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波罗蜜心经范文

波罗蜜心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波罗蜜心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波罗蜜心经

第1篇:波罗蜜心经范文

关键词:神德寺塔;出土文献;编号;简目

中图分类号:K878.6;G2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一4106(2012)01―0046―06

陕西神德寺塔出土文献是2004年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政府对神德寺塔身进行全面维修改造而意外发现的一批包括佛经文献、彩绘佛画在内的汉语图文佛教古籍。当时负责维修神德寺塔的工匠在修补第四层塔身南边的拱券窗时,由于往下铲除洞内堆积的“尘土”,使得一些散落的经卷舒展披挂在脚手架上,于是被意外发现。由于种种原因,这批文献多年来一直深藏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博物馆而不为外界所知,没有修缮保护,也从未编目整理,研究利用更是无从谈起。在我们去考察、整理研究之前,这批经卷甚至没有完全展开过,仅在2004年文物鉴定的时候打开了两三个而已。2010年5月我们与耀州区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起打开了全部经卷,一一编号并拍摄图片,随后我们进行了全文校录、经名拟定、著录解题等工作。

这批文献我们编定为242个人藏号(Y0001一Y0242)。有的卷号由于夹杂了不同经卷的碎片,因此在整理过程中我们将之分离出来并续加新号,目前共计306个卷号。其中手写纸本241个卷号,雕版印刷纸本54个卷号,包含带有版画者10种;此外还有十余种纸本彩绘、绢本彩绘。这批文献除尚未定名的经卷外,已知有四十余种佛经,内容丰富,部分经卷尚存题记、发愿文等。我们还发现两个标有明确纪年的经卷,一个是0032号题记“雍熙二年”,即公元985年,“雍熙”为宋太宗年号;另一个是Y0041号题记“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该年亦为宋太祖驾崩之年。这批文献曾经由陕西省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为“金元时期作品”。然而,经过我们的整理和考证,我们确定为“唐五代宋初时期的经卷、绘画”。

为让学界了解这批出土文献的内容,现将神德寺塔出土文献目录先予公布,以便学者引用(以下文献目录中经卷末未加注者均为“写本”)。

Y0001《金光明经》卷第2

Y000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本)

Y000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04《佛说随愿往生经》

Y0005《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0006《佛说解百怨家陋罗尼经》

Y0007《金光明经》卷第2《四天王品第6》

Y0008《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0009《妙法莲华经》卷第4

Y0010《妙法莲华经》卷第1

Y0011《金光明经》卷第3

Y0012《金光明经》卷第3

Y0013―1《妙法莲华经》卷第4

Y0013―2《妙法莲华经》卷第5

Y0014―1《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序》(刻本)

Y0014―2《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014―3《写经残片》

Y0015《佛说天地八阳经》

Y0016《妙法莲华经》卷第6《常不轻菩萨品第20》

Y0017《大宝积经》卷第34《出光明会第1l之5》

Y0018―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18―2《妙法莲华经》卷2《譬喻品第3》卷首版画残片(刻本)

Y0018―3《消灾菩萨版画残片》(刻本)

Y0019《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序》(刻本)

Y0020《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9

Y002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22《佛说解百冤家陀罗尼经》

Y0023《妙法莲华经》卷4《提婆达多品第12》

Y0024《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025《写经残片》

神德寺塔的历史概况以及神德寺塔出土文献的发现经过,参见黄征、王雪梅《陕西神德寺塔藏经洞出土文献Y0001卷第二为唐人写经考》,《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2期。

本编号由黄征、王雪梅与耀州区博物馆一起编定,“Y”是“耀州”之“耀”的拼音缩写,“0001―0242”是其流水号。Y0001是全部神德寺塔出土文献的第1号,也是最早全卷打开并曾在耀州区博物馆公开展出其图片的唯一经卷。

如YOOOl即是唐人写经。具体情况参见黄征、王雪梅《陕西神德寺塔藏经洞出土文献Y0001卷第二为唐人写经考》。《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2期。

Y0026《佛说佛名经》卷第7

Y0027《金光明经》卷第2《四天王品第6》

Y0028《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Y0029《妙法莲华经》卷第6

Y0030《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31《金光明经》卷第4

Y0032《佛说解百冤家经》

Y0033《妙法莲华经》卷4《五百弟子受记品第8》   Y0034-I《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34―2《金光明经》卷第4《流水长者子品第16》

Y0035《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10》

Y0036―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36―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37一l《佛说解百冤家经》

Y0037―2《妙法莲华经》卷第5《如来寿量品第16》

Y0038一l《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38―2《妙法莲华经》卷第4《提婆达多品第12》

Y0038―3《金光明经・忏悔灭罪传》

Y0038―4《妙法莲华经》卷第7《妙庄严王本事品第27》

Y0039一l《妙法莲华经》卷第2(刻本)

Y0039―2《北斗七星护摩法》(刻本)

Y0039―3《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序》(刻本)

Y0039―4《妙法莲华经》卷第5《安乐行品第14》(刻本)   Y0040《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嘱累人天品第13》

Y0041《斗七星护摩法》(刻本)

Y0042《妙法莲华经》卷第4《提婆达多品第12》

Y0043《刻经残片》(刻本)

Y0044《写经残片》

Y0045《写经残片》

Y0046《金光明经》卷第2《四天王品第6》

Y0047《佛顶尊胜随罗尼经》

Y0048―1《佛说解百生陷罗尼经》(刻本)

Y0048―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本)

Y0049《妙法莲华经》卷第5《分别功德品第17》

Y0050《金光明经》卷第3

Y0051《佛说解百生冤家陀罗尼经》

Y0052《妙法莲华经》卷第3第6

Y0053《随愿往生经》

Y0054《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善业道品》

Y0055―1《佛说观世音经》

Y0055-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本)

Y0056《佛说解百生随罗尼经》(刻本)

Y0057《版画残片》(刻本)

Y0058《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序》(刻本)

Y0059《佛说无常三启经》(刻本)

Y0060《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61《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1》

Y0062《佛说解百生冤家随罗尼经》(刻本)

Y0063《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如来赞叹品第6》

Y0064《写经残片》

Y0065《写经残片》

Y0066《刻经残片》(刻本)

Y0067《佛说随愿往生经》

Y0068《佛说解百生冤业报经》

Y0069《佛说解百生冤家经》

Y0070《佛说北斗七星经》

Y0071《佛说解冤家经》

Y0072《佛顶尊胜随罗尼经・序》

Y0073《妙法莲华经》卷第5《分别功德品第17》

Y0074《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刻本)

Y0075《佛说解百生冤业报经》

Y0076《佛说阎罗王经》

Y0077《阎罗王经》

Y0078《佛说父母恩重经》

Y0079《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80《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008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刻本)

Y0082《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9

Y0083《妙法莲华经》卷第2《譬喻品第3》(刻本)

Y0084《妙法莲华经》卷第2(刻本)

Y0085《妙法莲华经》卷第4《五百弟子受记品第8》

Y0086《妙法莲华经》卷2《譬喻品第3》《信解品第4》版画残片(刻本)

Y0087《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Y008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89《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Y0090《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91《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Y0092《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刻本)

Y0093《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Y0094《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本)

Y0095《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96《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1》

