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神病人康复指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精神病人;职业回归;对策
随着社会的变革,工作、生活压力和竞争的加剧,精神病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当前中国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目前,我国各类精神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重症精神病患人数超过1600 万,但治疗率不足3%,康复率更低。由于自身疾病特点和社会歧视等诸多因素,只有20%~30%的出院精神病人找到了全职的竞争性工作。
对精神病人来说,“就业就是一种康复”。充实的工作会使他们增强自信,建立自我认同感,并体现自我价值。长期以来,工作被认为是精神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精神病人在工作选择、求职和维系工作等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如何帮助出院后的精神病人尽可能地找到并从事喜欢的工作,从专业工作者那里得到所需技能的培训,和正常人一起工作并获得经济收入,得到长期的持续支持,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精神病人的职业回归困境
1.企业缺乏支持精神病康复者的良好氛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需求等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必然会出现雇佣偏好。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精神病人的歧视随即出现,企业员工也会无意识、自动的产生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和不接纳。由于普遍认为精神病人能力低下、工作难以胜任、有危险性和暴力倾向,人们易引起对他们的恐惧和担心、嘲笑甚至侮辱。被贴上病态标签的精神病人给人留下刻板印象,而受到孤立和歧视。
虽然国家原则上没有什么行业绝对不允许有精神病史的人就业,但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将曾有过精神病史的人拒之门外,将他们与其他人区别对待,没有保障他们在就业方面享有同等待遇。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由于歧视,招聘雇佣时也对精神病人设置了就业门槛。精神病人即使进入企业工作,企业不平等的氛围也会使他们经常看到同事的异样眼光,无形中带来外部的环境压力。由于长期住院使他们缺乏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又由于心理自卑、缺乏自信,与同事不能很好沟通,无法恢复到正常的人际关系。再加上自身技能不够、面临的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等因素都有可能使他们重新陷入疾病的困扰。因此,企业制定没有歧视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构建平等的企业文化和氛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2.公共劳动部门缺乏对精神病人职业能力的重塑
精神病人的职业回归不仅是精神病人家庭面临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社会管理人文关怀应尽的责任。精神病人家属已支付大量医疗费,出院后精神病人找不到工作,长期呆在家里,又增加了家庭成员的负担。精神病人的再就业问题,除了依靠家属的精神支持外,国家公共劳动部门也应最大化地发挥政府部门职能,通过建立一些公共社会福利事业机构,提供工作岗位,帮助精神病人进行职业能力重塑。
由于忽略了精神病人出院后存在劳动力弱化和缺失的问题,公共劳动部门对他们缺乏职业能力训练。许多精神病院未摆脱封闭式管理为主的旧模式,仍将康复期患者整日关在病院内看管和治疗。有些医院甚至为了追求经济收人,未能及时向家属建议病人出院。只要家属不接,就让患者长期住下去,使患者产生医院隔离综合症。此外,医院内的康复活动开展得不够,对精神病人采取的开放管理措施仅是为丰富生活而增设的一些娱乐活动项目而已,未从根本上创造一个开放的、类似社会生活的环境。忽视社会技能的培养,加重社会功能的衰退,致使患者出院后难以适应社会环境压力。当社会功能缺损时,精神病人的就业能力就会降。病人出院前没有接受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出院后公共劳动部门又没有对他们进行职业能力重塑,这种情况下,病人虽已康复出院,却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更不用说实现职业回归了。
3.职业压力给精神病人职业回归带来新的威胁
当前,招工难与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
十分突出,由此造成的严峻形势必然导致职业压力增大。许多地方和部分行业技能劳动者供不应求甚至严重短缺,下岗失业人员又不能满足要求,而一大批高校毕业生、新转移的农民工等都需解决就业问题。由于精神病人本身具有的精神疾病史,康复后虽然生理功能得到恢复,但心理和社会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缺陷,从而使得他们面临更高的职业压力。帮助这一特殊群体减缓职业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应工作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精神病人长期不接触社会,一旦出院便会适应不良。企业下岗职工待业较多, 精神病患者康复后的就业安排就更难。有的患者出院后,完全可以担当的工作,所在单位却推来搡去, 不予安排。已康复的精神病人长期呆在家中,思想负担过重,极易病情复发。个别患者因悲观厌世, 甚至产生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此外,社会歧视使患者有严重的不被尊重的感觉,和同事一起工作时,他们自信心下降、自尊心受损,对社交恐惧和回避,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同时,自身劳动技能的退化使他们内心焦虑、自卑,又不擅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工作压力,对各种应激因素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病情多在短时间内复发。职业压力因此给出院后的精神病人职业回归带来了新的威胁。
二、促进精神病人职业回归的对策建议
1.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公益
