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知识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产业结构;知识经济;科技
第三次科技革命宣告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不断扩张和渗透。冷战结束后,我国的国际关系重点是综合国力的竞争,重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知识化的步伐。信息技术时代到来,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产业机构升级。
1 我国面临的产业结构现状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现在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形成了具有出计划阶段特征的产业结构框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民的温饱问题解决,向小康社会过渡,但是不能忽视产业结构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发展极不平衡,三元结构状态形成。首先是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的农民收入水平不断上升,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农业并没得到真正的改造。农业产值在国民总产值中不断下降,而农业劳动生产力却很低,农业的就业比重还很高,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而且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比较低。在工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中,推行超前工业化,用行政手段强制集中使用资源,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超越发展的约束,不重视内涵提高的发展方式,而只是重视外延扩大。在现在的产业结构运行的投入上,生产能力参差不齐,能源、原材料供给不足,而且机械技工能力过剩,技术含量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交通运输业、教育、商业服务、邮电通信业的发展都不能满足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求。虽然我国的商业、服务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和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且商业服务内部结构不合理,总量上不足、设备落后,而且浪费严重、流通效率低下,服务意识与观念陈旧。这些都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同时这些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障碍,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就是交通运输业,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业相协调,但是交通运输业一直都没能改变这种瓶颈制约。受传统教育体制和观念的影响,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同时我国的邮电通信业也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素质低下的问题。与发到国家相比,我国的产品结构层次低,产品结构调整缓慢,产品档次和质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的技术知识含量低。结果导致产品的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产销率下降。
产业技术结构水平低,我国的技术水平大约落后于发达国家20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而且我国的工艺设备落后,在一些重点企业的关键设备只接近国际水平的15%,微电子工业、新材料工业、机电一体化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相距甚远,发展极为缓慢,难为为工业生产提供自动控制的设备,很难做到新产品开发和产品升级。
2 发展知识经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产业技术结构不合理,高科技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少数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我国还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所以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等实现了工业化再向知识化专业而应该走工业化知识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利用知识经济兴起的时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大踏步向前发展。
2.1 国家应该注重发展高科技产业
21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中国要想在世界的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发展自己高科技。我国在发展高技术产业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还远远不够。我国的的高新技术大多数实力小、产业规模小、过于分散,尤其是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产业严重落后,不能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抗衡和竞争,所以国家促进产业发展,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国家知识系统,确立知识经济的核心地位;加强对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宏观调控,创建科技园等,发挥园区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重点扶持信息产业发展,积极发展信息技术和设备制造业以及信息服务业等。
2.2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差距也体现在了传统产业上。在农业改造方面,应该不断贯彻科教兴农的战略,把信息技术与生物工程结合起来,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水平和综合的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高效和高产的农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改造传统的制造业。提高非密集型传统产业的科技水平,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信息化服务,提高国际竞争力。
2.3 政府应该积极鼓励推进科教产业化
推进科教产业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劳动力素质。科教产业化,按照市场原则和价值创造和分配资源。科教产业是知识的生产产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结构升级的核心内容。科学技术进步,生产要素实现流转,从生产率地的部门流向高的部门,提升产业结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科教水平。
参考文献
[1]元真.科技产业成长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J].科学技术哲学,1999,(3).4344.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知识产权早已是国际贸易当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地域性、易复制性与无形性等特点,与传统货物贸易相比,在在国际贸易当中的知识产权的价值通常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怎样在实际的过程当中,有效对企业的商业利益进行合法保护,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深对国际贸易与知识产权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本文将就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的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与我国发展相符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以期于完善当前贸易体系,增强我国国际竟争力水平。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国际贸易发展分析
生产力发展必然会导致经济全球化现象产生,与此同时,它也是市场与资本扩张所需的内在需求。它既是知识创新与与技术发展的结果,同时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反作用于生产力,当前世界,国内外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相互协作与依赖的趋势。作为国际贸易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涉及到贸易的各个层面,已成为了现代国际贸易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到了各方关注,并对国际贸易发展起到重大影响,总的来讲,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一般表现为以下特征:首先,国内外将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地位已提升到国家战略性高度。在今天,知识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之下发挥着巨大功效,但真正起着主导性作用的则是知识产权,它已经成为了继劳动力、资本与土地之后又一非常重要的主要生产要素之一。知识产权对于各方经济增长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重要,它已成为创造财富、发展经济的重要工具之一,并且日益成为国内外各国相互竟争的制高点。因而许多国家把知识产权荣升为战略性高度,以期于在本国对外贸易体系当中加大对于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的速度,试图在国际贸易体系当中占据主体性地位。此外,拥有自主性的知识产权能有效降低因知识产权问题而产生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存在的外交压力。其次,知识产权问题渗透于国际贸易体系当中的各个领域之间。从货物贸易角度来看,具有知识密集型的产品贸易不断得到增加,就当前而言,国际贸易发展方向越来越偏向于知识化方向,这个重心正由传统的制造业向服务业与高新技术方向转移,结构正在不断发生变化。成品的比重在国际贸易当中已然超越了初级产品数量,在这当中,知识密集型比重更为突出。初级产品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状态当中,且在市场上的销售额也在不断降低。1970年国际服务贸易总共有710亿美元的销售总额,至2007年已跃升至32573亿美元,短短几十年间,这个数字正呈几何式状态增长,且还处于不断上升状态当中。
二、完善国内企业在国际贸易体系当中知识产权体系管理的措施
根据我国当前现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加强政府引导。随着当前传统国际贸易壁垒的不断降低,广大发达国家转而运用其独具优势的知识技术新壁垒继续阻挡着我国的出品产品。对此,我国企业与政府应实行强强联手,维护当前国家经济利益。与此同时,还要转变当前政府职能,大力发展商会与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三位一体的先进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下,政府可对行业协会实行宏观管理,运用WTO当中的争端解决模式维护自身行业的利益国,建立完善的信息咨询服务,为各行业提高国内外最为标准的信息咨询。此外,各行协会也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行业知识产权问题,使本行业利益最优化。第二,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体系。就当前而言,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然成为了国家贸易流向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但就我国现状而言,由于起步较晚,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不完善,因而要通过对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的了解,不断完善当前立法体系,填补知识产权制度当中存在的空白,减少违规的知识产权问题操作。在这里,立法不仅要涉及到技术法规与标准的制订,而且还要体现技术激励机制等相关配套措施的制订。
总的来讲,面对当前日益加强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我国只有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提高立法水平,才能有效避免企业遭受切肤之痛,并让这把双刃剑可以更为良好的为我所用。除了以上方案之外,加大宣传与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是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的有效措施。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更好地制订相关措施,达到维护自身利益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凤湘,王建礼,李亚宁.谈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新格局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J],商业时代,Commercial Times,2012年19期.
