计资料不完整,数字不准确,报送不及时,口径不一致,甚至有些工程只有进展总数,没有严格的班报记录,严重影响提交地质报告的准确性;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没有成为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准则。各项专业管理水平较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尚未在地勘单位全面,有效地展开,地质工作简单化时有抬头;尤其是地质市场和多种经营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齐全而又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办法;财务监督不力,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设备管理失控,配置不合理;物资管理不善,仓储损耗,积压严重,跑、冒、漏、滴现象依然存在,安全意识淡薄,违反安全规章、规范的情况屡见不鲜;

(4)法制观念不强,合同管理混乱。改革开放以来,地勘单位与外界的经济关系日益增多,这就必将涉及到大量的经济法律关系,但是目前部分地勘单位经济实体法制观念淡薄,对法律手段在地勘单位管理中的作用重视不够。近年来在开辟地质市场和发展多种经营过程中,各类经济合同大量增加,合同金额电与日俱增,但是在有些单位对经济合同作为一种法律制度还缺乏明确的认识,对已签汀的合同管理不善,履行监督不力,以及对违约处理不够及时,不够严肃认真.致使许多应签订合同的经济行为而未签汀合同,即使签订了合同,有的内容含混,责任不清,难以履行;有的则拒不履行却得不到应有的惩处。所以经济合同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真正的经济效用和法律保障。

3建议和看法

由上述几种情况不难看出,目前地勘单位的管理方式已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不重视管理和放松管理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不能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效益和地勘单位发展的最突出的因素。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下定决心,花大力气,进行综合性的治理,方能见效。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1)管理与改革同步推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地勘单位效益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而每一项改革方案的出台,都必须靠有效的管理措施来保证,如果管理滞后于改革或与改革不配套,势必阻碍改革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在大力推进地勘工作体制改革的同时,集中精力加强地勘单位的内部管理,完善那些已经不适应地勘单位改革和发展的旧的管理制度,重新创建出一套科学的,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的管理制度,彻底摒弃传统的旧观念,全面推广和运用经济责任制、股份制等适合地勘单位的现代化管理方法;

(2)建立健全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现已成熟的管理体制、管理方法。承包制的推行,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种种短期行为和管理职能的削弱,但是目前情况下,在地勘单位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仍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些问题和困难,就全盘否定,更不能把地勘单位因投资不足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都归罪于承包经营这种管理模式。每一项改革都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认真贯彻有关方针政策,在继续坚持和完善已有的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的同时.建立和强化地勘单位约束机制。结合目前情况,约束机制的重点应放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适当集中地勘单位的财权,认真清理地质市场和多种经营中的债权、债务及早解开债务链;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完善管理指标体系,规范股份制和承包经营行为。明确制度,严格考核,使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股份制成为凋动各方面积极性,搞活地勘单位的一种主要经营形式;

(3)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契机,全面提高地勘单位的管理水平。改进和加强地勘单位管理,提高管理素质,是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目标。通过质量认证踏踏实实地把管理工作搞上去,针对地勘单位管理中存在的一一些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这些工作:①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级领导和业务人员要进一步增强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到强化管理,开展地勘单位质量管理活动,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②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各项工作要“严”字当头,一丝不苟,不要走过场,搞形式。要自始至终地按照地质工作规律,以质量管理作为提高管理水平的突破口,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网络;③加强管理的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加强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地勘单位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必须把基础工作同基层建设作为提高质量管理的重点,从标准化,档案、计量、定额、信息、基础教育和班组建设抓起,逐步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数据微机处理系统,确保各种基础统计资料的及时、准确和完整;建立和完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标准体系,加强基层建设和现场管理,建立良好和谐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实现以人为本均衡、文明、安全生产,逐步实现地勘单位管理人性化、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第4篇:加强内部管理范文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指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和规划的主要内容,将发展目标层层细化和分解,下达于企业内部各不同部门的实际工作中,通过预算、协调、控制和考核等方式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构建一整套科学、完整的管理系统,同时加强企业内部各不同部门的经营目标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对于各项经济活动实施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并就实际发展情况和实现业绩实施系统考核与评价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系统。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战略性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并作出统筹规划和合理安排,对企业现有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安排,以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供全面的服务。

