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审美教育的性质范文

审美教育的性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美教育的性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审美教育的性质

第1篇:审美教育的性质范文

在诗性教育背景下探讨课堂的审美价值,是对以往课堂教学标准的发展与深入,也可以说是对既有课堂教学美学标准的升华,而审美课堂是实施诗性教育的主要载体。

审美课堂的第一要义,是生命课堂。

审美课堂的最高境界,是对人格灵魂的塑造。小而言之,是在传达、质疑、反思、探究等等教学行为中让学生获得真知灼见、技能技巧;大而言之,是在以知识技能作为载体的师生互动交流中,完成思维的创造,如学会总结、推衍、举一反三等等。人格灵魂的塑造,如懂得责任、羞耻与感恩等等,其实质,是使学生在自然的、美的、自由的、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安奈托尔说过,寻求学识的过程是“一个心灵的探险行为”,是去发现一个又一个新大陆。这个寻求的过程,在体力上也许是辛劳的,但在精神上应该是快乐的,因为这种积极滋长的个人快乐应该是每个人的理想目标。但在追求个人理想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懂得舍弃机械的、单调划一的、被动的灌输方式,投放我们全部心智的力量,让课堂真正回归到教学的本质。

我们这个时代,不乏人云亦云的追随者,我们真正缺少的是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才,陈寅恪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生命课堂的本质。自然是孩子的天性,自由是孩子的本性,我们的教学往往割舍了生命的终极价值以求学问,我们力求“学”,却忘记了“思”。事实上,富于学问并不意味着就是学成之士,分数和文凭也不意味着教育的真正目标与地位,但遗憾的是,功利的社会价值导向让很多人忘记了教育的初衷,正如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杨九俊先生在我校举办的“全国‘诗性教育’背景下语文审美课堂研讨会”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取消高考,我们语文该怎么教?”这个问题让整个会场陷入一片沉思。是啊,如果没有社会功利的价值导向,我们该如何还原课堂以“生命的质感”呢?我想,我们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了。

审美课堂的特征之二,是浸润与体验。

多年来,我们追求“文化浸润、情感体验”的教学,走向精神的享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近年来我校语文学科开发的校本课程就是一个先行的例子,让单个的信息汇成“浸润场”,使“学校语文”“生活语文”“社会语文”和“历史语文”融为一体,构建一种切实有效的“大语文观”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浸润在文化的氛围之中。这个“文化场”可以是物质的,但更重要的是人文的。

具体到审美课堂中来,我们的教学应该具备文化的底蕴、探讨的氛围、情感的体验、知识与生活的融通、精神与心灵的觉醒……但更重要的是自觉地探求精神与创造意识的激发,这是“浸润与体验”的审美课堂真正的美学意义及教学价值所在。它将课堂强制灌输的流俗摒弃在体系之外,甚至暂时放下了知识可以考验或测量的概念,静下心来,与知识和技能进行一场精神的互通与往来,这样的教与学才是快乐的、积极的和审美的。

比如,在一堂诗歌写作课上,我和学生探讨“诗意不仅仅是(诗)最本质的要素,也是文章的要义”这个概念时,我例举了陆蠡的《海星》一文,文章充满了“把美好的事物打碎了给人看”的悲剧之美。上课前我曾和语文组的老师探讨这则材料,有些老师认为不用为宜,理由是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个故事太过沉痛。但我考虑再三,最终还是用了。因为,阅读的初感是美妙的,它可以激发学生去深刻地审视自己、反观自己的内心,这样的情感体验也是最真切的。悲剧最高的美在于我们能从悲剧中体会到积极乐观的情绪,不胜唏嘘或切肤之痛,其本身就是一种可叹可感的美感。而这堂课从“文化浸润,情感体验”的角度出发,其初衷就是对学生的知识鉴赏力、探求精神与创作意识的激发。

第三,审美课堂是本真、唯美、超然的诗性教育内涵的体现。

教育作为一种人与人交往的活动,具有像诗一样的美感和享受。所谓教育的诗性,就是把教育目标指向人,追求至真至善至美至爱的境界。审美课堂,除了知识与技能传授技巧上的审美,更是在学生的心灵与精神上下功夫,让学生摆脱喧嚣与浮躁、充满情感、融入理性的思考,获得人生境界的提升。

课堂教学首先是求真的教学。什么叫好课?我认为,洗净铅华,只要学生真正有所得的课就是好课。好课是不拘泥于形式的,其本色是真,让浮华一一褪尽,让虚荣一一剥蚀,自自然然把收获亮给内心的诉求。本色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而我眼中的境界,是清代大家恽南田对一幅画景的描写:“谛视斯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洁庵灵想之所独辟!”艺术启示的最深境界,是借幻境表现最深的真境。而课堂教学则是借助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将所得诉诸学生直观的心灵,而其间的“美”是附加的赠品。

教育是审美的教育,既洋溢“大气、质朴”的文化气息,又呈现“朴实、平实”的本真气色,同时营造“和谐、向上”的发展气势。孔子曾把美育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列入课程表,制定了“六艺”,并把“礼”“乐”置于首位,他在《论语》中提出了人格的完善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近代教育家先生认为,人的一生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都离不开美育,美育可以使人达到新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超越功利、发乎本心的。什么是教育的超然?答曰:清风是式,真水无香,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求真、求纯、求朴、求本,抛开功利、潜心教学。

