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质疑文化”和多产业视角的“联想”
对“质疑文化”的鼓励对于创新非常重要。传统电信行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虽然通过各种形式表达了对于创新的欢迎和鼓励,但在一定程度上对“电信级服务质量”的片面理解可能会使其从文化和意识层面对变革或是创新产生本能的抗拒。我们知道,创新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质疑”,尤其是“对无可质疑的事情提出质疑”是创新萌芽的重要基础。来自外部的质疑与来自内部的质疑同样重要。外部质疑是跳出盒子之外思考,能够打破陈规,形成新的游戏规则;内部质疑则由于丰富的操作经验和长时间的知识积累,能够抓准质疑点,常能形成操作性极强的创意。以iTune为例,从媒体产业角度看,iTune是一种微创新的积累,其各个细节都体现出了对在线音乐购买的专业性;从电信行业的角度看,iTune又是一种颠覆性的产品开发售卖模式。国内运营商过往的成功虽然为创新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却反过来给“质疑”形成了障碍。从内部看,运营商缺乏主动对自身对行业的质疑,更多的是在创新型企业带动行业发生变化后研究应对的策略——采取相对被动的姿态。表现在创新组合中,就是改良型创新、市场创新比较活跃,而颠覆性创新的投入和成果相对较少。此外,由于运营商习惯于自身行业的主导地位而时常对合作伙伴提供具体的思路,这也会堵死来自外部的质疑或是创新来源。
质疑文化如何能够得到肯定和相应资源的配套,运营商需要认真思考。在不同的场合,运营商曾多次表达了在互联网领域构筑核心能力的强烈愿望,但是信心却相对微弱。运营商对互联网行业边界的认识各有不同,尤其是与目前运营商的核心能力如何界定、如何结合等问题仍有待澄清。在移动互联领域,运营商同样没有意识到构建真正的行业核心的重要性,最终像做电信增值业务那样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单个产品上。而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采取一种有别于传统运营商的“跨越式”发展模式,通过并购实现快速的能力获取。由于经验的缺乏和操作手段的局限,国内运营商要么就是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家说辞避开这一问题,要么就像温吞开水一样与合作伙伴开展各种各样的合作——获取核心能力成功率极低的一种手段。另外,运营商转型中还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缺乏联想”。把看似无关的质疑、问题或者来自不同领域的想法成功地关联起来的能力是创新者DNA的核心所在。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梅迪奇家族将不同学科的人聚集在一起,例如雕塑家、科学家、诗人、哲学家、画家及建筑师等。这些人彼此联系、交换灵感,新的创意在各个领域的交叉点大量涌现,从而在佛罗伦萨实现了创新大爆发。乔布斯在描述Mac电脑的设计来源时表述过,“……当时里德学院有着大概是全国最好的书法指导。在整个校园内的每一张海报上,每个抽屉的标签上,都是美丽的手写字。因为我休学了,可以不照正常选课程序来,所以我跑去学书法。我学了serif与sanserif字体,学到在不同字母组合间变更字间距,学到活版印刷伟大的地方。书法的美好、历史感与艺术感是科学所无法捕捉的,我觉得那很迷人……当我在设计第一台Mac时,我想起了当时所学的东西,所以把这些东西都设计进了Mac里,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东西的计算机。”
尽管在这番话中乔布斯有意无意地混淆了“创意”和“创新”这两个概念,但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创新中跨界思维和视野带来的巨大价值。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是一位心理学专业学生,对人性和人的需求有着超越常人的理解;Google很喜欢招聘的一类人是哲学博士——有思想、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士,能够帮助Google跳出IT看IT……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运营商出身背景单一,由于体制的原因难以采用并购或者深入外部合作的方式引入专业的外部能力,这种情况下的联想会比较有限,即使零星出现一些成功的创新产品,也不太容易引发行业的规模化变化,而基于本地客户的专业化理解这个优势受产业的局限也体现得不是很突出。更危险的是,因为缺乏多种视角,运营商甚至可能对变化中运营市场的核心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例如把移动互联网理解成为“移动互联门户+丰富应用组合”,单纯追求用户量而忽略了这个产业垂直方向的耕耘。甚至将移动互联网简单理解为电信网络上的增值业务……我们会惊讶于Google、腾讯这些创新企业产品的丰富,殊不知正是这些门类的聚集碰撞才使得创新得以持续开展。互联网企业人员构成带来的这些丰富的视角和经验,对创新而言非常重要。在对传统规模化市场进行变革的同时,运营商还不断尝试着创造“蓝海”——进入行业应用和企业用户市场。这里存在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即两种商业形态是完全不同的:传统的规模运营架构适用于批量市场的标准化产品,在处理数量过少、个性化需求过高的情况时效率会比较低;而针对行业和企业用户市场的复杂系统架构如果没有足够的复杂度,成本结构又会变得难以承担,因此规模化难以形成。这样一来,两种模式在研究、设计、采购、制造、营销和服务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运营商希望通过改造目前的组织和生产方式实现在两个业务领域都能高效发展,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必须考虑采用事业部制或者通过不同的业务单元组织生产来解决问题,否则以大量的成本投入组织改造未必能收到预期效果。运营商转型所要做的并不是抛弃专业的规模运营模式,去羡慕复杂系统丰厚的利润和开放的市场,而是构建新的组织模式去争取这个新增市场。
二、“有价值的工作”和“人是最重要的资源”的理念
互联网信息服务是一种复杂的服务,它的高效完成需要大量高级知识人才对市场、客户需求作出快速响应,人的力量非常重要。然而在传统采用层级化组织结构的运营企业中,人的重要性并未提升到这样的高度,企业决策的作出更多地遵循自上而下的层级化指令,而不是最为贴近客户和市场的前线人员依据迭代中掌握的产品和客户知识来决定。这就很容易出现“建立在扭曲信息基础之上的决策”,不能真正贴近市场和客户。如果能够在业务驱动的基础上,强化人才驱动的理念,或许能够激发人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正如在《共好》一书中提到的,“……你必须不断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从事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他们能力的工作,允许他们不断学习,从而不断拓展未知领域。”离开自己最为熟悉的经营领域,进入一个全新的、毫无经验的领域,是需要勇气的。IBM在向咨询服务转型时就体现出来这样的勇气。当时IBM面临的现状是市场争夺的焦点正在从传统的产品转向IT服务领域,运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迟缓反应已满足不了越来越挑剔的客户。在这种情况下,IBM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导向,向客户需求靠拢,遵从客户利益最大化的原则。2004年年底,IBM甩掉自1980年以来最富有标志性的资产——把PC业务出售给联想集团,然后完成了对普华永道咨询的收购。通过收购IBM建立起了端到端的整体咨询产品线,提“有价值的工作”和“人是最重要的资源”的理念互联网信息服务是一种复杂的服务,它的高效完成需要大量高级知识人才对市场、客户需求作出快速响应,人的力量非常重要。
然而在传统采用层级化组织结构的运营企业中,人的重要性并未提升到这样的高度,企业决策的作出更多地遵循自上而下的层级化指令,而不是最为贴近客户和市场的前线人员依据迭代中掌握的产品和客户知识来决定。这就很容易出现“建立在扭曲信息基础之上的决策”,不能真正贴近市场和客户。如果能够在业务驱动的基础上,强化人才驱动的理念,或许能够激发人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正如在《共好》一书中提到的,“……你必须不断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从事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他们能力的工作,允许他们不断学习,从而不断拓展未知领域。”离开自己最为熟悉的经营领域,进入一个全新的、毫无经验的领域,是需要勇气的。IBM在向咨询服务转型时就体现出来这样的勇气。当时IBM面临的现状是市场争夺的焦点正在从传统的产品转向IT服务领域,运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迟缓反应已满足不了越来越挑剔的客户。在这种情况下,IBM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导向,向客户需求靠拢,遵从客户利益最大化的原则。2004年年底,IBM甩掉自1980年以来最富有标志性的资产——把PC业务出售给联想集团,然后完成了对普华永道咨询的收购。通过收购IBM建立起了端到端的整体咨询产品线,提供从战略咨询到管理咨询再到IT咨询的一整套服务。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让企业管理者产生超越自己的想法并不难,但让其主动否定自己的经验,实在是要拿出不同寻常的勇气的。
三、“人才获取”还是“人才培养”
了解了创新人才的特征和关键点,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获取能够满足所需的创新人力资源”。在这方面,不同企业的做法大相径庭。一些企业更为注重“人才培养”的手段,也就是说,并不特别看重新加入者在某一领域长时间的经验,而是看重学习的能力、基础素质和接受融入组织的愿望与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更能认同专业服务的价值理念。Mickency的MarvinBower认为,“具有良好分析能力和想象力的人,只要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标准,就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学到工作的具体内容,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提供传统服务的运营商采用的则主要是“人才获取”的思路,即认为组织内部暂时还不具备这种高端服务的提供能力或是培养能力,要想进入这个市场,就必须通过外部资源获取的方式来构建能力。曾经风靡一时的巴塞罗那“梦之队”正在面临这样的选择:巅峰时期的巴塞罗那足球队以一种近乎颠覆性的创新打法,在世界足坛形成了完全控制性的力量,而这一时期的中坚力量如梅西、皮克、布斯克茨、哈维都是出自巴塞罗那青训体系拉马西亚中的佼佼者。2012年在巴塞罗那对阵莱万特足球队的一场比赛中,11名上场队员均出自于巴塞罗那青训——这在当今世界足坛是极为罕见的。然而随着对短期绩效的追求,巴塞罗那也走上了急功近利的“人才获取”之路,放弃了“人才培养”,从此巴塞罗那“梦之队”在风格迷失的同时逐渐丧失了对比赛的控制。同理,一个创新型企业如果失去了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危机很快就会出现。
