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的探索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地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水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自然因素之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的资源。地球上水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大气循环等一样,都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重要表现。因此,该节在本章乃至全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节教材紧紧抓住水体运动这一思想,侧重介绍了水循环和洋流的相关基础知识。
结合以上分析,笔者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2)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水循环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地理空间思维能力。(2)通过学习水循环的过程,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并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人类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科学发展观;(2)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在教学中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最终使学生能理解并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及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本节课采用了导学案、多媒体课件等工具,主要使用了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下面主要阐述一下本课的教学过程。本课共分为六个教学环节:基础问答、沙场点兵、三个臭皮匠、凝练升华、雄辩天下、我的金点子。
新课导入中教师本人演唱自编的歌曲,创设“地理大讲堂”节目现场氛围,教师角色变为节目主持人,引出本课探究内容听老师唱歌集中注意力通过一段教师自编的小曲,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一环节:基础问答。课前已经安排八个学习小组根据导学案内容进行预习。教师安排小组长对对应小组成员进行基础问答检测,时间3分钟。教师对组员进行适当抽查,对小组长预习效果在课下进行检测。 小组长对每位小组成员进行提问检验预习效果,体现小组学习的比学赶帮超的优越性,锻炼小组长的组织能力。
第二环节:沙场点兵。安排一、三、五、七这四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前绘图完成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后蒸发生成水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成云,这一环节称为蒸发。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水汽凝结成云致雨,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地面,这一环节称为降水。一部分水蒸气随大气运动到陆地上空,这一环节称为水汽输送。水蒸气来到陆地上空,同样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汇聚在地面的水再次蒸发,在植被的表面会发生植物的蒸腾,这些水蒸气同样上升冷凝,成云致雨。落到地面的水会沿着地表低洼的地方流动,最终汇入海洋,这一环节称为地表径流。地表的水顺着土壤的缝隙渗入地下,这一环节称为下渗。渗入地下的水在第一个隔水层之沿着低洼的地方汇入大海,这一环节称为地下径流。这就完成了水循环的过程。组织大家推选一名代表对各小组作品进行点评,并给予不同星级的奖励。(在学生画图期间巡视,并引导。进行指导和纠正) 小组代表到黑板前绘图,并能用简练语言描述水循环的类型、过程和主要环节。其他同学在导学案上完成绘图任务。 通过自己动手画图,加深对水循环过程和各环节的理解,并通过表述和点评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环节:三个臭皮匠。设计活动:组织探究合作探究——以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为例探究:(1)黄河参与了哪种类型的水循环呢?(2)我们人类活动怎样影响了黄河的水循环呢?(3)黄河塑造了怎样的地表形态?(4)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当中蕴含着什么地理原理,又存在什么错误呢?(教师可以适当参与小组讨论,对讨论的思路加以必要的指导) 小组合作探究:看图、思考、讨论、作答(1)黄河主要参与海陆间大循环,因为她属于外流河,但其源头也参与内陆水循环。(2)我们人类通过抽水灌溉、拦坝蓄水、跨流域调水、破坏植被或植树造林等多种方式影响黄河流域的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等环节。(3)黄河塑造了上游的河流峡谷、中下游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地貌。(4)诗中所说的“天上”来指的是黄河的主要补给类型为大气降水,“奔流到海”说明黄河是外流河,“不复回”错了,因为黄河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黄河的水通过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还能回来。 通过合作学习和讨论,一方面通过案例分析渗透了本课的重点、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和人类的水循环影响,便于难点的突破;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合作意识及地理科学素养培养,同时认识到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第四环节:凝练升华。学习了水循环的过程,我们来认识一下水循环的意义。结论: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水循环使得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思考,讨论、作答通过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之间讨论出水循环的意义,并揭示出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重要性。
第五环节:雄辩天下。给出辩论题目“水资源通过水循环可以得到更新,那么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学生根据自己课下搜集到的资料分成正反两方阵营,对本题目进行观点阐述、自由辩论、总结发言等环节。“真理越辩越明”,通过辩论激发学生学习的新,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第六环节:我的金点子。播放视频MTV《水》片段。引导学生提出自己节水的金点子。教师加以归纳总结:大力发展绿化,增加森林面积涵养水源。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提高水价。保护水资源,减少水污染。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学生自由发言,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提出自己的金点子。加深和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树立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
本节课笔者设计了下面的板书,为的是使学生有清晰的知识脉络,能够形成知识框架,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一、 水循环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重力能。
二、 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和类型
海陆间大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内陆水循环——蒸发(植物蒸腾)、降水、下渗
海上水循环——蒸发、降水
三、 水循环的意义
【关键词】数学的含义 数学的起源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从古至今,数学一直是以一种直接且深刻的方式影响着自然科学和人类文明的发展。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没有数学的世界是不完整的世界。本文是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发现其中的一些关联。以助于更好的了解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一、数学的含义
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六艺中称为“数”),亦被古希腊学者视为哲学之起点。西方语言中“数学”一词源自于古希腊语,其有学习、学问、科学,以及另外还有个较狭意且技术性的意义-“数学研究”。
“数学”一词的大约产生于宋元时期。但该词意义不同于现代标准汉语之“数学”,古意乃术数之学,现代的意思则是日本人对汉词赋予新意义,逆传回中文的词汇,所以等同于日语中的“数学”。新意义源自于日文在西化,明治维新时所做之西洋的一些新概念之对应翻译。
二、数学的发展史
