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职业能力;协同机制
一、研究背景
自2001年起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创新高,从2001年的114万,到2017年的795万,差不多翻了七倍。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度增长,也出现了毕业就失业的现象,部分高校、部分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不高,近日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研究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含海归人员)技能结构与市场脱节,眼高手低,工作满意度低;而约有70%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实用性不强”。工商管理类大学生也同样存在类似的状况,这类专业在很多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比较高,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时也都是热门专业,但是在学生毕业时,毕业生的就业却没有那么热了。人才的供给与市场需求存在着结构性偏差,职业能力的培养缺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研究综述
高等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的认识与本质研究。职业教育当中的职业是指一般职业非专门职业,即Vocation而不是Profession。那么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一般职业导向性,教育内容的选择以一般职业为导向,教学环境应建立与一般职业相类似的真实情景为基础,最重要的是要以学生能够在一般职业中就业并且得到发展为主要目标。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认知。应用型大学首先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并投入教学实践,相关研究迄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根据人才类型和培养目标,将高等教育第5级分为5A1、5A2和5B三种类型,分别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应用科技大学即相当于5A2类型。有学者认为:“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的工商管理职业教育课程,就是对高等专科课程甚至是本科课程的复制,有些学校开设的课程存在严重的照抄照搬现象。”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如果以工商管理类课程作为主导课程,对操作环节忽视,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不是实用性的话,不能够完成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因此,“两者的课程体系以及课程的侧重点也不同。因为工商管理类职业能力教育的职业性存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中要传递给学生更多的工商管理职业活动经验。
三、目前工商管理类人才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突出
高校培养的工商管理类人才与企业等市场主体对人才的需求不匹配,存在结构性矛盾。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跨入大众教育阶段,经过约20年的扩招,现在每年本科大学生的招生规模已经达300多万,很多高校已经建设了新的校区,师资队伍的规模也相应增大了许多。但是在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方面的改革还远远没有到位,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很多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情况,据有关调查显示,不能学有所用,专业对口的就业情况更是普遍,很多大学生觉得学校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大,企业等用人单位反映难以招聘到优秀学生,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职业能力欠缺,难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
(二)应用型高等学校的定位不清晰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工商管理类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特色不足。目前我国本科高校主要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不同类型的高校能够获取的有关办学资源差别很大,传统的985、211高校比一般普通高校可获得更多的教学科研资源,造成很多高校的办学定位依旧以研究型综合大学为努力方向,不能准确定位自身的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是按照传统老牌高校的标准来,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工商管理类学科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沿袭精英教育的思路,偏重于研究型人才培养,而脱离了应用型本科的定位,使得各个学校难以发挥自身优势,在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投入。
(三)应用型高校教师的考评不合理
目前对应用型高校教师的考核与其他高校教师的考核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高校教师的考评特别是职称的评聘,各类型的本科高校主要还是以课题、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而人才培养的因素,特别是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投入与取得的成果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课题与论文也是行政主管部门对高校的考核及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并不在教师职称考核晋级的考核指标体系内,使得高校教师与经济社会生活脱节,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师不懂经济管理实践,从理论到理论,偏重学术研究,本身不具备有关的职业能力,对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也理解不深刻,难以培养出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学生。
(四)有关的多主体缺乏协同
高校、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企业等人才需求方在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协同方面不够。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离不开企业等其他主体的协同。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仅仅依靠学校本身的师资、教学条件等还远远难以满足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开始通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开设课堂、请企业人员到学校课堂授课等多种方式推进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但是从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企业等校外主体的积极性还不足,校内外不同主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人才培养方案都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分歧,其中的协调工作非常巨大。
四、建立工商管理类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协同机制
(一)准确定位工商管理类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工商管理类人才也是用人单位的重要资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调研市场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准确把握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特别是对人才职业能力要求的变化是高校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
(二)建立工商管理类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协同机制
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涉及到多个主体,其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是人才培养有关政策规划的制定者,为职业能力的培养制定和更新相关制度,而高等学校是核心,承担着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具体计划、实施等工作,企业等市场主体是人才的需求方,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如何最终需要市场来检验,同时企业等市场主体也应该参与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全程介入。
(三)重塑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考评体系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区别于传统的学术研究型高校,应用型特别强调学生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一线中,具备从事某一具体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但是目前高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评依据以传统的知识考试为主,而忽视了职业能力的考核,对教师的考核依旧以传统的课题论文为主,而忽视了教师本身的职业能力的考核,对应用型高校的考核评价也往往与其他类型的高校采取同样的考核标准,难以体现出应用型特色要求。因此有必要重塑应用型高校学生、教师及高校本身的考评体系,充分考虑职业能力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起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色考评体系。
参考文献:
[1]庞世俊.职业教育视域中的职业能力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2]陈飞.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公共实训基地; 职业技能人才
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我国的职业技能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成立于2006年11月,是浙江省第一座由政府和学校双方合作建成的公共实训基地。基地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由绍兴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按共同出资建设。在绍兴市政府的关注推动下,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的职业技能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这从某种意义上来阻碍的经济的发展。
一、绍兴市在职业技能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职业技能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行业分布欠均衡
从绍兴市职业技能人才行业的分布情况来看,各类职业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系统和机械制造系统,同时,从职业技能人才的结构分布情况来看也欠均衡,大部分的职业技能人才集中在传统产业、事业单位及高校,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短缺现象更为严重。
(二)企业员工难有培养与培训的保障,职业技能人才偏“老龄化”
相当一部分企业对人才的培训不够重视,对专业技能人才规定的继续教育的时间更是难以保证,知识的更新缓慢。目前绍兴地区所需的职业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级职业技能人才十分紧缺,且普遍偏“老龄化”,已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近年来浙江工业职业就似乎学院与绍兴市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多种培养渠道,不断得到改善,但是目前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还较缺乏: 一是地方政府和部分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本身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投入力度十分有限; 二是现已被认定的“双师型“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忙于一线教学,几乎没有在企业锻炼的机会。
二、加大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积极扶持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发展
(一)政府扶持,市场运营,措施到位
近几年来,基地紧密结合绍兴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根据绍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按照国家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全力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不断满足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培训需要,从而更好地体现基地的公共性、公益性、先进性和示范性。
(二)多方互动,多途径、多形式推进各项培训工作的开展
多年来,基地本着公益性、公共性的原则,主动出击、积极协调,多途径、多形式推进各项培训工作的开展。
1、采用“超市式”、“模块化”培训新模式,继续开展高层次技能人才培训
公共实训基地为了解决学员学习和工作的矛盾,根据学员职业特点和企业生产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公共实训,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超市式”、模块化的培训模式。通过“超市式”培训的引入,大幅度的提高了学员的到课率,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得到了较好体现。
2、派教师下车间、送技术进企业,灵活开展企业员工技能素质提升培训
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步伐,加快职工技能水平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越来越重视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前期,我们主动与企业人事、培训等部门深入沟通与交流。培训期间,我们把培训教室放在企业、送培训教师进车间,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前提下,对企业员工进行不定时的技能提升培训。基地成立以来已经与海亮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陀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数家企业合作开展此类培训,培训效果明显。
3、开展暑期中职师资高技能培训班、研修班为广大中职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服务
开展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实训师资培训,提升实训教师的技能素质和教学水平是基地开拓技能培训新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基地承担了绍兴市中职师资数控加工技术、机修钳工、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维修工等职业工种的技能和再教育培训;同时,基地还承担了省内十余所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数控编程与加工等研修项目。
4、搭建优质技能竞技平台,提升社会、企业和学校技能人才队伍素质
基地拥有一大批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培训指导教师和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硬件设施。进行不同工种的竞赛培训和辅导,大大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为绍兴地区企业员工、职业院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打下坚实基础。从近几年的反馈信息来看,社会反响较大,具有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充分利用基地的硬件资源优势、专业师资优势和组织管理优势,积极承接省、市各级各类的技能竞赛,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5、与企业紧密合作,开展“双元制”成人学历教育,扎实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
基地依托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资源优势,先后与新昌轴承行业协会、卧龙控股集团公司等多家单位合作,开设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技术应用、数控技术、染整技术等专业,开展中长期高技能人才培训。“双元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结合岗位要求,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设置培训模块,双方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同时,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基地定期召开咨询会议,与有关领导、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沟通、咨询、论证、完善培训计划,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实施,得到企业领导和学员的好评。
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关乎绍兴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大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发扬争优创先、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为开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为实现绍兴市乃至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事业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孔宝根.绍兴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绍兴职业技术学院,2011.