四、构建合作平台,发挥“体系”的作用
无论个体的力量多么强,个体的视野和能力是有一定局限的。当前信息产业的创新需要的是生态中各方力量的整合以及各种思路的碰撞,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构建包含多个视角的创新平台就成为重要的举措。在足球界有一个很有趣的讨论:目前世界上最出色的足球运动员梅西到底是不是一个“体系球员”?从创新体系的角度可以这样解读这个问题:巴塞罗那足球队这个出色的创新系统有着超出一般的创新文化和哲学,通过教练员的设计,充分发挥出极具创新能力的梅西的能力,而梅西通过超强的创新团队领导能力带动了整个体系的高速增长,这种良性循环带出了一种相得益彰的局面,团队绩效也会非常出色。但一旦创新体系运转不灵,例如因为对内生创新投入不足、外部创新能力又无法良好融入的情况下,整个团队的创新绩效就会受到打击。2017年梅西状态出色但球队控制力下滑就是例子之一。所以,良好的体系构建一点也不比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程度低。下面观察两个“体系”的案例。作为实施工业4.0的核心力量之一,德国SAP公司一直在工业信息化领域开展积极的创新工作。SAP与工业界合作伙伴在德国德累斯顿市建立了SAP联合创新实验室。在这里,SAP展示未来工厂中领先的软件和硬件集成的应用场景。这个实验室的核心合作伙伴包括accenture、HP、微软欧洲创新中心、FESTO、SIGGA、Wirpo等。在这一长串名单中,有许多工业巨头、有顶级咨询公司、有创新企业、有电信和解决方案运营商(德国电信)等,可以说是整合了整个开展工业信息化工作的全生态系统。SAP这个生态体系的构建让我们看到,德国创新提出的工业4.0计划绝非简单的“规模化”或是信息化技术的简单应用,而是工业和信息产业相辅相成,在战略、商业过程尤其是工作流层面紧密结合产生的自然而然的结果,这样的“顶层设计”经过了无数个工业项目反复的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理论和实践论证,具有强大的现实基础。体系中的所有成员都在通过自己的视野和经验为这一宏大的创新计划作出贡献。
关键词:计算机产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农业院校
一、论现代计算机中的信息人才培养计划
1.开设对口度极强的计算机专业课程
我国现代计算机创新发展工程涉及的研发领域范围广泛而复杂,针对这一待解决问题,在培养计算机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具体分化出现代计算机研究的各个领域,分别栽培不同领域的专业性人才,最大化发挥实际工作处理能力,让培养过程中的计算机信息人才在当下能多学知识并能与现实计算机应用的实际情况相连接。例如:在各大院校培养过程中,校方专业授课教师与现代计算机领域中的开发工作者做好教学备课工作,教师在计算机工作者手里拿到真实现代计算机创新信息,从而进行仿真实验,在课堂上与学生一同研讨实验分析,让学生在学校内也能真正掌握当下市场的最新研究课题。通过与现有计算机发展情况相结合的授课教学,让学生在了解现代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解决学生对现代计算机创新型实践探索的真正认识。
2.结合实验动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不能沿用过去传统落后模式。过去一味地牢记书面知识理论的模式禁锢了学生动手开发创造的能力。在接下来的人才培养教学中,综合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通过授课教师提出的仿真计算机课题项目,带动学生在充分了解现代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夯实动手操作将理论付诸行动的基础。授课教师要在实验操作中大胆放手让学生发挥想象与创意,在创作过程中仅仅指引文献参考,指出问题。最终让专业现代计算机培养人才在操作环节中体会与感受,也只有通过一次次的实验实践、一次次的思考改变,才能切实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领悟能力,加强人才培养的稳定实用性。
3.建立鼓励制度,打造完美的学习实践空间
建立一套符合发展中的现代计算机创新技术配套体系,逐步细化完善的鼓励制度。在培养专业技术学生的过程中,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到当下现代计算机发展科技研发进程中。把实际的现代计算机科研项目作为学生结业或科考的内容,通过实验项目的学生会得到相应的奖励,例如就此得到相关专业的工作机会;给予学分奖励或资金奖励,以此来激励学生对现代计算机发展创新科研的兴趣爱好与工作学习热情,为人才的培养开创好的学习发展空间。
4.加强外界联系,开设网络应用培养模式
我国现代计算机创新型信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对外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观摩外界城市对现代计算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模式方法,提升改善自身的培养模式。对此需要利用网络进行彼此的交流探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现代计算机发展心得;加强专业领域上的信息交流;紧密联系各城市中的现代计算机专业合作。并且在网络教学模式中,可以加强学生对现代计算机的应用。现代计算机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而科技最大的来源便取决于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熟练操作掌握。凭借网络计算机的应用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现代高科技电子信息管理与程序设定开发的能力,并在原有课程思路中,通过网络的全球信息化共享优势,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创新思路,提高了学生对于现代计算机创新型信息管理与研发的学习动力。
二、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不同的需求,时刻调整自身发展方向的动态发展过程,这就要求了我国现代计算机创新型信息人才培养的工作必须时刻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参考文献:
[1]王建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3(06):257―260.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系统要素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04-02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竞争,创新型人才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和中心,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因此,高校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系统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在国家、产业还是企业层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大批具备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拓展和深化要求我国产业结构要不断优化升级,创新型人才的有效供给有助于提高产业转换速度,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为此,高校教学模式必须适应人才竞争环境的要求,加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完善。
一、相关理论概述
1. 国内外相关研究
我国有关创新型人才的研究较多,而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从目前研究来看,国内学者韩丛发提出了两种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科学创新型和技术创新型模式。陈羽白等从华南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等,初步建立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刘益才对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些措施,比如努力促进课堂教学与科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密切结合,共建校内基地、学生参与校内实训。
国外大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有着比较成功的经验。英国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训练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强调教育的实践目的,注重训练学生思考的能力、批判性思辨和多学科知识交叉,是英国教育培育创造型人才的特色。美国大学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重视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日本高校高度重视科研训练,让高校通过与企业签订培养合同等方式与生产科研内部单位直接联系,发展了独具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和“工业实验室”为主的教育模式。
