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力工业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供电 企业 电力 营销
中图分类号:U223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1.电力营销管理的相关概念
电力商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它具有许多特征,这包括电力商品的公用性、无形性、非存储性以及电力商品的计量特殊性。其中计量特殊性是指电力商品只可以用特定的指标来表现(比如电压等),同时只可以通过相关输送网来进行电力商品的供销,只能用电表来进行计量。基于电力商品的特殊性,电力营销管理也具有其特殊性,它是指依据客观环境和用户的电力需要等基本情况,电力企业提供安全性高的电力商品以及高质量的电力服务。电力营销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要求电力企业在电力商品的整个产供销过程中都要进行电力工作的细化,对各个部门和岗位进行分工,优化电力服务,提高电力产品和电力服务质量。
2.我国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电力营销管理理念僵化,缺乏创新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仍然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在面对新能源的飞速发展时不能很好地迎接挑战,其管理营销思路仍然沿用以前的模式和惯例, 电力产品的各项营销管理工作都不能与时俱进,产品的策划、设计等工作理念都缺乏创新。
2.2 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电力服务质量不高
近年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了应对新能源的挑战,电力企业尽管开展了诸如"电力市场整顿与优质服务年"活动,电力服务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表现在具体服务工作上仍然不能让人满意,在服务表现形式方面缺乏诚意,通常只是喊喊口号、发发传单、上街微笑服务等,而针对如何提高供电的水平、增强电力产品的安全稳定则不够用心。
2.3 电力营销管理的相关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电力营销管理机制表现为电力企业将电力营业部门作为面向用户的直接机构,但是这个面向用户的机构的营销机制却并不完善,策划设计队伍跟不上时代、信息闭塞、相关营销队伍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导致了电力部门不能很好的了解用户需要,从而阻碍了其进一步开展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信息化经济时代,信息的作用不言而喻。 当前的电力业务流程却并能意识到这一点,用户信息管理工作做的不够好,通常会出现信息失真的现象,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更为严重,这大大阻碍了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进程。
3.针对电力营销管理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3.1加强电网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
供电系统常常会出现断电的情况,我们将这种常见的情况分为两类:第一,临时计划停电和限电的安排,这样的停电是预先安排的情况,属于一个正常的停电,因为有时供电会出现一些例行检修、企业用电申请、临时施工等情况,所以相关部门会提前告知用电用户相关情况,做好停电准备。第二,有故障的停电,这一方面是指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及时向有关调度部门提出申请而停电,这样的停电属于一个故障性的停电。
由于我国历史的原因,造成了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配电网的网络结构不统一,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一旦系统受到故障的影响时,我们不能够立刻及时的处理故障,保持系统的运作正常,从而影响了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对于供电用户来说造成了一个很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国家对于配电网结构的最低要求,是在发生故障时,我们能够采取相关措施,及时的处理好故障,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但是要想大力发展供电的可靠性,我们的重点就应该放在配电网的网络结构上,在对网络结构改造的基础上,提高线路的绝缘效果,增加分段开关和电源点,减少故障的发生率,实现整个配电网的网络结构循环。虽然我们现在正进行着网络结构的改变,但是由于我们历史的原因,在短时间内,我们无法完成这么一个庞大的工程。所以,我们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之上,一方面采取一系列实际可行的技术措施来降低故障率,另一方面加快配电网的网络结构统一改变,这样才能防止由于用电量过大而造成的事故扩大。
对于停电综合管理的加强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加强停电时的统筹管理。 因为停电和客户的利益挂钩,所以企业必须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客户的损失的角度进行思考,制定相应的停电协商制度, 加强停电时的管理和协调工作,根据客户的意愿不断加强停电时的统筹管理。(2)防止重复停电的现象。 企业要将停电指标从事后的监管变成事前的监管,从而有效的保证供电可靠性。 尽量在同一时间进行相同线路的不同种类的施工作业,从而不断提高停电的效益成本比。
3.2 在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更新营销管理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在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必须更新全体职工的营销管理理念,杜绝思维僵化,积极建立员工竞争机制,使员工意识到电力工作竞争机制的重要性,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还可以使其意识到电力服务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力服务。
现在,电力企业的的客户服务系统已经被广泛地使用,能够及时地为客户的咨询和提问问题进行反馈和解答。首先,以客户需求为目标,全面了解客户的服务要求。不同的客户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服务的需求和选择是不同,需要专业的组织、人员以及专业的服务。电力企业只有明确客户的服务需求才能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达到客户满意的服务目标。其次,实行项目负责制和首问负责制度,增强对电力项目建设的管理和控制。再次,建立科学合理的电力防盗系统,减少电量的流失;电力企业要对客户进行回访,听取客户的意见,及时有效的解决客户的问题。最后,电力企业还要引导用电客户进行科学用电,让客户了解电能的优点,向客户积极推广节能设备,让客户选用科学用电方式。
电力企业的供电营业厅与人们进行直接的联系和接触,规范营业的服务程序和质量对于提高服务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协调部门、员工以及服务程序之间的关系,加强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规范营业厅服务的程序,并进行科学的细化;并且为了避免出现服务程序无故终止,危害客户利益的状况发生,对服务程序实行跟踪责任制度,要求每一位服务人员对受理的业务程序进行跟踪服务,切实维护客户利益。
3.3 在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加强专业营销管理人员的培养