关键词:企业需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互惠互利;优势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52-02
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应切实了解企业的具体需要,研究并解决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只有帮助企业解决好现实问题,双方才能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企业与职业院校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人才的主阵地,企业是使用技术人才的主阵地,职业院校为企业服务,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供应和储备,企业是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同时职业教育又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一方面,企业需要职业院校为其提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高在职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学历水平等各项教育服务,也需要职业院校在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技术服务,所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院校。另一方面,职业院校需要企业提供实习教师、生产实习岗位、生产实习场地和设备,需要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岗位技能信息,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协助职业院校做好人才需求趋势分析,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所以,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职业院校办好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就能为企业输送更高质量的人才,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反过来,企业发展壮大了,就会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生就业畅,学校招生旺,教学质量高,形成良性循环,职业院校就会越办越好。因此,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企业与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优势互补
对职业教育而言,办一流职业教育,出一流技术人才,才能培育一流企业。培养一流的技术人才需要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发挥各自的优势,携手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享受许多优惠政策,具有师资、教学设备、图书、校舍等硬件条件和教学研究、技术研究等软件资源,这些是职业院校在实施职业教育过程中的明显优势。但是,职业院校也存在诸多先天不足:其一,由于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是技能,技能培养离不开实践,职业院校能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非常有限,而企业却能为学生实践提供广阔的舞台。其二,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有限,而有些生产实习设备非常昂贵,有些设备占地面积大,职业院校不可能把这些设备买下来放在校园或实验室,这些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检修技能等又是相关专业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相关企业能将这些设备一方面,用于生产,另一方面,作为学生实习之用,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其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都是成熟的理论,设备原理和使用很多已经过时,未来人才需求分析也不准确,而企业对未来人才需求最敏感,分析得更准确,最先接触先进设备、先进工艺等,比职业院校更贴近技术前沿、更贴近现场实际。总之,在办好职业教育方面,企业与职业院校优势互补、携手联合是办好职业教育的保证。
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需求分析
企业职工岗前培训需求 我国劳动力市场已逐步推行就业准入制度,企业招聘员工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同时,企业招聘新员工上岗前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操作技能、技术规范、安全规范、科学文化知识、企业文化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和考核。有的企业受培训师资、场地和条件的限制,完成这些培训有一定的困难,作为与企业合作的职业院校,就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做好企业职工的岗前培训。
在职人员专项技术培训需求 目前,企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如铁路行业大提速,电力行业的输配电线路升级换代,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工艺更新,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等,各项技术标准有较大变化,需要对员工进行专项技术培训,同时企业有繁重的生产任务,这就需要职业院校给予帮助,协助企业分期分批对员工进行专项技术培训。
在职人员学历教育需求 一些企业员工学历不高、文化层次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需要分期分批地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提高其学历水平,而企业又不具备学历教育的资质和能力。职业院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帮助企业满足在职人员学历教育需求。
员工转岗培训需求 部分企业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生产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原员工不能胜任新的工作岗位,大量员工需要转岗培训,职业院校可以充分调动现有资源,与企业一起共同完成企业员工的转岗培训。
职工职业道德教育需求 员工职业道德素质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员工忠于企业、忠于岗位,为企业发展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精力,企业才会蓬勃发展;职业院校在育人过程中应把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为企业输送职业道德素质高的员工。
主体地位的需求 由于我国法律制度没有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所以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法律依据,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出不符合有关规定,企业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规模、标准、培养方案、专业技术人才考核鉴定方面没有话语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参与权,没有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只有有了明确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企业才能将职业教育当成自己应尽的社会义务去积极参与。
企业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应享有的权利 企业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既有义务和责任,也应有地位和权利。为保证自身利益,企业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规模、标准、培养方案、专业技术人才考核鉴定方面应享有话语权和参与权,在职业教育经费、职业教育科研经费的使用上应享有话语权和参与权,应享有税收优惠政策的权利,应享有职业教育优秀单位、优秀个人的参评权利。
职业院校在满足企业需求上做好文章,主动寻求合作契机
每个企业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其具体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科学分析、因地制宜地寻找企业利益的切入点。职业院校应充分考虑企业长期经济效益和战略目标的需要,把重点支持企业的组织目标和满足企业长期利益与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在力求满足企业需求上做好文章,主动寻求合作契机。
使企业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得到实际利益 职业教育工作优秀企业应充分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享受优先配备专业技术人才,保证企业发展的人才储备;享受企业评先、升级、表彰的权利,提升企业形象;优先安排企业急需技术改造项目立项研究,多方筹措研究经费,保证企业技术支持。
力求减少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为减少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在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过程中,足额向企业支付实习费用,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充分做好校内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确保学生实习过程能尽快适应岗位要求。
避免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铁路行业,出现安全事故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担心造成安全事故。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认真学习工作岗位安全规定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学生实习过程中不出现设备安全事故和人身安全事故。
主动为企业培养后备人才 企业发展必须为未来储备人才,特别是战略人才,因为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企业未来需要哪些专业技术人才,一定要提前培养。职业院校要了解合作企业的发展战略,主动与企业研究未来人才需求状况,有计划地做好培训,为企业培养后备人才。
主动为企业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会被淘汰。职业院校考虑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为企业的发展考虑,应采取多种渠道与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型创新人才,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满足企业季节性用工需求 一些企业生产任务有一定的周期性或季节性,如生产企业接到大订单需要赶工期,企业短期内需要大量的生产技术人员。职业院校就可以调整教学进度和安排,适当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一方面,满足企业短期用工需求,解决企业的用工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创造了实践机会。
