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品设计的意义范文

产品设计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品设计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产品设计的意义

第1篇:产品设计的意义范文

Abstract: As everyone knows, design theory influences the product design. Different design theory was born different style, chasing different market and the crowd, determining the product positioning, especially shaping the value for product design. Combined with the different design concept, the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value based on its fundamental sense. It is not only the research standing on different theory and its value, but analyzes according to the species.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case analysis, it shows the important meaning, and perfects the related research as far as possible.

关键词: 设计理论;价值塑造;意义性

Key words: design theory;value shape;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038-02

0 引言

以设计理论对环保价值影响为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工业设计本身存在着原则上的缺陷,其产品设计及制造皆以单一的直线型的思维来进行,导致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将耗费大量费用来调整和更换设备、物料和劳动力。从而走上了一条加工、制造、使用、抛弃、污染这一从摇篮到坟墓的命运,资源无法真正得到安全、循环的利用。为了弥补这种错误,诞生了各种以生态效率论为基础的,以减小人类生产和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为原则的环保措施,但它们都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根本所在,最终只不过是减小或放慢了破坏,而无法完全实现人类与环境真正的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设计理论对产品设计的价值影响不仅是直接的,而且后果也是非常重大的。价值塑造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对品牌,人们的行为生活,审美,产品功用,制造的影响。在此,我们有必要对“产品设计的价值”这一概念进行分析。并对其“价值塑造”过程进行探究。

1 产品设计的价值

那么什么是“产品设计的价值”呢?它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实用性、识别性、统一性、涵概性、社会性、革新性。产品设计的价值最终还是要通过产品这一载体来实现,产品承载的不仅是它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更加重要和持久的是它的内涵及文化,这是产品的延伸。还应该注意的是,对于价值的理解一方面是理论赋予的,一方面是价值概念本身体现的。就如一个东西具有多大价值和它具有什么样的价值。

下面结合苹果公司产品设计的理论从价值的几个方面来窥探设计理论对其价值的塑造过程。苹果公司的产品具有简洁、时尚、精细,独特的特点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乔布斯曾对苹果的设计理念进行如此的定义:苹果公司设计的产品是面向活生生的个人,而不是木头。它更好的践行了诺基亚公司的那句广告语,“以人为本”,没有“科技”,它并不依仗科技的高端,而最终追求是良好的用户的体验。下面我们以此进行分析。

首先是实用性,这是每个设计理论最基础的性质。产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实用性就是产品的使用价值。每个设计理论都是基于其产品实用性来进行的衍生。毋庸置言,苹果公司的产品在功能性上可谓下足了功夫,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好用好玩,即让用户获得极佳的用户体验。

识别性,这是产品设计的根本所在,防止雷同性,也是在同质产品市场彰显不同产品价值的关键所在,对价值塑造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苹果公司在其产品的形象和软件设计时,都独具新意。有谁看见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时还不知道它是大名鼎鼎的苹果产品。它直接影响着产品价值的塑造。

同一性,在同一系列产品的设计中,必须要注意其整体风格与其文化传承与延伸,在其设计理论中的初期就应该注意到后续的产品延展空间,不同的发展阶段体现同一性的设计风格,赋予不同的价值概念。尽管乔布斯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其设计理念一直贯穿整个产品系列并将一直延续。所以可以说,同一性是一种延续,它不仅是价值塑造的重要方面,也是价值延续的必要因素。

涵概性,和同一性一样,设计理论必须将设计的产品赋予内涵,其内在的东西是整个CIS的核心所在。而且这种内涵不应该是割裂的,没有阐释性的。

社会性,产品的社会性决定了其价值中的社会性,也可以成为其社会价值,这恰好是为了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因为有其社会价值。与此同时,它也承担着相当的社会责任,如开题中革新性,什么东西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一种设计理论能使自己的产品自始至终带有自己独特的东西,不断赋予新的价值特色,那么他就能够壮大发展。这种东西就是创新性,亦称革新性。苹果公司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时代,关注消费者个性。可见革新并不完全代表着科技的高端,与创意和关怀性有着更加紧密的关系。

苹果公司的革新可以称之为结构性创新。对于各种结构进行重新的组合排列,达到一种新的联结。

形成主导设计与行业标准是结构性创新的竞争焦点和成功标志。很显然,在平板电脑及只能手机市场以及个人pc市场上苹果公司可谓做到了独树一帜。结构性创新主导设计是以前各种技术创新的天才综合,它冲破了现有产业的约束和思维模式,拓展了其生产模式,不仅影响了技术的发展,而且塑造了产品、市场、企业和用户之间新的联结方式。一旦某个利用这种理论成为主导设计和行业标准,创新成功者就将获得显赫的市场地位并将这种地位持续相当长时间。不仅如此,这种创新的设计理论塑造了巨大的产品设计价值,使其设计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而且它本身也含有丰富的价值含义,这其中大部分是对设计理论的。

2 决定产品设计价值的几个因素

下面我们来看看决定产品设计价值的几个因素:市场,设计理念。其中,市场对价值的判断是决定性的,在于判断或者说决定产品设计是否有价值及价值大小。是产品设计后期的东西。设计理念不同于它,首先设计理念是一种事前行为,其中包括了对市场的前期判断,对产品的预测,对价值的设想规定等等。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其他几种来自不同领域几种形式的设计理论:

一个强大的隐喻通知战后教育:在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的概念。这个抽象的线条,形状和颜色的“语言”理论作为一个系统的视觉传达类似,但独立于口头语言,一个独特的代码,在不接地的文化习俗,但普遍的看法学院。

组合设计理论可以应用于实验设计的面积。一些组合设计的基本理论起源于统计学家罗纳德·费舍尔的生物实验的设计工作。现代的应用程序还发现,在广色域的领域,包括有限几何,赛程编排,彩票,生物数学,算法设计与分析,网络,组测试和加密技术。

经典平面设计理论

这部分的设计是完全陌生的人。它的设计元素,如线条,形状,空间,质地,价值和颜色,以及描述的设计原则是运动,需要强调的平衡和统一的简要说明。这些设计原则已被用于创造的艺术和商业艺术。

Gestalt原则的知觉

格式塔理论讨论我们如何看待我们的环境中的对象。讨论数字和地面之间的差异,并探讨如何把不同的原则,帮助我们决定,这是数字,这是地面。

……

从几个概念性的设计理论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设计理论的各个方面及设计产品的各个因素,不要小看它们,他们构成了设计价值的基础,客观上塑造了价值的各个方面。

从结构性上分析,价值这一抽象形式在其设计理论被各种具体化的东西所代替,每一个要素的存在都可能对其价值的塑造产生深远的影响。但不仅在于此,不仅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它所诞生的价值观影响深远。

3 关于设计的几个问题

“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正如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中所说的那样,设计不仅仅是将几个要素组合在一起。终究而言,它不是一项技能,而是一种理论的延展,一种价值理念的阐释,需要对其产品设计的价值塑造负责。但很显然,一个创造者之初并没有考虑这么多,他们只是执着于自己的理念和灵感,用一种未曾命名或说未曾使其得知的理论思维进行着自己的艺术阐述,客观造就了产品设计的价值。

产品设计的塑造价值的几个方面在各个时期所占比重是不同的,所引导的潮流与整个时代和社会的其他思潮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设计的潮流和关注焦点的历史来看,总的理论潮流开始向着科学化、新颖性方向发展。我们知道,起初的设计中实用性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审美和社会性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田中一光在其《设计的觉醒》中谈到:

“二十一世纪无法回避对上世纪的反省和挽救之责任。设计也无法脱离‘环境的再生’,‘消费-使用-丢弃’的文明怪圈以及‘人情的复苏’这三重考量而存在。当理想的蓝图在近代都市的天际线上慢慢消失,某种怪诞的宗教就开始在人们荒芜的心灵中悄然潜入。”

“我认为,思考受伤地球的再生,重新认识非西欧文明,脱离整齐划一的欧陆风格,控制对舒适的过度追求,减少华而不实的国际交流,弥合由认知不同而产生的思想冲突,找回对非光滑闪亮之物品的审美等,这些都是二十一世纪设计的最大课题。”

从上面的认识中我们可以看出,设计理论对于价值的影响早已超越了产品本身,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甚至文化载体联系着我们的世界,改变着我们的未来。

诸多设计理论中,不能说孰优孰劣,每一种设计都秉承它独特的理念。但在现实意义中,我们总可以看见那些接近我们生活,改善我们生活欲望的设计。如果说设计理念有什么至上真理的话,可能可以称为,“还原”和“渐进的改善”。“还原”不是对事物本来的恢复,而是一种提醒,一种可以信赖的价值赋予。身处这个时代,不经意间容易忘了那些纯真的想象,很容易被灌输消费时代种种欲望,可是这不是他们以及追求者本来希望的样子。“渐近的改善”可以称为它的方法,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设计算得上是一夜成名的,都有一个文化氛围的培养过程,事先为设计的流行埋下了基础。从其长远来看,它是一种渐进式的行为。

4 小结

良好的设计理论诞生适合的产品设计,创造了现实性的物质价值,并塑造了影响深远的价值理念。设计,不仅结合时代潮流,而且在潮流的前端进行引导,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类向着更加舒适,更加有助于改善生存环境的方向发展。我们也希望这样的设计理念可以主导我们的社会思潮和生活思维。

参考文献:

[1]宋培培.浅析产品设计中的虚拟现实技术.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9-25.

第2篇:产品设计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产品;设计;创意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229-03

在人类起源时,人类就开始使用和制造工具,从那时起,设计就开始了。虽然当时人类的设计意识比较薄弱,设计能力十分原始,但是人类已经开始学会制造工具,将工具进行改造翻新,这便是设计的开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设计的形式和质量也越来越高。

产品创意设计是一种具有特殊品质文化形态的创造,同时也是一种生存、生活的文化,它承载着巨大的现实和历史重任。生活方式是文化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也是现代产品创意设计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核心概念,产品创意设计对于研讨社会、政治、衣食、住行,甚至设计自身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从产品创意设计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来展开论述。

人类历史活动是两种生产的交互发展过程。一种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一种是为此而进行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不同的历史阶段中,由于占有生产资料的方式不同,形成了一定的生产方式。而作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以人以及人的生活方式来决定的。生活方式的形式,从根本上反映了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生产方式的内容和性质。

生活是人作为生命体为维持生命所从事的各种生产、工作、生活的内容、过程、方式和形式,因时代条件、人和环境因素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它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家庭、团体或人类社会共同体。

在社会环境中生活的每一个人,都称之为一个“个体”,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都有各自审美的眼光和不同的观念方式。这种“个体”都是存在于群体之中的,当然,如果它离开了群体,独自成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这也是相对于群体来定义的,表明了它和群体有着必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群体又是由单独的个体而组成的,个体中的共同的审美情感和价值取向的相同点,便成为了群体的共同的特征,当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又有着自己的丰富内容的特质。