目前,电力企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专业营销管理人员的培养。 培养具有高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员工,积极建立一支甚至多支素质高、技能好的营销人才团队是大势所趋。 而在电力管理人才方面,则需要引进一些现代化管理理念,改善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通过相关的宣传培训,使整个营销管理系统的员工从思想上转变认识,从而改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3.4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目前的新能源开发以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电力企业应该保证自己能够在能源的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这是需要积极地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有效开拓市场,与客户建立保持新型的供电关系,努力做到真诚、优质、便捷的服务理念。 不断对电能质量进行提升,全面提升供电能力我们现在是处于一个商品经济的时代,商品的质量不好,那么就无法树立电力企业自身的优质服务以及企业的良好形象,因此必须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全面提升供电的质量和能力。积极构建和谐优质的供用电营销服务体系打造和谐的供用电关系是用电营销的永恒主题。电力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这是一个相当系统的工程,在这其中,供电企业应该针对工作中的每个环境进行质量上的提高。树立企业营销的良好服务形象“知行合一、德诚并行”。要不断引导我们的电力职工转变传统的观念,树立市场方面的竞争意识以及服务意识。同时对营销中的各个工作不断完善发展,以此来提升电力企业营销的服务形象。
3.6 提供优质的服务,完善“精细化”的管理系统提升
电力企业的售后方面相关的管理水平,按照“精细化管理”模式以及理念,完善售后的管理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通过媒体的宣传,为电力营销提供社会舆论氛围,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电力营销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规划,建立和规划相关的电力营销方面的信息平台,从而将真正的智能的商业模式引入到电力企业的营销过程中,促进电力营销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提高,最终达到电力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4.结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供电企业电力营销要取得更大效益,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电力企业就必须一定的措施改进电力营销管理工作,要对所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解决,使电力营销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适应客户的多方面需求,从而促进供电企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美珍.浅谈电力企业营销管理[J].企业研究,2010(22).
一、当前供电企业营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竞争意识,市场营销意识淡薄
电力企业的长期垄断地位,使得很多供电企业缺乏竞争意识。供电企业需要认识到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市场营销的需求,完成从生产管理为主到市场营销为主的转变,转变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2)缺乏科学的电力市场发展规划指导
由于供电企业对电力的销售则依赖于整个社会经济,因此电力营销管理需要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进行指导。要展开充分的市场调研,避免目标市场的选择错误。应对各类用电市场进行细分,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捕捉市场商机、正确选择与确定目标市场。
(3)缺乏对市场反应灵敏的营销管理机制
21世纪各行各业体现了信息化的特点,只有掌握足够的市场信息和了解市场发展动态,才能对市场做出快速的反应。而目前用电业务流程都是在传统用电营销体制下制定的,程序复杂,环节太多,与当前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加之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现有用电客户的一些营业档案和基础资料不全,直接导致一些业务传票无法正常传递,有关信息也无法得到共享。
(4)缺乏高素质的营销专业队伍
在电力营销管理上,既缺乏基础理论支持,又缺乏搏击市场的经验,更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整体队伍的素质较低。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供电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采取有效的营销服务策略等方面来加强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工作:
二、加强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策略分析
(1)要加强管理,铸就服务基础
供电企业要加强管理,改革机构设置,建立全员营销机制。成立专职部门来统筹整个市场营销,这样有利于对电力市场需求的总体评估和营销总策略的制定,便于组织统一的多层次的营销活动;健全和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电力营销规章制度,建立一套纵横连锁、互相协调的责任体系,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同时,还要加强供电部门的内部资金运营监管,加强对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从而实现人财物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业务模式、业务流程,实现营销管理集约化、组织扁平化、服务便捷化、资源最优化、信息共享化,铸就服务基础。
(2)更新理念,提升服务品质
供电企业需要更新服务理念,积极开拓电力市场。营销人员应广泛宣传电能优点,引导用户用电,开拓电力市场。在宣传用电的同时,广泛宣传安全用电常识,以确保人民安全用电。同时,不定期地在用电聚集区域采取发放用电基本知识资料、现场举办用电咨询服务、成立服务队免费上门服务等一系列为民服务措施,极大地提高了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品牌,扩宽电力市场。
服务质量是决定营销竞争的焦点,电力工业体制改革与电力市场化,为服务市场提供了存在与发展的空间。电力作为一种产品,服务是其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同时,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是特殊的公用事业的服务行业,企业承担着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因此,在营销服务环节,应当按照服务营销的思想来开展供电优质服务工作。
(3)树立品牌,打造服务形象
首先要努力转变工作作风,树立供电公司良好的服务形象。向社会提供承诺服务,实行业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营业窗口良好的服务和营销人员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电力企业的服务宗旨,积极宣传企业形象。其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加大供电公司品牌宣传力度。供电企业可以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因特网和广告牌等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电力商品使用安全,经济、可靠、洁净、方便、高效的优越性,在客户中形成宣传的累积效应,树立电力商品的良好形象,扩大消费者的电力需求,还可以定期召开新闻会,展览会,用电知识讲座等活动,主动与客户进行交流与沟通,扩大供电企业的影响,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此外积极参与和赞助社会公益活动,如支持希望工程,抗震救灾等,以实际行动帮助广大群众排忧解难,使全社会都感受到供电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的工作。