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跨文化交流的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英语;跨文化;教学;对策
语言是不仅是表达思想、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各个民族文化的积淀,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地区气候、地理、环境等,语言是人类从自然界学结的产物,反映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因此,语言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特性,包括传承性、区域性、时间性等,语言交流受到地区文化的影响。英语跨文化教学必须将语言的各种特性纳入考虑范围,将语言中的文化元素融入教学模式之中,保证教学质量,英语跨文化教学同样受到地区文化差异的影响,文化差异会给学生造成学习麻烦,除此之外,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之间也存在差异性,更增加了英语跨文化学习的难度。
1 跨文化交流简介
1.1 跨文化交流的概念
交流实质上是人类表达个人思想的方式,交流的对象包括了个人、团体、国家等,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但语言不仅仅是交流工具,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应了本民族的信仰、文化、风俗等。跨文化交流(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语种人们之间的交流,任何不同背景的人们对本群体均有一定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会造成与其他群体的沟通障碍,而这种背景并不是严格局限在文化、语言之上,甚至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因此,任何个体之间的交流都属于跨文化交流,本文所研究的跨文化交流是国家层次的差异。
1.2 跨文化交流意识
跨文化交流建立在跨文化交流意识之上,跨文化交流意识是指交流者可以从目的语言文化背景出发进行沟通,需要交流者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语言基础以及灵活的思维方式。跨文化交流意识可以帮助交流者消除文化壁垒,提高交流效率,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包括文化辨识阶段、文化冲突阶段、文化渗透阶段以及文化体验阶段。(1)文化辨识阶段,该阶段的学习者可以从文化表面特征辨识不同的文化,大多数人处于这一阶段,比如看到富士山的纪念品就想到了日本;(2)文化冲突阶段,该阶段是大多数语言学习者所处的阶段,学习者已经可以从细节辨识文化差异性,比如英国与美国的交流方式的区别,学习者可以察觉到目的语言与本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并对部分文化差异产生排异性;(3)文化渗透阶段,学习者通过文化学习理解目的语言文化,并从认知水平接受文化差异;(4)文化体验阶段,文化体验要求语言学习者长期生活在目的语言文化背景下,向本地人学习处理事务的方式与方法,从感情层次接受文化差异。
2 跨文化交流的理论基础
跨文化交流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是文化身份,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体现了对个体与族群的自我界定,带有强烈的民族印记。文化身份包括身份认同和身份建构,认同的基础是自我承诺(commitment)与确认(identification),是价值的判断与选择。基于历史和现实,自我身份的接受与认同除了发生在原族群中,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对异质文化的感受与认同。在此过程中,文化建构以动态形式塑造了文化认同的多层属性,最主要表现为历时性和共时性构建的特征。
2.1 文化身份的历时性
文化身份的建构伴随着历史的变迁、政治与经济解构重组的动态过程而来,是历史记忆与现实映射的碰撞与融合。历史记忆作为一种沉淀渗透在文化认同的恒定层面,是族群文化的历时映射,并高度制约着文化建构的走向;现实映射作为一种动态存在,既维系又冲击着历史记忆。在文化的对抗与冲突中,当异质文化无法借助政治经济地位对本族文化形成强势霸权,历史记忆则会在该文化的身份认同中占据主导地位;相反,当政治与经济的霸权地位足以使异质文化凌驾于本族文化时,本族文化就会出现失语现象,此时,在异质文化的剧烈碰撞下就会导致本族文化历史记忆的退化甚至消失,进而形成文化身份的结构性变异。
2.2 文化身份的共时性
社会语境的差异导致文化身份认同呈现差异,表现在性别特征、阶级特征、国别特征和种族特征等方面。其中,种族或民族性身份认同是最为普遍的形式,面对异质文化时可以有助于确立自我地位和区别特征。文化身份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境,在异质文化的对抗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是国别和民族层面的语境。而在跨文化语境中,如果过分强调文化身份的同质建构而忽视文化间差异,则容易形成文化沙文主义,以文化的同质身份抹杀身份差异。
3 英语跨文化教学的作用
3.1 交流能力提升
英语跨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跨文化意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避免用语失误、文化内涵提升、提高文化敏感度等。英语跨文化教学可以有效改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以词汇、语言以及语法的研究为主,忽视了地区文化在语言中的作用,导致交流中出现误解,英语跨文化教学可以提升学生语言准确性,避免交流用语失误,除此之外,充分掌握目标用语的特性之后,可以提高学生对不同地区英语的敏感度。例如“Thank you fir spending time with me on island”“It is my responsibility.”英国人会认为这种回答是出于无可奈何的意思,准确的用语应该是“It is pleasure.”
3.2 文化内涵提升
英语跨文化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各种文化,为中外交流搭建桥梁。一方面文化知识可以提升学生对语言的认识,另一方面语言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国家的思维模式于文化。教师应该将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将文化与语言教学进行整合,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对课文进行展开,教师备课时多收集一些国外的书籍、资料、影音等。文化内涵同样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会更强。
4 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缺陷与对策
目前,我国英语跨文化教学的问题与缺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学生学习观念、学习途径、思维模式差异以及教师教学模式:(1)学习观念,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继续沿用高中英语学习模式,将大学英语学习的目的界定为四、六级考试,并未将英语文化学习纳入知识范畴,导致英语跨文化教学十分被动;(2)部分学生对英语文化兴趣较大,但学习途径十分有限,只能通过电影、文学作品等了解英语文化,而且了解的内容也十分局限,包括历史、风俗、重大节日等,对文化了解有限;(3)思维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趋向综合性思维方式,西方人趋向于分析性思维模式。(4)教学模式,传统英语教学模式过于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导致教学模式发展缓慢,英语教学模式缺乏应有的扩展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进建议。
4.1 激发学生积极性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相应的文化背景,语言本质上属于交流工具,但语言习惯的背后却是一个种族的文化,英语的教学必须结合欧美国家的文化背景。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文化的教学作用,将文化作为语言教育的载体,使英语文化渗透进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扩展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4.2 构建新型跨文化教学模式
多种文化交融本来就是全球一体化的特点之一,我们不应该完全舍弃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那样就不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会导致教学模式混乱,英语教学研究者应该在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上进行改进,将具有英语文化背景的元素加入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表达能力,也能够通过英语来推广英语文化,真正的实现了英语的本土化。
4.3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英语跨文化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英语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积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英语教师应该保持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人文主义教学观,让英语跨文化教学渗透进入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英语教师是英语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必须通过自身的文化修养感染学生,为学生展现英语文化的魅力。
5 总结
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纪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相应的文化背景,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提高,逐渐接受了英语总的外来文化,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大都具备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很多高校开设了英文原著阅读的课程,除此之外,热播的英美电视剧也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素材。目前,我国现有的英语教材大多采用欧美文化背景,具备较好的文化背景。本文深入的研究了我国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我国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火焰.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2]刘桂影.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与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3.