生活方式最终体现的是人和物质的两个层面上的含义,生活方式是在物质为基础的前提下,表现出的是人的精神和思想上的需求,这种表现形式和设计的本质特征有着相同的特质,设计出的产品是物品的表达,设计过程是以人的审美意识和感性概念为直接出发点,但最终设计的目的并不是物质,而是人,设计的本质是要改变现有的生活状态,而创造出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的生活状态。我们生活在现代化的社会里,小到家庭厨房用具,大到工业设计,无一不体现着设计和创造,设计不仅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审美观点,更是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文化思想和观念思想。设计带来的新鲜和愉悦的同时,更多的是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生活的质量和生存的另一种方式。

产品创意设计本身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物质文化浸润下的产品创意设计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产品创意设计提供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它在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处于美和艺术的层面上,使生活具备了艺术文化的意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件人工制造的产品都是为满足人的需要而设计的,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在产品创意设计过程中,设计观念的形成均须以人的需求为基本的出发点。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热门对现代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涵盖了产品所能表现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全部内容。今天现代产品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产品的创意设计直接影响和决定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等,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物质产品的安全、方便、舒适、可靠、效率等,即产品创意设计良好的“适用性”,而满足这种“适用性”的需求即是现代产品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问题。工业设计师的使命在于以人为中心,努力通过创意设计活动来协调“人――机――环境”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使现代产品的创意设计形态更加丰富,操作更加简洁,功能更加强大,将更多的高新技术与新材料相结合,提高人类生活和工作的质量,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保障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所要强调的正是这种思想,从工业设计的崇高目标和使命上来理解产品创意设计的意义,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

现代工业产品的创意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规划活动,是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同时受环境和社会形态、文化观念以及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要求工业产品不仅要实现一定的使用功能,而且要在外观、肌理、视觉、触觉、使用方式等方面使人感觉到亲切、自然、具有“人情味”。现代工业产品形态的提示性、趣味性、娱乐性及文化内涵等,即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它是现代工业设计的重要内涵。

“以人为本”的设计观是工业设计经过导入期、发展期、成长期发展到成熟期后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设计哲学。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各国出现了大量的水泥和高层玻璃建筑,并以此作为城市“现代化”的象征标志。为了节省成本,高层建筑内部空间狭小拥挤,空间流动不畅,有时多达数万人在一座高楼里工作和生活,人们的活动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人们对现代建筑、心理和象征方面认识的进步,人们逐渐认为把追求纯功能的理性作为大批量生产唯一目的的设计缺乏情感色彩。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心理学的行动理念和认识心理学的深入发展,“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理论基础。

在现代工业产品的创意设计过程中,创新既是设计的目的又是设计的手段,并在整个创意设计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创新为产品的创意设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市场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时代,产品创意设计的创造力成为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之一。创新心理是设计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设计师创新、拓宽设计思路的重要突破领域。把握产品创新心理、突破设计思维的限制,提高现代工业产品创新设计的水平对于工业设计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创新活动是指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认识、发现和改造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感觉、视觉、记忆、想象等心理机制,都将发生一定的作用,但起主要作用的是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既能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又能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形式,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

思维是人脑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现有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比较、判断、推理、决策的动态活动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性的认识,二是认识的过程。思维具有再现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按照发展方向的划分,思维可分为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等;按思维的活动规律划分,可分为逻辑抽象思维和感性形象思维;按思维的过程和结果的进行划分,可分为正向常规思维和跳跃创造性思维。

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包含以下九种思维:抽象、形象、直觉、灵感、发散、收敛、分合、联想和逆向。

形象思维也称为具象思维,是意象运动的过程,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外在整体形象进行观察来体会和了解物体的各种信息。它依靠自然真实的场景、丰富协调的画面、明确肯定的视觉符号、绚丽多彩的色彩,一切可直接感知的物体表面现象的理解,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形象的思维的整体过程就是由感性、想象和联想等一系列抽象的行为方式作为主要的思维。所以灵感和直觉便是由以上几种抽象行为方式所产生。

发散思维又称为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或多路思维,著名的心理学家、创造家吉尔福特把发散思维定义为能够从所设定的限制性信息中产生不同的多种信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式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它是指思考者以所思考的问题作为发散的基点,不受任何思想和观念的限制,发挥人最大的想象力,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去思维,以至产生发散性的的思维方式。故而设计者能够根据此,设计出更加新颖,更加独特,更加有突破的作品。

发散思维是多方向的开放思维,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流畅性,是指发散思维用于某一方向时,能够举一反三,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沿着这一方向表达出较多的概念、想法,形成统一方向的丰富内容,表现为发散的“个数”指标。第二,变更性,是指发散思维能从某一方面调到多个方向,不局限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能够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方案,表现为发散的“类别”指标。变更过程实质就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克服人们头脑中已有的传统的、固定的、僵化的思维模式,能够灵活地变更出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第三,独特性。指的是发散思维能够有独到的见解,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可以堪称是创新性思维的最高级的阶段。

收敛思维又称为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或定向思维,它的表现形式为“以多趋一”,指在思考过程中,为了解决某一中心问题,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收集各种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将思维的方向指向该问题,把众多的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程序中去,以探索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收敛性思维包括收集、整理、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等逻辑思维过程。

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完全相逆的思维过程,其最终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快速有效、创新型的解决涉及问题,但是两者也有根本性的区别。第一,从思维发展的方向上看,发散思维是从中心问题开始向外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从一到多”的过程,而收敛思维是从外部的各种信息出发,逐渐向中心问题靠拢,是“从多到一”的过程。第二,从思维活动的作用上看,发散思维有利于人们思维的开放,有利于拓展思维的空间,有利于探索出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而收敛思维有利于从各个不同信息中综合选取最确切信息,有利于快速解决问题,也容易取得突破性进展。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既有区别又有互补,在问题明确,但是信息比较少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发散思维,而对于信息量大,相对模糊的问题,则往往采用收敛思维的方式,在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取得创新性成果。

在现代市场营销学中,产品是指能提供给市场,用于满足人们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一切东西,包括实物、服务、组织、场所、思想、创意等。产品的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它必须具备满足顾客需要欲望的能力。产品的概念具有两方面的特点:首先,并不是具有物质实体的都是产品,而是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和服务都是产品;其次,产品不仅是具有物质实体的实物本身,而且也包括随同实物出售时所提供的服务。即产品是有形实体和无形服务的统一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产品功能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现代人们的各种需求,现代工业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在现代工业产品中,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有些产品因为针对性强,可能只有几种特殊功能,这类产品在创意设计时,容易把握其功能,也能比较容易地对其进行分析和创意设计。而大多数产品是为了适应更多消费者的需求或者消费者更多、更高的需求,可能具有多种功能,将这些功能互相补充、互相组合可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在实际的产品创意设计中,设计师往往面对的是功能系统相对复杂的产品的创意设计。因此,在进行现代工业产品功能创意设计时,为了更好地分析工业产品的功能,确定产品功能的性质及其重要程度,以便为产品的功能选择提供依据,同时,也为选择实现该功能的技术途径进行排序,就必须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分类。产品功能的分类有利于将产品中包含的不同功能进行有序排列,充分分析,有利于后续的功能整理和功能组合。

参考文献:

[1] 鲁晓波,赵超.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5.

[2] 陈震邦.工业产品造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4.

[3] 何晓佑.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设计[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第3篇:产品设计的意义范文

(一)信息产品中的受众模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中触摸屏成功推广,使得界面设计在手持终端设备中承担了要面对、分析一切信息交互的总和,它反映着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是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信息产品设计是多媒体移动时代的核心、设计的目标是开发者根据自己对用户需求的理解而制定的。以智能手机为例,人机交互之间信息处理的方式是信息通过用户的感知系统;在对信息的处理与理解之后,进入记忆阶段,同时信息进入逻辑思维系统,进行有效地分析,两者互相联系;进而反馈到反应机制之中,最终通过反应系统传达用户对于信息的判断。

(二)以女性用户为主导的界面设计与交互设计交互设计与界面设计两者相辅相成,前者关注女性用户使用信息产品时所产生的交互行为、后者在于定位产品的性格与视觉表征。通过交互设计完整地表现出界面设计的内容;因而交互行为是界面设计的源头,只有当交互行为清楚地展现给女性用户时,界面的信息内容才能准确地传达给女性用户。在界面设计中,交互设计关系到女性用户界面的行为,通过深入挖掘女性用户的需求,与女性用户访谈、通过调研得出结果,具体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意义:

(1)手持终端设备中的信息产品设计发展的导向是在形式适于内容的理念下,朝着易用、人性化的进行迭展,为实现女性用户的需求具体化,女性用户参与手机软件的信息交流愈发个性化、即时性。

(2)产品融入情感化设计可激发女性用户使用产品的频率、增强其使用粘度;同时,提高了女性受众对于不同信息的接受程度,特别是对于带有信息分享、制造与传播为代表的社交类移动应用程序,由此激发了女性用户的参与度,减少了女性受众对于信息产品陌生感。

二、构建情感化的女性信息产品设计

(一)借助用户使用能力层级完善女性用户体验在信息产品的目标女性用户中,可将用户划分为了入门、有经验与专家级三个使用阶段。通过女性用户使用软件产品的服务与时间增长时,积累了使用经验后,女性用户使用阶段会逐级上升;当有经验与专家级的使用人群趋于稳定时,开发人员借助具有普遍参考价值的女性用户的模型样本,构建出符合女性用户使用的心智模型,结合女性用户自身的性格特质、区别于男性用户对于信息产品的掌握的程度与花费的成本,从而设计出符合女性使用诉求与使用习惯的信息产品。

(二)女性用户的角色建模模拟人物指的是构建虚构女性用户成为假定女性用户,根据进行调查的女性用户的结果,将女性用户分类归纳为几种相同属性的类别之中,进而集中到3-5名可信的角色。基于虚构女性人物的背景与需求,要确保交互活动的适当和明确。这就要求,尝试了解女性用户心智模型的概念程序,要知道在界面设定中每一个功能区域的指向与使用趋向。女性用户的角色建模在产品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建立起良好的女性用户使用模型,需要根据产品在不同情境内所产生的信息传播模式,对女性用户进行分类,从而开始有针对性的区别设计。

三、结语

第4篇:产品设计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产品设计 用户体验 家用医疗产品

引言

产品建立起人类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设计赋予产品以意义与价值。体验拓展了产品的功能,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必将涉及人在操作过程中的行为和情感感受。产品体验设计使设计对象突破了传统物质产品以实现物理性能为最终设计目的的局限,形成了对产品使用过程中用户行为和心理的关注和设计。因此,产品体验设计成功的关键在于细致入微的用户研究。

1 用户体验

1.1 用户研究

用户是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人。用户有三方面含义:(1)用户是自然人的一部分;(2)用户是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3)设计师也是用户。因此,用户研究应当从用户与产品或服务的互动着手。

设计师往往关注于用户应该如何执行,而不是用户偏好如何执行。通常将以用户为中心的经验获取和生活研究统称为用户研究[1](User Research)。通过用户研究,了解用户的生活方式,清楚他们使用产品的经历和体验,行为动机和情感渴求,从而指导设计师进行用户体验设计。