其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有力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其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把的建党学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融为一体,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有其固有的工作规律和特点,还有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工作基本原则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及其他一切业务工作的关系不是领导和指导关系,而是服务和保证关系,即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业务工作服务,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业务工作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本文以下内容将对电力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2、电力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历,并借鉴了其它资料,结合进行员工思想动态调研,认为电力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力企业员工队伍主体发生了变化并伴生了相应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改变。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考评和奖惩机制的不断完善,今天电力企业中的员工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员工或工人,在员工队伍主体中有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人,有一般管理者,有中层管理者,也有高层管理者。员工队伍主体的变化对企业改革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使得其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多元化,使员工思想文化环境更趋于宽松和自由,进而衍生了盲目、浮躁及无所适从的认知,金钱至上、及时享乐、以我为本的思想在一些员工心中不程度地存在。
第二,电力企业员工队伍主体发生的变化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影响。员工队伍主体的变化使企业中价值观念多元化,利益关系相对复杂化,矛盾相对尖锐化,从而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员工队伍主体发生的变化使企业中的弱势群体对其他团队成员或管理阶层缺乏认同感,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开展。但是我们又无法回避这样一个现实:作为从传统国有电力企业改制而来的现代电力企业,有一部分职工即典型意义的老电力员工,受文化教育、成长经历、时代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他们对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和逐年加大力度的企业改革无所适从并有所滞后,尽管他们阅历丰富,信念坚定,爱企如家,但是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及工作技巧上与年轻员工相比还是有所差别。在企业改革中,他们不自觉地沦为弱势群体,体现在收入上没有年轻员工高,体现在职级上,也低于年轻员工,进而对企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有的认为自己工作十几年了,待遇却不如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这种思想的主导下,势必对企业管理层面及各项改革的支持力度就会大打折扣,进而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电力企业多元文化及价值观念消弱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意识形态功能。热爱祖国,公平正义,尊老爱幼,顾全大局,敬业奉献等等,这些都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意识形态。由于员工对自身的定位和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环境和文化的影响而出现多元化形态,这种多元化的存在如果不能加以正确引导,极有可能消弱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意识形态功能。
近年来,在个别电力企业单位中出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很值得我们去思索:“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有吃穿不理你,有困难找你,解决不了要骂你,处理不好就告你”、“不听组织招呼、只要组织照顾”等,这些价值观扭曲、以我为中心、只谈利益不谈义务的现实心态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3、提高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对策
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历,并结合了其他资料,认为要提高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应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于员工要用真情聚拢人心。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职工是队伍的组成者,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和管理,主旨在于发挥调动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方式可以促进电力企业从上而下同心协力,增强凝聚力,所有员工都具有饱满的热情,保持斗志的旺盛,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做到从严治企,将员工的冷暖放在心上,能深入到员工的生活中,真正了解其实际困难,例如普遍的职工子女的就学、就业、住房、福利等问题,都是与员工切实相关的。通过为员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其的关怀,明确自己是这个企业的一份子,绝不可以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待员工。
第二,不断丰富和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活动内容。思想政治工作要紧扣时代脉搏,从实际出发,不断丰富和充实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一要紧紧围绕电力企业中心任务。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业务工作这个中心,这是一条根本原则。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也不能脱离这个前提,关键是要结合企业业务发展中人的思想实际,做好教育、转化、引导工作。电力企业追求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因此要做好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两大基础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不在这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二要适应现代电力企业建设和发展的趋势。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就要加强电力企业在整个国民计划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电力体制深化改革的宣传,为干部职工树立思想基础,引导他们正视差距和优势,抓住机遇,树立迎接挑战的坚定信心。
第三,要坚持如下几种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①身教同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即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对群众进行言教的同时,必须严于律己,身体力行,言行一致,为人师表。②耐心说服教育与严格的组织纪律相结合的原则,即立足于说服教育,谆谆善诱,耐心等待觉悟,同时对不服教诲、坚持错误的辅以严格的组织纪律。③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把学习和宣传革命理论同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④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要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为各项业务工作指明正确的政治方向,使各项业务活动执行和体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⑤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即善于发现工作对象的优点和长处,通过表扬树立先进榜样,带动后进;结合必要的批评,抑制消极因素。还要善于从消极因素中发现积极因素,促进其向好的方面转化。
