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记忆)
旅游者是主体、旅游业的服务对象;
旅游资源是客体,旅游活动的基础;
旅游业是中介体,连接率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纽带。有三大支柱: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
2、旅游者具有的基本条件:自由支配的收入、一定的闲暇时间、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旅游动机)
3、旅游的基本类型
分类依据
分类内容
按游览区域划分
国内旅游
地方性旅游、区域性旅游、全国性旅游
国际旅游
跨国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
按旅游目的划分
观光、度假保健、公务、宗教和购物五种。
备注:在我国,多数旅游者的旅游属于观光旅游。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游客,开始步入独家保健型和购物性旅游的行列
4、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①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②旅游空间的扩大化③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内容可以是观光度假、探亲访友、科技切磋、文化交流、采风问俗、宗教朝圣、体育竞技、狩猎考察、访医问药等)④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5、现代旅游的六要素
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①食:这是首要的,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所以,一定要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干净。②宿:不用住太贵的饭店,因为出来主要是为了旅游,而不是睡觉,所以干净、舒适即可。③行:选择游览目的地,一定要注意该处进得去,也出得来。④游:一定要同导游配合好,才可领略更多乐趣和学到更多知识。⑤购:在异地购买些物品,既有纪念意义,又是乐趣之一。⑥娱乐乃人之常情。
特别提示:a、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绝大多数旅游者必须借助交通工具,才能实现旅游的愿望;b、“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览活动主要依托旅游景区开展;c、“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主要途径;d、“宿”和“食”是人们的基本要求,也是旅游业必须满足的条件。
6、旅游业是一种“朝阳产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产业之一,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7、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①经济作用: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业依百业,一业带百业”);d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②促进社会文化繁荣e促进国民素质生活质量的提高;f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g促进文化交流。③区域环境影响:h有利于保护当地旅游资源;j有利于保护旅游环境;k促进城市卫生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8、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旅游业的不稳定,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上涨。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
:给旅游区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对旅游区居民健康的不良影响,
【讨论】列举旅游业发展有利于保护的措施:①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②申报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举例说明旅游对环境的消极作用:①由于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不当或失误,使生态环境恶化;②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排放的各类废弃物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而造成环境污染;③由于大量游客的接触或不文明行为引起的对风景、文物的破坏等
9、旅游资源的三种基本类型:①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等类型。(自然景观)②人文旅游资源:包括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风土人情等类型。(人文景观)③湘教版还有第三种是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种类
举例
旅游价值
核心
表现形势
形成过程
自然
旅游
资源
地文景观
路南石林
对于探险者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地
貌
景
观
具体
形式
自然
过程
水域风光
杭州西湖
生物景观
黄山迎客松
天象与气候景观
黄山云海
人文
旅游
资源
遗址遗迹
北京故宫
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旅游方面的意义
建
筑
景
观
具体形式和精神文化形式
历史过程及当代人类活动
建筑与设施
苏州园林
旅游商品
景德镇陶瓷
人文活动
傣族泼水节
注意:自然旅游资源还包括宇宙类(太空、星体、天体观测、陨石等)。人文旅游资源还包括消闲、求知、健身类(科学教育文化设施、疗养和社会福利设施、动物园、植物园、公园、体育中心、运动场馆、游乐场所、节日庆典活动、文艺团体以及其他消闲、求知、健身活动)。
说明:地文景观包括地貌景观(如丹霞地貌、岩溶地貌)、地质过程遗迹(如火山口、海蚀景观)等;水域风光如泉、瀑、景观河段、湿地等;生物景观如林地、草地、生物多样性景观;天象景观如日月食观测地等;气候景观如海市蜃楼、佛光发源地、避暑避寒地等。
13、旅游资源的特性
与其他资源相比,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和永续性等特征,对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征又各有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旅游资源
特性
含义
旅游
资源
共性
多样性
旅游资源极其多样,且广泛存在
非凡性
旅游资源是在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现象
永续性
多数旅游资源可反复使用,并且使用是无消耗的(与其他资源相比是最突出的特点)
自然景观
季节性
有些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呈现不同特色,称为季节性,如雾凇形成于冬季
地域性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域差异
人文景观
可创造性
人文景观是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
可变异性
人文景观的性质、功能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14旅游资源的价值
资源价值
含义
主要的资源类型
美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区一般具有美学价值,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自然旅游资源
科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区在地学上往往具有某种典型性,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成因、演变机制等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自然旅游资源
历史文化价值
文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人文旅游资源
经济价值
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价值上:美学价值(形式美、朦胧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夏威夷的火山、东非大裂谷、北欧的冰川地貌景观;庐山、泰山、华山的断层景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的喀斯特地貌景观;黄山的花岗岩地貌;长江三峡的流水侵蚀的峡谷地貌;一些地区的生物资源丰富,也成为科学研究内容;有些景观可以研究气候、水文等。
15、旅游资源的评价:
①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A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B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能够和很多旅游资源构成景观群,则游览价值大)C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不同类型的景观在地域上分布较多,则游览价值大)
②.地理位置与交通:交通位置闭塞,进出不畅,开发条件差;反之,开发条件好(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通过影响经济距离和游客心理进而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③.客源市场:位于或者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大;反之,开发利用价值小
④.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反之,开发条件差
⑤.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16、评价黄山旅游资源①游览价值:黄山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具备旅游资源质量;黄山周围有很多其它旅游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黄山旅游资源的景观特征和周围景点不雷同,地域组合状况好。因此黄山游览价值很大。
②市场距离:黄山距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较近,市场距离短。
③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黄山位于长江沿岸,交通位置优越,
交通通达性好。
④地区接待能力:黄山旅游活动设施配套,因此地区接待能力强。
⑤旅游的环境承载量:黄山山顶无平台
,环境承载量小。
17、对武夷山景区开发条件的评价(明白、应用)
①游览价值(1)美学价值:武夷山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其中九曲溪自然风光独树一帜,以秀水、奇峰、幽谷等诸多风景享有声誉。(2)科学价值:武夷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分布区,又好似世界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显著。
(3)历史文化价值:武夷山文化遗产丰富,包括公元前1世纪的汉代遗址和宋代思想家朱熹学术活动的书院遗址等。此外,山上还有许多寺院、道观、亭台等古代建筑和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4)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高,游客数量多,旅游业发达,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②市场距离:武夷山的国内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而且与武夷山的距离较近。我国的北方、华北地区距离武夷山较远,客源市场还处于初步开发阶段。国外客源市场主要分布在以新加坡、日本为主的亚洲,而欧美和大洋洲因距离较远,客源市场还处于初步开发阶段,前景广阔。
③地理位置和交通:武夷山游览区位于我国福建省西北部,临近江西省;对外交通便捷,有公路、铁路、航空线通往全国各地,已成为福建省内对外旅游交通的中心。
④地区接待能力(基础设施):武夷山景区基础设施完善,拥有多家宾馆、酒店,有较强的接待能力。我国的山地旅游的最佳时间是夏秋季节:夏季山上有云海、日出日落、丰富的水文和良好的植被景观,景色丰富、且变幻莫测,另外能起到避暑的作用。
18、钱塘大潮最佳的观赏时机是农历八月十八,因为农历八月十八日,出现天文大潮,外加此时盛行东南风,东南风推送海水到喇叭形的杭州湾,抬高了潮位);4月鸟类到青海湖鸟岛5月在此繁殖,6月飞走,最佳的观赏时机是5月份。
19、旅游景观的欣赏技巧
(1)选择观察位置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
观赏位置选择
诗句举例
高大雄伟的山峰
庐山(赣)、黄山(皖)、泰山(鲁)、武陵源群峰(湘西北)
远眺、俯瞰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地貌的酷似造型
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广东肇庆的七星岩、安徽黄山的石猴观海、青岛的石老人
特定的观赏位置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山中的峡谷、幽洞、一线天
长江三峡(渝、鄂)、科罗拉多大峡谷(美国)、桂林的芦笛岩溶洞、一线天
置身其中近观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安赫尔瀑布、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黄果树瀑布、庐山瀑布
