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和经济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 教学环节 综合素质 课程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136-02
一、《经济学》课程性质与考核特点
1.《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属于社会科学课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基础理论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最重要的统帅性专业基础理论课。目前,我院的所有财经类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作为财经类的学生都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进而能够认识、探讨和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把握经济运作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为财经各专业基本理论课程和业务技能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课程性质来看,《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的考核很难像自然科学课程那样通过精确的计算、严密的推导或实际操作技能的高低等来判断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社会科学的“软科学”属性,既不能通过客观的计算答案或直观的技能标准评判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也很难通过一次笔试来评定学生理论基础的扎实程度和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因而大大增加了衡量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的难度。《经济学》的基础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课程考核。
2.《经济学》课程考核的特点分析。《经济学》作为财经类专业理论课程,对经济问题进行的是整体性、框架性的原理阐述,很多现实中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经济学》寻找研究问题的入门钥匙。因此,对这门课程的考核,既需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又需要评判学生灵活运用基本原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始终需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思辨、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之相适应,考核点的确定不仅在于对原理的掌握和运用方面,还需要注重三个要点:以人为本,强化对学生在素质培养和理论修养方面的力度。能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获取,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精神。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即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教师一定的教学自,以突出所教对象的专业特性并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前沿性和研讨性;给学生从头开始就有充分展示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和思考探讨的机会,以增强学习的兴趣。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认为,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需要运用考试与考评相结合的复合考核模式,注重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状况与掌握程度,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才能相对准确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创新。
二、《经济学》课程现行考核模式的局限性与改革必要性
1.现行考核模式的局限性和改革的必要性。课程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检验,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衡量。过去在《经济学》课程的考核上,普遍存在着考核方式单一,缺乏规范性的考核制度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以期末笔试考卷作为唯一的考核手段和评价尺度,不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最多是将平时上课的考勤记录纳入考核成绩当中,具体做法主要有:旷课、迟到、旱退扣若干分: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很低,教师考前任意给学生划定考试范围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互相复印笔记和所圈重点题的答案,突击背上一两周就可以过关,有的学生存在投机心理,借助于考场“赌一把”――舞弊,甚至取得好成绩。而那些平时用功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的同学,在考试成绩上与平时不努力的学生的成绩拉不开距离,甚至在考试时由于突发因素(如生病等)而导致成绩不理想,在评奖、评优、就业时的优势并不明显;不同教师出的期末考卷在题型、题量、考核知识点及其分布、考题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差异较大,容易出现“人情分”,考试结果难以客观真实地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风和教风。
2.新的高等教育教学环境要求有新的教学考核方法。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与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表现为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不断拓宽,大学课堂和教师传递知识和信息的主渠道优势明显削弱,学生对教师素质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财经类专业统帅课程的《经济学》,依靠传统的“一本书、老师讲、学生记、期末考”的教学与考核模式,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的主动性,又不能使每个学生通过完整的学习过程全面深入地掌握经济学原理及其发展动态,更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思辨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性的人文素养。因此,需要通过多元化和复合式的考核方式。对课程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考核。
三、建立“复合式一全程性一多元化”考核体系的设计
复合式:是指平时考评与期末考试相结合、量化指标与非量化指标相结合、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专业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使用多种考核方法综合评定课程学习成绩的考核模式,区别于以往通过一次期末笔试定成绩的单一考核模式。
全程性:是指将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结合启发式教学方式,在教学进程中进行连续性的考核。除期末考试外,经过每一章或每一单元教学过程中布置的作业、测验、讨论、调研和贯穿全过程的学风考评,既督促每个学生通过完整的学习过程全面深入地掌握经济学的内涵与外延,又能够给学生从头开始就有充分展示学习状况、心得体会和思考探讨的机会,避免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弊端,增强考核的合理性、公平性和真实性。
多元化:是指课程分值结构多元化、考核方法多元化和考核内容的多元化。
1.课程分值结构多元化。课程分值由基础分值和加减分值构成,基础分值包括平时成绩40--50分,期末考试成绩60---50分;加分分值包括(学院学报开辟学生专栏,作为学生交流的窗口,论文的形式多样化,可以是学习心得、调研报告等),根据情况的不同可以加5~10分;减分分值主要是学风(如旷课、迟到早退、抄袭、剽窃等),除按学校有关学生违纪违规条例规定的处罚外,扣减5~10分。
2.考核方法多元化。包括平时考评方法多样化和期末考试题型多样化。(1)平时考评方式主要有课后作业、讨论发言、测验与考试等。课后作业包括写小论文、思考问答题、调查报告等形式;讨论发言包括课堂讨论时学生之间问答、有组织自由讨论、分组或分班讨论、课堂主题讨论发言与提问等形式;测验与考试包括书面答题、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等形式。对平时作业、课程论文、讨论和学习态度的评分标准也应尽量通过分解小项进行量化处理,努力提高考评结果的真实性、公平性和合理性。(2)期末考试题型和组卷的多样化。期末考试题型的多元化是指每套试卷至少要设计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简答、材料分析、计算7种标准化题型,合理确定主观性和客观性试题的比重,注重试题的认知层次和难易程度的协调搭配。组卷的多样化是指期末笔试命题分为统一命题和机动命题两部分:统一命题是指本学期所有开课的班级考试的共同部分,从教研室建立的题库中随机抽取,主要用以考核各专业和班级统一界定的基础性必要教学内容的教学状况,分值占卷面分值60%~50%;机动命题由任课教师根据各专业特点选择的自主性教学内容相机命题,考题应能考察不同的教学重点内容与所教班级专业领域的特点及其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方面的情况,分值一般占卷面的40%~50%。
内容摘要:从“次贷危机”到全球性金融危机再演化成债务危机,已经撼动了以标榜金融自由化的雄厚的西方资本基础,失去政府有效监管的自由放任―“新自由主义”使当今的世界经济经历着几乎毁灭性的“灾难”。可见,经济系统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重新审视经济增长路径和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可动摇的基石。本文从系统功能与结构的关系着眼,指出全面把握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深层关系是解决系统性结构矛盾的核心和关键;进而阐释了科学发展观与经济系统演化和谐之间的相互统一,这揭示了经济系统自适应与自组织的动态演化,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有机协调方面的认识飞跃;经济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动态优化是科学发展观在认知结构的深化和拓展。