从国内外比较看,国外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相对比较丰富、系统一些,取得的成效也相对好一些,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以理论研究占多数,且大多缺乏实证支撑。特别是现阶段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尚缺乏系统分析和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系统论的角度,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决策分析的理论依据。
2. 研究要素的概念界定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揭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和作用机制。创新型人才主要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课程管理系统、社会实践系统、毕业设计系统、就业培训系统。课程管理系统在本文的含义主要是指通过课程的合理化设置为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学习平台,以便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积累知识储备。社会实践系统是一个从设计认知目标、学习认知目标到实践认知目标的体系,通过该系统的学习和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能,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一定的情商、智商、责任感、义务感等综合素质和能力。毕业设计系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增强学生自身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的的极为重要的教学活动过程。就业培训系统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以提升学生就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主要包括相关技能培训、专业人士指导、就业指导与咨询等环节。
二、机理分析
1. 研究框架
在本文中,课程管理系统、社会实践系统、毕业设计系统、就业培训系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课程管理系统是其他三个系统的基础,与它们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实践系统与毕业设计系统是相互影响的关系,社会实践系统与就业培训系统之间存在间接的联系,毕业设计系统影响着就业培训系统。因此,本文将课程管理系统、社会实践系统、毕业设计系统、就业培训系统作为基本研究要素,研究几个要素之间的作用及关系。
2. 系统要素分析
(1)课程管理系统要素分析。课程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课程科目配置、学习方式与课时分布。1)课程科目配置。课程科目配置是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相关课程科目,构建理论和实践并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式课程科目体系。2)学习方式与课时分布。学习方式是对学习内容的安排和规划,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学习内容的三个具体阶段:基础课程学习阶段、专业课学习阶段、初步科学研究训练学习阶段。学习内容的不同,课时分布的多少也有所不同。3)学习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吸收能力、内化能力、应用能力。考核学生的能力不仅要看一个人掌握多少知识,还要看其在多大程度上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并体现在其对周围事物的洞察、理解、应变和对未来知识的驾驭上。
(2)社会实践系统要素分析。“认知只有付之于实践,才具有彻底的意义。”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系统主要包括课程设计、调查活动、毕业实习等环节。1)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通过对课程设计的合理组织和实施,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设计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目标、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考核评定等方面。a.课程设计的目标。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包括从基础理论的确定到选择具体程序、方法的整个过程。课程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b.课程设计的内容。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发挥他们的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传递,更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c.课程设计的考核与评定。课程设计的考核与评定可以直接巩固和提升前期课程设计的成果,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在具体评价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学生自评、老师评价、观察评价、交谈评价、问卷评价以及作品展示等。2)调查活动。调查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市场调查、生产调查等,其主要形式是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实际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3)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对学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和评定,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可以进一步领会和掌握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切实把所学知识、技能运用于社会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毕业设计系统分析。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环节,主要内容包括选题、论文的写作、论文答辩、成绩评定等。1)选题。毕业论文的题目要来源于生产、科研、教学、实验等实践中,难度要适合本科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论文的写作。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应该鼓励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主见,并鼓励大胆实践,提倡多角度考虑问题和尝试用多种不同方法解决问题。3)论文答辩。答辩时要体现出论文的内在逻辑,注重仪表礼仪、声音清晰、回答问题正确、流畅等。4)成绩评定。判断大学生的毕业设计有否创新,主要看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是否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是否应用了一些新方法、新手段来解决问题,是否取得一些新成果。
(4)就业培训系统分析。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压力,高校应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在学生就业指导全过程,以提升学生就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本文的就业培训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相关技能培训、专业人士指导、就业咨询与指导。1)相关技能培训。相关技能培训主要是针对职场中所需的基本技能如计算机操作、外语的应用、写作、表达、活动组织能力等技能的培训。培训可以提高大学生技能水平和自身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专业人士指导。高校可邀请大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或职业指导专家、优秀校友、用人单位的代表等专业人士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加深学生对职业素质要求的认识和对用人单位的了解。3)就业指导与咨询。高校应考虑国家就业政策的变化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开设多种形式就业指导课,帮助大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对职业有准确的定位,从而为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概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四个系统――课程管理系统、社会实践系统、毕业设计系统、就业培训系统的内涵并进行了要素的系统分析。本文的研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未对该系统的要素进行量化研究,进而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影响路径和作用程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除了以上四大要素,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本文未做探讨,在未来研究中,将给予特别关注。
参考文献:
[1]乔海曙,李远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8(01).
