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馆藏文物管理范文

馆藏文物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馆藏文物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馆藏文物管理

第1篇:馆藏文物管理范文

关键词:馆藏文物 资料 管理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遗留下来一大批历史遗迹以及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将这些文化传统与文物传承下去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为了促进我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事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就需要在文物保护方面多下功夫,这就不得不提到馆藏文物专业,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文物资料的完整性,同时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对馆藏文化专业资料的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指出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希望在本文的论述下能够实现我国文化的发展。

一、馆藏文物专业资料管理特点

(一)文物相关资料整理难度大,保存难度高

由于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很多文物所经历的时间较久,保存难度大。文物的保护需要采用较为特殊的手段,这就造成整理相关资料时间很有限,很难仔仔细细的对相关文物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类。

(二)文物具有独特性,资料整理工作量大

文物经过久远的时间跨度,具有唯一独特性,也就是说很多挖掘出的文物仅此一件。在整理资料的过程当中,文物的独特性使得工作人员必须单独对每件文物的资料进行整理,而不能像对待普通同种商品那样采用统一的说明书。

(三)文物资料难以考证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气候和文化,加上各类文物出自于不同的年代,而且中间也经历了一些战争和自然灾害,所以考证这些文物的难度就非常大,增加了馆藏文物专业资料管理的难度。

(四)文物品目繁多,管理人员必须要非常专业

我国是文化大国,有很多种文物,种类分为字画、雕塑、家具等。文物的多种多样要求文物资料整理人员必须要有极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

二、馆藏文物专业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工整理工作量大,漏洞较多

目前,我国大部分基层博物馆还都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来管理馆藏资料。这种滞后的管理方法给文物的陈列和研究工作带来很多不便。文物不同于其他物品,有着较为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文化背景,非常珍贵,所以对于整理组织有着较高的要求。

(二)纸质管理资料常有遗漏

大部分文物专业资料都是用纸质的形式保存,纸质资料保存不可避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遗漏现象,比如因为阴雨、发霉、盗窃、火灾等造成纸质材料的遗漏。重新整理资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会造成较大损失。

(三)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馆藏文物专业资料管理对于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很多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欠缺,不少工作人员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他们虽然理论知识较强,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对业务不够熟练,能力不足。

(四)计算机管理软件类目设置不够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很多馆藏文物专业资料管理过程中都采用了计算机管理软件。目前,所应用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种类较少,但是文物种类很多,数量庞大,计算机管理软件还不够健全,体现在类目设置上,计算机软件中很多文物的相应类目都找不到。

三、加强馆藏文物专业资料管理的对策

(一)实现资料的数字化管理

当前我国社会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数字社会,因此在馆藏文物资料的管理过程中,大多都采用了数字化的管理方式,已经逐渐取代了纸质化的档案管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数字化的档案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要定期对所管理的资料进行保存,同时还要进行备份工作,以防资料出现丢失的现象,更好的实现数字化的档案管理。

(二)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

在文物管理部门的工作中,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因此定期的培训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工作人员更加顺利的从事馆藏文物专业。在具体的培训管理工作中,要对考核项目进行严格的设置,并且针对个别工作人员,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这样对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很大的提升。

在进行馆藏文物资料管理的过程中,这项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其中包含了诸多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例如需要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及保管资料等,需要消耗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严格实施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档案要进行明确的分类,在摆放方面也要按照顺序进行,有助于后续档案的查阅以及保管。

在对文物资料进行征集、鉴定等环节的工作中需要做好真实的记录工作,并且保证将各种材料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统一保管,同时还要与保管、摄影等环节的工作相互协调起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掌握更多的文物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文物的保护情况做到充分的了解,并且进一步完善管理方面的方案,以实现更加高效的管理。

加强岗位责任制,对文物专业资料进行科学保管。由于保管部门对文物了解很透彻,这样就会对文物资料的收集工作带来益处。因此将这些文物资料交于保管部门是正确的举动。相关单位应当对文物储藏室以及资料柜进行建立,并且安排合适人员来对这些资料进行管理,针对一些损坏的文件应当在第一时间做好适当的处理工作。

此外,相关单位应当按照制度来办理相关手续。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合理的查阅制度以及有关的审批手续,从而为专业资料的安全提供保障。资料使用人员一定要取得相应单位人员允许以后才可以查阅,与此同时还应当避免材料出现丢失或者是泄密的情况。

(三)开发应用性强的管理软件

馆藏文物专业资料管理人员应该积极配合软件开发人员,做好本单位的业务需求分析,从而更好的实现功能的设计,最终设计出和本单位相适应的资料管理软件,防止类目设置不合理、类目不全以及资源浪费等现象发生。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档案馆馆藏的管理过程中,文物档案是其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是档案资源的一种补充,可以让档案的价值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在对馆藏文物资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每一个员工积极的参与其中,社会公众也应该更加广泛的参与其中,这样才能顺利的完成这项工作,让馆藏资料得以更好的建设。希望在本文的论述下,能够让馆藏资料建设成为一种长期性的工作,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l]孙洁.档案馆馆藏资料建设面对的挑战及策略[J].中国档案,2013.

[2]黄敬.档案馆馆藏资料收集与管理[J].中国档案,2013.