在设备使用、维护、技术改造、生产工艺、流程改进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企业在使用新设备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找生产厂家咨询、维修不太方便,费用较高。职业院校教师可以利用定岗实践和参观实习的机会了解企业在这些方面的实际需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传统产业的企业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流程不科学,能耗大、污染严重,自动化程度低,安全生产无保障,但企业本身缺乏技术改造的人才及资金。同行业的职业院校应积极到企业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共同成立技术改造项目组,与企业一同进行技术攻关,帮助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革新。
为企业争取政策支持 企业技术革新、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但是企业不进行技术革新、研发就没有后劲,就不能发展,就不能抢占行业技术的制高点。要解决这个矛盾,除了企业领导要有长远发展眼光、有忧患意识外,政府必须进行引导,主要是政策扶持。如果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进行研发,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政府和学校可以协助解决一部分。职业院校应该优先保证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把优秀毕业生输送到合作企业,根据合作企业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进程,优先培养合作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税收政策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是国家引导企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最有力的工具。要引导企业发展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政策有利于企业思想观念的转变,有利于企业发展战略的转变,有利于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的产业升级。
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困境就是资金紧张,经常需要进行短期融资,职业院校要想方设法为合作企业提供帮助,可以学校做担保,协助企业短期融资。学校经费使用有一定的周期性,有时候会有闲置资金放在银行,企业有时会因为周转问题出现短期资金紧张,职业院校可以利用自己的闲置资金满足企业的短期拆借需求,以解企业的燃眉之急。职业院校一般都安排有科研经费,用于教育研究和技术研究,职业院校可以优先安排解决合作企业急需解决的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等项目。一方面,研究课题更有实际意义,更容易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能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
为企业提供文化支持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企业职工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职业院校把合作企业的文化融入日常教育中,使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前就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缩短企业新进职工与企业的磨合期。职工文化活动能够凝聚企业职工的心,提高企业职工的文化素质,宣传企业文化,可提高企业的战斗力。但很多企业缺乏组织职工文化活动专业人才,职业院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协助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丰富企业职工文化生活。
结语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困难和需求,职业院校应关注企业的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给企业以帮助,让合作企业在合作中得到一定的实惠。这样,企业才愿意与职业院校合作,在合作和互相帮助中加深感情,加深了解,逐步扩大合作领域,达到互惠互利、互助互信、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刘明星.从用人单位的视角分析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及培养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0):163-164.
[2]陈向阳.基于多学科视角的产学合作教育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33):8-10.
[3]李康,吴远志.“学工融合”实践教学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33):145-147.
[4]广东组建首个校企合作型职教集团[N].中国教育报,2006-06-29:(2).
[5]曾宪明,贾剑方.构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激励机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71-73.
关键词:技工荒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春节刚过,劳动力市场又出现了用工荒、技工荒的现象。与往年“局部出现”不同的是今年“全国普现”,可为“荒烟四起”。在全国普现用工荒、招工难的时候,企业技能人才的招聘情况又如何呢?从用工需求来看,春节前后全国企业数量与生产任务保持基本平衡,用工量不可能突然放大;从劳动力供给来看,短期内全国劳动者总数量不可能突然减少。《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09年,我国技工学校毕业生人数由53.5万人增加到115.2万人,增长了1.2倍。从2010年9日14日在杭州召开的全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了解到,1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1300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但仍然满足不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这说明我国真正荒的是“技工荒”。
二、技工荒产生的原因分析
1.主因: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尽管中国的人均GDP还很低,世界排位还比较落后,2011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创造出了世界发展史上的经济奇迹,创造了神话式的发展速度,中国经济工业化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双程驱动,“中国制度,世界工厂”,自然需要更多的普通工人与技术工人,中国劳动力市场供给偏紧。
2.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用人要求提高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前期,多数企业属于低端生产企业,主要是初级产品加工工场,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少,只要求工人能从事流水线上的简单操作,不需要较高的技术与工艺,工人的工资水平也严重偏低,因此企业仍然可以做到获利丰厚,工人容易聘请,自然不需要重视技能工人的培养。
3.技工培养成本高,周期长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技工培养也不可能短期完成,也需要多年磨练,因此企业不愿直接培养技工,更愿意直接到市场招聘与“挖人”,或者到学校去招现成的学生。企业这种对技工只使用不培训的做法,是缺乏人才储备意识的表现,此举必然走上恶性循环之路,必然造成更加严重的技工荒。
4.新生代劳动者对职业追求的层次提高
时展,老一代劳动大军逐步过渡到新生代劳动者,新生代劳动者最少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职业追求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追求收入高、休息多、舒适的工作环境,可以奋斗但不可艰苦,可以刻苦但不可劳累,再加上他们入职时间短的原因,导致技能人才新老交替的真空时期,必然会出现技工荒。
三、技工荒成高职教育跨越发展的给力引擎
教育具有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高职教育最本质的属性是职业性,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因此职业教育是破解技工荒的关键抓手,技工荒使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技工荒成高职教育跨越发展的给力引擎。
1.技工荒突显高职教育的重要地位
高职教育招生的分数低,生源较差,社会认为高职教育是低层次的教育,高职教育学生的出路是蓝领工人,是分配到流水线上工作的廉价劳动力,工资收入低、工作环境差。技工荒的出现改变了社会对技工的歧视,市场需要掌握技术技能的员工,需要实操强的专业人员,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因此,政府、市场、企业都重视发展高职教育。
2.技工荒促进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工作
技工荒逼使企业特别器重技工,不得不提高待遇以吸引技能人才,技工轻松实现华丽转身,就业率高,薪酬高待遇好,身份蓝领身价银领,实现幸福就业、尊严工作、体面生活,出现高职生就业率比本科生高的现象,成为了香喷喷的饭碗,这必然引起社会的关注与媒体的宣传,从而得到家长与学生的认可。高职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它们培养的正是市场所需要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技工荒有利于高职教育招生与就业工作的开展。
3.技工荒促使高职院校重视发展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经济强国、制造强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增长最快的是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技工荒给高职院校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检验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市场试金石,高职院校培养的劳动者能否胜任它们的岗位要求,能否具备技术岗位需要的技术能力。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技能人才的使命,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高职院校必须强化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企业对劳动者的需求。
4.技工荒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职业品质的教育
用人单位表示目前大部分毕业生在职业道德上表现欠佳,毕业生要求高报酬却低付出,不安心工作、怕苦怕累、跳槽频繁的现象越来越多。实践证明,企业招聘毕业生时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职业修养重于专业技能,企业重视技工高待遇的同时也对技工提出对等要求,要求他们有良好的工作态度、高尚的职业道德、踏实勤快的精神,高度的责任心,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必须是工作干得好、留得住的技工,技工荒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5.技工荒促成校企深度融合
“技工荒”越演越烈,企业为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必须重视培养人才,重视建设人力储备体系,重要出路之一就是主动与高职院校寻求合作,改变以往校企合作“学校热情高涨,企业动力不足”的局面,主动搭建校企合作新平台,不断探索合作新模式,特别是为解决用工荒问题而积极要求学校教学过程向企业生产延伸,实现教、学、用深度融合。
四、给力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