[3]陈桂琴.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4]孔德亮,栾述文.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外语界,2012,02:17-26.
[5]李楠.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汉文化双向导入研究[D].吉林大学,2012.
[6]于斌.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吉林大学,2007.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
EdwardT.Hall是跨文化交流这方面的奠基者,他认为“文化既交际,交际既文化”。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密切,两者不可分离,通常,在人本的日常交际当中,彼此之间的文化就会无形的被表达出来,而文化负迁移,在国家之间的交流之间,会到来一定方面的影响,所以,对于这方面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迁移这个词,最早在心理学领域之中被提了出来,直到20世纪50年代,它的概念在语言学中出现,由于在这方面研究的不断发展,在文化领域的方面,也被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跨文化交流之中,人们往往习惯按照自己的文化来表达自己所要表现的意思,因此文化迁移的现象随之产生。心理学认为,在学习当中,把起到负面作用的现象定义为负迁移,相反的,起到正面作用的现象定位正迁移。在母语文化与其它语言文化相同或者接近的情况之下,则会产生正迁移,如果不行同,则会产生负迁移。在跨文化负迁移方面来讲,人们往往习惯用自己的母语文化来评判其它语言文化,另外,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彼此之间的交流受到阻碍,而文化正迁移则不会带来这方面的影响,所以,在文化负迁移上面进行研究更加具有意义。通过各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了文化负迁移方面的三大特点;一是母语对目的文化的影响,给目的文化带来理解上的差异;二是被交际者从母语国带入,并且有一定的方向;三是这种现象必然存在,因为在整个文化交流之中,它不可避免的会发生。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产生发的原因
在文化交际过程当中,产生这种文化负迁移的因素诸多,但是,从两方面,可以对其进行总结。一是客观角度上面分析,造成跨文化之间交流的负迁移是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二是从主观的角度上面来看,这种文化负迁移时跨文化交流之中的一种心理过程。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调查
针对文化负迁移带来的问题和影响,我们抽取50位外资和合资企业的员工,还有100位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此来做了一份问卷调研。这次问卷调研的主题就是“是否具有文化交际的经历”,通过对这次问卷的各方面的分析,最终得到了一些数据;在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当中,表面文化负迁移的平均率为39.5%,深层文化负迁移为61%,相反,在在华外资和合资企业的中方员工当中,表面文化负迁移的平均率为30.5%,深层文化负迁移为40.5%。通过这些数据显示,我们可以看出负文化迁移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表层文化负迁移和深层文化负迁移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另外,从获取的数据当中,我们可以分析到文化负迁移的程度还和人的因素有关系,为了进一步的在这方面做出准确的分析,我们又通过采取面对面和电话访谈的形式做了进一步的调研,在这次的调研之中,我们发现一个人的文化程度高低决定目的语言的理解程度,在文化交流之中,言语之间文化障碍就越小。在文化“适应模式理论之中”,文化适应被分为文化适应和社会适应两点。虽然,在跨文化交流当中,负文化迁移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把负面影响降低。
四、文化交流中的适度文化移情
能否突出母语文化的束缚,接受其它文化,是款文化交流活动中的关键所在,同时,在这种文化迁移当中,文化移情则具有必要和可能的两大特性。移情是一个美学概念,它的提出者是德国美学家罗勃特.费肖尔,最后经过谷鲁斯的推广,在其它领域也开始出现。国际的跨文化交流当中,彼此之间的不断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使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同时,在调查之中发现,跨文化交流之中,还应该遵循适度性的原则,不能全都同意别人的看法,而抛弃自身文化特点。
五、结束语
关键词:跨文化背景;英美文化;认识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55-02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文化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交往就是跨文化交际。这种交际形式体现在多方面,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外事活动,小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当代,我们谈到英美文化,必须要把英美文化的输入放置在这种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
一、对英美文化认知存在的误区和原因
1.先入为主的成见。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中,大家更多的是习惯性的从已方的文化传统出发,这样难免会对对方的文化认知存在着误差。在这种误差中,我们会对对方的行为标准下一些一般化的结论或给交际的对方硬套上一些特定的性格特征。这种先入为主的成见难免会造成一定的文化冲突。比如,我们中国人见面时打招呼总喜欢问一句:“你吃了吗?”但是在与英美国家人的交往中,如果见面就问外国人这样的问题,就会让对方感觉很尴尬。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习惯性的出于礼貌的寒暄语,在英美文化中也许就是显得很没有礼貌的。这种先入为主导致的成见原因是什么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对英美文化了解的不够,这样就会在跨文化交流中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我们获得英美文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学校正规教育而获得,从日常交往中获得,从各种新闻、网络媒体获得。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有跨文化意识并且了解英美文化的人才,国内不少高校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但是这种高校教育的受众只是大学生而已,大部分的公民也缺乏相关的、系统的英美文化学习。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我们对英美文化存在着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
2.理论和实际的脱节。我们在前文中提到过,现在很多的国内高校开设了跨文化交流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英美文化的认知。但是在这样的课程开设中依然存在着问题。我们的教材过于理论化,很多学生学习了几年跨文化交流课程后,一旦和英美人交流,依然发现对对方文化的认识和教材中的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在一些综合性大学,跨文化交流的课程仍没有开设。很多开设了跨文化交流课程的学校,十余年仍然沿用着一套教材,理论已经和英美文化的发展实际严重脱节。对跨文化交际一直是许多学界学者关注的重点。但是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对英美文化认识存在的误区依然存在,正是因为这样的问题出现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它在我们和英美国家交往时无处不在。任何两个人或是两个群体之间,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正式交往中都可能发生跨文化交际。
二、跨文化下英美文化的特点认知
我们对英美文化的认识存在着不少的误区这一点毋庸置疑,这些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流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以下这些主要方面,英美文化有着和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观念。