数学的起源大体上从远古到公元前六世纪。根据目前考古学的成果,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年以前。史前的人类就已尝试用自然的法则来衡量物质的多少、时间的长短等抽象的数量关系,如时间-日、季节和年。算术(加减乘除)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在此期间,人类社会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逐步形成了数的概念,并初步掌握了数的运算方法,积累了一些数学知识。随着土地丈量和天文观测的需要,几何知识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由于缺乏逻辑因素,加上这些知识是片断且零碎的,基本上看不到命题的证明。因此,此时的数学还未形成演绎的科学。
从历史时代的一开始,数学内的主要原理是为了做税务和贸易等相关计算,为了解数字间的关系,为了测量土地,以及为了预测天文事件而形成的。这些需要可以简单地被概括为数学对数量、结构、空间及时间方面的研究。
到了16世纪,算术、初等代数、以及三角学等初等数学已大体完备。17世纪变量概念的产生使人们开始研究变化中的量与量的互相关系和图形间的互相变换。在研究经典力学的过程中,发明了微积分。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研究数学基础而产生的集合论和数理逻辑等也开始慢慢发展。
从古至今,数学便一直不断地延展,且与科学有丰富的相互作用,并使两者都得到好处。数学在历史上有着许多的发现,并且直至今日都还不断地发现中。
三、数学与人类社会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作为人类社会的两大基础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数学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对它们也有着重要关系。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其实也就是数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
1、数学与自然科学
数学是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家们拓展这些概念,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从合适选定的公理及定义中建立起严谨推导出的真理。数学分为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两部分,基础数学绝对是自然科学,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1+1=2是客观事实,不是逻辑推导。应用数学则是把某些事物用数学模型来套,并不一定符合客观事实,这也是很多人认为数学不属于自然科学的原因。可是数学的本质是基础数学层面的。所以数学属于自然科学,因此自然科学与数学是包含关系,数学可以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数学可以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史可以作为数学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的突出的例子。1905年爱因期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就以四维空时的阂可夫斯基几何结构作基础。而爱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不仅依靠黎曼几何这一数学工具。而实际上他将引力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几何理论。而黎曼几何则是十九世纪数学所取得的最大成果之一。二十年代中期量子力学的创立深刻地联系于希尔伯特空间的数学思想和理论。而五十年代规范场理论的提出以及七十年代所揭示出的规范场理论的丰富结构更是紧密地联系于纤维丛及其所有拓扑复杂性的思想。
综上所述,自然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必须有数学理论为其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数学的发展也增强了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2、数学与社会科学
按照传统的观念,数学属于自然科学或者只是自然科学的工具.然而,这一观念随着数学在自然科学以外的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而被改变.
198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因在国民经济核算系统的发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极大地改进了经济实践分析的基础而被称为“国民经济统计之父”的英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斯通(Richard Stone,1913~1992)在其专著:《社会科学中的数学和其他论文》的主要作了如下归纳:在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中,数学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普遍认为:各种数学方法不仅在理论层次上,对下列事项是必须的,即对需要明确地用公式表示的问题,对需要根据基本原理得出的结论,以及对于在复杂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弄明白的各项活动;而且在应用层次上,对下列事项也是必须的,即对各种变量的度量,对各种参数的估计,以及对专心致志地希望获得各种经验数据的活动安排种种复杂的计算。
社会科学尽管五花八门,都只与两个研究领域有关。第一个是精确描述社会系统如何运行以及其不同部分如何关联,这种类型的研究旨在探索和分析结构。第二个研究领域着眼于控制,也就是着眼于考察关于社会结构运作的有意识目标的效果以及政策形成的理性过程。这种类型的研究旨在探索和分析决策。
因此,在社会科学中我们感兴趣的不仅在于描述发生了什么,以及描述社会系统的各个部分是如何联系的。我们感兴趣的还在于合理的决策程序,这些程序是区别有效决策与无效决策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决策程序也可以用公式来表示并正确地加以分析。
笔者也在学前教育专业任教,在2012年冬季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时侯(12月22日),有学生(理科生)因害怕世界末日来临,而选择放弃考试。这虽然只是个案,但我们未来的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从这一愚昧行为中可见一斑。适当增加自然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在指导幼儿科学活动中,幼儿教师承担着激发幼儿对自然、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启迪幼儿心智的任务,对于孩子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有益的生物、物理、化学现象都要能深入浅出地作出适当的、科学的解释。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要适当增加自然科学方面浅显的与今后幼儿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将自然科学作为基础学科正常开设,这对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有极大的帮助。
如何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程
现行课程设置不利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五年制大专和中专的通识课程中包含了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而三年制大专的课程除了表1所列举的相关课程以外,并无其他自然科学相关课程。那么三年制大专是否可以增设与五年制大专和中专类似的自然科学课程呢?三年制大专的同学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已经比较完整的学习了自然科学的课程,那么知识的简单重复学习,便没有了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在课程里面几乎没有了自然科学。让笔者深有感触的是,各校学前专业现行的教育大纲几乎都可以概括成教心学(教育学、心理学)加技能(美术、音乐、舞蹈等)的模式。比如在教师的教育专业性方面,当前各校学前大专课程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为主,而没有将未来幼儿教师的培养纳入到一个系统化的课程设置体制当中。[3]这样的后果导致学前专业毕业生自然科学知识参差不齐,良莠不一,他们不知道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学过以后也不知道在实际的工作中怎样传递给幼儿。三年制大专需要怎样的自然科学课程《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幼儿教师应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根据现存的实际情况和对未来幼儿教师的要求,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学前专业大专课程必须进行改革。以幼儿园教学的实际需要设置一门以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为主的综合课程,该课程总体教育实践为60~80个学时为宜。第二,对实际的教学过程进行改进。山东女子学院董旭花教授主编的《幼儿园科学园(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中活动54—简易直流电动机模型。[4]该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初显的认识电和磁的相关现象,让他们感到好奇,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对自然的热情,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虽然大专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此活动中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但很多的同学没有完全的掌握相关的知识,更谈不上在幼儿教学中运用。在自然科学实际的教学中就可以以通以上类似的活动示例为背景,让未来的幼儿教师自己动手完成活动示例中要求的各项内容,然后对活动示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对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笔者把这种对师范生的教学过程叫做“从运用到知识”法。第三,现有的自然科学教材不适合当前的教学,应根据实际为该门课程编写专门的教材。该教材的编写应遵循逆推或归纳过程,从幼儿教学的实际出发,归纳出需要学前专业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材的编写可以按照“从运用到知识”法,重点以剖析幼儿科学教学中实际教学活动为主,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结语
