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民英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习动机;英语教学;新进农民工子女;公办初中
2010年,上海市教委宣布,从当年秋季开学起,本市所有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均可免费享受义务教育,其中初中阶段的教育全部并入公办中学,也就是以前民工子弟学校的初中阶段全部取消。由于民工子弟学校的学制为小学六年,而公办小学学制为五年,这样就导致了民工子弟学校毕业的学生升入公办初中后直接进入七年级就读。这部分学生的到来,给我们公办初中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一、新进农民工子女英语学习的现状分析
(一)新进农民工子女的英语基础薄弱
以下是笔者所在的学校某年度的七年级原始成绩表,其中阴影标出的即新进农民工子女的入学英语成绩。
通过以上成绩看出:新进农民工子女的英语为12.47分,离年级均分有30分左右的差距,而与其他班级的均分差距高达50分。
除此之外,笔者还翻看了新进农民工子女的答卷,发现他们在知识方面的缺陷远比成绩反映出来的要差:90%的学生的分数都是靠猜得来的,试卷上根本看不出他们的英语基础;更有73%的同学A\B\C\D大小写分不清楚;35%的同学整张试卷上没有有效的标志。
(二)新进农民工子女学习英语的动机缺乏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基于新进农民工子女英语基础差的特点,笔者主要从目标引力、外界压力和心理动力三方面对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
1.目标引力方面:
在英语学习的目标引力方面,调查发现在学习英语方面选择“应付考试”的占到62.2%,为了以后“可以从事与英语有关的工作”的占到了42.2%;而在英语这门学科上“想成为班级第一名的”有40%,而选择“尽力取得最大的进步的”占到了50%。由此可见,新进农民工子女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学习目标都是外在的,基于实际的。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目标并不是很明确。
2.外界压力方面
在学习英语的外界压力方面,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在新进农民工子女当中,认为“学校、教师”给的压力最大的占的比例最大,为70%;而认为“家长”给的压力最大的仅占25%。因此,可以看出新进农民工子女都是迫于任课教师的压力才学习英语的,而家长在这一方面给学生的压力不是很大,这与一般学生是迫于家长的压力而读书是有所不同的。见学生访谈:
笔者:你以前学过英语吗?
学生D:没有。
笔者:一点也没有吗?老师觉得你字写的还可以。
学生D:…也不是,三年级开始学的。
笔者:那也学了几年了啊,应该也有些基础了啊,怎么读不来呢?你在家会听录音吗?
学生D:家里没有录音机。我爸爸妈妈说只要把语文数学学好就行了,英语是副科,以后也用不到。
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以上的例子并不少见。由此可以看出,新进农民工子女在英语学习方面受的外界压力严重失衡。学校方面压力过大,可能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打击,或者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但是家庭方面,又基本上没有压力,这就导致了新进农民工子女英语学习的不正常。在学校,由于教师抓的紧,学生感觉到严重的学习压力,他们在校的每一天几乎都是在紧张的状态中完成的;而另一方面,等回到家里时,又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后果是第二天教师检查作业时又会给他们更大的压力。这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不仅不利于英语的学习,也非常不利于新进农民工子女的发展。
2.学习自信心方面
众所周知,无论是做任何事情,只有有了自信,才能从容的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去探究,体验学习的乐趣。
但在工作当中,笔者发现大量的新进农民工子女对于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尤其是英语。通过周记交流,笔者也整理了几位学生的代表性的想法:
案例一:(来自2011年9月 第四周周记)
学生A:英语老师对我们要求太高了,我们外地的不比本地的,我们基础差,学习不好是正常的。
学生C:希望英语老师多为我们外地人考虑,我们本来就成绩差,再努力也没有用。
通过上述几位同学的交流可以看出,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没有因为身处弱势而奋起直追,他们在自信心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失现象。
二、采取策略,激发新进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动机
(一) 创造机会表扬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的根源是来自对困难的战而胜之”。新进农民工子女因为缺乏英语基础,本身就存在自卑心理,如果教师经常给予农民工子女失败和不适应学习的证据,就会出现伴随学生的日益增强的自我怀疑。为了使学生能用一种积极的方式认识自己,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并给予他们肯定和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成功。比如,在英语课堂上,提问问题时可以降低难度,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平时的作业、考试成绩应以进步为表扬的标准,哪怕是一丁点儿的进步,也应给予肯定的表扬,让他们获得自信并及时通报家长,一方面可以引起家长对英语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在班里和家中都体验到学习取得进步的喜悦,从而稳定学习兴趣。下面是一则教育案例: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村民自治的推进为农村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和发展空间。一批颇具经济眼光、管理才能和特殊胆识的农民逐渐拉大了与其他农民的收入差距,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富裕农民阶层。富裕农民阶层在乡村的政治运作中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这一现象的出现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阶段性结果。虽然这一现象会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而最终消亡,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对富裕农民阶层在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中的产生的原因作用进行必要地分析对促进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富裕农民阶层掌握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原因
富裕农民掌握农村基层政权是我国农村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是我国农村经济、政治发展程度进步的体现。这一模式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客观的因素:第一,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富裕农民掌握基层政权提供了经济基础。政治参与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土地对农民的束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大批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在农村涌现。经过2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这些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具有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和所有者拥有对企业人、财、物的支配权,这就为他们谋求政治权力提供了所必需的物质基础。第二,农民的观念转变为富裕农民掌握基层政权提供了社会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使得农民的价值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富有本事穷无能"的观念取代了"越穷越光荣"的思想。特别是广大对市场、商品经济缺乏了解的农民对少数经济能人,也就是富裕农民给予很大的社会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这种期待悄无声息地改变了农村公共权力的社会基础。第三,村民自治制度为富裕农民掌握基层政权提供了制度保障。国家希望农村干部能够带领农民迅速致富。而要带领,首先要求村干部自身具有致富的能力和素质,由此就为富裕农民进入农村政治领域或在农村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使得农民有了自己选举村干部的权利,这就为富裕农民掌握农村基层全力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二富裕农民阶层掌握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消极影响