适当距离仰视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江、河、湖、海
洞庭湖、长江、滇池
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岳阳楼、黄鹤楼、藤王阁、大观楼)之上俯览远望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小的湖沼池塘
济南大明湖、北大未名湖、南京莫愁湖
多临水面建亭、榭、廊,水边铺小路近观俯观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山水有机组合景观
漓江山水、长江三峡
乘船(筏)沿水路观两岸风景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把握观赏时机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
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北方山水风景——夏秋季;南方千米以上高山——夏季(此季节雨水多,云雾多,景观丰富且富有变化,兼收避暑之利);北国风光——冬季
随天气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泰山观日出——凌晨;黄山观日落——黄昏;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晴(可观云海,又可观日出日落);飞瀑——雨季
特定时间和条件下出现的自然景观
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青海湖候鸟——5月;大理蝴蝶会——5月(农历四月十五前后);海市蜃楼、峨眉山“佛光”、吉林雾凇——特定的气象条件
(3)抓住景观特色
(4)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5)以情观景
20、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名冠于世。
黄山的怪石是在奇峰的基础上,通过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而形成的。
云海黄山云雾多是由特殊的自然条件造成的。黄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湿度大,水汽多,容易成云致雾。此外,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温差大,水分蒸发速度不同,以及受山谷风的影响,黄山的云雾变幻诡谲。
21、园林景观要抓住构景手法。①主配②层次③框景④借景
随着旅游业、旅游美学日益兴起,旅游审美对旅游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传统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本文从旅游审美的角度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明显的“二度审美”过程,并由此引发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范围、旅游审美容量、“二度审美”差异等问题的思考。这就说明,现代旅游和旅游业存在一个从资源开发到景观浏览和活动体验的逻辑关系,在这个逻辑关系中必然存在一个“二度审美”的构成,一度审美是指旅游资源开发时对景观美的追求,二度审美则是指在游览观赏中旅游者的审美和美感的实现。
旅游审美旅游资源开发“二度审美”
一、旅游审美的涵义
旅游是以游览为目的,以旅行为手段,离开惯常住地到它地暂留的活动,包括四大要素:游客、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审美一词属美学范畴,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通过审美中介交互作用的过程,也由四大要素构成: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审美活动和审美中介。在审美日益成为旅游者主要动机的现代旅游活动中,旅游与审美相互融合构成“旅游审美”,审美是游客旅游活动的意向,旅游是游客满足其审美需求的途径,使现代旅游呈现鲜明的审美特征。旅游审美具有审美的一般属性,但由于旅游活动的特殊性而使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就内涵而言,笔者认为,旅游审美就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欣赏、体验和创造美的过程,审美过程不仅仅局限于静态的欣赏,也涵盖了动态的参与和体验。
二、旅游审美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
整个旅游业可细分为两个过程,即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者的旅游活动,狭义的旅游审美仅限于对旅游者旅游活动过程的研究,如果把旅游审美的研究视野扩展到旅游业,就是广义旅游审美的研究范畴,即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两个过程。两个过程中的主体及其追求的目标各不相同,前者是专家及工作人员对景观、项目的观赏和评价,然后规划、设计、建造旅游产品,建造是目的;后者是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观赏、体验,享受美感是目的。这就说明,现代旅游和旅游业存在一个从资源开发到景观浏览和活动体验的逻辑关系,在这个逻辑关系中必然存在一个“二度审美”的构成,一度审美是指旅游资源开发时对景观美的追求,二度审美则是指在游览观赏中旅游者的审美和美感的实现。旅游审美与旅游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的阐述为一度审美与二度审美的协调问题,只有两者相协调才说明旅游资源_发成功。因此,旅游资源开发过程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可理解为如何协调“二度审美”。不可否认,一度审美在旅游资源开发乃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但随着旅游业的发育完善,尤其是旅游者整体素质的提高,旅游业也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二度审美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随之加强。
三、由旅游审美引发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若干问题的思考
1、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范围的思考
旅游是综合性很强的动态审美活动,游客获得美感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中心景点、主题项目对游客起主要吸引作用外,景区的附属文化及条件对其整体审美价值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一大问题就是只重依托式旅游项目开发,忽视景区的内涵增容和条件开发。许多开发者和投资者在旅游规划和建设中,只把精力投入到主体项目的建设上,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一次性投资,持续消耗”的粗放模式上。具体表现为,其一,对文化内涵开发缺乏长远认识,一些具有特色的地方小吃、工艺品、民间娱乐活动等杂乱无章的散布景区,做工和服务都相当粗糙,不但不能激发游客的美感,反而使其大有上当之嫌。其二,条件建设投入薄弱,旅游资源的条件性开发虽然不能提高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但可以大大提高旅游产品整体的审美价值,粗放式的开发利用模式造成了“景区越来越多,设施越来越破,道路越来越泥泞”、“餐厅卫生条件差”、“厕所脏乱”的现象,这些都对景区的审美价值造成了极大的削弱,从而导致投诉增多,景区生命周期缩短,市场不断萎缩。因此,传统旅游资源开发的范围必须拓宽,除了注重主体项目,加强对地方文化的挖掘与规划,景区条件的设与计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2、对旅游景观“审美容量”的思考
旅游容量的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其评判是以旅游者的心理感受为标准的,具体是指在不降低旅游者对旅游资源体验质量的条件下,旅游地可以容纳的最大游客数量。历经数十年的研究,国内外不乏成功的案例,但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还远远跟不上旅游本身的发展。全国各地景区长假期间人满为患的现象比比皆是,所见之处主要视觉对象就是人,旅游界称之为“井喷”,游客难以产生美感,也就是说该景区的审美容量已经超标。旅游审美的参与性指出,审美主体是相对的,游客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随着旅游活动日益普遍,审美容量研究应摆在旅游容量研究的核心地位。
3、正视“二度审美”,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人文关怀
旅游产品审美价值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度审美”的协调与否,一度审美来自于专业视角,二度审美反映的是普通大众的审美心理,两者的差异普遍存在,如何缩小这种差异是旅游开发者责无旁贷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应将对旅游者二度审美的研究摆在第一位,以旅游者的审美需求评判旅游资源及其产品的转化能力,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充分研究旅游者审美心理的活动规律与趋势,作好客源市场预测及营销。当然,以人为本也不是说一味地取悦于公众,使旅游景区和项目过于世俗化、商业化。因此,正确引导旅游者的审美情趣,注意旅游市场的开拓和培育,也是缩小“二度审美”差异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游群林.旅游资源群的协同管理机制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04).
关键词:青城山;风景名胜;森林文化
一.森林文化研究现状
(一)国外森林文化研究现状
18世纪初期,欧洲国家就对森林美进行了系统研究。德国林学家H・Cotta就认为“创造美需要技术,但技术需要有支撑它的理论,这就是文化”[1 ]。日本是森林大国,森林文化不仅影响着日本人的精神,其文化内涵包括对生命起源的探索、宜居环境的感悟、高尚道德情操的陶冶、生存体验与美学欣赏等。日本学术会议在总结人类与森林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森林的三个原理:环境原理、文化原理与利用原理,划分出八类森林功能,并将其中的森林文化功能概括为景观、风景,学习、教育,艺术,宗教、祭奠,传统文化及区域多样性的维持等六要素[1][2 ]。
(二)国内森林文化研究现状
国内直到20世纪末才将森林文化作为独立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郑小贤等(1999,2001)从人与森林关系的角度提出了森林文化的概念,探讨了森林文化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森林资源的文化价值以及如何开展文化层次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等问题[1][3],这被认为是我国森林文化研究之肇端。随后,诸学者分别从各自角度对森林文化展开研究,如但新球(2004,2007)对各历史时期森林文化特征的研究;苏祖荣等(2007)对森林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地位的研究;甄学宁等(2009)对森林文化传播机制及策略的研究等。
从森林文化的发展来看,我国现阶段森林文化已经结束了农耕森林文化时期,正处于工业森林文化向生态森林文化转折的过渡时期,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森林文化[4]。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森林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国内森林文化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森林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特征、文化价值、文化影响、文化传播等理论还没有形成权威性的共识。对森林文化旅游表达的研究多从宏观层面展开论述,微观层面的对策分析较少,理论基础薄弱,方法性研究不多,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在旅游表达过程中,如何结合地脉和文脉,突出地域特色,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森林旅游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二.青城山风景名胜区森林文化现状
(一)青城山风景名胜区森林资源
青城山地处四川盆地的“华西雨屏带”的中北段[5],海拔2,434m,诸峰环绕状如城廓,终年常绿,故名青城。根据谢彦君对旅游资源的分类,共有自然和人文资源百余处。赵仁昌早于1996年对青城山风景名胜区进行了旅游资源美感环境质量评价。指出旅游资源的美感质量是旅游目的地藉以吸引旅游者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确保旅游开发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研究说明:(1)青城山有优秀的自然景观资源,具有开发游览性和观赏性的价值;(2)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可供科学考察研究;(3)适宜的气候条件,实为人们旅游度假、疗养健身、娱乐休息的好去处;(4)丰富的文物古迹为人们的游览赋予以很多的知识性与乐趣性。
(二)青城山风景名胜区文化资源