4、结尾
通过对电力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但要真正的解决好电力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问题,必须站在广大员工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要有服务员工的决心和耐心。今年,我党开展了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提高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契机,应好好把握,真正的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工作》万福义等,中国党史出版社
我电力行业的职工队伍中,女职工占近40%,她们显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在电网安全、电网建设、电力供应、优质服务、党风廉正建设、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电力建设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在调查中我们强烈感受到,《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10余年来,女职工劳动保护权益逐步得到改善,但侵害女职工劳动权益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难度比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女职工劳动保护状况不佳。由于企业改革,许多电力企业职工下岗,部分岗位人员不足,女职工休假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在女职工医疗检查方面,一些已经形成制度的女职工劳动保护指标,也随着企业改制被部分撤消;部分企业设备及配套设施更新较慢,禁忌危险劳动保护滞后,女职工应配备的劳动保护用品不足,导致女职工发病率较高。
(2)女职工“五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经期、更年期),特别是“三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特殊权益得不到保障,不少企业的女职工在经期依然在从事应该禁忌的工作。一些女职工在怀孕、生育、哺乳期间仍旧坚持工作,或者未等产假结束就匆忙提前上班,对身体造成了一定伤害。
(3)企业改革,对女职工的劳动权益及特殊权益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女工劳动权益受侵害的问题是个别的,不突出。企业改制后,许多职工下岗,女职工更是首当其冲,如何在新形势下解决好下岗女职工再就业问题,保障下岗女职工劳动权益,是一件很值得探讨的事。
2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们国家一直重视妇女劳动权益保护工作,我电力行业工会女职工组织全面履行各项工作职能,突出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基本职责,按照《劳动法》、《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法律,将社会性别平等主流化策略纳入工会工作领域,作为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现社会性别平等的重要手段,在维护女职工劳动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仍面对诸多困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宣传及发展还不到位。《妇女权益保障法》已经颁布10余年了,但由于缺乏对法律的宣传,在行业内尤其是企业领导中对《妇女权益保障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企业领导对法律中规定对妇女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一无所知,所以贯彻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十分困难。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律法规滞后,《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些内容已不适应当前需要,缺乏可操作性,特别是在违法惩治方面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措施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规定。
(2)女职工自身素质相对偏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目前,我行业内部分女职工文化层次比较低,缺乏对社会生活以及法律知识的了解,在遇到不公正的对待时,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进行自我保护。她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了解“劳动者权益保护”,又缺乏生产安全常识,出了事更不知道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3)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国家就业形势严峻,是妇女就业遇到更大困难的客观原因;“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意识是内在原因。这些原因导致女职工下岗再就业困难加大,生活质量降低,合法劳动权益受到侵害。
(4)内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导致女职工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妇女权益保障法》已经颁布10余年,在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方面,行业内各级工会组织和妇联组织在宣传和呼吁社会各界来维护妇女权益、检查法律的执行情况等方面缺乏力度。在检查中发现问题,有些通过工会和妇联组织协调解决,而有些问题工会和妇联组织也无能为力,这在企业工会女职工组织不健全的情况下比较突出。同时,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一些下岗、失业女职工劳动权益问题无人问津。
3针对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的建议
我公司针对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其他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保护女职工劳动权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维护妇女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决不能错误地认为是国家或社会的一种负担。否则保障基本人权只是一句人人都会高呼而落实不了的口号。
(2)完善保护女职工劳动权益的法律。具体化现行相关法律的规定,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以便有针对性地保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健全生育保险法律,将女职工“五期”的特殊保护成本分散到企业,逐步实现生育负担的社会化,提高女职工竞争力。推行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切实维护广大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3)进一步加强《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劳动法》的宣传,在公司内部形成保护女职工权益的氛围。首先,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栏、职工大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相关法律法规,营造维护女职工劳动权益的良好环境,让全公司上下都来关心和重视女职工劳动权益工作。其次,各部门和所、站、班组,尤其是工会,要根据承担的职责,认真履行好法律规定的保护女职工权益的义务,并注重协调各部门和所、站、班组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手段,保障女职工合法劳动权益。