富裕农民阶层掌握农村基层政权虽然能够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一些缺陷,给农村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第一,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广大村民的利益。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阶层在政治生活中必然会更多地谋求本阶级的利益。目前,在我国农村中作为富裕阶层的农民绝大多数已经脱离了农业生产,这就必然导致他们在行使政治权利时不能代表最广大村民的利益,特别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村民的利益。第二,增强了村民经济上对富裕农民的依赖性。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农民在经济上依附于封建地主经济,在政治上作为封建地主政治的承受者,形成了严重的崇尚家长、崇尚权威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和依附性强、自主性差、无政治权利的臣民思想。这些思想的残余仍对一些农民存在着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在农村,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还不为广大农民所熟悉和掌握,他们没有能力去自主地从事经济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农民很自然地会在经济上依附于懂市场、善经营的富裕农民。而富裕农民对农村基层政权权力的获得,又使其成了名正言顺的带头人,这就更加强化了这种依附性。第三,导致了村民对政治参与的冷漠。在种模式中,人们主要关注的是自身经济利益的获得。作为领导者会错误地认为只要能给村民带来经济利益,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从而漠视村民的政治权利。作为村民在经济利益的诱使下也会产生错觉,以为政治是当官的事情,自己只要能挣到钱就行了,从而导致对政治参与的冷漠,忽视了对村干部权力的监督。村干部完全在自我约束下行使权力,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三消除富裕农民阶层掌握农村基层政权不利因素的对策
富裕农民阶层掌握农村基层政权是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其产生的根源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要想消除其对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不利影响。我们主要应从扩大村民政治参与,加强对富裕农民干部的监督入手。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村民政治参与提供物质基础。"人们已普遍接受这一看法,即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主要政治差别,在于政治参与的规模和程度,在较富裕和较工业化、城市化的复杂社会里,更多的人以多于他们在欠发达、农业的、乡村的、更为原始的经济和社会体系下所拥有的方式,卷入政治中去。"[1]这说明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人们的政治参与,一个贫穷落后,连饭都吃不饱的公民,他整天为生计而奔波,自然无暇顾及政治参与。而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还占相当的比例,这制约了他们的政治参与。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地区差异,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才能为村民的政治参与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第二,普及村民的文化、法律知识,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列宁指出:"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2]我国农村的村民文化水平低,文盲比例较大,严重制约了村民的政治参与。因此,应该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强力推行农村成人扫盲工作,尽可能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要坚持以为指导,既吸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又要积极吸纳世界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凸现公民主体意识的参与文化模式。
第三,提高村民的组织化水平,增强村民政治参与的整体实力。"组织是通往政治权力之路,也是稳定的基础,因而也是政治自由的前提。公民有组织地参与政治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一个趋向。"[3]分散的农民是无法与有组织的机构抗衡的,要想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水平,必须提高他们的组织化水平。为此,农民要组织起来,成立农民协会,以集体的力量共同抵御各种可能给农民带来损害的行为。农民协会应该是一个"党领导的各族农民的群众团体,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农民群众的自我服务组织。"[4]成立农民协会的目的是形成农民的集体力量,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增强他们监督干部,约束基层组织依法行政的能力。同时,农民协会要认真贯彻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法令,在政府和农民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农民通过农民协会进行民主管理,可以学会如何管理公共事务,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水平。版权所有
第四,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富裕阶层乡村干部的政治素质。正确的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境界对于克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完善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发展农村民营经济是富民强省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解决“三农”问题主要措施。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吉发〔2013〕5号)要求,现就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民营经济的重大意义
(一)发展农村民营经济意义重大。农村民营经济是指经营主体座落于乡镇(包括所辖村),民间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发展农村民营经济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推动农村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在服务农业、建设农村、城乡统筹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才能富民强省,才能推动农村事关全局的重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民营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抓民营经济,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改革开放,抓富民强省,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把突出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作为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全力推动我省农村民营经济实现快发展、大发展。
二、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总体要求与目标