第2篇:审美教育的性质范文

一、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紧迫性

首先,传统美德是我们伟大民族几千年文明沉淀的璀璨文明硕果,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社会活动的指南之一,它独特的魅力甚至影响着世界各民族。尽管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传统美德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但仍然是维系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创新发展产生过并且还在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的基石。它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灵魂的深处,是我们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不可或缺的精髓。

当然,传统美德作为历史的积淀,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但实践证明:它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超越时代的、合理的、进步的、有益的精神。如热爱祖国、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惩恶扬善、诚实守信、廉洁奉公、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等传统美德,哺育了历史上千千万万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他们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为人民鞠躬尽瘁,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将来,这些传统美德仍然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仍然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灵魂。所以,在高中政治思想课堂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并将其发扬光大,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挖掘其精神精髓,是我们一线政治思想教师必须认真面对的。

其次,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也随之进入转型期,原本居于支配地位的道德观念受到严重挑战。具体表现在学生身上的是:思想活跃、观念新锐、敢想敢说、论人论事不拘一格;思考问题的角度多、求新求异、敢于挑战权威,但更主要的是普遍道德观念淡薄。高中生中缺乏明确而崇高的政治信仰和远大理想的不在少数,他们盲目崇拜金钱,自私自利,追求个人享乐,缺乏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价值观趋向务实化、功利化和多元化。使得传统扬善抑恶的美德功能失去了应有的舞台,其约束机制和鼓励机制也成了明日黄花。别有用心的西方政客散布的政治观、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严重干扰着初涉社会、缺乏辨别力的高中生,给其心灵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的矛盾和冲突,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这一特殊道德导向阵地,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学生、未成年人的犯罪现象也日益严重,且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鉴于此,我们不仅要坚守思想政治教学这一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还必须主动出击,引导高中生回归到传承传统美德的正道上来,这是刻不容缓的。

二、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可行性

我国传统美德素材中有许多感人心弦的故事,是教育学生的最佳素材。将这些材料和思想政治课融为一体,古为今用,充分发挥仁人志士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择善而从,重塑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桥梁,势在必行。

1.课堂上滴水穿石的渗透

高中生80%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好这一契机,滴水穿石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发挥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美德教育素材,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思想政治必修一,讲商品的价值量,引进《项链》的故事,旨在教育学生别追求虚荣,而应勤俭、朴实;而讲“纸币的产生和发展”时,教育学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非法手段敛取钱财那是犯罪;教学职业道德时,可以书中徐虎的先进事迹为例,分析说明职业道德的含义和意义;教学市场经济一般特征、交易原则和正当竞争时,教育学生遵守平等、诚信、尊重的原则;教学价值观和人生观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和奉献精神的培养;在高三政治常识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等。高中政治教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提供了许许多多的素材,关键在于“有心”和“用心”。

2.课外实践活动的渗透

课堂上,仅仅靠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为此,我们要积极创设情境,有机地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养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尚道德。我们可以开展社会调查、开展参观访问和小品表演等活动,举办搜集案例、名言、谚语、遵纪守法事例、手抄报竞赛活动等,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切实、生动、形象的道德教育。如教学国际竞争的实质时,可要求学生到图书馆查阅报刊,收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可以结合抗战胜利大阅兵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使学生的爱国主义得到升华。

3.寓教于乐,丰富教育手段和途径

我们知道枯燥、单调、空洞的说教,其效果不会很理想,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视野也是有限的。而多媒体电教手段,能将大量的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带、网络视频等用于直观教学,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得以全面彰显等。如教学正确消费观,要以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教育学生,养成不攀比、不摆阔的习性。当然,教育学生树立适度、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消费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正当消费是必要的。

第3篇:审美教育的性质范文

我国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稿)中明确提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质的音乐学习领域,使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创造性发展价值”是基础教育音乐课程重要价值之一,“鼓励音乐创造”已经成为一条崭新的教学理念。在音乐课程具体的内容标准中,“创造”已被列为与“感受与鉴赏”、“表现”、“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并重的一个教学领域。

那么,什么是创造性呢?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是能产生独特、现实、有社会价值的多种能力与优良人格特征的整合。是高质量的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2]。它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和元认知等心理因素。其中,创造性思维是核心成分,创造性想象是必要成分。

音乐教育以音乐艺术作为主要介质,而音乐艺术是一个需要创造的艺术。从作曲家作曲(又称“一度创作”)到表演者的演唱、演奏(又称“二度创作”),再到听众的欣赏活动(又称“三度创作”),“创造性”活动无处不在。可以说离开了创造性活动,音乐艺术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灵魂”。因此,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潜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教育有利于激发创造意识

创造意识是创造活动的强有力的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个人有高度的创造欲望、有强烈的创造意图(也就是说时常想到创造),才容易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才能够产生高水平的创造性”[3],而音乐艺术及教育具备激发创造意识的诱因。