第2篇:馆藏文物管理范文

【摘 要】上世纪70年代,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文物管理所征集和收藏了一批明清时期的铜造像,其中多件精品被鉴定为三级文物。本文择其中的精美者作一赏介,有明代鎏金彩绘释迦牟尼铜坐像、阿难铜立像及清代鎏金三头八臂佛铜造像、鎏金铜坐佛像等。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文物管理所收藏有一批明清时期的铜造像,其中不乏具有一定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现择其精美者介绍如下。

鎏金彩绘释迦牟尼铜坐像 明代。1975年12月在山海关区征集。坐像高41.5厘米,宽28厘米,厚20.5厘米,莲座高10厘米。佛像头束螺髻,发髻呈蓝色,双耳垂肩,面部表情恬静庄严。身披袈裟,袒露右肩,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上。莲座上层莲瓣短,下层莲瓣长,束腰部内收,夹角成锐角。整个造像造型轮廓清晰,工艺精湛,代表了明代佛像的造型风格(封三,1)。

鎏金彩绘释迦牟尼铜坐像 明代。1972年5月从山海关区东八条委托门市部征集。坐像高25.3厘米,宽20.3厘米,厚10.5厘米。此尊释迦牟尼铜坐像造型古朴端庄,双目微合,俯视下方,头圆面善,双耳垂肩。身披袈裟,衣褶圆滑、流畅。左手于脐前结禅定印,右手抚右膝,掌心向内,作触地印(图一)。

释迦牟尼铜坐像 明代。1972年5月从山海关区东八条委托门市部征集。坐像高22.5厘米,宽17厘米,厚11厘米。佛像头束螺髻,面阔头圆,双耳垂肩,身披袈裟,右手抚右膝,左手施印,造型端庄生动,工艺精湛,是典型的明代佛像造型风格(封三,2)。

阿难铜立像 明代。1972年8月于山海关区征集。立像高28.7厘米,宽11.3厘米,厚9.9厘米,莲座高5厘米。阿难额圆面阔,两耳垂肩,双眼微合,身披袈裟,双手合什立于束莲须弥座上。立像造型洗炼,以一种单纯的雕塑美,巧妙地表现出阿难端庄、聪慧的特征(图二)。

鎏金三头八臂佛铜造像 清代。1973年12月征集于山海关区。像高17.5厘米,宽11.4厘米,厚8厘米,莲座高3.2厘米。造像头戴宝冠,三头面带微笑,表情自然安详,八臂向不同方向屈肘,莲花手施印各异,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此造像盘坐在仰覆莲座上,造型、工艺均属上乘(封三,3)。

鎏金彩绘释迦牟尼铜坐像 清代。1972年5月山海关区文物管理所郎福全同志于山海关区东八条委托门市部征集。通高24.5厘米,宽16厘米,厚10.2厘米。释迦牟尼头束螺髻,面方圆,眉目清秀,双耳垂肩,双目微闭,若有所思。身披袈裟,袒露前胸,双手于腹前施禅定印,盘膝打坐,神态安详。此尊造像的造型匀称,工艺十分精湛(图三)。

第3篇:馆藏文物管理范文

首先,电力物资仓储量庞大。电力企业因其运转要求需要大量物资,而物资不可能随购随用,因此经常需要储备大量的物资。根据目前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电力物资仓储量庞大是其首要特征。其次,电力物资“仓储——供应”链条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电力企业的生产具有很强的市场供需适应性,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电力物资储备的周期具有不稳定性,几周到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有。在漫长的仓储管理过程中,设计变更、生产周期、物资保管等都是对物资仓储的巨大考验。最后,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工作较为繁重。在电力企业的日常生产过程中,物资的存储及调动十分频繁,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是较大的考验。基于对以上电力物资仓储独特特征的全面考虑,电力企业物资仓储管理必须朝着体系化、规范化、信息化、效率化的目标发展,努力构建可操作性强的管理流程,提升仓储管理水平,从而确保电力物资的持续、高效供应,维护电力企业的有序运行。

二、完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物资仓储管理过程不是简单的入库、仓储以及出库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链条体系。完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体系,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知悉物资出库入库情况,提供高效有序物资保障。

电力物资仓储管理流程的完善,最显著的作用是使企业运转中的物资供应有序和高效。通过提升仓储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知悉电力物资出入库情况,既能够降低物资采购风险,又能为物资供应提供可靠保障。

2.降低企业经营运转成本,提升物资链条工作效率。

电力企业经营运转效率的提升,有赖于企业内部工作流程的畅通。电力物资仓储管理部门的有序化运转,能够使整个电力企业的物资供应和需求一目了然,便于进行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从而降低企业经营运转成本,提升电力物资“仓储——供应”这一链条的工作效率。

三、当前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中存在的显著问题

1.仓库归属分散,管理难度剧增。

电力企业物资仓储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合理配置仓库资源,确保最小程度的物资积压或浪费。但现在电力企业各部门大多都有独立的仓库,分散的仓库设置虽然占据地缘优势,但是分散的仓库资源使得电力企业难以统一调度和管理物资,且仓库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库存资源共享困难,容易造成电力企业仓储物资的浪费。

2.信息化程度低,仓库设备落后。

当今社会正朝着高度信息化方向发展,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也亟待提高。从目前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的实践来看,物资管理系统的信息化程度虽然有所提升,但距离完备的信息化系统管理仍有较大差距。并且,仓库缺乏先进的设备,遇到特殊情况,难以保证物资的完好存储,严重影响其正常功能发挥。

3.物资规范滞后,管理体系欠缺。

目前电力企业的仓储管理仍主要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管理规范。例如,电力企业尚未建立起统一完善的物资编码标准,当前编码标准所覆盖的范围十分有限。物资仓储的人工管理模式具有较大缺陷,未与智能管理模式形成良好衔接。管理制度和体系的缺陷,将严重影响物资仓储工作的开展。

四、完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的创新性措施

随着时代的变革和发展,电力企业物资仓储管理系统也应该与时俱进地进行革新,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创新性措施,来弥补目前物资仓储管理体系的缺陷,促进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的体系化、规范化、信息化、效率化发展。

