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对制造业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制造业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制造业的认识

第1篇: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作者简介]周红(1966- ),女,湖南攸县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数控教研室,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湖南 株洲 4120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111-02

我国铁路正向高速、重载方向实施跨越式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正向“精益制造”的高标准迈进,对直接为制造业服务的数控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规范和技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者作为高职院校的一线教师,从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营造职场环境,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四个方面入手,对深化工学结合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以制造业对人才的新需求为驱动,解构重构课程体系

1.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将职业素养、规范和技能并重作为解构重构课程体系的核心指导思想。只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讲述或只注重技能培养的数控课程体系已经不适应制造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邀请了多名教育专家和现场数控专家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论证,对学生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确定,把个人目标、企业需求和教育目标三者有效结合,从过去的注重技能,演变为职业素养、规范和技能并重;把“立德树人”放到第一位,指导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此来引领课程体系重新建构工作。

2.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从工作程序上保障课程体系开发建设的质量。借鉴cbe、双元制理论与模式,融合英国btec、澳大利亚tafe先进职教理念进行专业建设。对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进行本土化的设计与开发,引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创建了企业全程参与的“一支团队、两方论证、三个阶段、四层循环”的课程开发流程,开发了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建设的程序控制文件、作业文件、记录文件,保障新的课程体系符合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3.大胆破旧立新,解构学科体系课程,重构基于工作过程本土化的课程体系。原有的高职课程体系是“本科的压缩食品”或“中职的发酵馒头”,不适合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层次剖析,依照三点对课程进行重组:一是完善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把讲述性知识转化成过程性知识;二是利用真实存在的项目、产品、顶岗实习等,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技术技能和操作规范,从而解决理论性偏强、应用性太弱这一多年存在的问题;三是把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以及成本意识。重新构建了基于“产品加工”的专业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构建了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公开出版了《基于工作过程数控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开发与设计》专著,出版特色教材6本,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新课程体系实施后,数控技术专业在湖南省专业评估中排名同类专业第一。

二、以培养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导向,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1.以六步教学法为核心,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组合。全面推广工作过程“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六步教学法,它体现了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实现了教与学的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六步教学法,任务设计法、自由工作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创新组合,进行行动导向,提高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促使学生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构建校内外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整合专业资源,构建“先进、丰富、共享、开放”的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在专业教学网站,为学生、为企业提供技术资源和培训资源,为大众学习提供条件,实现校内、校外资源共享。

3.构建“三三四”顶岗实习运行模式,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在“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力、有教无类”的理念指导下,建立“三三四”顶岗实习模式,即三层次目标导向、三阶段实习保障和四途径组织实施。为了确保顶岗实习顺利实施,实行工期定学期的浮动管理,这样能满足企业柔性生产需求,学

院通过实行小学期制、串行排课、学分制等柔性教学管理,顶岗实习时间可以根据企业需求灵活安排,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因市场变化而导致的企业用工需求与校内教学安排衔接不上的问题。

三、以制造文化和现场“6s”管理为主,在实训基地营造真实职场氛围

1.结合学院cis标准,构建企业文化环境与氛围。职业院校的学生只有在校内就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毕业后才能尽快融入企业。2004年开始,我院建立了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对实训基地进行统一、规范、系统的建设,从职业教育理念、技能、态度、素养、现场管理、品质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团队精神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了比较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

2.按企业生产的要求,建设布局实训基地。根据企业生产管理、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要求,同时依据本专业的特点,将实训室分成基础教学型、产品加工型、技术应用型、模拟仿真型四种类型。拥有校内实训车间30间,拥有企业当期主流的西门子、法拉克、华中等数控系统,及企业当期主流生产设备。

3.引入企业管理理念,全面推行“3t”“6s”管理。在实训基地管理中,引入“3t”管理(tqm全面质量管理、tpm全面生产管理、tps / lp精益生产管理)、企业现场管理5要素(人、机、法、料、环)、“6s”管理(整理、整顿、安全、清洁、素养、清扫)等管理理念,完善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和评估指标体系。在实训教学现场管理中,以学生素养作为“6s”管理的落脚点,从点滴小事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同时严格执行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6s”管理的积极性。4.师生扮演企业员工角色,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和素养的训练。实训采用“车间组织”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小班化。学生是生产员工,老师是技术主管或车间主任,实训教学过程就是车间生产、管理过程。实训管理依照企业班组管理模式进行,让学生成为准员工,可以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锻炼学生的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责任心。

四、以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打造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1.建立全员提升双师素质机制。把双师素质作为专业课教师的最低任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同类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通过在校内实训基地培训、到对口企业培训、参加国内知名师资培训基地培训等措施,对所有教师进行轮训。校办企业是生产型实训基地,教师可以到校办企业挂职,担任技术员,零距离把握企业的最新需求和前沿技术。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比例达到100%,教师100%具有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平均企业工作经历为5年。有4位省级专业带头人,3位省青年骨干教师,1位省级优秀“双师”,5人取得硕士学位。学生对老师的测评满意度平均达到了95%以上。

2.建设高水平动态兼师库。学校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原则,招聘经验丰富的现场专家进入学校的校外兼职教师资源库,全程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科研等工作。兼职教师的加入与专任教师形成了优势互补。

五、实践效果

1.大幅度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新课程体系和课程方案的实行,学生的实践技能、开拓创新、上岗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满意度达96%以上。该模式打破传统,凸显了人才全面发展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在职业综合素质的养成教育方面形成了体系,实现了突破。成果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情操和技术应用能力,大幅度提高了人才质量,毕业生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010年该专业三名学生获湖南省春季数控技能竞赛一等奖。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97%、98%、96%。

2.专业建设。“示范学院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在长沙面向湖南62所职业院校进行专题交流,学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开发的课程方案和教学实施方案被全国知名专家教授收录,并在全国各地的讲学中运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第2篇: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制造业;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一个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提高其管理效率、保证其资产完整性、贯彻其经营方针、维护其经营活动稳定高效开展而在企业内采取的自我控制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及措施。内部控制在现代制造业企业中发挥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是制造业企业为有效管理企业所采取的主要方式之一。制造业企业采取内部控制有利于维护企业高效运转,有利于为企业节约制造成本,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但是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也不应该被忽视。

一、制造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为更好的分析制造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反面案例进行分析。巨人集团曾是我国民营企业中的先进典型,一度在市场上取得令其他企业望其项背的成绩,但是该企业在迅速崛起之后又迅速萎缩,这样一家曾经取得骄人成绩却又快速沉落的企业在令人唏嘘的同时不免引人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其破产的呢?下面,笔者将进行分析。

