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

第1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范文

全体性特点。现如今,我国部分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从高校的角度而言,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舒缓大学生的消极情绪,改善大学生的困惑心理,是当前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现代传媒所具有的特点从根本上带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传媒的发展带来网络媒介的不断产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能产生全体性的特点。因此,高校心理健康要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分析与研究。自主性特点。现代传媒时代,教育者与接受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媒介产品的推出,传媒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教育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比如,人们利用微博、微信、网络视频,可以缩短心灵的距离,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平等的关系。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担当指引、参谋的主要角色,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出大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能够自觉、自愿地促进自我心理健康发展。一名高校心理学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现代传媒所带来的巨大作用,将其与教育进行全面结合,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自主性进行充分调动。社会性特点。利用网络、计算机能够使社会信息传播呈现出无障碍的特点,在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能够现代传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伴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大学生的角度而言,要将自身需求与社会变化进行结合,在改变自身的同时,也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要依靠传媒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增强大学生的心理体验,使大学生的心理不断成熟,心理应付能力不断提高,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机遇

现代传媒下大学生心理机制得到完善。现如今,多元化的信息资源虽然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各种信息更新速度比较快,信息传输更加便捷,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更新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各种媒介产品的出现,像微博、QQ、微信等通讯功能的实现,能够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可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积极利用传媒产品,加强传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使传媒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精神指支柱。另外,在传媒信息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得到提高,心理得到放松,体会到传媒所带来的平等与尊重,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性。现代传媒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平台。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咨询工作可以在网络中进行,网络传媒中开设的心理交流空间、心理咨询室等,打破了传统心理教育所面临的局限性,将咨询的覆盖率扩大。除此之外,利用现代传媒所开展的心理咨询活动,不仅具有趣味性,并且能够避免大学生害羞等心理情绪,使大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敞开心扉,将内心的心理隐私与心理困惑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辅导。现代传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得到扩展。高校可以利用现代传媒,采取多种方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询,比如,可以利用学校公开的论坛、贴吧、博客等,也可以在各种聊天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与此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者也可以利用媒体向大学生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比如向学生发放相关心理案例,建立学校心理咨询网站,提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心理教育能力,从而促进自身发展与进步。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现代传媒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1.多种价值观念导致大学心理认知产生迷茫。

现代传媒在可持续发展中延伸出了众多媒介产品,由于传媒在发展中缺乏安全性,信息数量逐渐增多,信息传输速度加快,部分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与心理选择变得迷茫,并且在诸多传媒信息的推动下,大学生对信息的真假无法及时辨别,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不够,从而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在心理认知上产生困惑与迷茫。

2.传媒环境特点导致大学生心理出现偏颇。

现代传媒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情况下,大学生可以淡化自己的身份,利用现代传媒构建一个虚拟的社会空间。但是,这种虚拟性会导致大学心理防御能力降低,并使其缺乏监督,容易出现放任自我、追求过度的心理,导致大学生在媒体活动中失去行为操守。现代传媒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3.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产生影响。

现代传媒中,媒体的信息量比较大,信息比较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多元化影响,也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这种发展现状使心理教师无法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无法找出大学生的心理矛盾与心理问题,出现失望与失落情绪。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不适应现代传媒。

现代传媒具有及时、方便、快捷的影响。在其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比较复杂,心理发展规律不平衡,在心理发展的走向上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而部分高校在心理教育中仍然采用传统教育方式,不仅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模式,并且也会导致大学生心理矛盾难度加大,心理压力难以释放。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建立专题心理健康网站。目前,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高校应该建立专业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普及,并且利用私密聊天工具,比如微信、QQ等,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另外,高校也可以利用各种传媒产品,为学生进行心理讲座与心理宣传。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媒体建设,进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化、媒体化。

1.增强大学生对现代传媒的适应能力。

现代传媒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使大学生能够对现代传媒进行辨证认识,对媒体信息进行正确解读,避免有害信息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危害。与此同时,还要给予大学生心理指导,让大学生能够对现代传媒有所认识,在利用现代传媒新颖性的同时,也要进行积极思考,避免出现抽象思维的钝化,避免快餐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第2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范文

1、自我认知是解决心理问题的前提条件

自我认知是解决心理问题的前提条件,也是大学生必需的心理硬件。但往往多数学生不能做到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赏识。在心理问题的自我认知过程中,应该让患者做到以下几点:

1.1客观认识自我。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就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不断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检查中重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敢于尝试,勇于验证,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1.2正确对待自我。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不能只看到自身的优点,忽视或故意掩藏自身的缺点,当然也要敢于肯定自己,这样才不至于“自以为是”或“自暴自弃”。

1.3有效管理自我。我们要对自己进行检查、督促。做到自知,自尊,自爱,自勉,自警。在可自控的范围内管理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认知,自己的价值取向。并能够运用健康、合理的实践方法来改善自己的心理环境,能在顺境中做到不懈怠,以进取作为向前动力,在逆境中不气馁,把失败作为进步的阶梯。有效的管理自身的心智与情感,有的放矢的调节心理环境。

