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矿业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矿业行业发展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矿业行业发展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矿业行业发展报告

第1篇:矿业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一、我县新型服务业态发展情况

(一)贷款担保公司、中介组织等发展态势良好

2009年,我县贷款担保公司、中介组织等一批新型业态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今年以来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中,从事贷款担保、电子商务、投资咨询以及广告会展等新型业态的达68家,法律服务、会计、房地产交易、信息咨询等各类中介咨询机构正活跃在全县各领域。

(二)连锁超市、专卖店等发展迅猛

县域商贸中心华润苏果、欢乐买超市、苏宁电器、五星电器等较大企业销售额不断攀升,温州国际购物中心投入使用,*县消费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和提升。一批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早餐点、全天候饮食店、24小时便利店为社区及农村居民提供了优质便利的服务。目前我县城区及乡镇连锁超市发展到近400家,初步形成了县、镇、村连锁经营网络。通过积极引进大型卖场、品牌零售商,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9年在行政村新建连锁超市100家,农村连锁超市总数达到325家,全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覆盖面达80.6%以上。

(三)软件和服务业外包产业发展较快

2008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达1.86亿元,增速达21%。服务业外包产业2008年增加值达到3亿元,增速达20%。目前我县软件产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领域;服务业外包产业主要集中在金融后台服务外包、财务管理外包、行政管理及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客户服务中心等外包业务。

(四)物流业和科技服务业日趋壮大

我县物流业企业发展到60余家,远征车业、*粮物流等大型物流企业投资均在3000万元以上,目前物流企业依托日趋发达的综合运输体系、信息系统,正在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势支撑。科技服务业目前在电动车、安监设备等多个领域有较大发展,电动车研发中心目前入驻科技研发企业达10家,江煤科技产品远销国内外采矿市场。

(五)文化旅游业收入逐年攀升

围绕深厚的人文优势和汉文化资源,我县近年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通过举办“梨花节”和“红富士苹果节”,积极开展旅游促销工作,2008年全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万元,我县正发展成为苏北地区重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新型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整体上看,新型服务业总量较小,比重偏低,吸纳就业能力不足。与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总体态势不相协调,已成为制约我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新型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的战略起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消费结构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我县新型服务业将面临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我县新型服务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三、2010年工作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服务业发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打造我市商贸物流旅游千亿元产业和加快发展新型服务业的要求,突出项目建设,加大有效投入,以市场建设、旅游业发展为重点,加快发展生产业,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型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重点

1、旅游休闲业。认真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以提升旅游品质为抓手,推进大沙河生态观光带、汉皇祖陵等旅游景区建设,强化*县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周边旅游资源的联动和对接,加快完善旅行社、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商品、旅游车队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促进旅游企业向连锁经营、规模经营方向发展,提升我县旅游业经营和服务水平。

2、现代物流业。按照“一主五副”规划框架,结合交通区位条件以及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基础,规划在开发区北侧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同时,发挥*县现有的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优势,重点建设欢口物流中心、华山物流中心、大沙河物流中心、首羡物流中心、梁寨物流中心。稳步推进盛世物流、范楼仓值储物流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本地物流企业,积极引进知名物流企业,继续推进物流市场的有序开放。鼓励工商企业尤其要积极引导铸造产业,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产品配送等物流服务业务分离出来,利用专业物流企业承担。鼓励有条件的运输、仓储和货运企业通过资源整合、联合重组,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

3、现代商贸业。完善网点规划布局,形成以大型购物中心为骨干,以连锁超市、专卖店、便民店为特色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销售网络。着力打造特色商业街。重点发展大型购物中心、大型超市、连锁超市和全国连锁商业精品店,把招商场区块打造成为影响周边县市的繁华购物商业中心。以中阳商城、凤鸣公园、刘邦广场为节点,把中阳里区块打造成为全县商务游乐购物中心。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为契机,促进城市商业向农村延伸。2010年计划在行政村新建连锁超市35家,农村连锁超市总数达到360家,全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现全覆盖。

第2篇:矿业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车船零部件行业是我市机电系统特色产业,占全系统产销2/3以上,效益一直很好,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强。去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汽车市场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嘎然停顿,我市车船零部件行业产销也呈逐月下降态势,企业普遍开工不足,效益下滑,资金紧缺。这一轮金融危机冲击之下,我市车船零部件产业现状如何,进一步如何发展?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市机电工业协会通过走访、座谈及书面征求意见,对这一产业发展态势进行了认真分析,认为这一产业进一步稳定发展的基础并未改变,国家去年年底以来密集出台的调整、振兴汽车、船舶产业的政策效应正在逐步发挥作用。省内汽车工业正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我市车船零部件产业利用这一时机发展产业集群,积极调整结构,改善发展环境,在新一轮产业启步中,实现高增长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行业发展基础情况

**现有车船零部件企业50余户,其中7户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余户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xx年安徽省政府确认**市为安徽省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认定atg活塞环公司、百协精密锻造公司、金光机械股份公司等为基地首批骨干企业。20xx年,**进一步获批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

现有产品品种200余类,按系统分类有:

汽车发动机关键零件:活塞环、缸套、压铸活塞、钢质模锻活塞、内燃机凸轮轴、活塞销。

发动机进排系统:气门座圈、气门导管、气门。

转向系统:转向节、叉车转向桥、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悬架系统:汽车钢板弹簧、稳定杆、纽杆、汽车减振器。

传动系统:变速箱齿轮轴、精锻齿轮。

电源系统:蓄电池、电源设备。

中速船用柴油机。

围绕省内汽车配套,近年企业数、产品类别呈迅速放大之势,象油箱、仪表、座椅、随车工具、车内饰件及各种橡塑件、冲压件等,产品类别丰富。20xx年即有8户车船零部件企业进入全市工业50强,当年实现销售收入接近35亿元,利税超6亿元。20xx年效益虽下滑,但销售收入同比仍保持增长。

产品在进入领域有一定竞争力。产品结构上、活塞环、缸套、活塞、凸轮轴、转向节等都是关键零部件,有较高技术含量,汽(摩托)车活塞环,多(单)缸凸轮轴、气门座圈、叉车转向桥等产品,在国内有较大市场占有率。如活塞环占有率45%、凸轮轴占有率35%、叉车转向桥占有率50%以上。

从产业发展看,目前具备以下优势:

1、区位优势。**的地理位置,南北适中,位于北京至九龙,上海到成都中国交通大动脉的十字交叉区域,国内生产汽车排名前20位企业绝大多数分布在我市周边范围内。上海汽车工业公司、江西昌河工业公司、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合肥江淮有限公司、奇瑞汽车公司、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富康及东风汽车公司,这些**汽车零部件企业配套的公司基本在**方圆300-500公里范围内。其中:江淮有限公司、奇瑞汽车公司,**与其距离均在200公里半径内。

2、产业基础优势。**汽车零部件企业大都从农机配件逐步发展而来,企业在长久的坚持中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在专业生产中形成了宝贵的管理经验和丰富的人才、技术储备。

**汽车零部件主体是内燃机零部件。内燃机配套广泛,产品既为汽车配套,也为摩托车、农用车和船舶、工程机械配套,因此内燃机零部件从深度上说具有多层次,从广度上说具有国内国际配套和售后市场,量大面广,适宜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市场回旋余地很大,企业有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技术上合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合肥工业大学汽车技术的研究在业界具有重要地位。事实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也一直注重与国内一些著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开展合作,技术支持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3、资源优势。**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人的聪慧灵敏,善于学习和创造精神。**市平均每年为全国各名牌大学培养输送万名以上的大学本科学生,这些人才成就学业后,随时可以为**的建设效力。**技工资源丰富,人员素质高。近年不断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高级技能人才可保证企业发展需要。

汽车零部件既是劳动密集型也是技术密集性产业,较高的人员素质、较合理的劳动力价格对提高企业竞争力都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对于沿海地区和发达的大城市,**的自然资源已形成独特的产业发展优势。