[2]罗方清.基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设置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04).
[3]徐雪.加强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完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04).
[4]邹向荣,杨亚俊,邵正隆.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系统的研究与实施[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7).
[5]洪月华.毕业设计中信息素养的提升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09(01).
[6]孔繁森.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5).
[7]孟庆勇,陈楠,于淼.如何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跨世纪,2008.
[8]郑艳.基于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02).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1.引言
人类正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基本动力和制胜法宝。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需要有一大批具有宽知识、高技能、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人才的充实和支撑。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应用性不仅是继承应用,更是创造性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职学生的迫切需要。高职学生除迫切需要在学校学到做人的知识和基本技术以外,更渴望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得到专门的训练和培养,掌握迎接社会竞争的智慧和思维方法,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提高工作适应能力。
2.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创新型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
2.1国外研究情况
2.1.1 CBE人才培养模式――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以能力为基础,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
2.1.2“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按工厂模式办学校,给学生一个工厂的生产环境,让学生通过生产,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
2.1.3“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
2.2国内研究情况
我国目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一般都按“能力本位”的理念构建。根据能力本位原则和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特点,一些学校创建了具有特色的培养模式。
2.2.1“品字形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主要适用于宽口径专业,即将宽口径专业的全部课程分为公共课模块、职业群基础模块及各专门化方向的方向课模块,三种课程模块构成“品”字形。
2.2.2“企业推动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构建的模式,较典型的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企业直接引入职业教育,让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目标明确,整个教育活动都是围绕协议而展开的,理论上可实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零距离”。
2.2.3“T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继续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T”上面的“―”表示高职学生作为社会人一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横向拓宽,“T”下面的“”表示专业能力的纵向深化,强调专业实践能力,增强毕业生就业的岗位针对性。“―”与“”紧密联系,互为支撑。
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3.1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对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国内几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对我国传统高职教育观念和现行高职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基于数控技术专业,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开发、制订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现有班级为基础选择,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试验。在实践中检验、修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形成合理、先进、可操作性强的数控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3.2创新体系与培养现实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立足于现有的高职学院教学条件,充分借鉴以往的教育实践经验,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在现有的体制下,对培养目标、学制、课程体系、课程设计、质量评定、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形成新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推广价值强的、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和目标的数控类专业创新型人才高职培养体系。
3.3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在新的模具类专业高技能复合型人才高职培养体系中,尽力实现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应用技能培养为核心,在基本素质教育中强调“实际应用”的重要性,在应用技能培养中贯穿国民素质和工作素质训练;使两者相互渗透,水融,实现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的教育目标。
4.结语
在具体解剖数控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我们探讨了教育教学模式,对其他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直接借鉴,期望能全面促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复合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铁岩.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27-03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要旨就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核心,已成为各高等学校的共识。作为农学专业的教师,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农学类创新型人才所应具有的特征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模式、方法等相关问题,并努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以不断提高农学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特征
1.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特征。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有关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林崇德认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卢宏明认为,创新人才是具有独创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人才。刘宝存认为,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阳浙江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人才中那些具有一定专业素质,同时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实施了创新行为且取得了创新成果的人。王亚斌等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也就是指在特定领域内,在某一方面打破旧有的成规,做出突破性的创新,其自身具有创造性、创新积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拥有大量理论或实践经验,并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劳动为社会做出正向价值贡献的人才,其必须具有创新积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吕钦等综合教育界、学界的观点,认为创新型人才是人才的一种,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拥有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能够在特定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
关于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卢宏明认为创新人才应具有超常的健康人格、很强的创造性思维、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充沛的精力。李俊卿等认为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是视野开阔、对问题高度敏锐、思维活跃、认识新颖、实践能力强。郑其绪等认为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是好奇心、执着心、反叛性和兼容性。徐恩芹等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有丰富的创造性、高度的责任感、个性化、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佟庆伟等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5项基本特征: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良好的自我学习与探索能力;较高的专业水平;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合作精神;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阎玉科等认为创新性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具有健全人格、具有创新意识。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特征有:健康的人格、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合作精神、开阔的思维能力、执着的追求信念、很强的实践能力。
2.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特征。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设置于1951年,是国家二类特色专业,至今已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8000多名。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与努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形成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体系。本专业办学定位是:以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产学研结合,为社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能适应我国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从事生产与经营、研究开发与教学、技术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应用型、学术型人才。结合前人有关创新型人才的观点与农学专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创新基础(扎实的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基本理论和技能)、强烈的创新意识、敏锐的创新思维、很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研究与教学、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健康的身心。健康的身心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特征,其包括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与过硬的政治素质等三个方面。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健康的心理包括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极强的事业心与进取心、顽强的意志力与受挫力。过硬的政治素质是创新型人才走正确道路的保证。只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加上过硬的政治素质,才能保证人才不会成为“危险品”。(2)扎实的创新基础。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基础包括人文素质、农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等两个方面。真正的创新型人才应该是文理兼备的人才,较高的人文素养与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的结合是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成功的重要基础。(3)强烈的创新意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基于其对农业生产与科研的兴趣。创新意识亦即创新动机、创新欲望。只有时刻心怀强烈的创新欲望,才能发现新问题、产生新念头,这是创新型人才创造创新成果的第一步。(4)敏锐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发现问题有关,是发现新问题的前提,而创新思维则与分析问题有关,是科学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的重要保证。(5)很强的创新能力。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指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能够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实施创新活动,并能开发出新产品、取得新突破的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素质。
二、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分析
1.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根据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态势,已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同志也多次谈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问题。其在2006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其在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农业领域的创新,而农业领域的创新就需要大批的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2.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时期。所谓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依赖于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其要求农业生产技术必须由经验向科学转变。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的提高、创新与广泛应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中,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土壤改良与植物保护等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需要大批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3.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顺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需要。纵观当前人才市场,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纷纷开出了一个条件——“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显然,这对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不利的。但是,我们得好好想想,为什么用人单位会强调工作经验呢?笔者认为这是用人单位的无奈之举,是应对当前大学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普遍偏低这样一个社会现象的无奈之举。因此,作为高等学校,应该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要再让学生们无奈,也不要再让用人单位无奈。当前,很多农业领域的用人单位也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加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科研训练,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顺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需要。
三、农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措施
前文已述,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创新基础、强烈的创新意识、敏锐的创新思维、很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研究与教学、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创新型成果的取得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具有扎实的创新基础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的人产生了创新“点子”(即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创新思维提出解决方案(即分析问题),最后应用实践动手能力创造出新成果(即解决问题)。因此,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是缺一不可的,这也是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四大内涵。
1.创新基础培养。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人文知识和农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从学生角度来看,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博览群书,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以积累更大的创新潜能。
从学校角度来看,首先我们得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如加强校园建设,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加强图书馆与图书资料建设,等等。其次,必须设置完备的科学的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以夯实学生的创新基础。为适应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本专业实际,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理论课体系与实践课体系两方面进行改革。关于理论课程体系,主要应从强化主体课程教学、删减传统老化课程、增加现代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增设讲座式讨论式前瞻性课程等方面开展改革;关于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应完善课程实验体系、课程实习体系和综合性实习体系。