    (二)全额性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包括生产成本预算、经营性预算和财务预算等,其中不仅有对于企业日常各项活动的预算,还有直接与企业现金支出、经营效果和财务状况相关的预算,以及发生频率较低的一次性业务的预算。

    (三)全员性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和企业内部每个部门都息息相关,需要各部门之间有效协调和相互配合,全员共同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这样全体员工积极进行参与和实施,最终才能实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既定目标。

    (四)全程性

    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并渗透于企业综合管理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自始至终从不脱离企业综合管理的全过程,反映了预算管理的全程性。

    (五)激励性

    全面预算管理是将企业战略方针和经营计划得以具体化,将预算目标细分量化下达到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中,并具体量化到每位员工,各部门和员工在明确自身的工作方向和职责范围后,势必积极奋进全面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这样就充分表现为预算管理的激励性特征。

    三、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措施

    (一)逐步落实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与内部控制制度紧密结合,全面预算管理主要以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为基本导向,对于企业内部实体资源和非实体资源进行预算、编制、组织和控制等,必须以企业战略长期目标相一致,实现各类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并逐渐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在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必须以企业自身治理结构为基础,将预算管理与企业绩效考核相挂钩,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强化不同岗位人员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逐步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结构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建立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和落实部门责任制,同时需要企业预算管理制度的约束力和控制力,实际上各项经济活动的实施均以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约束和管控,在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需要全面落实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项政策,以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全面落实。当预算具体内容确定后,不得随意调整和更改,各部门和各岗位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定,确保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必须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实施,主要是做好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等两方面内容,并全面实施跟踪管理,对于预算管理状况及时反馈和监督,并分析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合理措施加以解决。

    (三)合理确定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与编制方法

    确定企业全面预算目标必须遵循三种原则:第一,战略性,企业必须以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追求长期利益的逐步实现,而不是错误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第二,切实可行性,主要指预算管理目标必须结合企业自身行业特征和实际发展状况,经过各部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得以顺利实现。第三,科学性,主要指通过对大量有效的数理信息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利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分析得出。全面预算编制方法是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前提,预算编制方法主要包括固定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和弹性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应结合企业自身行业特征和实际发展情况,科学选择切实可行的预算编制方法,以达到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根本目的。

    (四)科学编制全面预算方案

    编制全面预算的具体规划应根据企业实际发展状况为前提基础,科学制定年度预算目标,并编制出具体化实施方案。全面预算管理的具转自lunwen.1KEJIAN.com 体化实施方案主要注重市场份额和销售量的稳步上升等,年度预算目标主要以实现利润目标为导向,基本参数为资产报酬率、产品毛利率和息税前利润等。在编制预算方案过程中,须做到以下几方面:①全面考察和掌握经济市场的发展状况,确保会计信息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②有效运用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分析并预测企业未来战略目标的发展方向;③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科学制定全面系统的预算方案,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五)制定科学考评和绩效考核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性、战略性、全程性的系统化工程,为有效确保各项预算指标的顺利完成,必须科学制定严格的考核方法,根据各职能部门执行预算管理的实际结果,实施严格的绩效考核管理。在明确全面预算目标后,结合不同部门岗位的责权范围,将全面预算目标逐层进行细化和分解,并明确各岗位的具体预算目标,根据制度科学设置岗位,按照岗位性质合理安排工作人员,根据预算具体内容的差异性,进行全程跟踪分析和控制,预算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当面讲评,严格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六)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职能

    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以完善全面预算职能为基础,通过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等实施全程跟踪审计,监督和督促企业预算的执行情况。改变以往事后监督的做法,注重事前监督与事中控制有效结合。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预算操作方法为基点,对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收支状况和财务变化状况等实施全程跟踪与监控,及时反馈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样有效提高了预算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确保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此外,对于企业财务收支状况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核,并提出具体意见或建议,进一步落实审计监督职能,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和有法可依。

    四、结语

    总之,在编制和执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应根据企业自身行业特征和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实施方案,遵循“适应性、可行性、效益性”的原则,切实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与有效控制,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实,以期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作者单位:南洋电缆集团)

    参考文献:

    [1] 窦恩永.论企业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的整合发展[J].财经界,2012,(20):84.