加快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技能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技工荒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瓶颈”。如何破解这“瓶颈”,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给力。
1.媒体给力:扬技能强国,树技能人才典型
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核心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就必须大力推进技能人才培养。技工荒使技能人才华丽转身,收入高待遇好,媒体加强宣传技能人才,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充分宣传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新形势新趋势,大力宣传技能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突出贡献,树立一批技能人才的先进典型,彰显“平凡岗位,亮丽人生”的技能舞台,努力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使学技能成为全社会的一种风尚,使年轻人深深明白“身怀一技,报国有门”,可以强国强家强己。
2.政府应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全面推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1)大力推行职业技能资格就业制度
技术岗位从业者必须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使职业资格证书真正成为从事某种技能工作的第一门槛,成为入职就业的必要条件,没有职业资格证者不得从事技能工作,引导社会人员加强技能学习与培训,营造推动技能学习的良好条件。
(2)建立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协调委员会
由政府牵头,组织人力资源部门、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组成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指导和协调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组织技能人才技术交流活动。鼓励企业应结合对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与职业院校联合制定培养计划,提供实习见习场地,选派实习指导教师。鼓励学校教职工下企业到一线参加实践,学习企业新知识和新技术,掌握职业技能,积极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和攻关项目,育造双师型教师。
(3)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广东2010年“省长杯”技能大赛非常成功,“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有声有色,这些由政府部门举行的职业技能竞赛引起社会各界的反响,能够发现、培养、选拔技能人才,激励广大劳动者努力学习技能、钻研业务、提高技艺,激发技术工人争做技术能手、勇于创新的热潮。
3.企业给力:外联学校合作,积极参与技能人才教育活动
企业是技能人才的用人单位,技工荒的出现企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长期不重视技能培训、不重视建立人才储备体系、不重视校企合作造成的。在社会各界给力破解技工荒问题时,企业应积极、主动创造各种条件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共同培养满足企业发展所需用的技能人才。
(1)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工作
企业应主动参加高职院校的专业委员会,根据本行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企业行业技能人才的各项标准,参与制定高职人才培养计划,建议高职院校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适时做出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专业开设课程、教材选用等方面提出企业方面的建议供院校参考。
(2)共建高职院校见习实习实验基地
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时间比较短,学校的实践教学条件还比较落后,学生培养技能能力缺乏实践性的观摩与体现。校企共建校内外见习实习实验基地,按照企业对人才的标准建设实验、实训室,共同投资,共同策划,企业提供部分设备,营造工厂模式的教学环境,建设企业真实环境,由企业老师指导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学生的技能形成往往比较快,教育效果好。
(3)支持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不缺乏学历高职称高的教师,他们的理论水平比较高,但他们大部分是从学生到教师,没有企业一线经历,实践能力比较弱。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强,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师的技能水平都不高,又如何培养出技能高的学生呢?现在高职院校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锻炼提高,掌握职业的基本技能。企业给力技能人才的发展,大力支持高职院校的教师培养计划,接受教师参观、工作、调研,培养一支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4)参与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活动
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求学生掌握职业技能,企业向高职院校派出技术骨干、管理中层到学校中去从事教学工作,担任职业技术实践课程的教学,可以缓解高职院校实践教育薄弱的环节,也可以让技术骨干好好总结,教学中进行科研思考,有利于其技术进一步提高。由于企业技术骨干的教学贴近实际,应用性强,学生觉得教育效果明显,技能更易认识更易形成。
4.高职院校给力:立足技能,紧跟市场,打造技能品质双优人才
近十年来,顺应经济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教育服务社会,高职教育为时下出现的技工荒破解给力,为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撑。
(1)以职业为核心,着重培养职业技能人才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因“职”施教,着眼于学生职业追求,着重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这决定了高职院校办学中务必突出职业性,突出职业实践教学,侧重于培养解决生产过程中实际问题的技术能力,培养专业职业技能,要求学生获取“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双证,为学生毕业入职就业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
(2)以市场为导向,专业设置以服务就业市场为目标
首先,明确“市场需要什么技能人才”,才能确定“如何去培养技能人才”,所以高等职业院校要培养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首先深入到市场了解生产第一线需要哪些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直指市场的技能岗位,专业设置要符合市场的需要,课程设置必须是行业职业所要求的,实现职业教育随经济转型而“转”,专业设置随产业升级而“升”,课程设置随市场变化而“变”,彻底改变“教育落后市场”的局面,彻底改变“重理论、轻技能”的陈旧教学模式,彻底提升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效果。
(3)实施教师职业实践能力再教育工程,建设职业化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职业技能决定了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质量,也最终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明天。建设一支职业化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技能人才的关键。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围绕“职业技能”痛下苦功,彻底改变教师队伍理论强、实践弱的现状,鼓励教师参加再教育,参加职业技能学习,考取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逐步达到既有“学历证”也有“职业资格证”的“双师”要求。学校制定政策,如与工资挂钩,鼓励教师到企业参观、工作、调研,让他们更多地贴近现场、接触生产实践,鼓励教师在企业兼职,从实战中提升从事职业技能的教学能力。
(4)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着重建设校外实训实验基地,努力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实践教学是学生形成职业技能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来进行。但是,各高职院校建设的校内实训室建设,多数属于教学机器,与市场实际的设备相差甚远,利用率不高,甚至处于半废弃状态,投入高但实践教学收效甚微,因此要切实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建议争取企业支持,院校适当投入,着重建设校外实训实验基地,这基地能够紧跟市场需要,再配备高水平的实训指导教师,就是最好的实训实验基地,学校投入成本与管理成本低,职业技能针对性强,教学效率高;同时这个基地对于企业来说,同时也是生产线,可直接用于生产,具有实训指导与生产的双重功能。
(5)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技能人才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如燃烧湿面条、羊毛牛奶屡屡暴光,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这说明企业、从业人员拜金主义严重、正义感缺失、职业观和价值观扭曲的现象。所以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我们在思考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的同时,必须加强职业素质的教育,不重视综合素质的高职教育,注定是失败的教育,是祸国殃民害人害己的教育。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他们诚信、守法、敬业、开拓的职业风格,培养他们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使学生成为利国利民利他利己之人。
(6)展职场成功人士的风采,搭职业技能比赛平台,树技能自强的风尚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高职院校建设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宣传最新职业发展趋势,各种职业成功人士的成长之路,优秀毕业生成功案例,邀请成功校友回校与在校生座谈,谈职场、谈技能、谈发展等。这些活动靠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追求,良好榜样在身边,成功案例在当代,学生易接受、易认可、易感染,形成职业技能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学生看到职业前途,看到事业追求有奔头并为之付出实际行动。
高职院校在校内开展各种层次如班级、系级、校级的技能比赛,让全体高职学生都参与,激发学生对职业追求的执着精神,培养他们不断进行技能学习的习惯。通过校内比赛发现、选拔技能高手,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强化技能、提高技艺,进一步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的技能大赛,技能也可以拿大奖,技能也可以创造美丽人生,激励他们争做技术能手、技能高手。
参考文献:
[1]彭四平.校企合作:企业的社会责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0,(1).