(4)加强对女职工的教育培训,建立和完善多元化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提高女职工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保护女职工合法劳动权益,根本在于提高女职工的自身素质。工会结合实际,搞好女职工教育培训规划,加快发展女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强对女职工的培训,提高女工的整体素质。大力推进下岗女职工的实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女职工的工作能力和岗位技能,为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创造条件。
关键词:供电;企业;核算;风险
一、电费收入核算管理的现状
(一)财务、营销对账脱节。过去,财务部门与营销部门存在对账上相互脱节的现象。财务不直接掌握电费的应收和欠费情况,营销部门不了解财务部门的管理要求。在旧的对账模式中,财务部只与客服中心进行应收余额核对,由于人员变动和培训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应收余额一直存在偏差而未查找的现象时有发生,而营销部的监管职能也未发挥出来,这就造成每月应收账款余额不能及时核对,预收账款和业扩费用收入核对存在偏差,收入的真实性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财务部门无法核实营销部门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电费收入会计信息失真。电力企业目前对各地市供电公司的电费考核有三项指标:一是资产经营考核指标,即对年末资产负债表应收电费余额的考核;二是对电费回收上缴的考核;三是对线损率指标的考核。由于三项考核指标影响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部分供电局在指标无法完成的情况下,采取人为调整应收账款、从经费户垫付资金、调整售电量来完成以上三项考核指标。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使得公司总部无法了解真实的销售收入及电费回收率,增加了财务风险,并给电费核算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二、电费收入管理机制不健全所带来的风险
目前而言,由于长期以来存在营销与财务部门脱节的问题,因此电费核算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财务、营销预收电费余额不一致。目前,造成财务部门反映的预收电费余额与营销MIS系统反映的实际预收余额存在一定差异的原因主要有:1、没有及时对预收账款进行核销。财务部门当月可能根据营销部门提供的数据对未确认实收的电费将其作为预收电费进行账务处理,但可能由于未及时对账的原因,下月并未将上月作为预收电费的转为实收,营销部门可能已经核销而财务部门未进行处理故造成双方差异。2、人为调整预收电费数额。在过去出账的时候由于银行数和营销报来的实收数不一致造成账务处理借贷不平,财务人员人为地把差额放到预收账进行处理,而原始凭证并无相关地支撑依据,而事后也并未与营销及时核对,故至今不清楚造成银行数和营销实收报表不一致的具体原因。
(二)营销MIS系统操作不熟悉,没有形成有效地闭环管理。。由于客服中心操作人员权限地限制,在使用营销MIS系统时有一些操作权限没有开通,加之在部门进行人员变动时没有做好工作交接和培训工作,造成一些查询功能客服人员不会使用,给对账工作造成一定难度。在过去的工作中,往往就只是由客户服务中心提供当月应收、实收和各项业扩报表交到财务部,而往往忽略了对应收、预收、各项业扩费用当月收入和余额地对账工作,没有相应规范地表单进行跟进反馈,而营销部门又未对这些情况进行监督,这就给电费核算监管造成相当大的风险。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
从电费核算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加强电费核算管理的力度,如必须保证每月财务、营销按时进行对账工作;另一方面更需要采用技术手段来改变过去电费核算相对滞后的管理模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完善用电营销MIS软件,实现原始数据一次录入,财务与营销分权限数据共享,具体做法是:营销部门在抄、核、收的过程中,把用户核销电费的原始信息录入MIS。财务部门可从营销MIS中直接查询应收、实收电费数进行账务处理,而无须重复录入。采用这种做法后可解决以下问题:
(一)解决营销、财务脱节的问题。财务部门在本工作站就可直接、较全面地了解到营销部门的电费流程及管理工作。对营销部门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数据,也可及时掌握。直接掌握完整、准确、真实的电费管理信息,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电费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解决营销、财务应收电费不符的问题。实现财务与用电MIS数据共享后,财务部门在本工作站上就可及时掌握电费的有关情况,任何时间都可对用户的欠费、交费情况进行实时查询,具体包括用户的应收、实收及欠费余额,各期间的交费情况等。财务根据在用电MIS中查询的时点数作为做账的依据,这样应收和实收的数据来源同营销部门完全一致,从而解决了财务和用户应收电费余额不一致的问题。
(三)解决电费坏账管理的问题。为保持财务和营销应收账款余额一致,对于已核销的坏账,财务部门在将其冲减为应收账款的同时,用电营销部门也应相对核减对用户的欠费。按照公司“坏账核销应本着‘账销债不烂’的原则,对用户的债权不能核销,实行账销案存,企业继续保留追索权,对已核销坏账及坏账回收要通过备查簿反映”这一规定,可在用电MIS中建立一个“电费坏账管理”模块,对已做坏账核销的用户欠费加一个标识,而不是将已核销的坏账从用户的欠费明细中一笔勾销。这样既能够生成已核销坏账回收的明细表,严格区分当期、陈欠及已核销坏账电费的回收;又保留了对用户的追索权;同时又可直接从工作台上查阅、打印全部坏账明细表,从而实现电费坏账的全面管理。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加强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必要性出发,对现阶段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强电力企业做好纪检监察工作中有效策略。
关键词 电力企业 纪检监察 探究
电力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电力企业的稳步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而电力企业的发展有赖于纪检监察工作的质量,因此,加强电力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必要性
加强电力企业纪检监察是企业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其根本目的是通过监督检查企业管理人员和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而以达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的目的,最终实现获的更大经济效益的目标。
(一)外部环境的要求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切实加强企业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因此,这一外部环境要求的影响下,电力企业需建立更加完善的发展机制,加强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革,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改变电力企业发展现状的要求
在当前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着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在这种现状下,加强电力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能够有效的提升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进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需求
近年来,电力行业出现了一些腐败案例,例如,电力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中,惩罚体系的建设力度不大和深度不强,且缺乏完善的反腐倡廉管理制度,纪检监察工作无法正常执行等等。因此电力企业纪检监察部门要贯彻执行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核心思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保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现阶段电力企业纪检监察的现状
(一)缺乏健全的监督手段,导致纪检监察工作开展难