而科研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激发科技人员的研究动机,强化动机,应用激励方法激发科技人员的行为,调动科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自然科学基金委不是一个指令性计划的行政部门,在某种意义上自然基金委与科学家是一种松散组织关系,其发挥管理作用的方式是导向和协调;对科研的管理既有宏观层次又有微观层次。其独特的性质决定了其激励机制不同与一般科研单位或其他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
在营造自然科学基金的激励机制过程中要考虑一下几个因素:首先,要考虑基础研究的特点,鼓励大胆探索。基础研究目的是探索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具有探索性、基础性、前瞻性、系统性、创造性和国际性。基础研究的探索性是指其探索的领域是一个全新的、未知的领域,其成果属于原始创新,因而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一般不能被精确地预见,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基础研究的系统性是指科学发展是一定基础上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艰苦的劳动。从历史上看,每次科学的重大突破都是许多科学家长期默默的工作和积累,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最后才取得的。基础研究的系统性决定了搞基础性研究急于求成是行不通的,稳定、长期地资助基础研究,加大对原始性创新研究的支持,是我们在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中遵守的原则之一。自然科学基金委要遵照基础研究的规律,努力为科学家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完善科学基金的退出机制,鼓励科学科学家大胆地自由探索,从而吸引一批优秀的人才从事基础性研究。但这并不是允许有些项目负责人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认真完成,敷衍了事。所以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区分正常的探索失败和不认真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种情况。对正常的探索失败,要给予正确的关注;对不认真完成的,要给予警戒。
再者,激励要有层次性。各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运作全过程包括立项申请、评审、执行、结题验收、后期跟踪五个过程。这五个环节是环环相连的,它凝聚了五方面专家的辛勤劳动,这五方面的专家是依托单位的科研管理专家(包括依托单位的学术委员会专家)、项目负责人、通讯评审专家、会议评审专家和自然基金委工作人员。
在科学基金项目的运作过程中,五方面专家的工作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首先科研管理专家根据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申请指南、有关方针和政策组织本单位的专家申请,经本单位的学术委员会审定后报自然科学基金委;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通过科研管理专家核定有关信息,初审后提交通讯评审专家评议,待通讯评审意见汇总后组织会议评审专家进行会评;经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务会审批后,下发通知;在项目的执行期间,科研管理专家按照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有关办法,保障和监督项目的执行;项目结题后,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组织同行专家对已结题的项目进行评估验收,科研管理专家协助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工作人员做好项目的跟踪。
由此看出,依托单位的科研管理专家对本单位科研人员进行组织立项、审核、申报、执行(后期管理)、结题验收、后期跟踪等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项目负责人是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执行的中心环节,他们是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执行者,直接关系着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能否顺利的完成,关系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效能;通讯评评审专家的工作是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基础;会议评审专家是在通讯评审基础上,集体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行判断、决策;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是依托单位的科研管理专家、项目负责人、通讯评审专家、评审组专家的之间桥梁,为他们提供服务。因此要调动五方面的专家,就要针对其工作特点建立不同的激励机制,使这个有机的整体协调发展,共同推动自然科学基金事业的发展。
再者,激励机制要建立在科学家的心理特点上。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动机在于其研究成果拥有优先权和独创权,其研究成果被同行公正的评价,进而得到社会的承认。因此在许多领域,某些方法或理论以该方法或理论第一个发现的科学家名字命名的,例如牛顿运动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等。在实际工作中,自然科学基金的激励要把重点放在注重科学家得到尊重的需要和科学家自我实现得到满足的需要上。通过对科学家的奖励,既肯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创造能力,又能激发更多的科学家从事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热情,又能吸引更多优秀的科学家和青年人才从事基础研究。
再者,要正确处理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关系。在一定的时期,虽然物质激励是提高工作积极性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忽视精神激励也是不行的,是片面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五种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种需要依次是从低级到高级,阶梯式逐级上升。当低级的需要满足后,人们会产生对更高级需要。只有要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激励作用发挥得更大。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视情况而定。如对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好的专家,若其项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按一定的程序可以给予延续支持,并在我委相关媒体上给予报道;对取得突破性或显示性的成果,除我委相关媒体上给予报道外,还要在国内主要媒体上给予宣传。
再者,要完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评价体系。要对取得研究成果突出的科学家进行物质或精神激励,先决条件是公正、公平和合理地评价其研究成果。否则,对科学家群体会赞成不良的影响。目前对科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的鉴定有两个可依据的办法《: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成果管理暂行规定》。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成果具有基础研究的一般特性,具有探索性、创新性和成果被承认的滞后性,但实际操作中的困难是比较大,因为搜集众多同行的评价是一个很困难的工作。建议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信息管理系统;做好科技情报工作,搜集和跟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充分依靠专家,发挥五方面的专家作用,定期组织专家对前期结题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做好成果分析。