青城山作为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在国内外是十分有影响力的道教文化旅游景区。毛丽娅(2010)在对“青城山灾后重建研究”中提出,虽然青城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己基本形成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与同类的其他景区相比较,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道教文化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影响力和知名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李江敏(2000)在文化旅游开发中指出,宗教文化旅游产品可分为3个层次: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发展层次。青城山宗教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仍停留在对宗教景观这一基础性层次的开发上,内涵丰富的道教文化并未在旅游产品中得到充分展现,其直接后果就是对游客的吸引力的降低。游客看到的就是道教建筑、神像、雕塑、绘画等静态实物,缺乏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很少有机会真正参与到道教文化中来,亲身体验和感受道教文化的奇妙多姿,旅游者难以得到更高层次的旅游收获,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处于粗放型阶段。
三.总结
青城山有优秀的自然景观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丰富的文物古迹,无论从森林物质文化角度还是精神文化角度都具十分具有优势。虽然青城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基本形成体系,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同类其他景区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青城山道教文化的旅游资源还应更加深入的开发,其宗教文化旅游仍停留在对宗教景观的基础性层次,内涵丰富的道教文化并未在旅游产品中得到充分展现。因此对于青城山森林文化的研究,还应更加深入,以更好的发掘景区森林文化,完善景区开发和旅游表达,结当地地域特色,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森林旅游。
【关键词】 旅游资源 评价方法 评价体系
旅游资源评价源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有学者投身旅游研究。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制定了相关国家标准,各种旅游资源评价方法也层出不穷。但是由于旅游资源内涵的界定不清,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性不明确,导致许多盲点和争论的出现。本文试图以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为目的,完善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一、国内外旅游资源评价综述
1、国外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国外旅游资源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些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将旅游资源评价作为环境决策的重要内容,公众对其研究的认同性与参与性也逐渐增加,旅游资源评价正向系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其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增强。
在研究方法上以定量研究方法为主,主要为供给―需求评价,在供给评价的基础上,进而对现实的和潜在的旅游者的需求(结构、类型等)做出调查,然后就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做出的评价。这种方法从游客的需求出发来评价旅游资源,并根据游客需求指导旅游资源如何转化为旅游产品,以客观的数据做支撑,减少了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观性导致旅游资源开发偏向不合理的可能性。
在研究内容上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的视觉质量评价、人类文化遗产的评价、旅游资源的货币价值的评价三个方面。旅游资源的视觉质量评价从取样到数据处理尽量做到客观,从黑白还是彩色照片对样本评价的影响到景观俯视视角与水平视角对评价的影响,甚至得出了观看样本的显示器的最佳分辨率,这些都反映了国外旅游资源评价做到了量化到细微处,尊崇资源的客观价值。
2、国内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国内旅游资源评价从改革开放至今,借鉴国外的方法同时结合我国特色形成了一系列的旅游评价方法。从最初的以保护为主到以深度开发为主最后到保护与开发并重,从以定性评价为主到定性、定量相结合,从各学派各抒己见到国家统一标准的制定,国内旅游资源评价逐渐走向成熟。近年来,国内旅游资源评价主要围绕国家标准《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和评价》在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出现的不足以及如何完善而展开;其次是根据国家标准研究对各种不同的资源中进行评价,如探讨生态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方法主要为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打分,判断矩阵得出相应权重,最后将专家打分乘以权重得出景区得分与相应等级。这种方法减少了定性评价的主观性,但专家打分对旅游资源的评价也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和以个人爱好为转移的问题,忽略了从游客需求角度来评价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评价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及不足
1、旅游资源评价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旅游规划通则》中明确规定旅游资源评价应参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执行,目前旅游规划中的旅游资源评价基本按照这个标准执行,但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争论,国标并不能完全指导其评价,出现了一些偏差。有学者提出,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不能划等号。因此,本文避开讨论国标的可执行性,探讨如何完善以旅游规划为导向的旅游资源评价。笔者参加了华中地区高校主持的旅游规划近十项,总结其旅游资源评价内容如下。
资源分类与赋存状况概述:将景区的旅游资源按类进行归类分析,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各种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根据《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对景区各个景点打分评价,并将整个过程以表格的形式予以呈现。最后得出五级资源分别有多少个、景区拥有的总类别占整个分类类别的比例以及整个景区的得分。
景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定性评价:通过以上对景区的分析结合实地考察对景区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以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这里的概括是对整个规划文本的指导,为旅游产品设计提供方向。
资源利用结构分析:将旅游资源分为基础层次、辅助层次、核心层次,以引导哪些旅游资源作为开发的重点,分别赋予不同的开发对策,具体如图1所示。
2、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评价存在的不足
(1)概念界定不清。在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的概念一般沿用国标《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定义,但在定性评价中却把这个概念无限延伸。有的学者认为“差异就是旅游资源”,有的学者却反对将旅游资源无限化,国外一些专家认为“事物对游客有吸引力才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概念的泛化导致旅游规划中的旅游资源的界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评价对象尚且不明确的前提下,评价当然会出现一些偏差。笔者认为,在旅游规划中的旅游资源评价应该以资源开发为导向,如何让资源开发适合游客需求,经得起市场检验,才是关键所在。
(2)目的不明确。现阶段,旅游规划中的旅游资源评价仅仅停留在资源本身的评价,从美学角度评价的比较多,就资源谈资源,但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是合理地利用旅游资源,并根据市场、游客的需求开发成旅游产品。一般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确定旅游资源的质量,评估每项旅游资源在整个旅游区以及周边旅游区中所处地位,确定其有无比较竞争力;二是结合其开发条件,确定是否可以开发,以及开发成何种旅游产品;三是根据其所处地位,开发潜力大小,确定开发重点与时序。对照目前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评价一般只停留在主观、武断地确定旅游资源的质量与级别,没有对比确定其比较竞争力,对其是否能开发为旅游产品更不关心。评价目的不明确,导致资源开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背道而驰,投资得不到回报。
(3)主观随意性强。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观随意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定性评价中给出的评价结果没有确切的数据支撑,大多数以规划者的主观感受和臆想为依据;二是在定量评价中,各因子的权重确认很少通过分析调查得到的数据后利用判断矩阵法等算出权重,更有甚者只是某一个人通过个人主观判断得出权重;三是只通过专家打分来判断资源的等级,没有通过大量的调查得出游客对资源的偏好,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三、以旅游规划为导向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随着产品的升级换代,旅游需求的深度发展,以旅游规划为导向的旅游资源评价,仅仅按照国标《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内容进行,已经远远不够。结合旅游资源评价的发展新方向,本文试图探讨更能指导旅游规划实践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主要包括旅游资源自身价值评价、环境区位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R―P关系评价(旅游资源转化成何种产品评价)。
1、旅游资源本体价值评价
国标已经给旅游本体价值评价提供了规范和指导,包括旅游资源的分类、定性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建议采取比较分析法,对旅游资源进行竞争力评价。也就是说评价时应把旅游资源放到周边区域的大环境中做比较分析,单体资源的某种特性还可以将其放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同类资源中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增加了量化支撑和说服力的同时,也便于明确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避免重复、雷同开发。定量评价应建立在真实的调查数据基础上,从专家与游客两个侧面进行量化评价。
2、旅游地环境区位评价
不管是按照国标中旅游资源的定义,还是旅游资源的无限化定义,在旅游规划中评价旅游资源都应包括对其所处环境和区位进行评价。旅游环境主要包括视觉环境(原生态景观等)、自然环境(天空洁净度、气候舒适度、水的质量等级、植被覆盖率等)、人文环境(城市风貌、地域民俗风情、服饰、美食)、社会环境是否安全、所处区位以及其可进入性等。有的旅游资源等级较高,但开发后却游客稀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其环境和区位认识不够。
3、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它不仅关注旅游资源的质量,还将旅游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和开发效益等纳入评价范畴,便于根据开发潜力大小确定其可开发性以及科学地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序进行安排,从而为旅游地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开发潜力评价因子有承载力、可进入性、可利用性等,根据不同地区有不同因子组合,目前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评价方法国内目前采取的是多层次灰色方法。
4、R―P关系评价
通过旅游资源本体价值评价得出旅游资源的质量与等级,结合旅游环境区位评价得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小,哪些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高,最后通过资源―产品关系评价那些适合开发为旅游产品的资源开发成何种旅游产品。旅游产品从类型上包括观光型、文化型、休闲娱乐型、度假型、社会型、康体健身型、商务会展型、猎奇刺激型、生态型等。根据旅游区的资源特征及开发潜力确定几种主要产品类型。定位旅游产品类型,宜精不宜多。最后列出各项旅游资源对应的产品类型。
总之,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评价对象评价方法有不同的侧重点。评价分类、内容以及量化方法也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 梁存修、丁登山:国外旅游资源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2(3).