2.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新事物或新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郝树凤认为,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学生拥有广博的智力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创新意识培养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应营造积极活跃的学术氛围,利于各种新思想火花的迸发。应给学生更多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新想法、新观点,鼓励学生对现有的结论甚至教材大胆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应多开设研究型课程,以研究型学习作为实践活动方式,鼓励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展开研究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第三,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设疑—讲授—讨论—总结”的互动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建立在自学基础上的勤思、善问的基本素质。
3.创新思维培养。很多人在谈创新型才培养时,往往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混为一谈,笔者认为,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如前所述,创新意识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而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创新成果。应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即应以科学的思维分析方法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去揭示联系、寻找原因、总结规律,领悟课程内容的本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戒刻板、僵化、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不断的锻炼。
4.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并能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指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能够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实施创新活动,并能开发出新产品、取得新突破的能力。可见,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是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此处所讲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构建一个科学的、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本校农学专业的实际来看,其实践教学环节是比较完善的。其主要特点是:秉承“六边综合实习”传统,坚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所谓四年不断线,即大学四年都开设有专业实践课程;所谓“六边综合实习”,即边学习、边实习、边科研、边推广、边搞社会调查、边做群众工作。但是,从当前农业发展形势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必须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包括增设专业课程实习环节、强化科研环节、采用一贯制导师制、开设创新实验班、实施创新性实验计划等。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本文综合前人观点和农学专业实际,提出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分析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阐述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措施,为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1):5-8.
[2]卢宏明.试论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10):106-107.
[3]刘宝存.关于我国大学本科生教育改革的断想[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2):9-12.
[4]阳浙江.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初探[J].人才资源开发,2008,03:6-8.
[5]王亚斌,罗瑾琏,李香梅.创新型人才特质与评价维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318-320.
[6]吕钦,鄢平.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9,(3):23-24.
[7]李俊卿,胡甲刚.创新型人才简论[J].教学与管理,2001,(11):9.
[8]郑其绪,宋彩风.论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3):88-92.
[9]徐恩芹,刘美凤,等.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J].人才开发,2005,(9):9-10.
[10]佟庆伟.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5):15-18,37.
[11]阎玉科,庞风民.论创新型人才特征及培养关键[J].江苏高教,2004,(2):87-89.
[12].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月9日)[N].人民日报,2006-01-10.
[13]郝树凤.教育学视角下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35,38.
[14]尹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初探[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27(3):70-72.
[15]杨春梅,席巧娟.课程与教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119-121.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型人才;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0- 0089- 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各级教育机构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指出高等教育面临着大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的机遇和挑战。而高校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机构,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能力并能在学习、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人才。这种人才,一般是专业知识扎实、科学知识丰富、创新思维活跃、道德品质高尚、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同时,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勇于为真理献身,具有坚定的意志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创新型人才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合作能力。
2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
高校在开展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教学培养途径,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搭建专业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平台,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跨学科的专业选修,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结合学校的学科专业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讲座报告、专业竞赛等活动,帮助大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完善知识结构;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通过强化专业课的学习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尚品味。
3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3.1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化与系统化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最基本的平台和单元,因此,做好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对创新型人才培养非常重要。从课程结构上看,目前高校专业设置较为精细,课程安排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紧密,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合理的安排课程设置,仍是今后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点。要在专业教育教学基础上,广泛开展综合教育、文理基础教育、自然科学教育等,从而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课程内容上看,科学的知识体系和与时俱进的课程资源,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基础,高校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将学科与专业发展和研究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充实到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中,使培养的人才具备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素质。从课程设置上看,高校应建立内容合理的课程体系,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选修、辅修及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学习,促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高。
3.2 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在课程设置合理化及教学内容更新的基础上,教学方法的科学化运用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要。高校课堂教学首先应鼓励教师根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变化以及大学生接受能力的需求,不断探讨更加科学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教学内容,注重运用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发散性原则,引导大学生发散性思维方式的形成,力图从多角度多维度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开放性原则,使教学走出封闭式的模式,给大学生留有更多空间时间去思考、去拓展,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阐释和理解;三是交叉性原则,培养大学生“温故而知新”、“专修与选修”学习相结合的能力,向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四是个性化原则,鼓励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养成;五是注重激励原则,对大学生不能持有过多的否定态度,应用合适的方法不断鼓励大学生,激励他们在更大的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同时要适时地运用启发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大学生探究问题本源,提高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有效的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具备两种意识:即任何一名大学生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的意识和教师有责任通过知识讲授、科学实验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教师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选择具有一定学科前沿层次的教材、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教师要根据课程设置,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效能意识,使大学生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主动参与可以更好地解决学习及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大学生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通过教师及大学生多方面的努力,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最后,信息技术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教师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积极探索运用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研究,同时要鼓励大学生积极正确的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性,以便更好地接触学科的前沿知识,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铺垫基础。
3.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巩固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与掌握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大学生把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及教学实验、教学科研中,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动手能力的提高搭建了平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实践教学更具立体性、直观性、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实践教学,既可以使大学生获得操作能力、又有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实践中也培养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培养了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合作精神和社会经验。在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中,高校教师应认识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需并重,要鼓励大学生从生活走进课堂,又要从课堂走向生活,通过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实践课堂的理论知识,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专业思维、培养和提升专业素养、实践动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改善大学生实习难、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高校应依靠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区域优势,积极加强校企合作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实践教学,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使高校大学生通过实践去创新、去创造,运用创新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指导自己的实践。同时,加强实践教育,也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各高校要努力建设好一支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这首先要积极培养在职教师实际工作的能力,增加他们实际工作的经验,如:派教师挂职锻炼,组织教师参加科研项目,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等等,把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以此增强授课的实用性、针对性。其次,可以聘任企事业单位科研、生产、管理一线的人员为实践教学教师等等。
3.4 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高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除了需要大学生掌握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他们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具体实践中获取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进一步丰富与完善自己的创新型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之外,通过课外文化素质活动积极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与学习氛围,让大学生在较为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展开平等交流与探讨,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素养,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创造与创新型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挥学校各级组织的纽带作用,搭建大学生活动平台,使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展开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大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如:通过开展 “挑战杯”科技系列竞赛与“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其他科技节活动,提高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崇尚科学、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把专业知识与课外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过举办系列学术、体育、书法、艺术方面讲座、“大学生书画摄影展”、“宿舍环境艺术大赛”、 “校园歌手大赛”、演讲比赛、专题辩论赛、“民族礼仪知识比赛”、健美操大赛等活动,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艺术欣赏能力;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与调查,帮助大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析过程中,应该与时俱进,对社会发展需要与大学生实际需求进行统筹考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和课堂教学改革以及社会实践的深入推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 袁贵仁. 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入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11(6).