1.教育观。英美人比较尊重人权,不提倡打骂小孩子。而我国传统文化有句说法是:“棍棒之下出孝子。”可见这一点英美文化和我们有着不同的理解。许多美籍华人体罚自己的孩子,让邻居很不理解,有的邻居甚至还报了警。
2.饮食文化。这一点最容易理解也最容易被人发现。刀叉和筷子的餐具使用是有明显区别的。另外,大多数的英美人不吃动物的内脏和下水,这一点和国内不同。在国内,牛百叶、猪肥肠等都是许多人喜爱的美食,但大多的英美人会觉得恶心,不能接受这样的食物。所以,如果要招待英美的朋友时,尽量不要使用这样的食材,除非对方对动物的内脏和下水不介意。
3.法律观。在上文我们提到的教育观中,中国父母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而英美人却不主张体罚孩子。这一点是教育观的不同,也是法律观的不同。英美文化中法制观念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生活琐事也会引入法律这一范畴,让法官来裁决。我国个别地区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甚至有些边远山区还存在着买卖人口和杀死女婴儿的丑陋现象。
关键词: “切糕事件” 跨文化交流 心理学 传播学 人类学
不管有多少人真正见过切糕、吃过切糕,“切糕事件”作为2012年最后一个热门话题,已然变成网民们的一次集体回忆。早些年,国内很多地方就出现了“项链五厘米”的事件:商贩称项链五元,当你买的时候才说是五元一厘米,这时不买的话就会遭人围攻。从性质上来说,发生在岳阳的这件民事纠纷并无特别之处,但偏偏是切糕变成了众矢之的,这时的“切糕事件”就被赋予了附加的含义,涉及了一系列跨文化交流的问题。“切糕事件”多大程度上来自我们的想象,又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真实呢?
一、心理学分析:制造想象
自1922年被一位叫W.Lippmann的新闻记者提出之后,刻板印象(Stereotype)的概念就被各学科广泛涉及,但由于散落在各个分散的领域中,并没有形成体系的研究,还曾一度受到冷落。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出现和发展产生出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验方法,刻板印象的研究再次受到关注。使用刻板印象的概念,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人类的认知行为,不妨作为思考“切糕事件”的一个视角。
出于认识纷繁复杂的世界的需要,人类具有分类的本能或倾向,因此便产生了刻板印象这一人类社会交往活动中普遍存在的认知现象。20世纪70年代前,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关注其造成的结果,70年代后,认知心理学的出现使心理学家更关注刻板印象的形成过程和作用机制,在这一趋势下,刻板印象被重新译为“类属性思维”。不可否认,刻板印象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机制,具有认知上的功能性。由此,刻板印象可以被认为是“个体关于某群体的特征或属性的观念集”(王沛,2000),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变为消极的偏见。此外,刻板印象形成的加工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然而一旦形成,就会相对持久和稳定,内隐刻板印象更是人们自己所不自觉的,是不能有意识避开的。
对维吾尔族的刻板印象也是多重性的。以中央民族大学的一次大学生刻板印象调查①为例,在对维吾尔族的刻板印象中,按百分比排列在前的“能歌善舞”、“漂亮、美丽”、“热情”、“友好”。在所涉及的频数大于5的29项对维吾尔族的形容词中,仅有两项是消极的。在“切糕事件”中,人们的反应比较过度,这和某相关对象身份中的消极层面不无关系,刻板印象此时成为偏见。
这种消极的刻板印象会产生消极的后果――刻板印象威胁。这是个体所经历的一种风险,处于该风险中的个体担心自己会验证所属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Steele & Aronson 1995)。
二、传播学分析:传播想象
制造出的想象存在于个人或群体意识中,若没有某一公众性事件的激发和传播,则不会引起广泛共鸣。传播学是研究跨文化交流的主力学科,一定程度上来说,交流就是传播,就是人们的意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岳阳的事件演变为网络“狂欢”,与事件的传播有很大关系,以微博、人人网等为代表的网络平台这一新大众传媒,作为引发和传播“切糕事件”的主要载体,对事件的发展态势起了关键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所产生的诸多效果之一就是,媒介似乎常把我们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这一效果就被称作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agenda setting)功能②。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将公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美国“禁毒之战”期间,非法使用的人数在下降,却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当今美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正是由于报刊上有关禁毒报道的数量激增。这是议程设置理论的一个经典案例。
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相比,网络新媒介有更强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它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传播的时空格局。基于网络平台的议程设置,会在设置主体、发生过程和发生效果等方面产生与传统媒介有很大不同。切糕事件在微博上掀起,以微博为主要传播力量,但设置议程的主体却很难说是第一个警情微博的某机构警事。不到140个字的微博透漏信息有限,无论是评论转发的网友,还是其他新闻媒体的关注,在多方互动中,议程被共同设置。发生过程不同以往单线进行,而是媒体宣传、大众舆论、政府引导同时互动和进行。结果单纯的民事纠纷案件经过媒体宣传策略的引导而被构饰,偏见报道淡化了事件本身,而将舆论指向了对切糕的调侃、对切糕的想象在疯狂地传播。
网络新媒介时代给人们建构了话语权,“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者”。切糕事件中,网民对官方的信息质疑、讨论的声音并非坏事,相反,这正是网络时代社会变迁的象征。当事件本身被忽略,对切糕的讨论已经变成一场无厘头的网络狂欢,人们应该警惕丢失的理性和思考。美国学者波兹曼在电视时代提出了“娱乐至死”的概念,他认为当时的美国人把一切都娱乐化了,文化正在堕落,人们因为娱乐而失去自由。“切糕体”的蹿红也是一种娱乐至死的表征。一个本应让人笑不出来的应当深思的社会问题,却变成了笑料。把一切都夸大恶搞的言论模式,使我们丧失了理性思考的能力和严肃认真的态度,以“点”盖“面”,妨碍了和谐氛围,分明有失分寸。网络时代带给我们的是真实的世界还是想象的世界,值得深思。
三、人类学分析:寻找真实
人类学要站在人的立场上发言。在这场切糕买卖的事件中,所有相关或无关的人都享受了一次的言论狂欢,而唯一不能发声的就是反而是小贩本人。人们忽略了他们中的大多数背井离乡、艰难生营,是有诚信的社会的弱势群体。站在他者立场,关注事件背后的信息,切糕事件反映出的是社会问题。
新疆有27个国家级贫困县,占自治区县(市)总数的34%③,其中,喀什地区的贫困县就有8个。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族学者阿布都艾尼曾在北京对售卖切糕的维吾尔族商贩群体进行调查④,发现其中大多数人都来自喀什地区贫困县伽师县下的克孜勒博依乡。经济落后、生计艰难使得南疆维吾尔族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表现在汉语水平较差,在外沟通困难。语言、文化不同,他们缺乏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也缺乏让外部世界了解自己的能力。这不仅是跨文化交流的问题,更是现实的社会问题。家境贫困、汉语水平低、缺乏找到更好的工作的劳动技能使得这些维吾尔族青年群体没有多少选择。应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处境,以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分析处理此问题。
地区间经济发展相对均衡是必要的,除想象中的经济增长数字之外,文化交流与理解发挥更真实的作用。就卖切糕的行为本身而言,人们对玛仁糖这种食品不了解,以自己的生活经验自我判定它应该是松软的、便宜的。当得知它密度大、质量大、价格贵时,便导致心理预期失衡。对新疆的不了解,很容易使人产生对卖切糕者心态和文化的想象,放大差异和冲突。在事件的处理上,相关方面缺乏处理涉及少数民族事务的经验和民族政策的了解,一件本该普通处理的纠纷,却引起众议。随着国内经济飞速发展,地区间人员流动急剧增加,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民族间的流动,对民族政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运用是否会产生新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四、结语