1.2 体验设计

全球化企业与本土化市场的运营模式使得大众化消费向小众化、个性化消费转移,需要企业观察小众化用户群体并综合分析群体行为模式和文化信仰,试图深入了解用户思维、行为模式以及个人偏好,从而指导产品的开发设计和销售。

体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主体通过客体的刺激所产生的内在反应。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E)是指用户使用产品(物质和非物质产品)或者享用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涉及人与产品、程序或者系统交互过程中的所有方面[2]。突出产品的应用和文化价值,包括感官感受、可用性及易用性和情感交流等因素。这些因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用户体验。

1.3 交互设计中的用户体验

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时,会和产品产生交互行为,即体验的过程。由于用户间的差异,用户会感受到产品不同层次的属性(即造型、功能、情感和文化等)。随着体验的递进,用户对同一个产品的感官体验效用是递减的,而对产品的情感和文化体验效用是递增的。因此,我们在做用户研究时,一定要注意用户背景的差别。

2 用户体验设计

2.1 体验设计的思路

体验可以是当下对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体验,也可以是由过去的经验影响到现在的体验。用户体验设计要综合视觉和功能两方面的因素,同时解决产品面临的其他问题[3]。因此,设计体验可以从用户和产品交互过程的推进节点入手:(1)感官体验。透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让人产生感受;(2)行为体验。在用户使用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交互行为;(3)情感体验。通过物品或服务使用户产生愉悦等激发正能量的感受;(4)情境体验。无论是场景还是他人,情境带给人的感受足以影响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体验。

2.2 用户体验设计的方法

设计师应将关注焦点放到用户身上,在体现和满足人们真实需要的前提下,寻找解决方法和表现形式。设计师首先总结概括用户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所追求的体验,然后测试什么样的设计能满足用户的这些需求和渴望,同时又能体现企业的价值[4]。

(1)客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组建一支集合了多领域人才的队伍,搜集用户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经历等资料,对设计对象有初步认识。

(2)模拟用户体验过程。① 实验测试法。通过大量调查问卷掌握用户的基本需求,然后通过摄像机记录并观察用户的使用过程,分析用户行为。最后根据设计人员提供的产品数据库,让用户参与设计,从而发现用户的期望与需求。产品数据库包含二维和三维模型,帮助用户叙述产品使用经验和生活经历。②角色和情境模拟法。通过创建能够代表整个真实用户需求的虚拟人物角色,你可以让你的用户变得更加真实。设计人员可以充分联想情境中各个不同角色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时的感受,寻求用户的行为和心理需求。

(3)集体讨论。设计团队把设计师、工程师和用户组织起来头脑风暴式讨论,文案人员负责记录有用的解决方案。

(4)构建实体模型。根据讨论得出的最佳建议,设计师会快速制作模型以验证方案。

(5)方案完善并小批量试制。根据实体模型的体验感受不断完善设计,进行小批量试制以最终测试产品。

2.3 设计机构的体验设计实践

飞利浦认为,设计师的工作不是简单画图,而是要观察人们的生活、捕捉人们内心的需求,建立产品良好的体验过程。以儿科综合医院儿科CT扫描仪为例。对于小朋友来说,医院是一个阴森冰冷的地方。在飞利浦的“环境关爱体验”计划中,设计师认为使小朋友安定下来最有效的方法是给予他们想要的,而有趣的体验会使恐惧感消失殆尽。飞利浦推出了一种全新的成像环境,让小朋友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一个卡通人物,这个卡通人物会伴随着小朋友检查的全过程。小朋友在和卡通人物互动中感到放松并配合检查,这样不仅能减少重复检查工作及儿童受辐射的危害,还能获得家长的认同,减少他们的顾虑,使儿童乐意接受检查。

IDEO为宝洁设计的Oral-B粗手柄儿童牙刷很受儿童喜爱。设计人员发现儿童习惯用整个拳头来握紧牙刷,丰满柔软的手柄不仅从视觉上赢得了孩子们的欢心,而且从心理上让儿童感觉到安全和有趣,更乐意刷牙。

3 家用医疗产品设计

3.1 家用医疗产品设计现状

国内的家用医疗产品设计以实现产品的物理性能为主,即先进行原理演示,后进行产品设计。因此,产品造型简单,色彩单调,大多给人以呆板、笨重的感觉。以下将从家庭医疗产品与用户的交互体验即感官、行为、情感、情境四方面进行分析。

(1)感官体验方面。①色彩。针对现有医疗产品色彩单调、缺乏活力、搭配不当的现状,考虑到用户长时间使用,色彩必须给他们安全、稳定和舒适的感觉。②造型。现有医疗产品体型庞大,造型简单,缺乏线和面的过渡变化。因此,造型应该表现出专业感和安全感,通过整体和细节对比,过渡面和尺寸变化,创造出和谐的人机关系。③材质。材质是产品材料性能和质感的信息传递。现有医疗产品以塑料材质居多,主要为ABS树脂、PVC和橡胶材料。塑料柔韧而富有弹性,具有良好的质感和光泽度。金属质地坚硬、外观富有光泽,而且具有反光特性。

(2)行为体验方面。①可用性。以可用性为基础,明确用户内心的需求。医疗产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基本都是一种产品治疗一种病症。②易用性。医疗产品基本上都是为实现技术原理而设计,设计师往往关注于用户如何执行,而不是用户偏好如何执行。

(3)情感体验方面。用户的情感体验属于产品体验的高级阶段,产品是否符合用户的期望,用户是否感到有趣,是否会推荐给别人等决定了产品体验设计的成败。

(4)情境体验方面。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时一定是处在一个特定的情境里,环境是否舒适和周围的人群是否友善同样决定了产品或服务体验的好坏。

3.2 基于用户体验的家用医疗类产品设计

家庭医疗产品体积小巧、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是区别于医院用医疗产品最主要的特征。一件好的医疗产品不仅应该在用户感官体验上呈现良好特征,更应该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可用、易用且好用,达到产品内外品质的协调统一。

整个研究分为用户研究和体验设计两部分。在用户研究阶段,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用户调查,综合分析发现设计机会,明确设计定位,进而进行体验设计。

(1)用户研究。①客户寻求用户体验好的家用医疗产品设计方案,希望改善产品和提升服务质量。因此,组建一支集合了设计师、工程师、社会心理学家和用户等多领域人才的队伍,搜集用户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经历等相关资料,使设计人员对研究对象有全面而客观的初步认识。②模拟用户体验过程,挖掘用户的行为及心理需求。a.实验测试法,收集各种各样的用户数据。通过大量调查问卷掌握用户的基本需求,然后通过摄像机记录并观察用户的使用过程,分析用户行为。最后根据设计人员提供的产品数据库,让用户参与设计过程,从而发现用户的期望与需求。产品数据库包含二维和三维模型,帮助用户叙述产品使用经验和生活经历。二维模型主要有产品图纸和照片,三维模型主要是虚拟的产品模型,即各种不同造型的按键、旋钮、面板等。利用平板电脑的小巧便捷性,让用户在产品数据库里选择喜欢的医疗产品,用摄像机和录音笔记录用户的行为,偏好的原因及期望等信息。b.角色和情境模拟法。通过创建能够代表整个真实用户需求的虚拟人物角色,你可以让你的用户变得更加真实。设计人员可以充分联想情境中各个不同角色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时的感受,寻求用户的行为和心理需求。人物角色将用户调查及用户细分过程中得到的分散资料重新关联起来,确保在整个设计过程期间把用户始终放在心里。③集体讨论,明确用户需求和设计方向。设计团队把设计师、工程师、社会心理学家和用户组织起来头脑风暴式讨论,文案人员负责记录有用的解决方案。经过讨论,建立用户的体验模型,进行产品体验设计。

(2)体验设计。①构建实体模型。根据讨论得出的最佳建议,设计师会快速制作模型以验证方案。利用纸板、油泥等快速成型材料制作实物模型,用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实物模型来展示方案是一种非常有说服力的解释方式。②方案完善并小批量试制。根据实物模型的体验感受不断完善设计,进行小批量试制以最终测试产品。用更真实的产品测试不同人群的体验感受,分析用户行为和心理需求,完善设计方案。

4 未来家用医疗产品设计中的用户体验

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的改变,家庭医疗产品的市场发展空间越来越广。在体验经济的时代,用户将直接参与产品研发的全过程。设计研发人员应该对用户的行为和心理进行研究,设计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家庭用户需求的医疗产品。基于用户体验的家庭医疗产品设计是医疗产品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利于家庭医疗模式和家用医疗产品的普及。

参考文献

[1]胡飞编著. 聚焦用户:UCD观念与实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罗仕鉴,朱上上编著.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

第5篇:产品设计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民间艺术;传承;产品设计

1.许氏剪纸艺术

许氏剪纸艺术为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工艺特征。许氏(许贤英)剪纸工艺品流传广泛,擅长剪花卉;嫁女、娶媳剪喜字、剪窗花、剪各式福、禄、寿、喜图,深受乡邻的喜爱。其女第三代传人顾庆平剪制了大量的作品,数量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了给乡邻剪制了许多作品外,还剪制了成套的《四美图》、《观音像》、《十二生肖图》、《贺岁图》、歌颂党和人民生活的现代作品等。

2.许氏剪纸艺术的传承

由于许氏剪纸艺术是家族式传承,目前,仅第三代传人传承了此项技艺。其次图形创意设计仍处在歌颂祖国和人民生活等形式,覆盖面较小。最后推广渠道单一,只是在县级个别学校传授技艺。

许氏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开发模式探究:推进许氏剪纸艺术保护与传承,应在坚守核心技艺的前提下瞄准当代社会需求,加强多领域交流平台,进行多层次的继承与创新。许氏剪纸随着剪技逐渐娴熟,逐步由荒僻的山村走进县城、走出芜湖、震动江城、踏进省城,被誉为“剪纸大师”,登上民间工艺殿堂。

3.许氏剪纸艺术在产品设计中的转化方法思路

我们所理解的产品设计,既不能单纯的认为是精神产品,更不能视为简单的物质产品,而是兼具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双重性质。作为物质产品,要考虑其适用性、产出和投入成本,要注重产品的物质材料的选择及工艺性、流行性等商业性因素;作为精神产品,要有创新性内容,更重要的是蕴含情感,赋予故事性,设计师需要把故事的能量通过自身的认知灌输到产品当中。满足人民日常精神文化需求,并通过信息、宣传、教育、文娱等功能,担负着传承精神文明、历史文化、习俗的重任。在产品设计应用中,更应关注的是:好的產品设计更应该关注人们的需求,从外在变化和内在传达齐头并进,从具象到抽象的外在表现和内在传达的结合。好的产品设计更应是具有独创性的,更应是蕴含丰富故事性和情感表达。