[2] 屈波,刘拓. 高水平特色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多元化模式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10(11).
[3] 田建国. 树立以大学生为本核心理念[J]. 中国高等教育,2011(9).
[4] 孙志明. 高等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链研究[J]. 青年文学家,2011(11).
关键词: 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 误区 教学改革
1.引言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提供首创的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物的综合能力。他是人最宝贵的素质之一。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核心就是创新能力的开发。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注重的是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并未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给予足够的关注。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创新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乃至举足轻重。因此,“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了很多教育者思考的话题。本文将就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及误区进行分析,并针对误区,就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进行探讨。
2.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当今国与国之争是人才的竞争,可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立国之本,是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中央强调要“把培养造就创新科技人才作为建设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而且“首要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总则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然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恰是我国教育的软肋。我们培养的人才是知识接受型的,而不是创新型的。“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2009)。这一弊端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尤为突出。
因此,把创新型英语人才作为新时期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即理所应当,又任重道远。目前,许多院校都以复合型英语人才为培养目标,在英语系的基础上开设经贸、新闻等复合型专业,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但复合型人才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创新型人才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相比,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市场导向弱化了人文教育和英语学科的特点。在当今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显现出多元化、多规格、多层次的趋势,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同样也需要理论型人才、通用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与通常所说的理论型人才、通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等是互相联系的,他们是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而产生的不同概念。无论哪种人才,都需要创造性,都需要成为创新人才。因此,创新能力是各类人才都应具备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才的更高要求。
3.英语人才培养的误区
多年来,高校英语教学的努力方向是打好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培养合格的英语人才,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英语人才”习惯性地被理解为精通英语听、说、读、写、译的人才,而英语专业也演化成了旨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专业,与以提高语言水平为宗旨的“语言中心”(Language Centre)的培养目标没有本质区别。
这种务实的人才观及类似“语言中心”的教学方式,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在培养目标上,专注于造就掌握英语的人才,较少顾及培养全面人才应具备的其他素质,尤其是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开设的大多为旨在提高英语水平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课程,缺乏提高人文素质的课程;在知识结构的营建上,出现严重失衡,表现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中,重技能轻知识,在知识的传授中,重语言知识,轻其他人文知识;在教学方法上,重背诵、记忆、模仿、复述等机械脑力劳动,轻视或忽略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鼓励独立思考的讨论与争辩;在学习方法上,学生往往专攻语言,单科独进,以致发展到热衷于考证书而放弃正规课程的极端实用主义,仿佛这就是学习的终极目标。
实质上,将英语教学等同于语言知识技能的传授,是一个我国英语教学长期为能走出的误区。笔者认为,外语教学应当是,也必须是某种文化的教学。这是因为外语专业隶属人文学科,外语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重视心智训练和情感陶冶的价值。外语技能是该专业的基本功,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外语理解它所承载的文学、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和精神。然而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热潮突出了外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使外语专业的人文教育本质日益被边缘化(张西平,2008;蓝仁哲,2009)。摈弃外语工具论,恢复外语教育的人文主义本质,即符合外语专业的学科定位,也符合大学博雅教育之根本(张中载,2003)。另一方面,语言的本质属性是思维,学习者对语言的掌握过程就是一种认知过程,而思维能力作为人的智能核心,在认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维水平影响着学习者对外语的掌握,思维水平高的学习者更容易掌握外语。“人文教育教你如何阅读、如何分析、如何思考、如何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述”(薛涌,2006:75)。分析、综合、论述、创新,这些可迁移能力(transferrable skills)不仅在学校使用,在商业等职场活动中也几乎每天都要使用(Askew,2007)。而思维能力的缺席,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充其量只能做一个掌握一定技能,却亦步亦趋的匠人,很难进行创造性劳动,在自己的领域难有作为。
因此,学习语言离不开思维能力的培养。英语课程不仅仅是语音、词汇、语法的综合,也不仅仅是听、说、读、写几项技能的综合。将英语课程定位为纯语言技能课,其实是人为地割裂了语言与文化、思维之间的关系,不仅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上也是极为有害的。目前我国英语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不能不说与此有关。
按这一办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英语语言运用上虽说基本没有问题,但往往文化素养差,知识面狭窄,不善于思考和分析,很少有见地,当然更谈不上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实现创新了。思辨能力薄弱对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英语学生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工作中缺乏分析综合的能力,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很难有创新意识,出不了创造性的成果。这种“思辨缺席症”(黄源深,2010)直接影响人的素质和创造性发展。因此,“语言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在呼唤创新型人才的今天,显然已经落伍,亟待改革。
4.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1)要解决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首先要做的是教学转型。从过去之培养单纯的外语人才,转变为培养创新型通才。这样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充分运用英语技能和知识在自己的领域创新,而不同与以往那些只有语言技巧却毫无创意的匠人。
(2)教学方法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不以听、说、读、写、译为基,学生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来提高英语水平,不必完全依赖精度、泛读等纯语言类课程。在课上,以文化知识课为渠道,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的模式,让学生围绕某一专题阅读相关参考书,收集材料,记下心得,并参加专题讨论,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乃至辩论,最后就此专题用英语写小论文。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独立思考、分析、辩论能力。这样,学生既获得了专业知识,又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了英语语言水平。
(3)教材的革新。传统的教材大多围绕一两本书进行,不涉及其他参考资料。新的课程体系需要学生加大阅读量,尤其是课外参考书的阅读,自主解答课程中提出的问题,摆脱依赖教师的课堂讲解,重复“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的老套路。
(4)考评方式改革。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即考查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也要考查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能力。要通过笔试考查,也要有平时作业、口头报告、书面论文等。既要考查课堂内表现,也要考查课外自主学习和社会实践表现。以此取代过去的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等语言游戏式考核方法。
(5)教师素质提升。目前,教师本身的能力和素质也急需提升。由于现有教师基本是从原来就理念与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存在思辨能力缺失、创新能力不强等缺陷。因此,鼓励现有教师通过自学、进修等方式,不断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思辨,以及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我们从教学理念的转型、教学方法的改革、教材的革新、考评方式的改变、教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着手,假以时日,就可能逐步培养英语学生的创新精神,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5.结语
总之,在新时期,我国的英语专业需要树立起创新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创新性英语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走出传统教学误区,完成定位转型,在教学理念与措施上进行不断革新和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06-06-05.