[2]李洁.浅析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权利瑕疵担保——《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42条解读,[J],中国-东盟博览,China-Asean Exposition,2012年10期.
一、知识经济活动内涵矛盾的特殊性
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詹姆斯·穆尼在与艾伦·赖莱合著的《工业,前进!组织原理及其对现代工业的意义》一书中指出:“从形式的意义上讲,组织就意味着秩序”,“组织是每一种人群联合为了达到某种的目标的形式”。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巴塞尔在其所著的《产权的经济分析》一书中把组织界定为“对所有权被分割的实体的管理”。概而言之,组织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有序地结合起来的整体。
作为组织,必然具有目的性、系统性、有序性与有机性。目的性,是说任何组织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设立的;系统性,是说组成组织的各个元素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序性,是说组织内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与时间顺序的;有机性,是说为了协调组织的活动,必然存在着担负不同职责的职能部门的分化,这就类似于人体的各个器官,既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又彼此贯通,密切配合。知识经济组织作为组织无疑具有组织的一般规定性,作为一类特殊的经济组织,又必然具有区别于其他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特点。
笔者认为,知识经济活动的矛盾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内部经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在以保密、专利权、特许权等方式对知识要素(仅限于应用性知识)作非公有产权制度安排的场合,产权人通过知识的使用通常能获得超额利润,这就是知识的内部经济性。这种内部经济性无疑与专利权等非公有产权制度安排相关。之所以要作此类产权制度安排,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知识生产的有效的激励机制。然而,就知识的公共性消费可以拓展知识的作用范围,增加知识的使用价值,提高社会的总福利水平而言,知识又应该是共享的,不应该为私人、少数人所垄断的,这也就是知识的直接外部经济性。知识的直接外部经济性源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同时为众多人共同消费的性质。知识的内部结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内部经济性的增强,意味着直接外部经济性的减弱;内部经济性的减弱,意味着直接外部经济性的增强。非知识性资源(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除外)则不相同,其消费本质上是排他的、竞争的,不可能在为某人使用的同时,又供其他人所使用。非知识性资源的消费,除给产权人带来经济效益以外,尽管也可能会使非产权人获得相关效益,但这种相关效益只是间接的外部经济性,而不是直接的外部经济性。由于知识的内部经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源于非公有产权安排所赋予知识的消费排他性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消费非排他性的矛盾,因而,也可将其称之为知识消费的排他性与非排他性的矛盾。
第二,边际报酬递增性与递减性的矛盾。因为通过知识的投入可以不断开拓出新的投资领域与不断提供出新的更有利的投资机会,进而提高劳动、土地、机器设备等实体性资源的产出效率,推动生产函数向坐标图象的右上方移动,因而知识投入具有边际报酬递增倾向。然而,这种由知识投入所引起的边际报酬递增倾向,只能在不同的程度上抵消或抑制实体性经济资源投入所具有的边际报酬递减倾向,却不可能消除这种倾向。也就是说,在与知识投入相关的边际报酬递增倾向存在的同时,与其他经济资源投入相关的边际报酬递减倾向仍然存在,由此便构成了知识经济活动所内涵的边际报酬递增性与递减性的矛盾。
第三,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矛盾。在工业经济活动中,严格的工艺流程与环环相扣的流水作业线,突出强调的是统一性、常规性、一致性、整体性,全部经济活动就类似于一部机器,劳动者个体则相当于这部机器上的一个部件或螺丝钉。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因开拓、创新成为主题与基调而必然强调差异性、独创性、非常规性与个体性;另一方面因知识的生产有赖于人类知识的积累与多种知识的交融、综合,又必然强调协作性、互补性、综合性与群体性。知识经济活动所内涵的这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矛盾,必然要求劳动者个体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不同于工业经济活动的变化。在新的结合方式下,劳动者必须具有充分的独立性、机动性,与此同时,个体之间又必须能够彼此沟通,相互配合,表现出高度的整体协调性。
第四,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矛盾。工业经济活动是严格有序的,甚至严格到操作者必须按事先设计好的规范与程序来动作。知识经济活动则不同,虽其整体活动表现出高度有序性,但其个体活动却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非规范性与无序性。正是因为存在这种不确定性、非规范性与无序性,才使个体有可能去探索、去开拓、去创新。知识经济活动所包含的这一整体有序性与个体无序性的矛盾,也必然要求知识经济的组织形式发生不同于工业经济组织形式的变化。
第五,刚性与柔性的矛盾。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活动中,由于知识的含量较低,技术更新周期较长,活动的内容、方式、手段的变化节奏较慢,所以,某种经济组织一经形成,便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或刚性。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的高投入必将导致技术更新周期缩短,活动的内容、方式、手段的变化节奏加快,并要求经济组织形式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如果说使经济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刚性,是包括知识经济活动在内的任何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一般前提的话,那么,使经济组织形式同时又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柔性,则是推动知识经济持续发展的特殊的条件。
第六,流动性与非流动性的矛盾。除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外,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均含有流动性与非流动性的矛盾。流动性,是指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所具有的空间位移性。非流动性,则是指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发生空间位移时因遇到阻力而导致流动性或部分流动性的丧失。知识作为动产的一类,尽管在流动过程中也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但相比非知识性动产所遇到的阻力却要小得多,流动性也要强得多。知识性动产与非知识性动产在流动性方面所具有的显著差异,也会对知识经济组织形式产生重要影响。
第七,自主性与控制性的矛盾。在工业经济活动中,劳动者个体从属于机器体系,其活动处于完全的受控状态,不具有自主性。而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劳动者个体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为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又需要对自主进行的个体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使个体自主性与整体控制性这一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同样是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必须重视的。
二、知识经济组织代化原则
基于对经济组织优化一般要求的认识与对知识经济内涵特殊矛盾的分析,笔者认为,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高运行效率原则。判断某一知识经济组织形式是否合理,首先应看其是否有利于知识经济活动高效率运行。知识经济活动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予以下因素:一是实现知识资源与其他资源在系统内外合理配置的机制是否健全;二是促使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潜能的机制是否健全;三是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曾理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四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协调。
第二,低运行成本原则。某项经济活动的高效率如果是以高成本来支撑的话,那么这种高效率则可能是无利可图甚至是得不偿失的。因而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不仅要坚持高运行效率原则,还要坚持低运行成本原则。知识经济运行成本,主要包括以下项目:一是各种经济资源在结合过程中所发生的内耗;二是管理、协调费用;三是激励、监督成本。在上述3项成本中,第一与第二项通常是此消彼长的。坚持低运行成本原则,并不是说应使知识经济活动运行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均处于最低点,而是说在知识经济活动效率既定的前提下,应使其总运行成本最小,亦即使知识经济活动的净产出最大。