关键词:结构 功能 可持续发展 动态优化 演化和谐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申请破产保护,而在此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有超过30家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倒闭,红极一时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爆发了空前的危机。此后,次贷危机不断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截至2008年9月8日,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股价暴跌:与2007年年底相比,房利美的市值已从389亿锐减至76亿美元,房地美的市值则从220亿美元降至33亿美元,“两房”拥有或担保着近半数总额高达12万亿美元的美国房屋抵押贷款债务。成立于1850年、市值曾经位列美国第四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因投资次级抵押住房贷款产品不当蒙受巨大损失于2008年9月14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其股价由2007年的最高水平跌了近100%。这一场金融海啸席卷和重创了世界各国经济,而且影响还在继续深化。2009年底,希腊、爱尔兰、迪拜、墨西哥相继爆发债务危机,更给主流经济体的国家信用敲响了警钟。
从“次贷危机”到全球性金融危机再演化成债务危机,已经撼动了以标榜金融自由化的雄厚的西方资本基础,银行大批破产,金融性资产大幅缩水,进而给实体经济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可见,失去政府有效监管的自由放任―“新自由主义”使当今的世界经济经历着几乎毁灭性的“灾难”。可见,经济系统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重新审视经济增长路径和实施可持续发展不可动摇的基石。
全面把握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深层关系
结构和功能是系统普遍存在的两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属性。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任何系统总是具有一定的结构的,无结构的系统是不存在的。系统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并不意味着系统的结构是静止的、僵死不变的东西或者仅仅是一种平衡结构,恰恰相反,这种稳定性是在系统各个要素的运动变化之中表现出来的动态稳定性、是变化发展之中体现出来的不变性。现实的系统都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变化发展具有绝对性,所谓的稳定性只是变化发展之中的稳定性,是相对的;现实的系统都是非均衡的开放系统,总是处于演化之中,可以发生系统的自组织。
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是系统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形式的外在表现形式。系统的功能是与系统的结构相对应的范畴。没有内部的联系就不会形成系统的结构,而没有外部的联系就谈不上系统的功能。一般地,与系统的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比较而言,系统的功能则是灵活易变的。一个系统往往具有多种功能,一定环境下一个系统可以表现出多种功能,同一个系统因环境不同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功能(魏宏森、曾国屏,1995)。
系统结构性矛盾是从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和系统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某一事物不仅有内部肯定和否定方面的对立和统一的内在矛盾,而且一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以及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了系统的结构性矛盾。系统是诸多要素(不少于两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结构是表征事物各要素间一定的比例、秩序和组合方式或结合方式,是在系统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事物的结构之间以及内部都充满着矛盾,结构就是矛盾,是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有机结合。系统结构性矛盾的解决是通过调节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或系统之间的关系方式,优化矛盾结构,扩大结构容量,使矛盾诸方趋向合理化;或者克服由差异发展起来的冲突和正常运转协调性,使其相互适应、相互协同,保持一种虽有差异但无重大冲突的系统性矛盾整合;或者通过诸方的相互脱离或相互结合的方式使其获得最终解决。
解决系统结构性矛盾的最佳时机要求我们认识和全面把握系统功能的地位和作用,这使得系统内外各因素能够有机结合而发挥自适应、自组织的优化演进机能。系统的结构制约着系统的功能,功能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系统的结构,促进系统结构的改变,改变了的结构可以具有更佳的功能,使得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而且,耗散结构理论又将涨落引入系统分析之中,揭示出随机涨落总是可以引起局部功能的改变:当涨落突破了系统内部调节机制的作用范围,涨落得到整体系统的响应即得以放大时,就会引起整体结构的改变,所形成的新的结构又规定了新的涨落范围,建立起新的对于结构稳定性的调节机制。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系统演化和谐的相互统一
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和前苏联推行的“休克疗法”把稳定放在第一位,其以为只要实现市场稳定,经济就会增长并自动实现资源分配的最优,结果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萧条(陈平,2000)。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并还在吞噬着西方庞大的资本,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也亟需重建。可见,稳定和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有助于解释经济系统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到简单的演化过程。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协调和可持续性,其关键在于有效处理合作、冲突和协调之间的关系。一般的观点认为,协调是合作的基础,合作是协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高级形式。其实,二者的演进是不断交错进行的,简单地用孰先孰后作出优劣判断显得较为武断,这是因为合作之中有协调、协调之中有合作,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看待,才能更好地发现和把握事物运行的内在规律,从而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有时候,不同的利益方在多重协调下达成了彼此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总是基于某种相互妥协的制度安排作为约束,一旦其中任何一方单方面不遵守既定约束条件之下的相互合作,那么意味着原来的合作将面临着新的利益冲突而无法在原有的框架内加以弥合,于是原来的合作瓦解了;如果外在条件达到一定程度,新的有利的因素或信息不断渗透给不同的利益方,那么新的相互协调又具备了基础,这种新的多重利益协调最终导致新的合作的产生。可以看出,如此循环往复,合作和协调相互交错变化,使得经济系统不断从一种较为低级的均衡状态向着更为高级的均衡状态演进,进而达到整个社会系统的生态和谐。
系统论认为,系统可以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而孤立系统和封闭系统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现实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如果要存在和发展,那么必须不断地吐故纳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不然系统就会趋于瓦解,因此,开放是系统维持自身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系统科学的一系列成果有力地说明,正是在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相互交换过程中,系统通过引进“负熵”(Negentropy)才能维持和更新自身的结构,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否则系统的结构就不能维持和发展,并不可避免地要导致结构的解体和混乱无序。
开放系统必然是作为动态过程而展开的,当众多要素构成一个系统后,系统便开始了自己运动和发展的过程。在系统内诸要素相互作用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系统从低级无序状态向高级有序状态变化。系统过程的中断,就是系统过程的自我否定、自我更新:当新要素不再分化,系统就达到成熟;而当系统的要素停止再生长的时候,系统就趋于灭亡,并转入新的系统。因此,物质世界的一切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处在不断的新陈代谢过程中。
需要注意的是,开放系统在趋向有序性和有组织性的同时,还伴随着逐渐机械化这一事实:原始的系统往往具有全能性和无限的可能性,随着过程的展开,这些特征逐渐丧失,代之而起的是功能的精确化和固定化,无限的可能性被有限的现实性所替代,最终结果是失去了整个系统中由于部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可能性,系统因之解体。所以,进化与退化是同步进行的,进化在某方面的过分展开,同时也意味着退化的加剧。
显而易见,经济系统的发展演化是自组织过程和外界控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经济系统发展临近分叉点时,系统演化方向将存在多种可能性,或可持续发展的、或循环发展的、或停滞的、或倒退的。而经济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是统一在周期内的演化递增和周期间的永续突变之中的,实现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系统突破阀值限制来获得更高层次的阶段跃升,而突破系统发展的阀值限制则需要借助系统 “外力”,即系统调控手段来实现。
基于演化视角的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系统中的动态认识
第一,经济系统自适应与自组织的动态演化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有机协调的认识飞跃。
经济系统是自适应系统,自适应系统最为重要的属性是系统的各部分具有选择和改变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能力。在经济系统的演化过程中,目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环境―社会系统的改变(即使输入的物质和能量不变,只要有信息的输入)、经济系统自身发展状况的变化、结构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刘国平,2008)。适应性学习是自适应系统的演化特征。学习的个体在其学会以可导致满意结果的方式行事的意义上典型地改善了自身的行为,这种认知以一种或另一种方式把按照一种特定的方式行为与达到或者满意或者不满意的结果之间因果关系逐步得到强化(Jack J.Vromen著,李振明等译,2003)。因此,经济系统在演化进程中不仅产生了新的组织、结构、层次,而且也产生了与这种复杂的系统相对应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信息方式。经济系统会主动地寻找、收集信息能够对信息进行识别、处理、筛选和分析,并且根据信息通过适应性学习来指导行为和调整组织运行。
同时,经济系统还是自组织系统。自组织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于系统内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使系统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结构的过程。自组织过程是一种动态过程,它表现在自组织前后系统状态的变化,表现为系统从一个均匀、简单、平衡的状态转变为一个有序、复杂、非平衡的稳定状态。