3.1产品设计元素提取

在进行产品设计时首先要分析许氏剪纸艺术外在表现和内在表现,从而由具象元素中提取探讨许氏剪纸艺术及其深层含义,进而提炼出民间文化元素转化为民间文化符号。通过前期调研、素材收集、草图设计、具象转化、提取元素符号、元素符号的应用、传达文化内涵、进行再设计。许氏剪纸艺术产品的转化应从外在表现和内在表现两个方面构成。外在表现从许氏剪纸艺术资源搜集分类到具象元素的提取和转化,具象元素的提取可以从服饰、造型、色彩、纹样等进行抽象提取符号化,最终应用产品设计中。内在表现为寓意情感的传达,从岁月积淀的许氏剪纸艺术中传承情感、通过产品传达许氏剪纸艺术的历史故事。

3.2产品的最大特征是创造

产品一定是个性的独特的创造,甚至是多文化交融的产物。本文以许氏剪纸艺术中的几个方面为例:剪花卉;嫁女、娶媳剪喜字、剪窗花、剪各式福、禄、寿、喜图为出发点,通过调研历史文化、形态、表现手法及寓意,结合现代产品的风格特点,设计了一系列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产品,有碟、碗、筷子、杯子、杯垫、装饰画以及许氏剪纸艺术元素的主题餐厅等。通过对上述对许氏剪纸艺术产品的转换思路,通过前期调研素材收集、草图设计、具象转化、元素符号提取转化传达文化内涵、再设计进行设计实践。

3.3产品设计需要情感的传达

鉴于许氏剪纸艺术创作灵感皆源于其丰富的故事情节和较好的寓意等特征,设计师需要把创作中的小故事通过自己的设计语言表达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中,消费群体在看到产品时才会被艺术本身的故事内容所打动。那么,普通的产品变得富有个性化,蕴含主题的表达,才使产品自身含其突出性,赋予产品独有的性格特点。同时开发许氏剪纸艺术产品必须要附有故事卡片,通过卡片直接传达产品背后承载的丰富的历史故事,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后,对故事有了认同,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件物品,而是一个可以传承的故事。

4.许氏剪纸艺术元素的应用思路

4.1目标

(1)探讨许氏剪纸艺术的产品开发设计的设计思路、具体款式,根据饮食器具文化设计和主题餐厅的应用领域规划成“系列”进行设计,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

(2)深入挖掘许氏剪纸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开发满足体验式文化空间,与各大餐厅洽谈做剪纸艺术主题式餐厅,使饮食文化更有特色,带动餐饮文化的发展。

4.2内容

第一部分,通过实践考察取得饮食器具文化产品的资料和图片,理解许氏剪纸艺术引用到饮食器具文化设计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础理论,把考察的资料与文献检索的资料进行汇总、融合,深层次理解饮食器具文化设计的文化意识内涵。

第二部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发展和装饰特点,深入研究饮食器具文化产品设计的构成要素,许氏剪纸艺术的各项构成要素的设计标准,包括材料、色彩、款式、工艺、等方面在饮食器具文化产品设计应用中的具体分析。

第三部分,设计实践。运用前期理论研究成果,从文化显现角度探索许氏剪纸艺术产品开发设计。

4.3拟解决的途径

理论研究部分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进行考察探究;设计实践环节采取头脑风暴等创意思维方法,进行方案设计,方案设计首先采用手绘设计草图,再用软件制作设计效果图,再到绘图软件绘制尺寸图及相关大样图,最后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实物制作。

5.结语

许氏剪纸艺术设计形式引入到饮食器具文化设计中,创造了体验式文化空间,在公共场所供市民进行学习和认知剪纸艺术,将许氏剪纸艺术与饮食器具文化联系在一起,丰富市民的饮食文化内涵。这不仅对许氏剪纸艺术有了较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同时在产品开发设计中也富有突破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1 

[2]王立新,孙晓玮,论中国剪纸艺术在现代箱包设计中的运用与表现[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0.20(4 ) 

[3]桂元龙.产品功能识别中的人体工程学[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6). 

[4]王婷婷.剪纸艺术形态研究和现代延展[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 26(1) 

第6篇:产品设计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徽州戏曲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一、徽州戏曲的文化特征

徽州戏曲文化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形式上形态各异,各不相同,在徽州地区广为流传。它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安徽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号召力,其艺术表现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徽州戏曲产生的渊源,背景十分复杂。明清时期徽商的兴起对戏曲艺术的推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商业作为纽带创造了徽州文化,同样也创造和推动了徽州戏曲这一古老的文化艺术。徽州戏曲是一个包罗万象,色彩斑斓的文化艺术宝库,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从物质遗产丰富的徽文化沃土中成长起来的徽剧,自明万历年间形成的“徽池雅调”之后,其四百年的风雨艺程,拥有自己特殊的艺术类型,折射出徽班千古风流,徽剧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二百多年前“四大徽班”进京后演化、孕育诞生了被喻为国粹的京剧艺术,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徽州戏曲的主要特点是人物装扮鲜明,讲究化妆,舞台设计华美夺目,舞台动作具有卓绝的技艺表演。徽州戏曲的剧目非常丰富,剧本的精神内涵既有浓厚的忠善孝义的儒家思想,也有宗教色彩的剧本情节。扮演的各种角色行当齐全,并且有规范而严格的班社组织。

二、传统艺术形式的拓展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色或个性的文化传统是文化和创意产品设计的源泉。徽州戏曲文化创意产品是徽州戏曲文化的载体。主题能正确反映徽州戏曲文化,这些属性和特征是衡量徽州戏曲文化和创意产品成败的基本标准。徽州戏曲作为安徽地区的传统文化代表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安徽的特色,来到徽州地区的国内外游客都对蕴含戏曲元素的文创商品有一定需求,认为徽州戏曲文化创意产品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有很强的文化代表性,这符合当下人们追求个性的,又重视文化的特征,所以设计的重点就是要求产品设计的创意、功能与造型要被广大的消费群体所吸引,将徽州戏曲文化作为创作源泉,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将其图形化的元素提炼出来,以现代设计的思维方式将其运用在文创产品之中,既要符合现代人类的生活需要和大众的审美水平,也要保留徽州戏曲文化的象征因素。所谓文化性从表现手法和设计内容上讲,应该是比较多的保留和提升徽州戏曲文化的精华,就是利用一些典型的文化元素,并加以改造和提升,形成创意产品以适应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需要;从地域上讲文化设计和空间地域关系密切,就是说所设计出来的文化创意产品要跟徽州戏曲文化的内涵有紧密结合的关系,从视觉效果上讲,这种文化性的设计应该能让人感觉到徽州戏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特点,能让人得到戏曲文化的熏陶,从而使人得到内心的满足。徽州戏曲有许多视觉元素可丰富了传统艺术,结合了艺术,舞蹈,文学,音乐,武术,杂技等表演艺术。徽州戏曲的服饰是装饰图案最多的载体。每个徽州戏曲服装都有不同的装饰图案。这些图案都包含不同的含义。徽剧中的角色行当由生、旦、净、丑四行发展形成了较为细致的划分,人物服饰的艺术特征十分鲜明。从戏剧性的角度来看,它具有特征;从文创设计的角度来看,它是有图形语意的。徽州戏曲脸谱也具有独特的设计语言。各种造型的脸谱人物特征鲜明,这为文创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戏曲人物的服饰、脸谱、道具等方面提取元素运用在设计之中,通过现代设计的手段,使文创产品以新的形式展现徽州戏曲文化。

三、新的表现形式的建构

徽州戏曲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的开发需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文创产品的表现形式要从功能、审美等方面满足消费群体,按照现代设计的定义,图形具有传达特定信息的功能。随着现代通讯技术与传媒技术的发展,人类获取信息比前现代化社会发生了质地转变,今天社会已是一个读图的时代,图形传达意义的功能越来越重要。徽州戏曲图形具有丰富的文化传承,社会意义和审美的功能。在文创设计中,对徽州戏曲图形加以提炼,融合,创造出具有现代意义的设计作品,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为设计语言的多元化作出了努力。下面就从四个方面对徽州戏曲图形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建构进行论述。

1.整体挪用

所谓整体挪用,就是将徽州戏曲图形作为设计主要元素的一部分直接套用,因为徽州戏曲图形传达的语意与当代社会有内涵相同或共通之处,这时,设计师可将戏曲图形整体搬迁入作品中,作为设计作品的一部分全盘引用。当然,这种挪用不应是概念的拼凑,只有设计理念与所挪用图形在语意和外形都相互匹配的情况下才会成为优秀的设计作品。如果盲目照搬传统图形只是为了迎合市场的某种虚幻的古典情怀,浅薄的传统文化的追捧,生硬地套上传统和经典的名头,而不顾传统图形的语意和语境,不顾设计作品要传达的信息,致使设计作品徒有其表,造成信息传达混乱,这种对徽州戏曲图形的照搬注定不会成功的。文化创意产品本身具有很强的原创性,设计的重点就是要求产品设计的创意、功能与造型要有机结合,不能是简单的贴图或者复制,要在产品的功能,审美,以及情趣上形成具有原创意义的商品,才能被广大的消费群体所认可与购买。

2.简化提炼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无时无刻接受各种视觉信息的包围,直观而简练地给人以深印象的图形,准确传达商业信息是当代视觉设计的重要特质。徽州戏曲图形作为手工业时代的产物,具有精细而繁杂的工艺特征,其很多图形是精雕细刻,发丝毕现,这种传统图形既不符合当代受众的审美原则,也不符合视觉设计快速传达信息的要求。现代文化创意设计中的图形元素皆以最简练的艺术语言传达着丰富的内涵与信息,也是设计师感受的重点。感受方式与感受对象在设计作品中的有机融合与高度统一,徽州戏曲图形的提炼也是设计创意的进一步提高与深化。利用戏曲图形时应保留图形的传统语意和文化内涵,提取与设计主题相一致的元素,使图形在理念与外形上具有时代特色,同时体现传统意味。

3.重组同构

重组同构是现代设计中对传统图形语言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所指的是在设计构思中以系统的综合方法将原有图形根据创意建构成新的视觉效果或者新的形象。徽州戏曲图形在古代有其固定的语意逻辑,当代思想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生活理念,需求,以及理想比古展了许多,传统图形在某些人群或某些场合的应用能对应受众的心理需求,但远不能包括所有人的心理需求,这就需要对传统图形进行合理的改造与重组,形成新的视觉符号或者新的图形以满足多种需求的设计。这种对传统图形的大胆改造与想象,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成功的设计理念下,对传统图形进行合乎逻辑的重新组织和重新构造。使其图形的共生,图形的渐变组合和相互演化下形成新的图形,具有时代特色的图形语意的表达,从而使传统图形在当代出现新的面貌。对徽州戏曲图形的重构是采用西方设计理念的思维方式,它不是单纯地展现传统风格,而是对传统图形的抽离,混合,拼接或重组,同时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审视传统文化艺术的思考维度。这种对徽州戏曲图形的应用,要重视重构后语意的合理性,防止出现歧意,才能使徽州传统焕发新生,使设计作品出现新意。