第三,主体性原则。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活动中,人从属于机器,主体受制于客体。因而在进行工业经济组织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机器体系与工艺流程的需要,而不是主体的需要,对物的组织被置于第一位,对人的组织则服从于对物的组织。从这种意义上说,工业经济的组织原则是客体性原则,而不是主体性原则。而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主体的创造性、自主性、个性发挥着主导的、关键的作用,是主体支配客体,而不是客体役使主体。因而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应是如何才能满足主体进行自主性、创造性工作的需要,如何才能为主体充分展现其个性的魅力与进行多样化的工作提供广阔的空间。也就是说,知识经济组织设计遵循的原则应是主体性原则,而不是客体性原则。
第四,弹性原则。如前所述,知识经济包含着有序性与无序性、刚性与柔性的矛盾。为使这些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必须使知识经济组织具有较强的弹性。具体说来,一是要使其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与包容性;二是要使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三是要使其具有较强的可调整性;四是要使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第五,开放性原则。知识经济领域是高度开放的领域。与物质、能量通常是单向直线式流动不同,知识的流动通常是双向并呈辐射状的,知识经济网络由此交织而成。知识经济网络不存在固定的边界,随着认识的深化与新认知领域的开辟,其网线必然越来越密集,其边界必然越来越拓展。基于这一特点,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应使所设计的组织具有不断拓展自身边界与最迅速、最充分地与外界进行知识信息交流的能力。
三、知识经济组织架构特点
知识经济活动是知识的生产活动、流通活动、分配活动与消费活动的总和。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知识生产的组织主体与组织形式作—剖析。首先探讨—不知识生产的组织主体安排。
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应用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3大类。与其对应,知识生产也包括基础知识生产、应用基础知识生产与应用知识生产3大组成部分。因基础知识生产只具有外部经济性,不具有内部经济性,其产品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故只能由国家出资举办研究机构按非商品生产的形式来进行。
应用基础知识,一方面因其消费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故可被归入公共产品之列;另一方面因其应用范围与应用者集合可大体确定,从而可借助一定形式将其外部经济内部化,故又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应用基础知识的这一双重属性便决定了对其生产组织主体安排可作如下选择:或者由国家出资设立研究机构作为公共产品来生产,或者由私人出资设立研究机构作为私人产品来生产,或者同部门、同行业的企业共同出资作为准公共产品来生产。
第一种形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应用基础研究资金全部由国家来提供,难免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二是应用基础性研究成果的使用者一般是特定部门或特定行业,此类事业若由国家来举办,便可能因无法清楚地把握需求及其变动状况,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难以吻合。
第二种形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研究成果的需要者有可能因自身财力限制而无法取得研究成果的使用权;二是某些耗资巨大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有可能因举办者财力不足而无法进行。
第三种形式,既不存在第一种形式的不足,也不具有第二种形式的缺陷,它可以灵敏地适应应用基础研究的需要及其变化,可以在不加重国家财政负担的情况下保证应用基础研究有充足的资金来源,还可以使研究成果得到广泛的利用,因而,在笔者来看,不失为一种最适合于应用基础研究进行与发展的组织主体安排。
应用知识,可进一步被区分为常规知识与非常规知识。与此相应,应用知识的生产也可被分为常规知识生产与非常规知识生产。因常规知识是在某实践领域被普遍应用与反复应用的知识,故可通过数据化与编程将其转换为计算机语言,对象化为计算机功能,使其得到更为广泛、更为经济的利用。非常规知识生产包括非常规技术生产与非常规经验、技能生产两部分。其中的非常规技术生产,或可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研究机构来进行,或可由企业成立研究机构或组织专职研究人员来进行。作何选择为宜,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财力与其对非常规技术的需求状况。财力雄厚且对非常规技术需求量大的企业,一般可自行设置研究机构或安排专职研究人员进行非常规技术研究;财力单薄且对非常规技术需求量小的企业,则直通过外购方式或吸收无形资产投资的方式来满足自身对非常规技术的需要。非常规性经验与技能,因只能通过劳动者干中学来获得,故其生产无法通过设置研究机构或安排专职研究人员来进行,而只能通过优化劳动组织形式,充分调动与激发劳动者于中学的热情来进行。
关于知识生产的组织形式或组织方式。按照雷蒙德·e·米尔斯与查尔斯·c·斯诺的观点,工业经济时代最具典型意义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功能型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的基本特征是等级制,通过专业分工系统逐层向上,从一种标准化工作过渡到另一种标准化工作,再通过自上而下的命令链,对整体活动逐级进行指挥、控制与协调。随着知识尤其是特殊性专业知识成为企业资源的核心,功能型组织经过部门型组织、矩阵型组织的短暂过渡,于20世纪80年代演变为网络型组织。笔者认为,网络型组织区别于功能型组织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单位。现代知识经济活动是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单位来进行的。这些团队相互关联,按照若干基本组织原则,通过灵活的、强大的交流网络彼此协调,不存在集权控制,其团队的组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工作目标、工作任务的转换而变动的,故团队组合又被称为不规则型企业。在不规则型企业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独立的,能够自主决策的,同时又在更大的范围背景条件下存在,并须遵守这种背景条件,以达到自治与协调的高度统一。这种以团队为基本单位的网络型组织显然能最有效地利用知识,最迅速地积累与创新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最充分地展现个性的特点与最迅速地对外界变化作出反应。
第二,职位权威让位于知识权威。维娜·艾莉在其所著的《知识的进化》一书中谈到,在与功能型组织共生的官僚制度中,你拥有的职位决定了你的权力,存在的是职位权威。但在网络型组织中,权力来源于你所掌握的知识与所了解的人,存在的是知识权威。这种权力结构的变化,意味着知识开始在经济活动中占据支配性地位,成为主导性力量。
第三,组织边界可以无限拓展。在功能型组织中,由于权力体系是按照等级层次构造的,所以组织的规模或边界必然要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限制。在网络型组织中,不存在集权控制,因而组织的规模或边界也就不会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限制,随着新的知识供给单元或知识消费单元的出现,网络的边界必然向外拓展与获得不断递增的知识规模效益。
第四,联合成为主流。在采用功能型组织形式的场合,竞争往往以获胜企业兼并失败企业而告终,被兼并者丧失了它的独立性。而在采用网络型组织形式的场合,竞争的结果则通常是竞争双方达成联合的协议。与兼并不同,联合意味着在继续保持双方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双方的相互配合与协同动作,这无疑是实现竞争双方知识资源交流与共享的一种最有利的组织形式。
第五,信息主要是横向流动。在以等级制为特征的功能型组织中,为满足集权式管理的需要,信息主要是纵向流动或纵向传递的。而在网络型组织中,由于团队之间主要通过彼此的沟通对话来协同动作。所以信息主要是横向流动或横向传递的。以信息横向流动为主的网络型组织可以使信息知识资源得到更为迅速、更为充分、更为经济的利用。
全球经济在历经多年低位运行后,2014年增长分化明显加剧,中美明显领跑全球经济增长,发达与新兴经济体之间及两大阵营内部均出现增长分化。首先,美国、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表现不俗,明显领跑各国经济。中国经济换挡减速,2014年增长7.4%,为25年来最低,但仍属较高增长;美国经济则调挡加速,2014年全年增长2.4%,好过IMF之前预测的2.2%。2013年,中、美经济总量分别是9.5万亿和16.8万亿美元,2014年分别达到10.3万亿、17.4万亿美元,中国GDP规模已达美国的60%,较2004年占15.6%大幅增长。美、中如此大经济体量同时在增速上突出是世界经济少有的新态势,而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与“车厢”的差距渐大是暂时现象还是趋势性变化,2015年将是一个重要观察窗口。
其次,发达与新兴经济体之间延续增长分化。2014年发达、新兴经济体分别增长1.8%、4.4%,较2013年分别增加0.5%和减少0.3%。从增速上看,发达国家仍远不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但从增速变化看,呈现出发达经济体增长率总体向2%收敛、新兴经济整体从6%离散的新态势。
第三,发达经济体政策、增长均现明显分化。美国经济增势较好;英国、加拿大2014年增长率分别达到可观的2.6%、2.4%;欧、日则可能面临“停滞风险”,欧元区经济数据经过多次修正后,勉强避免零增长,2014年仅增长0.8%。日本经济因上调消费税对经济造成沉重打击,“安倍经济学”推动的增势正在逆转,二季度经济下挫6.8%,2014年仅增0.1%,经济不振可能延续。美、欧、日经济走势上的分化,与各自经济货币政策刺激的时机、幅度、手法不同相关,短期内欧日与美差距或将进一步拉大。