自组织包含三类演化过程:一是从混乱的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演化;二是由组织程度低到组织程度高的层次跃升的过程演化;三是在相同组织层次上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演化。由比利时著名的科学家Prigogine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可能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从而在远离平衡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新的有序结构。在系统能量容量的范围内,一个系统内的有序化是能量的挤压,需要输入能量来完成,而无序是能量扩散形成的;有序化是在能量的扩散与挤压的更替过程中完成的,系统为了降低系统能压、吸收和储备更多的能量,会采用“自组织”手段,对物质结构进行重新排列或组合,最终结果是一个能量不断增加的凝结过程。可见,自组织过程反映了系统的构建及演化现象,系统能够依靠自己内部能压,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将物质、能量和信息不断向结构化、有序化、多功能方向发展,系统的结构、功能随着变化也将产生自我的改变。
第二,经济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动态优化是科学发展观在认知结构的深化和拓展。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自1980年在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文件《世界自然保护战略》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以来,它的研究已从最初的生态环境领域扩展到整个经济社会系统。由于地球资源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这就使人类无限发展的需求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使人口的过度增长一方面对自然资源构成了威胁,造成限量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枯竭,可再生资源失去再生能力,从而形成对环境系统的破坏,使其失去平衡;另一方面人口密度的增加,生产消费规模的扩大,又会使人类所产生的废物量不断增加,当其超过环境容量时,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环境质量。从整个社会角度看,经济的发展不能逾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系统方面的承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实现各要素的优化组合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
德国经济学家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Hermann Heinrich Gossen,1889)指出,“一方面,人们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有许多生活享受人们暂时可以得到,但它们的结果却给人们带来匮乏,这是与他们以前曾有的享受完全不相称的。另一方面,只有在人们首先培养了自己对最高级和最纯粹的享受的理解能力时,这些享受才能为其所理解。如果人们在任何时候都想获得似乎对他们暂时是最大的享受而不顾其后果,他们自以为最充分地达到了自己的生活目的,其实却犯了严重的错误。为了获得某种真正的享受量,不仅必须看到暂时享受的量,而且必须从所有这些享受中进行节俭,其结果便给人们在整个未来时期带来真正的享受”。
可以看出,文明的起源和进步始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与人对自然界的改造相联系的。在这个过程中,人对自然界采取何种态度、以何种方式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自身的关系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对自身发展目标理性化的选择,体现着一种崭新的社会文明发展趋向。这就要求人既要关注和追求自身的生存、发展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存、发展权利,主张人类生存发展权力要与自然界的生存发展权力相统一。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了经济系统与生存环境的协同发展演化,体现了经济系统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统一。
循环经济正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 对资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也就是说,经济活动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达到整个经济系统的动态优化和和谐可持续发展。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在复杂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能形成作用对象之间的支配与从属、催化与被催化、控制与反馈等复杂的多维关系,推进系统由混乱无序演变为动态有序状态。
复杂的自组织现象就是多个子系统之间非线性作用产生的整体现象和整体效应。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经济系统元素之间相互制约、耦合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既增强了区域之间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内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的有机联系,而且也使得区域之间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内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的独立性消失、线性叠加失效并进而产生了自组织结构及自我完善。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而造成的因区域可持续发展到达某一临界点而出现失稳状态时,在开放条件下系统自身内部会及时与外界发生资源环境的交流与交换,也就是说系统发生分支与分叉演化,并按一个分支以上即多分支演化为新的系统,最终形成新的动态稳定结构。
结论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积聚了巨大的财富,这些财富的绝大部分集中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财富分布地域不均、社会不平等现象非常普遍。如果说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影响了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那么很多具有相似历史文化环境的国家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向,而且有些几十年前经济水平相当的国家如今却有极大的差距。最新的研究表明,系统内生的不确定性是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的重要源泉,经济系统本身的复杂性特征决定了它具有内生的不确定性:首先,即使具有相同技术和偏好的不同国家也可能因初始条件不同而收敛到不同的平衡增长路径;其次,在同一条平衡路径上,从非均衡收敛到均衡的路径是不确定的。因此,在错综复杂的经济演化过程中,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探寻不同特征或不同初始条件的经济主体所具有相对不同的运行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经济实践。
世界是由精神(包括文化)和物质、自然环境等因素多层次相互作用下的一个历史演化过程,在某个阶段上,环境对文化具有决定性影响,而在另一个阶段上,人类的创造性(科学和宗教意识)反过来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一旦产生就成为不可逆过程,留下历史烙印,进入社会的文化遗传密码,使现在的世界较前人更丰富和多样化。生态环境、技术和文化、制度之间相互作用更多地通过群体而非个体来产生影响。演化是一个双向过程,既可能由简单到复杂(进化),也可能由复杂到简单(退化)。简单系统对抗灾害的生存能力强,而复杂系统学习新的事物快,复杂性与稳定性存在着此消彼长的补偿关系(陈平,2000)。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来说,付出的代价就是牺牲一定程度的稳定;要追求稳定,就要牺牲一定程度的发展可能性。因此,科学发展观能够在战略高度厘清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经济系统的动态演进过程,循序渐进,不能够盲目躁进而脱离经济系统自身的承载能力。
参考文献:
1.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2.陈平.文明分岔 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刘国平.论经济系统的本质特征[J].现代经济探讨,2008(8)
4.Jack J.Vromen著,李振明等译.经济演化―探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著,陈秀山译.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M].商务印书馆,2000
作者简介:
最近,中美联委会在华盛顿举行,就贸易和投资议题达成若干共识。但关键在于行动,双方必须排除非理性的政治干扰,回到多边贸易规则,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结构改革,在新的相对优势基础上充分发挥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加入世贸关税减让表包含七千多个税号,初步核算其中美国享有初谈权共7051个税号。也就是说,这个减让表基本上反映了美国的利益。根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统计,美对华出口增长速度远超对其他市场的出口增长,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中国开放的外资政策,发展内需,快速的城市化和中西部大开发规划,让中国市场仍有无穷的潜力。在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低迷的环境下,美国找不到比中国更具潜力的大市场。面临全球经济衰退,奥巴马总统推出了美国出口五年翻一番的宏伟计划。就美中贸易而言,前十年美国对华出口实绩证明,五年超越翻一番是毫无问题的。只要美国恪守多边贸易规则的承诺,不再把贸易问题政治化,不再刻意遏制中国经济增长,使中国的市场准入不存在问题。
美国开放技术出口限制,马上就会改善中美贸易不平衡状况。但美国对华出口第二大产品是农产品,第六大出口产品是废钢铁,这完全是违反自由市场规律的、扭曲的贸易结构。中国唯一选择是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争取尽快赶上世界最先进技术水平。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37-03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要不断改革与优化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遵照教学系统运行规律,促进教学系统整体优化的过程[1]。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培养高层次的经济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意义