4.语意升华

语意的本质就文创作品而言是通过图形来传递的信息和文化观念、思想和情感。在文创设计作品中,语意的表达是以图形的传达与主观精神相统一的,图形是语意的基础与核心,对于图形语意的领会有时是解读图形下的更深层次内涵。徽州戏曲图形本身具有丰富的信息内涵,往往含而不露,隐而不显或艰涩难明。对这些传统文化本源性的理解,是把握徽州戏曲图形的根本。这些语意隐藏在那些图形的背后,关联着比简单的审美意义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意义。深入解读和理解徽州戏曲图形的原生态语意,可以促进设计语言的丰富表达。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元化思维的涌现,现代设计的理念、方法、设计手段和传播媒介都有了新的发展,这为徽州戏曲图形在当代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科学的分析,有逻辑地推演,高科技的表达,有目标的取形,延意,传神,会使徽州戏曲图形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焕发时代的风貌。

第7篇:产品设计的意义范文

本文通过对易用产品设计当中视觉语言、功能信息指示和情感化表现三部分的研究阐述,充分说明易用性是评价一个产品优秀设计的重要标准之一。具有易用性能的产品不但可以正确引导用户的识别,建立良好的使用习惯,避免错误操作,防止人体伤害,同时可以更好建立轻松’喻悦的工作环境,增加其自身文化审美价值,真正从用户出发,通过产品将情感传递。

关键词:

产品设计 易用性 研究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056-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易用产品的关注越来越多,对其产品功能质量和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创造一舒适的产品使用环境对于促进人们形成良好习惯具有一定的帮助。作为易用性产品来说,无论是产品的形态外观、视觉语言、功能特点还是情感表现均需要具备优秀的品质,易用的性能不但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识别接受并操作产品,而且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使用环境,通过对产品短暂的了解便可很快掌握使用方法,减少不必要的操作障碍。产品的易用性泛指在人与产品之间创造出融治、和谐、共存的环境,是好用、适用、耐用的总称,通常被大众认为是方便使用的一种特性。然而由于不同层面人群对各类产品的需要,不少企业为了体现产品自身多重价值,设计出许多附加功能,这些华而不实的功能不但增加了操作难度,影响产品整体性能,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误操作。作为一件优秀的产品应当具有界面清晰、识别容易、质地宜人、操作简便并富有感情,应充分考虑如何避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错误,减少人身伤害,其自身传达的信息须准确无误并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便于回收和再次利用,因此作为易用的性能在产品设计上显得尤为重要。

一 产品设计的易用性概念

易用性英文翻译为“Easy Of Use”即易于使用的意思。所为易用性就是能在直觉和理解方面给使用者带来便利,使其在接收设计信息的同时准确快速地对产品进行接收和掌握,其基本引导方针是考虑不同消费者以及人群的需求,按照他们的期待和直观感觉,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图形化、语言化、触觉性)将必要的信息按重要性排列并表达出多种形式,使设计基本信息的“可读性”得以最大化,突出必要信息。作为产品的易用性与可用性有着不同的概念。可用性指产品在技术条件的支持下,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有效地被特定范围内的用户掌握产品的基本功能,并在一定环境中完成工作任务。而易用性指产品信息容易了解、功能易于掌握、操作简便、用户认知成本较低,同时人机功能更合理,产品情感更丰富。作为现代产品设计,其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便于操作,建立合理的产品使用方式,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使人快速有效地掌握产品的使用方法,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对产品的易用性能要求成为了设计的根本,只有充分考虑易用先决条件,才能设计出更实用的产品,满足更广泛的使用人群,更加符合人性化。易用性在设计中其目的在于对产品基本条件的支持,帮助用户轻松理解产品功能要求,最终实现好用的目标。而作为易用性的设计主要通过产品自身视觉语言的表达,功能信息指示和情感化的传递三个方面来体现。(图1)

二 易用产品的视觉语言表达

1 色彩设计要求

产品设计当中的色彩与我们熟悉的绘画色彩有所不同,其自身丰富的颜色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消费性。产品所呈现出来的色彩本质不但能体现出自身的性格特点,而且可以引领市场,促使人们的购买欲望,同时产品色彩又应当与环境相互协调,产生出和谐、对比、优雅、高贵、朴实等不同的视觉效果。色彩的设计表现是为了增强人们舒适的、愉悦的心理感受,提高工作效率和满足视觉要求。作为易用性的产品在色彩设计的过程中,一般主体应尽量避免大面积使用较深的颜色和鲜艳的颜色,而更多选择明度适中、纯度较低的颜色,这种颜色的选用大部分都会呈现出灰色的倾向,给人带来更加协调的感觉,如在医疗器械和机械设备上选用诸如此类的颜色,可以给人带来平和、安静的感受,使操作者能专注于工作任务的操作而减少一定的疲劳感。而在容易出现误操作的区域中,为引起使用者的注意,通常选用色彩鲜艳度较强的颜色,形成强烈的视觉注视效果,这样可以提高操作者的控制能力,吸引人的眼球,同时也可以提醒人们时刻关注产品使用的安全性能。如图2所示飞利浦医用光学图像扫描仪,将整个医疗空间通过色彩设计形成宜人环境,其灰白色的仪器设备加以不同颜色光线的搭配减少了人们对医疗的恐惧感,配合视觉影像效果,使人在医学扫描过程中处于一种放松的姿态,不但有利于治疗者的身体检验,而且可以帮助医生有效掌握病人的情绪和病情。

2 界面设计要求

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说:产品的界面设计必须反映产品的核心功能、工作原理、可能的操作方法和反馈产品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运转状态。这表明我们所创立的设计界面必须与设计原理,方法功能互相结合,真实地反映产品自身的特性。一件优秀的易用产品需要通过设计将原本复杂的功能简单明了地展现在其操作界面上,使用户通过这个界面可以轻松了解操作信息,快速掌握使用方法,如图3所示游戏手柄设计,其界面设计简单清晰、区域划分合理,按键分工明确,容易操作,主要按键设置于视觉中心,便于使用,其余附属按键分布四周,主次功能一目了然,使人快速掌握操作,圆润的按钮有效地保证了长时间操作时缓解疲劳,降低手指磨损。作为产品自身的界面来说,设计要尽量做到简洁明了,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和花哨的效果,但这里所要强调的是并不反对装饰,因为合理的装饰在一些界面当中可以有效解决区域的划分,使人可以更快掌握操作的内容。同时把过于复杂的功能按钮和信号指示按照一定分区划分,通过不同的色彩、材质、形状、指示进行区别,另外从设计师角度来讲,在设计过程当中要尽量使操作界面简单化,真正意义上从人的心理角度进行分析,充分考虑人在操作过程中的活动范围和心理需求,完美展现产品的各个部分的功能与操作,为用户创造一个良好的产品使用环境。另外作为现代电子产品的交互界面(触摸屏幕)来说,如图4所示IPad界面,虽然失去了以往具体的按钮形态,但图形化的视觉效果更需要将按键的形态、色彩和功能指示清楚的展现给操作者,通过合理的层级界面,将信息逐级分类的展示出来,形成有效的操作方式,同时可将震动声音等感官环境与界面图标相互结合,提升人的使用感觉,降低错误操作,带来科技信息化感受。

三 易用产品的功能信息指示

1 指示识别设计

易用产品在形态塑造上应具有一定的识别性,这种的识别作用可以引导人们能在众多的产品当中快速地找到所要发现的目标。产品的外部形态实际上就是一系列视觉符号的表达,其形态设计就是综合产品的造型、色彩、肌理等视觉要素并作为独特符号,通过象征的手法表达产品的实际功能,说明产品的特征。作为易用产品的指示是有效地表达出产品内在功能的一种形式,通过图标、信号、按键等将产品内部信息精准清晰、简明扼要地传达给使用者。为准确地传达信息功能,需要建立产品自身的造型和使用方式的界定,例如产品的外观变化、颜色搭配、材料肌理以及风格流派。造型当中的指示识别设计可以确定一种引导方式,通过各个不同的部件提醒人们正确地选择使用功能,同时以设计目标为先导,建立起传达信息的作用。在易用产品的使用与操作方式的设计中,通过优秀的指示识别设计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吸引使用者的眼球,同时作为指示设计需要在合理的人机工程范围内,充分掌握人们的生理与心理习惯,使产品设计建立在易用条件下更加合理、舒适、安全。

2 生理条件设计

作为不同的人群对于易用产品的要求各不相同,如儿童、中年人、老人、残疾人和智障人群等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易用产品的设计就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人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认知能力、爱好取向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例如对于儿童产品的设计,要了解孩子们的活动能力,使之更加容易掌握、学习、探索,同时还需要保护儿童避免受到产品自身带来的伤害,这就充分要求在设计过程中防止出现产品尖角和锐利部分,另外易用产品设计应根据儿童生理需求提供诸如抓握、爬行等功能,帮助孩子轻松容易的使用产品。而对于肢体行动不便和视力听力下降的人群来说,应当充分考虑人们在使用产品时的活动空间范围和操作的便捷性。在盲人使用的产品中应在按键周围设计盲文凸字,在聋哑人使用的产品中应增加符号信息的提示,而在残疾人使用的产品中应增加可以上下左右高度的调节变化和语音提示等无障碍设计。

四 易用产品的情感化表现

一件优秀易用产品,它不单单是客观物体的存在,而且通过自身特点还能传递给使用者情感上的体验。人们在造物的过程当中不断深化物体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丰富的感情融入到产品本质当中,增强产品的亲和力,与人产生心灵上的交流。作为易用产品来说,一方面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通过色彩、形状、材质的选用增加产品对人的亲和力和易用性,让消费者容易更接受产品,通过对产品造型细节的设计增强自身的观感,同时吸引消费者去关注、了解和学习新鲜事物,并快速掌握产品使用方法,建立一个充满愉悦的环境下完成体验的过程;另一方面,伴随消费者从产品的使用功能基本要求上升到心理功能追求的过程,易用产品在品牌、审美、包装、造型以及简便的操作和经久耐用的特性都需要不断提升,形成人们对其良好的认可程度。根据人们的使用习惯、审美习惯、情感需求、文化价值观,通过改变产品的形状、颜色、材质或者采用仿生设计、拟人化设计等方法来获取产品形态,能够实现良好的产品情感表达,实现产品与人之间的人机信息沟通,将情感因素融入到产品之中,使产品与人产生一种情感的交流,让产品具有“人的感情”。这样便可以实现人与物的亲近感,从而被赋予情感化的易用产品更容易被人接收,更加具有人性化特点。如图5所示飞利浦的灯光闹钟,根据时间设定灯光会慢慢变亮,使光源在平缓的环境下逐渐改变而不突然产生刺眼的亮光,凸显产品的人性化作用,传达温暖的情感。

第8篇:产品设计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河南文化;创意旅游产品;设计开发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113-02

一、创意旅游产品概念

(一)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广义上是指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而提供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形旅游劳动物品和无形的服务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购买的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商品。大致可分为工艺美术品、文物及仿制品、风味土特产、旅游日用品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旅游消费结构中购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旅游产品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旅游产品是指在旅游市场上由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满足其一次旅游活动所需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通常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纪念品及旅游服务等,与一般产品不同的是对于旅游者购买的是主要以服务形式表现的无形资产。