时隔一年多,“切糕事件”已经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卖切糕的小贩依然零星可见于街头巷尾,一切似乎都归于平静,但它所产生的影响却难以估计,相应的反思不能停止。面对真实的抑或想象中的差异和冲突,跨文化交流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
首先,人们要认识自己,这往往比认识他者更难,而且需要在和他者的交流碰撞中实现。在跨文化交流中,不仅要从他者对我们的反馈中了解他者,而且要从中察觉到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对他者是什么态度,了解我们自身的态度,是交往的前提。
其次,跨文化交往要考虑不同人群的物质、文化背景,仅认识自己是不够的。要将自己移情到他人的位置,承认差异和误读的可能性,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在对自我的重构中进行跨文化交流。
最后,要从不同的文化中寻求共性。一味强调差异和冲突可能导致误入歧途和交流裂痕,在“异”中求得“同”,在“同”中理解“异”,正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注释:
①朱洁琼.大学生群体的民族刻板印象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硕士学位论文,2011.
②Werner J.Severin.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244.
③有关新疆国家级贫困县资料./content/12/1025/18/2812407_243736613.shtml.
④卖切糕的年轻人.刊《南方周末》,2012-12-15.
参考文献:
[1][美]萨姆瓦,著.陈南,等译.跨文化传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2][美]E・T・霍尔,著.韩海深,译.超越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3][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戴晓东.跨文化交际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5]邹庆宇.地域刻板印象的研究[D].硕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06.
[6]孙静.对“切糕事件”的思考.新西部,2013.05-06.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策
高校英语教育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法,也要将英文文化、英语的语言背景等一并传授给学生,以使学生真正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但在此过程中,多数高校英语教师并未重视中国本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价值,加之高校其他课程对我国本土文化教育的忽视,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成为被动接受信息和文化的一方,而无法成为主动输出文化和信息的一方,最终造成“中国文化失语”想象。
1.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
跨文化的交际是一种双向交流,学习和了解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认同中国文化,以保证跨文化交际的平等互动。但目前,高校在进行英语教育时,多将重心放在语言知识、英语文化的教育上,而忽视了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进而导致许多大学生扎实的掌握了英语词汇、语法,具备良好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了解英语文化背景,却不能平等、主动地参与到跨文化交际中去,更无从谈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外语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掌握表达方法,更重要的是实现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交流中,一旦中国文化失语,就意味着中国语言影响力的降低,长此以往将威胁中国文化的地位。因此,积极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是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工作的当务之急。
2.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解决对策
2.1树立端正的语言文化观
在跨文化交流中英语文化并不应影响中国文化的地位,而只有树立了端正的语言文化观,才能真正学会理性的看待和吸收英语文化、中国文化。为了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化观,高校英语教育中应有意识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将端午节、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文化,以英语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表达方法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并鼓励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平等交流的姿态,并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国本土文化精髓。
2.2培养学生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于特定文化历史内的人,对其自身文化有一定的自知之明,并充分了解自身文化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能够使他们在学习英语、接纳英语文化的同时不断联想、了解、反思本民族文化,进而减少“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发生。对此,高校英语教育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在多元文化中的特殊性,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优势,并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将中英文化结合在一起。
2.3优化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在英语教育中积极渗透本土文化,应将中国本土文化内容纳入高校英语教育大纲,在教材选择过程中,不应一味选择全英美文化的教材,而是应增加、补充包含中国文化的英语教材。对此,我们在教材编写或日常教学中,一方面应继续将英美文化类的课文或阅读材料作为教学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应积极搜集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历史、中国经济等相关的英语文章,并将其作为课文或阅读材料。若现有材料不足,则可组织专家、教师通过编写、翻译等方式丰富中国文化教学素材,进而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语言文化氛围,增加其对本土文化的认知水平。
3.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跨文化交流和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均十分不利,积极剖析和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于提升高校英语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们可从转变教育观念、培养文化自觉、优化教学内容等手段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进而减少和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使学生在掌握跨文化交流的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形成独立的文化人格,具备局良好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陶霄.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失语现象探析[J].山西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1):216-217.