最后,体现公平的思想,正确把握和运用激励量。公平是指激励量的分配要体现多劳多得,而不是搞平均主义;正确把握和运用激励量,就是要掌握好度和量的关系。因为公平理论的主要概念是: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是进行纵向和横向地比较,看其相对值。即每个人都把个人所得报酬与贡献的比率同他人的比率相比较,如果比较相等,则认为公平合理,感到满意;若不相等,则影响其工作积极性。所以,能否正确控制激励量的大小,关系到激励的正负作用。激励量过大或过小,不仅不能奏效,相反还起反作用。如果物质激励搞平均主义,不该多奖的多奖,不该少奖的少奖,就会使激励的效能下降;对精神激励搞平均主义,不该表扬而表扬,不该批评的而批评,反而其到相反的作用。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竞争心理,一旦意识到不公平,工作积极性会随之下降。所以激励量公平分配,有利于促进效率地提高,相反,效率下降。
物理一段位次区间的意思是生物单科成绩,在所在地方全省排名大致区间。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物理学是一种自然科学,注重于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尤其是它们各自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知识;更广义地说,物理学探索分析大自然所发生的现象,以了解其规则。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自然博物馆 教学 自然科学 课外培训
作为博物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然科学博物馆,以丰富的史料、实物、图片,通过分门别类的方法,系统地向人们展示了动植物、矿物以及自然科学和实用科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他们与众不同的生命存在方式。自然科学博物馆以形象、直观、立体等鲜明表现手段从整体到个体等方面来展示我们人类的科学成就。作为自然科学最好的教育场所之一,自然博物馆可以为中小学生提供良好的宣传教育场所,让他们充分地领略到自然科学的历史、现在以及未来变化脉络与轨迹,是中小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一部百科大全。可以说,教育在博物馆中的职能占有不可动摇的位置。
一、自然博物馆对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起着实物博物馆的作用
博物馆是对学生的课堂教育起着一个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让课本上的知识更加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让中小学生可以进一步地了解书本知识并得到切身的体验。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开放,可以让他们主体性得以激发。中小学生在博物馆看到多种以往在书本与电视上能见到的实物并聆听专家的讲解,甚至于还能够有机会亲手去触摸这些实物,去细查实物的动向并探寻一些自己所感兴趣的自然界的秘密。博物馆的这种做法让中小学生养成细致观察、手脑并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中小学生在实物所创造的教育情境中有着切实的体验与感受。博物馆所拥有的动植物标本实物以及各种罕见的图片与影视图像,这些都能够将各种自然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现给中小学生。对于中小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构成以及获取自然科学知识的效率都有裨益。自然科学包罗万象,门类复杂,中小学生要想通过书本来了解并有效地掌握这些知识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而我们利用博物馆的丰富实物,让中小学生仔细观察并聆听教师的讲解就可以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中小学生也能够有效的接收来自博物馆的知识。
同时,我们可以让中小学生接触实物,对其的理解以及记忆要比书本上来的直接的多,效果也要好许多。博物馆应当本着以人为本,让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充分有效的发挥,让自然科学的教育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还原、再现,对于中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博物馆的实物展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中小学生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充满了好奇之心,而我们的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工作是异常重视,并尽己所能来帮助子女。现在学校的课程是互不干涉,各自教授各自的内容,这样就造成了事物的内在联系被人为的割裂,中小学生即便吸取了其中的知识但也会因为知识面的宽度不够无法实现知识的迁移。博物馆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可以让各学科的知识整体的表现在中小学生面前,并且形成中小学生有自己切实的体验与感受。
博物馆还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与学校配合举办“生态夏令营”、“兴趣冬令营”、“博物馆活动夜”等,通过游览、旅行、采集标本、参观历史遗迹和革命纪念地,访问英雄典范、看电影、讲故事、知识竞赛等生动有趣的活动。同时,自然科学类博物馆配合展示播放各种具有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影片、录像带及幻灯片,增强课堂辅助教学的功能。
三、博物馆开展课外特色培训
自然博物馆如同一本包罗万象、真实、立体的课本,从宇宙天文到地理环境,从生物种群到人文世界等许多其他领域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解释大自然的生息演化规律,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引起人们对人类命运的关心,从而将重视生态保护落实到行动中去。特别是博物馆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千百万年地球演化的证据,还包括了演化的结果――地球上的奇特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等。博物馆在自然知识的传播和教育方法方面,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真实、直观、丰富,相对课本的枯燥讲解十分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通过分析中小学生心理认知发展一般规律,我们可以发现,中小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知识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对语言艺术有一定的追求,他们渴望得到表现的机会,并得到人们的认同。自然史博物馆可以下学校结合,开展“我是小小讲解员”的课外特色培训。这样的培训形式,主要是为了培养学位生热爱关心大自然的意识,以学习自然科学为出发点将学习热情引向更广阔的领域,并且以此为契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树立服务社会和对他人尊重的品质。另外,用博物馆的各种实物是科学知识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满足儿童对认识事物的规律。
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应结合实物展品,向学生讲解自然科学知识、一个合格讲解员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内容。邀请丰富经验的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语音训练、气声发音、语言表达技巧和其他内容。由于自然科学知识过于庞杂,教师可以精选一两个方面进行学习。例如,选择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主题,系统讲解地球、生命、生态的演化规律。当培训教学内容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到博物馆进行实地讲解,以便对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有个全面的检验。
小讲解员们经过严格的培训后,勇敢地在展厅面对前来参观的观众富有感情地讲解,灵活地配合实物标本加以分析,并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兴趣进行补充和修改。观众随时提出问题,小讲解员们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发挥机动灵活地予以解答,观众、老师、家长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肯定,使他们渐渐找到自信和感觉。
总之,新时代的自然博物馆管理要与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娱乐游戏中了解科学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这已成为博物馆发展的首要任务。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设计开发出大量的体验式的互动型的寓教于乐的大型科普展品,进行真正有效、超强感染力的科学教育,才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精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重视发展科学技术的程度,也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兰香,赵耀.关于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J].南方文物,2007,(1).