(二)创意旅游产品

本论文所研究的创意旅游产品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服务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它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产物,是旅游独特文化的载体,具有文化含量高,创新性强,有纪念意义等特点。创意旅游产品不仅仅局限在看得见的商品,而是包含诸如有关旅游的创意概念、创意影视动画、创意文学作品、创意商品纪念品、创意体验等等。

二、河南创意旅游产品开发的可行性

河南省地处中原,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其中可供开发的旅游产品资源较多,门类广,四大怀药、洛阳牡丹、开封、信阳毛尖、杜康酒、道口烧鸡、洛阳唐三彩、禹州钧瓷、南阳玉器、汴绣等都可作为设计创意旅游产品的设计符号来使用。

河南创意旅游产品的种类包含文化典故、主题公园、舆论传说、影视作品、动漫游戏、文学作品、旅游服务产品、旅游纪念品设计、旅游食品等。

河南创意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必须战略性的考虑事业发展的长久性与时效性。按照经济规律正确地引导市场和良性的培育市场,理解旅游者的消费心理,针对性地开发创意旅游产品,将创意旅游产品纳入为景区的一部分,真正成为河南旅游的形象代言物。发展创意旅游产品,一个有效地途径就是使旅游产品产业与地方经济产业链结合起来,尽量利用地方资源,包括文化资源、人力资源、材料资源、生产资源。将代表河南地域文化的设计符号,融入新开发的产品设计之中。

三、河南创意旅游产品的设计方法

(一)以创意产业的发展为基础

做好河南创意旅游产品开发首先要拓展创意产业视野。创意产业的发展同高度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和生态化的时代条件密切关联。因此,不能把创意产业仅仅理解为广告、设计、动漫等一类的文化产业,也不能把它看成依附于制造业的边缘服务业。它是一种提供独创性智慧产品和服务并以此牵动各行各业的新型产业,是一种引领社会各个行业的功能性行业。其次要明确河南创意产业的发展重点。高新技术成果与创意产业结合,提高创意产品生产和创意服务手段的科技含量,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创意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大力发展与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新兴创意产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创意产品,使河南的创意产业在开发、制作、传播等各个环节上具有发展优势。

加快支撑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以数字广播影视、数字报刊、数字文化、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游戏娱乐以及数字音像资料等数字内容整合为核心,建设支撑现代创意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

创意产业的关键是人才。根据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经验,创意产业人才既包括产业链上游的各类设计师、工艺美术家、画家以及为制造业服务的工程技术和研究开发人员,也包括产业链下游的擅长把创意产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为创意产业服务的法律、专利、金融人才。把这些人才吸引聚集并使用起来,才能保证河南创意产业的发展。

以园(区)为依托营造创意产业发展小气候。发展创意产业需要较好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基础,需要有较高文化科技素质的人群结构。加强创意产业的园(区)建设,以此为依托推进创意产业发展是一种必然选择。创意产业策源地英国的菲尔德音乐小区、曼彻斯特的创意小区都是成功的范例。北京、上海的创意产业发展也是采用创意园区的形式并取得良好效果。河南发展创意产业也应借鉴这样的发展形式,关键是选择好试点园(区),然后以点带面取得更多收效。

(二)挖掘地方文化典故、传统

对于大多数到河南旅游的游客来说,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河南地方的文化典故、传说、传统文化,是河南旅游的最大吸引力。所以是否能把这些文化典故、传说很好的挖掘出来,是否能把这种独特的中原文化融入到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当中,对河南的创意旅游产品开发就尤为关键。

河南拥有悠久的历史,郑州、开封、洛阳、安阳等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诚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就挖掘传统文化来说,在创意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却有些相同的办法。比如我们演绎其中的现代与传统对城市人们生活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的方式表现古代的人在城市之中的传统生活,也可以用现代的方式表现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传统生活等等,在现代城市之中我们保留传统,不断演变传统,形成具有传统的现代化,并形成我们独特文化的表现。例如体现一些中原文化的精神,让游客感受到中原文化的真正意义。比如参与一些祭祖活动、民俗生活等等,配套相关的旅游产品,也一定能够唤起游客心中对中原文化喜爱的共鸣。河南创意旅游产品的研发,要充分利用好丰富的传统文化的优势,要充分从传统文化中获取力量。河南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提炼出属于自己当地特色的文化特征,发展属于自己独有的传统文化,才能使创意旅游产品变得厚重有内涵,才能使创意旅游产品地域性丰富。

努力突出河南地区旅游产品的特色和地位。特色是旅游纪念品的灵魂。一是因为它具有纪念价值,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它具有旅游地特色。外国旅游者来中国不会购买其他国家风格的旅游产品,而是专门购买浓郁的中国特色的商品。所以,特色是旅游地的魅力所在。具有旅游地特色的旅游产品,有较强的象征意义,可以引发旅游者强烈的购买欲望。因此,旅游产品开发者要充分利用自己地域文化的特性和垄断性,注意突出自己产品的文化特征,使旅游产品具有自己地域的文化内涵和烙印。在了解市场竞争状况的前提下,注意产品品种和档次的更新,让自己的产品在自己市场上占据优势,让市场上自己的产品为自己地区做广告。这样,既突出了自己地区的文化特征和旅游产品的特点,又节省了旅游者的游览时间。

创意旅游产品体现的是旅游地的文化特色,感觉或形象的组合是设计者在信息接受者的大脑中进行的有关旅游景区信息的再构筑活动。创意旅游产品的设计要针对旅游景区文化特征的设计,也就是将地域性的表象,以物质的、审美的夸张的方式向世人展现它的地域风采。河南是非物质文化资源大省,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强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整体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必须与旅游结合起来。因此,开发河南创意旅游产品,必须打好“文化特色牌”,未来河南创意旅游产品的最大潜力,是悠久丰富的文化资源。

(三)根据主题确定不同的设计手法,因事而异

创意旅游产品根据它的主题确定设计手法,创意旅游产品重在体现不同层次的旅游地的旅游形象,进而实现纪念和宣传的功能。突出创意旅游产品的创新性、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及轻便性等特点。

旅游产品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注重设计创作是最好的选择。创意旅游产品的设计师是多元化的,包括造型设计、材料、制作工艺、加工手段及营销方式。创意旅游产品同时也是创意产品,同样追求新颖强烈的视觉效果。

对现有产品进行优化设计,把熟悉的东西当成未知的领域再度开发也同样具有创造性。改良的基础是发现原有产品的设计方面存在的缺陷,做以一定改造,节省设计成本。河南旅游市场有一些产品稍加改造就是很好的创意旅游产品改良还可以对材料和工艺流程做修正以降低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创意旅游产品可以改变生产方式,将旅游者作为生产加工的直接参与者,在互动体验中完成。好的改良设计可以改变原有产品的命运。

(四)改造传统的工艺水平

河南工艺性的旅游产品存在诸多问题。缺乏包装化观念、包装粗劣、或无包装、规格不统一、缺乏介绍性文字等。比如河南淮阳的泥泥狗,造型古朴雅致,风格浑厚自然,不施雕凿,工艺精美。它们用胶泥捏制而成,多以奇禽怪兽为题材,种类繁多,极富神话色彩。但其材料特性决定了其易损伤的弱点,包装设计应该基于可靠性、安全性的原则,对具体产品进行合理化、个性化和艺术化的实现。例如,泥泥狗的包装应该提炼其造型特征或色彩特征作为包装图案参考;在包装盒上附有泥泥狗的来历以及对泥泥狗工艺品的保护措施;对泥泥狗进行整体包装化,而不是仅仅对高档旅游纪念品进行包装设计,但高、中、低档产品的包装在风格和材料上应有区分。内包装材料可以采用锦缎、蓝印花布、牛皮纸、稻草等。同样,河南浚县的泥咕咕也是彩绘的泥玩具,它以黑色为底色,然后在底色上用自制的毛笔点画出各种花样,造型古朴稚拙,色彩对比强烈。如果对泥咕咕增加新的功能,借鉴日本的招财猫的开发途径,用传统造型将其制成小摆件、手机挂绳、小挂件等等。

在材料、工艺和形态上加以创新,设计出仍然具有传统功能的旅游产品。根据现代玩具,玩偶的特征,可以将新的材料工艺应用于泥泥狗、泥咕咕的制作上。用软陶或者橡胶,树脂,硅胶等化学合成材料替代胶泥。新材料较传统泥料具有轻便、不易损伤、便于清洗等特点,更适合陈列或把玩。它们的形象也可以借鉴现代玩具的形态,重新进行提炼、夸张和变形,使其符合现代玩偶的审美特征。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之上进行全新设计。借用能表现传统的形态、颜色或图案,进行形式和功能的创新,随之加工工艺和包装也会更新。例如,借用“方城石猴”形象,采用木料、塑料或布料,应用现代化的加工工艺,将其制成家居饰品、抱枕、香皂等日常用品。

第9篇:产品设计的意义范文

す丶词:透明;技术;文化;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509.9文献标识码:A

透明作为一种设计策略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当下的产品形态中。透明首先是描述材质光学属性的词汇,作为一种设计策略被引入到设计领域是19世纪后半叶才发生的,成为一个理论议题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是在20世纪中期。它是如何波及到设计领域,在众多设计手法并存的情况下,又如何成为设计师理性选择的对象?面对当下这个如此熟悉的设计现象,分析其成因是设计师揭开面纱了解本质的需要。由于透明的实现首先依赖材质技术的要求,而设计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一部分,透明的设计也表现为文化观念的选择,因此可以将透明看作一种技术文化形态。从技术文化语境入手,对它进行历史溯源,并探讨透明的当代审美特征,则是本文选择的一条路径。

一、关于透明及其相关理论

从物理学意义上看,透明是物体可以透过光线的属性。材质的透明度取决于对光线的吸收率。由于光学性质的不同,材质对光线的吸收、反射、折射表现为透明或半透明[注:费菁在《超媒介-当代艺术与建筑》中提出将透明区分为透明、不透明、半透明、超透明。由于本文以观其大略的方式,对材质的透明性质进行文化和审美的分析,因此对透明材质的分类不作过多解释。]。透明是一个古老而熟悉的现象,早在古代,人们就懂得从材质的透明属性中获得审美趣味,玻璃、宝石、塑料都是现实生活中透明的例子。人们喜爱玉、玻璃的透明美感,并延伸到对器物的欣赏中,如明式家具讲究“温润如玉的剔透”。为什么人们会欣赏透明?我们尝试对古今相通的人类思维方式猜测模拟,发现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于两点,一方面透明之物如钻石、宝石、人工合成的玻璃都是稀罕之物,得来不易,材质的稀有性使得透明成为显贵的徽章。另一方面,钟情于透明是人类对神秘事物一窥好奇的心理补偿,透明解除了由遮蔽造成的尴尬与困惑,改变了以往封闭压抑的状态。