[2]陈向平.工学结合背景下高素质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探索[J].教育与管理,2010,(9).
[3]何智明.高职精神的本质特征及其塑造[J].教育与管理 2010,(8).
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特征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一方面强调高素质,一方面强调高技能。高素质技能人才主要有多个方面的表现。第一,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具备与岗位相匹配的专业知识结构,熟练掌握职业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整个操作过程娴熟、合理、有效,并且操作技能质量高,运用各项技能准确、稳定、协调、经济、高效。第二,可以将知识进行吸收、内化、迁移,在处理问题、解决实际困难时可以触类旁通,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将固有的知识进行升华。第三,具备职场应变能力,能够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善于融入团队,积极合作、勇于表达,能够及时掌握职业在职场中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并不断追求,达到自身知识的不断拓展和延伸。第四,具备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敬业精神,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坚持诚信,信仰科学,在新形势下可以用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新的思维武装自己,用自己的知识为企业创造财富,造就行业话语权。
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1.企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国家电网公司着力推进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部署和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奋斗目标。在公司发展方式上,按照“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方向,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建设“三集五大”体系,追求“效益最大化、人员最精化、服务最优化”,不断缩小与国际一流企业的差距。
2.电网安全稳定的需要。近几年来,带电作业在电网运行检修中普遍推广,带电作业工作量大、人员紧缺、作业环境复杂,存在较大风险。为保证电网安全,带电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操作训练,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同时当前电网设备检修大量采用红外测温、在线监测、局部放电测试等一批先进技术和装备,电网运行检修的技术含量显著提高,对检修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应提高。
3.电网新技术应用的需要。当前,随着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供电公司不断提高电网现代化水平,提升电网安全水平和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从住宅节能、家庭微网、蓄电技术、太阳能入网、电动汽车调峰、智能变电站设计等到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分布式新能源应用,必然要求培养产生大批高素质人才。
4.员工队伍结构改变的需要。近几年,大中型供电公司不断有新进大学生分配到一线班组,这部分员工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具有文化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等特点,但同时普遍缺乏老一代员工具有的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50周岁以上的老职工,普遍存在知识老化,与当前智能化、信息化的电网发展趋势不相适应,亟需弥补现代化知识和技术,提高新技术应用能力。在配电网运维队伍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农电工和劳务派遣工,这部分员工长期工作配网运行检修一线,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他们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职业素养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一线供电优质服务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模具设计与制造 工学交替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课程体系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机械类专业中的长线与主体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模具设计、制造、装配与调试能力、冲压塑压加工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河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需要为指导,以模具岗位需求为依托,并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岗位能力分析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
通过对河南省军工企业的调研,河南省军工企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年需求500人以上;据南阳市人才市场统计的有关资料表明,南阳地方制造类企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年需求400人以上,实际招聘模具专业人才不足200人,存在较大缺口。模具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将会影响区域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其中,富士康公司生产线中模具专业高级技能型人才占10%,每年仅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需求量就达数千名。由此可见,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根据对企业岗位及岗位能力需求的分析,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为: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所需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模具设计、制造、装配与调试能力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就业岗位包括金属冲压模设计与制造、塑料成型模设计与制造、模具装配与调试等模具设计师及模具制造技师。
二、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利用毕业生岗位需求以及行业企业职业标准,加强与当地知名军工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确定模具生产岗位群及其对应的能力与素质要求,重新构建模具专业“能力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模具专业“能力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架如图1所示。
图1 “能力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能力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基于模具设计能力、模具制造能力、模具装配与调试能力等培养要求,进行职业认知、职业能力初步形成、职业能力提升和岗位训练、顶岗实习等进行递进式设计”。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及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教学实施,实现工作与学习的任务交替,学校与工厂的环境交替,学生与员工、教师与师傅的角色交替,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训练与企业的实际认知、岗位锻炼的全线融通,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中有工,工中有学”,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三、实施“能力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根据“能力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专业市场调研,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制订模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递进与交替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示意图
根据模具专业“能力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多学期分段组织教学的形式。通过校内学习和企业实习的交替进行实现模具设计能力、模具制造能力、模具装配与调试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逐步强化。学生每一个学期除了在校内学习专业知识和接受单项基本技能训练外,还利用一年级暑期和二年级暑期到校外企业实习基地进行生产实习,同时第6学期安排6个月的顶岗实习,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训练技能、锻炼能力、提高专业意识,同时接受企业真实环境熏陶,增强模具专业技术的感性认识,学会做人、做事,提高职业综合素质。
(二)课程体系构建。
围绕“能力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的三种职业核心能力,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进而确定基于模具设计和制造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加上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职业能力延展模块等课程,构成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完整课程体系。
(三)基于岗位能力分析的核心课程体系设计。
围绕“能力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的三种职业核心能力,根据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合作开发了本专业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通过改革,使得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时间线教学环节占到整个课程体系课时量的50%左右,设定的实训内容涵盖模具制造认识实习、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装配、模具维修等多方面,同时配合相关的电视、视频教学片、图片、生产现场等,提高实训效果。
(四)推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专业课程原有的理论教学模式,根据每一个学习情境,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形式完成项目任务,提高相关能力。以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阶段产品作为任务载体,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内容的构建与开发。如,针对模具制造实践课程,设置加工准备阶段的审图、备料、加工工艺编制等项目,加工阶段的普通加工、特种加工等项目,以此来构建行动领域,并最终形成整个项目。又如工种实训,在校内的实训基地可以进行普通车、铣、磨、钳工和数控车铣、特种加工等项目。
(五)改革考核系统,实行全面考评。