关键词:中西传统科技观;差异;比较
Abstract:TraditionalideasofscienceandtechnologyinChinaandWesterncountriesarecloselyrelateddespitetheobviousdistinctionsconsideringtheperspectivesofontology,epistemologyandmethodology.ThispapermakesacomparisonofthetraditionalSino-Westernideasofscienceandtechnology,discussingparticularlythedisputesastowhetherscienceandtechnologydisturbharmonybetweenmanandnatureortheymeanknowingandconqueringthenature,whethertheyarerationalknowledgeorirrationalknowledge,andwhethertheyarenon-systematic,theorized,andindependentbodyofdisciplineortheyaresystematic,theorized,andindependentbodyofdiscipline.
Keywords:thetraditionalSino-Westernideasofscienceandtechnology;distinction;comparison
科技观即科学技术观,是科学观与技术观的统称,它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度。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理论,对科技的看法和态度常常有很大差异。
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活动总会受到科技观的影响。科技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社会作用。这种作用的方向、强度、方式等不仅取决于科技本身的发展状况水平,而且还取决于社会历史的发展现状和条件。由于科技观的差异,所以它引导的效果也就不一样,正确的科技观可以引导人们深入地揭示世界的奥秘,揭示真理和追求真理,进而达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相反,错误的科技观则会引导人们走向错误的认识,离真理越来越远,达不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中西方传统科学技术观从本体论上讲,主要是探讨中西方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关于主客体的地位和作用的差别。其主要特点是中国注重从主体到主客体的统一,形成整体自然科学观;西方则注重从客体到主客体的统一,形成分解自然科学观。从认识论上讲,主要是探讨中西方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关于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从方法论上讲,主要是探讨中西方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关于致思途径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比较研究:
一、科技是干扰“天人合一”的观念与科技是“认识和征服自然”观念的对立
中国传统科技观认为科技在本质上是干扰“天人合一”的东西,主张“见素抱朴,绝圣弃智”;西方科技观则认为科技在本质上是“认识和征服自然,张扬个性”的东西,主张“知识就是力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天地万物和睦相处。而西方则强调以人为中心,崇尚对自然的征服与驾驭。
中国传统的有机整体自然观、整体自然科学观和人伦中心相结合,在认为人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基础上力图使自然界人格化,提出诸如天人感应、天人同理等观点。中国的“天人合一”,实际上更多强调的是人与人的和谐,而非真正重视自然的天。认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求人们在认识自然时不能离开社会的现实,因而人们很难把自然界作为科学研究的独立的客观对象,也很难从客观的角度来把握自然现象而形成科学理论体系。在历史上中国人由于所处的生存环境相对较优越,使他们无需与自然作太艰苦的抗争即可获得自足的生活,因此他们企望与自然保持一种亲和的关系,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人文社会的建立与研究上。中国人崇尚的“智”主要指人生智慧——“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1〕。加上以伦理及政治哲学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很早便取得了文化上的独尊地位,这就不可避免地抑制了以认识自然规律、创造物质财富为宗旨的科学技术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在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社会经济的主体。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狭隘保守的思维方式也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桎梏。以农业为社会经济之根本的农本思想从维护封建经济的目的出发,重农抑商或曰崇本抑末,不但压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且还在其思想文化上的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极大地扼杀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创造力,阻断了我们领先走向近代社会的可能。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儒教国家,伦理型文化色彩浓厚。儒家的义利观、道器观、宇宙观等根深蒂固的观念约束着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中国古代有着重“道”轻“器”的传统。在封建社会,就整个学术理论而言,是重视人文科学而轻视自然科学,轻视对具体器物、技能的研究。即便对具体事物进行研究,也只是在能够从中发掘出总体精神时才具有意义。因此,古代贤哲对于自然界的大量的敏锐观察和新见解,结果总是无一例外地导向对人心的启迪,归结到启示人们某种社会人生的哲理,否则便被视之为“丧志”。这种崇尚政治人伦之“道”,而轻视具体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艺之“器”的偏执,只会将读书人隔绝在自然科学技术的门外。伦理型文化的另一特征是重自省、轻外求。在探求客观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时,这种自省法表现为内心世界的自我体悟、猜测和臆想,极力排斥对事物进行剖析,把探察弄清其内部的结构、机理的向外探求,看做是“奇技”而加以禁止。如《礼记•王制》称:“凡执技以事上者”,“不与士齿”,“作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者,杀”〔2〕,强调自省内求,在很大程度上堵塞了人们向外探求自然奥秘的道路。
总之,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农经济文化,对自然不需要一定得深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通过自给自足的生产基本上就能满足需要,因而不太重视对大自然奥秘的深入探索。学者们在没有弄清自然的本质,也没有对科技本质形成正确认识的情况下,只是凭着感觉经验,主观上认为探索和改造自然,会破坏自然,破坏“天人合一”。由于科技是不断地探索和揭示自然本质、规律,并改造自然的,从而必然不断地改变自然的原貌、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使学者们认为发展科学技术会导致人与自然的日益对立以及矛盾的尖锐化,破坏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和谐关系,因而科技在本质上实际是干扰“天人合一”的东西。因此要加以限制和摈弃,乃至做到“见素抱朴,绝圣弃智”。〔3〕西方的学术起源于古希腊。在古希腊时期,地中海沿岸诸城邦古国,由于其地理环境和客观条件,决定它的经济朝着航海、贸易、商业和加工业为主要内容的方向发展,由于航海和商业的发展,可以把外国的资源运回本国进行加工,引进国外的科学技术,促进其发展。这一切,增加了人们的冒险心理和进取精神,培养了人们重视自然,追求科学知识,崇尚理性的风气,认为科技能使人认识改造并战胜自然,使其商业文化获得大发展,这为古希腊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经济基础和思想条件。
要确保航海和商业贸易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注重对大自然的探索,不断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注重对自然细节的了解和认识,从而获得改造自然的成功。海洋的惊涛骇浪带来的生存忧患,使古代希腊人产生了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征服和驾驭自然的雄心。而要驾驭自然的先决条件便是认识和掌握自然的规律,知识就是力量,因而“爱智”成了希腊人乃至整个西方民族的共同价值取向。古希腊的学者们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就抛弃了神话,更不相信天神的喜怒哀乐能操纵人和世界。他们认为自然界是有秩序的,并始终按一定的方式运行,并相信人的智慧,人不仅可以探索自然界的规律秩序,甚至还能预知它将会出现的事态。古希腊人尤其偏爱能帮助人认识利用自然的知识。这显然是因为探求和发现自然之奥秘乃是战胜自然、实现人的自由意志的最有效的手段。几乎所有古希腊学者都接触到或掌握了当时自然科学前沿的知识、理论,并且较为得心应手地用自然科学事例论证自己的哲学思想,自然科学往往是他们学说的一块重要基石。西方的哲学家历来都观注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和物质运动的各种形态。如此形成了科技在本质上是“认识和征服自然,张扬个性”的东西的西方科技观,它主张“知识就是力量”。而且西方人道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肯定人为万物的尺度,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从而鼓励人对自然的征服与驾驭,这就为西方以认识和利用自然为宗旨的科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原动力。但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启蒙心态在20世纪受到了质疑和挑战,因为它的后果是被破坏的自然秩序对人无情的报复。