[2].中国培养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中国新闻网,2009-10-12.
[3]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J].外语界,2010,(1).
[4]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5]薛涌.精英的阶梯・美国教育考查[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6]张中载.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6).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人才;要素培养
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创新型人才一般具有四个基本要素:即知识性要素、实践性要素、创新能力要素、品德要素。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靠“知识学习体系”和“人格培养体系”实施。两者各有侧重,互为依存,互为促进,共同构成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本源是健全人格
人格是人的社会自我的外在表现,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成熟起来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既要提倡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人格行为,又应该加强现代人格行为的培养,这是青年学生待人处世、安身立命之本。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发展,与他的整个人格发展是高度相关的,这里包括他所持的世界观、生活方式、伦理推测、思维模式等。人格往往传递一种精神,一种感召,一种力量。人格精神不是表现在惊天伟业之中,而是在非常平和的举动之中,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应做好以下三点:第一,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经常在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磨炼和自我提高,具有改造自我的勇气。第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用宽容的眼光看社会,以真诚、包容、信任等正确态度克服虚伪、嫉妒、猜疑等消极态度。第三,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自己充满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对学习抱有兴趣,不羡慕人家,不苛求自己。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成人。学会淡泊、宽容、执著、自律。淡泊是一种境界,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困,能任劳更能任怨。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就是心胸豁达,做人厚道,有容人、容言、容事的气度。执著是一种自信,选定目标就要坚定不移,不被困难所击倒,不为失败所沮丧。自律是一种底线,自律使人自知,自知使人自明,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证是创新人格
塑造学生创新人格,是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的方向保证和重要动力。创新人格强调自信、问责、敬业、诚信等要素的独立人格,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追求真理、追求真知。创新人格主要包括: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追求科学真理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严谨诚实的创新道德,善于合作的创新禀赋,不畏挫折的创新意志。
第一,要确立社会责任感。对社会有无责任感,是检验人生境界高低的尺度。社会责任感不是抽象的,具体体现在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民族的情感、态度、责任和义务上。积极引导学生从对自己负责做起,养成对自己的信心、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关心、对社会的爱心、对祖国的忠心,自信自强,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心系社会,胸怀祖国。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当前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子,它是发自心底的感激,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而表现的虚情假意。以感恩之心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是一种境界,也是健全人格的表现。感恩的前提是感动。感动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活动,是内心的崇高精神体验。感动不能仅停留在情感方面,而要更多地体现在报恩家庭、报效祖国、报答社会的责任感上。
第二,要培养创新毅力。一个人事业要成功,特别是要做出比较大的创新贡献,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十年磨一剑的恒心,自强、自立、自信的奋斗精神,甚至还要面对失败的风险。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些出类拔萃的伟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能正确对待失败,从失败中获得教益,从而踏上了成功的大道。
第三,要培养创新激情。所谓激情,就是要面对机遇,敢于争先;面对艰险,敢于探索;面对落后,敢于奋起;面对竞争,敢于创新。没有激情就没有创新的灵感和冲动。激情不是一个瞬间的状态,而是一种文化的沉淀。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情感在创新认识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情感对认识活动的激励作用、情感对认识对象的选择作用、情感对信息知识的加工作用、情感对认识成果的评价作用。只有重视情感作用,人的创新能力才有最基本的保证。
第四,要培养团队精神。现在重要的创新活动已经很少靠个人单打独斗,更多的是跨学科“集群”式的创新,没有团队精神,协同攻关,集思广益,就很难产生很大的创新成果。重大科技项目获得者往往是团体冠军。特别是在学科交叉、技术集成、知识融合背景下,个人作用越来越小,成就事业的关键在于群体力量。作为创新人才,不仅要有创新的精神和本领,也要有合作共事的意识和水平。懂团结合作是大智慧,会团结合作是大本事,真团结合作是大境界。
第五,要培养诚信品德。诚信是关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学校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秩序的运行基础;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要引导学生诚信立身,诚信做人,诚信做事,使诚信成为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第六,要培养胆量。中国古代有句名言,“才学胆识胆为先”。实践证明,天下不缺有才华的人,但缺少的是有胆量的人。天下真正做大事的人,不一定都是精明的人、聪明的人,但一定是有胆量的人。天下大事一定要有胆量才能做得到,撑得住。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失去金钱的人损失极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胆量是一种素质、一种精神。胆量是承受生活中一切艰辛,做一切事情的根基。
塑造创新人格的目的,是保证学生成功。成功不仅是某种结果,更多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其一,成功是一种精神。在成功的道路上,依靠奋斗精神,另辟蹊径,脚踏实地,最终才能体会到成功。其二,成功是一次升华。成功不是失败的简单积累,而是对失败的深刻感悟和不断超越,是智慧和理性的升华。其三,成功是一个过程。今天的成就因为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有赖于今天的努力。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创造个性
我们教育制度的设计,应该为学生创造个性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呵护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创造天性,通过不断改进学生评价体系和评优激励机制,搭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制度平台。
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是前提,体现人才标准;个性是关键,体现不可替代性。创新型人才培养不能简单从众模仿,不能用一种模式来发展,一种标准来评价。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没有人才。个性是教育的灵魂。何谓个性,简单说是人的天赋,一般表现为兴趣、爱好、特长。天赋并不是少数人具有,而是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潜能。只要充分发挥这种潜能,人便能成为不平凡的人。但由于教育问题,人们这种潜能大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正是今天天才极少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高校;德育;管理体系;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01-02
高等学校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不仅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科技人才集散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所,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德育管理以人为核心,包括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学籍管理、社团组织管理、生活管理、宿舍管理、学生活动管理等,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担负着重任。因此,科学构建和完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德育管理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功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大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创新激情,塑造其创新人格和创新品质,使其具备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宽容合作的团队精神,拥有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创新人格和个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内涵解读