2、心理辅导也需要有实践的融入

在对一位高校的心理辅导室老师进行采访时,老师提到,我们现在的心理教育大多还是停留在理论教育的平面上,我们同学需要的是实践性心理教育,如今的教育往往是不够的。我们也因此第一次萌生了实践教育这个想法。当被问及如今的心理教育还存在着什么样的缺陷时,老师向我们提供的信息是:学生自己主动来心理辅导室的频率很小;大学生心理辅导不深入人心,缺乏实践;学校心理辅导室形同虚设也屡见不鲜;呼吁心理辅导与实地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也在实际中背道而驰等高校及社会现存问题都亟待解决。其实,经过我们的分析这样的情况还大有存在,所以让学生参与进来,亲身实践,就是心理教育的重中之重。部分高校通过开展各种心理活动来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大学生的压力重组,例如:编排心理情景剧,但这往往对于心理教育的效果不那么明显。就拿心理情景剧大赛来说,多数人看重的是其比赛结果或是情景剧的趣味性,心理教育却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贯彻人心。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理论明显与实践有脱节的现象,因此在实际开展活动别需要理论的支持和指导。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面临多方面的困境。在理论性研究方面表现为:有特色的研究少,发展层面的研究少,服务性的研究少等实际现象,在学术上,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和共识的理论体系。在实践性研究方面表现为:研究对象不具代表性,研究结果不具公正性,分析不具准确性,研究变量失控性,数据统计随意性等。除此之外,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脱节,最终必然导致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缺乏有效指导,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因脱离实际而毫无价值,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因缺乏科学指导而盲目运转。实践是我们应对问题的唯一答案。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积极倡导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理。如今,实践也广泛应用与教学当中。经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发现了实践教学在处理大学生心理问题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鉴于大学生心理问题隐蔽性强,不但不易被外界发现而得到合理正确的解决途径,而且容易让大学生自己也深陷其中,觉得自己没有问题。我们提倡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推广实践教育,发动学生,从根源上缓解如今严峻的大学生心理形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应贯彻于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与健康辅导教育方面中。

3、结论

3.1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应该通过发现后觉隐患来寻找因社会、学校和人际关系所引发的大学生心理落差所造成的心理障碍和自卑心理,用先知杜绝后觉隐患造成的负面影响。

3.2积极培养和组建“学生心理咨询团队”,同龄人的积极心理辅导和实践情景教育是改善大学生心理认知和心理测评的最有效手段。

第3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范文

关键词:教学管理;心理健康素质;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13-0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逐步转变,倡导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新思路,素质教育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指导性思想。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于2013年3月首次在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会议上作为教育计划提出,此前,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党的“十”将教育的根本任务定位在“立德树人”,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如何使高校人才培养的素质得以提升,如何使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局势以及网络媒体等新事物广泛应用带来的各种冲击,成为教育管理者的新挑战。

一、心理健康素质的含义及结构

1、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界定

心理健康素质是基于对传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个本土化的概念,从内涵上遵从“素质-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的逻辑顺序。

人的素质包括四个方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从逻辑上看,心理健康素质这一概念首先具备素质概念的特征,同时心理健康素质是与人的心理健康相关的心理素质,可见,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素质。心理素质就个体而言存在两种情况,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消极、不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有效的保证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同时是人们保持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基础。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的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素质是对应身体健康素质提出的,心理健康不仅有外在的状态表现,而且有其内在的稳定品质。简言之,心理健康是人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人们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反应了其心理健康素质水平高低的差异。

结合对素质、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三个概念的理解,对心理健康素质提出以下定义:心理健康素质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心理和行为,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2、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模型

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调查研究》一文中(沈德立,2004),就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拟定了一个基本结构模型,主要从7个方面概括了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自我素质,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认知风格、归隐风格,应对风格,动力系统。

本文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为研究基础,根据我国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的特点,提出下面的结构图,并以此结构图为依托,从教学管理角度谈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二、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高等教育由只重视专业素质的人才培养,在新形势下将加强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才培养提到重要地位,当前大学生作为承载社会、家长、老师高期望的特殊群体,面临着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目前国内各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

1、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较大,独立生活能力较差,抗挫折能力差,大学环境与梦想上存在一定的落差,宿舍同学生活上存在差异,在人际交往方面常表现出冷漠孤僻、缺乏热情、不能与老师同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有的学生不参加或者很少参加社团活动、校内外的各种活动等等。长期处于被排斥、冷落的境地,缺少朋友,长此以往性格过于内向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甚至形成人格障碍。

2、情感困惑。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对人的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大学生已步入成年期,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能回避的。现代大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开放,大学生的情感丰富强烈,处于动荡和复杂时期,很多大学生由于对性发展缺乏认识,对异性的神秘感等,导致他们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承受着各种恋爱问题的困扰,如单相思、失恋等。

3、学习缺乏动力。由中学到大学,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难度与中学相比性存在很大差异,一些学生没有了往昔的优势,学习压力增大容易产生焦虑感。自制力差的学生迷恋于网络虚拟世界,自我封闭,逐渐导致厌学影响自我认知、心理情感的定位。

4、自我认知能力偏差。大学生处于一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为激烈的青年期,于其他群体相比,他们心理上的脆弱性更明显。很多大学生好高务远,给自己确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一旦不能实现即陷入困境,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思维具有片面性、缺乏深刻性,无法良好的自我认同,心理素质不完备、成熟度低。还有诸多现象如脏衣服打包回家让妈妈洗、稍遇挫折就寻死觅活等等,反映出现在的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膨胀阶段,他们过多注重于自己的感受,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可能形成严重的认知能力偏见。

5、就业心理压力。随着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市场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就业心理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思想上产生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焦虑感、自卑感等心理问题随之而生。