二、“非理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对立
中国传统科技观认为科技是非理性知识,而西方科技观认为科技是理性知识。
中国古代在认识上注重直觉体知的方法以及知识成果的获得大都不是通过思辨的或理性的论证方式得到,使其产生了科技是非理性知识的思想。科技是探索、揭示自然本质和规律、并改造自然的,不断改变着自然的原貌、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矛盾的尖锐化。中国古代学者在把自然界人格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支配下,自然容易把科技视为非理性的产物了。既然科技被认为是非理性的,是干扰“天人合一”的,自然就会遭到排斥和蔑视。中国的历史上,在很多志于正道的学者眼里,科技是非理性知识,所以,儒、道、名、法、阴阳诸家均视科学技术为末道或不屑为之,或持明确的排斥态度。在这一观念的影响和价值导向下,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宁可走科举仕进之途或沉溺于经学义理的研习考据之中,也不屑于弃儒从技,绝少有一流的人才去研究科学理论,致使科技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无足轻重。
古希腊时期,人们把研究自然界看作是高于一切的事情。人们崇敬自然界,把对自然现象的解释看作是智慧的表现,研究自然界是获得智慧的途径。学者们普遍认为自然界中蕴藏着真理,赫拉克利特说过:“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4〕(P25)。古希腊的学者大都专心研究自然界,以获取智慧。他们为研究自然,不惜牺牲自己的荣誉、地位和财物。学者们把掌握科学真理看作高于一切的胜利。他们醉心于研究自然,非常注意和关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古希腊学者并不满足于解释自然现象,而是在这一基础上做更高的概括抽象,形成了自然哲学,并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结合社会事物,以说明整个世界,就形成了既能解释自然又能解释社会的哲学理论。古希腊的哲学体系乃至整个学术体系最先是建立在研究自然的基础上的,它的发展同自然的研究密切联系在一起。这一传统一直被保留并在文艺复兴后被不断发扬光大。西方的学者基本上都是熟悉甚至精通当时自然科学知识的,他们的学术同自然科学都有着某种联系。这种传统对西方科学技术乃至社会科学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西方的学术起源于对自然的研究,学术的发展与自然科学有密切联系,众多的学者包括社会科学者都比较自觉地关心自然,研究自然,甚至宗教神灵学说都研究、利用自然界物质运动的某些材料为自己服务。因此,西方传统上是把科技看成能够帮助人们实现对自然和真理把握的理性知识。由于科技是理性知识,西方的科学家们都十分注重科学精神,特别是科学的理性精神。
三、非系统化、理论化的独立学科体系与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独立学科体系的区别
中国传统科技观认为科技是不需要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独立学科理论体系,而西方科技观则认为科技应当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独立学科理论体系。
首先,中国的学术起源于先周的巫史之学。从现代科学分类角度看,巫、史之学基本上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到春秋时期,社会发生极大变动,逐步形成了春秋战国时诸子的学术思想。其内容主要是关于安帮定国之策,整个学术都是以探索社会政治之术为目的,其学术起源及其发展与自然科学都比较疏远,主要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并有明显为社会政治服务的色彩。诸子百家中,墨家是最重视自然科学的学派。《墨子》一书中有这一派对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许多研究成果,代表了当时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但其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只是墨家学术体系中次要部分,其学术体系的重心、目标主要在社会政治方面。令人遗憾的是,自汉以后,儒家定为一尊,道家成为其辅,儒道互为表里,形成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主流。墨家所开创的科学精神和独到的科技理念,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未能在传统科技文化中占有应有的地位。自此以后,在学术领域中自然科学的成份就更少了。中国古代几乎没有像样的科学技术研究团体。科学家大都是分散、孤单地进行研究,没有形成一支持续不断,以自然界作为对象的研究力量。中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均以“内圣外王”、经世致用为宗旨,推崇实践理性,贬损以科技为主要内容的工具理性,使得科技理论思维的翅膀被绑上了沉重的经世致用的铅坠,难以建立起科学理论体系。其次,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为很强的实用性。这就决定了中国技术思想特别发达,并形成了工匠传统。许多能工巧匠尽管在技艺上有很高的造诣,拥有丰富经验技能,但由于知识有限,却无力把经验上升到理论体系层面,形成科学理论。他们的技艺一方面无法得到总结提高,另一方面也无法通过文字记载传诸后世,只能靠面授、口传,这往往会造成人死艺绝的失传现象。而绝大多数正统的学者由于没有实践经验,也难以完成这一重任,加之对科技有偏见和误解,也就不重视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国流传下来大量的科技著作,大多是对某一时代科技状况的直接记载、现象的描述和经验总结,却很少有理论方面的研究总结。中国科技具有的理论技术化倾向虽暂时有利于技术工艺的发展,但不利于理论体系的构成,譬如中国天文学的观察资料非常丰富,但它长期附属于历法,未能建立起完整的天文学理论体系。
再次,从科技理论建构角度看,中国传统科技观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其原因有二:第一,中国人在整体自然科技观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具有无限涵容性的理论体系。这使自然科学始终包含在思辨哲学和其它文化形态中,限制了它走上独立研究的道路,不利于它形成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独立学科理论体系。这阻碍了科学认识论的发展,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大都停留在直观观察、经验推断和主观臆测的水平上,没有超出经验的层次,没有升华到系统的理论体系,没有对规律性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没有用理论形式将其概括和总结,不能完成理论上的抽象和概括。
第二,科学作为知识体系,还必须从大量事实材料中抽象和概括出关于事物的本质联系,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知识体系.这个过程通常是由两个步骤来实现的:第一步是抽象的理性认识,侧重于对事物作分析研究,起主导作用的思维形式是形式逻辑;笫二步是具体的理性认识,侧重于对第一步所获得的思维材料作综合的研究,起主导作用的思维形式是辩证逻辑。这个过程是离不开逻辑的。中国古代的思辨性思维是比较发达的,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百家争鸣,其中尤其是以自然本身来解释自然现象,较之神学自然观有很大的进步。如以“气”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构成,以阴阳来解释万物的变化发展,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因素,但是这种自然观是排斥对客观事物作具体分析研究的。加上中国传统科学强调应用,把有关名词,概念等逻辑方面的议论斥之为“诡辩”,予以唾弃。先秦时期名家学派的惠施、公孙龙和后期墨家谈辩派,就以其研究不合对时宜,为当时的社会所不容。而名家和后期墨家谈辩派所研究的问题在科学思想史上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名家与墨家谈辩派的湮灭,是中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损失,致使中国在科学方法论上一直未有大的突破。因而中国传统科学总体上还停留在经验形态上,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这不利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人文传统长期以来形成了只是努力发展各种与人伦社会有关的思想学说,而不关心对客观自然的认识、探索,不热心逻辑认识体系和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长此以往,也就形成了科技是不需要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独立学科理论体系的误解。
古希腊人在机械分解的自然科技观思想指导下,自然科学很早就逐渐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研究主体、对象、手段和成果。并从其它社会实践中分化出来,组建成共同体。这一点和中国人始终把科学事业涵容在其他社会实践中是不同的。古希腊学者研究自然“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出说明。”〔5〕(P5)这就形成了最早的学术,最早的科学理论。