Y0097《金光明经》卷第4《流水长者子品第16》

Y009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99《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Ol00―1《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YOl00―2《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序》

YOl00―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OIOI《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Y0102《妙法莲华经》卷第4《五百弟子受记品第8》

Y0103《天地八阳神咒经》

Y0104―1《妙法莲华经》卷第6《常不轻菩萨品第20》

Y0104―2《金光明经》卷第3《散脂鬼神品第10》

Y0105《妙法莲华经》卷第4《五百弟子受记品第8》

Y0106《妙法莲华经》卷第4《五百弟子受记品第8》   Y0107《佛说解百生冤家随罗尼经》

Y0108《北斗七星护摩法》(刻本)

Y0109《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本)

YOI10《佛说无常经》(刻本)

YOlll《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3《论议品第5》

YOI 12《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OIl3《金光明经》卷第4《流水长者子品第16》

YOll4《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YOll5《金光明经》卷第3《散脂鬼神品第10》

YOI 16《写经残片》

YOll7《佛说解百生冤家陋罗尼经》(刻本)

YOll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Oll9《佛说解百生冤家随罗尼经》(刻本)

YOl20《版画残片》(刻本)

YOl21《佛说续命经》

Y0122―1《妙法莲华经》卷第4《提婆达多品第电

Y0122―2《金光明经》卷第4《流水长者子品第16》

Y012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24《金光明经》卷第1《忏悔品第3》

Y0125《版画残片》(刻本)

Y0126《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27《净三业真言》(刻本)

Y0128《佛说解百生宽业报经》

Y0129―1《天地八阳神咒经》

Y0129―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Ol30《写经残片》

YOl31《写经残片》

Y0132《金光明经》卷第1《忏悔品第3》

Y013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34《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35《写经残片》

Y0136《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37《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刻本)

Y013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本)

Y0139―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39―2《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YOl40《佛说佛名经》

YOl41《版画残片》(刻本)

Y0142《佛说解百生冤家随罗尼经》

Y0143《舍卫国王等听法图版画残片》(刻本)

Y0144―1《佛说解百生陋罗尼经》(刻本)

Y0144―2《佛说解百生冤家随罗尼经》

Y0145《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46―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本)

Y0146―2《金光明经》卷第3《散脂鬼神品第10》

Y0147一l《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147―2《妙法莲华经》卷4《提婆达多品第12》

Y0148《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0149《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Ol50―1《版画残片》(刻本)

YOl50―2《绢画残片》(手绘)

YOl51《妙法莲华经》卷第3《化城喻品第7》

Y0152《妙法莲华经》卷第4《提婆达多品第12》

Y0153《写经残片》

Y0154《佛说续命经》

Y0155《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156《妙法莲华经》卷第5《如来寿量品第16》

Y0157《写经残片》

Y015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59《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Y0 160《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Ol61《金光明经》卷第4《流水长者子品第16》

Y0162《写经残片》

Y0163《佛说父母恩重经》

Y0164《金光明经》卷第3《散脂鬼神品第10》

Y0165《金光明经》卷第3《正论品第11》

Y0166《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嘱累人天品第13》

Y0 167《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0168―1《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0168―2《佛说阿弥陀经》

Y0169《妙法莲华经》卷第5《分别功德品第17》

YOl70《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嘱累人天品第13》

YOl71《佛说父母恩重经》

Y0172―1《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Y0172―2《佛说解百生冤家陀罗尼经》

Y0173《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嘱累人天品第13》

Y0174《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0175《金光明经》卷第3《正论品第11》

Y0176《佛说父母恩重经》

Y0177《金光明经》卷第1《忏悔品第3》

Y0178―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78―2《金光明经》卷第4《流水长者子品第16》

Y0179《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180《写经残片》

YOl81《写经残片》

Y0182《佛顶心观世音菩萨大陀罗尼经》

Y018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84《金刚经般若波罗蜜经》

Y0185《金光明经》卷第3《散脂鬼神品第10》

Y0186《金光明经》卷第2《四天王品第6》

Y0187《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Y018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 189《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Ol90《写经残片》

YOl91《妙法莲华经》卷第4《提婆达多品第12》

Y0192《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1》

Y0193《妙法莲华经》卷第5《如来寿量品第16》

Y0194《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195《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196《佛说解百生冤家随罗尼经》

Y0197《金光明经》卷第3《散脂鬼神品第10》

Y0198《木轴残片》

Y0199―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99―2《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Y0199-3《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199-4《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Y0199-5《写经残片》

Y0200《斗七星护摩法》(刻本)

Y0201―1《妙法莲华经》卷第6《常不轻菩萨品第20》

Y0201-2《佛说阿弥陀经》

Y0202-I《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202-2《金光明经》卷第4《流水长者子品第16》

Y0203《妙法莲华经》卷第7《妙庄严王本事品第27》

Y0204-I《金光明经》卷第1《忏悔品第3》

Y0204―2《金光明经》卷3《正论品第11》

Y0205《金光明经》卷第3《散脂鬼神品第10》

Y0206《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Y0207《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本)

Y0208《妙法莲华经》卷第6《常不轻菩萨品第20》

Y0209《妙法莲华经》卷第2《譬喻品第3》(刻本)

Y0210《妙法莲华经》卷第5《分别功德品第17》

Y021l《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212《刻经残片》(刻本)

Y0213-I《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213-2《写经残片》

Y0214《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Y0215《金光明经》卷第3《散脂鬼神品第10》

Y0216《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本)

Y0217《佛说解百生冤家随罗尼经》

Y0218《刻经残片》(刻本)

Y0219《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220-I《妙法莲华经》卷第7《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25》

Y0220-2《金光明经》卷第3

Y0220―3《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随罗尼神咒经》卷第1《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大身咒第1》

Y0220―4《写经残片》

Y022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222《写经残片》

Y0223《妙法莲华经》卷第2《譬喻品第3》(刻本)   Y0224―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224―2《金光明经》卷第l《忏悔品第3》

Y0224―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225《写经残片》

Y0226―1《妙法莲华经》卷第6《常不轻菩萨品第20》

Y0226―2《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226―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226―4《写经残片》

Y0227―1《金光明经》卷第3《散脂鬼神品第10》

Y0227―2《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227―3《刻经残片》(刻本)

Y0228《阎罗王授记四众逆修十斋经》

Y0229《手绘彩画残片》(手绘)

Y0230―1《金光明经》卷第1《忏悔品第3》

Y0230―2《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嘱累人天品第13》

Y0230―3《妙法莲华经》卷第6《常不轻菩萨品第20》

Y0230―4《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230―5《金光明经》卷第4《流水长者子品第16》

Y0230―6《金光明经・忏悔灭罪传》

Y0230―7《写经残片》

Y0231《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刻本)

Y0232《版画残片》(刻本)

Y023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本)

Y0234―1《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Y0234―2《金光明经》卷第1《忏悔品第3》

Y0234―3《金光明经》卷第4《流水长者子品第16》

Y0234―4《佛经残片》

Y0234―5《彩绘残片》(手绘)

Y0235《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序》(刻本)

Y0236《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8《善业道品第6》

Y0237―1《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1》

Y0237―2《佛说解百生冤家随罗尼经》

Y0237―3《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下

Y0238―1《彩绘绢画菩萨残片》(手绘)