    [2] 刘光强,李卫东.基于内部控制的预算管理关键控制点[J].会计之友,2012,(25):29-33.

第5篇:加强内部管理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国内医院内部也建立起了较完善的管理制度,民众的就医环境也在持续改善当中。但是,国内医院的内部管理仍然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收费管理混乱的问题长期存在,这也说明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本文将从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对有关内部控制涵义及内控制度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此来对医院加强财务管理和实行内控制度提出自己的意见。

一、医院内部的会计内控实施概况

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这也是医院财务管理所不可缺少的一道环节。国内不少医院对实施会计内部控制缺乏应有的重视,相应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与相关管理制度也不完善,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存在职责不清、会计信息管理混乱,甚至出现职务侵占和虚假发票等违法事件,对医院的利益造成侵害,也违反了国家的法律制度。所以,医院内部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以保证医院的资金得到合理使用,为公众的卫生健康服务。

二、医院内部实施会计内控制度存在的不足

在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并走向健全的背景下,医院正在逐步开始实施新会计制度,建立新的财务管理体制,并着手构建会计内控制度。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部分地区,医院已经开始将会计内控制度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纳入到医院的制度建设之中。但是,在实施会计内控制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仍对会计内控制度产生影响。首先表现为对医院财务管理认识的偏差。人们认为,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实行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与企业相比应相对简单,所以在具体管理与实务当中,普遍出现重核算而轻管理的现象。而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也很少引进财务管理与会计专业的高级人才。由于财务管理意识落后和管理人才的缺乏,制约了会计内控制度在医院的有效实施。其次,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对实施会计内控制度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医院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医疗的效率上,认为医疗效率获得提高,医院就可正常运转,而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本身不再是问题。再次,医院的会计内控制度缺乏明确的标准。目前,在现行医疗体制之下,医疗单位内部尚未形成明确、统一、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内部控制规范,即使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也是如此。

第二,医院在实施会计内控制度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首先是制度缺失,机构设置不完善。制度的缺乏导致管理人员在进行实务操作时缺乏根据。其次是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监管体系,医院作为一个医疗机构,其本身就存在许多体制性的问题,也是改革的对象之一。而承担会计内控职责的人员有的隶属于财务部门,有的隶属于纪检部门、或隶属于监察部门,甚至出现多头管理的现状,会计内控制度无法得到有效发挥。有的只是进行事后监督,而制度规定中的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的功能得不到体现。再次,医院领导对会计内控制度缺乏足够的重视,医院职工的认同感也不足,甚至不了解会计内控制度究竟有什么作用。

三、加强医院会计内控制度的有效途径

第一,会计内控制度已经在国内外的其他行业实施多年,有十分成熟的经验,医院可根据实际进行选择性地吸收与借鉴。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医院内部,其已经发展出成熟的管理机制,有着健全的制度体系。医院管理的好坏将对医院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国内发达地区的医院之间可在财务管理与会计内控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以提高医院的会计内控制度的实施效果。对其他行业企业的先进财务管理经验和会计内控制度也应加以借鉴和应用。

第二,提高医院内部财务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素质。作好会计内控工作需要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又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医院在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时,既要考察其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又要考查是否具备财务管理能力。应重视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并加强现有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防止做出利用职务之便的违法违规事来。