古希腊科学的发展最初得益于古埃及、巴比伦和印度文明所创造的科学。但是古希腊的科学家们将这些源于实用的天文、数学、医学知识加以理论的升华和系统总结,建立了分类明确的科学学科体系,为后来西方科学的长足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如,被称为西方科学之父的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4世纪便写下了多卷本的《物理学》、《天体学》、《动物史》以及气象学、矿物学方面的著作,而他关于逻辑学、形而上学的理论对于西方理性思维方式与科学思辨精神的形成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古代西方也有很高超的技术,但总的来说,科学理论的创立更为突出。其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如德莫克利特、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欧几里德、阿基米德等等科学巨人,他们都是学者型的,古希腊思想家普遍具有在哲学思辨中追求严密的演绎化系统的倾向。从泰勒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几乎所有哲学家都曾不倦地探索逻辑的推理规律问题,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一个严密的形式逻辑体系,接着欧几里得又建立了数学史上第一个公理化系统的欧氏几何体系,为近代科学理论体系的创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到16世纪以后,又逐步建立起受控实验和开放性技术体系,从而形成了近代科学技术结构。这种结构具有科学理论、科学实验和技术三者之间的互相推动的循环加速机制,促进了科学技术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强调理智的作用,重视知识的完善,科学家同时又是哲学家,这是西方的一大特色。这就决定了西方科学思想特别发达,并且形成了智者传统,他们善于构造科学理论体系,其影响直至今日。
〔参考文献〕
〔1〕王亚丽.孟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苏南注评.道德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洛东中学 吴宏
参考文献
1.刘知新.更新课程观念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2002,(9):6—9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11
历史跨进了21世纪,培养创造新人材是时代的要求和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鲜明特征,与之相适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施能力业已成为当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所以要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生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因而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学法理念。保持自然科学旺盛的活力,素质和教育才能落实到实处。
一.自然科学课程教育的新理念
把培养科学素养作为自然科学课程的教育价值中枢.新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理念,概括如下:
1.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科学素养;
2.激发学生兴趣,倡导探究学习;
3.扩展认识视野,理解自然科学与社会的联系;
4.促进学生装发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可见课程的核心是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与当今世界科学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向是吻合的。
新课程所提出的“科学素养”及“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标准包括一个人所具有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以及他在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科学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认知兴趣、态度、情感、价值观、精神等,因此科学素养就是培养能理解科学技术并有进取精神的人和主动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去分析、探究和处理要解决的问题,并做出科学的判断、解释和结论。
新课程标准同时也要求教师应该通过有目的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科学方法、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自然科学课程内容革新的理念
1.从重学术性转向重普及性,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选材新课程特别重视教育内容的过程。一方面是降低了对科学概念和原理的要求,另一方面则重视扩展知识的面,重视加强科学与技术、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体现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和进行体验学习的特点。比如,新课程就增加了与生活非常紧密的一些有益于扩展学生视野,丰富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阅读性材料。
2.从重视科学发展到既重视基础,也重视跨学科学习
新课程强调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增加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内容,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这些要求:其一,在课程内容中纳入一定的综合性内容,如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问题;其二,是加强学科间以及科学的交叉联系,如自然科学本身的生物、物理、化学之间的联系,自然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其三,是加强实践学习活动,如观察、调查研究、主题讨论、辩论、兴趣实验探究、科普活动等。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从而通过学习中的探究来使学生达到轻松愉快地学习自然科学的目的。
因此,使用新课程必须做到:
①.重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给予宽泛有价值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做科学”的环境;
②.在学习中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帮助他们认识科学探索的特征和科学事业的特点;
③.运用丰富的现代科学成果、科技成就、新方法等去扩展自然科学学习的内容,以促使学生能够从多种角度认识自然科学,以及在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④.注意把学校中的科学教育、科学普及教育、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及课题探讨等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运用价值。
三.新课程教学实施的新理念。
1. 体现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在探究科学问题时,为获取依据和解释而采用的研究途径,自然科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则主要是指在促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培养学生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让学生学习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了解科学家研究科学问题的途径,这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提出的问题,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猜测解决问题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2. 体验探究方法,培养科学学习方法
探究过程是指为完成特定探究任务而设定的由一系列具体探究环节构成的实践途径,主要是:
①提出或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②收集适合问题解决的资料;
③提出假设;
④验证假设;
⑤导出结论。
3. 改变学习方法,倡导轻松愉快学自然科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改变学习方式,轻松愉快学习自然科学的观念,新颖且有价值,为此,需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途径:
①选择“以联系学生生活实践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改变“惟书是书”的现象,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包括:知识能力、个性、创造性等),把科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接近学生生活,使之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并立足课堂知识向课外辐射延伸,让课堂节奏与社会发展共频共振。所以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丰富课内知识从而使课内外知识相互补充,互相渗透,有助于学生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