[2] 郑建瑜、贺宝根:区域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方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4).
[3] 尹泽生等:旅游资源调查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2006(1).
一、美学经济
“美学经济”(AestheticEconomy)是一个新兴经济形态的名称,最早由Gernotbohme于1950年提出。对美学经济的研究现在无论在我国还是在世界上都具有前卫性,有关美学经济的概念也仍然处于探讨阶段。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甚至有不同的叫法,如美国的“体验经济”,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或“创意生活产业”等,而在中国内地,各种名称几乎处于共存的状态,可见中国内地的研究也是最浅表和初期的,并且主要受国外研究成果的影响。虽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它的发展进程不一,甚至连名称和外延都尚未统一,但它们所强调的经济价值却是一样的,都突出地强调抽象的美感、愉悦的体验及独特感受等附加价值的重要性,肯定这种价值的创造才真正符合现代消费的核心诉求,也是现代企业创造无限价值、提高竞争力的最主要出路。可以说,美学经济及相关概念从一出现开始就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热情。许多人进而认为作为历史潮流,美学经济的发展势不可挡。尽管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强大到完全进入美学经济时代,但它确是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美学经济讲究的是“以美感创造产品价值”,美学经济事业就是“以美感创造产品价值的商业模式”。那么究竟何谓美学经济呢?根据台湾政治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李仁芳教授的定义:“以创意整合、生活美感之核心知识,提供深度体验与高质美感的经济。”[1]23综合各方研究,大致可以得出美学经济的概念:美学经济是指以审美愉悦和创意为核心,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以视觉传达艺术、消费体验和消费时尚为表现形式,以满足消费者强烈的审美情感需求为目的,通过创意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以创造高利润和高附加值产业的体验经济。一般认为,美学经济包括:美感内容产业、美感加值产业、美感体验服务。吕宁(2005)认为,美学经济和传统服务业的经济模式有着明显区别。在传统服务业中,顾客购买的是一系列按自己的要求实施的非物质形态的活动。而顾客购买一种美的体验时,是在花时间享受商家提供的一系列值得记忆的美的和有创意的感受。具体来说,它有以下特征:产出间接性、个体差异性、真实性与模仿性、被动性和参与性。
二、创意农业旅游
创意农业旅游的概念根据创意农业产业发展实际而被提出,在表达上具有明显的本土特色,因而也主要出现在中文文献,有关研究也是在近几年才兴起,成果尚不多。创意农业旅游其实是创意农业与农业旅游发展的自然理论产物,它以创意农业为核心,以农业旅游为载体,充分挖掘创意农业的旅游、休闲功能与价值,促成以创意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旅游产品。创意农业旅游可以说是农业旅游的一种高级形态,它试图克服传统农业旅游的不足,找出一条创意+农业+旅游的道路,是主要突显文化、科技与创意的农业旅游形态,因而具有独特的内涵特征。在我国,农业旅游概念的提出相对较早。其表现主要包括:农园采摘型、农园观光型、渔场垂钓型、畜牧观赏狩猎型、观光副业型、观光生态农业型、民俗农园等。它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努力开发传统农业的观光、游览价值,带有一定的科技性与艺术性。而创意农业则更突出地强调创意与独特性,利用文化、科技、艺术及生态理念,将农业的附加值无限放大。从国内外的创意农业产品可以看出,创意农业的发展除了通过高科技加强农业设施与精细化生产外,一般的发展模式都是和旅游休闲密不可分的。而创意农业的发展类型,按照王树进(2009)的研究,也大都以与旅游结合的形式为主。由此,创意农业旅游的提出也就顺理成章了,它是创意农业发展的主要出路。创意农业旅游的概念虽至今还未有学者正式提出,但其内涵及价值却越来越受到重视,综合零星研究成果大致可以描述为:创意农业旅游是以农业创意环境为背景,以创意农业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创意学、旅游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乡村文化进行整合,将创意元素作为农业旅游的核心,以创意农业生产和创意旅游为主要功能,集创意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创意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参与创意农业、参与农事劳作、体验乡村情趣和获取农业知识为一体的新型创意旅游活动。在我国这个农业大国,在传统产业不断寻求现代转型与突破的今天,创意农业旅游的发展将大有可为。
三、创意农业旅游发展的美学策略
浙江创意农业发展处在全国前列,但相关的研究却十分匮乏,公开发表的只有杨良山(2013)的两篇论文。他对浙江的创意农业发展进行了总结与梳理,提出浙江创意农业的5种基本类型和5种主要模式。创意农业园区模式、创意节庆会展模式、资源明智利用模式、农业文化创造模式、农业空间拓展模式。[1]80实质上,这些主要的发展模式与类型的核心其实就是创意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可见,浙江发展创意农业旅游的势头较大,基础较好,且已经有一定的发展规模,但理论研究远远跟不上产业形态的发展需要,浙江的创意农业旅游如何更好地走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何与文化、科技和创意真正无缝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如何在美学经济时代,真正做出农业旅游的创意,满足人民群众对创意农业旅游的美学消费需求,是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美学经济时代的本质,尤其是美学与创意产业的深刻内在关系,决定了美学指导对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作用。旅游美学的发展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开发,在理念与实践方面具体指导了旅游产业沿着美学路径向着更深远、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笔者依循创意农业、创意产业与美学经济之间的深刻内在关系,仅从美学经济的角度,尝试性地提出浙江发展创意农业旅游的若干美学策略问题。
(一)美学原理
浙江素有“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美称,最早的山水诗也产于浙江,晴耕雨读的江南人文风气源远流长,因此浙江旅游业的整体美学基础十分深厚。浙江结合自身极具美学意境和美学沉淀的山水文化资源,并凭借相对发达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创意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已经表现出一定的科技创意美学色彩。但这并没有形成全区域农业旅游发展的普遍共识。今后要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创意农业旅游,首先应从理论上和思想上确立美学经济的思维。即在旅游产业的开发与运作等各方面、各层面都要坚持美学立场,以旅游美学的精神去指导旅游产业的发展。这种理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将旅游产业的开发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即旅游产业开发的方向是审美性的,而旅游产业开发的过程本身也是审美性的,因而它必须首先符合美学需求。“从旅游审美的本质出发,旅游的目的是解除紧张的冲突状态并在这‘温和的陶醉’中实现审美时代人性的自由与完满。深刻的旅游美学体验,不仅关乎技术与物质手段造就的物象美,更注重人们生活实践态度与道德上的美感追求与体验。”[1]62亦经济亦审美的旅游体验成为美学经济时代下的精神诉求,而创意农业旅游所推崇的“绿色健康,简约环保”理念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知性的审美观。因此,在创意农业旅游发展中,应始终秉承美学原理作为基本原理和出发点。
(二)美学行销
为旅游者提供独特农业旅游体验是创意农业旅游的核心价值,因此在行销上,也应注重美学创意和体验,不仅要在行销渠道上做文章,更要在行销的体验性和美感性上下功夫。努力将传统观念中认为农村农业是带着泥巴的“乡村气息”提炼转化为充满乡村田园风格的世外桃源。近年来,网络行销的快速发展,也催生出更适合现代消费者的美学行销方式,通过摄影摄像技术以及经技术处理的图片、视频和宣传、包装等行销产品,都在给人独特的美学冲击。创意农业旅游产品的行销,更适宜于在美学上下功夫。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渠道,将农业农村的美学内涵通过现代美学手段进行提升和推广。
(三)美学创意
创意农业旅游必须充分开发农业旅游产品的美学创意,在吸引眼球、创造惊异方面下工夫。美学中关于什么是美的说法,其中一种就是惊异之美,这就要求产品的独特创意与价值。从本质上说,创意农业旅游与普通农业旅游的根本差别,就在美学创意的充分运用上。浙江已经领先起步的创意农产品已经很好地体现了美学创意,在生产过程中它以智力或者无形的技术资本为主要投入和价值驱动要素,产品中嵌入了更多的文化创意内容,从而为消费者带来精神上的美感享受,使农业产品的消费不再只是物的满足,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体验。这种在浙江已经有了相当基础的创意农业产品,通过对传统农业内涵和外延的创新,达到农产品、农事活动与文化艺术、观赏和实用的结合,从而提高了农业旅游产品的外观和内在的品质,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如艺术葫芦、方形西瓜、七彩迷你番茄、盆景水果、盆景蔬菜等。创意农业旅游应在这方面作出更充分的研究与发挥,真正把创意农业观光、农业研修、农事劳作、乡村度假、乡村民俗风情旅游、手工艺品制作和购物等旅游活动建立在创意农业的基础上,对创意农业生产、创意旅游活动、创意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形成一种“创意型”的旅游方式。通过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的创意性、趣味性、艺术性,为游客提供观赏、娱乐、休闲、健身、求知等功能服务和良好的创意环境。
(四)美学设计
创意农业旅游必须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开发设计才能最终形成富有审美号召力的旅游产品与服务,提高农业旅游活动的质量,吸引、满足更多的旅游主体。这种美学开发既要体现产品的地方物质特色还要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更要展现地方或国家民族的审美特征。开发设计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美学开发、旅游设施的美学开发、旅游服务的美学开发与旅游产品的美学开发等几大类。旅游资源的开发设计一般要符合两类美的规律:一是要遵循旅游资源内在美的规律,深入探寻、准确把握旅游资源内在美的特征,不能主观性地随意开发,否则将会使开发变成破坏;二是遵循旅游审美规律,满足旅游主体的审美需求,最终实现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审美开发,即在旅游资源保护的前提下提升资源的美学品味,以期满足、引导旅游主体的旅游审美趣味;三是根据不同消费者的美学风格,用美学的变化性来吸引不同风格的消费群,通过确定不同消费群的识别要素提供针对性的产品设计。