第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分化严重。中、印保持平稳或较高增长,2014年印度增长5.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分化比发达国家更为明显。从区域看,最高的亚洲新兴市场可达6.5%,最低的如独联体预计仅为0.9%。金砖五国的其他国家,受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影响经济急剧下滑,巴西经济增速由2013年的2.5%急降至2014年的0.1%;南非因大宗商品价格下滑致经济走低,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地位已被尼日利亚取代;因石油价格暴跌与地缘政治风险叠加压制增长,俄罗斯经济2014年仅增0.6%。
今年1月,IMF、世行最新预测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分别为3.5%和3%。各国经济增长分化将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面临动荡抑或迎来机遇,沉闷低迷还是创新突破,2015年尤需关注中、美两大经济体走势。
一是中、美对世界经济稳定与增长将发挥更为重要和决定性作用,但将呈现出不同的影响途径和方式。据IMF测算,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约27.8%,是贡献最大的国家,美国次于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15.3%。美国经济迅速转暖甚至重新崛起很可能转变整个世界的经济格局;中国则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领域不断推出新倡议,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一带一路”整体推进,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金砖银行,正努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格局。
2014年,美国通过收缩与后退、中国通过开放与进取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至少在国际资本市场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伴随美国结束量宽,全球资本回流美国,呈现“收水”之势,此为“聚变”。如高盛数据显示,2014年流入美股的外资占比达16%,这一比例创有记录69年来新高。相比之下,2014年,中国基本成为净资本输出国,呈现向全球“放水”势头,是为“裂变”。在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中国大幅超过美国,正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上的具体体现。
中、美经济存在竞合关系,竞争层面,在自贸安排设计、未来规则调整上,美打压新兴经济体崛起意图明显;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力图通过亚投行机制、金砖机制以及区域自贸协定等维护自身利益。合作层面,二十国集团持续推动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并致力于改革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中、美仍在共同推动气候谈判和APEC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美经济虽然领跑,但还未达到世界各国都将因此受益的程度,特别是美国决策层自行其是还可能产生副作用,而两国经济也不是“孤岛”,世界经济整体环境变化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反过来将对中、美经济增长形成制约。
二是由美元可能加息引发的资产重新定价和全球资本流动将对新兴经济体产生最大外部冲击。美国经济转好必然导致全球资本回流,极易引发资本流出国家出现金融动荡,其中经济增速放缓国家出现金融、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偏高。二十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日本资产泡沫破灭都和美国货币政策的转向紧密相关。目前美元加息预期正在升温,新兴国家已经出现明显的资本外流迹象,美联储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已成世界各国关注焦点,对业已疲软的世界经济构成的挑战不可低估。
美元一旦时隔近十年后首次加息,将直接导致全球资产重新定价,进而引发资本流动。历史经验表明,一些高度依赖大宗商品和能源出口的国家,反复承受了资本外逃、货币贬值、物价高涨等风险,可能诱发新的经济和金融危机。
三是世界经济也在累积新力量、新势能,拐角处或会荣景乍到。关于清洁能源、生物技术、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是否能够达到全面引领世界经济增长尚无定论,但一些国家已着手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可能悄然而至做准备,力争抢占先机和制高点。美国将重振、发展高端制造业作为近年最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2010年,总统奥巴马签署了《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2011年,美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旨在加快抢占21世纪先进制造业制高点。2012年,进一步推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通过积极政策鼓励制造企业回归美国本土。制造业最为发达的德国正力推“工业4.0”运动,旨在实现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工业领域的设备、生产与系统以网络化的形式向互联网迈进,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将成为改写世界经济内涵、版图和秩序的新能量,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希望和前景所在。为应对新科技产业革命,争夺国际产业竞争话语权,中国既不能等,也不能慢,唯有迎头赶上。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意在行稳;而新常态的本质是表明经济发展需要新引擎、新动力,需要提高增长质量和实现可持续性增长,意在致远。两年来,就在外界担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际,中国经济新蓝图已破茧而出,顶层设计和改革预期不断清晰,今年两会期间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显示保持经济合理运行区间的“弹药”充足。
刚才,**同志对前一阶段我市质量兴市工作情况及今后工作谈了很好的意见。省质监局*局长作了重要讲话,希望同志们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质量是全市经济的重要命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把质量兴市工作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目前,全市共有111个产品获省以上名牌、名标和国家免检称号,相关工业企业年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20**年获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称号。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推进质量兴市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质量整体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更大。资源消耗大、劳动密集型产品较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经济规模、对经济的贡献份额偏小。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小型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质量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尽管产品质量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个别行业、个别产品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反复。从上半年我市主要受检产品合格率来看,消毒柜产品合格率较去年下降了5.6%,调味品合格率下降了2.4%。此外,质量监督机构设施不够完善,质量管理动力不足,有效控制质量的手段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
质量兴市战略是一项重要的政府主导性工程,是各级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驾驭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具体体现。一段时间以来,媒体曝光的各种质量、工程质量事故,其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对政府诚信形象的质疑,都在深刻地警示我们,抓质量工作,不仅仅是为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又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
当前推进质量兴市工作的首要任务,仍然要放在强化认识,转变观念,要把质量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命脉,以观念思路的创新和思想意识的提高,带动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