首先,电力企业对纪检监察工作的不重视,导致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其次,个别企业领导仗着自身职位权力,无视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甚至想方设法的规避监督。最后,纪检监察部门的职员监督领导怕受到打击报复、监督其他人员怕得罪人,进而导致无法正常的履行监督职能。
(二)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能力有待提升
做好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监察人员的能力也非常关键。但是当前电力企业的纪检监察人员的工作能力有待加强。究其原因,其一是电力企业中专业的纪检监察人员稀少,大部分都是聘用的一些非专业的纪检监察人员,导致由于不了解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出现各种问题;其二是许多企业的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还无法同时兼顾电力企业和纪检监察工作两个方面。
(三)电力企业纪检监察缺乏必要的权威性
当前,在电力企业中,纪检监察部门在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权威性。在实际工作开展中,纪检监察部门缺乏应有的权威和震慑,在处理问题需要调查取证时,往往也会受到企业各方面的干扰,特别是需要调查电力企业领导层时,调查工作更是难以开展。
三、加强电力企业做好纪检监察工作中有效策略
(一)建立健全纪检监察管理机制
首先,必须做到坚持以党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纪检监察管理机制,形成严格依法办案、加强案件审理的有效纪检体制。其次,加强纪检监察组织的内部建设,提升部门职员的综合能力,严格遵照依法办案的纪律;最后,建立责任连带机制,公平公正的对失职失察的干部进行责任追究,以此来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加强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规范企业工作作风
首先,企业要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加强企业领导及职工的廉政教育培训,积极开展企业廉政文化活动;其次,在企业管理层中积极倡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身作则、洁身自好,给企业职工树立榜样作用。最后,定期组织企业职工的道德观念培训和廉政文化学习,进而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及工作氛围。
(三)建立完善的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体系
首先,加强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体系的完善,确保电力企业的各项工作的明确落实,并得到有效的监督。其次,建立相应的奖罚机制,奖励表彰那些纪检监察工作合格的职员,对那些纪检监察工作做得不到位的人员,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进而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总体效率。总之,建立完善的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体系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所在。
(四)创新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内容与方法
加强电力企业的纪检工作内容和手法的创新,能有效的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因此,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纪检组织“教育、监督、保护、惩处”的四项职能作用,使各项纪检工作都能更好地服务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建设,促进企业的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
1)必须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对各种违纪行为严厉惩处,从源头上动机。要强化党政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报告制度以及新任职的党员干部廉政教育谈话制度。
2)加强制度建设来促进纪检监察工作更加的规范化。因此,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需要长抓不懈,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才能使企业的廉洁和发展实现精彩互动。
四、结语
总之,伴随我国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为保障电力企业的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的纪律检查工作,进而促进电力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升,最终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电力产业发展迅速,而电力工业作为公共的服务性产业,多年来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要发展、电力应先行”就充分体现了电力工业的重要性。80年代后期世界电力工业的改革浪潮席卷了全世界,我国也提出了电力工业的改革方针,即“公司化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自然也就承认了电力的商品性,发电企业将电卖给电网经营部门,电网经营部门再将电卖给供电公司,供电公司再将电卖给用户,这充分体现了电力的商品性质。首先,电力商品有无形性,电力商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即是无形的。再者,电力商品存在不可储存性,电力商品需随时随刻满足用户随机变化的需求,但又不能储存,这就决定了电力商品必须“以销定产”。最后则是服务性,电力商品属于公共服务商品,涉及到各行各业的生产与生活的保证问题,必须做好充分的服务工作。
二、电力发展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相应提高,必须要有充足、可靠的电力供应,才能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近两年全国部分省市又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先行官”地位越来越突出。电力供求矛盾突现,解决矛盾的方法只有加快电力工业的发展。我国电力工业总体水平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以火力发电为例,能耗高和环境污染严重是目前我国火电中存在的两大突出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火电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我国又是一个人均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当前,居民用电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特别是天然气、太阳能这些可替代能源逐步进入居民家庭。替代能源和电能的竞争会日益激烈。如何做好准备,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已成为当今电力营销的当务之急。目前,居民用电市场开拓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市场不敏感,供电产品策划、设计、销售手段远远落后于市场的发展及消费者的需求,加之企业超编严重,综合素质较低,电费回收工作压力大,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电力营销现代化建设前景分析
由于电力市场化步伐的逐步加快以及国家电力系统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各级供电企业均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的企业改革中将逐步成为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独立市场主体和独立法人主体。企业的工作重点已由原来的单一安全生产转变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全方位的综合发展。为此,需要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减人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信息反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仅仅建立营销业务层面的管理软件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这一转变带来的新需求,建立与之适应的电力营销管理决策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建议如下:
(一)逐步建立电力营销管理新模式关于此项,核心要点一是重构我们的营销管理体系,从组织结构、职责制度到工作流程,都真正体现“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理念,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第二就是加强电力供应侧和需求侧管理,保障电力供应,降低能源资源消耗。第三就是加大技术支持力度,紧紧跟随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做好营销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为营销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技术手段支持。
(二)逐步建立营销数据仓库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自90年代初推广实施来,已经积累了近20年的营销信息数据,这些客户信息的积累对于我们电力企业是一笔宝贵的资料,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料信息对自身业务的运作以及整个市场相关行业的态势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做出有利的决策,获得市场竞争的优势,例如针对大客户推出个性化的电力服务计划等等。
(三)构建市场体系,活化物资流通要统筹规划,合理市场布局,因地制宜地构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网络体系,规范市场行为,实现近悦远来,走向全国。要发展,首先应当通过调查,摸清市场情况,制定规划,逐步实施,以建立专业市场、综合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等多形式、多品种、多层次、配套齐全的市场体系。
(四)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优质服务为宗旨转变观念,增强电力企业职工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电网建设和改造,提高设备和线路的供电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高对故障抢修的反应能力、抢修质量、抢修速度和服务态度,注重服务时效,实施全员、全天候、全过程的快捷服务,提高客户对电力企业售后服务的满意率。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来提高企业的信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而扩大电力消费市场。同时通过加强电网建设,保障供电可靠性,提供优质电能。
四、结语
关键词:电力工业;电力体制改革;电力营销项目策略
一、电力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营销项目是指利用成熟、适用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等,提升营销服务能力或对营销设施、设备和装置进行改造修理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电力工程营销项目。根据业务实质,营销项目主要分为用电营业、电能计量、市场能效、智能用电、供电服务等五类。营销项目根据营销项目规模及重要程度分为限上营销项目和限下营销项目。限上营销项目是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营销项目、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建设营销项目、单项投资在500万元及以上的营销项目、其他营销重大营销项目。限下营销项目是指除限上营销项目以外的10万-500万元营销项目。零星营销项目是指10万元以下的营销项目。
二、电力公司营销项目管理的现状
营销项目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或组织目标,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的交换关系,而对设计项目的分析、规划、实施和控制。营销管理的实质,是需求管理,即对需求的水平、时机和性质进行有效的调解。在营销管理实践中,企业通常需要预先设定一个预期的市场需求水平,然而,实际的市场需求水平可能与预期的市场需求水平并不一致。这就需要企业营销管理者针对不同的需求情况,采取不同的营销管理对策,进而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目前,在我国电力公司实施营销项目的管理普遍比较粗放,营销项目管理就是省电力公司将项目计划下达给市供电公司、县供电公司,县供电公司把工作任务分解给各部门间或相关人员,供电公司、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将工程材料录入ERP,ERP上报物资计划至省电力公司物资部,物资部组织招投标。一般物资至少在工程材料录入ERP后三个月才能到货,就造成许多营销项目的拖延;或者是有一个目标和大致的计划,但缺少具体的执行方法。一些电力公司,营销项目管理还停留无序的状态,企业硬软件管理规范性不足,器具材料的现场摆放严重杂乱。营销项目如果盲目追求进度,不顾一切地赶工期、抢进度,必然加大成本,给营销项目留下无穷隐患;如果营销项目进度不进行科学管理,任其自由进展,势必延长工期,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三、如何提高电力营销项目管理水平
(一)加强进度管理电力营销。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在制定总目标和总任务后,通常会分阶段实现,保证每个阶段都不会出现太大问题,进而提高整体质量。进度管理,就是为确保各个阶段能够正常开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管理措施。很多企业都将其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计划制定,即设计阶段,是根据企业具体状况和市场环境对营销工作做出的整体规划,需科学合理地设计;二是实践控制,即按照计划开展实践,工作繁多,有着很多潜在风险,很容易出现问题。这就要求必须处理好电力生产和供需之间的关系,缩短停歇时间,保持一个适宜的生产和管理进度。同时还要将各项制度彻底落实,规范施工行为,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二)完善营销项目管理制度。要想顺利开展营销项目并能够达到质量规定,相关负责人务必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整个营销过程加以约束指导。企业要有科学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实行责任问责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在管理制度上能够按照要求完成目标。一套合理可行的管理制度,如果能够具体落实,往往会取得较好的结果,如超额完成任务等。此外,在工作中还可加强彼此交流,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建立起科学可行的技术流程和秩序,将如何提升营销项目管理质量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再者我们应科学设置专职、专项负责管理人员,在有效的质量信息监控及反馈机制的辅助下使技术管理及质量检测人员通过对复杂信息的综合收集、细化整理,将重要动态信息传递给相关管理层,使其对该类异常性信息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并将新一轮信息指令传递于相关施工人员,进而构建处理迅速、信息畅通无阻、高效准确的闭合型信息网络。(三)加强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以企业为本,是一种管理文化。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在当前新形势下,必须结合时代特色,重视企业文化创新,赋予其新的意义,为营销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节约文化是现代化企业都比较重视的问题,随着竞争加剧,企业获利困难,为增加经济效益,必须加强成本控制,尽量减少成本支出。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大意义,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强化全体职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对一些直接参与者和一线工作人员,有必要开展专业培训。而在人工费、材料费、信息费各方面都要合理控制。另外,因为当前的电力营销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还需要保证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以便做出科学的决策。