[2]王德易.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3):16-17.
[3]赵葵.探析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即应对措施[J].教学实践.2016(81):53-56.
【关键词】译者;翻译主体;译者主体性
翻译主体研究是近年来翻译研究中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这也是翻译理论研究取得进步的一个标志性的话题。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翻译标准、翻译策略、翻译技巧以及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如意识形态、翻译规范等领域,而对翻译活动的从事者——译者大家似乎都视而不见,极少有人谈及译者对本土文化的传承、文化构建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巨大贡献。忽视翻译活动中译者的存在是翻译研究领域里的一种很奇怪的普遍现象。本文试图从译者对文化交流和文学构建的巨大贡献出发,论述译者卑微的社会地位,分析造成译者地位边缘化的原因,指出确立译者的主体地位的必要性。
一、译者的角色及其对跨文化交流的贡献
不同语言群体之间的交流需求使得语言和翻译紧密相连。如果没有翻译,跨文化交际和交流永远都不可能实现;就是在同一语言群体中,由于地域或者时间的差异,也需要翻译来实现交流。任何一种孤立的语言和文化如果不能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都很难得到进一步发展。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互相联系的。一种文化需要不断地和其他文化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这种文化的交流需要一个媒介,这个媒介就是翻译。也可以说正是文化交流的需要催生了翻译活动的出现,而翻译又是一个极其困难而且复杂的工作。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感慨,“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即从事翻译工作有三项不易做到的事,忠实于原着,译文通达晓畅,文字典雅。要做到忠实于原着就很不容易,但是如果只注意忠实于原着却忽略了译文的流畅,即使译了出来也等于没有译。郭沫若先生(1954)也指出,“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是尽人皆知的,通过翻译我们可以继承全世界的文化遗产。”“翻译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我不但尊重翻译,也深知翻译工作的甘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这不是一件平庸的工作,有时候翻译比创作还要困难。创作要有生活体验,翻译却要体验别人所体验的生活。”因此,翻译活动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只要懂点外语,手头有一部字典,任何人都可以做翻译工作。对于译者来说,语言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译者要充分体验原作者的生活,想原作者之所想的同时,还要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在充分衡量和反复修改之后才算完成翻译。
我们谈论翻译主体,实际上就是在谈论翻译活动中涉及到的人。翻译活动中涉及到的人有三种: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从主体这一概念出发,我们认为,原作者创造了原作,是原作的写作主体;译者创造了译作,是翻译的主体;读者(主要指译文读者)阅读、理解译作并期待从中获取自己期待的价值,读者就构成了阅读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翻译主体实际上就是译者主体,译者是翻译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以及文化和审美创造性(夏贵清,2004)”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译者对翻译过程的总体把握和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上,包括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对原作的理解和阐释、语言转换的艺术、翻译目的的操控和由此带来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取舍等等。因此,我们可以说,译者的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译者主宰着整个翻译活动,离开译者,翻译活动的链条就会中断。从宏观上看,翻译主体就是译者主体,翻译主体性就是译者主体性。道格拉斯.鲁宾逊也认为,要推翻长期以来译者与作者、读者的关系,要把研究的中心和重点落实到“人”身上,要关注译者在翻译过程所能够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译者所受到的不利影响和制约。要注意到作者和译者以及读者是平等的,这样人们才能更好的认识翻译的本质。
二、译者的边缘化地位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似乎对译者在跨文化交流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和做出的重大贡献视而不见,译者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简单回顾一下译者的生存状态,我们不难发现,边缘化地位(marginal status)是对译者地位的最佳描述。
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研究一直以来是理论界的研究重点,各种观点层出不群,但都脱离出儒学价值体系的大概框架,由此看来,儒家文化可是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还有别的学者提出,中华文化强调伦理,社会成员关系主要以人伦关系为主,即“父子兄弟君臣”,追求群体互助,这和西方文化的“个体本位”和“自我中心”是截然不同的。在思维方式上,中华传统文化重直观感受,发散性思维,依靠解释,以综合总结为主,不像西方那样重视理性推理,强调逻辑演绎,依靠严密的自然科学分析过程。在家庭关系方面,中国文化以社会本位价值体系为主,整个社会在家庭内部建立起了严格有序的尊卑关系,完全投射出“责任—义务”价值观,按照一种由下而上的依附关系,强调的是集体的威严制度,个体是整体的一份子,依靠强烈严格的“忠,孝,仁,义,礼”道德伦理价值观约束个体的独立性,宗族关系将整体牢牢地捆绑在一起。这一套严格有序的关系,具有典型的“自我——群体”结构特征。而与此相比,西方文化则以个人主义和自我为核心,把人看作为单个的具有独立思想个体,自己对自己负责。西方的个人——自我中心主义也催生了西方强烈的民主自由意识,偏重于对物质世界的关注和研究,具有敏感独特的自我空间意识,隐私价值观念。因此在各种社会关系和人际互动中,对自我隐私和空间的要求,对他人,对自己独立精神的特别尊重等,是西方群体散发的特性。而物质主义则是西方人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总而言之,中西方文化差异可以简要归结为以下几点:注重群体互助—注重独立自助;强调归结集体—强调个体价值;注重亲密关系—注重个人隐私空间;注重人情关系—注重规则关系;偏重群体和谐—偏重个人竞争;感性发散思维—理性直线思维;集体至上—个人至上等。
二、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屏障
中西方文化中鲜明而强烈的差异性是造成两种文化交流不畅的主要原因,大大增强了两种文化交际的不适合摩擦,而这些种种不适的感觉直接来源于生活互动和交际中方方面面,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到更深一层的约定俗成的社会交际规则。
1、文化异质性引起的跨文化交际错位
中西方文化的异质性在于两种文化的根源性所反映出来的对自然,宗教,政治的态度。以商业气息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文化围绕着海洋发展起来,而以农业气息为主的中国社会经济围绕着土地发展起来。西方文化在其文化个体对海洋的探索中塑造出强烈的冒险精神,公平民主意识,重视私利。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西方文化呈现一种尖锐对立关系,然而,西方人最终还是对自然采取俯首的态度,生活生产中,大自然时不时会展现出其冷酷强大的一面,各种超越人们认知的事件使人们愈发相信“神秘力量”的存在,“人主宰”的地位让位于“神”,揭开宗教的面纱,各种虔诚的崇拜无不是建立在对自然诡异力量的敬畏,宗教,图腾等的崇拜实际上就是人们对自然采取一种满怀感激和尊崇的态度,感激自然所赐予的生存生活资料。对于宗教,中国人更相信“人”的力量,连孔子都对鬼神之事避而不谈,宗教生活虽然也穿插在人们生活之中,但从来都不是主流和重点,没有像正统的儒家文化一样上升到整个国家的角度。中西方文化的这些明显的异质性很容易导致两种文化在跨交流中出现偏差乃至对立,作为深受文化熏陶的个体在交流过程中很容易在这些大的方面产生分歧和误解,进而影响到交际细节,产生错位对立,陷入困境。