首先,音乐艺术的种类繁多,题材形式多样,风格流派各异,能够适应不同年龄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音乐教育内容形式来看,有歌曲演唱、器乐演奏、律动、歌舞、欣赏、创作等,其形式丰富多彩,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他们参与到音乐的创造活动中去。同时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相比较,学生们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身心更为愉悦。因为音乐艺术运用优美的旋律,丰富多变的节奏,以及色彩丰富的调式、和声等音乐表现手段,可以创设一个愉悦的氛围,为创造意识的产生提供有利的心理环境。

其次,音乐艺术在内容上具有非语义性,在形象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音乐作品不可能像绘画作品那样直观呈现它的内容,也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把内容传达得十分清晰,人们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的感受和理解,会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正因为音乐艺术具有这样的特点,使得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相对“个性化”和“自由化”的理解、诠释和创作,不至于担心表达方式不当而受到别人的否定或责难,使他们感到更 “安全”,因而更容易产生创造的动机和欲望。

二、音乐教育能够有效训练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的核心部分,带有生动的形象性和直觉性。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也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在诸种思维的协同作用中,发散思维是主要成分”[4]。

艺术原理告诉我们:任何艺术都离不开“形象”的塑造,在“形象”塑造的过程中,艺术家主要采用的是形象思维,同时也部分的采用抽象思维,音乐艺术也如此。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无论是作曲家的创作,还是表演者对作品的演绎、诠释、或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活动,都体现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从美学的意义上看,音乐创作是一种受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具体方式是把内心的体验改造成音响的形式”[5]。音乐创作的这个过程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作曲家把内心的情感体验转化为听觉表象,第二个阶段是作曲家把听觉表象通过各种作曲手段外化为乐谱或实际的音响。在第一阶段中作曲家主要运用的是形象思维,而第二阶段则必须在运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借助逻辑思维来组织音乐材料。

例如,肖邦在创作《A大调波洛涅兹》时,曾产生过“一队全副武装的波兰武士列队而来”的幻觉,这正是形象思维在音乐创作活动中的体现的说明。而他在把这种感受转化为音响形式时就必然运用逻辑思维来处理各种作曲技法的运用。

当然,在音乐艺术的活动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运用不仅体现在作曲家的创作中,也存在于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结构的分析把握和情感的处理布局上,还存在于欣赏者对作品的理性认识及审美评价中。

另一方面,由于音乐语言的模糊性和非语义性,使音乐艺术又区别于视觉艺术,表现为不能反映事物的外部形象,具有空灵性和不确定性,音乐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对于同一事物、同一情感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根据“梁祝”的故事而产生的音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钢琴曲、以及古筝等多种不同体裁与形式。而对于同一首作品,在表演时的演绎和在欣赏时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同样是演奏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亚沙海菲兹的演奏客观冷静,而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则高雅甜美。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受到听众的喜爱。正因为音乐艺术具有这一特点,使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多样化的感受、理解、表演和创作,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可见,音乐艺术活动需要运用多种思维形式,特别是形象思维与发散思维,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和遵循音乐艺术的思维规律,就可以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的创造思维所涉及的各种思维得到协调发展。

三、音乐教育可以为创造性想象提供发展空间

想象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性想象。而创造性想象是指“不依照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的形象”[6]。创造性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是创造活动的必要成分。

音乐美学原理告诉我们,“音乐创作是一种把内心体验转化为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是音乐创作最基本的心理方式”[7]。可以说离开创造性想象,音乐创作活动将无法进行。这是因为音乐想象“是由其他表象转化为听觉表象的过程”,“听觉表像的产生是由于作曲家的想象力把其他表象上升到纯粹精神的高度而创作出来的,所以它是一种创造想象” [8]。

同时,创造性想象也是贯穿在音乐表演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要素。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意境的领会以及音乐形象的再创造,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而演奏者依据乐谱对音乐形象和音响效果的想象属于创造性想象。实践证明,表演者的想象越丰富,听众从它的表演中所感受到的情感与意境也就越明确。正因为如此,中外许多音乐表演艺术家和理论家都对想象在音乐中的作用予以高度的重视。“明人徐上瀛在其所著的《溪山琴况》中提出‘求之弦中如不足,得之弦外则有余也’,他要求演奏者应‘远以神行’,即运用想象去追寻乐曲的意境”[9]。

当然,想像也存在于音乐欣赏活动中,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其长诗《琵琶行》里音乐欣赏时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就是一个例证。在这里,大诗人白居易“一会儿联想到急雨,一会儿联想到私语,一会儿联想到莺语,一会儿联想到泉声;即使音乐暂时休止,但想象却未停止,而是觉得另有一种忧愁暗恨之情,胜过有声之时”[10]。在欣赏活动中,因为音乐艺术形象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人们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是不一样的,音乐的想象带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由此可见,创造性想象广泛存在于音乐艺术活动中,而音乐教育所涉及的活动既包括音乐创作、也包括音乐表演、音乐欣赏等形式。因此,在音乐教育注重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培养,既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四、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元认知水平

元认知是创造性活动中的重要的心理因素,“是指个体对有关自身认知过程的知识意识,或个体检验、调整和评价自身思维的能力,其实质是人在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认识基础上的自我调控”[11]。元认知水平越高,意味着懂得更多的有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意味着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善于自觉的调控自己的活动,更善于获取反馈信息和评价自我,并能及时的修改、调整策略和行为。