②设计“以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学法多种多样,但不论什么样的方法都必须服从于一般的教学原则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好的教法体现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法上,使学生能学、肯学和会学。其中能学是起点,肯学是动机,会学是方法,能学即从学生的原有的知识水平出发,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新,旧知识不旧,轻松起步。肯学是指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意识,教师要以知识为载体,创设情景,酝酿冲突,利用知识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学习过程中感到学习是自身的需要,学习是快乐的。同时会学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创新学习环境中,积极思考,善于动脑,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动用已有的知识,采取多种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盲点、考点巧妙点拔,不仅向学生提供“黄金”,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点金术”,掌握“塑金”的方法。因此,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如果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那么很多奇迹会出现,学生的学习潜能就会充分发挥,也就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吸引力。
四.新课程的教学评价及学生的评论。
⒈自然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教学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倡导把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作为自然科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既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情况,也更要求重视评价学生探索能力、科学情感、科学态度与科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突出评价的整体性,综合性、开放性和真实性,注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⒉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①采用“纸笔测验”方式,注意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
③采用“活动表现评价的方式,即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能力及综合素质等进行评价,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实施评价不能只限于依据考试成绩,而要注重通过学生参与诸如撰写”有关酸雨的危害“报告,开展“有关当地河流污染与治理的方案”的辩论活动,进行“有关农药,化肥在蔬菜生产中的使用情况及有害性调查”来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为综合地评判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状况提供可信的结论,
关键词:小学自然 实验教学 重要性
小学自然实验教学不仅是学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基础,因此,小学自然实验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对小学生学习情况有一定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因素。鉴于此,在小学自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自然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1.促进社会进步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史中可以发现,科学技术不仅是变革的动力,也是一个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主要依靠的还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就要不断地优化国民素质;为了使我国在世界各国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将小学自然科学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自然科学教育要坚持从小学抓起,激发学生对自然和地理学习的渴望,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自然科学。
2.培养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世界观也能衡量一个学生身心是否健康的标准。加强对小学生自然实验教学,能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使其从小就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在学习和生活中坚持实事求是的观念,从而才能更加准确的、科学的认识整个世界。比如在小学自然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在通过对自然学科的学习上,能够使小学生更加清楚地掌握彩虹的形成,并能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小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上,能够更好的了解世界,增强小学生对美的感受,从而培养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
3.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尚浅,因此他们对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在小学自然实验教学过程中,小学生通过学习后会产生对自然以及美的向往。除此之外,自然科学的知识紧密联系着其他学科,如大自然中的有些现象与物理、化学知识相关。因此,加强小学生自然实验教学,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如今的教育教学目的不仅仅限于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才是新课改的最终目的。小学生通过自然科学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大自然现象的了解程度,也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提高课堂教学对策
1.坚持以学生为本
所谓以学生为本,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的成长成人为本,要明确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自然实验教学时,要明确小学自然实验教学的目标,以学生的内在需求为根本依据,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中,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自然科学实验,如开展知识竞赛,分组合作等。通过这些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讲解到 《光的传播》 这一章节时,可以在课堂操作小孔成像等与光的传播有一定关联的实验,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加深刻地观察到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因。
3.运用新式教学设备
科技改变生活,同时也给现代教育技术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活力。在小学自然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适时运用新式教学设备,如:计算机、大屏幕以及多媒体等。建立新式教学设备的课堂,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动画、视频以及图片等方式展示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示事物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打破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自然实验教学的开展,体现了自然科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但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自然实验教学的实践性以及独立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实验中来,并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地充实自己。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实验报告的整理,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整理,才能使学生明白实验的由来,从而更加理性地认识实验。教师在小学自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当一个引导者,使学生在自己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实验,并养成自主探索的习惯。
参考文献:
[1]范举.如何在小学自然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大江周刊:论坛,2012,11(6):254-254.
[2]刘琼,李立婷.浅谈小学自然实验教学的作用及注意事项[J].文理导航(下旬),2013,26(z1):61-62.
[3]包永梅.浅谈在小学自然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09(36):337-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