各级领导都要从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质量兴市工作的重要意义。今年以来,我市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2亿元,增长18.8%。总体来看,全市经济整体运行良好,增速处于上升期的合理运行区间。但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经济运行质量问题仍然亟需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产品质量。产品质量上不去,经济质量也无从谈起。抓好质量兴市工作,全面提高质量工作的总体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世界著名管理学家美国的朱兰博士说,二十世纪是一个生产率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即从重视效率转向重视质量,从原来的粗放型走向集约型。质量兴市领导小组成员要全面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把思路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上来,切实增强对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采取行政的、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抓好各项质量工作的落实,努力促进我市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协调发展。
“质量兴市”工作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城市来说,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即质量兴市应着眼于城市整体,也就是“城市质量”。通过生产力结构的调整,促使产业结构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比例,这就是产业结构的质量问题;通过拥有更多的知名企业和品牌,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通过不断完善文化、教育、卫生、环境、交通、旅游等服务性产品质量,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进一步推进质量兴市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大质量”意识,把质量兴市工作与我们正在开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城市化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使质量兴市战略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有力的助推器。
二、突出重点,努力开创质量兴市工作新局面
一般来说,质量兴市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质量兴市与落实各级政府的质量工作责任制和打假工作责任制结合起来;二是把质量兴市活动与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结合起来,坚持打假治劣与质量振兴两翼推进;三是质量兴市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结合起来,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下一阶段,在落实“三个结合”的同时,要突出工作重点,继续抓政策引导,抓社会基础,抓重点行业,抓名牌战略,抓依法整治,不断创新质量兴市工作机制,拓宽质量兴市工作内涵,着力推动我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及总体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实现新的提高。
(一)进一步深化名牌战略的实施。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做好引导、规划、宣传、培训、激励等工作,加快名牌战略工作步伐。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政策规划引导体系。最近,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名牌战略的通知》,对名推委进行了调整,明确了工作责任。各镇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文件精神,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建立健全名牌产品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切实做好对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指导、监督、协调和服务工作。二是进一步抓好创名牌工作。引导企业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推动企业重视技术进步,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特别是要帮扶民营企业坚持“以质取胜”、“质量第一”的原则,加强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等基础工作;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通过帮扶重点,树立典型,调动全市企业创名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大品牌经营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利用名牌优势,细化分工,扩大协作,延长名牌产品的产业链。以名牌为纽带,开展联合兼并,优化配置资源,扩大名牌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开发系列产品,扩大名牌效应,促进资源向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聚集,提高名牌产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抓好名牌保护工作。打假办要发挥好牵头组织和协调作用,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名优企业品牌保护机制,加大对品牌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为创造名牌、发展名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引导企业充分认识到创名牌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开拓,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水平,形成质量工作与品牌工作的良性互动,才能保持优势,真正做大做强企业。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取消了威力洗衣机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虽然不是直接质量原因造成的,但说明了质量工作的广泛性,说明了名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二)加强诚信质量工作,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水平。
产品质量是企业效益的根本前提,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根本保证。**燃气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先后获得中国名牌、国家免检、省名牌称号后,年销售收入较上年增长25%,工业产值增长26%,利税总额提高了16%,近日,该企业已经在深圳挂牌。该企业抓质量、抓品牌的经验值得我们推广和借鉴。下一步,要积极引导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引导企业采用先进工艺,严格标准生产,重视计量检测,加强工艺纪律,完善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鼓励企业开展质量认证工作,积极推广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步伐。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选择一批企业技改项目作为市的重点,优先享受市工业企业技改项目贷款贴息政策。重点扶持骨干企业技改,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要完善质量检测基础设施。完善质量检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提高产品质量检测能力,扩大产品质量检验覆盖面。要大力推进质量动态管理。构建覆盖全面、数据准确的全市工业生产企业质量档案库,运用信息化手段定期分析质量动态,提出有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措施。新晨
(三)强化社会质量监督。
完善质量社会监督机制是质量兴市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社会质量兴市的重要手段,下一步,要在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市场监督体系,完善监督抽查通报制度,逐步建立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切实解决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对质量隐患较大的重点镇区、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进行专项质量整顿,以抓大案要案、抓源头、端窝点、整顿市场为突破口,坚决打击制假、售假、侵权盗版等各种违法活动,维护经济秩序,维护区域特色经济品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抓好农业地方标准的制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扶持和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带动全市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市、镇农贸市场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引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完善重要产品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针对食品、药品、家用电器、建材、农药、化肥等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品的质量问题,加大执法力度,实行动态监管,坚决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对危及健康安全的不合格产品实行责令企业召回制度,建立市场退出机制。