在音乐的活动中,由于声音具有流动性和瞬时性,因而无论是演唱、演奏或欣赏,都必须充分调动元认知能力,参与对音高、节奏、速度、力度、情感、风格的把握、监控和调节。哪怕是唱出一个简单的旋律,也需要具备调控的能力。尤其是在合唱、合奏等集体活动中,更需要较高的元认知能力。因为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但要控制自己的演唱、演奏,还必须同时倾听别人的演奏、演唱,以便使自己能更好的与其他人合作。可见,元认知也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得到有效的训练。

结语

在音乐的艺术活动中,创造性是必不可少的的心理因素。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创造思维,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提高认知水平,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注释: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17页。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教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04页。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教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教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5]王次:《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12页。

[6]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283。

[7]王次:《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21页。

[8]王次:《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37页。

[9]张 前、王次:《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10]王永杰:《艺术教育刍议》中国第七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论文汇编(会议资料),1998年。

第4篇:审美教育的性质范文

摘要:综观我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因为社会环境的变迁,音乐教育存在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本文主要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古代音乐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宗教性、审美性和功利性。通过探究中国古代时期音乐教育发展史上音乐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对比今天的音乐教育并且给我们现今的音乐教育发展带来启示。

关键词:音乐教育 功利性 审美性 宗教性 教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社会时期,音乐作为神与人相沟通的桥梁,音乐教育的宗教色彩甚为明显。不论是乐师、乐舞还是创作流传下来的古代乐歌,无不与神明、自然关系密切。这充分说明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音乐教育虽然还处于萌芽阶段,但是音乐教育的性质已带有宗教色彩。而从功利性与审美性来说,功利性占据主要位置。原始社会时期的音乐活动多事巫师为了祈求神明的庇佑,而进行的一系列的祭祀、祈福活动。

尽管在现代看来,我们可以通过出土文物以及文献记载,追溯原始社会的音乐状况,但是毕竟是不完整的,因为时隔久远,我们很难一言以蔽之。但是在古文献记载中,我们一直可以看到的是,音乐从起源就一直与神、巫密不可分,这使得音乐教育带有一种神秘色彩。在《尚书・舜典》中记载“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神人以和”。在我国巨大而辉煌的文化遗产中,神话传说是重要的部分。女娲、伏羲、夔等都是这一时期著名的乐师。乐歌、乐舞活动的教习传承,必定经过一定的音乐教育活动,在这里音乐教育就被冠上了宗教的色彩。

二、先秦时期

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的教化功能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多与政治相关联。礼乐教育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具体实施内容,是从原始祭乐礼仪活动发展而来的。所以,这个阶段的音乐教育活动不仅传承着原始社会的宗教色彩,而且带有本阶段自身的特色,为政治服务的功利性逐步加强,此外,在学校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音乐教育的审美性也首次在音乐教育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1、夏商、西周时期

周代乐教的美育特征是由乐教的具体实施活动体现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审美意识。周代的乐教是一种整体上的美育,是在与德、智、体并行不悖、共为一体的基础上的美育。

西周时期,是我国音乐教育史上第一个音乐发展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礼乐教育占主体,但当时的“乐教”并不同于今天的“乐教”,西周时期的“乐教”包括乐语、乐德和乐舞。修海林在《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中如是说:“西周的礼乐教育具有伦理化、政治化、宗教化的性质,这是其历史特征。其教育从个体行为、观念的培养方式入手,达到外在行为与内在心理、观念意识与感情体验的契合相一致。”因此,礼乐教育也具有审美教育的性质。

2、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明显带有政治性、审美性。音乐教育虽然具有自身的审美性,但这一时期主要看中的是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虽然在统治者的愿望中更多的是凸显音乐的政治功利性,但其审美性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现象出现,社会音乐活动繁盛。这时期儒家思想主张音乐和音乐教育应当紧密的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与政治、伦理及整体文化发展联系起来。实施礼乐教育的同时,注意到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教化功能,有力的配合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历代统治者善于利用的一种精神武器。这也是历代统治者为何尊崇孔儒、重视礼乐教育的根本所在。

孔子的礼乐教化,建立在服务政治的基础上,社会的文明程度决定“礼乐”本身带有明显的政治功利性。但是,在主张音乐教育的政治性的同时,孔子也看到了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孔子既是音乐教化功能的提倡者,也是实践者。孔子把“美”和“善”作为音乐审美的两大原则,把音乐教育置于“六艺”中的第二位。他创办“私学”,在《论语・泰伯》中“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据于德,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所以在这一时期,音乐的教化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教育已经从官学中脱离出来,包括乐器的制作、乐律学的发展和音乐表演艺术的实践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这时期的音乐教育逐步从“人”教育体系向“艺”教育体系转变。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重艺轻德”的音乐教育倾向越来越明显。正是由于这种现象,音乐教育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审美性更加凸显。孔子主张音乐应该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尽管这种理想并未实现,但音乐的确在人民和政治统治之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秦汉至明清时期