注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考核,注重对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课程考核体系同时涵盖专业理论考核与专业技能考核。因此,以实操考核为主的课程考核体系在教师过程评价的基础上,要加大企业和行业直接参与评价的力度,将企业和行业的从业标准引入学生学习评价过程中,依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认证考试,形成一套适应工学交替、以实操考核为主的课程考核体系,即从教师过程评价、企业评价及职业资格考证几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教师评价主要从课堂学习态度、任务完成情况、技能操作评价及期中、期末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核;企业评价则是由来自行业的专业指导委员进行技能现场考核。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丰富其行业经验的积累,提高其就业的适岗能力。
四、 结束语
按照“能力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制定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深度合作,在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系统建设。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遵循高职教育规律,有效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根本举措,作为高职骨干院校,我们应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级技能型的专业人才。
医院职称包括几个级别,主要是指正高、副高、中级、初级。从这点上来看,医疗系统职称在设置上跟教育系统是类似。根据专业岗位的不同,又分为医生类、护士类、药师类等。每位新参加工作的本科、研究生都要经过一定年限,在具备了一系列的硬件条件后,必须参加统一的考试,获得审批才能晋升。新时期,医生要面对更为严峻的各种突发疾病的诊疗,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一、职称晋升对于医院人才管理和培养的功能
第一,有利于提高医院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职称在较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拥有职称的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的肯定,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获得职称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的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跟水、食物等低层次的需求相比,这种需求的满足能使人获得更大的更持久的满足。另外,由于职称很多时候也会跟医院人才的经济收入有着较大的联系。职称评定既注重医院人才的实际工作业绩,又注重他们的医风医德,既注重他们的工作质量,也注重他们的科研能力,建立正常的职称晋升制度,必将对提高医院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起着重大的作用。
第二,有利于提高医院人才的学习热情。
由于职称评定时,晋职对象的学历、科研能力是重要的硬指标。研究生学历的医院人才在获得晋升时硬性资历年限可以缩短,这将激励部分有冲劲的但只拥有本科学历的医院人才参与更高层次学习的进修。而科研能力主要通过参加科研项目和撰写学术论文来体现,这将激励医院人员在参加工作后继续学习,积极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去,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撰写出有独创性看法的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有些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课室,在职称晋升评定时可以要求提交手术视频,并由专家团队对手术中的情况进行询问。
第三,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综合实力。
医院的综合实力是体现在很多方面的,但主要体现在硬件和软件配备上。硬件更多的是指医院拥有的各种设备,各类疾病研究实验室,床位数等等。而软件上主要体现在医院的人才的诊疗水平的高低,医院人才的医德水平的高低,医院的学习研究氛围是否浓厚等。通过合理利用职称晋升这种手段,可以激发医院人才的工作、学习积极性,提高医院人才的综合素质,这对于医院整体综合实力的提高是起着关键性作用的。职称评定中医院既注重医院人才的专业理论,又注重他们的临床技能考核,这些必将成为医生努力的方向标,使得他们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做好医院人才晋升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第一,医院人才晋升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医院人才职称评定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注重晋升对象的工作实效,注重晋升对象对医院的贡献,注重患者对晋升对象的评价。如果没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职称评定不但不能起到提高医院人才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反而会导致他们把精力放在拉拢关系,讨好上级等上,甚至可能会引发腐败现象。医院可以成立一个由学术造诣深、处事公正的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由委员会对所有晋升人员在科室考评的基础上,针对他们任职期间所表现出的医德医风、业务水平等进行客观评估。
第二,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进行医院人才职称评定中,要根据医院人才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制定量化评估体系。对于某些对医院贡献特别大的,在某些领域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医护人员,可破格给予认定。但对于获得破格认定人员的基本情况,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公示,在公示期内如果有举报人举报拟破格认定人员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况的,要认真核实,谨慎处理。只有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医院才能留住人才。
第三,“评聘”分开原则。
对于个别业绩突出,但暂时未具备相关技术资格条件的人员,可以获得院内破格聘任,并享受具备相关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同等的待遇。对于个别获得了高级职称但缺乏工作热情,不听从医院工作安排,不遵守医院纪律的医护人才,要降格聘任。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激发医院人才的进取精神,在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
第四,积极主动为医护人才做好职称晋升的指导工作。
为让每位在医院工作的人才都能得到平等的晋升的机会,医院应该主动为他们做好相关的指导工作。如医院可以为他们参加学历提升提供便利,有条件的医院甚至可以提供适当的补助;如医院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医护人才,让他们了解职称晋升的相关管理规定,对他们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如对某些积极上进的医院人才,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到某些科研项目上去,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关键词:人才培养;课题组制度;实践学习;创新工程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西蒙把自然科学定义为探索自然界的奥秘,阐明自然现象,发现自然现象之间的规律及定律。具体到智能科学,就是研究人的智慧,建立人机结合系统理论,并用其模拟人的智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技术科学从本质上是有别于自然科学的,技术科学是利用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与理论,研究人造物的构成方法及原理的科学[1]。如智能技术是在智能科学的框架内创建人机结合智能系统所需要的方法、工具和技术。然而,除了智能科学和智能技术,智能科学技术的研究任务还涵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智能工程,即利用智能科学的理念和思想,充分运用智能技术工具创建各种应用系统[2]。由于智能科学、智能技术和智能工程三个领域所强调的研究任务不同,因此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分为科学技术型(或称为研究型)和工程技术型(或称为应用型)。前者是研究型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学术研究或应用研究能力的人才为主,尤其要体现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复合性和创新性;后者是工程型培养模式,以培养在工程领域中具有应用复合能力的人才为主,尤其要体现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复合性和应用性[3]。更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程问题的综合性与复杂性也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如何解决复杂系统提出的一系列工程问题,培养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工程人才,是新时代赋予新专业的一种使命。
1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问题分析
由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仅有短短7年时间,还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一般来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存在两种模式:科学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因此,如何根据各个学校的传统优势和培养目标来选择学生的培养模式,非常重要。然而,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即使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对人才的培养仍然偏重科学型,这就导致了目前该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4]。
1.1缺乏实际的工程训练和实践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虽然重视基础科学与技术课程学习和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但是对工程实践训练和对学生相关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对较弱,重理论知识灌输和轻实践能力培养的老问题仍然存在,教学、科研与实际生产的结合不紧密,因此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应对如今复杂系统的工程问题,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5]。
1.2专业设置缺乏特色