1.运用先进理念,维持最优储量。

物资仓储管理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储存一定数量的物资,保证企业正常运转,但物资的数量难以准确界定。因此,完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的首要举措,就是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物资仓储管理理念,结合企业生产需要的实际和仓储能力,维持仓储物资在最优存储量间波动,既需避免物资供应链条断裂导致的物资短缺,也要防止过大物资存储量导致仓储成本的增加和仓储效率的下降。高效协调电力物资的供应和配送链条,尽量实现物资零积压管理,节省物资仓储管理成本,促进物资仓储管理水平的提高。

2.采取统一标准,规范仓储制度。

在现代物资仓储管理中,统一的物资编码管理标准能够缓解仓库分散设置带来的不便,实现物资种类的明细化。物资仓储管理工作需要制定完善的、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标准,扩大统一物资编码的种类,根据电力企业生产运营的实际需要,全面系统划分物资品种和属性,从而方便物资查询和统一管理,提升企业经营和仓储管理的效率。

3.提升科技含量,搭建管理系统。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应当抓住时代脉搏,及时更新物资仓储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优化物资管理工作模式。例如,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可以采用电子标签进行分类标注,运用仓库管理信息系统明确仓库的存储量以及物资明细,使用无线设备管理系统,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并且提升仓储的安全系数。与此同时,电力企业物资仓储管理还要细致划分工作模块,如库存模块、人员模块、货位模块、故障处理模块等,分门别类地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这样,信息化设备和管理模块相互作用,搭建起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物资仓储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仓储管理水平。

4.更新仓储设备,提高人员素质。

完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的重中之重便是及时更新仓库设备,搭建完善的仓库基础设施,对现有设施进行有效改造,实现基础设施与系统信息化的有效衔接。另外,提高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重要方面,既要注重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又要引进熟操专业技术、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为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系统储备人员力量。

五、结语

第4篇:馆藏文物管理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 物资管理 仓储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067-01

一、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的基本环节

1、物资验受

对电力物资的验收工作不仅是电力物资管理的基础环节,也是保证电力物资质量的主要手段,它主要是对物资的质量、数量以及相关的标准等方面通过相应的程序来对其进行检测,来确定物资和人们的要求是否相符。而人们在对物资验收的过程中主要是由验收准备、文件、验收以及验收报告这四个部分组成的。

2、物资出入库

物资入库业务管理是指根据物资入库凭证,在接受入库物资时所进行的计划、组织等各项业务活动,它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入库物资的明细账,保管卡片和物资技术档案。而物资出库业务管理则是指仓库根据出库凭证,将物资发放给所需各单位而进行的各项业务的活动,它是物资发运阶段的开始和物资储存阶段的结束,它的业务程序主要有核对出库凭证、备料、复核查对、清点交接、清理销账等基本环节。

3、物资的保管保养

物资的保管保养,是指仓库根据各种物资不同的性能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类物资进行不同的保管和维护保养,以确保库存物资质量的一项工作。在库物资的保管保养关系到物资数量的准确和质量的完好,因此,物资的保管保养是企业仓库管理的中心内容。

二、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在进行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的时候,物资需求量通常都比较大,对先进技术的需要也会比较强烈,而且所需要物资的种类繁多,造成物资管理的困难。电力物资的采购周期通常都是比较长的,有时候是几个月,长的时候甚至能够达到几十个月,这是由电力企业内外部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而且电力企业是一个特殊的企业,在生产需求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变动可能,计划性不强,在对物资进行管理的时候充满了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物资仓储管理的难度。现在,在电力物资仓储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几个问题 :

1、严重滞后的物资标准化建设。

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的基础就是物资规范,也就是对物资所进行的编码。但是现在大部分的电力企业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仓储物资进行管理,并没有一个完善的规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没有合适的指导方案能够供给使用。虽然纯粹的人工管理有着许多的优点,比如能够较快的进行标准的建立、投入的成本比较低等等,但同时也存在着非常多的缺点,对电力企业的物资仓储管理是十分不利的。

2、电力企业的仓库归属地都比较分散,加大了管理难度。

在对电力企业的物资进行仓储管理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各个仓库内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保证物资不会被积压或者浪费。现在电力企业的下属部门大多数都有自己的仓库,这样在仓库的地理分布方面能够有较大的优势,各个部门在进行仓库资源管理的时候也能够比较方便。但是,这样的存在方式也有其不足之处。因为这些仓库资源的分散,使得电力公司不能够对资源进行统一的分配和管理,而且各个仓库之间并没有进行必要的联系,不能够将资源及时进行共享,使得资源不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利用。除此之外,因为沟通的不足,还有可能出现重复购买的现象,造成电力企业物资的浪费。

3、电力企业仓库基础设备不先进,信息化程度不高。

现在是一个科技的时代,对仓库资源进行管理也应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现在大部分的电力企业在仓储管理这方面并没有使用高科技的管理办法,各个仓库在进行管理时候的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仓库中不合理的物资摆放,老旧的基础设备是电力企业在进行仓储管理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电力企业在对物资进行仓储管理的时候大部分还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但会浪费仓库的空间,而且工作效率也不高,在进行物资的拆装搬运的时候所需要的成本费用也比较高。

三、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引进先进的现代化仓储物资管理理念。

仓储物资管理理论就是说任何一个单位都需要储存一定的物资来保证日常的工作需要,但是如果库存物资过多则会造成物资的积压浪费,而库存物资过少又会对正常的生产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应该对公司的日常运行有个深入的了解,从而设定一个合适的仓库物资存储数量范围,在保证企业日常正常生产活动的前提下又不会造成物资的积压浪费。

2、最大限度的实现电力物资仓储零积压。

要想实现电力企业仓储物资的零积压,就需要对电力企业中物资的供应能力与配送能力有所了解,了解了企业所具有的电力企业供应能力之后,再加上企业所具有的配送能力,就能够对电力企业仓库储存物资数量有个大概的了解,让仓库在供应和配送之下最大限度的实现零库存。