秦汉至明清阶段,随着朝代的更迭,音乐教育活动总体上处于“人”教育向“艺”教育的转型时期。所以,此时的音乐教育更多的是为声色娱乐服务,而失去了周代音乐教育的重要地位。但在这种环境中,乐人们更多注意技艺的提高以及曲式的丰富,所以产生了大量优秀作品,这是一种利于音乐本身发展的审美性与功利性并存的发展环境。

秦汉时期,汉乐府建立,汉乐府是西汉重要的音乐教育机构,但其非官学,仅是政府的官办机构。汉乐府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祭奠礼仪中的音乐活动,以实施宴享娱乐性活动为主。因此,乐府的主要职责也成为培养乐人的技艺为主。

隋唐时期,从整体上来看,音乐教育主要繁荣在宫廷的音乐教育活动中,隋唐十部乐的发展,丰富了音乐的内容,所以,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更具有兼容性,各个国家地区的音乐齐聚唐宫廷燕乐,促进了当时音乐教育的繁荣,同时,增加了音乐教育的音乐审美性,尤其在唐玄宗时期,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又一次得到空前的发展。这是注重音乐本体的审美教育,促进音乐本体的发展。

宋元明清时期音乐教育的发展转移到了民间,从隋唐后期到明清时期,音乐教育摆脱官学的束缚,自由发展。这个阶段,不论宫廷音乐的发展,还是民间音乐的发展,都促进音乐本体的发展,尽管与传统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相脱离,但是这样的音乐教育发展道路也是值得称赞的,在这条道路上,音乐本身得到发展、丰富,加重了音乐教育的审美性质。

四、总结

纵观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具有政治功利性、审美性以及教化的功能。这在现在我们的音乐教育、教学道路上给了我们新的启示。

陈其射教授在其论文中说到“纵观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我国当下的音乐教学正在从应试教育、技术教育向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方向转型,正在克服种种急功近利的教学行为向“善民心,感人深”的情感世界转移,”我们应该看到古代音乐教育的特点,并在发展现代中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借鉴和吸收古代音乐教育中的有助于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优点和长处,在现代的音乐教学中关注这些方面,并结合现代音乐教育的特点,努力发展完善音乐教学思想。在今天的音乐教育中,要注重音乐教育的教化功能,把学生培养成情感完善、热爱祖国、身心健康的和谐人。

同时,促进美育与其他教育的和谐发展,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我们现在的使命就是在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努力发展音乐教育事业,使其能够在和谐统一中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东风.音乐教育史研究[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05.

[2]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09.

[3]宋捷.孔子乐教思想的现实意义[J].艺术教育.2010.

[4]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04.09.

[5]张新.中国音乐美育教育德历史沿革[J].民族音乐.2008.03

第5篇:审美教育的性质范文

语文教育一向是个复杂而又艰巨的问题。徐特立先生曾说,语文教育的问题,近百年未能很好地解决。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不无感慨地说,语文教育的问题半个世纪未能很好地解决。语文教学历来为人们所关注,改革语文教学现状的呼声一直也没有停止过。仅建国60多年来,就已有四次大讨论。从50年代的汉语、文学分科教学,60年代的文道之争,80年代关于语文性质的讨论,到1997年以《北京文学》第11期上发表的三篇文章(邹静之的《女儿的作业》、王丽《中学语文教学手记》、薛毅的《文学教育的悲哀——一次演讲》)为标志,社会上对语文教学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尤其是第四次大讨论,从规模、影响来看,空前浩大。语文教育之所以如此复杂,之所以成为老大难问题,原因之一是人们对语文教育内涵的理解上仍存在很大分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此,厘清语文教育的内涵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于语文教育内涵的争论,建国以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情感教育说。有研究者认为魏书生六步教学法所以能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体验到了自学的幸福和欢乐。六步教学法满足了每个学生自我实现的情感需要。据此,进一步得出:“语文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应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立体流程”⑴,语文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情感教育。生活教育说。张孝纯先生可谓是国内此说的典型代表。他提出了“大语文教育”,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素质教育说。认为语文教育具有素质教育的特性,“语文学科具有多种教育功能,除智育功能外,还有德育、美育等项教育功能。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的语文水平常常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⑵。审美教育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焕发审美光辉,以适应语文学科本身的审美本质”⑶,语文课的教材、教法、传授过程本身就充满着审美本性,不能将美的对象肢解成知识零件,道德片段或政治概念。

上述几种代表性的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认识的误区。把语文教育界定为情感教育,这种观点看到了情感在认识事物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 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情感具有两重性,在教学活动中表现为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情感一旦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将会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学生的发展。但其偏颇在于只看到了情感在认识事物和教育教学中的一般性作用,没有看到情感在语文教育中的特殊性以及所起到的特殊作用。语文教育中的情感不能等同于日常情感,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语文教育中的情感表现为在审美过程和审美心理结构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是审美情感。从学理来看,情感不能直接地等同于审美心理结构本身。日常情感不等于审美情感,“审美快乐不仅多来自视、听等高级感官的感受,而且还要从这种感受一直贯穿到心理结构的各个不同层次(如情感、想像、理解),这种贯通性,会使整个意识活跃起来,多种心理因素发生自由的相互作用,产生出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⑷很明显,审美情感渗透着认识、评价等理性因素,若将情感从整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剥离出来作为语文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对象,是失之偏颇的。