扩大舆论对精神病人的支持,倡导、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唤起社会各界对精神病人的关爱、理解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帮助精神病人职业回归。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传媒,提高公众对精神病人的正确认知。现实生活中一些将精神病与犯罪、危险联系在一起的报道,强化了人们对精神病人的负面印象。应通过加大对精神病人社会工作能力的正面报道,改善他们在社会活动中的形象。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前后,各地政府应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活动,扩大《精神卫生法》的社会影响力。举办医院开放日、康复期患者生活和技能竞赛,组织咨询义诊,入户为居家患者提供服务等。让公众走近精神病人,了解精神卫生中心的服务内容。医院也要深人社区,广泛开展精神卫生康复工作宣传, 讲解有关精神病防治康复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恐惧心理与歧视态度,使患者单位、街道等社会各界都来关心精神病人出院后的社区康复工作,为精神病人就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开设心理卫生课程,编写精神卫生科普读物。政府有关部门要牵头开展公益性活动,适时建立捐助社区精神卫生康复工作的民间机构,广纳社会各界对精神病人的财物捐赠。由政府出资购买粗加工过的产品,如塑料制品、小手工艺品等,分发给各个工疗站,由精神病人进行装饰、包装等再加工,再由力所能及的残疾人、轻度智障人员进行义卖,所得利润分给参加劳动人员。
2.建立企业容纳精神康复者的激励机制
201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指出:“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的实际情况,安排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保障患者享有同等待遇,安排患者参加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患者的就业能力,为患者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对患者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予以鼓励。”目前,国家为精神病人的就业权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支持,通过法律形式保障精神病人的相关权利,但各单位对聘用精神病人的积极性不高。建议国家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促使企业经营者帮助精神病人实现职业回归。
建立企业经营者容纳精神病人的激励机制就是要根据不同激励方式的特点,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组合,使企业逐步消除歧视,构建平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供精神病人更多就业岗位,实现对企业经营者的有效激励。从物质上,国家应对安排精神病人就业的用人单位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予企业相关优惠扶持政策。此外,企业经营者非常重视市场声誉、形象、地位和荣誉。可以通过颁发给企业一些社会荣誉等措施,对他们进行长期的精神鼓励。对企业经营者的精神激励,除了评奖、选优之外,,还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经常性的业绩记录。对经营业绩好、符合要求的企业经营者记录在册,并在媒体上予以表扬;二是关心企业经营者的合理愿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去。
3.通过社交技能训练加强社会适应能力
许多学者研究表明,社交技能是成功就业的重要预测变量,拥有较好社交技能的精神病人表现出良好的职业水平。早在上世纪70年代,社会性技能训练就被An-thony和Liberman等应用于精神病人的康复,目前较为系统的方法是由Wal?lace 等开发的“ 工作场所基本原则”训练]。Solinki指出社会技能和求职成功高度相关。此外,Tsang的研究指出,社交技能训练能帮助精神病人获得竞争性工作,成功就业率达40%。
我国精神病人康复的主要地点在社区。目前,我国精神病人支持性就业研究相对较少,引入国外的先进职业康复理论和方法势在必行。但必须注意理论方法的适用性。可以在借鉴西方基础上结合实际,建立适于我国精神病人的职业康复新模式。要根据精神病人的心理特点制定专门训练程序,并通过训练达到积极地心理效应,因地制宜地做好对精神病人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工作,如劳动就业指导、人际关系处理等。成立社区防治康复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康复工作。同时,建立社区康复机构,其所在单位或街道应及时、主动地为精神病人提供工疗和就业条件,为他们的社会能力重构训练提供场所和条件。通过社区居住型康复模式让精神病人走向社会,为其职业回归提供重要准备。要注重在现实环境中提高精神病人的能力,将社会学习的原理、人力资源开发的训练以及职业恢复的技能训练,逐渐融入社区精神疾病康复工作中,强调在社区环境中帮助精神病人学习处理生活压力、与他人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的技能,调动精神病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他们重返工作岗位。
4.建立“两站”为精神病人创造就业机会
经济改革使以社区为基础的工作站(庇护工场)难以维持运作,虽然不用付税,但经营成本必须自己筹集。因此,近年来很多工作站已经关闭。由于工作站人员更新非常慢,且人员位置有限,所以大多数病人出院后需要呆在家中。由于精神病人工疗涉及卫生、民政、公安等多部门,目前仍处在协调阶段。在深圳、北京及苏州等地,已有了较为成熟的工疗模式。南京市以前存在不少精神病人重返社会的机构——工疗站,几乎每个区、大企业都有。但近些年来由于经费等原因,工疗站已逐步消失,只剩一家秦淮区精神病工疗站。
为提供精神病人就业机会,实施“解锁工程”是一项可行的方法。待精神病人情绪及病情相对稳定时,可以采取在郊外建立“工疗站”(边工作边治疗)和“农疗站”(边务农边治疗)集中管理方式,让他们在边工作边治疗的良好环境中走出患病的阴影。工疗站是一个为社区内有智力缺陷的人员、残疾人和已大致康复的精神病患者提供工作、治疗的生活场所。工疗站主要借助当地企业多的优势,组织部分企业提供操作较为简单的半成品让康复者加工,使他们体味到自身的价值。同时,通过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场所,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农疗基地发挥部分农村康复者会农活的优势,通过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及花草,为患者提供以种植为主的康复训练项目,提供康复、农业劳动、心理治疗等服务,使患者通过这些职业康复项目,工作技能和社会功能得到有效地恢复。
三、总结
就精神病人而言,只有努力提高劳动技能,才能防止自身劳动力弱化、缺失。精神病人要正视自己、增强自信心;就企业而言,要构建平等的企业文化和氛围,制定没有歧视和偏见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体系;就社会而言,政府可以倡导公众尊重精神病人,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为精神病人创造更多平等竞争的就业机会。只有个人、企业、政府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精神病人的职业回归。
参考文献
[1]Tsang H, Lam P, Ng B, Leung O. Predictors ofemployment outcome of people with psychiat?ric disabiliti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incemid 80s.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2000,66(2):19~31.