创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也指创造性。创新是能够为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出有价值、新颖而独特的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行为活动。创新可以运用于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中,如思想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因此,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已发现或发明的成果基础上,能做出新发现、提出新见解、开拓新领域、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或能对前人、他人成果做出创造性运用。创新具有两种形式:一是发现式创新,即经过探索和研究从而认识以前客观存在,但未被前人或他人认识的趋势、规律、本质或重要事实等,这种创新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二是发明式创新,即创造出以前不曾存在,并经实践验证可应用的新事物、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或新方法等,这种创新属于改革世界的范畴。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创新型人才是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包括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创新人格指强烈的动机、不懈的追求,自主性、主动性、好奇性、挑战性、求知欲、坚韧性等;创新思维指思维的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独创性等。在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三者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是创新人格,其次是创新思维,最后才是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完美统一,它要求创新型人才不但要知道如何创造,还要知道为什么去创造;前者属于创造能力问题,后者属于价值判断问题。创造的目的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这样的创造才有价值。只有这两者有机结合才是真正的创新型人才,能够创新但不符合人类进步普遍价值标准的人不能算作创新型人才。因此,所谓创新型人才指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良好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人。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局限和制约因素
1. 目前高校德育管理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局限
一是认为德育的主要目的和作用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德育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政治上和思想上合格的接班人。因此,在德育实践中偏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不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二是德育的政治性过强,只介绍主流学派思想,容易形成思维定式,抑制人们敢于探索和创新等观念的形成,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三是德育方法简单化。传统德育方法主要是灌输法,忽视个体差异,不注重层次性和灵活性,没有根据德育对象的身心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其创新兴趣,激发其创新动机,不鼓励其去探索和尝试,势必影响德育效果,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四是有的德育评价标准过时、单一,已不能跟上社会发展对人才健康成长的新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评价时,经常受成绩和智力方面表现的影响,使有些人恃才自傲。五是当前的德育强调向学生传授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特别强调正面教育,常常用大量正面事实和观点来教育学生,很少涉及以至忽略反面观点的辨析,使学生缺少对各种信息进行比较和选择的机会与能力,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 影响和制约高校德育环境的因素分析
一是社会大环境的挑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元化的呈现,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和心理产生双重影响。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点和竞争性原则,一方面激励大学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进取、发奋成才,另一方面也刺激了一些大学生的投机心理和个人主义,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价值观念在大学校园里沉渣泛起,在当代大学生中产生消极影响,并带来诸多迷惑。二是学校自身内部因素。部分高校对德育环境重视力度不够,投入不足,使学校德育环境建设不尽如人意,给高校德育工作造成很多障碍,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忽视学生个性心理差异,传统的“一刀切”“一锅煮”与现阶段高校德育工作要求相距甚远。高校德育评价机制不够健全,目前一些高校主要以智力商数为主,忽视了其他不可评价素质要素,以致造成高分低能、高智低德、知易行难、知行不一等现象。尽管高校普遍实行德育测评或综合测评,但由于评价指标和手段不够完善,所取得的实际效果甚微,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导向作用不大。三是家庭环境负面影响。家庭关系与社会交往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家庭熏陶对子女人格、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持久的影响,但目前无论是高校还是家庭本身都忽视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很多家庭认为孩子已是成年人,进入大学阶段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己形成,不需要再进行家庭教育。而离婚率上升、家庭缺损、家庭关系和家庭观念的变化给子女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此外,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自身素质、家庭教育方式、家庭关系等也直接影响子女的思想和心理,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是大众传媒发展的冲击。大学生是最先接触、也是最先接受互联网的群体之一,具有商业化、大众化特征的大众传媒正在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上的一些不良因素正一步步地腐蚀着高校德育环境,造成一些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道德判断力削弱、价值观倾斜、价值取向紊乱等。因此,理性面对大众传媒在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带来的冲击,是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所必须解决的课题。
三、高校德育工作参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1. 建立动态开放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系统
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主动的、开放的、注重实践的德育管理系统,整合德育内容和方法,加大科学管理力度,促进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机结合,提高德育管理的时效和水平,是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根据学校自身实际,合理规划德育发展目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德育管理体制,打破“围墙”,开门办学,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高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全员关注的德育管理机制,强化职能部门和院系学生管理职能,建立互联互动的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把其放在大系统、大背景、大环境中研究,纳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探索,把立足点放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中心上来,主动发挥基层组织的德育管理功能。加大投入,在学生管理部门建立互联网等现代管理系统,主动促进学校与经济社会和世界各高校及相关行业接轨,促进学校内部综合信息的传递与交流,以便随时调控各个层面和层次的德育管理工作,实现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2. 建立资源优化的德育运行机制
完善德育管理运行机制,整合教育主体、客体和环境育人的力量,是适应并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优化高校德育资源配置,形成以教育为先导、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为依托的宏观德育格局,着眼德育管理运行机制转换,健全体制改革配套管理。结合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着力研究和探索学分制与自主学习并轨条件下学生管理机制转换,把握管理的重要环节和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德育管理力度。加强以宿舍为基础,群体单位和管理基本环节的管理机制,改善学生宿舍的软硬环境,树立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政治方向和主流价值观引导,激活主体深层次需求,形成丰富、进步、稳定的德育氛围,促进学生创新人格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3. 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机制
强化目标意识,量化管理指标,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德育管理评价机制是实现学生成长全过程管理的重要保障,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德、智、体等综合测评是对学生个体的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考核的一种方法,力求运用科学手段对人才培养和全面发展进行反馈督导,使规章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使德育功能由虚变实。结合学校自身 发展状况,建立和完善学校职能部门和院系班三级评价机制,加强德育管理评价的督导性。实行多层级评估,建立激励创新的德育管理评价机制,激活大学生督导创新意识。设立德育创新奖,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在学生中培养积极上进、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鼓励高素质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4. 建立素质优良的德育管理队伍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校德育管理队伍,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把德育管理队伍建设问题与当前高校机构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对德育工作岗位进行科学再设计。政策导向和制度规范能够加强队伍建设和投入,促进德育管理队伍合理流动,加强专职德育管理队伍和工作人员中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技能,改善队伍知识结构,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德育管理队伍的骨干和主导作用。
5. 注重创新环境的培育与营造丰厚的校园人文氛围
培育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鼓励创新、宽松、和谐、敢为天下先的校园氛围,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使创新氛围本身成为传统,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思想观念。 要对学生新奇的念头、别出心裁的想象力给予鼓励。要鼓励学生提问,广泛涉猎,敢于认知、敢于探险,鼓励学生探索选择新途径处理问题的做法。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R莹华,等.高校教育环境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4(12).