(一)内部控制体制不完善

很多制造业企业只热衷于对产品的生产与售卖,而忽视了内部控制的作用,缺乏一套卓有成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或者说内部控制体制形同虚设,将内部控制简单地看成一叠上级下达的文件或制订的制度,在企业内部完全没有真正得到践行。巨人曾在国家对进口电脑解禁时依旧热衷于对自己原有产品的售卖,没有抓住机遇拓展新兴市场,导致在后来跟不上市场发展步伐。

(二)企业领导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薄弱

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能发挥何种程度的作用与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很多企业领导没有以身作则,只看中企业制造所创造的利润,对内部控制漠不关心,致使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对内部控制没有认同感,久而久之也就弱化了内部控制的作用。

(三)企业内部控制执行不力,权力过于集中

制造业企业的管理层权力较大,且权力过于集中,董事长、总经理等职位通常是由一人兼任的,内部控制执行起来存在上松下严的缺陷,对企业领导却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内部控制执行起来常常脱节。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在检讨失败是曾说:巨人的董事会是空的,决策是一个人说了算。对于以生产制造为导向的制造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严格的约束机制,很难发挥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确切作用。

(四)内部控制部门的权威不高

制造业企业是以生产制造为主要经营方式的企业组织,因此,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部门往往隶属于其他生产制造部门,或者直接由其他部门的主管负责管理内部控制部门,这使得内部控制在制造业企业中缺乏独立性与权威性,始终“低人一等”的地位使得内部控制在得不到良好执行的同时弱化了其功能与作用。

(五)缺乏对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

在企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后,巨人企业出现了吃大锅饭的现象,这为企业后面的一系列问题埋下了隐患。尽管制造业企业多少会设置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或管理办法对企业人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约束,但是对内部控制一直缺乏有效的监督,致使员工对内部控制究竟起到了何种作用完全一无所知。另外,对犯错员工的处罚措施侧重于事后进行,久而久之也就不了了之。同时,缺乏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也使得企业管理较为滞后,不能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二、解决制造业内控存在的问题措施

(一)加强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建设

1、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观念,增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与认同感

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对内部控制的效果十分重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员参与其他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员工是制造业企业的主体,也是内部控制的主要实施者,因此,要想发挥内部控制的有效作用,必须让企业的所有员工(包括企业管理层)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观念,以正确的内部控制观念指导企业领导的管理方式和员工的生产经营活动,增强他们对内部控制的认同感,强化认识,切实发挥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2、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

制造业企业以管理权限为依据划分内部控制的层次,因此,需要通过优化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将内部控制的管理职责划分清楚,避免出现职责不清的问题,确保内部控制的管理主体能各司其职又相互制衡。同时,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奖惩制度,制造业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时将员工的工作绩效考核与工资待遇和晋升挂钩,以此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

(二)规范制造业企业业务控制的程序

规范制造业企业控制程序包含下面几个方面的业务程序:

1、生产程序

制造业企业最基本的工作形式就是进行生产,这也决定了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离不开对生产程序的控制。生产程序的控制内容包含交付生产、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核算、费用分摊以及材料领用等环节。这为内部控制发挥作用提供了生产基础上的保证。

2、销售与营收程序

制造业企业生产制造产品的最终目的还是实现产品的价值,即将之销售出去以实现为企业盈利的目标。这部分的控制内容包含产品销售时的发票开具、产品售卖的资金收入账目、除去成本之外的净利润、应收账款等环节。这是利用内部控制实现企业获取效益的主要方式。

3、筹备资金与投入资金的程序

这一部分的程序是制造业企业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进行的投资手段。筹备资金与投入资金的程序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融资、资金核算、长期或短期的投资、租赁(包括工厂、设备等方面)以及企业的银行贷款、负债或应收账款等。这是内部控制发挥资金完整性与可支配性作用的体现。

4 采购与付款程序

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加工等环境都需要基本的原材料,这就需要采购与付款程序的支持。该部分控制内容主要包含对生产材料的购买支付、对支付款项的记录与核算、对采购材料的检查与报告、采购的成本支出、应付的销售债务记录等环节。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强化执行效果

制造业企业正常高效运转的基础是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审核工作,能有效帮助制造业企业节约日常生产与采购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规避日常经营中的风险,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管控水平。同时,强化内部控制执行的成效也非常重要,一方面,制造业企业应该积极支持全体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内部监督,在所有员工的监督下,更容易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不利后果,方便后续的企业的改进与持续发展,还能促使员工积极采取措施修正问题,而不是个人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可根据岗位职责的不同设置相应的考核,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内部控制的问题最小化,最大化地发挥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这方面以海尔集团尤为典型,在海尔集团出现亏损问题时,管理层不断变革思想,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学习国外开放创新、吃苦耐劳、团队精神,并结合中国创痛文化精神,逐步建立起来富有特色的管理体系。

(四)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

监督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企业日常内部控制执行进行的实时监督,另一种是通过设置专门的监督部门进行的监督。制造业企业要强化员工对内控的认识,纠正对内部控制思想认识上的偏差,通过培训学习,使员工按照规章制度工作,按照业务流程办事,并要求在实际执行中贯彻落实。另外,制造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也要考虑监督的成本投入,把握监督的方向与重点,加强针对性监督,尤其是要增强内部控制监督部门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制造业企业实行内部控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只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在制造业企业采用内部控制推进企业发展时,要注意其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亚锋.制造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外资,2012(11).

[2]叶永付.浅谈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22).

[3]张庆.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2).

[4]李国定.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浅析[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7).

第3篇: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制造业; 内部控制;关键点;细节;问题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理念的引入,如何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已经成为现阶段我们值得考虑的重点问题,其中内部控制作为提高制造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已经逐渐被制造业的管理者所重视,因此加大对制造业内部控制关键点细节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对内部控制关键点细节的研究,会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促进制造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内部控制对于制造业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制造企业通过内部控制可以明确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有利于实现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加强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经营信息可以得到及时的沟通,大大提高了制造企业的经营效率。

2.有利于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制造企业将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为了在经营风险中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制造企业不断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通过内部控制可以对制造企业经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对经营活动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辨别,为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3.有利于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

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加强对制造企业资产使用的监督,制造企业可以利用内部控制对企业资产的购买、使用、报废、处理等各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避免出现购买大量闲置资产等问题,提高了制造企业资产管理的安全性。

4.促进提高信息报告的质量

通过内部控制可以取得企业内部准确的信息,来进行各部门和各阶层之间的有效沟通,以便企业员工能够方便且准确地履行自己的责任。企业内部信息系统有时也会用来处理与社会外部有关的信息,因此内部控制可以促进提高信息报告的质量。