经济学专业被视为经济学科的基础专业,其内容丰富、门类繁多。原有的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某些方面已不适应培养面向市场的高层次经济学人才的需要,因此,对本科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1.有利于教学观念的创新。为了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的经济学专业应用与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运用主体教学原则,通过设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开展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教学;注重发散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经济问题。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质疑,可以逐渐地检视、修正自己陈旧的教学观,主动、自觉探索新的教学观,从而有利于教学观念的创新[2]。
2.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观念的不断创新,教师善于使用友善的微笑和热情的鼓励来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促使学生的心理经常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同时,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对经济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通过加强经济学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经济问题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课经济学专业培养能够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渗透的初步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市场开发工作,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以专业课程的教授与学习为途径、载体,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方向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方向,因此,必须对原有的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科学、合理地设置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动课程体系的优化,以此满足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市场的需要。
二、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课程设置单一。本科经济学专业除公共课外,所开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选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国近代经济史、经济学说史、世界经济概论、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市场经济学等课程,都是围绕经济学专业这一狭窄的专业而设置,大多数课程与经济学紧密关联与其他学科联系甚少,这样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视野狭窄,不能适应多变的信息化时代要求;这样的课程体系也忽视了学生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2.重视理论课教育而忽视实践课教育。本科经济专业是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所以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偏向于理论经济学,宏观经济类课程开得较多,课时量较大,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经济学功底,具有较强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在教学中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实践教学在本科经济学专业中的重要地位。这使得目前经济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实践教学是个薄弱环节。实践教学是学生认知社会、熟悉职场环境、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3]。因此,本科经济专业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应突出实践,强化应用,使学生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升应用型人才就业的市场竞争力。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最常采用的方式是课堂讲授式,即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主要目标是完成教学大纲和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大量存在照本宣科、信息量少,不注重启发学生思考、不注重师生交流“满堂灌”的现象,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必然造成事倍功半,教学效果不佳。同时普遍存在的教学手段仍然是“粉笔+黑板”,教学手段、技术、设备和环境普遍比较落后,教室功能不齐全,电脑化、网络化在教学中应用程度较低,导致课堂效率比较低下[4]。
4.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且深度不够。本科经济学专业教学中采用书本中的理论大多是过去西方流行的经济学理论,西方近几年来在经济学的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产生了一些新的经济学理论,由于我们的教师了解的比较少,导致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到经济学专业国际学术前沿的新知识。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内容和深度的要求和国外的经济学教育差距很大。美国大学本科经济学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开设到高级层次,匈牙利本科经济学专业和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开设初级和中级两个层次,而我国很多高校一般只开设到初级层次,开设到中级层次的高校就很少,导致学生经济理论功底不扎实。
三、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对策
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是经济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
1.课程设置多元化。本科经济学专业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是通过富有创新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来实现。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是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三大模块构成,这三大模块课程在突出经济理论厚后的基础上,同时也强调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兼容性、交叉性,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既增强了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也符合当今社会对应用型经济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的要求。
2.重视理论课教育,加强实践课的教学。本科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重视理论经济学的教育,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经济学功底,具有较强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太少或只是流于形式。实践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拓宽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5]。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相关的经济理论知识难以贯通,难以适应多变的社会工作。针对目前的现状,通过社会调查、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多种渠道,加大实践课程的教学,完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使学生增强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向能力转化,最终实现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本科经济学专业开设的课程理论性比较强,“一支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的积极性,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创设了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的兴趣。同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使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而且能够弥补教材里某些课程内容过于简单的缺陷,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不断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本科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经济学功底,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不断进行更新与深化,大力引进国外经济学科的先进课程与科研成果,积极吸收国外经济学科的最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要增加经济学专业特别是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课时,深化西方经济学课程开设的层次,尽可能使西方经济学课程开设到高级层次,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学生具有深厚、扎实的理论经济学功底,满足未来一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专业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舟.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6,(s1):74-76.
[2]刘尧.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转变的教学观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0,(01):45-47.
[3]龚三乐.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95-97.