随着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深入理解,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个专业的重要性和光明前景。近几年,设置这个专业的高校正在迅速增加。然而,深入分析这一新专业的高校分布和地域分布,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有“985”高校、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地方重点建设高校;而地域分布更为广泛,在北京、天津、湖南、杭州等多个区域[6]。智能专业的这种不同水平的高校分布和地域分布决定了每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应该适应我国产业、经济结构多样性和地区发展不平衡性的需要。因此,院校不问自身条件如何,不看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如何,使得智能专业的办学模式和专业设置大规模趋同的现象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1.3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虽然近几年本科教育模式正在大力革新,如2010年国家层面开始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但是本科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仍然广泛存在,使学生被动地学习,以应付考试。这种模式的后果只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创新意识薄弱,造成了学校培养和实际需要的严重脱节。
2优秀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探索
根据目前智能专业中工程实践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下面的解决方法。首先,根据学校的现实情况设置工程实践的培养目标;其次,根据课程设置的不足提出课题组制度和以点带面制度,作为课程设置的有效补充;最后,结合智能专业较新的专业知识实施创新型选题。通过有效实施这三个方法,培养优秀的工程创新人才。
2.1差异性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实现优秀工程创新人才的关键。差异性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才的本质属性,孔子早就说过“因材施教”的理念。所以,对智能科学与技术这个新专业来说,由于它仍处于快速发展和完善之中,尤其是不同类型高校又有实际情况,因此应该制定具有差异性和多样化的培养目标。比如说,研究型大学要致力于培养工程研究型、工程创新型的高端人才,以培养学术研究型的科学家、研发人员和设计工程师为主;而教学型大学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要突出应用型,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主,培养从事工程施工和管理的工程人才。
差异性培养目标不但体现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类型的高校之间,即使在同一所高校,也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具体来说,即使是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的兴趣和目标也不尽相同,如有的学生立志学好英语,有的学生准备全力以赴考研不顾其他,有的学生准备把自己的兴趣当做追求目标。因此,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目标的差异性,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前提。
2.2改革培养方式与途径
目标确定以后,接下来就涉及到优秀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如何实施的问题,其核心是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工程训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真正放到竞赛的赛场上,如参加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的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设计大赛、“盛群杯”单片机创新设计竞赛、“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等。这些竞赛都是以创新为主要诉求,课题的名称自拟。因此,通过这些比赛,学生们可以从选题、制作、参赛、完善作品等多个环节体会工程创新的全过程,大大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成为工程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根据智能专业的特点,并结合各种创新竞赛,来实施这样的工程训练呢?通过下面两种制度可以有效实现。
第一,实施课题组制度。即把智能系的学生分成多个课题组。如我校的第一届学生分成了7个课题组,每组4~5人,在课题组的基础上实行导师制,每位导师可带1~2组。课题组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的能力、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但是,有一个前提,课题组制度要保证让学生广泛参与,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和最大范围地培养优秀工程创新人才。因此,实施下面的以点带面制度,对保证学生的参与广度和培养质量非常必要。
第二,实施以点带面制度。随着智能专业的快速发展,学生越来越多,课题组越来越多,但教师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难以指导太多课题组的学生。我们采用以点带面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从横向方面看,我们采用组长负责制和核心组员制,每个课题组的组长和核心组员由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担任,作为导师和课题组组员之间的联系纽带,导师仅仅将相关的课题任务传达给他们即可。这样既能够大大降低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自主性,锻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组织管理的能力。从纵向方面看,在课题组还涉及到不同年级的情况下,以点带面制度就是核心组员指导低年级学生。这样就实现了同一年级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的良性循环,保证无论那个年级的课题组,总有一个核心组员在指导,而指导教师一般仅仅亲自指导核心组员,最终实现使用指导教师的有限时间,而使学生的收益最大化。以点带面制度保证了教学指导质量和学生深入、广泛、全过程参与工程训练活动,从而锻炼他们的工程创新能力。
2.3重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教育部实施的“质量工程”的核心。对智能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选题。该专业学生一般会接触到最新的智能传感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执行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这些新的技术自然带来一批新的元器件和新的信息处理方式。因此,使用这些新的元器件和新的信息处理方式,结合我们的生活需求,就比较容易实现具有创新性的选题。选题确定后,就可以采用课题组的方式和以点带面的模式,通过“实践学习”方式,将专业理论的学习与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在项目实践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最终培养一批兼具创新力和领导力的精英之才。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实施,智能系的几个课题组在“挑战杯”、“盛群杯”单片机创新设计竞赛等创新类比赛中制作出很有创意的作品,应用了智能专业的许多知识,取得了优异成绩。这极大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初步达到了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3结语
在国内各个专业普遍重视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下,笔者为培养优秀的工程创新人才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案。笔者提出差异性培养目标、课题组制度和以点带面制度,并把这些方法应用到智能系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上,确立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方式。学生做出了优秀的创新作品,通过在创新竞赛中的全过程“实践学习”,增强了实践动手、团结协作和组织协调等工程能力,最终成为能够提出创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的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人才。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和良好的效果,初步达到了将智能系专业学生培养成为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蒋新松. 智能科学与智能技术[J]. 信息与控制,1994,23(1):38-39.
[2] 杨鹏,张建勋,刘冀伟,等.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10(19):11-14.
[3] 魏秋月. 关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9):18-19.
[4] 王万森,钟义信,韩力群,等. 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9(11):10-14.
[5] 王玺. 如何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工程师[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4):7-11.
[6] 蔡自兴. 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学纵横谈[J]. 计算机教育,2010(19):2-6.
Research on Intelligent Majors’ Teaching Method for Training Creative Engineers
CHEN Haiyong, ZHANG Lei, XING Guansheng, YANG Peng
(School of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130, China)
关键词: 实训室建设 ; 工学结合 ; 教学做一体 ; 岗位技能实训
Abstract : in our hospital, rail transport integrated training room is in the business of helping,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give full play to the line from old teacher has accumulated over the years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school teaching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role and completion. The full show of "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mbining learning with working " the achievement of plentiful and substantial. To meet the railway transport professional group teaching needs, for rail transport, signaling, and other professional practical teaching task provides a guarantee to realize "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 this kind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solve current occupation education is faced with the practice condition, lack of "double type " teachers lack, teaching content and enterprise divorced from reality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improve the students'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to meet the different needs of occupation post.