3、建立并完善现代化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

完善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的优化仓储资源,减少库存积压,最大程度的提高资源共享,起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帮助仓库管理人员对仓库储存物资进行管理。比如采用电子标签系统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更好的管理仓库中种类繁多的物资,开发的物流平台能够让仓库管理人员更好的进行管理等,有效的减少了管理当中可能出现的错误,降低了管理成本。

4、要加强对电力企业仓储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

一方面可以让仓库中的工作人员在培训结束之后再上岗,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去除不能够胜任职位的员工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训让工作人员保持积极性,不断的充实自己,获得更加专业的仓储管理知识。同时电力企业应该建立与培训计划相对应的奖惩制度,激励员工更好更快的完成培训,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不断对仓储系统管理进行人性化设置。

通过研发使用条形码管理系统,对仓储各环节实施了全过程控制管理,并可对货物进行货位、批次、保质期、配送等实现条形码标签序列号管理,对整个收货、发货、补货、集货、送货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化作业,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制作多种合理的统计报表.凭借丰富的条码资源及多年实施条码系统的经验,将条码引入仓库管理,去掉了手工书写票据和送到机房输入的步骤,解决库房信息陈旧滞后的弊病。不论物品流向哪里,都可以自动跟踪,条码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帮助企业合理有效地利用仓库空间,以快速、准确、低成本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仓库管理系统是通过入库业务、出库业务、仓库调拨、库存调拨和虚仓管理等功能,综合批次管理、物料对应、库存盘点、质检管理、虚仓管理和即时库存管理等功能综合运用的管理系统,有效控制并跟踪仓库业务的物流和成本管理全过程,实现完善的企业仓储信息管理。该系统可以独立执行库存操作,与其他系统的单据和凭证等结合使用,可提供更为完整全面的企业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信息。

四、结束语

总之,现在社会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电力企业要想最大限度的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以求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应该给予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以足够的重视,有效的节约管理成本,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增加电力企业所能够动用的流动资金数量,让电力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增强,获得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田巴南.刍议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对策[J].机电信息,2013,36:161+163.

[2] 陈颖.自动识别技术在物资仓储管理中的应用[J].商,2013,20:269.

第5篇:馆藏文物管理范文

关键词:文物管理;藏品;保护;保养

一、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要素

1.预防是重点

保护文物的最有效手段是在文物出土前和出土后,避免其受到人为损坏,文物一经发现,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合理保护。文物存放前,需要进行高效检查与防损,对品色不佳的文物要进行适当养护和修复。

2.确保最初状态

和其他物体不同,文物和标本具有广义上的时间回溯功能,为了留住它们的历史c科学价值,必须对它们进行合理的保护和保养工作,目的是确保文物维持原有状态。文物保护的第一理念就是确保文物的初始状态不被改变,维持文物的色彩和材料等。

3.避免发生问题

人类历史发展的年代因文物的存在而颇具文化气息,在文物出土后的各个阶段都存在非常严重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不仅会长久保存于文物中,还会对藏品的保存和保养带来危害。因此,文物保护过程中要时刻细致检查文物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处理,再进行合适的修复整顿工作,确保文物不产生任何影响品质的问题。

二、做好库房管理工作

首先,文物藏品的库房必须使用专有库房,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防盗设备,还应当防火、防虫、防尘等多方面措施齐全,同时必须不定期检查,保证这些设备和措施安全有效。其次,库房必须由专人管控,另外还要有专门的夜班管理人员进行轮替。再次,库房内部严禁存放危险易燃品,禁止相关管理人员在值班期间抽烟;应定期对库房进行清扫维护,检查门窗的关闭情况。最后,藏品入库和出库时应当谨慎,最易对藏品造成损害的环节是新的藏品入库和出库展览,管理人员应当在入口和出口之间检查门窗封闭情况、电闸关闭状况,并将库门及时上锁,禁止非管理人员进出库房。

将藏品入库收藏时,应当办理完整的入库档案,入库流程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严禁外人进入。一些文化工作部门需要针对库房藏品开展展览、修复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时,必须办理相关的提取文物申请,经审批后才能到库房办理文物暂借手续。相关部门在使用出库文物期间,应当确保藏品的安全和品质;库房应当抽调人员跟踪文物的流通环节。文物保管人员在离任和调任时必须将完整的文物档案和文物藏品资料进行交接,接替手续只有在上级文物部门确认有效的情况下才生效。

三、文物藏品的保护与保养工作

1.人为因素的影响及相应的保管措施

在运送文物的过程中,包装和取放不合理、操作不够谨慎、振动剧烈等情况都会对藏品造成严重破坏。因此,运送文物时,应当做好包装,取放谨慎,针对不同的损坏状况要采取合适的技术进行修复,确保文物完整。

2.自然因素的影响及相应的保管措施

(1)光线对文物会产生影响。对出土文物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光线,光线容易破坏藏品的完整性。入库后的文物应当避免阳光直射,库房内尽量使用灯光照明,且电灯不宜紧挨文物。

(2)湿温度对文物的影响。温度和湿度若保持不好,会对藏品造成不可逆的损坏。故而库房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库房自然通风畅通。

(3)空气粉尘和烟尘对文物的影响。空气中的气体可能会引起藏品出现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空气中的灰尘和砂砾易擦伤文物,为此需要安装排气扇和空调等设备来净化空气。

(4)生物对文物造成影响。霉菌、蛀虫、鼠患等都有可能对藏品造成损害,因此要关好门窗,做好通风工作,在适当位置放置杀虫剂。

总之,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可延续文物的价值。对文物藏品进行保护,可以挖掘文物的内在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6篇:馆藏文物管理范文