(五)美学服务
旅游服务主要涉及旅游活动过程中参与旅游设施、设备运作的群体,他们为旅游主体提供各类相关服务,保证旅游活动的顺利完成。这些旅游工作人员在农业旅游中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人员、导游(讲解员)、乘务员、景区管理人员以及各类服务人员等,作为旅游产业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他们的美学开发极为重要,因为他们是农业旅游产品的直接执行者,是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执行得好他们将会促进农业旅游产业的繁荣,如果执行得较差将会影响到农业旅游产业的利益。因此旅游工作者服务美学的提高是重中之重,尤其在国内对于他们的审美培养更是迫在眉睫。一方面要培养旅游工作者的形象美,从仪表、仪态抓起,令其与旅游整体审美活动相应和,给旅游主体以视觉的审美亲切感。另一方面要培养农业旅游工作者的内在美,从语言、职业素养到心灵,给旅游主体以审美的亲近感。同时,还要提高服务者的美学修养与美学服务技能,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全方位提升从业者的美学服务能力。另外,对美学服务的理论研究也是实践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格局的改变,以及农村远程教育的发展,也将为创意农业旅游美学服务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六)美学体验与认同
关键词:
旅游产品促销的含义是旅游企业以人员或非人员的方式传递信息,运用各种短期的诱因,激发旅游者的购买欲望,提高销售,加快旅游者接受新产品的过程。其实质是传播与沟通旅游产品及相关信息。旅游服务产品的特性决定了旅游者在选购时对信息的依赖和高要求,因此旅游产品促销对于资源吸引力、影响力有限的旅游资源非优景区的旅游产品促销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非优景区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根据旅游循环经济理念,结合旅游资源非优景区实际和市场需求特征,旅游资源非优景区通过旅游产品开发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下述开发原则:
(一)资源与环境优先原则
旅游产品的内容以服务为主,其无形性的特征使它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像生产有形产品的工业那样显而易见。经营者为追求旅游经济收益,加之主管部门监管不力,政策法规缺失等因素导致对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忽视,旅游资源被破坏,旅游环境日益恶化,使旅游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对于旅游资源非优景区而言,旅游资源与环境更加珍贵而脆弱,因此,在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时,首要原则就是资源与环境优先,这也是旅游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所要求的。基于这一原则,旅游资源非优景区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应尽量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尽量减少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可持续更新原则
旅游循环经济要求在旅游产品生产过程中体现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以此为指导,旅游资源非优景区在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创新时,应明确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加强市场调研,设计开发可持续更新的旅游产品体系,尽可能减少设施的淘汰率,充分利用原有设施设备、原材料和人员,一方面减轻资源与环境压力,另一方面减少浪费,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可持续更新的旅游产品体系可以使景区保持持久的吸引力。
要实现可持续更新原则,旅游资源非优景区在规划建设之初,以旅游资源条件、市场需求特征与定位为根据,明确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内容与目标,继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如仙鹤峪景区的茶叶庄子景区,目前是以自然观光产品为主,其旅游产品深化的方向为徒步、露营和青少年自然科考,在规划基础设施时,就要充分考虑产品可持续更新原则,如自然观光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中的路面设计,不应硬化为水泥或柏油路面,应保持原有的山石沙土路面,但要对不稳定或危险因素予以排除或加固处理,适当进行平整,对路面的宽度加以调整,一些可以用补植树木和灌木保证安全的路段,就不再安装护栏,必须使用护栏时,以天然木质或石质为上,尽量不使用水泥或金属护栏。这样,既能保证现在的自然观光旅游产品的生产,也为后续旅游产品的深化奠定了基础。
(三)个性化与特色化原则
旅游资源非优景区资源基础较差,吸引力有限,景区的容量较小,开发大众化旅游产品,吸引大众市场,不具备优势和竞争力,另外,大众化旅游产品主要是依赖规模经济获利,旅游资源非优景区有限的容量使得很难实现规模经济,如果勉强接待大量游客,就要付出更为高昂的旅游资源与环境代价,因此对旅游资源非优景区而言,以旅游循环经济为指导,选择适宜的细分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发个性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是其必然选择。
以仙鹤峪景区为例,根据对保定市客源市场的调查,可以看出,保定市居民对旅游循环经济理念的认可接受程度较高,以旅游循环经济为特色对主要客源具有一定吸引力。另外,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可以进行个性化旅游产品开发,如针对青少年市场,可开发自然科考、红色岁月等体验类产品,需要注意的是,个性化和特色化并不仅仅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吸引力更要靠对细节的改进与把握来实现。因为目前生态、自然、绿色、体验等概念随处可见,旅游者对其已经司空见惯,所以对旅游资源非优景区而言,开发旅游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产品,其特色和个性化要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细节控制,真正赢得旅游者的肯定与认同才是关键所在。
(四)文化与美的原则
旅游者对异域风情和文化差异的新奇感和探索欲,是推动其进行旅游活动的重要动力因素。随着旅游者素质的不断提高,旅游经验的日益丰富,他们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要求越来越高,文化也成为旅游产品开发的核心内容。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尤其是生态文化内涵,既能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和美学价值,又能起到影响教育旅游者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作用。
二、非优景区产品的促销策略
(一)以旅游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促销活动的媒介选择与运作成本控制
由于旅游资源非优景区的一些特色旅游产品,多是以特定细分市场为客源目标,有的旅游产品如攀岩等项目市场更为狭窄,因此,旅游资源非优景区在为不同旅游产品选择广告媒介进行营销宣传时,一般不应选择投入高,周期长的大众化广告媒介。而应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如针对青少年自然科考产品可以采取印制设计精美、利于保存的带有产品信息的课程表、名片卡等,选择一些学校对学生免费发放,既可以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又尽量减少了广告垃圾的产生,也有利于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树立景区和相关旅游产品的良好形象。
景区内的广告宣传媒介的选择、营业推广、人员推销过程中的辅助设施和材料应尽量使用本地材料制作,必须要用其他材质,也要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在表现形式上要注意与周围景观性协调,同时对播放类广告要控制音量,减少噪音污染,尽量选用可重复利用的材质作为促销活动的媒介,既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同时还可节约成本。景区外的广告媒介的选取也应注意遵循旅游循环经济的几大原则,以塑造和保持景区旅游循环经济的整体形象,突出景区旅游产品的特色,另外要兼顾媒介在目标客源的展露频度、时间与效果,使有限的促销经费发挥更大作用。
(二)促销活动的方式和内容要遵循旅游循环经济的原则
旅游资源非优景区在促销活动方式上一方面可以有选择地利用一些展会宣传,如保定市已经连续几年于4、5月份在植物园举办车房产品展销会,其中很多参观者具备成为仙鹤峪景区旅游产品潜在客源的条件,因此,仙鹤峪景区可以通过与主办方商洽,精心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宣传资料或展示体验活动,如自驾游的汽车保养、露营技能培训等以保证促销宣传效果。
另一方面 景区可以通过举办一定的活动来吸引游客,利用节日或活动宣传促销的方式往往成本低而效果好。其中节日促销的内容要强调以情动人,其实,无论古今中外,绝大部分节日都是因情而生,因爱而传,所以实行节日促销,从主推旅游产品的选择、促销内容主题的确定、具体促销形式的形成都要强调情感因素的核心作用。
(三)旅游循环经济理念在旅游资源非优景区促销过程中应善于发挥公共关系的作用
公共关系促销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和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产品或服务销售的一系列活动。公共关系宣传强调的是企业与公众之间双向的信息交流与情感沟通。这种促销活动的优势在于可信度高,旅游产品的无形性使得旅游者在购买过程中感知风险较高,旅游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可以大大增强旅游者的信任感,对旅游企业而言,是一种长效的促销方式。
旅游资源非优景区在实施公共关系促销策略时所涉及的公共对象很多,主要有:一是政府机构,包括政府旅游主管机构、相关管理机构(如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林业局、文物局、城建局等)和社区主管政府等,公关目标是赢得信任、获取资金、政策、形象宣传、帮助协调其他关系等。