把语文教育界定为生活教育,这种观点看到了语文教育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但语文教育不就是生活教育,对概念本质的把握要从概念的内涵入手,而不能等同于概念的外延。生活之于语文学习固然重要,但没有对生活的新鲜体验还是学不好语文的。这种观点的症结在于没有看到语文教育的特殊性。

认为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识到了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的语文水平常常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此种观点的偏颇是显而易见的,其犯了逻辑上不周延的错误。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宽泛的,虽然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素质,但是语文教育也只不过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已。

把语文教育说成是审美教育,这种观点是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看到了语文学科具有审美特性,语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审美教育。但这种观点容易把丰富的语文教育狭窄化。应该认识到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塑造完美人性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可见,审美教育主要侧重于人性的完美和人生境界的提升,而语文教育除此以外,还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那么,如何理解语文教育的内涵呢?语文教育内涵的生成既具有一般教育的共性,也具有语文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在这里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语文教育的特殊性。语文教育的特殊性主要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1.语文学科的性质

反思建国以来的语文教育,大致可分为旧的语文观和新的语文观两个时期。旧的语文观以语文“工具”论观点为支撑,把语文学科看作是学习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语文教育“工具”论观点的明确提出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1963年制定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继而, 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再次提出了语文教育“工具”论的观点。由于语文“工具”性质的片面提出以及对科学化的过度强调和追求,了语文教育的审美特性,窒息了语文教育的生命力,陷入了技术主义的末路。从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教育的发飙始,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90年代初,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教学内容落后于时代状况表示强烈的不满,乃至于90年代后期发生了由《北京文学》首先发起,并很快得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权威媒体加盟的对语文教学的大讨论、大批判。从邹静之的《女儿的作业》、杨东平的《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到洪禹平的《误尽苍生》,这些文章针对语文教学急功近利式的片面追求科学价值,把语文仅作为“工具”,而忽视人文精神培育,置美学价值于边缘的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并由此催发了对新的语文观的构建。面对片面追求科学价值而带来的严重恶果,90年代初期和中后期,国家教委先后颁布了两个《语文教学大纲》,即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和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进行了重新界定,指出了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立足于传播知识、语言训练、思维训练,进而掌握语言和语言运用规律,形成语言能力;“人文性”立足于文学熏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陶冶人的精神,着眼于人形成健全人格。21世纪初,国家教育部制订了《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把语文教学“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语文教育的美学价值,语文学科的审美特性虽得到了重视,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功利目的影响,仍摆脱不了技术主义的阴影。2008年《语文教学与研究》第4期高端访谈栏目《80后写作与语文教育——昌切访谈录》一文中,昌切教授说:由于现行的应试教育放大了语文的工具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使之程式化,公式化,丧失了人文性,使语文课变得鸡零狗碎而令人索然寡味,导致中学进入大学的学生很难适应和满足他们在专业方面的学习需要。昌教授大力倡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参考文献:

第6篇:审美教育的性质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美育;人格修养

语文教学中应最大限制地发掘文学作品中隐含着的聪明和人道光辉,连系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思维性和艺术性的特点,为学生的人格开展供应更宽广的空间。尽管我国的人格教育研究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格教育的途径策略研究也不断推陈出新,但前辈们的实践多是从宏观上通过德育手段、心理教育、课程设置和开发。否则在理论上是违背辩证法的,在实践上是不可能取得成效的。下面对此作进一步阐述。

一、语文学习与心理发展

语文科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语文科的学习,必然会对学生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的发展及文化道德素质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语文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够起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文化素质及道德品质发展的作用,尤其是能够对学生心理的发展起到其他知识的学习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要借助语言进行,个体的思维结果也要借助语言才能外化。因而对个体来说,语言的发展能够提高思维的水平。而语言的学习本身就是复杂的心智活动,它不能脱离思维而孤立地进行,语言的理解、语言的表达都需要调动知识积累,要有联想、想像、判断、推理以及情感等因素的参与,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够得到锻炼与发展。另一方面,语文学习又受心理发展的制约。首先受智力因素制约。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学生在教育情境中,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文技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因素起着加深认识的作用。因此它与学习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在学生发展进程中,语言能力的形成与智力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语言学习的过程是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智力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听、说、读、写,学生的知识从无到有,由少而多,由浅及深,逐步认识了客观世界的主要现象及规律,驾驭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大脑机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应该说,组织良好的学习过程,既是有效地发展语文能力的过程,也是有效地开发智力的过程。学生在能力方面每前进一步,智力也就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其次是受非智力因素制约。学生在学习中要获得成效,需要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一个人即使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但如果智力因素不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也不可能获得学习的高效率。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中学生的学习影响巨大。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曾对北京两所中学的121名学生进行过调查,他们的智商都符合智商常态曲线,然而在高考中达到分数线的学生,非智力因素优秀者多于非智力因素不良者。