Y0238―2《彩绘绢画人物残片》(手绘)

Y0238―3《彩绘绢画龙残片》(手绘)

Y0238―4《彩绘绢画描金璎珞残片》(手绘)

Y0238―5《彩绘绢画锦裥袈裟残片》(手绘)

Y0239《彩绘残片》(手绘)

Y0240《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24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2篇:波罗蜜心经范文

心经适合挂在客厅或者书房,因为心经是横幅的画卷,所以应该找一个比较开阔的墙面,挂在洁净的地方,不能靠近厨房、卫生间等地方,也不适合挂在卧室里。

心经属于佛经,适合用于供奉,使用玻璃或者亚克力的画框装裱之后悬挂在比较高的位置,要比其他的物品稍微高一点,挂在干净整洁的地方,适合挂在客厅或者书房比较安静的地方。悬挂心经之后可以经常诵读,能够去除心中的杂念,体会到其中的大智慧,还能积攒功德,有更大的福报。

心经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简称,心经总共分为九部,分别是《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整部心经只有二百六十字,是六百部般若心经中的其中一部,是大乘佛教的经典心经,也是大乘佛教的核心心经。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波罗蜜心经范文

摘要:中国人常把佛门叫做空门,出家就叫入空门,但是多数人并不了解空的意义,只是知道几句诸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典名句,而且对空的理解大相迳庭。“空”可以说是佛教最根本的概念,佛教认为,世间万物的本性是“空”,它是涵盖世界人生的最普遍的最高概念,同时为佛教参悟人生,实现伦理道德目的提供了重要根据。

关键词:佛教;心经;空

一 、“空”的含义解析

“空”的观点是难以理解甚至是晦涩的,是一种无限的概念,因而无法对它进行明确界定。对佛教空义的区分最著名的当属大乘佛教通过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的十八空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破除众生主观执著而讲的空,有“空空”、“大空”、“无始空”;另一类是破除诸法实有而讲的空,其他十五种空均可归于此类。大乘空宗破除诸法实有主要从内与外、性与相、有为与无为 、生与灭(有与无)八个方面来进行 ,其中最重要的是性与相两个方面 ,性空与相空实可概括第二类所讲的各种空。性相相对,相由性摄,性空不仅可以统摄相空 ,也可统摄其他十三种空。所以说 ,诸法的十五种空都可归结为性空 。

佛教认为除了人的神识和人人本具的佛性是永远存在的不会消失的之外,其他的一切外在的事物都有一个产生、成长、幻灭的过程,空性才是一切事物的真正本质。佛所说的空是一种心灵的境界,并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也能超然物外的一种心境,一种平和安乐的情怀。

二、“空”义内涵

空有多重含义,包含空的境界和空的功用,其内涵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1、空性

所谓空性,是说佛所说的一切法即一切现象都没有实在的自性 ,也就是既无主宰性(不自在),也无实体性(无实在不变的体性)现象当体即空。

救世大乘空宗的“空”说强调,空绝不离开有 ,空并非虚无,它既是对构成诸法的恒久的实体的否定 ,也是对由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无常变化的非实在的假有现象的肯定。

2、空理

显示真谛的空是一种理,佛教也叫做“真如”,一切皆空的空理 ,是最高的绝对的真理 ,只有般若智慧才能把握。作为区别于俗谛的真谛空理,排除一切分别,排除有见(常见)、无见(断见)。空理远离有与无、常与断二边,非有非无,非常非断,合乎中道。

3、空境

佛教大乘空宗的空义的另一重含义是指对象、境界,它认为要了解众生生存世间的意义 ,必须分清自相与实相 。通过表面的自相,深入实相,就能了解实际上世间是自性本空的。这性空就是实相,就是众生证悟的对象,而证取了性空 ,也就进入了空境 —大解脱大自在的境界。

4、空观

作为一种修正方法,观想世间诸法空寂无相 ,构成为空观 ,它是佛教各派修持的重要法门。由于佛教各派阐释的“空”义不同 ,所以空观也有差异 。总起来说有横观彼此、竖观前后和直观当体的三种空观方法,即透过事物的空间关系去观空;透过事物的时间变化去观空;透过事物的现象直入本质去观空。

三、关于“空”的误解

1、把空认为是绝对的虚无。

由于无法给“空”一个明确的解释,所以我们经常用现实生活的经验去理解,人从生到死都生活在“有”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真是存在的。比如说,书包是空的,并不是没有书包了,而是书包里没有实物,这是一种假空而非佛教所说的“真空”,这是外在的“空”,而非佛教所讲的事物本“空”。

2、把空理解为一个实体

人都有逻辑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往往就是把它们当作实体来把握,用这种思维方式理解“空”是行不通的。佛教禅宗特别强调“不立文字”,也就是说“空”时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要理解“空”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一件事,并且受现实生活的影响,产生了种种的误解,但是越是这样越要尽可能的去理解。

四、“空”在心经中的呈现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大乘佛法的心要,也可以视为一部很好的佛学概论,在佛法中有着中心的地位和作用。“空”在心经中也有很好的呈现。

1、五蕴皆空

照见“五蕴皆空”,这句是《心经》的要旨。五蕴是因缘所生法,是人身心的总和,而凡是因缘所生法,均没有实体,所以叫做空。“五蕴皆空”旨在破除我执,并进一步破除法执,照见五蕴皆空。这里的空是佛教参悟的第三个阶段,是空去了对自己身心和一切现象的执着,转生出救济众生、无我无心的悲心与愿力。

2、色空相即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段经文谈的是色空不二的般若体验,表征了缘起性空、性空相有的空观。“色”指有形质的一切万物,“空”指事物的空性。经文说“五蕴皆空”、“色不异空”,正是因为有色才有了空离开了色的空,不是真正的空,色与空本身就是相即而不相离的,一切色都是假相变现,并不是灭色之后才是空,而是色的本身就是空。

3、诸法空相

“诸法”即五蕴法,包括一切物质与精神,“空相”即空性,指一切法的本性、自性。经文的意旨是用五蕴法来观空,使人亲证无色、受、想、行、识的空性,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指诸法性空,空非先有后无,或本无今有;“不垢不净”指空性在缠不受污染,离缠也非新净; “不增不减”指空性不因证而新得,不因不证而丧失。修行者悟入终极的空性,离一切相,所以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心经》通过对五蕴等一切法的否定,使人契入“诸法空相”。因为空,故一切有能依空而立,这叫“真空妙有”。

4、空的体证

经文接着有言“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明十二因缘的流转和还灭离不了空性。“无苦集灭道”也是说三世因果的流转生死与生死的还灭也离不了空性。前面的经文里已说明诸法是空,既然是空,那么所关照的智和所证得的理,自然也是空,因此“无智”才是真智慧、究竟的智慧,不然就会“无得”。由于色法的肉体和心法的精神皆是空,所以凡夫所得到的“五蕴身”等于没有得到,故说“无所得”。色蕴十二处中的六根是身空,六尘是境空。

明白了以上道理,不再执着,只要发心舍己为他,也就是“菩提萨棰”。“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就是说执着于有和无都是挂碍,只有放下,做到内既无我,外亦无物,便“无有恐怖”,从而“远离颠倒梦想”,摒弃不合理的思想和行为,然后就无畏惧、无颠倒、无梦想,不贪恋生死,也不畏惧生死,自由自在于生死之中,不离开现实的人生,随缘度化一切众生就是“究竟涅磐”。(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参考文献

[1]方广锠.般若心经译注集成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2]慧净法师.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

[3]智融.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

[4]星云大师.般若莲花处处开.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5]安柯幻云.找我:读〈心经〉谈般若.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

[6]曾琦云.般若禅:读懂〈心经〉的快乐智慧.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7]李居明.密解般若心经.华龄出版社,2010.