[关键词] 四行体液学说;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模型;原型解剖学;科学性建模

[中图分类号] R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a)-088-02

荀子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非生异也,善假于物也。”中国传统文化是善于创造工具和理论工具的,在科技方面同样如此,《中国科学技术史》就有详尽的记述。而今天的中医现代化可以看做是,用中医的理论模型体系整合传统中医方法技术工具及西医的技术工具和知识积累,古语喻为“六经注我”。

模型是现实世界中的某些事物的一种抽象表示。抽象的含义是抽取事物的本质特性,忽略事物的其他次要因素。因此,模型既反映事物的原型,又不等于该原型。大型信息系统通常十分复杂,很难直接对它进行分析设计,人们经常借助模型来设计分析系统。信息系统的建模方法可以分为:面向过程的建模、面向数据的建模、面向信息的建模、面向决策的建模和面向对象的建模五种[1]。

藏象、证候是中医现代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从数学建模的角度考虑,我们需要知道藏象、证候模型是什么样的?这个模型当初是如何建立的?它的建模方法用当代的建模方法怎么表示?它的原型是什么?这里面,藏象、证候模型的原型是关键中的关键。所谓藏象、证候实质研究,藏象、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就是在寻找它们的原型。而追溯历史,发现我们提出的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的观点可以得到验证[2]。

1五行藏象理论及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

以《中医基础理论》成书为标志的中医理论现代整理工作把五行藏象作为中医理论模型的主干,它包罗宏富,解释效果理想,在应用中认同度高。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藏象、证候实质研究,引发了对藏象模型的原型的追问,尽管当时没有使用模型这个词汇,但其工作的实质就是这样。

赵国求曾说:“40年来,中医证实研究已经将成百上千的实验数据摆在我们面前,按照原定研究目标,这些不争气的数据给予我们的只是困惑和迷茫”。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藏象、证候模型的原型讨论的不充分是主要原因。

笔者在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中提出,把藏象看作是生理模型,证候是病理生理模型,而且是人这个复杂系统的整体层次的模型,那么它们的原型就是内环境,即血液和组织液,从技术实现上看,血液是最佳原型。

在此基础上,根据脏气法时理论,对血液的成分进行五藏分属,具体实现的技术可以用血液指纹图谱实现,也可以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做权宜之计部分实现[2-3]。

2四行体液学说的演进

四行体液学说是西方传统医学之产生和演化的基础。从希波克拉底、盖伦到伊本西那都是如此。四行体液学说的四行,即水、火、土、气,所谓四原性,乃寒与热、燥与湿四大属性(凉与温、干与润亦为四性,只程度不同);四体液是指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四行体液学说强调“体液”的重要性,体液与四原性的不同配伍决定了人体的生理特点与疾病性质[4]。

2.1 四行体液学说的解剖学基础背景

笔者如此强调四行体液学说,关键是要指出一个被大家长久忽视的问题,也是关乎中医学科学性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那就是四行体液学说产生的基础之一,所谓传统西方医学其实是有着解剖学基础的。

一般认为是从古代名医希波克拉底开始,在他的医著中对头骨作了正确的叙述,但是对人体其他器官则是参照动物身体结构描述的。亚里士多德为动物解剖提供了宝贵的知识。他把神经和肌腱区别开来,指出心是血液循环的中枢,血液自心流入血管。盖伦医学著作中有解剖学资料,主要是动物解剖,他明确指出血管内运行的是血液而不是空气;神经是按区域的,脑神经有七对。

那么,为什么有着明确解剖学基础的传统西方医学,要用体液学说解释人的健康和疾病呢?以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的观点和现代生理学的观点看,那就是体液可以更好地反应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变化。

同样有着解剖学基础背景的阿拉伯医学、波斯医学,他们仍然在沿用四行体液学说,伊本西那的解剖学达到的精密程度[5-6]。

2.2四行体液学说的细致演进

张大庆指出,体液论(Humoralism)是西方古代医学理论的基石,从古希腊直至19世纪细菌理论建立之前,它一直占据着西方医学理论的主导地位。体液论作为古代西方的一种整体医学思想,在诸多方面与中国传统医学有共通之处。因此,考察体液论的源流、基本原则及其演化,不仅对于正确理解和评价西方古代医学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医学提供一种参照。张大庆[7]认为,体液论是一种整体病理学理论(笔者以为细化为整体病理生理学理论更恰当)。

希氏学说更加具体的内容,参看张大庆文中的希波克拉底四体液学说比较表和朱明文中的四行体液学说宏观框架体系表[4-5,7]。

第一次对体液论进行综合的是古罗马医学家盖仑(Galen,公元129~210年)。盖仑将希波克拉底和柏拉图的观点综合成为一个体系,将四体液与四元素联系起来,盖仑赞同希波克拉底学派的体液论,盖仑把体液的作用看作是各种不同气质的基础。但与希波克拉底不同的是,盖仑避免讨论涉及体液确切性质的问题,而是将体液作为不可见的实体,只能通过逻辑的方法来认识。盖仑认为,由于动脉中的血液由四种体液形成,所以血液具有支配地位。但盖仑不能确定黑胆汁在机体内的相似性质,于是他指出不能假定黑胆汁作为一种纯的、基本的体液的存在[6]。

哈维(Harvey,W.1578~1657年)血液循环的发现,仅仅将盖仑描述的血液的许多性质转交给其他体液,许多18世纪的健康和疾病理论依然是以机体的体液平衡思想为基础的。例如斯塔尔认为所有疾病都发生在血液,由于血液的郁积或黏稠而产生炎症等病理现象;霍夫曼(Hoffimann,F.1660~1742年)认为疾病是胃肠的多血症(plethora)所致;居仑(Cullen,W.1710~1790年)则将发热归咎于动脉的痉挛;而布朗(Brown,J.1735~1788年)主张疾病是体内器官过度刺激的结果。安德烈(Andral,G.1797~1876年)在研究血液学的基础上,复兴了更严格的体液论,他将疾病归咎为血液成分,如血纤维原、清蛋白、碱的变化。在安德烈思想的影响下,19世纪奥地利病理学家罗杰坦斯基(Rokitansky,C.1804~1878年)将所有病理现象归咎于血液中不好的混合[7]。