第三,保证医院的会计内部核算职能的有效发挥。内部核算本身就具有监督职能,只是在内部核算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应该强化医院的财务管理体制,赋予医院会计内控人员相应的职权,有权对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医疗成本问题和收入不符等实施监督。此外,医院从领导层到各级人员都应提高对会计内控制度的认识,了解会计内控制度在医院财务管理中是不可缺乏的环节,并将会计内控制度教育拓展至全体职工。将会计内控系统建设融入医院的长远发展目标。运用会计内控机制对医院各部门的运行情况和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并赋予会计内控部门以相对独立地位,使医院会计内控制度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四、结语

强化医院内部的会计内控制度建设是医院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在经济发展和市场机制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医疗机构之间将出现激烈的竞争,医院想获得稳定发展,必须加强内部管理,而会计内控管理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方招平.浅谈如何完善石油企业内控制度[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02).

第6篇:加强内部管理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部分经营不良的企业,其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必定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和问题;而对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体制的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不但可以发现和修补已有的漏洞,还能减少消除运营整个过程中的不必要的损失,使企业能够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从目前世界经济现状角度来看

我国企业面临空前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国外的许多公司财务管理都朝着财务导向方向发展。相比这种形势,我国的公司企业的财务管理显得很不成熟,与国外的公司差距明显。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由于企业竞争对象发生了转变,由国内企业变成了国外企业,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财务管理要与国际接轨,要逐步的改变旧有的管理模式,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企业的管理重点是财务管理,所以要想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就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缩小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二)从目前企业改革的角度来看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了步伐,由于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变成了外国公司,所以原来的单纯控制成本的财务管理方法,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限制了企业的活力,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一些超大型的国有企业。企业规模的扩大要求转变过去的总经理为主的管理体系,取而代之的是成熟的制度和规定。通过对许多企业的调查发现,成功企业的成功经验主要得益于企业具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所以,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转变管理模式,采用完善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从保护投资人利益的角来看

目前企业还存在着投资人与经理人意见不统一的现象,多数经理人都会为了获得眼前的短期利益而忽视投资者的长远计划,使企业陷入短期发展的误区,更有一部分经理人,会利用自己的职权和企业财务管理漏洞,侵吞投资者财产,使投资者面临相当大的财产损失。所以,为了对经理人有效监管,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就需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不让任何人钻空子。用制度来管理人约束人。

二、针对目前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及对策

(一)应加大对企业高层的监管力度,实现内部控制面前人人平等

我国内部控制体制对企业高层起不到实质性作用。这是很多企业都面临解决的难题。内部控制体制本来应为员工制定、员工实施,全体员工都不该例外,但如今在许多企业中,内部管理体制的制定及实施全部由企业高层决策。这对企业内部能否健康、和谐的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作为企业高层,应当不停提升自身的办理理念和办理水平,做到以身作则,真正起到应有的带头作用。

(二)应优化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保证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取得良好效果

企业的管理体系是否能取得管理效果,主要在于管理制度是否合理。企业的管理体系是根据企业的规模和经营方向构建的,在一段时间之内,必须是稳定可靠的。企业的管理体系需要随着规模的扩大、财务状况和人员结构的变化而作出调整。好的企业管理体系注重对企业自身资源的利用,通过优化管理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应根据企业自身形势,优化财务管理体系,实现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三)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采取预算制度,提高对企业财务支出的有效监管

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收入和支出,在财务支出方面要严格执行预算制度,避免出现财务混乱的局面。坚持推行预算制度,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管理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内容,企业要想做大做强,要想提升管理水平,就要管好企业的财务支出环节,做到财务收入和支出两条线,通过采取预算制度,来达到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的目的。

(四)应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完善企业会计信息

从客观方面来看,由于我国会计体制长期不能得到很好的完善,致使会计信息的制作没有一个严格和统一的标准;从主观上来看,受办理体制和经济好处驱动的影响,企业做假账成风,使得会计信息真实性丧失,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这一难题的严重性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其处理将会是一项长期的难题。因此应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制定出会计信息制作、审核标准。