三、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针对新时期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作为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状态,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要知道学生积极适应,主动发展,培养勇于创造的精神,要在德智体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同时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注意稳定性与内在性的渐进统一,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展开,而不只是针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新时期大学生素质健康教育,结合工作的实践,就如何开展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作出以下几点思考。

1、创设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绿色校园

“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是指以人、德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树立良好的校风优化学生的心理。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从根本上把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作为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基础,突出道德、责任、人格的完美统一,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拔尖人才,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在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要有始有终,高校教师以科学的世界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教育引导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学生,因此确保高素质的具有心理学素养的教师从事这项工作,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奠定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3、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健康的心理素质离不开多样性知识的指导。高校不仅可以利用开设必修课、选修课等方式,让学生系统的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只是,同时可利用网络技术另辟教育途径,利用网络开展心理指导,还可以根据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举办专题讲座,如大学生就业指导、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等,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中,倡导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4、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教育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是个复杂的教育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畅通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渠道,创建心理健康咨询网站,充分发挥校园网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教育基地,人的言行与心理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任何一个学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偏颇、特立独行都与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着种种联系。所以学生家长本身应有意识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应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为教育的重点,作为一名高校教学管理者,今后的工作应继续从发展角度对待和处理好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杜秀枝.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研究述评.西昌学院学报,2012(1):135-136.

第4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自我保护能力;大学生

据中国保监会主办的首届校园安全与风险管理论坛上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每年约有3000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并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1]。以2009年为例,当年的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约为2144.657万人,非正常死亡的大学生人数达到在校生人数的1.40%。这一数字验证了对当代大学生开展自我保护能力研究的必要性。继续分析研究发现,除一些意外事故如溺水、突发疾病死亡等外,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死亡事件比例逐年加重。2010-2011年间,某高校接连发生两起因抑郁症导致的学生自杀身亡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既给当事学校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又给当事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情感和经济负担,同时,也会扰乱校园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影响事件中心同学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最终,对学校的和谐稳定局面形成一定的破坏和冲击。因此,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研究的体系架构之中,是十分必要的。

一、国内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教育的现状调查

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可以拓展为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两个方面。从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而言,国内对于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研究这方面起步较晚,通过中知网以关键词“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为主题搜索,仅搜索出文献资料11条,且多集中于2010年之后,这说明国内关于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开展比较缓慢,与发达国家是存在较大差距。 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层面,查阅有关资料得知,截止2010年,我国接受急救训练培训的人员大概5000万左右,而2010年11月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人口数据为1370536875人,因而国内实际具备急救知识的人员比例为3.65%,而该比例在法国平均为40%,德国为80%。从数字比例而言,国内民众的自我保护能力知识的掌握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如果再细分到高校层面,大学生接受自我保护能力教育的比例更低。绝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把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教育纳入正式的课程计划当中,甚至有部分高校完全没有开设类似的课程,因此,目前国内的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教育的现状堪忧。

从具体内容分布看,在目前部分已经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中,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教育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大方面。一是安全知识教育,重点强调学生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我防范能力,同时注意加强对社会负面思潮的抵抗能力。二是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强调通过心理咨询常规技术的教授提升学生的心理效能,提高内在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身心健康的投入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三是性安全教育,重点强调教会学生正确对待性生理和性心理成长,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和婚恋观,防范因错误的认知而带来的一系列个体和社会问题。

二、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以心理健康的知识入手,通过评判、分析健康与否的标准以及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引导大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养、锻造他们的心理素质,使其更好的适应大学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一般来说,主要从自我意识和人格、情绪管理、学习心理、就业心理、网络心理、恋爱心理、适应心理以及人际交往心理等多个方面来进行讲述和引导。其中就业挫折、恋爱挫折、网络沉溺、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导致的心理障碍产生特别容易引发学生自我伤害事件,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其特点如下:

1.实践操作性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步骤一般为“课堂+课外+理论+实践”,即授课教师课堂内部教学与指导学生课外心理训练活动相结合,团体辅导训练与个体心理咨询相结合的教学组合模式。教学中突出实践环节,通过心理协会等学生社团活动、5.25心理活动日等大型主题心理体验活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团体班级训练等强化学生心理体验,增强他们遭遇危机时自我救护的意识与能力。

2.专业识别度高

有别于一般的师资队伍,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一般都拥有心理学的专业背景,多数为心理学专业出身或者是经过专门的心理学课程学习,并取得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认可资质的团队成员,因此具有相对较强的心理学知识背景,可以从专业角度给予学生自我保护的相关建议。

3.特色区分鲜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一般心理咨询相比,具有一般社会心理咨询所不具备的教育学特点,它能够根据青年学生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的编著教材,并采用体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将心理测试、课外训练活动、心理体验分享与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以“一对多”的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激励,提高学生心理效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素质锻炼方法;而一般的心理咨询多采用“一对一”的单项咨询访问模式,并且多数只能是被动的解决问题,较难唤醒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的参与到心理健康模型的建设当中。所以相比较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更容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

4.架构合理,制度有所保障

2008年以来,教育部及各省教育厅都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各高校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从经费投入、场地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工作,全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已经逐步认识到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配套相关政策支持,从制度上和物质条件上给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工作巨大支持,这对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乃至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工作是十分裨益的。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中的作用