2、文化特有概念
造成的跨文化认知障碍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一些共有概念在双方的文化语境下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此外,两种文化下的语言在某些方面总会有不同之处,当遇上了特定条件,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和另外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就出现了偏差,未经过这一特殊认知培训的人当然不会察觉到,自然而然缺乏一种特殊条件语用的敏感性,往往会在交际中走入误区,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造成交际不畅。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双方个体很容易忽略和关注这些,除非一些特别明显的忌讳。还有很多人在因这些原因引起的误解和摩擦后很难做到“换位”和“包容”。仅凭着一些思维定势去与另一种文化个体进行交流,结果可想而知,很容易造成交流不畅。因此,在中西跨文化交流中会出现这样一个泥淖:交流双方在对同一事物,有先天性的不同认知。同一概念或者词语在两种文化的语境下有截然不同的内涵和象征偏差。而问题就在于,交流双方往往用自己的文化语境去衡量这种认知,站在自我中心的立场上看待另一种文化的认知,缺少一种换位的文化语境转换。由此,双方的交流就会出现“言此指彼”或者“各自言说”,无形走入跨文化交流的困境。
3、交流地位不平等造成的跨文化障碍
平等是适用于一切交流的最基本的准则和要求,而这正是中西方跨文化交流中所欠缺的。缺少平等,就会出现一种文化对另外一种文化颐指气使。“文化杠杆”只会“一边倒”。推行所谓的“普世价值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强势,违背了最基本的文化概念。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近代的中西方文化交际在枪炮中就已经出现了地位偏差,西方文化一直在强调“普世价值观”的概念,传统的中国文化遭受着革命变换的巨大冲击,中国文化“西方化”的进程大大冲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而反思这些进程,无不是以西方近代的社会价值观,科学观作为标尺。过热的“以西为镜”,偏重西方体系,自然而然就会忽略自身文化体系中埋藏的巨大价值和潜力,以另一种文化的差异性去理解和对照自身文化,并追求“等同”,本身就将自身文化陷入了低一级的不平等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本文化中的道德,哲学,艺术,科学,宗教,民俗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偏差性的衡量。近代一系列的激烈社会变革和盲目的“文化潮”大大抹杀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光彩,过度地否定了传统道德文化的积极力量,造成了整个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轻视和不自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民族价值感失去了原有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传统的价值体系已然崩塌。从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的角度来看,“西方潮”的突进正昭示了传统文化的缺口,为西方文化的“侵入”提供了良好契机。传统文化丧失“话语权”,西方文化独霸天下,用自我的“普世价值观”衡量一切文化。久而久之,“普世价值”在本文化残破的根基上生根发芽,为人们接受。西方人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场上理解东方文化,这种自我文化中心主义导致的偏见必然会加深“不平等”的姿态,大大阻碍中西方跨文化交流进程。
三、提高中西方跨文化交流适应的策略
提高中西方跨文化交流无疑最先要从跨文化双方的个体—人入手。无论涉及哪一个领域的跨文化交流,只要抓住了跨文化困境的主要矛盾,从主要方面,即中西方文化的特性和文化根源入手,逐渐深入理解双方文化载体下的具体细节的不同,才能做到理解,进而做到包容,不再以“先入为主”的思维偏见去看待跨文化交流中的异质点。交流双方的个体要带着审视和好奇的态度去对待新文化,多去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加深对新文化的了解,有了了解,才能对交流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忌讳有所准备,避免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尴尬。培养文化宽容性,交流双方在交流中要消除陌生感,在互相尊重对方文化特质的基础上,适当的拉近心理距离,增强互动,对新文化要保持持久的兴趣,进而加深双方的自由交流,在对异国文化的情感体验中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语言能力 中国文化
1 研究目的
Υ笱в⒂镒ㄒ笛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能有效用英语表达出其对中国文化的观点和看法,让跨文化交流成为一种双向的积极的有内涵的文化交流,进而让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得以改善。
2 研究介绍
学生能够用英语有效准确的表达出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和观点,然而,这种情况却在当代中国大学生中并不常见,从而出现了文化失语现象。不少人常常思索,学了英语的大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将自己学习了解的中国文化知识与国外友人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只能在与之谈论各自国家文化的时候被动的接受他方的文化信息和知识,这也就是人们广泛理解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在最初的医学术语中,失语症是指与语言功能有关的脑组织的病变,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脑部炎症等,造成患者对人类进行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损害,尤其是语音、词汇、语法等成分、语言结构和语言的内容与意义的理解和表达障碍,以及作为语言基础的语言认知过程的减退和功能的损害。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评论家开始批判西方文学思想的入侵及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流失,他们觉得大量的国外文化思想的侵入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艰难发展,纷纷表达批判的态度,以及对于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前景的担忧。那时正值中国走向世界的开始阶段,人们对于西方文化充满好奇和兴趣,却对于本国文化不甚了解,因此渐渐出现了“中国失语症”的现象。南京大学的从教授在2000年最先提出“中国文化失语”这一术语,他在其丰富的教学经历以及生活中发现一种现象,就是即使有着很高的英语水平的中国青年学者在和西方人的交流交往过程中,也不能恰当合适的用英语表达出我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没法展示出中国的学者应该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风范。当西方的学者们积极探索孔子儒家和老子道家文化的精髓时,我们的学者们却不能恰当合适的向国外友人介绍传播古老悠久的中国文明,有的甚至是阐述成另外的一种涵义,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内涵丰富而又独特的思想文化术语,这需要我们青年学者们饯行“厚德载物、鉴古知今”等文化品格,并且主动地对外传播、推广中华思想文化。
3 研究设计