三、总结

面对变换不定的世界经济,传统的财务管理思想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那种漠视风险的想法和做法,只会使企业陷入更为复杂的风险境地,必将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因此,财务管理者必须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从思想到行为上对风险有个客观的、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唯有此,才能够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从而提升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并对推进现代企业产业化与市场化的进程,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淑红.试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J].现代审计与会计,004(1)

[2]郑石桥,周永麟,刘华.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系统[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

[3]杨雄胜.高级财务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第7篇:加强内部管理范文

一、建立发票信息管理系统

1.确定责任人及时收集整理发票信息,防范因发票原因而使费用等不能税前列支,企业多交税的风险

企业应由内审部门专门负责发票信息管理工作,主要的信息渠道是通过订阅中国税务报、Internet网访问各地方税务局网站,了解发票改革通告、换版通告、发票特征、丢失作废公告等。税务会计在工作中应了解企业所在地税务部门的公告通知等信息,通过全国各地业务部门收集当地关于发票换版、识别等报纸公告,发票信息主要包括国税、地税各地发行的发票的类别、内容、特征、识别方法、税务部门对发票的领购、填写、发票审核等,通过建立企业的发票信息管理系统使企业在发票管理中能及时地了解、掌握发票信息,为企业辨别真假合法发票、进一步开展发票管理做好信息准备。以收集深圳地税发票信息为例说明,其他方法大同小异:可以上深圳地税局主页办税指南的发票管理栏了解发票相关信息(网址:szds.省略),以下仅简列出部分内容:

发票种类:地税发票票种共9类22种,具体如下:发票换票证、税务机关代开统一发票(地税)、地税局委托代开专用发票、业户营业汇总凭证、运输装卸专用发票、国际海运业运输专用发票、国际海运业船舶专用发票、国际货物运输业专用发票、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出租汽车专用发票、建筑安装业专用发票、保险业专用发票、金融业专用发票、邮电通信业专用发票、文化体育业专用发票、服务业定额发票、服务业专用发票、饮食娱乐业服务定额发票、医疗服务收费专用发票、保险中介服务发票、转让无形资产专用发票、转让(销售)房地产专用发票。

发票的基本联次及用途:复写填开式发票基本联次为四联,第一联为存根联,开票方留存备查;第二联为发票联,收执方作为付款或收款原始凭证;第三联为记账联,开票方作为记账原始凭证;第四联为备用联,留存备用。定额发票为单页两联,右边为发票联,左边为存根联。

发票的基本内容:包括发票的名称、字轨号码、联次及用途,客户名称,开户银行及账号,商品名称或经营项目,计量单位、数量、单价、大小写金额,开票人、开票日期,开票单位(个人)名称(章)等;有代扣、代收、委托代征税款的,其发票内容应当包括代扣、代收、委托代征税种的税率和代扣、代收、委托代征税额;除全国统一规定外、增加客户地址、开票户地址、收款人、超过票面限额填开无效、备注等栏目。定额发票可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有关栏目。

发票特征:(1)新版发票仍采用彩色纤维纸制作,发票正面和背面分布着目视能见的细小彩色纤维丝,同时有一些目视不能见的无色纤维丝在紫光灯照射下呈蓝色荧光反映。(2)发票右上角的“深地税监”字样取消,代之以12位全国普通发票分类代码,种类码保留(自印发票的企业号保留),发票号码统一为8位。发票查询时,只需录入发票号码和种类码(自印发票需录入企业号)。定额发票除具有上述两个特征外,在其右上角还印有温控椭圆形花边图案,该图案遇热后,中间的椭圆形由浅紫色变为粉红色,的花边由深紫色变为无色。