自我保护是个体维护心理平衡的一种自发。即是通过压抑、补偿、文饰和升华的手段改变对心理紧张的主观感受,掩饰不能接受的内在冲动和虚拟现实环境的危险,用以减少痛苦以及对痛苦的意识,达到心理平衡的行为反应[2]。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近些年国内高校的急速扩张,大学生在校内可能遭受的伤害已经由初期的水电(火灾)安全事故、意外伤害事故、盗抢受害逐步扩展到涉及人际关系紧张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极端案例如马加爵事件)、恋爱问题引发的人身伤害事故(极端案例如长沙中南大学大二女生被割喉事件)以及不良心理障碍引发的自残自伤事故(如因抑郁症导致的跳楼身亡事件)等,因此,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中的工作力度是十分必要的。

1.加强生命教育,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通过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使青年学子能够充分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与此同时,联系一些具体案例,逐步讲解什么是错误的生命认知,什么是潜在的心理障碍,从而帮助大学生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并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预防心理危机,维护生命安全,使大学生能够在心理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产生快速的自我防护反应,有意识的采取各种办法,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不良情绪的侵害。

2.强健内在心理素质,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首先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内容教学,使青年学子了解常见的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能够自主的调整心理状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其次,在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内容和类型,建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以及自助求助的意识;第三,了解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困惑与异常心理,了解心理疾病,懂得哪些状态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或心理咨询进行解决,哪些心理疾病需要专业医疗机构整治。三管齐下,从而达到强健内在心理素质,全方位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目的。

3.正确面对人生挫折,掌握自我保护的手段

通过教育,使学生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了解大学生压力及挫折的主要来源,了解压力与挫折对人生的意义,学会正确管理压力和应对挫折;与此同时,有针对性的加强挫折应对训练,根据不同类型的挫折反应,掌握不同的处理手段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和素质,以便在后期可能遭遇同样状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应对,更好的进行自我心理防护。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提出应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研究的体系架构中,并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中的作用,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过去,人们把“没有查出身体疾病”称作健康,许多人持有“无病即健康”的观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理健康同生物学因素一样,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与问题相伴,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一直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有不少问题存在,在对此认知方面,多数高校轻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混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目标,高校职工缺乏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在专门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研究内容数据化、单一化,研究重点与现实情况脱节;在操作领域方面,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其数量与质量都没有达到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要求且组成不合理),学校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应调整人员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关于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使高校教师,无论在何岗位,都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应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划分清楚,是管理人员负责日常事务,技术人员全力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和治疗工作;设置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抓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矛盾――交友、恋爱、求职等问题,触及大学生心理问题实质进行深入分析、讲解等。

二、健康的心理能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并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是否健康,首先要看一人是否能与自己的心灵和谐相处,是否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能够在与人接触时感受积极的情感交流。对于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人,内心会有较大冲突,因认知层面上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人与自己,即由于认知上的偏差不能对自己与他人正确评价,从而在情感层面也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因而使个人情感体验受挫,从而产生心理上的自卑。另一方面来讲,由于无法正确评价他人与自己,在与人交流沟通中,个体本身就会在消极情感下与他人相处。

任何一个大学生都非常希望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内心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和肯定。所以,大学生应注重保持良好的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2.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首先取决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学家研究曾发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个性越健康,与他人的交往就越积极主动,人际关系就会越融洽。而一个人如果在认知、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某些障碍,必然会给人际关系带来一些影响。

当今社会强调的是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与他人顺畅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的融入社会。

以下结合心理健康方面,就如何构建和谐人际提出几点建议。1.掌握互利原则。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古句有“来而不往非礼也”,即与人交往中,有一方只获取而不给予,双方的交往关系就不能建立。在当今社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甚至成功都很重要,若一个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便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多人的支持。所以说,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个性越健康,人际关系越融洽,他获取成功的几率就越大。因此在与人交往中,应遵循诚实、宽容的交往态度,树立良好形象,与他人形成融洽的关系,走向成功。2.尊重原则。人与人的交往中,尊重他人是应当坚持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它是人心理上最基本的需要。尊重与被尊重是双方交往的前提,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因尊重他人而获得尊重,从而才能开始良好的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拥有健康心理,拥抱完美人生

1.心理健康有利于构建健全的人格

健康的心理是人们进行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健康条件。拥有健康的心理,才可以拥有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使自己言行一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积极投身于生活之中,享受人生乐趣,进行积极的人生体验。

2.心力健康有利于生理健康

人的生理和心理之间是相互依赖、互相联系的,生理健康为心理健康打下基础,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一个人如果长期笼罩在焦虑、愤怒、恐惧等消极情绪中,就会降低大脑皮层的机能,使较低的神经中枢机能亢进,导致疾病的爆发。很多疾病与心理健康有很大关系,如冠心病、溃疡病和皮肤过敏等。因此,现在养生强调精神的愉悦,防止情绪大起大落。

3.心理健康有助于防治心理疾病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从某方面来讲,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为重要。所以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对于人生有更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应多贮备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注重心理调节,经常排解心理上的“垃圾”,时常自我反省,矫正自身不良的生活方式,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5).

[2]李洪华,张朝晖.论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构建之意义与实现途径[J].煤炭高等教育,2005(04).