3.1 问题
“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3.2 主体
国内外许多的专家学者们在文章和理论中表达和强调了语言学习中的文化交流学习的重要性,例如,美国应用语言学Robinson(1985)提出的“文化多面性”的概念,他提出语言和文化教学应该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多面性,也有专家把“文化教学”视作是语言教学过程中的五个维度并且和听、说、读、写这四个基本技能不可分割,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的Claire Kramsch教授也认为文化是语言的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提出老师在外语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外,还要适时,适度,适当的教授本国文化和目标语文化,文化教学应该贯穿到外语教学的整个过程,并加以改进,再后来,又有学者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意识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具有的文化差异深层原因,能够适应不同文化,学习交际策略,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质量。上诉都强调了语言学习中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3.3 研究手段
通过对于成都理工大学6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其中300个英语专业的学生,300个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问卷调查的问题针对英语的交流,和英语交流中跨国文化的经历以及看法,收集数据并整理进行了分析。
4 结语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们普遍缺乏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即使是英语专业中有着高水平英语能力的学生也不能很好地跨文化交流讲解中国文化,这让我想到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思想,即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因而在教学中培育和向学生传授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就显得极其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并且适度的增加英语讲解和英语交流思辨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能更好的将中国文化的紧髓介绍给国外友人。
在分析讨论中我们从中发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这30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大学生甚至是众多工作人员都具备着日常英语交流沟通的能力,然而,以往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中的严重弊端,尤其是对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忽略,越来越充分的呈现出来,学生在实际语境以及讲述自己国家文化的时候的缺乏相应的英语能力,即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
在对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中还发现,中西文化在大学英语的教与学中比例有所失衡,一方面,超过50%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然而也有超过70%的学生表示他们不能很好的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另一方面,我们的英语大纲教材以及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考试内容,都较少涉及中国文化,这些因素都是逐渐导致中国学生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直接原因。
由于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语言哲学和语言思想史研究等学科的兴起与发展,这些理论昭示了语言的文化属性或人文性,因而加大外语教学的文化含量,已逐步成为我国外语界的共识,并且引导学生拓宽语言的文化视野,了解语言的文化功能,领悟语言的文化精神,学会从语言现象解读社会、历史与文化,已成为我国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非常值得鼓励和肯定的,然而,纵观我国的英语教学,在增大文化含量上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片面性,即只是单方面的加强了对西方国家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介绍,而对于中国文化的相关的英语负载词及在日常的运用,未能得到相关的重视与安排。
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因而对于一种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及背景有相当的了解,是成功与他人进行文化交流的必要条件,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交流,其交际行为都是“双向”交流而不是“单向”传播,跨文化交际与普通交际的差别就在于一个“跨”字,即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决不能仅局限于对交流对象的方面,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共享我们的文化和传播我们的文化。有些中国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负载词不甚了解,还更因此而闹出笑话,有些学者有着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并有着较强的英语水平,但是在和西方学者交流时,就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从而不能较好向国外友人传播中国文化,这对于我们中国文化向外走出去有造成一定的阻碍,这不能不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
5 建议
对于该研究,我们提出以下的建议:第一,修订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选入中国优秀文化,提高中国文化占有比例;第二,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开设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课程;第三,完善考试内容与形式,把中西文化相关知识作为一个部分加入到英语考试中;第四,对大学英语教师制定相关培训方案以提高他们中国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第五,在大学英语课堂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把中西文化相互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相关中国文化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逐渐改善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
参考文献
[1]Bryam,M. Teaching-and-Learning Language-and-Culture.Bridgend:WBCLtd.
[2]Irving,K.J.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for Students.New Jersey; Prentice-Hall.
[3]Kramsch,C.Language and Cultur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and Press.
[4]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50-58.