(二)总体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村民营经济发展要按照“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富民强省”的总体要求,在全省农村全面实施“全民创业、招商引资、素质提升、集群发展、市场培育、阳光工程”等工程,着力激发农民创业活力,不断增强农村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振兴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三)主要目标:通过五年努力
——到2017年,农村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2000亿元,增加值达到3500亿元,分别比2012年翻一番。
——到2017年,农村民营企业实缴税金达到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占全省税收的比重达到20%。
——到2017年,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500亿元,年均增长15%,比2012年翻一番。
——到2017年,园艺特产业实现产值1800亿元,比2012年增长70%以上。
——到2017年,全省农民合作社发展到50000个,比2012年增长60%以上;加入农户180万户,比2012年翻一番。
三、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主要措施
(四)鼓励和支持农业系统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员领办和创办企业。委机关人员经批准,可以脱岗进行为期不超过两年的创业培训,培训期间保留原职务级别、编制、人事关系和工资福利待遇。根据本人意愿,两年内可以回原单位工作,原则上按原职务级别安排工作。超过两年的要办理相关辞职手续。辞去公职的,辞职前工作年限,视为社会保障缴费已缴年限。委直属事业单位人员经批准,可以脱岗进行为期不超过三年的创业培训,培训期间保留原职务级别、编制、人事关系和工资福利待遇,并继续为其缴纳社会保障费用,允许三年内回原单位工作,享有与连续工作人员的同等待遇。超过三年的要办理辞职手续。
(五)建立完善农民创业辅导服务体系。今后五年,形成省、市(州)、县(市、区)、乡(镇)四级农民创业辅导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建立完善适合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的孵化器,围绕当地产业资源和发展方向,建立一批孵化设施完善、孵化作用突出的孵化基地,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农业等新兴产业。充分利用网络为农民提供创业有关项目及政策信息;充分依托现有的工业集中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开展小微企业小老板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同时以县(市)、乡(镇)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技推广机构为依托,在“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工作中,增加农民创业培训内容,具体进行创业辅导。
(六)支持结合农村发展建设开展创业。鼓励企业和个人发展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农业等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鼓励支持发展种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化;鼓励在农村组建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联社;鼓励支持创办家庭农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组织,鼓励采用集中采购、连锁经营、统一配送方式,整合农村的代销店或中小型门店,提高农村经济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
(七)支持农村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农村民营龙头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集成创新,推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重大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农业产业化等专项资金,重点向符合条件的农村民营龙头企业倾斜。鼓励和支持按照国家标准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对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民营企业,有关专项资金优先给予支持。
(八)强化农村民营经济融资服务。2013年起,整合各类省级涉农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村民营经济发展,扶持农民创业就业项目。鼓励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发展,开展面向农村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支持涉农担保公司发展,拓宽应收账款质押等动产担保范围,鼓励降低担保费用,积极支持农村民营企业融资。
(九)扶持发展棚膜经济。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大户等投资建设棚膜经济的给予优先扶持。对集中连片建设棚膜100亩以上,日光温室比重超30%的规模化棚模园区,给予一定资金补贴,并对棚膜园区技术负责人进行免费技术培训。
(十)扶持发展特产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大户等农村民营经济主体种植人参和养殖林蛙给予优先扶持,并由特产部门指导参场和林蛙养殖场开展技术改造,免费进行技术培训。
(十一)支持民营农机企业发展。对民营农机生产企业生产的免耕播种机等农业生产急需的产品,优先纳入补贴范围。将种子精选加工、烘干、包装、播种、收获等制种机械纳入农机具补贴范围。
(十二)鼓励和支持农村民营企业到海外开展农业合作。把民营企业纳入我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主体,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到海外投资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参加我省海外农业产业合作区建设。
(十三)加快发展民营种子企业。积极支持农村民营企业向种业投资或兴办种子企业,在农村建立便民、利民的种子营销网络。充分利用种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民营种子企业商业化育种,支持农村合作组织和“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联合建立稳定集中的规模化、标准化种子繁育基地。对民营种子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
(十四)扶持农民合作社的做大做强。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承担国家和省有关涉农项目,在农业综合开发、人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棚膜蔬菜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等涉农项目建设中发挥作用。鼓励合作社参与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符合条件的可申请财政奖补。对农机合作社购买补贴额在3万元以上的大型农业机械,年度内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数量放宽到8台(套)。
四、改善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环境
(十五)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舆论宣传,充分调动农民创业的积极性,扩大农民创业覆盖面和参与度,使有创业愿望的人及时掌握政策,用足用好政策。树立农民创业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激发农民创业热情。在“12316”“12582”等综合服务平台增加民营经济发展专家,专门负责解答民营企业发展政策,解决民营企业软环境建设中存在问题。
(十六)营造高效的政务环境。进一步规范涉及农民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手续,公开制度。各级政务大厅要开辟农民创业“绿色通道”,采取专人限时办理,为创业者提供“零保障、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
(十七)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不正当竞争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保护农村创业主体在合法竞争环境中做大做强。支持农村民营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经贸展洽活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展位。支持农村民营企业家参加国内外论坛,开阔视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品牌打造能力。