第6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范文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医科院校大学生主要心理应激源、应激反应及应对方式,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某医科院校34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医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应激问题是自我强化、各种压力以及外界突然的变化,情绪反应是医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主要表现;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是由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应对方式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应有针对性地在医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据文献报导,在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中,因心理应激而引发的案例并不少见,且呈上升趋势[1]。因此,进行大学生应激问题研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压力,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发展适应性,使之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然而,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以及不同地域和经济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应激问题纷繁复杂。为了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应激源和应对方式,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来帮助他们维护自身健康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两所医学院校抽取1~5年级10个班学生为调查对象,剔除资料不完整者,实际样本348人,男生150人,女生198人;城市92人,农村134人,城镇122人。平均年龄为(22.36±0.14)岁。

1.2方法

应激源和应激反应评定采用Gadzella编制,王欣等修订的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2]。该量表共51题,分应激源和应激反应2个维度。应激源由5个因子组成,即挫折(7题)、冲突(3题)、压力(4题)、变化(3题)、自我强化(6题);应激反应由4个因子组成,即生理反应(12题)、行为反应(8题)、情绪反应(4题)、认知反应(2题)。每题有5个分数等级,由被试者根据自己近3个月的情况进行选择。应对方式评定采用姜乾金编制的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2],该问卷由20个条目组成,分消极应对方式NC(10题)和积极应对方式PC(10题)2个维度。被试者对20个问题分别做出1~5级选择回答,分数越高,预示程度越强。测试以团体方式进行,使用统一指导语。为保证测试的客观性,问卷不记名,当场回收。

1.3统计学分析

全部资料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医科大学生应激事件和应激反应程度及应对方式特点

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应激事件序位分别为自我强化、压力、变化、挫折、冲突;应激反应为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女生的应激事件、男生的应激反应与样本规律一致;而女生应激反应顺位为认知反应、情绪反应、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

2.2男女学生应激事件、应激反应及应对方式比较

在应激事件中,男生自我强化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应激反应中,行为因子得分男生高于女生,认知反应因子得分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的关系

医科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与各应激反应因子均呈负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应激反应;而消极应对方式与各应激反应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且生理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达中度相关,表明消极应对方式越强烈,不良应激反应程度越高。见表2。

3讨论

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有着特殊的心理活动特征。该地区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主要来自自我强化、各方面压力以及外界突然的变化等,男、女大学生具有相同规律,提示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是由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大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性格,喜欢展示自我、实现自我,表现出完美主义特征。当主观愿望与现实不一致时,大多数学生会强化自我、努力进取。适度强化有利于自我潜能的发挥,而过渡强化则会带来较重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导致心态失衡。此外,对前途的迷茫、经济拮据及亲人的巨大期望过高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大学生社会生活阅历浅薄,学习生活内容单一,对突然变故缺乏合理应对能力,易遭致心理恐慌和焦虑。统计结果还显示,男生自我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女生,这符合性别之间心理活动的特征。无论机体发生何种应激问题,都会导致作为一个整体而再现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分析显示,大学生在应对应激事件时,主要表现出情绪反应、认知反应和行为反应,且男生的行为反应程度强于女生,而女生认知反应程度强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情绪反应是大学生应激反应的突出表现;男生应激反应多于外显,而女生应激反应常以内隐方式表达出来。

应对方式是应激源与应激反应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因而与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3]。从结果统计来看,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明显高于消极应对方式,表明医科大学生在面临应激生活事件时多能理智地针对问题,积极主动应对,与一些国内研究结果一致[4,5]。但是结果也提示,仍有部分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倾向于消极。同时采用积极应对策略可使个体身心在应对应激事件时趋于平稳,反之亦然。鉴于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应激问题及应对方式,笔者认为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增强心理健康的自我意识,加强健康个性的塑造;②不断培养大学生适应环境及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③正确引导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④制定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干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郭秀华,石英.浅谈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6(2):108-109

[2]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52-54.

[3]沈晓红,黄丽,祝一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1):67-69.

第7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范文

关键词:体育锻炼;认知干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涉及学生的心理世界,作为一个抽象化的领域,学生自身如果不在理论的指导下也不能完全的认识自己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作为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受众中面对的是多元化的个体,这就导致现实性问题的出现,即学校没有精力和时间全面的考虑到每一个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综合性选修课程体育课从空间上将学生由教室转移到户外,在环境变化的条件下,学生拥有自主的空间进行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这对于身体健康的锻炼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都有益处。从理论而言,体育课程的安排是高校理论学习过程的一个插曲,起着调节氛围的作用,但是要真正的将体育课的作用发挥出来还需要对课程加以深入细致的研究,如学生的心理健康类别以及学生在心理问题上的归类分析。本文从体育锻炼以及认知干预两个进路来分析其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化的群体,从整体基数上确实要占很大的比例,但是化约为个体时就有很多不同的现实案例,每一个案例都具有独特性。贫困大学生主要是从经济条件来考虑的,从农村以及城市中贫困学生在心理健康上都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一)社会交际问题

高校学生从各个地区汇聚,在地域差异上呈现多样化,无论生活方式还是语言、风俗习惯这些都会给熟悉了自己小环境的高校学子带来不便。首先就是在语言上,属于同一语境下的沟通双方才能够实现对接流,而误差太大的语义则会导致双方沟通困难,在高校学生中地域方言经常会迟滞双方的沟通,双方在不对等的语言环境中交流。同时一些内向的更不能自在的同各个地方的学生进行交流。