二、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学生的审美能力要在审美实践中才能逐步培养起来。审美主体(人)如果离开审美对象,不与审美对象建立审美关系,要形成审美能力就是一句空话。艺术是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最高形式,也是美的集中表现。因此,艺术是审美教育的好材料。有人把“美育”理解为“艺术教育”,虽然有片面性,但还是抓住了要点。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学作品,属于语言艺术。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是美育一条重要途径。中学语文学科在中学总课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大大超过音乐、美术的课时。可见,中学语文学科都要分担,音乐、美术分担一些,但课时少,而语文学科应该分担多一些,应该成为实施美育的主干课程。

第7篇:审美教育的性质范文

数学美源于数学,是数学的本质属性.数学的美育价值也愈来愈被教育界所注目.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也是数学审美教育的目的之所在.而审美主体(学生)从审美对象(数学)中获得美感的“桥梁”就是数学教师.所以,在数学审美教育中充分认识和肯定数学教师的作用和明确对数学教师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既不在物,也不在心,而在心与物之间.数学本身的美只是美的条件,只有加上人的主观意识作用,才有美的实现.

在数学审美教育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的审美活动,端正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塑造完美人格,成为有数学素养的人.所以说,数学审美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是通过教师来实现从学生的感性的、直观的性质向社会的、理性的性质提升.

1.仪表、姿态美这是由美的特征之一——美的形象性决定的.人们在欣赏美的事物时,通过感觉、知觉、直觉等一系列的审美心理活动,感觉到它的具体、生动的形象,这就是美的形象性.

身为教师,仪表要纯朴、清新、淡雅、自然,给人一种整洁、大方的美感.切忌不修边幅,消沉萎糜;站、立、行的姿态要端庄、文雅.步履蹒跚,动作迟钝都不能引起美感.这样从你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就在学生的心中唤起一种审美愉悦,最终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正所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2.创设美的情境这是由美的第二个特征——美的感染性决定的.

表面上看,学生学习以追求事物的“真”为目的,似乎不需要情感、想象的直接参与,只是从感知到逻辑思维.而实际上,学生审美是投入自己主动心理功能的积极活动过程,是一种非自由美的创造.只有在学生的审美过程中,将其情感和理想与教师相调和而引起感情波动,才能具备美的感染性这一特征,从而产生美感.教师要能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美的意境,这样才能形成学生丰富的想象,所谓寓义于情,而义愈至;寓情于景,而景愈深.

3.语言美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语言之美是艺术美的外在表现,正如黑格尔所说:美的世界必须通过视觉和听觉,才有力量从人的心灵深处唤起反应和回响,而教师恰是运用语言这一载体来传播美的.

数学教师语言的准确、严谨、鲜明性自不待言,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的节奏性.语言的节奏能引起人的情绪变化,美感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随人的心境情绪不同而不同.美的节奏能调节人的良好情绪.人感受的最适度的节奏是70—90次/分,这样,能使人产生“悦目明心”之感.

(2)语言的形象性.教师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揭示抽象的数学内容,能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欣赏数学美的同时留有积极创造的余地,以发挥想象力.

(3)语言的丰富性.学生的审美创造、审美欲望的强弱与产生的愉悦程度成正比.教师运用暗示、含蓄、幽默的语言及语调的抑扬变化,都能唤起学生的情感,获得美的享受,并对前面展开的真理感到惊奇,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具有特殊的能动性的创想能力.

4.道德美康德认为:美是道德的象征.教师的道德美应包括为人师表的品行美,执著追求的毅力美,甘为人梯的奉献美,教书育人的理想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自身的道德原则渗透到审美活动中去,使学生不仅在理智上认为正确该遵循,而且在情感上热爱追求,以达到启迪心智的目的,使学生的道德境界变得崇高.

5.才识美荀子云:君子之美,以美其身.教师不仅要有健康的情感,高尚的品行,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出众的才能.这是引导学生认识、发现欣赏和创造美的有力保证.

(1)学习审美理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美,美的标准是什么,科学的审美依据的原则有哪些.只有自身树立起科学的审美观,并应用于审美教育教学实践,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去欣赏、创造美.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你想欣赏艺术,必须成为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

第8篇:审美教育的性质范文

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既不在物,也不在心,而在心与物之间.数学本身的美只是美的条件,只有加上人的主观意识作用,才有美的实现.在数学审美教育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的审美活动,端正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塑造完美人格,成为有数学素养的人.所以说,数学审美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是通过教师来实现从学生的感性的、直观的性质向社会的、理性的性质提升.

二、数学审美教育对数学教师美的要求

1.仪表、姿态美

这是由美的特征之――美的形象性决定的.人们在欣赏美的事物时,通过感觉、知觉、直觉等一系列的审美心理活动,感觉到它的具体、生动的形象,这就是美的形象性.

身为教师,仪表要纯朴、清新、淡雅、自然,给人一种整洁、大方的美感.切忌不修边幅,消沉萎糜;站、立、行的姿态要端庄、文雅.步履蹒跚,动作迟钝都不能引起美感.这样从你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就在学生的心中唤起一种审美愉悦,最终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正所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2.创设美的情境

这是由美的第二个特征――美的感染性决定的.表面上看,学生学习以追求事物的“真”为目的,似乎不需要情感、想象的直接参与,只是从感知到逻辑思维.而实际上,学生审美是投入自己主动心理功能的积极活动过程,是一种非自由美的创造.只有在学生的审美过程中,将其情感和理想与教师相调和而引起感情波动,才能具备美的感染性这一特征,从而产生美感.教师要能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美的意境,这样才能形成学生丰富的想象,所谓寓义于情,而义愈至;寓情于景,而景愈深.