5.促进公司的目标的实现

内部控制建设按照了企业整体经营的战略目标设置组织架构,按照企业战略目标、风险管理程序、管理制度等设置关键风险点的管控,并加强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并以内部审计工作来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执行,可以促进公司目标的早日实现。

三、制造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点

1.预算控制

内部控制的一个关键部分是预算控制,其中包括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即筹资、投资、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预算控制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规划,是为实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目标而编制的。一般来说企业不论是采用的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的编制预算的方法,内部管理的最高层都应该掌握比较大的决策权,也就是说应该由最高管理层来进行指挥、协调和决策,并认真的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监督预算的执行则应该由制造业内部的审计部门来负责。

2.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控制

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一般的经营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即:授权、签发、核准、执行、记录,因此为了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不相岗位之间的相互分离,就需要在每一个步骤中设立单独的人员和部门进行管理,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作用。例如制造企业在材料采购和付款的过程中,应该将请购、选择供应商、询价、付款、验收等工作进行不相容的岗位分离;在销售和收款的过程中,应该将销售、发货、收款、信用管理、记账等工作进行不相容岗位的相互分离;在对预算进行控制当中,应该将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预算、考核预算等工作进行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在开发项目工程的时候,应该将选择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工作进行不相容的岗位分离。

3.授权批准控制

制造业内部控制中的授权批准控制是指每一个员工在处理相关业务的时候,为了对其进行更好的控制,都必须经过授权批准,通常情r下授权批准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方式:一般授权批准和特殊授权批准,其中一般授权批准是对在办理通常业务时的条件、权利和责任的一种规定,特殊授权批准是对在办理例外业务时的条件、权利和责任的一种规定,主要包括了授权批准的层次、范围、程序和责任。制造业建立批准授权体系的目的在于把发生的经营活动纳入到授权批准的范围之内,授权批准时效和层次要根据经济活动金额的大小和重要性来决定,要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的各个员工身上,其中通常情况下一般授权批准控制的时间较长,特殊授权批准的时间较短。为了更好的分清授权批准的责任,应该对被授权者应该履行哪方面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这样当问题发生的时候就可以及时的找出相关的责任人,同时为了避免违规、越级审批的情况发生,应该对每一类经济业务的审批程序进行严格的规定,这样就会保证授权审批在规定的程序下有条不紊的进行。例如制造业在销售和收款的过程中,应该对经办人、审批人员的工作的范围和职责进行明确,没有经过授权的经办人和审批人一律不得从事关于销售和收款的相关业务;在采购和付款的过程中,应该对审批人员的权限进行明确,避免出现审批人员越权进行审批的现象发生,未经授权的相关人员不得从事相关的采购以及付款业务。

4.防范风险控制

制造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会遇到各种经营风险,因此为了更好地规避即将发生的风险,就应该做出防范风险的控制,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对筹资风险进行评估,制造业应该对以下事项做好事先评估、事中监督以及事后考核:资本结构的确定、筹资渠道的选择、筹资成本的估算、筹资偿还计划的制定等。

其次,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估,制造业在投资各种股权和债权之前,应该通过市场调查来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审批权限要根据项目的金额大小和重要性来决定,并针对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出相关防范方案。

再次,对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制造业中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应收账款所产生的损失的问题,应该建立起关于客户的信用评估体系,对客户信用审批程序进行严格的规定,实时跟踪客户的信用情况,对于规模较大的客户可以建立起单独的信用管理部门,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进行风险管理。

最后,对合同风险进行评估,制造业在经营过程中有的时候会由于签订合同而发生一些法律纠纷,因此为了防范合同风险,制造业就必须建立起相关的程序来防范合同风险,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在起草、审批、签订、履行合同风险的发生。

5.职工素质控制

制造业内部控制水平可以受到职工素质高低的直接影响,因此就要对职工素质进行严格的控制,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员工的正直、勤奋和忠诚,这样有利于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职工素质控制过程中要对招聘的程序进行严格的规范,这样应聘的员工才能够达到相关岗位的要求,为了更好的考核和引导员工的行为,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严格的员工行为规范。对于制造业中比较重要岗位上的员工应该建立起职业信用保险制度,并实行定期轮换岗位的制度,这样就会在实际的工作中通过轮换岗位的方式来及时找出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问题。

6.保全财产控制

由于制造业企业内部的实物资产较多,因此为了保证内部资产的安全性,制造业就应该对内部资产进行保全控制,只有经过严格的授权,相关人员才可以对企业财产物资进行处理或是接触,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制造业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其中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保护:定期盘点、限制接近、财产保险、记录保护等。

7.内部报告控制

制造业在内部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报告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可以得到全面客观的反映,及时准确的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通过建立内部报告体系,制造业各个部门的工作责任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明确,这是符合例外原则的基本要求的,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内部报告出现重复的地方,内部报告的形式和内容要尽量简单易懂,要根据管理的层次来对内部报告的内容和频率进行设计。一般来,说内部报告的形式有以下几种:经营分析报告、资金分析报告、资产分析报告、费用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报告、投资分析报告等。

四、制造业提高内部控制的建议

1.明确内部控制原则和方法

制造业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前提是坚持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其中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首先,重要性原则。虽然制造业中内部控制会涉及到整个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内部控制的范围性也比较广,但是内部控制也应该主要关注一些关键环节和重点部分,这样有利于实现对关键环节的重点控制。

其次,制衡性原则。制造业在对内部控制关键点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企业的治理结构、职责范围、内部结构等方面的制衡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对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

再次,效益性原则。制造业在设计内部控制点的时候,要考虑到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并不能为了达到一定的经营目标而无限制的增加成本,而是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权责利对等原则。制造业为了调动起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就应该坚持权责利对等的原则,实现对内部控制的实时控制。

同时,制造业在选择内部控制方法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种方法来选择:全面预算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实物保护控制、文件记录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等。

2.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体系

制造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在对内部监督机制进行强化的过程中,制造业既要加大对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也要配合好审计、财政、税务等监管部门进行工作,当监管部门发现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制造业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及时纠正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外部监管对制造业的监督作用,同时政府也应该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更好的规范制造业内部控制的行为,避免企业发生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行为发生,有利于保证单位内部控制活动的正常进行。

同时,制造业也要认识到完善的内部审计可以对监督内部控制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内部审计可以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审查,可以起到强化内部控制的作用,通过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的规避制造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从实际情况来看内部审计已经逐渐成为了制造业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重要手段。

3.构建完善防范风险体系

制造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构建风险预警系统,因此制造业可以从以下方法来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