[8]潘桂明.佛教小百科:禅宗.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

[9]萧天石.禅宗心法.华夏出版社,2007.

第4篇:波罗蜜心经范文

朱金华

又一次来到闯王寨。

飘着醉人的香,阳光灿烂,没有一丝云影儿。穿过那片竹林,溪流潺湲,一股清风袭来,沁人地凉爽。老井依旧半扇石磨俺盖,倒不是阻止人饮用,实在担心冒失的游览者失足跌落。与先前不同的,井上多了屋宇,是要把井置于保护范围,毕竟,这口老井饮过闯王战马供过闯王炊烟。

一抬眼,望着陡峭的台阶,没有勇气攀爬。绕道平缓的盘山路,脚踏满地飘零,折一枝红叶,眼花的缭乱。映入眼帘的苍翠,是松是柏是修竹是冬青是那些叫不上名儿的绿,耐得岁寒,抵御风霜,坚韧而挺拔。仔细着方能看到白的黄的紫的小点儿,哦,那不是山菊么,这漫山的芬芳竟是不经意间的流露,忽略它的存在的兴许是世间万物的精灵……

议事厅广场宽阔宏大。举目远眺,飞驰电挚着的,是奔跑在沪陕高速路上的车辆,列车隔着山梁在奔腾,汽笛声由远而近,轰隆轰隆驶向远方。田间,农夫忙于收获,包谷高粱花生绿豆,背篓筐箩运粮忙,不时传来哞——哞——牛叫声。岩畔那一片白,是山羊在觅食。不时有山歌冲击耳鼓“这山望到那上高哎,我帮大姐砍柴烧……”。

十八骑驰骋沙场风采依旧,闯王端坐殿前,听众将士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我在心中默默祈祷,愿众将用命闯王决策英明。廊上一幅楹联把我的思绪引入沉思:十世务农一朝奋起屡经挫折再接再厉喜见驰驱中原兵临湖广到处开门迎降父老争颂救民恩莫信天命攸归十八子当主神器;百战经营万姓仰望连获胜利愈进愈勇终得定鼎长安马踏幽燕沿路关河无阻君臣忙演登基礼应叹人谋不藏九宫山空留悲风。

第5篇:波罗蜜心经范文

很难用语言准确地诠释音乐的概念与存在的意义,只能说,音乐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福音。所以,享受音乐的同时,还需要用心灵去解读音乐,才能真正感悟旋律中所跳跃的美。

一曲《春江花月夜》,让我们置身在纤尘不染的夜空中。悠扬的琵琶声,如轻柔的微波弥散开去,放眼而去,“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叶渔舟飘流在波光粼粼的江上,渔歌唱晚,婉转悠扬。江上洄澜拍岸,银浪堆雪,江边月映花影,笙歌漫舞。此时,风回曲水,无尽的情思揉进月夜江波之上。凝眸远望,伊人伫立江畔,微风徐徐,柔发共柳絮飘飞,顾盼之意,缱绻之情尽在曲中,飘渺、悠长。随着音乐的舒缓,轻舟在远处的江面渐渐消失,春江的夜空如此幽静、安详……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以其缤纷的意象,将诗与画巧妙地柔和在一起,牵引着我们,在空灵的天籁声中,寄情山水,放任自我,徜徉乐海,醉在诗情画意中,久久不能醒来。

还记得在祖母的灵堂前,一曲佛乐《般若波罗蜜心经》,在忧伤的气氛中飘渺而来,神秘、空灵、祥和,深深地抚慰着我的心灵。什么生离死别,什么进退荣辱,什么悲怆愤世,在倏忽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这一刻,只有静寂才是永恒。

音乐,就是这样以自己的独特倾诉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在艺术的殿堂里,去寻找血脉中灵性的闪光,通过音乐的喜怒哀乐,感悟生活带给我们的纷呈与沉浮。

捧一杯香茗,持一卷诗书,在二胡声中聆听《二泉映月》的苍凉,在吉他曲中感受《爱的罗曼史》的浪漫,在古琴乐中寻觅《高山流水》的愉悦,在小提琴声中讲述《梁祝》的忠贞,在琵琶曲中突破《十面埋伏》的封锁,在钢琴声中扼住《命运》的咽喉。这世上,还有什么语言可以像音乐那样跨越时空,强烈冲击着我们的情感领域,让人的心灵在刹那间得到净化、超脱与交融?

第6篇:波罗蜜心经范文

身在军营,曹彦军也曾胸怀“提笔安天下,上马定乾坤”之志,然而岁月蹉跎生活历练,今年已界不惑之年的曹彦军痴心不改的,是对书法艺术的热忱和追求。走进他位于京城南苑的工作室,但见四地落白,整间屋子除了条案上的纸墨笔砚和一对沙发,别无奢侈物,真是萧散简洁,平和静雅。墙上悬挂着曹彦军自书的“淡泊明志”四字绝非应景而是点题之作,反映出了曹彦军醉心书法、不为俗累的生活态度。

曹彦军是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创作基地签约书法家,国务院《国宾礼》特供艺术家,国家行政学院东方欣正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百虎堂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理事,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大展,曾入选迎奥运书画展、海峡两岸书画展、中国首届“平安杯”书画展等,并多次获奖,作品被党、政、军及海外各界人士收藏。

曹彦军自幼随书法家刘温良先生习书,从唐楷入手,遍临名帖《曹全碑》、》《中秋帖》、《兰亭序》等,11岁时已在家乡小有名气,逢年过节就有人登门求对联,这让他获得了几分少年得志的成就感。后博览广撷,在长期学习实践中,他心静临池、手摹心追,楷、隶、行、草诸体兼修,师古人,得心法。在总体把握书法艺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修为,形成了书体姿致古雅、意蕴流畅、书卷气浓厚的书法风格。18岁时参加国防大学的书画展,获得书法二等奖;他沐手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书风端庄处法度严谨,沉静时佛境浑成,用笔娴熟处不失笔法凝重 ,观之庙堂之气油然而生,达到了“书法心迹,其妙在神”的境界,颇受友人追捧。一些诸如“碧海青天”、“惠风和畅”的扇面小作,书写章法富有韵致,可谓小中见大,气格不俗。

第7篇:波罗蜜心经范文

想要了解沈鼎雍,就得从他的佛像印说起。他大胆取法敦煌壁画,创立鲜明的个人风格,开启了当代佛像印的新局面。十多年来,沈鼎雍在他的“韬光书斋”,纵情笔凿,所作的佛像印已达数千方,一枚枚形神自在,祥和灵动,尽得前代造像之韵,又能别开一面,妙意天成,其印式独具韵味,被众多篆刻家及爱好者视为范本。而在沈鼎雍心目中最重的一方“佛印”,却是他2006年造访敦煌后创作。