4、投资软环境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车船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早在几年前,就在开发区专辟了5.2平方公里建立汽车零部件工业园,枞阳、岳西、桐城等也都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建立专门园区,促进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市委、市政府还注重发挥行政优势,邀请汽车界领导、专家及汽车集团老总到**为企业提供服务,帮助零部件企业与主机厂建立 战略联盟关系。

二、行业发展空间状况

1、安徽汽车工业崛起将有利于零部件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化

《十一五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及国务院新近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都将促进自主品牌汽车发展作为一个重点,特别是汽车购置税、燃油税政策调整后,以自主品牌为主的我省汽车工业很快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市场回升迅速,占有率逐步提高,随着汽车下乡等政策进一步发力,相信安徽汽车工业将会有更好的前景。省委、省政府重视奇端、江淮这两大自主品牌的发展,着力整合区域资源,打造汽车安徽。一是大力扶持奇端、江淮扩大规模。江淮集团从商用车领域进入商务车、suv,又切入轿车,今年三月已实现月销乘用车万台以上水平。奇瑞轿车在业内已形成一定的势力,目前登陆资本市场也是一切就绪。这些都为江淮、奇端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促进整车配套和产业集聚,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合肥、芜湖两市都雄心勃勃地表示在20xx年将汽车零部件产业做到300亿元。汽车零部件企业集聚合肥已超过100家,集聚芜湖在400家左右。三是产业技术市场的完善。为修补自主创新中汽车电子产品的短板,20xx年,由奇端公司、江淮公司、中电集团38所、合肥工业大学、省汽车工业协会等签约成立安徽汽车电子联盟,目标是推进汽车电子技术的创新,共同研发、生产和经营汽车工业最急需的关键电子系统和部件。可以预见,在政府推动下,随安徽汽车工业的崛起,省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将在集群效应下走上良性循环道路,相关技术、信息服务、产业配套、物流等都会得到较好改善。

2、安徽汽车产业崛起将进一步有利于**发挥区域优势

汽车企业为了发展混流装配、柔性生产,零部件短物流、准时化的要求更加严格,模块化供货配套是一种趋势。江淮、奇端的发展其意义一在本省,二在自主品牌。本土零部件进入自主品牌配套,相对进入外资品牌障碍要小,而就地配套的需要将有利于本省零部件产业的集群。**处于芜湖、合肥之间,如同时为两户企业配套,**是理想的选择地。江淮、奇端的发展有利于我市相关园区吸引更多江浙零部件企业落户。

3、船舶工业高增长将促进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

近年,中国船舶工业迅猛发展,**船用柴油机公司抓住机遇,引进技术开发中速柴油机,成为行业重要的发展亮点,企业产销连年成倍增长,产品供不应求,合同交货期已排到20xx年。计划20xx年生产800台,销售收入将达18亿元。船用柴油机的发展显示了船用配套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以及船用柴油机本身的配套产业潜力,我市在船用零部件产业上大有文章可做。

4、产业竞争将更加白热化

我市车船零部件产业未来几年的压力主要在以下方面:一是芜湖、合肥汽车零部件的强势发展,有可能边缘我市多年形成的影响力。两市除具有就近配套优势外,还具有更多的科教资源,产业园区上,都有国家级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芜湖还有信息产业部设立的全国首个国家级汽车电子产业园,合肥则在长丰设立岗集汽车配件工业园,引进与江淮配套的江浙企业。二是大量引进投资者,部分产品可能面临同质化竞争,本地企业将面临江浙企业低成本的挑战。三是地区产业环境优势不突出,招商引资引力不足。亟需发展产业集聚,加强技术、信息、资金等现代制造服务业平台建设。

三、加快发展**车船零部件产业的建议

1、把握省内汽车企业整合机遇,积极参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组

国务院新近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奇瑞进行区域性重组,奇瑞、江淮整合的呼声很高。江淮汽车公司董事长左延安认为整合可从制造资源、配套资源合作开始。整车企业在产品平台、发动机、零部件采购方面发展合作也是当前国际汽车工业合作的新潮流。奇瑞、江淮很可能先从零部件采购平台开始合作。对此,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应早作谋划,以应对由此带来的零部件配套企业重组局面。从产业集聚上看,我市枞阳汽车零部件工业园距奇瑞、江淮总装线都在百公里左右,是零部件企业比较理想的集聚地。政府应重视这一工业园的发展,创造条件,推动全市资源的汇聚。借此扩大我市汽车零部件在省内配套的份额,尤其是扩大奇瑞汽车的配套品种。

2、把握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发展电动车配套产业

市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安达尔电动车发展,零部件配套应紧紧跟上。一是围绕安达尔电动车配套,在望江县周边发展电动车零部件产业集聚。二是大力支持迅启蓄电池公司的发展,以蓄电池为重点,发展电动车关键零部件,延伸电动车产业链。

3、强化园区功能平台建设,创造集聚引力

相关工业园以特定目标客户或产品集聚,建设相对应的功能平台,如枞阳突出省内汽车厂配套为重点,市开发区发挥环新集团、船用柴油机公司龙头作用,以内燃机配套为重点,建设与之配套的销售、物流、技术开发、信息等功能平台,为园区企业服务,增强园区企业竞争力。

4、进一步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产业集群

招商引资的重点一是进一步利用环新集团合资平台,引进新的投资,延长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围绕内燃机动力系统,进一步发展高端产品,扩大品种,并逐步向模块化供货发展;利用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进一步扩大出口,进入国际汽车集团采购配套系统。二是有征对性地引进江浙为省内汽车配套的企业,加快我市零部件产业集聚的步伐。三是重点吸引现代制造服务企业进园区,建设园区产业服务平台。

第3篇:矿业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 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 调研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036-02

河口镇地处凤太公路沿线,下辖14个村,81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0822人,全镇劳动力6546人。全镇农业用地总面积29796亩,其中耕地18237亩。今年五月,我们对河口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调研。共走访种养大户56户,合作社6个。

一、河口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1.从产业类别分类

其中林麝养殖大户29户,大鲵养殖大户20户(林麝大鲵都有的2户),中药材种植大户6户,花椒、核桃种植大户1户,梅花鹿养殖大户1户,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土蜂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种植业合作社3个: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一1个、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1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1个。

2.从发展规模来分类

2.1种养殖大户:

林麝养殖户29户中:林麝养殖数量在5~9只的有5户占比17.2%;10~14只的有9户占比31%;15~19只的有8户占比27.6%;20~24只的有4户占比13.8%;30~34只的1户,占比3.4%;35~39只的1户,占比3.4%;40以上的1户,占比3.4%。

大鲵养殖大户20户中:大鲵养殖数量24只以下的2户,占比10%;25~49只之间的8户,占比40%;50~74只之间的6户,占比30%;75~99只之间的1户,占比5%;100~499只之间的1户,占比5%;1000~1499只之间的1户,占比5%;1500只以上的1户,占比5%。

药材种植大户的发展规模均在30~40亩之间。花椒、核桃种植大户1户,发展规模为:种植面积110亩;梅花鹿养殖大户1户,发展规模为:梅花鹿养殖28只。

2.2专业合作社

种植业合作社3个: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为:蔬菜种植1500亩;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为:药材种植1480亩;苹果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为:苹果种植1400亩。

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为:生猪养殖3000头;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为:牛羊养殖35头;土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为:土蜂养殖2000箱。

3.按区域分类

3.1种养殖大户

林麝养殖户29户中:河口村林麝养殖户数量8户,占比27.6%;石鸭子村、唐沟村、下坝村各有3户,均占比10.3%;陈家岔村、东沟河村、黄牛咀村、岩湾村各有2户,均占比6.9%;安河寺村、核桃坝村、候家河村、沙坝村各有1户,均占比3.4%。

大鲵养殖大户20户中:沙坝村大鲵养殖户13户;韩家庄村、核桃坝村大鲵养殖户2户;安河寺村、唐沟村、岩湾村大鲵养殖户各有1户。

花椒、核桃种植大户1户,在下坝村;梅花鹿养殖大户1户,在黄牛咀村。

3.2专业合作社:

种植业合作社3个: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岩湾村;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东沟河村;苹果专业合作社在下坝村。

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在黄牛咀村;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在陈家岔村;土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沙坝村。

二、河口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全镇种养大户56户中:林麝养殖大户29户,以林麝养殖大户为最多。58.6%的林麝养殖户养殖数量在10~19只之间,为大多数;养殖林麝数量5~9只的林麝养殖大户占比17.2%和养殖林麝数量20~24只的林麝养殖大户占比13.8%是较少数;养殖林麝数量25只以上的林麝养殖大户占比10.3%,为少数。河口村林麝养殖户数量8户,为养殖中心区;石鸭子村、唐沟村、下坝村林麝养殖户数量各有3户;陈家岔村、东沟河村、黄牛咀村、岩湾村各有2户,为养殖辐射区;安河寺村、核桃坝村、候家河村、沙坝村各有1户,为新兴区。

大鲵养殖户大户20户(林麝大鲵都有的2户),户数较多。大多数大鲵养殖大户的大鲵养殖数量25~74只之间的14户,占比70%;少数大鲵养殖大户的大鲵养殖数量在75只以上的4户,占比20%;极少数大鲵养殖大户的大鲵养殖数量在25只以下2户,占比10%。沙坝村大鲵养殖户13户,是大鲵养殖中心区;韩家庄村、核桃坝村大鲵养殖户2户,是大鲵养殖辐射区;安河寺村、唐沟村、岩湾村大鲵养殖户各有1户,是大鲵养殖新兴区。

中药材种植大户共6户,数量中等,均分布在候家河村,候家河村是河口镇的药材种植中心区。

花椒、核桃种植大户和梅花鹿养殖大户数量较少,均为1户。分布在下坝村和黄牛咀村。

1.年生产(出栏)情况

林麝养殖户29户,年出栏林麝1733头;大鲵养殖大户20户,年产出大鲵7131条;药材种植大户6户,年产药材9855公斤;梅花鹿养殖大户1户,年出栏梅花鹿2头;花椒、核桃种植大户1户,年产花椒、核桃2000公斤。

下坝村苹果专业合作社,年产苹果340万公斤;田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岩湾村),年产蔬菜150万公斤;河口镇东沟河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年产药材7.4万公斤;凤县畜旺养殖专业合作社(陈家岔村),年出栏牛羊5头;福兴生猪养殖合作社(黄牛咀村),年出栏生猪3000头,凤县勤有土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沙坝村),年产蜂蜜3万公斤。

2.经济效益情况

林麝养殖户29户,年收入450万元,年纯收入共343.7万元,平均每头林麝可以带来纯收入9316.80元,平均每户纯收入11.8517万元;大鲵养殖大户20户,年纯收入共96.8万元,平均每条大鲵可以带来纯收入135.70元,平均每户纯收入4.84万元;药材种植大户6户,年纯收入共45.826万元,平均每亩药材年收入2092.50元,平均每户纯收入7.6376万元;梅花鹿养殖大户1户,年梅花鹿收入1.5万元;花椒、核桃种植大户1户,年产花椒、核桃收入2万元。

下坝村苹果专业合作社,年苹果纯收入260万元;田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岩湾村),年产蔬菜纯收入135万元;河口镇东沟河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年产药材纯收入232.4万元;凤县畜旺养殖专业合作社(陈家岔村),年牛羊纯收入3万元;福兴生猪养殖合作社(黄牛咀村),年生猪纯收入320万元,凤县勤有土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沙坝村),年产蜂蜜纯收入64万元。

3.发展前景或预期效益

花椒、核桃是我县的优势林产品,市场销量大,竞争力强,可以扩大规模,大力发展。

蔬菜种植方面:河口镇是夏季补淡蔬菜的重要产地,农民有良好的种植习惯,受到地块限制,规模已经较大,要向名、优、特;绿色、无公害的高端市场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牛羊养殖方面,河口镇有丰富的山地,可在经由有关专家论证,合理规划牛羊养殖的方式和数量,以达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盈。

林麝养殖方面:目前市场价格较好,销路好。可以适当扩大规模。

生猪养殖方面:目前市场价格低,养殖利润低,但生猪消费市场大,加强饲养技术,练好内功,维持当前的规模。在市场有转机时,就能有较多的盈利。

大鲵养殖方面:大鲵养殖技术成熟,目前市场价格下降快,有一定的市场风险。

药材种植方面:目前,柴胡价格稳定在24元每公斤,年际间波动不大,可以适当扩大规模。

中蜂养殖方面:受天气变化大,年际间产量变化大,去年销售困难,今年市场还不错。可以稳步发展。

梅花鹿在我县,种群少,市场不成熟,应谨慎发展。

三、河口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

1.市场不成熟

林麝、大鲵产业处于种群扩大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商品化食用产业市场,产业有待引导、扶持、培育。

2.管理不规范

生产技术不规范。药材、林麝、大鲵生产技术处在经验化阶段,照搬外地的经验,没有形成适合本地条件的一套成熟的种植养殖规范化标准、商品的规范化标准;财务管理不规范。没有对生产中的财务形为建立完整的财务档案,不能及时发现盈了多少,亏了多少,心中无数。不能及时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造成现金的无效占用;销售不规范,没有形成书面销售合同,造成商品无售后溯源,无法保障消费者权益。

3.附加值不高

市场意识不强,产品没有初加工,附加值不高。药材没有进行清冼、切片、包装。林麝、大鲵没有加工产品。

4.销售渠道不畅,存在潜在风险

目前,药材、林麝、大鲵种植户在家中坐等商贩来收购,缺乏市场信息,不能准确把握市场走向和买、卖价格。

四、几点建议

大鲵繁殖系数高,如果能给予资金支持,就目前看,繁殖种苗还是有一定的利润,要稳步引导、扶持农户。同时,对外地大鲵市场进行考察,学习经验,联系销路,向大鲵的食用市场进军。

林麝养殖,要求掌握全面的动物饲养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建议对林麝养殖者加强技术培训力度。文化水平低的农民最好不要直接从事林麝养殖。

第4篇:矿业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一、完善政策强化落实,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全面检视、落实中央和省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抓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切实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小微企业上。结合“进村入企”大走访和“双服务”活动,加大各项政策措施宣传贯彻力度,深入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让企业了解政策,用好用足政策,坚定企业发展信心。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扶持成长型、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发展。尚未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地方政府,要尽快依法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清费减负工作力度,全面检查、清理、取消不合理的涉企收费项目,落实规费减免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积极研究在小微企业按规定缴纳社保费的情况下,由政府按一定比例给予补贴的政策措施。

二、加强分类指导,大力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一是优化产业分布结构。引导小微企业进入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小微企业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技术咨询、现代物流等生产业领域,以及家政、养老等生活业领域的发展;鼓励小微企业进入服务外包、游戏动漫、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拓展发展空间。二是加快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把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落实到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的转型发展上,着重支持龙头企业向制定行业标准、创建品牌、掌握议价权发展,以此带动面上众多配套的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快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支持高成长性小微企业做强做大,成为主业突出、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具有规模效益、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小微企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成为大企业或龙头企业协作配套产业链中的骨干企业。鼓励小微企业适应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需求,成为一定区域和细分市场的领先企业。四是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制定小微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快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培育一批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节地节材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五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综合运用财税、金融、产业政策等手段,加快淘汰小微企业的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节约资源和能源。