2.确定责任人对外及时咨询沟通,降低识别发票等相关的税收风险

企业通过网上查询各地税务部门建立网上发票查询系统鉴别、拨打各地税务部门建立的声讯电话12366、发票上印的咨询电话、向主管税务发票科等业务部门咨询等方式,了解最新的公告要求和识别方法,进行发票真伪合法的初步查询。以深圳地税发票识别方法为例说明如下:除了通过获取的发票特征辨别外,还可以通过拨打发票上所印的查询电话或上查询网址地税主页的发票真伪查询链接网页(省略)进行查询。输入发票种类号、开票金额、发票号、开票年份、企业号、开票月份等发票信息,系统会根据输入的发票信息辨别真伪,如果按以上方法仍无法确定发票真伪的,可以持有关发票到各区地方税务局(税务所)发票科进行鉴定。

3.确定责任人对内适时转发资料、组织培训,提高发票管理效率

企业安排内审人员将相关的资料适时转发给企业内部相关财务、销售、采购等各部门,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学习,以致做到事前防范,事中、事后控制。如:开展入职的发票常识培训,使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发票常识,在接收发票时注意相关事项,事前防范;对财务人员最新发票知识培训,以便事后更好地审核控制。

二、加强日常工作中的发票管理

1.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内审人员通过沟通,讲解国家法规对发票的要求,不合法规的发票对企业的税收影响后果,使企业领导、各相关部门领导、人员首先从思想上理解发票管理工作也是影响企业利润的一项工作,在工作中理解支持配合发票管理工作。

2.从制度上严格规范

企业下发内部管理制度上明确规定企业发票管理的相关规定,各部门在哪些业务环节需要向内审人员咨询了解有无发票管理的特殊要求等,这对开展、加强企业内部发票管理工作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3.制定企业发票管理办法

内审人员根据国家的税收法规,结合企业业务实际情况,制定了发票的领购、开具、使用、取得、保管、抵扣、丢失、退货、传递、责任等环节的管理办法及培训事宜,便于相关人员了解使用,也加强了发票的合法性、有效性等管理。每年财审部还根据新的法规、发票换版公告识别常识等修订相关的内容。

现就规定中取得发票部分内容为例说明如下:首先索要发票,充分认识凡拒开、虚开发票或以收据代替发票的行为都属违法。对经过再三索取才取得的发票要格外注意发票的真假,通过税务监制章、水印、彩色纤维丝、防伪暗记等特征常识辨别真假。其次要清楚发票种类是否与相应业务相符,如购商品为国税发票,住宿为地税发票,广告费、房屋租赁等要取得专用发票等,支付的广告费用,应取得相应的广告业专用发票而不是其他服务业发票,否则会影响企业的税前扣除比例和限期等。再次得到发票后,除了要核对发票金额、发票上的印章(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发票填开时间、各项目内容(如:企业名称、电话、税号等)要求齐全准确,还要注意联次是否为一次复写、字迹是否清楚等。

4.制定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在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费用报销、采购付款、销售收款与发票相关手续,日常工作中再通过与发票信息的比对审核相关手续,以认证相关业务的合理性、真实性,发票的合法性等,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和舞弊现象。现以常见的办公用品费用报销手续为例说明如下:规定购买办公用品报销时,要求附有合格的发票、入库单、权限领导的审批签字后方可报销,即要求发票上按发票管理规定合格、合法、合理,办公用品发票与入库验收单信息核对相符。

5.从日常工作中加强审核

财务部通过日常报销时审核,内审部门定期开展财务收支审计时也会对发票进行审核。日常审核中对发票的真伪、发票种类用途、填写笔迹、票面痕迹、发票备注说明、发票号码、经济业务内容、价格、数量、金额、品种、发票的大小写金额等进行审核。若发现不合法、不真实、不合理等拒予报销,视故意与非故意情况进行追查并上报相关部门处理。笔者所在企业通过内部审核就曾发现过发票填写不合格、发票使用范围不当、假发票、税率使用错误、广告费非专用发票等问题,及时进行补救,为企业避免了损失,降低了税收风险。

第8篇:加强内部管理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财务监督;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029-02