3.语言美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语言之美是艺术美的外在表现,正如黑格尔所说:美的世界必须通过视觉和听觉,才有力量从人的心灵深处唤起反应和回响,而教师恰是运用语言这一载体来传播美的.

数学教师语言的准确、严谨、鲜明性自不待言,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的节奏性.语言的节奏能引起人的情绪变化,美感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随人的心境情绪不同而不同.美的节奏能调节人的良好情绪.人感受的最适度的节奏是70―90次/分,这样,能使人产生“悦目明心”之感.

(2)语言的形象性.教师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揭示抽象的数学内容,能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欣赏数学美的同时留有积极创造的余地,以发挥想象力.

(3)语言的丰富性.学生的审美创造、审美欲望的强弱与产生的愉悦程度成正比.教师运用暗示、含蓄、幽默的语言及语调的抑扬变化,都能唤起学生的情感,获得美的享受,并对前面展开的真理感到惊奇,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具有特殊的能动性的创想能力.

4.道德美

康德认为:美是道德的象征.教师的道德美应包括为人师表的品行美,执著追求的毅力美,甘为人梯的奉献美,教书育人的理想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自身的道德原则渗透到审美活动中去,使学生不仅在理智上认为正确该遵循,而且在情感上热爱追求,以达到启迪心智的目的,使学生的道德境界变得崇高.

5.才识美

荀子云:君子之美,以美其身.教师不仅要有健康的情感,高尚的品行,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出众的才能.这是引导学生认识、发现欣赏和创造美的有力保证.

(1)学习审美理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美,美的标准是什么,科学的审美依据的原则有哪些.只有自身树立起科学的审美观,并应用于审美教育教学实践,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去欣赏、创造美.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你想欣赏艺术,必须成为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

第9篇:审美教育的性质范文

美育是美学教育,又称审美教育。学校中审美教育主要功能是培养审美素质,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是心灵的体操,是社会文化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审美素质是一个人对自然美、社会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总合。审美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科学社会化一项重要内容。

审美素质教育既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也不同于专门传授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教育,更不同于崇奉虚幻的神灵的。它是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离不开教育,因为它不是自发地、自然地、自流地产生和形成的。虽然人们常说,“爱美是人的天性”,或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事实表明,有“爱美”之心,并不等于就有了美学修养,更不意味着真正了解美。因为懂得美、认识美要有相应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美学理论基础才行,而这是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所以,美育也是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以积极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美感教育活动,它要通过对人们的不断启发和长期的训练、熏陶的教育过程使之逐渐获得美感能力。这也就确定了审美素质教育是带有认识性质的一种教育活动,但它的认识性质又具有独自的特点,它是在人们对于美的感受中获得的。

二、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内容与过程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主要可表现为: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敏锐的感受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培养透彻的理解力。上述四种能力的协调和合作,均自然渗透于各种能力的使用中,从而形成学生的整个审美过程。

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正确的审美观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基石。一个人的审美观是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部分,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而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树立无产阶级高尚的审美观,做一个具有审美修养的人。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鉴赏与评述”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质材、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从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态度。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主体活动的精神,对学生理想的确立、审美观的树立有很大帮助。

2、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

敏锐的感受能力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情感的重要手段。因为对内在情感的体验、认识和积累往往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完成的。感受力不但是人生学习入门的“钥匙”,更重要的还是审美能力最初始、最基本的能力和基础。培养审美感受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现实世界,使自己的感觉活动逐渐适应对应世界中对称、匀称、节奏、有机统一等美的活动模式,最后形成一种对这样一种模式的敏锐选择能力和同情能力。作为感受力专注训练教育课程之一的美术课,就是要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形成一种对美的活动模式,并最终形成对美这种模式的敏锐洞察力。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在具有较深刻的感受力的同时,发挥一定的想象力是进行审美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想象,从本质上说来,就是把通过感受把握到的完整形式或是大脑中储存的现成图式加以改造、组合、冶炼,重新铸成全新的意象的过程。丰富的内在情感实际上主要是通过敏锐的感受力来进行积累的。我在美术课上经常使用投影,用活动片、复合片及抽拉片来表现画面的构图、色彩及绘画步骤和技巧。

4、培养学生透彻的理解力。

审美理解力就是在感受的基础上,把握自然事物的意味或艺术作品意义或内容的能力。审美理解力不是生而具有的,在某种程度上说,它是有意识的教育和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的结果。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在感知客观的美的事物时,会出现不能正确理解美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多种手段、渠道来营造一个让学生能感受美的直观形象的立体氛围,一点一滴地帮助学生形成审美经验,增强他们对美的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审美感知水平。

三、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基本要求

1、培养的形式。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一般要求是以美好的形式感染学生进行教学。美术教学根据学生爱美的心理,引导他们认知并感受丰富多彩的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使他们获得美的体验,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