1991年,沈鼎雍开始临摹沪上名家来楚生的佛像印章,来楚生将北魏佛像风格和意趣融入佛像印,所刻作品笔触简洁,轮廓生动,刀法洗练,于厚拙中寓巧思。潜心研习“来印”半年之后,沈鼎雍产生了求新求变、自寻蹊径的念头。彼时,他一年去六七次上海博物馆,备好干粮水壶,从开门看到下午三点。“真是入了迷,已经不是单纯地观摩,仿佛在跟一件件艺术品的作者进行心灵沟通,有种不断开悟的感觉。”沈鼎雍回忆起昔日情状,仍然颇多感慨,“敦煌壁画最让我心折,那里有古代北凉至元代各时期的佛教壁画,婀娜多姿、形神兼备,我开始尝试着把它们与篆刻结合在一起。创作时我发现,来楚声的佛像以‘静’为美,敦煌则以‘动’见长,我个人认为:静,神态慈善也;动,多姿传神也——动静相宜最能传达佛学的和谐自然。”

不知不觉,八年寒暑,沈鼎雍拿着自己的300多份印稿请恩师韩天衡过目,之前这位印坛巨子曾要求沈鼎雍至少花十年潜心佛像印,但在看罢这300份印稿后,韩先生微笑颔首:“你的佛印可以出来了,可以发表了!”果然一鸣惊人。

2002年,沈鼎雍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印集行世,全书共收入54枚印章,嵌入佛像一百零一尊,每句经文配一至三躯佛像,文印相辉,读来如沐春风。《心经》刊行,一时传为佳话。2005年,又出版了《沈鼎雍佛像百印卷》一书,从沪上乃至全国各地,均有临摹沈鼎雍佛像印者。虽然得到各方赞誉。但沈鼎雍仍然有一桩心愿未了,古人早就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游历、思考、颖悟,是学艺之人提升境界的不二法门,沈鼎雍渴望有朝一日,能踏上他心目中的最佳旅游目的地——敦煌。

2006年,沈鼎雍如愿以偿来到了敦煌圣地,每个旅行者都有自己的旅行方式,或放松或激越,只为偷得浮生片刻闲,沈鼎雍却丢不开艺术家本色,且别具一片“痴心”。五天时间里,他每天都会早早赶到莫高窟景区门口,花100元购入门票后,便一头扎进这座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圣殿,心追笔摹,喜不自胜。“虽然上海曾经办过敦煌艺术展,但到实地一看,就会发现复制品与原作的差别太大了!” 沈鼎雍感慨道,“那种震撼与看图册完全不同,回来后我又有了许多想法,创作了一批全新作品!”篆刻一直以来是平面的艺术,缺乏雕塑的立体感。沈鼎雍从敦煌壁画中领悟到一种飞扬的神韵,当他回到书桌上再奏刀时,脑海中翻涌的是飞天的千姿百态,菩萨的神采飞扬,佛像印缘此添了无限灵气,仿佛在对观者喁喁说法,情态栩栩,历历如生。

第8篇:波罗蜜心经范文

2.西夏文字佚失字形结构的复原(二)贾常业,JiaChangye

3.西夏研究 慈觉禅师生平补考宋坤,SongKun

4.从《述善集》匾额看河南濮阳西夏遗民的家族文化胡若飞,HuRuofei

5.西夏法律中的盗窃罪及处罚原则——基于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的研究董昊宇,DongHaoyu

6.甘夏文《佛说解百生冤结陀罗尼经》考释段玉泉,DuanYuquan

7.武威市博物馆夏文《维摩诘所说经》上集残叶考释于光建,黎大祥,YuGuangjian,LiDaxiang

8.英藏黑水城西夏文《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残页考释李晓明,LiXiaoming

9.熙宁变法与宋夏战争魏淑霞,WeiShuxia

10.简论宋夏平夏城之战张玉海,ZhangYuhai

11.浅谈明代固原州志所载宋夏史料张琰玲,张玉海,ZhangYanling,ZhangYuhai

12.宋夏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生态环境的多视角观察何彤慧,HeTonghui

13.明代庆阳科举群体的施政风格与个性特质初探马啸,MaXiao

14.试论宋代西北地区的草原火患——兼与明代烧荒的比较金勇强,JinYongqiang

15.松山蒙古与明王朝关系研究杨荣斌,马一,YangRongbin,MaYi

16.论我国影戏口头剧本的形态特征郑劭荣,ZhengShaorong

17.宋代风水民俗信仰的兴盛及原因探析杨晓红,YangXiaohong

18.近30年国内的西夏史研究述评西夏研究 李华瑞,LiHuarui

19.2002-2009年西夏学专著资料统计分析马淑萍,MaShuping

1.从浅攻到蚕食:论章楶的军事构想与实施钱俊岭,QianJunling

2.论北宋攻城战——以元丰五路攻夏战役为中心籍勇,JiYong

3.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写本研究所西夏文文献之收藏与研究克恰诺夫,杨富学,裴蕾,E.I.Kychanov,YangFuxue,PeiLei

4.简论西夏外交文书江菊玉,李晶,赵彦龙,JiangJuyu,LiJing,ZhaoYanlong

5.大黑根本命咒:西夏大黑天信仰的一个侧面黄杰华,WongKitwah

6.武威西夏墓出土冥契研究于光建,徐玉萍,YuGuangjian,XuYuping

7.西夏陵碑亭考古余军,YuJun

8.西夏王陵形制综论杨浣,王军辉,YangHuan,WangJunhui

9.白居易《城盐州》歌颂保卫盐州的历史功绩——为中国盐业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而作高国藩,GaoGuofan