[2]毛建勇,袁国桢,程灶火,姚建军,徐文玮,阚一芳.构建和谐社会中社区精神卫生康复的问题探讨[J].医学心理学,2006(3).
[3]Liberman RP.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In:Kaplan & Sadocks Compre - hensive text?book of psychiatry[M].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2005: 3884-3930.
[4]Wallace C J, Tauber R. Supplementing sup?ported employment with workplace skills train?ing. Psychiatric Services, 2004, 55(5): 513-515.
[5]Tsang H W H. Social skills training for findingand keeping ajob with the mentally ill. Psychi?atric Service, 2001, 52(7):891-894.
[6]王桢,曾永康,时勘.出院精神病患者的职业康复[J].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6):916-922.
[7]童敏.社会工作的机遇与挑战:精神病人社区康复过程中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能性和方法探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8]于长林.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社会回归难诸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09(10).
[9]费立鹏.中国的精神卫生问题21世纪的挑战和选择[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30(1).
这次精神病防治普查工作是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区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示范区创建工作实际决定并安排的,是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防治康复。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是全面落实“*”期间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要举措,市里推荐我区今年申报全国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示范区,这是上级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必须珍惜这个机会全力以赴地做好创建工作。精神病防治普查工作是一项标准高,要求严,难度大,时间紧,必须认真完成的一项工作。借此机会我就精神病防治普查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精神病防治普查工作的领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精神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精神病患者不仅承受着疾病和社会歧视带来的双重痛苦,也让家庭承受精神和经济负担。一个精神病人,拖累一家人,影响一大片。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是人道主义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对防止精神病人伤害群众、减少肇事肇祸事件、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具有重大意义。精神病防治工作普查工作是做好精神病防治工作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26日区政府专门召开了精防普查工作动员会,参加人员各办镇分管领导,会上荣区长强调了三个问题,一是领导重视,二是责任明确,三是加大宣传。各办、镇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抓好落实。
二、建立健全精神病防治普查工作责任制
区里拟定了精神病防治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和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各办(镇)也要制定并落实实施方案和工作机构人员。于8月15日前上报区残联。
精神病防治普查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分工协作。各办、镇要将精神病防治普查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建立健全精神病防治康复网络;要配备专业医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要确诊病患者,并对确诊病例建档立卡;要切实做好流浪精神病人及“三无”精神病人的救助管理工作。各办(镇)、村(居)都要建立健全责任制,明确专人负责,层层落实人员责任,尤其是要加强对村(居)基层单位普查工作的领导和业务指导,掌握好时间进度,按照普查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一次性达标。
三、加大对精神卫生知识和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宣传力度
各办镇各村(居)充分利用传播媒介、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健康教育,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社会各界对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呼吁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和参与精防普查工作,关爱精神病人,消除偏见和歧视,为精神病人重返社会创造良好社会氛围。
【关键词】精神病 自杀 护理干预
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去探讨,自杀的成因其实是多方面的,在正常情况下,我们都希望能解决困难。但当情绪受到困扰时,就没有那么理智了。若外界有着巨大的压力或无可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固然可能感到了无生趣。但有更多时候,本身的情绪问题更不容忽视。特别当人的精神出现问题时,自杀的倾向便愈明显,尤以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最多。现在就让我们尝试去分析精神病人自杀的一些相关因素。
1 相关因素分析
1.2 自身疾病因素 精神分裂症患者,他们受幻觉和妄想困扰,可能会伤害自己。例如他们幻觉听到上帝的声音,误以为上帝命令他自杀升天堂,于是便伤害自己。又例如他们有被害妄想,幻想自己受到迫害,走投无路,以为自杀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抑郁症病人情绪低落、内心痛苦、绝望、以求死得以解脱。
1.3 个人因素 一个人的性格也会影响他的生存意志。有些人比较消极,每当生活有不如意,或遇上棘手的困难时,其他人会努力奋斗,而他们则选择逃避。若外界压力无法解决时,他们甚至选择自杀。性格问题若倾向极端,会严重影响适应生活的能力。例如有些人感到生活无味枯燥,时刻在找寻刺激,自杀行为被视为一种刺激的游戏。他们也许不想死,但万一失败时,便选择了自杀。且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对精神病缺乏正确的认识,觉得自己有病,学习、事业和经济遭到重大损失,生活上缺乏目标,为了逃避这种痛苦而选择自杀。而对疾病有一定认识的病人,认为自己有了精神病,别人会瞧不起。又需长期服药,对疾病治疗无信心,担心治不好会复发而自杀。另外,药物的副反应影响生活质量,也是自杀原因之一。