首先,建立基本的风险预警系统,检测分析地制造业的财务情况、风险管理情况、适用的法律法规等,这样有利于制造业采用相应的措施来规避风险。

其次,建立适时的风险预警系统,对制造业的财务情况进行定期的监测,主要监测负债能力、现金流量、应收账款等方面,有利于及时的发现制造业存在的财务问题,第一时间发出风险警报,提醒单位领导做出防范风险的对策。

再次,建立跟踪的风险预警系统,制造业要对一些重大决策进行全程的控制和监测,由于一些重大决策对于制造业起到比较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这些重大决策进行跟踪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4.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水平

高素质的内部控制人才是制造业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关键,因此制造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B高素质的内部控制人才,首先要提高对内部控制人才的录取要求,保证内部控制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其次制造业的管理者要注重对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工作,要定期的聘请一些专业的内部控制人员来企业进行授课,不断更新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职业素质,并可以通过外派学习的方式来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实践能力;再次制造业的内部控制人员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内部控制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通过实践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水平。

5.建立风险的评估、识别、分析、应对机制

企业要适时分析自身的优劣势,考虑自身的生存机遇,判明企业完成既定目标存在的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识别、分析和应对各种风险类型和程度。一是提高财务风险意识。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要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供需的变化,应对企业生产各环节可能产生的负而效应进行提早预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二是中小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单变量模式为主的财务预警模型,分别从偿债能力、现金流量、净收益三个方而通过单个财务比率的变化趋势来预测财务危机。

五、总结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可以对制造业起到重要性的作用,因此制造业的管理者要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中的关键点进行认真的研究,这样才能抓住内部控制的关键所在,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的关键性作用,同时制造业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要调动起企业员工参与内部控制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我国制造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霍瑞红.基于财务视角的制造业内部控制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3(04).

[2]程锐.道路运输业上市公司内控有效性的评价及建议[J].金融经济,2014(24).

[3]张荣.探析制造业财务内部控制中的问题与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4(24).

第4篇: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制造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措施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快,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财务管理作为整个制造业管理核心,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才能将制造业管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制造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及问题

(一)制造业的管理层对财务管理信息化认识不足

市场经济背景下,制造业的管理者还是将工作重心放在了业务开拓与生产管理提升上面,认为业务的提升才能使是企业得到发展的王道,更没有认识到信息网络背景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制造业管理的重要性,还是简单的认为财务管理只是掌控企业资金的使用做做帐报报税而已。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由于管理层忽视,得不到各部门的配合与支持,这势必会严重影响制造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使得财务管理信息化发挥不了作用,制造业的经济效益也就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在我国,很多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都是没有经过专门的技术考核就直接招聘的,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综合素质较低的现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甚至还存在少数会计人员无证上岗、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技能能力弱、缺乏法律观念等现象,无法满足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高效运行的需要。

另外制造业财务人员对市场的变化感知度也相对较弱、对企业管理参与度不够等,也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挥作用的障碍之一。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规范性

制造业的经营管理一般依靠自我摸索或者完全借鉴照搬先进制造业管理制度。同时领导者对财务意识淡薄,缺乏设立完善的、切合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意识。财务管理信息化开展没有正确的指导纲领,使得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不能顺利进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得不到保证,会计信息不能作为企业领导准确科学的决策依据,最终就是影响整个制造业的发展,降低了制造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二、制造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企业产生怎样的价值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提升企业管理的科学化、一体化,能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财务信息数据与报表,具有多样性、选择性、互动性的特点,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工作实现与时代的“合拍”,通过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将企业财务和业务工作进行融合,为其他业务领域信息化提供有力保障与基础,构建一个符合当下企业发展的、有特色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集权与分权的统一,帮助企业更快达到战略目标,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企业财务管理提升会计数字精确度和工作效率,消除信息孤岛和区域局限性,帮助制造业及时获得全面、准确、有效的数据信息,帮助领导层进行各项工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相对集团化的制造业来讲财务信息化更是火车头,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提升监控能力,规避风险、盘活资金提高使用效益。能够起到堵塞管理漏洞的作用。

三、如何在制造业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财务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办法,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基础,达到实现会计电算化目的,利用当前信息网络开展财务核算、分析、控制、监督等工作,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财务信息化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减少了财务工作量提高了财务效率,更在于是给企业带来经营理念的革新。

(一)利用ERP等系统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

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开发,要从制造业自身的角度考量而不是简单买通用软件,即根据制造业实际情况量身定做,开发属于适合自己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要充分考虑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的不同层面的需求。比如决策层次财务分析功能、从管理模式需要的财务业务一体化集成化功能等等,这样才能真正高效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化,才能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最大效益。

ERP系统目前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包含对企业财务的预算、控制和分析,同时也能够进行事后财务信息的有效处理、汇总和信息的反馈。所以想要更好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充分发挥ERP系统的作用,对整个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制造业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做好财务人员技能培训与能力培养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团队是网络信息背景下制造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需要制造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岗位职位严格要求,必须持证上岗具有财务专业知识。

此外,针对当前制造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组织财务管理员工定期参加培训,更新和补充他们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建立一个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教育平台,定期一些针对性强的学习文件,让财务管理人员随时进行学习和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升整个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和质量。

信息数据来源于生产经营同样是服务于生产经营,财务人员只有积极参与管理,深入了解生产经营熟悉生产经营信息才会产生效益,否则财务数据没有生命力。

(三)加强制造业内部控制,还要深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为了全方面提升制造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就需要强化制造业内部控制,完善制造业财务管理防范系统,这样才能保证制造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使用过程的安全性,防止制造业财务信息泄露和制造业财务信息系统的崩溃。完善制造业财务管理防范系统首先需要制造业能够针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各模块的业务不同设置权限控制能够大大降低制造业财务信息的泄露。其次就是要做好制造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制造业软件和硬件的维护和更新工作,以降低制造业系统病毒的感染的风险。

第5篇: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制造企业信息化;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微电子等先进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社会正实现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我国加入WTO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之后,我国企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信息化已逐步成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而这其中,最值得重视的当属制造业。信息技术给制造业带来的是革命性的变化,它贯穿于一个制造企业的设计、生产、管理、销售等各项活动。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从设计和生产的角度,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落后的传统技术,实现设计和生产过程的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从管理决策的角度,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管理决策水平的提高,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从市场销售的角度,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企业内外信息和知识资源,实现市场销售的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1-2]。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提高我国的国民经济实力,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

1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历程开始起步,企业计算机从单项应用向综合应用发展;80年代初,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开始发展。自十五大以来,中央对信息化及制造企业信息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制造型企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工程”被列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项目。十六大进一步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跟随信息化的浪潮发展至今,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有一定的规模,现今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85%,占全国GDP的36%左右。