10.巫咸性别考霍然,HuoRan

11.马文升在固原马建民,李建华,MaJianmin,LiJianhua

12.清代宁夏籍湖广提督俞益谟《青铜自考》卷十一校勘札记马丽,田富军,Mali,TianFujun

13.岩画的叠压断代法——以意大利梵尔卡莫妮卡为例杨超,YangChao

14.意义的聚合体:贺兰山岩画里的稳态语篇王毓红,WangYuhong

15.司马温公对荆公新学的批判王书华,WangShuhuaHtTp://

16.一部唐朝朔方军研究的奠基之作——李鸿宾先生所著《唐朝朔方军研究》读后感李玉伟,LiYuwei

1.探索·创新·期望——在《西夏研究》创刊首发仪式上的讲话杨春光

2.西夏历史文化研究的新平台——在《西夏研究》创刊首发仪式上的讲话张进海

3.学者及期刊编辑代表致辞杜建录,师迎祥,杨富学,胡政平

4.夏初三朝元老刘仁勖牛达生,NiuDasheng

5.西夏的监察制度初探魏淑霞,WeiShuxia

6.西夏研究 西夏后妃宗族考佟建荣,TongJianrong

7.从《天盛律令》看西夏皇族陈玮,ChenWei

8.由黑水城文书看亦集乃路民事纠纷的调解机制王盼,WangPan

9.英藏黑水城出土医方初探许生根,XuShenggen

10.西夏文《佛顶无垢经》考论段玉泉,惠宏,DuanYuquan,HuiHong

11.俄夏文《佛说人觉经》考王培培,WangPeipei

12.试论西夏语的()()()()"一生补处"——西夏语、汉语、梵文对勘林英津,LinYing-chin

13.西夏文字佚失字形结构的复原(一)贾常业,JiaChangye

14.唐代甲杖库史事寻踪贾志刚,JiaZhigang

15.技术与社会视野中的元代冶金技术发展吴伟,李兆友,姜茂发,WuWei,LiZhaoyou,JiangMaofa

16.黑水城出土汉文写本《六十四卦图歌》初探彭向前,PengXiangqian

17.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献考补黄延军,HuangYanjun

18.西夏学研究在宁夏张琰玲,ZhangYanling

19.黑水城文献研究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综述马淑萍,MaShuping

1.继往开来共创辉煌李范文

2.早期党项拓跋氏世系考辨周伟洲,ZhouWeizhou

3."千秋万岁"与"妙音鸟"的关系问题——答陈建国书记李范文

4.西夏五台山信仰斟议西夏研究 杨富学,YangFuxue

5.定戎寨盐池与宋夏战争——兼论盐文化薛正昌,XueZhengchang

6.甘州回鹘、凉州吐蕃诸部与党项的战争及其影响刘全波,LiuQuanbo

7.金朝与西夏关系研究的几个问题李浩楠,LiHaonan

8.《十一面神咒心经》的西夏译本聂鸿音,NieHongyin

9.俄夏天庆年间典粮文契考释杜建录,DuJianlu

10.黑水城出土西夏文《金师子章云间类解》考释孙伯君,SunBojun

11.《同音》丁种本背注初探韩小忙,HanXiaomang

12.西夏诗歌中成吉思汗的名字克平,韩潇锐

13.番汉语轻唇音反切拟音之比较贾常业,JiaChangye

14.忽必烈在六盘山皈依佛门与大元帝师制度朱耀廷,ZhuYaoting

15.西北学新论霍维洮,HuoWeitao

16.银川城及银川平原城镇群发育的地理基础汪一鸣,WangYiming

第9篇:波罗蜜心经范文

关键词:宗教精神、终极诉求、人间关怀

一、宗教作为文学表现的重要维度

卡西尔说:“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象中,神话和宗教是最难兼容于纯粹的逻辑分析了”(1),意即是自明而不可追问的。但宗教难容于“逻辑分析”,却与感性形象的文学艺术天然结下了不解之缘。

纵观中外文学史,宗教文学的深厚传统就足以表明宗教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如中外文学史上都产生了《西游记》和《天路历程》这样的经典;而关涉宗教题材的文学,则更是不计其数,中外都有如《红楼梦》、《神曲》这样的名著;而进入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世纪初的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了一批如苏曼殊、许地山、废名这样作为宗教人士或宗教研究家的文学家。世纪末的当代文学史则从汪曾祺的《受戒》、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宗教意识的复兴,到中期扎西达娃的《:隐秘的岁月》、《系在皮绳扣上的灵魂》、《骚动的香巴拉》的文化反思,再到九十年代北村《施洗的河》,张承志的《心灵史》精神皈依等,都无不表明:是文学表现的一个重要精神维度。因此,在文学的范围内来论述宗教精神,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二、宗教精神概论

宗教精神,若以其作为文化精神的一般性论,大体脱离不了两个基本维度:一是超验意义的终极诉求;二是经验意义的人间关怀。而就各种具体的宗教,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或者存有争议性的儒、道教等之间,其精神必迥然不同。譬如基督教文化精神就被公认为是受罪与救赎,并形成了西方的罪感文化特点。中国的儒道文化以及本土化了的禅宗追求以人为本位,注重现世的生命享受,是一种重生主义,表现为乐感文化特征。至于印度的佛教,其文化特征非罪、非乐,而是苦,是苦感文化(笔者如此认为,未见其他论述),因此,佛教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涵则是苦难与解脱,有别于西方基督教文化精神的罪感文化特征而形成另一种文化格局。而总体上,普遍认为:东方文化最大特点是“天人合一”,西方文化则“天人对立”。笔者以为:无论“天人合一”还是“天人对立”,根本表述的不过是人与神的关系,也就是人神是合一还是对立的问题。很显然,东方儒佛道都说成圣成仙成佛,人神可以转换,是合一的;而西方的上帝则永远髙居人之上,作为人的主宰而存在,人神之间无疑是分裂对立的。由此,而构成东西文化的对立格局。

论宗教精神,若再以精神体验、价值、审美性及时代性而言,宗教精神以宗教性体验为基础,以对神的终极皈依为价值核心。其主体可以是作者也可能超越作者,按照“形象可能大于思想”原则,文本整体性形象所表达的宗教精神内涵,往往超越了作者的思想。并且,以宗教体验为基础的宗教精神状态往往蕴涵了审美性因素,又由于文学作为审美性的生活反映,与外在的历史社会密切关联,因此,宗教精神与其历史时代的文化精神也会息息相关。

如此泛泛而谈,当然不足以准确或者深刻剖析宗教精神的一般性。抛砖引玉,不过是为了界定一个审视的大致视角,而就文学与宗教的内在关联言,则是因为文学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作为诗化的体验方式和寻找个体精神自由的方式、途径,与哲学与宗教根本上是相通的。文学对抗哲学,文学也走向哲学,而终极之途则是宗教。当然,这并非说,宗教高于文学与哲学,而是因为一方面文学与哲学的相通主要在于思想文化维度,文学与宗教的相通的则不但是文化维度,并且也在审美的维度;另一方面,宗教本身即是哲学的渊源之一。于是,在寻求精神解脱的终极意义上,叔本华、王国维等认定:解脱之道根本尚在宗教,“而美术不过是求得暂时之平和。”(8)

然而,宗教是否就能够成为精神解脱的终极归宿,或者竟是精神的永久囚笼,却是值得深思。

三、宗教精神:人性与神性、理性与信仰的悖论

无论作为精神的终极归宿,抑或精神的永久囚笼,无疑都是相对于人性而言。因为神性无法离开人性,谈论神性自然必须以人性为参照。而一定意义上,“文学即人学”,文学研究即是人性的研究。人性内涵极为丰富,大体是自然性和社会性,而自然性和社会性两极则向兽性和神性延伸。

因此就人神关系言,人作为万物的尺度,创造了文化,文化由人所化,反过来又将“化人”。宗教文化作为“人化”的产物,自然以人为对象,要约束教化人性;而反过来,神性对人性必然起着压抑与升华的双重作用。在总体上,以自然求为基础,以社会文化性为根本特征的人性,在其终极意义上追求的是和谐自由,即社会性与自然性、精神性与物质性等二元对立性的和谐,这种和谐自由的理想境界其实即是诗性境界。合乎人性,使人性得以张扬、和谐自由的文化,即是富有诗性的文化,相应也就是富有诗性的文学,反之则可能束缚人性的发展,甚至扭曲人性、异化人性,成为人性的枷锁,即是非诗性的文化、文学。然而文化有诗性的一面,必有其反诗性的一面,由此而构成文化的悖论。如老子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9)。又如尼采从俄底浦斯可怕的厄运中洞察出如此的道理:“智慧,特别是酒神的智慧,乃是自然的恶德,谁用知识把自然推向毁灭的深渊,他必身受自然的解体。‘智慧之锋芒反过来刺伤智者,智者是一种危害自然的罪行’——这个神话向我们喊出如此骇人之言。”(10)因此,宗教作为特殊的文化形式,其悖谬从产生之初就注定了。人类创造了宗教文化,创造了异己的神,既升华了人性,又必然成为人性沉重的负担。也就是说,宗教可能是精神的终极归宿,也可能是精神的永久囚笼。