1.4 家庭因素 家庭对精神疾病知识缺乏,认为家里有精神病人,担心他人知道后对整个家庭成员有影响,尤其是多次发病的病人,家人认为是个包袱,而不闻不问,容易造成病人心理压抑,产生被遗弃感,从而万念俱灰而自杀。
1.5 社会因素 社会上仍有歧视精神病现象,看见精神病人避而远之。当今社会竞争力强,工作压力大,得了精神病,单位多选择调岗、下岗,病人噶觉被社会抛弃,自己失去社会地位,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而自杀。
2 护理干预
2.1 按时按量服药 病人在院时有护士按时发药,督促病人服药,防止藏药弃药。因此精神病人在经过治疗,症状消失出院后,为了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发,要嘱咐病人及家属,让病人每天按时按量服药。并教育家属保管好,不要把从医院取回来的药都交给病人,在家属不能每天督促的情况下可每次给病人一天或两天的药,避免大量服下所致危险。
2.2 心理护理指导 对精神症状已经消失,自知力恢复的病人,要多关心体贴和尊重他们,尽可能让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并指导病人正确对待疾病,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要面对现实,树立信心,战胜自我。鼓励病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及文娱活动,对精神病人的各种病态言行和表现,应予以充分理解。
2.3 对家属的指导 大部分精神病人康复生活是在家庭中,所以精神疾病的家庭照顾就成为巩固治疗效果、防治疾病复发、促进疾病康复的首要任务。如果没有好的家庭环境,病人得不到家属的理解和帮助,反而经常受到家属的嘲笑和歧视,病情就容易复发而导致病人自杀的危险。因此,家属应与病人增进情感交流,让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一、组织实施政府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
向6990名贫困精神残疾人提供基本药物费用补助;为665名贫困残疾儿童提供抢救性康复救助,为143名18岁以下肢体矫治人员提供术后康复训练;实施153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支持庐江县、巢湖市开展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市)创建。
按照中残联《残联系统康复机构建设规范》,加强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业务建设;依据省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机构建设标准》,本着“逐步规范、分批达标”的原则,鼓励、支持各类公办、民办的医疗和康复机构开展机构残疾人康复服务;培育一批残疾人康复服务骨干机构,承担政府民生工程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落实《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康复项目省实施方案》,为593名贫困残疾人配发辅助器具。
二、创新对重性精神病人社会服务管理方式
深入推进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社会服务管理。扩大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医疗救助渠道,在基层建立规范运行的重性精神病人日间照料管控组织。协助公安、卫生等部门开展重症精神病人排查和动态管控;结合彩票公益金项目,继续向贫困易肇事肇祸精神残疾人提供住院补贴救助,通过提供送医治疗救助资金方式,消除精神病人“关锁”现象。在街道、乡镇、社区探索建立医护人员按医嘱送药上门服务制度和重症精神残疾人状况动态报告制度,维护患者尊严和社会稳定。
三、加快各级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建设
加快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新区购(建)步伐;在庐江县建立6所乡镇卫生院残疾人康复站,支持该县“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创建活动稳步开展。推进“以城乡社区为依托,以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为前提,以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为保障,以实用康复训练技术为手段,以实现残疾人全面康复为目标,残疾人及其家属积极参与”的残疾人社区康复模式,促进社区康复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发展,进一步发挥社区、乡镇残疾人康复机构作用。总结推广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培育活动经验,推动社区残疾人康复示范站培育工作。组建市残疾人辅具适配中心,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努力满足残疾人对各类辅助器具的需求。
四、启动残疾预防城市试点工作
会同卫生、民政、人口计生等部门制定残疾儿童预防工作方案,建立残疾儿童随报登记制度。加大对0-6岁残疾儿童康复的扶持和救助力度。探索建立早预防、早筛查、早转介、早治疗、早康复的工作机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出生缺陷及残疾预防,探索建立出生缺陷及残疾预防工作机制。加大残疾人康复事业和康复项目宣传力度,普及推广康复知识,组织开展“预防残疾、共享和谐”残疾预防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康复知识讲座、竞赛等形式,增强社会公众参与残疾预防的主动意识。
五、推进残疾人康复人才队伍建设
密切与市医学会物理康复学会等机构的联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在残疾人康复领域的人才资源优势、技术资源优势;继续举办残疾人康复员、康复协调员业务培训。定期安排人员深入基层残疾人康复站(室)和残疾人家庭开展社区和家庭康复服务与指导,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支持残疾人康复工作。
关键词:康复护理 社区护理 精神病
1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精神病的康复工作十分繁重,精神卫生问题成为社会发展、家庭生活幸福的严重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我国精神病患者,居世界首位,精神疾病人数已经超过一亿,也就是说每十三位中国人中,就有一位患有一定的精神性疾病,这应该引起我们极大的重视。因此,精神病患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工作成为必要解决的问题。
2 社区康复护理现状
社区康复是指以社区和家庭为背景,通过调动社区相关部门、人员、残疾人员及家庭成员等社区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康复对象提供康复护理服务。采取针对性的药物、心理、工疗、护理等综合性社区干预与康复措施,并且对患者家属的疾病知识增加,减轻其照料负担等。但是还存在几点问题:①我国尚无精神卫生立法,对精神病人的管理无法可依,经费缺乏;②由于误解、岐视、偏见依然存在,精神障碍患者难以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甚至被关锁和禁锢;③精神保健工作力量不足,医务人员缺乏;④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信任程度不够。
2.1 社区护理的可行性
2.1.1 人口机构变化
由于人们的平均寿命日益增加,老年人的精神疾病的人数也日益增多。据英国精神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理健康问题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