由以上不难看出,这些内容或多或少地都在支持笔者的观点学说,体液、组织液和血液是四行体液模型和五行藏象模型的理想原型。而笔者也把四行体液学说看作是四行藏象学说,与四行藏象模型比较五行藏象解释能力更加出色。

3结语

在论及古希腊哲学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总画面”时,恩格斯说:“这种观点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总画面。为了认识这些细节,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从自然的或历史的联系中抽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的原因和结果等等方面来分别地加以研究。”[8]

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就是对古人模型的总体上的肯定与细节上的补充及工具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明.信息系统建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3.

[2]林宇春,赵宏杰,张学斌.略论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8):576-577.

[3]赵宏杰,雷钧涛.以代谢物组学为参照介绍血液指纹图谱中医药信息学研究方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9):1903-1904.

[4]朱明.阴阳五行学说与四行体液学说宏观框架体系的比较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1-5.

[5]伊本・西那.论灵魂[M].北京大学哲学系,译.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73-274.

[6]孙矢电, 赵宏杰, 张笑波.伊本・西那医学著述对中医学科学性的强支撑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17):273-274.

[7]张大庆.体液论及其对西方医学的影响[M].中华医史杂志,2001,31(3):141-147.

第7篇:馆藏文物管理范文

[关键词]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系统;几点看法

前言

近代史上,我国大陆的民族瑰宝被西方列强所掠夺,多少后代、多少仁人志士为之惋惜。而每个时期都有一些民族败类忘记祖先,不顾后代,盗掘古墓,贩卖文物。改革开放以来,这些现象有增无减。利益驱动一些不法分子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大量珍贵文物被盗失,骇人听闻。“文物”这个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悉和重视。我们文物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也对我们的文物保护和保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立文物档案是文物安全的第一保证。我们文物保管工作者是怎样理解档案表上的每一项要求,来做好建档工作呢?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在探索。下面把我们的工作和思路与大家共同商榷。

挑选器物是建档前的准备工作。发掘出土的器物较多,但由于藏品的保存状况、本身价值等不同,一开始不可能将每件文物都建档,时间及精力也不允许。最好挑选保存完整、价值高的文物藏品先建档,挑选藏品要以国家的定级标准为准绳。

①陶器,挑选本地区出土、采集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备类器形和具有代表性的器物,尽量不要重复,不残破,但有些器物造型特殊,也可修复后建档;②铜器,出土较少,一般只要完整就要建立档案;③瓷器,出土较少,只要有准确时代且较完整的就可建档,有的器物较珍贵稍有残缺也可建档;④玉器,出土较少,不论大小件只要完整都需建档;⑤印章,字迹清晰,无残缺,均可建档;⑥其它小件,只要不残缺,本身价值高,也可建档。

一、藏品档案的种类

(一)藏品本体档案

藏品的原始记录、鉴定意见、藏品总登记账、藏品卡、修复档案、保护档案、分类账、目录、出入库(馆)凭证及调拨手续等,还有照片、音像和光盘资料。

(二)藏品参展档案

藏品有的会出展,有的因为某种原因不会出展,所以不会成为“展品”,而出展的藏品就获得了与社会交流的可能,这就包括:展品目录、点交册、装箱单、出入馆凭证、有关展览现场的照片录像等资料、展览的陈列方案、展览录像和相关文件以及相关学科、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对此次展览的报道等。

(三)与藏品相关的业务活动档案

科研项目的开发与合作、其他学科对藏品的直接间接研究、新闻媒体对考古发掘、专题展览、藏品移交的宣传报道等。

因此,可以看出藏品档案是由图文声像所组成的一个平面资料系统,它是计算机藏品档案管理系统的资料来源。

二、计算机藏品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

计算机藏品档案管理系统是以藏品档案为基础建立起的一个立体信息系统。以其藏品卡为主线,兼及其他藏品档案,可以通过藏品的任何一个属性进行快速查询,使其信息得以复制,免去了许多烦琐的文书工作,通过使用计算机的二级查询和综合查询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达到这一目的。二级查询,即在每一次查询结果中进行第二次查询。如在第一次查询中,输入了藏品的质地,屏幕上就会显示出同一质地的藏品,在这一结果中,再次输入其级别,就会出现新的同级别的藏品。综合查询是在第一次查询时就输入藏品的质地和级别,屏幕上就会显示同一质地同一级别的所有文物资料。同样,还可输入名称、来源、纹样等要素来进行查询。使用者还可以随时打印出屏幕中所显示的信息内容,或根据需求,只选择其中一个部分来进行打印。因此,计算机藏品档案管理系统的目标是针对藏品的不同属性,可任意排列组合地自由查询。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数据化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的必要手段。对于藏品档案,可以使多用户多线程同时工作于计算机藏品档案管理系统,可同时向系统输入资料,管理人员在做资料的补充和修改时并不影响其他用户对资料的浏览和查询。超链接的应用,方便了藏品信息的查询,点击藏品卡中的拓卡号、照片号或记录编号,就可以阅读详细资料,通过点击,就可以在藏品卡、藏品修复档案、藏品保护档案和藏品参展档案之间进行互相切换。

在藏品卡里有一栏为“来源“,填写的内容一般为“某年某月某某移交”或“某年某月某某捐赠”,在计算机藏品档案管理系统中可把这一栏分为“入馆时间”和“来源”,这样输入人员和使用者就可以针对藏品的入馆时间和来源进行输入和查询。同样,可以对藏品卡中的其他栏目进行细化,使得藏品查询起来更加方便,而计算机的大容量是实现这一要求的保障,既方便了查询,又是对藏品卡的补充和完善。