作者:谭丹 单位: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网安全 现状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b)-0128-01
大电网的建造与运行具有明显的客观优势,它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电网的输电能力并带动其规模经济效益的扩大,提升电网稳定运行的安全水平。随着电网覆盖范围的扩大和各区域间电网的互联,如果大电网发生突发性事故或故障并且在短时间内得到处理,严重时可能导致连锁反应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如大范围、长时间的停电等,这类事件将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同时,此类事故涉及面广、影响行业众多的消极影响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正是由于这种两面性的存在,才促使电力系统不断加快电力技术的创新和管理体制的完善。在当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电力行业应尽快建立健全电网安全运行机制。
1 电力工业安全的特点
(1)电力工业安全具有广泛的内容。电力工业的安全主要有两大类,即电网安全和电力市场安全。电力系统中联系发电和用电的设施和设备的安全;同时,电力市场安全则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其具体表现体现在供求关系等方面,若供求关系出现问题后,其恢复时间较长,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电网安全的突发性电网安全的事故与故障突发性同样也表现在全社会的政治经济领域,电网故障或事故的往往在瞬间发生,没有预兆性,而其恢复的时间一般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往往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对事故的预防能力较低。
(3)电力工业具有重要基础产业的性质作为人民生活的重要生活资料和工农业生产重要的生产资料,电力工业的发展水平,将对国家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发展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电力工业的发展也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
(4)电网安全生产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电网安全关系到社会的每一个区域,触发电网事故的因素众多而复杂,涉及一次能源,到发、输、配、用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其酿成的后果严重。同时,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灾害也是电网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地震、台风、洪水、山体滑坡等都会危及电网安全。电网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因素相互间的关联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电网安全控制的这种复杂性。
2 我国电网安全的现状
(1)电力建设面临压力大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增长带动了电力负荷的迅速增长,及时我国已有新建电源项目陆续投产,但是各省级地级区域内的电力建设仍有不协调发展的现象出现,这具体表现在:输配电建设严重滞后于电源建设,负荷中心受端电网建设滞后于送端电网建设,城乡配电网建设滞后于主网建设。厂网分开后,建设电源的速度远远快于建设电网的速度,致使相当长时间内仍存在着有电输不出的尴尬现象。
(2)电网运行条件恶化。运行条件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近年来我国加快了火电建设速度,在水电资源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火电容量的迅速增加致使水电容量所占比例下降,进而导致了用电高峰期时电网调峰能力下降;其二是风电建设项目的迅猛增长,相继有一些大型风电建设项目投产。但由于风电具有不稳定的特性,为了平衡其场所产生的大幅度的出力波动,必须留有足够的备用容量,很多省份已经察觉到与当地负荷不符合的风电出力易导致调峰困难。
(3)部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薄弱我国电力行业为垄断性行业,其中有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薄弱、水平有待提高,安全观念相对滞后、防范意识差。该行业规章制度执行不严、部门壁垒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其安全整体发展格局的形成。行业中很多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差,业务素质普遍有待提高,安全意识急需加强。与此同时,本行业内部的安全工作基础相对而言还比较薄弱,管理理念与方法上也与国际上先进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4)某些高危用户的安全用电管理现状堪忧。煤炭等高位用户的安全用电现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煤炭企业的安全工作有所偏废,一般重井下、轻井上,行业内普遍缺乏对供用电安的足够重视;其二,部分煤炭企业并没有制定相关的企业停电应急处理预案,有的企业即使制定了预案,但编制的相关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三,煤矿企业供电设施陈旧,缺陷过多,维护不当。由于价值观的偏差,国内煤炭企业在电气设备方面投入严重不足,维护不当,导致了煤矿企业电气设备老化陈旧,变压器渗漏、电杆裂纹、等重大缺陷大量存在。
3 对建立完善电网安全预防措施的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新体制下电网安全运行的法律体系。
如今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是多家电力企业共同责任,只有法律的保证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维持电网的正常生产秩序。为了建立健全电网安全的法律保障体系,就应该严格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对与电网安全相关的一些企业要明确其责任和义务,实现以法规范安全生产的目标,并成立独立于政府之外的专门的监管部门对其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当前虽已初步形成了新的管理体制,但相应的电力安全并没有立法,从而导致了呈真空状的安全管理。
(2)继续坚持电网统一调度。
我国电力工业安全生产的基本经验是无论电力体制如何改,都必须坚持电网的统一调度,以免造成指挥混乱、职责不清的状况。电网安全有瞬时性、多方性、不可预知性等重要特点,上述特点对电网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要求提高,在面临突发状况的危机时,与电力安全相关的所有部门和企业要反应迅速,统一行动,密切协作。
(3)构建安全投入的补偿机制。
电力企业作为从事电力生产、输送以及销售的生产兼服务型企业,电力企业中的任何一项安全投入都应该是普遍服务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电网安全特点进行分析,不难得出:电网事故所造成的自身的经济损失和影响远远比不上其社会经济损失和影响。加大安全投入会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有所增加,如果让电力企业对这部分投入进行内部消化的话,一般会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公司一般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增大安全投入则与之相违背,必然会造成企业在加大安全投入方面的踟蹰;其次是如果安全投入来源不明的话,企业会为了掩盖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以增加安全投入为借口。因此,非常有必要构建安全投入的补偿机制,只有如此才能免除企业的后顾之忧,完成其生产经营目标进而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