由于神人关系,主体在人,人神矛盾关系转化表现为人性自身,也即是理性与信仰的矛盾。甚至可以说,哲学的最根本问题:唯物与唯心的对立本质上就是根源于人性自身的理性与信仰的矛盾对立。而关于理性与信仰的对立,我们甚至无须作思想史和文学史的归纳,也可以认定:恰是理性与信仰的矛盾关系构成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史的主要动力与线索,因此,自然也就成为文学表现的重要主题。譬如宗教文学《西游记》与《红字》即是如此。

《西游记》无疑是一部颇“有意味”又“难解其中味”的神魔寓言小说。对于《西游记》的批评解读,五花八门,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颇为值得一提的是金岱先生对《西游记》的阐释,他认为:唐僧寓意“本心”,本心不是别的,即是向佛之心,信仰之心,“佛就是自然”,“本心就是自然之心”;孙悟空则是“识心”,“识心就是认识之心,智能之心,主要的属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意识或理性的范畴。”(11)猪八戒代表的是人的欲望,沙僧则是人的四肢,合起来则是整体的个人。《西游记》的整体架构其实是:“本心(他唐僧)牵制识心(悟空),并驾御情感(白马),识心(悟空)管束(白马),同时一并治理欲望(八戒)和形体(沙僧);”(12)或者,“终极关怀-认识或智能-情感-欲望-形体,五位一体,其实是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13)。但“唐僧这本心之象征,作为一种人的终极关怀,一种自然之心”(14)却是不可或缺的。金岱先生将《西游记》放置于人类的思想发展史中加以解读,从识心与本心即认识(即理性)与信仰的对立关系角度阐释《西游记》的主题颇有耳目一新之感,令人信服。无疑,置于这种思想背景中,《西游记》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金岱先生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显现的正是东方、是中国人的“认识之心”,而唐僧的无能,也即是本心的无用正说明了当时人对信仰之心的怀疑和批判。这无疑是极富有创见性的深刻认识。但我们在洞悉到《西游记》对理性与信仰的矛盾性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看到,《西游记》所体现的理性与信仰的冲突本质上有别于西方思想意义上的冲突。或者说,东方文化独特的精神历程决定了理性与信仰并非誓不两立,而是有着很强的融合性。毕竟孙悟空无论如何自由独立,却受制于唐僧的紧箍咒(这是另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此不宜过多讨论)。

而《红字》讲述的是一个罪与罚的故事,典型地表现了神性对人性()的双重作用:升华与压抑。在清教徒的意识里,人不过是神的奴隶,是上帝的子民,一切都要遵循宗教的条规。神性因此走向人性的对立面,提升了人性,却又压抑着人性。文本中,红色的A字可以说是耻辱的象征,是上帝给予的道德惩戒,是向上帝忏悔的标志;同时也是人的自然性(靠近兽性部分)被神性压抑、向神性屈服的象征。

四、宗教精神的二元向度:苦难关怀与终极诉求

众所周知,宗教关怀苦难,并赋予苦难以神圣的意义,这在中外古典文学中都有着深刻的表现。甚至坚信的受难历程即是宗教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如《西游记》和《天路历程》即是如此经典。《西游记》讲述唐僧师徒如何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西游历程。被誉为第二部《圣经》的《天路历程》,讲述的则是基督徒如何为到达天国之门受尽了苦难考验的天路之旅,两者都是表现信仰之途上的受难历程。显然,文学的上这种共鸣根源就在于宗教的苦难关怀,可以说,正是宗教的苦难关怀造就了文学经典的苦难主题。

事实上,翻开任何一部宗教经典,无论是基督教的《圣经》、佛教的各种经典或者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几乎随处可以找到印证信仰之途即是苦难历程这么一个充满悲剧性命题的材料。而根据存在决定意识原则,马克思认为:“宗教是对现实苦难的反映”,“宗教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象它是没有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15)撇开宗教是否是“人民的鸦片”不论,我们至少可以看出:正是人类的苦难创造了人类的上帝!因为现实生存的困境和苦难的没有尽头,因为命运的无常和自然的神秘都逼迫诱惑人类寻找终极归宿和救赎之路。但终极救赎之途何在?

又如何才能化解这生存的无尽苦难?

恩格斯则在《反杜林论》中进一步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反映;在这个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也姑且撇开宗教的幻想性不谈,我们同样可以看出:正是人类超越苦难的强烈愿望,从而使得在寻找救赎(解脱)之途中超人间的力量神降临了,于是诞生!

因此,一切从其诞生开始,就必然深深打上苦难的烙印,而一切的终极目的无非是要到达极乐世界。于是,彼岸的乐园抚慰了现世灵魂的苦痛(也就是马克思所谓的“人民的鸦片”),在终极诉求的信仰之途上,苦难的生灵得到了精神的皈依和救赎,从而实现了人间关怀的目的。因此,基督、佛、真主的使者穆罕姆德首先都是作为拯救苦难的高尚牺牲者而受到人间的敬仰和膜拜。如基督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佛陀们的舍身救苦。

当然,追究苦难的根源,不同宗教自有不同的说法。基督教作为一种罪感文化,认为苦难的根源就在于人类的初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因为受到蛇的诱惑违背了上帝的旨意而吞食了善恶树上的果子,从而犯下了原罪,被上帝罚受苦难;《圣经•旧约》“创世纪•神的宣判”一节,上帝就对亚当说:“你必受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于是,原罪成了基督教文化的逻辑起点。佛教文化对苦难根源的解释并非是人对神所犯下的原罪,而是来自于人自身的本性和本能,人性和人欲因此成为佛教文化精神的逻辑起点,甚至可以说,整个佛教文化体系都是建构在人望根基之上。譬如佛法的四谛说: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是真实义,不颠倒绝虚妄义;苦谛即是苦义。佛教认为:苦有二苦、四苦、八苦乃至于一百二十种苦的说法,所谓二苦即内苦外苦;四苦则是生老病死苦。总之,人生是苦,轮回是苦。但苦是现象,而非本质。集谛则是要解释苦的起因、根源、本性、产生或生起,而能集起三界六道生死之苦的东西,不是别的,却是人性的贪嗔痴慢疑等恶诸业,故名为集。第三圣谛是灭谛,即是要灭苦,佛陀承认了苦的存在,并且主张对苦的根源加以解释,但这还只是提出和分析了问题,而关键还是要解决问题,灭谛即是要解决问题,“通过避免做我们使我们痛苦得事情来停止制造痛苦”。因此,灭谛指出了“疗救是的可能”(16)。而第四圣谛道谛,则具体提出了具体解决苦的方法,如八正道。事实上,西方哲学家叔本华正是在佛教的四谛观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悲观哲学,而王国维又接受了叔本华的哲学理论认为:“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欲之为性也无穷,而其原生于不足,不足之态,苦痛是也。既偿一欲,则此欲以终。然欲之被偿者一,不偿者百。一欲既终,他欲继之。”(17)“故人生者,如钟表之摆,实往复于苦痛与倦厌之间者也。”(18)“然则人生之所欲,既无以逾于生活,而生活性质,又不外乎苦痛,故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矣(19)”。显然,这些哲学观念不过是对佛教教义的哲学阐释。