三、藏品档案与计算机藏品档案管理系统相互依存

藏品档案与计算机藏品档案管理系统所使用的信息载体不同,它们的工作重点也不一样。档案工作的重点在于资料的搜集、分析和整理上,而计算机藏品档案管理系统的重点在于信息的查询与“资源共享”上。两者优势互补、相互依存,共同服务于藏品档案的科研工作及各项业务活动,两者都是需要及时补充、更新资料,进行长期维护的资料系统。如果说藏品档案工作面对的是大量烦琐的文书工作,那么计算机藏品档案管理系统面对的难题则是藏品定名、分类、数据采集的规范化,如果没有规范化.就谈不上藏品管理计算机化,如果同一类藏品使用的是不同的名称,这会使查询的结果不准确,给藏品的统计及管理带来困难,但我们相信,随着计真机藏品档案管理系统在规范、科学的基础上的发展,使这一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促进藏品档案数字化的建设,达到“资源共享”目标。

首先,藏品档案的建立,有利于藏品的保护和管理。利用藏品档案信息,可以随时了解掌握藏品的保存状况,提高藏品的管理效率,并且可以缓解藏品“藏”与“用”的矛盾。科研人员和陈列展览人员可以根据档案记录来进行研究工作和决定陈展所需文物,避免了过去研究和陈展过程中对藏品的多次提取,极大地满足了对藏品的研究,减少了藏品的自然或人为的损坏。藏品档案信息化工作,为藏品的管理增添了新的内容,利用电子计算机管理藏品信息,已在越来越多的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现实。在信息的查询、检索、保管、提取等方面更为准确、省时,提高了藏品管理水平,带动了科研工作,促进了藏品档案业务工作的开展,为陈列展览提供了更为便利的藏品信息。

其次,藏品档案信息化的建立,提高了保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研究水平。藏品档案信息化工作与开展藏品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发掘体现藏品的内涵价值,有着重要的关系。它既是藏品深化研究的过程,又是藏品研究成果的体现。由于藏品档案内容全面、具体,要完成一份合格的藏品档案,则要求档案具体完成人――保管员有着丰富的文物知识,熟悉藏品的有关资料并熟练掌握文物库房的工作等程序。在建档过程中,对档案要求填写的每一部分内容,都要认真查对,毫不苟且。例如:对于征集入库的藏品,首先要借助于藏品总账、分类账等原始资料,进行反复细致核对,查证实物是否与记载相符,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到其流传的地点进行实地调查。对见于著录者,则要翻阅大量的文字资料、期刊、书籍,争取将该藏品的研究文章和著作收录殆尽。对于那些性质、用途不明的藏品,则应根据考古发掘的同类藏品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填写正确。总之建立一份完整合格的藏品信息档案,关键在于编写工作的质量好坏,而编写过程是研究记录的过程,这就极大地提高了保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鉴别能力。

总之,建好藏品档案是我们的职责,但文物本身蕴藏着深奥的文化底蕴,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增长知识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日益发达,文物保管工作将进入现代化,藏品保管电脑化,即用电脑为藏品保管工作服务,这将极大地提高我们的保管工作。档案的建立直接输入电脑,不但为我们的保管工作提供了方便,而且也为今后的展出及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第8篇:馆藏文物管理范文

[关键词]文物管理;现状;对策

在我国悠久的发展历史当中保存了很多的文物,这些文物是我国文化异常当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它对我国历史及文化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展现出文物在这方面的优势,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加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我国的文物可以为研究工作提供更好的条件。

一、文物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文物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因为不同地区的博物馆在运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对文物保护制定相关的细则,这样也就使得制度方面会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漏洞和不足,在程序方面也得不到有效的约束,此外,文物管理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也没有采取一个比较完善的考核和奖励制度,这对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的提升都是十分不利的。

2.对文物管理重视不够、权责不清。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县级以下的文物保护单位在实际的工作中并没有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相关责任,在实际的工作中,馆藏文物的管理人员通常也是账面的管理人员,文物进出库房的手续也不能完全满足相关的要求和规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能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安全隐患。

3.文物管理的经费短缺。在我国,文物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这样也就使得很多地区的文物管理和文物保护工作都无法顺利的开展。特别是县级的文物馆,其经费一般是无法满足文物日常的管理的,所以也没有办法保证工作中充分按照相关的原则进行,因此,很多博物馆在工作中很难开发出有活力的业务和活动,参观者锐减,这样也就极大的影响到了文物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无法对其形成一个相对比较科学有效的保护,文物管理工作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得不到充分的展现,这样一来也很难展现出其积极的意义,因此,当前我国的文物管理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财务经费存在着非常显著的不足,而这一点也会对我国的文物管理工作质量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4.文物安全难以保障。文物资源是一种不能重新处理的资源,同时它也是一个非常珍贵和脆弱的资源,如果文物馆藏在工作和管理过程中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就没有办法对其进行全面的整理和修复,这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非常重大的经济损失,而对人类的发展而言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遗憾。火灾对木质的文物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破坏性,不管管理的过程中有多么规范和多么严格,其还是会存在非常大的风险。当前,我国的文物当中还存在着很多野外的石刻雕像和古墓等等,这也成为了盗窃和窃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盗窃文物在我国屡见不鲜,此外,其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所以也使得文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二、加强对文物的管理