[4]于春荣.关于普通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长春大学学报,2006,(03):94-96.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桡动脉;吸烟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冶疗术可使缺血心肌得以血运重建,明显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改善左室功能及生活质量。笔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吸烟急性冠脉综合征52例,观察两种途径介入治疗吸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结果及术后并发症,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吸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普宁市人民医院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吸烟患者52例,年龄45~78岁,平均(64±4)岁。所有患者均有20~43年的吸烟史,发作时有心前区疼痛加重或疼痛时间延长,且伴有临床症状的一过性ST段下移>0.5 mv或T波倒置>0.2 mv。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选择桡动脉搏动良好且Allen’s试验阳性的患者经桡动脉组(A组,27例),余入股动脉组(B组,25例)。两组年龄、冠心病、及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52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发现冠状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狭窄,拟进一步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术,术前3 d常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0.3 g/d,阿托伐他汀20 mg/d及波立维片75 mg/d。常规备皮、做碘及青霉素过敏试验和AIlen’s试验(同时阻断桡动脉及尺动脉血供,做6~7次掌指屈伸运动,手掌颜色变白时解除对尺动脉的压迫,持续压桡动脉,若手掌颜色仍为苍白,则Allen’s试验为阴性或有缺血,不能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
1.2.2 操作方法 A组患者行桡动脉Allen’s试验,取手恢复血供时间较短的一侧为术侧。患者平卧,术侧上肢平伸外展30°置于支撑板上。取掌横纹近侧0.5~1.0 cm、桡动脉搏动最强处为穿刺点,1%利多卡因局麻,用Seldinger法穿刺成功后置人6F动脉扩张鞘,经鞘管推注肝素10000U及硝酸甘油300ug,置人5FTIG造影管。B组取股动脉用Seldinger法穿刺成功后置人7F动脉扩张鞘,经鞘管推注肝素10000U,分别置人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管。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多冠状动脉造影,选用两个互补的投照角度,由同一分析人员采用同一标准对图象进行分析计算。然后分别对病变血管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或支架术。
1.2.3 术后处理 A组用桡动脉止血器材10~14 ml加压止血,4 h后开始放气,2 ml/h,直至放完,B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加或不加支架术后保留动脉鞘管4 h后拔管,压迫穿刺点25~30 min,无菌纱布、绷带加压包扎。术侧下肢伸直制动,24 h后拆除加压绷带。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术后常规予低分子肝素钙4000U,2次/d皮下注射,共7 d;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术后低分子肝素钙4000U,2次/d皮下注射,共3 d,同时予肠溶阿司匹林0.1/d,阿托伐他汀20 mg/d,波立维75 mg/d,共12月。
1.3 判定标准 病变类型根据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分型标准分为A(简单型)、B(中度复杂型)、C(复杂型)。病变程度以紧邻狭窄端的近心端和远心端的正常血管段内径为100%,冠状动脉狭窄80%(包括完全闭塞)为重度狭窄。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有意义的再做组均数的两两比较q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病变血管数量比较 A组单支、双支、三支和左主干等部位发生病变的患者分别为9、11、5、1例;B组分别为9、10、5、l例,两组间发生病变的血管数量及部位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冠状动脉病变以左前降支最多,其次为右冠状动脉、左旋支和左主干。
2.2 血管病变程度比较 A组血管病变程度50%~75%、76%~99%和完全闭塞者分别为9、2l、10处,B组分别为8、23、12处,两组间血管病变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
2.3 血管病变类型比较 A组A型、B型、C型分别为9、14、8处,B组分别为11、15、7处,两组间血管病变类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2.4 两组置管成功率 A组27例中26例(96.3%)置管成功,B组25例(100%)均置管成功,两组置管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5 局部血肿发生率 (A组无,B组3例)、假性动脉瘤(A组无,B组1例)、术侧肢体浮肿(A组1例,B组2例)、动静脉瘘(A组无,B组1例)均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排尿困难(A组无,B组8例)、腰痛(A组无,B组12例),肺部感染(A组1例,B组11例)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桡动脉途径可以作为吸烟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冶疗治疗的优选途径。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吸烟男性常患的疾病,而吸烟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常导致内皮功能障碍、高凝状态、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脂代谢异常等代谢异常综合征,可增加2~4倍心肌梗死和心性死亡的发生率[1-2]。经股动脉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术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的常规途径,但并发症较多。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经桡动脉途径行心脏导管检查与治疗已广泛应用。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冶疗,作为一种新的介入入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创伤更小,术后可以不卧床,不影响抗凝,血管并发症相对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方面。本研究可见,吸烟合并冠心病患者常常出现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多支病变、远端血管病变、小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侧枝循环较差等特点,与文献报道[3-5]一致,所以极易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病死率高、预后不良综合征,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术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主要优点是能达到完全、快捷、持续的开通梗死相关血管,而选择介入治疗插管途径对吸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尤为重要。
经股动脉穿刺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经典途径,但有局部并发症较及术后限制患者活动等不足;而吸烟患者卧床后容易肺部感染,而经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影响术后患者活动及容易止血,熟练的操作技术是成功的关键。桡动脉无重要的静脉伴行,故减少了动静脉瘘发生;桡动脉位置表浅、易于压迫、出血易控制,尤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已进行强化抗凝治疗时,这一优势更突出[4-5]。本研究A组未出现假性动脉瘤、局部血肿、动静脉瘘、局部感染等并发症。另外,桡动脉神经分布少,不会出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和心率降低。术后患者无需制动,减少卧床引起的腰痛、腹痛、排尿困难,下肢血栓以及肺部感染的形成,这些对吸烟患者非常重要。A组出现l例术侧上肢浮肿、桡动脉搏动减弱,静脉推注尿激酶5 d后症状缓解,随访半年患者桡动脉搏动无减弱。挠动脉作为肌性动脉,其平滑肌细胞的动作电位较低,富含肾上腺受体,交感神经兴奋性高,在焦虑、紧张及直接血管刺激下易发生痉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虽可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及氧供,大大地改善或完全消除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氧需与氧供的平衡失调状态,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药物治疗,可减少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其所具有的心血管保护作用[4-5]。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方案中,抗凝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来,由于低分子肝素不但具有普通肝素的抗凝作用,而且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及较好的预期剂量反应,使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大量应用,经桡动脉穿刺血管痉挛发生率为30%,但恰当应用硝酸甘油可减少桡动脉痉挛,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可达80%~90%,本研究A组26例(96.3%)置管成功,可能与患者的筛选严格有关。本研究两组患者术后合并症B组明显高于A组,说明对于吸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冶疗是安全可行的,且易被患者接受。所以,桡动脉介入治疗吸烟急性冠脉综合征无论是在临床效果、安全性还是在方便使用方面,均具有潜在的优势。
参 考 文 献
[1] 吴剑胜,魏文斌,吴奋生,等.替罗非班与依诺肝素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的对比研究.广东医学,2009,30(9):1372-1374.