(十八)协助农村民营企业办理国际认证。帮助企业了解国际农产品准入体系,获得相关准入认证,为扩大农村民营企业出口创汇创造条件。支持农村民营企业开展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ISO22000/HACCP等认证和相关培训。
(十九)充分发挥各种协会的作用。调动各类涉农协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在行业自律中发挥作用,开展有益于农村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活动,在招商引资、创业辅导、职业培训、对外交流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组织保障
(二十)成立组织机构。省农委成立全省农村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农委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
组 长:省农委主任 李国强
副组长:省农委副主任 于文波
成 员:马成武、岳宏、贾志翔、郑建东、王军、
吕子臣、侯晓华、高剑峰、张大明、成洪、
麦朝、王忠华、李伟华、秦吉
办公室主任:马成武
办公室成员:吕中伟、张云学、马宏山
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政策制定,服务体系建立和政策落实,针对农村民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答疑、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农村民营经济发展日常工作。主要掌握发展动态、总结典型经验、推进有关工作、考核发展情况。
(二十一)加强监督检查。加强省委省政府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及配套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强农惠农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我省农民创业增收政策的贯彻落实。
伴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的农产品价格低位徘徊,市场日趋饱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来自农业的收入下降。加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国际农产品对中国农产品市场的重大冲击,使我国农业发展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不断受到国内外市场的严峻挑战,并由此引发“三农”问题日益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要对农业和农村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民组织化,这无疑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
(一)当前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推行至今,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农业产业化的推广过程也并非尽如人意,其中暴露出一些不足和问题:
(1)不少主导产业缺乏长远发展能力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的支柱性的主导产业较少,有的地方由于龙头企业重复建设,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基地生产缺乏规模,资源优势发挥不够,更有部分地区由于信息滞后,或没有结合自身实际,从自身优势出发,在确立主导产业中存在趋同性,缺乏特色,不能发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
(2)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虽然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十万多个,但是大部分组织的龙头企业还是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
(3)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关系还不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利益分配机制是决定产业化经营能否长期坚持下去的瓶颈因素。现阶段龙头企业与农户双方普遍没有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关系。
(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
(1)定位要准,落点要实。不同的地区,农业所处的环境不同,天时、地利等优势也不同,应做到定位准,落点实。
(2)突出特色。当前的农业是开放型的农业,而且农产品数量供大于求,因此,农业产业不仅要突出特色,而且要强化特色,加强品质调控和售后服务。
(3)既要从长远考虑,也要有风险投资。农业规划的战略定位要着重于未来,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同时,规划也要有风险投资意识。过去,农业一直缺乏风险投资,常常是引进、试验、中试、推广,把许多市场机会都错过了。
(4)完善技术保障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打破了农业,科技推广上的这一陈规,实现了科技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由于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技术保障机制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
(5)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科技含量。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产品想要保持市场竞争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无疑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三、农民组织化
(一)现代农民的组织特征
现代农业组织的重要特征体现为农业产业的准一体化经营。准一体化经营是指农户及其下游企业或组织按照既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市场的组织方式联结起来,形成节约交易费用、增加生产价值的强大“生命共同体”,从而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准一体化经营是通过特定契约安排形成的特殊组织,它打破了分散的小农经济运作模式,建立了分散、组织化程度低下的小农生产和大市场的有机联系,它通过农户与中间组织、龙头企业按照最大化准租的一致目标组成。这种组织形式既可以克服企业激励不足的弊端,也可以减少市场交易不确定性、机会主义行为等的不利影响。
(二)农民组织化的社会必然选择
(1)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民组织化。解决农民与市场对接困难的较为有效的办法是农业组织化。通过组织的力量,农民可以获取大量的市场信息,筹集到足够的生产资本,享受知识培训服务,取得有效的实用技术,这不仅改变了单个农户的弱势地位,而且增强了农户的市场谈判和抗御风险的能力,最终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
(2)的完善离不开农业组织化。尽管传统家庭联产承包曾极大地释放了我国农村生产力能量,以一家一户为独立的生产单位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监督成本问题,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它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新的矛盾。
(3)是破解“三农”问题的路径依赖。解决“三农”问题,现实的选择是在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下,推进农业产业化,实行农业组织化。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发挥家庭分散经营管理成本小的优势,实施规模化运作可改变农民进入市场的弱势群体地位,增强谈判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4)农业产业化的兴起需要农业组织化。
国内外实践证明,实施农业产业化,使有组织的农户作为平等的经营主体共同进入大市场,能以现代企业形式,利用现代生产手段和科学技术发展集中连片的种植和养殖,进行大规模的加工和销售,赢得市场,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四、结语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对当地农业的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结合起来,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的经营体制。