第二方面景区要保持与社区的良好关系,社区是景区生存发展的基石,是重要的旅游产品生产资料的来源,所以景区旅游企业应尽量避免或减少与社区的冲突,不断探索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新途径,保护和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收益,保护旅游环境资源、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条件,充分体现旅游循环经济和谐共赢得主旨。
关键词:美食旅游 四川 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 A
美食旅游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旅游形式。它作为美食作为现代生活中众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追求和需求,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等功能,也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四川历史悠久,美食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川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在烹饪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丰富、味型多样,以别具一格的烹调方式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国内外都具有十分大的影响和知名度。四川也是旅游资源大省,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土人情打造出了独特的旅游产品。四川的美食与旅游相结合,会有怎样的发展前景,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
1.美食旅游概述
美食可以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等多种需求,是旅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活动,甚至是主要活动。本文对美食旅游有如下定义:以美食本身和美食旅游吸引物为依托,以追求美食旅游资源或美食体验为动机到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经历,参与具有休闲和社会属性的旅游活动。
2.四川的美食旅游资源
2.1以麻辣为主的味觉元素
四川美食味型,川菜更是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点。然后众多味型中,最有特色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麻辣味。然而四川美食的麻辣味道也是各色各异,有:麻辣、胡辣、酸辣、红油、椒麻、香辣、家常等味型。给众多美食旅游者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
2.2. 以小吃为主的地方特色
四川小吃花样繁多,特别是成都小吃,一店一摊,品种丰富,有“分量小得出奇、种类多得出奇、味道好得出奇”的特点。四川小吃分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旅游者极易体验到这种颇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旅游资源。
2.3. 历史传承的美食典故
四川美食不仅类型众多,而且历史悠久,几乎每道菜,每样小吃都有一个历史传说和典故,独特的地方特色美食和其中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更能加深游客的美食旅游体验。
2.4. 多样化的美食旅游活动
四川目前的美食旅游活动十分丰富,几乎每个月都有美食旅游活动,各地也分别举办不同主题、不同性质的美食旅游活动,如:简阳羊肉美食街、成都美食旅游节、西昌风情美食旅游节等。
3.旅游者对四川美食文化的感知
美食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特征以及人文风情,它能正确表达旅游目的地人们的观念、情感和追求。所以,可以说当游客在品尝美食时,能真正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从而得到身心的双重享受。旅游者在旅游时,人际交往的需要是十分突出的,在四川,游客不管是品尝独具特色的川菜、火锅或者小吃,都能对四川的饮食文化以及民风民俗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起到旅游者同当地居民人际交流,文化传播的作用,满足旅游者社会文化审美心理。这样身临其境地体验当地美食,也能旅游者对四川这一旅游目的地的整体认知。
4.四川美食旅游发展对策
4.1. 将四川美食元素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作为美食大省,我们应全面挖掘传统饮食的其他美学元素在旅游活动中的应用,从而丰富民族饮食文化旅游活动的内涵。在设计相关美食旅游产品中,应融入民族文化内涵,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进行合理开发,充分体现其文化价值。美食旅游要比传统的观光旅游更加强调游客体验。在旅游过程中,游客既可以体验美食,又可以听导游将川菜文化,美食有关的传闻典故等,还可以购买包装好的美食产品作为旅游纪念品,真正将“美食”推及到旅游中的“游”、“购”、“娱”、“吃”的环节。
4.2. 开发具有民族民俗特色的美食旅游资源
四川旅游虽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由于个别行业经营者的急功近利,不顾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直接导致大量的民族传统文化流失。所以,美食旅游能否和民族民俗文化相结合协同发展,对四川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例如,四川洛带古镇是西部地区客家文化最为集中的古镇,这里的客家人由于受四川本土文化的影响,创造出来既具有客家文化独特个性,又具有川菜文化的美食。洛带的美食文化是一个值得摄入挖掘的旅游资源,它如何能和传统的观光型旅游整合发展,使旅游者充分了解洛带古镇的民俗饮食文化,将会丰富旅游者的美食旅游体验,并提升美食旅游的文化价值。
4.3. 打造不同主题的旅游产品
美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具有较大的优势,而现阶段四川乃至全国的美食文化旅游都局限在观光型为主的阶段,参与性不强,即便打着美食旅游的旗号,也是走马观花,线路设计是一些美食文化遗迹的游览,“吃”这一环节加入一些并不能完全代表地方特色的比较粗糙的菜式,这与我们强调的旅游多元化发展和增强美食旅游的体验感而言是背道而驰的。为了实现四川美食旅游的全面发展,丰富四川美食文化旅游形式,提升美食旅游的品质,应对美食旅游者进行合理的市场细分和定位,从而有针对性的吸引不同游客,满足其差异化的美食文化旅游需求。例如,可以设计成都小吃一日游、乐山西坝豆腐宴观光游等。
4.4. 美食旅游与智慧旅游协同发展
智慧旅游,就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等方面的信息,让旅游者能及时了解信息,安排和调整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旅游者要想体验当地特有的美食文化,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宣传平台了解众多旅游咨询,旅游运营商也可协同这些平台相关美食资讯以及优惠措施,并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将旅游者导航到任何的美食目的地。四川的美食经营者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宣传平台进行美食旅游网络推广,让旅游者能全方位体验四川美食之余,还能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传闻典故,发挥美食旅游的最大价值。
5.结语
四川的美食旅游资源丰富,其发展呈方兴未艾的态势。四川美食旅游要可持续的发展下去,需要政府和旅游经营者从吃、购、游、娱方面都让旅游者体验到当地的美食文化,为旅游者留下以享受和体验美食为主,身心结合的愉悦经历。
参考文献:
1. 阚波:《四川客家饮食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以洛带古镇“伤心凉粉”为例》,《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6月,
【摘要】我国拥有丰富的草地旅游资源,但开发利用十分匮乏。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对于保护草地资源环境、缩小东西部差距都具有重要意义。从草地旅游开发的特点出发,研究开发的原则和保护的对策,多途径、多方式开发利用草地资源。
长期以来,人们对草地资源的认识及其价值评价集中在草地可通过第一、第二性生产为人们提供所需的有形产品的能力上。随着社会生活向高层次发展和草地学研究的深入,草地资源的内涵开始扩大到草地景观及其周围的环境、气候、民情等综合方面,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草地旅游指在草原地区以草原风光、气候和少数民族的民俗、民情为旅游目标,以具民族特色的歌舞、体育、餐饮、观赏、避暑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以及为这些旅游服务的经营活动。草地旅游既是发挥草地景观资源美学价值从而产生经济效益的一项开发性活动,也是多途径、多方式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的新兴草原产业,在20世纪90年展较快。
一、我国草地旅游资源概况
我国草原从东到西跨49个经度(78°—127°E),从南到北跨36个纬度(29°—65°N);东西长约4000km,南北宽约2500km,总面积约4亿hm2,约占国土面积的41.7%。我国草原的类型之多居世界第一位,共有18个大类,37个亚类、1000多个草地型。我国有牧草类型5000多种,草原上还生活着许多珍稀野生动物,草原上还能生产许多珍贵的中草药。截至2000年底,我国已划定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5处,面积达196.7万hm2(表1)。
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提出的自然保护区长远规划的原则之一就是重点加强草原、海洋、地质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到2010年草原和草甸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600万hm2,2050年达2000万hm2。这些自然保护区,为开展草地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国美丽辽阔、丰富多彩的草原,虽然古人描写的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情景已有所改变,草没那么高了,但“粉白湖上云,黛青天际峰”的迷人景色,古今仍然一样,正是草原的旷远、壮丽的风光,自古以来吸引着观光旅游的人们。近年来,我国的草原旅游业发展较快,不仅有大量的国内游客,还有很多国际友人。目前,已形成规模的草地旅游区有北京的康西草原、河北坝上闪电河上游及附近的多个旅游点、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的希拉穆仁、灰腾梁等及甘肃祁连山、新疆天山和青海的部分旅游点等。
二、草地旅游的资源利用特点
(一)草地旅游的资源条件特点