[2] 苑秀芳.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对比研究.中外医疗,2009,28(12):83-84.
[3] 黎敬锋,倪训业,王厚阳,等.经桡动脉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观察.河北医学,2009,15(3):258-260.
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麻醉科,云南西双版纳 66610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全身麻醉以及椎管内麻醉两种方式用于行骨科手术的老年病患麻醉处理对于病患术后的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骨科手术的62例老年病患,随机分组,I组31例行椎管内麻醉,II组31例行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药用量、语言陈述时间、术后MMSE(精神状态简易量表)评分、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 结果 I组选取病例麻醉药用量及语言陈述时间均明显少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有下降,但Ⅱ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I组(P<0.05)。I组术后3 h、6 h POC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实施骨科手术时,行椎管内麻醉,可以有效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减轻对病患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促进病患术后恢复,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 骨科手术;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精神状态;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c)-0114-02
[作者简介] 聂翠凤(1975-),女,昆明禄劝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麻醉方面的工作。
目前,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加大了老年人群体的人员数量,接受临床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数量相应增多,但是,老年人的手术耐受力普遍减弱、器官功能明显衰退,术后,精神状态普遍较差,且常易发生POCD(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症状[1]。临床研究显示,POCD症状的发生及精神状态的改变,与麻醉药物对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具有密切联系,因此,老年病患在行手术治疗时,面临较高的麻醉风险[2]。在老年患者行骨科手术时,选择适当麻醉方式实施麻醉,并进行严密监测,成为确保其生命安全的必要条件。为探讨分析全身麻醉以及椎管内麻醉两种方式用于行骨科手术的老年病患麻醉处理对于病患术后的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该院2011年2月—2012年4月期间分别采用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两种形式为行骨科手术的老年病患62例实施麻醉,对比其麻醉后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行骨科手术的老年病患62例,男42例,女20例,年龄在62~84岁间,体重在55~78 kg间,其中,1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19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手术,31例行股骨骨折固定手术。术前,所有病患意识正常,未有神经系统疾病/疾病史、长期大量服用镇静药物的患者。随机分组两组,I组31例,II组31例,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以及精神状态、认知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手术室,将外周静脉通路打开,检测HR、BP、SpO2、ECG。I组:行椎管内麻醉。于L3~4这一椎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依据病患体质,将1.0~1.5 mL的0.5%布比卡因注入,若有特殊需要,可另加入0.25%利多卡因。Ⅱ组:行全身麻醉。以1.5~2.0 mg/kg的丙泊酚+0.1 mg/kg维库溴铵+31.5~41.5 mg/kg的芬太尼+0.05 mg/kg的咪唑安定进行麻醉注射,将麻醉机通气接入,调整氧流量、潮气量、呼吸比,分别定为1 L/min、8~10 mL、1∶2,根据病患麻醉程度,合理调整麻醉药物的浓度。
1.3 临床观察
术后,统计两组病患所用麻醉药物总量,记录语言叙述事件,并于术前及术后1 h、3 h、6 h、12 h、24 h分别对病患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进行评定,总分值为30分,术后分值比术前分值低2分以上,证明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降低现象[3]。若未受教育者得分不足17分,受小学教育者得分不足20分,中学或以上教育者不足24分,判定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1.4 统计方法
所以数据均经统计软件spss17.0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记录形式为(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麻醉药用量及语言陈述时间比较
I组选取病例麻醉药用量及语言陈述时间均明显少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MMSE比较
两组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有下降,但Ⅱ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POCD发生率比较
I组术后3 h、6 h POC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老年患者耐受程度减弱,身体素质较差,在进行麻醉手术后精神状态较差,而且容易产生认知功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增加患者的死亡率。麻醉方式的选择也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影响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病患神经功能所受影响高,术后精神状态与认知功能更容易受到影响。通过该研究发现,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手术后1 h、3 h、6 h、12 h、24 h患者的MMSE评分有下降,且全身麻醉下降幅度明显高于椎管内麻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椎管内麻醉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影响小于全身麻醉。此外,椎管内麻醉手术后3 h、6 h患者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3.23%vs6.25%,16.13%vs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全身麻醉比椎管内麻醉更容易造成认知功能障碍。
据报道[4],椎管内麻醉目前在手术麻醉中应用极为广泛,它通过将药物通过椎管腔隙注入病患体内,可实现对于神经传导功能的阻断,达到麻醉效果。相比于全麻方式,此方法可有效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加快病患术后苏醒,降低对病患神经功能、精神状态的影响。通过该研究发现,椎管内麻醉麻醉药用量及语言陈述时间均明显少于全身麻醉[(1 564±119) vs(1 935±225),(3.7±2.0) vs (8.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5]一致,说明椎管内麻醉麻醉药用量更少,语言陈述时间更短,更加证明了椎管内麻醉所具有的优势。
综上所述,骨科手术医师在为老年人开展手术时,优先选择椎管内麻醉方式进行麻醉,相比于全身麻醉,可以有效减少对于麻醉药物的用量,减轻病患精神状态、认知功能所受影响,避免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症状,促进病患恢复,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粱仁信.高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114-115.
[2] 梁秀清.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术后老年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对比[J].健康必读,2011,1(12下半月):83.
[3] 王俊飞.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2(36):29-30.
[4] 孟雅静,殷朝晖,汤洪娟.椎管内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人腹腔镜手术中的体会[J].河北医药,2009,31(7):847.