现代农业作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产业,是运用现代生产要素,在不断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的前提下,以合理稳定的组织形式,通过高效的制度安排来生产和分配价值的经济运作过程。选择有效的产业化组织形式是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
参考文献:
[1]徐 睿.对我国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思考,理论前沿,2005,(11);
[2]王金华、吴继良. 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经营的几点思考,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5);
关键词:教育因素;辽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影响
辽宁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比,不仅建立得比较晚,而且项目不全,保障水平也很低。分析造成辽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落后的原因,多数学者都是从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等方面剖析,往往忽略了广大农民作为制度建设的客体,其教育背景和教育水平对制度建设和推行的影响。本文从农民的教育状况出发来探讨农民教育水平与社保制度间的关系。
一、辽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状
1.农村社会保障形势严峻
辽宁虽然是工业大省,但同时也是农业大省,农业的基础地位依然很重要。全省100个县区,共1016个乡镇,农业人口近2500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65%,60岁以上的农民占全省农业人口的10%左右。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的农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总产值达到1130亿元,但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较发达省份比仍然偏低。目前,在辽宁农村还有贫困人口72万人,如何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的问题是辽宁省政府无法回避的一件大事。目前,辽宁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保障的规模和水平明显滞后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两者不仅在保障的形式上,而且在保障的范围与保障标准上都存在明显差异。农村的社会保障主要由在原有社会救济制度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优抚、农村五保和少数地区仍在推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合作医疗保险等组成,保障的对象基本上属于“老三类人”(最困难的人、最光荣的人、最有钱的人),与社会保障制度所诉求的“新三类人”(城里的人、农村的人、所有的人)相去甚远。
2.养老问题尤为突出
辽宁已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人口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25年,全省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总人口的25%。人口结构的变化必然引发社会保障总需求的迅速增长。而另一方面,城镇社会保障供给正同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问题,确实显得捉襟见肘。但是,辽宁省老年人比重偏大的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必须尽一切可能寻找解决的方法,这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的问题。同全国一样,辽宁省农村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再过十年左右,辽宁省农村也将会出现一对劳动夫妇负担四个老人一个孩子,至少两个老人一个孩子的状况,即所谓的“385999部队”。农村养老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农民养老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必然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影响到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从而制约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
事实上,辽宁省农村的医疗保障,优抚和社会福利工作等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在全省农村的大多数地区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基本上还是个空白,特别是关于农村医疗救助的筹资原则也只是指导性规定。并且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无法与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进行有效的衔接;优抚对象数量有限,优抚标准明显低于城市居民等。保障的标准和内容也仅限于几项重大疾病和有限的资金比例。保障的性质实际上仍然属于社会救助的范畴,离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医疗保障还相去甚远。在2004年11月之前,辽宁省农村大多数实行的是特困户救济制度,这种救济制度不够规范,救助标准低、覆盖面窄,即使在建立低保制度的部分地区也由于受财力限制,保障的效果不明显。另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仅限于给点零花钱、提供基本生活用粮上。保障的内容单一,标准较低,对困难群众大病救助、子女入学、住房等问题则没有更多的能力顾及。
辽宁省作为我国唯一的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试点的省份,自2001年7月1日正式启动了“社保一号工程”以来,其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受省内农民整体教育状况的影响,辽宁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穿上了鲜明的“城乡分治”的外衣。辽宁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表明,农民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不仅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只有在农村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将中国实行的以户籍制度为代表、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为核心的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逐步打破,加速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二、农民教育因素对辽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不足对社保心理的消极影响
辽宁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在全国比较虽然中等偏上,但和辽宁城镇相比差距非常大。农村参保和受保对象主要是适龄劳动力和60岁以上老龄人口。然而,由于现行中小学教育中涉及社会保障的知识内容很少,再加上农民受教育年限少、农民中高等教育普及率极低,而且多数农民对农村生活、生产的风险敏感度很低或者相当程度上习以为常,因而导致农村劳动力综合判断和理性思考能力较低,缺乏投保意识和参保需求。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农民积极投入市场经济大潮,开办工业和第三产业,但传统小农思想的狭隘性、偏激性也依然存在,农民的心理素质非常脆弱,怕担风险,不敢接受和应用新的社会政策和制度,对政府部门宣传和推广的社会保障制度,如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等敬而远之。存在着“思想保守不愿用,没有知识不会用,怕担风险不敢用,缺乏投入不能用,享受比较利益低不想用”的“五不用”现象。
2.教育水平制约制度的认知效应