1.建立和完善文物管理制度。为了提升文物管理效率和防止文物资产的流失,保证文物的保值、增值,提高文物展出率。文物单位应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文物征集管理办法》、《文物保管管理办法》、《文物陈列展出办法》、《文物保管人员工作职责》、《文物保护办法》等制度文件,用以规范文物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制定《奖励性绩效考核办法》,将文物管理纳入考核范围,促进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2.建立科学的岗位职责、明晰责任。由于文物具有特殊性,应强化岗位职责配置和岗位人员配置的科学性,严格按照不相容岗位职责和岗位人员的分离操作、独立配备,通过相互监督、相互制衡,防范单人业务包办可能出现的差错、舞弊行为。明确有效的业务授权管理,授权人应严格按照授权范围及业务流程的权限操作,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文物直接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该文物。

3.完善文物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文物事业单位的文物管理部门应当严格坚持和执行有关财经法规和本单位的文 物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实物登记账,对各项馆藏文物从征集、入库、展览进行全程管理;加强馆藏文物的日常监管,定期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防止国有馆藏文物流失。库房是收藏文物的地方,为确保文物的安全,文物收藏单位的库房必须符合标准,并建立起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为防止文物的自然损坏,对馆藏文物应该根据其性质定期进行保养。为保障文物保养的及时到位,文物收藏单位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根据文物的不同性质,规定保养的方法、措施、时限和责任人员等。

4.加强文物各项经费的控制。一是通过严格的文物征集预算,有效控制文物征集经费。首先综合分析大形势、行业现状、单位运营情况等确定文物征集工作目标。文物征集工作应以充实本馆库房藏品中的空白和薄弱环节为重点。文物征集工作,应有专职人员办理,建立由专家征集人员等组成的评议小组或征集委员会,负责工作。其次是拓宽征集文物的渠道,从单一的国家调拨文物转向多渠道征集文物,积极向社会征集文物。具体办法有:上级调拨、机关团体或个人的捐赠、组织或参加考古发掘和调查考察来征集文物、收购私人出售的文物。三是通过对文物经费的全程监控,保证文物经费用到实处,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第9篇:馆藏文物管理范文

【关键词】ZigBee技术;PIC单片机;粮情测控

1.引言

粮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市场上的粮食测控系统大都基于有线方式布局,成本较高且布局难,测控机的控制芯片资源少且处理数据能力较弱,不利于后期的功能扩展和大数据[1]的处理,本文设计了一种结合ZigBee无线设备和PIC24类型单片机综合处理数据的架构[2-5],实现数据采集到稳定传输的一系列过程,在各中央储备粮食直属库中的使用效果明显。

2.电路设计

2.1 测控系统框架

粮情系统由上位机(台式电脑)、测控主机、中继器、测控分机、仓内温湿度传感器、仓外温湿度传感器、测温电缆、线缆等设备组成。上电后,测控系统板工作在正常电压下开始对粮堆进行温度采集,测温电缆使用1-WIRE进行连接,所有测温传感器采用寄生电源方式对其供电,粮堆温度循环采集后存入固定缓存内供上位机随时调用。

图1 1-WIRE搜索算法

图2 1-WIRE测温电路

2.2 硬件设计

本测控系统架构包含电源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和系统测控板三大块。系统测控板硬件设计由PIC24FJ128DA210芯片电路,电源转换电路,UART通信电路,测温端口电路以及外部AD扩展端口电路构成。本系统采用常见的DS18B20作为测温传感器,其具有唯一的注册码,在1-Wire网络中,注册码用于单总线主机对从机器件进行逐一寻址,如果1-Wire网络中从机器件的ROM码是未知的,可以通过搜索算法来找到此码。搜索算法采用的是二叉树型结构,搜索过程沿各分节点进行,直到找到器件的ROM码(即叶子)为止;后续的搜索操作沿着节点上的其它路径进行,按照同样的方式直到找到总线上的所有器件代码。搜索算法和1-WIRE电路如图1、图2所示。

测控分机的具体PCB图如图3所示:

图3 测控分机PCB图

无线模块采用如图4所示。

图4 无线收发模块

图5 测控系统下位机程序流程图

该无线模块在可视距离下可达2KM,采用常见的RS485通信方式与粮情测控系统板连接,使用12V外部电源直接为无线模块供电,内部则通过稳压芯片为无线射频芯片提供5V电源。

2.3 系统下位机件设计

系统具体流程图如图5所示,系统上电后,电路板电源指示灯常亮,表示系统工作电压正常,此时系统完成工作频率的配置,串口初始化,定时器的初始化以及I/O口功能的定义。完毕后,系统工作指示灯闪烁表明系统板工作正常,为了缩短从接收命令到上传数据时间,系统采用循环采集数据方式将当前粮堆数据存储下来,方便上位机即时读取,接收到命令后,测控分机立即发送命令获取此时仓外仓内的温湿度数据,并将其与粮堆数据一起打包通过ZigBee模块发送至网关,网关通过串口将数据上传给上位机处理。

3.上位机界面

上位机界面接收到数据后,将数据进行存储,并在主界面三维显示当前采集仓的具体数据,上位机界面如下所示。粮情分析是对上传粮情的参数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显示在测控界面上,能够直观地反映粮食储存的基本状况,便于仓库管理人员可以随时了解掌握粮情参数的变化,以便及时地对仓库进行智能化控制。上位机软件主要包括粮情检测,巡检巡测功能,粮情分析,数据存储与检索,数据显示,数据打印,粮情控制以及一些拓展功能。

4.结束语

本设计通过利用无线传输模块与高性能的PIC24系列单片机相结合的方式开发出新型粮食监控系统,相对于传统有线方式布局降低了布线困难,成本高等缺点,在处理速度和资源上都有明显的提高,满足当前粮情测控系统对实时性以及后期可扩展性上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尊芳,黄召杰.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多参数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设计[J].信息与电脑,2011.

[2]张明,刘岑俐.基于PIC单片机和DS18B20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J].电子测试,2010.

[3]王宇.PIC 单片机入门与提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