(四)进一步加强领导,共同营造质量兴市的良好氛围。
1992年春,美国发生了两大城市新闻。
其一是3月底芝加哥市在维修桥梁时,施工单位误将桥桩打人地下排水系统,引起河水倒灌入城,市中心大部分重要建筑物中安放供电设备的地下室淹水,不得不停电封闭,上百万人从高楼中撤出,市中心停止运营数天,损失达10亿美元。第二次是4月29日,洛杉矶白人警察殴打违章驾驶的黑人,引发骚乱,市中心的“韩国城”及一些商业区被抢烧一空,经联邦政府出动军队才得平定,损失数十亿美元。在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发生的是“天灾”,暴露了长期只讲利用,忽视维修的美国大城市基础设施的老化间题。第二大城市洛杉矶的“人祸”更为复杂,而下层市民对城市贫富两极化的不满则是根本原因。这两场灾难,终于引起国会及政府对城市间题的重视,通过了“城市援助法案”,拨巨款补助受害城市。
正是由于城市灾害的发生及城市援助法案的通过,“公平规划”(EqnityPlalining)才应运而生,成为当前美国规划界的热门话题,甚至不少规划院系在酝酿开设有关课程。公平规划的中心是如何正确评价城市问题,以求公平地利用城市法案提供的城市复兴资金,为下层市民提供援助。然而,如何实现“公平规划”迄今尚无定议。
其实,规划的公平性历来是规划理论的中心问题之一。在市场经济下,市场力被认为是调节经济活动以至社会活动的主要因素。那么,规划有何作用?规划师的主要职责何在?诸家争鸣,众说纷纭。被当代规划理论泰斗卡斯泰尔(M.Castelis)誉为“20年来最优秀的规划理论著作”的《在公共领域中的规划》(Phnning仇thePublicDomain,作者JohnFriedmann为洛杉矶加大教授)对以上问题有详尽的讨论。长期以来,规划被认为是一门技术,如同一切技术一样,,规划的社会功能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手段。
由于在评价“手段”时,着重点往往在其解决间题的效率,故效率也成为评价规划优劣的标准.与此对应,作为技术人员的规划师,其职责是为决策者提供可选用的方案,即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规划师的这种社会角色,决定了规划师必须寻求决策者的支持,以便“向权力讲授真理”(wildasky,1979)。这种观点在60年代末遭到挑战。反对者认为,如果规划师只为决策者服务,那么谁来保护非决策者
的利益?虽然在理论上决策者可代表全部公众利益,但在西方市场经济中,各利益集团的影响远大于一般公众,所以决策者往往是大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非公众的代言人。60年代民权运动中成长的一代规划师以公众代言人为己任,由此产生公众参与、辩护规划等一系列新的规划内容.在这些规划师看来,规划不仅是一门技术科学,更是一门社会科学。规划师不仅是技术人员,更应是社会工作人员。如果说技术科学惯于以效率作评价,社会科学则更多以公平作评价。
时至今天,美国规划师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仍是:规划师对社会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由于60%的规划师在政府机构工作,因此他们在工作中往往面对某种“良心上的困惑”。一方面,他们越来越看到社会不公平带来的城市问题,因此希望社会变革(socialChans“),以根本解决城市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变革过于激进,目前看不到实现的可能,大多数规划师只能做些社会改良(Soc诫Reform)的工作,在现实条件下尽可能为公众利益做些实事,更注意“社会公平”的间题。但做这类工作的同时,他们又不无困惑地感到这种改良只会帮助延长现有体制的寿命,而变革这个体制才是他们的真正愿望。
他们之所以忽略物质性规划(Physicalp如ning),不一定是轻视物质性规划的作用,而是因为在现有体制中,大多数物质规划只是为既得利益集团作锦上添花,而非为最需要帮助的下层市民雪中送炭。若将有限的城建资金用在美化城市的项目上,则低收入住宅,衰落区复兴等出于“公平”考虑的项目将更为减少。
(二)市场经济下的规划工作及其社会功能
在Friedmarm看来,西方市场经济下的规划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
1、经济规划(全国性、全省及地方性):包括投资规划(以促进经济增长)、就业规划、货币政策规划、贸易规划、收入分配规划、战略性物资规划(如能源),及各部门规划(农业、交通规划等)。
2、社会规划(全国性、全省及地方性):包括保护市场经济下受害者的规划(如失业保险、转业培训规划等)、社会福利规划及各专项规划(住房、保健、教育、老年人及幼托规划等)。
3、环境规划(全国性、全省及地方性):包括防污染规划、公共土地管理规划、水资源管理规划、资源节约规划、野生生物保护规划、稀有环境保护规划、能源规划。
4、城市规划(地方性):包括用地规划(区划法、公共设施布局)、地方通规划(道路、公交)、对外交通规划、城市再开发规划、城市设计、历史地区保护规划及社区规划。
5.区域规划(全国性、各省):包括自然资源规划(灌溉系统、水力资源、主要河流流域规划)、区域经济规划(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人口迁移及安置规划(包括自发流动及被动搬迁)、大工业迁址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及农业区发展规划。
6.国民安全规划。
综观以上各项规划,可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其基本工作内容仍是“公共事务”,其主要服务对象仍是“公众”。因此,市场经济下规划的社会功能是:
1、指导经济稳定成长,为经济发展服务。
2、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尤其在私人投资无意经营的领域内的公共服务,如公交、公路、大型水电站等。
3、提供公共补贴,以资助某些有利全体公民的项目(如工业搬迁、农田占用补贴)。
4、保护公共利益,协调利益冲突,防止因追求利润的市场力过于膨胀而影响公共或其他个人的利益(如制订用地规划、区划法、防污染法、野生生物保护法等)。
5、调节社会分配,为市场经济受害者提供补贴,以减少两极分化。
不论这些功能有多少可以实现,其基本出发点显然在于对“公平”的考虑,而不是对“效率”的考虑。其原因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虽能促进效率的提高,却无法提供公平的分配。
一般认为,“公平”和“效率”是两个同样重要,却又难以兼得的目标。追求“公平”,往往影响效率,反之亦然。西方市场经济下规划对公平的侧重,我认为是由于市场经济根本出于鼓励竟争,以提高效率,故自身已有高效率的优点,而“公平”正是其弱处,故市场经济即使为了自身的存在,也需有注重“公平”的规划来作平衡。相反,计划经济的特点是把分散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集中,再在某些原则(主要是“公平”或“均富,’)下重行分配,故自身已有公平的优点,不足之处则是大锅饭带来的低效率,因此历来计划经济下的规划工作更强调“效率”,所提出的“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均基于“低投人高产出”的效率目标。这被认为是“合理化”,或合乎理性的。社会生活中有两种合理化。
一是力求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利益的合理化,以“效率”为目标,可命之为“市场性合理化”。二是以最大多数人获得最大利益的合理化,以“公平”为目标,可命之为“社会性合理化”。两种合理化的共同点是都迫求最大得益,不同点是如何分配这种得益。在市场性合理化看来,利益集团当仁不让地要享有得益,对社会性合理化来说,公众分享得益才是目标。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下,规划工作应更注意社会性合理化,规划师在职业道德上应更注意维护全体公众的利益。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规划工作如果运行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能保持计划和市场两方面的优点,规划工作将能发挥更大作用。但由于这种体制的建立和成熟尚待时日,鉴于西方市场经济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引入市场经济后的规划工作有以下推论:
1、引人市场机制后,规划工作中的经济因素的影响会急剧上升,可以说全部规划工作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受经济效益的牵制。从正面看,规划将有更多资金渠道来落实。另一方面,自发的市场规律将更多影响从用地布局到城市设计这一系列物质规划的成果。在用地布局上,利益集团(如三资企业)的发言权会上升。在城市设计或详细规划中,不仅为了美化环境或保持特色,其他经济考虑如吸引顾客、增加店面、增加营业额等都是重要目标。
2、正因为经济或“物”的因素不可避免地会上升,规划工作应从重视“效率”转向重视“公平”,即保证全体公众的长远利益。规划师要防止见物不见人,应化更多功夫在研究人的活动上,因为正是人的活动,包括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才造成物质环境的变化。这里的“人”应包括全体市民的活动,不只是特定利益集团的活动。例如,对于大型项目,一定要有“项目影响评价研究”,讨论该项建设对城市用地、交通、就业、税收、基础设施、游憩等各方面的影响。
3、引入市场经济后,经济活力增强,建设活动也会增加,规划工作应力求保持对城市发展的控制。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城市的经济表明,越是城市大变动时期,越是需要城市规划作协调。可以说,规划就是对变化的管理。决策过程应广泛反映出各方意见,但决策大权应保持在规划部门手里。各种法规(如执照法、区划法、仲裁法等)是保证规划部门管理城市发展的依据。
4、城市规划的实践证明,公众利益只有通过公众参与才能保证。决策者+规划师不等于公众,无法代表全部公众的意见。规划师要代表公众的利益,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群众认可规划师对他们利益的代表性。
5、计划经济下的规划主要是调节各公有部门间的利益(公对公)。引入市场经济后,由于各种经济成分在市场中的利益不一定相同,“公”“私”间的利益冲突将会出现。协调“公”“私”(包括外资企业)间的利益将会成为规划工作的内容之一,“公平”作为规划原则的重要性将会突现。规划师应既不歧’视,也不偏袒任何一方,以保证公众或弱小利益集团的正当利益不被牺牲,而公平的基础是法规。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新事物,要重视新条件下的规划理论建设。世界上有过市场经济下的规划理论,也有计划经济下的规划理论,但缺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规划理论。实践工作往往使人注意个别问题的解法,理论才能使人反思诸如“做了些什么?为谁做?”这样的问题,从而在更深、更高层次上提出解决办法。