草地旅游资源的核心是草地植被,各类草地植被与其环境,如山地丘陵、滩川平地、水体道路、设施建筑等组成宁静迷人的旅游景观综合体,是吸引游客的资源基础。同时草原上还产出特有的野生药材、野生食用植物及特有风味农作物等,可向游客提供。夏季凉爽宜人的气候是吸引游客来草原消夏避暑的主要原因。我国主要草原区均分布于高原和中、高山地,其最热月平均气温多不到20℃,与邻近的大中城市有10℃以上的温差,是调理身心和盛夏避暑的良好条件。“夏季到草原来滑草”,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追求。优美朴实的少数民族风情和风味是草原吸引游客的又一原因。我国主要草原区是蒙、满、哈萨克、藏、裕固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骑马射箭、手抓羊肉、篝火晚会等独具特色的活动深为游客所喜爱。
(二)草地旅游的市场经营特点
草地旅游属于自然景观型,其客源主要为临近城市的居民,以消夏避暑为主。因此,草地旅游发展最适宜的地区应是距大中城市较近、交通条件较好的草原区边缘地带。经营上则是旅游企业与当地农牧民分工协作进行。农牧民承担旅游企业不易经营的重要服务项目,如向游客出租骑乘马匹、供应风味餐饮原料、出售野生观赏和药用植物等。正是由于农牧民的这种广泛参与,使草地旅游与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有了更密切的联系和影响。在旅游的资源条件中,除民族风情外,其它每年只有在风季过后的植物茂盛生长期(5—9月)才能具备,所以草地旅游经营的季节性极强,并与农牧林业生产同季。
三、开发草地旅游资源的意义
(一)保护草地旅游资源环境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大问题。人们从一系列的全球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危害中认识到,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长期可应用的自然资源,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和社会也难以持续发展。因此,旅游领域内生态旅游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开展草地生态旅游可以提高人们对草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进而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保护草地生态环境。草地生态旅游将游客带往拥有优美自然环境和珍稀动植物的广阔草原,以此为当地赚取更多的收入,从而鼓励他们保护自然资源,改变那种竭泽而渔,捕杀野生动植物的生活方式。并且,旅游的收入也使他们有力量投资草原基本建设和保护,维护、恢复和创造优美的草原生态环境,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发展。
(二)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
旅游业在20世纪的飞速发展证明,它将是21世纪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航空、餐饮、娱乐、商贸、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旅游业成为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西部拥有广袤的草地资源(33144万hm2)占全国草地总面积(39283万hm2)的83.37%,并且旅游品质较好的草地资源和草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也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随着人们回归自然,走向大草原这种旅游取向的增强,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草地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一)生态安全性原则
草地旅游资源生态环境脆弱,旅游开发要以不破坏草原的自然风貌和生物的多样性为前提,依据草原资源的环境条件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在开发利用时要科学确定开发的强度,设计合理的旅游规模,使之严格限制在生态容量范围之内。开发方式上要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产品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与草地的生态环境相协调,尽量把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减到最小。
(二)公众参与原则
当地公众的密切参与是草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支持。草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替代当地居民对草地资源的其他利用方式,缓减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并且通过旅游开发,弘扬当地传统文化,增强地方独有文化气氛提高旅游资源的品质。在旅游开发中,公众通过参与也获得了利益,开始珍惜爱护草地资源,成为保护环境的强大力量。
(三)旅游产品多样化原则
草地旅游资源受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因素长期作用,呈现出不同的地质地貌特点,并生成了多样性动植物生态环境,这些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开发类型多样的旅游产品的依托。据此可开展典型自然风光观光游、野生动植物观赏游、草原科普教育游、科学考察游、生态牧业观光游、草原野营游、草原民俗风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
(四)广开筹资渠道原则
由于资金短缺,我国草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十分不充分。应该广开筹资渠道,从多个方面积极创造条件筹集旅游开发基金。可以合作开发的形式,吸引私人、集体、旅游企业等的参与,加快草地旅游资源向资产的转变。对于有代表性的草地资源,应争取国际组织的合作研究项目,增加旅游开发保护资金的来源。
五、草地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一)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草地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保护必须立法,尤其是对重点旅游区更为重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旅游资源,就是给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管理者制定行为规范,使他们有法可依。其内容应包括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办法和权限,旅游资源保护的范围和内容,对违反保护条款者的处罚办法等。1985年6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加强了与之配套的法规建设,各级地方政府还制定了各种实施细则和办法。尽管这些法律法规从不同的角度对草地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保护作了有关规定,但实际保护工作仍不尽人意。这除了法制尚不健全之外,还和普法宣传教育不足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关。
(二)运用规划和技术手段保护草地旅游资源
草地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制定,是旅游开发研究的中心环节。规划在对旅游景点做出科学构想和设计的同时,还要提出地形景观、草皮植被、文物古迹、动植物、水体以及整个生态环境、旅游环境的保护,并合理划定保护范围和确定环境容量。此外,规划还得从总体布局上予以协调组织,避免在风景区布置不必要的服务设施。要根据具体景区的资源和环境特点,慎重确定旅游活动项目。对于那些会导致景区内水体、空气污染的旅游活动项目,要严格限制开发。应开发多种不破坏环境的具有草原特色的旅游产品,并在农牧户中进行专业化生产经营,加强营销、拓展客源,直至形成固定的消夏避暑游客群体,减少无效消耗,提高经营效益。对于那些以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为目的而设置的草地自然保护区,则要限制旅游活动的空间范围,科学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并将旅游活动尽可能控制在实验区范围内,适度向缓冲区发展。
(三)运用监测手段保护草地旅游资源
草地旅游与草地生态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影响是复杂的和长期的,因而应对草地生态环境各主要因素、草地植被状况、旅游客源状况、游客心理预期等进行持续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调控,使其健康地发展。
(四)运用宣传教育手段保护草地旅游资源
应当树立资源环境道德意识和思考判断资源环境道德行为的善恶标准,要提高公民的资源意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在人们中树立保护资源环境的道德意识和理念,要使人们不仅以坚强的意志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还要有极大的勇气和热情支持旅游资源保护。在治理和保护草地旅游资源的同时,应重视游客的资源环境道德建设。旅游景区应采用适当方式,让游客认识到,游客在游览消费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应自觉地维护旅游区的良好环境。
(五)大力开展生态旅游,实现草地旅游资源永续利用
生态旅游是在生态学原则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坚持社会、经济和生态平衡协调发展,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欣赏研究自然和保护环境的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旅游需求和旅游供应相结合的旅游系统的持续良性运行和发展,而且包括旅游资源经济效益的持续发展,它是在现代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经营带来生态和环境质量破坏以及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冲击下,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旅游具有自然性、生态性、文化性、可持续性等特征,可以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在广大草地旅游区域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是我国草地旅游业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赵雪.草地旅游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持续发展[J].中国草地,2000,(5):68—73.
[2]孔繁德.生态保护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3]郑耀星.旅游资源评价与自然环境影响的关系[J].资源科学,2000,22(6):62—66.