三、推进金融创新,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抓住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机遇,扎实推进我省金融创新工作,切实在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上有突破、见实效,缓解小微企业多、融资难和民间资本多、投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一是加快“两个中心”建设。抓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民间财富管理中心”两个行动计划的推进实施工作,把我省打造成为“中小企业投融资先行区”和“民间资本投资高地”。二是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完善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和资金补偿、奖励机制,进一步扩大担保业务。支持省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充分发挥其分散风险的作用,逐步扩大再担保的规模和范围。加强担保机构监管工作,促进担保业规范健康有序发展。三是着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的增量扩面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鼓励地方商业银行设立挂牌专营的小微企业信贷机构,做强一批服务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同时,大力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地方金融改革,切实加强民间金融监管,促进民间借贷规范化。四是促进金融服务不断改善。引导商业银行积极创新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继续推进小企业专营机制建设,强化其服务理念,把中央和省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五是推动小微企业直接融资。充分发挥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加快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激励小微企业通过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支持小微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和可转债等,用足、用活、用好各种融资方式和信贷产品。六是加快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的现有资源,建立健全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平台,解决金融机构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5篇:矿业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矿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矿业企业的融资及其他金融服务需求日趋多元化。与此同时,投资群体日益壮大,对于投资产品的选择也更趋多样化。这些为构建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体系,提出了更为迫切要求。现阶段,对广大矿业企业来说,沪、深主板市场门槛较高;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尚未建立;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统一矿业权市场尚未形成。总体来说,我国矿业资本体系还很不完善,无法满足庞大的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因此,加快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体系理论和实践研究,成为矿业发展必然选择。

1发展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体系必要性

1.1解决矿产勘查投资不足有效途径当前,制约我国矿产勘大突破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投资渠道单一、有效投入不足。我国非油气勘查投入中,财政投入一直维持在40%左右(图略)。和世界上主要矿业国家商业性投入和公益性投入大致为95∶5的比例来比,我国还有一定的差距。继续沿用计划经济做法,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已不现实。国外发展实践经验表明:资本市场是矿产勘查融资的主要渠道,世界上的矿产勘查资金主要来自股市,其次来自银行。现阶段,沪、深两市主板、二板上市门槛,令众多矿产资源勘探企业望尘莫及。通过构建多层次矿业资本体系,尤其加快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建设,是解决矿产勘查投资不足的有效途径。

1.2促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强大动力随着地勘行业改革深入,我国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趋势越来越明朗。目前,国有地勘单位仍是矿产勘查主力军,具备人才和技术优势。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地勘单位面对市场经济、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还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近几年,民营勘查企业依靠优厚待遇招揽国有地勘单位技术人员,再加上自身资金优势,发展迅猛。长此以往,国有地勘单位主力军地位作用将逐渐丧失。国有地勘单位如果争取在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甚至是沪、深主板上市,通过上市条件倒逼、外力推动和市场帮助,将促使其转变发展理念,转换经营机制,优化产权结构,壮大经济实力,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发展能力,进而继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图略)

1.3提高矿业企业竞争力现实选择我国是位居世界前列矿产资源大国、矿业生产大国、矿产品消费大国、矿产品贸易大国,政府应积极推动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建设,让有实力、想作为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鼓励企业之间兼并重组,进而提高我国矿业领域的产业集中度,培育真正适应国际竞争的矿业集团。建立安全、稳定、规范、有序资本市场体系,将使我国矿业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作用更加突出、地位更加重要,强化我国在国际矿产资源定价话语权。

1.4改变矿业经营机制、实现资源市场配置的有效手段在国外风险勘探行业,企业找到一个矿脉的露头,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而继续勘探。企业通过勘探增加储量,进而增加企业资产总值,给予企业进一步融资扩股能力,从而保证企业有能力把该资源整体勘探后,再投资开发该资源。由于资源整体形态清晰,这种模式提高了资源整体利用率,有利于实现整装勘查和探采一体化。反观中国,矿业公司在经过勘探后发现了资源露头,由于没有资本市场机制能够认可其资源价值,企业很难融资进一步勘探。为避免资金链断裂,只能通过小规模开采获取一定利润,进而滚动式发展。这种边采边探模式,虽然企业有利润,但是资源利用率低下,导致效率低下。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国矿业企业经营模式是向政府和老板要资本以求滚动发展;而国外是向地下资源要资本。这两种机制主要差别,在于对地下资源价值认可方式,是通过市场自动实现,还是通过人力判断界定。因此,矿业资本市场是改变企业经营机制、实现资源市场配置的助推器。

2矿业资本市场发展概况

2.1矿业权交易市场矿业权交易市场是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体系的基础,是我国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的初级形态。一个规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矿业权交易市场,可以高效率地实现矿业权的流转及其投资收益。随着1996年《矿产资源法》的修改和1998年国务院3个配套法规的出台,矿业权交易市场制度和平台逐渐建立起来。目前,我国已建成的省市(县)矿业权交易平台有21家,储量评审机构37家,矿业权评估机构93家。这些矿业权交易机构在名称上有所差异,或称“矿业权交易中心”,或称“国土资源交易中心”等;在机构性质上,既有全额拨款或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又有公司制企业;在管理体制上,基本上归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业务定位上,既有行政色彩较浓,以矿业权出让为主的机构,又有市场化运作,以平台建设和撮合成交为主的机构;业务范围上,主要特点是地域为主,属地化明显。

2.2股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主要是对中小企业进行市场化规范培育,为矿业企业进入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和主板市场创造条件。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的交易品种,侧重非上市公众股份公司、非上市非公众股份公司股权交易,属于标准化合约交易。我国场外交易市场,是伴随着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演变而来的。产权交易市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其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84~1997年,是产权交易市场起步阶段,主要是满足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需要,服务于国有企业资产流转。1997~1998年,鉴于产权交易中许多极不规范做法,产权交易市场进入了清理整顿时期,发展进入低谷;1999~2003年,伴随着十五届四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产权交易市场得到了恢复和发展;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公布了《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及10个配套文件,这一系列的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各地政府也分别颁布了鼓励本地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权市场架构,各产权交易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标准化合约交易的场外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只有天津股权交易所,在其挂牌交易采掘类企业有盛大矿业、鲁兴钛业两家,其发展趋势是建设成为矿产勘查开采融资服务的场外平台。

2.3矿业公司在主板市场上市情况改革开放后,首家股份公司成立于1984年,1990年、1991年分别建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1994年第一家矿业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挂牌交易,拉开了我国矿业企业上市的大幕。截止到2010年5月底,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有50家,在境内上市公司(A、B股)中所占比重为2.23%。其中:煤炭开采企业24家;油气行业8家;有色金属13家;铁矿石开采1家;黄金采矿4家(历年上市公司统计结果见图2),采掘类上市公司数量占沪、深上市公司总数比重为2.23%。(表略)

3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发展主要问题探析

3.1矿业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滞后国际矿业资本市场上,关于矿业企业市场风险都有特别的管理制度,如加拿大的NI43-101条款、澳大利亚的JORC等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体现了其资本市场对矿业行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制度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主要表现为:①缺乏独立地质师制度;②缺乏关于矿业上市公司勘查、开采投资和地质信息季度披露制度;③缺乏矿业企业银行贷款的可行性报告制度;④缺乏独立的经理人制度。这些管理制度的缺失,不但严重制约着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也限制着矿业投融资的顺利开展。

3.2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平台建设滞后

3.2.1缺乏矿产风险勘查资本市场板块国内矿产勘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狭窄,在沪、深两地的上市公司中,没有一家专门从事矿产勘查投资和作业的公司。目前,创业板上发行股票和上市交易条件,对主要从事矿产风险勘查企业来讲,其门槛相对较高。

3.2.2矿业权交易市场有待完善目前,我国矿业权交易还处于初步建立和发展阶段,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一级市场发展不平衡、做法不一致,二级市场发展不规范;缺乏全国统一的交易体系和交易信息平台;矿业权交易市场建设缺乏明确配套的法律制度,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交易规则的制定有待规范。这都导致了矿业权交易市场机制还未充分发挥作用,如缺乏统一的交易信息平台,使得交易信息的形成和传输功能受到限制。

3.3中介服务组织和机构建设滞后我国的矿业权交易中介组织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中介服务体系仍然不健全。矿业权中介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业务范围狭窄,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等方面,较少涉及安全环保、社区发展、生产技术等咨询服务业务。与此同时,一些评估机构评估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再加上其它因素,造成矿业权评估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评估机构的公信力,阻碍了行业发展。

4构建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对策建议

4.1明确不同市场服务对象矿业资本市场由多层次交易市场体系构成,包括公开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其中,公开交易市场包含主板市场、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包括股权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矿业权交易市场三个市场。各个市场交易方式、品种、监管机构等有所差别,满足不同企业需求。