辽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整体的教育情况。一方面,农村社保工作的深入开展与落实受制于各级社保工作管理者、参与者的教育背景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农民的参保意识的提升和保障需求的激发均受到自身教育程度的影响。事实表明,农民参与社会保障制度的程度除了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外,对保障制度本身的知晓程度、认可程度,以及对保障风险的理解方式和评估都直接影响到保障制度的选择和采纳。特别是农民对缴费比例的知晓程度与其受教育水平和职业身份有着密切联系。受教育水平越高,对缴费比例的知晓程度越高,对保障需求越强烈。据2003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与2003年辽宁省农村住户人口情况的抽样调查表明,与全国农村人口的整体教育水平相比,辽宁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在全国处于偏上水平。具体数据如表一:
尽管辽宁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要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相对于城镇和其他发达省份而言还是相当落后的。特别是在影响农民对社保的认知态度方面,教育水平严重制约制度的认知效应,多数农民由于对社保制度的合理性、风险性、社会保障性存在很多偏差,例如,认为缴费不合理、保险效果甚微的比重很高。显然,教育程度决定认知态度,认知态度影响制度宣传和推广力度和落实效果,效果不好反过来作用于认知态度。在这个复杂动态系统中,教育是个关键的瓶颈。
3.教育落后对家庭经济决策权的干扰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推进,辽宁农民经济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1985年,辽宁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85.7 元,1995年辽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756.5,比1985年增长了2.6倍[4]。到2006年底,辽宁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4090 元,比1995 年增长了2 倍多。农民收入的增长,使农村购买力进一步提高。从消费结构看,辽宁农民吃、穿、用等支出的比例在逐步下降,而住房、教育、文化娱乐等消费在逐步上升,反映辽宁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正由以必需品为主的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但是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化中,对于社会保障投入却没有明显的变化。究其原因,在农民经济收入提高的同时,谁掌握经济决策权谁就决定了消费支出的取向。
虽然高收入者往往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成员,但从家庭的经济决策权和家庭经济自主要归属来看,目前,在广大农村,受到中国传统的家庭消费观和理财观念的影响,妇女的家庭决策权明显要高于男性成员。妇女对家庭收入进行管理比重基本在60~70之间。然而,由于传统观念和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的影响,农村妇女整体受教育程度低下,无法理性判断投资方向和风险。她们在处理经济支出时必然趋向急功近利的判断。因此,往往出现决策失误或短视效应,往往表现为农村住房消费、婚丧消费、民俗礼节消费比例高于教育和参与社会保障的支出。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农民的受教育状况,不仅影响制度选择的时机和进入保障的方式,还影响着制度扩散的速度和结构。因此,农民、制度、社会形成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根本前提是制度制定者、管理者、参与者在理念和行为上的统一,而实现这一切,重视发挥教育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国军.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改革思路[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00,1:120-127.
[2]陈瑾玫.辽宁省社会保障资金筹集的新思路[J].社会科学辑刊, 2002,3:103-106.
我国农村居民营养现状:2004年10月12日国家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最近1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同时我国仍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膳食成分的“西化”倾向明显,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在我国农村已迅速上升,城乡差别已不明显,中、老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相近,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
膳食营养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或薄弱环节:①缺乏平衡膳食的营养科学概念,偏食和暴饮暴食现象比较普遍。②片面追求食品的色、香、味、形,从卫生和营养角度来评价都是不符合要求的,甚至对人是有害的。③饮食中过多使用人工食品添加剂。④食品的强化出现混乱现象:有些强化食品生产因缺乏营养科学指导而带来相反效果,如含蛋、奶的食品中强化赖氨酸,反而打乱了天然优质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平衡,降低了食品的营养价值。⑤膳食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摄入量增加过快,食物纤维摄入量偏低,不仅容易引起便秘症,同时会增加结肠癌、直肠癌和高血脂病的机会。增加过快的脂肪摄入量与超重、肥胖和慢性病的快速增长不无关系。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居民食盐摄入量偏高,钠摄入量过多,容易诱发水肿和高血压等疾病。
农村居民营养改善对策
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应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尽快制定相关法规,将国民营养与健康改善工作纳入国家各级政府与地方各部门的发展规划,以快速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豆类、奶类、禽类及水产类生产:据专家预测,我国近期内粮食供应将应依照消费变化与营养改善的需要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开发食物与营养资源。豆类不仅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钙等无机盐及微量元素,而且可能对某些慢性病的预防起有利作用。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优质食品,其蛋白质具有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消化率高达98%~100%;奶的钙含量特别高(125mg/100g),是人体钙的最好来源,我国儿童生长迟缓、佝偻病、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都很高,钙摄入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富含维生素B2和维生素A。因此提倡增加鲜奶及奶制品的生产和消费对改善人群健康状况有重要意义。应鼓励人们调整动物性食品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发展含脂肪少的禽类及水产类生产和消费,少吃含脂肪高的猪肉类制品。
营养教育:《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中国营养学会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的中国人的膳食指导原则,针对我国居民的营养需要及膳食中存在的主要缺陷而制定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应广泛宣传。
农村居民营养改善措施
推动农村家庭菜园和果树的种植及小家禽家畜的养殖:这项措施需要多部门的协作,主要是政府在政策上引导和各技术部门的协助。如农业技术部门提供好的蔬菜和豆类等食物品种的种植和栽培技术,畜牧部门提供饲养家禽家畜的知识及优良品种和防病措施,商业部门要组织剩余产品的流通,使广大农村居民农靠自己的力量改善自己的营养状况。
[关键词]农民收入 影响因素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045-01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每年都有所增加,但增幅却每年都在减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带来的问题很多。一是制约了农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致使农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增加;二是制约了农民对农业再生产的投入,会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后劲;三是农民购买力不能提高,会影响到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扩大消费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就达不到预期目标;四是如果广大农民富裕不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农民收入的增加,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这需要各方面措施的协调配合。所以,应该先对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寻求解决之道。