论文摘要:将旅游客体整合到统一的“旅游景观地理”序列中,开发适宜于高职高专教学实践需要的《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体系,对于统一旅游客体(旅游资源、产品、消费品)诸学科的教学内容,建立以标准化旅游景观为主的图像视频教学模式,推动“教、学、做情境过程一体化”的专业基础课教育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操作意义,是未来旅游基础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论文关键词:旅游景观地理;旅游客体;课程体系
问题的提出:统一旅游客体之下的多学科重复和交叉
旅游活动可以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学科体系,但基本上是围绕着人们的旅游活动的管理、服务、消费而展开的,相对于人和组织而言,可以构成一个共同的载体或对象,即旅游客体。旅游专业的不同学科都要围绕旅游客体展开教学,这也是开展旅游活动和旅游研究的必然要求。于是就形成了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旅游生态学(生态旅游学)、旅游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研究同一旅游客体的局面。这种多学科研究同一客体对象的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对旅游事物和旅游产业的认识水平,但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定的重复教学现象。
对于旅游研究而言,要求精、深、广、博,学科发育越是细密,越是有利于弄清旅游事物的本质。但对于旅游教学,尤其是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高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而言,高、精、尖、新就未必合适。高职旅游教学时间短暂,所有课程教学基本上控制在二年以内,只相当于本科教育的一半(去除公共课、实训实岗课后,课堂教学比例更低),不允许有更多的重复教学。虽然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内容重复,但在较短的时间内也同样会出现“教学疲劳”和“似曾相识”的感觉。随便对比一下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化学等教科书目录,就可看清这些学科有着几乎完全一致的教学对象——广义上的“旅游产品”系列。
毋庸置疑,上述学科都有着自己明确的研究范畴,比如,旅游资源学研究旅游产品对象(景区)的资源属性和特征;旅游美学研究旅游景观的审美价值和心理体验;旅游文化学研究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特征;旅游生态学(生态旅游学)研究旅游景区的生态特征和生态关系问题;旅游产品学研究旅游劳动对象和旅游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价值性、市场适应性和产品销售等问题;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地理事物的现象、特征、成因及其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有了各自的研究范畴,就可以形成各自的学科,但这并没有改变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客体物——旅游本体。是否能够将关于旅游客体的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统一到一个教学环节中呢?答案是肯定的,道理也是简单的。只要是同一事物,就可以对它进行综合性的解释和解读,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属性,只是需视其情况各有侧重点而已。
应当看到,利用传统的旅游地理学学科教学模式承担这种对旅游客体的综合性解读,还存在诸多困难和不便。因为传统旅游地理突出的是区域差异性、地理现象和成因,对于旅游对象的审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等价值体系并不十分关心。需要有一种共同的“纽带”把它们联系起来,这个纽带就是旅游客体本身,也即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景观”。如果能将传统旅游地理的内容集约和简化为“旅游景观地理”,那么上述几个学科的内容就能较好地统一到这个教学范畴中来。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概念的提出及其特性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的概念 《旅游景观地理》既可以成为一门学科,也可以是由多学科综合而成的一门课程,其核心在于“景观”。“旅游景观地理学”即依托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特征,将对职业活动有用的旅游对象归结到广义的“景观”概念中,对旅游景观的现象、审美、成因、价值、特征和规律等内涵加以整合,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这门课程可以适应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的多样性、审美性、体验性及教育性要求,以“旅游景观”(简称“景观”)为纽带,可以很自然地将旅游资源学、旅游美学、旅游生态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地理学等学科的内容整合到统一的“旅游景观地理学”中来,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研究对象,就是“景观”,而真正能够将它们整合到一起的也只有“景观地理”这一学科,因为“景观”(包括微观和宏观)都是供旅游的,类型和范畴是广泛的,对旅游学科而言也是最为贴切的,“景观”同时具有资源性、审美性、生态性、文化性、科学性等特征。但应注意,“景观”的内涵十分丰富,不限于“观光景点”,而是包括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等各类旅游活动的旅游客体的统称,是对不同旅游消费品类型的高度概括。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的特性 将传统的“旅游地理学”改造成为以“景观”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学”,其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础性。旅游景观是整个旅游活动大系统的共同载体和基础,旅游景观地理以此为研究对象,其成果和教学内容将成为许多旅游活动的基础知识,也可以进一步作为上述学科的基础,使其研究基础更加牢靠,可以吸收多学科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巩固和发展本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因此,以“景观”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学,其基础性不但没有丧失,反而使其基础性、服务性的地位更加巩固和重要。
2.包容性。诚如上述对“景观”概念范畴的扩展,“景观”不仅包括各个类型、各个尺度的旅游产品型态,而且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的研究重点,旅游景观地理学可以将这些内容有重点地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课程的包容性特征。这正是其他许多学科所不具备的,同时也是对“景观”概念的真正回归(许多学科都在运用“景观”这个概念,但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导致“景观”概念的泛化)。
3.实用性。传统旅游地理难以直接应用,原因就在于教学内容的学科性太强,对教学要点和教材的选择总是顾此失彼。改为以“景观”为核心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以后,研究对象的产品性、类型性、具体性(可视性)显著增强,可以直接应用到旅游开发的实践中去。课堂教学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直接引导学生进行导游词写作、讲解,对旅游线路进行组合设计包装,使旅游产品宣传能够真正找到诉求重点和景区卖点。
以《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为核心统一旅游客体诸学科教学的好处
可避免研究对象教学的重复和交叉,加深对景观内涵的认识 在一定意义上,旅游客体诸学科研究的对象究其本质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景观”,或者说“景观研究”是旅游客体研究的共同内容,且都是为旅游建设服务的。如果对同一研究对象分出不同学科安排教学,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概念紊乱现象,即每一门学科都在谈“景观”,但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将其讲清楚。如果将“景观”的内容加以捆绑“打包”,则可以从不同侧面将其本质内涵讲清楚,学生对“景观”概念的认识水平就会大大提高。
可大大节约旅游教学课时总量,促进课程教学分工简捷化 将3~4门课程合并到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中来,从表面上看将大大加重“旅游地理”的教学工作量,但经过认真筛选和整合以后的旅游景观地理课程,内容更加充实紧凑,教学模式更加明晰有序,总体上是以识图(是什么)、读图(审美,怎么样)、释图(成因)、用图(产品化)为基本环节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总体上是在轻松愉快中进行的,对于未来从事旅游职业服务活动也将更加准确、更加有底气,因为“景观”教学的内容是与野外的景观现象一致的,整个教学活动就像是对野外现场的预演,生动、形象、逼真。所以,课程教学合并后就可以一门课程的课时量(或略为增加)替代多门课程的课时量,使总体课时量大为减少,而教学效果反而会有所提高,成为促进以“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化”为导向的高职旅游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包括旅游地理在内的旅游客体诸学科的课程教学计划向来都是以专业基础课为定位设计教学的,这种教学模式重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轻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职业技能活动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距离,这也是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的弊端所在。建立“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对专业基础课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景观地理”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将“所学”与“所用”贯穿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与职业过程相结合,导游词的撰写、讲解,旅游线路(产品)的设计与整合,都可以很有效地“边讲边做”,实现景观地理教学的“学中做”,基本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同步进行。这种教学改革虽然重点在课堂教学,但与旅游野外职业活动是息息相通、一脉相承的,同时可体现景观地理学课程的基础性和专业性,使景观地理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建设《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体系的构想
集中力量编撰《旅游景观地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整合相关诸学科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景观地理》教材尚未出版,相似的专著即便有所出版,也难以真正为职业教育改革服务,难以符合这门综合性课程教学的需要。因此,需要旅游教学工作者,尤其是旅游地理、旅游美学、旅游开发教学工作者下一番工夫,将与旅游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景观地理教学内容筛选出来,建立完善的“旅游景观地理教学大纲”,并以此为基础,编著以景观综合知识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教材,这是实现旅游客体整合式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师资培训促进教材在师生中的合理应用,是旅游景观地理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将传统的旅游地理教学模式改革为景观旅游地理教学模式,对于多数教师而言在短期内是难以适应的,人们往往习惯于既有的教学模式,而不思全新教学内容的创新开发。主要是不了解其中的目的、价值与意义,不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直观性、具体性、实用性,同时对相关旅游美学、旅游产品学等学科知识也比较陌生,这将给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对旅游客体的教学一定要尽可能做到通透连贯,尤其是旅游审美和旅游产品设计的知识和概念对旅游地理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多年以来,对景区景观资源的价值评价主要还是在旅游地理工作者中进行的,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了旅游美学和产品设计的知识和规律。至于课堂教学的流程与控制,经过简单的模拟演示培训,多数教师和学生是能够适应的,而且会发现其中的好处要远远胜过传统旅游地理教学方式。此后,景观地理的教学就可以生动形象起来,对旅游活动的指导作用会更加明显,旅游景观地理的职业服务功能将大大提高。
搭建课程网络公共平台是促进课程科学化运行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措施 不论是教材建设,还是教学模式创新,都是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改革活动,都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适应和完善,新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旅游教学工作者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共同完成。为此,需要搭建《旅游景观地理》精品课程公共网络平台,在这里形成统一的教学公共资源,相关学科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点击学习、下载利用,也可以发表见解,提出建议,尤其是可在与职业活动过程的结合上多加探索,或作为典型案例加以推介和交流,同时也是对旅游业界的一大支持。现在有许多旅游产品设计质量低劣,粗制滥造,影响了公众对旅游产品品种和质量的期待和要求,景观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为改善旅游消费品的产品类型、结构、质量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强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是本课程的优势和教学改革的重点 景观地理学教学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基础课的职能,而且可以在旅游职业活动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旅游学科体系中,能够同时发挥基础作用和专业(职业)功能的恐怕也只有像《旅游景观地理》这样的综合性、实用性课程。这门课程作为基础课的性质不会改变,也没有必要改变。但为适应职业技能导向的教学要求,必须在“工学结合”上下工夫,否则不仅会降低这门课程的作用,而且会造成教学环节上的断层,难免浪费教学资源,与高职教育改革的精神相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