4.2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多元化投融资需求(1)大力发展主板市场。继续鼓励和支持主板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推动更多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公司上市,或通过并购重组方式整合资源,淘汰落后产能。(2)加快推进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建设。积极为创新型和高成长性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适应创新型企业成长需求相适应的发行上市制度、交易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3)构建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逐步探索和扩大股权交易市场,拓展股权交易市场的功能,为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的转让和流通提供;积极推进全国统一矿业权交易市场建设,逐步形成公开交易市场和场外市场有机联系,相互补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第6篇:矿业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招金E家”系统以慧点科技提出的GRC(Governance,Risk&Compliance)企业管控理念为统领,从符合招金矿业自身特点的信息资源共享长效机制出发,结合招金矿业信息化与管理现状,以协同办公、流程管控为核心,以办公门户为基础,与财务管理、供应链及设备管理、合同管理等系统进行整合。以达成实现决策层对系统数据的综合统计,提升运营决策水平与生产力,实现自动化办公各环节的资源共享,再造与优化企业的管理流程,提高执行效率等建设目标。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黄金工业形成了地质勘查、矿山开采、选矿、冶炼、加工和科研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为黄金行业做大做强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十二五”期间是黄金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我国黄金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一些困难。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性抓手来解决黄金行业所面临的具体困难成为业内探索的焦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指出,我国黄金行业应该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作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黄金企业应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企业技术进步中的推动作用,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生产的精益化,提高运营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资源优化整合

招金集团旗下的招金矿业是一家集勘探、开采、选矿及冶炼于一体,专注于开发黄金产业的综合性大型企业,是中国领先的黄金生产商和中国最大的黄金冶炼企业之一。近些年,招金矿业始终坚持科技领先和管理创新,不断增强本公司在黄金生产领域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使黄金储量、黄金产量、企业效益年年攀升。同时,本公司面对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行业资源整合,积极实施资源扩张战略,立足招远,面向全国,经营区域上不断拓展,发展速度全面提升,资源储备进一步增加。

但是不断扩大的公司规模和黄金产量给招金矿业在信息化建设,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降低企业风险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随着企业的内部管理逐步规范,就管理模式,在持续性扩展、应用和推广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满足公司对企业网络办公和业务规范性管理与拓展的需要?针对各分子公司在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上存在的差异,如何统筹规划,逐步推广,统一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如何统一管理、规范公司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如何在企业内部、上下级间相互交流和共享分子公司的相关资料、信息、知识等内部资源让公司的积累沉淀、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能被企业内部共享学习?如何对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进行统一的管理,消除对于公司的业务、财务、人力、市场的信息安全隐患,保障企业内部信息安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企业如何尽快开展移动办公领域的应用拓展?

总体来说,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使1+1>2,这是当前招金矿业所希冀的。包括实现内部资源互补、资源融合、资源协调、资源统一,从而实现战略目标的实现;注重不同单位文化的融合、品牌的集中;整合行业内资源的同时完成单位内部业务流程重组与再造、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方式。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招金矿业管理层希望能在公司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框架内,实现业务、流程统一电子化管理方案、通过信息化建设,逐渐提高管理水平和团队执行力,以便更好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益。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招金矿业与慧点科技共同启动了招金E家系统――招金E家商业智能平台的建设。

招金矿业希望通过招金E家系统的系统建设来建立符合公司自身特点的信息资源共享长效机制,统一规范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完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进一步促进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而整体思路是以企业内部管理、监控和绩效为对象,为决策层和管理层提供综合信息和流程控制支持,以企业管控的GRC管理理念,打造信息系统建设。打造在企业的各经营业务之上,以战略为中心,以流程管理为基础,通过绩效管理和风险内控管理措施,对各项经营管理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保障战略和经营目标达成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行业技术标杆

招金E家系统的技术特点非常突出,许多还是行业首创,这也是该项目能够获得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慧点科技企业管控事业部解决方案及产品中心总监杜胜介绍,总结来看,招金E家系统最主要有5大特色:纯B/S架构、灵活的工作流管理方式、灵活的多级系统管理、“框架+构件”的体系架构以及对移动办公的无缝支持。

体系架构是考量一个信息化系统先进性和弹性的重要指标。在长期的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慧点科技提出了先进的办公系统的架构技术――“框架+构件”的体系架构,在具体设计中,采用

了具有第四代办公系统特征的“框架+构件”的系统设计方式,在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系统平台之上开发出一个开放的、易于扩展的应用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功能模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构件”,能够方便的“插入”框架或从框架上“抽出”,而整个系统的结构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此外,招金E家系统还采用了目前信息化建设的默认标准的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的体系架构以大幅度降低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企业或组织内有许多烦琐复杂的业务流程如公文流转、行政审批、知识管理、请示报告、信息等,这些流程构成了企业或组织的日常运营活动,招金E家系统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这些流程自动化,并对这些业务流程有效的管理。同时,为了能够更好的支持流程管理,对用户提供更加复杂的流程支持,慧点科技特别开发了一套流程定制工具,该工具具有很好的系统结构和系统扩展性,能够处理基于表单的业务流程,满足各种业务流程的审批要求,并可灵活定制审批流程和对流程进行轻松的调整与修改。

灵活易用、安全可靠的系统管理是企业在选择信息化系统时另外一重要的考量因素。招金E家系统将用户注册与用户管理分开,用户注册集中在服务器(群)这一级别,并在用户注册功能下可以按照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设置若干个用户管理功能的节点,利用层次化授权来实现办公系统用户的分级管理和维护。从而有效的将系统管理和日常运行管理分开,使得系统管理员能更加专注于技术问题的解决,而日常运行的管理人员则无需关心具体的人员注册方面的技术问题。而且,系统支持权限继承和分级授权,允许上级用户能够自动享有下级用户拥有的权限,无需单独授权。

移动互联是企业信息化的大势所趋,已成为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招金E家系统基于慧点科技Indi.Mobile移动应用平台将核心审批业务进行了移动化,包括了公文、合同、物资、费用报销、设备管理、行政办公、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等,同时开发了企业通讯录、信息展现等移动化的应用。基于平台化的移动应用模式为招金E家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保障:采用Hybrid混合开发模式,保障移动应用的跨平台、跨终端兼容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后台业务系统集成能力,保障系统接入和拓展能力;在终端设备、应用、网络传输、服务四个层级的安全保障;此外,系统还提供了主流文件的手写批注和原笔迹保留,实现审批意见的手写批注功能以及新到待办及时进行推送提醒等特色功能。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从慧点科技石化钢铁行业营销中心总监陈科的介绍了解到,根据项目研究开发进度要求,招金E家系统的建设及推行分6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需求调研阶段,该阶段项目组的业务顾问将进行调研,了解公司及各单位对软件的应用需求,并形成最终需求文档。第二阶段为系统设计开发阶段,该阶段由项目研发团队完成。第三阶段主要是系统安装联调阶段,根据功能需求,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及配置,并进行系统整体的应用测试及优化,使系统能够达到试运行的条件。第四阶段是系统培训阶段,该阶段计划采用集中培训的模式。首先对各级单位的关键用户进行培训,培训完成之后,由各单位的关键用户对其单位内部的用户进行培训。采用此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各单位对软件的认识,同时也方便单位内部工作的交接与知识的传递。第五阶段开始试运行,埠内企业实行集中指导,集中运行的模式;埠外企业实行试点运行,逐步推广的模式。第六阶段进行系统验收移交,系统正式并轨运行并通过专家组验收。

经过科学、紧凑,富有成效的项目组织和实施,招金E家系统目前已经在招金矿业的近30家分支机构正式运行,利用它不仅将公司信息化系统有机地集成到一起,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它也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7篇:矿业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受国内外环境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矿业类毕业生具有行业专属性强的特点,除具有一般专业就业压力外,还具有就业面窄、工作条件艰苦、安全隐患大等特殊困难。做好矿业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体现了系统论中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因此,我们提出了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全程化就业指导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依据“人职匹配,双向选择”的职业指导理论和大学生成长阶段性特点,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择业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学业指导、职业体验、创业指导和升学指导等内容构成的完整体系,结合学生的个性和共性,分年级、分阶段进行分类指导,并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校教育各环节。