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完善不仅直接的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且还会影响到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顺利运行。企业作为一个自己负责盈利与亏损的组织,一旦成立以后,就必须想出有效的方法将自身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提高,因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生存、发展下去。由于目前的市场竞争力十分激烈,其为了将自身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企业就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其资产管理水平[1]。

一、目前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目前大部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现有的制度过于陈旧,与目前的管理现状不相适应,加上缺乏切实有力的措施保障制度的执行,导致资产管理不规范,如单位不能按规定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资产盘点,导致不能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难以了解实际存量,对过期资产不能及时进行处置,虚增了企业的账面资产[2]。有的资产不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就报废,并进行相应的处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极易出现舞弊现象。

2.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影响资产管理效益。企业财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加上部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甚至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导致资产管理衔接不及时,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如由于职责不明确,资产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不能及时向资产管理部门反馈,致使资产不能及时得到维护保养、影响了其使用效益[3]。

3.管理手段过于陈旧。目前大部分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法仍旧沿袭多年前的管理方式,未能实现信息化管理,导致资产管理不及时,信息不完整,难以准确及时了解资产管理动态,不便于部门间实行资产的合理调剂。

4.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概述。各国对中小企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普遍都从性质和规模角度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美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比较完善,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对中小企业定义为:(1)独立经营管理,通常南业主自己经营管理;(2)个人或小集团投资并拥有所有权[4];(3)其产品或劳务主要为当地市场服务;(4)企业规模在同行业中相对较小。只要具备以上四个标准中两条的都为中小企业。

中国则主要是从定量角度来定义中小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中小企业标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具体各行业的标准(见表1):

表1 中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中小企业不仅在就业上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而且能够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中小企业更是当代经济中的主要创新力量,所以,加快发展中国的中小企业显得十分迫切[5]。

中小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国65%的专利、85%的创新来自中小企业。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已经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半壁江山,成为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就业扩大的重要基础,并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成为中国经济体制转变的推动力量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根据2007年的数据统计,中国中小企业已经达到4 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99.8%。近年来,中国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也发展迅速,成为中国出口经济的主要支柱。但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中国中小企业经济虽然发展迅速[6],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却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众多的生产型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薄弱,尤其是存货内部控制观念落后,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较少。由此造成企业存货管理混乱,随意结转主营业务成本,造成财务报表失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税收的缴纳,既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在国际上亦相对缺乏竞争力。

二、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将其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1.完善财务汇报管理。企业的各个下属子公司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向企业汇报各种财务信息,其中,在一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格式编制信息资料,其中,每个月要汇报的主要有各种会计报表、反映销售情况还有动态结算情况的经营信息表等。如果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子公司也要如实的向企业总部进行汇报,企业总部应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并及时的进行跟踪、调查;对于因信息报告送交不及时的或者没有按照固定时间上报从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子公司汇报的各种经营信息经过企业总部的财务部门进行汇总分析后,通过月度开展的经营会议向企业管理组织进行汇报。通过财务汇报管理,可以对企业和下级子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跟踪,这样能够降低财务风险并有效的对其进行控制。另外,企业每年必须要向董事会汇报送交财务报表情况,同时还要向其汇报经营状况。此外,企业对财务报告的报出作了明确的规定,年度财务报告经过企业聘请的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中介服务机构审计报告董事会审批通过后对外报告送交、披露。其他的定期报告也要根据相关规定,经由董事会的批准后方可进行报出。

2.加强费用控制。企业应建立费用预算制度,每年的年初由各级职能部门编排制定其所属部门的费用使用计划,经由各级财务管理部门审查核实、总经理举行会议讨论过后,再汇报给董事会。部门职能的整体费用必须要控制在预算费用之内,如果超出了年度的费用预算,部门应将其费用报告给总经理,然后通过举行会议审查确定。另外,部门预算的整体费用的非经常发生的项目在预算报请上级审查报告批准时应加上专项说明,在实际发生过程中仍然需要事前出示专题报告,按照程序报请上级审查报告批准[7]。