2.1.2 家庭结构变化
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使问题儿童、青少年人格障碍增多,儿童及青少年受到发育、情感、行为和学业问题的困扰。
2.1.3 医疗费用的增多
而精神病是慢性病,需长期服药就医,这与人们收入的增加不成比例。发展社区护理可以避免病人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
2.1.4经济社会的变化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带来一些不利于健康的问题:①人口大量流动,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和健康管理方面的问题;②人的价值观念变化,即提高生活质量和怎样健康长寿是我国百姓最关心的问题;③学习就业竞争激烈,造成精神分裂症、神经症、酒精滥用、自杀发生率均明显升高。
2.2 阻碍社区护理的因素
2.2.1 管理及经费问题
我国卫生部近几年提到了发展社区护理,但是从机构的管理到经费的预算上,却很少倾向于社区护理发展,更不用说社区精神护理。从政策上,尽管卫生部颁发了有关发展社区护理的文件,但尚无具体的规章制度及实施计划;从经费上,迄今为止,在我国的城市,由于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无章可循,缺乏权威性,一些享受公费医疗的病人在医院治疗护理能报销,但接受社区护理不能报销,所以只有放弃社区护理这种经济的康复途径。
2.2.2 精神卫生认识不足
人们对精神疾病缺乏了解,长期存在着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将各种精神疾患的人看作是令人厌恶的疯子,将他们当做异类,故许多精神病患者家庭讳疾忌医,唯恐家丑外扬,丢了全家人的脸面,这给社区精神病患者的调查及康复护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从而制约了 社区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2.2.3 社会的信任及了解不足
社会对护理工作的了解程度大部分还停留在打针发药的概念上,人们通常将疾病的康复归结于医生,护士仍是医生的附属品,对于护士的价值不能真正理解,尤其对于护士独立自主的护理服务持怀疑态度,因此患者的从护性低。
2.2.4 社区护理人才缺乏
由于政府的不重视,缺乏有关培养社区护士的规定和指导社区护理意向不明显,影响了有关单位对社区护理人才的 培养;其次,精神医学和心理卫生教育较为薄弱,再者是工作辛苦,待遇低,与所承担的精神康复护理不相适应。
3 社区康复护理的策略
3.1 提高认识
精神性疾患的预防、治疗与康复,不仅关系到精神病患者的切身利益,而且对患者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安定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政策及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制定配套政策,保证社区精神病人康复护理工作的开展。
3.2 深入宣传
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精神病人的处境得不到普遍同情和理解,精神卫生重要性得不到足够认识,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开展反对歧视精神病人的活动,消除社会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和歧视,尊重精神病人的人格。通过宣传也让人们了解社区精神康复护理的目的、工作范围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了解社区护士的工作方法,纠正人们对护理工作的偏见。
3.3 健康教育的宣传
3.3.1 患者的健康教育
可帮助患者恢复自知力,增加患者回到家庭和社区后的服药依从性,从而减少患者的复发,减少再住院的次数,还可帮助他们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按时服用药物,避免不良刺激,增加人际交往,重返社会。
3.3.2 家属的健康教育
加强他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使他们更好地照料患者,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有关精神疾病知识的增加可以改变他们对精神病患者的态度,使得他们不再歧视、排斥或害怕患者,从而有利于患者重归社会。
3.4 护理人才的培养
3.4.1 师资培养
由于我国社区护理起步较晚,师资队伍很不完善,所以对师资的培训也刻不容缓,应将观念转变较快而又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师送到国外或国内社区护理开展比较好的地区去培训。
3.4.2 学员培养
社区护士最好由受过高等教育,毕业3~5年,有临床工作经验,并且具有独立工作能力、技术精、服务态度好、责任心强、知识丰富、身体健康、遵守医德和院规的护士作为培养对象。
3.5 改革护理教育
在制定护理教育课程上,安排社区护理的概念;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与社区护理的关系;家庭护理、公共卫生与社区护理;精神康复护理;护士在社区提供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护理程序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等课程,以培养出专职的社区人才。
3.6 开展护理的研究
在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的基础上,研究社区护理的内容、方法、技术、管理,探讨针对各种精神疾病的健康教育程序,包括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评价方法,把健康教育的对象从患者和家属扩大到易感人群和整个社会,以促进社区护理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武英.开展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0(07)
关键词:精神患者 护理方法 探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6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54-01
精神病在发病时的症状表现行为是无法自我控制,造成大脑功能失调,紊乱。一般它外在的体现在感觉、思想、感情、动作上有反常,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无法适应外界的生活,特别会对社会治安有威胁。大部分精神病患者的性格较强,所以平时要给予患者鼓励,激励,支持,不要无端刺激他们,试着用肢体动作来引导。部分患者是由于受到刺激过度无法更好的调整心情才造成的异常。平时多吃一些红色的食物,因为红色可以补心,味苦的食物利用心脏健康,多休息,避免与他们造成语言冲突,多赞美。精神病患者多表现在心理异常,往往有自杀的念头,甚至会导致他人受伤,这些特点会给精神病家属带来烦恼。因此,护理精神病人时一定要讲求技巧,要从不同的方面给予精神病人全放我的护理。
1 重视医疗援助
一是通过医生的指引,监督病人坚持吃药。若病情有复发的可能时,最好及时通知医生。二是对患者平时的生活要安排到位,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做好个人卫生,并接受适量的体力锻炼。三是有意识的增强患者生活自理及应变能力。要依照精神病患者的发病情况,让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精神病患者有信心来面对周围的环境,同时增强患者与社会交流的机会。四是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对患者要表达尊重,但不要言听计从和责骂,支持患者像正常人一样做事,做做家务或者其他事情,提高他们面对病情的信心。五是对精神病患者要营造一个积极的心态,避免精神病患者出现心理失落、自卑,情绪过虑的情况。要让患者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提高自我适应和调整的能力。六是依照医生的吩咐要让患者坚持吃药,即便是病情好转也不要自行减量或者停药,要与医生时刻联系,让医生根据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的发展来安排药物的增减情况。