一、农民收入的构成
研究农民收入问题,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农民收入由哪些部分构成。农民收入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家庭生产经营收入;二是劳务收入;三是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四是从集体统一经营中得到的收入;五是其他收入,如接受捐赠、银行存款利息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是由于构成农民收入的部分或全部因素增长缓慢所造成的。在农民收入中,只要这些部分增长了,农民收入自然而然地也就会增加。
二、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1、政策因素
(1)国家用于农业的投资比重呈下降趋势,对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比重基本上维持在10%左右。尽管如此,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仍呈下降趋势。
(2)农村经济失去金融支持,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一是由于金融战线在农村全面收缩阵地,乡镇一级仅剩下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另一方面是由于对农村金融政策的收紧,现在的农民除了能在信用社获得很少的小额贷款外,在其他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只能存不能贷,来自农村的融资都大量流向了城市。
(3)现行的土地政策造成了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狭小,规模不经济,导致劳动生产率低。加之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以至农产品的成本过高,不利于与国际大市场接轨,难以长期支撑农民收入的增长。
2、体制因素
(1)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采取城乡分治体制,农村富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各种资源得不到配置,农民收入渠道难以拓宽。
(2)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农、工、商分离,贸、工、农脱节的局面,导致农产品流通困难,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不利于农民从产品的加工、转化等产后环节中获取收益。收入面的狭窄,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3、农民自身素质因素
从总体上看,农民的文化、科技、管理及其技能方面的素质与农民收入是成正比的。当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还比较低,尤其是文化知识水平比较差。全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总年数仅为7.4年,而在发达国家,早在80年代末就已达到了11年,现在已达到了12年以上。农民素质的低下,致使农民接受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也比较缓慢,许多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得不到有效地推广和利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也很困难,这已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1、从政策方面着手
(1)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首先,要提高政府财政预算内资金和国家基本建设资金用于r业的比重,提高农业中、长期低利息贷款等政策性贷款的比重;其次,改变农业投资方式,优化投资结构,要变分散投资为集中投资。投资重点要选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方面,如兴修水利、科技创新、良种推广、加工和贸易等,努力提高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还应加强对农业资金投入的管理,防止农业资金被用于非农业方面,确保有限的农业资金能真正用于农业。
(2)积极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对于确能增收的项目给予资金、贷款支持。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设置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由政府出资,提供资金。主要支持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收购,支持大、中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农产品储备系统的建设等;二是建立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中存在着大量具有竞争性的产业和企业,如各类乡镇工商企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养殖业、林业、果业等。对于这些部门和企业,也应该按照一般商业银行的规定来提供资金,这既有利于提高农村资金的利用效率,也有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经济活动的增长;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参加者自愿互利的原则下,为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提供小额的短期贷款服务。
(3)改革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促使土地使用权向种田能手集中。应进一步强化农民土地的经营权,赋予拥有土地长期经营权的农民类似于土地所有权的权利,如出售权、转让权和抵押权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要有前提条件,要有一定的组织来承办。把农户所拥有的暂时闲置或利用率低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土地使用权向种田能手的转让,同时实行严格的土地农转非用途的管理制度。
2、从体制方面着手
(1)实施城乡平衡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一是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主要载体,打破城乡隔绝发展的状态;二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把握小城镇建设的数量、规模和水平;三是要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合理组合分配各项资源。
(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建立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经营模式。一般来说,农产品基础、加工企业是关键环节,必须优先进行发展。本着因地制宜,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支持相对薄弱的环节。
3、从提高农民素质方面着手
进一步强化农村义务教育,调整农村办学方向,加强农村中、小学生的技术教育,把单纯的升学教育转移到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素质教育上来,把以基础教育为主的办学方向逐步调整到基础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方向上来,最大限度地遏制有文化、无技术的新“科盲”的产生。大力培养农村大、中专生,为农村输送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性农民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振国.《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业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
[2] 朱杰,赵云平.《推进农业投资体制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投入》.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十一期.
[3] 李浩然,楚永生.《农民收入增长的制度及解决途径》.人文杂志,2004年第六期.