3.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加强财务监督。企业有个健全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可以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步伐进一步推进,另外,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考查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各级的企业与部门、尤其是财务部门这一块,要时刻按照市场监管机构提出的要求以及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方法,使其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在实际中有效的实行。具体应包括三个层次:首先,应在企业的各种事务中融合相互约束、控制制度,建立以“防”为主要的监控防线。其次,建立事后监督,就是说在会计部门定期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所在的各个岗位、各项事务日常性以及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另外,在企业现有的检查、盘查、审计、纪律检查部门的基础上,建立起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通过上述所说的三个监督控制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对实际中发生的问题进行控制,而且还可以防范和处理企业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问题,其在企业中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企业是否在市场中生存下去。随着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使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力不断提高,就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其财产管理水平,所以说,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好坏,将与企业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各企业部门应正确认识这一严峻问题。另外,由于现代社会市场环境较为复杂性,从而给企业带来了无法预料和无法控制的风险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控制各种风险,企业内部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平台,及时的掌握企业内部控制信息,进而控制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 李向阳.美国企业内部控制机制面临的难题[J].国际经济评论,2007,(Z4):141-143.

[2] 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5):115-119.

[3] 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108-110.

[4] 陈玲.关于中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1,(8):126-128.

[5] 胡婷.浅谈中小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J].中国科技博览,2009,(4).

第9篇:加强内部管理范文

【关键词】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经营发展

一、前言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较为新颖的管理理念,但在我国起步较晚,当前很多企业进行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较为落后,这就导致很多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下,难以有效应对,企业的竞争实力有所下降。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当前应用的范围在变得越来越广泛,对于协调企业的经济生产活动、组织经营活动方面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相关情况

1.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活动使用的资金进行具体安排,对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进行相应的总体规划和动态控制,从而能够逐渐形成综合性的管理机制,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将评价、激励、约束和控制融为一体。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项事务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采用一系列的调整、约束、评价手段,实现其经营发展目标,保证经营活动取得良好的经济性、效率性,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关键性环节,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方法和预算目标。

2.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现代企业通过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对自身经营活动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协调,并且对企业的经营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内部控制工作一个核心环节就是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各项收支情况更加明确、更加系统化。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对企业作业环节中的经营业绩进行全面充分的考察和评价,从而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运行效率。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保护资产、促进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现代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促使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更加明确。全面预算管理能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控制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控制预算。第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指标顺利完成。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施到位,能够为今后进行的各项活动提供良好的指导,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个指标能够以较高的质量完成。第三,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对企业资产的运行情况进行管理,全面预算管理针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每一项财务收支进行管理,并且能够对预算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有效的对比,这样对于企业清晰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四、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强化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1.提升和强化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企业需要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建立,还需要建立起预算管理部门,这样在开展具体的预算管理工作时,能提升和强化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这是建立起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企业在制定预算方案的时候,就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财务管理人员要有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能够认真负责的对待经手的每笔业务,这样对于提升企业财务的透明化具体积极作用。企业的领导管理阶层需要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相应的全面预算管理培训工作,提升全体员工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2.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进行明确,规范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

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时候,需要对各个部门预算重点进行明确。企业收入预算是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现金流量计算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突出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工作,并对其进行充分重视,从而在进行预算管理的时候,能够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水平。针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制度进行执行,减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失误,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工作

提升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力度,对企业的支出效益进行有效的制约。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对企业的财务支出和收入进行控制,关系到企业的财务发展状况,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才能够减少失误现象的发生,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在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的时候,可以采用内外部结合方式,从而对企业全面预算工作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在合理、全规的前提下有效开展财务工作,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单位的经济效益。

五、结束语

现代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强化内部控制措施,才能够保证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强化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提升和强化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并且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进行明确,规范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同时还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工作,确保全面预算管理规范、有序进行,从而有效实现内部控制,提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伟,沈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内部控制浅析[J].商业经济,2011(9)43-44.

[2]金忠良.利用全面预算管理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2)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