2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制造企业信息建设投资不足,信息化人才匮乏

近年来,我国制造企业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据调查,2008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投资总额达到了437亿元,2009年我国的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投资总额已达到514亿元,较2008年我国制造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提高17.6%。与此同时,我国制造型企业对信息化人才引进有所提高,2009年企业对信息人才的引进较2008年提高23.7%。但从国家重点制造企业来看,70.5%的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大多数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少,外部资金来源不足,难以为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后期发展提供后续资金,导致信息化不完全。制造企业缺少信息化人才仍然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调查表明,80.6%的制造企业缺少信息化人员,即使是国家重点制造企业,仍有62.3%缺少信息人才。

2.2制造企业信息意识薄弱,认知程度不高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我国制造企业对信息化的意识和认知程度逐渐提高。调查显示,我国制造企业每100人计算机拥有量由2008年的28.8台提高到2009年的32.3台,增长12.2%;此外设立CIO的制造企业也有所提高,由2008的39.9%提高到2009年的43.1%,增长8.0%。但是,制造企业对信息意识的薄弱依然是制约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因素。调查显示,制造企业自发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不超过29%,50.1%的制造企业对信息科学技术知识表现为短缺。较多数制造企业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系统观,未认识到信息化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部分制造企业对信息化持观望态度,怀疑信息化的效益和可实施性,担心会破坏原有的系统体系,导致企业无法继续运营;少数制造企业把信息化理解为简单计算机操作,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长远工程。

2.3制造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不够广泛深入,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制造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了一定的提高,管理体系也有了一定的完善。从内部局域网的使用来看,建立内部局域网的制造企业由2008年的48.6%增加到2009年的52.1%,增长7.2%;从ERP管理软件的使用来看,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10.5%。但是,制造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广泛深入。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网上查询(73.2%)、信息(71.4%)等一些基本计算机操作上。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深(下转第36页)

(上接第34页)

度还相当有限,如CAD,相当一部分企业停留在图上,三维CAD、仿真设计等应用很少。部分制造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重视远高于管理。就整个制造业来说,ERP管理软件普及率仅为10.4%。一个企业的管理系统涉及财务管理、库存管理、人事管理、企业资源管理等信息系统,但是大多数制造企业只能拥有1~2个层面的管理系统,或者不能将其中的每个分项管理系统融合到一起,造成了信息孤岛。

3发展对策

3.1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培养信息化人才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制造企业自身应该利用各种渠道融资,包括市场筹资、银行间接融资、引进外资等,同时要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节约成本;政府要加大财政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入,还应在税收、信贷等方面对制造企业给予大力的扶持。为了提高企业信息化效率,制造企业还应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制造企业可设立专门的信息化部门,用于引进信息化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大培训企业员工[3],根据不同层次员工对信息化的需要,制订不同的培训方式及内容,分开进行有效的培训,提高培训效率。

3.2加强宣传,提升企业信息化重视程度

政府要把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加以规划,确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目标、重点、技术规范等,培育一批典型并推广其经验。多数制造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准确全面,政府有义务帮助这些企业重新认识信息化。企业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更应提升企业信息化重视程度。制造企业信息化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如果没有全员信息意识的提高、思想观念的彻底解放,实施信息化只能是虎头蛇尾,难免夭折。作为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更应该提升制造企业信息化意识以及信息技术对改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作用的认识。

第6篇: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服务创新;技术因素;研究视角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204-02

引言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服务业就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经济的日益知识密集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也进一步促使服务业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服务创新明显滞后,服务创新的理论研究没有有效地指导实践的发展,这极大地限制了服务业的发展。

一、服务创新内涵

就目前状况来说,对服务创新的研究存在一些瓶颈,这主要是由于服务业自身与制造业存在诸多的不同,如服务活动的特有属性如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不可储存性等使得传统指标和方法很难得到运用,同时服务的改进和变化也较难观察得到;对服务概念和相关理论的理解和界定的模糊给服务创新研究造成了较大困难等。

早期的研究大多延续了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研究思路,从制造业产品角度对服务创新内涵进行了界定。如1995年欧洲服务创新研究项目(SI4S)对一些欧洲的服务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后得出的对服务创新内涵的界定:服务创新是新的、改进的产品或服务,在服务中使用新技术或对现有技术进行新的应用。同时该研究项目小组还对服务创新的模式进行了分类,其中包括供给主导性的创新模式,服务部门的创新模式,客户引导型的创新模式,服务过程的创新模式以及最复杂的综合的创新模式 [1]。

由于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又有学者从服务业本质角度对服务创新内涵进行了界定。Cadrey,gallous和Weinstein 认为,服务创新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它是针对特定客户所提供的一种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与制造业创新不同,它并不提供有形的产品,它是人力资本、技术、组织以及能力的集成。也就是说,这三位学者强调服务本身的属性而不是从与制造业的共性方面来对服务创新内涵进行界定 [2]。

此外,还有学者从知识学习的角度对服务创新进行了定义,像Thorell就认为服务创新就是指把不可编码的服务创新知识(缄默知识)向可编码的服务创新知识的转化,也就是说从个别的服务创新向共同一般的服务创新转化,向理论知识方向转化。其中,ICT在服务创新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缩小或者更进一步的说消除了不可编码知识和可编码知识之间的隔阂。从Thorell的角度来看,服务创新的过程就是服务创新知识不断实践积累―上升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积累的过程,这是服务创新知识不断走向前进的螺旋运动过程 [3]。

通过以上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服务创新内涵的不同界定,我们可以看出服务创新是多层次、多维度、复杂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服务创新内涵,会有不同的结论。由于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对服务创新内涵的界定并不能简单地引用制造业创新的内涵,而目前对服务创新的内涵的理解在学术界又没有统一的看法,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

二、服务创新研究视角

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学者关注服务业的创新研究以来到目前为止,针对服务创新的研究大致都从三个视角进行:(1)技术主导视角。早期对服务创新的研究大多都是从这一视角进行的,他们认为,可以把制造业创新研究的成果延伸到服务业创新的领域中,也就是说该视角实质上是制造业创新在服务业的延伸。(2)服务主导视角。随着对服务创新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一些学者发现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很大的区别,对服务业创新的研究应该从服务业自身的视角出发,而不能仅仅借鉴制造业的经验。(3)整合视角。针对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又有部分学者认识到并不能割裂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制造业创新的有益经验可以为服务业的创新提供有益的指导,因此应该顺应产业融合的趋势,充分借鉴制造业创新的有益经验,建立一个既有别于制造业创新体系又充分借鉴其有益经验的独特的适合服务业创新的理论体系[4]。