(二)未来发展问题

高校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唯一发展目标就是考个好大学,到了大学这个目标已经失效,同时社会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而在这些选择中,学生突然不适应,出现了自由的恐慌。对未来的发展,高校大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且也没有完全的认知自己。高校学生年龄阶段正在年轻气盛时期,大有一番闯劲干劲的雄心,但苦于未来发展的目标迟迟不能够选择,以至于一事无成。这种落差感在心理累积不断的释放出压力反应在生活中。

(三)学习和生活压力问题

高校学科设置上出现通识课程以及专业课程,在学业上要修满一定的学分才能够毕业。硬性的规定收窄学生的剩余时间,迫使学生将精力放在一些不喜欢的学科课程上,在学习之外还有各种活动以及课外实践,学生在无法分身的情况下只能疲于应付。高校学生还处于求学阶段,学生的经济来源还依靠家庭的供给,条件较好的家庭对高校就读学费生活费没有太大的压力,而条件不好的家庭则难以接受,这从另一个方面给学生带来压力。

二、体育锻炼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体育锻炼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看它只具有提高身体健康素质的作用,但是片面化的将其理解为对身体的效果并不能准确的认识到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一)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

体育锻炼首先是一种户外性的活动,在现有的体育项目中,体育活动的完成都需要学生积极的配合,相互间合作才能完成。为了完成体育锻炼,学生必须要走出自己狭隘的自我世界实现与他人世界的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的提高了自己的社会交际能力。对于一些因为贫困原因不敢与他人交流的内向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认识很多在体育项目上有共同兴趣的朋友,随着交际圈子的扩大,学生不止步在自己的世界中,串联的人际关系也帮助学生在生活上出现问题时有更多的帮助渠道。

(二)体育锻炼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感

体育锻炼使学生在活动中加大自己对运动的预期的挑战性困难,挑战中也为自己实现自我的肯定,同时因克服困难学生逐渐的提高自己的技能,将这种自信的心理应用在其他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很快的适应困难并且完成任务。贫困大学生因为条件的限制往往对自己不是很有信心,长期的压抑自己能力的爆发,没有实现自我的认可就导致自己自卑心长期遮蔽可能实现的成功。体育锻炼是一种休闲运动也是竞技运动,没有更多的条件限制学生不可为,低门槛的进入帮助学生在起点上实现了平等,贫困学生在体育锻炼上的信心培养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进取。

(三)体育锻炼有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情绪

体育锻炼途径的便捷性以及运动的即时性帮助学生很快的进入锻炼的角色,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以及高校生活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压力以及心理问题,通过体育项目锻炼学生可以为自己营造一个单独的环境氛围,自我的存在感在运动中找到安放之地。贫困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够缓解紧张消除疲劳,同时对于自己心理压力也起到一种释放的效果。在有的具有高强度性质的锻炼中学生能够转移自己焦虑以及抑郁的心理情境,在正能量的激发下可以很好的改善自己的心理状况。

三、认知干预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认知干预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贝克的认知治疗技术,是由认知理论和治疗理论两部分共同作用而构成的。该理论认为人在认知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对自己的思维认知发生作用,进而影响人的行为。人的认知源于自己对事物以及环境的感知,通过有意识的调节完全能够使自己错误的思维意识实现转向。相同条件下,接受认知干预的大学生更加能够积极的应对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认知干预能够实现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暗示

贫困大学生在生活交往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信心,在认知干预下,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自己给予自己信心。与自己认为有很大的沟通差距的学生可以尝试给自己鼓励,积极的融入到交流中,寻找共同的话题,而在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时需要学生经常的暗示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在积极心理的暗示下,学生能够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改变属于消极的心理倾向。

(二)认知干预能够模糊化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代沟

认知干预就是给学生自己信心,学生知道自己的独特性,在交往中可以实现与他人的平等,同时学生在积极的暗示下可以了解自己心理问题存在及时的加以纠正。学生在认知干预中可能受到别人的指导也可以自己在理论的指导下自主化的完成认知干预,但归根结底还是承认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贫困大学生在心理问题上所承受的是一些具有心理倾向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具有可触性,所以通过认识上主观的改造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

四、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对策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受外部经济条件的限制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在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候需要根据问题的种类以及学生所生活的环境进行细致化的专项研究,宏观而言,高校在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心理健康认识

体育教学实践不仅仅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在教学方面,作为主体的体育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首先要从观念的转变入手,在教学实践中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引入到体育教育实践中,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中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心理认知,通过活动来实现对自己心理的调适,特别是在遇到一些心理问题时,教师要能够主动的解决学生的困惑,通过体育项目的团队合作帮助学生。

(二)塑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学生互动空间构建

学生在交往中能够向他人学习相关的人生经验以及教训,他人在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积极方式会形成一种示范效应,在体育锻炼活动中,学生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在相互交往中加强共性的认知。学生公共空间的营造有助于共同话题的讨论,学生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在贫困大学生心理中就会默认为这是大家庭的关爱,因此就不会产生疏远的感觉。学生间的良好氛围塑造将学生拉入共同的心理场域,学生心理磁场相互吸引,在共同体中实现同一感。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在传统体育教育中,体育锻炼重视体育项目的竞技能力培养,很少关注到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除非是针对一些专业性的体育竞技生,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赛场心理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优异的成绩。而对普通的非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缺乏全面的心理知识普及的路径。高校中,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很少会主动的参与社交活动,也很少会主动的听取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在体育活动方面也是被迫的参与其中,在体育锻炼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问题面对社会问题。