对于苦难根源的不同看法,必然导致救赎和解脱方法的差异。基督教认为苦难的根源来自于原罪,作为亚当和夏娃的后代,作为上帝的子民就只能是向上帝祷告,坚定地仰望上帝的救赎。佛教把欲望当作一切苦难的根源,佛法虽然有四万八千门,归根结底却是为了觉悟,为了超越欲望的束缚,因此一切修行方法都是要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望,佛教三宝: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而觉悟成佛。佛学中有般若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都是般若学的经典,而所谓般若,即是菩提智慧,波罗蜜即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即是要靠智慧抵达彼岸世界。如六祖《坛经》云:“梵语波罗蜜,此云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而《金刚经》开篇就提出关于心的最根本问题:“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佛对此毫不回避:“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金刚经》)。当然,“心”的含义很广,但主要所指的即是人的意识和欲望。所谓“五毒”贪嗔痴慢疑即是,而贪为五毒之首。又如《心经》谈色空,虽然说得十分抽象,却都是在围绕一个“心”做文章。其“五蕴皆空”、“心无挂碍”,不过是为了让人明白“心外无物”,从而达致静心息欲、圆融无碍的目的。因此,修行即修心。六祖所谓“心动”即是此意。六祖慧能开创禅宗一派,主张“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宗教家们对此自然有成熟的解释:“所谓明心,就是明白烦恼未生以前的那个心,烦恼是后来有,有无明便有烦恼,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始劫以来的烦恼迷了心,烦恼本来无,本来无烦恼的心是如何?……生死未生以前本来是无生死,无生死的本来心就是我们的菩提心、涅般心、真如心、佛心,我们以这个无生死的涅乐心修行,直至成佛。”(20)这也就是六祖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于是,坚信的受难作为文学的主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西游记》为的是要取经救世修成正果,《天路历程》则是要摆脱原罪逃脱末日的审判。前者怀着大乘佛教救苦救难的悲悯情怀,又熔铸了东方文化的乐感,因此虽然取经路途艰难,却总是表现出乐观激昂的斗争精神;后者由于背着沉重的原罪包袱,只能一路做着不断的祈祷和忏悔,翼图卸罪。因此,尽管存在着这种救世与卸罪的差别,受罪(即受难)却是共同的。

但受难毕竟不是宗教的终极意义,苦难关怀也就不会是宗教的本质所在,至少不会是宗教本质的全部所在。《坛经》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寻求苦难的解脱导致和推动了终极诉求,而终极诉求则是为了解脱现实苦难本身。也只有在寻求苦难的解脱方式上,即终极关怀意义上,宗教才明显区别于其他文化。如当代最有影响的新教神学家、宗教哲学家蒂利希就认为:“宗教,就该词最宽泛、最基本的意义而论,就是终极关切。作为终极关切的宗教是赋予文化意义的本体,而文化则是宗教的基本关切表达自身的形式总合。简言之,宗教是文化的本体,文化是宗教的形式。(21)”所谓“信仰”,就是指某种“终极关切”的状态,这是终极关切说的第一个基本命题。“对《旧约》时代的人来说,信仰就是对耶和华、对他所体现的要求、威胁和应许的一种终极的、无条件的关切状态”(22)。宗教的解脱或者仰赖于神的拯救,如基督教的祈祷、伊斯兰教的五信与五功,或者通过个体的修行(如佛教的禅修)来压抑化解苦的根源:本体的欲望,从而趋近达到神(佛)的终极存在境界而超越现实苦难(佛教方式),如佛教道谛之“八正道”禅修办法即是疗救集谛:贪、嗔、痴、慢、疑和不正见生起的种种烦恼的法门。

因此,宗教的终极关怀本质之处就在于宗教的解脱方式不是要通过改变外在现实条件来满足主体欲望而获得暂时的满足,而是追求一种超验终极性的解脱,不同于哲学、社会学意义上的终极理想追求的是此岸现实的可能,而是仰赖于彼岸神秘的天国(西方极乐世界)。当然,尽管有叔本华、王国维说“解脱之道根本尚在宗教,美术不过是求得暂时之平和。”(23)并且,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作为终极关怀的,成为“整个人类精神地层”,(24)“人类精神的本体、基础和根基。”(25)但如果就此唯宗教至上,认为一切现实存在都毫无意义或者等而下之,却又可能落入“魔道”“”而荒谬不羁。

五、宗教精神:对儒道佛文化的一种品评

再以当代汉族文学里引起过轰动性争议的作家作品,如阿城的《棋王》为例。虽然《棋王》谈不上与宗教有多少关系,但在一定意义却可以与宗教精神沟通,甚至至少可以在反面意义上,解剖和证明中国文化如何欠缺一种超验终极关怀的宗教精神。《棋王》写的是王一生的吃与下棋,本质上也就是一个与儒禅道文化有些关系的安身立命的问题。如黄修己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就认为:“阿城作品的魅力在于,写出了一种庄禅的人生境界,悠闲、淡泊、宁静,随遇而安,顺其自然。《棋王》中的王一生深得老庄精髓,宠辱不惊。方寸棋盘,游刃人生,‘汇道禅于一炉’,养心怡性。作者把这种人生境界置于动乱的人生年代来揭示,更具意味。”(26)这些评论无疑颇有道理。但如果我们把棋王的吃与下棋理解作为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两种隐语,那么就可以看出:王一生“碗里乾坤、饭里日月”的吃,体现的无疑是儒道文化传统的重生精神,其下棋作为一种安身立命的法子,本质上也是重生精神的一种。因为所谓“儒道互补”的道,所要“补”的即是儒家入世的痛苦,是要超越生存的困境,化解生命的苦痛。与佛教精神类似,道家道教主张消隐于世,自然无为,甚至要“绝圣弃智”。同样是因为深刻洞察到苦难的根源在于人的欲望。“盖人生而有欲,又设种种方法以满足其欲。然满足欲之方法愈多,然欲愈不能满足,而人亦受其害,所谓‘益生曰祥’,‘物或益之而损’也。故与其设种种方法以满足欲,不如在根本上寡欲。”(27)显然,单靠寡欲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关键还是如何化解苦难。也正是在如何化解苦难意义上,各种宗教显示出各自的分别。如基督教的“压”,佛家的“空”,道家总纲领是要“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是放弃行动,而是要顺其自然,“道法自然”,因此,是一个“法”字。而下棋即是一种“法”,是“道法自然”,这“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而非大自然的“自然”;因此社会同样是法的对象,以棋世界来法人类社会的斗争,于是隐于棋又融会了儒家的积极入世,并非完全的超凡脱世。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