论文关键词:国际,营销,经济全球化
1、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原因
1.1冷战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创造了政治和社会条件。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即涵盖国际流通过程和国际生产过程,亦即世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全球化日益兴趣。其主要表现,即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包括了国际流通过程和国际生产过程的全球化。
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出现的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由资本向全球扩张来推动和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高度发展和产业资本向全球扩张(其具体表现是工业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世界范围内便兴起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具体而言,90年代高新科技突飞猛进、国际分工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席卷全球的市场化改革和冷战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创造了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
1.2现代高新科技突飞猛进,推动现代生产力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以来,现代高科技取得一系列突破和进展,主要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随着现代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从科学发明到技术创新再到生产中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即所谓“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表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极为迅速。有关资料表明毕业论文的格式,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工业产品的周期,在18世纪约为100年,19世纪为50年,20世纪初期为30年,20世纪中期为10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产品的转化周期已经缩短到5年以内。据发达国家的测算,手工业、传统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之比为1:10:100,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占5%~20%,在50~60年代占50%,在80年代占60%~80%。现代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扩散,大大推动了生产力和世界贸易的发展。
1.3国际水平分工深入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国际水平分工是在第3次科技革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则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国际水平分工。一般说来,当达国家之间、新兴工业国之间在工业生产上的分工,属于水平型国际分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工业的过程中,也逐渐参与了工业生产的国际水平分工。例如,现代波音客机(约有450万个零部件),就是建立在国际水平分工基础上的高科技产品。有7个发达国家的1500家大企业和分布更多国家的1.5万家(其中包括中国)中小企业参与协作制造龙源期刊。目前全球有40%的产品是由跨国公司生产的。国际水平分工是当代各国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基础,是当代世界市场不断发展和扩大的基础,它将各国生产过程密切结合起来,使国民再生产过程向着国际再生产过程发展。这是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兴起的根本原因和坚实基础。
2.国际营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1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或核心是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必然会促进世界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增长。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转移和扩散,会改造和优化生产力的各种要素,推动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在今后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意味着世界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随之改革,使国际分工日趋合理,促进国际分工。各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推动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竞争的发展,优化世界资源的配置,可提高世界经济的整体效率,还可优化国际经济关系结构。
2.2推动世界经济有序运行。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的国民再生产过程向着国际再生产过程发展,从而要求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各国之间进行合理配置,要求在国际范围内按照经济合理的的原则组织生产和经营,要求有关国家协调它们之间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在当代这种再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又是建立在民族国家利益基础上的。这样,便产生了再生产国际化过程中的国际共同利益和民族国家利益的矛盾。正是为了缓解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这种矛盾,于是,以国家和国际机构出面组织的国际经济协调便应运而生。在当代世界经济领域中,国际市场活动受到3种机制的调节: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各国政府单独制定的自主经济政策和措施的调节;在国际协商基础上若干国家政府的联合调节,即国际经济协调。在这3种调节机制中,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在当代世界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地位毕业论文的格式,因为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缺陷需要国际协调机制予以矫正,而各国的调节政策也需要国际协调机制予以协调(如关税政策的协调等)。国际经济协调的核心和目标,是要调节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共同利益和民族国家利益的矛盾,实现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有序运行,促进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增长。由此可见,在当代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矛盾和利益同在、竞争和合作并存,而国际协调成功与否,则制约着各国经济的兴衰。
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营销和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3.1世界经济进入全球竞争。
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正处在两大潮流之中。一是现代高科枝的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充分显示出当代世界经济竞争本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二是世界各国,包括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适应前一个潮流即现代高科技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谋求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展开了一轮高科技发明权、领导权和控制权的争夺战。这都表明,80年代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卷入了争相发展高新技术的国际竞争的大潮之中。展望未来,21世纪上半叶这种国际竞争将会更加发展、深化和激烈。
3.2世界各国在竞争中求合作。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同时,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合作的关系也日趋增强。其根本原因是现代高科技、国际分工、生产国际化、产业的国际转移的迅速发展。在国际分工日益发展和深化的基础上,各国民族再生产过程日益向着国际再生产过程发展;同时,任何一国都不可能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先进技术,也越来越难于垄断技术,一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产要素配置越来越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才能实现。这就要求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原则来决定取舍,充分发挥国际分工和各国技术、经济互补性的国际经济效益。因此,在现代科技和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同时矛盾和利益同在,竞争和合作并存,而国际协调的成败则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冲突和合作、停滞和发展。这可以说是当代和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
4.国际营销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4.1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
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资本主义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阶段和地位。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划分是这个体系的基本特征。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几百年历史来看,发达国家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则处于不发达状态。
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资料划分,在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属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工业国)的仅有22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爱尔兰、荷兰、新西兰、冰岛、挪威、卢森堡、西斑牙、瑞典、瑞士、葡萄牙。而不发达国家则是原来经济落后、现在正逐步发展(民族经济)的国家,一般称为发展中国家,其中绝大多数是过去受帝国主义统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龙源期刊。据世界银行有关资料统计,这类国家和地区共有160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在内)。
4.2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实际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是竞争型经济,是利益和风险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经济。所以毕业论文的格式,从总体上看,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全球化给各国带来的共同机遇主要有:第一,提供了各国共同发展的机遇。因为全球化使商品、服务、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各国生产和经济发展。第二,给各国提供了提高经济效益的机遇。第三,给各国经济体制趋同带来了机遇。这是因为,全球化实际上是各国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接轨,建立能够相互融合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全球化带来的共同挑战主要有:第一,优胜劣败的挑战。既然全球化实际上是市场经济全球化,也就是世界各国卷入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过程,有竞争就必然存在优胜劣汰的法则。第二,金融动荡的挑战。金融是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金融全球化,是各国间的金融活动的关联度日益密切,一旦某个国家金融市场出现问题,其他国家便会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4.3 发达国家在贸易、投资、货币金融领域的斗争与协调
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关系表现在很多方面,但主要是由贸易、投资、货币金融领域的关系构成。
投资领域的矛盾和竞争。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和欧共体之间在投资领域的矛盾和竞争日趋激烈,即所谓的“投资战”。发达国家间的相互直接投资约占它们对外直接投资的80%左右,而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约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9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投资领域的矛盾和竞争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
关键词:技术经济;基本方法;基本概念
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pdating fast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economic and technical changes. Although the economy is diversified, b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echnical economy is to focus on the dire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deeply analysis and techn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sues, to guide our research direction. The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basic concept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y, the basic method and theory.