2 重视生活护理
一是要时刻注意及照顾患者,对他们表达关心,流露出关切,并及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不要在患者跟前和别人说悄悄话,这样容易引起精神病患者的疑心和猜疑,导致精神刺激而引起疾病发作。要时刻监测发现的原因及症状(比如一个人低声嘀咕等)。二增强精神病患者的饮食营养,并经常改善膳食。如果精神病患者出现挑食或者饭量少的话要注意劝导,如果精神病患者吃得过多也要制止,要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定量吃饭。常吃的食物要容易咀嚼并且要容易消化,避免吃一些有骨刺或者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三是要让精神病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尤其是女精神病患者,由于生理因素的原因,在生理周期要特别注意。并且也要预防感冒着凉,根据气候的变化,给精神病患者增添衣物。所用的被褥要时常晒洗,房间空气要流通和新鲜。注意患者上厕所的频率和时间,并记录下来。四是增强精神病患者在面对疾病时的信心,多让患者与家人、社会交流,这样在交流当中是可以将患者的一些心态表现出来,根据患者的心态的变化来加以引导和关注。
3 重视感情支持
一是和精神病患者说话时要做到专心,体贴,亲和,即便精神病患者有时候会意识模糊,像是听不进去别人说话,但是也要坚持这样做,否则精神病患者是不知道别人在与他讲话,也容易被别人的一些轻视的态度和行为刺激而发病。二是对精神病患者要时常用语言或者动作来表达对他们的关爱,偶尔聊聊儿童时一些有趣的事情,是可以营造一个很轻松的氛围。三是不管精神病患者在生活或者工作上有多么小的改进,都要不断的激励,这样可以重建精神病患者的自尊心。另外最好不要常在精神病患者面前抱怨或者指责。四是不要去改变精神病患者的一些脱离实际、不理智的想法,即使我们去改变也可能没有效果,特别是不要和患者论辩或者嘲讽,这样做也是没有效果,甚至会导致病情加重。
4 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4.1 首要前提是尊重患者的个性和能力。因为社会上的一些老观点和偏执,导致精神病患者会受到嘲讽和轻视等一些负面影响,同时因为精神病病情的复发率比较高,而且治病过程长,需要经常往返医院,给精神病患者的家庭也带来很大的烦恼,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导致家属对患者也存在抱怨和不满,而且患者的工作单位及社区也会对一些经常住院的精神病患者有恐惧和冷漠,从而有意识的想要远离患者,这就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孤僻、失落、消极等负面情绪。所以,护理工作人员要对精神病患者多理解和宽慰,要懂得尊重他们,并且在社会上也要积极宣传对精神病的知识,改变社会上的一些老观点和偏执,让社会上的人对精神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让精神病患者得到多的关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这样就可以改变患者的不良心态,也是可以提高精神病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更积极,更主动的配合治疗。
4.2 重点是对精神病患者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对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一般会因为现实上存在的一些原因无法顺利开展,如果想要让一些没有自觉能力的精神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什么是精神病,同时还需要让精神病患者避免一些不良行为,并且还要积极,主动的配合康复治疗,这是需要借助一个有次序,有目的,有规划的系统行为来指导精神病患者,才可以让患者了解精神病的知识,了解治疗精神病的一些康复技巧是怎样进行的,这样精神病患者就会主动的配合,这对精神病的康复是有利的。
总的来说,对逐步好转的精神病患者要有一个系统性的康复护理,这是精神病疾病痊愈的关键点和方法,也是提高精神病患者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这样才可以让精神病患者适应家庭和社会的环境,并学会慢慢适应周围的环境变化,也可以有效降低病残率,同时也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识,让患者力所能及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张根芳.《恢复期精神病人的护理干预》.《中外医疗》.2011/13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三病”综合防治方案的实施,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治网络。通过开展“三病”的筛选,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居民“三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健全长效运行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二)具体目标
1.以乡镇为单位,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率分别≥8%、1.5%,社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压率≥95%;患者规范管理率均≥60%;服药率≥60%;高血压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糖尿病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均≥30%;常住人群健康教育覆盖率≥95%、健康知识知晓率≥70%。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现率≥2‰,规范管理率≥60%,逐步降低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率。
2.建立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综合防治组织机构,对每位“三病”患者实行精细化管理,提供个性化干预治疗方案,实现档案动态信息化。
3.对常住人口“三病”患者实行国家基本药物范围内的药品免费配送治疗。
4.建立完善“三病”综合防治长效运转机制。
二、实施步骤
(一)调研访谈,摸清基数(3月1日至3月31日)
1.组织调研组走镇下村,深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通过召开座谈会、民主恳谈、群众走访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城乡居民对健康的需求,明确项目的工作目标和重点。
2.以乡镇为单位,全面掌握已知的“三病”患者数量及分布。
3.召开“三病”防治专家技术论证会,确定治疗方案及年经费数额。
(二)完善组织,制定方案(4月1日至4月27日)
1.县政府成立“三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防治项目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政府和有关单位设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2.卫生部门建立专家指导组(邀请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专家参与)、质量控制组、宣传报道组、检查督导组等小组。