Key words: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combination; teach-learn-practice; job skills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B84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指出:坚持政府主导,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其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是与现有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
一、围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富有特色实训室
建设具有高技能人才培养特点的,真实表现企业岗位环境与学习平台对接的实训室。
首先,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把岗位作业内容与学习内容对接,就是将岗位作业内容和行业职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将职业技能鉴定纳入教学计划,实现“双证”融通。使学习内容直接面向铁路运输基层站段的生产操作、组织管理及指挥工作。把岗位职业资格所要求的应知内容和应会技能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毕业时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也获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书。
其次,要努力建设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就是指使校内实训基地按照现场作业的模式设置,成为“教学内容现场化,教学方式作业化,教学环境职场化,工作过程程序化,组织管理企业化”,给参加实训的学生一个真实的作业场景,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训,学到职业岗位需要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我院紧紧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了1000平方米,有轨道、电信信号等富有专业特色的轨道运输运营综合实训室。在企业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来自现场一线老教师的作用,用他们积累多年的现场实际经验和学校多年的教学经验完美地展现了“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丰硕成果。轨道运输综合实训室的建成,适应了铁道运输专业群的教学需要,满足了轨道运输、信号、等专业的实训教学任务。实现“工学结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实习实训条件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相脱节等突出问题,提高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受到了同行院校的赞赏和借鉴并成为学院对外展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果的窗口。
轨道运输运营综合实训室的建成对铁路专业所开的《铁道概论》课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直观性和全面性。车站设置了信号楼、候车室等标志性建筑,周边点缀房屋等建筑物;区间铁路设置了部分坡道和弯道;另根据条件配置桥、隧、涵及山、河、林、地等场景;模拟接触网供电。这些铁路模拟设备能使学生对整个铁路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况、整个列车的运行过程有了全面的、直观、深入的了解。
将车站接发列车作业等课程引入轨道运输综合实训室,在设有13个真实控制台的车站,其中按车站布置分:1个编组站、10个铁路中间站和两个地铁折返站;按技术设备分:1个真实的微机联锁系统控制车站、1个真实的6502电气集中控制车站、11个系统模拟的仿真控制车站(各个模拟车站都必须保证有两条到发线和正线上的道岔能够满足办理进路时的正常转换)进行实际操作。通过真实控制台的实际操作,不仅掌握车站室内的操作而且直观全面了解车站室外整个列车运行的情况,能够加深对整个接发列车过程的理解,除正常办理接发列车还可进行非正常接发列车办理。按照接发列车作业的程序和所要遵守的规章指导实训,学生对设备直观的认识和对列车的整个运行过程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教学设备、操作程序要求、岗位责任制、标准化作业、规章制度都与现场要求一致,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职业角色,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作业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克服作业中理论知识会背不会用,遇到问题先翻规章,或撞大运的侥幸心里。由抽象的理论和看不见,摸不着的想象到具体的设备操作和按照接发列车的作业程序应用规章制度,实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实训室的编组站为运输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车站调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因为运输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绝大部分是车站调车工作,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运输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调车作业技能,满足现场岗位的实际用人要求,实现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岗位及时上岗。编组站驼峰设置一套模拟驼峰信号,实现双推单溜,每条溜放线能够办理三条调车线的驼峰溜放调车进路,实现了溜放演示和列车编组作业由静态到动态真实的实际操作效果。讲授有设备,上课有实物,操作能动手。实训的学习内容具体化、现场化和岗位化。实训的过程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训环节,增强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系统性,贴近现场、贴近岗位,模拟岗位要求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用标准语、交标准班。要求做到本岗位实作的技能必会,与相关岗位有联系的内容应知。解决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理论强、实作差、会说不会干、高分低能的应试学习状况。应用所学理论课知识解决实际作业中正常、非正常情况下作业的怎样做和为什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训室的信号设备,能够满足信号专业的车站信号设备6502电气集中和微机联锁以及区间自动闭塞设备的教学与设备故障查找实训;区间信号设有2个单线半自动闭塞区间、1个单线双向自动闭塞区间、11个双线自动闭塞(并满足反方向站间自动闭塞要求,形式上要有3显示和4显示,根据区间长度设置了4--6个闭塞分区(技术上可以使用模拟方式),两个真实车站之间的区间划分为6个闭塞分区并采用真实的ZPW2000自动闭塞设备。实训室的信号设备改变了学生认识实习和预分实习只能看,不能练,现场设备不能动的问题。
实训室的建成还能够满足通信专业、运输专业的技能鉴定、培训教学工作。先后承担了地方铁路、国家铁路以及兄弟院校等企业的培训及技能鉴定、技能比武和在校生的技能鉴定、技能大赛等活动,实训室的功能完全符合现场的实际要求。
二、做学教一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实的学习平台能够让学生有效地接受职业素质的培养,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将岗位职业特点与学习方法对接。“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做为主,做是学的出发点,也是教的基础和目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把所做的工作做成、做好,还要在不断的操作过程中熟能生巧、不断创新。在一定意义上,有实训设备的教学才能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技术与技能。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把要做的项目按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规律进行设计,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来因材施教。职业学校学生实践技能的形成一般需要经过感知认同、模仿、练习、熟练协调、反馈校正和创新创造几个阶段,要在实践性教学环境中通过反复训练才得以形成;技能型人才的观念、态度、行为和技能必须在生产一线实践中进行培养。做的过程就是感悟,学习知识、技术和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问题、创造问题的过程。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以此发挥学生各自的个性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技术与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学环境和情景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教学环境和设备,即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职业岗位要求来设置一整套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单一到综合的教学设备。而“做学教一体化”教学设备不仅具备真实的生产,同时又整合了学习功能,它把企业真实生产过程中所碰到的故障、难题、解决的方法,以及各行各业的关键技能融入到具有操作功能的教学设备中去,使设备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学习性等功能。“做学教一体化”教学设备既有仿真模拟,又有实际操作,学生经过反复的实际操作,不断训练,经过基本实训模块(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内容及设备构成的模块)的反复训练,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并能触类旁通,把不同学科的基本知识点联系起来融会贯通,从而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这就是企业所需求的人才。
三、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岗位技能训练
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到企业短时间内无法上岗,实践经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差,实际应用能力缺乏;创新能力差,难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缺乏团队工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不强;职业能力欠缺,专业能力薄弱等。
校内专业教学采用模拟仿真方式,极大解决了企业一线设备只能看、不能动的问题。通过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有效地将企业培训内容融入课程、行业标准融入教学大纲、认证项目融入培养方案、企业文化融入育人环境,建设校企深度合作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在教学计划制定的过程中要求每个专业在每一门课程中都要贯穿生产任务和工作过程,都要在课程设计上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各个教学模块分解为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实训教学,从教学计划、课程设计开始就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我院在轨道运输运营综合实训室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参与老师指导,完全按照现场的列车运行模式、设备设置、设备使用等建设。学生的亲自体验、真正的感受,使学生懂得了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才能做得好的道理,真正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学生对全面了解铁路列车运行的整个过程以及设备的设置、使用、维修等有了一个跨越式的飞跃,做学研的兴趣高涨。职业教育“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利用实训设备来动手操作,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通过做让学生掌握技术和技能,这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在教学内容上,从注重专业学科体系向注重实践教学环节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岗位技能训练。使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让社会接受,企业认同,经受就业的检验。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目前条件下有效提高育人质量的主要举措。“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现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科学教育理念,也体现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
教高[2006]16 号.
[2]刘淑珍.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性改革[J].职教管理动态2008.(1).
[3]龙德毅.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研究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1P68
[4] 李占军.“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探索. 职教论坛,2006,(18)
附:作者简介:
姓名:刘明秀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0.04.19、
毕业院校:西南交通大学
专业:铁道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