五、结语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特殊性,同时因为现实经济差距的存在,高校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有妥善的方案。从体育教育着手能够帮助学生在体育半开放的空间中找到自己正确的坐标位置。在体育锻炼和认知干预这两种方式中,从内外双重因素发力形成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当然要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还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建设,形成长效的保障机制减小负面心理作用对学生的影响。

作者:张家芳 单位:中州大学

参考文献:

[1]刘丽辉,朱立斌.探析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5(07)

[2]丁炳泉.高校体育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4(04)

[3]陆敏仪.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5(27)

[4]李军兰,郭维维.体育锻炼与非锻炼者积极心理品质比较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3)

[5]乔克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域下的体育健心教育[J].巢湖学院学报,2011(03)

[6]章晓俊.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心境状态的影响[J].四川体育科学,2011(02)

第8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范文

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他们正处于人格塑造最后阶段,承受着来自学习、就业、交友、经济来源等各方面的压力。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同龄正常青年组常模,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堪忧。如何帮助大学生应对心理危机、解决心理问题,也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各地纷纷设立了五花八门的专业心理咨询和心理门诊机构,但是,目前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使用情况并不乐观。据了解,一些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开工不足等资源浪费现象。相关调查也发现,尽管各高校都有心理咨询中心,但认为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能起到积极作用的仅占52.1%,还有17.9%的大学生不知道本校有心理辅导机构。[1]这种对专业心理救助漠视甚至消极否定的态度极大影响了专业心理救助功能的发挥,威胁到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正常开展。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危机事件频发不止,了解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一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消极态度的原因

Fischer和Turner1970年编制的《对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ATSPPH)问卷将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分为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对耻辱的忍受性、人际开放性、对心理健康专家的信任性四个维度。所以从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的四个维度上分析造成大学生形成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消极态度的原因。

1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专家的不信任

如今不少大学生有病不医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存在不信任心理。对咨询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的信任度是大学生是否愿意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关键。随着心理健康工作的普及和相应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稀缺,导致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准入门槛过低,从未学过心理学,不具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的人员,只需经过短期培训,死背几本考试用书和模拟习题都能轻松过关,拿到执业资格,这就造成心理咨询专业队伍良莠不齐,咨询人员的专业能力令人质疑。同时如果心理咨询人员无法提供实质性、专业化的建议和帮助,造成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服务的水平失去信任,在某种程度上也阻止了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2大学生对耻辱的忍受性低

社会文化存在很大的社会成见,这样的成见将会使个体对心理求助的结果作出弊大于利的判断,使个体对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趋于消极。长期以来大学生错误的将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混淆等同,担心寻求专业心理帮助会被其他同学误认为有“精神病”,受这种负面社会成见的影响,大学生接受专业心理帮助的羞耻感和心理压力较强,怕被周围人知道,暴露了自己的隐私,会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招致周围人的议论和嘲笑。所以不少大学生宁愿自己承受心理压力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心理困惑暴露给别人,从而导致他们不愿意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新建本科院校,在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予以了高度重视,新生入学心理测评及心理档案的建立,各类心理咨询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学校将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必选课在全院推行,使得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专业心理帮助,对耻辱的忍受性高。

3大学生对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产生偏差

对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是指个人对自己需要专业性心理帮助的认识过程。很多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知觉和对自身应对能力的判断不准确,错误地认为心理问题不属于疾病的范畴,不能意识到自己是否有心理问题,甚至一些大学生根本不知何谓心理咨询;即使些许感到自己有心理问题,总觉得自己心理问题不严重,不需要心理求助,相信自己能解决。他们对心理问题严重程度和自身应对能力的判断发生偏差,其结果可能会忽略某些有预警意义的症状,直接影响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

4大学生自身人际开放性低

人际开放性是指个体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允许别人了解自己的真实自我。目前合肥学院虽然将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必选课在全院推行,然而,学生大多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愿去上课,导致自身缺乏心理保健意识和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加之学生自身不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告知心理咨询人员,以致心理咨询人员不能够准确的了解求助者的真实自我,导致心理咨询的成效不大,最终使得学生对于专业心理帮助持有消极态度。

二对消除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消极态度的建议

大学生不愿心理求助,或不知道如何进行心理求助,不是个别现象,需要引起全方面的关注。作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教育措施,为大学生心理求助创造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应该改善当前工作,改善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消极态度,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1提高心理咨询师资队伍素质和专业形象,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师的信任

高校应根据国家颁布的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对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实行资格审查和职业准入机制,对从业者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知识水准、个人特质、人生阅历等提出岗位要求,定期给予专业咨询人员培训和深造的机会,不断提高咨询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针对学生不同需要,综合采用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等多种服务方式,促进学生与专业机构间信任关系的建立,为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专业化帮助,使学生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不断提高学生对心理咨询人员的信任性。

2鼓励大学生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目前多数大学生受社会文化偏见的影响,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存在误区,众多高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了5・25心理健康月活动,由于学生参与性不高造成成效不高,故学校可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方位、多方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通过讲座以及交友会、谈心会、心理剧场、心理沙龙、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专业心理帮助,不断鼓励大学生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3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提高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程度

各高校可以将只在大一年级全面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扩大到大学的四个年级,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其内容在每个年级要各有侧重,更具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在不同年级面临的问题,其形式要多样化,不仅有心理健康知识的教学,还应有心理训练及辅导。多渠道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知觉和自身应对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寻求专业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程度。

4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扩大大学生的人际开放性

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有助于大学生的人际开放性,高校应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的团体活动,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同时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个人特质,要亲切随和,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这样当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他们才愿意积极主动地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在专业咨询人员面前能够展现真实的自我,才能够促进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洵.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3]邓志军,蔡水清.当前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特点、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2006,27(5).