3.组建14支诊疗团队。每支诊疗团队由市级心脑血管临床专家、内分泌临床专家各1名,县级相应临床医生各1-2名组成,疾控人员、责任医生、联络员全程参与。同时,组建1-2支精神病临床专家组,负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诊治。
4.组织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掌握综合防治项目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工作职责。
(三)广泛动员,全员参与(4月28日至5月10日)
召开全县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各单位工作职责和任务目标,建立上下一心、步调一致的运转机制。采取各种有效宣传形式,广泛动员群众参与。
(四)落实措施,精细管理(5月11日至10月)
1.采购配置国家基本药物范围内的药品及血糖测量仪、试剂等物资。
2.建立县“三病”信息管理平台,分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扩大发现“三病”患者人群,对已掌握的“三病”患者由诊疗团队进行复诊核查,开具个性化健康处方。
3.社区责任医生对现场复诊排查后的“三病”管理对象根据新的分级管理规定,规范开展定期随访工作,并及时将每次随访信息录入管理系统。
4.专家指导组开展巡回指导、随访质量控制、患者药物治疗、非药物干预指导等。
5.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双向转诊制度。
6.通过讲座、健康俱乐部、走村入户宣传等健康教育形式,积极开展非药物干预。
三、保障机制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三病”综合防治项目是惠及我县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是今后几年的卫生重点工作,各单位务必提高认识,按照县政府《关于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县公共卫生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本方案要求,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项目正常有序开展。
(二)明确职责,形成合力
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公益性、群众性精神卫生和慢性病预防、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引导群众养成体质健康、心理健全的生活方式。
县发改局: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规划纳入县“十二五”总体规划中,向上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督促落实,确保乡镇卫生服务站建设适应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需要。
县公安局:重点掌握辖区内可能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基本情况,把加强精神病人的管理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之中,落实日常监管和控制措施;依法做好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收治工作,参与并协同实施应急医疗处置措施;会同民政局等部门做好流散在社会上的精神病人的处置工作。
县民政局:建立健全慢性病、精神病患者救助制度,将慢性病、精神病困难户纳入低保。研究制定精神疾病患者、特困慢性病患者医疗救助政策;组织病情稳定的慢性精神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使病人通过生产自救,改善生活质量。
县财政局:负责建立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财政投入机制,及时落实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精神病人服药治疗补助所需资金;配合卫生部门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考核工作,提高资金管理效率。
县人劳社保局:研究制定加强慢性病、精神病防治技术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保持队伍稳定,扩大队伍规模;研究解决提高城镇参保人员的慢性病、重点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康复后的精神疾病患者创造或提供就业条件和场所。
县卫生局:负责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和计划;提高合作医疗参保人员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开展项目培训、指导;负责项目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制度和评价机制,完善信息公示及奖惩等制度。
县残联:维护精神残疾者的合法权益,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采取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社会服务等综合防治措施,推行有利于精神疾病患者参与社会生活的开放式管理,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治疗康复服务,提高康复质量,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
县慈善总会:制定慈善救助方案,落实精神病人服药治疗补助所需资金,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重性精神残疾人的慈善救助。
各乡镇政府:负责辖区内“三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领导;重视、支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为“三病”患者的筛选和管理提供有利条件;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网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健全并规范公共卫生专干和村(社区)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加强对村社区的督导,强化组织、宣传和指导,定期召开例会,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机制,确保实效
1.定期组织对各乡镇项目实施进度和工作质量进行督导控制,每月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保证工作质量。
【关键词】精神疾病 伤口感染 护理
精神科病人因其疾病的特殊性,受外界因素的损伤较正常人高出许多,而某些处于疾病急性期的病人如出现意外受伤,则暴露在外的伤口更易感染,从而增加了护理的难度[1]。我科在2009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病人中,有2例患者的伤口感染并有脓性分泌物,且均处于精神疾病急性期,我们制订了最佳的护理方案,使患者的伤口未进一步恶化,从而达到了护理的目的。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例一患者,男,20岁,于2009年1月入院。入院时,患者表现行为紊乱,自言乱语,接触交谈差,查体见其骶尾部有一约4×3cm大小Ⅲ度褥疮。住院前期,患者处于精神疾病急性期,精神症状严重,故患者治疗不合作,导致伤口有脓性分泌物、周围部分组织坏死,并伴有发热、血象增高、伤口愈合较缓慢的临床表现。