[5]从丛.中国文化失语症: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关键词: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施为用意;表达方式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159-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增多,跨文化交际活动变得越来越多。在跨文化交流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也就普遍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英语作为我国应用较为普遍的语言形式,是仅次于汉语之后的,在应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委婉语,但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文化教育背景的不同,致使在真正的交流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语用失误现象。它不仅容易使交流过程中断,更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甚至严重者,会形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以研究语用失误现状来入手,以语用失误理论作为研究框架依据,来探讨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国内外语用失误研究现状
在国内该领域的研究人员中,黄次栋的有关语误研究错误的文章,早在1984年就已发表。他认为,语言的内在知识形式要掌握牢固,而外在的实际应用中同样要注意它的功能性,文章采用了定性研究方法,该方法对不同言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释意分别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且他还指出在教学过程中不单纯只是对简单语义上的讲授,对不同语境下的语用知识运用同样要注意,这不仅有利于学习的本身,更有利于学生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而黄次栋也因为这些理论的陈述,而被称为是从事该理论研究的第一人。
除了黄次栋之外,何自然与阎庄也分别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借用国外汤姆斯的研究框架而对汉英语用差异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分析。他们认为在中国的学习者中之所以造成语用失误,主要出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语言语用失误,二是社会语用失误。他们认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跨文化语用知识方面的传授是有着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的。根据此项研究,具体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语言学家何自然和英语老师钱冠莲也就语用失误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对引发其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是由于语言语境的不理解才造成了语误的出现。而洪刚在谈到语误问题时则认为,语言的学习能力与语误的出现之间并非完全的对等,也就是说,好的语言能力并不代表有好的语用能力。
在国外关于语用失误研究中,珍妮・汤姆斯则被称为第一人。她从理论出发,对语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她对语误进行了定义。她认为,所谓语误就是不能够理解说话人想表达的意思。并且将语误划分为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两大类。在研究者中还有Wolfson,他认为语误的出现是社会行为模式的一种表现,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而Gumperz et al.则是从语篇策略的角度,对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这是由于不同的文化所导致的。
二、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原因
跨文化交际就是指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在这种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不同地域的人与人之间所传达的信息、所理解的信息都含有本土地域性的含义在里边,因此,当这种交际发生时,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语言语误。而由于不同文化间的冲突碰撞,而导致的一方向另一方所解释的现象就叫做跨文化交际。无论是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的错误性。即便是语法、语音正确,也有可能出现由于不懂彼此外语的表达方式而导致的失误。这种失误性的出现多半是违背了原有地方的文化价值观念,而使得在行为、举止、言谈中不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这不仅是文化交流中的障碍性表现,也是语言语误的差异性表现,而并非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动机问题。
(一)话题选择不当
语言交流的过程是项艺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语言的随意任用,而是要有加以选择的过程, 之所以要进行选择,主要是因为在面对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合中需要有不同的语言性选择应用,而即便如此,在选择的过程中也会带有变异性,这主要是由于双方不同的文化语境所导致的,更细化来讲这是与个人喜好、背景、习惯等紧密相关的,而这往往是导致交际中产生语用失误的根本原因。此外在跨文化交际中,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关于话题的自由性与非自由性。例如,在西方国家,女孩子非常介意自己的年龄、收入等问题的提问,认为这些都是关于个人隐私性的问题,是属于非自由性话题,而这些在我们国家却是随意可问及的问题,属于自由性话题。如果不能够很清晰的意识到这一点,就会导致由于文化的差异性而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二)使用语言意义对应而施为用意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
由于受到潜意识母语文化的影响,在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往往会从本土语义出发,将本土语义中的一些东西强加到交际过程中。例如,我国人们见面时会经常问道:“您干什么去老王?”或是在购物的过程中,导购经常会询问,“您老需要点什么?”这是非常带有本土性、习惯性的见面用语,也是出于对老年人的尊重。然而,如果将它套用到英美的语言交流方式中,那么作为顾客而言往往会认为这是带有个人隐私性的问题,会感到不愉悦,并且对于我们所惯用的“老”字也颇让国外人感到反感,就如同问他们的年龄一样。这与我们国家带有礼貌性的问候形成了天地之差。尽管在双方的语言表达中语言形式相同,然而言外的引申含义却大相径庭。
(三)使用施为用意相同而表达方式不同的言语行为
不同的语言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不同地域的语言表达规则性我们应该有一清醒的认识,对于权衡其中的表达含义也应加以考量,而并非随意性的,带有本土意味的去了解。对语用规则的认识、衡量标准与表现形式都会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既是语言表达的宽泛范畴,又是最容易引发不同表达含义的表达方式。例如在西方国家,当男士遇到女士的时候往往是以恭维开始最初的谈话的,但如果到了中国,这在传统意识中往往会给人轻薄之意,这就是文化的差异性。
(四)根据母语特定行为的常规作出不得体的反应
E.Davies作为一名语误研究者,更多是将两种不同文化的用语并放到一起进行比较,来显现出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例如,在我们通常情况下会将一些形容词用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就如同我们在彼此见面过程中的寒暄,说:你最近又胖了,你孩子太可爱了,白白胖胖的。这在我们的日常交流方式中非常普遍,然而如果我们将这种惯用的母语特定行为应用到跨文化交际中,就会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因为外国人更注重饮食方面的健康,他们对于白胖一词的忌讳性很强,往往会将这一形容词汇归类到贬义的含义里面。在用到礼貌用语时,会分为一种是非对应的,另一种是部分对应。那么在具体的对应性中就会经常出现具有本土意味的回答方式。例如,当老师问道“你们同意我的观点吗?”学生们往往会大声的回答“老师不同意”。如果单纯从回答问题的角度而言,这样的回答并没有什么错误,但如果以英美的语言方式来进行表达的话“恐怕我们很难同意您的观点”,就会显得更为得体一些,也更能够显示出绅士、礼貌的风范,而不至于显得太唐突。
因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要注意跨国间的文化规范,对其本土性的语言方式、语义表达方式要加以了解,这是避免产生语用失误的重要因素。此外,还应正确运用对方的语义结构,不是而非要将本土母语语言结构强加到其中,还要有正确的运用交际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语句组织能力。
关于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不仅仅是作为语言上的方法来进行归纳总结,它更多的是想通过此项研究来避免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出现过于直接、粗俗、尴尬和令人不愉快的言语,从而导致交际的中断。正确了解文化差异、语境差异,学会站在文化的角度来权衡彼此所要表达的语义,对于学习者而言,也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语用失误的最好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和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刘长江.对托马斯“跨文化语用失误”的诠释与批评[J].外语研究,2008,(6).
〔4〕朗文当代英语辞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5〕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6〕王静.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
〔7〕雍文瑾.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D].四川大学,2006.
〔8〕唐江英.跨文化中的语用失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9〕张兰欧.跨文化语用失误研究与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10〕汪海洋.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原因及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
〔11〕宋宏.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
〔12〕熊滢.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3.
〔13〕李元胜.跨文化语用失误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4.
〔14〕华志全.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