1.技术主导视角,持这一视角的学者认为,技术、尤其是制造业创新中得到有效运用的技术也将会在服务业的创新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采用这一视角最著名的理论就是Barras提出的“逆向产品周期理论”(RPC,reverse product cycle),该理论认为,服务部门进行的创新与制造业进行的创新的顺序是不同的,在制造业中首先是通过前期经验的积累,然后再上升为理论,再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新;而在服务业中进行创新的顺序则是相反的,服务业的创新是首先从制造业中引进理论,然后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新,也就是说服务业并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理论,它需要借鉴制造业创新的理论[5]。由于服务创新需要引进制造业的技术,因此Miles就认为服务创新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或者是制造业创新的模仿者,服务部门也常被看做是创新的落后部门 [6]。也就是说,在服务创新技术主导视角下,服务创新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仅仅是被看做制造业技术的引进者,制造业创新的模仿者。

2.服务主导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的学者的研究起点是服务业区别于制造业本身的特性,如服务的无形性,生产消费同时性,顾客参与性以及不可储存性等。Sundbo和Gallouj从服务业的研究角度出发,认为服务业的创新从形式到内容都与制造业的创新有着很大的不同,内涵也比制造业的创新丰富得多,也就是说服务创新不能够再仅仅从制造业中获取技术,而是要创立新的理论和使用新的工具。基于服务业顾客合作生产的特性,Fitzaimmons等学者提出顾客是服务创新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服务业中顾客和生产者之间的特殊合作关系,使得顾客能够参与生产过程,自己为自己服务,在这过程中顾客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服务产品,并能够针对服务产品的特点提出更加适合自己的独特定制化的服务产品,为服务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建议,促进服务产品更加完善,并能够有效地促进服务创新 [7]。基于服务业自身特性的研究已经成为服务创新重要的研究方法,也就是说,服务研究视角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服务业特有的创新形式。

3.整合视角,由于行业边界的日益模糊以及相互影响的日益加强,许多学者主张把制造业创新和服务业创新结合起来,通过综合研究这些因素来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共同创新。在采用整合研究视角的学者中,较有代表性的是Gallouj和Weinstein,他们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以整合方法为基础,致力于建立一种属于服务业的服务创新整合理论,这一理论又能够充分吸收制造业创新的有益经验,内容涵盖多个维度。此外,Hofman,Hertog以及Bilderbeek也从服务创新的整合角度出发进行了一些研究,他们在从服务创新整合角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即服务概念创新,顾客接触创新,服务传递创新以及组织创新。

综合以上三种视角,技术视角是早期服务创新研究中的主要视角,为以后的服务导向视角以及整合视角奠定了基础。而针对技术视角没有重视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差别这一不足,服务主导视角得以产生。服务主导视角充分认识到了服务业与制造的诸多不同的方面,创造出了具有服务业自身特点的创新模式。但服务主导视角对服务业的差异性过分强调局限了服务视角的研究范围。由于产业融合趋势的日益明显,一种融合技术与服务视角优点的全新视角――整合视角得以出现。该视角既看到了技术要素在服务创新中的重要性,又看到了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诸多共性,有利于实现服务创新与制造业的创新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8]。总的来说,这三种视角形成了到目前为止的服务创新研究方法理论体系。

小结

服务创新是目前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不同学者对服务创新的内涵及研究视角有着不同的看法,而准确界定服务创新内涵是有成效进行服务创新研究的前提,通过学者们对服务创新内涵的不同界定可以看出,服务创新是多维度、复杂以及多层次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对服务创新进行界定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要想对服务创新有一个准确完整的认识,就需要从多个层次及维度去看待服务创新。此外,通过服务创新的研究视角可以看出服务创新经历了从注重技术因素到注重服务自身特性再到注重技术与服务整合阶段,这一视角的变换证明了服务创新研究的不断成熟,视角的不断开阔。但无论是哪一视角,都过于重视组织内部因素而忽视外部因素,所以服务创新的进一步研究应该从仅仅关注组织内部因素角度到内外部因素角度的兼顾,同时还应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行业的最新学术成果,构建动态创新能力,实现服务的可持续创新 [9]。

参考文献:

[1]Sundbo J.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in Services[J].The Service Idustries Journal,1997,(3):7-102.

[2]Gadery,J,F,Gallouj&O.Weinstein.New Modes of Innovation:How Services Benebit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1995,(3):4-16.

[3]Thorsell J.Innovation in Learning:How the Danish Leadership Institute Developed 2200 Managers from Fujitsu Service from 13 Different Countries[J].Management Decision,2007,(10).

[4]蔺雷,吴贵生.服务创新:研究现状、概念界定以及特征描述[J].科研管理,2005,(2).

[5]Barras,R.Interactive Innovation in Financial and Business Services:The Vanguard of the Service Revolution [J].Research Policy,1990, (3):215-237.

[6]Miles,I.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Their Role As Users,Carriers and Source of Innovation[R].Report to the ECDG XIII Sprint EIMS Programme,Luxembourg,1995.

[7]Jon Sundbo,and Faiz Gallouj.Innovation in Service[R].SI4S Project Synthesis Work Package 3/4,SI4S Synthesis Report 2,1998.

第7篇: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2007年3月19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再一次强调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目前,中国制造业物流取得了不少新进展,同时也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物流难上议事日程

中国的制造业还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影响制造业盈利的因素很多,如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劳动力成本、供应商管理、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控制、市场准入、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等,哪一个似乎都比物流重要,因此,现阶段物流还很难成为制造企业董事会和经营班子的重要话题。真正像海尔这样高层重视物流的公司还凤毛麟角,制造业还需要提高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

2007年9月25日国家发改委在上海召开《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这次会议直接点燃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火种”,从此,中国制造业物流发展被提到国家层面。

物流外包“说”比“做”容易

物流外包是能让制造业和物流业都感到兴奋的口号,制造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业,能增加物流业的总市场份额,这令物流业兴奋;制造业将物流业外包给物流业,制造业能以更低廉的物流成本获得更好的物流服务,这令制造业兴奋。制造商对外包的好处再清楚不过了,但是,制造商在物流外包决策上总是犹豫不定,物流外包困难重重。中国制造业物流外包调查表明,制造业物流外包的比例多年来一直维持在15%以下,自营物流仍是主流。