例二患者,男,62岁,于2009年11月入院。入院时,患者表现行为紊乱,乱语,脾气急噪,易怒,接触交谈不合作,无法进行有效交谈,对某个人有敌意感。住院前期,患者精神症状严重,因其精神症状所致,患者将右手背烫伤,并发生感染、化脓,部分组织坏死,且导致右手臂形成蜂窝组织炎。
1.2 临床表现 上述2例病人在住院期间均处于精神疾病急性期,且精神症状较严重,治疗不合作,因伤口感染,患者均存在发热、血象增高、伤口愈合缓慢的临床表现,后经抗炎治疗及换药护理,伤口感染情况改善,新肉芽组织生长正常。
2 主要护理措施
2.1 严密观察病情 因精神病人住院前期精神症状较严重,且病情控制时间长,故护理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并准确记录,防止病人出现紊乱行为导致伤口感染加重,每次换药时对伤口进行评估以制订和修改计划,提高护理质量。
2.2 护理 上述2例患者的伤口位置均不相同,护理时应注意其伤口位置,随时更换,尽量避免压迫伤口,以利血液循环,减轻病人的疼痛感。如例一患者正处于精神症状明显的疾病急性期,护理时需保护约束,而约束的又易压迫伤口,并因其精神症状所致,给予垫气圈患者不配合。较好的处理方式,可将患者向某一侧保护约束,背部垫予小被或枕头,使其臀部与床悬空,且此患者感觉较舒适,避免了伤口直接受压,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应每隔两小时协助患者翻身或换另一侧。例二患者因手背伤口感染致手臂形成蜂窝组织炎,护理时应注意避免约束患肢,可用枕头垫于患肢处,抬高患肢以利血液循环。
2.3 伤口护理 上述患者的伤口因有感染,又可见肉芽创面,须每日进行两次护理换药,并给予红外线理疗,每次时间30分,尽量使创面保持干燥,以利肉芽组织生长。但过勤的换药也会成为不良刺激,抑制伤口的愈合,应根据伤口渗出、生长情况而定。伤口愈合时,新生的神经纤维长入疤痕,很容易受到刺激,产生痒的感觉,这时护士应指导患者避免搔抓伤口周围皮肤,从而避免伤口感染加重。
2.4 心理护理 精神病人病情特殊,更需要护士的关心。适当的心理安慰、心理疏导有助于病人的病情恢复,让病人感到温暖、关心和帮助。
2.5 康复指导 处于康复期的病人,精神症状消失且伤口逐渐愈合,此时可鼓励患者加强生活技能的训练,帮助病人制定合适的作息时间表,做一些简单的健身活动,如做操,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伤口愈合。同时,可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压疮的危害,其发生的诱发因素,指导预防措施,让患者及家属理解压疮虽然危害性大,但大多数压疮是可以通过合适的护理措施预防的,这需要院方和患方相互配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结果
上述2例病人在以上护理措施实施后,且随着精神症状的好转,伤口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加速了伤口的愈合。
4 讨论
急性期精神疾病病人保护意识薄弱,易发生意外,而意外产生的伤口则因病情未得到控制容易形成感染[2]。伤口感染不但加重患者的精神创伤,而且还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延长住院时间。为了避免其伤口发生感染,预防是最有效的措施。精神病人伤口的护理,不仅是针对伤口感染的护理,而患者的护理及心理护理也十分重要。有效的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心理护理则可以使患者增强早日康复的信心。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护士 精神病护理学 职业道德
1护士职业道德的特殊性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切正当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道德观念、情感和品质的总和。护士职业道德除具有一般职业道德的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主动性、进取性川。护理人员服务对象是人从胎儿到衰老的全过程,与其相应的职业道德实质就在于珍视生命、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力,为个人、家庭、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2精神科护士道德要求
精神病人大脑功能发生紊乱,一般无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甚至拒绝治疗,因此,护理难度较大,不但需要护士有较高的护理技术、技巧,而且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首先要尊重患者人格,维护患者权利,正确对待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合理的要求应尽量满足,不合理的要婉言解释,而不能认为是“病态”而不予理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人道主义精神保护患者,使其免受伤害。对那些木僵、抑郁、躁狂等重症患者更要做到人性化护理,使其得到更好的服务。
3精神科护士职业道德培养方法和内容
3. 1方法个人学习、科室培训和全院大课相结合,对新分到我院及来我院实习的护理人员,熟悉精神病护理是必不可少的一课。首先,由精神科模范护士讲述自己如何爱岗敬业,一心为病人服务,以良好职业道德影响大家。其次,由专科护士长讲述精神科护士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三,每名护士都要到精神科轮转,通过和病人接触、开展心理护理、参与娱乐活动等形式了解病人,关爱病人。第四,请相关精神疾病专业人士讲授护理伦理道德规范,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另外,为激励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医院设定了专项基金,对于病区管理好、服务好、差错纠纷少、护理质量高的科室和护士给予奖励,对精神科护士的分房、晋级、晋职给予优先,从而大大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工作更安心。
3. 2内容
3. 2. 1树立正确人生观:加强对护士爱岗敬业的教育与训练,使其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自己的神圣职业。不断使大家认识到,在护理服务中,不但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职业道德信誉。加强护理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处理理想与事业的关系。精神科护士每天都要和精神病人打交道,只有树立了高尚的道德理想与良好的情感态度,才能牢固树立病人利益第一的思想,把白衣天使的爱心无私奉献给病人。
3.2.2制定护理文明服务用语:根据护理工作特点,制定了护理相关服务用语100句,购买了护理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光盘。通过学习,护士具备了良好的语言修养,普遍使用礼貌性语言、安慰性语言、治疗性语言、保护性语言。
3. 2. 3烙守慎独:由于精神病人的精神活动失常,病人不可能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有些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对饮食无主动要求,给吃则吃,不知饥饱,故需要护理人员主动关心,要求护士烙守慎独的信念,自觉、主动、定时、准确做好各项治疗护理工作,护士良好的慎独精神是病人安全的保障。
3.2.4保证病人安全:安全对于精神病科病房的管理极为重要。病区要保持清洁、整齐、舒适,时刻注意病人的安全。对那些有自伤、自杀企图以及伤人毁物行为的患者,特别是发病期病人,由于其对未来的前途产生悲观失望的想法,对出院后的工作、学习、家庭生活缺乏信心,而可能出现自杀念头,因此护理人员要严格病房安全管理,按要求定期巡视病房,及时清理不利物品,保证病人安全。
4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