[4]杨颖.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及其与应对效能和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5]余晓敏.大学生心理求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6]卞旭,栗治强,董强,周秀云.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7]徐丽.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

[8]肖波.心理求助行为影响因素初探[J].内江科技,2008(11).

[10]姜海燕.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求助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6).

[11]李翠云.大学生心理求助、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第9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范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心理健康问题;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90后”大学生,是指从1990年1月至1999 年12月出生进入大学的中国公民。随着国家经济、科学发展和文化观念交融,“90 后”大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会迅速被卷入“就业难”的社会浪潮中[1]。他们的心理错综复杂且矛盾,若不能及时排解将会发展为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因此,“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

1、“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问题

1.1独立和依赖并存。

“90 后”进入大学以后,急于摆脱家长和中学教师的管束,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他们相信自己,独立且有主见,但缺乏大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90 后”大学生空有独立见解,却不会协调经济、日常事务,显得不够稳重成熟。因此,想要独立自主的他们,依旧摆脱不了对家庭的依赖。

1.2追求享乐,缺乏理想和信念。

“90 后”大学生的生活理念极具个性化,有个人的精神生活及物质追求。他们注重和信息化的时代接轨,追求个人外在美和“享乐”主义,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由于社会时展所带来的对物质的过渡追求,使“90 后”处在精神缺失的“悬空状态”,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失人生目标和理想信念[2]。

1.3爱好交际,而人际关系淡漠。

“90 后”进入大学后,交际范围扩大、方式增多、主动性增强。如今,短信、飞信、QQ、微博、微信等取代了传统的交流方式,通讯方式的多元化和获取信息的便捷化使他们之间的沟通减少。另外,少数“90后”过多的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渴望与他人交往,却不知如何交友、经营友谊,从而致使他们的人际关系淡漠。

2、“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2.1社会因素

当代社会中夹杂着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权势主义,过分强调个人价值,这些观念会逐渐侵害“90 后”大学生,使他们缺少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不断追求功利化、物质化。他们的成长环境还受到了外来文化的腐蚀,这些环境的价值标准及文化氛围都不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90 后”大学生身上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

2.2家庭因素

“90 后”大学生大都生活在“6+1”的家庭中,拥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6位亲人。集长辈的宠爱与溺爱于一身的他们,事情由父母包办,对家庭的依赖性很强[3]。父母能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很少给他们设置障碍,就使他们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任性、敏感的脆弱心理。他们自小就没有独立处理问题的经验,习惯于被支持、袒护,使得他们抗挫折能力弱、心理素质差。

2.3学校因素

我国的高中教育有较浓功利色彩,学校一直将升学率放在首要地位,无法让师生实现对道德理想的追求,无法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90 后”步入大学后,发现生活与学习发生巨大变化,一些在高中较优秀的来到这个“高手如云”的大学,昔日的优越感消失了;一些在学习方法、就业前景方面存在困惑;一些感觉从严格的管教中脱离出来,自身又不知如何规划学业生涯。这些情况将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落差感和自卑感,久而久之就形成心理障碍。

2.4个人因素

“90 后”大学生心理年龄由半成熟向成熟过度,普遍存在独立性、依赖性等相互交织的情况。在大学里,“90后”自我意识增强,但认知能力不够、个性倾向不稳定,他们就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导致他们没有理想和信念,变得更加现实、功利。

3、“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3.1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为了全面掌握“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高校可采取构建由学校-院系-班级-宿舍组成的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结构[4]。学校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专职人员,院系设心理辅导员,班级设心理委员,宿舍设心理观察员,实现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3.2强化教育队伍建设,做好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教师专业素质较低、工作队伍不稳定、流动性较大等情况。针对这些,高校应加强对教育者的培训,提高其教育能力和工作水平,强化心理教育队伍的建设。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社会环境,做好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3.3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90后”大学生的特征鲜明,教育是否有针对性会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应针对不同学院、专业、班级的学生将会出现的心理问题,对学习适应、认知发展、人际和谐、情绪稳定、职业适应、个性完善等进行全面的教育辅导。另外,高校应高度重视引导“90后”加强自我保护,有意识地进行心理调节,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3.4改变心理咨询方法,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多数高校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是等待学生主动咨询,“90后”大学生误认为心理咨询是对有心理障碍的人而言的,这误区大大降低了学生咨询的主动性,所以双方显得极为被动。高校应大力普及心理咨询常识,教育者应深入到学生中,帮助学生研究和探讨各类问题,妥善解决各种心理矛盾;选择网络平台,通过QQ、微信、博客、微博、飞信等方式与学生交流,在相对随意的氛围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5];注重营造互相尊重、友善宽容的教育环境,通过个案辅导、心理影片、专题讨论、电话热线等方式开展工作。

当今社会竞争越加激烈,引发心理动荡的原因不断增加,“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日益突显,只有从全方位的角度去思考、研究、分析,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才能找到加强和改进“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工作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1]冉林“.90 后”大学生心理隐患及教育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

[2]周国莉.从“90 后”的心理特点看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消费导刊, 2009,(1)

[3]王晶.“90 后”大学生心理特性分析及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启示[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