供应链难协同

大家都知道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等组成了供应链,供应链应该协同。在多数情况下,目前中国的供应链由制造商主宰,制造商过分强调博弈,较少考虑“双赢”或“多赢”,因此,供应链难以协同。目前形成的供应链关系不是合作关系,而是竞争关系,这不利于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制造商一味采取竞争性招标的方式获得运输、仓储等服务,由于客观上目前中国是“制造强,物流弱”,处于弱势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只能被动地降低报价以获得这些业务,导致运输价格、仓储价格不断走低,但同时供应链成本可能越来越高,并且供应链的合作与协同关系没有建立。为了更好地发展制造业物流,这种状况应该改变。

第8篇: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随着工业和信息化的不断融合,工业制造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和数字化制造技术等技术相结合的智能制造技术开始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制造业的各个环节。这3种技术将重新构筑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引领新一轮制造业变革。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十分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根据《“十二五”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将实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在中国制造业举起智能化发展大旗的同时,究竟在如何补足短板,确定方向,实现有序、健康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著名科学家卢秉恒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中国的智能制造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还需要改变,同时需要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通过智能技术切实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

自动化不是智能化

CEI:不管是国家战略层面还是一些企业的发展层面,都已经把智能制造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你如何看待中国当前智能制造的发展?

卢秉恒:中国是制造大国,当前,制造业已经开始向智能制造转型发展。然而中国现在的智能制造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对于智能制造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有的人把数字化认为是智能制造,有的人认为自动化就是智能制造,这存在一些误读。制造业的自动化、早已有之,智能化是最近的概念。

简单而言,自动化是节约人的体力,智能化是节约人的脑力,智能化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的价值,它是在数字化、自动化的基础上发展的,是更前沿的阶段。以机床为例,第一阶段是电动机和机床结合在一起,形成机床,而不是古代使用马拉进行运转的工具。第二阶段是将计算机和机床结合在一起,变成数控机床,实现程序化控制,这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第三阶段的智能机床,需要传感器,随时感知其工作状况、参数,需要根据工艺知识而设计的智能控制软件,智能控制软件体现了人们对加工工艺过程优化的知识。传感器、数控机床、智能控制三者共同构成智能机床。这亦可看出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区别。当然,智能制造还包括车间级、企业级等制造系统的智能化。

但是,现在很多人的意识中,包括国家立的一些科研项目把二者都混淆起来,将智能制造的经费也用到了其他的技术方面。作为企业来说,也需要认识到这二者的区别,智能化将比数字化、自动化能带来更大的受益。

还是以机床加工来看,数控机床是编好程序以后,机床按照程序规定的命令执行,如果加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震动、主轴发热等情况,机床自身是无法控制的。而智能机床可以随时监测刀具是否出现磨损、主轴是否有发热、震动等状态的变化会影响到加工的质量,智能机床可以随时干预加工过程,改变运行参数,降低转速、减少进给速度,保护机床或者停止运转等。

CEI:你所说的这类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情况如何?智能制造应该是一种什么概念?

卢秉恒:这种技术在国外已经开始应用,如德马吉的机床已经可实时监测机床振动。其把机床的振动分为3个档位。当振动在0~3个重力加速度时,说明机床的运行稳定;当震动在3~7,认为是需要密切监视;当震动达到7~10就会立即停止机床运行,认为这可能带来机床故障。当加工状态的温度过高等情况出现时,智能机床还能将故障警示通过手机发送给操作者,一个操作者可以管理数台机床,哪台机床报警了操作员将直接收到信号,甚至操作者在工作的同时能够听音乐也不耽误工作。

智能技术还能监测机床温度升高引起变形的情况,也就是热伸长。热伸长影响加工精度,可能导致加工零件变成废品,而智能技术在自动检测到潜在问题后,能够通过数控机床进行温度补偿,仍然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在智能技术下,机床还可以通过加工程序的设置,实现按照最好的产品质量水平或者最大生产率运行,提供两套程序选择。当需要进行粗加工时,提高加工效率即可,而需要精加工时,则可以选择质量最优方案,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再提升加工效率。

过去,依靠工人编程的数控机床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制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无法控制,而智能机床就可以实现。

当然智能制造还有更广泛的意义,包括整个生产过程、生产系统智能化,让所有设备按照最优布局分配加工任务,使整体加工效率达到最高。智能制造既体现在智能制造装备上,也体现在整体的生产系统的控制上。

短板在于传感技术

CEI:在中国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发展智能制造,关键点在哪里?

卢秉恒:国家应该有规划、有计划推进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当前,中国在发展智能制造业上存在一个薄弱的环节——传感器行业。这个行业的研发严重不足,智能制造应用的传感器,需要实现不干扰设备的工作状态,体积要小,质量要好,需要足够的灵敏度。中国目前传感器产品主要依靠进口,这导致传感器产品的价值很高,供应不及时。由于传感器不是大批量产品,价格高就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最终可能导致企业放弃智能化的发展。

此外,传感器需要的品种很多,企业往往选不到所需的传感器产品,一些传感器无法安装在设备上。现在微纳制造可以制造非常小的传感器,比较符合智能制造需要的传感器。但是这种技术在中国还停留在个别高校的科研阶段,没有形成产业化技术和商品化的产品。

因此,中国的智能制造发展,首先应该从国家层面重视传感器技术的研发、生产和商品化。

CEI:由于智能制造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结合,但事实上有的信息人才并不熟悉制造业,制造业人才不熟悉信息技术。在实现软硬两种技术产品的结合上,你有何建议?

卢秉恒:确实是存在这个问题,这需要实现学科的交叉,从事信息技术的人不熟悉制造业,从事制造业的人不了解信息技术,需要双方面人才、产业的交叉发展。

智能控制的软件研发,基础应该建立在对制造工艺的研究之上。必须对工艺过程非常熟悉,深入研究工艺过程,对不同行业的制造任务、具体制造环节、工艺过程都要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实现对制造过程的优化,每个优化方案都需要建立在对工艺的深刻理解上。

CEI:你认为中国发展智能制造,应该形成何种氛围才更利于产业的发展?