一、矿业类本科生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的重要意义

1.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是新形势下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国家为促进经济建设科学、可持续发展,适时提出了新能源战略和发展低碳经济,这就需要大批矿业类人才将矿产深加工利用,建立循环利用经济体系,引导矿业类本科生投身矿山工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矿业类本科生就业指导工作虽然在不断的进步和完善,但仍存在重“形式”轻“实践”、重“阶段”轻“全程”、重“整体”轻“个体”、重“数字”轻“质量”等问题,这种就业指导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已成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客观要求。

2.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是促进当前形势下大学生顺利就业的现实需要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感情线、是关系社会安定和谐的稳定线,尤其是矿业类本科生,他们中很多来自矿区经济困难家庭,选择艰苦行业专业的原因是矿业类专业就业易、工资高,如果这些学生未能尽快就业,势必会对家庭造成严重影响。传统的就业指导主要面向毕业年级学生开展,学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去构想未来的发展,势必影响效果。而全程化就业指导,从大一开始就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增强学生适应就业形势的能力,从而为毕业生顺利就业铺平道路。

3.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是一而贯之的系统工程,而不是大学四年级才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当前,高校大部分的就业指导主要集中在三、四年级开展,内容多局限于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材料准备、就业政策解读、签约手续办理等,很难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全程化就业指导强调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实施,贯穿于大学生涯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在大二的认识实习、大三的生产实习、大四的毕业实习这三个下矿区实习的不同阶段,针对学生心理变化,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有利于矿业类本科生就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4.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是加强高校就业工作的有效途径全程化就业指导与传统的就业指导相比,具有科学规范、内容丰富、时间充足等优势,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就业工作水平。在时间上,全程化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在内容上,涵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健康指导、学业指导、职业体验、择业与就业指导、矿山安全意识教育、创业指导和升学指导等各个方面;在形式上,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要求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配以科学、规范的教材,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展教育活动。

二、以科学转型保障矿业类本科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1.推进就业工作目标由保数量向重质量发展的转型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最终目的不应以就业为终止,而应以学生个体获得职业发展为目标,由教师本位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考核工作重点也应由“教师是否指引”向兼顾“学生有无改变”转变。要统筹协调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保证完成就业率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和力量投入到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与提高就业工作水平上,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2.推进就业指导工作方法由经验形态向科学化形态的转型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融多学科知识为理论指导,以实践型结合研究型、学术型的工作模式代替传统型、经验式的工作方法。加强对就业工作的研究,定期召开研讨会或工作推进会,系统总结工作,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探讨就业指导工作新思路。指导人员应主动学习各学科相关知识,寻求学习机会,增强工作的科学性、规律性和针对性。

3.推进就业指导渠道从单一化向多样化的转型就业指导渠道应从重视正规的、有组织的、系统性的工作渠道向兼顾非正式的、活动性的、偶发性的渠道转化;从重视直接的、显性的渠道向兼顾间接的、隐形的渠道转化;从自上而下的师生渠道向扁平化的师生、生生网络转化;改变传统的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的三级管理模式为垂直式与扁平式相结合的混合模式。传统模式容易导致就业信息传达有断点、失真,辅导员了解学生不深入,一般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存在疏离感、陌生感和不信任感,使全程化就业教育不能入脑、入心。现实工作中,辅导员所带学生较多,一般都超过200人,并且兼而负责学生管理、团建、党建等工作,面对如此庞大的工作对象和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单靠一己之力难以有效达到扁平化目标。可是,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扁平化目标实施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通过使用飞信、QQ群、公共邮箱、短信平台等现代化通讯和网络技术,使师生、生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得以实现。矿业类学生本身就具有就业行业针对性强的特点,借助现代化手段生生思想交流和信息交换针对性也更强,有效性更高。

4.推进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由兼职化向专业化的转型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多为一人担多责,保证就业工作人员的精力投入,明确就业工作人员个人发展方向,增强与外界的工作交流,大力提高就业指导人员、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为就业工作上水平提供组织保证。努力挖掘内部潜力的同时,外聘校外高水平就业指导专家和企业HR,通过网络等手段定期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培训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第8篇:矿业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石灰岩矿山开发资源保障

1水泥用石灰岩矿开发利用现状

石灰岩是水泥的重要生产原料,安溪县的石灰岩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湖上、剑斗、感德等乡镇,全县现有石灰岩采矿权10个,其中已投产8家,在建矿山2家;现有石灰岩矿探矿权2个,矿山设计石灰岩年生产能力累计300万吨,2008年实际生产石灰岩矿200.28万吨,产值9613.44万元;

全县现有水泥生产企业16家,水泥生产能力累计达250万吨以上。2008年受经济形势影响,实际生产水泥153.62万吨,产值4.39亿元。2010年来,年产200万吨水泥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开工建设。这是安溪县在建的重点水泥生产企业。建成后,安溪县水泥生产能力可达400万吨/年以上,将大大提高安溪县水泥行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2石灰岩矿山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安溪县加大石灰岩矿山的综合整治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在矿业开发秩序、矿山安全生产条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全县石灰岩矿山生产条件和开发利用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资源赋存条件差,开采成本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安溪县的石灰岩矿资源普遍存在埋藏深、水文地质条件与构造复杂等特点,资源开发条件差,开采只能采用地下开采方式,与露天开采石灰岩矿的邻近地区比较,吨矿开采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能力,极大地影响矿山企业的发展。

2.2 矿山整体规划滞后,缺乏可操作性

上世纪90年代是安溪县石灰岩矿开发最热的时期,最高峰时有近30家矿山,超过50个矿井,集中分布在湖上湖珍矿区、剑斗后井―东阳矿区。由于没有进行统一规划,一矿多开、大矿小开、“楼中楼、矿中矿”等乱采滥挖现象相当严重,矿业秩序混乱,导致矿山开采条件受到破坏,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近几年来,尤其是2002年以来,县政府聘请资质单位对湖上―剑斗的石灰岩矿山进行规划,加强矿业秩序治理整顿,依据规划进行综合整治和整合,关闭取缔无证开采矿山,淘汰部分资源枯竭、规模偏小、条件较差、安全隐患大的矿山,矿山数从原来的27家减少到目前的10家(含新建),矿业开发秩序得到逐步规范。但是,由于该规划只针对湖上―剑斗老矿区,未考虑到感德水泥用大理岩矿区等接替矿区的开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该规划比较粗放,时间已久,当前已缺乏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2.3 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差,老矿区安全隐患大

受石灰岩矿赋存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构造等因素的影响,各矿山通风、运输、排水等生产系统较为复杂,矿山开采条件较差。加上早期开采不够规范,各矿井特别是老矿井上部及周边有大量的采空区,给顶板管理、井巷维护、水害防治等造成了较大的潜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各矿山企业的开拓开采。

2.4 矿山技术管理力量薄弱,监管难度大

地下开采矿山采掘、机电、运输、通风、排水等生产系统比较复杂,对开采技术和管理的要求较高。除集安石灰岩矿有几名专业技术人员外,安溪县矿山管理人员大多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当地农民,生产管理基本上是凭经验、靠感觉,专业技术人员欠缺较为严重,很难保证科学管理的需要,导致矿山未能按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盲目性较大。

2.5 矿区生态环境恶化,次生地质灾害较为严重

剑斗后井矿区、湖上湖珍矿区等一些老矿区,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导致地表水下渗和疏干,加上石灰岩矿山岩溶发育的特点,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水位下降、地表水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地裂缝、地面塌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这既是石灰岩地下开采矿山的不利条件,也是我们在石灰岩矿山开发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6 老矿区资源接近枯竭,新矿区地质工作程度低、资源保障能力有限