一、统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农业科技培训
伴随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从农业向非农业、农村向城镇化转移步伐也不断加快,这既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我国农业资源禀赋不足,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规模经营、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那么,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业科技培训是农民教育培训的双重任务,既要培养一批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需求、有一技之长、能够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又要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能够留守务农的农村实用人才。
二、统筹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与农民创业培训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都是农民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但各有所侧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主要是面向一般务农劳动力,结合农时季节种植要求开展的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当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要围绕“一村一品”和农时关键环节,就农业新技术和生产新模式,开展“农民点菜、技术人员掌勺”的菜单式培训。
农民创业培训主要面向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创业愿望的中青年农民,对其教授创业知识和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创新创业的能力,以此拓展涉农行业尤其是高效农业的就业空间,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较大生产规模、较强创业能力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创业培训把培训建立在产业链上,既要传授创业的基础知识,更要传授技能、组织生产实践、参观考察和指导创业计划的制定。如果说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是面广量大的普及性培训,那么农民创业培训则是职业性、专业性培训。
三、注重短期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
农民教育培训具有多层次性,这是由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所决定的。一方面,要根据农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在农时关键环节举办短期培训,传授一些简单易行、适用性强、宜于操作的知识和技能,旨在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从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出发,按照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设置相应课程,传授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道德知识等,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尤其是留得住、用得上的各类种养大户、科技能手、合作组织带头人等富于创造和实干的农村实用人才。
四、融合传统培训方式与现代传播方式
关键词:农民增收,原因,对策
0 引言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科技论文,对策。当前,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正源于此,找准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原因与对策已迫在眉睫。
1 当前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具体表现
1.1 土地流转难 农民普遍存在着固守土地,过分依赖土地的思想,土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利于搞规模经营,从而难于提高效益。科技论文,对策。
1.2 结构调整难 农民最看重的是既得利益,在围绕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中顾虑重重,在进入市场过程中怕担风险,怕受损失。
1.3 资金积累难 大多数农民单纯依靠土地生活,这样只能解决温饱,而不能积累资金对农业进行投入,进而使科技推广示范也不能深入。
1.4 劳力就业难 土地的分散经营与农村人多地少的现状形成直接的矛盾,产生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由于缺技术,缺资金,缺信息,很难及时就业,形成一个隐性失业群体。
2 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原因
2.1 内层体制不活是影响农民增收的最主要原因 这种体制就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所导致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科技论文,对策。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为城乡分割,一方面是城市发展以控制农村为代价,工业发展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直接造成目前依然存在的工农产品剪刀差,从而导致农民增收缓慢。另一方面是施政者在工作中注重追求显性政绩,重工商业而轻农业,重城市而轻农村,重城市居民而轻农民,这就更加剧了城乡差别,致使农民增收也愈加困难。
2.2 外部环境不畅是影响农民增收的最直接原因 这主要体现为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排斥集约化大生产,导致农业生产的市场体系不健全,信息服务体系不到位,科技推广体系不紧密,农产品买难卖难现象突出。市场体系不健全导致地区主导产业不明晰,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基地等环节不配套,缺乏拉动作用。信息服务不到位导致农产品生产处于无序发展,自由竞争状态,产业信息平台作用不能发挥。科技推广体系不紧密表现为农科研相脱节,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无法组织实施,致使产品质量和档次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2.3 自身素质不高是影响农民增收的最特殊原因 由于农民自身受教育程度和生产生活条件的限制,其自身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组织化程度差,科技文化水平低等诸多不利因素。思想观念落后导致农民不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新思想,存在着固守田园,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小农意识。组织化程度低导致农民个体无法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无法把握市场形势的变化,无法承受市场经济所带来的风险。科技文化水平低导致农民不容易掌握新技术,推广新成果,采用新方法,这些因素的叠加又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加。科技论文,对策。
3 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对策
针对影响农民增收的具体表现和原因,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战略,做好农民增收大文章。
3.1 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农业是基础产业,更是弱势产业,需要承担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农业的发展不能只靠市场调节,而是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科技论文,对策。那么支持和保护农业首先就是要落实好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真正把粮食补贴,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对农业的补助落实到位,不能出现“中梗阻”现象,以此来调动农民积极性,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科技论文,对策。其次是要认真做好科技下乡工作,通过搞好信息,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加强实用技术培训等多种措施培训农民,提高他们的素质,实现增收目标。再次就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和土地整理等项目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实现稳产增产创造条件。
3.2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农业产业化其实质就是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与外部市场的直接对接。如果我们把农业产业化看做是“龙”型经济,一方面可以说市场是龙头,农民是龙尾;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农业企业是龙头,产业基地是龙尾,无论哪一方面,连接龙头和龙尾的龙身都是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或者协会。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就是要在龙头企业,市场,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基地和农户中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这就需要:一是要理性地确定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并建立稳定的产业基地;二是要依托主导产业建设龙头企业,就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专业分工细化产业集群,实现加工转化增值,这实质也是农业工业化的过程;三是要建立专业合作组织或者协会,连接起整个链条,最终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3.3 努力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 转移农民就是富裕农民。国际上衡量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到各个国家(地区)劳动力的20%以内,像美国为3%,韩国为12%,台湾为10%,我国目前则为78%。由此可见,我国劳动力转移可以说任重而道远。而如何转移劳动力呢?那就是坚持走小城镇建设之路,这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它立足于我国人口多,尤其是农村人口多的实际,把城市的拉动力与农村的原动力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发展第三产业膨胀城镇人口,发挥聚集效应。而进入小城镇后其闲置的土地可以搞规模经营和流转,这又为产业化经营与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原始积累,最终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俊.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J].求是,2009(5).
[2]许毅.三农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范小仲.影响农民增收因素分析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07(4).
[4]龙盛风,胡治文.新形势下我国农民增收问题[J].当代经济,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