7、经济条件的改善将会有利于规划方法的现代化。但是现代的方法论(如系统论)及新技术(如计算机和遥感)只能提高“效率”,无法取代对“公平”这一目标的追求。有了好的方法不等于有了好的目标。目标,或价值,是伦理学和哲学问题,方法论无法替代伦理学和哲学。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目标;变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4-0202-01
1、会计目标主体的变化
会计目标主体包含会计信息使用主体和会计信息提供主体两方面,前者是“谁需要会计信息问题”,后者是“谁能提供会计信息问题”。
(1)传统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有以下三方面:①国家。②存在于企业外部、与企业有明显经济利益关系的集团、单位和个人。③企业内部。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信息使用者范围扩大了,这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增多了,例如,有的消费者环保意识较强,他们在购买企业的产品之前要了解企业环境会计方面的信息,这部分消费者也成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又如,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越来越关心,这部分与企业没有明显利益关系的人员成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2)传统的会计信息提供者只是对企业经济业务和经济事项进行加工处理的会计组织机构或会计人员,除此之外别无他人。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状况将发生改变。因为,一方面,在信息时代信息使用者能够获得的信息将成倍增长,信息使用者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可能变得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不具有会计知识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增多,传统的会计信息对这部分人可能难以理解。因此,需要将会计人员提供的初始信息进行转化,生成简明、易懂的再加工信息。信息咨询机构可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2、会计目标客体的变化
会计目标的客体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包括会计信息的种类和会计信息的质量两方面:
(1)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包括以下内容:计量特定企业主体的资源;反映特定企业主体的义务及权益;计量特定企业主体资源、义务和权益的变动情况;在特定期间内分配这些变动;以货币作为一个通用单位来反映将来的状况。概括来说,企业要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的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发生变化,相应地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种类也发生变化,这主要表现在:①非财务信息将被广泛地披露。因为,在高度发达的经济技术时代,构成经济决策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不仅要依据财务信息,而且还要依据非财务信息。甚至有时非财务信息比财务信息对决策更具决策价值。②社会责任信息越来越多地被企业所披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通过切身感受和信息媒介的报导,对企业生产可能产生的负效应越来越敏感。企业披露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信息有助于创造良好的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争取社会公众和本企业职工对企业经营的支持,否则企业不可能长期地确保最大限度的收益。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体现在四方面:①相关性。②可靠性。③可比性。④一致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及时性要求日益突出。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和金融正成为今天社会的支枝产业。当今市场经济的一个重大特点是:竞争加剧,风险加大。除高新技术产业突飞猛进外,金融创新、市场创新和企业收购兼并也层出不穷,愈演愈烈。经济环境日新月异,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及时性要求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最大程度上缩短会计期间结束日与财务报告公布日之间的时间间隔,以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及时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外部市场的变化作出反应,增强决策的有效件和合理性。②会计信息预测价值倍显重要。预测价值是指信息能够帮助决策者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的可能结果。如前所述,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越来越受信息使用者关注,而决策是面向未来的,对决策者来说,有关企业未来发展情况的信息比历史信息更为重要。因此,在未来的会计信息披露上,预测信息的比重将增加。
3、会计目标实现方式的变化
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即会计主体所提供的信息所要求具有的结构,包括信息的用途和信息的提供方式两方面。
(1)信息的用途。从“受托经营观”来看,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用途就是解除受托人和企业外部委托人之间的责任,促使受托人积极参与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决策有用观”来看,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用途就是有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股利或利息、出售或购买证券所得、清偿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现金流动,估计其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
(2)信息提供方式。传统的信息提供方式是企业对外的正式书面报告和对内的内部书面会计报告。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新技术对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式提出挑战,书面形式的报告不再成为唯一的信息载体。企业对外报告将广泛采取“在线报告”这种电子媒介形式,而企业对内报告也都存放于企业内部网,信息使用者可以即需即闻。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
一、引言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智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管理的对象就是人、才、物、信息等资源。在信息化的时代里,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管理越来越趋向于现代化,人们的管理理念,管理组织,及管理文化,管理方式有了更进一步的转变并出现了新的趋势。
二、管理观念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管理观念的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在经济转型时期,一个公司要想屹立不倒,管理组织和文化以及管理协调控制都是建立在管理观念现代化的基础之上,在现代化的经济思想管理中就必须要向人性化、和谐化的思想观念。
1.管理观念的人性化
在传统的管理观念中,领导可以说是整个管理过程中的命令者,员工及其下属往往处于必须服从的地位,传统的管理观念占据着大多数人的头脑,人们往往认为管理就是要通过制定制度和纪律来控制企业的员工。这种传统的管理观念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一定的弊端。虽然可以使企业达到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目的,但是这种缺乏人性化的管理观念会挫伤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他们不能自由的创新,从而阻止了一个企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大力倡导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的技术不断出现,这就说明了知识型、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当前迫切需求的。因此,企业要摒弃一些旧的管理观念,汲取新的管理观念,依托共同的信念和互动来进行管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给予每个员工一定的发展空间,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在快乐舒适的平台下成长。同时,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激励方式、奖励制度、员工福利等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德国《经济周刊》曾经认为,“企业的成功之道是企业首先要面向员工,才能最终面向顾客。如果员工没有顾客的感觉,没有满意的心态,他们怎么会全心全意地面向顾客,为顾客服务,并赢得顾客呢?”