2.6.1剑斗后井矿区。该区南矿段最深开采高程已到+150米水平,资源所剩无几;采空区较多,水文地质条件相当复杂;受地热影响,各矿井井温均偏高,开采条件比较恶劣。该区北矿段地质工作程度低,资源赋存条件不明,与南矿段之间有一富含地热的断裂带阻隔,巷道贯通施工存在极大困难。因此,该区后续发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6.2湖上湖珍矿区。该区+510米水平以上已有几十年的开采历史,现有2家矿山企业,其生产能力约为50万吨/年。其它矿井因资源枯竭、开采条件恶化等原因,已先后被关闭取缔,并被列为禁止开采区。该区+510米水平以下为安溪县目前仅有的一处中型矿山,其北面是上洋石灰岩矿,以及今年刚出让的探矿权,资源情况有待进一步探明。

2.6.3白濑长基矿区。该区设立石灰岩采矿权一处,已建井多年,尚未投产。矿区地质勘查程度低,储量级别不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拟建中的双永高速经过该矿,今后是否可以开采,尚不明确。

2.6.4剑斗东阳矿区、感德潘田矿区、感德霞春矿区等矿区。这些矿区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均偏低,大多是普查阶段,需进一步勘查方可作为设计开采的依据。

综上所述,安溪县当前较有保证的石灰岩生产能力约为200~250万吨/年,而可供开发利用的接替矿山基地尚未形成。按照该县大型水泥企业的建设计划,对石灰岩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预计将达到400万吨/年以上。因此,石灰岩的资源保障能力明显不足,这将是安溪县水泥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3矿山治理对策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建设大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淘汰现有落后水泥生产线是安溪水泥行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而从资源配置和供给的角度考虑,采取“抓大限小、规模生产、集约经营”的思路,进一步优化整合石灰岩资源,破解资源瓶颈,保障原料需求,确保灰岩矿山安全有序生产,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因此,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3.1 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一是重点做好湖上石灰岩矿勘查区和潘田大理岩勘查区的地质勘查工作。这两个勘查区是为了配套安溪县两条大型水泥生产线而设置的,是该县预测资源较为丰富的、未开发的矿区,尤其是潘田大理岩矿区,其预测储量超过1.1亿吨,是安溪县水泥行业发展的重要的资源保障矿区,应积极扶持和鼓励企业投入勘查资金,将地质工作做实做细,为今后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二是加大现有石灰岩矿山及矿区的勘探力度。现有石灰岩矿山多是开采多年的老矿井,虽开展过地质工作,但普遍投入的勘查工作量不大,研究程度不高,资源储量级别低,因此,需要矿山开展生产性勘探,同时加大矿区的勘探力度,进一步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石灰岩资源储量情况,挖掘矿山资源潜力,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3.2 开展石灰岩矿山储量核实和矿井调查工作

这项工作主要是针对现已开采的矿山企业。一是要开展储量核实。原因是这些矿山企业所提交的报告已有多年,其占用的储量和现有的保有储量,需要通过储量核实来确定,以起到查明各矿山企业剩余储量的目的;二是要全面开展矿井调查。通过矿井调查,摸清各矿井采空区、老采区、岩溶区、塌陷区、积水区等的分布情况及规模大小,才能使矿山的开局更加合理、开拓生产更加安全有序。

3.3 着手开展石灰岩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依据储量核实、矿井调查和地质勘查的成果,结合水泥产业发展的规划,着手开展石灰岩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理顺石灰岩矿山总体布局,规范矿业开发秩序,淘汰资源枯竭、开采条件恶劣、安全条件差、地质灾害隐患较为严重的矿山,扶持资源条件有保证、机械化程度高、技术管理能力强、安全生产条件好的矿山企业。根据安溪县石灰岩的开发现状和资源情况,应重点开发潘田水泥用大理岩矿区、规范整合湖珍石灰岩矿区、限制开采剑斗东阳矿区、淘汰关闭剑斗后井石灰岩矿区。

3.3.1潘田水泥用大理岩矿区。该矿区的水泥用大理岩是潘田铁矿的大型共生矿床,根据地质资料,预测资源储量约1.1亿吨,远景较好,但由于勘查程度低,必须补作勘探工作。从资源情况看,可望建成年产100万吨以上的中型矿山。该矿区是安溪县目前仅存的尚未开发的大型石灰岩矿,资源未受破坏,有利于矿区整体开发的布局设计,可予以大力扶持开发。

3.3.2湖珍石灰岩矿区。以现有两个规模矿山为龙头,将整个湖珍的石灰岩资源统一规划整合为一个石灰岩开采供应基地,通过加大现有石灰岩开采区的勘探力度,进一步查明资源储量,整合规范该矿区的石灰岩资源。其中一个矿山正在进行技改,产能从50万吨/年扩大至150万吨/年;湖上石灰石勘查区的探矿权,目前正在抓紧进行勘探,资源探明后,预计可建设规模为100万吨/年以上的石灰岩生产矿井;加上在采的两对小型生产矿井,全矿区生产能力可稳定在200万吨/年左右,确保大型水泥厂原料问题。

3.3.3剑斗东阳石灰岩矿区。矿石均赋存于剑斗东阳一带。其中长基石灰岩矿已建井多年,尚未正式投产,且拟建中的双永高速通过该矿,建井完成后只能在限定区域内开采;而东阳石灰岩矿区总体控制程度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区的开发存在一定的难度。

3.3.4剑斗后井石灰岩矿区。有5家小型矿山开采企业,由于开采多年,并受到构造、断层、地热、积水的限制,开采技术条件恶劣,安全生产条件差,整体矿区的生产不够稳定,暂时只能满足剑斗地区几家小水泥厂生产所需的原料。同时,根据省政府文件要求,从2009年起石灰石采矿权和环评审批权限上收一级,剑斗5家石灰岩矿山因手续未能办理完整,目前均处于停产状态。随着石灰岩矿办证门槛的提高和剑斗地区水泥企业的逐步退出,剑斗后井石灰岩矿区也将逐步淘汰关闭。

通过规划,可望建成年产50万吨以上的中型矿山企业3家,保留开采条件较好、年产20~50万吨的小型矿山企业3~5家。这样可使安溪县石灰岩矿年产达到300万吨以上。

3.4 合理定位水泥用石灰岩矿生产能力

按照安溪县水泥行业的发展规划,全县水泥生产能力将达到400万吨/年以上,这样的产能是否适合,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以论证。

3.4.1从市场的角度进行评估。以泉州市为主要市场算,全市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的水泥生产线有4条,如全部按计划建成投产,全市将有800万吨/年以上的水泥生产能力,而整个市场给安溪县的份额有多大,需从市场需求量和安溪县水泥生产的市场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估。

3.4.2从资源的保障程度进行评估。安溪县两条大型水泥生产线如按计划建成后,预计石灰岩产量需达到400~500万吨/年才能满足需要。根据现有地质资料,该县石灰岩矿(含潘田大理岩矿)已探明的资源量约2.1亿吨;至2008年底,估算保有储量在1.5亿吨左右,加上湖上石灰岩勘查区、潘田大理岩矿勘查区勘查后增加的储量,全县石灰岩资源保有储量能否上2.5亿吨是个问题。如按回采率40%测算,可采储量约1亿吨,资源的服务年限在20~25年,资源保障程度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从水泥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笔者认为安溪石灰岩矿的开发强度不宜过大,以维持稳定在250~300万吨/年为宜。

3.5 加强安全监管,规范矿山开采秩序

一是矿山应配足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安溪县石灰岩矿均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矿井生产系统比较复杂,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必须配备地质、采矿、机电、通风、测量等各专业人员,以便更好地指导矿井生产。二是加强矿井跟踪测量管理。实时掌握矿山生产动态,指导矿山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进行生产,及时制止超高、超宽采掘作业和其它不安全行为。三是规范矿山开采秩序,强化矿山现场管理,严厉制止越界开采和乱采滥挖的现象,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3.6 加大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力度,防范次生地质灾害发生