第9篇: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造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CIMS 制造业 信息化

1 CIM的理念和CIMS的组成

1.1 CIMS的概念

CIMS是英文(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的缩写,直译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CIM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约瑟夫・哈林博士在1973年提出的,其基本出发点是:①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是不可分割的,要统一考虑。②整个生产制造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的过程。

因此,企业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必须从全局的、系统的观点出发,在各个环节,如市场、经营、管理、接受订单、产品设计、仿真分析、工艺规划、加工制造、销售、售后服务进行整体规划,广泛采用新技术和新理念,加速信息流的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过程,将企业生产中有关要素整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总体水平,在市场竞争中走在前列。

CIM是企业管理与运行的一种新理念,而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则是这种理念的实现方式。它从企业的经营目标出发,综合衡量企业中人、技术、设备、管理各自的作用,借助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工业设计、制造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等的复杂系统,整合企业生产中的信息流和物流,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交货周期,从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优化,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

CIMS是自动化程度不同的多个子系统的集成。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运用得以普及,先后出现过多种不同的自动化系统。如管理信息系统(MIS)、物料需求计划(MRP)系统、制造资源计划(MRPII)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系统、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CAE)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柔性制造系统(FMS)以及数控机床(NC,CNC)、机器人等。CIMS正是在这些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实际发展情况(包括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及信息系统的融合度),把各种自动化系统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CIMS在宏观上是针对整个工厂企业的集成。

1.2 CIMS发展的阶段

从CIMS概念提出至今,CIMS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

1.2.1 以信息集成为特征

CIMS概念最初于70年代提出,在80年代得以应用并迅速推广。这一时期CIMS是以信息集成为特征的阶段。信息集成使得生产要素之间不再各自为政,相互之间协调匹配,生产要素潜力得到更大的发挥,减少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浪费,提高整体效益,以适应这一时期市场竞争的需要。

1.2.2 以过程集成为特征

90年代是信息时代,更是知识的时代,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开发出高质量及用户能接受的价格的产品,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焦点,并行工程应运而生。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简称CE)是对产品设计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这种方法要求产品开发人员在设计初始阶段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处理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要求。

1.2.3 以企业集成为特征

随着技术变革突飞猛进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新产品的渴求日益增强,市场对于企业的要求越发严格,产品开发周期缩短,竞争激烈。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企业需要对市场变化及时做出判断,整合企业的组织和设备,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更快更好的响应市场。企业的内部间的集成及企业之间的集成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

1.3 CIMS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CIMS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集成。集成是将原来独立运行的多个单元子系统通过某种方式集中在一起,产生联系,进而形成一个协同工作的、功能更强的新系统。集成不是简单的连接,是经过统一规划设计,分析原单元系统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并进行优化重组而实现的。与物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相对,CIMS的集成可分成物流集成、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它主要以企业内部集成为主,并考虑与外部环境的集成。

CIMS的集成重点在信息集成上。但系统集成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的功能集成。要对系统运行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对系统进行重新设计,使工作流程简化完善、精美优化,使之协调运行。功能集成要借助各种现代的管理科学成果,并在信息集成的支持下才能实现。

制造业是利用各种资源(物流、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将资源转化为人们能够利用的产品的过程。各类制造业都是物质生产的企业,都是统一的整体;各种制造过程中的物质采购、存储、加工处理、运输的过程,也都是信息收集、存储、加工传递的过程;各种制造企业不论产品类型、生产方式等,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都存在改善交货期、降低产品成本等问题。这些特点决定了CIM是适用于各种制造业的共同理念。不仅仅是机械制造业,在家电、电子产品、化工、能源、商业、社会服务等行业也是同样适用的。

2 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我国虽然GDP排在世界前列,但是制造业只有美国的1/23、日本的1/25、德国的1/18。国内大部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不少关键技术及设备仍然依赖国外。为了加快产业升级,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必须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变革,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信息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构成的一种综合性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发展的浪潮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对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模式、竞争模式、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成为企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因素。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内容就是制造业信息化,即把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产品生产全过程和企业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信息化成为推动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各种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问题。很多企业对信息化认识不大清楚,盲目上马,容易半途而废,因此,这是导致信息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简单地把企业信息化建设认为是构建企业网络,实现生产自动化,引进生产管理软件等是片面的。以上三点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忽视信息化的管理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能源和物资消耗,也就难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企业的信息化与信息化的管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制造业信息化的关键是公司的信息化管理问题。

刚过去的“十一五”中,中国启动了“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这是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里程碑,更加强调科技对推动制造业的支撑作用,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在最新“十二五”规划中,其中改造提升制造业的任务中,重点强调推动装备制造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推进产品数控化、生产绿色化和企业信息化。体现出国家对于提升制造业水平的决心和力度。

3 CIMS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CIMS工程是将CIM原理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将CIM理念应用与生产的全周期的工程系统。

3.1 CIMS工程的特点

①CIMS是应用于整个企业的。

②CIMS是自动化程度不同的多个子系统的集成。

③CIMS是多学科结合的系统工程。

④CIMS工程的长期性。CIMS的复杂庞大,要求较多的投资及持续性。

针对以上特点,在当今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下,CIM从系统论出发,综合运用各种新技术和新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企业的信息流和物流的优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CIMS要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须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

3.2 企业管理层对CIMS的支持

CIMS系统建设完成并最终投入使用,离不开管理层的执行力,只有管理层充分认识到CIMS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系统才能建设完备,并持续正常运行。

3.3 CIMS工程要整体规划,分布实施

CIMS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由整体到阶段,由浅入深,逐步推进CIMS工程的实施。

3.4 CIMS的集成要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

企业根据其生产产品、生产规模、生产方式不同,其生产组织方式亦有不同,无论离散制造还是连续生产,无论大批还是单价、小批生产,企业都应在内部各环节集成的基础上,与外部紧密相连,及时了解供应商、销售商、竞争对手等的情况。

3.5 重视人、设备和管理的集成

生产装备是产品制造的直接实现工具。除了电气化、自动化外还应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这点在CIMS中必须着重考虑。另外由于系统中不可能没有人参与,且CIMS系统运行效果不仅与所采用的各种新技术有关,还与企业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关系紧密。所以除了设备外,还要强调设备、管理与人的集成。

3.6 CIMS要从产品全生命周期角度考虑

CIMS发展已经进入企业集成为特征的阶段,在此阶段,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如果从产品研发阶段就开始分析产品投放市场的影响,不断地改进设计,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使得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在供应链上对资源进行优化,形成联盟创造规模效应。

4 结论

CIMS是当今实施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形式。CIMS的核心是集成,包括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和企业间集成。CIMS推动了工业信息化技术发展,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和前沿技术。我国尽管在CIMS的应用和开发起步较晚,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CIMS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建设CIMS系统必须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分布实施,才能建立起适应时代的信息化系统,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薛劲松,宋宏等.CIMS的总体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白英彩,唐冶文,余巍.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3]王健菊,赵涛.信息化时代的现代集成制造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5.12.

[4]亦明.我国制造行业信息化建设[J].电力信息化,2007.5.

[5]张兰芳.我国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发展[J].2007.1.

[6]汤永红.浅谈CIMS技术信息化在制造业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3.9.

[7]马玉冰,莫尚志.解读制造业信息化建设[J].计算机与网络,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