2.管理观念和谐化
我国当前经济正进入增速换挡、动力转换、结构优化的新常态,企业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并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利润最大化已经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唯一目标。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在给企业创造价值增收利润的同时,也应该与社会共同进步,共同和谐发展。和谐是衡量一个企业和企业管理者的重要标尺,他不仅是企业在竞争中的致胜法宝,也是企业价值的重要表现。因此,企业在管理中和谐发展尤为重要。“在当前企业经营管理领域,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伦理规则。”和谐化的管理观念是企业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化解的重要观念,可以有效的化解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顾客之间的矛盾。
三、管理文化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新趋势
一个企业的文化可以说是一个公司的使命,因此,在现代化的管理中企业文化一定要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文化代表着组织的目标、信念以及价值观,是管理精神中的核心部分。文化是企业工作执行的标准和依据,是企业的灵魂,文化建设是企业的必经之路。我国已经进入文化管理的时代,在经济管理发展道路上,只有积极的把文化和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文化为基础来对企业进行管理,加强文化建设的管理,促进健康、科学的、发展的、人性化的、有价值观念的文化管理的形成,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1.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是基础
提倡以人为本,在经济管理文化中非常普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文化管理是一种围绕着人的生活、工作习惯而展开的。近年来,以人为本的管理成为经济管理中文化管理的核心话题,这种管理模式为了达到可以提升人的工作潜力和效率,让每位员工都能够有责任感的去投入到工作中的目的,围绕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来展开研究的一种文化管理模式。首先,企业要支持和发展员工。盛田昭夫认为,“公司要留住那些有才能的人,必须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帮助他们确立明确的目标,避免他们走弯路,遭受挫折。”一个好的企业,在发展自己企业的同时还还可以给员工创造好的环境及发展平台,因此,企业尽力为员工提供所需资源、信息等,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一些困难,使他们能够在实现任务的过程中创造奇迹。其次,要激发员工的潜能,尊重每一位员工。沃尔玛超市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发展到如今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业,证明其确实有其独到的优势。在众多成功因素当中,沃尔玛的企业文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总结出其中的关键一条便是尊重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这是沃尔玛的文化的精髓。沃尔玛尊重员工,视员工为合伙人。“员工是合伙人”这一理念还具体化为公司政策利润分享计划;购买股票计划;员工折扣规定;损耗奖励计划;员工培训计划等等。同时,在尊重员工的基础上,重视激发员工的潜能。它根据每一位员工所具备的的不同个性,分别给予不同的目标,在此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并指引他们达到目标甚至超越自我,针对于那些超越自我目标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赏,有效的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是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获得满足。
2.以个性化管理文化为突破
在企业文化的管理中,企业文化能否创新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全面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苹果公司,“与一般公司希望大量招揽人才不同,苹果公司认为在电子产品领域,人才的质量比数量更加重要。基于此,苹果公司认为在公司管理中,仅仅是拥有较少的这样的顶尖团队就够了,它极力强调‘精’和‘简’”。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有符合自己公司发展的个性化管理文化,突出企业文化个性化目标,打造企业独特的文化气质,可以树立自己独特的企业形象,实施差异化文化战略,使企业拥有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企业应该不断根据企业的个性创新企业知识价值观,以知识作为价值的尺度,以创新作为知识价值的核心,在员工心目中牢固树立知识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和价值增值的关键因素的价值观念。
四、管理组织的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1.管理组织方式民主化
管理组织方式的民主化可以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力量,可以让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来,企业的员工可以毫无顾虑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在企业中发挥自己的微薄作用,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在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下,管理高度集中,一权独大的现象严重,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员工难以得到更好的发挥,因此,员工的智慧、力量得不到重视,不仅造成员工的跳槽,也削弱了企业整体实力,不利于企业的健康长期稳定的发展。
2.网络化的管理
在现代社会里,网络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对于经济管理而言,实现网络化的经济管理有着其必然性和重要性。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它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以网络为依托的经济管理也将成为一种趋势,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必然,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在网络化管理系统中,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可以实现信息的贡献,从而提高经济管理效益。同时,在网络管理下,可以更好地方便沟通,为员工发表意见提供多样化的途径,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战略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秦东,刘富荣,王柳.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04).
[2]范广智.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探析[J].现代商业,2008(07).
[3]郑本祥.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3(06).
[4]胡爱珍,探析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发展之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1(17).
[5]杨晓冬.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2(17).
关键词:手机文化;传播变革;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6)01011805
手机作为媒介因其传播信息的重要性而被人们称为“第五媒体”。可是,在十多年前,谁也想不到模样笨重、被戏称为“大哥大”的手机会演变为外形时尚小巧、文化个性突出、综合服务和娱乐功能兼而有之的强势媒体。手机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正在成为社会进步与文化创新的巨大推动力量,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科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同时,它对扩展与开放社会交往、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正产生着其他媒体无法比肩的重大影响。
一、手机文化传播的历史走向及其特点
保罗・莱文森曾提出传播媒介发展的“三分说”,即“旧媒介”、“新媒介”和“新新媒介”三个发展阶段和传播形态。莱文森认为:自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以来,在互联网诞生之前的一切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都是“旧媒介”,即“第一代媒介”;“新媒介”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第二代媒介”;而“新新媒介”则指产生于21世纪初期,因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而带来的“第三代媒介”,特别是手机媒体的普及。 “新新媒介涵盖以前新媒介的原理”,“使其用户对新媒介有一定的控制权,用户可以决定何时何地去获取新媒介提供的文本、音频和视听”[1]。移动互联网特别是手机媒体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深刻改变着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1987年,作为个人移动通信工具的模拟信号手机在美国被制造出来,即世界上“第一代手机”,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的飞跃发展, “第二代手机”数字手机开始了由个人通信工具向大众传播媒介的革命性跨越,再到“第三代手机”、“第四代手机”(3G、4G)的出现,手机传播集文字、音频、视频、图片、表情符号、消费购物、在线支付等多种媒介功能为一体,堪称一种多维传播媒介,成为传统媒介甚至新媒介从未有过的可以进行“无限传播”的“新新媒介”。手机传播的革命性变革不仅带来了文化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文化构成与交往方式,也革新了人们的大众传播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