一要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责任,严格按照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制定的年度治理计划组织实施,按照规定的标准缴纳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二要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络,把矿业活动诱发的水资源污染、地表水枯竭、水土流失、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纳入监测、预报范围,建立相关制度和信息系统,及时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动态,适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三是加强矿井岩溶裂隙突水的预测预报工作,防范灾害事故发生。安溪县石灰岩矿区水文地质类型为岩溶裂隙复杂型,一旦打通岩溶、断层,极有可能与上部老空区巷道或地表连通而造成大量突然涌水和地表塌陷等地质灾害。因此要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摸清井下老采区、积水区及岩溶、断层等构造分布发育,开采前必须进行超前探水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改后采”的原则,加强矿区水文地质管理工作,遇有突然涌水等水文异常状况,必须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第9篇:矿业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澳大利亚;财税;油气;矿业;投资;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F830.59;F810.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4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93-02

虽然石油资源较为匮乏,但近年来澳大利亚已成为一个飞速成长的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2010年,其LNG液化能力全球排名第六位,中国LNG进口量的43%来自澳大利亚。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澳大利亚的最主要油气出口地之一。探究其油气行业发展趋势、投资营商环境及财税制度将为我国“走出去”企业拓展澳大利亚能源市场提供借鉴,为公司经营战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一、油气行业概述

澳大利亚贫油富气。2010年,澳大利亚石油储量为4.55亿吨,占世界0.23%,天然气储量为3.1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1.65%。同年,新发现的71个油气田中,气田占61个,钻获3.9亿吨油当量新油气田可采储量中天然气可采储量达3.5亿吨油当量,占全国油气发现量的90%,占比居各国之首。

逐步扩大的能源消费缺口使其天然气对外合作需求增大,未来国际石油公司可获更多机遇。据BP能源统计数据显示,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逐年上升,而产量呈下降趋势,未来国内供需缺口将越来越大,如不加大油气行业勘探开发力度,未来能源安全问题将需要重新评估。预计到2015年,石油消费会达到5600万吨,石油净进口量可能至少达到3500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预计将从2008年的44%上升至58%。

澳大利亚90%左右的石油开采活动位于海上,而西北大陆架是当地海上油气开发的最重要地区,英、美、日等公司已先入为主。当地比较重要的公司如由7家公司合资组成的西北大陆架液化天然气公司,其拥有西北大陆架天然气项目的运作权。伍德赛德和桑德斯是两家最大的澳大利亚油气公司,埃克森美孚是最大的国外公司,他们构成了澳大利亚石油工业的基础。石油炼制部门主要有4家,即BP、加德士、美孚和壳牌,共经营着7家炼厂。

二、财税营商环境

1.澳大利亚总体营商便利度名列世界前茅。根据2013年世界银行对185个国家的开办企业、获取施工许可、项目接通电力、财产登记、获取信贷、投资者保护、纳税、国际贸易、执行合同、破产处理等营商情况进行的排名,澳总体营商便利度排名第10位。

2.企业总体税负偏高。2013年澳大利亚常规商业税率包括30%的企业所得税(与资本利得税税率相同)、10%的商品服务税、各州还有边际税率为4%-6.75%的转让税及土地税、4.75%-6.85%的工资税等,支付给非居民企业(一般为企业海外非法人分部)的利息与股息则预提10%与15%,企业主为雇员承担的有9%的养老金企业供款、4%的工作保险。平均税率从2006年的52.8%(毛利润税率)降为2013年的47.5%,虽有明显改善但仍比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国家平均水平高出13%,比OECD国家平均水平高出4.8%,比世界平均税率高出2.8%。

近年来,企业税负有持续增加趋势。一方面,2012年对矿业新开征MRRT,油气业PRRT扩围至陆地及西北大陆架,新开征的碳税税率也将从2012年的23澳元每吨逐渐升至2015年的25.4澳元每吨,这都将不断加大工业企业税负。另一方面,对居民个人税收上有所减免,如2012年个税起征点从0.6万澳元升至1.8万澳元,养老金供款计划逐步从9%升至2019年的12%等,此项改革也间接加大了企业主的税务责任。

3.纳税环境较便利。近年来,澳洲不断简化税收征管制度,中等规模公司每年平均上税11次,花费109小时以上准备纳税文件,优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纳税便利程度在185个国家中排名48位。

4.油气行业整体税负世界中等略低,但税率高于本国矿产业。石油生产的对外合作政府收益比为56%-66%,天然气生产的政府所得为50%-65%,与世界平均的65%相比相等或略低(据Daniel Jonson分析数据),加之澳大利亚巨大的天然气资源开发潜力,尤其是最近公布的巨大页岩气储量预期,对国际油气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在矿业税赋中,除针对发电、钢铁、矿产及石油公司排放每吨二氧化碳当量都征收24.15澳元外,对于澳矿产业征收的矿产资源租赁税(MRRT)实际税率仅22.5%。对于油气项目,海上油气开采一般征收40%的石油资源租赁税(PRRT),陆上油气开采征收净进口价值10%-12.5%的矿区使用费,而澳大利亚90%的油气项目位于海上,所以油气项目的资源税率远高于采矿项目。另外,大部分油气勘探权还可能涉及1.5%的注册费。

三、能源管理体制

1.矿权管理体制十分完善。澳能源管理体制分为联邦政府、州或领地政府、地方(市级)政府三级。联邦政府管理油气资源的主要部门是澳大利亚工业、旅游和资源部,主要负责制定能源法律法规和监督法律法规的实施,不负责具体的能源勘探和开发事宜。2001年建立的能源部长理事会(MCE)成为能源市场的监管主体,主要负责制定有效的能源政策,并确保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州政府一般拥有当地油气资源开发的实际管理权,比如制定三海里以内的海洋石油监管法规或批准勘探与开发许可证,而三海里以外由联邦层面负责。由于规模以上油气储量大部分在三海里之外,因此澳大利亚海上油气资源主要还是由联邦政府监管。另外还有很多与能源资源开发和利用有关的政府、民间机构和科研服务单位,比如对矿权的申请、授予及批准后等事宜提供专家评审意见以供部长或部长代表作出决策的矿权顾问委员会(TAB)、制定储量、资源和勘探结果报告标准的矿石储量联合委员会(JORC)、收集和提供地学信息以帮助外国公司发现矿业资源商机的州级地质处、管理《矿权法》、《石油法》、《地热能源法》等立法的州级矿权处等。

2.油气法律规章庞杂。正是由于采用了三级政府监管体制使矿业开采法律法规繁杂,2006年的《近海石油法》作为石油基本大法涉及到石油生产、销售、安全、税费、价格和管理机构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但油气勘探开发还要遵照联邦和各州陆上、海上多种法规。2011年5月公布的《天然气法》(National Gas Law)是继2009年第一版公布后的最终修订版,各州依据此法又相继公布了各州的天然气法。规定能源部长委员会(MCE)负责公布政策法规,澳大利亚能源管理局(AER)负责相关信息搜集管理及报告与指南,澳大利亚能源市场委员会(AEMC)对能源市场实施监管,AEMO负责管理全国电力零售与批发市场并负责电网安全,法案还对管道的覆盖、废止、分布、传输及资产处置做出明确规定。

四、投资相关法规

1.投资保护监管苛刻。最重要的直接投资法规《外资收购与接管法1975》规定外国人(美国投资者例外)在收购价值超过2.31亿元,或收购澳大利亚企业15%或以上权益之前都需经过逐例审查。

2.环境保护法规处于世界领先。2012年通过的《碳税》法案使澳继新西兰与欧盟之后,第三个成为引入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加上联邦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法》及各州政府的环保评估规章,对矿产企业的环保要求较为严格。

3.土著土地争端相关法规较完善。大量土著土地的存在是澳大利亚的一大特色,在土著土地区开展矿业活动,需先与土著进行协商和谈判,解决土著土地的准入问题。联邦《土著权法1993》及各州的土地法规明确了处理与采矿权和探矿权申请有关的土著权问题的若干程序。

参考文献:

[1] World Bank.Doing Business in Australia[R].2013.

[2] 中国石油集团经研院发展战略所财税政策研究中心.国际石油税制国别报告[R].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