20世纪以来透明进入艺术理论的视野。对透明的理论阐释最早来自乔治・科普斯(Gyorgy Kepes),他在《视觉语言(the Language of Vision,1944)》中认为,“当我们看到两个或更多的图形相互层叠,并且都要求属于共同重叠部分的独立性,这就遭遇了一种空间维度上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需要设想一种新的视觉方式。图形中的形象被赋予透明性,即重叠的部分彼此渗透,但在视觉上不会破坏彼此。[注:Gyorgy Kepes.the Language of Vision.Chicago:Dover publications,1995。]”科普斯定义透明的标准是视知觉与空间的关系,即透明是物体两个或更多部分,在空间维度上既渗透又保持视觉的完整与连贯。科普斯这一方法被柯罗・林(Colin Rowe)和罗伯特・斯路斯基(Robert Slutzky)运用,在1964年出版的论文《透明:字面的和现象的(Tansparency: Literal and Phenomenal)》中,作为阐释建筑中透明空间现象的途径。柯罗・林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第一,明确定义了两种透明――材质的和现象的,现象的透明是一种空间感觉,能通过空间贯穿、重叠、暗示的方式显示出来;第二,从空间的角度指出立体派绘画与建筑中透明的特征,并尝试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柯罗・林的突出贡献在于,对透明的空间解释触及到透明从物质属性向空间结构关系的实践转向。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当时已见端倪的透明建筑的某些特点,并将观察问题的方法转移到对空间本质的分析。这实质上代表了一种科学的精神,暗含了一种观念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是值得探究的。

二、观念先行:从姊妹艺术看技术变革引发的设计观念转向

从时间上看,透明的观念在19世纪末已打开了先声。

贝维斯・希利尔在《世纪风格》一书中,提到艺术史学家马克斯・J・弗里德兰德的观点:“说到文明,一只鞋能透露给我们的消息,和一座大教堂所蕴含的内容一样丰富。[注:参见[英]贝维斯・希利尔, [英]凯特・麦金太尔著《世纪风格》,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我们可以引申为,姊妹艺术与设计之间是互相渗透和影响的,与产品设计相关的姐妹艺术是绘画与建筑。艺术史学家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认为艺术风格是时代生活方式的体现。19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给人们带来新的视觉经验和价值观念,这是传统农业社会影响下的古典文化所不具备的。19世纪下半叶,作为工业革命策源地的英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品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在这场现代工业风格的转型过程中,艺术家先于其它的人类活动,敏锐觉察到现代科技的转向,并一如既往走在前面。

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对应机器生产的科学化和精确化,要求客观地观察世界,真实地表现对象的内在结构。结构和空间是绘画的基本对象,传统绘画依赖人透视产生的错觉,呈现的是观者在单一绘画点看到的视觉幻象,隐蔽了对象的真实结构。由于对象结构是处在三维空间,在四维空间(时间维度)被人们所感知,在现代绘画中,当处于二维平面的绘画尽可能真实地表现客观对象时,呈现为二维绘画空间的叠加与重复。这一点体现在立体主义的绘画中,并被科普斯和柯罗・林加以分析。

工业技术加强了人们空间观念的真实性与科学性,这从科普斯定义的透明概念中可以窥得。“图形互相交叠但保持自身的完整和独立性”,其中便隐含着他对科学性、真实性的追求。图形交叠是人们视觉经验层面的感受,而图形的独立性与完整性是图形本身在三维空间的真实存在。绘画从基于视觉表象经验转而追求事实结构的清晰与明确。正如阿恩海姆指出的:“我们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酷爱透明效果,在X光片中,结构是透明的,透明又展示着结构,未来主义者之所以偏爱X光片,就是想完美地展示静止平面上的时间和空间,这类绘画同时昭示了事物内外两个方面,即不但呈现了不透明固体的外观轮廓,也展示了它的内部结构。[注:参见福柯,哈贝马斯,布尔迪厄等著《激进的美学锋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这说明在技术的影响下,艺术展现了透明,追求事物的结构真实,表现为形式的抽象化,表达手段的机械化。就图形的视觉结构和空间结构而言,立体主义最早展现了传统架上绘画的空间透明。但结合材质的表现,透明的艺术观念在《大玻璃(the Large Glass)》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图1the Large Glass大玻璃だ丛矗/

图1是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 1887~1968)的作品《新娘被光棍们剥光了衣服,甚至》(又名《大玻璃》),这件实验性的作品创作时间长达8年,从1915开始延续至1923年,是一部很重要的作品。杜尚没有采用传统架上绘画的方式,而是将两片玻璃板组合起来,画面上的造型要素用铅丝、铅箔、银箔片、油彩等材质。这个作品的具体寓意和形式有些隐晦不明,我们只能试图通过《杜尚访谈录》中的部分内容理解它。画面被处理成机械效果,处于玻璃上部的新娘像一个机器人,旁边舒展开一片云,其中开了3个窗,玻璃下部是9个光棍,用9种制服代表不同光棍的身份,用9个衣架子暗示这9个男人。男人通过身上的很多细管子连在一起,旁边是一个大的咖啡机,咖啡机上方有个交叉的支架,右边还有排成圆形的碎片和闪亮的东西。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杜尚对机械的偏好,首先表现他在对玻璃材质及其它工业材质的选择,其次是机械化的形态处理方式,新娘、咖啡机、支架结构展示了类似科学的设计方法。用大片玻璃取代传统画布,不仅提供了双面观看的便利,更成为反传统绘画的工业化象征。杜尚作为一位前卫的艺术家,其艺术处理方式反映了他对所处时代机械化、科学化浪潮的敏感,《大玻璃》采用的大片玻璃材质可以看作通过透明对工业化、科学化、机械化观念的艺术表达。

透明也较早被运用在建筑中。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1803-1865)最早在建筑设计中应用透明材质,他设计了查茨沃兹花园(ChatsworthHouse)的大玻璃温棚及水晶宫(Crystal Palace)。帕克斯顿把玻璃建筑设计得像个温棚[注:帕克斯顿是名园艺师,他所设计的查茨沃兹花园和水晶宫采用温棚的造型可能较大程度上是历史身份的巧合。虽然他使用了玻璃这种当时的新技术,但在造型上看,还是偏向传统的建筑造型风格,因此本文认为从观念上看,帕克斯顿的设计并非源于追求透明的工业精神。故而以包豪斯作为分析的起点。],由于当时玻璃技术的限制,玻璃形态依赖大量的钢铁骨架的支撑,从结构上看,还是无法脱离传统建筑造型的痕迹。到包豪斯时期,技术的发展使得更大面积玻璃被运用到设计中,此时钢铁骨架在形体上消弱了,玻璃的表现更加纯粹,能够作为表现精神的手段。

正如密斯所言“建筑是表现为空间的时代意志”,“我们的时代不是那种温情伤感的时代,我们尊重理性和现实主义甚于幻想”。从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设计的包豪斯校舍(1926年)到密斯・凡・得・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的透明建筑,都体现了观念的追求。密斯的透明建筑以简约的形式,使建筑空间构造极具工业精神,如1951年建成的范斯沃斯住宅(Farnsworth House)(图2)。建筑形式简洁,大面积的玻璃透露了一种理性的、乌托邦的色彩。透明发展到包豪斯时期,已经可以成熟地被运用在建筑实践中,通过玻璃材质表现观念。

图2Farnsworth House范斯沃斯住宅だ丛矗

新的时代产生新的观念,人们不再满足于含混的、被蒙蔽的和不可辨析的状态,转而走向科学和真实,透明成为表现时代精神的一种选择。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家和建筑师,借用简单的透明材质表达科学化、机械化的工业观念。所谓“观念先行”是相对工业设计中透明的发展而言。由于工业设计更依赖成套工业技术的综合发展,这种技术上的滞后使得透明率先表现在其它的艺术门类中。需要指出的是,包豪斯设计的部分家具也表达了透明的概念,但是影响力远不及艺术与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技术逐渐走向成熟,透明在产品设计中也就涌现出来。

三、材料技术的推进

产品设计中透明的运用和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是技术条件的成熟程度。当技术变革处于萌芽期时,不足以对产品设计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是通过社会观念文化(包括姊妹艺术)的零星反映影响设计师的设计。其次是技术运用的成本,产品设计是以大众消费为服务对象,批量生产是产品设计的基本前提,从经济指标看,只有当技术发展到一定规模并大幅度降低成本时,技术成果才可能进入人们的视野。当技术变革达到成熟并由此影响到全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时,人们的审美趣味有了新的兴趣点,透明就有可能成为人们潜意识中的审美对象,此时透明作为一种设计策略才可能得到全面地应用。由于玻璃和塑料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透明材质,围绕这两种材质的技术发展,可以大致勾勒出透明在产品中的发展脉络。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其它金属氧化物,经过高温熔化成型,冷却后形成透明的固体材料。据考证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玻璃球,工业革命将传统的吹制玻璃技术转变为工业生产。19世纪早期,一种新的玻璃工艺滚筒法(Cylinder Progress)在欧洲出现。1832年罗伯特・路卡斯・琼斯(Robert Lucas Chance)将此技术用来磨碎和抛光玻璃,并生产了“水晶宫”所需的玻璃材料[注:参考oakconservatories.co.uk]。1851年“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大规模生产,可置换的钢铁、玻璃构件,被首次组织在一个建筑中,被首次看作是前卫的、实用的、鼓舞人心的。[注:Edgar Kaufmann.nineteenth-centry design. Perspecta,Vol.6.(1960), P59]”被称为“铁―玻璃的艺术先锋”。帕克斯顿没有采用以往将玻璃嵌在铸铁窗棂上的做法,而是使用大片的玻璃代替实体的墙体,293635片玻璃,高达3尺,通体透明,展示了大片玻璃的建筑表皮,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极具震撼效果。“水晶宫”使大面积的玻璃概念进入大众视野,玻璃成为具有未来感的创造性形式,用一种新的语言预示了工业社会的未来。

包豪斯时期,艾琳・格雷(Eileen Gray)于1927年设计了采用玻璃材质的侧桌(图3)可以被认为是一件很有纪念意义的作品。她采用镀铬钢结构做支撑,顶部是被切割成圆形的加硬玻璃。侧桌的整体造型线条简洁,采用工业化材质,玻璃材质与钢结构相得益彰,即使从现代人们的眼光看,也毫不逊色。

1959年浮法玻璃制造技术被引进到工业生产中,其后玻璃才在工业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它利用玻璃和锡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加工生产,由于玻璃和锡不相融合,玻璃冷却后与锡分离,可以得到非常平整的玻璃,没有杂质,透明度高。当今世界上90%的玻璃是用这种工艺生产出来的。80年代以后由于工艺技术的提高,各种的高性能的合成玻璃大量涌现,有容器玻璃、平板玻璃、电真空玻璃、光敏玻璃、光学玻璃、光纤玻璃、建筑玻璃、照明器具玻璃、纤维和泡沫玻璃等等,给产品设计带来新的创新点。如图4中的“Magic Glass”(魔幻玻璃)是一个音响,曾在1997年的科幻电影《第五元素》中出现,人们在玻璃中合成特殊的导电发声材质,使得该音响具有轻薄的造型,简洁的形态,是高科技玻璃制造技术的代表。