Keywords: technology and economy; the basic method; basic concept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引言
我们都知道技术经济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我国广大技术经济工作者在总结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广泛吸收国外相近学科的有益成分,由中国人自己建立起来的新兴综合叉学科。技术经济学科建立之初的宗旨是扭转经济建设只追求速度,忽视经济效果的错误倾向,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在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发挥了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2、技术经济定义、内容、特点及关系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寻找技术经济的客观规律,寻找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合理关系,包括最佳关系和协调关系。
定义:(1)技术——利用科学原理对社会生产活动进行调节、控制、改造所具有的知识、技能、规则、方法的集合;进行社会生产活动的物质手段和组织手段;技术扩大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掌握科学知识是进行技术活动的先导。
(2)经济——指的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指经帮济国、经世济民、治理国家、拯救庶民;指国民经济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总和;指广义的节约,即社会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技术经济——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最佳结合,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研究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政策、技术装备的经济效果,寻求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研究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研究的主要内容:(1)研究各种技术实践(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政策)的经济效果,寻求提高经济效果的途径的方法的科学——技术的经济效果学。主要内容: 以费用效益分析为基础的项目评价理论(技术上先进性、经济上合理性、后果上无害性);以功能成本分析为基础的寿命周期费用最佳化理论;经济效果预算,方案比较与决策。
(2)研究技术和经济的相互关系,探讨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途径的科学(中观、宏观)。主要内容:以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技术选择理论“中间技术”、“累进技术”、“适用技术”。
(3)研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主要内容: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新资源的开发、新市场的应用。
关系:(1)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
(2)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纯技术,也不是纯经济,而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即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选择最佳技术方案。由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定义了技术进步的概念,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资金投入的增长、劳动投入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
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它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寻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确定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的最优经济状态。
特点: (1)综合性:属边缘学科,它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决定了该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是在综合了多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该学科的构成具有明显的综合性。
(2)比较性:对能满足同一目的或社会需要的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优方案,因此比较性是其基本特征。
(3)系统性:一项技术或工程项目,不仅其本身是一个系统,而且它又是更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任何一个技术经济问题都必须置于一个系统中,运用系统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去研究、考察和分析,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4)预测性:技术经济的论证分析在先,很多数据都要依靠预测才能得到。
(5)定量性:该学科的特点之一是进行定量计算,要引进量的概念,要有量的规定。
(6)实用性:分析、论证、评价的技术方案均来源于实践,都是经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实际工作技术问题。
3、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及理论
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发挥了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基本方法:技术经济学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并采用各种数学公式、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评价。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
系统综合:即采用系统分析、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制、应用与发展进行估计;
方案论证:即技术经济普遍采用的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一套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对完成同一目标的不同技术方案的计算、分析、比较;
效果分析:是通过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对比分析,效益与费用的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原则是效果最大原则。技术经济学在研究中采用两种以上的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在分析比较中选择经济效果最好的方案。
基本理论:(1)技术与经济相互作用原理:技术和经济的关系是辩证的,技术和经济相互融合,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任何先进技术的应用必须在显示出经济上的优势后,才能得到推广。
(2)技术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各种具体对象,如技术政策、技术规划、工程项目和技术措施等,可统称为技术方案。技术方案是技术和经济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按照一定方式结合为一个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技术经济系统。
(3)技术创新理论:关于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与动力机制研究,一般认为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的拉动力,二是技术发展对技术创新的推动力。
(4)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学中的技术进步概念不仅是一个技术概念,更是一个经济概念,是指技术变革在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中取得的进步。技术进步概念包含着两个不可分割的含义:①技术本身的创新、变革、发展;②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
(5)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理论:
技术选择的原则 :技术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原则; 技术的经济性原则; 技术关联作用原则; 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统一的原则; 承受能力原则;技术结构的合理化原则。
技术评价分为宏观技术评价和微观技术评价:技术方案的宏观技术评价,是根据国家的技术政策、产业政策,对方案的宏观技术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它对宏观技术体系、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影响;技术方案的微观技术评价是以方案的技术系统为对象,对方案技术系统的可行性、可靠性、适用性、先进性及其综合技术效果进行权衡的研究活动。
(6)经济效益理论:经济效益是指技术经济活动中的有效成果与劳动消耗的对比关系,或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出与投入的对比关系,简称为“成果与消耗之比”“产出与投入之比”。
4、结论
总之,根据对技术经济相关问题研究,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技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提高国内技术经济的研究水平。研究技术经济,促进技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迫切的任务。当代科技、经济、社会三者已密不可分,寻找它们的协调发展的规律,是技术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任务。
参考文献
[1]罗刚等.技术经济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技术经济2002(2),第55-57页。
1研究的方法介绍
本实验主要对农业经济与农业科技资源进行一定的关系论证分析,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第一,运用ADF的方式来记录分析科技人员、科研经费支出、机械总动力以及农业经济增长.:农业经济的衡量指标主要是农业总产值,通常情况下,农业、牧业,以及林业和渔业等方面的总产值构成了农业的总产值,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特定时期的农牧业的生产的总成果以及所达到的总规模,从而能够代表农业发展的某方面领域。通过有效的检验这四个时间序列的稳定性,确定其单整阶数;第二,在检测结果过程中,若四个序列显示出有相同的阶数单整性时,那么就利用E——G两步的方法对农业科技资源同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均衡关系进行检验;然后在二者协整关系之后,建立一个对误差进行修正的有效模型,通过对二者短期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最后,通过Grange的因果关系来对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另外,因为对数的变换难以实现对原始变量之间相互的协整关系产生影响,因而对农牧总产值、科研经费的支出、机械总动力以及科技分析人员这4个变量分别进行自然对数的取舍,就能够得到经过对数变换之后新的变量。
2二者分析的结果
如果对时间序列上的数据直接进行回归,那么很可能会发生缪误回归的状况,从而使得后续的推论不符合实际,而且只有当变量的序列都是同阶单整的序列时访客协整分析,因而在此之前,需要对验LNH、LNM、LNRD和LNY这四个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经过单位根检验表明变量LNY、LNH、LNM、LNRD都是二阶单整变量,所以可以进行协整分析以验证LNY与LNH、LNM、LNRD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Granger和Sims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可确定一个变量能否有助于预测另一个变量。Granger和Sims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法的基本思想如下:如果变量x有助于预测变量Y,即根据Y的过去值对Y进行自回归时,如果再加上x的过去值,能显著地增强回归的解释能力,则称x是Y的Grange原因;否则,称为非Grange原因。同时,Granger指出,如果变量之间是协整的,则至少存在一个方向上的Granger原因;在非协整情况下,任何原因的推断将都是无效的,由此可见,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Grange原因并不是农业经济发展,从而能够从另一角度上反映出我国农业科研投入机制尚未完善,还需要对其进行探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