图3Side Table侧桌だ丛矗

图4Magic Glass魔幻玻璃音响

另一种重要的透明材质是1865年生产的塑料赛璐珞。塑料材质是指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的高分子化合物,常见的有聚氯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等等。塑料能产生类似玻璃的透明感,利用其光学特性可以代替无机玻璃,较之后者光学塑料有以下优点,成本低廉、质地轻盈、易加工、耐冲击而且不易破碎,弥补了玻璃的缺陷,因此它在透明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传统材料如金属、木材、陶瓷等发展时间漫长,而塑料的历史虽然只有一百多年,但是发展迅速。比如热塑性工程塑料的开发,它质轻、韧性好、表面光洁,结合塑料的电绝缘性和设计的灵活性,被用作电器绝缘介质,成为电子电气产品的壳体、内外装饰构件及功能部件的首选。添加导电介质制成的导电塑料,可以用来生产可卷曲、可折叠的显示屏产品。此外注塑技术和加热成型技术增加了材料的可塑性和延展性,拓展了塑料的造型自由。图5中的iPod播放器是H2O Audio在06年为Apple iPod Nano设计的,通过注射成型工艺,充分运用塑料材质的优点,它小巧、透明,有着雾蒙蒙、漫射着光线的外观,能够防水、有弹性,具有一定的抗撞击能力,适合户外使用。

在透明向设计策略转变的过程中,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因素。19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新技术与新材质的运用为设计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和可能性。当代透明材质的品种和加工技术远远领先于20世纪中叶,由于技术实现所受的限制越来越小,使得透明的运用更为灵活,透明带来的美感得到极大的丰富。

图5H2O Audio防水播放器だ丛矗

四、在当代信息技术文化语境中透明的审美特征

所谓透明,就是以透明材质为基础的视觉现象和空间感受。虽然柯罗・林将透明扩充到不依赖材质的空间探讨,但对于产品而言,尤其是高科技影响下的工业设计,对透明的理解不能脱离材质而存在。这是因为柯罗・林以建筑为分析对象,由于建筑本身就是空间的艺术,的确存在纯粹的空间透明。而产品更依赖人的使用和操作,并且产品的体量、空间的深度与广度远不及建筑,因此材质是产品实现透明不可或缺的载体,也是分析透明审美特征的重要因素。

产品设计作为技术产物有很强的时代感。“技术并不只是物质现象,而且也是精神现象。它不是外于文化的,它本身也正是社会发展中文化作用的要素。[注:参见[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著《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可以这样理解,产品设计是处于文化系统之中的,不同的文化系统会相应产生不同的设计风格。后工业文明时代的设计必然不同于手工业文明及农业文明时代的手工艺设计,也不同于工业时代的工业设计。从技术格局上看,后工业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当代最为深刻的技术变革是信息技术的运用,网络、通讯使得人们处于一个虚拟数字构成的生活场所。物质产品进入这个场所后的转变是:具体的、清晰的、受限制的实体物质形态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产品形体的虚拟化。即物品的物理性存在逐渐变得模糊和不确定,人与物之间清晰的场所界限消失,形成模糊的、开放的、暧昧的虚拟物质形态。正如马克・西门尼斯所言:“文化、艺术和新技术的结盟,实际上给我们在哲学层次上提出了一个根本性问题。真实的虚构或者是虚构的真实改变了真实的本来面貌,也改变了真实的位置。当前的潜在性技术引发了一种超越美学的形式。[注:参见[法]马克・西门尼斯著《当代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透明成为后工业时代的设计表征,是在于它的审美特性反映了后工业时代的信息技术的文化特征。

关于透明产品的审美特征,综合考虑材质、技术和文化因素,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去认识:

一、透明晶莹的光泽之美

图6 Hidden Light隐蔽的光だ丛矗

从透明材质不同于其它材质的光学属性出发,光泽美是透明材质最基本的审美特性。透明材质具有很强的透光性和良好的折射表现,这使得产品晶莹剔透、干净纯洁。由于人的视觉经验对光具有很强的偏好,材料透明的光泽美所形成的视觉效果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内心。它的动人之处在于能产生一种明亮、晶莹、仿若水晶般的美。如Daisung Kim设计的Hidden Light(图6),明亮而刺眼的普通灯泡随处可见,该设计将灯泡放置在一个类似冰块的透明物中,光线经过透明体的折射后,散播开来,没有减弱灯泡的亮度,但柔和了灯泡的光线强度,包裹在灯泡外的透明物因为光线的反射表现出透亮晶莹的美感。

二、开放通畅的空间之美

这与透明材质的物理特性相关,材质良好的透明度使得产品形成开放通畅的内外空间。透明改变了人、产品、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产品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而成为一个开放的交流场所。产品空间结构性的内外对立被消解了,产品的物质形态作为空间围护的角色被模糊,产品与环境之间的界限消失。这导致视觉的空间阻力减少,视线得以自由流动,改变了产品内外空间截然分开的局面,从视觉上展现了空间深度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图7是标志06年设计的全透明概念车,除了必要的支撑性钢架部件,车壳、车身均采用透明外壳,而在传统的汽车设计中,钢板材将汽车包裹得严严实实。对驾驶者而言前者带来截然不同的空间感觉,透明材质若有若无,汽车的内外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空间结构,驾驶者可以方便地掌控环境,同时由于透明性,驾驶者不是被汽车遮蔽了,而是处于人流之中,不再是一个孤独的行者。

图7标志全透明概念车だ丛矗

三、轻盈飘逸的体态之美

轻盈飘逸是透明材质带给人的体量感。正如色彩有轻重之分,材质的视觉质感也有轻重的区别,一般而言,实则厚重,透则轻盈。重是充实的,如山之威严有力,轻则是似水般流动,如柳叶般飘逸。轻则浮,浮则动,动则舒展,质轻、流动是透明独具的动感意象。菲利普・斯塔克1996年为汤姆逊公司设计的声控设备(图8)就有轻盈的感觉,流线型的外观线条,透明的塑料材质将声控布线隐藏在其中,掩饰了机械形状。它看起来不是一个机器,而是一片树叶,显得通脱、飘逸,是一件充满情趣的产品。当这样一件透明的产品处于四处充满机器的世界时,仿佛是安插在音乐中的一个轻音符,有了动荡的灵秀之美。

图8Alo-Voice Command声控机だ丛矗

四、激发想象的虚幻之美

从人的心理感受的角度考量,透明带给人们虚幻的美感。由于透明材质往往并非绝对的全透明,而是介于全透明和不透明之间的透明值变化,因此现实中种种透明产品带有模糊的虚幻美。如果说绝对的全透明代表了“空”,那么模糊的透明则代表了“幻”,往往这种“幻”具有比“空”更为强烈的美感力量。正是这种模模糊糊、既遮蔽又阻隔的效果产生了超现实的、隐讳的、暧昧的效果。道家的一句话可以借来描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正如包德里亚所描绘的后现代文化特征“现实比虚构更陌生”,虚幻性形成了一个以假乱真的观念世界。传统产品的形体需要分割一定的三维空间,形体在实体空间中得以呈现。而透明物不追求传统形体的实在性和深刻性,走向表面化和非真实。它消除了现实之物与想象之物的对立,消解了现象与虚象之间的差别,成为一种审美幻象,似真似假,若有若无。

图9Illusion Table梦幻桌

来源:

对主体而言,“虚幻”是一种错觉,激发人们的想象。正是由于透明的物理特性模糊了物体的边界,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对立被消解了,由于使用者的主体地位无法通过对客体的比较获得确认,因而产生错觉。透明材质表征了一种非实体性的存在方式(图9,10),如《红楼梦》中所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人们会怀疑我是否处在产品之中?我把握到它了吗?从主体的心理角度看,虚幻性增加了某种猜测的趣味。这种由神秘感引发的猜测唤起人们的想象。宗白华就认为,美在虚实之间,美在想像之中。外界之物如果太过实在,一眼可以看透,缺少了神秘感,人们观赏的时候,就没了想象,也少了回味,美感就大大缩减。反之,激发想象的虚幻之物往往能吸引人们更多的注意,停驻人们的目光,在观者的回味之中,美感就显现出来了。

图10Froだ丛矗fiamitalia.it

五、高科技美感

高科技是透明美感得以形成的重要支撑,作为新技术的产物,透明对技术有本质的依赖,因此高科技美感是透明材质的另一个审美维度。密斯曾说过:“当技术实现了它的真正使命,它就升华为艺术。”当代技术一方面为透明提供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成为技术化的艺术美,它体现了人们对高科技的追逐和热爱。以塑料材质为例,苹果电脑用透明材料代替传统的ABS电脑机箱,材质是半透明的,并未过分暴露机器的内部机械结构,而是向人们暗示了这样一个意识,科技是苹果电脑的核心。运用高科技添加导电物质制成的新型塑料,开辟了透明材质的各种新用途,如基于导电性塑料和柔性薄膜层的塑料电子产品,可卷曲、可折叠、轻薄型的显示器产品。图11是新款概念手机“所见即所得”,它采用透明的显示屏,操作时透明屏幕上会显示相应的电子信号。我们对人们使用手机显示屏的行为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透明是如何暗示高科技的。一般而言,人们使用手机时,需要看屏幕,实际上人们看的并不是屏板,而是上面显示的数字和图像信号。由于传统手机屏板采用实体材质,其体量远远强过虚拟化的显示数字,导致屏板遮掩了手机的本质“数字信号”,即形体表达屏蔽了功能语意。透明的显示屏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屏板的实体形态,当信号在透明屏上闪烁时,信号在视觉上保持优势地位,从而突出数字化和信息化的高科技特征,使人领略到高技术的美感。

图11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所见即所得だ丛矗

六、景象化的图像之美

从人的视觉感受出发,透明材质带给人们景象化的图像世界。景象(spectacle)一词被法国哲学家德波用来形容现代社会,他认为“在那些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中,生活的一切都呈现为景象的无穷积累。[注:Guy Debord, society of spectacle, .转引自周宪《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一文,《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德波认为在现代生产条件下,传统固定、单一的生产方式已经失效,取而代之的是社会的流动性和由此产生的变化着的景象社会。艺术设计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一部分,景象化不仅是当代社会的表征,也是艺术设计的特征,而透明所带来的视觉感受体现了复杂的景象效果,也暗合了当代文化的特质。

透明能产生景象化的图像景观,是因为在视觉上透明将物体的形态空间平面化了。正如杰姆逊所认为的,“事物落入这个世界并再次成为装饰,视觉深度与解释的体系一并消失。[注:参见福柯、哈贝马斯、布尔迪厄等著《激进的美学锋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4页。]”透明消除了物体空间结构性的内外对立,压缩了物体的空间深度,人们可以同时感受透明物体不同深度上的数个层面。处于变幻不定的不同空间深度上的对象相互交叠,会随着人的视角及光线的不同而变化,造成图像解读的多样性。透明将空间的立体感受变成趋于平面的视觉图像,使物体无意中产生一种图像堆砌的景象效果。在视觉上仿佛看到一层层图片的叠加、交错,表现为“景象的积累”(图12、13)。

图12未知だ丛矗

图13Soft Heart Chair温暖的心だ丛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